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俗的歇后语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民俗的歇后语(通用8篇)

有关民俗的歇后语 篇1

2) 泼妇搽粉――只图脸上好看

3) 婆婆一个说了算――没公理

4)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5) 婆媳吵架儿子劝――左右为难

6) 迫击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7) 迫击炮对机关枪――半晌回一句

8)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里面

9) 破表――没准儿

10) 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进水

11) 破大褂――没理(里)

12) 破罐子――甩了

13) 破夹袄上绣牡丹――图表面好看

14) 破饺子――溜边了

15) 破喇叭――别吹了

16) 破梁做根烧火棍――大材小用

17) 破麻袋装着烂套子――不是好货

18) 破棉袄套绸衫――装面子

19) 破皮球,烂轮胎――到处泄气

20) 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21) 破琵琶――不好谈(弹)

22) 破网打鱼――瞎张罗

23) 破网捞虾――落空

24) 破屋门――老得用棍儿顶着

25) 破蒸笼蒸馒头――浑身出气

26) 剖腹藏珍珠――爱财不爱命

27) 剖腹藏珠――要钱不要命

28) 娃娃鱼爬上树――左看右看不是人

29) 挖地坑沟找豆包吃――没出息

30)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31)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32)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33)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34)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35)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36) 皮球上磨刀――泄气

37) 皮软骨头硬――表面和气

38) 皮条打人――该收拾

39)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40) 皮鞋打蜡――一时光

41) 皮影戏――一牵就走

42) 屁股底下安弹簧――一蹦老高

43) 屁股上插针――越隐越深

与食品有关的歇后语 篇2

1、湿手抓芝麻——哪有不沾的。比喻有些人利用职权之便贪占钱物,多被农民用来比喻一些不廉洁的村干部。

2、芝麻馅汤圆——又甜又香。常被用来比喻某些很得宠的人。

3、马尾穿豆腐——不值得一提。比喻事情很糟糕。

4、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日子越过越红火。

5、豆腐掉进灰窝里——吹不掉、打不得。豆腐掉进灰窝里,沾了一身灰,吹不掉又打不得;一打豆腐就烂了。比喻无计可施。

6、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有些人会说话,不得罪人,两边讨好。

7、叫花子的口袋——样样有。叫花子挨家乞讨,讨的吃食都装在一个布袋里,样样都有,比喻小而全。

8、叫花子背不起三斗米——自讨的。三斗米很重,叫花子背不起,但这是他自己讨要来的。比喻有些人自作自受。

9、鸡蛋放进椎窝子——稳当当的。比喻好事已成,不会有问题。

10、老鼠拖鸡蛋——大头在后。比喻事情才刚刚开始,大部分工作还在后面。

11、老鼠吃灰面——一张白嘴。比喻一些人只会说不会干。

12、老鼠吃香油——一张油嘴。比喻油嘴滑舌的人。

13、猴子吃生姜——又想吃,又怕辣。比喻有些人患得患失。

14、猴子掰苞谷——掰一个,掉一个。比喻做事丢三落四,没有恒心。

15、猪八戒吃人参果——整个吞。比喻贪心重,一人独吞。

16、狗吃粽子——无解。粽子被粽叶包裹着,又用绳子扎着,狗想吃又解不开粽子。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7、青石块上放鳝鱼——溜之大吉。青石板是光滑的,鳝鱼也是光滑的,把鳝鱼放到青石板上,能不溜之大吉吗?

18、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大麦有芒,乌龟不会吃,吞不下肚去,只会糟蹋粮食。比如一个不会抽烟的人却拿着一支烟在抽,一边抽一边呛,这就叫乌龟吃大麦。

19、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拿。比喻唾手可得。

20、油条打鼓——不懂(咚)。比喻不在行。

21、油条加豆浆——对路。比喻事物搭配得当。

22、敌敌畏加辣椒面——毒辣毒辣。比喻心狠手辣。

23、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瞎子虽然看不见碗里有几个汤圆,但吃了几个,心中是有数的。

24、荞麦里的刺芥花——人家不夸(垮),自己夸(垮)。这句歇后语,一般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自夸自,不知道来历。我请教山区老农后,才知道来历。荞麦是一种晚秋作物,耐旱耐寒,但产量低,是救灾作物。因而到了秋天,一般杂草都怕寒枯死了,田里只有刺芥(大棘)这种秋天开花的杂草。在刺芥开花的时候,也开始打霜了,它的叶子一片片地掉(垮),最后只剩下一个枯杆顶着一朵枯萎的花。不用农民除草,它也会自己垮掉。所以说荞麦田的刺芥花,人家不垮它,它自己垮掉。

25、和尚吃猪油——开荤。按照佛门的清规,和尚是不能吃荤的,但和尚却偷吃了猪油,所以说开荤。比喻得到了某种享受,吃了某种稀罕东西。

26、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过去没有电灯,煤油灯也是在民国以后才有的。人们都是用食用油(菜油或棉籽油)点灯,晚上妇女们在灯下纺纱织布纳鞋底时,要不断用头上的簪子拨灯捻子,灯才能亮些。如果用容易凝固的猪油来点灯,则更要频频地拨捻子。所以说,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比喻有些人做事缺乏主动性,要别人经常督促,常见于大人教训小孩。

27、上楼梯吃甘蔗——步步高,节节甜。比喻日子越过越好。

28、铜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却倒不出来。比喻有些人肚子里有学问,但语言表达能力差。

29、韭菜炒豆芽——理不清。比喻事情头绪繁杂,理不清楚,也比喻有些人写文章条理不清。

30、吃稀饭淘汤——各有所好。吃稀饭一般是不淘汤的,如果淘了汤,也不碍事,只是各人的喜爱罢了。比喻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31、嗡鼻子吃冲菜——好得哄。嗡鼻子人说话鼻音特别重,往往把字音念错。冲菜是远安的传统小菜,有一股冲味,嗡鼻子人吃了,鼻子更嗡,但冲菜很好吃,嗡鼻子人说冲菜好吃便说好得哄(很)。

32、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意思是做事要干脆利索。

3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钓鱼用的是一张直钩,直钩是很难钓起鱼来的,全凭鱼儿自己上钩。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我的货就这个货,价就这个价,买不买由你。

34、水里赶团鱼——越赶越深。在水里捉团鱼,团鱼往深水里跑,是捉不到的。形容一些爱赌博的人输了钱,总想翻本,结果越输越多。

35、黄瓜打锣——去了大半天。黄瓜又脆又嫩,拿来当锣捶,敲一下就断了大半头。形容事情很糟糕,也形容人到中年,万事皆休。

36、玉米盆子里洗澡——糊里糊涂。形容头脑不清醒。

37、架上的葫芦——悬着。形容事情悬而未决。

38、草地里的冬瓜——白大了。冬瓜到了秋天就成熟了,又白又大,这时冬瓜藤子都萎了,地里长满了杂草,冬瓜一个一个像枕头一样睡在草地里,看上去又白又大。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我虽然年纪比你大,但各方面都不如你,白白地虚度年华,无所作为。

39、吃青豌豆米吐皮——吊气。刚上市的青豌豆米本来就很嫩,根本不用吐皮。如果吃青豌豆米还吐皮的话就是奢侈浪费,鄂西方言叫吊气,吊儿郎当。

有关济公的歇后语 篇3

济公趴梁 ———— 没位置

济公和尚的毡帽 ———— 随便扣

济公和尚 ———— 疯疯癫癫

济公出家 ———— 吃荤不吃素

属济公的 ———— 疯疯癫癫

上吊的遇上济公 ———— 想死死不了

济公走路 ———— 疯疯癫癫

济公治病 ———— 主动上门

济公过日子 ———— 只讲吃不讲穿

济公的装束 ———— 衣冠不整

济公的扇子 ———— 神通广大

济公当和尚 ———— 不吃素

有关豆角的歇后语 篇4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七月十五种豆角 ―― 没结果

嫩豆角当筷子 ―― 挑不起来

南瓜地里种豆角 ―― 绕过来扯过去

经霜的黄豆角 ―― 四分五裂

红霜的黄豆角 ―― 四分五裂

瓜地里套豆角 ―― 缠来扯去

隔夜豆角 ―― 一肚子气

二亩地点一棵豆角 ―― 太信种

二姑娘拍豆角 ―― 手疾眼快

豆角子抽筋 ―― 俩头受制;两头受制

豆角的抽筋 ―― 俩头的受制

豆角抽筋 ―― 两头受制()

地瓜秧子结豆角 ―― 变了样

地瓜地里种豆角 ―― 纠缠不清

刀豆角子下面 ―― 离汤离水

大坂田塍栽豆角 ―― 摆上摆下

有关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5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民俗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1

因为我的家乡在东北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说说东北过年的习俗。

1.包好运饺子:过年的时候家家都包饺子,可是咱东北的饺子不同,据说、以前时候的好运饺子是在包饺子的时候把1个①元的硬币包在几个普普通通的饺子里面,现在人们为了卫生常常用水果硬糖来代替硬币,据说、谁吃到了好运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好运。(在我们家常常都是我吃到的,因为硬糖是会化的,只要看那个饺子的外皮有糖就行了。)

2.年夜饭后吃冻梨:因为东北的冬天很冷,有零下13~20度,所以有的时候会吧秋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去冰冻,冰冻后的梨和柿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为什么要在年夜

饭后吃冻梨呢因为冻梨又能解酒、解油腻。

3.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5..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6.初一初二不扫地

在东北,上了年纪(65)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这就是我们东北过年的规章制度,怎么样很有趣吧。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2

在数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人冤枉,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它写出了闻名已久的《离骚》。出狱后,含冤投江而死。他就是屈原。

屈原死后,农民划着船来到江上,生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虫怪物吃掉,于是,他们在江里投入了大量的叶子包饭和鸡蛋。有一个老中医为了不让水下的蛟龙把屈原吃掉,拿来一罐黄酒,倒在江里把蛟龙晕掉。于是乎每年的这个日子,平民百姓都来往江里投入大量的叶子包饭和鸡蛋。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相传,楚国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的尸体。他们争先恐后追赶至洞庭湖事,发现屈原的尸体已不见踪迹。于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将屈原的尸体吃掉。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

端午节到了,我在爷爷家和大姑他们一起过端午节。家家还要买五色绒线,拴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之为长命绳。还要采集艾叶等多种植物叶子。将它们放在开水中煮沸,将水晾凉后给儿童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病毒。大姑他们还要用大蒜头烧汤,煮很多的鸡蛋,放开量的吃。鸡蛋含在嘴里,含完之后在身上滚一滚。我在床上从头滚到脚,表示圆圆滚滚。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能吃到大姑自己包的粽子。她先买

来优质的糯米,再去采粽叶。首先,把粽叶放在锅里煮。大姑说:“叶子煮煮就能发出香味。”大姑把叶子两头撕掉,把不好的挑出来,然后,就可以开始包了。拿一个粽叶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到叶子里,之后放一或两个大枣在粽叶里。再拿一根棕叶包住头部,不让糯米露出来,最后,用干净的`绳子把粽叶系的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包完了。在大商店里,还可以买到别的粽子:有蛋黄棕、千层饼棕还有鲜肉棕〃〃〃〃〃〃它们有的甜,有的咸,很好吃。粽子终于熟了,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

我喜欢过有趣的端午节,经常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3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民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民俗。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4

每年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群众把他奉为祖先,在神龛上有写有他的神位。每年六月二日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他佑护壮家人安宁。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的仪式。供品用两牲,即一头猪,一头牛。祭奠的也很非凡,要用猪和牛的肉、骨头、肝、肠等不同部位做十二道菜,少一道也不行。十二道菜也不能同时做,同时摆上神台,而是隔一会送一道,十二道齐全,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5

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最喜欢围棋。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中的一种,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距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五帝之一的尧有一个儿子叫“丹朱”。小时候是一个非常淘气、顽皮的孩子。尧为了使儿子能够静下来,便想出了一种石子游戏,来教他的儿子,儿子一下子着了迷。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和小伙伴们疯打胡闹了,仿佛一夜之间变了个人,变得安静。这种游戏,就是现在围棋的雏形。

围棋的棋盘是方形的,由纵横各19条线形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就下在这些点上,在边、角、中腹任何一点都可以下。棋子分黑白两色,黑子181枚,白子180枚,黑白两子加起来,恰好和棋盘的点数相同。

围棋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它是一种思维体操,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提高分析和记忆能力,而且趣味性很浓,因此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要是你能走进这个博大精深,奥秘无穷的黑白世界,一定会感到无穷的欢乐。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6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与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民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与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非常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民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民俗还有非常多非常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传统民俗的作文 篇7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对联,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与乌鸦有关的歇后语 篇6

乌鸦的歇后语

乌鸦落房头 —— 开口是祸

拜堂听见乌鸦叫 —— 倒霉透了;扫兴

乌鸦不叫乌鸦 —— 太平鸟

粉刷的乌鸦 —— 白不久

夜莺学乌鸦叫 —— 变坏了

石头打着乌鸦嘴 —— 硬碰硬

乌鸦当头过 —— 非灾即祸

树头乌鸦叫 —— 不入耳;难入耳

乌鸦长白毛 —— 怪事一桩

乌鸦一字飞 —— 一溜黑货

饶舌的乌鸦 —— 老调子

白毛乌鸦 —— 与众不同

乌鸦落在雪堆上 —— 黑白分明

树上的乌鸦,圈里的肥猪 —— 一色货

乌鸦唱山歌 —— 不堪入耳

乌鸦的相关信息

秃鼻乌鸦在中国东部至东北部广大平原地区高树上营群巢,通体黑色,嘴基背部无羽,露出灰白色皮肤。白颈鸦在华北以南平原至低山的高树上筑巢,很少结群,体羽黑色,有鲜明的白色颈圈。寒鸦为中国北方广大山区和近山区常见的小型乌鸦,胸腹白色并具白色颈圈,余部为黑色;喜在崖洞、树洞、高大建筑物的缝隙中筑巢。大嘴乌鸦在中国东北以南的广大山区繁殖,体形较大,嘴粗壮,通体黑色。渡鸦是乌鸦中个体最大的,体长约600毫米,通体黑色,体羽大部分以及翅、尾羽都有蓝紫色或蓝绿色金属闪光,嘴形甚粗壮。在西藏自治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岩缝中筑巢。秃鼻乌鸦、寒鸦、大嘴乌鸦为中国东部和北部城市内冬季的主要混群越冬鸟类。乌鸦为森林草原鸟类,栖于林缘或山崖,到旷野挖啄食物。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

除少数种类外,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行为复杂,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鸣声简单粗厉。杂食性,很多种类喜食腐[3] 肉,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但在繁殖期间,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有益于农。此外,因喜腐食和啄食农业垃圾,能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起着净化环境的作用。一般性格凶悍,富于侵略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

繁殖期的求偶炫耀比较复杂,并伴有杂技式的飞行。雌雄共同筑巢。巢呈盆状,以粗枝编成,枝条间用泥土加固,内壁衬以细枝、草茎、棉麻纤维、兽毛、羽毛等,有时垫一厚层马粪。每窝产卵5~7枚。卵灰绿色,布有褐色、灰色细斑。雌鸟孵卵,孵化期16~20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饲喂1个月左右方能独立活动。野生乌鸦可活13年,豢养的寿命可达20年。有的经人工训练后可学人语并计数到3或4,还能在容器内找到带记号的食物。

乌鸦终生一夫一妻。

有关鹤的歇后语 篇7

刘备上黄鹤楼 ―― 吓得嗦嗦抖;胆颤心惊;吓得索索抖;胆战心惊

刘备登上黄鹤楼 ―― 胆战心惊

两只仙鹤打架 ―― 绕脖子

老鹤龄 ―― 别晃悠了

鸡群里的鹤 ―― 高人一头

黄鹤楼上看帆船 ―― 幸灾乐祸;跟自己不相干

黄鹤楼上的赵子龙 ―― 英雄无用武之地

黄鹤楼上吹喇叭 ―― 吹到天上去了

黄鹤楼赴宴 ―― 假相好

黄鹤楼顶摘星斗 ―― 高手

鹤年堂讨刀伤药 ―― 死到临头

鹤立鸡群 ―― 才貌出众;高出一等

鹤的尾巴 ―― 不长

鹤长凫短 ―― 不能齐

鹤蚌相争 ―― 渔翁得利

广益桥的茶馆 ―― 龄鹤;灵活

打斋鹤 ―― 度人升仙

磁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 ―― 一毛不拔

瓷公鸡铁仙鹤 ―― 一毛不拔

床底下养仙鹤 ―― 一辈子不得抬头

床底下养鹤 ―― 抬不起头来

长颈鹿的脖子仙鹤的脚 ―― 各有所长

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 ―― 美中不足

白鹤子流眼泪 ―― 望大水

白鹤子掉眼泪 ―― 想鱼了;想愚了

白鹤啄蚌壳 ―― 想脱不得脱

白鹤落到鸡群里 ―― 高众一头

白鹤流眼泪 ―― 想愚了;想鱼了

白鹤黑尾巴 ―― 美中不足

白鹤跌沙堆 ―― 拿嘴拄

白鹤跌进沙滩 ―― 拿嘴撑着

白鹤掉眼泪 ―― 想鱼了;想愚了

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 ―― 与众不向

铜铸的仙鹤 ―― 翅膀再硬也飞不起来

寿星老儿骑仙鹤 ―― 无路可走

刘备上了黄鹤楼 ―― 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老寿星骑仙鹤 ―― 没路(鹿)

鸡群里的仙鹤 ―― 高人一头;身高气傲

花子养仙鹤 ―― 苦中作乐

黄鹤楼上看行人 ―― 把人看矮了

黄鹤楼上看翻船 ―― 幸灾乐祸

长颈鹿脖子仙鹤腿 ―― 各有所长

长虫斗仙鹤 ―― 绕脖子

半天云里骑仙鹤 ―― 远走高飞

白鹤站在鸡群里 ―― 突出

有关秃子的脑袋的歇后语 篇8

秃子的脑袋――一溜光,精光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其它相关歇后语:

光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

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

光头出家 ―― 两全其美

光头跑进和尚庙 ―― 充数()

光头上面长虱子 ―― 无处藏身

光头上拍巴掌 ―― 正大(打)光明

皇帝剃光头 ―― 不要王法(发)

上一篇:工程付款协议书范本下一篇:电力企业大修及技改工程审计与控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