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刑事法制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法制史刑事法制(精选8篇)

中国法制史刑事法制 篇1

孙中伟律师媒体报道 汇编

孙中伟就“刑事辩护律师”答《法制日报》记者问

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北京死刑辩护律师网 /孙中伟死刑辩护网

有人说:中国的刑事辩护事业进入了“冬天”,2009年末重庆打黑中所出现的“李庄事件”成为中国刑事辩护事业的拐点。中国的刑事辩护事业及刑事辩护律师的未来,再次成为多家媒体所关注的焦点。

今日,《法制日报》《法治周末》记者再次就“中国刑事辩护律师事业”这一主题对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孙中伟律师进行采访。

孙中伟就“中国刑事辩护律师事业”答《法制日报》《法治周末》记者问。

尊敬的刘记者: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中国刑事辩护事业的关爱,同时也感谢你们报社多年多来对我的多次采访报道。就你所提的问题,我个人看法如下,仅供你参考:

1、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做刑辩?

答:“为什么要选择既不赚钱风险又大的刑事辩护?”这是很多记者或朋友多次问我的问题,我也多次问过自己,并且后来我又专门选择了刑事辩护中最艰难、风险最大的“死刑辩护”,并且把死刑辩护作为我个人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的主要核心业务。去年律所成立之初多家媒体曾以《全国首家以死刑复核为主要业务的律所》进行过报道。

当初高考时选择法律专业就是梦想做一名刑事辩护律师,毕业后到公安机关工作四年间还是无法忘记刑事辩护的律师之梦,因此,辞职出来做律师,当时就决定了主要做刑事辩护律师,在公安机关的工作让我更感觉到罪嫌疑人在面对国家暴力机关时自身力量是何等的弱小、不管他们曾经是风光的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当他们一旦进入看守所后,他们同样更需要律师的帮助。因此,首先,最初我主动选择律师时就并不是为了钱的问题,也不象现在的不少律师新人是在无法考进公务员队伍时才被迫来做律师。其次:只要清楚了选择做律师的真正目的确实不是为了钱,那就会容易理解为何要选择刑事辩护。如果不考虑钱等经济收入的问题,在律师业务里,我觉得刑事辩护是最有价值的,他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或自由,而生命或自由是最可贵的。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秘书处 编辑整理 ★纪念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周年

孙中伟律师媒体报道 汇编

虽然这些年来刑辩律师的执业环境不太好,但我还是坚信中国不可能取消律师制度,任何民主法治国家也不可能取消律师制度。而刑辩律师是律师行业的支柱和脊梁,如果没有刑辩律师,就没有整个律师制度。律师行业的地位和形象取决于刑辩律师。

刑辩律师对于整个律师行业的价值和作用,就象刑警对于整个公安机关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做警察做刑警是最危险待遇也是最差的警种,而做其它警种会更安全待遇更好。但是,刑警是整个公安系统的支柱,没有刑警的公安机关是无法理解的、也不能再叫公安机关。因此,做警察时我是毅然选择了做最危险最不赚钱的刑警,做律师时我也是选择了最危险但最重要的刑辩律师。当一个人的选择超越了金钱时,他才会做出他认为对社会最有价值的选择。

2、刑事辩护事关公民的自由,甚至生命,比如犯罪嫌疑人在面临失去自由、生命的可能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您作为他们的辩护律师,面对这些强烈感情,或者说人性,有怎样的触动?能否举个例子。

答:由于我自己亲密接触过太多太多的死刑犯,我首先会感到生命和自由的价值真正是最可贵的,不少官员、或其他被告人在外面自由时会把金钱、权力等看得特别重、看得比生命和自由都重,所以为了钱会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我的一位贩毒的死囚犯当事人,自小家境贫寒,立志要赚钱,15岁时初中辍学后出去打工,最初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明还是在28岁时合法地赚了不少钱,合法地自己办了三个煤矿,在也有了自己的别墅和奔驰,有老婆小孩、他有很幸福的家庭。可是当他看到别人贩毒钱来得比他更快时,33岁时他在一次从缅甸贩毒20多公斤到云南时被抓获。他在二次被判处死刑后委托我作为他在死刑复核阶段的律师。最后他真正地后悔了,他有一种强烈的活下来的渴望、他说他愿意花掉、放弃他所有多年积累的财富以换取一个死缓。通过接触死刑犯,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命的可贵、才能感觉自由的我们是最幸福的、我们也才不会很去在意钱的问题,才能看淡钱,比如选择刑事辩护安于清贫一样。

同时大量近距离接触死刑犯后,作为人性的本能会真正体会到:人杀死自己的同类的残酷性,感觉到无论任何理由我们都不能杀害我们自己的同类,动物都有“不伤其类”的本性。这也是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废除死刑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尽全力去推动废除死刑进程的内心动因之一。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要多宽容别人。一对夫妇因毒品同时判处死刑后他年老的父母后来双双选择了自杀,他们的小孩初中辍学后走上了抢劫的道路、再次因抢劫杀人被关进监狱。这是我多年前所亲自经办的一起让我很受触动的死刑案件,让我感到死刑的无助与无奈。如果能有优秀的辩护律师让其即使最后能有一个判死缓,也许能拯救他们这的个家庭。从那之后,我更坚定了刑事辩护的选择。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秘书处 编辑整理 ★纪念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周年

孙中伟律师媒体报道 汇编

3、有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对辩护律师往往抱有很大期待,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认识,比如有人认为辩护律师是“青天”、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可能超出了律师的实际能力。而有的委托人甚至对律师会有所隐瞒。在办理事关人命的案件时,您如何处理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这种关系?

答: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成熟的优秀的刑事辩护律师,我觉得应该是有能力与当事人充分沟通,获取当事人的充分信任的,这是我们辩护想要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辩护律师也应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性,不能依附于当事人及家属。律师既要让当事人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又要能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保持辩护律师的独立人格。

网上流传着刑辩律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您是否听说过?您觉得有道理吗? 答:听说过。有一定道理吧。

4、自李庄案后,业内普遍认为律师执业风险逐步增强。有人提出,刑事辩护正在走向形式主义,目前的司法审判中存在大量表演性审判,即“审判秀”。这种执业大环境,对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其实,关于刑事辩护,多年前就一种说法叫“大案讲政治、中案看影响、小案看法律”,确实有些影响比较大的案件行政权会不当介入到审判权。这不仅是律师的无奈,也是法院和法官的无奈。但是,这种行政权不当介入的案件比例毕竟只是很小的比例,其它绝大多数的案件审判还是要讲法律讲证据的,这些就是刑辩律师的空间。同时,对于所谓的“表演性审判”里也不能说律师就没有任何作用。李庄案的二审能有多位证人出庭本身就是一种程序上的胜利和进步。

有辩护律师说“屡败屡战”,您有何看法?您觉得自己如何面对?

答:这就要律师树立自己正确的“胜败观”了。我个人的观点及我个人所追求的标准是: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只要我律师本人尽了最大的努力,提供了最优秀的辩护,得到了在现在的情况下最好的判决结果就是我的胜利,也就是说在换为其他任何律师来辩护也不能有比这更好的判决结果,只要不是因为我们律师本身的辩护技能导致的不利判决,我们就无心无愧了。如果每位公检法的法律职业公同体的人都能做到自己无心无愧,都能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中国的法治就会有希望了。

5、作为刑事辩护律师,您心中的理想是什么?

答:过去我们公安机关有“酱油不是油、啤酒不是酒,犯人不是人”的说法,我是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公检法机关的司法人员从心底能真正地把被告人当作人看,给被告人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让法律得到正确的实施,兑现宪法及法律对被告人及律师的权利的承诺。“善待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秘书处 编辑整理 ★纪念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周年

孙中伟律师媒体报道 汇编

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因为,在一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里,每位公民随时有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都需要律师帮助自己获得公正。

6、有报道说刑辩律师总体收入不及其他律师,这种情况是否属实?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同样资历或同样知名度的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的收入是一定远远不如做商事业务的律师。但是刑事辩护律师所得到的成就感也商事律师所很难得到的,上天是很公平的。如果一个人做一辈子律师都没有做过刑事辩护应该也是很遗憾的,他无法感觉到刑辩律师的快乐。就象做了一辈子警察没过破过一件刑案,没有抓获过一名犯人,那他退休时也是会很失落很遗憾一样。律师本身就不是商人,其价值不能只以收入多少来判断。

选择刑辩,我喜欢!我愿意!我幸福!我快乐!

如有不清楚之处与我联系。希望能在发稿前能将引用我的部分让我看下。

孙中伟律师

附:《约请采访信》 孙律师您好,我是法制日报社法治周末的记者刘莹,我们这周想做一期关于刑事辩护律师的报道,有几个问题想听听您的看法。

1、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做刑辩?

2、刑事辩护事关公民的自由,甚至生命,比如犯罪嫌疑人在面临失去自由、生命的可能时,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您作为他们的辩护律师,面对这些强烈感情,或者说人性,有怎样的触动?能否举个例子。

3、有的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对辩护律师往往抱有很大期待,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认识,比如有人认为辩护律师是“青天”、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可能超出了律师的实际能力。而有的委托人甚至对律师会有所隐瞒。在办理事关人命的案件时,您如何处理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这种关系?

网上流传着刑辩律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您是否听说过?您觉得有道理吗?

4、自李庄案后,业内普遍认为律师执业风险逐步增强。有人提出,刑事辩护正在走向形式主义,目前的司法审判中存在大量表演性审判,即“审判秀”。这种执业大环境,对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有辩护律师说“屡败屡战”,您有何看法?您觉得自己如何面对?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 秘书处 编辑整理 ★纪念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周年

孙中伟律师媒体报道 汇编

5、作为刑事辩护律师,您心中的理想是什么?

6、有报道说刑辩律师总体收入不及其他律师,这种情况是否属实?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孙律师,打扰您了!您能在百忙中尽快回复我吗?非常感谢您!

法制日报社 法治周末 刘X

中国法制史刑事法制 篇2

(一)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刺痛社会大众的心灵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规定,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

从这个年龄段来讲, 他们应该是在学校接受初中、高中或者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 (以下简称中职生) , 是祖国和社会的希望。但是, 有的未成年学生却走上偏差之路, 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 见证了学生们的奔放性格与学习热情, 体会到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与创造力。然而, 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 涉世未深, 只具有初步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就因为只限于“初步”, 所以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往往容易因“近墨者黑”而沾染上不良习惯, 有一些更走上了犯罪道路。

我们可以观察到, 在校园内外, 吸烟、酗酒的学生数量不是少数;驾驶摩托车时 (当然是无证驾驶) , 不戴安全头盔, 不遵守交通规则, 闯红灯;更有甚者, 一辆摩托车上载着数人, 在马路上肆无忌惮、旁若无人地超速行驶, 让人触目惊心;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 居然在没有小汽车驾驶执照的情况下, 也驾驶汽车上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 看课外书, 玩手机, 甚至顶撞教师, 校园内的打架斗殴事件也时有发生, 且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在少数。而近年来, 各类媒体也在关注、报道、分析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与特点。

在中国法院网上登载的扶民、汪同瑛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一文中谈到:“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 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在法律图书馆网站上的统计数字表明:“以前未成年人作案的高峰年龄为16至18岁, 而近几年则为14到16岁。从2000年到2007年, 广州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平均下降了2岁;犯罪手段成人化、团伙化、智能化。”谢昌逵先生在他的《改革开放中的青年和青年研究》一书中, 也谈到了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 低龄化的趋势。[1]这一出现在未成年人学生群体中的不和谐现象刺痛了社会的心灵。

(二) 学校德育遭遇的“瓶颈”问题

诚然, 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级各类学校也因此而加强了未成年学生的道德教育,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例如, 在中学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 道德教育的内容很丰富, 而有关法律的内容只有零星分布。但是, 笔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曾亲身体验过, 也和多位教师交流、探讨过这样的现象: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对教师的批评和教育满不在乎、不屑一顾。相反, 他们也能够滔滔不绝地说出一番本应该由教师说出的话语。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 不要再说了, 那些我们都知道。不就是遵守纪律, 好好学习, 做个好学生, 对得起父母吗?”家长也反映说, 现在的孩子对说教很反感, 总嫌家长罗嗦。

笔者认为, 现在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我们的教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道德的教育与养成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对一些思想比较偏激、屡教不改的未成年学生, 德育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而他们很有可能是未成年犯罪的“后备军”。这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一方面, 学校加强了德育;而另一方面, 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仍在上升。

(三) 法制教育相关内容仍存在调整的空间

1.《法律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教科书法律史内容的缺失

“中国古代的法律也曾成为邻近的东亚地区国家的立法蓝本或楷模。这种历经了三千年的法律传统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因此中国古代的法律和世界上最为宏大的印度法系、罗马法系、伊斯兰法系、普通法系并列为五大法系之一。”[2]而唐律因为立法技术高超与完备, 更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可是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中, 讲述隋唐的辉煌文化时, 仅在七年级下册第29页的非正文部分提到了《日本书纪》中对唐朝的记载:“大唐国者, 法式备定, 珍国也, 常须达。”该页脚注“法式, 法度, 法则。”这说明, 该套教材还是承认唐朝是个有法之国, 但是在正文中却没有提到关于唐律的内容。宋朝与明朝的法制基本上延续了唐律。笔者认为, 虽然是封建王朝的法, 可是作为中国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此部分内容, 专门教材《法律基础知识》也没提及, 不能不说是法制教育内容的缺失。

2.《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仍须适当调整

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委员会审定的、人教版《法律基础知识》教科书中, 囊括了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法律援助和救济等内容, 是比较合理的。为了增加学生对法律的理解, 书中举了不少案例, 这是值得肯定的。笔者在与学生的谈话中, 也听到了学习法律的肯定呼声。然而, 也有的学生反映说, 书里的法律好像离他们很远。这一反馈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该书51页有一个案例:某商场以“偷一罚十”为由, 对一顾客罚款2000元, 说明商场的罚款是违法行为。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随着法在社会上的普及, 商家也知道这样的罚款是违法的, 这类事情已经很少发生了。书本所举案例中, 一些案例的时间过于久远, 有1992年的、1998年的、1999年等, 无怪学生们会有这样的看法。由此可见, 法制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教材仍有调整的空间。

3. 法制教育课程的安排与专业师资的配备不足

校园内的法制教育课程, 中学、中职院校大多只安排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 期末采取非考试而采用考查的形式, 学生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够, 所学的法律知识最后归于平静。

专业的师资配备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学校中的法制教育课由非专业教师充当的不在少数, 这会导致教师对法律解释以及学生理解法律不够充分的后果。如“许霆案”、多宗“飑车案”中, 当正面信息不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 负面信息对学生们的影响是令人后怕的。

二、法制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之探讨

(一) 理论探讨:“德法并举”, 即提升“德、智、体”三好学生为“德、法、智、体”四好学生

未成年学生德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这对学生的道德养成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 法律与道德毕竟是现代社会两大不同的规范体系。德育可以通过道德教化的力量, 激发个体的内心需要, 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保障社会的秩序, 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 不可以危害公共安全, 不可以伤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等, 从外部规范人们的行为, 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在教育部2006年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通知中, 明确规定“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因此,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既不可相互代替, 更不可偏废, 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应该“德法并举”。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通过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牵引,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求知热情, 塑定学生们成长的方向, 教育学生成为“德、法、智、体”的四好学生。

(二) 实践改革之探讨

1. 法制课程的安排应与德育课程并行

目前, 德育课程几乎贯穿了初中、高中、中职学校三年的学制生涯, 而法制教育课程的安排明显少于德育课程, 很多学校只安排了一个学期, 或者把法制教育的内容零星地包含在德育课程之中。这是有失偏颇的。既然道德与法制教育并重, 法制教育应该独立成为一门课程, 并且应该与德育课程并行, 而且要有连贯性, 贯穿初、高中以及中职学校三年学制的始终, 才能够真正实行“德、法、智、体”全面发展。

2. 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专业教师的配备

处理过校园内发生的学生打架事件的教师们, 都会对学生这样的抵赖言辞感到气恼:“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我是劝架的”, “我不知道啊, 我一来就被打了”。笔者也曾针对这种“抵赖”情况, 让学生们表达过他们的看法。有的学生这样说:“送他们去派出所吧, 一去就老实了。”这样的回答虽然表明学生有点法律意识, 但是学生气较浓, 也表达出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

因此, 在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课中, 不仅要学习法律的规定, 笔者认为, 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触犯法律底线之后的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 专业的教师可以做到这一点, 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虽然在《解释》中, 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然而在教育的背后, 依然存在着少管所;对他人人身、财产造成伤害的, 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专业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 通过法制教育, 充分阐述法律的权威性、震慑性、确定性, 以及“不可为”的行为类型, 形成法律在学生心目中的崇敬与信仰, 这无疑有助于减少未成年学生的犯罪。

3. 与时俱进, 增加、调整法制教育课程的内容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课程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帮助未成年人自发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自觉地遵守法律, 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 法制课程的内容要从未成年人身边的法律、法规学起, 对未成年人有保护和教育意义的法律法规都可以作为法制课程的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有关中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网络的法律知识等等。随着年纪的增长, 再逐渐过渡到“三大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最新的、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案例来学习法律。当然, 要注意分析、批判案件中对未成年人可能有消极影响的负面信息。

三、结语

由于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引发了笔者对未成年人校园德育、法制教育的思考, 对法制教育的现状、理论、教材、师资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细微探讨。谨以此文, 抛砖引玉。

摘要:校园德育不是独立的, 法制教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法眼”看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提出在德育过程中应“德法并举”, 法制教育课程应该改革;评价体系应从“三好”学生升格为“德、法、智、体”的“四好”学生。

关键词:法制教育,德育,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谢昌逵.改革开放中的青年和青年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第323页.

浅论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 篇3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学史

伴随着我国法制史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在法制史研究方面,如,专题法制史、部门法制史和法制通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乏法制史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制史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除了要对我国法律制度史进行研究,还需要做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 中国法律制度史

中国法律制度史作为中国法制史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法律制度史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立法的情况

从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每个朝代和时期对于法令的制度都特别重视,对法令的制定也在一步步的完善,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设置了立法体制和插入了社会背景等,通过这些状况,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到每个历史时期的法治情况和法治形态。

1.2 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是包含司法机关、司法体制以及诉讼制度在内的与诉讼活动相关的制度和模式,通过对司法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某个历史阶段的法律执行状况。

1.3 非法律形式的社会规范及其运作方式

在我国原先的社会生活中,通常会习惯性的采用一些家族内部书面或是口头上的规则制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家法族规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秩序,确保社会能够有序全面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还有就是部分习惯被提升到了法律的层面,这也属于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盡管目前我国已经研究了法制史较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实际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法制史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法律规定和制度上还是过于关注国家机关正式颁布的法典,但是对民间的一些规定和习惯却缺乏有效的关注。二是目前对于法律法规的关注还是仅仅限于书面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运行,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也是我国法制史研究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还需要对中国法制史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各项规则体系的研究

中国法制史本身就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其研究的范围更是广泛,想要全方位的了解我国中国法制史,对中国法制史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认识,就不能仅仅限于对法律制度本身成果的研究,需要我们能够掌握和了解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以及教育的文化背景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认识到我国法律制度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对整个法律史开展研究开始,就不能是简单进行原先法律制度的描述,更多的是要站在我国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法律制度真正的源泉。所以将我国经济制度、文化背景、政治制度以及教育制度作为我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将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为中国法制史研究的重要部分,中国法制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必然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的影响,当然根本上是要受到经济基础影响的。因此进行中国法制史研究工作就必须站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考虑,充分的探究出法律制度的根源。同时也要对法律制度和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展开全方位的分析,更好更全面的把握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的规律。

3 法学史与法律思想史

全面的了解中国法制史必然需要对法律思想史进行研究分析,无论时代的发展和朝代的变化,思想都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技术,制度则是整个思想的体现,所以在不同思想的引导下,必然会形成不一样的法律制度。如,在奴隶社会中,人们对鬼神的信仰与崇拜,就会使当时的法律制度通常是神灵裁判: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因此在法律方面一般是主张道德教化的方式进行百姓的教导,如果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再动用刑法。在汉武帝时期,统治者主张儒家思想,所以,在汉武帝期间的法律制度中融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唐朝初期,唐朝统治者便提出更加成熟的法律指导思想,要求立法稳定和简约,在法律思想指导下,建立一个以礼法合一的主要特征的唐朝法律。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与中国法制史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一定要提升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地位,特别是对那些法律制度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更是中国法制史需要研究的对象。同时在进行法制史研究的同时更是要深刻的剖析法学史,了解我国法律制度学说和法学作品,摒弃在法律思想史分析中只见任务和思想不见法律的情况,也弥补法制史中只了解法律制度,不了相关理论的情况。

4 小结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科自身的发展中势必会与其他学科产生联系,而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做好法制史对象研究工作尤为必要,所以,进行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转变,从原先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建立和营造一个更为广泛的法制史研究体系,对中国法制史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全面分析研究,更好的掌握中国法制史的精髓,为我国法制的健全奠定基础、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薛梦寒.浅谈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J].法制博览,2014(1):255.

[2]李岭梅.浅论中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09(3).

中国法制史1 篇4

《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封建社会时期法律虽然为统治阶级所厘定,其中自然而然包含统治阶级的意愿,然而历代刑法中均有“法者,天子与天下共之”的理念,由此可见古代刑法并非只针对被统治阶级所创建。

学习《中国法制史》首先要了解法律形成的过程,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只是依靠原始习惯作为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父系社会私有观念形成,随之阶级形成,私有制度建立起来。阶级的出现必然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过去原始社会作为规范的原始习惯已经无法规范民众的作为,于是在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条件下,在统治阶级维持私有制的欲望观念下,产生了法律。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是还要明确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法制而不是国家与法。法制史是将历朝历代中国社会的法制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而非各个时期的法律内容,因而学习《中国法制史》更像是在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法制史不仅涉及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法学功底,否则学习过程中会很吃力。此外,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中国法制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简明扼要地为每个时期朝代法律制度总结提纲,归纳特点,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且不容易遗忘所学的内容。

中国法制史历代沿革 篇5

1、前689 年至前677 年 楚文王《扑区法》2 前613 年至前591 年 楚庄王 《茆门法》 晋: 前633年晋文公 1 “被庐之法” 前621年 赵盾“常法” 前593年 2 3 “范武子之法” 前513 年 赵鞅、4 荀寅 铸鼎 //郑:

1、前536 年 子产 “铸刑于鼎” 2 驷颛杀 邓析而用其 《竹刑》。★战国:指导思想:厉行法治、法律公开、轻罪重罚//《法经》李悝 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商鞅变法:

1、前359 年 秦孝公三年 2 前350 年 秦孝公十二年/内容:

1、改 法为律,明法重刑

2、废除世卿世 禄制,奖励耕 战

3、置县迁都,实行郡县 制

中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篇6

1.名词解释

禹刑:夏代法律被后世典籍统称为禹刑。

汤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商朝法律的总称,包括不成文的习惯法和国王发布的“誓”“诰”“命”等。

狭义是指商朝的刑罚手段。

九刑:九刑是西周时期成文刑书的总称,全书分为九篇。

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九章律:又称《汉律九章》,是汉高祖建立汉朝之后颁布的法典,由当时的相国萧何为适应新形势依照秦法编纂的,《九章律》分九篇,分别是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前六篇大体与秦律相同,源于李悝的《法经》,后三篇新增关于户口、赋役、兴造、畜产、仓库等项的规定。

曹魏《新律》:新律指我国历史上曹魏政权的法律。魏明帝时,鉴于汉朝律令繁杂,在太和三年(公元229年)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十八篇,也叫《曹魏》、《曹魏律》。三国时期,吴、蜀虽制定过一些科条,但没有编纂出系统的法典。曹魏的《新律》是三国时代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是一部系统的法典。

晋律:晋律是晋武帝司马炎在泰始三年(267年)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实施的,但在他的父亲司马昭辅佐魏政期间就开始了。当时司马昭命贾充、杜预等人参考汉律、魏律开始编纂,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不久完成。因颁行于泰始年间,故又称《泰始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北齐律:北齐的主要法律。开皇律:《开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经验后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制法律。

唐律疏议:《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永徽律疏》,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宋刑统:《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宋朝的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大明律:《大明律》是《大明律集解附例》的简称。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为中国近现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借鉴。大清律例:是清朝的法典,《大清律例》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

大清新刑律:于1908年编纂完成,1911年颁布施行。《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刑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宋教仁起草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注: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二者不矛盾)

民国“六法全书”: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六个门类的法律法规汇编。目前学界有不同说法,主要观点有两种,民国初立法采用“民商分立”原则,六法有宪法、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之说;1929年之后,立法采用“民商合一”原则,六法有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之说,后者为学界主流观点。

爰书: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文书。秦汉时通行。分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爰书,包括检举笔录、试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查封财产报告、追捕犯人报告等。“爰书”是在封建诉讼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它的出现表明封建诉讼制度的日益发展。鞫狱:审理案件。读鞫:宣读判决书。启鞫:请求复审。会审:会同审理一件事。

热审:热审是明朝的一种审判制度,是刑部奉旨在每年小满后十日,会同督察院,锦衣卫和大理寺审理京城在押的没有审判定罪的囚犯的制度。

三司会审: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翻异别勘:宋代重视口供,翻异别勘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审判制度,指在诉讼中,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翻异),事关情节重大,一般由另一法官或其他司法机关重审(别勘)的制度。重法地:宋朝的一种法律制度,对某些特殊地区的特定犯罪施加重刑,这个地区就叫做重法地。

盗贼重犯:强盗罪在五代即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宋在仁宗前对强盗罪的量刑,一般较五代为轻。神宗后,量刑渐重,神宗熙宁四年,又颁行《盗贼重法》,进一步强化对谋反、杀人、劫掠、盗窃罪的镇压。

八议: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特殊人物犯罪,不能适用普通诉讼审判程序,司法官员也无权直接审理管辖,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十恶:十恶,是指直接危及君主专制统治秩序以及严重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重大犯罪行为。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唐朝沿袭之。犯十恶者,“为常赦所不原”。

官当制度:在封建官僚贵族中,能够享受到八议待遇的毕竟是少数人。为了使更多的官僚享有法律特权,《晋律》在沿用“八议”制度的同时规定,有官职的人犯罪,可以“除名”或“免官”的处分折抵三年有期徒刑。

准五服以治罪:所谓“准五服以制罪”是指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本质是维护家族的等级制。

存留养亲: 存留养亲,就是在符合“孀妇独子”等留养条件的情形下,经刑部提出留养申请,获得皇帝首肯后,免予死刑,在施以一定处罚后准其留养。

保辜制度:保辜制度:汉唐以来形成的,以伤害结果论罪的制度。故意伤害案件,在一定期限内被害人死亡,则按杀人罪论断;一定期限内被害人未死亡,而超过期限死亡的,以伤害罪论断。这也就要求违法犯罪的行为人,在法定的期限内积极救助被害人,在保证被害人不出现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的同时,违法犯罪行为人也可以承担比较轻的犯罪责任。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家山汉墓竹简: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湖北江陵清理了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竹简内容为汉代典籍,有《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和遣策共八种,涉及汉代法律、军事、历法、医药、科技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2.问答题

1.春秋末年公布成文法的过程及其影响(1)成文法的公布 ,向全社会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关于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记载。在鼎上面公布法律,还表示法律具有权威性和长久的稳定性。

晋国铸刑鼎:晋平公的时,(2)成文法公布的意义:成文法的公布,打破了法律的秘密状态和神秘色彩,摧毁了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使法律内容由隐秘走向公开化,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新纪元。2.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商鞅变法:

(1)改法为律,制定秦律(2)明法重刑,奖励告奸(3)重农抑商,奖励耕战(4)剥夺旧贵族特权

影响: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使得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带进上层建筑,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3.汉文帝废除肉刑评析 4.解释“亲亲得相首匿

所谓亲亲得相首匿,是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互相包庇隐瞒,不负有向官府告发的责任;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变化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基本内容:

第一方面是法定刑的规范化。

第二方面是刑罚更加宽缓,具体体现在 首先,免除宫刑,进一步废除肉刑。

其次,连坐的范围有所缩小。

再次,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影响:为隋《开皇律》确立新五刑二十等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是上承两汉下迄隋唐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封建法制从立法技术,体例结构到具体内容不断完善时期。6.唐律的篇章结构与历史影响

(1)唐律的篇章结构:1.名例律的渊源及其内容2.卫禁律

3.职制律 4.户婚律

5.厩库律 6.憻兴律

7.贼盗律

8.斗讼律 9.诈伪10.杂律

11.捕亡律

12.断狱律(2)影响:

对世界制的发展,尤其是亚洲地区各国的法制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宋代商业法律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者获得主体地位,有承佃和转佃的自由

(2)家内服役者获得主体地位

(3)手工业劳动者与商人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 8.朱元璋重典惩贪基本措施与影响

(1)立重典,动酷刑,对贪官污吏进行严厉打击(2)加强教育,弘扬清正,倡导廉政(3)从严律己,罚不避亲,正己以正百官 9.秦朝法律的类型

(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3)式:“ 式 ” 作为一种法律形式

(4)法律答问:《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此外还有 “ 程 ”、“ 课 ” 等法律形式。10.汉代法律的类型

(1)律:关于厘定犯罪和规定相应刑罚的法典(2)令:关于国家行政的各类事宜的一般规制(3)科:关于特别犯罪的刑事处罚规定(4)比:可以引据断罪的判例

(5)法律章句:汉代儒生对注释经典的方式对律文的注释(6)故事:前人留下的关于特定政事的先例或惯例(7)章程:独立的法律形式,高祖令张苍制定《章程》(8)汉仪:叔孙通编订礼义,应当视为法律(9)经义

11.唐代法律的类型 律、令、格、式:

(1)律是国家的基本刑事法典(2)令是国家的各类部门行政管理法

(3)格是国家的刑事特别法以及关于重大公事的特别规制(4)式是国家各级政权的办事规则及公文程式 12.明清时期律与例的关系分析 13.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与存在时间 14.三省六部制存在时间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15.宰相大致丞相制度评述 有以下几项权力: 一是谋议权 二是副署权 三是用人权 四是裁决一般政务权

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在皇权专制政体下,宰相与皇帝的关系至关重要,与王朝的兴衰存亡关系甚大,相权的消长可以说是观察历代政治得失的一个重要“指针”。在皇权国家里,在某种程度上,宰相的作用甚至比天子更为重要,因为专制帝王虽然高高在上,大权在握,但宰相处在皇帝与各部门之间,在皇帝与各级官吏之间充当“桥梁”;同时,宰相又是道德和忠诚的象征,它是确保皇权不被滥用的一道防线、一种保证。所以,宰相必须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灵活的政治手腕,才能处理好朝廷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16.秦汉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三法司”——名称与执掌

①《商君书·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②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的会议,称三法司 ③宋代审判权主要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行使 唐代审判权主要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同行。④元代审判权主要由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行使 ⑤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

17.司法监察制度变迁(御史台——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18.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19.婚姻缔结过程中的“六礼”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20.传统法律中的“七出三不去”

“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三不去包括:

一、“有所取无所归”;

二、“与更三年丧”

三、“前贫贱后富贵” 21.清末修律的成就与影响

成就:1.在立法思想上,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

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要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3.在法律编撰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历代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初步雏形影响:清末修律活动虽然在主观上讲是一种迫于内外压力之下的、被动的的立法活动,本身也存在着根本的 缺陷和局限性,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法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2.清末修律的成就与影响

成就:1.在立法思想上,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

2.在内容上,清末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要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3.在法律编撰形式上,改变了中国历代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初步雏形影响:清末修律活动虽然在主观上讲是一种迫于内外压力之下的、被动的的立法活动,本身也存在着根本的 缺陷和局限性,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法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3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与”建国三时期理论”

五权宪法的最核心的思想是政权、治权分立,政权归属国民大会,而治权乃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合作。是从三权分立(见分权学说)的制宪原则演化而来。孙中山认为,要在中国达到民主共和国的直接民权的境界,必须依次经过军政(以积极武力扫除一切障碍而奠定民国基础)、训政(以文明法理督率国民建设地方自治)、宪政(国民选举代表,创制宪政)三个时期。

三、比较分析

1.先秦五刑、唐律五刑、大清新刑律 刑罚制度比较分析

先秦五刑为:墨、劓、剕(或刖)、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唐代封建制五刑:

(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

大清新刑律:确立新式的刑罚制度:新的刑罚由主刑和从刑组成,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有:褫夺公权、没收 2.唐律、宋刑统、大明律之编纂结构比较分析

3.德主刑辅、以法治国、明刑弼教比较分析

德主刑辅:1)以阴阳变化规律证明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符合天意。2)认为施行德和刑,要符合人性。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明刑弼教: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4.传统法律中官吏选拔制度的机制类型比较

(1)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选官标准的世卿世禄制

(2)‘无功不受禄’的军功爵制

(3)以举荐为主要方式的选官制—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7

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法律包括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在我国, 一般认为法制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中一切法律现象的综合体系, 通常是指法律制度, 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方面。

法制现代化是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法律的价值发生了变化, 法律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从社会政治体系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 整个法律体系不断被更新、创造。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到:“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 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法律制度的变化不是孤立的, 它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运动的社会现象。法律制度从历史到当今, 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展, 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法制价值现代化是实现法制形式现代化的理念支持, 规定了形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模式, 有力地推动和支持了法制体系的形式转换;法制的形式现代化反映了价值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同时形式现代化反过来促进价值现代化的深化。

二、法制现代化的特征

(一) 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是指法律具有绝对权威, 在社会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没有任何人和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 “法律至上”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主体之间是一种紧张且平等的竞争关系, 这就需要一种公认的、权威的规则来协调并解决相应问题, 这种规则要能够合理配置权利、义务, 这种规则即是法律规则。法律不仅具有国家强制性, 还具有稳定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如果依靠个别领导人的才智和经验来决定国家大事, 则会有巨大的风险性, 稍有不慎, 就会给国家造成损失, 给民族带来灾难。

(二) 保障人权

实现充分的人权是法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也是法律至上的价值定向。权利的保障制度开始形成于法律对权利的宣告。权利制度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社会“自由”原则, “自由”存在于法律不禁止之处, “自由”就是要求政府把限制“减少”到“最低限度”。也即是说, 自由除了受整个法律限制之外, 不再受任何限制;“自由”不仅存在于法制之中, 还存在于法制之外, 对于社会主体的权利而言, 法不禁止即“自由”。法治对于“自由”的价值, 表现为以法律束缚和防止权力对自由的干涉和限制, 而不是为“自由”划定范围。社会需要的是保障实现“自由”的法律, 保障“自由”实现的法律才是法治意义上的法律。[1]

(三)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法律发展的多样性统一的过程。

社会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法律文化的多样化, 不同的法律文化, 在不同条件的作用下, 总是循着特定的路程发展。虽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往逐步广泛和深入, 但是, 在法律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体系之内, 又不可能是处于互不相关、绝对排斥的状态, 而必定会构成一个“总体”。因此, 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基础。离开了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的统一性, 其结果只能使法制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成为超越时空的神秘的力量, 从而成为捉摸不定的虚幻之物。但在另一方面, 法制现代化运动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必然表现。繁复多样的法律发展运动多样性的表象背后, 揭示出制约整个法制现代化运动的一般规律。

(四) 权力的制约

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限制或约束权力。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谈到了理想国, 在他的理想国中, “金质的人应当是统治者, 他们必须是哲学家。统治者将被授予绝对的权力, 以使其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理性的、无私地行使权力。”然而柏拉图式的理想国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实现。后来柏拉图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进行了反思, 并在《法律篇》中写道:“这种国家统治当局中没有成文法典和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已不再享有随意司法的权力。它们应当成为法律的仆人, 有义务从指导公民行为的一般法规中寻求指南, 而不用考虑人的因素。”柏拉图从自己的实践经历反思权力绝对而不需制约的观点不可行, 并在其后对原观点作了修正。我们在一边赞扬柏拉图的实践和自我完善的精神时;我们还要看到他通过实践表明了权力需要制约。[2]是权力支配法律还是法律控制权力, 这就是传统法制和现代化的法制之间的重要区别。法制现代化要求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衡, 这也是法律至上的根本要求。

三、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挑战

(一) 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法制现代化即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过程, 它无法一时间摆脱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法制现代化虽然是一种跨时代的进步, 但毕竟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冲击, 这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以往的与旧体制相联系的法律文化, 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与之断裂, 建立新的法律文化, 这是一种创新,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 外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在当今国际化的趋势下, 我们在借鉴、对比、移植外国法律的过程中, 负面影响也是与之俱来的, 但这种交流又是必要的。中国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迁着的, 法律文化也是如此。法律的滞后性、稳定性和继承性使得它具有保守的一面, 因而虽然政治的、经济的巨大动荡必然会使法律文化至少发生一些变化, 但不必然是同步的, 也不可能是完全断裂的。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学习, 则使是这种变化起到加快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 外国的法律文化催生了人们的法律观念, 促进了中国法学的发展, 对人们行为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法制现代化与依法治国

法制现代化作为一场深刻的法律变革, 法制现代化的本质性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 是人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的变革过程。[3]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要实行法治, 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现代化的立足点和归宿, 法制现代化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法治与人治截然对立, 它强调社会中的公民的自由、独立与平等, 反对迷信和个人崇拜, 坚决反对社会中存在着超越法律之神, 但强调群体的智慧和道德高于个人。既强调和尊重个体的自由、独立与价值, 又以群体的意志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有效限制为基础。法治的基本原则:良法 (法是良好的法) 、遵法 (公民遵守法律) 、维法 (又维护法律正常运行的、且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法治的这些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必然是法制现代化的要求和目标。

摘要:法制现代化是由传统人治型社会向现代法制型社会的转型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步伐, 中国也正向法制社会迈进, 如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法制现代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但以往的政治、经济体制都构成了法制现代化的障碍, 使得这一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同时, 随着国家之间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增多, 法制现代化也面临着挑战。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法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沈荣华:法治现代化论, 苏州大学学报, 2000 (4)

[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古代法制伦理特色之管窥 篇8

关键词:伦理化;天命;德;礼

周原是殷商的一个邦国,文化、军事、经济都不及它,缘何他们能够取得政权?周的统治如何让其他部族认可和接受,这是一个现实命题。周公旦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奠基性人物。“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天命”不恒常,原因不在“天”而在人。若在位者不敬天,奢靡无度,荒淫暴戾,则“天”将降罪于他,正所谓“天降丧于殷”。周公将有“德”与否作为“天命”所归的标准,解决了西周政权的合法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实是对国人一次最深彻的思想启蒙,规制了自西周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塑造了独具伦理特色的中华法系。周公认为,殷商先王是有“德”之人,因此“克配天帝”,取得了世俗政权。而殷人后代,开始失其“德”即“惟其不敬德,乃早坠厥命”。周王有“德”,遂取殷商政权而代之。周公认为“德”之有无恰恰是夏代、商代、周代政权更迭的原因和标准。

“德”延伸出一整套理论体系。它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行为模式。这一“德”的思想亦称“礼制”思想。西周的礼制思想让国民开始过上“文明人”的生活,国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礼”已经成为国民为人处事的最高规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城不庄。”然周朝末年,“礼崩乐坏”,“天子”的权力逐渐被消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称霸,礼制思想失去了“一尊”地位,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形成。经秦汉一统时期,法律的伦理化过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这种伦理化的主流依旧是儒家思想,却也吸收了道家、佛家思想、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武帝时期,尽管大儒董仲舒推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法律的伦理化实是各种思想的一种交融。礼制通过“引经决狱”和对律学的法律解释极大地推动了法律伦理化的发展。董仲舒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有记载“故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老相国董仲舒退休后,最高司法长官张汤每遇到难题前去请教,可以想见,汉朝是多么倚重这位大儒,儒家伦理文化对律学的影响有多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学进一步地儒家化,曹魏时期将“八议”入律,而《晋律》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罚”的原则,从《北魏律》开始,“官当”法律化,再到《北齐律》的“重罪十条”。而唐朝时法律伦理化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唐律一准乎礼”,便是如此。此后的历代都是在唐朝律学伦理化的基础上有所损益罢了。律学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总体的趋势却是不断地伦理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断地儒家化。古人云:“礼之所在,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笔者试着从纷繁复杂的律学伦理化过程中梳理一下思路,分析法律伦理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原因。

血缘在古代中国家庭伦理和氏族政权统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血缘关系以氏族部落之间的南征北战而逐渐形成的。一个血统不纯正的氏族部落,恐怕每个人心里都各怀鬼胎,难以形成团结和集群的力量。退一步说,即便没有部落间的战争,在那时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面对强大的虎狼豺豹,恐怕也没有多少武器可供使用以防御野兽的进攻。氏族之间团结一致也就成了部落生存的一大法则。即便出现国家之后,也并没有褪去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特质,换句话说,那个时期的国家就是各个部落之间的联合而已。它们之间各自为政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后来的大一统政权强化了这种服从关系,但是血缘关系依旧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基础。从继承制度便可窥见一斑。“敬天”、“敬祖”都是“德”的表现。“敬天”是通过君权神授的思想来维系其政权。而“敬祖”则是通过强化血缘关系来维系其氏族部落的统治地位。很难说,其中没有通过继承制度和“敬祖”之间的联系来维系统治者个人的统治地位。因为,祖业是祖先一手打拼下来的,并且在位者是通过继承祖业而获取政权,财产的。

儒家的礼制思想最为核心的两点原则便是“尊尊”和“亲亲”,“尊尊”强调“忠”,“亲亲”强调“孝”,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三纲五常”,在构建家庭伦理关系中强调“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在政权统治方面则为“君为臣纲”。瞿同祖先生曾这样写到,“中国的家庭是父权家长制的,父祖是统治的首脑,一切权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中。”家国同构的实质就是国家的君主像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其他人都必须听从大家长的话,否则不仅要受到严苛的刑罚的制裁,更要受到道德舆论的制裁。虽然说儒家原本是“双规制”的,比如“父慈”与“子孝”,“君仁”与“臣忠”等是雙向互动的,并非单独强调某一方面。然而历史最吊诡的地方就在于它逐渐朝着一个极端发展下去了,强化了父权、君权的不可侵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家就是一族一国的缩影。单方面地强调服从,强调国家和氏族群体,必然会抹杀个人私权利的发展,也会摧残人的天性。那么自由和平等便无从谈起。事实上,在以往,地位和身份的不平等得到了法律的特别维护。

上一篇:安全标识标牌管理制度下一篇:太安中心小学迎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