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措施(推荐8篇)
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好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求严格按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二)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三)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1 预防措施
1.1 预防手术用物直接接触污染
①手术室用物直接接触人体组织、血液、体腔, 均为高危器材[2], 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必须一用一灭菌。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汽灭菌, 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对于不能耐温, 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敷料间, 按消毒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 柜内清洁干燥, 通风良好;超过灭菌有效期的物品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②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按无菌物品设专柜存放, 使用一次性物品前认真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包装的密封性等, 如有过期、不合格、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不清等情况均不可使用。
1.2 预防空气传播污染
①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置一张手术床。隔离手术间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应严格进行隔离管理。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进行, 无条件时应先行无菌手术, 后做污染手术。两台手术之间, 应做好环境净化和清洁消毒。感染手术严格做好隔离管理。②严格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 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及整理包布;普通手术室每日常规紫外线消毒1次, 每次2 h, 连台手术之间照射0.5 h~1.0 h, 洁净手术间大门应保持关闭状态。③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病人均需要换专用衣、裤、鞋, 工作人员须戴口罩、帽子, 口罩应覆盖整个口鼻部, 帽子应将头发全部盖住。④特殊感染病人, 手术通知单上要注明, 病人安置在隔离手术间, 采用隔离技术, 指派2名巡回护士, 手术后器械用物实行双消毒, 一次性物品焚烧处理, 手术间终末消毒处理后进行空气监测, 合格方可使用。
1.3 预防手术时间接接触污染
①严格“外科洗手”, 洗手刷高压灭菌, 参加手术人员采用肥皂液洗手2遍, 0.5%碘伏纱布擦拭2遍, 晾干后穿无菌手术衣, 戴手套。②严格手术中无菌操作。无菌器械台、手术野周围及手术者衣袖必须保持干燥, 一经潮湿应加无菌单或无菌袖套, 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污染应立即更换。③手术部位感染与手术时间长短、手术范围大小及病人自身抵抗力均有一定关系。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误伤,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同时对病人采取支持疗法, 增强抵抗力, 控制手术感染,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 手术室无菌管理
2.1 检测管理
手术间空气、物体表面、无菌包、手的微生物培养监测每月1次。2%戊二醛每周更换1次, 高压灭菌包外放3M指示带, 包内放化学指示卡进行双重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测定1次, 紫外线灯管使用不超过1 000 h。
2.2 监督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每位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科室应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日常工作中, 应针对人、物、环境控制院内感染, 做到人人参与, 相互监督, 特别是在手术台上、急诊抢救、更换实习生、新来进修生等关键时期监督尤为重要。
摘要:总结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手术用物直接接触污染、空气传播污染、手术时间接接触污染的预防, 手术室的无菌管理。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医院感染,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徐敏.综合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4) :358.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占外科医院感染的8.00%-40.00%,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另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可并发脓毒血症,增加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手术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1.1 外科医生必须做到技术精益求精。
1.2 重视缝合材料,建议手术选用组织相容性好,可吸收的缝合材料。
1.3 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2 完善的术前准备
2.1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
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2.2 择期手术前,如果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应尽可能待此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鼓励患者戒烟,指导病人在选择性手术前戒烟。
2.3 在术区消毒前,彻底清洗切口及附近皮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
2.4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I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術、眼内手术等;③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I类切口,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4 重视外科手术技巧
采用微创手术操作正确使用电刀、电凝,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有效止血,保护正常组织,尽可能减少失活组织和异物,避免意外探入空腔脏器,在手术部位消灭死腔,正确选用引流物和缝线。
5 引流的问题
正确把握外科引流的适应证,慎重对待“预防性引流”,不必要的引流可增加SSI的风险,必须放置引流时,应在远离手术切口的部位另行戳口放置引流,应尽早拔除引流物。
6 术中保温
保温:围手术期低温是指患者的中心温度低于36℃,几乎所有全身麻醉患者都会发生低温,降低了机体手术部位感染的防御能力。研究表明: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能力方面高温比正常体温更有作用,大量的重要免疫反应都在体温高达40℃时增强。建议尽早为患者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
7 术后管理
7.1 切口缝合后覆盖吸附能力较好的敷料,渗湿后立即更换。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
7.2 手术后24-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应严密监视切口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不提倡覆盖时间超过48h。
7.3 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7.4 规范护理操作进行各类护理时应规范操作,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发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给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吸痰前应每次更换吸痰管;每日应评估各类导管是否需继续保留,并及时拔出各类导管。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择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手术室感染;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56-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各类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侵入性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其中预防手术室感染是防控医院感染中的关键与重点。手术室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就医的时间内所致的感染,而入院前所潜伏或携带的感染不包括在院内感染之中。据有关调查表明,易感体质、身体抵抗力弱、药物作用、医院环境污染及病房缺陷、在医期间交互感染等因素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1]。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相关措施,严格细致的检查每个护理操作环节,避免感染在院内的出现与扩散。为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感染,我院在手术各环节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样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3~71岁,平均46.2±5.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9例,其它2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5.8±6.2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8例,骨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8例,其它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即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制度管理:认真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认真落实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护理操作,加强隔离消毒制度,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同时加强执行与监督制度。②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认真按照护理流程及查对制度进行操作,提升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与观念。③加强基础护理措施:术前术后给予空气消毒,保持清洁。每日通过消毒剂湿式打扫地面及擦拭物体表面,将无菌物品放置于专用位置,并定期消毒清洁。放置、使用灭菌物品时应注意检查其完整性及化学胶带指标色彩,若有可疑情况不应作为无菌包应用,术前及术后应及时对器械进行全面消毒。强化对手术器材及物品的灭菌消毒管理,确保无菌合格率达到100%,通过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特异性感染及感染用品应以“消-洗-消”为原则进行双消毒处理。重视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配合防控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④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强化人员管理,医护人员及所有患者须更换手术服及患者服,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者禁止进入手术室。术前对患者病情给予细致掌握,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有效咳嗽、深呼吸、拍背等)以及术前准备工作(备皮、清洁卫生等)。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此提升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发生,加速切口的愈合速度。术中应注意保暖,注重无菌操作意识,以此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术中应降低空气中细菌落入切口的数量[2],传递器械时应注意动作幅度,术后更换约束带、被罩、床单,开窗换气,及时处理术后污物,同时定期对患者切口给予检查及处理,避免感染加重。术后应对各类型管道给予妥善固定与认真标注,保证管理的畅通,做好失禁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并遵医嘱加强饮食指导,以此提升免疫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率(%)表示,两组间对比以x?检验,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手术的成功率与完整性。手术室感染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患者自身衣物或携带感染所致的污染常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3]。因此,加强各项消毒管理,尽最大努力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出现是护理工作的关键,这既能够保障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又能够有效减少医疗风险。
我院对手术室进行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这对防控手术室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针对手术室感染的护理干预是从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拓展而来,有效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护理干预前合理改善手术环境,保持空气新鲜有利于减少感染出现的几率,在感染性手术后采取正确及时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在本次护理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消毒洗手是常见的护理步骤,但部分护理人员常因消毒意识缺失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发感染。因此,手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需要时可戴一次性手套,注意两手高于肘部,防止污染。
总之,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感染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各科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结合当前我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际,现就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工作
通知如下:
一、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1、一级特别洁净手术室适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脑外科、心脏外科、眼科等无菌手术。我院手术室条件未达标。
2、戊二醛熏消机不能达到灭菌要求,硬式内镜、塑胶类等手术器械不能达到灭菌。
3、洁净屏滤网清洗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4、术中无保温设施,低体温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5、手术器械过多,放置不规范,存在物品污染。
6、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各室间人员不能做到相对固定。无铅屏风设施,防护不到位,工作人员反复进出,人员数量和流动无法限制,空气质量无法保证。
(二)人员因素
部分工作人员不能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卫生、院内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执行不力,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漠,防控知识欠缺,发生多起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后,有关医务人员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具体表现在:
1、个别手术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2、术中个别医务人员不能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技巧欠缺,不能有效止血和减少组织损伤。
3、部分感染性手术通知单未注明。手术部位无标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手术部位清洁不到位。
5、有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用药时机不合理,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失血量大 于1500毫升时,术中未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6、备皮方式任然为剃毛,存在潜在皮肤破损,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
7、患者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力低下,存在潜在隐患。
(三)设备、器械因素
1、手术室设备陈旧,使用不便,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感染风险。
2、个别器械清洗不彻底,有污渍,管腔类器械干燥不充分。
3、无低温灭菌设备,腔镜及塑胶类器械不能达到灭菌要求。
4、现用清洗消毒机无消毒功能,清洗、消毒流程不合理。
5、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监管不力。
(四)术后切口护理
1、换药碗未一人一用,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换药时未带口罩、帽子、无菌操作不严格。
2、换药室管理混乱,陪人不限制,卫生不洁,物品混放,棉签、敷料未使用小包装,无菌储槽未注明打开日期,超过24小时使用。
3、病房空气质量差,陪人多,加床过多,物品放置不规范,不具备换药条件。
4、病情观察不及时,术后对伤口渗出,敷料有无松动、脱落、污染,患肢血运、引流情况等观察、记录不及时。
(五)其他方面
1、感染病例微生物标本送检不及时。
2、我院微生物室无厌氧菌培养基。血常规复查不到位,CRP复位不及时。
二、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控制
(一)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实施有效防控
1、更换和添置手术室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2、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3、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4、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5、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 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6、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7、购置气枪、水枪等清洗设备,确保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合格。
8、加强对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监管到位。
9、加强换药室和病室管理,物表及时清洁,限制陪人,用物规范放置。
10、使用小包装棉签、敷料,取消开放式贮槽,减少无菌物品污染。
11、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12、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1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14、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15、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16、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17、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
18、术后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严格进行手卫生
19、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组织管理
全院医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管理措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坚持 “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多学科参与,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检验部门、药学部门、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以及 临床手术科室多个部门协作的合作机制,各部门间协调沟通,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推进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三)落实重点环节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监控和管理,将医院感染管理由全院综合性监测向关注过程的目标性监测转变。对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实施有效监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规定。完善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流程、认真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及有关手术器械、内镜及其他侵入性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四)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
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提升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针对院内感染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督促院内感染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认真执行院感信息监测和信息报送制度,对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全面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认真总结评估。最大限度降低我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l
在1882年,当问到在手术中什么是创新时,恩斯特·贝格曼说:“现在我们在手术前洗手”。直到20世纪的早期,外科医生戴手套才成为常规。
l
自从霍尔斯特德将乳胶手套引入手术小组,特别是自从19世纪80年代约瑟夫·李斯特抗菌法的发现,外科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斯特用苯酚冲洗开放的伤口并且用此溶液浸泡手和手术器械的方法使与手术操作后伤口感染相关的死亡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虽然有他的努力和其他许多医生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发现,感染仍然会发生,其中许多是在清洁手术操作后发生的。这说明我们对切口化脓的认识还不全面。
l
本次课程将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微生物学和危险因素以及预防进行综述。
l
流行病学
l
在美国,外科医生每月要进行大约200万次的操作,而且几乎其中是在门诊完成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估计2.7%的手术操作会并发感染,美国每年至少有486000次医院内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占所有医院内感染的15%,使其成为排在第三位的医院内感染。大约经历过手术的所有患者的2%~5%和经历过结直肠手术患者的10%~20%发生了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延长住院时间约1~3天,每个伤口感染的花费在3089美元之间。
l
仅在美国,1992年手术部位感染一年的全部费用约达到几亿到几十亿美元,出院后治疗的费用和患者在处方上的花费、收入的损失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很少计算在内。l
定义
l
在1992年,由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美国医院流行病学学会(SHEA)和外科感染协会组成的联合小组修正了这一定义。并且选择“手术部位感染”这一术语来描述可能包括在感染过程中的不同组织层的感染。根据这一定义,手术部位感染被分为①切口感染和②器官/腔隙感染。切口手术部位感染被进一步分为表面切口感染(包括皮肤和皮下感染)或深部切口感染(包括深部软组织)。在手术过程中,2/3手术部位感染被限制在切口,1/3包含有达到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l
表面感染的定义要求在手术操作30天内至少发生下列情况之一: l
1、来自于表面切口的脓性渗出物;
l
2、从表面切口的液体或组织无菌培养中分离出微生物;
l
3、至少下列感染体征或症状之一:(a)疼痛或触痛,(b)局部的红、肿或发热,(c)外科医生有意地打开表面切口,除非培养是阴性的;
l
4、外科医生或随访医生诊断的表面切口部位感染。
l 在放入植入物的手术操作一年内发生的感染也被认为是手术部位感染。深部切口和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被进行了相似的定义。l
病因学 l
手术伤口污染物可源于不同的来源:
l
1、内源性原因,根据进行的操作类型不同,来源于患者周围的皮肤或粘膜(胃肠道、口咽或泌尿生殖器粘膜)或空腔脏器。多数手术部位感染来源于内源性原因,由患者自身菌群构成大多数手术部位污染物。l
2、外源性原因来源于与患者接触的环境、手术室人员、手术室空气和手术器械等。l
3、血源性原因
l
由于外科医生的职业性质,他们不可避免地损伤缩主的第一道防线;皮肤或粘膜屏障。一旦这些屏障被破坏,微生物进入手术部位的人口就毫无阻挡,而且在伤口开放的操作过程中微生物也会进入。然后一个复杂的防御机制体系被激活杀伤这些微生物。当伤口内一个或更多的微生物表达的毒因子压倒了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时,感染就发生了。
l
手术内的污染水平也依赖于操作的类型。在几年中,传统的伤口分类根据手术内污染的水平进行分类(见表1)。
l
表1
传统的伤口分类
l
分类(感染%)
标准
l
清洁(<2%)
l
选择性的(不是急症或意外);主要是闭和性的;无急性炎症或胃肠道、口咽、泌尿生殖器、胆道或支气管道的横断;没有操作的中断 l
清洁沾染(<10%)l
急症或意外的不同于“清洁”的病例;选择性的,胃肠道、口咽、胆道或支气管道的控制性打开;细少的溢出和/或小的操作中断;在7天内通过清洁的切口再次手术;皮肤完整,检测阴性 l
沾染(20%)l
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无化脓);全要的操作中断或从空腔脏器大量的溢出;小于4小时的穿透性创伤;被移植或覆盖的慢性开放性伤口 l
感染(30%-40%)l
化脓或脓肿;术前胃肠道、口咽、胆道或支气管道穿孔;大于4小时的穿透性创伤
l
外源性原因
l
在清洁的手术操作中,由于外科医生没有切开粘膜或空腔脏器,外源性污染源是重要的。因此,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小组成为污染的重要媒介物。
l
血源性和淋巴性来源
l
内源和外源的污染来源都是在手术时获得的。在手术操作24小时内,大多数手术伤口被充分地缝合以使它们可以抵抗术后护理或后来操作所致的接种。然而,在操作后的数天、数周或数月血源性和淋巴源性途径能接种在手术部位。来自远隔感染灶的手术部位的接种能成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另一个来源,但不是一个常见的致病机制。l
微生物学
l
细菌会导致大多数的手术部位感染,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两种从感染手术伤口分离出来的最常见的微生物,并且分别占感染伤口的14% 和 20%,这些细菌可能是正常皮肤菌群的一部分,因此当伤口开放时可以造成污染。在心脏手术中,葡萄球菌占导致胸骨感染的细茵的94%。
l
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反映出手术的部位和外科医生是否进入粘膜或空腔脏器。例如,由于每克粪便中存在大约1010~1011细菌,结肠直肠操作可能将伤口暴露于大最的需氧和厌氧细菌之中。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需要进入口咽或阴道的手术操作中,这些部位存在需氧和厌氧细菌在内的大量细菌,可以污染手术部位。l
厌氧菌本身几乎从不引发感染,但是经常与任意的肠革兰阴性菌一起,仅作为混合菌群一部分引发感染。l
少见的微生物能引发手术部位感染,而且它们伤口培养中的重新获得指出了操作中断或无菌原则或手术小组成员中的携带者。
l
危险因素
l
像危险因素一样,预防措施也可被分为三类 : l
1、手术前措施(且的在于减少宿主危险因素);l
2、手术中措施(目的在于减少手术危险因素);l
3、手术后措施。
l
极少的流行可以追溯到污染的粘性敷料、胶带和污染的自来水。罕见病原体引发的流行导致了正式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手术后护理引发流行的原因。由于这些感染极少见,所以将不对本后措施做进一步讨论。
l
表2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建议
l
IA类建议a l
①在择期手术前确定和治疗所有远隔部位的感染,并且对远隔部位感染的患者推迟择期手术直到感染被消除。
l
②除非毛发在切口或其周围,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否则手术前不必剔除毛发。l
③如果要剔除毛发,应在手术前迅速剔除,最好使用电推剪。
l
④只有在有指征时才结予预防性抗菌剂,而且根据特异手术中对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大多数病原体的有效性和已发表的建议选择抗菌剂。
l
⑤通过静脉结予起始剂量的抗菌剂,并计时从而保证手术时在血清和组织中达到药物的炎菌浓度。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抗菌剂的治疗水平,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一直维持到手术中关闭切口后数小时。
l
⑥在结肠手术前,除了静脉抗菌剂的预防外,还需通过使用灌肠剂和泻药物理准备结肠。在手术前一天结予均分剂量的非吸收性口服抗菌剂 l
⑦对高危剖腹产手术,在脐带被钳夹后迅速给予预防抗菌剂。
l
IB类建议b l
①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充分控制血糖水平,并特别避免于术前高糖血症。
l
②鼓励戒烟。指导患者至少在择期手术前30天中停止香烟、雪茄或烟斗及其他形式的烟草消费品(例如,咀嚼品、浸泡品)。l
③不要将停止手术患者必要的血制品作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l
④至少在手术前一天晚上要求患者用消毒剂淋浴或洗澡。在进行消毒皮肤准备前,彻底冲洗和清洁切口及其周围部位以去除污染。
l
⑤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准备。l
对手术小组成员:
l
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至少2~5分钟的术前消毒。洗刷手和前臂直到肘部。
l
手术洗刷后,保持手上举远离身体从而使水自指尖流向肘部,用无菌毛巾擦干手,并穿上手术衣,戴手套。
l
一台手术将要开始或已在进行中时进人手术室或无菌器械暴露时,应该减口罩,将口鼻完全盖住。l
当进入手术室时,戴帽子或防护罩,将头面部毛发完全罩住。l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不可穿鞋套。l
II类建议c l
进行术前消毒皮肤准备,要从中心向外周做圆周形消毒。如果必要的话,准备区域必须大到可以扩展切口或建立新的切口或引流管的部位。
l
在保证患者能做充分的术前准备的情况下,使术前住院时间尽可能短。
l
对手术小组成员:
l
在当天进行第一次刷手前,清洁每个指甲的下面。不在手或臂上戴珠宝等饰品。l
新观念
l
1、氧作为一种抗生素
l 动物模型中显示与正常氧含量相比,较高的组织氧含量导致较低的感染率,而且降低氧含量可导致更高的感染率和更严重的感染发生。此外,就像抗菌素预防的效应一样,这一效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术后短暂的时间内是最大的。
l
2、使患者温暖
l 轻度的低体温导致血管收缩,从而降低氧运输到伤口间隙并伴有随后的中性粒细胞的损害。在人类实验研究中显示用电能的绷带控制的切口局部加热可以提高组织的氧合作用。l
现在,在手术室中对患者积极加温已很常见。l
3、围手术期输液
l 研究显示围手术期输入含白细胞的同种异体血液成分是手术后细菌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
l
3/5研究由于癌症而接受择期结肠切除术患者的随机临床实验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在接受输血的患者中至少增加一倍。
l
4、手术技术
l
由于没有开放性伤口,理论上,像微创手术等新的手术技术应该与减低于术部位感染率相关。但是,由于任何新技术涉及一个学习曲线,这些数字可能会发生变化。外科医生特有的手术数量和手术部位感染或死亡之间的关系被描述如下:进行更多手术操作的外科医生会获得经验并有更低的手术感染率。
l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统计分析整群选取的209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该院骨科有植入物的Ⅰ与Ⅱ类手术患者62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 男性患者为436例, 女性患者为185例。2013年6月—2014年10有植入物的Ⅰ、Ⅱ类手术骨科患者1478为观察组。其中, 男性患者为764例, 女性患者为714例。该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措施, 采用的是医院常规控制预防感染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采用常规化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的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 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与掌握有关植入物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易感染的危险因素, 以及预防与控制感染措施。尤其强调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严重性, 护理人员要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意识[2]。同时对手术患者以及其家属加强围手术期各阶段的预防感染健康宣教, 其中包括:手术前沐浴, 保持皮肤清洁准备的重要性;手术中麻醉以及手术中配合的注意相关事项;手术后手术切口, 以及引流液性状的观察等。
1.2.2 加强环境的管理
(1) 手术室环境的控制: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30%~60%,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3℃之间。保持好手术室内外环境的整洁清净, 控制好进入手术室的人员。 (2) 病房环境的管理:在不影响患者保暖的前提条件下, 每日两次开窗通风以及病房物体表面与地面的清洁, 尽量减少病房内陪护以及探视人员, 尽量将探视以及换药的时间错开。将感染患者同非感染患者进行分开安置。
1.2.3 手术前的护理
(1) 正确评估患者的情况:正确评估有植入物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存在的风险, 对于风险比较大的患者尽可能地早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 (2) 手术前淋浴以及手术区皮肤清洁准备:在手术前1天晚上, 指导患者使用洗必泰进行淋浴, 如果手术必须备皮的, 应当在手术当天在病房内备皮衣后送入手术室[3]。 (3) 口咽部以及鼻腔的去定植治疗:将浓度为0.5%消毒液PVP-Ⅰ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10倍以后配制成新消毒液, 每个患者用量10 m L, 在患者手术前1 d, 床位护士应指导患者使用消毒液拿棉签擦拭患者双侧鼻腔处4次, 手术以后应当由床位护士对患者双侧鼻腔处每日擦拭4次, 连续3 d。
1.2.4 手术中护理
(1) 护理人员应当熟练地配合医生实施手术, 严格地管理无菌器械与一次性植入物[4]。 (2) 维持手术中患者的体温保持在正常体温范围内, 手术当中应当根据手术需要使用保温或者加温设备, 其中使用的液体 (包括冲洗液与输液) 要全部加温至37℃, 防止患者低体温现象发生。
1.2.5 手术后护理
(1)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预防感染各项基础的护理, 密切认真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引流的通畅, 仔细观察伤口一及引流液的性状, 倘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地报告主治医生。 (2) 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执行手卫生, 保持洗手设施的配备齐全。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对科室要不定期进行督查洗手的依从性以及正确性, 并将其列入各科室质量的考核范围之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对比则采用χ2来检验, 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由原来的2.25%下降到0.88%, 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由88.41%提高到了92.76%。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护理人员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不仅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增加、技能提高和态度行为方式也会得到改善, 可以预见患者手术部位可能出现感染风险, 从而能够采取积极主动预见性的有效护理, 可以取得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5,6]。在围手术期, 通过开展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 能够使患者以及其家属掌握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的相关健康知识, 认识清楚预防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注意点, 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有关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与护理, 促进患者手术伤口的尽快愈合与身体的恢复。
此外, 据匡春玲等研究[7]表明:手术室空气当中悬浮菌密度同感染危险性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围手术时期显微性异粒或者异体微粒若进入切口会加大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风险。而人员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手术室门的频繁开闭也会增加微生物的污染[8]。所以, 保持好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做好患者手术间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以及控制好人员的管理等多种环境的干预属于预防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主要措施。经过骨科术以后患者大部分属于卧床患者, 所以换药大部分在病房中进行, 再加上患者多数不能行动自理, 陪护人员比较多, 非常容易造成病房内出现各种感染病毒与细菌[9], 若病区的环境不够清洁, 可以将病原菌带入患者伤口引发感染。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属于多重因素进行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 只有重视在围手术期每一个环节与每一个细节的正确管理, 才能切实有效地降低患者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发生率[10]。该研究中,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由原来的2.25%下降到0.88%, 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由88.41%提高到了92.76%。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也说明, 对于骨科手术感染的预防,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发挥作用和效果。
在综合护理干预中, 还应重视手术器械的消毒质量。由于手术器械带来的的细菌污染属于患者手术部位引发感染外源性细菌的重要来源。外来器械具有流动性大特点, 一般由器械商清洗与消毒, 存在着很大的严重安全性隐患。因此, 手术室护士必须确保使用的外来医疗器械是由本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过统一的清洗与消毒以及灭菌, 经过植入性手术器械作的生物监测合格以后, 才允许在手术中使用。只有严格管理规范好外来的器械, 才能够保障好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灭菌的质量, 降低在骨科的植入物手术的感染。
综上所述, 实施加强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 并且确保每个环节能够落实到实处, 能够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并提高骨科患者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 ,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作植入物的Ⅰ与Ⅱ类骨科手术20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前 (2012年3月—2013年6月) 的6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 (2013年6月—2014年9月) 的14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由该院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的监测, 将经过监测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将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作对比性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由原来的2.25%下降到0.88%, 患者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由88.41%提高到了92.76%。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而且能够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综合护理干预,骨科护理
参考文献
[1]陆惠根, 张中伟, 徐红伟.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0 (8) :262.
[2]褚彦青.风险意识在骨科手术配合中的体现[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6 (1) :180.
[3]龚喜雪, 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25 (3) :114.
[4]陈璐.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 2009, 10 (S1) :219.
[5]S.Scaltriti, S.Cencetti, S.Rovesti, I.Marchesi, A.Bargellini, P.Borella.Risk factors for particulate and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air in operating theatre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4, 18 (4) :163.
[6]方密兰, 金丽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6 (1) :105.
[7]匡春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3 (27) :347.
[8]J.W.Tang, I.Eames, Y.Li, Y.A.Taha, P.Wilson, G.Bellingan, K.N.Ward, J.Breuer.Door-opening motion can potentially lead to a transient breakdown in negative-pressure isolation conditions:the importance of vorticity and buoyancy airflow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3, 11 (4) :592.
[9]安艺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7 (5) :187.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07-02
化脓性阑尾炎是由细菌侵入和阑尾管控腔阻塞引发,以至造成多为肠道内各种病菌混合感染,在临床外科医学上是常见病、多发病;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其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0%~20%;患者感觉很痛苦,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故有效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为临床救治率的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6例,为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经临床诊断;20例为化脓性阑尾炎,8例为化脓性阑尾炎并伴有阑尾穿孔,5例为急性坏疽并伴有阑尾穿孔,10例为伴有局部性腹膜炎,3例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男24例,女22例;年龄为13~65岁,平均年龄42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天,全部行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对4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全部行阑尾切除手术。
1.2.1标准化操作: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对患者行手术前30分钟由静脉输入注甲硝唑0.5g,每8小时1次;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其局部麻醉;用络合碘液常规消毒,75%的酒精在准备切口手术处再消毒;当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腹腔内有渗出液或积脓时,先切一小口,用吸引器吸出脓液,湿纱布吸咐干净脓液后扩大切口,然后切除病变阑尾。
1.2.2切口定位:根据临床症状选择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开腹壁各层进入腹腔,切口长约3~5cm。
1.2.3及时手术:在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如时间较长,空气中附有的细菌、切口周围的皮肤毛囊内的细菌等因排汗使切口污染;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长时间用工具撑拉切口,可使切口处局部组织缺氧,也会加大切口的感染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及时快速、熟练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从而可降低切口感染率。
1.2.3手术过程的预防措施:①为减少手术切口肠粘连、疣、腹膜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行手术时要使皮肤与皮下组织无菌状态下操作;操作时手术人员要避免用手接触组织,应尽量用器械工具操作,利用腹膜组织抗菌力较强的保护作用,根据阑尾炎手术切口大小用止血钳将腹膜外翻固定在皮肤保护巾上,以防发炎的阑尾腔破裂脓液流出腹腔,而引起脓液外溢污染。②手术时要对腹腔内的脓液要彻底吸出,用含有抗厌氧菌药物灭滴灵的生理盐水反复清洗;缝合腹膜后彻底清除局部被污染的皮下脂肪组织及彻底止血,再用0.5%甲硝唑液冲洗皮肤及皮下组织2~3次,间断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不留死腔。③患者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的病症下,会造成阑尾局部严重发炎、脓液甚多,阑尾周围脓肿而无法进行阑尾切除时,应在右下腹处放置一引流管,由切口外侧缘引出,同时注意放置引流管位置,避免腹腔内液污染切口,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1.2.5术后预防措施:术后继续合理使用抗生素静滴,以缓解阑尾发炎症状,并通过静脉注射氨基酸、糖、脂肪乳进行短期的营养补给,在术后24~48h内将引流管拔除,在48h后医务人员要每日为患者换药更换无菌纱布1次。
1.2.4感染诊断标准: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的患者,切口位置如感觉局部发热、急性腹痛,或出现红、肿等症状;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拆线引流时在切口处流脓,并间接性有线溢出及出现小脓点;可诊断为切口感染。
1.2.5资料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4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行标准的手术操作,对手术切口做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44例7天拆线,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结果表明切口愈合率占95.65%,切口感染率占4.35%。
3讨论
阑尾炎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其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0%~20%;而我院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上述数据,由此可见在规范手术治疗阑尾炎同时,正确保护切口,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清洗创口并清洗干净,把切口组织间隙液吸干,术后用酒精纱布湿敷等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是相当有效的。
3.1早期诊断和处理十分重要,要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参与者准备和接受手术者的准备,重点是手术者的手和患者术野的皮肤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数并能维持一段时间完成手术。
3.2术中严密保护切口。切口大小要适合,为避免感染,术者在手术前就要考虑切口的设计。腹壁脂肪较厚者,尽量避免用电刀切割,防止切口脂肪坏死、液化。术中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擦净血迹。切除阑尾之后所用的器械不要使用。腹腔探查前要洗净手套上的血跡,在缝合阑尾残端时再洗一遍手。缝合腹膜时需剪掉缝扎坏死的腹膜和结扎线,以减少坏死腹膜的感染机会。缝合腹直肌肌腱及腹外斜肌腱膜后,皮下组织再用1%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缝合皮下组织时避免缝合过紧或留有死腔,并防止皮下脂肪滴的残留。
3.3术中止血要完善,要钝性分离肌肉,术中出血要逐一止血。肌肉组织要钝性分离,不要用力过猛,切断肌肉组织的方法尽可能少用。
3.4术后需置引流管者,其位置最好在离切口较远的低位处从腹壁引出,引流管有妨碍间质细胞覆盖脏器吻合口的不良作用,从而延迟伤口愈合并增加感染发生率,因此,不宜紧贴吻合口处安置引流管。引流管剪有侧孔部分应放在腹腔内,避免腹壁内这一段留有侧孔,使引流出的部分炎性渗出液及脓液通过侧孔流至腹壁的间隙积存而导致腹壁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周云龙,杨益明.二期缝合预防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实用外科杂志,2010,(6).
[2]陈建发,吴绍毫.阑尾切除不缝腹膜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9,21(7).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措施】推荐阅读:
105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09-07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09-23
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措施07-03
普外科腹部手术感染的临床治疗措施10-30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1-24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曹丽丽06-23
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07-24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措施10-31
白内障手术后护理措施11-21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