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通用11篇)

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 篇1

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山脚下,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啊,好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我们挎上背包,就向山顶进发。刚刚才爬到一半路程,我已经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又一阵嘹亮的歌声,高昂时如虎啸狮吼,轻快时如雨点叮咚,婉转时如夜莺啼鸣,流畅如行云流水。我们听了精神为之振奋,循着歌声向上爬去,原来是一个名叫“映山湖歌队”的合唱队正在排练。

这时他们唱起了激动人心的《四渡赤水》,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一些下山的老人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歌唱的行列,这时我惊讶的发现,这些歌者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到人们常把他们比作夕阳,可听着那雄壮的歌声,谁说夕阳不能放出光彩呢?他们比年轻人更“年轻”!最引人注目的是合唱团的那位“指挥家”,他非常投入,手一挥一指,在他的指挥下,合唱团的歌声错落有致,气势雄壮。一曲终了,我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 篇2

关键词:职校生,话题作文,审题能力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 也是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必考的科目。

自从2000年福建省实施高职单招考试以来, 高职单招语文考试作文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个阶段。笔者认为, 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 在高职单招语文复习及中职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培养职校生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谈谈看法。

一、引导学生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是当前职校生最为常见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什么是话题作文?迄今为止尚无明确定义。怎样写话题作文,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也没有系统安排。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作文形式, 也是这几年高职单招作文命题的主要模式。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需要审题, 但二者之间审题宽严有所不同: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加以审查与落实, 既要审文体、审范围, 又要审写作重点理解命题意图。话题作文只有一个松散的话题, 在话题的范围内,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 题目可以自拟, 立意、取材不加限制, 写作重点也由自己确定。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虽然都有“材料”, 但二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 在试卷上的指令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是阅读材料根据话题要求作文。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虽然都有“题”, 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 所有的考生都必须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 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 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

作为话题, 可以无限多, 举凡自然、社会、人生、艺术、学习、生活、情感、幸福等都可以成为话题, 但就高考作文而言, 话题又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即话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就高职单招作文来看, 以下的话题是每年必须关注的作文话题。

关注自我———学会做人, 学会交往, 学会协作, 学会发展。

感受真情———亲情, 友情, 师生情, 乡土情, 爱国情。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不过是个引子, 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 进行分析。它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 只要与话题有关的, 不论写什么, 用什么样的体裁都可以。

话题作文是一种只提供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 而没有限定立意、选材和写作方法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正是因为这样, 审题对于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题”, 包括作文话题、作文材料、写作要求。“审”, 即是对题的内容逐项细读, 咀嚼话题及各项要求的意味, 准确地把握话题中所“明示”和“潜在”的各项界定。对于题目提供的材料与话题, 动笔之前要好好地分析背景材料、作文要求及限制条件, 进而确定作文的写作内容, 否则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二、帮助学生分析话题作文审题不当的原因

学生写不出高质量的话题作文, 审题不当是根本原因。学生审题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只看话题要求中的一个词, 而不顾其他, 就会出现审题不当。例如, 2009年福建省高职单招作文题:“舞台上, 几个角色演出一台戏;生活中, 众多角色组成一个团体。你对‘角色’有什么见闻或体验, 认识或感想?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不得抄袭。”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只强调舞台上的“角色”, 忽略了“生活”中的角色, 就有可能导致审题失误。有一部分考生立意时只侧重于“舞台”, 认为只要文章内容与“舞台”有关就可以, 如果忽视话题后边的限制性语言, 就有可能导致偏离题意。

(二) 顾此失彼, 理解狭隘。

也就是说, 对题意的理解不全面, 导致审题不当。如有的学生面对《诚信》文题, 往往把“诚信”拆成“诚实”、“诚恳”、“真诚与信任”、“真诚与自信”等, 导致审题偏差。又如2010年福州市高职单招质量检查卷作文题“照亮理想的月光”, 有的学生只写了“理想”而没有写到“月光”, 基础等级只能归入三类卷以下打分。有的学生只写了“月光”, 根本没有提及“理想”, 这就更属离题, 这类作文只能归入四类卷打分。

(三) 分析肤浅, 中心游离。

也就是说, 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和把握材料的中心, 导致审题失误。话题作文一般都会给一个材料, 而所给的材料都与写作的中心有关。例如2012年泉州市高职单招质量检查卷作文题:“1.曾有人问周恩来总理怎么没有写一部回忆录, 他说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倒想写一部像卢梭那样的忏悔录。2.每年犹太人都要过一个‘赎罪节’, 到那天, 所有人都要到教堂里去祈祷, 为自己的罪过由衷地忏悔。请以‘忏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这个材料的中心是“忏悔”。忏悔不同于我们经常讲的后悔、检讨或自我批评, 不是迫于外界压力或是迎合某种需要, 而是真诚的自发行为, 它不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 更伴随着悔恨、愧疚、羞耻、自责等情感体验。只有深入地分析理解材料, 把握中心, 拓展思维, 才能写出生动感人、入情入理的好文章。人不可能不做错事, 但若有忏悔之心, 就能回归正确, 不至于错了又错, 不可救药。有忏悔之心的人是正直善良的, 而有忏悔之心的民族是强大的、优秀的。忏悔是对灵魂的自我拯救, 也是良知的闪耀、人性的升华。它能荡涤污秽, 净化心灵, 催人上进, 促人有为。也许在你的内心早就有过忏悔, 也许你的朋友也曾向你吐露过他的忏悔, 也许你已认识到忏悔对人的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 也许你感到正是由于忏悔意识的缺失使社会道德日益滑坡。有些忏悔虽然是迟到的, 已于事无补, 但对世人却是一帖清醒剂。抓住了这一中心, 记叙、议论或二者兼而有之, 对此文题皆相宜。

三、指导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如前所述, 写好话题作文, 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审题, 审题不准造成的影响极大, 一旦偏离题意, 得分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话题作文不是没限制的, 只不过限定的范围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范围宽了一些。审题

WENJIAOZILIAO

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弄清题目中到底有哪些规定。

作文的审题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审题法和间接审题法。

直接审题法就是直接解剖题目的词语, 分析词语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定命题的范围和写作重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命题作文的审题。

间接审题法要求写作者按照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 联想、想象、思考与话题有关的生活情景、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历史故事……确定立意、选择文体、拟定题目, 进行作文。这种方法适用于话题作文的审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 为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

(一) 不要漏掉题中的任何一句话, 一定要把题目反复看几遍。

就像做数学题一样, 如果一个已知条件都没用到, 这个题就很可能解错了, 作文题目也是一样, 每句话都要考虑到, 想一想这句话对作文内容作了怎样的限定, 写作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才能动笔。

(二) 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特别是有的题目中用了比喻、寓言等材料, 一定要弄清比喻或寓言的含义。

(三) 学会分析材料。

有时候, 材料比较复杂, 在审题时, 要学会分析。如“照亮理想的月光”, 关键词是“月光”, 月光在材料中的含义有四种:一是实指的月光, 可以借助它来抄写乐谱。但光凭月光还不足以支持巴赫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二是明亮温柔的月光, 一种美好境界的象征。三是哥哥的帮助, 这种帮助虽然微不足道, 却是必不可少的, 有如屋顶上的月光, 在艰苦的岁月总是无法叫人忘怀。从这个角度出发, 可以写亲情、友情、爱情。四是艰苦的环境。巴赫靠哥哥的辛勤演奏来生存, 徒步求学, 借助月光抄乐谱, 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位音乐大师。从这个角度来看, 逆境造就人才, 似乎也可以写, 但范围较大, 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关于麻醉的话题 篇3

“这次手术是全麻还是局麻?”

“全麻后会影响智力和记忆力吗?”

几乎所有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因“怕疼”和担心手术风险,都要提出上述疑问。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病就要治疗,治疗就免不了手术,手术就离不开麻醉。手术中实施麻醉,患者无痛苦,手术后适度麻醉可以镇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全麻”、“局麻”各取所需

医院手术台上,患者安然入睡,外科专家正在为其进行前列腺电切汽化术,直到手术完成后推回病房,患者才睁开惺忪的双眼。这位患者之所以酣然入梦,就是因为使用了全麻术。

麻醉用药,古已有之。据《列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鲁公扈、赵玉婴二人有疾,扁鹊逐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胃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文中所述“毒酒”即是最初的麻醉药。不过当时的麻醉药只能用于肠胃疾病。华佗所用的麻沸散用途有限,在为关羽刮骨疗毒时便没有局部麻醉药。“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窸窸塞有声”。令“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公关也强忍剧痛,“大汗淋漓”。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人可以在无痛感的情况下接受各种复杂手术。而手术能否成功,麻醉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据麻醉专家介绍:临床麻醉方法主要分为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两大类。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功能,达到手术中止痛目的;局部麻醉是将阻滞神经传导的药物应用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局麻成功的关键是将局部麻醉药准确、适量地用在适当的部位。这在某些麻醉操作中。需要高超的技术。

“使癌症病人不痛”

在医院肿瘤科病区,一位疼痛难忍的癌症病人被注射一支镇痛剂后,很快恢复了平静。

正因为麻醉能消除或缓解病痛之苦,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治疗癌症疼痛的专家会议,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治疗专家委员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应用现有的止痛药物就可以解除大多癌症病人的疼痛,并提出了到2000年达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

我国曾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全国性癌症疼痛治疗专题学习班。卫生部还下达了开展“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再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地选择相应的镇痛剂。第一阶段使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解热镇痛剂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就应增加弱鸦片类药物——第二阶段的药物。如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等。对持续性疼痛或中、重度疼痛者,可升级到第三阶段,选用强鸦片类药物,如盐酸吗啡片、美斯康定、路泰等。近年来,全国各大医院麻醉科成功地开展了疼痛治疗业务,如晚期癌症病人止痛、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等。很多怕痛的病人术后不无感慨地说:只听别人说开刀痛,开刀后才知道其实并不痛。目前实施的病人自控镇痛。可使病人术后达到完全无痛的目的。

吸毒成瘾是一大社会公害。一旦染指终身难戒。由于一些麻醉药品具有镇痛作用,一些吸毒成瘾的不法分子在毒瘾发作时,往往把度冷丁(哌替啶)等麻醉药品作为首选目标。据国内几家大医院不完全统计,过去每月有4~5名患者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纠缠医生为其开度冷丁处方,在遭到一次次严厉的拒绝后,有的甚至佯装重症患者或者大吵大闹。

据医学专家介绍:只限于医院、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麻醉药品——度冷丁,系人工合成的镇痛药,是国家从严管制的特殊药品。处方价1元多钱一支。而流入社会价格就上涨100倍以上。为此。国家规定只有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才有处方权。此药一般只限于急性剧痛时短期使用。卫生部规定,对度冷丁之类的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有处方、专册登记”。同时,《关于禁毒的决定》还严格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管制麻醉药品的人,“以牟利为目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麻醉抢劫及其他

国庆节前夕,张师傅取出2万元现金为儿子操办婚事。走出银行大门,一位年轻小伙子声称是其儿子的同学,并敬上一支香烟。张师傅一支烟还设吸完,就有些头晕眼花,便坐下来“休息”。3个小吐后,张师傅醒来,2万元钱不翼而飞……原来,张师傅在银行取钱时被那青年盯稍,直至麻醉劫钱后逃之夭夭。

关于麻醉抢劫,古已有之。《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就曾被张青、孙二娘用蒙汗药麻醉过。尽管目前使用麻醉品犯罪的比例已呈上升趋势,成为新形势下犯罪的一种新动向,但也并非像国内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神乎其神。据麻醉专家介绍,在非接触状态下,因看“美女照”而“昏倒”或“在头脑清醒状态下被麻醉”,明显缺乏科学依据。对这方面的误传,不仅会“神化”了歹徒的作案手段,而且会对群众产生误导,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在遇到歹徒时“不麻自醉”了。因为目前常用的一些新型吸入性麻醉药,要在蒸发罐等设备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发挥作用,歹徒作案时难以携带这些设备。就是以前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乙醚,在人安静的情况下“捂”在面部至少5分钟才能生效。何况被劫者大多会反抗。此外,还有静脉和肌肉注射的麻醉药物,其生效都需要一定时间。不过专家提醒说,歹徒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作案的可能性较大,如将此药物溶人饮料内,可使人“睡倒”。对此人们应予警惕。

近年来,麻醉医师在努力提高临床麻醉质量的同时,走出手术室,参与门诊和病房的疾病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现代医学向纵深方向发展,麻醉已不再仅限于手术的利用,许多临床医生运用麻醉药及麻醉操作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吸毒成瘾、哮喘持续状态、癫痫病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 篇4

5岁那年,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动下,我开始接触那黑白相间的琴键。没想到,从此之后,我就与琴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音乐之旅是从电子琴最先开始的。从电子琴当中,我体会到的是快乐,纯粹的,我把弹电子琴当作一种娱乐,可是我未曾想到,音乐的种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芽。不可否认,学习任何一种本领都是不容易的,学琴亦是如此。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确实感到困难,单调的五线谱﹑蝌蚪般的小音符﹑复杂的指法加上各种各样的符号,常常把我弄的头昏眼花,以至于到后来睁眼闭眼都是那一群群“小蝌蚪”。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把这当作一种挑战,并且把这种挑战演变为乐趣和经历。我依旧风雨无阻的去学琴。在家人的鼓励和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渐渐的,对于电子琴我已经游刃有余。2年后,我参加了电子琴的等级考试,一举考出业余4级。拿到等级证书的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原来,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是一个那么美妙的过程。音乐带给我力量,我相信,将来我不会惧怕任何挑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开始认识音乐,了解音乐,解读音乐,我忽然发现,音乐真的可以让人更加纯洁更加宁静。我懂得了欣赏音乐,在弹琴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投入其中。

“音乐,陶冶人之情操,净化人之心灵。”当我悲哀的时候,一曲《悲怆》使我平静安宁;当我孤独的时候,一首《人鱼》让我不再寂寞;当我紧张的时候,一段《心境》抚平我躁动的心……音乐可以读懂我的心。有人说:音乐可以将你与世隔绝,在音乐之中,你可以做你自己。是的,外面的纷纷扰扰与我无关,有了音乐的陪伴,我,可以放心的做我自己。音乐送我一颗纯净的心,钢琴带给我一身的轻松安宁。

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 篇5

没等天黑我们就到了现场,宽大的舞台搭建在喷水池上,五顔六色的霓红灯不停地闪烁着,音响里播放着流行歌曲。我们挑了一个最佳位置坐下。我从服务台上拿了一张演出简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原来音乐会由法国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雅克布朗担纲领衔,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音乐会开始。

天黑了,人越来越多,座位不够了,不少人只好坐在走廊楼梯上。闪烁的灯光熄灭了,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顿时全场鸦雀无声,仿佛时间也凝固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一束光环的引导下来到台上,他说:“音乐会正式开始,下面请欣赏第一首歌曲,《桑塔露琪亚》,由邱实演唱。”邱实风度翩翩地走上台,他手扶钢琴,深深地向观众们鞠躬,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掌声。雅克布朗也走上台边给了人们一个大大的飞吻,台下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带有磁性的男中音,在舞台上空响起。他唱的是意大利文,虽然我们听不懂,但是美妙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大家。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叔叔情不自禁地跟着雅克布朗打起了节拍。我疑惑不解地问阿婆:“这首歌名字怎么怪怪的,叫《上大路去呀》?”阿婆笑着说:“是《桑达露琪亚》!这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她的朋友在呼唤也,在天黑以前乘坐小船一起去海上游玩。”这首歌意境真美。我仿佛看到了海面上星光点点,感受到海风吹来的凉爽。“不愧是与意大利签约了的歌手。”阿婆点头称赞说。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每首曲子都是那么娓娓动听,每位演唱都的表演都让人兴奋不已。他们的歌声令人陶醉,观众们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轮到最后一首曲子了,这首曲子是《我的太阳》,由比利时签约歌手童韬演唱。在钢琴的伴奏下,童韬唱得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演唱让人热血沸腾。激昂的乐曲也使我情不自禁地跟着指挥家雅克布朗打起节拍。

感谢音乐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6

那天,我又看了一部动漫——金色琴弦。这,勾起了我对古典音乐的向往;更牵动了我对乐器的渴望。

长笛,虽是西方乐器,却飘荡出东方箫般的朴实和清新。精致优雅而又雄大,的确是柚木君的风格。听着那笛声,仿佛来到了一片碧绿的竹林,迎面吹来了一阵阵舒爽的微风,当这股股微风拂过全身,又感到了一些有深意的什么,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

小号,总给人以有力,激昂的感觉。而当小号吹奏舒缓的旋律时,又是那么清澈和温暖。总是阳光的火原君吹出这首稳重深远的音乐,使我很惊讶,更使我联想到天边的彩虹,若隐若现,时而绽放出七彩的光泽,时而隐匿在幽深的云层中,令人无比向往。

竖笛,当我听到冬海演奏的波兰民谣《布拉尼耐特波尔卡》时,我惊呆了,曾经的竖笛总是给我柔缓,沉闷的感觉,冬海也是个腼腆害羞的女孩。而现在,那首音乐仿佛插上了翅膀,一个个音符仿佛一个个圆润的泡泡,从竖笛中一个个蹦出来。那种轻快的感觉,是任何乐器都不能模仿的,我爱上了竖笛。

大提琴,说真的,以前我对这个大家伙的感觉不太好,可当志水君演奏着巴洛克风格的乐曲时,流水一般的音乐使我陶醉了,汩汩流入心田。大提琴,不仅有小提琴的高雅,也有竖笛的深沉。我,与那音乐产生了共鸣,更被他专注投入的神情和对音乐的执着所感动,他,真的很爱音乐吧。

钢琴,是我最向往的乐器!土浦君所演奏的曲子使我更加坚定:不管怎样都要学好钢琴!今晚的曲子,一开始像一条细细的瀑布,从山上流泻下来。渐渐的,力度加强了,慢慢的旋律激昂了,开始变成了一条汹涌的大瀑布。他的手指在琴键上飞快地舞动着,释放出的音符激烈却不失细腻,他将钢琴所具有的立体感完完全全的展示了出来。啊,真想拜他为师……

接下来,就是今晚的主角——小提琴了。这场比赛,有两把小提琴的演奏。月森君的音乐,永远是那么高贵,不管是悠扬的圆舞曲还是激昂的进行曲,总觉得,他的音乐,高高的围绕在月亮上。这次的曲子,在我的胸中回荡着,碰撞着,他的坚定与温柔,通过这首曲子,完全释放了出来。我总是被他高贵的音乐所吸引。

日野香穗子,一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女孩子,经历了种种,最终爱上了小提琴。今晚,将她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她所演奏的,当然是第一次让她感受到音乐之美的曲子——《圣母颂》,虽然技术,表演都不如其他人,但她将自己真挚的感情融入了琴声中。从前从来不接触音乐的她,这次却将音乐的真谛带给了大家——音乐是给大家带来快乐与享受。

关于音乐的话题作文 篇7

关于鲁迅, 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话题。最近几年, 对鲁迅的排斥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如今, 借着一则“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 一阵新的讨论热潮重又兴起, “鲁迅过时了”的论调甚嚣尘上。听到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 甚至在还没有弄清事情原委的情况下, 一些评论者和专家学者就立即作出强烈反应:有人认为“‘去鲁迅化’是间隔性爆发的癔症”, 有人断言“删除鲁迅作品是数典忘祖”, 更多的人表示“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一场鲁迅保卫战, 和着盛夏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

一些论者的好心和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像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所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无论从哪个角度说, 鲁迅都是一座可以超越但不可绕开的山峰。先生攻坚克难的“硬骨头”精神, “必须坚决, 注重实力”的改革精神, 胸襟博大的“拿来主义”精神,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 都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值得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景仰和学习。

当然, 即便鲁迅是一座无法绕开的山峰, 也并非这座山上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会不朽, 都需要少不更事的青年学生耳熟能详。认真研读每一篇作品, 深刻分析先生独具匠心的每一处遣词造句, 是学有专攻的研究人员的事情;中学阶段少学几篇他的文章并非远离先生的精神, 并不真的就会丢掉“民族魂”。事实上, 鲁迅生前就说过他的“思想比较黑暗”, 不主张年轻人多学他。今天少学几篇先生的文章绝不意味彻底拒绝和抛弃。许多对我们这个民族命运有所思考的人, 都是在逐渐成熟的时候和鲁迅不期而遇, 并和先生的灵魂达成高度默契的。如果非要在青年学生的心灵还无法承受的时候, 就用先生沉甸甸的文字加在他们身上, 反而可能让他们对先生敬而远之, 败坏他们欣赏先生的胃口, 堵塞他们日后亲近先生的道路, 甚至于视先生为语文学习“三怕”之一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

关于长寿的科学话题 篇8

长寿的新发现

为了了解长寿的奥秘,人类做了大量的研究。今天,长寿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当然,也有行为方式的研究。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再次证实,基因确实决定着人和生物的长寿。如果去除哺乳动物的某种基因,则可以延长寿命。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林·塞尔曼等人在2009年10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以“核糖体蛋白S6激酶1信号调节哺乳动物寿命”为题发表研究文章称,如果敲除小鼠体内负责为核糖体蛋白S6激酶1编码的基因,可以起到“热量限制”的效果,不仅可以让雌性小鼠的寿命延长约1/5,而且可以减少小鼠患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如不患糖尿病等。

研究人员把基因敲除小鼠与普通小鼠进行比较,发现雌性基因敲除小鼠平均存活了约950天,比普通小鼠多活约160天,寿命延长20%。雄性基因敲除小鼠健康状况也好于普通小鼠,不过其寿命与普通小鼠并无太大差别。

此外,研究人员在敲除S6激酶1基因小鼠出生600天时与普通小鼠进行健康状况比较,这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的中年。结果发现,雌性基因敲除小鼠更“精瘦”,骨骼更强壮。尽管基因敲除小鼠食物摄取量增加,但身体脂肪含量却减少。它们并未出现中年阶段常见的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现象,因此不会患Ⅱ型糖尿病。在运动实验中,基因敲除小鼠的表现也好于普通小鼠,在平衡、力量及协调性方面优于普通小鼠。此外,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T细胞也显得“更年轻”,说明其免疫水平高于同龄普通小鼠。

这种基因敲除小鼠长寿而且健康的原因在于,S6激酶1负责调节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及细胞能量的代谢,如果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就可以起到限制热量的作用。这一研究再次证明,减少热量摄取对健康有益。

从公共卫生、营养和社会文化的角度,长寿对于人类而言,除了幸福之外,还极有可能是挑战和负担。南丹麦大学的丹麦衰老研究中心的卡雷·克里斯滕森等人在英国2009年10月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指出,老龄人口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重挑战,尤其是发达国家。

克里斯滕森等人回顾了2004年至2005年发表的大量关于衰老的文章,发现大多数国家公民的寿命正在稳定地上升。20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比,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大约增加了30岁。而且,如果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在21世纪保持增加趋势,那么,多数2000年以后出生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和日本人有望庆祝百岁生日。

例如,半数以上2000年出生的日本人可望活到104岁;半数以上2003年出生的美国人可望活到103岁;半数以上2007年出生的意大利人可望活到104岁。

生命伦理和社会经济挑战

与过去长寿的研究不同,上述两项研究对人类长寿表现了更多的鼓舞和乐观成分。

例如,过去对动物长寿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去除基因或改变基因来达到长寿的目的,则动物的生活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过去对果蝇和线虫的研究发现,如果改变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使它们的寿命成倍增加。但是,改变基因后的线虫存在着严重的生命质量问题。它们在发育、呼吸、游动、进食、排便等方面都比一般线虫更为缓慢,而且它们几乎总是在昏睡,很少有繁殖能力。果蝇同样如此,改变了基因确实让果蝇比一般果蝇活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这些长寿果蝇的生命毫无质量,因为它们长期处于昏睡之中。

然而,现在英国塞尔曼等人的研究发现,敲掉小鼠的基因不仅可以使其长寿,而且小鼠的生命质量也不受影响,甚至更好,因为它们不会患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这意味着,人类不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长寿的方法,如研发抗御人类衰老的药物,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基因改变来提高寿命。

在人类寿命可能延长的好消息下,丹麦克里斯滕森等人的研究结果则对人类的长寿提出了另一种挑战,即社会将要担负起更多更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需要有更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来负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克里斯滕森的研究认为,未来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会提高,而且患各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时间也会延迟或减少。在21世纪,老龄人口无力照顾自己、需要依赖别人的岁月将比以往推迟。即便是年龄在85岁以上并罹患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的时间也有所推迟。因为,现代医学可以更早诊断病症并对病人实施更佳治疗。所以,85岁以上老人可以活得更长,他们具备自我照顾能力的时间也会更长。

但尽管如此,伴随人口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将令发达国家头疼。如果经济上还未达到发达程度的国家,长寿和老龄化的提前则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由于这种压力的增加,使得目前一些人对长寿产生了相反的看法,也就是不敢长寿。

例如,中国社会目前就面临未富先老的巨大压力,使得相当多的人不敢长寿。因为,按现有养老保险标准,一位月收入4000元的年轻白领60岁退休时,其生活水准只能维持年轻时1/4的水平。如果活得再长,生活水准可能还会更进一步降低。

心理和行为的难题

当然,如果有经济保障,则长寿固然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长寿也面临心理和行为方式的难题。这种难题既来自老人自身,也来自照顾老人的人,很多人会因为不堪心理重负而产生心理疾病,并且自杀和他杀。

尽管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今后人老后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保持相当长时间,而且较少患病,但更多的研究结果和普遍的事实是,人难以抗御衰老的规律。当然,克里斯滕森等人建议,应对长寿的方法之一是,不应长期辛劳工作然后完全退休,而应在不同年龄阶段都兼顾工作、学习、休闲和养儿育女。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人衰老之后的根本问题。从生理规律来看,人的种种器官其实在二三十岁就开始衰老了,而且以现有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在70岁后种种行动不便和疾病的纠缠下老人需要有人照顾。除了照顾老人,社会还有更多地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平均每10万日本人中,百岁老人就超过15人,在全国1.27亿人中约有21%是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人人羡慕的长寿在日本却并非一件幸事,相

反倒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

日本厚生劳动省2008年公布的日本2007年的自杀情况表明,当年有3.3万人自杀,每天就有约100人自杀,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一半。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则认为,老年问题是导致日本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日本的自杀率是51/10万人,男性自杀是女性的2倍,这比美国的22/10万人的自杀率高了两倍多,是英国的三倍多(15/10万人),但是比东欧一些国家的自杀率低,如立陶宛(92/10万人)和乌克兰(62/10万人)。

尽管造成日本人自杀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债务和疾病以及自杀文化,但年老后的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杀是最主要的。如果不计年龄,则在自杀因素中,抑郁是造成日本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占其中的20%,其后才是疾病和债务等原因。

日本厚生劳动省研究小组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家看护人员4人中就有1人患有轻度抑郁症。当看护人员年龄在50岁左右时,这种情况的比例大概是20%;而65岁以上老人去照顾其他高龄老人的,甚至有近30%的人到了宁愿自杀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文化中有一种不给他人添麻烦,自己应照看好自己的做人原则,因而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自杀的案例也逐年增多。这种因照顾老人而引起的心理疾病和自杀、杀人情况被称为“照顾疲劳”。

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41%的日本人不愿意看到自己年老,因为他们对于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终日接受护理的“黄金岁月”感到沮丧。同时,日本全国老年人和老年医学中心一名研究人员主持的研究发现,83%的人对于年事渐高感到焦虑。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长寿时,41%的人表示“不是很想”或者“一点都不愿意”。日本人最为关注的老年问题是卧床不起、年纪渐长、退休后失去正常收入以及患上致命癌症。

日本政府也已意识到长寿对社会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严重挑战,并于2008年启动了一项计划,投资2.2亿美元,目标实到2016年大幅降低自杀率。其中,包括老年人护理服务,招募40岁以上的人参加。但是,如果伴随长寿而生的疾病、行动不便、经济问题等无法解决,年老者和护理者所受到的心理冲击就不会减少,反而会持续和加重下去。如此,心理负担和行为异常,包括自杀、他杀等情况恐怕也难以降低。

因此,为了让人类的长寿同时具有较高生活质量,就必须从几个方面来改善和保障。一是政府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包括协助老年人的家属克服心力交瘁、沮丧,避免陷入照顾亲人的孤立状态,由此避免很多老人因消沉、抑郁而自杀或杀人。二是应用生物医学的成果来解除老年时的各种不适和痛苦,例如防治老年性痴呆。

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篇9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音乐,就决定了音乐是我最好的伙伴,永远也离不开我了。我不仅是喜欢听音乐,还喜欢唱。每当唱或听起歌来,我就觉得很兴奋,像被魔鬼吸去了元神。

在音乐的美妙世界里,使我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美好。所以,从小我就立志学好音乐,把美好的音乐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如一句话“音乐,可以描述艰难坎坷的人生旅程,可以表达人们对音乐的思考与追求。”不管我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挫折或不愉快的事,只要我心里有它---音乐,那我的困难和烦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音乐,我永远都是一样的态度——热爱。

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篇10

记得有那样一首歌,我曾在一个无眠的清冷夜晚静静聆听,它的名字叫做《让冬夜渐暖》。这首歌是由有着清爽短发和钻石笑容的孙燕姿演唱的,所以歌曲也如同歌手一般清爽灵动而如钻石般璀璨。当我在不经意间听到它的时候,恰好是高潮部分,“当冬夜渐暖,当大海也不再那么蓝。”跌宕起伏的主旋律配上孙燕姿温和韵味的声音,淡淡地回荡在我的耳畔。那种感觉是无法言说的,可是眼前无形的音符和美得如同童话的画面却已出现在脑海:一个裙摆纯白的少女独自走在冬夜寂冷黑暗的街道,四周无人。寒冷刺骨的风静静吹起,欧洲式的街灯悄悄闪烁,她哼起这支孤单的歌,独自回忆过去,暗暗决定下一次要更勇敢。旋律依旧在耳边流动,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一些好朋友,如今也已是物是人非了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爱过那一段”不知不觉间最后一句歌词已经唱完,这首歌的呼吸渐渐变弱直至悄无声息。没错,时间的确会让事物或多或少的变质,可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如同这首歌最后唱的那句一样学会更加坚强。是啊,无论结局如何,过程才是真正教会我们成长的乐曲,如同这首歌一般教会了我成长。

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最喜欢《清明雨上》这首歌儿。隐隐约约间,我听到演唱者许嵩清清淡淡的声音娓娓道出了人世间的那些无可奈何,我的心底如同被注入了一股清泉,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清澈力量,使我深深陶醉其中。待到隔了一些时日再听这首歌,我才猛然惊觉我并没有理解它的真谛。恍惚间我看到一个江南小镇正稀稀落落地下着一场小雨,一白衣男子独立在斑驳的石板桥上,桥下流水潺潺。他凝视着岸边盛开得凄美锦簇的菊花,折下一枝菊放置在了她的坟茔之上,抚琴吟唱出了这首她最爱的《清明雨上》,曲调迂回婉转,无限哀伤。我想生者的悲哀,死者终究无能为力吧,可是总是有那样一个人会记住另一个人一辈子,就如同这首歌的灵魂——清明已过,相思杳然。关掉音乐播放器,淡淡的悲凉依旧流淌在空气之中,我深呼吸,却微微笑了。没错,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更要珍惜现在,不是吗?

关于张爱玲《小团圆》的话题 篇11

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是且笑且骂,对于这样一个男人,实在无法明确自己的态度,只能说:如果不读《今生今世》,我将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的男人还有这样一个品种!

虽然一直为张爱玲抱屈,但仍残存着最后的安慰:无论如何,胡兰成是最会爱悦张爱玲的那个男人。唯有他,最懂得她的好;他最懂得的,也唯有她的好。因为此前就读过他的《民国女子》等,知道“天下人要像我这样喜欢她,我亦没有见过。”“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凡是爱玲的,我都喜欢。”可是,读完整本《今生今世》,我才发现,胡兰成岂止最会爱悦张爱玲,所有的女人他都最会爱悦,所有女人的好他都最懂得,女作家有女作家的好,女护士有女护士的好,农妇亦有农妇的好……端的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世界上不是缺少好女人,而是缺少胡兰成。真真奇人也。

这个世界上,有的男人倾其一生只爱一个女人,还让这个女人感觉他根本不爱她;有的男人一生轻轻松松爱过无数女人,却让每一个女人都感觉自己是他的最爱,即便惨遭辜负,仍然恨不起他来。胡兰成就是后者,一个极稀缺的品种。可见,爱不是力气活,关键还得看会爱不会爱。会玩“情术”的男人,跟会玩“权术”的男人一样容易成功。

陈村曾经描述那些持“女性立场”的张迷们对“负心郎”胡兰成的愤怒:“他竟连张爱玲的心都敢负!”我不是张迷,但这也曾经是我的愤怒。总以为只有张爱玲辜负胡兰成的份,没有胡兰成辜负张爱玲的份。结果,不仅张爱玲成为那个被辜负的人,而且被辜负得很惨。不必恨铁不成钢,不是张爱玲不争气,而是胡兰成道法太高了,换成你,可能也一样。刚刚谢世的季羡林老先生留下语录:“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痴情的傻女人同理可证,而女人永远是逢痴必傻的。

就像咖啡伴侣一样,《今生今世》就是《小团圆》的阅读伴侣,如果没有《今生今世》,没有网上曝出的那些张爱玲的隐私,看懂《小团圆》还真不容易。《小团圆》写得闪闪烁烁语焉不详,单独行世的话还需要做许多拾遗补缺注释的功课,幸好已经有了那样的背景,方能以如此面貌被接受。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是且笑且骂;看张爱玲的《小团圆》,我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这就是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区别,或者说男人和女人的区别。爱结束了,男人还能让你笑出来,女人却让你直想哭,或者发闷,或者长吁短叹。对于胡兰成而言,与张爱玲之间的一切就是一桩感情事件而已;对于张爱玲而言,与胡兰成之间的一切却是爱情的本身和唯一,是一场致命的感情事故。胡兰成这样的男人,很难有什么是刻骨铭心的了;张爱玲却不然,与胡兰成的感情是她的初恋,可能也是她唯一倾心的爱恋。这场感情事故,即未令她丧生,也是终身残疾了。

倒真是张爱玲先爱上的胡兰成

张爱玲不仅是被辜负的一方,而且还是首先陷入爱情的一方。看《今生今世》,还以为是胡兰成吹牛,料想一定是他费尽心机耍尽花招把张爱玲骗到手的,张爱玲对他根本没那么一往情深。看了《小团圆》,才不情愿地确定,倒真是张爱玲先爱上的胡兰成,而且,比胡兰成写的更爱。《小团圆》中,邵之雍有了小康之后,“他们的关系在变。她直觉地回到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对他单纯的崇拜,作为补偿。”她居然会崇拜他?!然而的确如此。关于与女人之间的“发生关系”,邵之雍对九莉说,“大概最后都是要用强的。——当然你不是这样。”意思当然就是张爱玲乃自愿。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第一次见面是她去回访他,因为胡兰成的首次来访未能得见。一向清高自傲的张爱玲居然如此主动,已经有点匪夷所思。更匪夷所思的是,仅这一次“初见”,张爱玲就动了心,说一见钟情绝不过分。因为她太是“雏儿”了,而她的对手又太是老手了。胡兰成是天才的“女性杀手”,有着满满一大本炉火纯青的情场“必杀技”——胡兰成若活在出版和传媒如此发达的当下,光去写写讲讲爱情三十六计之类的,可能就够显赫的了,没准比易中天、于丹什么的还有名。

这次“初见”,胡兰成是险处用招,出奇制胜。他送她出来,两人并肩走,胡兰成突然说了句:“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这话笨人听着很笨,灵透人听着可就太灵透了,张爱玲当然属于后者。“只这一声就把两人说得这样近,张爱玲很诧异,几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胡兰成自己炫耀道。如果是无关的男女,何必论个男高女低!这话的意思无非是:作为我的女人,你太高了!这样亲昵的嗔怪,只一句,就不显山不露水地越过层层叠叠距离,把两人直接拉近到夫妻或情人的关系上了。说得那么当仁不让,那么爱你没商量。这样巧妙的冒犯,这样唐突的角色定位,让人反驳都无处下口,但如果对方真起反感的话,当然可以不予反驳,拂袖而去。这一招的险就在“几乎要起反感”上,这一招的奇就在“但是真的非常好”上,这个“几乎”又“但是”的心理转折,拿捏得多么微妙!这一招,若败了,对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若胜了,可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显然,张爱玲喜欢这种冒犯的美感和僭越的刺激。她毕竟在感情上还是个处子,怎经得起如此高明的撩拨和魅惑!不由得一面反感,一面却又欢喜他的大胆。嗔则嗔,怪则怪,实际上还是希望男人多情得霸道一点的,这就是张爱玲。胡兰成的策略用来驾驭张爱玲正合适,他成功了。张爱玲这样的女人,注定就是要为情种所误的,明知情种靠不住,却又惟有情种能将其迷住,这就是宿命中的冤孽吧,张爱玲其实没什么好怨的。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也曾经是好莱坞的情种,只是遇到张爱玲时已经日薄西山而已。

爱是不由自主的沉浸,无法说轻率与否。但张爱玲这么快就为这个风月场上的老手所迷,可能出乎当事人意料——我是指胡兰成。胡对张原本并不是猎艳,而是爱才和猎奇,或者说,为她非凡的才华和家世所吸引。胡兰成去寻访张爱玲时,是怀着一些仰慕和敬畏的,心里根本没底,更没奢望得到她,因此才坦白大方,不畏不怯,气度上正好有着张爱玲所欣赏的不局促。当张爱玲送照片给胡兰成的时候,他说:“好像吴季札赠剑,依我自己的例来推测,那徐君亦不过是爱悦,却未必有要的意思。”由此可见,胡兰成未必是为了得到她。但是,张爱玲自愿献出那“一低头的温柔”──“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便“亦只端然地接受,没有神魂颠倒”了。意外收获,不要白不要。

张爱玲为什么会爱上胡兰成

张爱玲为什么会爱上胡兰成?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很蠢。爱根本没有为什么,爱就是一种感觉,爱了,这就是全部的理由。爱是不讲道理的,讲道理是愚蠢的,只有不懂爱的人才会去讲道理。《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高大俊朗的马文·马西为什么会爱上古怪的“男人婆”爱米莉亚小姐?爱米莉亚小姐为什么会爱上身体畸形人品下作的小丑李蒙表兄?李蒙表兄又为什么会迷上对他白眼看鸡虫的马文·马西?没有道理好讲。《射雕英雄传》中,俏皮伶俐的黄蓉偏偏不爱风流倜傥痴心不改的欧阳克,而爱上憨厚笨拙的郭靖,贤惠善良的穆念慈偏偏爱上坏透了的杨康,还有郭芙爱耶律齐,游坦之爱阿紫,阿紫爱萧峰,杨过爱小龙女……也都没有道理好讲,如果硬要讲,就是性情上的相逆与互补,正应了张爱玲所推崇的参差对照的美学搭配原则。比如穆念慈,她似乎更应该去爱郭靖这样的男人,可她却偏偏爱上了杨康,因为她是一个太标准的好女人,已经厌倦了人性的善良与平淡,杨康的邪恶与诡诈反倒吸引她。爱情中总是充满逆差与背谬,反常也许比正常更加合道。

爱也不问值不值得。《人生》中,巧珍爱高加林,高家林爱黄亚萍,马栓爱巧珍。可是,若要论值不值得,马栓死心塌地爱巧珍,他的爱绝对可靠,巧珍应该爱他才是,可她偏偏不爱;高加林显然是一个靠不住的男人,巧珍应该不爱他才是,可她偏偏爱得要命;而高家林爱黄亚萍,显然也是如巧珍爱他一样的自讨苦吃。这样一看,爱似乎就是弱智。是的,也许这反倒接近了爱的真谛。三毛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她以张胡之恋为原型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中,特意安排了一个对沈韶华(以张为原型)极其痴情的马老板,电影最后,为了救章能才(以胡兰成为原型),韶华许诺跟马老板去台湾,马老板便弄来了两张像命一样值钱的船票,可最后关头,韶华把船票给了能才,能才生生地看着韶华与自己分离,却并没有跳下船来,倒是马老板,一看韶华没上船,便奋不顾身地跳了下来。马老板这一出,简直跟《泰坦尼克号》一样感人,可是,我们却一点都不为其感动,相反,我们依然倾心于那个自私的男人。一个蹩脚的男人,再怎么痴情都令人发笑。所以,再让沈韶华选择一百次,她肯定还是选择章能才。人心是不满足的,满足了就平庸。但不满足就容易变坏。不过不要紧,“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但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也是有条件的,这男人要坏得有魅力有成绩有艺术才行。同样,女人也可以喜欢死心塌地的男人,但他不能蹩脚。

明白了以上道理,再来讨论张爱玲为什么会爱上胡兰成,就容易得多了。原因无非有二:性情的原因,功利的原因。

胡兰成颇具名士风雅,是一个典型的性灵派才子,天生的怜香惜玉,迷恋女儿性,风流却也不乏真诚,想要许多女人,同时又会对哪一个女人都好。以现代的眼光,胡兰成似乎欠缺男人魅力,一点都不酷,只是有一点风花雪月名士风流而已,虽然曾有个很男人的职业──政客,但也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政论家。可是,张爱玲正是一个旧的人,她的眼光就是旧的而非新的。她需要一个聪明风雅的“解人”,而胡兰成正与她的需要相吻合。张胡之恋的缘起就是胡兰成爱才,张爱玲感动于他的知音。

张爱玲文字中对于人性锐利和幽深的刺探,给人造成某种错觉,仿佛她一出道就是一个成熟而理性的女人了,与女孩扯不上边。但其实她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正经成名时也不过二十三岁,当然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样对爱充满幻想。《小团圆》中写道,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这就是在胡兰成出场之前张爱玲的心理背景。张爱玲性格孤傲,上的又是女校,本来就极少与男性打交道,又加上曲高和寡,一般男人不敢动念,这就导致了她的高处不胜寒。实际上,张爱玲这样的女人,不管内心如何曾经沧海,行动上还是属于“雏儿”一类的,燃点低,抵抗力差,很容易拿下。张爱玲也是甘愿被男人所驾驭的,只要这个男人是她所心仪的。她曾自言:“男女的知识程度一样高,女人在男人面前还是会有谦虚,因为那是女人的本质,因为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她其实是一个很小女人的女人,情愿享受“被屈抑的快乐”,她的强,不是女强人的强,而是黛玉式任性小性的强。可是,一般男人都为她的孤高冷傲和才情智慧所威慑,没有慧眼看破这一点,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只有给胡兰成这样的爱情勇士抢到先机。

张爱玲正在遗憾中等待第一个男人出现,胡兰成就来了。来的为什么是胡兰成呢?来的正该是胡兰成,不是这个胡兰成,就是那个胡兰成,总之,是胡兰成这样的多情种子,是别人眼中最不该的那个人。张爱玲后来跟桑弧的那一段,也正应验着这一点。另外,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以及被搁置的恋父情结使张爱玲有择大的倾向,她生命中的男人(包括她曾经倾心过的胡适和第二任丈夫赖雅)几乎都比她大,无法想象,她会找一个像她一样生涩如毛桃的男孩。男人和女人的配对如星座一样,是大致跑不出某一类型的,有人总是容易招小男生,有人总是喜欢择大。胡兰成的婚姻和年龄之所以没有成为张爱玲的障碍,就在于她正想要一个成熟的男人,而成熟跟年纪有关,也跟阅历有关——试想,一个没有经历过婚姻的男人怎么会成熟呢?

从功利的一面来看,张爱玲爱上胡兰成,可能与他当时的地位有关——毋庸置疑,胡兰成是一个有地位的汉奸。张爱玲也是不能免俗的。张爱玲骨子里的没落贵族情结使她害怕穷酸,害怕寒碜,因为这都是可怜的,而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可怜,对此极度敏感。张爱玲绝对不会爱上一介穷书生,无论他多么清高,多么风雅,那样的姻缘在她看来可能都是尴尬的。她自己说过:对于我,精神与物质上的善,向来是打成一片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她不大可能去过《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那种穷困至死的生活,不管有多恩爱。她热爱富贵,所以,即便她不指望花胡兰成的钱,胡兰成达官贵人的身份应该也是她接受他的前提之一。再者,一个当时在汪伪政府里颇有威仪的人物的追求和宠爱,于她的虚荣心是一个大满足,对她的名气不无裨益,甚至有可能使她更畅销,这也是自不待言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炒作由头。人们对张爱玲的兴趣,部分即在于对其隐私的好奇,在《杂志》举办的纳凉晚会上,有人甚至直接表示了此意,遭到张爱玲的讥言和冷脸。

张爱玲在政治上是一个不甚分明的人,在她看来,达官贵人就是达官贵人,至于他是哪个政权的,可能不是至关重要。后来在美国遇到的赖雅,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也不妨碍张爱玲嫁给他。张爱玲对人的喜与不喜,不会从道德或政治来着眼,她要的是聪明情趣才艺,胡兰成那种士大夫式的风雅和飘逸在她看来可能比道德高尚和政治正确可取。张爱玲不是超脱,她是天生就缺乏这种意识,可能是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太少的缘故吧。后来在政治上受到极大连累,说明张爱玲只顾眼前风光,太短视,也说明缺乏政治教育是要吃亏的。

有人对于张爱玲居然对一个汉奸男人如此痴情缠绵殊觉愤慨和不能理解,实在是把政治与个人性情混作一谈了,一个政治上有愧的男人就不能有任何个人魅力了吗?个人魅力与政治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政治上的反动不会完全剥夺男性魅力,尤其在一个不重政治的女人眼里。她面对的只是一个男人,他的政治身份可能使她迟疑一下,但一旦跨过了这一步,那就不是问题了,并不永远横亘在两人之间。而且,正如《滚滚红尘》中能才对月凤说的:“我的手上没有血。”胡兰成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政客式的文人。

张爱玲选择胡兰成,从现实的角度看,可能还有在家族中争口气的成分。看张家人和李家人对张爱玲的谈论,就会发现,无论在张氏家族还是李氏家族,张爱玲家都是比较没落的了。即便张爱玲已经成名之后,甚至到了晚年,她家这一脉都是两个家族中较为败落的,且是一蹶不振,很为亲戚们所看不起。张爱玲在家族内的自卑肯定是有的,而她又是那么好强的人。固然她也看不起他们,但她的看不起是主观的,而他们的看不起似乎更有客观的依据,更无可辩驳。衡量成功的世俗标准从来只有两个: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这之外的文学,当然什么都不算,张爱玲还能说什么?张爱玲早年就与亲戚疏远,晚年更是离群索居,亲属一概不来往(其实她在美国就有很多亲戚),可能也与自身及自家的不发达有关。贫病莫往人前站,也是一种自尊和自卫。张爱玲现在几乎成为一个小资阅读的流行符号她实际上活得很凄苦落魄。

张爱玲是一个相当现实的人,胡兰成的地位,对于她在家族内扬眉吐气是有好处的。只有切身的利益和实惠才会在注重实际的人考虑之列,其余不关乎自身的诸如主义和政治之类,他们懒得太多审度和感兴趣。以家族世俗的价值标准,胡兰成的政治问题也许未必成什么问题,只要人发达就行。张爱玲亦如是。

但张爱玲的“如是”,又包含着一些女性特色的神经麻痹。对于张爱玲来说,政治是男人的事,女人应该没兴趣。张爱玲曾说,“自从一九三几年起看书,就感到左派的压力,虽然本能的起反感,而且像一切潮流一样,我永远是在外面的。”张爱玲对左派文艺的排斥,其实就是对政治的排斥,换成右派文艺的政治气味,她可能也一样排斥。对于胡兰成的汉奸身份,张爱玲并不那么在乎,她甚至企图连别人的在乎都不在乎,所以,抗战胜利后她并没有走;可是,解放后,她连假装不在乎也做不到了,所以才仓皇走掉了。《小团圆》中,邵之雍说,“我去办报是为了钱,不过也是相信对国家人民有好处,不然也不会去。”《小团圆》中还写道:“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地说。笑着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么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离开大陆之后,胡兰成一度又有点风光,其中当然沾了张爱玲的光,张爱玲不甘心,原本是巴不得塌他的台的,可在《小团圆》中,她却是这样写的,似乎她比他更“汉奸”,他倒比她更爱国的,可见她的诚恳厚道,也可见她对胡兰成政治问题的无所谓,或者说,政治根本就不是她的问题。女人一旦陷入爱情,全世界便只有那一个男人了,政治上本来就不敏感,此时更是一团糨糊。但张爱玲也不是毫无政治常识和顾虑,她自身似乎还是比较注意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第三届曾经叫她参加,报上登出的名单有她,她专门写了辞函去,虽然报上仍旧没有把她的名字去掉,但她后来还是特意在《传奇·增订本》的序言中进行了澄清。正是这一自我保护,使她在抗战胜利后幸未被划为汉奸文人。但我怀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胡兰成的提醒,他比她清醒。胡兰成跟她在一起后,在这方面是比较注意保护她的,以免她将来受连累,包括不公开结婚等,这是他对她负责的地方。

总有人不忘指出张爱玲不爱国,由此否定她的文学成就。爱国是一种美好的情操,这谁都承认。可是,爱国难道也是评判文学的首要或唯一标准吗?有没有必要一票否决?张爱玲不会声称自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并且也不会为此而羞愧,爱不爱国从来都不是她的问题。她可能会说,我为什么要爱国?这个国特别可爱吗?狗不嫌家贫之类的道德训诫对张爱玲是没有用的,但是,张爱玲也没有做过祸国殃民的事,只是观念上不强调爱国主义而已。

张爱玲确实没有家国观念,家和国是连在一起的,可是,家把她抛弃了,她从父亲家逃出来,母亲其实也是视她为累赘,不愿接纳她的,那种心寒,那种自尊的磨折,使她决绝,乃至成年后执意要奉还“教育费”给母亲。一个没有“家”的人,又怎么可能有“国”呢?对张爱玲来说,世界简单到只有两元:我和我之外的世界。在自己之外的世界再区分一个内外,恐怕她会认为没有必要的。她的观念就是单纯的“人”,人类的“人”,而不是哪国人。

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小团圆》出来之后,对于其写作背景和意图的揣测几乎统统归结为张爱玲出于某种意气,或者对胡兰成的打击报复,因为他写了《今生今世》,成了二人感情事件的第一发言人。这一观点严重否定和遮蔽了张爱玲写作中的诚恳。不排除《今生今世》催生了《小团圆》诞生的可能,但这只是一个直接的契机而已,而张爱玲写作此书的愿望是由来已久的。《小团圆》中,在邵之雍逃难前,九莉说将来要把两人的事情写出来,请他把书信留给她,邵照办了。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通信也证明,那些信的张爱玲在《小团圆》中也丝毫没有丑化胡兰成的意思,她非常诚实地面对了曾经的感情,并不因结果是否定的就从头否定,并不因爱已变成恨就从头恨起,这也是对自己的诚实。我看《小团圆》是从前言开始的,宋以朗大量引用了张爱玲与宋淇夫妇关于该书的通信,信中,张爱玲的确对胡兰成多有鄙薄处,因此,在正文阅读之前,我已经做好了“看张爱玲如何刻薄胡兰成”的心理准备。但真正读来却发现,并非如此。这一点也非常令我感慨和感动。一个女人,如果面对自己的倾心爱恋都是虚假造作的,那就很可悲了。面对自己爱情的坦诚是最属于灵魂的坦诚。女人的可歌可泣之处就在于,她们面对自己的感情是如此披肝沥胆,即便杜鹃啼血,也要坦诚相见。唯此,才能证明这份感情有多真多重。看《今生今世》时我还吃惊:张爱玲确曾这么忘我这么弱智地爱过吗?云怎么会堕入泥里!但后来我终于觉得,幸好她曾经这样弱智过。对于女人来说,最能证明爱情的就是弱智,张爱玲的弱智恰恰证明了她曾经不折不扣地爱过,这比一个女人一生从来没有倾心爱恋过一次强百倍,所以,我为她庆幸。冷漠是张爱玲的一副硬壳,唯有爱情,使她总算真实了一次,坦白了一次,柔软了一次。或许越是头脑聪明的女人爱情上越弱智,这是上帝的平衡术。但我们总以为张爱玲会是个例外。其实那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把张爱玲架到了空中。张爱玲已经比许多女人做得好,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她把结束处理得较为节制和干净,没有沦落到不堪。

也许,张爱玲是希望在《小团圆》中好好报复一下胡兰成的,可是,真的到了写作中,又等于回到过去的爱情,她又被淹没了,发现自己无法不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感情,于是,她又低低地哀哀地放下了报复的旗帜,让尘埃里开出花来了。这就是形象大于思维吧。一旦结束写作的过程,从爱的惝恍缅怀状态里走出来,她也矛盾得厉害,所以她在给宋淇夫妇的信中会有那些刻意的鄙薄。——张爱玲对宋淇夫妇,也不是百分之百坦诚的,所以,有些话,她可以那样说,我们却未必要那样信。与其说她恨胡兰成,不如说她希望自己恨胡兰成。何况,恨并不是爱的反面,爱的反面是遗忘和厌恶。而张爱玲对胡兰成的遗忘和厌恶显然是不够彻底的。其实,看她在《小团圆》中这样写胡兰成,便可以知道,她一辈子没有真正走出胡兰成。

《小团圆》绝对是一部真情之作,我们要看作品本身,不能为张爱玲与宋淇夫妇通信中对于胡兰成的言辞所左右。张爱玲岂是那么老实憨厚说话交底的人!我们如果真信,倒是笨蛋了。一本《小团圆》,出还是不出,到底也没有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张爱玲做人做事的矛盾缠绕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这是张爱玲命定的一本书,张爱玲把这一切写出来,从来不是为了报复胡兰成,而是因为这份爱太深太重。关于赖雅,她不会写一本书。牵扯到情感事件,女人的“放下”定然比男人艰难,爱情流产了,便寄望以另外的方式有所结晶。用文字来铭刻和纪念,也用文字来埋葬和祭奠,更用文字来打开并去除受伤的情结,然后,彻底放下。这几乎是写作的女性的一种本能。

张爱玲说得明白: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话绝对不虚,《小团圆》的确是一个诚恳的热情故事,张爱玲不是想写一个始乱终弃的俗套,她就是想写一个热情故事。

上一篇:海事部门实习报告下一篇:九年级英语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