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精选10篇)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损害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上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不互帮互助。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度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周公提出了以礼治国,从而实现大治。后又有孔子将礼仪之道发扬光大,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其核心便是仁义、礼让。可见,中华民族具有文明礼貌的优良传统。但是,现代的公民在文明礼貌方面却屡屡出丑,损害了我国国民的形象。200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文章中谈到:“8月21日,外交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明确了驻外领事官员的职责,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指南》提醒我国公民出国时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参与他人的争吵等。文明礼仪本来是个人修养问题,现在却要由外交部门发文提醒,实在令人汗颜。近年来,诸如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不守秩序、贪小便宜等陋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形象的问题。有些国家还将“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警示牌摆放在公共场所,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外交部的提醒,毫不留情的展示着我们国民素质的残缺,惭愧之余更让人反思,来自礼仪之邦的“国人”为何给人以“不文明”、“粗鲁”的印象? ① 曾革楠:这样的提醒让人汗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07-8-2

3①

(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公民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普遍,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的公共意识非常淡薄,公德观念非常缺乏。一方面表现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爱护公共财物,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据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2002年对北京市民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当问及对毁坏公物行为的反应时,只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上前制止。另外,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大声喧哗、高声谩骂、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不断在全社会蔓延开来,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难以避免、处处防不胜防的生活内容。如对北京市民公交秩序的调查中显示:“有43.3℅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有47.7℅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机动车抢道乱行;有42℅的市民总是或者经常看到行人、骑车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②

(三)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严重泛滥。有的地区滥砍滥伐,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流沙横飞,洪水泛滥;有的地区小工厂林立,废水、废气到处乱排,导致当地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们没有干净的水饮用,严重疾病大量产生;有的地区小煤窖、小矿场随处可见,乱挖滥采,导致当地的地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已看不到当日的青山绿水,看到的是满面疮痍的荒山秃岭。这些都是污染、恶化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沉重代价。

二、社会公德为什么大面积缺失?

回顾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很多,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同时还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封建传统对社会公德的影响

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宝藏,令后人回味无穷。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公共领域的分化和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严重的影响了当代社会公德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使我国的广大民众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公共领域道德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土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层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传统的仁爱道德本质上是亲疏的狭隘的差等之爱,道德选择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传统道德② 吴来苏:“调查——北京人的公德现状”。光明日报(京),1998-11-28

发达的实质是“私德”发达而“公德”薄弱,导致人们只讲自己小圈子里得到的——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会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

(二)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德的冲击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公德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许多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搞得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乌烟瘴气。正派的人不得安宁,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人们慎言慎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离嘴。”③可见,“十年**”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德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三)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

从教育宣传角度分析,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学校在公德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存在着失衡问题。从教育目的看,道德教育偏重于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培养,忽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脱离,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理想,中学讲道德教育,大学讲社会公德”的倒置失衡状况。从教育形势来看,公德教育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训练。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死记硬背,目的是顺利地通过考试,道德内容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践履。因此,学生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非常严重,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解决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培育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社会公德与公民素质有关,目前我国公民的公民素质还不成熟,这种不成熟首先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而公民意识的缺乏又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太短有关。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平等意识。平等的身份是每个公民的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很难看到或意识到这种共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角色差别和经济③ 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8-159

实力的差别,从而导致民众根据不同的角色和地位来划分权利、义务,然后按照自己的地位来认领自己的一份。因此,培养平等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主人意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加与否,则取决于对此事务与本身利益的关切程度。缺乏主人意识,会导致民众消极地应付社会公共生活的要求,把自身置于社会之外,不受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约束。因此,培养主人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意识。现阶段,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存在只强调义务而忽视权利的倾向,受教育者往往被告知要怎么做,却没有被告知能怎么做,或者被告知了能怎么做,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督促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义务,防止和减少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定与执行来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以法促德是一个基本的经验,社会公德的遵守需要严格的法律。例如在中国的香港地区,乱扔垃圾要被罚款1500港币,在电梯中吸烟要被罚款5000港币。这样严厉的处罚使乱扔垃圾和在电梯中吸烟的现象就几乎绝迹了。在新加坡也是采取严厉的法律来保障社会公德的遵守。因此,我们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严格性来确立社会公德的地位。

(三)进行耻感教育,促使公民努力践行道德准侧。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篇2

然而,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不时会出现不和谐音符, 他们出于各种目的, “勇于”破坏和谐, 挑战道德底线, 结果往往是自食其果。

一、兔死谁悲?“虐兔女”———社会暴力倾向

2010年11月14日, 网友“思念是一种病”上传了一段虐兔视频, 其残忍手法激起网民的强烈愤怒。这段视频只4分9秒。画面里, 几只小白兔被关在墙角的一个铁笼子里。随后, 一位身着白衣的窈窕女子从笼子里抓出一只兔子, 先是亲吻爱抚, 又对着镜头握着小兔爪说“hello”。视频播放到这儿, 我误以为楼主恶搞, 明明是爱兔子吗, 哪来的虐待?正欲关闭视频窗口, 接下来的画面却让我不寒而栗。

白衣女子不知从哪拿来了一块厚玻璃板, 又是做鬼脸, 又是吐舌头。突然, 她将玻璃板压在了兔子身上。可怜的小兔子当时被压得变了形, 而那女人却依然表现出十分陶醉的样子。接着, 她一下子坐在了玻璃板上, 口中叽里呱啦的念念有词。我听不清, 也不忍再看。

随后几天, 媒体争相爆料, 该女系四川的一位大学生, 在校很低调, 学习的是英语专业, 家居甘肃酒泉市, 名为叶玉婷。

有一位自称“知情者”的中年妇女接受视频采访时说:“她 (叶玉婷) 的压力其实蛮大的, 被网友攻击很难过, 她自己也不愿意做这种事。可迫于无奈……”记者追问是谁在幕后指使。妇女说:“是老板让的, 工作的老板。”

“是什么性质的工作, 需要虐待小动物?”

“一开始只是普通工作, 打印啦, 送水啦之类, 后来老板发现她的腿很长, 问他愿不愿意拍视频, 她同意了。起初是踩水果, 穿高跟鞋那种, 而后逐渐发展到虐猫, 虐兔……”

记者又问:“每次能得到多少报酬?”

“几十块吧。”

我真的不敢相信, 为了区区几十块钱,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敢这样做?

“虐兔女”所在的虐杀小动物团体, 名为crushfeish (毁坏癖) , 意指有特殊的嗜好;而另一分支为killer, 意思就是宰杀、切割。视频还有另一段叶玉婷和其他几位长腿瘦“美人”将兔子当踺子一样踢来踢去, 并笑得“花枝乱颤”。这些人均出自虐杀团体。此前曾经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中年女子虐猫、虐兎、虐狗的视频, 也出自该团体。[3]那位妇女是萝北市一位医生, 身份被曝光后, 全市人谈“虐”色变, 称不知情、没听说过;她的孩子不敢去学校上学, 既然“虐兔女”们在明知不该如此, 其羞耻之心未泯, 尚存一息良知, 那为何还要寻求如此之“刺激”!?

目前, 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旨在“尊重动物生命, 保护

动物不受虐待”的法律, 如《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由于没有相关立法, 中国社会出现的司空见惯的严重虐待动物问题, 似乎是见怪不怪了。如已经成为公开秘密的家禽屠宰前注水、活熊取胆等等。这些恶劣行为不仅伤害了动物, 也是对中国人人性和国民品质的伤害。在美国, 蓄意虐待动物被看成是一种对社会有暴力倾向的行为。研究显示, 虐待动物与虐待妇女儿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 动物也是有知觉的, “它们同样应该享有自然赋予的权利, 人类有义务维护这一点。”

二、农村人并不难缠, 药家鑫案被害人家属放弃经济赔偿

药家鑫, 男, 生于1989年11月1日, 西安音乐学院大

三学生。也许, 过几天就是他的卒日了吧。2010年10月20日夜, 药家鑫驾驶自己的红色雪佛莱撞人后, 看对方是农村妇女并且扬手意指“我记下你车牌号了”, 怕被发现且认为“农村人难缠”, 就将其连刺八刀致死。曾经欣赏雪佛莱汽车广告时, 广告语“为你而来”就让人产生被撞的幻想, 没想到竟真的一语成谶 (更正应为“雪佛兰”, 是不同品牌) 。福兮祸兮!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毕其一生心血也未能实现有车有财的梦。所以, 骆驼祥子没能驾自家车撞人。药家鑫为什么能拥有香车呢, 逐层揭秘, 原来药的父亲系军官, 他是“官二代”。2010年10月23日, 药家鑫在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4月22日,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 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 498.5元。

民事部分4万5千余元的赔偿引发不小争议, 认

为“赔偿太少”。4月25日下午, 该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 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 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截至目前, 药家鑫及其父母都没有向死者张妙家属致歉。原告代理律师张显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 有委员提出, “不鼓励

农村孩子上大学”。理由是, 在农村导致一个家庭贫困的两大原因:一是看病, 二是读大学。农村孩子读完大学想要留城, 少数人确实能在城市站稳脚跟, 但大部分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这位委员的话虽然很难让人接受, 但却触及了当今中国一个令许多人充满焦虑和不平的现实:身份决定命运, 那个给予我生命的家庭出身, 不仅决定“我现在是谁”, 而且也决定了“我将来能是谁”。

三、恨爹不成刚

一个人带着固有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 不得不与这样

的身份和宿命相伴一生。这被许多人当做一个理所当然、无法抗争、不如接受的现实。那位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政协委员就是这么认为的。

在讲究出身的时代, 出身高贵、家境优越, 就可以让一

个人有上大学的资格, 大学毕业后就可以保证得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现在不同了, 谁都可以凭考分或者靠花钱上大学。但毕业后, 想要得到一份好工作, 那么有“身份” (“路子”) 就比没有身份的要容易得多, 那么有“身份”的还能得到待遇特别优厚的工作, 享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升迁机会。这些都给那些没有“身份”的人带来了极大的焦虑, 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努力改变“我是谁”, 但却注定难以把握“我能是谁”。

2010年10月16日晚, 河北大学学生李启铭酒后在校内飞车接友, 将两名女生撞飞, 致一死一伤。在撞人欲逃被截之后, 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 我爸是李刚。”如此狂少并非独例。2009年, 杭州富豪子弟胡斌马路上疯狂飙车, 速度堪称是“飞得太低”。撞死人后, 又因庭审用“替身”, 引起热议, 直至声明, 如有谣传胡斌用替身者, 将承担刑事责任, 才将舆论平息。最终以缓刑不了了之。如果药家鑫变通些, 能够给死者家属以精神和经济安慰, 相信他的命运轨迹会延长。可事实是, “加爵”死了, “加鑫”也死了, 做人还是要淡泊名利为好。

回顾“李刚”事件, 李刚身为保定市公安分局副局长, 可以惯养出狂妄不知廉耻的儿子。“葡萄美酒夜光杯, 遇见女友把命催;醉驾撞人咱不怕, 李刚就是我老爸。”“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这些戏谑语言字字见血。

而令人痛惜的是, 一股“恨爹不成刚”的歪风吹向了校园。不断攀比、羡慕、嫉妒、恨为什么我没有“权”爸爸?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篇3

*** 摘要:社会公德与私德相对应,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公德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字: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

一、绪论

社会公德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附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文明礼貌。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了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等。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第二,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第三,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

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法规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三、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现 第一 环保意识的觉醒。

2010年,有专家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有98.3%的市民认同垃圾问题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一样,是目前城市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98.4%的市民认同为了给下一代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解决垃圾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有86.1%的市民表示为了垃圾分类,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与家庭空间是非常值得的。有市民说“垃圾是错放的资源,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城市垃圾的最优处理方式,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选择。若不实行垃圾分类,日后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时间将远多于现在为了垃圾分类花费的时间”。垃圾分类试点调查还显示,有95.1%的市民会将报纸、杂志、可乐罐、塑料瓶等单独收集,卖掉或扔到可回收物桶内;86.0%的市民会将电池、灯管等物品单独收集,扔到有害垃圾桶内;77.5%的市民会将食品包装盒、塑料袋等与剩饭剩菜分开,单独收集扔到其他垃圾桶内,77.3%的市民会将废弃的玻璃制品单独收集,扔到可回收物桶内。此外,有61.4%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带家庭成员参加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科普游戏活动;有54.0%的市民愿意参加小区内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引导小区内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从垃圾分类试点调查数据看,我国公民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和公德行为习惯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一些市民对保护环境的价值认同度非常高,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市民自愿参与公德宣传活动的人数比例在一半以上。

第二 诚信意识的觉醒。

在网上,大家都在关注一件事,阿里巴巴针对淘宝部分卖家人为“刷钻”,虚假信用炒作的现象,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遭到了部分卖家的抵制,阿里巴巴集团以“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集体向不诚信卖家公开宣战。

从阿里巴巴集团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勇敢地向不“诚信”现象说“不”来看,“独行侠”方舟子的十年打假路不再孤独,一些IT行业精英也已经自觉地加入到“诚信卫士”行列,从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正在努力实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第三 文明礼仪意识的觉醒。

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携手展示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盛大聚会,也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素质的窗口。对于许多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不文明表现呈现出的“一片狼狈”现象,不仅各大媒体聚集痛批,众多网民更是口诛笔伐。有人总结了上海世博会上国人不文明观展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同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的这“七宗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很容易看到,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毫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有的人乱扔果皮纸屑成为习惯;公共汽车上年轻力壮的抢占老幼病残孕专座,这些现象多到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通过世博会这个“窗户”,一切不文明现象以“密集型”的姿态呈现出来。更有人通过世博会的个人修养缺失,延伸提出了国人在公德上还存在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等五大问题。

从网民高度统一地对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所表现的不文明陋习的痛揭看,许多人已经对公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的已经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与爱祖国联系在了一起,已经意识到中国人已经能够漂亮地组织一次盛会,但还须学习如何以不同的个体优雅地参与一次盛会。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会正义感的缺失

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

第二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也是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弃。

第三 社会成员漠视“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规则或规范的知悉以及对规则或规范的内在精神支持,是人们对规则价值合法性的内在认可。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最明显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监督防范机制的缺失。

第四 网络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危害社会秩序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已日渐突出。首先,公共道德规范作用被削弱。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虚幻性,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少数人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平台,这就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有力冲击。网络为个人利益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忽视社会公德甚至走向犯罪。当前社会中公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因 第一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社会,以狭隘的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传统道德,缺乏体现“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本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并不缺少的内容,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着“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推己及人,讲求次序和“爱有等差”,以报恩、孝道为前提,并不具有“博爱”的内涵。在这种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时,首先关注的多半是“亲缘”、“地缘”、“关系”;在对他人施以救难的行为时,首先要看是否为亲人、朋友、同乡、邻里等。

在传统社会,文化中所存在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着人们的公德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人被动“等待”公正,祟信“善恶相报”的因果循环,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我们经常看到,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加塞”不守公德的人。对于这些人,大部分人采取的是“忍”的办

法,认为一点小事,何必大动肝火,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的学。勇于站出来为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甚至在他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时,很少有人出来声援。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受到孤立,这种“孤立感”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多数的时候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实际上,从众的心态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强调“过犹不及”,主张整体的一致性,要求做什么事最好不要太过,追求一种和谐。但是,一些人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中庸思想中的“和谐”扩展至绝对的和谐,而不管这种和谐是否符合原则。

第二 社会公德教育弱化

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等特点,看起来只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正由于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造成一些人将社会公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导致了对补会公德教育的不重视、不得力。这突出表现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的道德包括公德的培养。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注重一些所谓的人的伦理原则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日常养成中的公德教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的严重失调。这种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高知识技能和低公德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公德教育不得力,还表现在一些人试图用一些人的道德原则的教育来代替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只乐意讲大道理,不屑于讲“小道理”,将公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造成了一些人只知道道大的道德原则,不知小的公德规范,将公德和我们自己的交往、生活隔离开来,不知在自已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 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薄弱

搞好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两于抓”,即一手抓扬善,一手抓惩恶。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注重宣扬先进,用以鼓励鞭策全体公民,这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对于社会中损害公德的不良现象的监督、批判、惩罚却缺乏力度。我们重视了扬善的功能,但忽视了法纪等制度建设中惩恶的功能。当前,社会公德缺失与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有很大的关系。

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养成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亦即他律,才能规范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并且,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直到最终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品格。道德“他律”有多种方式,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的重要形式,这两种方式,对公民的行为都具有约束力。

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而社会公德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和规整人们的公德践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推进社会公德的现代建设。制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道德约束不是万能的,它毕竟只是一种行为调节准则,更多的是依赖人们的内心反省和舆论进行约束。它的实施和任何制度一样,都需要法律、法规等强制力手段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道德的威信和尊严。

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订立各种规章和公约。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在街上是行人,在公园是游客,在家里是居民,在学校是学生等等,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文明公约,让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何种社会角,都可以做到行动有规则所遵循,社会可以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赏罚制度。在建立完整、科学的规章公约的基础上要建立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制度是保证这些规章、公约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搞好监督、检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责任制,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地区、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监督,随时发现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随时揭露各种违背公德的行为。还要建立赏罚制度。对于那些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直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给以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于破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等行为,要坚决给予处罚;对于见死不救,要运用法律的手段给予制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区作为公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加强其公德建设,对于优化社区环境,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促进社区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全民社会公德教育,进行典范引导和舆论扬抑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公德教育贵在坚持,同时也要重点分明。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着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广大青少年的公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才能提高。促进法律和道德功能的有机结合

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有道德的支持才有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而道德一旦有了法律作为其后盾,才能进一步促进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更好地发挥道德的教育和警

示功能。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要把一些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纳入法律轨道的调整范围,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树立道德典型,制定道德规范。加强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市民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调查问卷 篇4

您好!万分感谢您在白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忙填写调查问卷。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课题研究,希望借此分析社会现状,了解现代社会公德现状。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本次调查问卷只单纯用于学术研究,请放心填写。

1.您的性别:B

A男B女

2.您的年龄:B

A 15岁以下B15岁至35岁C35岁以上

3.您所受的教育程度:C

A初中及初中以下B高中C大专及大专以上

4.在公交车上你会给老人、妇女、小孩或残障人士让座么? A

A会B偶尔会C不会

5.在别人都在插队的时候您会插队么?C

A 会B偶尔会C不会

6.您会为公益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么,例如献血等?A

A会B没想过C没做过,但会依照情况会尽力而为D不会

7.您会有意识的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把手机调位震动么?A

A会B偶尔会C不会

8.在路边,您看到一个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路上,您会?A

A让他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B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C视而不见

9.对待学校及社会举行的爱心募捐您采取的态度是?C

A应该积极响应,帮助他人B这是别人的事情C中立

10.在过马路时遇到绿灯变黄灯时您一般会怎么做?C

A赶在红灯之前过去B停下等绿灯C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11.当看见有人破坏公共财物时,您的态度是?A或B,视人而定

A阻止B抱怨C视而不见

12.如果您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个人的钱包,您会?C

A装作没看见B挺身而出抓小偷C用眼神或动作示意被偷的人

13.当您发现他人遭受不法侵害时,您会?A

A马上进行现场录像,并迅速拨打110报警

B事不关己

C量力而行,尽量帮助他人将犯罪分子制服,并在必要之时拨打110报警

14.您在急需要钱的情况下,捡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您会怎么做? B

A自己先用,过后再找失主说明并归还B坚决不用,及时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 C捡到就是自己的15.对于马路上乱贴广告的现象,您怎样看待?C

A无所谓B表示理解C有损社会形象,应当限制。

16.您是否经常阅读关于一些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B

A非常喜欢B偶尔C没有兴趣

17.您对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等行为的看法 A

A不赞同,影响市容B无所谓C很正常,有时自己也做过

18.你认为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在?B

A大多数人身上B少数人身上C极个别人身上

19.您认为决定公民社会公德意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C

A社会环境B家庭陶冶C学校教育D舆论向导E其他

20.您认为改善社会公德现状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可多选)AA加强监督管理、宣传各类文明公约,并制定相应措施用以改善现状 B开展大型社会德类活动,推广社会道德意识

C公民加强自身社会道德意识

D其他 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立法

21.您认为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可多选)ABCA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B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

C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思想教育不被重视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您认为当前社会存在哪些最主要的不道德现象?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表 篇5

第一题选(A)6人选(B)24人

第二题选(A/B/C/D/E)25人选(A/B/D/E)2人选(A/B/E)1人选(A/B/C/R)1人选(A/B/C/D)1人

第三题选(A)13人选(B)12人选(C)5人 第四题选(A)26人选(B)4人

第五题选(A)12人选(B)17人选(C)1人 第六题选(A)6人选(B)17人选(C)7人选(D)0人

第七题选(A)1人选(B)28人选(C)1人 第八题选(A)3人选(B)19人选(C)8人 第九题选(A)0人选(B)24人选(C)6人 第十题选(A)0人选(B)4人选(C)26人 第十一题选(A)14人选(B)15人选(C)1人 第十二题选(A)2人选(B)12人选(C)9人选(D)7人

第十三题选(A)10人选(B)14人选(C)3人选(D)3人

第十四题选(A)3人选(B)10人选(C)2人选(D)15人

第十五题选(A)0人选(B)0人选(C)30人 第十六题选(A)15人选(B)14人选(C)0人选(D)1人

观点:对社会公德,大学生都知道如何去做,但缺乏行动,大学生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调查中,大学生做得都有待提高 学校和社会在大学生公德教育方面做得欠佳。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学校的公德教育工作不是完全认可的,满意率是很低的,这就体现了学校在公德教育方面的空白,然而仅仅进行公德教育也是不够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活动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在做公德教育活动时,应该统筹安排。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 篇6

1 社会公德概述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 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 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 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 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 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 为了彼此的交往, 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生活秩序, 都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高, 对社公德会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这些认识不全面, 并且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公共意识淡漠。

部分当代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注重个人素养, 跟风随大流, 自律意识差等, 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下降。如在公众场合大声接打电话, 随意吸烟, 随手乱扔垃圾, 不按顺序排队等,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公共秩序, 损人害己。

2.2 责任感缺失。

“责任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 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不高, 缺乏对他人的关爱, 对于应该发挥自己责任感的事情大多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表现出冷漠的态度”[1]。

2.3 网络道德意识淡薄。

现如今, 网络穿梭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在网络上浏览信息, 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人肉”他人, 挖掘他人隐私, 甚至在网络论坛上侮辱谩骂他人, 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4 诚信度不高。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使得大学生产生“讲诚信会吃亏”的错误思想, 以讹传讹, 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另外, 家庭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观念, 在家庭中父母从小到大向孩子灌输“凡是留个心眼, 不然会吃亏”“做人要七分真三分假”等落后错误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受到腐蚀。

3 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对策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是扭正社会风气的关键。

3.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而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 要着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道德素质”[2]。一方面, 学校要对各个层次的教育者定期考核, 加入教育者的个人教学任务中;另一方面, 教育者自身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求学, 学校间学术交流, 文化访学等途径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

3.2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构。

学校优化校园网络的使用, 学校网络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在源头上控制, 防患于未然, 通过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 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使用网络, 鼓励网络实名制, 对于滥用网络行为严肃处理, 加入个人档案。同时, 要对广大学生群体进行理论教育宣传, 提高学生群体的文明意识, 做到文明与诚信并行。

3.3 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诚信度关乎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 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提高彼此信任感。可以在学校开展诚信活动, 主持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同时, 大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强调集体, 讲求团队精神, 在实践中提高相互信任感, 而非自己只顾着自己。

3.4 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发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3]。大学生本身是自己行为的主体, 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积极主动帮助他人, 因此, 要努力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 在学习中净化自身的灵魂, 明辨是非, 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和内心中坚定社会公德信念。同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人为本, 发扬雷锋精神, 在思想上丰富自我, 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教育, 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 我们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为我国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利保证。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 政治, 文化方面也出现了新发展。但是,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些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 为此, 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斐然用.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途径探究[J].教学与研究, 2011 (11) :81-87.

[2]王红.培养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J].道德与文明, 2007 (19) :43-44.

吉林市民社会公德问题调查报告 篇7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吉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吉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吉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吉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吉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二、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排序

从总体上看,吉林市民最讨厌的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占第一位的仍然是随地吐痰。市民最讨厌的不良行为排在前二至五位的依次是: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后,主人不予清理;乱扔杂物;乘坐公共交通时争抢、拥挤;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

三、公德实践与公德认识的比较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群众自发地、积极地向我们反映他们所遇到的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但是当被问及“看到有人正在做出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您会怎样?”时,回答结果并不不尽如人意。有25.4%的市民表示会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面制止,若要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则仅有5%的市民会出面制止;另外,26.6%的人表示会随大流,有人出面时也出面,没人出面就不出头;33%的人因为怕打击报复所以敢怒不敢言;10%的人认为制止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是有关部门的事,与自己不相干。

由此可知,大多数吉林人还是属于“理论上的长子,行动上的矮子”,光说不做。按照调查项目,可以把吉林市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保证自身利益情况下会出面制止;第二类是能够为了维护社会公德,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第三类是不顾个人利益,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做斗争。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类,因此,吉林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违背社会公德现象产生的原因

违背社会公德现象时有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管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规则不合理。对于违法行为来讲,我们有明确的制度来管理、制裁违法分子,但对于违反公德行为,仅仅局限于舆论谴责,对于部分不文明行为并无规定认定那些行为不文明;还有一些有规定的行为,诸如禁止随地吐痰,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遂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重人、关心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相互

尊重、关心和照顾,才能避免造成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建立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尤其要教育青年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军烈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

(二)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要教育青年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社会的公共秩序良好,人们就能解除后顾之忧,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局面。反之,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青年人不仅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对于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敢于制止,敢于斗争。

(三)在个人修养上,要教育青年讲究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既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又是维护人们社会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要求青年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

(四)在家庭关系上,要教育青年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的基本单位,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对待家庭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社会公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和规则,使公德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当出现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轻则有规则可循,重则有法可依。

(二)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同时,每个个体也是公众舆论的构成者,是舆论方向的形成者。

(三)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口号,要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规律规则,遵循这些规则,采用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易于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

大学生与社会公德总结 篇8

--新闻1107班第一小组讨论总结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那么,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以及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对此,新闻1107班第一小组做了如下讨论:

1.讨论开始,白秋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状况。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能够以身作则,坦诚相见。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状况,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较低,令人发忧。

2.针对白秋津介绍的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状况,张莉莉利用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详细介绍了当今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状况。指出社会公德较低的行为表现在:不讲社会道德,乱扔垃圾纸屑,公共场合毫无秩序,大声喧哗,不懂文明礼貌等诸多方面。

3.陈鹏、吴仁厚就上述情况发表意见,详细的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低的原因,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一些不良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家庭和学校教育也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

4.崔喜涛、李璐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介绍了自己在校外以及校内遇到的情况,指出大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社会公德与价值

观。在公交车上能够给老人孕妇让座,拥有尊老爱幼,尊敬老师,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等。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大学生成为当今社会一道靓丽的风景。

5.白秋津对每位同学的发表的意见进行总结,指出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号召小组同学以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社会公德素质,提高道德修养,做21世纪文明礼貌的大学生。

浅析大学生社会公德与志愿精神 篇9

一、概念分析

社会公德是当下经常使用的概念,但也存在较大歧义。目前人们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不外乎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指千百年来逐步积淀下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起码的简单的道德规范; 二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所倡导的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三是凡属与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婚姻家庭中的道德等私德相对应的就是社会公德,它牵涉与国家、集体社会有关的道德规范或准则。2001 年9 月20 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自发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建立在个人的经历和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和社会的积极互动而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定位,它把自我置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摒弃私利,追求公益,反映了个人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理解志愿精神的概念时,先分析一下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起源于19 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质的慈善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所以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服务是培育志愿精神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志愿者队伍中最广泛、最年轻、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更是社会中的精英团体。在我国,志愿者精神具体表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所以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互相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再则,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仅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这样就使道德选择仅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个体”被弱化,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习惯。这种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和经济水平降低了社会信任度。再加上重视群体轻个体,治善优先取代了正义优先,强调善不强调正义,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大量不良思想又没得到系统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西方国家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震痛,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等,导致大学生公共意识缺失,道德滑坡。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与志愿精神培育并驾齐驱

( 一) 通过志愿精神培育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

社会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准则,反映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必须承认,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道德的危机已经悄然出现。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就应该从志愿者精神培育入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的核心表现。他们希望社会和谐、美好,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唤醒和培育周边人的良善,他们为其他人、为社会着想,去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去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是他们的根本任务,学校、社会要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展现自我、甘于奉献的品格特质,这也正是当前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的。大学生志愿精神正是社会需要的道德准则。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来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

可想而知,如果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品德高尚,同情心和正义感强,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这样就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对他人的言行也将潜移默化。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和沟通进一步碰撞,最终将如滚雪球一样慢慢的温暖整个社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水准,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终将矫正、巩固他们的社会公德。

( 二) 通过志愿服务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方式要么自发要么政府和高校组织,主要以社会公益内容为主,通过自身努力和活动帮扶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我们经常在老少边穷地区、在弱势群体身边、在社会的许多层面,都可看见大学生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在这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不断认识、提升与强化。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直接面对一些在学校没接触的社会问题,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理解。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很多情况是对社会不公的积极应对。但社会公正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它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获得相同的社会支持,往往是那些社会支持较少弱势群体成为社会竞争的牺牲品。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起到了加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减少社会分配不平等、增加社会公正的作用,通过另一种方式为社会个体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会回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学生正是通过志愿服务强化自身的社会公德,在服务过程中又对他人的社会公德的形成起着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 三)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充实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把这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大学生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国家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加强公德理论教育和公德实践教育。利用课堂教育和舆论宣传大力弘扬高尚文明行为,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大学生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公德理论教育过程也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

此外,要重视公德实践教育。公德实践很多情况下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上街进行公共卫生清除、送温暖到敬老院、“义演”、“义捐”等各种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公德实践强化义务思想、唤起责任意识,对志愿服务认识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志愿精神培育就更有成效。

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篇10

摘 要: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能否遵循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德教育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正是社会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公德教育对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公德行为、提高青少年的功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完善公德教育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来提高中小学公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公德;公德教育;对策

一、公德及公德教育的内涵

公德是相对私德而言的。“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谈到公德与私德问题,不能不提起梁启超。梁启超在《新民?论公德》中指出:“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公德”“私德”作为一组范畴概念引进国内,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私德盛行的批判来唤醒国民的爱国之心,探寻救亡图存的出路,在他看来,公德是促进群体凝聚力的道德价值观,其目的是为了“利群”。

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人们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不断扩大,人们在社会公共场所的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规定:“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展我们可以发现,公德的内涵已经有了新意,较之以往,公德内涵由关注国家利益转向关注国民众生的生活,由倡导国民公德转向倡导社会公德。基于公德在不同时代的侧重不同,本文将公德理解为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活动。

公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公德的阐释、说服和引导监督,让受教育者自觉形成公德观念,树立维护社会公德的道德信念并最终在生活中践行公德规范,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它是公德“知、情、意、行”的统一。公德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公德教育时明确公德教育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把握公德教育的内容,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培育,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注重师生、生生的互动与践行。

二、当前公德教育的现状

1.公德教育的目标取向

公德教育的目标究竟是培养圣贤之人,还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同的价值取向会提出不同的公德教育目标。建国初期,我国倡导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国民公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近些年来,我们在中小学所推行的是“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公德教育目标的确立经历着由理想主义为价值取向降解至普遍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过程。这一转变体现了公德教育的目标正越来越贴近于公德的主旨,有助于学生树立公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公德品质。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重心会有所偏离这一目标而趋向理想化。

2.公德教育的现实环境

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提高中小学公德教育的整体有效性。可是,现实中公德教育的整体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社会方面

社会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促进了某些成员的不自觉,若惩戒措施严格,对首闯红灯者严惩,定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后面的人们便不会那么随意闯过去。所以,加强社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系能对加强公德教育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2)家庭方面

家庭公德教育氛围的缺失造成中小学生成长中公德意识的不足。有的家长考虑问题只注重自身利益、自己家庭利益,从不涉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必然有道德情感冷漠的倾向。家庭是孩子在成长中接触最频繁的场所,家长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一个拥有公德情感的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要注重对孩子公德教育的引导,避免造成孩子公德缺失的成长隐患。

(3)学校方面

学校监督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科学都不利于中小学生公德教育的实施。现阶段,公德教育在观念、内容和方法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存在严重狭隘的公德教育观,如重智育,轻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从而影响学校构建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学校应当更新公德教育观,重视公德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丰富的公德教育形式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公德教育。

三、加强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策略

1.秉持平等原则,培养学生普遍主义的思维方式

公德,意味着我们的道德行为要体现平等、公正思想,避免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这就要求公德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平等、普遍思维。

社会公德的首要特性便是其公共性,现代社会公共性的本质是公众的,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有利用公共财产和公共空间的权利,但公共所有权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个体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属于公众的东西不能把私人的意志强加于公共意志之上,违背社会的公意。公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平等与尊重,保障生命健康和安全以及维护人的尊严,就成为最基本最核心的社会任务。在生命和人的尊严面前,没有尊卑贵贱。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是公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完善公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规范学生的公德行为

多样、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鼓励学生主动施展公德行为。学校可以通过有效奖赏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

(1)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当社会公德行为对象的广泛性带来舆论监督的弱化时,社会个体便处于最缺乏监督的状态中,从而最容易违背公德。中小学生是未来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他们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规范其公德行为,可以促进我国公民社会未来的发展。学校的公德教育所提供的是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而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接触守则、规范所涉及的道德条目,所以通过学校与社会来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来规范学生的公德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公共道德观念形成初期的阶段,严格规则和奖惩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2)打破单一的成绩量化模式,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在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视终结性而忽视过程性,基本依赖于量化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容易以偏概全,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道德水平的标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不利于其完整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所以,改革传统的品德考查方式,打破成绩量化模式,跟踪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公德教育不仅是有关道德的教育,也不仅是道德原则的教育,它在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提升,而且也只有道德思维方式水平的提高,才说明公德教育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为此,学校应当打破传统的说教形式进行公德教育的宣传工作,遵循德育特点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侧重对中小学生公德思维的引导,提高其践行社会公德的主动性。同时,公德教育是中小学生生活教育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全面配合才能更好地落实。总之,公德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工伤伤残鉴定标准下一篇:家具的精彩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