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共8篇)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1

大班结构游戏-----公园1号

预设总目标:

1.愿意与同伴搭建主题公园1好,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2.掌握建筑物的方法,感受新建筑雄伟的气氛。3.能用拼,搭,叠高,链接等技能搭建出主题。第一阶段:预设目标

1.认识公园1号的建筑美,喜欢搭建公园1号。2.能与同伴合作搭建高楼大厦。3.掌握叠高胶粒搭建高楼的技能。

活动准备:公园1号的图片,胶粒,各种积木等。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让幼儿园回忆公园1号是什么样的,欣赏公园1号的图片,认识公园1号的建筑美。

2.观察图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公园1号的布局结构特点。

(1)图片上的公园1号里有那些店铺,它们在公园1号的什么位置?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进行搭建,想一想你想搭建什么,然后进行分工。3.幼儿学习搭建公园1号,师进行指导。

(1)启发幼儿在仿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出一些公园1号里所没有的东西。4.幼儿一起 欣赏自己搭建的公园1号。5.结合本次搭建,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观察与推进

第二阶段:预设目标

1.能与同伴团结分工合作搭建公园1号中各主体物,感受游戏的快乐。2.能用围合的方法搭建公园1号外围墙。

活动准备:上次搭建的照片,各种积木,胶粒等。活动过程:

1.出示上节课搭建的公园1号照片,回忆上次发现的问题,改进的地方,提出本次搭建的目的要求。

2.结合新增的外墙,引导幼儿了解搭建。

(1)出示积木搭建外墙,引导幼儿沿着事先画好的长方形搭建公园1号照片外墙。

(2)结合上次幼儿搭建的公园1号照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搭建。

3.提供“公园1号”布局图,幼儿分组进行搭建活动。

(1)按着“公园一号”布局图分五组进行搭建活动,如餐厅、大厅、围墙,服装店等等

(2)鼓励幼儿想象公园1号的不同搭建。

(3)注意各个店铺的间距,不随意碰倒别人的搭建。

4.结合本次搭建,幼儿说说本次搭建的内容,有无进步的地方。观察与推进:

第三阶段:预设目标

1.能和同伴搭建公园1号商场的各分块建筑,喜欢搭建主题。2.能与同伴团结合作给商场装扮,爱护大家的合作成品。

活动准备:新增上次搭建图片,各种类似的公园1号的大商场图片,各种积木,胶粒等等 活动过程:

1.结合上次搭建照片,重点针对幼儿不团结、不认真,提出改进的地方。2.出示各种“大商场”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大商场的结构特点。

(1)结合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大商场和我们的公园1号有什么不同。(2)自由交流,说说你见过的大商场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搭建出来。

3.与幼儿一定观察本次的“搭建作品”结合本次搭建,进行小结讲评。观察与推进

第四阶段:预设目标

1.能有序的分组进行公园1号的搭建,感受整体与布局的建构美。2.喜欢搭建公园1号,体验合作的乐趣。3.提高拼插、叠高、围合的搭建技能。

活动准备:新增上次搭建照片,装饰公园1号的树,各种积木,胶粒等。活动过程:

1.出示前三次哦搭建照片让幼儿自己说说总体的情况,那里好、哪里不好,提出改进的地方。

2.幼儿建构,师分组进行适当的辅导。

(1)让幼儿按上次分组进行建构活动。

(2)重点引导搭建时的选材和“公园1号”里的有序整齐归放。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搭建不同的公园1号

(4)鼓励幼儿多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3.幼儿自由观察本次“公园1号” 4.结合本次搭建、师进行小结讲评 观察与推进:

结构游戏:天安门

预设活动目标:

1、了解天安门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继续学习对称、组合以及面与体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与同伴协商围绕天安门的外形特征来进行拼插。材料准备:准备若干插塑、花片、各种名胜古迹等。指导要点:

第一次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长城、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外形特征,并讨论:它们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用花片、胶粒进行点缀布置。在拼搭的同时,提醒幼儿是否牢固。

3、幼儿建构,教师指导,启发幼儿事先商量好建构的整体方案和顺序,然后分工协作,共同建构使用建构材料,共同建构。

活动反思:

幼儿刚刚从中班步入大班,为了提高幼儿建构建筑物的经验和技巧,本阶段开展了“我国的名胜古迹”这一主题,通过先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学习观察其建筑外形特征来进行拼插。“天安门”是我国的一大名胜古迹之一,本次活动我选择了这样建构内容来引导幼儿共同学习拼插。活动目标制定如下:

1、了解天安门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继续学习对称、组合以及面与体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与同伴协商围绕天安门的外形特征来进行拼插。

活动过程中,我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先自由讨论“天安门”是由那些部分组成,再向幼儿介绍“天安门”并掌握其外形特征。接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学习在建构过程中由“面”组合成“体”,然后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如何共同完成“天安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从幼儿的建构过程以及作品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幼儿都已经掌握了如何由“面”组合到“体”的拼插技巧,并且有个别协作能力强的队伍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当然也存在一些团队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些队伍还需要再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不足的地方就是材料太单一了,只有大炮弹、积木、大型积塑一些。无法满足幼儿的建构需求,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次活动:

1、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上节课的不足,以及需要本次活动特别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常规协作方面的提醒。

2、幼儿建构,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引导幼儿协商共同完成一个天安门,提高一定的难度。

3、大家一起参观讨论,关于城楼的建构情况。

活动反思:

通过前一次的建构和老师的介绍,幼儿对天安门有更深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建构经验。在活动前,我针对上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幼儿谈论解决办法,并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各组幼儿的游戏医院进行明确分工,让各小组明确建构任务,以及选用的建构材料。在建构中,幼儿能够相互合作,也非常投入建构活动。他们不仅搭建了围墙、护城河、天安门城楼、花坛等。天安门城楼搭得比上一次更壮光了。在游戏我感到最困惑的问题还是材料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幼儿的建构欲望。

第三次活动:

1、根据上节课的情况给予表扬,特别是个别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让其他幼儿以他为榜样,同时促进幼儿的团体协作的精神。

2、幼儿建构,要求幼儿能推选出几个设计师进行总体天安门的摆放和布置,其他幼儿各选材料进行房子的拼搭。

3、请几个幼儿进行讲评,提醒幼儿特别在形状的设计和常规协作的能力方面进行讲评。活动反思:

通过前两次的搭建,幼儿拼插技能明显有所提高。各小组合作能力加强了,能拼搭较复杂、大型的建筑物,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建筑天安门,而且建出来的天安门有一些创新。在拼搭建筑物中碰到了的困难,幼儿也能通过讨论协商逐步解决了难题,幼儿在操作中独立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幼儿对建构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较为感兴趣。为了满足这些个别幼儿的兴趣需要,我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物体,来布置场地。使得幼儿都在不同能力上得到阶段性的提高。

第四次活动:

1、通过前面几次的游戏,幼儿有很大的进步,能掌握各建筑物的建构方法,而且还能建出很多相关的设施,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天安门。

2、奖励在几次建构中有创造力和有协作精神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以后努力。活动反思:

经过三次建构,幼儿积累了一定建构经验,建构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在分配建构任务后,各组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建构。各组幼儿合作的意识还比较强,他们能够互相督促同伴完成建构任务,有时还会跑到我面前打小报告。我没有直接介入,只是给他们一些提示,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增强幼儿的协商、合作的能力。从幼儿建构作品来看,幼儿对天安门结构特征还是比较深刻的了解,建构的天安门非常壮光!不足之处:因为材料品种不多,局限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收拾玩具材料方面,我引导每组幼儿先收拾好自己搭建的游戏材料,收拾快的再去帮助其他组,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结构游戏 恐龙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按主题尝试运用已有的建构经验构造恐龙。巩固幼儿粘合、拼接结构的技能。

2、培养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

1、有关“恐龙”课件。

2、积木,胶粒、恐龙、雪花片等玩具。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幼儿构思建构内容。

1、出示恐龙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恐龙身体各部分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恐龙用什么材料建构。

二、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用各种材料及胶粒建构恐龙,建议与同伴合作。

二、幼儿搭建结束,组织幼儿欣赏恐龙,分享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并提出下一次建构的要求。

活动反思:

本月开展的主题是动物我们的朋友,动物是幼儿成长中的亲密伙伴,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几乎总是听着动物的故事、抱着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看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和动物朋友们一起成长。对于恐龙,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对恐龙既熟悉又陌生。当我提出游戏主题时,幼儿非常兴奋!为了让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有较深刻的了解。活动前我收集了各种各样恐龙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活动开始我先通过课件引导孩子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再引导孩子看恐龙的视频了解恐龙的生活形式,让孩子了解恐龙的相关信息后,启发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建构恐龙。孩子们立刻积极投入到搭建中。他们搭建的恐龙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选用材料也不同。有的幼儿将拼好的恐龙两两对峙怒吼,说是准备搏斗。我觉得幼儿第一次搭建,能有这样的成效已经很棒了!不足之处:适合搭建恐龙的材料还不够丰富,限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恐龙

(二)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恐龙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地搭建恐龙。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积木,胶粒、恐龙、雪花片等其他辅助材料。活动过程:

一、可分享的经验: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建构一个庞大的恐龙。幼儿在建构的过程中着重建构恐龙,有的幼儿将拼好的恐龙两两对峙怒吼,说是准备搏斗,有的还建构了火山,说那是那个时代的东西。

二、待加强的问题:大家一致发现恐龙的品种很少,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进行建构”。

三、本次游戏主要对策:

1、幼儿一起寻找“适合”建构恐龙的材料。

2、展示各种恐龙,评价集体作品,提出下次活动的要求。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先引导幼儿观看上次搭建的恐龙照片,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哪种恐龙搭得好?哪只恐龙还不够牢固?哪种材料比较适宜搭建恐龙?哪只恐龙最有创意?通过观看、讨论,让幼儿明确上次游戏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第一阶段的活动,孩子们搭建的恐龙大有进步了,他们不是单独建构,就是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品,合作的幼儿搭建的恐龙比较庞大。孩子们能够根据提供的游戏材料搭建各种形态的恐龙。本次活动,幼儿还恐龙乐园四周种上了树。孩子们的建构水平和布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恐龙

(三)活动目标:

1、继续培养幼儿按主题进行创造性地建构恐龙。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

活动准备:积木,胶粒、恐龙、雪花片等其他辅助材料。活动过程:

可分享的经验:

1、幼儿逐步学会分工合作,合理、适量的建构出所需物品。

2、孩子们还在上回的基础上,增加了活火山,椰子树,使恐龙更富有生机。

3、原来不会建构的孩子也积极的捡出了一棵绿树。待加强的问题:

活火山和椰子树太粗糙,孩子们都不满意,决定在下回游戏中改进。可采取的措施: 孩子们讨论后决定:

1、用篮子包上绿纸当山脉,用红纸做火焰。

2、用胶粒搭火山。

3、用罐子当山,红毽子当火。

4、用小瓶子垒成树干,皱纹纸当叶子。活动反思:

经过前两次建构,幼儿对恐龙的特征更加熟悉,在搭建活动中,他们发现许多大建恐龙的方法。我发觉大雪花片,比较适合搭建恐龙,每个孩子搭的恐龙形态各异,他们也会给自己的恐龙命名,其他材料搭建的恐龙也很有创意。整体布局也更加合理,不像第一次一样盲目的摆放。所以我觉得孩子能够根据投放的材料,用已有的经验和建构技能搭建特征比较复杂的恐龙,已经非常不错了。结构游戏就是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无论幼儿搭的作品如何,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发挥幼儿的潜能!

第四阶段: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搭建恐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团结协作,解决困难,达到目的。

3、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积木,胶粒、恐龙、雪花片等其他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针对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组织幼儿讨论,寻求解决办法。

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结伴分组建构恐龙。

3、教师巡视各组幼儿建构情况,引导幼儿大胆建构,启发幼儿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4、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观赏,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指导幼儿有序地收拾游戏材料,将材料放回原处。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应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结构游戏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孩子们经过三个阶段搭建,对搭建恐龙已有一定的经验,他们都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认知,因此,本次活动从幼儿需要出发,重点放在展示幼儿的作品环节,着重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讲述自己搭建的恐龙,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幼儿间进行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结构游戏:中华民族园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民族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房屋的浓厚兴趣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耐心、细心的好品质,学习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

3、有目的的建构,学会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了初步的了解。物质准备:

1、不同民族房屋建筑的图片(蒙古人的蒙古包、黎族的竹架棚房子、侗族的水上房子、延安人住的窑洞及城市人住的高层楼房、平房、中层楼房)

2、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 活动过程:

1、提出主题:请幼儿观看不同民族房屋建筑的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麽?这些房子是什麽样子?

提问:“你还在那里见过这样的房子?

提问:“小朋友你们住的是什麽样的房子,2、让幼儿说说需要什麽材料才能盖成不同风格的房屋?

“你看到了怎样的房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来搭建?”

3、教师介绍房子的基本结构,启发幼儿用围合式方法搭房子,或用四根长方形积木四角对称排成柱子,再用三角形积木交叉排列盖屋顶。

4、注意事项:

(1)制作过程中不要随便走动,专心完成自己的作品,多动脑筋,想出和

别人不一样的做法。

(2)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要与同伴和睦相处。(3)提醒幼儿在老师弹律动时将多余的材料放好。(4)围合房子时注意拼插的牢固性以及接口处的连接。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各组幼儿的游戏,侧重指导用积木片拼房子的制作情况,提醒幼儿注意围合处的衔接。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式来制作房子,对能力差的幼儿予以特别指导,让他们能有一定的成就感。(3)提醒幼儿爱护玩具,及时将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6、结束

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房子作品,可请幼儿自己介绍作品。

活动反思:

本月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中华民族园》是“中国娃”主题活动下产生的一个主题建构活动。在本月活动开展前,孩子们了解了各种民族的风俗等,在活动钱搜集了图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各种民族的建筑不同与相同之处。有了前期的经验准备,幼儿在选择建构材料时就比较有目的。彤萱想建高楼大厦,她选择了炮弹,小鱼组的幼儿想搭民族园的围墙,选择了木头玩具等。活动中,孩子们都有目的性的选择材料来建构自己的东西,但是发现孩子们还会争抢玩具,太霸道了。

第二阶段: 活动目标:

1、学会按“中华民族园”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

2、加深幼儿对不同房屋外形特征的认识,让幼儿获得有关匀称、对称、平衡、排列与组合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活动准备:

1、上次游戏照片。

2、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

3、树枝、树干及花模型和半成品。活动过程:

1、结合上次游戏照片,回顾上次游戏情况。

2、幼儿欣赏房子构图,巩固对房子的认识。(主要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房子外墙和屋顶)

3、教师示范房子的做法,重点强调房子屋顶的处理以及外墙接口的衔接。

4、注意事项:

(1)教师要求幼儿合理地拼插,注意用雪花片拼插时接口处衔接的牢固性。(2)让幼儿爱护玩具材料,要与同伴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及时将落在地上的雪花片捡起。

(3)爱护同伴的游戏成果,能够欣赏别人作品的美。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动脑筋将雪花片围合成一个圆环状做房子外墙,注意作品的牢固性。

(2)及时表扬搭得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对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行为予以肯定,对爱护玩具的幼儿予以表扬。

(3)提醒幼儿当自己的作品完成时就拿到老师指定的地方,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小心保护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眼观手不动。

5、结束:

组织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对有创意的幼儿予以鼓励。

活动反思:

结合上次游戏照片,孩子们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引导幼儿讨论:上次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不足?可以怎样改进?黄嘉炜

觉得民族园的入口太挤;佳诚认为建构的作品不多,稀稀拉拉的;均文觉得建构材料不多,而且小朋友们都太吵„„针对孩子们所说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想方法来解决,搭建入口要大,而且小朋友要抓紧时间建构自己的作品,不争抢玩具,玩具向别年段借等。

第三阶段: 活动目标:

1、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学习不同风格房屋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耐心、细心的好品质,学习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活动准备:

1、上次游戏照片。

2、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

3、树枝、树干及花模型和半成品。活动过程:

1、提出主题:

这周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构建你最喜欢的民族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半成品,同伴间互相合作、互相协商怎样利用与绿化。

2、注意事项:

(1)在自己的区域完成作品,不大声喧哗。

(2)能力差的小朋友可向老师或同伴咨询,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作品。(3)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制作作品,注意爱护作品,拼插时注意要插牢插紧。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房子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塑造不同形状、功能。

(2)教师鼓励幼儿小队讨论,最好能有一定创新。引导个别不专心的幼儿认真细致地搭建,培养幼儿耐心的工作态度。对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启发帮助他们积极地动手操作,培养其兴趣。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建构的材料,并丰富建构的内容,使用一些辅助材料。

4、评价

请幼儿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5、结束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观众来评议所看到的作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了,可以看到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完成一个作品,孩子们自发的分工建构。但是发现能力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建构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交流也少,于是让能力强的孩子给他分配任务,引导他们建构。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中华民族园”搭建完了,你瞧,他们不仅为民族园设计了宽阔的入口,还在民族园里了设计了一座立交桥,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作品都摆放不好,东一块西一块。

第四阶段 活动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丰富建构主题内容。

2、进一步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懂得爱护同伴的作品,学会赞美同伴。活动准备:新增饮料瓶、纸盒等辅助材料。活动过程:

1、回顾上次游戏,提出不足

2、介绍新投放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辅助材料。

3、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1)分组建构,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在规定区域建构。(2)互相协作,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3)鼓励创新内容。

(4)保证作品的整齐、美观和牢固。

4、评价

5、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建构,孩子们明确自己要建构的作品,以及和同伴们一起建构。建构的作品也初见成效。但是发现建构的主题很广,我们在建构的时候往往只顾着自己的意愿想建构什么就建构什么。而且各民族的房屋特色也不是很好的体现,孩子们更趋向于建构高楼大厦,因为这都是他们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及时看过不同的民族建筑,但是离孩子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结构游戏:动物新村

预设目标:

1、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学习房子、动物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

2、学会按“动物新村”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耐心、细心的好品质,学习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

活动准备:

1、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塑料小动物。

2、树枝、树干及花模型和半成品。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共同设计建构示意图。

2、在模拟建构中继续学习各种基本建构技能,学会建构物体的基本特征和某些细微部分,培养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各种构造的房子。

物质准备:中型积木、各种木质建构玩具、雪花片等。

活动过程:

1、提出主题:

教师模仿小动物叫声,引出小狗、小猫、小鸡等小动物,提示幼儿一起给小动物建新村。

2、欣赏各式房子构造:

你看到了怎样的房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来搭建?

3、教师介绍房子的基本结构,启发幼儿用雪花片拼插房子。

4、集体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绘制建构图。

5、交代注意事项,幼儿分组建构:

(1)制作过程中不要随便走动,专心完成自己的作品,多动脑筋,想出和

别人不一样的做法。

(2)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要与同伴和睦相处。(3)提醒幼儿在老师弹律动时将多余的材料放好。(4)围合房子时注意拼插的牢固性以及接口处的连接。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各组幼儿的游戏,侧重指导用雪花片拼房子的制作情况,提醒幼儿注意围合处的衔接。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式来制作房子,对能力差的幼儿予以特别指导,让他们能有一定的成就感。(3)提醒幼儿爱护玩具,及时将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6、结束

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房子作品,可请幼儿自己介绍作品。

活动反思:

“动物新村”——本次建构活动由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生成。在活动前期,让孩子们自由谈话说说看哪些动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于是请孩子们来建构“动物新村”,请孩子们来说动物新村里需要些什么?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题的教育理念,当然,很多孩子的思维都局限在了房子上,对于新村大体的把握还没有概念,于是

依据孩子们的设想,我帮助他们规划好了动物新村的布局图。孩子们根据布局图来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始终积极参与游戏,他们都能够合作地完成作品,不过建构过程中有些孩子漫无目的,希望在下次游戏时,明确他得建构目标,让孩子有自信心!

第二次游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利用辅助材料制作特色建筑,丰富建构内容。

2、学习用围合等方法建构房子,注意细节部分的衔接。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动物新村”。活动准备:

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玩具小动物;新增辅助材料,如布制萝卜,玩具动物等。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房子构图,巩固对房子的认识。(主要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房子外墙和屋顶)

2、教师示范房子的做法,重点强调房子屋顶的处理以及外墙接口的衔接。

3、注意事项:

(1)教师要求幼儿合理地拼插,注意用雪花片拼插时接口处衔接的牢固性。(2)让幼儿爱护玩具材料,要与同伴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及时将落在地上的雪花片捡起。

(3)爱护同伴的游戏成果,能够欣赏别人作品的美。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游戏情况,重点引导幼儿设计建构布局,注意作品的牢固性。

(2)及时表扬搭得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对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行为予以肯定,对爱护玩具的幼儿予以表扬。

(3)提醒幼儿当自己的作品完成时就拿到老师指定的地方,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小心保护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眼观手不动。

四、结束:

组织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对有创意的幼儿予以鼓励。

活动反思:

在上次活动中,有小部分的孩子漫无目的的“游荡”,捣乱,于是在活动前,请孩子来说说他最喜欢帮助小动物建构什么?并由他来建构,升华孩子的责任感,他在本次游戏中也能较好的按照示意图进行建构,基本完成建构目标,但是选择的材料单一。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按照动物新村布局图来建构,有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以至于丢三落四,作品不完整等现象。

第三次游戏:

活动目标:

选择自己喜欢的建构材料建构“动物新村”,学习用半成品绿化“动物新村”。尝试同伴间的合作与协商。活动准备:

1、中型积木、花片、各种木质建构玩具、塑料小动物。

2、树枝、树干及花模型和半成品。活动过程:

1、提出主题:

这周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房子、动物,合作建构个漂亮的动物新村。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半成品,小朋友互相协商怎样利用与绿化。

2、注意事项:

(1)在自己的区域完成作品,不大声喧哗。

(2)能力差的小朋友可向老师或同伴咨询,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作品。(3)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制作作品,注意爱护作品,拼插时注意要插牢插紧。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房子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塑造不同形状、功能。

(2)教师鼓励幼儿小队讨论,最好能有一定创新。引导个别不专心的幼儿认真细致地搭建,培养幼儿耐心的工作态度。对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启发帮助他们积极地动手操作,培养其兴趣。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建构的材料,并丰富建构的内容,使用一些辅助材料。

4、评价

请幼儿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5、结束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观众来评议所看到的作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活动反思:

经过上次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本次活动选出各组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小朋友们共同完成作品。有的能力弱的幼儿就可以在能力强的幼儿带动下合作建构,感受建构带来的乐趣。此次建构中,孩子们的建构目标明确,纷纷在忙乱中建构,并且小组长能够较有序的带领组员建构,但是有的小组组长自己都不明确建构目标,导致整组的小朋友在闲置。所以在下次选小组长的时候会考虑孩子们的能力强弱差异再来选定。此次活动,有些小朋友建构房屋能够有所突破,有别于之前别的小朋友建构的房屋,有了一定的创新。

第四次游戏: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协商设计自己心中的“动物新村”,做好“动物新村”的绿化美化。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新增游乐园、动物园等图片;利用晨区活动时间知道幼儿制作纸杯动物。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园、游乐园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丰富建构内容。

2、注意事项:

(1)先协商设计自己心中的 “动物新村”,在自己的区域完成作品,不大声喧哗。

(2)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制作作品,注意爱护作品。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房子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塑造不同形状、功能。

(2)教师鼓励幼儿小队讨论,最好能有一定创新。引导个别不专心的幼儿认真细致地搭建,培养幼儿耐心的工作态度。对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启发帮助他们积极地动手操作,培养其兴趣。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建构的材料,并丰富建构的内容,使用一些辅助材料。

(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及作品,可在颜色和形状上对作品进行修饰,让作品更具有美感。

4、评价:

幼儿互相参观评价,评委评分,决出高低。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定的小组长在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比较强些,所以在活动开始,可以看到各小组长们正在认真调配他们的组员,经过观察发现,能力稍弱的幼儿也能跟的上他们的“节奏”,主动的承担建构中的任务了呢!本次活动是第四次建构了,从孩子们的表现上看,他们都能较好的根据布局图建构场景,能够和小伙伴友好地合作建构,而且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遇到困难也能够商量共同解决,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结构游戏:我们屏南的街道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结构游戏活动,根据自己的构思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的类型的建构材料搭建家乡屏南的街道。

2、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有目的、有计划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建构。

3、教育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初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屏南的街道,用照片、画画等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材料准备:各类型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木制建构材料、管状材料等。活动过程:

1、结合照片请幼儿谈谈街道的特征,结构特点,空间布局,以及美化环境等,加深幼儿对街道的认识。

2、集体讨论屏南街道的布局图,教师当场绘制。

3、指导幼儿根据布局图,合理分工。

4、提出要求,幼儿按意愿分组。

5、幼儿分组建构,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正确选择建构材料。

6、鼓励幼儿爱护自己或同伴的建构成果,学会欣赏自我或同伴的作品。

7、完成建构主题,邀请幼儿“逛街”,分享建构的乐趣。

8、评价活动:幼儿自评、互评为主。

9、整理场地,收拾玩具,列队回班。安全教育:不将玩具当“武器”,随意打人。

活动反思:

过年后,我发现幼儿对自己家乡的街道有较深印象,特别是街心广场,翠百超市,古夏新村,他们都非常熟悉。但要用建构的形式将屏南的街道展现出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是开学第一天,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家长带领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街道,深入了解街道布局,没有前期的经验准备,我只能凭借幼儿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家乡的街道的示意图,使幼儿了解街道的布局。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幼儿的建构意愿分配任务。在建构过程中,我发现小羊队、小鱼队、小猫完成得比较好,他们分别建构了街道、广场、车等,小象队建构农村信用社还可以,小兔队建构翠百超市不够理想。个别幼儿有捣乱行为。观察:

幼儿能按建构任务分组合作,虽然是第一次建构,但已经能够表现出“街道”的主体特征。

推进:

1、请家长带领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街道及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并以绘画、照片等形式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布置“街道”资料展,加深幼儿对家乡街道的认识。

2、丰富街道两边的建筑内容。

3、丰富建构材料。

第二阶段:

活动目标:

1、学会分工合作,丰富街道两边的建筑内容。

2、获得排列组合、分解、合成等相对关系的经验,提高幼儿的空间布局能力。

3、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初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活动准备:各类型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竹筒、易拉罐、纸盒、木板、竹片等。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合理利用辅助材料和替代物,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性地建构。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整齐,匀称,平衡排列,组合,远近,连接,按一定顺序建构等方面的经验和技能。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克服困难、爱护建构材料等良好品质。

4、组织参观、谈话等方法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建构成果,找出建构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想想如何改进。

安全教育:由于下雨,请幼儿协助搬玩具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活动反思:

由于下雨,无法在室外建构,只好将场地设在活动室内。因为本周活动前我请家长带领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街道及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并以绘画、照片等形式记录观察结果,加深幼儿对家乡街道的认识。并用PPT的形式展示了上次建构情况,引导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本次建构活动,我还是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建构任务,幼儿建构目的性更加明确了。懂得和同伴协商选择建构材料,街道的布局更加合理了。幼儿们建构了翠百超市、天外天、喷泉、农行,以及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树、花等等,能较鲜明的将“我们屏南的街道”展现出来。观察:小象队用大炮弹建构的农行不够牢固,城楷和彦浩两位小朋友将他们的建构弄倒了。对这两位小朋友的不良行为,提出严厉批评教育。

存在问题:街道上车较少,没有路灯、红绿灯。大型建构材料太少,无法建构高楼大厦。

推进:增设街道上的汽车、路灯、红绿灯、高楼大厦。

第三阶段: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丰富建构内容,增设街道上的汽车、高楼大厦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各类型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竹筒、易拉罐、牛奶箱、木板、竹片等。活动过程:

1、结合照片回顾上次游戏情况。

2、提出本次游戏要求:

(1)丰富建构内容,如增设街道上的汽车、路灯和红绿灯等。(2)合理布局游戏场地。

(3)协商游戏,不争抢玩具,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设计汽车、路灯等。

4、观赏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5、评价:注重捕捉幼儿建构中构思新颖,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并向幼儿介绍,展示。让幼儿互相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6、结束活动,整理场地,列队回班。

安全教育:正确拍皮球,不乱抛皮球,以免砸伤同伴。活动反思:

经过前两次的建构活动,幼儿对建构“我们屏南的街道”有了浓厚的兴趣,能自主发挥想象动手建构,丰富建构内容,整体布局更加合理了,合作意识也较高。本次建构任务,我做了调整。五个队的小朋友建构任务进行的交换,让幼儿尝试建构不同的建筑物。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建构了翠百超市、天外天大酒店、广场喷泉,高楼大厦、车、花,大街也进行了绿化。在巡视幼儿建构时,发现建构高楼大厦的材料,我收集了牛奶箱,让部分幼儿装饰牛奶箱,做高楼大厦。观察:

1、存在的问题:小鱼队的吴峰、宋晨浩有破坏行为,要加强教育。

2、设计建构布局时幼儿划出了街心广场的位置,但广场里的建构内容还不够宽敞,没有跳舞的人。

3、推进:因为幼儿用纸箱做的高楼大厦没有屋顶,下次游戏要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做出屋顶,让纸箱做的高楼大厦更加完整。

第四阶段: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构建屏南的街心广场,丰富建构内容。

2、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

活动准备:各类型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竹筒、易拉罐、纸盒、木板、竹片等。活动过程:

1、提出主题“屏南的街心广场”,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讨论:如何布局。

3、提出要求:

(1)按需求选择材料,不霸占。(2)利用多种材料搭配建构。

(3)运用已有经验,构建屏南的街心广场,丰富建构内容。(4)互相谦让,互帮互助。

4、幼儿分组建构,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街心广场的布局。

5、带领幼儿手牵手逛逛,分享创作的乐趣。

6、说说自己的观赏感受。

7、结束活动。

安全教育:学习踩高跷的技能技巧,踩稳了再行走,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反思:

此次活动,每对幼儿进行了更换,让小象幼儿建构“街心广场”,的重点是建构“街心广场”,我原以为小象队的幼儿能力很强,但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看,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我高估了他们的能力,可能是因为本周有实习生来见习,幼儿就顾着和实习老师套近乎,和实习老师一起玩,完全忘了自己的建构目的。“街心广场”随意“堆了”一些作品,问及负责建构广场的幼儿都不知道这些作品的名称和作用。推进:

1、加强游戏常规的培养。

2、丰富街心广场里的娱乐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第五阶段: 活动目标:

1、丰富街心广场里的娱乐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学会赞美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各类型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竹筒、易拉罐、纸盒、木板、竹片等。活动过程:

1、结合照片回顾杀你游戏情况。

2、讨论:如何让广场热闹起来?引导幼儿可以增设广场里的娱乐内容,如:蹦蹦床、城堡、玩具车、旋转木马等。

3、提出本次游戏要求:(1)与同伴协商合作。

(2)利用多种材料搭配建构。

(3)运用已有经验,构建屏南街心广场里的娱乐内容。(4)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4、幼儿分组建构,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街心广场的布局。

5、分享创作的乐趣。

6、评价活动。

7、结束活动。安全教育:。

反思:

此次活动,我对小象幼儿进行进一步引导,重点是指导建构“街心广场”,在我的引导下,幼儿有很大进步。其他队建构得不错,小鱼队街道的布局更合理了,小兔队建构翠百超市和天外天大酒店更完整了。小猫队用牛奶箱做的高楼大厦更多了。从幼儿的建构作品看,整体布局更合理,建构内容更丰富了。观察:

张晟,维唯、晶晶、甘艳一直围着实习老师,邀请实习老师一起玩。他们坐在地上用木头玩具搭着什么,我上前问他们“你们和新老师合作搭什么呢?”实习生不好意思的回答我“我也不知道。”只有余佳坤、陈宥析、陆炜、林长沪几个小朋友在建构,那几个小朋友都在捣乱,被我批评了。推进:丰富街心广场里的娱乐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第六阶段: 活动目标:

1、丰富街心广场里的娱乐设施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活动准备:

各类型积木、拼装玩具、插塑。活动过程:

1、讨论:如何让广场热闹起来,引导幼儿可以增设广场里的娱乐。

2、提出本次游戏要求。(1)与同伴协商合作。(2)利用多种材料搭配制作。

(3)运用已有经验,构建屏南街心广场里的娱乐内容。(4)爱护自己以及同伴的作品。

3、幼儿分组建构,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街心广场的布局。

4、分享创作的乐趣。

5、评价活动。

6、结束活动。

第六阶段活动反思:

今天是实习老师陈楠第一次组织活动,她显得很紧张。结合照片回顾上次游戏时她没有讲到重点,只是依照照片描述性的讲了几句。也没有提出本次游戏的重点和要求。虽然我及时补充了此次游戏的要求,但幼儿没有静下心来听,从而影响了此次游戏的成果展示。也许是多次建构这个主题内容,幼儿的建构兴趣明显减弱了,个别幼儿开始随意玩玩具,还用玩具打架,常规很不好。本以为多了三个新老师就多了人手,应该能指导幼儿更好的进行建构活动。可事实与我想象的完全相反了。反思原因,觉得有以下几点:

1、新老师不懂得如何指导幼儿,反而在扮演“大玩伴”的角色,幼儿能与新老师一起玩异常兴奋,而新老师又不能很好的组织幼儿的常规,因此场面很混乱。

2、个别幼儿为了引起新老师注意,故意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孩子又有样学样,整体秩序受到影响。

3、苏老师不能顾全整体兼顾个别,顾此失彼,越着急越手忙脚乱,迟迟不出成果。

4、作为带班老师,我也没有带好实习生的经验,顾着指导实习生又忽略了幼儿。我将吸取此次教训,好好研讨指导实习生的策略。

结构游戏:未来小区

第一阶段: 游戏目标:

1、大胆想象“小区”里的建筑物,共同构思、设计布局图。

2、能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使用不同材料,运用已有的建构技能进行建构。游戏准备: ● 经验准备:

1、幼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和父母自由参观屏南的小区,街上的游乐场;并通过上网、收集图片等让幼儿了解小区的主要布局、建筑物、游乐场的主要游乐设施等;

2、家长与孩子一同完成“我居住(看到)的小区调查表”;

3、分组讨论、设计“我喜欢的小区”布局图。● 材料准备:

1、各组幼儿设计好的布局图;

2、各种大中型塑料积塑、雪花片、木头玩具、管状插塑等建构材料; 游戏过程:

一、师生一同探讨、整合各组的布局图,设计总建构布局图。

1、欣赏各组设计图:上次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了“我喜欢的小区”的设计图,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小区有哪些建筑物呢?(房子; 桥;游乐场;花园;„)

2、师生一同探讨、设计“未来的小区”总建构布局图。

三、师幼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1.可合作或单人建构;先想好或讨论要建什么,选择什么材料;

2、爱护玩具,及时收拾散落的玩具。

四、幼儿分组建构;

1、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关注幼儿是否大胆想象,合作建构;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我喜欢的小区”。

五、游戏评价:

1、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建构的作品。

2、讨论:

1)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够好?(小区里的房子造型太单一,不够漂亮;游乐场的设施不够丰富,桥的搭建没有完工„)2)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搭建? 附照片: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在建构“十字路口”时,接触过平面图,所以这次我尝试让幼儿先布局,再一步步细构小环节,幼儿第一次主要是摆个总体,社区的一些器械及其他小环节还需细化。

此次活动能够较好的达到预定的目标,但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路灯比例失调,提供的路灯可作为五大部分的划分,幼儿建构时应由里到外,由主到次,应先各组把合作的主体拼好,再请个别幼儿拼外围墙。

第二阶段: 游戏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建构不同风格的房子。

2、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在主题建构中增添作品。

3、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情况、作品。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与父母一同观察、欣赏小区、街上不同的房子及图片欣赏等,了解各种房子的不同风格。

2)区域活动:美工区——各种各样的房子。●材料准备:

1、各种大中型塑料积塑、雪花片、木头玩具等建构材料、2、运用废旧纸盒、纸箱等材料制作的房子; 游戏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如:1)小区里的房子太单一;

2)游乐场的设施不够丰富; 3)桥的搭建贸易完工 4)花坛里的花太少了;„

二、提出要求:

1、要和同伴一起讨论,共同建构作品,合理布局; 

2、能保护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三、幼儿分组建构,师观察指导。

1、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选择材料建构,丰富小区内建筑物;

2、提醒幼儿和同伴协商讨论建构。

3、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及辅助材料搭建不同的房子。

四、展示幼儿建构成果,组织评价。

1、幼儿欣赏建构成果“小区”,说说自己建构的作品及自己喜欢的作品。

2、讨论:

1)你觉得哪些地方建构的不够好?

(如:游乐场内玩具的摆放凌乱;游乐场的蹦蹦床、摩天轮不够形象; 2)怎样摆放游乐场的玩具? 3)怎样让雪花片的房子立起来? 附照片:

活动反思:

本次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平面示意图进行合理的场地布局、分工合作围绕主题进行建构,首先引导幼儿确认大门的方位,然后根据大门的方位来确认其他4部分的位置。并要求幼儿能使用辅助材料路灯合理的布局在公园里面。根据建构的5部分,每部分选一名幼儿当小组长,然后让其他幼儿自选要建构的建筑物,引导其余幼儿与各组长协商分工合作,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第三阶段: 游戏目标:

1、运用已有技能,建构出公园内游乐场主要建筑物的主要外形特征。

2、小组协商、分工、合作建构,体验分工合作的快乐。游戏准备: ● 经验准备:

利用家长资源,周末或休息时间带幼儿上街玩一些游乐设施(蹦蹦床、城堡、旋转木马等);并通过上网、收集图片等让幼儿了解游乐场主要设施及外形特征; ● 材料准备:

1、大中型塑料积塑、雪花片、木头玩具、管状插塑等建构材料;

2、万通板、牛奶箱、易拉罐、幼儿制作的树、花等辅助材料; 游戏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

如:上一次建构游戏时小朋友发现了什么问题 : 1)游乐场的蹦蹦床、摩天轮不够形象;..2)小区里的房子、游乐场的摆放过于随意、显得凌乱;„

讨论:用什么材料搭建蹦蹦床、摩天轮更好;用什么办法摆放房子、游乐玩具呢? 3)表扬上次游戏中合作分工建构及主动收拾玩具的幼儿。

二、提出要求:

1、要和同伴一起讨论,共同建构作品,合理布局;

2、爱惜玩具及建构作品。

三、幼儿分组建构,教师重点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与同伴合作情况;

1、引导幼儿大胆、合理使用辅助材料进行建构。

2、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摆放房子及游乐玩具。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各组派一个代表介绍自己组建构的作品。

2、引导幼儿较合理地评价同伴的作品。

3、讨论:1)你最喜欢小区的哪些建筑物?为什么?

2)怎样让我们的小区更美? 附照片:

活动反思:

在建构过程中,大部分的幼儿能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如垒高、围合、连接、拼插、镶嵌等建构较复杂的建筑物和进行主题建构,整个活动比较井然有序,幼儿能分工合作,把作品完成得较好,材料使用妥当。同时我能根据平面图引导幼儿建构与平面结构图相似的主题,帮助幼儿初步掌握平面与立体的过渡,也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今后我将提供合理的辅助材料启发幼儿更好地运用。建构时,由主到次,以更好的进行布局《未来小区》,使主题活动比例协调,更加美丽。

第四阶段: 游戏目标:

1、体验和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主题建构的成就感,并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2、运用平铺、排列、镶嵌等技能拼搭小区里的小路。

3、大胆使用多种结构材料和辅助材料,综合运用多种建构技能进行游戏。游戏准备: ● 经验准备:

1、利用家长资源,周末或休息时间带幼儿自由参观公园、小区,观赏各种美丽的小路;

2、通过图片欣赏、户外游戏活动等感受各种小路多功能的特征。

3、区域活动:操作区——美丽的鹅卵石路。

● 材料准备:

1、课件:上次游戏情况PPT;

2、建构材料:大中型塑料积塑、雪花片、木头玩具等;

3、辅助材料:牛奶箱、小木棍、万通板、易拉罐、鸳鸯板、泡沫板、花蛤壳、圆圈圈、树、花等; 游戏过程:

一、观看上次游戏情况PPT,引出游戏新任务——搭小路;

1)观看PPT,提问:上次大家欣赏小区时,都觉得牛奶盒搭的小路容易变形,都想换一种路,这周,小朋友也都讨论过了,可以搭什么路呢?(鹅卵石路,木板路„)为什么搭这些路呢? 2)介绍新材料。

3)强调上次游戏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提出游戏要求。1)任务要求:

a.和同伴一起讨论、分工,共同完成建构任务; b.遇到困难或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或与同伴协商解决。2)游戏常规要求:

a.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音量;

b.爱护玩具及自己与同伴的建构作品;

三、幼儿按意愿选择建构区,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学会商量、分工,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建构活动。

2、启发幼儿大胆选择辅助材料进行建构。

四、分享评价:欣赏幼儿建构的小区。

1、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讨论。

2、邀请客人老师参观“小区”,介绍自己或同伴的作品。附照片:

活动反思:

从活动过程及幼儿作品的完成情况来看,由于有的材料的体积相对较大,提供的量相对不够充分,所以在建构的过程中导致有的小组出现个别材料颜色不够充足,个别小组的幼儿很快能够掌握新材料的建构技巧,并与同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但还是有大部分的幼儿只懂将材料进行简单地围合、链接和垒高,不懂如何围绕长城的外形特征进行建构。这还需要将这一建构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在区角活动充分地去探究新材料的玩法。

第五阶段:

活动目的:

1、能应用已有的拼插经验,按命题构思,并结合大胆的想象创建未来的小区。

2、让幼儿学习分工合作,共同建构,培养集体观念,巩固结构游戏有关常规。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熟悉自家附近的小区环境、欣赏各种小区设计的照片或图片。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粘贴各种建筑物的图片、师幼共同设计规划图。

3、物质准备

(1)各种大、中、小型建构材料若干。

(2)小花、小草、人物、车等辅助材料若干。活动过程:活动评议:

1、出示规划图,引导幼儿回忆小区的主要景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2、介绍材料,提出游戏要求:

(1)合理使用材料,按规划图建构小区。

(2)同伴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建构,要爱惜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3、幼儿按意愿自由组合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

(1)鼓励幼儿寻找同伴合作,合理选择自己需要的建构材料,克服困难,大胆建构,较好地实现计划。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和正确使用辅助材料。

4、幼儿参观自己设计、建构的“未来的小区”,体验成功的乐趣。附照片:

活动反思:

经过几个阶段的游戏,幼儿无论在认识方面、创造力方面,还是交往方面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建构活动中,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我们也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对每位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2

一、研究的概念界定

借用朱智贤的定义, 研究者对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界定是指同伴之间运用口头语言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当然, 有些交往中不仅言语参与其中, 还有其他的交往中介, 比如动作、表情等非言语交往行为, 对于难以界定其属于言语交往还是非言语交往的行为, 本研究的处理方式为:只要一方的言语行为引起了对方的言语反应或行为反应/改变, 就界定为双方之间发生了言语交往。本研究中对一次独立的言语交往的界定, 依据交往者、交往主题两个因素来确定, 其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 一次独立的言语交往就界定为结束, 另一次独立言语交往便界定为开始。具体界定如下:

1.言语交往的主体 (两个幼儿或者以上) 同时在场。

2.言语交往事件有一定时间限度, 交往者在一定的时段内进行着连续的言语交往, 一旦出现中断, 且中断超过了一定的时间限度 (5分钟) , 无论言语交往的结果如何, 先前的这一言语交往事件就界定为结束。

3.言语交往事件有其自身特定的背景与主题, 正是这种特定的背景和主题构成了特定的言语交往内容, 如果言语交往的特定背景与主题发生变化, 那么先前的言语交往事件也就相应地以此为标志而界定为结束。

二、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对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观察记录, 具体方法如下:

1. 观察法。

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研究现场,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记录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 采取日记性描述方法 (事件取样) , 收集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案例以供分析。

2. 访谈法。

在观察法的基础上, 研究者主要通过非正式的个人访谈来了解研究对象, 为研究提供充足而深入的背景资料。由于幼儿教师对班中的幼儿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因此访谈对象也包括幼儿教师。

(二) 研究的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拟了解幼儿园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同伴言语交往。为此, 研究者随机选择三所幼儿园, 采取整群抽样和目的性随机抽样对三所幼儿园四个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进行研究。

2. 研究时间。

本研究正式观察时间为两个月, 具体的观察时间为:每个班各观察半个月;正式进行观察记录的具体时间是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 包括早晨入园时的幼儿晨间自由游戏时间 (7:40~8:40) 、幼儿一日活动的自由游戏时间 (10:00~11:00) 和下午离园前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 (4:00~5:00) , 确定这样的研究时间是因为追踪探究的基本原则就是假定某些东西是持续的, 关注这种持续性会产生在孤立状态和短期内不能发现的事情。

3. 研究资料的编码。

通过预观察, 研究者界定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言语类型包括:陈述言语 (针对外界事物和表述自身立场等) , 分为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疑问言语;祈使言语, 分为命令、要求言语, 请求、恳求言语, 安慰、劝告言语和询问、建议言语;表态言语 (针对同伴的要求和行为表现等) , 分为认同、肯定言语, 赞赏、表扬言语, 反对、否定言语, 讽刺、挖苦言语, 威胁言语。其中对于谢谢你、不用谢和对不起、没关系之类的礼貌言语交往, 因为模式比较固定, 在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故研究者不再把它们单独划分成言语类型, 当观察到幼儿同伴间这样的言语交往的时候, 也不对这样的言语交往进行记录和分析。

根据言语的感情色彩和言语本身所表示的语气, 把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言语性质划分为三个维度:积极言语、中性言语、消极言语。言语策略分为一般策略、强制策略、亲社会策略。

(三)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将采取日记性描述方法 (事件取样) 收集到的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案例, 进行逐步的分析和编码。研究者通过SPSS for windows 16.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下表是研究者在幼儿园观察记录收集信息的情况, 共收集有效的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事件492件, 交往语句2001条 (见图一)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是基于对这些事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类型使用的概况与原因分析

图一显示, 在大班幼儿的同伴言语交往中使用的言语类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肯定陈述>命令、要求言语>疑问言语>否定陈述>询问、建议言语>请求、恳求言语>反对、否定言语>讽刺、挖苦言语>认同、肯定言语>威胁言语>安慰、劝告言语>赞赏、表扬语言。

研究者认为, 造成上述情况的大部分原因是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在幼儿期间幼儿最初掌握的就是陈述句, 在整个学前期简单的陈述句是幼儿使用的基本句型 (1) 。因此, 幼儿间同伴言语交往使用的肯定陈述言语类型的频率最高。而有些言语类型的使用频率较低, 也是由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或环境因素决定的。比如, 安慰、劝告类型的言语之所以使用的频率较低, 研究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在整个幼儿期间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还是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因此幼儿并不能很好地进行移情和观点采择, 所以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之间的安慰、劝告类型的言语发生得较少;二是当幼儿出现需要安慰和劝告的情况下通常会有幼儿教师的介入, 幼儿教师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幼儿同伴之间发生这种类型言语交往的可能性。

(二)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性质使用的概况与原因分析

图二显示, 在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过程中, 使用的言语的性质以中性言语为主, 其次是消极言语和积极言语。

结合言语性质划分的维度来看, 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因为幼儿使用的言语类型和它具备的言语性质存在着很大的相关度。既然幼儿的肯定陈述类型的言语使用的频率最高, 那么相应地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的性质更多地也就体现出一种中性的言语性质。而消极言语的使用多于积极言语, 研究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幼儿与同伴言语交往的社会技能还没有很好地掌握, 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

(三)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策略使用的概况与原因分析

图三显示, 幼儿在同伴言语交往中所采用的言语策略以一般策略为主, 强制策略和亲社会策略为辅。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与幼儿的言语发展和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幼儿的言语发展决定了幼儿使用语言的类型多为陈述句,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情绪发展特点, 决定了幼儿在同伴言语交往的过程当中, 以自己的要求为中心, 不能很好地采用积极的言语、亲社会的策略进行言语交往。

(四)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性别差异与原因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 因为研究采取的是事件取样法, 因此男女幼儿言语交往的比例并不一致, 男幼儿的言语交往1105次, 女幼儿的言语交往896次。因此, 在对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时, 研究者采取了随机选择的方法使得男女幼儿的发起次数均为896次, 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幼儿的性别和言语交往中各个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

1.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类型使用的性别差异。在男女幼儿和言语类型使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 p=0.684, 研究显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即在大班幼儿言语交往的过程中, 男女幼儿的发展水平是类似的。

2.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性质的性别差异。在男女幼儿言语交往中使用的言语性质中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p=0.085, 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男孩使用的积极性质和中性的言语均少与女孩, 在消极言语方面, 男孩使用言语的性质显得更有“攻击性”。

3.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中言语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在男女幼儿使用言语的策略方面, 研究结果显示没有显著性差异 (p=0.111) 。但男孩在强制策略的使用上略多于女孩。如同麦考比和杰克琳 (1980发现的那样, 6岁以下儿童的攻击性已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孩的攻击性显著地高于女孩, 而且这种差异既存在于身体攻击之中, 也存在于言语攻击方面 (2) 。女孩在言语交往中比男孩表现得更好, 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何在, 结合对幼儿的自然观察和对文献的分析, 研究者认为, 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和同性同伴交往, 这形成了男女幼儿不同的言语交往的文化氛围, 在各自不同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形成了各自的兴趣和行为特征。例如, 男孩的游戏群体更大, 更多时候是在公共场合中游戏, 较少受成人的控制, 并且男孩游戏更加粗犷, 身体接触多;相反, 女孩同伴交往更多强调一种合作和语言交流。这和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还有研究者 (3) 认为, 女孩更善于通过彼此间的言语交流、沟通和协商以达到合作的目的, 而男孩间的合作则更多地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实现的, 言语交流相对较少。

四、研究的一般结论

在幼儿园游戏中, 大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使用的言语类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肯定陈述>命令、要求言语>疑问言语>否定陈述>询问、建议言语>请求、恳求言语>反对、否定言语>讽刺、挖苦言语>认同、肯定言语>威胁言语>安慰、劝告言语>赞赏、表扬语言。其中肯定陈述的使用频率最高, 而安慰、劝告言语和赞赏、表扬语言使用频率较低;使用的言语的性质以中性言语为主, 其次是消极言语和积极言语;所采用的言语策略以一般性策略为主, 强制策略和亲社会策略为辅;言语交往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幼儿在消极言语的使用和强制策略的采用上略多于女幼儿。

参考文献

①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89

②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23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3

关键字:合作;结构游戏;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结构游戏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幼儿还要能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完成任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结构游戏的群体性愈加明显。大班幼儿已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他们更倾向于建构大型的、复杂的作品。在游戏中,单独的建构在时间、场地、材料上都不能被保证,合作搭建就显得尤其重要,既能避免材料不够而影响建构进程,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作品。因此,它对幼儿合作性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日常我会选择有意识地观察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合作、交流情况,分析原因。寻找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对策,创造条件,萌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一、设景——创设情境,激发合作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使他们有合作的需要。而设计一些幼儿都喜爱的、必须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动,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如布置任务:请幼儿共同用积木完成一个动漫造型。幼儿就会共同回忆这个造型,抓住它的主要特点,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对造型进行更加具体化的剖析,最后确定如何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又如何的进行改善。

这样,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他们在活动时就不会只顾一个人玩了,而会需要两人或更多的人共同配合来完成这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入进去,这时多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二、关注——善于观察、学会倾听

观察与倾听是教师掌握幼儿信息的首要途径,在结构游戏中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幼儿在结构游戏中所产生的各种合作行为,力争做到观察有目的、有重点。

在结构游戏中,我们的观察角度包括:

1.合作的对象。比如:与谁合作、共有几个人合作、人员组合的形式是强强组合还是强弱组合又或者是弱弱组合等;

2.合作的内容。合作建构了什么、合作中使用了哪些材料、合作建构的作品是否有主题等;

3.合作的方法。协商的情况、分工的明确性、相互配合的方式等;

4.合作时的情绪。合作交往中的语言使用、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合作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等。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观察的角度很多,但教师在观察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幼儿的实际合作水平,根据观察目标将观察要点隐含于心中,力求观察有针对性、连续性、实效性,并根据观察内容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满足幼儿的合作需求,推进合作行为的产生。

三、引发——适度介入,恰当引导

在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点拨磨合”的作用,以协商者的口吻、建议者的态度、鼓励者的语言给予暗示或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合作的技能与方法等。

例如搭建立体图形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搭建这些立体图形,但这些孩子每次搭建完后总会沾沾自喜地在老师和同伴们面前炫耀一番,然后就无所事事了。这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试试看,把你们搭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三个圆柱体拼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坦克”、“桥”、“货车”等各种形象浮出了水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合作技巧,可以将各自搭建的作品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分工搭建一些局部的东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合作建构的乐趣,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

四、助推——挖掘潜能、推动激励

结构游戏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是自主、自由的,同样也是创意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自发生成的兴趣点、发展点,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回应策略,挖掘幼儿在合作中闪现的智慧,及时加以提升和拓展,提高幼儿合作建构作品的质量。

一天,乐乐兴高采烈的来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合作搭了一个小区,你来瞧瞧。”当孩子们栩栩如生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惊叹于孩子们的创意。随即,为抓住孩子们生成的建构内容,有意识地提问:“这么漂亮的小区,你们是怎么合作搭建的?”几个孩子纷纷抢着回答,有的说搭了几幢高高的居民住宅楼,有的说搭了花园,还有的说搭了门口的保安室等等。“小区里,除了你们搭建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呢?请你们合作商量一下,争取把小区建的更美,那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住到这里来了。”在我的激励和推动下,孩子们合作建构的信心愈发高涨,他们又开始商量。不一会儿,配套设施更加齐备的小区出现了,增添了车库、学校、超市、服装店等,孩子们还搭建了小区里的游泳池呢。

由此可见,教师围绕着幼儿生成的内容,充分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推动幼儿不断产生新的合作行为。在推进策略的应用上,教师采用了明确合作要求的方法,即先商量、再分工、后操作。在教师的鼓励和助推下,幼儿的合作意识被进一步激发,合作技能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他们也享受着合作的快乐。

五、评价——协助总结、提升合作

游戏后开展的教师讲评能够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发更多的合作行为。在游戏讲评时,我有意识地让幼儿将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说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描述进行总结、提升,从而产生幼儿容易掌握的合作方法。

如在游戏中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等等。除了语言外,还有想各种方法进行合作,如遇到材料不够用时,如何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自己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如何找小朋友协助;遇到矛盾时如何协商解决等。当幼儿通过这些合作情景的描述,合作经验的提升,使幼儿逐渐学习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了合作。

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4

执教:郭健 班级 :大一班

活动名称:热闹的街道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围合、垒高、平铺、插接等技能建构出书林街道上的马路、房子、商店,树木,学校等

2能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雪花片,管状拼接玩具,积木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

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的这个街道,小朋友知不知道街道名字呢?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马路,房子、树木,学校,商店,马路上的车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 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 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和学校,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管状的炮筒或者是积木,马路就可以用矮小的长的管状玩具,车可以用雪花片来拼接,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并提出要求

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请先搭马路的小朋友先把马路铺好,等他们铺好马路,其他组的小朋友再把 2.提出要求: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建构。

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活动时要互相商量、帮助,学会谦让。

3.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4.指导 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

建构。

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农场里 篇5

设计意图:

通过社区活动参观农场,以及学习歌曲《农场里》之后,小朋友对农场里的小动物非常感兴趣,课间活动时常能听到孩子们在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学着小动物的动作。以幼儿这一兴趣点为抓手,我们设计了结构游戏《农场里》,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造的机会,以满足幼儿表现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学会借助辅助物建构沙柱的技能,区别干沙与湿沙的特性。

2、能与同伴共同协商,体验合作的乐趣。

3、鼓励大胆的建构、布置场景,创造性的进行建构。

活动准备:

管状积木、沙土、橡皮泥、雪花片、编织积木、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建构图纸,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我们上次把农场搬进了我们的教室里,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给它贴上五角星。(农场里的房子。池塘。树林。)

老师发现你们在建构农场的时候还出现了小小的问题。

(1)我们在建构沙柱的时候,由于小朋友没有掌握方法,沙子容易倒塌,老师相信通过你们的练习,这次一定能把沙柱建得更好。

(2)还有围栏连接好以后要放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稳。注意了这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在这次活动中把我们的农场一定会建得更好。我们选择自己的积木开始吧。

二、幼儿分组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建够要求

(1)搭建之前应先和同伴谈论商量怎么样合理的布局。爱护材料,要不破坏同

伴的劳动成果。

(2)材料要轻拿轻放,要拿一个,搭一个,不能把许多材料归为己有。

(3)建构时不能大声讲话,要学会轻轻讲。

2.师幼互动,进行建构。对建构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欣赏作品,评价总结

师:呀,农场真美啊!

1.小朋友你对今天自己建构的作品满意吗?(请薛瑜菲、许唯一两位小朋友讲)

薛瑜菲:今天我和鲍晨语做了围栏,以前我们做时一直倒塌,今天我们做好后把它放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小朋友帮助我们把它扶其来,今天的围栏很成功,我很满意。

许唯一:我装沙的时候,把沙子压压紧,然后把它倒过来,轻轻地把桶往上提,今天的沙柱就不倒塌了。

2、你们喜欢哪些地方?为什么?

3.农场好漂亮,我们去参观农场吧。

活动评析:

本次主题活动布局一目了然,色彩搭配鲜艳。小朋友在活动中投入,合作意识较强,能很好地完成建构任务,建构作品形象逼真,建构技能较好,材料运用丰富,并能大胆操作。但在活动结束时可让幼儿参与讲评,表达自己的相法及愿望。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 篇6

天鹅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学认字词

寒冷 冬天

受伤 脖子

双,并能用“双”组词。

2、通过学习

培养幼儿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构思: 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在帮助的情况,怎样帮别人最好呢?

同时为丰富幼儿的词汇而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准备:

大范例(要学的新字词用红色的笔写)

字卡以及字义图片 录音机

磁带 幼儿用书及人手一支铅笔

自制 神秘袋(里面放一些幼儿喜欢的礼物和字卡)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

神秘袋)

师:

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 幼:要

(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二、基本部分

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

提问: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

(翅膀受伤了,很孤单)

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

(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

小朋友讨论,个别回答,老师小结。

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3、学习字词

引导幼儿观察大范例中红色的字宝宝,告诉他们这些字宝宝是今天要和小朋友玩游戏的字宝宝。

A、出示体现能冬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图的特征,引出“冬天”。请幼儿说出冬天的气候特征及人们的衣着等与其它季节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字词,并学习“寒冷”。(用同样能帮助幼儿边理解边学习字词的方法不学习其它字词)学一个字词用磁铁贴好于黑板上。B、巩固字词

分男女小朋友比赛,一起认读黑板上的字卡上的字,请个别幼儿认读。游戏:

小猴小猴真爱玩。

C、请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书上儿歌中的所学字词,老师来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老师小结

角色游戏:梦想成真

●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沟通、交往协调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2、幼儿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角色,通过行为、肢体的语言及相应的操作来体现角色的特征。

● 活动准备:各角色区标志牌及胸卡;各区域隔断用鞋架、桌椅、角色区背景乐、生日歌碟片、玩具架、幼儿床铺、爱婴医院:医生、护士的衣帽;指示牌、挂号单、视力表、医药箱、医学器械、多多药房:帽子、药品标价签、各种药瓶药盒、电脑收款机、人体称、面包物语:衣帽、幼儿自制各种糕点、电子称、面粉、橡皮泥、模具、面包蛋糕样品、盘子、纸杯盒、纸袋、鲜花店:各种假花及花篮、彩纸、胶棒、吸管、幼儿自制纸花若干、中国银行:提款机、纸币、银行卡、急救中心:电话、急救车、公用电话亭:电话 ● 活动过程:

1、导入:以梦想为蓝图,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热情,拓展思路发掘幼儿想象空间。“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ⅱ时间老人的出现,给予幼儿想象得以实现的新希望。师化妆后悄然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时间老人,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好高兴啊,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吗?让我来帮你们实现伟大的梦想,好吗?”“现在我把时间调到20年以后,(转时针)很快就让你们梦想成真!”

2、活动以各职业工作人员的一日工作为核心,完整的展现幼儿的想象,让幼儿得到模仿实践的机会。音乐切入,以一首《剪羊毛》开始一天的工作,幼儿自己进入活动工作区域,独立进行准备工作:穿制服,整理用具等,医生、护士、面点师、药剂师、收银员、花艺师、急救医生、银行服务人员各就各位之后,其他选择成为顾客的幼儿进入活动区以卡及学号密码取款进行游戏活动。

3、设计情境,进入活动的最高潮,有病人突然晕倒,医护人员全力急救,激发幼儿治病救人的情感。

4、活动的最后,随着下班音乐的响起,孩子们有序的整理制服,收好用具,走出活动区域。面包物语这一活动区域准备为时间老人庆500岁生日的大蛋糕,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节奏和律动的游戏

节奏和律动的游戏

一.音乐欣赏<森林音乐会> 目标: 1过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认识空间.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过程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故事: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

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 搅面,跺面,跳一跳学拍“强弱弱弱.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 谁能告诉我第一排,最高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个格子? ”4个格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我们能不能用拍手来告诉老师这一共有几个格子好不好?预备起”强强强强“那你们听一听啊,哪一种拍手的方法好听”强强强强“还是”强弱弱弱“好听呢?第二个好听大家一起来做一下不同的方向来拍”强弱弱弱“ 提问:刚刚老师拍的时候第几下声音最大?”幼儿回答第一下,教师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个标记第一下代表声音最大,然后越来越清,他叫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再来拍一次,大的标记的地方要特别使劲幼儿跟老师一起拍这个节奏配乐器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咱们来为这首特别好听的森林音乐会来伴奏好不好?(跟音乐配乐器来拍这个节奏)师生一起来拍音感训练<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森林里面啊,不仅是小朋友门来参加音乐会了,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知道吗?(幼儿回答)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来猜一猜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好吗?听一听什么声音

欣赏乐曲

感受强弱<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师生一起做动作

这是什么声音啊?是森林里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乐会里面,他在吹什么?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小喇叭吹的有点不一样,声音有的时候特别的大(我们就这样抬着头去吹)有的时候呢,声音小,那小号手怎么吹?低着头吹,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号手怎么吹的,声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音乐吹)跳圈游戏: 小圈的时候代表声音很小,我们拍手的声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时候声音就大,我们拍手的时候就声音大老师跳,幼儿来拍手,每个小朋友来选一个乐器来玩这个游戏。

纸游戏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动手动脑,对于不懂的地方,总喜欢问“为什么?”为此我常带领孩子们做些小实验,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崔老师,纸船为什么刚开始能漂在水上,过会就会沉下去呢?”通过实验,孩子们知道了纸吸了水后便重了,所以就沉下水了,因而他们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大家和纸玩了许多小游戏。活动目标:

1. 纸引发的科学小游戏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2. 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及结果。

3. 学会尊重同伴的观点,养成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学习习惯。活动准备: 积木、白纸、玩具若干;报纸、空玻璃杯、一盆水;各色纸、剪刀、绳子、灯;各色纸、胶水、已剪好两两拉手的小人若干、大硬板纸、回形针、磁铁。每组都有玩过自己游戏的经验。活动过程:

一、师谈话引题,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这段时间,小朋友对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还分成了小组和纸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和大家交流一下,好不好?

二、幼儿交流,可一人也可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介绍。

1. 某某小朋友,你玩的是哪一组?(桔子组)你来介绍一下。来,我们欢迎某某小朋友介绍。

幼:我们玩的是“有力的纸”。幼儿演示:拿一张白纸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塌下去了;再拿一张白纸。来回折,放在两个积木的中间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纸没有塌下去。幼提问:“你们看哪张纸最有力?(幼回答)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师说:“某某小朋友欢迎你们去桔子组玩,你们要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变得最有力。” 2.谁玩的苹果组呀?好,请某某来介绍。

幼:你们看,我的纸娃娃会跳舞。幼儿演示。你们想不想做个和我一样会跳舞的娃娃?先把剪好的拉手小人用回形针连接成圆,放在大硬板纸上,用一个磁铁在硬板纸下面来回移动,纸娃娃就跳起舞来。师说:苹果组里有跳舞的娃娃,你们想找出里面的小秘密吗?

2. 还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谁来介绍一下? 幼上来:我介绍的是“不湿的报纸”。幼儿演示:把一张报纸揉成团,放在玻璃杯里杯口朝下,垂直放进水里,稍后拿出杯子,拿出报纸,报纸是干的。师说:哎呀!真奇怪,报纸放在水里怎么会不湿呢?等会我们一起去试试。

3. 师拿蛇。这是一条纸蛇,但它不会动,上次有个小朋友让它动起来了。好,请他上来。幼儿演示:把刚才老师拿的纸蛇(在纸上画螺旋蛇剪下在蛇的尾巴处系一条细绳),吊在热源处的上方,纸蛇旋转起来了。

1.(师拍手)真不错,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纸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刚才交流中游戏所需要的材料,让大家都来尝试一下吧!玩的时候要多动脑筋,玩出各种好方法,玩好后可以把我们的纸游戏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分组活动

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活动,师巡视幼儿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评价活动

你们玩的开心吗?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原来“有力的纸”是由于改变了纸的形状,增加了纸的承受力;“会跳舞的娃娃”是由于磁铁的缘故;“不湿的报纸”是因为朝下的空玻璃杯里有空气,水进不去的原因;“旋转的纸蛇”是因为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旋转。

结构游戏:秋天的公园

主题来由:

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到公园或娱乐场之类的地方玩,对其中的布局与结构都相当的了解。当秋天到来时,天气转凉,公园里有哪些的变化呢?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了许多的答案。有的说,在公园里锻炼的人多了,有的说,哪个公园又多了什么好玩的器械啦,有的想到了自己以前去过的其他城市的大公园,还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公园里能够有一些自己喜欢或自己设想的东西,等等。

看到孩子们踊跃而热烈的讨论,我决定本月开展的结构游戏的主题为:秋天的公园,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感知经验结合,在公园里放上喜欢的东西,创造一个孩子自己的乐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各种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建构新形体,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2、指导幼儿运用已有的建构经验和技能来完成自己的创造,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

3、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成果和建构材料的意识,鼓励幼儿主动寻求同伴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游戏,协商游戏。

活动准备:

大型结构材料、若干辅助材料(树木、花草、绳子等)活动指导 第一阶段

1、引导回忆生活经验,引起幼儿愉快情绪; 师:“你们到过公园吗?你最喜欢公园里什么东西呢?”请幼儿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师进行小结。2、引导想象,鼓励创造; 师:“你希望公园里还有哪些器械吗?或者多一些你喜欢的想玩想看见的东西吗?”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讨论一下:公园里可以多些什么呢?

3、布置建构任务:请幼儿选择一个公园中的形体或器械进行建构,可以是见过的健身器械、娱乐器械,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东西,可以是亭子或桌椅等,要求幼儿不串组,选择自己喜爱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幼儿结构游戏,师指导;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当发生问题时,知道协商来解决,友好与同伴相处。

5、结束,展示幼儿建构成果,组织评价。

活动反思:幼儿的活动常规较好,能在本组内进行建构,可幼儿建构的东西和平常的游乐场一样,都是一些大型器械,一个大围墙围起来就算完成了,公园很休闲、很轻松的特征没有得到体现。第一组和第四组的幼儿建构的技能较好,搭建的东西较牢固,较稳。第二、三两组的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搭建出来的东西常常站不稳。

识字游戏:蹦蹦床上的字宝宝

目的:1.复习有关汉字;

2.锻炼幼儿的弹跳力。准备:将要复习的汉字字卡若干。

玩法:将字卡字朝下放在蹦蹦床中间,幼儿站在字卡周围。老师发出预备跳的口令后,幼儿便使劲儿弹跳,直到字卡字朝上,这时幼儿停下认读上面的汉字,认错了,老师帮助纠正,幼儿继续玩。

提示:1.如幼儿过多,可将幼儿分组。由于字卡在剧烈的振动下,时而字朝上,时而字朝下,幼儿弹跳效果不可能所有字卡最后都字朝上。所以各组宜交替玩,时间3-5分钟,达到认读的效果即可。

2.蹦蹦床是大型玩具,所以玩时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大班玩沙活动:摆动的沙漏

一、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用力大小、易拉罐运动速度及沙的轨迹三者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幼儿手部力度的控制能力。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体验玩沙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废弃的易拉罐,在其底部开一个小洞,装进干燥的细沙,把易拉罐吊在一根细绳一头。

2、人手一张4开的彩纸。

三、活动指导:

(一)引题。

1、出示制作好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易拉罐)

2、教师示范摆动易拉罐,引导幼儿说出易拉罐的摆动和手有关

(二)引导幼儿感知用力大小和易拉罐的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1、请幼儿上前任意领取一个易拉罐,尝试让易拉罐摆动起来。

2、组织幼儿总结:手使的力气小,易拉罐就摆动得慢;反之则会摆动得快。

(三)引导幼儿感知用力大小和易拉罐的摆动速度以及沙的轨迹之间的关系。

1、教师示范沙漏作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1)出示色纸,教师示范正确的沙漏方法。

小朋友,我发现在我的这个易拉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教师示范)小结:用力要小,才能使易拉罐摆得慢,沙漏的轨迹才会小,就不会漏到地面上。(2)组织幼儿欣赏教师的 “自然沙画”,引导幼儿发现“沙的轨迹”,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

2、幼儿尝试进行“沙漏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在8开大小的色纸上进行“沙漏作画”,要求幼儿把沙子倒回易拉罐。

(2)鼓励幼儿将色纸打开呈4开大小,然后进行“沙漏作画”,要求幼儿稍加用力,易拉罐的摆动速度便会快一点,沙漏的轨迹也会大一点,然后将沙子倒回易拉罐。

(3)合作进行“沙漏作画”。

全体幼儿将色纸拼凑起来,鼓励幼儿正确控制力度来进行活动,提醒幼儿互相之间要保持距离,以免易拉罐之间产生碰撞。

(四)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欣赏和讲评“沙画”。

1、提问:刚才我们在制作大沙画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使远处的色纸上也能漏上沙的?(用力的大小)

2、小结:今天,我们个个都是小小科学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和沙子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也发现了用力的大小和易拉罐的摆动以及沙的轨迹之间秘密。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都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它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动物乐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飞、跳、爬、游几个表示动作的字,复习小鸟、小兔、小虫、小鱼等几个动物词;

2、发展幼儿扩散思维,让幼儿初步接触更多会飞、会跳、会爬、会游的动物名称。活动准备:

大盒子一个、小盒子数个(中间挖有一个洞);大、小字卡(大的一份、小的数份):小鸟、小兔、小虫、小鱼、飞、跳、爬、游;磁铁黑板;各种各样动物图片或动物字卡(与幼儿人数相同)活动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拿出一个盒子(事先已将字卡“小鸟”、“小兔”、“小虫”、“小鱼”放入,让个别幼儿进行摸摸看的游戏,摸出来后,该幼儿要说出这是什么词?若说对,全体幼儿齐声说:“对、对、对,这是XX。”帮助幼儿进行小鸟、小兔、小虫、小鱼等几个动物词的认读复习。

2、认读新字

教师把小兔,小鸟,小虫,小鱼的字卡贴在黑板上。请幼儿说说这四种动物常做什么动作?(小兔跳,小鸟飞,小虫爬,小鱼游),教师在幼儿说出后出示字卡:跳,飞,游,爬。

3、认读字卡:跳,飞,游,爬

4、看字卡做动作 教师将字卡放入盒内,第一遍教师抽出一张字卡,全体幼儿认读并做相应的动作;第二遍,个别幼儿上前抽读并做动作,做对全体幼儿齐声说:“对、对、对,这是X。”第三遍将幼儿分成数组,每组

幼儿一个盒子,分别在组内进行抽字卡做动作的游戏。

5、游戏:对号入座

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动物图片,并在黑板上贴上字卡:跳,飞,游,爬。请幼儿把动物们对号入座,分别把它们贴到飞,游,跳,爬四个字的下面,并读出来。(能力强的幼儿可发给动物字卡)

6、结束

小朋友回去后可以继续找会游,会飞,会跳,会爬的小动物的名称,下次来教给其他小朋友。

识字游戏:找位置

目的:1.教孩子学会将象棋子摆在棋盘的固定位置上,认记读象棋上的字。

2.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感知力。

准备:32枚与棋子一样大的圆形纸板,将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红绿两色笔分别照抄在圆板纸的一面。

玩法:1.将棋盘铺好,成人用胶水将圆纸板粘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将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为红绿棋两组,成人引导孩子根据棋子上的字在棋盘上对号入座,把棋子摆在棋盘的对应位置上。

3.孩子会摆会,成人和孩子各摆一组,看谁速度快,谁为第一。

4.孩子摆熟后,将圆字板拿走,让孩子试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摆好。

手指游戏大集合1(大、中、小班)

一、手指兄弟

兄弟十个两组(十指个展手心外)。生来个子有高低(翻动两手手心向内)。老大长得最粗壮(两手伸拇指)图。老二生来有主意(两手伸食指)。

老三长得个子大(两手伸中指)。老四生来没出息(两手伸无名指)。老五别看个子小(两手伸小拇指)。拉起勾来有本事(两手小指互勾)。

老大碰碰头(两手大拇指相碰)。老二碰碰脸(两手食指相碰)。老三弯弯腰(两手中指上下运动)。老五伸伸腿(两手小指伸展运动)。大家拍手把歌唱(两手拍掌)。

握紧拳头有力气(握双拳举双手)。东一捶(右手捶左手心)。西一捶(左手捶右手心)图1-16。南一捶(右手捶左手背)。北一捶(左手捶右手背)。

二、手指睡觉

老大睡了(两手心向上,拇指弯曲)

老二睡了(食指弯曲)。

大个子睡了(中指弯曲)。

你睡了(无名指弯曲)。

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小指弯曲,同时两手心转向下方)。

小不点醒了(小指伸直)。老四醒了(无名指伸直)。大个子醒了(中指伸直)。你醒了,我醒了(食指、拇指先后伸直)。大家都醒了(两手相互拍)。

三、手指宝宝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拇指伸直)。比比一样高(两拳相合,拇指并在一起)。相互点点点(两手拇指向前弯曲)。接着弯弯腰(两手拇指向前弯曲)。两个小拇指(两拳打开,两手小拇伸直)。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曲运动)。相互拉拉勾(两手小指反复互勾)。点头问问好(两拳成竖起两手小指相互弯屈运动)。食指(弹食指)。中指(弹中指)。无名指(弹无名指)。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弯曲运动)。摊开双手数数数(两手心向上,十指伸展)。一(左手拇指弯曲)。二(左手食指弯曲)。三(右手中指弯曲)。四(左手无名指弯曲)。五(左手小指弯曲)。六(右手拇指弯曲)。七(右手食指弯曲)。八(右手中指弯曲)。九(右手无名指弯曲)。十(右手小指弯曲)。都是我的好好宝宝(两手互拍)。

四、手指做饭

切切菜(两手小指相勾,无名指和中指并起,向下切)。擀擀面(无名指、中指弯曲,食指向两边运动)。包包饺子(三指并起,上下运动和拇指相碰)。捣捣蒜(两手小指相勾运动拇指)。

五、手指捣米

对春对春捣捣(右手心向上,两手拇指运动如捣米状)。扫帚扫帚扫扫(手形同上,右手食指在左手中运动,如扫地状)。簸箕簸箕扇扇(手形同上,左手食指、中指向上运动如扇风状)。小鸡小鸡啄啄(手形同上,右手中指与指指相碰如啄米状)

六、手指上课

手指上课(两手五指相顶)。大门开了(两手拇指分开)。小开门(两手小指分开)。二门开了(两手食指分开)。后门开了(两手无名指分开)。中门也开了(两手中指分开)。小朋友都进来了(两手十指交叉抱拳)。教室门开了(两手拇指分开)老师走进来了(左手食指竖起)。全体起立,(交叉的十指全部伸展)。坐下(两手交叉抱拳)。报数1(手形同上,右手食指伸出,然后立即放下)。2(左手食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3(右手中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4(左手中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5(右用无名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6(左手无名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7(右手小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8(左手小指伸出,以下动作同上)大家早操一二一(先伸展左手手指,然后换右手。按口令左右手轮番伸展)。一二一(先伸展右手手指,按口令右手左手轮番伸展)。立定!解散(立下时停止运动,双手成交叉状,解散时两手放开)。

七、全体集合 大拇指出列(两拳相靠,大拇指竖起)。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入列(大拇指随口令向前弯屈,入列口令时拇指收回)。食指出列!齐步走(两手食指伸出)图7-3。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入列(食指随口令弯曲,入列口令时食指收回)全体出列!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两手大拇指相顶,其他田四指随口令弯曲)。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解散(手指加速做做弯曲运动,立定时停止运动,解散口令时,两手分开)。

八、手指眼镜

一勾金(两手背对,小指相勾)。二勾银(无名指相勾)。三勾铜(中指相勾)。四勾铁(食指相勾)。一勾出来个老先生(两手由里外翻,中间抱着一个大拇指)。老先生又不见了(两手撒开)。到哪儿去啦 ?商店里面买眼镜(用食指指向前方)。老先生选了一副好眼镜(两手相互勾起,拇指与食指民圆圈做成眼镜状,放置眼前)。

九、小车小(两手中指与大拇指相接)。小车巧(两手无名指交叉,双手食指各自勾住无名指)。看谁的小车巧(中指向前伸展)。看谁的车儿做得好(拇指靠拢成小车形)

十、手指打鼓

上敲咚咚鼓(双手运动食指)下敲鼓咚咚(双手运动小指)。上下一齐敲(食指小指同时运动)。中间开了缝(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十一、手指打鼓你敲鼓我敲锣(械手上下运动食指,右手上下运动小指)。我敲鼓你敲锣(左手动小指,右手动食指)。大家一齐敲(食指小指一起运动)。中间开了河(食指、中指向上运动,无名指、小指向下运动)

十二、手指玩耍

天上三只鸟在飞(运动左手拇指,中指,无名指)。地下三匹马在跑(运动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上面树洞里睡了个小狗熊(运动右手食指)。下面树洞里睡了个小松鼠(运动左小手指)。两只小兔在一旁玩耍(运动左手食指和右手拇指)

时向下敲;轮番向下敲;两边同时敲一次,一边再敲一次;再左右调换。

十三、手指亲亲

小指勾勾(小指互勾)。拇指顶顶(拇指相顶)。转个圈儿(小指分开,手心相对,右手向前伸)

转个圈儿(拇指也分开,手指向前转动)。握手亲亲(两手继续旋转,顺势上一互换位置)。握手亲亲戚再继续转动,使两手指尖向内互相紧握)。

玩沙教案:沙中作画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沙中作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2.体验沙中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木棒若干根,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瓶盖处钻有小孔)。场地:干净的沙池。2.24k的平面硬纸板若干块,同样大小的白色纸张若干张,制作颜料瓶(用水调制各色颜料分别装于空矿泉水瓶中,将瓶盖处戳一个小孔,以便将瓶子倒置时,用力捏瓶子时能将颜料从小孔中流出)若干份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画画的? 幼:用蜡笔在纸上画画。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画画工具可不是在纸上作画,而是在沙地里作画,你们想用这些工具在沙地里画画吗?(出示木棒与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请小朋友用这两样工具在沙地上画画,看看画出来的画与我们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利用木棒和装有矿泉水瓶的工具进行沙地上的自由创作画。

3.将幼儿分成四大组,分别占据沙地四个角规划的区域(每组中都有大班与小班的幼儿相配合进行“沙中创作画比赛”。要求: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绘画的内容;必须大小班幼儿共同完成)。

4.共同欣赏幼儿的沙画作品,并进行点评。延伸活动:

1.与幼儿一起讨论:沙画与蜡笔画的不同;沙画只有线条没有颜色;沙画很容易擦去或修改。有什么办法能将沙中漂亮的画留住呢?

2.教师展示沙中作画新方法:将一张画纸铺在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之后在白色画纸上铺上一层沙将白纸全部覆盖后,然后用装有颜料的瓶倒置用力捏瓶子让颜料从瓶中流出,最后用这一工具在铺有沙的纸上作画。画好后稍稍等一会,将铺在白纸上的沙除去,白纸上会留下画的轮廓。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7

追逐打闹游戏 (rough and tumble play) 是指幼儿与同伴之间自发产生的、愉快的、无外在目的与攻击性的, 以打、逃跑、追逐、踢、推、拉扯、挠痒、拳击、功夫、摔跤、碰撞、限制、挣扎等动作为主要内容, 并经常伴有吵闹声和笑声的、较激烈的身体动作游戏。在对幼儿园活动的日常观察中, 研究者经常看到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而且幼儿在这种游戏中似乎都表现得比在区域游戏中更加快乐。国内外的大量研究也表明, 这种行为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行为往往被教师所禁止,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教师认为幼儿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 往往会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转变为真的打架行为, 从而造成幼儿受伤;其次, 教师认为这种游戏行为会扰乱班级秩序。那么该如何认识幼儿间的这种游戏?对此笔者对幼儿间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发生概况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南京市两所幼儿园, 并随机选取四个大班进行观察。正式观察时间为22天。每天观察时间为上午8:00~12:00, 即从幼儿早晨入园到中午午饭之后。

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法, 共收集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180个。另外, 为分析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信号的回应情况, 收集到因发起失败而导致追逐打闹游戏没有真正开始的案例12个。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行为发生的活动情境

活动情境是指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时, 大班幼儿集体所处的场合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着的活动类型。为方便观察记录, 笔者将幼儿一日在园活动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以幼儿盥洗、吃饭、喝水、吃点心、午睡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体育活动 (主要包括上午的晨间锻炼、早操、午餐前后的散步等, 较多的是在户外操场进行的, 有时会因为天气等特殊情况在室内进行) 、过渡环节。

经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发现, 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中幼儿所发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的数量有较大的不同。 (见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 不同活动情境中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数量的显著差异。这种行为最多发生在过渡环节。在180个行为事件中, 107个行为事件发生在过渡环节, 占总数的59.4%。其次是发生在游戏活动中, 占总数的17.2%。在教学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中发生较少。在过渡环节中最易发生追逐打闹游戏, 主要是由于在此情境中幼儿往往处于消极等待、无所事事的状态, 而且, 教师对幼儿的控制程度相对较低, 幼儿的自由度较大。在游戏活动中, 教师的控制程度相对过渡环节较高, 故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发生的频率有所降低。观察还发现,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常发生在材料长期不更换、游戏指导不到位的活动区域。在体育活动、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中,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发生相对较少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有一定的任务要完成, 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高控有关。另外, 在教学活动中,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激烈程度较小, 往往是由于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或活动时间过长造成的。

(二) 参与者

1. 参与者的数量。

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 笔者将参与者的数量分为两人、三人、四人、五人及以上四个类别, 并由此来分析追逐打闹游戏参与人数的特征。 (见图2)

图中显示, 在180个行为事件中, 129个行为事件的参与人数为两人, 占总数的71.7%;29个行为事件的参与人数为三人, 占总数的16.1%;18个行为事件参与人数为四人, 占总数的10%;4个行为事件参与人数在五人以上, 仅占总数的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大多追逐打闹游戏发生在两人之间。另外, 追逐打闹游戏的参与者往往是好朋友。

2. 参与者的性别。

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 有的全是男孩子 (即:男) , 有的全是女孩子 (即:女) , 有的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参与 (即:混合性别) 。研究发现在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上有较大的性别差异。 (见图3)

从上图可见, 在180个行为事件中, 153个行为事件参与者全是男孩子, 占总数的85%;24个行为事件参与者是混合性别, 占总数的13%;3个行为事件参与者全是女孩子, 仅占总数的2%。由此可以看出, 在我国幼儿园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存在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子更多地参与追逐打闹游戏。这与国外大多数文化背景下对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混合性别的追逐打闹游戏中,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参与也有较大的性别差异。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角度来看, 女孩子很少主动参与男孩子正在进行的追逐打闹游戏, 大多是男孩子邀请女孩子参与其中。从追逐打闹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来看, 男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主角, 女孩子大多时间是在观看男孩子的“表演”, 偶尔会参与其中。女孩子在此游戏中是某一方男孩子的“挡箭牌”或“后备力量”, 当男孩子需要“救援”时, 女孩子助男孩子“一臂之力”。从参与追逐打闹游戏的激烈程度来看, 与男孩子相比, 女孩子游戏激烈程度很小。

与全男孩子的追逐打闹游戏相比, 全女孩子的追逐打闹游戏持续时间较短, 动作激烈程度较小。

(三) 持续时间

由于大多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持续时间较短, 研究者对时间阶段的划分以30秒为间距。研究发现, 在持续时间上, 追逐打闹游戏具有较明显的特点。 (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 在180个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 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的行为事件占总数的52.2%;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事件占总数的79.4%;持续时间1分钟~3分钟的行为事件占总数的16.1%;持续时间超过3分钟的行为事件仅占总数的4.5%。由此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大多不超过1分钟。

(四) 结束方式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结束方式可以从幼儿的主动性程度和幼儿的情绪状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 幼儿的主动性程度。

根据幼儿的主动性程度, 笔者将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结束方式分为主动结束和被动结束。主动结束是指在没有教师或同伴的直接制止下, 参与者自觉结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被动结束是指参与者由于教师或同伴的直接干预而停止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见图5)

从上图可以看出, 在180个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 大班幼儿主动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109个, 占总数的60.6%。被动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71个, 占总数的39.4%, 其中被教师制止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66个, 占总数的36.7%, 被同伴制止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4个, 占总数的2.2%。在教师制止结束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中, 有5个事件中的大班幼儿受到了惩罚, 如被没收当时所用的玩具材料、被剥夺继续游戏的权利、暂时让幼儿离开班级群体等。

2. 幼儿的情绪状态。

根据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时的幼儿的情绪状态, 可以分为积极结束和消极结束。积极结束是指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时, 参与者双方都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消极结束是指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结束时, 参与者双方或一方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 (即参与者出现恼怒、生气等消极情绪) , 或发生身体意外, 或转化为攻击性行为等伴有消极情绪的行为。 (见图6)

从上图可以看出, 积极结束的行为事件175个, 占总数的97.2%。消极结束的行为事件5个, 占总数的2.8%, 其中因发生身体意外而停止游戏的行为事件2个, 占总数的1.2%。 (注:发生身体意外并没有使身体受伤, 而是摔倒在操场) , 1个事件转化为真的打架, 占总数的0.6%。由此可以看出, 大班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很少会导致发生意外、造成幼儿受伤或转化为真正的攻击性行为。

(五) 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邀请的回应情况

发起者是指最先发出某种游戏信号, 邀请同伴参与追逐打闹游戏的幼儿。回应者是指需要对发起者游戏邀请信号做出某种回应的幼儿。回应者的回应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回应、中性回应、消极回应三种类型。所谓积极回应是指回应者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做出适当的游戏回应, 使追逐打闹游戏顺利开始;中性回应是指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 回应者既没有积极游戏回应也没有表现出消极情绪, 而是看着对方、不予理睬或走开;消极回应是指回应者对发起者的游戏邀请表现出消极情绪 (如:皱眉) 或向老师告状。回应者对发起者游戏邀请的回应情况如下。 (见图7)

由图7可知, 在192个案例中, 180个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事件中, 发起者发出游戏邀请后得到积极游戏回应的, 占总数的93.8%。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游戏邀请都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并形成追逐打闹游戏。这说明大多数大班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邀请信号。中性回应的事件10个, 占总数的5.2%。做出中性回应的幼儿大多也能够理解同伴的游戏信号, 只是由于个人兴趣、所处情景等原因没有参与追逐打闹游戏。消极回应的事件2个, 占总数的1%。当回应者做出消极回应时, 发起者会立刻停止游戏, 向回应者解释自己的意图或“嗤之以鼻”地走开。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幼儿都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信号, 作出积极的游戏回应。

四、讨论与建议

1.教师应相信幼儿的能力。

在日常活动中不少教师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辨别、控制等能力。其实大多幼儿能够正确区别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与攻击性行为, 能够正确理解同伴的游戏意图, 并做出积极的游戏回应。而且,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经常发生在好朋友之间, 幼儿的目的并不是伤害同伴, 而是为了与同伴友好交往, 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 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2.教师应正确认识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研究发现,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危险性较小。大多追逐打闹游戏行为都是以积极的方式结束, 很少会造成同伴受伤或转化为真正的攻击性行为。因此, 教师对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的危险性不必过于担心。另外,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一般不会扰乱班级秩序。首先,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经常发生在幼儿无所事事、消极等待的过渡环节。在这种无所事事的环节中, 这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而已。其次, 大多追逐打闹游戏的持续时间较短, 近80%不超过1分钟。即使教师不制止 (除非确有危险因素存在) , 由于常规活动的进行、幼儿自己失去兴趣等原因, 幼儿往往也会主动停止追逐打闹, 而不会影响常规活动的进行。再次, 追逐打闹游戏的参与者人数较少, 大多发生在两三个人之间, 也不会造成整个班级的混乱。

3.利用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反思活动。

在教学、游戏等活动中发生此游戏行为往往是幼儿对当前的活动不感兴趣的一种“信号”。当幼儿在某个活动中发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时, 教师应该反思活动的吸引力, 并相应作出调整。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 幼儿经常发生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教师就应该反思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否适宜或是否需要更换、幼儿的游戏经验是否应该丰富、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等问题。

4.给予幼儿自由, 适当允许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从分析可以看出,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并不像教师所认为的:经常导致幼儿受伤、造成班级混乱。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追逐打闹游戏具有积极的发展价值, 如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方面发展。因此, 教师不能因噎废食, 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应然的活动内容。虽然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我们不能因为其负面的影响而把它全盘否定。《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是幼儿交往的重要平台, 因此教师不应该看到追逐打闹游戏行为就立刻禁止, 而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 适当允许幼儿的追逐打闹游戏行为, 满足幼儿尤其是男孩子的

参考文献

[1]李爱志.在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探索[J].早期教育, 2010, (7-8) .

幼儿大班结构游戏教案 篇8

摘 要: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驿站”。笔者充分认识到过渡环节对孩子们带来的快乐,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通过民间群体游戏的嫁接,让孩子们轻松自然的渡过活动中的间隙时间,同时让老师更加的“省心”。

关键词:民间群体游戏;大班幼儿;过渡环节

【中图分类号】G613.7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一日各活动中的“驛站”。但由于很多老师对过渡环节教育作用认识不够,并不注重对过渡环节的组织,导致大班幼儿经常会在集体活动后,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甚是危险。尽管老师们用尽各种方法,教育他们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可孩子们没过多少时间,还是会恢复到原来的“活力”。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是以玩为裁体,民间群体游戏为特色的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明确地提出来:"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为此,笔者特想到了是否能够利用我们现有的特色资源,贯穿于幼儿的过渡环节,将过渡环节中孩子们的消极现象转化为积极有趣的现象,也能增强孩子们的同伴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对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们喜爱幼儿园

笔者所在的大班是以“最炫民族风”的风格创设的。最亮丽的风景是用扇子职称的装饰,并且每个区角中也用到了扇子进行装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室里还有一处特色民间美食坊,用稻草搭建的屋顶,里面提供的“美食”烧烤架等材料,更是给教室的民族感增加了一丝韵味,使整个教室都有了红色民族风的感觉。

二、地方童谣——让孩子们在“大杂缸”中体验快乐

1.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地方童谣

民间童谣作为儿歌的一种,是指流传在民间的、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乐于传诵的短小韵文体。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乡村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孩子们来自四面八方,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听到不同地方的儿歌,我们特向家长们收集了各自家乡流传的“童谣”,并挑选适合我们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朗朗上口的童谣,装订成册。让孩子们在这个“大杂缸”中体验快乐。

2.在各方童谣中体验快乐

笔者所在的班级,利用自己班级收集起来的地方童谣,每天邀请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伙伴,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教室里充满了快乐!如诸暨儿歌《摇摇船》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饼儿还有糕。又如绍兴儿歌《鹅》:白白鹅,花花鹅,拍长队,到小河,摇摇头,摆摆尾,拍拍翅膀游过河。

如上四处流传朗朗上口的童谣,在过渡环节中,带领孩子们朗诵,并了解到童谣的有趣之处。不同口音让不同地区的孩子来当小老师,更让孩子自豪,感受到自己家乡的语言美。这样的形式这不但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了解到各地的风俗,并有效度过我们的过渡环节。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呀!

三、民间群体游戏——让孩子们过渡更精彩

民间群体游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人们将日常生活中劳动的情节、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融入到民间群体游戏中,让游戏更容易贴近儿童的生活,使游戏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丰富和拓展生活经验、获得知识、经验,增长能力。

民间群体游戏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民风密切相联。一些游戏在内容、形式、玩法不适宜于幼儿,需要进行创新,不断改进,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开展民间游戏。开展中我们将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推陈出新”的原则,教师通过生本观察、集体教研,教师通过“改造、嫁接、移植”等方法,尝试创新民间游戏,使民间体育游戏和时代需要相结合,更适合幼儿游戏。例如:我们孩子最喜爱玩的“炒黄豆”“金锁银锁”“拉大锯”“抓七子”等民间群体游戏,许多民间群体游戏不仅有了朗朗上口的童谣做陪衬,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和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区角中的“民间益智游戏”—— 让孩子们选择的更多

笔者所在的班级的区角创设上,材料的投放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投放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材料是区角游戏的保证,笔者根据孩子的兴趣,投放了扑克牌、小沙包、迷彩棒等,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并给孩子提供了与同伴间团结、合作的机会。

如大班益智区中提供的纸牌,孩子们就可以利用它,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翻牌、石头剪刀布等,多元的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又如在民间美食坊中,可以让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游戏操作,产生更多的兴趣。

五、教研碰撞——保证过渡环节更加有效

笔者所在的大班,。当我们发现不管是童谣还是民间群体游戏,对孩子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审美疲劳,他们的兴趣不是很大,而且孩子们的自主活动,自主选择也受到了影响,这样好像违背了《指南》的精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班里的三位老师一起查资料,一起商讨,决定放手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孩子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这样实施以后教室里虽然成了大闹市,但孩子们真的很开心,正真起到了过渡自然,精神放松,集体教学更有效。

笔者所在的班级老师结合幼儿园园本教研民间群体游戏活动的专项记录,采用文字表述,图片记载,摄影等生本观察,记录孩子们活动中的表现,利用QQ群教研,使孩子们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迎忍而解,提高了过渡环节中民间游戏的使用,我们还整理出一套,民间游戏过渡环节中大班年龄段孩子使用的民间游戏。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笔者发现混龄玩耍,让孩子自主选择后,孩子们对于童谣、游戏是非常感兴趣的,只要是听到老师说玩游戏的时候,孩子就兴奋不已,再也不会随意追逐打闹了,我园也充分利用本园的园本课程“民间童谣”、“民间群体游戏”等,解决了在大班幼儿过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民间游戏之花在幼儿园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9

[3]蒋丽萍.玩出幼儿的合作精神[J]幼教博览:2015,11:24

上一篇:促销人员管理流程下一篇:监控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