关于名誉议论文(精选11篇)
喜欢别人吹捧,阿谀,恭维,夸奖,以至为了这些东西而忽视或忘记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这甚至可以说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历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教训也是难以记数。
荣誉感实际上成了一种必须克服的有害的弱点。一个人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并因此影响到自己选择和行动的独立性,被别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自然会受到那些外来评价的干扰,难以得到心灵的安宁。倘若这样去做,其结果将使一个人变成他人意见的奴才,因为,对一个贪于赞美的人来说,伤害他和安抚他都是很容易的。
为了让自己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不让他人的评价影响自己,需要处理好自己心目中的自我价值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关系。
我们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是集合了造成我们存在和存在的领域内一切事物而形成的,是我们性格中的各种优点,在自我意识中的集中表现。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是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加上他人对这形象的看法。
以他人的赞美为满足,沾沾自喜,本能就是一种人格缺陷,是缺乏主见的和自信心的边线。同时,这种“名誉感”,实际上就是虚荣心。
以别人的赞美作为寄托就已经够悲哀的了,如果还要为赢得别人的赞美而刻意去作努力,那么就更加悲哀了。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仅仅是为了抬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错误,不仅是根源于人性的深处,而且也是文明对社会所造成的恶果。
这样的名誉感,就是虚荣;虚荣是愚昧的表现,是指没有坚实内在价值的东西。在虚荣的驱使下,我们全力去追求超过自己的能力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不正常的现象。
是的,人们每天都在高喊要真诚地生活,但真诚的情况却是,人们越是高喊,离真诚就越远,就越虚伪。这大概就是人类这种最奇怪的动物最不可思义的毛病了,并且是最不可救药的毛病。但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超凡脱俗得不受本性的制约。
克服虚荣心,抑制对名誉的欲望并不受它的诱惑,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值得去做的事情都是很困难的。只要我们能够摆脱对名誉愚蠢的欲望,就可以获得现在所无法想象的平和和快乐,就可以更坚定和自信地面对世界,不必在拘谨不安了。只要我们能够“返回到本性”来生活,我们还可以避免许多恶运。
名誉对于真正的人的生活来说,是毫无价值的。它以一种虚伪的外在形式诱惑这我们,我们受它的诱惑,抵挡不住它的吸引力,在迷途上越走越远,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没有人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便不能醒悟;有人为我们指出迷津之后,我们虽然有了觉悟,却不能自拔。芸芸终生姑且不论,那些超出芸芸终生的“思想家”同样难以逃脱。
所以我们要抵挡名誉的诱惑,不受他人意见的左右,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执着地追求自己生活的幸福。
根据《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章程》的有关规定, 经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 七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任、副主任, 通过了特邀副主任、名誉主任、顾问的人选。七届一次监事会选举产生了七届监事会主任, 现将七届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名誉主任、顾问、特邀副主任、常务理事、理事和监事会主任、监事名单印发给你们。
附件: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名誉主任、顾问、特邀副主任、常务理事、理事和监事会主任、监事名单
1974年,美国最高法院把公众人物分为完全的公众人物和有限的公众人物两类。完全的公众人物是指很有名的(包括好名和坏名)、引起公众注意的,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大众的地位和能力,而且经常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人。有限的公众人物指在解决有争论或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自愿把自己跻身于重要的公众辩论之中以便影响舆论的人。(1)
我国法律学者、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张新宝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康长庆对"公众人物"也给出了相类似的定义。
"公众人物"(public person)又称公众形象(public figure),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广为人知的社会成员,如著名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著名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皇亲贵族、战犯和社会公敌(如毒枭、恐怖组织首领等)。政府重要官员(尤其是担任全国性或联邦重要职务的官员),也属于公众人物。有一些级别较低的政府官员在一般情况下并非公众所关注的公众人物,但由于某种特别情况的出现(如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全国性的表彰或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而受到查处并被新闻媒介曝光),而使其成为老幼皆知的公众人物。(2)
在对"公众人物"的概念有了一个大致的界定后,我们就可以对诸多新闻官司进行详细的分析,先看看国外的有关判例:
1964年,以最高法院判决《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为标志,美国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公共官员如果要提起新闻诽谤指控并且胜诉,除了要证明新闻不实并且伤害了自己以外,还必须证明对方含有实际上的恶意,即明知新闻虚假或者毫不顾及新闻的真假轻率地予以发表。后来这个原则又扩大到公众官员以外的"公众人物"。这个原则被认为是在新闻诽谤诉讼中对新闻媒介提供了宪法上的保护,被称为新闻媒介的宪法特许权或者对于诽谤指控的"宪法性抗辩"。(3)
日本没有新闻法,但是日本法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深受美国法的影响,它指出:"公开揭发他人的事情,损坏他人的名誉,如果关系到公务员或由公选产生的候补公务员,所揭露情况经过判断,证明属实,不予处罚。"由此可以看到,在日本法中,它严格区分了对公的诽谤和对私的诽谤两种形式,对公的诽谤则不予刑事处罚。(4)
在美国等国家,在名誉权官司中,对公众人物和对一般民众的处理是有区别的,但是新闻界报道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也不是毫无遮掩的,究竟可以宽容到什么程度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和具体公众人物的身份有密切关系。如同为国家公务员,总统和州里的小职员相比,总统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就要狭隘得多。下面笔者援引一个南加州的案例,通过法官的判决,来看看美国隐私法中对新闻报道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时的具体界限:
在南加州有一个被认为是美国西海岸最好的冲浪手之一的运动员弗吉尔,《体育画报》对其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弗吉尔还谈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如生吃活昆虫、用香烟在手腕上烧洞等。《体育画报》在报道中运用到这些事实来阐述弗吉尔为什么具有如此大胆的冲浪作风。文章发表之后,弗吉尔提起了诉讼,结果弗吉尔败诉。法官认为,从全文看,此类报道是关于他作为冲浪手的公众生活内容,属法定的公众利益,不能视为侵权。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涉及侵犯"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新闻官司,但判决结果大多都是以媒体败诉而告终。我们试举一例有关侵犯"公众官员"的案例进行分析:
1997年8月《民主与法制》刊登了《管一管这样的不法法官》一文,文章披露了南宁市郊区人民法院书记员罗君违法办案的恶劣行为(在此以前,罗君已因此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此后,发生了一系列难以置信的事,先是一、二审法院驳回了检察院的起诉,认定罗君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紧接着,1999年4月3日,罗君向南宁城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民主与法制》名誉侵权。1999年9月14日,南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判《民主与法制》公开道歉,赔偿罗君精神损失10万元;
因而,当舆论监督和个人名誉权特别是公众人物名誉权相冲突的时候,前者往往要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位置,在诉讼中也往往要败下阵来。当然,也有被批评者将媒体告上法庭的"恶意不实之诉"而最后媒体胜诉的案例:
2000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政府涉嫌造假,法院违章办案:重庆建科院面临解体》的报道,报道中披露了重庆市北碚区法官王某承办四件案子都是错案的事实。王某以该报道"编造事实,恶毒污蔑"为由,状告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侵犯其名誉权,要求两家报社恢复其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后经审理,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确认了中国青年报报道的王某承办的四件案子都是错案的事实,因此判决两报胜诉。
作为政府官员与政府机关,首先是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当然包括合法的舆论监督。许多的新闻工作者在面对名誉权和舆论监督权冲突的时候,都强烈地呼唤能找到维护"两权"平衡的有效办法。
有关学者指出,对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众人物能够提起名誉权诉讼的资格应该采取限制,名誉权保护向一般公民倾斜的方法也许是维护"两权"平衡的可行措施之一。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认为:"公务员握有相当的公共权力,行使权力的过程和方式是否合法、乃至日常言谈举止是否妥当,对于社稷安全、公民权利的保障至为重要,理当受到传媒更为严厉的监督。如果允许公务员轻易地提起名誉权诉讼,则必将导致政府对传媒的控制,言论自由的权利将会丧失。至于其他公众人物,之所以得到与公务员相当的对待,是因为这些人物受到媒体更多的关注,因而拥有利用传媒澄清不实报道的能力。这是对等原则的体现。"(5)《宪法》赋予了公民言论的自由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监督等权利,媒体正是民众监督了解政府的一个窗口和一面镜子。而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公共官员拥有较大的公共权力,也具有较大的相对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在涉及到公共官员报道中,过分强调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失实"侵权的责任是不公平的。在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与言论表达和新闻出版自由发生冲突时,应适当强调言论表达和新闻出版自由,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作适当的弱化处理。试想如果在报道任何事件时传媒对一切细节的东西都要再三验证、百般精确的话,新闻恐怕也要成旧闻了。所以只要传播的事实基本或者大致真实,评论基本妥当,即不应提出公众人物名誉权的诉讼问题。当然,这只是从法学角度阐述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松对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近年来,新闻立法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新闻活动的复杂性和运行的特殊性,新闻法的出台具有一定难度,新闻监督在遭遇公民名誉权挑战的时候,往往占下风。这不能不使新闻工作者面临极大的尴尬。如何权衡公民个人利益和社会生活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及如何平衡舆论监督权和公民名誉权,我们认为,区分公众人物与一般公民的名誉权,并使名誉权保护向一般公民倾斜,适当弱化处理对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这不失为维护"两权"平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对舆论监督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注释:
(1)参见宋克明著:《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第31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引自《名誉权案件审理的情况、问题和对策》,《现代法学》1997年第3期。
(3)、(4)参见王强华、魏永征主编:《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
明华村完小
徐喜浩
2012年9月4日
大爱无言情系家乡教育
——明华村徐喜浩同志尊师重教个人事迹
徐喜浩同志是明华村总支书、村委会主任,一直以来,他就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为己任,切实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积极为教育、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全力营造崇文厚德、和谐进取、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
作为明华村完小名誉校长,徐喜浩始终高度重视广大师生的安全,经常协调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对校园周边安全进行专项整治,配合学校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经常对社会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为学校营造了和谐安全的外部环境,消除了师生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潜下心来教书,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同时,该同志以前是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他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经常为患病学生进行免费医治,深得家长、师生好评。
为了进一步支持教育事业,他经常到学校走访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年“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元旦节”期间,他都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师生进行慰问、鼓励,支持学校活动的开展。他深知家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改变落后的现状,就必须通过教育,所以他每年都会筹措资金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鼓
励,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今年在他的努力下共筹措资金15100元,对3名考取一本、13名考取二本的学生及初中升高中考试考取前20名的2名学生、小升初340分以上12名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另外,还号召、联系广大党员、社会人士积极捐资助学,为贫困大学生排忧解难。
以前明华村学校校舍条件较差,他看在心里,急在心上,教育要发展,首先学校硬件条件要先改善,于是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在他的努力下,石云侨心小学综合楼项目落户爱古小学。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同时为了实现一村一校目标,上下协调,既向上争取项目,又积极做好建设用地征收工作。现在建设用地问题已基本解决,250万的综合楼工程马上就要实施了。明华村的教育教学条件势必有一个质的飞跃!另外,在他的协调下,饮水工程顺利实施,师生们在也不必像以前那样为饮水问题担惊受怕了。
1.敬佩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2.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歧视、嘲笑和侮辱自己。
3.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热情帮助、不卑不亢。
4.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谈话
结合教材第47页图画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1.你赞同谁的做法?理由是什么?
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将小组的意见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失尊严的人和事?
4.怎样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人”?
5.为什么要时时维护自己的尊严?
活动二:阅读
阅读《古人自尊的故事》,还可以拓展阅读《朱自清拒领救济粮》。
1.谈一谈你对故事中人物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自尊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活动三:辨析选择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当时那名小同学兜里正好有平时积攒下来的10元钱(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调整金额)零花钱,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威胁说:
“不给我钱,我就揍你!”说着抬起手臂挥了挥拳头。假设你是那名四年级的小同学,你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
1.立刻掏出所有的钱给他,免得找麻烦。
2.谎称自己没钱,痛哭流涕地央求大哥哥放过自己。
3.先给他钱,记住他的长相,回头告诉老师。
4.诚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兜里有钱,但不能给他,因为这是自己辛苦攒
下的钱。如果他有困难自己可以帮助他。
5.不知所措地号啕大哭,希望能够引来路人帮助自己。
6.拒绝给他钱,并义正辞言地指责他。
学生要在选择后说出自己的理由,大家共同讨论哪种选择最好。
活动四:说一说,演一演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你的感受:
宜君县太安镇中心小学
王晓彦
一、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二、教材分析:
《爱惜自己的名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国标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0课。本课的自尊心教育是通过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主题来表现的。设置这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爱惜自己的名誉入手,接受自尊自爱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知荣辱、知羞耻,从小做到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不断地要求上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根据以上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行为目标:
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对小学生而言,真正能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知道很多现象的对与错,但还没有把自尊和羞耻上升到名誉的高度。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的名誉是自尊的表现。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能以实例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视频播放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课前搜集自尊自爱的故事、生活中关于名誉的事例或图片及自尊自爱的名言警句。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课前参观学校的光荣榜)
师:同学们课前参观了我校的光荣榜,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对上了光荣榜的同学有什么印象?
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师:人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名誉很重要,你走过的地方可能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可能是不好的印象。留下好的印象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否则人们会嫌弃,我们说好的印象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名誉。所以这一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来学习—珍惜我们的名誉),师板书课题(爱惜自己的名誉)。设计思路:让学生对本校表现好的学生给同学的印象来谈自己的认识,情况熟悉,学生有话说,顺利导入新课,显得自然、亲切。㈡、新知教学
1、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好名声
师:人们常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名誉。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名声呢?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谈谈你对这三个同学的仪表有什么看法,回答:
谁的仪表美?为什么? 为什么仪表美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仪表和名誉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片1是小亮同学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衣服整洁,很有礼貌。图片2是小明穿着很随意,认为无拘无束很舒服。
图片3是小刚很不讲卫生的人,不洗澡,不理发,不换洗衣服。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仪表方面做的怎样?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设计思路:通过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清楚,注意力集中,让学生比较发现仪表和名誉的直接关系。本环节即遵循了教材的安排,又巧妙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学得容易。
2、感悟好的名誉带给人的尊严。
师: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车夫与鲁迅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高兴地听)
设问:旧社会,人力车夫的生活非常贫苦。可他为什么没留下鲁迅的皮包?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位车夫当然也很需要钱,可他没有留下这些钱,因他懂得,留下这笔钱,虽然能暂时缓解一下家中的困境,但丢掉了自己的人格,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名誉比金钱更重要。他用行动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然也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与这位车夫相比,下列行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课件出示图片)
图片1在同学后背上乱贴乱画 图片2欺负小同学 图片3偷看别人的日记 图片4瞧不起同学
这些现象在我们班有吗?还有别的类似的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吗?你有不尊重别人的言行吗?
生:畅所欲言,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设计思路:利用故事让学生体会自尊的人是怎样受到人们尊重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紧接着举出反面的几个例子让学生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为了珍惜自己的名誉该怎样做? 辨析思考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辩这样做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同桌之间讨论,班内交流)
①、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刚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
②、小丽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③、张骞违反了体育课纪律,教师批评他。他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④、向平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做事情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板书:勿以恶小而为之)
设计思路:此环节是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一个提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分析事例中明白该怎样做,不该做什么。所列举的现象对学生比较熟悉,人人有话说,人人有见解。
㈢、拓展提高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例大家已经知道了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自己的名誉该怎样出珍惜。那么当你遇到下列情况会怎样做? 课件出示:
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位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①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②走上前去制止。()③站在旁边看热闹。()
④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好的做法进行肯定,予以表扬和鼓励。
设计思路:学是为了用,在完成新知教学之后,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能冷静的分析,选择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拓展和提高。㈣、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衣冠不整,奇装异服,不讲究仪表美做一些不符合学生身份的事情;不尊重他人,搞恶作剧或随意取笑他人,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等都是要
不得的。生活中“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要想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要做到自尊自爱。”
设计思路: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让学生通过小结形成完整的印象,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出: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要想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要做到自尊自爱。课后寄语: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做起。
六、板书设计:
爱惜自己的名誉
注意仪表 爱惜名誉
从小做起
自尊自爱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名誉权的定义
名誉权是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对应的私权之一, 所谓名誉, 是指社会人群对自然人或法人的行止、能力、名声、信誉、德行等内在、外在诸因素的综合品评。而名誉权即是指公民有要求他人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并排斥他人贬损自己名誉的权利, 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人格权。我国《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 行为人确实实施了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新闻侵害名誉权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大众媒介刊载、播出有损特定人名誉的语言、文字、图像等并让第三人所知的违法行为。新闻侵害名誉权违法行为有以下几个要素:1) 行为人通过侮辱、诽谤等违法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名誉。2) 名誉被侵害的人是特定的人。3) 行为人通过媒体对被侵害人实施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 并有第三人知晓。
(2) 行为人的行为确实使得被侵害人的名誉受损:判断新闻报道是否构成侵权, 我们必须要看新闻报道是否真的影响了第三人对被侵害人的社会评价, 报道是否真的造成了被侵害人名誉上、精神上或者财产上损失。当然, 社会对受害人评价的降低是以这样一个前提为基础的:即新闻报道歪曲事实, 严重失实或者新闻评论影响他人人格。笔者认为, 新闻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分为以下两类:1) 贬损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2) 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
(3) 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是否和被侵害者名誉受损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追究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在判断新闻是否侵害名誉权的时候, 要先看新闻媒体报道或揭露的有关事实是否对公民本人有直接的损害后果, 是否对公民本人造成了人身或精神上的损害后果。在新闻活动中发生的侵害名誉权案件中, 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结果必须是因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造成的, 如果损害结果不是侵权行为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就没有理由让行为人承担责任。
三、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及其预防
新闻机构及其工作者是社会的喉舌, 依法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新闻自由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特点。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探究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从而使得新闻工作者能很好地预防侵权变得非常重要。
(1)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1) 新闻媒介竞争加剧, 记者不断抢占独家新闻:随着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个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媒介机构为抢占读者及受众而开始发现并策划独家新闻。这就使得新闻工作者有时单纯地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故意放大或者捏造新闻事实, 从而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 构成新闻侵权。此外, 由于新闻具有时新性的特点, 过了一定的时间后, 新闻便成了“旧闻”, 受众也就没有兴趣和必要去了解这个报道了, 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得知新闻事实后第一时间就将新闻发布出去, 然而, 过分地追求速度就会使得新闻工作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核实新闻事实, 从而导致新闻侵权。2) 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会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在对新闻工作者进行高等教育时, 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过法律方面的教学, 这就使得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薄弱, 没有很好地区分新闻侵权和正当的舆论监督,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无法正确预计新闻事实会引起的负面效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预防。1) 建立和完善新闻竞争机制: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 很多新闻机构为了争抢独家新闻而忽视了对新闻事实的核实, 导致了多起新闻侵权案件。因而, 媒介在遵循市场原则, 相互竞争之余还应该保持新闻的真实客观, 这不仅要靠新闻工作者的自律, 还需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保证新闻的基本特性。2) 新闻从业人员要依法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新闻舆论监督权既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 又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 采访权、调查权、报道权、评论权等构成新闻舆论监督权的权利体系。然而新闻监督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新闻从业者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由头来随意诽谤和侮辱他人, 否则便会会造成民事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3)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加强新闻从业人员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新闻侵权知识的学习, 是避免新闻报道侵权的很好方式。笔者认为, 应当加大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 把法律知识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以此来增强法律意识, 以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避免侵权案件的发生。4) 完善和健全新闻立法:我国目前还没有新闻方面的立法, 对新闻舆论监督权很难进行全面的规范。为全面规范新闻行为, 在保障新闻工作者舆论监督权力的同时, 应限制其权力的滥用, 所以, 我们必须尽快制定《新闻法》或者《新闻舆论监督法》, 形成规范、客观、公正的新闻体系, 适应社会对新闻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 并且更有力地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
摘要:自20世纪以来, 伴随着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报纸行业的迅速发展, 不同种类之间的大众媒介竞争加剧, 再加上新闻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时效性和新奇性, 导致出现了很多新闻侵害人格权的案件, 其中以新闻侵害名誉权的纠纷最具代表性, 本文将从当事人的主体特征以及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出发, 论述我国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应当注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闻侵权,名誉权,利益主体,预防
参考文献
[1]赵海霞.新闻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的分析——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9 (2下) .
[2]李建澄.浅谈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J].百家讲坛, 2011 (5) .
1.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
2.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3.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去的时间相比
4.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5.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6.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7.爱惜才华吧,保护那些才华修美的人物吧,文明的民族啊,培养他们吧
8.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
9.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10.人才难得又难知,只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
11.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孔雀爱惜尾巴,好人珍惜名誉
14.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15.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16.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17.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18.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19.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20.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21.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22.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23.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24.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25.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26.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27.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28.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29.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一 死者有没有名誉权?
第一种解释是,死者有名誉权。这种意见始见於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对天津 已故艺人荷花女名誉案的批覆:「荷花女死亡後,其名誉权应依法保护,其母有 权向法院起诉」。其後,最高法院於1990年对海灯名誉案的批覆中重申这一意 见:「海灯死亡後,其名誉权应依法保护,作为养子,范应莲有权向法院起 诉」。
这里所说的「依法」中的「法」意指1987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 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和第120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
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但是,名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民事案件的原告必须是被侵权者本人。别人(如亲属、律师或其他人)可以在本人的授权下代办有关诉讼事务,但任何人都 不能未经授权而以被侵权人的名义提起诉讼。在有关死者名誉权的诉讼中,权利 的主体已死,逝者已也,他或她既不可能诉讼,也不可能授权。最高法院把提起 诉讼的权利交给死者亲属,就形成学者魏永征所说的「(原告)所主张的并不是 自己的权利」的状况,违反了上述「民事案件的原告必须是被侵权人本人」的原则。
其实,公民一旦死亡,他的权利义务也就随之消失。这一点在《民法通则》 第9条中规定得很清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 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9条对公民(自然人)的定义适用於《民 法通则》中所规定的所有权利义务,当然也适用於第101条和120条所保护的名誉 权。换言之,《民法通则》并未保护已故公民的名誉权。最高法院两个批覆中关於死者有名誉权的意见於法无据。
从常理、逻辑上讲,把权利、义务的终点定在死亡之时是很有道理的。人死 了就不可能再履行纳税、服兵役的义务或其他任何义务了。同样,人死了也不可 能再享受选举、婚姻、劳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权利了。把名誉权单列出来允许死 者保留,似乎名誉权是一种与别的权利义务都不同的「权後之权」,於常理、逻 辑上都说不通。
1993年《高法解答》第5条中不再谈保护「死者的名誉权」,而代之以「死 者的名誉」。按照魏永征的说法,删掉这「权」字,是因为最高法院已意识到主 张死者有名誉权於理於法不合。
二 生者有没有名誉继承权?
既然死者不能把名誉权带走,那就留给其亲属,让亲属像继承房屋、存款 一样地继承过去。这样就形成第二种解释,即公民有「名誉继承权」。虽说没有 人正式、公开提出这种主张,但因为这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自然的推论,有的学者(如魏永征)为说明、解释的方便而把这种观点列出来讨论。
正如魏永征所指出的,从法律上说,亲属只能从死者那儿继承有形的财产如 房屋、存款,而不能继承无形的义务如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也不能继承 无形的权利如选举的权利、婚姻的权利、劳动的权利或姓名权等等。这一点从 《民法通则》第76条和第149条以及其他法律的有关条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样的法律规定也是符合常理和逻辑的。要是权利和义务可以像财产一样的 继承,那岂不是说儿子可以使用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的名字,可以以 他们的名义签订合同,以他们的名义投票选举,结婚离婚?或者说,女儿必须代 替已故的父亲服完未服完的刑期,父亲必须代替已故的儿子服兵役,等等。从现 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岂不是乱了套吗?
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世袭继承某些权利、权力与义务曾经被看作是理所当 然的。许多民族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制度。
中国古代史上的匈奴部落的单于死後,儿子不但能继承父亲的称号、权力,而且也继承父亲的婚姻权。西汉王昭君出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後,他的儿子不但继承了单于的称号与权力,同时也继承了父亲与王昭君的婚姻关系。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历史上的奴隶制度就是臭名昭著的世袭继承义务的制度。在汉族历史上,由於世袭制度的广泛应用,名誉与名誉权常常不仅是属於个人,而且更属於家族,尤其是皇族、王族与望族。对已死的皇帝不敬就像对活著的皇帝不敬一样可以引来大祸。印度历史上的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名誉权世袭继承制度发展到了极端的例子。
现代各主要国家大都已取消了权利与义务的继承制度。按照现代法理,权利与义务「是不可能转让、抛弃和继承的」,它们与生俱来,每人一份,活著的时候你不可以把它们送人,死的时候你既不能把它们带走,也不能把它们留给後代。因此,从常理与逻辑上说,名誉权与其他所有的权力与义务一样,也是不可
继承的。
三 生者有没有「已故亲属名誉权」?
既然死者没有名誉权,亲属又不能继承死者的名誉权,那麽,《高法解答》第5条规定死者的亲属可以为死者的名誉而诉讼「侵权」,这究竟是甚麽权呢?我们未能查到最高法院解答这个问题的书面文件。不过法律学者魏永征提供了下列解释:「我国司法解释关於死者近亲属有权对死者名誉损害起诉的规定,实质
上是把死者名誉视为死者近亲属的一种合法利益加以保护的。同时在程序上也解决了像施利聆案那样死者继承人所主张的并不是自己的权利的困难。」
这就形成了第三种解释:公民有「已故亲属名誉权」。请注意这一权利同「已故亲属的名誉权」之间的区别。前者的权利主体是活著的人,是说公民有权拥有名誉好的已故亲属。後者的权利主体是死去的人,是说死去的人有权拥有好的名誉。
「已故亲属名誉权」的具体内涵是甚麽?为甚麽要保护它呢?魏永征解释说: 我国司法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死者名誉应予保护。死者名誉实际上是指死者生前 的名誉,亦即对死者生前行为表现的社会评价。如果死者名誉可以被任意诋毁而 不受到任何制裁,这不仅对死者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且也不利於宏扬社会正 气、维护安定团结。死者名誉遭到不法损害,受到不利影响的首先是他的近亲 属,他们会陷於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创伤,还可能受到社会的非议、歧视 和疏远,以至丧失某些本应得到的利益。这意思就是说,既然死人不能有权利,活人又不能继承那权利,那就把它说成是 活人本来就有的权利。但是,「已故亲属名誉权」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引出了法律 依据和立法程序、立法职权的问题。
《民法通则》第101条和第120条只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没有保护公民的「已故亲属名誉权」或这一类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01条和第120条不是《高法解答》第5条的依据。不仅如此,整个《民法通则》各个条目中,没有一条保护「已故亲属名誉权」或类似这样的权利。《高法解答》第5条在整个《民法通
则》中都找不到依据。
这并不奇怪。因为《民法通则》在界定公民权利与义务时采用目前法制较健全的各国通用的划线方法。一是以「生、死」划线,如上文已经解释的,人在出生以前或死亡以後在法律上不算公民。二是以「人、我」划线,义务仅限於公民本人的行为,权利也仅限於公民本人的际遇,两者都与亲属或其他任何死人或活人无关。
譬如,公民有「纳税义务」。不履行这一义务的就可能被判罚,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判刑。但是公民没有「亲属纳税义务」或「已故亲属纳税义务」。如果你的外祖父曾偷税漏税,不管他是否还活著,都不能罚你的款、判你的刑。
再譬如,公民有「婚姻权」。你的配偶要与你离婚,必须得到你的同意或法庭的判决,而法庭在判决之前必须依法听取你所提供的事实,考虑你的愿望与主张。但是公民没有「亲属婚姻权」。如果你的父母决定离婚,你不能根据「父母婚姻权」要求法庭阻止他们离婚或要求赔偿。公民更没有「已故亲属婚姻权」。如果你的父亲不幸逝世,你不能根据「已故父亲婚姻权」阻止你的母亲与另一人的自由结合。
上文提到的「死者的名誉权」的概念(第一种解释)打破了「生、死」这条线。对此最高法院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代之以「已故亲属名誉权」的概念(第三种解释),却不料又打破了「人、我」这条线。对此最高法院似乎还没有意识到。
这就是说,「已故亲属名誉权」是一个由最高法院或学者提出来的民事权利新品种。《高法解答》第5条规定保护这一崭新的权利,已超出了《民法通则》的范围,超出了解释法律的范畴,是在立法了。
根据《宪法》第58条,法律的制订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第123条和127条,法院与最高法院是审判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也就是说,最高法院不应该在《高法解答》或任何其他法院文件中立法,否则就违宪了。
如果最高法院、学者或其他任何人认为「已故亲属名誉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规定的有关程序提议全国人大修改或补充《民法通则》甚至《宪法》。由於他们并没有这样做,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成文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已故亲属名誉权」或类似的概念,当然也就谈不上保护这一权利了。
虽说「我国司法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死者名誉应予保护」,但立法并不只是司法界与学术界的事情。有关名誉权的立法也直接影响到新闻界、文学艺术界、教育界、政界、以及我国社会的所有其他各个阶层。这也是《宪法》规定立法权属於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国人大,而不属於未经选举产生的司法界或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普遍认为」不是一个在法律上可以遵循的严格程序。如果仅仅根据某些人认定的「普遍认为」就在法定的程序之外随便立法,就违反了「司法不能违法」的基本原则,从一点上侵蚀了整个法律体系的正当、完整与权威。
总而言之,关於保护死者名誉的三种法律解释都解释不通,在新的解释被提出来之前,应当认为《高法解答》第5条在民法中於法无据,且违反了《宪法》第58条、123条和127条的精神。因此,法院接受和审理有关死者名誉的诉讼是错误的。
四 保护死者名誉於法无据
以上的分析说明,我国《宪法》与《民法通则》以「不作为」的形式未对死者名誉提供保护。本节将说明,我国宪法还以「有作为」的形式主动地禁止对死者名誉提供保护。这就是《宪法》第35条。《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不是绝对的呢?换句话说,《宪法》第35条
是不是保证了中国公民说任何话、出版任何东西而不受法律惩罚的广泛权利呢?不是。当一个公民的权益与另一公民的权益相互冲突时,至少两者之一要受到限制,或者两者都可以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这是常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种自由或权利是绝对的。立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出这些冲突之处,尽可能合理地分派无可避免的限制,并在整体上将这些限制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在我国《宪法》中,以上道理更是在第51条中做了明文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那麽,怎样的「自由」和「权利」才可以被认为是「合法」的,可以被用来限制公民受宪法保护的言论、出版自由呢?
由於《宪法》是根本大法,对《宪法》规定的任何自由、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自由)的合法限制不能源自任何下位法,而只能源自《宪法》本身,否则就是非法限制。例如,《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民法通则》第101与第120条关於公民的名誉权的规定则可被视为《宪法》第38条的具体化。关於(活著的公民的)名誉权的争论,实际上就是一些公民或媒体的受《宪法》保护的言论、出版的自由与另一些公民的同样受《宪法》保护的关於名誉的权利发生了冲突。《民法通则》第101与120条规定在世公民的名誉权受到法律保护,实际上也就是对言论、出版 自由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合法的,也就是合於《宪法》,因为《民法通则》第101与120条源自《宪法》第38条。但是,公民死亡就不再是公民,名誉权既不能在死後继续保留,又不能遗传 给子女,而所谓「已故亲属名誉权」又於法无据,也就是於《宪法》无据。这就 是说,《宪法》没有规定保护「死者名誉权」、「名誉继承权」、「已故亲属名誉权」或类似这样的权利。所以,「死者名誉」不属於《宪法》第51条所说的那种「合法权利」,不可以用它来限制任何受《宪法》保护的权利或自由,其中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也就是说,在公民名誉的问题上,在《宪法》第51条所提供的框架下,《宪法》第38条构成对《宪法》第35条的合法限制;但在死者名誉的问题上,第38条不对第35条构成任何限制;而且,在死者名誉的问题上,《宪法》中也没有任何其他条款对第35条构成任何限制。既然《宪法》本身没有对《宪法》第35条进行任何限制,作为下位法的任何其他法律法规条例当然也不可能对《宪法》第35条构成任何合法限制。由此推 论,《宪法》第35条禁止对有关死者的言论、出版作任何司法限制。《高法解答》第5条保护死者名誉的规定违反了《宪法》第35条关於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
五 结论
我国现行法律是不是保护死者名誉?回答是否定的。而且,司法保护死者名誉违反了受宪法保护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由於司法判案必须遵守现行法律,所以司法保护死者名誉是错误的。
但是,法律应该不应该保护死者名誉?死者名誉受损害,不是如魏永征所说「对死者」「不公平不合理」吗?已故亲属的名誉遭诋毁,在世者「会陷於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创伤,还可能受到社会的非议、歧视和疏远,以至丧失某些本应得到的利益」,难道法律就不管了吗?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
它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许多关於立法的原理和原则。它超出了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纳的范围,只能留给以後的文章了。
周光召主席一行先参观了达威股份研发中心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威工作站、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达威研究所、四川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达威股份绿色皮革化学品实验室) 。随后的汇报座谈会由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吴凯主持, 会上严建林总经理汇报了目前皮革行业的形势, 介绍了达威科技的基本情况、主要研发行业情况、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情况、近年来主要技术成果转化情况、公司的销售及利税情况、公司未来的发展构想等。他说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皮革化学品生产体系, 能为“清洁”、“绿色”、“高档”、“时尚”的皮革产品生产提供成套的材料。皮革化学品配套材料包括酶制剂制革生物材料, 清洁制革技术配套助剂, 绿色、生态皮革功能化学品;清洁制革技术方面包括制革生物技术、无氨脱灰和软化技术、无盐浸酸和铬高吸收鞣制技术, 且用数据说明了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清洁制革技术的环境效益表现为:减少70%硫化物、75%石灰, 废水中COD降低50%以上, 氨氮降低65%以上, 减少75%的食盐和50%的铬盐排放, 整体工艺节水30%, 皮革产品达到欧盟生态标准;公司发展战略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皮革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 3年内成为国内本行业最强的企业, 5~8年成为本行业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四川新津新增100亩土地打造新的生产基地, 在未来5年内, 公司的三个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达到8万t每年, 年销售额达10亿元。石碧院士在会上介绍了四川大学与达威科技校企合作的背景, 及合作成果。
周光召主席听完汇报后对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这种校企结合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就一些技术问题与石碧院士进行了探讨。他还饶有兴趣地说, 生物酶制剂技术还可以扩大应用范围, 不要局限于皮革化学品领域, 比如可以应用于食品领域。最后他勉励企业抓住发展机遇,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早日实现企业上市和本行业世界一流目标,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新闻单位要加强防范机制的建立多年来的新闻诉讼实践表明,预防新闻侵权的关键在于新闻行业的自律。因而,把有关预防新闻侵权的规定形成一种内部制度成了重中之重。可喜的是,一些新闻单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采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来预防新闻侵权。比如,《大众日报》社于1999年5月制定的《关于防范新闻官司的若干规定》,及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的《关于对涉外广告严格把关的建议》、《新闻报道不得侵犯隐私权》等文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2000年5月出台的《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它们从新闻报道采编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到最后内部的责任认定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有效预防了新闻侵权。
新闻单位要及时更正错误及时更正是防止新闻诉讼的有效途径。更正是指改正已经发表的报道中有关内容或言词上的错误。作为大众媒体,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的,但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同引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新闻单位因为态度端正及时更正而取得了当事人的谅解,避免了新闻纠纷;而有的新闻单位可能对错误认识不深,不做及时的改正而引发新闻诉讼。因此,对已经发生的错误——无论是否可能引发新闻侵权诉讼——必须及时主动更正,赔礼道歉,尽可能地防止新闻纠纷。目前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刊出的“更正”启事说明新闻单位对这一点是非常重视的。《人民日报》1995年11月22日刊登的对同年9月27日发表的《交警强行罚款——真蛮横》一文的更正报道给广大新闻单位做出了榜样。[24]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是引发新闻侵权的最主要原因。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要大力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因而,新闻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依法采写和报道新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活动,确保报道真实合法,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制造虚假新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这样就从源头上堵住了新闻纠纷。那么新闻工作者该有什么样的法律素养呢?李伟先生提出了“知觉型法律意识”的想法。即新闻工作者须“具有法学的一般理论修养”、“对主要部门法应知晓其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掌握、区分并正确使用法律术语”、“要有敏锐的法律眼光,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的重要。
法律新闻时间予以报道”。[25]李伟先生还提出,提高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新闻界和法律界的合作。在采写、编发一些有可能涉及侵权的重大法制新闻时,要充分与法学界同志或法律顾问探讨,向法学界同志请教,做到万无一失。当然,这里所指的新闻工作者是个大范围概念,不单指新闻记者,还应指包括编辑(含总编辑)、通讯员在内的所有新闻从业人员。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要强化证据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因为报道对象往往也就是批评的对象,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容易错误地认为自己做了记录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记者的记录仅仅是个记录行为,而不能证明所记事情的真实性。所以,记者要尽可能多而全地搜集材料,“使用的材料要与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在逻辑上能够相互印证”。记者所做的记录“要尽量要求被采访者在每一页采访笔录上签名认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预防新闻侵权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的音像资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的证据搜集工作的。采访到相关材料后,一定要反复核实,拿到证据,才能给予报道。另外,由于我国民事法律规定诉讼的一般时效为2年,因此对于获得的证据,一定要做好整理和保管工作,在当事人没有起诉,没有出现诉讼时效中断(时效重新计算)的法定事由情况下,这类档案材料起码要保存2年。有条件的新闻单位尽量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