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演讲稿(通用14篇)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厨房部员工丛收日首先感谢酒店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厨房的养生文化.提到养生大家都知道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一,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而厨房的养生文化在哪里呢 ?我从以下三条展示我们厨房的饮食养生:
1、干净卫生的厨房.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给客人提供干净卫生的产品.酒店通过使用七常管理法对我们的厨房工作有很大的好处.卫生的日清日毕,原料的先进先出,减少了长期积压变质的食物,每天行七常冰箱原料的清理维护,油烟机罩的每日清理,下水道的每日清理等等.而且每周一次的酒店质检,每月一次的大厦质检都在帮助我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打下 良好的基础,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2、绿色,健康,环保的厨房.我们对提供给客人的菜肴都杜绝使用防腐剂,色素,亚硝酸盐等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让客人吃到放心,吃着舒心.法国芹菜,胶东有机黄瓜,有机蔬菜等都受到很多客人的喜爱.而且我们酒店所采购的肉类,海鲜等都是严格按照动物检疫部门的检测才能进入厨房加工,为制作出安全的菜肴提供了保障.3、美味养生的厨房.根据酒店背山,面水,向阳的良好地理位置我们主打湖鲜,野味,的特色菜长清湖湖虾,长青湖大鱼,长清湖大甲鱼等都是根据现代人的养生需求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养生菜肴.而且我们还根据春,夏,秋,冬季节定时研发季节性的养生菜品,不定时的策划养生菜品美食节,让客人体验绿色,吃出健康.记得前段时间接待长清药厂专家学者一行,有一位82岁高龄的柳长青老先生,我们的同事主动去客房与他沟通交流,为他精心调配一日三餐,七天的会议结束后,客人对我们的服务十分满意,并承诺下次来长清还来我们酒店。可是半月后我们的同事接到刘老夫人的电话,得知刘老突发冠心病,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六天六夜的抢救,终于渡过危险期,他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吃我们做的胶东大包,葱油饼,和济南腐竹皮冻,柳老夫人从他的通讯录中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请求我们为他烹制这三道菜,我们立即得到了酒店领导的批准和支持,精心做好柳老指定的三个菜,带着酒店领导和同事们的问候赶到医院,柳老及家人见到我们的同事后十分感动,一再向他表示感谢,并向他保证病好一定再来酒店。
我喜欢我的职业,在从事餐饮工作以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其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养生从我做起,养生从身边的每个人做起,为客人提供超值的餐饮服务,共同打造我们的养生文化主题酒店.这次演讲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认识自己的机遇,更是一次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最后祝愿济南园博园度假酒店明天更美好!
1“柳娃”造型简介及在园林景点中的应用
吉祥物“柳娃”以卡通化表现手法, 以柳州市柳树为设计元素、以精灵的形象展示柳州人的积极向上, 热情豪爽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绿色基调体现柳州的生态园林特色, 造型简洁明快, 活泼飘逸, 洋溢着园博会各参与城市的绿色情怀和东道主的热情好客, 表达了首届广西园林博览会“秀美八桂, 生态柳州”的主题思想。
“柳娃”立体植物造型是以植物作为花坛艺术创作的表现基础和手段, 以钢铁等材料构成框架, 覆种植物制作成形式美观、富有文化主题内涵的立体植物造型。“柳娃”立体植物造型与衬底花卉合理搭配组合成一组花卉摆展造型, 这组“柳娃”花卉摆展造型与广场周边的喷泉、音乐、花的海洋融合一起, 出色的美化了环境、烘托了氛围, 成为园博园的“点睛”之笔, 创造出特色独具、生动活泼的园林景观。
2“柳娃”立体植物造型的制作过程
“柳娃”的造型设计是一个卡通人物, 为承载体 (地面) +固定结构 (钢骨架) +介质 (栽培基质) +介质固定材料 (三维网) +植物材料+辅助性装饰材料的一种立体造型模式。
2.1“柳娃”立体造型的模型制作
2.1.1 施工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柳娃”平面图, 制作成三维立体图, 按比例扩大设计成具体的施工图, 设计中计算好钢材承载力, 合理选用材料, 制定施工方案。
2.1.2 模型制作。
“柳娃”的造型制作是高达8m的钢铁骨架结构模型, 是根据体量和受力大小配置不同规格的钢筋焊制支撑骨架遵循人体工程力学的平衡模型。制作“柳娃”模型时采用角钢、扁钢、槽钢、钢管、螺纹钢、圆钢等材料焊接制作而成, 骨架内用钢筋焊接内外两层方式固定, 以便“夹层”进行栽培基质的填充。
“柳娃”钢骨架根据设计的要求, 用角钢、钢管或钢筋等焊接制作而成, 主框架以钢筋作为支撑, 造型形体主要轮廓线用角钢与主框架焊接。在“柳娃”面部等大型的圆形、五官等需要钢材弯曲较多的造型中采用圆钢筋, 受力比较均匀且易于弯曲, 可以一边加热一边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弯曲, 边走圈边焊接。“柳娃”头部采用“米字撑”、脚部采用“十字撑”的方式焊接钢筋, 起到支撑巩固作用。制作“柳娃”时, 选用的材料严格按照造型设计中已计算好的钢材承载力进行选用, 确保造型结构坚固安全, 避免因使用的材料不合, 而导致“柳娃”出现变形或倒塌。所有钢构件都做防腐防锈处理, 刷一遍防锈漆和底漆, 两遍面漆。
为防止后期填充栽培基质时出现基质下沉现象, 造型设计上分在腿部与肚子处、手臂与身体处等部位连接处设计了防止基质下沉挡板部。焊接上采用单层与双层, 肚子与头部采用双层镂空技术, 腿部采用单层技术, 这是为后期填充栽培基质减少重量, 减轻地基的压力。
2.1.3 模型的安放固定。
在园博园“柳娃”立体造型的布置场地为大理石地面, 不能随意破坏地面布置安放预埋件, 也不能把骨架立柱打桩埋入地面。为了解决“柳娃”立体造型的安放问题, 采取了制作预制件, 把“柳娃”立体造型底座面积扩大、重量加大的方式, 提高地基载荷强度和安全性。把“柳娃”立体造型底座用50钢管制作成10m×10m的钢架地拼, 达到平衡的目的, 避免重心不稳而造成倒塌, 甚至出现工伤事故。10m×10m的钢架地拼由于面积大, 不方便运输, 所以在布置现场施工焊接。“柳娃”立体造型骨架制作好后吊运到施工现场, 与制好的10m×10m钢架地拼安装焊接连成一体, 整体制作完毕后, 准备下一步的工作。
2.2“柳娃”立体造型的喷灌设施
为了解决“柳娃”立体造型体积大需水量大、浇水困难的问题, 需要“柳娃”立体造型体内部进行喷灌设施的安装。喷灌采用渗灌和微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节约常规养护用水量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2.2.1 海绵渗灌设施的安装。
采用海绵渗灌形式的新技术, 进行渗灌设施的安装。渗灌方法是在造型内部采用渗透浇水的方式为表层植物供水养护。
在“柳娃”立体造型模型中心从底部到顶部里预留管状筛网, 在筛网内填充海绵, 在海绵中央预装浇灌管线, 从管状筛网海绵周边伸出吸水布条, 引入周围的栽培基质, 起到渗灌保水的作用, 解决表层植物根部水分问题。
海绵中央预装浇灌管线的主给水管在地面隐蔽处设置接口, 浇灌时与外部水管进口连接, 方便科学地解决水源问题。通过外部水管给海绵中央预装浇灌管线的主管给水, 再通过内部水管与筛网内填充的海绵的连接供水, 让海绵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从筛网内海绵周边伸出吸水布条, 把水引入、渗透到“柳娃”立体造型的种植土, 解决表层植物根部水分问题。在筛网内填充海绵, 用筛网隔离海绵与种植土, 不让海绵与种植土直接接触, 是避免引起种植土太湿润造成土质松散、流失。
海绵渗灌形式可以保持植物根部水分10~20天, 节约了用水, 不再使用常规的人工手工胶管浇灌方法, 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持了景观效果。
2.2.2 微喷设施的安装。
渗灌设施的安装从内部解决了“柳娃”立体造型植物的根部浇水问题, 但是在“柳娃”的一些外部细节部位如头发、头顶、指尖、耳朵还是存在浇水问题。为解决存在的浇水问题, 就在“柳娃”植物栽植的脆弱部位、细节部位如头部与肚子里、手指、四片叶子轮廓处预埋管线、细小网管, 与海绵中央预装浇灌管线的主给水管连接, 并在“柳娃”头顶、手指、四片叶子形体外部安装喷头, 采用脉冲式180°微喷, 进行“柳娃”外部的雾喷, 解决了“柳娃”外部浇水问题, 确保植物的生长。
刚种植“柳娃”的植物材料的时候, 为了植物材料尽快恢复, 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使“柳娃”的植物材料在园博园期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每天早晚各喷一次, 在“柳娃”外部适当喷雾, 形成湿润的小环境, 以有利于“柳娃”的植物材料的生长, 待小苗生根与土壤密接后, 可适当减少水量。
2.3“柳娃”立体造型的罩网制作和栽培基质填充
2.3.1 栽培基质选择。
提供适合的栽培基质是植物立体造型成功的关键, 选用的材料要保湿能力强、重量轻、土质疏松、营养丰富、性质稳定, 容易拌匀, 没有病虫害。
在选择“柳娃”立体造型的栽培基质时就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 选择了发酵过的菌渣、添加稻草, 再加入少量粘土, 作为栽培基质。稻草枝条长起到固定基质的作用, 粘土经过暴晒杀毒。将发酵过的菌渣、少量粘土、稻草拌匀在一起, 制作成“柳娃”立体造型的栽培基质, 具有保湿能力强、重量轻、土质疏松、营养丰富、性质稳定的效果。
2.3.2 罩网制作。
用三维网作为“柳娃”的壳罩在“柳娃”钢结构框架外包上, 将三维网至下而上缝制在骨架上, 先缝制内侧三维网, 再缝制外侧三维网。
因为“柳娃”造型比较高, 在“柳娃”造型的罩网制作和栽培基质填充等施工时要搭双排钢管脚手架, 外部要包上遮荫网, 可保护人员安全, 也可以为表层植物起遮荫作用。
2.3.3 栽培基质填充。
栽培基质拌合好后, 在填充前, 先把栽培基质泡水侵湿, 方便填充时的夯实工作。缝制三维网的时候, 要边缝边填充栽培基质, 紧接着用木棍压紧、夯实。构架内部填入培养基质厚度为15cm左右, 太簿易失水干燥, 太厚水分过多易积水。
2.4“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选用和栽植
2.4.1 植物材料选用。
“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以小型草本为主, 要求植株低矮整齐、细小紧密、叶色鲜艳、枝繁叶茂、耐修剪的观叶观花植物品种, 所以主要以红、绿草为主。红、绿草植株矮小, 分枝力强, 枝繁叶密, 耐修剪, 色泽亮丽, 性喜温暖而畏寒, 耐干热忌低温, 适应性强, 容易繁殖, 病虫害少, 栽后缓苗期短, 恢复快, 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2.4.2 植物材料栽植。
先在三维网上放线出轮廓, 用粉笔绘出眼睛、嘴巴和图标的图案线, 标出各部分的草色。
用剪刀三维网在剪开一小口用2.0cm粗的圆竹杆在基质层上稍向上斜插35~40°打孔将草栽入, 用手按实。锐角栽入可使草根较深地栽在土中, 小苗斜向上生长, 着光好, 根系也可以自然向下, 抗旱性好, 浇水时不易冲掉。因为园博园建设工期紧张, 赶工的原因, 采用根坨法, 直接去盆分株将根坨上沿抹成细长尖圆条形裹上生根粉栽植, 稍荫干一下。这种做法在于植株大丛, 覆盖面积大、易种植、伤根少, 易恢复成果显著。栽植红、绿草时要按照先里后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 进行栽植, 密度以不见三维网为宜。
3“柳娃”立体造型的修剪与养护
“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缓苗后撤去遮阳网, 进行正常养护。俗话说“三分种, 七分管”, 种植容易, 管养难, “柳娃”立体造型的养护管理极为重要。
3.1 修剪
“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红、绿草栽好后立即及时修剪, 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要根据“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生长状况, 及时酌情修剪, 定期修剪, 促进分枝, 把各种颜色的草之间的分界处处理好, 使分界线笔直, 相互不交叉, 使图案纹理清晰, 整洁美观, 修剪以轻剪为主, 以保持其最佳的景观效果。
3.2 浇水
对“柳娃”立体造型进行了喷灌设施的安装, 采用海绵渗灌和微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护, 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大节约养护成本。
3.3 除草
注意观察“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是否有杂草生长, 发现有杂草, 就要及时清除杂草, 否则杂草就会与“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争抢肥料, 使“柳娃”立体造型效果大打折扣。在“柳娃”立体造型较高的地方拔草时要搭设脚手架, 尽量不要压到“柳娃”立体造型表面, 除草时发现枯萎的草时要及时更换补植, 维持“柳娃”立体造型长久的景观效果。
3.4 追肥
“柳娃”立体造型的栽培基质种植土中已具有一定的养分, 为了保证后期生长的需要, “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种植以后, 施用叶面肥, 可以根据生长情况定期在无风的傍晚进行叶面喷肥。
3.5 病虫害防治
“柳娃”立体造型的栽培基质种植土在种植前进行一定的消毒处理, 暴晒并已施入了一定的防病虫害药剂。随着“柳娃”立体造型的植物材料的生长, 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防腐杀菌。
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对“柳娃”立体植物造型摆展精心养护管理, 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和延长“柳娃”立体植物造型摆展所营造的景观效果, 成为园博园独特的景致, 为园博园的节日氛围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美丽。
4 结语
早在2009年年初,长清区就认准了发展目标,要靠“园博园”等大项目的聚集效应,带动旅游资源的全面整合,打响“灵动山水,休闲长清”旅游品牌。具体来说,主要是打造以园博园,齐鲁文化产业园等大项目,带动以灵岩寺等景区为核心的长清一日游、二日游和三日游线路。
“园博园值得游客来玩!”济南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国表示,济南市对园博园,五峰山等景区进行了资源整合,很多旅行社对园博园非常感兴趣。“济南园博园是山东生态旅游最大的亮点,希望更多的游客能到这里来看看。”
山东省的旅游主线路是“一山一水一圣人”。现在这条旅游线路上又有了园博园,这是一个新增的亮点。园博园不仅为济南为山东打造了一个多文化元素的大型生态休闲园,也是山东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新亮点,在全省生态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园博园的开放,济南市推出了十条特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充分考虑了园博园的因素。为了留下更多的客人,济南市现已整合了西部的旅游线路,把五峰山,灵岩寺以及高尔夫球场等景点都整合了起来。
随着园博园的开园,园博园的一些活动也逐步铺展开来。
农历虎年正月初三到初六,来自济南各县(市)区的40支优秀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到园博园轮番献艺,演出舞龙,舞狮,高跷,秧歌,锣鼓等具有浓郁山东风情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文艺节目。此举意在弥补景区冬季景观不足,拉动旅游消费,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园博园的平台作用,增加园博园的文化内涵。
据相关部门介绍,今后,大学生动漫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将纷纷上马。济南还准备在园博园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园”,展示山东乃至全国浓郁的文化特色。
2010年,济南市将进一步突出泉城特色,借助全运会,园博会的后发效应和世博会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旅游,首次提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设想。
2010年,济南市着力打造九大重点旅游项目,并将其打造成高端旅游产品。这九大项目包括:鹊山龙湖,五峰山旅游度假区,华山历史文化公园,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济西湿地、商河温泉度假区明府城改造,护城河景观带二期工程以及小清河游览带等。其中,济南市对黄河以北旅游资源的开发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济南市还将对老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帮助百脉泉,灵岩寺,九如山,九顶塔金象山,百里黄河公园,野生动物世界等景区,加快进入精品景区行列。力争让园博园等几家景区跻身3A级景区行列。深度开发名泉旅游产品,整合趵突泉大明湖,泉城广场,千佛山等中心城区旅游资源,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跨入全国特色大旅游区行列。
此外,园博会和世博会交织在一起的作用,对济南旅游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济南准备利用这个重要契机,着力提升日、韩,东南亚和港澳台市场,扩大欧美高端市场,争取世博会客源尽可能多地来济南旅游。
济南市定于今年9月的第一个周末,举办第十届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第十届山东周边省市旅游合作洽谈会紧密融入“东北亚旅游圈”、“亚太旅游合作组织”和“京沪旅游带”,“环渤海旅游圈”及省会城市群旅游圈。
尽管园博园参展城市达到86个,参展各类展园达到108个,创造了“建设时间最短,要求最高,展园不漏省份,数量超过往届”的园博奇迹,但如何解决园林公园特有的季节性难题,保持园博园的高品位和长期运营,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否则,仅庞大的养护成本就会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包袱。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园博园占地3000多亩,汇聚了国内外园林文化和造园技艺,是重庆人民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沿途游览了巴渝园、龙景桥、寒亭水汀、碧水桥、秋亭桥,在凌云桥上吃过午餐后,我们又去了艺术广场、模纹世界,最后就结束了一天快乐的旅程。
我以前来过园博园,但这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凌云桥。凌云桥是一座廊桥,“凌云”二字能体现出它的气势。远远看去,它就像一条横卧两岸的长龙;走近一看,上面雕梁画栋,真是精美绝伦!吃饭的时候,我们发现桥下有天鹅。天鹅一看见我们,就伸长脖子叫了起来,像要让我们给它食物。我们刚把一点零食扔下去,一条足有三四斤重的大鲤鱼捷足先登,将食物鲸吞下去。更让我们吃惊的是,那条大鱼游走后不久,一大群和它差不多大的鱼被吸引过来,继续抢夺天鹅们的食物。天鹅被激怒了,瞪着双眼,扑打着翅膀,好像要把鱼儿吃了似的,使劲地追啄着鱼;鱼儿为了“霸占”饵场,尾巴用力地向天鹅“反击”,闹得不可开交,水花四溅。这时鸭子可占了大便宜,趁着混乱游过来,偷偷大口抢食我们投下的食物。鱼发现了鸭子,向它们冲去。鸭子见势不妙,落荒而逃。这场水战让我们看得哈哈大笑。
上了高速,我们直奔目的地,不出我所料,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到了园博园。
这次我们要游玩的景点让我期待不已,因为据说这座坐落在郑州的园博园浓缩了全国各省的建筑特作文,让游客们能够感受到华夏大地的风光。而在我亲身进入园博园时,里面的景色也让我大吃一惊,北京园、上海园、厦门园、重庆园、海南等园中的建筑让我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豫园。在进入之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翠绿的树林和古铜色的古香和红色的长廊,长廊的附近还有石头围起的池塘,不停地喷涌着泉水。进去游览一遍,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走进黄冈园,迷人的花香与草香扑鼻而来,院落中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树木,秀丽非常,挺拔高大。走过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桥,我们来到一座楼阁前,牌匾上赫然写着“本草堂”三个大字,走进去,堂内的墙上画着各种药草,展览台上有李时珍研制的艾灸药方,我不禁感叹:中国医药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中华儿女是多么的睿智而辛勤!徜徉在百草园中,听着树上不知匿于何处的鸟儿的歌唱,看着巧妙绝伦的景致,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微风,真是小园几许,揽尽了芳菲!
我们乘车来到了新建成的园博园。步入园区,欣赏各地造园艺术的精华,真是让人美不胜收,赞不绝口 。
有园必有水,有水必有亭,园博园里的亭各式各样,造型别致、巧夺天工。有木亭、竹亭,有四角单顶亭、六角双顶亭,有方亭、圆亭等等。结合了“园博园”的地型地貌建造而成,与山水相映成趣,和秀丽风光融合一起,令人流连忘返。
我来到南京“梅林花雨”园的拜梅亭,这是由两座黄柱红顶的木制亭组成,两座方亭呈“吕”字紧紧相连,门旁两柱上写着:“满地绿荫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亭旁绿树环绕,梅树婆娑,只可惜不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走进扬州的“三月烟花”水月苑,这是一座四角八柱的长方亭子,四檐飞翘,依水而坐,黑色的瓦,黑色的柱,显得苍劲古朴。临水两柱上写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我站在亭里,微风吹来,岸边的柳树随风飘扬,水面波光粼粼,真让人心旷神怡!我依栏而坐,只见池中碧绿的荷叶片片漂在水面,粉色的睡莲含苞欲放,碧水中时有游鱼浮头,点出阵阵涟漪,静静地让人沉思。我想:这真是个吟诗读书的好地方。
宿迁的“林霭秋雨”的竹月亭,是一座竹制的四角方亭,四角飞檐,居高而立。门旁写着:“风劲露滴沥,月照影参差”。乍一看就像一位临风拔剑的侠客,气势凌人。我站高远眺,亭旁翠竹围绕,远处黄泥山下的玉带桥就像一条白色的玉龙,飞跃出湖面,在碧水上翻舞。
泰州的“翠园绿坡”的赏翠亭是一座六角双顶亭,就像一位害羞的女子,隐蔽在绿树假山中。
产品语义学强调的是产品与人的一种交流和互动, 通过产品自身的特征表达其具备的功能以及使用上的操作信息, 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传达给使用者, 建立人、产品、环境的和谐统一[1]。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让工业设计产品在以往简单的基础上富含了新的概念, 好的工业设计产品会让语义与产品完美结合, 会让工业设计产品不仅仅是在造型上还有精神上赋予新的含义。
设计符号的巧妙合理运用, 进而创造出符合人类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直观方式。不同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不同的环境内的环境设施作为环境中的重要元素, 在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时代,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在精神层次也需要与人进行互动, 所以语义设计在环境设施中的应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与设计》2010年12期由周夏夏和卜林森发表的《灯具形态语义设计的编码与解码研究》中, 提出了全新的编码和解码理论, 为我们解决产品语义学与灯具的关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2]。灯具的语义可以从造型语义、色彩语义、材料语义、工艺语义四大方面进行研究。人们对语义的认知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先天性生理认知。圆滑流线与锋利尖锐带来的亲和可触与刺激不可触;色彩与环境的协调;突出物与光滑面对人操控相应作出的反应状态……比如对冷热的感知直接通过触觉就能完成。2) 生活经验的积累。这是什么?供视的或供触的?安全的或危险的?机械使用或灵活拆解拼装……比如我们曾经被鸭子咬到过, 我们感受到了鸭嘴的力度, 那么在设计夹子的时候就可能联想到鸭嘴的结构, 取其产生强大咬合力的特点。3) 功能感知观。主观认识上的可转变性———触觉肌理的视觉美观和增加摩擦力的作用;石头的坐的作用;树和墙的靠的作用;坐具的案桌作用……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 人们对形态有一定的默认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扭转形态的灯具带给我们一种生命的抗争语义和一种“生命不可侵犯”的语义。可以体现该城市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风貌。球体形态为主的灯具带给人们“点”状视觉效果, 感觉活泼可爱, 同时能让我们联想到灯笼的形态, 能把照明这一功能进行合理转换, 让人们更接受这种新型灯具。“点”还能让我们联想到气泡、跳跃的球等, 会带给我们快乐、动感的视觉体验。鸟翼形态会让我们联想到鸟类, 于是自由、发展、飞翔的语义就由此产生了。水滴等自然有机形态, 能激发人们对自然有机形态有天生的喜好, 被人们感知, 比如:环保、绿色设计、人文关怀等。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形态的语义感知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们的生活阅历与经验, 形态赋予人们相关的联想, 我们从联想物中找出语义的表现点。
在河北省园博园环境设施优化设计时, 如果应用以上的语义特征进行语义表现点的编码时, 一定要设定一种直接的感官体验符号。也可以通过演电影的形式进行语义点的动态设定, 在设计时注重产品的情境化体验, 唤起人们的思考与联想, 建立一种情境化的体验手段。
在为园博园进行环境设施优化设计时, 可以线、面、体的视觉心理感受的范式去确定造型形态的符号。可以利用直线 (平面) 的阳刚;流线 (曲面) 的柔和和速度感;直线 (平面) 、曲线 (曲面) 并置的力感;球体的饱满和完美;锥体的稳定;叠加形体的厚重感……通过如下设计方法达到形态的语义正确表达的目的。1) 自然形态———仿生造型。分析总结自然形态形成的规律、秩序和结构, 从中抽出某一原理作为设计的元素。2) 几何形态运用———通过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新形态。从几何形态中寻找相关的构成原理, 研究几何形态运动变化 (变形) 的规律。3) 模糊形态———在不明确的形态信息中寻找合理的含义。从普遍性的原理中演绎个性化的语言。
为了让环境设施优化设计形成更深层次的意义, 是一种文化、历史、宗教、地域的体现, 提取意义的精髓进行象征性编码。这种编码就是对相关要素的整理、整合、变形、转换以及传承、应用的相关手段。
语义设计的魅力在于其存在的“语义的虚拟空间”。即留给使用者对形态的联想, 以及这种联想的无尽空间。在于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模式的可能性。语义学与河北省园博园环境设施优化设计的支撑关系应用是建立在人和产品的基本协调关系之内的研究, 是人们认识园博园设施的功能、类别、使用方式等相关信息的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环境设施优化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 是建立环境设施与人交流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浩, 高荺.语意的传达.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园博园迎来“神秘客人”
今年7月,园博园工作人员发现,园内“不请自来”了一些“神秘客人”——小白鹭、池鹭、夜鹭、白眉鸭等涉禽、游禽,此事被本刊报道后,园博园受到了大批观鸟爱好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赶来一睹“神秘客人”的真容。
10月下旬,随着园博湖及周边区域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增加,以及候鸟迁徙季节到来,观鸟爱好者认为,园博园正处在开园以来的首个最佳观鸟时间段。
正因如此,11月2日在园博园里举办的“园博园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就显现出特别的意义。这项由丰台区科协主办、本刊承办的展览,不仅用数十块展板介绍了园博园和园博湖中常见的鸟类,以及园博园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历程,而且展示了由野生动物爱好者、标本收藏家提供的鸟兽标本。栩栩如生的鹦鹉、翠鸟、小熊猫等珍贵的标本,令前来游园的人们大为惊叹。
据悉,这些动物标本,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死于野生动物贩运途中,并被贩运者抛弃的动物制成的。将它们制成标本并在公共场合进行展示,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这些标本也引人深思,当人类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时候,难免会侵入到原本属于其他动植物的“领地”。在拥有高科技的人类面前,其他的动植物往往只有退缩一途。这种“进”与“退”的不断重复,便是许许多多的动物选择远离人类的居住区。特别是在很多大城市中,野生鸟类只剩下了寥寥数种,刺猬、青蛙等其他一些小动物也几乎消失不见,以至于很多儿童只能通过观看动物标本,来了解原本分布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城市扩张驱逐无数生灵
城市扩张和人口密度增加,正在将越来越多原本生活在城市角落里的野生动物驱逐出城市,或者迫使它们改变习性。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少了一份带有野趣的风景。
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北京城失去了为数不少的“原住居民”。比如说,夏日雨后在城区很少能听到蛙鸣,鸟类的叫声也只有寥寥几种,只剩下人类活动营造出的繁华。所有这些时常与城市扩张相伴的“孤独感”,其本质正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衰退。
所谓“城市生物多样性”,通俗而言便是指城市里除了人类之外,还居住着哪些其他的生物,以及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生态系统。人类之外的生物越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越复杂,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就越高。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博士张劲硕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但比起数十年前,还是明显下降的。食物链被打断、环境污染和城市绿化大量使用农药,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污染使大量对环境质量敏感的动物死亡或者‘逃离’城市;绿地缺乏和绿化工作缺陷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干扰,也影响了不少动物的栖居。”
举例而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繁华地带,很难营造出足够面积的绿地,这就使昆虫的数量大为减少。出于整洁美观的考虑,很多城市草坪会只使用进口的耐寒草种,并将所有自然生长的本土草种当作杂草清除,这样的绿化思路不仅带来高昂的养护成本,也导致草坪生态功能极为薄弱,如果“绿色的沙漠”,几乎无法容留多少本土的昆虫。园林绿化部门对城市绿地喷洒农药,也令昆虫数量进一步减少。这些因素的叠加,令以昆虫为食的鸟类也大幅减少。兽类面临的情况与此类似,由于大量使用毒药灭鼠,以鼠类为食的黄鼠狼等小型兽类便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淡出京城。
“除了这些因素,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一些原本依赖城市环境的动物。”张劲硕说,“在大约30年以前,大部分人都不会封阳台,所以一座6个单元的6层左右的居民楼,可以容留50-60窝家燕筑巢。但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将自家阳台封起来,找不到栖息地的家燕就只得离开。”
尽管从整体来看,北京市的城市生态系统仍然有待改善,但在最近几年里也闪现出些许令人欣喜的亮点。张劲硕介绍说:“在国家动物博物馆附近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自建成开放至今,观鸟爱好者已经在园内记录到了176种鸟类。尽管这个数据当中包含了大量的旅鸟,但这里的鸟类种类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园博园能吸引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栖居,也是因为它以接近自然界的环境,提供了这些动物需要的食物和栖息地。”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窗口
园博园在园林艺术展示之外,还在于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窗口,让身处园博园和周边地区的人们,得以享受一种类似于古代北京城“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而在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漫长的“后园博时代”,这一层价值会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富德认为,在北京市严重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仍然让园博园的水景和造景完全维持现状,将是一项成本极为高昂的任务。因此,未来的园博园更应该向着展示“野趣”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利用园博园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和吸引大量野生动物的契机,将它打造成一座体现北方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原生态”动植物园。
在北京园博会闭幕之后,园博园不仅需要留住业已迁居至此的野生动物,还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引入一些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植物和小动物,“补完”野生动物之间的食物网。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分布在北方的小型动物,都有可能出现在园博园里,并且自行组成一套生态系统。”王富德说,“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在距离市中心不远的园博园里,与那些早已在城区消失的野生动物,比如刺猬、松鼠邂逅,可以成为让园博园持续保持吸引力的一种方式。游客们将会发现:北京城所在的土地上,原来曾经生活着如此众多的动物。”
我们终于来到期盼已久的北京园博园。对我们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真是一次艺术上的饕餮盛宴,让我们大开视野。
园博园位于丰台区永定河以西地区,展区占地267公顷,园博湖占地246公顷,总占地513公顷。北京园博会以“园林城市、美丽家园“为主旨,秉承文化传承,生态优先,服务民生,永续发展”的理念。园区规划布局为“一轴、两景区、三地标、五展园”,“一轴”即园博轴;“两景区”即园博湖和锦绣谷;“三地标”即三大标志性建筑:永定塔、中国园林博物馆和主展馆;“无展馆”即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展园。
此次园博会吉祥物——园园。“园园”运用北京市市花“月季”为设计元素,凝合了现代手法和传统的、民族的表现元素,有力展现“绿色交响、盛世园林”的主题,时尚化、拟人化的设计活泼可爱,富有活力,充满这自信,集“健康,活泼,开放,动感,时尚,和谐”于一身。此次园博会以“园林城市,美好家园”为口号,体现“和谐、创新、生态”的理念,将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我们参观了全国各地的经典园林景观,各地园林各有特点。建筑色彩江南园林一般以灰白为主色调,而北京园林则以红黄为主色调。影响最深的几个园林是北景园、武汉院、成都园,荆门园和岭南园等园林。首先说一下北景园,北京园展示了四合院风格的居民及中国古老民间建筑艺术。武汉园采用无边框水景像一面镜子,采用节能减排可循环利用的钢结构,屋顶也是自然采光,屋顶上有很多的绿色植物,进入室内给人以很清爽的感觉。武汉园区的水都可以循环再利用,还有收集雨水的功能100多个园区,每个展园的风格都具有特色。而成都园是以展示国宝大熊猫为主题的,园中的景观都具有大熊猫的元素。成都园的造型们区就鲜明的展出了他的特色,造型门是个熊猫的图案,进入园区,工作人员给我们放映熊猫的历史卡片,在成都园你还可以看到两只特别可爱、很讨人喜欢的小熊猫:芝芝和欢欢。而荆门园的设计紧扣“天下农脉,华夏谷源”这一主题。通过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再现了距今5000多年历史的屈家岭农耕文化在荆楚大地额继承与发展,荆门园个人觉得最好玩,里面有扁担、草帽、耙子等农用工具供参观者体验,甚是有趣。而岭南园以“岭南谣,故乡情”为主题,运用传统岭南林的造图手法,通过营造“九@春晓,月照各堂,南国红豆,雨打芭蕉。粤韵风华,渔歌晚唱,津塘荷风,妆台绮绣,虹云飞韵,秋水龙吟”十景,传承岭南园林的精髓和彰显岭南文化兼容、进取、务实和创新的精神。
此次园博会向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园林,让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南北文化的差异,但又融会贯通的场景,风格多样,提高了审美观,设计源于生活,科技园与创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环保、绿色,设计创新日新月异。
设计在于思维,此次园博会开发了思维,使我们的设计认识提高了很多,增加了美术素材的积累,为以后设计作品增加了更多创新的思想。
像园博会一样的视觉盛宴对我们思维的开拓作用很大。我们现在处于学习阶段,应不断使自己的审美观得到提高,尽量多的去参观一些大型的、代表性的展览。去努力开拓自己的眼界,积累设计素材,为以后更好的工作,工作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奠定基础。
同学们,让我们现在一起努力拼搏,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充实现在,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多创造一些好的作品,为祖国的未来添色添彩。
今年秋游的位置是园博园。听老师说,那里曾经臭气熏天,全武汉市的垃圾都往那里堆,我听了这句话都有点不想去了。可是到了园博园,我看到了紫色的薰衣草,看到了黄色的向日葵,看到了嫩绿的小草,还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池塘……
在园博园里我很开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仙人谷。那里喷出来的气冰冰凉凉的,就象我走在白云上面,可有趣了。
园博园实在是太大了。腿也酸了,口也渴了,身体一点儿都没劲了,老师说:“我们才走了园博园的一丁点儿。”
从东北角水门进入,便是花博大道,迎接我们的是五颜六色的郁金香,它外形像一个小酒杯,各种各样,五彩缤纷。它们早已展开花瓣迎接人们的到来。红似火,黄似金,粉似霞,白似雪,我忍不住赞叹道:啊!太美了!有的生出了朝外翻卷的花瓣,有的花瓣从花蕊向外颜色由浅及深,有的花瓣像浸过水的丝绸,又薄又软又轻,阳光一照仿佛透明一般……还有那绿色的花柱,都有美丽的弧度。
继续向前走,来到长清湖,湖水碧绿碧绿,微风一吹,波光粼粼,好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湖边几棵垂柳,被风一吹,像一个个长发飘飘的少女在跳舞。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全国各省的专类园,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有:哈尔滨园、南宁园……特别是北川园,让我了解了羌族人民的习性,让我感兴趣的是六角碉楼,做的仿佛是真的炮塔。一面墙上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酒坛子,好像长在那面墙壁上,也许是羌族人遗留下来的吧!在一面墙上是大禹治水的浮雕,我亲自爬上了高高的木制的吊楼,往下一看,好高呀!
五年级材料作文题目:济南园博园
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简称济南园博园)是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会址。济南园博园于10月19日开工建设,9月22日建成开放。园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内,距济南市区约25公里,周围景色优美,山水兼备,与长清历史文化古城区相连,毗邻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过境道路有104国道、220国道、济荷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济南园博园占地面积5176亩,其中水面面积1440亩,陆地面积3736亩,园区内主要包括题目:公共展区、中央湖区、国内园展区、国际未来园展区、专类园展区、休闲娱乐区、室内展区等景观区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陆地园博园,展园总数达108个,包括17个省内城市、45个其他城市、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21个国外城市,加上9个设计师展园和13个专类园,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水之门、花博大道、和谐广场、主展馆、科技展馆等主题建筑气势宏伟,各具特色。
盼望着,盼望着,春姑娘终于来了。星期六,我们全家与邻居一起到园博园找春天。
清早,妈妈开着车,大约行驶了10多分钟,来到了园博园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前一只硕大的彩色“公鸡”,“公鸡”向天仰着头啼鸣,好像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游览园博园的游客真多呀!我们随着人流来到检票口,进入到园内,到处寻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在万年青的枝叶上。我们沿着沥青路往下走,只见路旁修剪得整整齐齐的.万年青上面,长出了嫩红的小芽,有的小芽已经长成了红中带绿的小叶片儿;有的小芽才刚刚冒出一毫米。这些小芽长势良好,表现了它们对春天的无比热爱。
春天在五颜六色的花圃里。红色、黄色、紫色的蝴蝶花零零星星地铺在花圃里,每一朵的花里面都有黑色花纹,看上去真像一只只彩色的花蝴蝶,美丽极了!还有那橘黄色的四季菊,粉红色的点点红,也为花圃增添了许多春意。
春天在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坪上。远远望去,黄澄澄的草坪上,隐隐约约看得见一点儿绿色,那是新生的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孩子们在草地上滚来滚去,爬上爬下,拈了一身的枯草也不管不顾,尽情享受着春天的乐趣。
春天在那温暖的东风里。我们走在公园的大路上,一阵阵暖风吹拂着脸庞,就像妈妈的手抚摸在脸上,多么舒服啊!我以前只知道秋风扫落叶,可我这次也看见了温暖的春风吹得树上的黄叶漫天飞舞的盛况,我想过不了几天,树枝上黄叶落尽,定会长出绿油油的新芽。
微风轻轻地吹着,我已经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过了一小会儿,李校长对我们说清楚了注意事项之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了车。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园博园。
一进门,我就看到了:成片的小花、被修剪成凤凰的树……
我们首先去的是苏州园。苏州园位于园博园传统展园景区,定位是展示江南古典园林,着重体现私家园林的韵味,是一座融合苏州古典园林和金陵园林特色的集锦园。江苏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过去,苏州园林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
进入大门后首先是门厅,这是起轿落轿的地方。这里的门厅是仿造苏州留园的门厅而建,门厅有一片大照壁,门厅里种植有松、竹、梅这“岁寒三友”。
之后我们去了锦绣谷。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场,至园博会筹建仍留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深达30米的大沙坑。设计师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
最后我们去了北京园。这个依山而建、占地1。3公顷的北京园,由三进庭院组成,融汇了皇家园林的精华,包括幽雅的宫廷园、富丽大气的山水园、含蓄内敛的山地园,处处彰显了皇家园林富丽典雅的气质。
【园博园演讲稿】推荐阅读:
三分钟演讲稿(演讲稿)与三分钟演讲稿励志02-23
感恩演讲稿感恩演讲稿06-27
演讲竞聘演讲稿集合05-31
外语演讲比赛演讲稿06-01
公司演讲比赛演讲稿06-08
青春演讲稿励志演讲06-29
十大演讲家演讲稿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