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精选5篇)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篇1

一、建设项目的主要建设过程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按时间先后可划分为项目的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前期阶段可分为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 立项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中期阶段包括施工招投标、开工报告、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等环节。

后期阶段包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财务决算和投资效益分析等环节。

二、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主要采取现场审计与报送资料审计两种方式, 对上述3个阶段11个环节进行审计作业。具体的审计目标、方法和内容如下。

(一) 对项目建议书的审计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工作目标是确认项目建议书是否经过审批, 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主要方法是参加有关建设项目的评审会议, 监督评审过程, 审查评审结果及批复文件。

项目建议书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的拟建方案、规模、地点、建设条件、资金来源、投资估算等报告及上级的批复文件。

(二)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目标是确认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审批, 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符合项目建议书的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主要方法是查阅编制单位的营业执照、建设单位的委托书和有关批准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或资质, 是否经过建设单位的委托。

2.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规。

(三) 对工程勘测设计的审计

工程勘测设计审计的目标是确认该勘测设计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 设计依据、定额、标准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 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勘测设计审计主要采用查阅设计文件的形式, 也可现场实地审计。

勘测设计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 审查勘测设计单位的资质证书, 是否符合规定与要求。

2. 审查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内容、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

3. 设计变更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 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

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建设项目是否进行招标投标, 招投标过程是否规范。

招标投标审计可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采用审计人员参与招标全过程监督的方式。

招投标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 符合招标条件的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招标。

2. 标底是否符合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是否控制在预算总额内。

3. 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招标文件的要求。

4.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确定是否符合有关招标文件的要求。

5. 中标单位的确定是否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报价、工期、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方案、企业信誉等因素。

(五) 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的审计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的目标是确定设备材料采购过程的合规性。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采取现场跟踪检测的方式, 可用查阅、观察、测试等方法进行。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 符合条件的设备、材料采购是否进行招投标。

2. 检查采购合同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会签, 格式是否合规, 内容是否完整。

3. 采购的设备、材料有无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

4. 根据情况对设备、材料进行抽查检测。

(六) 建设项目施工和进度的审计

施工和进度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施工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工程进度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施工和进度审计采取现场审计和报送审计结合的方式。

施工和进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1. 检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法人证书是否与中标文件和合同相符。

2. 开工条件是否已经具备, 开工报告是否经过审批;

3. 检查施工单位有无违规转包工程或向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分包工程的情况。

4. 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安全措施、技术人员的到位情况, 看是否与投标书施工组织方案相符。

5.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备替代、现场签证等程序是否合规, 手续是否完备。

6. 工程检查签证记录, 是否有监理人员签证。

7. 工程进度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 是否存在拖延工期的情况。

(七)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审计

竣工验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检查建设项目验收过程是否符合现行规范, 主要的结论和意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竣工验收审计采取现场审计和设计图与竣工图循环审查结合的方式。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 检查竣工验收小组的人员组成、专业结构和分工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

2. 查阅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的认证和做出的评定结论。

3. 检查隐蔽工程随工监理记录是否登记齐全, 有关人员是否签章。

4. 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效。

5. 检查建设项目的验收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八) 建设项目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

建设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工程建设单位资金筹措和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 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完工决算的合法性。

建设资金及完工决算审计主要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 采用符合性测试法、分析性复核法、抽查法等方法。

建设资金审计的主要内容:

1. 检查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

2. 检查建设项目资金是否已经落实, 来源渠道是否合规、合法。

3. 检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 有无截留、挪用、转移建设资金等违规问题。

4. 检查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手续是否齐全, 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形象进度, 是否按合同的约定。

完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工程结算手续是否齐全、审批程序是否合规。重点审查工程量、定额套用、取费、材料价差、现场变更签证单等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2.检查有无未完工的建设项目提前或强行编制竣工决算的情况。

3.检查在建工程成本的真实性, 是否存在设计概算外其他工程项目的支出或将生产领用的备件、材料列入建设成本。

4.检查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监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存在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5. 检查剩余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的账务处理情况。

6. 检查建设项目结余资金真实性、完整性和处置情况。

(九) 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已经投产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确定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

效益审计采取报送审计的方式, 采用文字描述法、对比分析法、现场核查法等方法。

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 检查后评价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

2. 审查经济效益评价所采用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性和适当性。

3. 检查建设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效益性。

4. 检查所使用后评价方法的适当性和先进性。

5. 检查后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6. 检查后评价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

三、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一) 要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机制和措施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不是审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 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各项制度、办法, 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为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 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要有目标和重点

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全面开展过程审计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因此,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要对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结合审计资源情况, 重点对金额大、周期长的建设项目开展过程审计。

(三) 审计部门要准确定位审计的职能, 保持审计的客观性

开展建设项目的过程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各项管理活动的评价, 不是管理活动本身, 是对管理活动的程序性、合规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发表意见, 是对监督的监督, 审计人员不能代替工程管理人员执行具体的管理工作, 否则审计工作将失去客观性。

(四)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审计人员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满足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需要, 必要时可以聘请工程建设、监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提供支持。

四、结论

建设项目过程审计是部门对建设项目建设活动的一种监督形式, 建设项目的每一个建设环节都在审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促使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部门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建设程序, 认真履行职责, 实现了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动态控制, 为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提供合理的保证。

摘要: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过程控制, 代表着工程审计的发展方向。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主要审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勘测设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和进度、竣工验收、资金及完工决算、效益等。开展建设项目过程审计应注意:要建立和完善过程审计的机制和措施;要有目标和重点;审计部门要准确定位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篇2

课程基地是现有教学课堂的延伸、升华和互补;课程基地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探索;课程基地是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课程、师资、资源)的统一,是理念、方法、路径的融合。2016年5月,我校以申报方案初评第一名的好成绩,被重庆市教委批准为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的生物课程创新基地。我校师资队伍雄厚,综合实践能力强。拥有丰富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经验,在重庆市未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前,我校生物组已经开始了研究具有武隆特色的资源性研究,如冉明柱老师的《中学生生物综合实践研究》已经在做标本制作、模型制作、环境保护、调查植被等研究,王晓辉老师建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网》收录了校园多种植物,,并获重庆市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为基地建设提供保障。笔者现对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内容

1、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想学”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特征。为此,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生物课程基地着眼于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校领带在新校区为生物基地创建5大生物中心:实验探究中心,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显微数码实验室、遗传实验室、探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网络资源中心:继续支持高中生物资源网建设、完善。研修活动中心:定期召开教师论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构建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生物模型,让学生“易学”

利用现有生物资源,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武隆生物教学资源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以改进生物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高中生物教学4库,高中生物教学课件库、高中生物教具库、高中生物微课库、高中生物全套Flash动画库。建立一个生物模型制作探究实验室,让学生在自己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体验生物知识的发现和产生过程。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3、构建有效的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学”

优化教学过程,高度重视技术推动的互动学习平台的研发,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建设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设施设备和教学场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的产生。

(1)构建生物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平台

以多个生物实验室为基础,以系列课程为依托,以各种仪器、标本、设备等为工具,开发生物数字实验室、生物数码探究室,构建生物自主学习平台。

(2)搭建生物课程资源平台

利用原来《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网》进行改建《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网》,网站包括建立生物课程基地开发团队,维护团队,资源载入团队,利用网站进行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论坛、名师专家在线视频讲座等。师生共建生物微课库(生物教学微课库、武隆旅游微视频库、小组合作探究视频库、学生实验视频库)、最美武隆图片(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图库、旅游产品精美图库),我们将致力于服务课堂、训练、评估、研修等全方位学科资料建设,建立一个属于生物课程基地的特有网站。

(3)建设武隆特色的生物体验实践主题馆

通过不断地标本制作,建立武隆喀斯特动植物微型标本馆;利用师生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共同构建校园植物鉴赏室;利用每年的山地越野赛资源,成立山地越野赛体验馆;考查武隆加工厂,建立土特产食品加工体验馆。

4、构建新课程教材体系,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爱学”

课程基地努力编写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以”倡导低碳保护武隆”为主题的系列校本教材;开发《生物学史》、《武隆鸟语花香》、《白马森林生物多样性》、《羊角豆干的生产与销售调查研究》、《武隆特色物种赏析》、《武隆旅游与生活》、《武隆乡土文化》、 《武隆奇特动植物分享》等一系列丰富而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并在高一高二开设相应的选修校本课程。

5、构建创新基地教师成长发展中心,让教师“互学”

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主动邀请市、县教研部门指导基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邀请相应学科的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专家等作为课程基地成员,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基地的工作目标。聘请原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学教授、重庆市未来教育家、重庆市特级教师为基地顾问,对基地建设提出意见和指导我们如何开展基地建设和应用等工作。

6、探寻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善学”

加强学生对生物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加强“生物园”建设,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利用新校区规划“生物园”建设,可让学生完成群落演替、种群密度调查、物种丰富度调查等实践活动,还可自己动手完成豌豆杂交遗传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综合性实验。学会嫁接、接种等活动。

(2)组建课堂外生物兴趣综合实践基地

我们会充分利用武隆各单位的支持,建立一系列综合实践基地,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践基地(环保局、污水处理厂、农牧局协办)、蔬菜水果考查基地(白马草莓基地、羊角樱桃基地)等,校外成立多个调查小组(景区生物调查组、洞穴生物调查组、湖泊生物考察组、原始森林调查组等)。这样将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综合探究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基地的创新点

1、立足于学生,丰富学习方式,把基地建成学生自主學习的优秀平台

2、突出实验教学,突显学科特色,打造特色学校

3、着眼未来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4、基于教师,将基地建成教师专用发展的大舞台

项目经理主要工作内容精选 篇3

2、临床项目的管理与计划、费用预算、开展和管理、协调等;

3、与客户沟通需求和监控整个临床试验进程,熟悉一期临床试验,有BE经验的优先考虑;

4、负责起草并审核临床试验方案和CRF等与试验相关资料;

5、负责研究单位的调研筛选、协议谈判,召开临床试验各阶段会议;

6、掌握各中心临床进度,督促临床方案实施,及时妥当处理AE和SAE,解决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加强对CRA的监查质量、成本支出的管理;

8、负责对CRA的培训和督导,使之适应项目的要求;

9、加强数据的管理,及时收集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篇4

1 海城市林业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海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具有大市场经济与大农业产业相结合的特点, 海城市要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必须要求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市现有林业用地总面积100 099.3 hm2, 占全市总面积的34%, 森林覆盖率为32.2%, 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20%, 该种产业布局结构决定了林业发展的潜力。海城市位于丘陵与平原的交接处, 海城市的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东部山区的水源林、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西部平原的风害、企业的大气污染和废水处理、森林资源的生物物种多样化等问题不彻底解决, 海城市的经济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而这些问题都需要生态林业去调整, 因此林业担负着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特殊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森林和林副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海城市每年缺口12万m3的木材需从外地调入, 目前发展林业已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根本途径, 现在已有一大部分下岗职工和企业家纷纷投资办林业, 林业已经承担起了社会经济的一部分负担。海城市的九龙川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省级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也是省级森林公园, 西四湿地保护区也已经过省级审定, 这些林业明珠的出现, 不仅保护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 而且为海城市人民提供了休息、旅游、娱乐、科研、教学的好地方, 同时也为海城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2 海城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林业不重视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这样简单地认为林业就是栽树、砍树, 就是生产木材, 这是只看到其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恰恰是林业的真正效益所在。森林每年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3~6倍。对林业认识的偏差, 导致社会对林业的不重视, 从而使林业一直在低水平中徘徊发展。

2.2 林业结构不合理

海城市的林业用地中, 公益林面积为40 784 hm2, 商品林面积为59 315.3 hm2;在公益林面积中, 国家公益林面积为26 318.8 hm2, 地方公益林面积为14 465.2 hm2。公益林与商品林混合经营、商品林比例大导致公益林与商品林的比例失调、林龄结构、林木质量低、生产技术含量低、产业布局等问题, 都严重影响着林业的健康发展。

2.3 森林经营不善

从事林业经营者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缺乏迎接林业分类经营准备等缺点, 从而在全局上导致海城市林业发展无中远期规划, 而规划又很难落实, 在某一环节上表现为中幼林抚育力度不够、宜林地及天然林封育力度不够、森林资源合理监控力度不够、资源管理的市场化和法制化不够, 以及资金流向、执法很难到位等, 人为地制约了林业的发展[5]。

3 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水源涵养林工程

以马风、接文、孤山、岔沟、析木等镇的残次蚕场、天然林为主体, 坚决搞好海城河、五道河和水库上游流域的封育问题, 减少水土流失, 着重解决海城河的水源保护问题。

3.2 农田防护林工程与绿色通道工程

农田防护林工程即以西部沿河平原为主, 着重解决西部平原的风害问题。绿色通道工程即以海城市境内的省级以上公路为主体, 着重解决国道沿途的景观和绿化问题。

3.3 五大河流两翼绿化工程与樟子松治理矿区污染工程

五大河流两翼绿化工程即以海城境内5条大河流两岸的可利用地为主体, 着重解决护岸和速生用材问题。樟子松治理矿区污染工程即以污染较重的矿区周边的林地、废耕地为主体, 着重解决植被恢复及废矿区垦复再利用问题。

3.4 封山育林工程

以大盘线、钟李线、海城河及各水库的第1层山脊可视范围内进行封山育林, 着重解决可视性差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问题。

3.5 立体开发工程

以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为主体, 进行商品林的立体开发和集约经营, 着重解决以短养长、效益慢的问题。

3.6“无烟工业”工程

森林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 极具发展潜力, 以九龙川自然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和西四的湿地为主体, 发展旅游业, 着重解决海城市无生态考察、教学、科研、无人文景观、缺乏旅游娱乐场所问题。森林要严格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类经营方式, 生态公益林布局结构要合理, 确保山区达到林业用地的30%~35%, 西部地区达到60%。

4 对策

4.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林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主要林业、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之前, 应邀请多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论证, 运用生态的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林业, 重点地区林业应成为一把手工程, 应加大对林业投入的力度, 稳定加强林业队伍建设[6,7]。

4.2 制定林业中、长远规划

调整产业布局, 对公益林、商品林的区划界定问题一定要到位, 落到实处, 登记签字, 立即定位, 明确责任, 不做表面文章。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一定要退耕还林。

4.3 坚持科技兴林

必须以科技为先导, 特别是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 因此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科学地规划, 选用合适的树种, 确定合理的结构, 严格按规程去进行经营[8,9]。

4.4 依法治林

主要是实行建设用地的林业初审政策, 防止乱采、乱挖、乱建, 特别是对于护岸林地, 水利、林业部门要联合进行严格管理。为了解决封山育林与林农的利益问题, 应该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资金, 对林农进行合理的补偿[10]。

5 资金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测算, 实施上述8项生态林业工程共需投入资金为1 800万元。资金来源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镇 (区) 的专项资金、低息贷款。采用社会办林业的方式, 争取社会各方面投资林业。采用受益者自筹的方式, 允许以技术、以生产要素为投入, 采用多元方式及各种经营形式。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生态效益补偿这一有利的契机, 利用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发展海城市林业。森林为其生态群落提供的效益是隐形的, 是不能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 其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3~6倍。海城市水源体系的建成, 每年可为海城市多提供水源800万m3, 相当于修建一座中型水库, 不但补充地下水, 而且提供稳定的地表径流。西部农田林网的建成, 可为西部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形成可靠的绿色屏障。通过以上各工程的实施, 海城地区将形成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洪涛, 刘发明.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甘肃林业科技, 1997 (2) :59-61.

[2]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3]孙时轩.林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4]李志刚.彭阳县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248.

[5]周文芳.安徽省林业生态现状及建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6) :1285-1287.

[6]唐晶晶, 李生红.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235-236.

[7]梅付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5) :4-6.

[8]徐有琪, 潘正良, 陈德传, 等.浅述开发利用生态能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3) :17.

[9]李高阳.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 :541-542.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篇5

关键词: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比较研究

一、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思想

虽然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条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又具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十分重视思想理论教育;邓小平则着重制度建设;江泽民强调高素质能力提升。

(一)不同时期对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各自侧重点

毛泽东侧重于“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干部目标和“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1958年1月,他提出“又红又专”的口号。1964年,毛泽东提出培养干部的五项目标。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提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里他既讲了德的要求,也讲了才的要求。

邓小平提出干部的“四化”方针。其囊括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必备的要素,是对毛泽东对于德才兼备的干部目标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选拔使用制度化。”“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干部“四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不能随意割裂;但也不能把“四化”各项内容机械平衡、等量齐观。

江泽民在坚持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的具体标准。“‘德’和‘才’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符合‘德’、‘才’标准,既要看本人的素质,更要看工作实绩。”对于“高素质”的标准,他指出领导干部既应具备基本政治业务素质,又应成为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进而提出领导干部应具备五条基本标准和四个“必须”等更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他指出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从严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二)不同时期对于领导班子建设思想的各自探索

毛泽东认为培养接班人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又指出领导者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责任,“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他又说,“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邓小平率先走出了一条成功地交接班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新老合作交替,组成科学的领导班子建设结构的理论。他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他高屋建瓴地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江泽民继承了前两代领导人对于领导班子建设的思想,提出“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首先他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做好领导骨干的培养工作,强调“我们始终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调整领导班子方面,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经常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其次他十分重视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问题。他指明党委和政权领导班子成员是干部队伍的骨干,是一个区域、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中枢作用。

二、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意义

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论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内涵博大精深,是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财富,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而且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我们学习和研究该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着力造就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和完成党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都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我们坚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构建的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下一篇:离骚节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