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

2025-03-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共11篇)

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 篇1

农情信息工作超额完成。截至目前,共向《张掖农业动态》提供信息12条,采用8条;刊发《张掖种业简讯》1期,“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简讯3期;向张掖农业信息网提供信息6条;向XX种业信息网提供种业信息65条,全部被推荐到中国种业信息网“地方新闻”栏目中。省、市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信息报送任务全部超额完成。

2.项目争取工作扎实有效。在加快实施“XX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家投资政策,结合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现状,编制了“金张掖种子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可研报告,力争通过争取国家种子工程项目资金,进一步夯实全市种子产业的发展基础。

3.种业协会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市种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基地落实、隔离区划定、种子发运等方面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召开常务理事会议1次,会员大会(年会)1次。年初联合市农业局开展了杂交玉米种子企业“重质量、守信用”等级评估工作。协会承担的“张掖玉米种子”证明商标注册登记工作进展顺利。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一、存在问题

一是种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制种面积的逐年扩大,种子市场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也逐年增大。但受地方编制限制,种子管理人员少,种子管理经费不足,尤其缺乏区域试验、质量抽检、市场监管等专项工作经费,缺乏必须的交通、通讯等执法设备,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种子执法工作的需要。

二是“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由于涉及的县(区)和部门众多,个别部门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部门间协调统一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展。

三是玉米制种面积过大,影响种子质量的隐患依然存在,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给全市种子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四是种子检验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宽检验范围,提高检验技术水平。目前我站的种子检验工作仅局限于玉米种子四项指标测定和蔬菜、花卉、瓜类作物种子的水分、发芽率、净度测定,尚不能开展蔬菜、花卉、瓜类种子的纯度测定和马铃薯病毒病检测,种子检验范围和检测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对隔离区不达标的种子生产田,由种子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措施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并下发《制种田报废通知书》,由各县(区)种子管理站监督执行。同时将企业基地隔离区不达标情况记录在案,作为本“重质量、守信用”企业等级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评估结果中予以降等降级处理。对非法生产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其种子田由各县(区)种子管理站重点监控,以确保种子质量。7月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花期田间检验工作,种子收获后开展质量抽检,确保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田父母本杂株率和母本散粉株率不超过国家标准,种子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二是抓好马铃薯种薯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市、县(区)种子管理站持证检验员开展不同时期的田间检验和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防治工作,确保马铃薯种薯质量,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是继续开展种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加强与县(区)种子管理站及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的协作,以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子,抢购、套购种子等行为为重点,全面开展种子市场清理整顿,确保种子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 篇2

1 检验员应具备四种业务能力

1.1 具备技术员能力

种子检验员对自己实施的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必须是内行, 不但要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工作规范, 还要了解种子进出口国的标准与要求, 关注检验项目, 熟悉检验规程、检验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同时, 还必须是懂种子生产技术的内行, 熟悉作物、品种的特征特性、制种技术、加工流程、质量检验、包装仓储和种子标签标注各环节, 掌握品种特性、生产规范和技术规范, 能够正确把握种子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并对种子企业的质量控制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把种子检验工作的关注点放在重点企业、重点季节、重点作物、重点区域和重点市场上, 放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控制上, 放在进出口种子质量有波动的企业上, 放在新品种推广和市场开发等环节上。

1.2 具备管理员能力

企业是种子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种子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种子检验员应该具备对种子企业的监督管理能力。

一要依法监管。依据种子法律法规、技术和工作规范, 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达标种子检验室,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日常监管中, 要善于发现问题, 督促企业搞好整改, 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种子质量稳定。

二要互动管理。检验员要加强同企业的管理和检验人员的沟通, 通过互动交流,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档案管理和种子质量状况, 对生产经营档案进行抽查, 对种子质量结果数据实行倒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照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查安排, 对种子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抽检, 对其种子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提高企业的认同度, 有效地进行管理, 提高监管效果。

1.3 具备信息员能力

市级种子检验机构对种子企业和市场来说具有质量信息优势, 而检验员是种子检验机构和种子企业和市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纽带。检验员要像信息员那样, 一方面为企业具体的种子检验工作服务, 另一方面为种子企业提供最新的种业信息和发展动态、种子政策法规、质量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使种子企业跟上种业发展步伐。

1.4 具备研究能力

市级种子检验员要及时捕捉国内外种子检验方面的最新科技动态, 对已经在种子检验上取得显著效果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免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要结合自身实际逐渐引用, 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研究操作技术和检验方法, 不断提高市级种子检验水平。

2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的途径

2.1 以设置市级种子检验机构为契机构建平台,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管理办法》, 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种子管理部门设置相对独立的专职检验机构。按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准则》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能力验证办法》的规定, 具备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手段与措施的实施和测试能力, 通过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中心组织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能力验证考核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检验机构资格考核。考核合格后的种子检验机构, 将有资质和能力开展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及面向社会的仲裁、委托检验, 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 提升种子检验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 以调整种子检验工作思路为先导, 更新观念,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

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种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对种子检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级种子检验员要适应新形势, 更新观念, 调整工作思路。

2.2.1 工作定位上要从“检验员向检验官”转变。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要加强本辖区内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的监管。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检验员要拓宽思路, 调整工作定位, 突破原来主要以技术手段为检验行政行为的观念, 建立以技术、监督、信息等综合管理办法的行政行为的观念。检验员不但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还要有实施岗位责任和技术责任能力。

2.2.2 检验模式上要从“检验向检验、监管并重”转变。

随着外资种子企业的进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种子质量的提高, 原来对企业种子产品的检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种业和种子市场发展要求, 要向企业种子生产过程检验和市场流通的商品种子检验转变, 即“检验向检验、监管并重”的检验模式转变。检验员要依据种子法律法规、技术与工作规范要求履行岗位职责, 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作物种子采取不同类型的监督管理办法, 推进检验模式的转变;对影响种子质量的重点环节建立长效机制, 其核心要求是确保进入市场流通的商品种子达到国家标准, 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安全的种子。2.2.3监管方式上要从“管种子向管企业”转变。对种子质量要从生产、加工、包装、仓储到销售实施全过程的检验监管。抓好种子质量源头, 抓好种子质量关键控制点, 采取行政许可、日常监管和诚信管理等手段,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 保证种子质量。

2.2.4 检验依据上要从“熟悉采用国家标准、合同要求向国际标准与要求”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 种业发展国际化进程加速, 发达国家的大型种子企业进入我国, 扩大种子的进出口贸易将成为大势所趋。要多渠道广泛收集发达国家的种子标准与技术规范, 并依据种子进出口标准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满足种业国际化需求。

2.2.5 检验重点上要从“常规项目向基因、分子等项目”转变。

随着品种科技含量的提高, 不仅要对种子四大指标进行检测, 还要对种子进行品质、转基因等项目的检测, 把关系到人身安全、种植安全的进出口种子和国家在双边、多边协议中规定的种子检验项目作为检验重点。

2.3 以增长管理知识为重点, 加强培训,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

随着种业发展对种子检验工作要求的提高, 教育培训任务仍然艰巨, 要提高检验员的综合能力, 就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培训。

2.3.1 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

在掌握常规种子检验技术和检验理论的基础上, 特别要加强生物、信息、免疫、计算机等技术与理论在种子检验上应用的培训。

2.3.2 国际贸易知识的培训。

要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 了解WTO相关规则, 把种子检验工作放在国际贸易、种业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 指导具体的检验工作。

2.3.3 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

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 就是要有发现企业在管理上、种子质量上存在问题的能力, 才能有管理上的抓手, 企业才会听并按照要求去做, 这样监管效果才会好。

2.3.4 培养沟通能力。

同企业管理层的沟通是落实种子检验监管任务的重要环节。检验员除了和企业的检验人员沟通外, 还要提高沟通层次, 同企业部门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将种子检验要求自上而下, 而不是自下而上的来贯彻落实。

2.4 以岗位锻炼为根本, 注重实践,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

检验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勤于学习, 刻苦实践, 善于借鉴, 善于总结;对岗位工作思考要多, 眼界要宽, 思路要清, 专业要精, 方法要实;在借鉴同行经验上要虚心, 要找到不足, 取长补短, 还要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管理与检验方法, 用先进经验与方法指导本职工作, 做到一专多能。

2.5 以落实责任制为保证, 完善制度, 提高检验员业务能力

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种子检验工作;发展趋势;问题;发展对策

随着我们国家经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农业生产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在祖国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到处都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迹象。当今,随着农业生产建设的迅猛发展与壮大,作为一名农业建设者,我深深的知道:取得这样的农业生产建设成果与种子检验工作是分不开的。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国家已经把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视为日常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我们更要从种子检验工作的发展趋势中认清种子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找出一条完善的解决发展对策出路,才是硬道理,才会实现农业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建设发展,并有利于种子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呢?为此,文章结合新形势下种子检工作的发展趋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几点研究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有利于种子检验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与研究分析,对于促進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同时,笔者也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具体分析研究如下:

一、当今,我们国家种子检验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们国家种子法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国家的经济正逐步走向国际全球化发展,种子市场会越来越向国际化的市场发展,随着种子市场的发展与壮大,种子质量管理的工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在这种局势下,为种子检验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随着农作物种子的种类增多,种子的市场会越来越繁荣,这样会有很多种子企业发展滋生,他们要想在种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保证种子质量,不断完善种子检验工作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

二、种子检验工作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要想提高和确保农作物种子质量,一定要重视种子检验工作。可以这样说种子检验工作是确保种子质量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可以说,随着种子行业的发展,种子商家越来越多。因此,在种子销售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种,很多农民因为购买的种子是质量恶略的假种,到最后不仅减产,甚至出现了一些种子纠纷事件。所以,种子检验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农民买到的种子是保质保量的,从而保证农业丰产丰收。这就是种子检验工作的主要意义。

三、新形势下,从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种子检验工作比发达国家起步晚,技术落后,加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区域性差距,个别地方物质条件及意识水平相对滞后,种子检验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1、检验室条件落后。少数贫困地区或基层种子站仍在使用原始的旧仪器、旧设施,缺乏现代化的检验手段,检验室面积不足,人员不齐,设备不全,方法陈旧,意识落后,样品保管不善,记录档案不全,有的无法正常开展检验工作。2、检验人员技术落后,没有经过培训考核,不具备检验员资格,无证上岗,身兼多职。根据《种子法》及相关配套办法的规定,种子企业检验室应配备不少于两名经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员,并具有相关专业的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检验工作三年以上,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务。3、操作不规范,检验结果不可靠。主要体现在:扦样没有代表性。扦样是检验工作的关键技术,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先决条件。扦样的基本原则是具有代表性。而有的检验员工作不负责任,怕费事、图方便,扦取样品的频率不够,数量不足,导致结果不准确。测量水份不准。由于没有烘箱或有烘箱怕麻烦,一般直接用水份测定仪测量水份,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电阻式或电容式仪器,其灵敏度都较差,使用前必须用标准法较正,否则容易产生误差。还有,净度分析不准以及发芽试验不准等。

四、有利于种子检验工作的发展对策

1、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要对种子检验员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对过不同的培训考核模式。使其清楚地了解国际种子检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种子检验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系统地学习与种子检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种子检验原理和检验操作技能。通过培训,更新知识,使其业务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有一个全面的提高。为以后在种子工作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对违规操作、出具虚假检验证明的检验人员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取消检验员资格以净化种子检验人员队伍,维护法律的尊严。2、加强领导,稳定检验队伍。种子检验工作技术性强,又具体,检验人员成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种子检验第一线,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大力宣传种子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检验员待遇。检验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才能如鱼得水,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检验员队伍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素质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结束语

总之,种子检验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种子检验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好坏。现今的社会形势下,要想提高和保证种子质量,就要重视并加强种子检验工作。我们国家要想农业生产要想获得大丰收,首先就要保证农民购买到的种子是优质优良的,但这些都离不开种子检验工作的帮助与支持。本文只是对新形势下种子检验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分析,希望通过此文章的描述,对今后促进农业生产、有利于种子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贤来.开展种子标准化工作 提高种子质量[J].新疆农业科技,1980年03期

[2]伍先知.现代国际种子公司剖析[J].世界农业,1980年08期

种子检验员考试重点-田间检验 篇4

1.2.3.田间检验是指在种子生产中,在田间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对品种纯度进行评估,同时对作物的生长状况,异作物,杂草等进行调查,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符合性的活动。品种真实性是指供检验的品种与文件记录(如标签,品种描述等)是否相符。品种纯度是指在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品种特征是指某一作物品种在形体形状上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征象,标识,如植株的高矮,颜色等。品种特性是某一作物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生物学性

状,即对作物本身生存和繁殖有利的性状如作物的生育期,抗病性等;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在田间检验过程中,应以质量性状为主,结合使用数量性状。

4.5.6.7.8.9.质量性状是指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表现为非连续发布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小。数量性状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在分离群体中表现为连续分布,可以用数量单位表示的性状如株高,受环境影响较大。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由差异的现象。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自然变异的原因有染色体重组,断裂,缺失,天然杂交,自然界化学,物理因素引起的突变。自然变异是引起品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纯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杂株率是指检验样区内所有杂株/穗占检验样区本作物总株/穗数的百分率。散粉株率是指检验样区内花药伸出颖壳并正在散粉的植株占供检验区内本作物总株数的百分率。

定的数值

11.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定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12.大田用种:由常规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定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13.田间检验的目的:检查种子田的品种特性是否名副其实,以及影响种子质量的各种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检查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剩余遗传分离、自然变异、外来花粉、机械混杂和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对种子质量产生的影响,以确保收货时符合规定要求。

14.田间检验的作用:一是,检查制种田的隔离情况,防止外来花粉污染引起的纯度降低;二是,检查种子生产技术的落实情况;三是,检查田间生长情况,特别是花期相遇情况;四是,检查品种的真实性和鉴定品种纯度,判断种子生产田生产种子是否符合种子质量要求,报废不合格种子生产田,防止低纯度种子队农业生产的影响;五是,通过田间检验为种子质量认证提供依据。

15.田间检验原则:

一、田间检验员应识别可区分品种间的特征特性,熟悉种子生产方法和程序;

二、建立品种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特性描述;

三、依据不同

作物和有关信息,策划和实施能覆盖种子田的、有代表性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取样程序和方法;

四、田间检验员应独立地对田间状况作出评价,出具检验结果报告。

16.田间检验员的要求:

一、熟悉和掌握田间检验方法和田间标准、种子生产的方法和程序等知识,对被检作物有丰富的知识,熟悉被检品种的特征特性;

二、具备能依据品种特征特性确认品种真实性,鉴别种子田杂株并使之量化的能力;

三、每年保持一定的田间检验工作量,处于良好的技能状态;

四、应独立地报告种子田状况并作出评价,检验结果对委托检验的机构负责。

17.田间检验员的支持:

一、被检种子田的详细信息;

二、小区种子鉴定的前控结果;

三、被检品种有效的品种标准描述;

四、检验必备的其他手段。

18.田间检验项目:

一、成产常规种的种子田

前作、隔离条件

品种真实性;

杂株百分率;

其他植物植株百分率;

种子田的总体状况

二、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

隔离条件;

花粉扩散的适宜条件

雄性不育程度

串粉程度

父母本的真实性、品种纯度

适时先收获父本(或母本)

19.田间检验时期:在品种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检察,苗期、花期、成熟期

20.种子田生产质量要求:

前作:

小区种植鉴定

小区种植鉴定的目的:一是鉴定种子样品的真实性与品种描述是否相符;二是鉴定种子样品纯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或种了标签标注值的要求。

小区种植鉴定的作用:前控(当种子用于繁殖生产下一代种子时,该批种子的小区种植鉴定对下一代中子来说就是前控。在种子生产,如果对生产种子的亲本种子进行小区种植鉴定,那么亲本种子的小区种植鉴定对于种子生产来说就是前控。)后控(通过小区种植鉴定来检测生产种子的质量便是后控。)后控也是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鉴定种子样品纯度是否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之一。

前控和后控的主要作用有:

1、为种子生产过程中的田间检验提供重要信息,是种子认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可以判别品种特征特性在繁殖过程中是否保持不变;

3、可以鉴定品种真实性;

4、可以长期观察,观察时期从幼苗出土到成熟期,随时观察小区内的所有植株;

5、小区内所有品种和种类的植株的特征能够充分表现,可以使鉴定记载和检测方法标准化;

6、能够确定小区内有没有自生植物生长和播种设备是否清洁,明确小区内非典型植株是否来自种子样品;

7、可以比较相同品种不同种子批的种子遗传质量;

8、可以要据小区种植鉴定的结果淘汰质量低劣的种子批或种子田,使农民用上高质量的种子;

9、可以采取小区种植鉴定的方法解决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争议。

小区种植鉴定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在种子认证过程中,作为种子繁殖过程的前控与后控,监控品种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是否符合种子认证方案的要求;二是作为种子检验的目前鉴定品种真实性和测定品种纯度最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小区种植鉴定方式:当地同季、当地异季、异地异季

小区鉴定需要品种的标准样品,标准样品最好由育种家提供。

小区鉴定程序:试验地选择(前茬珍同类作物和杂草的田块作为小区鉴定的试验地; 为了使种植小区的出苗快速而整齐,除考虑前作要求外,应选择土壤均匀、肥力一致良好的田块,并有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小区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同一田块,将同一品种、类似品种的所有样品连同提供对照的10.淘汰值是在在充分考虑种子生产者利益和较少可能判定失误的基础上,将样区内观察到的杂株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作出有风险接受或淘汰种子田决

标准样品相邻种植,以突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细微差异;

2、在同一品种内,把同一生产单位生产、同期收获的有相同生产历史的相关种子批的样品相邻种植,以使于记载;

3、当要对数量性状进行量化时,小区设计要采用符合田间统计要求的随机小区设计;

4、如果资源充分允许,小区种植鉴定可设重复;

5、小区鉴定种植的株数,因涉及到权衡观察样品的费用、时间、和产生错误结论的风险,究竟种植多少株很难统一规定。但必须牢记,要根据检测目的而确定株数。如测品种纯度,使用4N原则确定株数;

6、小区种植的行株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大株作物可适当增加行株距,必要时可用点播和点栽)、小区管理、鉴定和记录(成熟期、花期、和食用器官成熟期是品种特性特改正表现最明显的时期,必段进行鉴定。记载的数据用于结果判别时,原则上要求花期和成熟期相结合,并通常以花期为主。小区鉴定记载也包括种纯度和种传病害的存在情况)、结果计算和容许差距、结果填报。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

田间鉴定:农作物种子在大田种植后,因种子质量或者栽培、气候等原因,导致田间出苗、植物生长或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双方当事人对造成事故的原因或损失程度存在分歧,为确定事故原因或损失程度而进行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工作。

田间鉴定应遵循的原则:公平、公正、科学、求实

种子纠纷引起的原因:

一、非种子质量引起的纠纷:

1、非正常气候,2、栽培管理不当,3、植物病虫害。

二、种子原因引起的纠纷:

1、品种适应性纠纷,2、假种子纠纷,3、劣种子纠纷,4、宣传欺骗纠纷。

田间现场鉴定的程序和要求:田间鉴定申请通常以书面形式提出,口头提出鉴定申请的,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受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制作笔录,并申请人签字确认。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种子管理机构对田间鉴定申请不予受理:1,针对所反映的质量问题,申请人提出鉴定申请时,需鉴定地块的作物生长期已错过该作物典型性状表现期,从技术上已无法鉴别所涉及质量纠纷起因的,2、司法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已对质量纠纷作出生效判决和处理决定的,3、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通过田间现场鉴定的方式来判定所提及质量问题起因的,4、纠纷涉及的种子没有质量判定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要求的,5、有确凿的理由判定纠纷不是种子质量所引起的,6、不按规定缴纳鉴定费的。

田间鉴定专家组需3人以上的单数,专家应当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具有相应的专门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5年以上。专家回避制度:

1、专家鉴定组成员是种子质量纠纷当时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亲属,2、与种子质量纠纷有利害关系的3、与种子质量纠纷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

专家鉴定组现场鉴定实行合议制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半数以上通过有效。

主要性状指品种所固有的不易变化的明显性状,如小麦护穗形,穗色。次要性状指细小不易观察但稳定的性状,如小麦的护颖的性状,颖肩。易变性状指容易随外界变化而变化的性状。如生育期等。特殊性状指某些品种所特有的性状,如睡到的紫米。

小麦:一植株性状1:芽鞘色绿色和紫色。芽鞘出土约1-2CM时目测芽鞘颜色。2幼苗出土习性:分三类,匍匐地面:幼苗平铺于地面。直立:幼苗余地面呈直角。半匍匐:幼苗余地面程斜角。冬麦越冬前观察,春麦5-6片叶期观测。3幼苗颜色:淡绿色,绿色。观测时间:分蘖盛气。4叶耳色:绿紫。抽穗观测旗叶叶耳颜色5茎叶穗上的蜡质:分无,少,多。开花至灌浆期观测茎和叶6植株高:分蘖节或地面至穗顶的高度,60CM下为特矮,61-80为矮,半矮,81-100为中,101-120为高,120以上为特高。7株型:抽穗后根据主茎与分0的松散程度分三类,主茎与分蘖垂直夹角小于15‘为紧凑,大于30‘为松散,介于二者之间为中等。8杆色:黄色和紫色。成熟期观测茎杆。

二叶片形状:1旗叶长度:25cm以下为段,25.1-30cm为中,30cm以上为长。2旗叶宽度:1.5cm以下为窄,1.5-2.0cm为中,2.0cm以上为宽。在灌浆期测定旗叶叶长和叶宽最宽处3旗叶角度:20‘以下为挺直,20.1-90‘为中等,90以上为下坡。奇穗候用量角器测量旗叶和穗下茎之间的夹角。4叶茸毛:分无,有。抽穗前后观测旗叶和倒二叶,三叶片。

三穗部形状:1穗长:主穗基部小穗节至穗顶部的长度,6.0cm以下为特短,6.1-8.0cm为段,8.1-10.0cm为中,10.1-12.0为长,12.0cm以上为特长。2小穗密度:小穗在穗轴上排列的疏密程度,20以下为稀,20.1-25.0为中,25.1-30.0为密,30.0以上为特密。穗形:分为六类。纺锤形:穗子两头尖,中不稍大,长方形:穗子上中下正面和侧面基本一致,圆锥形:穗子下达上小,棒栱形:袖子上大下小,上部小穗着生紧密,椭圆形:穗短,中部宽,两端稍小,分枝形:小穗分枝。4穗色:红白黑紫5芒:Fu尖完全不延长为全无芒,小穗FU有直芒或曲芒为有芒。6芒色:白黑红7芒长芒长40cm以上为长芒,穗的上下均有芒,40cm以下为段芒,芒勾曲呈蟹爪为勾曲芒,芒卷曲长度为3cm以下为短曲芒,3长芒以上为长曲芒。8芒的分布:有扇形和品行形,扇形分宽扇形和窄扇形。9护颖:颜色分为白红黑,护颖的茸毛分有和无。形状分披针形,椭圆形,卵形,长方形和圆形。肩的形状分为无肩,斜肩,方肩和丘肩。嘴的形状为钝形,锐形,鸟嘴形,外曲形。脊为明显和不明显。10穗粒数:25以下为少,26-35为中,36-45为多,45以上为特多。

种子检验员考试重点-扦样v 篇5

扦样是种子取样或抽样的名词,由于抽取种子样品通常采用扦样器取样,因而在种子检验上称扦样。扦样是种子检验的重要环节,扦取的样品有无代表性,决定种子检验的结果是否有效。

扦样的目的是要获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该扦样定义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代表性含义:1获得一个重量适当的样品,2与种子批有相同的组分,3这些组份的比例与种子批组份比例相同。扦样是一个过程,首先从种子批中取得若干个初次样品,然后将全部样品混合成混合样品

1初次样品:对种子批的一次扦取操作中所获得的一部分种子。

2混合样品:是指种子批内所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3次级样品:是指通过分样所获得部分样品

4送验样品:是指送达实验室的样品,该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或次级样品。

5备份样品:是指相同的混合样品中获得的用于送验的另外一个样品,标识为备份样品

6试验样品:指不低于检验过程中所规定的重量的、供某一检验项目之用的样品。

扦样原则:扦样的过程必须遵守的原则

1被扦种子批均匀一致。2按照预定的扦样方案采取适宜的扦样器和扦样技术扦取样品。为了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规程对扦样方案所涉及的关键三要素即扦样频率、扦样点以及各个扦样点扦取相等种子数量作了明确规定。3按照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的原则分取样品。4保证样品的可塑性和原始性。5扦样员经过适当培训。

种子扦样员职责:

1根据检验任务起草扦样方案,按本单位管理规定上报审批2做好扦样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扦样所需的各种器具材料证件文件和资料。3严格按照批准的扦样方案和扦样要求的规定进行扦样封缄并履行有关手续。4妥善保管样品,及时安全的把扦取的样品交送到检验室5按照检验任务和检验规程规定,分区试验样品。6遵守有关保密规定7其他。

种子批: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种子批大小:一批种子超过规定量5%时,需分成若干种子批。

种子批大小示例:小麦10000-10500kg,豆类20000-21000kg,大于小麦种子25000kg,玉米种子40000-42000kg。

扦样器具与使用方法:(扦样器长度略短于被扦器的斜角长度)

扦样程序:

1确信扦样器余盛样器清洁干净2确信种子袋不要超过两货盘高3扦样时扦样器尖端拨开袋一角的线孔,扦样器凹槽向下,自袋角处尖端与水平成30度向上倾斜慢慢插入袋内,直至达贷中心,4手柄旋转180度,使凹槽旋转向上。稍稍震动,是种子落入空中,是扦样器全部装满种子。5抽出扦样器,即可打开孔口将种子倒入盘内或桌上、纸上6用扦样器尖端在扦孔处划一十字,播好扦孔,也可用纸站好,7取保混合样品在混合和分样时不会发生混杂。从种子批扦取送验样品程序

一根据被扦作物种类,准备好扦样必须的仪器:扦样器、样品盛放器、送验样品袋,供水份测定的样品容器、扦样单、标签、封签、粗天平等。

二检查种子批1种子批大小,检查种子批的代数和每袋的重量,确定总重量看是否超过规定要求,如超过分几批分别扦样。2种子批便于扦样状况3检查种子袋封口和标识(所有盛装的种子必须封口,并有一个相同的批号或编码的标签,此标签必须记录在扦样单或样品袋上)4检查种子批均匀度。三确定扦样频率:扦取初次样品的频率,要根据扦样容器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袋装种子15-100kg。

袋装种子的最低扦样频率对照如下数据1-5袋每袋都扦,6-14袋不少于5袋,15-30袋每三袋至少一袋,31-49袋不少于10袋,50-400袋每5袋至少扦取一袋,401-560袋不少于80袋,561袋以上每7袋至少扦取一袋。

小包装种子:是指在一定量值范围内装在小容器内的定量包装,其质量的量值范围规定等于或小于15kg。

对小包装种子扦样,采用100kg’重量的种子作为扦样的基本单位,小容器合并成基本单位,基本单位总重量不超过100kg。扦样频率还是按照上边扦样频率。四选择扦样方法和仪器扦取初次样品是指根据种子种类,包装的容器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扦样器扦取初次样品。

五配置混合样品

六送验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一)送验样品的重量,因检验项目需要数量不同分为以下三类:①水分测定,需磨碎的种类为100g,不许磨碎的50g。②品种纯度鉴定③所有其他项目

(二)送验样品的的分取:通常在仓库或现场配得混合样品后,即可称其重量,若混合样品重量与送验样品重量相符,就可作为送验样品,如数量较多时,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出足够数量的送验样品。,当仓库或现场没有分样器具时,也可将混合样品带入种子检验室进行分样。

(三)送验样品的处理,供净度分析等项目样品应装入纸袋,贴好标签封口。供水分测定的样品,应将其装入防湿密闭容器中。

七填写扦样单:(一般两份,监管机构三分,扦样单的内容)扦样员姓名、身份及签字②被扦单位的姓名及地址③扦样日期④种子批号或标签号⑤种和品种名⑥种子批重量⑦容器数量⑧检测项目⑨有关影响检测结果的扦样环境条件的说明⑩被扦单位提供的其他信息。

分样器具的选择注意丸粒化的种子分样时下落距离不超过250mm。

分样程序:送验样品送到检验室后,首先要进行验收,验收包括样品包装,封口是否完整,重量是否符合规定最低重量要求,验收合格后按规定进行登记,从速安排分样和检测。

钟鼎式的分样易流动的种子分两次,不宜流动的3-4次,大于等于小麦种子的用大型钟鼎式(玉米)横隔式适用于大粒有副壳的种子,流程短。

徒手减半分取法:有fu壳的种子分样,1将种子均匀的倒在一个光洁的平面上,2用平边刮板将种子从分混匀形成一堆。3将整堆分成两半,每半再对分,得到四个部分,然后把其中每一部分减半形成8分,排成两行,每行四个部分。4合并和保留交错部分5重复4直至分得所需样品重量为止。样品保存与管理:低温8度,湿度不大于40%。

样品保存与管理:接收时应认真检查样品的状态,特别是样品的标签包装和封签是否完好,同时记录作物种类,品种名称,样品重量批号受检单位送样时间 异质性可以用净度、发芽、种子粒数

样品的领取:检验任务书的内容样品标号作物种类品种名称,样品重量,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完成日期。

样品识别:不同样品识别(编号),样品不同检验状态的识别(检验员标记)

样品保存到异议期后(15天),纯度检验样品要保存到该作物下一个播种期。

种子的优秀作文 篇6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大树的种子,被泥土覆盖。我孕育梦想,总想早日长成参天大树,为人类遮风挡雨。在春雨的滋润中,在阳光的照耀下,在秋风的召唤里,在冬雪的磨砺下,我始终不忘记生根发芽的梦想,向往茁壮生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变得枝繁叶茂。春天,有人在我的荫蔽下写生;夏天,我是人们的凉蓬;秋天,我为人类奉上甘甜的果实;冬天,孩童们在我的怀抱中戏雪我十分欣喜,因为,作为一粒种子,我完成了当时的梦想。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迎春花的种子。虽然,我在贫瘠的山坡上孕育青芽,但是,我依然有梦想,我要为人类预报春的信息,早早的为大自然带来春的生机。阳光里,长成了一朵小黄花,谁也不会想到,我曾经是一粒平凡的种子,从贫瘠干旱的土地里崛起。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平凡却伟大、坚强而乐观的种子。

★ 种子的自述优秀作文

★ “爱种子开放日”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 梦想的种子初一优秀作文

★ 关于种子话题作文

★ 一粒种子课文内容

★ 种子期商业计划范文

★ 梦想的种子

★ 《小种子》读后感

★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

初探种子纯度检验方法 篇7

关键词:种子,纯度,检验方法

品种的优良对于幼苗的成活率的高低起到决定作用, 近年来, 种子的生长情况也愈加受到农民、农业部门的重视。因此, 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来检验种子的纯度, 进而了解种子以及幼苗的生长情况, 预测未来各个时期作物的生长状态是农业务种部门的重要任务。

1 检验种子纯度的必要性

在种子中间, 纯度的高低对于种子的生长的各个时期也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关系。如果种入纯度较低的种子, 即种子在特征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生长的适应性也大不相同, 很可能会造成种子的减产;且对于特性不同的种子, 杂交、自交方式各有差异, 种植起来也会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检验种子的纯度能够基本上保证种子的纯度以及未来的作物的产量。

2 种子检验方法

2.1 形态检验法

形态检验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肉眼的观察, 对种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包括种子、种苗、株期的形态进行观察。对种子形态的观察分为对于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外表部位的特征等等。种苗的形态检验是指对种苗的形态进行细致的观察, 例如有些种子幼苗的芽鞘部位的颜色突出, 或者顶部细长, 又或者是中间粗壮等等, 来辨别种子的不同形态和长势[1]。这种种子检验方法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 方便快捷, 但不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显:操作起来十分困难, 数量过多时耗时间较多, 且种子之间的外表特征十分近似时, 不易区分, 很难辨别种子之间的差异性。而且, 通过人眼观察, 手工操作还存在另外的劣势, 操作起来精确性比较差。[2]

2.2 对种子结构的检验

通过内部的形态检验对种子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外观观察。鉴于该种方法精确度较差, 可以对种子内部的结构进行解剖来科学的观察、检验。内部检验的范畴主要有种皮、胚、胚乳或子叶等部分。在显微镜下, 通过分离种子的种皮、胚乳等构造, 观察其中的种子表皮的皮层厚度, 或者通过鉴别胚乳的有无、硬度来断定种子是否归属于一致。通过解剖的手法对种子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 检验种子纯度的精确程度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但此方法受到种子各个不同生长时期的限制, 会使检验出的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2.3 蛋白质电泳技术检验方法

之前阐述过了通过人眼直接进行的种子形态观察法进行种子纯度的检验, 除了这两种之外, 可以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分离, 来进行种子纯度的检验。蛋白质电泳技术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电泳技术的方法来分离或者染色种子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的主要意图是通过体现蛋白质的多态性和反映DNA的不同的组合情况, 进而反映蛋白质的差异性、种子的差异性。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弥补通过内部结构检验种子纯度的不足, 不受种子生长所在不同时期的影响, 精确度较好;但不足是操作起来有时不易控制, 温度或气压在不合理的范畴时, 容易导致蛋白质酶失活, 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检验。

3 对种子检验方法的评析

3.1 发展优势

当前阶段种子检验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个学科知识的不断完备有了极大程度的发展与完善。种子的检验方法通过显微镜、解剖、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不断更新对于种子检验方法的进一步认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它们的发展为种子纯度检验奠定了学科基础以及技术基础, 有强劲的发展后劲。

3.2 发展劣势

种子检验存在很大的优势条件, 但不足也是现实存在的。例如, 人才素质培养尚不完备, 检验种子缺乏有力的科研团队, 也能体现了人们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缺乏持久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 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还未到十分纯熟的程度, 有些简便的化学方法进行作物检验时, 对操作者的手法提出的要求较高。经验如果不够丰富, 很可能对种子的检验结构做出不正确的估算, 影响了日后的种子检验的发展进程。

3.3 发展前景

从作物种子检验方法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 需要相关的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农作物种子检验方法上面, 多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培养更多的高端知识技术性人才加入各领域, 形成良好而过硬的科研团队, 不断学习先进的种子检验技术经验, 开拓创新, 从而对现阶段的作物种子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推动种子检验方法适合国家的发展, 提供高产量、高质量的作物。

4 结语

种子的纯度高低影响未来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 需要人们充分提高对于检验种子纯度重要性的认知。虽然种子检验纯度的过程很难一直无阻, 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一定会推进种子纯度的检验向更广阔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赵侠科, 李延峰.农作物种子纯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 2013, 23 (2) :44-45.

栀子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篇8

关键词:栀子;种子;检验规程

中图分类号: S33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248-04

栀子又名黄栀子、山栀,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干燥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1-2]。栀子果实为倒卵形或椭圆形蒴果,熟时为金黄色或橘红色,有5~8条翅状纵棱,顶端有5~8条长度与果体几乎相等的窄披针形宿存花萼。栀子蒴果中含有种子多数,并与果肉紧密相连。栀子的繁殖方法主要为压条或扦插,也可用种子繁殖。

中药材种子大多是药材生产中的副产品。由于我国无种子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管理机构[3],绝大多数中药材种子缺乏质量检验规程和质量分级标准,而种子的检验和质量分级又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当前种子检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4]和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对栀子种子的扦样方法以及代表种子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包括种子真实性、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生活力、千粒质量等)进行了检验和鉴定方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栀子种子的检验规程。根据本检验规程的试验结果,能够达到对栀子种子质量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目的,从而可以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栀子的栽培与种植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本试验各个部分中所用的仪器及试剂材料见表1。

试验用药材样品为作者于2012年10—11月从江西省樟树市、安徽省亳州市采集或直接从药农处购买所得,经过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科组葛菲教授鉴定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2 试验方法

1.2.1 扦样 根据栀子种子的市场流通情况、生产水平和单次可能交易量,以及种子的形状、大小、表面光滑度、散落性等因素[5],查找并参照GB/T 3543.1—1995《农作物检验规程 总则》中所列的124种作物品种,确定栀子种子批的最大质量和送验样品的最小质量,其中送验样品的质量因检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

1.2.2 真实性鉴定 手工随机选取400粒种子,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采用种子外观形态法[6],通过对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的观察来鉴定检验种子的真实性,结果用平均值表示,并保留1位小数。

1.2.3 净度分析 净度分析参照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的方法执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大于原大小的一半,并附着种皮的种子定义为净种子;质量大于种子质量10倍以上的杂质,定义为重型杂质,其他破损或受损碎片列为杂质。试样称重和百分率的计算精确度参照《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4]。

1.2.4 发芽试验 以2批不同产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的发芽试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规律,总结得出最适的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种类[7]。处理过程为:将2个产地的栀子种子于25 ℃恒温浸种1 d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分别设置30、25、20、15 ℃恒温处理和30 ℃/20 ℃、25 ℃/15 ℃变温处理共6个发芽温度处理。分别采用蛭石、纱布、滤纸、沙子等4种材料作为发芽床。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25粒种子。相关计算公式为: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测种子数×100%

发芽势=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的最高峰数/供测种子数×100%

1.2.5 水分的测定 种子含水量是按规定程序把种子样品烘干后所失去的质量占供检样品原始质量的比例。本试验对比了低温整粒法与高温整粒法、整粒法与初磨法对栀子种子含水量测定的影响。

低温整粒法:用小匙充分搅拌样品,并从中取出2份种子样品,对2份种子样本均设9个时间处理:15、30、45、60、90、120、180、240、300 min,各3次重复,每个重复5 g。预先将样品盒烘干、冷却、称重,并记下盒号,然后放入试样,再称重(精确至0.001 g);使烘箱通电并预热至110~115 ℃,将样品摊平放入烘箱内的上层,迅速关闭烘箱门,使箱温在5~10 min内回至(103±2) ℃时开始计时;到预定时间后,戴上手套在箱内盖好盒盖,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并称重;根据烘干后失去的质量计算种子水分,并通过所得数据选择烘干时间。

高温整粒法:方法步骤与低温整粒法基本相同,区别是高温整粒法要将烘箱预热至140~145 ℃,打开并关闭箱门5~10 min 后,烘箱内的温度须保持在130~133 ℃。对2份种子样品共设置了8个时间处理:15、30、45、60、90、120、180、400 min,根据烘干后失去的质量计算种子的水分百分率。

整粒法和初磨法的步骤分别为:随机称取5 g栀子种子,1份进行研磨处理,记为粗磨法;另1份不作处理,记为整粒法。采用低温整粒法测定水分,设置3个重复。

nlc202309022339

1.2.6 生活力的测定 分别取2批不同产地的栀子种子 2 g,用浓硫酸酸蚀5min后去除外种皮,以避免种皮表面色素对染色观察的干扰。处理后的种子分别用四氮唑染色法(TTC法) 、溴麝香草酚蓝法(BTB法)、红墨水染色法进行生活力的测定。

TTC法:用单面刀片沿种胚中心线将种子纵切为两半,取带种胚的一半放入盛有四氮唑溶液的小烧杯中,四氮唑的浓度分别为0.1%、1.0%;放入30 ℃恒温箱中,在黑暗下染色,染色时间分别为4、11、16、25 h。另外分别取2组种子,每组25粒,沸水蒸煮10 min后分别在四氮唑浓度0.1%、1.0% 条件下染色,作为空白对照。染色结束后,倒去四氮唑溶液,用双蒸水清洗。由于TTC能够将活种子的胚染成红色,对照死种子则不能着色,因此根据种子胚的着色程度、部位与空白对照的比较来鉴定种子的生活力,并计算有生活力种子的百分率。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

BTB法:将经浓硫酸处理的2批种子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25粒,一组用沸水蒸煮10 min,作为空白对照(死种子),另一组则不作处理。在培养皿中备好0.1% BTB凝胶,分别把2组种子整齐地包埋于凝胶中后放入30 ℃恒温箱中染色,染色时间分别为10、20、40、60 min。观察种子周围出现黄色晕圈的情况,出现晕圈表示有活力[8]。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

红墨水法:将经浓硫酸处理的2批种子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25粒,取一组用沸水蒸煮10 min,作为空白对照(死种子),将2组种子用单面刀片沿种胚中心线纵切为二半,取带种胚的一半放入盛有5%红墨水溶液的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入30 ℃恒温箱中染色,染色时间分别为10 min、30 min、1 h、2 h。由于活种子胚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而死种子种胚的着色度和胚乳相同,根据这个原理鉴定种子的生活力,并计算百分率。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

1.2.7 质量测定 对栀子种子试样采用百粒法、五百粒法和千粒法进行质量测定[9]。将净度分析后所得的全部净种子混匀后进行如下分组:100粒种子,8个重复;500粒种子,3个重复;1000粒种子,2个重复。分组后称重,小数位数的规定按照ISTA的相关标准[10]。分别计算百粒法、五百粒法、千粒法的平均质量、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并计算出各方法换算成 1 000 粒种子的质量,重复10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样

本研究采用的各批次种子批的最大总质量为5 000 g,送检样品的质量为800 g,进行净度分析、水分测定和真实性分析时扦样质量分别为80、50、80 g。

2.2 真实性鉴定

通过种子外观形态法,笔者总结出栀子种子的形态特征,详见表2。这些特征可以用作栀子种子真实性鉴定的形态指标。

2.3 净度分析

栀子种子净度分析的主要难点在于划分净种子、重型杂质、杂质、其他植物种子。通过检测发现,本研究所检验的样品中均无其他植物种子,因此不用记录此项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各批次净种子比率97.82%,杂质比率2.18%,增失差0.05%<5%,因此认为净度分析结果有效,本分析方法和程序切实可行。

2.4 发芽试验

不同温度和发芽床对栀子种子的萌发有影响,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栀子种子在较高温度时的萌发效果较好,在25 ℃以上的温度时有较高的发芽率;在25 ℃以下时,发芽势很低,且温度越低,发芽率也越低。对比30 ℃/20 ℃变温处理和30 ℃恒温处理,两者的发芽率大都比较接近,但发芽势相差较大。此外,研究发现恒温处理的出芽比较早,能大致反映出栀子种子的整体发芽状况。因此综合研究结果,栀子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条件为30 ℃恒温。

2.5 水分测定

用低温整粒法和高温整粒法对种子水分进行测定的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整粒栀子种子在低温下烘干4~5 h后,失水量保持稳定,综合2个产地各批次种子的情况,低温烘干法的时间以4h为宜。整粒栀子种子在高温烘干1.5 h后,失水量保持稳定,且在1.5~4 h的烘干条件下失水量变化不明显。综合2个产地的种子情况,高温烘干法的时间以1.5 h为宜。

整粒法和初磨法对栀子种子水分进行测定的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虽然粗磨之后的种子失水量略高于不处理的种子,但差异不显著。

此外,整粒法和初磨法检测到的栀子种子失水量约为10%,与整粒种子经高温烘干1.5 h和低温烘干4 h的种子失水量相近,且几种方法的测定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考虑到低温烘干法所需时间较长,且粉碎种子工作量较大,因此选择整粒种子高温烘干1.5 h作为栀子种子含水量测定方法。

2.6 生活力测定

分别用1%TTC法、0.1%TTC法、0.1%BTB法、5%红墨水法对栀子种子生活力进行检测,染色效果见表4,结果表明这几种方法均能成功地将活的栀子种子染色。

2.6.1 有生活力种子的比率 用不同方法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比率见表4。检测结果表明,1%TTC染色法最灵敏,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栀子的活种子着色;其次为0.1%TTC;5%红墨水染色法和0.1%BTB染色法所需时间较短。

2.6.2 最佳生活力测定方法的确定 以种子生活力测定数值高低作为衡量染色法效果的标准。表4结果表明:用TTC染色法测定生活力时,最佳TTC浓度为0.1%,染色的最适温度为30 ℃,时间16 h;浓度为0.1% BTB法染色的最佳染色时间为40 min;浓度为5%红墨水法染色的最适染色时间为 1 h。但是在利用红墨水法对种子生活力进行检测时,对活种子的判断受操作过程中种子切口的影响,因为切口处的种子细胞很容易被染成红色,并且由于栀子种子较小,因此容易造成判断失误而不宜采用。对比“2.4”节的相关数据,BTB 法所测的生活力数据均高于发芽率,而TTC法所测的生活力数据则低于发芽率,因此本试验采用BTB法,取0.1% BTB染色40 min为最佳方案。

nlc202309022339

2.7 质量测定

对各栀子种子质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见表5。由于栀子种子体积比较小,在用百粒法测定栀子种子千粒质量时,10组当中有5组变异系数大于4.0,系统误差比较大。而利用五百粒法和千粒法进行测定时,系统误差影响较小,因此排除百粒法。进一步比较千粒法和五百粒法可知,变异系数均较小,且所得千粒质量很接近。用SPSS 11.0软件分析五百粒法和千粒法测定的种子千粒质量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五百粒法更易操作,因此考虑到工作量和栀子种子属于小种子的特点,选择采用500粒法测定栀子种子千粒质量。

3 讨论与结论

栀子种皮呈棕红色,为果肉中所含的色素成分,用清水不易洗净,因此在进行生活力测定时,会影响TTC法和红墨水法染色结果的观察。笔者采用浓硫酸酸蚀5 min的方法去除栀子外种皮便可以消除其影响,但此方法较为繁琐,且浓硫酸处理有可能杀死种子而造成种子腐烂。BTB法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原理是种子活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溶于水,从而增加了胚周围环境的酸度,因此BTB试剂可以测定酸度的变化,使活种子周围的琼脂凝胶出现黄晕现象,从而可以检测出有生活力的种子;同时BTB法不需要浓硫酸酸蚀,简便了操作,测定结果与种子发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采用BTB染色法作为最佳生活力测定方法。

种子中的水分按特性可分为自由水、束缚水和化合水[11]。自由水最易分离,它是种子贮藏时影响种子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种子含水量测定时主要测定自由水。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水分来自植株,但被采收后,如果种子所处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高,种子便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含水量上升。因此在进行含水量测定时,应选择在空气相对湿度低的房间内进行。在放冷至室温的过程中应把样品放在干燥器中,且每次冷却至室温的时间应保持一致。

种子净度分析后的样品将被用于测定种子生活力、发芽率、纯度、重量[12]。由于某些种子存在缺陷,明显小于正常种子,甚至小于正常种子的一半,在筛理的过程中与细小杂质同时被筛下来,因此认为此类种子为一般杂质。为了确保样品净度分析的准确性,在筛理之后,将筛内物质严格地逐粒区分,同时借助放大镜、毛刷等工具对区分后的不同部分进行严格检查,以减少误差,避免样品中各成分的缺失。不同大小、质量的种子,重型杂质的大小和质量标准也不一样,在本试验中,将质量大于种子10倍以上的杂质列为重型杂质[13]。总的来说,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种子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14]。

笔者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栀子种子检验规程,先后测定了其他几份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和生活力,尽管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和成熟度的种子,在发芽率、净度和生活力等指标上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差异,但本检验规程中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广泛适用于栀子种子的质量控制,能够为中药材栀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了栀子种子检验规程的合理操作方法,包括扦样、真实性、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生活力和千粒质量7项指标。其中扦样时种子批的最大总质量可选为 5 000 g,送检样品质量800 g;净度、水分和真实性分析时扦样样品的质量应不超过100 g。在试验中可利用栀子种子外观结构、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进行真实性鉴定,净度分析可按照按国家标准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的方法进行。发芽率测定最佳方法为用滤纸作为发芽床,30 ℃恒温处理。种子含水量测定用不粉碎的种子高温烘干1.5 h。生活力测定用BTB法,浸种时间2 h,浓度0.1%,显色时间40 min。千粒质量的测定用五百粒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 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5:231.

[2]Abdullah G R,Al-Khateeb A A,Serage M.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rowth regulators on Gardenia jasminoides cv. veitchii micropropaga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Marine Sciences,2003(8): 35-40.

[3]张丽萍,杨世林,杨春清,等. 我国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3-5.

4]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张 婕,魏建和,隋 春,等. 柴胡种子检验规程研究[J]. 种子,2011,30(6):112-118.

[6]刘长江. 种子的形态鉴定:Ⅰ形态鉴定方法[J]. 种子,1989(3):51-53,42.

[7]董青松,颜钟亚,白隆华,等. 鸡骨草种子发芽试验条件的研究[J]. 种子,2006,25(2):81-84.

[8]孙荣进,杜 婷,杨光义,等. 蔓荆子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及其与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7):130-133.

[9]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2-13.

[10]浙江大学种子科学中心译.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6:9-11.

[11]闫志刚,马小军,董青松,等. 青蒿种子检验规程研究[J]. 中国种业,2011(1):37-40.

[12]何建华. 种子净度分析的三个关键环节[J]. 种子,2013,32(2):124-126.

[13]董青松,何俊兵,蒙爱东,等. 广州相思子种子检验规程研究[J]. 种子,2012,31(5):123-125.

[14]马玉光,曹改萍. 对部分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修订的商榷[J]. 中国种业,2013(2):37-38.

一粒种子的教训优秀作文 篇9

春天伴着暖风来了,万物复苏:大树脱去灰暗的大衣,换上了暖融融的绿裙子;溪水变“冻”为动,唱着“哗啦啦”的歌奔向江河;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迎接春天的阳光……

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温暖的土壤中沉睡着,好像还不知道春天来了。一个声音打破了小种子的美梦。

“老弟,春天来了,我们该到地面晒晒太阳了!”另一粒种子喊道。

“春天来了又怎么样?那也不能影响我的睡眠!”他翻了个身,很不耐烦地嘟囔道。

“老弟,春天来了,我们难道不该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吗?”那一粒种子反问道。

“哼!那也不能影响我的睡眠!我意志坚定!”他大声说。

那一粒种子十分生气:“好心当成驴肝肺!”他说完就竖起脑袋,开始朝上努力。

没过多久,胖胖的蚯蚓大叔慢慢地爬了过来,见这粒种子还沉浸在自己的睡梦中,便大声叫道:“种子娃娃,该醒了!”

小种子厌烦地说:“吵什么呀!我才不想出去呢!”

“春天是万物成长的好时节,你也该到外面去看看了!”蚯蚓大叔语重心长地说。

“我才不管,睡觉最重要!”小种子说。

“可是……”蚯蚓大叔不知如何是好。

“收起你的‘糖衣炮弹’,我要睡觉!不要打扰我!”小种子很生气。

“唉!”蚯蚓大叔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离开了。

就这样,小种子一直睡着,宝贵的春天被他睡过去了。到了夏天,他还沉浸在美梦中……

终于有一天,熟睡的小种子被一阵丰收的锣鼓声惊醒了。他伸了伸懒腰,探出头来,啊!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啊!金灿灿的稻谷,红彤彤的柿子,白茫茫的棉花……这些都是他的兄弟们,他们都成长起来了。

“我也要茁壮成长!”小种子大声喊。可是已经晚了,一阵秋风吹来,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寒霜也来了,覆盖在他的身上……就这样,小种子因为错过了发芽的春天、成长的夏天,带着无尽的悔恨,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慢慢枯萎……

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605班

小种子的心声优秀作文450字 篇10

大家好!”我是一颗辣椒的种子,我长的既渺小又圆润,有着黄色的皮肤身穿橘色的衣服。我虽然长得秀色可餐,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很臭,这个缺点使我非常懊恼。

我住在一个松软的土里,那里很温暖,让我不受冻,犹如我的外套般把我包的紧紧的,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当然啦!我在土里还有许多好朋友,我的`朋友有蚯蚓、贝贝、小朱等,我很感谢他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天天帮我松土,我将无法拥有一个舒适的空间生活。有时,他们还会悄悄搔痒我或撞我一下,这些小小的动作都让我十分开心。

我有一个乐观开朗的主人,他总是细心的呵护着我,固定隔一天浇一次水,而且有空就会来跟我聊天,使我非常的庆幸有个好主人照顾我。所以我希望当我破土而出以后,能够竭尽所能为的主人带来方便,让主人从此不用再去市场买“我”。

优秀种子检验员的工作总结 篇11

种子检验是一种破坏性检验, 用全检来判定种子批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 只能通过抽样进行检验, 用扦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来估测种子批的质量状况。因此, 在种子质量检验过程中, 检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是检验误差。容许误差是指同一检测项目检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所容许的最大差距, 超过此限度则足以引起对其结果准确性产生怀疑或认为所测定的条件存在着真正的差异。

检验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种子批质量不同引起的差异;二是扦样引起的差异;三是检测样品大小不同引起的差异;四是不同种子检验员以及不一致评价引起的差异;五是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引起的差异。

由于检验误差的不确定性, 同实际值相比, 检测值可能会偏低, 也可能会偏高。比如在玉米种子发芽试验中, 种子批的实际发芽率为85% (合格) , 检测结果可能会是84% (不合格) ;实际发芽率为84% (不合格) , 检测结果可能会是85% (合格) 。可见, 如果检测值偏低, 会将合格种子错判为不合格种子, 不利于种子生产经营;如果检测值偏高, 则会将不合格种子错判为合格种子, 不利于种子使用。为了防止将合格种子错判为不合格种子, 保护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促进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最近出台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中均明确规定通过种子检验对质量判定时应使用容许误差这一方法。

2 容许误差的使用依据

虽然容许误差早在1995年就已被《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3543.1~3543.6—1995) 引入, 但是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随后发布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如GB 4404.1~4404.2—1996、GB 4404.3~4404.5—1999、GB 4407.1~4407.2—1996、GB 16715.1—1996、GB 16715.2~16715.5—1999等) 中规定, 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测定值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时, 暂不执行GB/T 3543.1~3543.6—1995中与规定值比较所用的允许误差。直到2005年, 农业部颁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中才明确规定, 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 检验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和相关种子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并根据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规定的容许误差对种子质量进行判定。这是容许误差在质量判定时的首次应用。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 20464—2006) 中规定, 对于质量符合性检验, 在进行质量判定时, 检测值与标注值允许执行容许误差。净度、发芽率、品种纯度的容许误差见GB/T3543.3~3543.5。对于不密封包装种子袋, 种子水分允许有0.5%的容许误差;对于密封包装种子袋, 水分不允许采用容许误差。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进行了修订, 将GB 4404.1—1996和GB 4407.1~4407.2—1996修订为GB 4404.1—2008和GB 4407.1~4407.2—2008。同原标准相比, 新标准主要变化之一便是修订了检验规则, 删除了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测定值与标准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时, 暂不执行GB/T3543.1-3543.6—1995中与规定值比较所用的允许误差的规定, 明确了质量判定规则应执行GB 20464-2006的规定。

3 容许误差的适用范围

3.1 标签标注值的真实性验证应当使用容许误差

检验机构通过种子检验对标签标注值的真实性进行验证时应使用“检测值±容许误差”模式 (见表1) , “检测值±容许误差”代表着种子质量指标的实际值。若纯度、净度和发芽率等质量指标的“检测值+容许误差”不低于标注值, 水分指标的“检测值-容许误差”不高于标注值, 即可判定其标签对质量指标的标注是真实的, 种子质量是合格的;反之, 则说明其标签标注是不真实的, 种子质量是不合格的。用“检测值±容许误差”模式来对种子标签标注值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可以减少因错判给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造成损失和影响。

3.2 标签标注值的确定不应使用容许误差

标注值是指商品种子标签上标注的种子某一质量指标的极限值 (即纯度、净度、发芽率的最低值, 水分的最高值) , 是生产商对质量信息的明示, 对种子质量的承诺。对于发芽率、纯度和净度, 其标注值应不低于规定值, 且不高于实际值;对于水分, 其标注值应不低于实际值, 且不高于规定值。只有这样的标注才是真实合法的, 种子质量才是合格的;反之, 则是错误标注, 种子质量也是不合格的 (见表1) 。

上一篇:机电安装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思想品德课育人价值之我见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