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讲解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四爱国运动讲解(共8篇)

五四爱国运动讲解 篇1

重庆市白市驿职业中学

苏妮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2)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3)运用: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认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同它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提高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加深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

(1)通过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经过和历史意义,启迪学生对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必然性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是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发挥和继承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形象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情景法”,通过创设情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另外设计师生互答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五四爱国运动浮雕图片(提问):这幅图片上的浮雕出自于何处?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生):人民英雄纪念碑,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师):对,就是五四爱国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首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请大家看动画《五四运动》。(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动画(师):看完了动画,大家一定深有感触。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和斗争。(师生共同完成):1840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曾多次发动革命运动,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内忧外患,日胜一日。(师):怎样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怎样才能救人民于水火?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一声春雷,给人们以振奋和鼓舞,使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讲授新课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提问):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指导学生看教材112—113页,思考)(生):不同意。(师):那好,请大家看投影的第一组材料(多媒体显示)第一组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

材料二: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提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人民反帝情绪高涨!(多媒体显示):国际背景:

1、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导致民族矛盾加剧(多媒体显示):俄国十月革命(师):请大家看投影,这是在哪一年发生是什么事件?对中国五四的发生有什么作用?(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多媒体显示):国际背景: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多媒体显示):第二组材料

材料一:从1916 — 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

100多次,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二:北洋军阀对人民的压榨:1912 — 1919年田赋增加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北洋军阀时期扩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提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增加赋税,扩军备战,使社会矛盾激化。(多媒体显示):国内背景:

1、北洋军阀倒行逆施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多媒体显示):陈独秀图片和《新青年》杂志图片(提问):这两张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生):新文化运动(师):新文化运动宣传什么思想?(生):民主、科学(师):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多媒体显示):国内背景: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多媒体显示):《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柱状表格(提问):这个表格反映了什么现象?(生):工厂数量的增加。(师):这就说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阶级基础。(多媒体显示):国内背景: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显示):《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发展》、《中国工人的早期罢工斗争》图(提问):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生):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多媒体显示):国内背景:

4、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师):综上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等矛盾激化,国际政治、经济等矛盾激化的产物。当然,我们一开始所说的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提问):哪个同学知道巴黎和会是怎么一回事?请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多媒体显示):巴黎和会场景图片(生):介绍巴黎和会。(师):同学们想一想,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是中国从巴黎和会不但没有收回任何权利,反而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中国人民能不失望吗?(提问):这个消息是怎么传回国内的?国人听了有什么反应?结合书113页思考。

(多媒体展示)场景(生):北京《晨报》、邵飘萍;学生悲愤交加、写血书、准备举行示威游行。(师):对,消息传回国内,新仇旧恨,群情激奋,就从北京开始,从富于敏感和热情的青年学生开始,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的革命风暴。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3页)(提问):五四爱国运动分为几个阶段?(生):两个。

1、第一阶段

(指导学生朗读教材114页《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问):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运动前期的中心和主导力量是什么?(生):阅读并回答

2、第二阶段(师):然而学生演讲者“垂泪而道”,听众“掩面哭泣”;却感动不了军警。学生们被军警镇压,甚至冲击。但是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唤醒了中国各界民众。6月3日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提问):大家阅读教材114页到115页小字和插图。思考:第二阶段,运动的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结果怎么样?(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多媒体显示):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提问):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什么说是彻底的?(学生回答后归纳):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口号中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它的彻底性体现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上。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多媒体显示):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提问):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多媒体显示):五四爱国运动意义: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提问)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新”表现在哪里呢?(多媒体显示):新、旧民主主义比较;“新”的表现(多媒体显示):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2、“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提问):怎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世界意义?(生):结合本课回答

三、本课小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人民做出了奋斗和牺牲,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还没有改变,一场更为巨大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着。五四运动表现出的气势,特别是其中孕育的无限生机,使这一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四、知识探究

(多媒体展示)1919年5月4日,中国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群情汹涌,高喊“科学”、“民主”。2005年5月4日,中国的大学生在干什么呢?5月1日开始放大假,大学生们理所当然的选择:旅行、休息、学习、走访亲友… 时代在变, 人在变,五四精神永不变。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五四精神”:团结、进步、爱国、科学

五、课堂练习

1.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十月革命的影响 2.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B.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反帝的爱国运动

3、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山东”

4、材料解析题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只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根据上面材料,请分析:

1、这个材料指五四运动中的哪一个事件?

五四爱国运动讲解 篇2

一、学生爱国运动的渊源起因

自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 欧洲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利用野蛮侵略的方式不断获得和扩大在中国的非法特权和利益, 尽管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推翻了腐败的封建满清王朝, 但懦弱无能的北洋政府依然受制于帝国列强的横政暴敛, 没有采取任何强有力的挽救中国、富强中国的决心和措施, 国运不济。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迅速出兵侵占我国山东青岛, 强占胶济铁路, 并于沿线驻扎兵营, 设立民政管理机构, 发行日本军用票据, 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侵略活动。1915年, 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二十一条》, 出卖中国主权与利益。接着, 段祺瑞政府也勾结日本帝国主义, 秘密签订了所谓“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山东善后协定”等卖国条约。上述种种行为都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在校学生组织和团体的强烈愤慨。

1918年, 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 并向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废除日本在山东各种权利”和“废除二十一条密约”等三项合理要求, 但在日本帝国主义怂恿霸权和西方列强的暗地支持下, 这些合理要求不但遭到巴黎和会的拒绝, 而且会议还明文规定日本享有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更为令人气愤的是, 北洋政府对于这样明目张胆的强盗逻辑议案, 不仅不去据理力争, 反而强压指示中国代表签字认可。这种恬不知耻、卖国求荣的卑劣做法终于激起了中国人民长期积压的愤怒火焰, 并由此引发了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始发的学生爱国运动, 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在五四运动时期, 广大爱国学生通过游行请愿、街头演讲、抵制日货、号召罢市等多种抗争活动, 极大地展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充分的正义要求, 推进了民主与自由精神的广泛传播。

二、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形式

1. 游行请愿。

在五四运动时期, 游行请愿是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比如在1919年6月底, 来自于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请愿团以及在京的留日学生等到北京政府总统府新华门进行了一次大型的游行请愿活动, 要求面见当时的总统徐世昌, 并向北京政府提出“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主权”、“惩办卖国贼”等合理要求。尽管受到卫兵和军警的种种阻挠, 但学生代表等一直坚持守候在门前, 并向围观过路群众进行爱国宣传。在学生请愿代表在北京展开游行请愿的同时, 山东、天津、上海等其他地区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类似斗争, 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 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919年7月、8月间, 反动军阀马良在济南制造了枪杀爱国人士的“济南惨案”,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怒潮和公愤, 为要求惩办马良, 以京、津两地学生为主约三四千人在北京总统府前游行请愿。

在向政府递交的请愿书中, 学生代表们痛切陈词:“济南镇守使马良凭恃权威, 平日已无毒不作, 自彼兼任戒严司令以来, 更逞其摧残教育之积心, 肆行荼毒, 草菅人命, 动触腹诽, 市井日惊, 居民无告。岂我国家法令森严之日, 廿世纪民权昌明之世, 而容再有此残杀无辜、蛮横无忌之徒得以行其祸国祸民之计?”言辞犀利、掷地有声。但是, 腐败的北洋政府军警却将部分学生游行请愿代表逮捕。为营救被捕代表, 时任天津学生联合会领袖的周恩来即刻率天津学生五六百人赶到北京, 在总统府门外表达抗议, 并发动舆论积极开展营救活动。在广大爱国群众的压力和各界人士的营救下, 执政当局最终释放了被捕的全部代表, 学生的爱国游行请愿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 街头演讲。

五四运动时期, 广大爱国学生利用自己在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和所见所闻, 围绕爱国救国、唤醒民众、激发意志、号召反抗等主题展开了多样化的街头演讲活动,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城市乡村,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一段时间内, 众多演讲学生每天清晨就为讲演活动做好准备, 他们冲破政府警察厅、教育厅的禁令, 到城市中心、学校医院、街头田间宣传爱国进步思想, 包括“收回我国山东合法权利”、“打倒卖国贼”和“要求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 他们在演讲时表达出的真切内容、痛陈言词和革命激情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在场的听众, 以至于有时听众越聚越多, 几乎连道路都堵塞了。

后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的张太雷在天津东大沽和洋货街演讲时, 听众最多的一次达到600多人。以他为代表的学生演讲团由于演讲内容言辞凿凿、情绪热烈, 许多群众听完之后都非常感动, 主动为他们送水添茶, 有的直接上前, 饱含深情地说:“先生们讲的话真对, 如能一月来一次, 使大家永远不忘才好”, 充分展示了街头演讲活动的良好成效。

五四运动时期, 天津各女校爱国青年联合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 积极参加街头演讲运动, 并由邓颖超、郭隆真分别担任演讲队正、副队长职务。演讲队通常以五人为一小组, 每五组为一小队, 深入街区和乡村开展演讲活动, 她们的演讲内容主要包括:“外抗强权, 内除国贼”、“收回青岛”、“拒绝巴黎和约”、“不作亡国奴”、“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 后来内容又扩展到“争取民族独立平等”、“争取妇女自由平等权利”、“反对包办婚姻”、“婚姻自由”、“男女社交公开”等反帝反封建的具体方面, 特点鲜明。尽管当年演讲队走到哪里, 警察也挥舞着木棒跟到哪里, 但是激情澎湃的人流筑成了坚强的血肉长城, 不是警察的粗制木棒所能驱散的, 总是这个角落刚刚被驱散, 那个角落又筑起了更厚实的人墙。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五四时期学生街头演讲活动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 是任何反动力量所不能冲垮的。

3. 抵制日货。

五四运动时期, 广大爱国学生积极组织扩大斗争力量, 通过组织学商联合会、学工联合会和学农联合会等形式, 强调使用国货, 抵制日货, 号召民众从平时生活点滴做起, 给予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开展的经济、政治侵略予以有效打击, 取得了初步成效。

吉林学生联合会坚决声援北京学生, 谴责军阀政府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学生们当时以“吉林青年团”的名义, 纷纷走上街头, 散发《国耻纪念!》、《勿忘国耻!》、《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经济绝交!》等传单, 宣传抵制日货, 号召广大同胞“团结御辱”、“必得从事运动”、“不要沦为亡国奴”。为此, 吉林女师的音乐教师王羽琴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抵制日货歌》, 歌词唱道:“东洋货, 最不好, 奉劝那诸公别买了, 买了回来惹人笑, 色不好, 又不牢, 暗暗里把中国送掉了。”

在五四运动时期, 学生们提倡使用国货, 抵制日货的斗争声势很大, 他们带头不穿日制花纱布衣服, 不戴日本草帽, 不点日本洋油灯;他们组织社团发表通告, 通知各家商店不准贩卖和运输日货, 监督封存日货;他们轮流到日本人开设的店铺门前执勤, 劝阻中国人进店买货。凡此种种抵制日货的斗争,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施以了沉重的打击, 为中国国货的生产和销售撑腰, 极大地宣扬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4. 罢市斗争。

五四运动时期, 由于在北京游行请愿、街头演讲等广大学生的爱国运动受到北京军阀政府无情的镇压, 许多学生遭到逮捕入狱。为此, 北京学联紧急呼吁全国学生和全国人民声援, 从而激起了全国许多地方的罢市爱国浪潮, 大大影响和推动了各界人民的爱国运动。

1919年6月, 山东济南学联会要求省议会出面召开了全市各界代表大会, 集中讨论如何声援北京被捕学生等问题。当时一致通过决议, 由学联会负责于6月10日起, 具体组织和发动全市实行大罢市工作。按照会议要求, 学联会对有关罢市问题作了具体研究和部署:比如宣传和号召罢市时, 如果遇到军警阻拦和干涉, 一部分学生要围着他们讲道理, 另外一部分继续演讲发动群众;如果军警强用武力进行干涉, 学生也要强硬对待, 如遇逮捕, 就集体沿街高呼, 发动组织群众营救, 不畏缩后退;如果遇到军警强制要求开市, 就发动群众共同进行阻止, 坚决不让开市。类似这种有组织、有纪律、有方案的号召全市大罢市的学生爱国行动直接冲击了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扩大了爱国运动的范围, 形成了全国各地民主爱国行动的合力。

三、学生爱国运动的后期影响

五四运动时期, 由学生运动率先倡导的革命风雷在神州大地上空激荡, 影响和激励了一代知识青年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进行无私奉献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

五四运动期间, 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爱国运动与文化运动的相互结合, 在先进思想文化影响和感召下, 众多在校学生和留学生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新道德, 宣传介绍、相互交流《新青年》、《创造》、《新潮》等进步书刊杂志, 启迪思想, 开阔视野,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正是由于五四时期学生爱国运动的开展, 以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和于方舟领导的新生社为代表, 形成了两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青年组成的革命社团组织, 青年学生组织为最终党的建立形成了良好的骨干团队。

在五四运动后期的1920年4月, 维经斯基受共产国际指派到北京见到了李大钊。为了尽快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李大钊又介绍维经斯基到上海与陈独秀会见。之后, 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同时为注意教育和培养包括学生群体在内的广大有志青年, 1920年8月, 陈独秀委派俞秀松和张太雷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 在东方熠熠闪烁, 中国革命史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王聪, 王诚宏.1919:五四运动述略[J].世纪桥.2009 (10) .

[2]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J].中共党史研究.2009 (6) .

“五四”是简单的爱国运动吗 篇3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这样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另一位学生领袖罗家伦也在“五四”一周年时总结道:“当‘五四运动’最激烈的时候,大家都在叫‘爱国’、‘卖国’的声浪,我就以为我们‘五四运动’的真精神并不在此。”他将五四精神概括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和“民众自决的精神”。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竟然也有相似的看法,认为五四运动虽是爱国救国运动,但与以前的爱国运动不同,有其独特的精神,乃“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当事人竟然都不以“五四”是爱国运动为然,难道是当局者迷,后见者明?

世界主义是那个时代的新潮流

“五四”不是简单的爱国运动,其背后有更宏大理想支撑着的爱国信念,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世界主义。清末民初是民族主义狂飙的时代,除了国家主义之外,最流行的是工商救国,二者合起来便是杨度所提倡的富民强国的“金铁主义”。然而,欧战的爆发与惨烈,让中国知识分子从物质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个梦幻中惊醒。欧战之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发现过去的富庶之地,如今一片废墟,他感慨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在列强竞争的险恶环境中,中国自不能不讲国家主义,但国家主义却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有可能病变为帝国主义,也会伤害自身。然而,在欧战刚刚结束、列强虎视眈眈的1910年代,抛弃国家主义专讲世界主义是否显得过于浪漫天真?在世界主义大潮汹涌而来的五四时期,有不少知识分子提出这样的疑惑。梁启超承认:“我们须知世界大同为期尚早,国家一时断不能消灭”,他试图将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结合起来,建设一种“世界主义的国家”。这种新的国家主义与以往的民族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不同:“我们的爱国,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我们是要托庇在这国家底下,将国内各个人的天赋能力尽量发挥,向世界人类全体文明大大的有所贡献。”

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守个人本位、寻求人类文明进步的爱国主义。个人与人类是最真实的,国家作为中介物,作为列国竞争时期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只有在促进个性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目标下才有其自身的意义。傅斯年明确地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是一国的人,则是世界的市民。在现代的时代论来,世界的团结,还要以民族为单位。”正是五四运动前夕对欧战的反思所产生的“世界主义的国家”观念,使得一场抗议西方强权的爱国运动,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立场,具有了普世性的正义价值和理想目标。

在五四时期,世界主义压倒国家主义,被认为是“新世纪”中的“新潮流”。这并非梁启超、陈独秀、傅斯年等个别人的理念,而是当时普遍的思想现象。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创办《国民杂志》,蔡元培校长大表支持,不仅予以经费援助,并且亲自为之作序。他肯定学生的爱国热忱,但又提醒说,比较起国家,有更高的世界主义标准:“所谓国民者,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一分子,苟倡绝对的国家主义,而置人道主义于不顾,则虽以德意之强而终不免于失败,况其他乎?愿《国民杂志》勿提倡利己的国家主义。”蔡元培的忠告影响了一代年青人,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胸怀是宽广的,他们将人类的利益视为比国家利益更高的价值。1920年初创刊的《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在《发刊词》上明确宣布:“中国是世界的单位……所以应该明白宣布‘凡有利于一国而不利于世界者不为’。”五四时期的青年人就是这样不以一国一域为沟壑,而以世界主义的胸怀、以全人类的视野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投身救国运动和社会文化的改造。

当作为个人与世界的中介物的国家淡化之后,“五四”的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便发生了直接的沟通。以提倡“人的文学”而出名的周作人说:“这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族的、国家的、乡土的及家族的。”他将人类与个人之间所有的中介物,从民族、国家到乡土、家族,通通视为虚幻的偶像,唯一真实的只有个人与人类。五四时期所特有的“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是:个人无法独善其身,自证其人生意义,个人(“小我”)只有在人类(“大我”)之中才能得以完善,实现自我之价值。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不是“什么都行”的后现代主义,个性的背后有对人性的普遍理解,有天下大同的全球价值,即所谓“大同小异”的理想世界:“小我”不妨自由发展,却共享同一个世界、同一份价值和同一个“大我”。

那么,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欧战结束之后,中国知识界、舆论界一片欢欣鼓舞,最流行的一句话便是“公理战胜了强权”——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在其背后有公认的全球价值,那就是公理。公理作为一种代替了传统天理的近代世界观,在晚清民族主义狂潮的背景下,被更多地解释为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竞争进化论。到了五四时期,公理被重新赋予了与启蒙思想接轨的价值内涵。什么是公理?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一言而蔽之:“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再是物质的实力或国力的强盛,而是文明的程度,是否建立了自由、平等的文化与制度。新文化运动所传播的这一启蒙价值观,深刻地根植到爱国学生的内心深处。当5月4日北京学生走上街头,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争取的不是狭隘的国家权益,而是普遍的公理,他们不仅为民族的利益外抗强权,同时也是为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而抗争。

当抗议巴黎和会列强的爱国运动声浪日益高涨之际,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我们究竟应不应当爱国》,延续5年前《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思路,提醒国人爱国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要以理性作为感情冲动的基础。他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这种“理性爱国主义”背后所坚守的理性,正是以平等和自由为价值尺度的公理。

爱国狂飙始于五四时代的结束

“五四”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浪漫年代,知识分子们虽然屡经挫折但坚守公理,坚守那个时代的灵魂:世界大同的理想。他们相信一个“新纪元”、“新时代”、“新潮流”到来了。五四时期所追求的各种价值:自由、平等、民主、正义——条条道路通罗马,万条溪流奔大海,最后都归向了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境界。

當20世纪的中国深受革命乌托邦戕害,到世纪之末反思和批判乌托邦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时候,我们虽然承认革命乌托邦的现代起源来自五四的各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但不得不厘清:后来变质为冷酷残暴的革命乌托邦,与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乌托邦,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世界主义乌托邦一反强权政治的铁血规则,超越了国家主义的狭隘目标,内含不同种族、国家与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全球价值。具有世界主义浪漫情怀的五四知识分子,他们的胸怀何其博大,不以一国一族的利益为沟壑,他们追求的是“世界主义的国家”,是以全球价值为依归的民族崛起。

不过,“五四”这种以世界主义为情怀的爱国主义犹如昙花一现,到1922年以后,世界主义乌托邦逐步幻灭,民族主义重新抬头。曾经占主流的“世界主义的国家”观念不再有市场,代之以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为号召的反抗型民族主义思潮。曾经一度低沉的孙中山借助第三国际的支持和国共合作的新局面,重新掌握了民族主义的话语主导权,他强烈批评五四时期流行一时的世界主义,将之等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说清之所以征服中国,乃是明代的读书人接受了这套世界主义理想,暗示世界主义行之于今日会亡国灭种。孙中山所提倡的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种族认同和国族文化色彩,与其倡导的民权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断裂和游离。不过这种诉诸种族与国粹的民族主义恰恰迎合了国内日益高涨的政治运动的需求,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需要共同的敌人,也需要共同的立场,反抗型民族主义为整合各阶层的政治热忱提供了公共的意识形态。而1925年五卅惨案的发生,为国民大革命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篇4

主备人:杨承财 参与人: 审批人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准备〗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学习方法〗

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专题供学生分组准备、探究、汇报:

(1)整理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

(2)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

学生准备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

2.由科代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7~10人为一小组,对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进行分配,合理分工后着手准备汇报材料。由同学们推选主持人,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事宜。

3.搜集资料,准备与本课题时段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4.通过搜集阅读资料、请教老师,理解“五四精神”。

5.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资料,发现疑难问题,准备课堂质疑交流。〖学习过程〗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课前准备(3分钟)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第10课展示开始。2.请班长发表五四运动诞生祝辞。

二.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第一组)(3分钟)1.社会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

4.国际背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小组齐读

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酒遍亚东大陆地!

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五四,五四!自由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

为民众而争正义,军拼刀枪都不顾,精神冠古今,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五四,五四!真理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

扫荡千古群魔毒,文化革新应运起,光大我国史,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五四,五四!和平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

强权打破光明现,老大古国见新气,国魂兮不死,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二小组)(6分钟)1.第一阶段:爆发阶段。

时间:

地点(中心): 主力军: 口号:(主持人带领全班学生起立高呼五四口号,先全体高呼第一个口号,后一二组高呼第二个口号,三四组高呼第三个口号,五六组高呼第四个口号)结果:

2.第二阶段: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时间:

地点(中心):

主力军(新的表现): 结果: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p52)三.问题探究(第三组)(8分钟)

(一).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提示:1.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2.中国经济政治状况。3.国际地位。4.北洋军阀对外政策。5.“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账会议。总之,弱国无外交,落后受欺负。

(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根本原因。2群众基础。

(三)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性质上和历史作用有哪些不同。四.学习五四精神(第四组)(5分钟)1.每人讲一句用,用这样的句式依次说出:

我们要学习“五四”____________精神,因为______________.提示:五四精神主要表现在:爱国、要求进步、民主、科学、英勇斗争。2.带领全班学生朗读

五四之火永不停熄!九十二年前,一群热血青年铸就了辉煌,从此,“反叛”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盟芽,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神州飘扬!

历史记住了它—这个划时代的日子: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一位英雄在20世纪的发端歌吟―― 歌词是民主和科学,和者是中华民族的儿女,那声音没有丝毫的羸弱和疲惫,有的是长河大江的风气,峰峦叠嶂的豪迈!

它从远古而来,秉承先祖盘古为世界之生而为的毁灭。

它从当今而来,贯接着西方强权的进步气息!五四之火,永远不会停熄。

她燃烧于五千年沉淀的膏脂之上,她燃烧了百年的没落与朽溃,她燃烧过一个不可忘却的胜利世纪!这是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燃烧的胜利!

这是革命!这是李大钊发出的消息。

我要燃烧,渴望地火毁灭一切包括自我而后重生!

这是野草,这是燃烧的鲁迅。

所以,她燃烧了,一群骨瘦如柴却坚实的可燃的青年,在燃点的土地上燃烧了。

燃烧!这才是真理,伟大的真理!

五四之火,永远不会停熄。

六.课堂反馈(第五组)(3分钟)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D.日本侵占中国山东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主要是因为()

A.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D.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六组)(6分钟)

1.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1)材料中的“大会”是什么会议?

(2)材料中的“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的当天,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3)国内发生的这次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完成“畅想天地”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 ,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条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4 篇5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相同点:一是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有两个基本区别:一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起领导作用;二是革命发展前途不同,资产阶级革命目标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同时由于领导阶级不同,也就决定了指导思想和依赖力量的不同。上述两个大的不同点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显着变化的。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可见,五四运动构成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鲜明分水岭。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2.难点分析: 为何把巴黎和会作为五四运动的背景是本课的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举行国际“和平会议”,参加者有英、法、美、日、意等27国。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和会。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的一些不平等的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等要求。会议为英、法、美三国操纵,经过激烈的争吵,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国际盟约》,还秘密拟定了武装干涉苏俄、瓜分苏俄领土的计划。会议还无理地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能力培养: 1.通过对“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从中总结出来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国边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口号的分析,得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能够从中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思想认识: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精神的分析和认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之所以会发生五四运动,是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造成的。而五四运动的本身则反映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导入新课: 教师:(大屏幕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五四运动的浮雕)请同学们欣赏这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图片,同学们能猜到这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学生:反映五四运动的历史图片。

教师:是的,这是反映五四运动的历史图片,我们为了纪念五四运动,把五月四日这天定为青年节。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五四时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运动?今天,我们就来进入“五四”这段历史。

讲授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内容,了解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国际国内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1915年,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屏幕展示“二十一条”内容)同学们看“二十一条”内容,思考,这样的条约中国能够接受吗? 学生:不能!教师:但是,袁世凯为了争取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除了个别条款未接受外,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中国人民为了废除“二十一条”进行了不断的努力。终于,机会来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中国派代表出席了战后的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并争取收回自己的权利。(大屏幕展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要求)这就是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呢? 同学:合理!教师:但是,欧美列强并没有答应中国的要求,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大屏幕展示巴黎和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应该获得这样的待遇吗? 学生:不应该!教师:消息传回国内,人民爆发了。(播放五四运动短片)学生:观看影片。

教师:五四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教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那么,五四运动中的口号哪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呢? 学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教师: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今天我们之所以纪念它,就是因为在这次运动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把这些精神统称为五四精神。这些精神包括:第一,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第二,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中,人民敢于对专制政府进行不断的斗争。第三,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系列活动方案 篇6

青春与五四同行,青年与时代共进。在第xx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唤醒全校学生的“五四”思想,弘扬 “五四”精神,激励全体同学奋发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们特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二、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五四”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思想积极上进,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勇担使命、实现青春、努力奋斗的良好心态。

1、纪念五四运动系列。回顾“五四运动”光辉历程,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思考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

2、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结合自身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感受及时代的特点,谈“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3、我的青春格言。挥舞青春之笔,燃点五四之光。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感悟当代大学生的五四精神。

4、实践科学发展。作为五四精神的“科学”的解读,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科学发展在生活中的具体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艺术系团总支

协办方:艺术系新闻网络部

四、征文对象

艺术系全体学生

五、征文要求

1、作品以“五四”运动xx周年为背景,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作品要求有较强的思想内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

3、作品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小说除外),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5、截稿时间:5月15日

六、评比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参赛作品经系部文秘教研组认真审阅评出优秀作品。

五四爱国运动讲解 篇7

班级是由师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生动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给教育者以知识、经验、智能,而且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活动主题 : 弘扬五四爱国运动精神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前准备 :收集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料,比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短片、知识竞赛相关内容、五四运动诗歌朗诵等。

活动时间 : 2015年5月19日晚7:30

活动地点 : 07纺织大专204教室

活动流程 :

1、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且介绍到场的评委、嘉宾。

2、观看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历史短片。

3、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竞赛抢答(英雄队VS巾帼队)

(1)巾帼英雄两队各选派一名队长,主持人只认准两队长举手速度,速度快的队伍则获得答题权。

(2)优胜队可获得现场采访嘉宾一权。

(3)落败队则须派1一2名代表现场谈谈对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精神的感想。

4、朗诵:《让五四灵魂铭记在我们心中》

朗诵者:邱双萍、曾艺辉、詹丽萍

刘文勇、李淑芳、姚森岛

5、奏唱团歌:全体成员

6、主持人宣布此次班会圆满结束

工作安排 :

1、方丽惠:负责班会前准备,如:桌椅安排、迎宾等

2、吴佳琦:电脑控制,如:幻灯片、歌曲、短片、图片等

3、陈儒泽:灯光控制

五四运动_爱国主义教育心得 篇8

五四运动_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一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前程似锦。

102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群热血青年走上北京街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喊出了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强的梦想,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运动,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光彩照人的五四精神。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树立起了一座中国近代史上的永恒丰碑。

岁月如流,百年飞逝而过,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如今中国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的旧中国,正在由站起来向强起来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在咫尺。

新时代青年应该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青年当系好人生第一粒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春只有一次,谁也不应做青春的看客。中共一大召开时的13名代表平均只有28岁,而这支年轻的队伍却在风雨中迅速成长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说过,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青年人更要扣“正”人生的第一粒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新时代青年应该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青年当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功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读有字之书,正是将这些成果据为己有的过程;而另一部分,则需青年们在火热的实践锻炼和真刀真枪的摔打中获得。青年人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多思多想、学深悟透,读懂有字之书,更要读通无字书,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新时代青年应该以奋斗之笔,绘青春之梦,青年人的现在是用来奋斗的。时间之河川流不息,复兴路上风华正茂。前行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也许充满荆棘、也许布满坎坷。今日的青年人,既要学新时代的守岛人王继才耐住寂寞守住清贫,亦要学时代楷模钟杨为理想和事业献出一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以奋斗的姿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

五四运动_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二

很荣幸参加了资环学院与理学院联合开办的第一次团课。团课结束,内心有感,三言两语,不成敬意。

犹记得季子睿学长的讲话中提到我们要用干干净净的心态去认识团课时,我再次想到了初中看过的一本叫《乌合之众》的书里的一段话:数量在人类社会中经常性地会产生一种充足的理由,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我想,学习团课的原因应是志之所趋而非趋之若鹜。何为团课?即团组织对我们团员青年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指的是通过上课来教育我们团员,它是提高我们团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何谓团课?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弄清《团章》的基本内容和团的传统,了解团员的权利、义务和团的组织纪律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并提高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

我想,中国的硬实力已经通过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中国软实力则将是我现在和不久的未来将要着重深刻认识并努力学习的东西。我们应该从西方文化理论体系中解放出来,汲取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中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西有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光学习理论而不付诸实践是不行的,做个思想家的同时还需做个稳扎稳打的实干家!

这次团课以视频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是让我看到,更是让我知道了共青团、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神圣但并非高处不胜寒,而是我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就伸手便可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无知,才能减少自己的无知。我学习团课,能学有所成,但必须学有所得。在阳阳姐的讲解下,我开始一步一步接近共青团的第一部分的心,包括团员、团的组织制度、中央组织等到团的纪律,团旗团徽团歌,经费及团同少年先锋队的关系。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学习团课的路上,我将一步一个脚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将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党团知识,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五四运动_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三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它也是人们思想解放,引起新文化的一个过程。

我国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制度,其旧思想旧制度的存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五四运动,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传扬新知识、新文化的潮流。有了它的存在,才能打开我们被封建思想尘封的心灵、禁锢的思想。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从中可以不断成长。最为重要的是,我认为它向我们提出了一种敢于变革、批判、创新的想法。

试问一下,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样呢?

首先,在学习中,我国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一切都以老师所说为准,一切都以书本作为基础。试问一下,难道其中不乏缺陷之处,我们在这样的学习中难道不会让我们先去探索真理的路程么?同时,个人的思想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不会是学生失去想象的空间,扼杀一些同学的思想吗?

再者说来,无论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变通的而不是一层不变的,一层不变只会使人落后,落后于他人,落后于社会,最终其效益如何呢?对社会则无半点益处。

相反,如若不断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想法,在社会发生改变时,也不忘了与社会保持一致性,同时前进,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么?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国家永葆安康的支柱,不仅仅是个人需要创新,改变思想,国家、社会也应该与时代背景不相融的部分,或许其中有艰难险阻或许有落后努力的压迫等,但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应该做的。

我们国家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而这一选择并不能一时间全为人所接受,同时,也必须会遭到阻扰,而五四运动就充当了传播那些先进思想、先进事例以及先进制度的这样一个角色,其影响是巨大的,其效果也是良好的,大多为人们所接受了,同时,也行起了一股反抗封建势力以及革新制度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五四运动,你为我们带来的先进思想,是我们不再如以前一样迷茫;你为我们社会带来了新兴的活力,使我们不再甘于被压迫;你为我们带来了变革的精神,使我们不再一生不变的尘封于世。你为我们社会带来了福者,你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活力,为国家永葆生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五四运动_爱国主义教育心得四

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

xx余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xx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响应党的召唤,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同人民结合,为祖国奉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xx余年后的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青年发出强烈召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当代青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勇立潮头开风气之先,奋发进取创时代伟业,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现代化城市,做出青年应有的贡献,在自己的人生篇章中,书写下绚丽的青春。为此,广大团员青年要努力做到:

一、勤于学习,打牢成长根基。

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青年成长进步的必需。青年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习是青年的终身任务。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珍惜时光,发愤学习、刻苦学习、全面学习,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不仅要学习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增强服务本领,在激烈的市场和人才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牢牢占据优势;还要学习科学的思想理论,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要坚持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做到既能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又善于把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不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善于创造,成就时代伟业。

创造成就伟业,创造开辟未来。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努力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凝聚广大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现代化新南汇的美好蓝图在青年的创造中绘就。

三、甘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青年只有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才能够创造出亮丽的青春年华,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南汇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建设“两港一城”,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有责任、有义务为南汇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奉献才智。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大局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深入一线,辛勤耕耘,埋头苦干,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让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实现。

上一篇:广东省教师招聘结构化下一篇:冬季森林防火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