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共8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1

(二)(二)恒动观念

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讲了第一个特点——整体观念。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讲第二个特点——恒动观念。什么叫做恒动观念?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把中医学这种观点称之为中医学的恒动观念。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运动的观点或者叫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就叫做恒动观点。那么中医学的这种恒动观点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⑴它强调物质世界的运动性。中医学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用这种观点、思想、方法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了:

一、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气是世界的本源,气一分为

二、分为阴气、阳气,再进一步,阴变阳和,化生五行,它们统一于物质,都是物质的概念。那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承认生命也是在运动,生命是物质的,也是在运动,它们具体的物质运动表现为升降出入这样一种运动形式。气是在运动,运动的原因是由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阴变阳和的结果而化生五行,五行也是在运动,它们都是在运动。人用这个思想来构建中医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医学的一个动态的观点。也就是说中医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就体现为:⑴承认物质世界的运动性。⑵具体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气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生命的本源,气是物质的,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中国古代哲学有一句话叫气化流行这样的一个观点,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运动的观点。为什么气能运动呢?根本原因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内部,气本为一、一分为

二、分阴分阳,形成了阴和阳的矛盾运动。中医的术语叫做阴阳相错。那么阴阳相错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物质的运动,物质是在运动,表现的形式(为)动和静。中医学从这个形式上来看说动静相召,又出现了一个术语,表现形式(为)动的和静的,动和静的统一。动静相召,形成了形和气,有形(和)无形的运动。形,气之有形,气聚则有形,无形则散,气散则无形,重归于气。这里面讲气的有形、无形的统一、聚和散的统一。有形和无形、聚和散的统一、这个过程是气化运动的过程。这个气化运动具体表现的形态,升降出入。上面讲这些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这个哲学思想被中医学移植过来,形成了中医学的医学科学哲学,成为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运动的结果,这世界是物质的,这生命是物质的,最后落脚点就是用气、阴阳、动静、形气、气化、升降出入这些基本的原理阐述了生命的运动,由此得出来生命是物质的。是什么物质呢?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啊。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那么具体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呢?男女媾精,胎孕乃成。是具体的精气,男女的精气,阴阳交合以后才能形成生命。从宏观(上),中医强调生命本源于气,从微观上,生命到底怎么形成的?是男女媾精,胎孕乃成。从世界的物质形式到论述了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运动,中医基础理论讲气化,(认为)生命的运动形式就是不断的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生命运动。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看待生命过程,看待健康问题,看待疾病问题。用这样一个观点来保护人们的健康,使人们能够延年益寿。这个基本观点就是中医学恒动观念,基本特点中恒动观念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一观点也同样是和西方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医学相比较而言的。西医学,近代生物医学,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来看待。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分析、还原、机械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当)考察生命的时候,考察细胞、分子、器官、组织的时候,一旦把它分解开,考察的过程无论是生理和生化,(都把它)当作静止状态,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疾病的变化,看待生命运动的过程。而中医学却恰好和它相反,用动的观点来看。恒动观念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里面重在强调它与近代医学的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生命过程区别开来的。我们现代同志们(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来搞科研,来研究中医,你用蛋白质也好,基因也好,从整体也好,从局部也好,从人也好,动物也好,来考察中医一个术语,你取得这些指标以后,你是用静止的观点来说明它的问题,你还是用动态的(观点)来说明它的问题呢?那就是两种不同的医学观碰到一起去了。如果你把它当作静止(的)状态,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回归到分析、还原医学,(即)近代医学。如果通过这些数据你把它看作不断的运动过程,从运动过程来考察它,来揭示它和中医某一个术语、某一个原理之间的相关性,那就体现了中医学的观点。同样是用一个现代科学的手段去研究某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以是中医的也可以是西医的,就看你这个人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医学观点,解释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观点有什么意义呢?画了底下这个示意图,这体现了中医的思维方式怎么看?第一、我们强调这个生命,人是天人合一的,生命是在不断运动的,生、长、壮、老、已,它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就生命而言,是不断的气化运动的过程。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讲叫做生命在运动,也就生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个动态,有时向的一个概念。那么健康呢,气、阴阴、五行运动的结果,处于和合状态,用现代的语言表述或者叫做动态的平衡,意味着健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命曰平人。那么在运动过程中,在病因作用下,一旦这种阴阳和合、动态平衡被打破,就出现了用阴阳说叫阴阳失调;用五行说叫五行的生克制化异常,出现了亢害承制;用气来说,气和则为正,是健康的,失和则为病,气失和,表现为平衡失调,意味着疾病。那么平衡失调是气、阴阳、五行运动的结果。治疗过程中调节它的平衡,也是在运动状态当中来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得平衡,这就是中医学恒动观念的基本意义。一言以蔽之,用动态变化的观点去考察生命过程,去考察健康问题,去考察疾病问题,去回答医学社会问题,这就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区别于西医学用自己的静止的观点看待生命、看待健康和疾病。现在大家搞新药,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开一个方子,药物配伍定下来,那么这个剂量基本定下来,这是构效关系,考虑构效关系,还没考虑量效关系。定下来这个方子,这药治肝炎效果好,那么一旦经过临床前(试验),做完以后,确实得出结论,确实效果不错,那么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那我就用这一个方子,药味没变,结构没变,量不管老少,东南西北中,都这一个剂量,形成一个药去治疗中医某一个病。另外一种观点,不仅考虑它的构效关系,我还要考虑每一个药的剂量的变化,(即)量效关系,包括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都考虑,再考虑东西南北中,男女老幼,社会文化的差异,找出它们这些要素和我这个构——结构和剂量产生效应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我这个方子它适应在什么条件下治这个病,除此不可以。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处理方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前者搞的是中药,想办法治的不是中医的证,实际上是西方静止医学观,不是中医。而后者则体现了中医学的恒动观点,体现了中医学思想。如果用后者来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才叫做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我想讲这个东西,学习这个,讲述这个,这个思想。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解释意义。用恒动观念这些内容回答生命是什么和为什么,疾病是什么,为什么。这是解释的意义,说明(的)意义。第二、实践意义,用这样一种理论,这种观点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指导我们的实践。

(三)辩证观念 第三个观点,叫辩证观念。过去的教科书,一个是整体观念,一个是辨证论治,就结束了。那么我们现代把它分别开来,分头的进一步详细地讲一下,辨证论治这一个原理集中地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第一讲讲什么叫做辩证观念?辩证观念就(是)指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这样一种思想,叫做中医学的辩证观念。那么辩证观念的具体内容:

一、就是用矛盾、整体、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过程。怎样看待呢?生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就是气、阴阳、五行运动变化的结果,(是)运动的观点。

二、矛盾的观点。阴阳的矛盾统一、贯穿生命过程的始终。

三、整体(的)观点看待生命。生命是在天地人三才一体,就是人、自然、思维、环境,阴阳平衡的状态下完成的过程。一旦在病因的作用下,生命(平衡)过程被打破,由健康转化为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同样是用矛盾的观点,用运动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看待疾病问题。比如,一、中医的思维强调疾病是邪正交争的结果,邪和正是一对矛盾,用阴阳学说来解释,阴阳矛盾对立统一失调,形成了疾病,阴阳失调。五行亢害承制,五行当中亦有阴阳,亢害承制的结果发生疾病。而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发生疾病,同时会影响其他系统(而引起)疾病。用联系的观点,也就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疾病和健康的问题。这种思想体现在治疗上也是如此。这就体现了中医学看待生命问题、健康问题和疾病问题(都)集中体现了一种辩证思想。一言以蔽之,记住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医学的问题,这种观点就是辩证的观点。中医学集中体现了这种观点。我们通过这个示意图看,人居气交之中,受天地阴阳、五行、气化运动的制约,处于这三者之中,第一、体现了矛盾的、运动的。第二是整体的。人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当中最可宝贵的一个要素,人不可离开天地,表现为整体联系的观点。第三、运动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生命的运动,是和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相一致的,他是不断运动的。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表现为世界和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那么具体的运动用“气化流行”(来表述),把流行去掉,剩下气化这个概念了,体现(了)不断的运动变化。哲学术语“气化流行”,放到医学里面来我们叫气化。用气化两个字来代表人体内外生命运动的过程,那么具体的表现为,自然界表现为生长化收藏这样一个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体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这些就是集中体现出中医学辩证观点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基本观点。总之,记住中医学是在矛盾、运动、整体、联系的观念下去考察、去回答、去处理医学的所有问题,把这个观念,也就(是)这个思想,叫做中医学的辩证观念。辩证观念意义在于中医学确立了一个辩证的思维方式。从中医学认识问题来说,它的科学思维是辩证思维,这种辩证思维贯穿着生命、健康和疾病整个过程(及)治疗过程,这是第三个特点,我们讲辩证观念。我们第一个讲整体,第二个讲运动,第三讲辩证,讲辩证观念实际上(是)对整体、运动观念的高度综合。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定义说(它是)中医学所赖以构建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由它所决定,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叫辩证观念。

(四)辨证论治 最后一个讲辨证论治。在咱们中基教学当中是一个最难的课题。作为本科生来说,交代一些基本概念就可以了。等到高年级以后,我们再进一步地详细地展开对它进行讲述。对“证”这一个概念,从50年(代)以后直到今天,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包括如何定义证,这也是我们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当中一个重大的科学命题,包括对理论的阐述,整理研究,包括用现代手段对它进行研究和规范。第一个讲一讲辨证论治的概念,现在的定义就是经过学术界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在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局长主编的《中医名词术语·常用术语》里面,就是比较规范的,应该是现在最新的定义了。辨证论治的概念是辨证、论治的全称,它是两个术语构成,辨证和论治两个术语构成。这个符合术语定义的原则。它有什么意义?这个概念讲,它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辩证观的具体体现,要想了解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一、症状、证候、疾病的概念。在中医学里面明确的指出,症者,病之发现也,症状是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异常生命现象。我们今天所说症状,包括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症状是主观感受到的,而体征是客观检查到的,我们看舌、看脉,望诊和切诊,通常意义讲的狭义症状,它的含义就是指症状和体征,主观的感觉异常和客观检查到的异常的生命现象,通称为症状,这是一。

二、广义的症状包括狭义症状,另外包括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异常,行为异常。这是现代中医理论对症状的定义。也是目前中医名词术语规范以后,大家对症状的定义。第二、什么叫证候?中医学的证候,从历史到今天是一个多义词,也是多义的术语,它有不同的含义。

一、症状就是证候;

二、症状就是疾病;

三、证候就是病机;

四、证候是诊断学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对证候的定义,大概有这么多不同的义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定义,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义项。我们这本21世纪教材对证候的定义是根据国家卫生部证候规范化学术会议的定义,参照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行业标准——中医临床术语,根据这两个,把证候作如下定义:证候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第一句话,证候是综合表现,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的症状、体征。第二句话,它说明的是这个综合表现,具体表现形态是什么呢?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反映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特征的症状和体征,还有综合表现,具体体现在症状和体征,它要回答的问题:

一、这些症状体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二、它能够反映疾病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反应疾病过程的阶段性的本质和特征,这样的症状和体征是证候的体现。

三、它回答了什么问题,它的内涵包括什么呢?揭示了病因、病机、病位和机体抗病反应能力等等,(即)病因、病位、病机、病性,机体的抗病能力,能回答这么多内容,最后的作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方向,这个就是根据证候规范学术会议和行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本教材把证候取第四个义项,当作诊断学的术语,作为诊断学义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按照上述的表述、定义它,那么作为一个诊断学概念,已经限定,它的内涵具有什么属性呢?所谓属性是反应证候概念特有属性,它和别人不同的。

一、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那就是有邪气。第二、机体内外环境关系紊乱。第三、全面揭示疾病过程中,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这是上述对证候定义它的内涵。这abc三者的综合构成了上述作为诊断学概念的证候的内涵。那么它的外延呢?外延,从逻辑学来说它反映的是概念中事物数量的范围,那么这个范围是什么数量范围呢?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的综合表现,咱们中医古书把它叫外候。第三个概念讲疾病。传统来讲,定义疾病,就是疾病与健康相对。而现在随着人们对亚健康的这种认识不断加深,咱们中医界也开始引入这样一个概念。亚健康是西医的概念,不是中医的概念。那么现在的亚健康既不是健康的,也不属于疾病状态,所以现在提出疾病的概念,应该是亚健康和健康对照。那么什么叫做疾病呢?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为邪正交争而导致机体内部内外环境关系失调,阴阳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的异常生命过程。疾病是异常生命过程,具体表现为:

一、在一定病因作用下。

二、邪正交争的结果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关系失调。那么内外环境关系失调,具体影响了机体哪些生理(产生哪些)病理变化呢?(它)使机体的阴阳气血紊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或者是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那么生命机能发生哪些改变呢?表现为适应环境能力下降。具有这样几个要素的异常生命过程,就定义为疾病。在这里再补充一下,当前对于亚健康的认识,从西方现代医学来说,亚健康有不下十几个术语,有灰色状态,有第三状态,有亚健康,有亚健康状态,那么现代的定义,既不是疾病,又不是健康。中医怎么看这个亚健康状态?中医是用证这个概念来表达人体的疾病状态,那是中医病机学的特色概念。那么这个疾病状态一定是机体的阴阳失和,气血紊乱,表现出证。那么健康状态呢?就是阴阳气血合和了。亚健康状态,一、不是阴阳气血和合,不是阴平阳秘,阴阳相错。

二、它可以是阴阳失调,主要是阴平阳秘失调,失去平衡,它就是阴阳失调,但是它的量的变化,变化的程度达不到证候这样一个病理程度,在这种状态下就叫做亚健康。这在我们搞中医理论的人,从中医到中医的理论本身要对亚健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也是一个探索。也是我的看法。假如说我们现在要治疗亚健康,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亚健康,诊断的标准,治疗的方药和治疗疾病状态下那个证候一模一样的话,等于你自身否认了亚健康的存在。亚健康是中医学一大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亚健康人群大概已经超过百分之四十,最多的超过到百分之七十了。中医干预亚健康,也是十五期间一个重大的命题,科研课题,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这样的课题,再进行研究。至少最基本的亚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亚健康是个什么样子?到现在刚刚开始研究。第二个问题,我们讲一讲症状、证候、疾病的关系。用这么个示意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先说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我们理解症、证、病这样的关系,从中医这个角度,中医叫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考察异常的生命现象,由外至内来看这个机体是否具有疾病,也就是说我们中医确定疾病的根据是通过四诊合参,由内至外,由外至内,特别是由外至内。通过这些异常的生命现象,把它综合起来判定是否他有病。那么综合的异常生命现象用诊断学术语来说,就是症状,我们把这些舌脉都统统归纳到主观客观所涉及到,这是症状。那么由此分析得出来,构成疾病这个概念最基本的要素应该是什么呢?症状。这是第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它们俩没有区别。第二个观点,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认为疾病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机体阴阳、气血、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它以证候这个概念表现出来。这第二点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根本区别,西医学没有证候的概念,而中医学有证候的概念。那么证候是怎么样反映出(来)?证候既然是在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它反映阶段性的概念,疾病的概念。那么每个阶段,都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第二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证候也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也就(是)说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但是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个阶段,不是疾病过程的全程,这是讲它们的关系。这是第二个观点。第三个观点,症状,异常生命过程的现象,是构成证候和疾病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一个观点就决定了我们在临床实施诊断治疗中一定严密的观察患者各种各样的异常的生命信息,只有(在)全面的系统的了解病人的生命信息的条件下,你才能够全面的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证候判断和疾病的判断来。最后一点,这个示(意)图,讲的就是证候和疾病有什么关系。两者相同的组成要素都是症状。不同的(是)证候,它由特定的一组症状构成以后,它一定具有时向性和阶段性,而疾病是反映整个邪正交争过程、演变规律过程,全程的规律,普遍的规律,证候只表现为局部的规律,还有阶段性的表现规律,揭示阶段性的本质。那么中医学来看症状、证候和疾病,从疾病而言,疾病整个过程可以由若干个证候所组成,大家注意,这是用动态的观点来考察一个疾病的全过程当中,它可以出现若干个证候,不是几个证型。它是按照中医的理论考察这个疾病累及哪脏、哪腑、哪经、哪络,它们在病因的作用下,通过邪正交争是怎样运动变化的。在运动变化,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用中医证候学的概念,考察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证候。不是某一个证型。那么每一个证候,它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由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又能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所构成,每个证候都是如此。那么这就是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系。症状,我们从最基层、最基础构成要素看,症状,一是生命异常现象的一种表现,它也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不能说症状不反映疾病的本质。但是它仅仅反映了某一点,某一个局部的本质,就是信息是局部的,是点,也可以称为线,但是绝不是整体。而证候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它虽然有症状构成的要素,但是它不是简单的症状的相加,构成证候的一组症状,它们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反映了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这就是证候和症状之间的区别,联系。而疾病和证候它们之间相同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都是症状,但是疾病反映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的全部运动变化过程中,症状变化演变的规律,它回答了疾病的本质,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疾病的本质。而在疾病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若干个证候,每一个证候只能反映疾病的阶段性的本质,它不能反映疾病全部过程的本质,系统全面的本质,这就是疾病和证候的区别。这是我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仅仅介绍的是目前学术界研究数十年,证候规范化的诊断学研究。这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其中这里面有我自己的看法,这教材就是持这种观点,供大家来研究,这仅仅是通行的解释,通行(的)认识。那么对证候的概念,症状的概念,疾病的概念,还有好多定义,大家感兴趣,将来可以提供大家一些文献,在这里面提供了一个中医现代研究一部分内容,还提供了历代文献摘录的内容。将来通过这些资料去了解这个,大家可以去看。一直是中医学研究一个瓶颈,一个重大的科研命题,也是争论最大的。把这些信息用于教学对本科生来说,我们提供他一些信息。

二、对我们这些同志来说,还要掌握哪些信息?大家有个全面的理解,回头来理解症状、证候与疾病的关系。但是讲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医学看病核心是审察内外,四诊合参,全面掌握,而且要辨证论治。现在临床医生就缺乏这个基本功。如何用中医的方法全面收集信息,用中医的思维,用中医的理论比较正确的确定下证候、疾病的诊断,施以治疗。下一个问题,我们讲一讲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这个简单啊,用这个示意图。辨证,我们要通过四诊合参,经过分析归纳得出个结论,揭示出病因、病位、病性、病机、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得出个结论,为论治提供依据和前提。我们辨证说脾气虚,指的是病机,病是脾气虚证。它告诉我们病位在脾,邪正交争、虚实的变化是气虚。那么治疗,决定治疗方向,那怎么办?就是健脾益气,使用健脾益气的方药,为治疗提供前提和依据。那么治疗大家注意,我们中医的治疗不是简单开一个方子,扎一个针,做一下按摩,施术,叫论治。论治,它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道理来组合方子。这样一个无论是药物的方,还是针灸的方,按摩的方,它体现了中医的理论,它(的)思维过程又经过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最后得出结论。那么一旦得出结论,进行处方遣药。方剂构成以后,从方剂里头的几味药回过头来又来体现辨证的结果。就这个意义讲,中医讲治疗,不是简单的技术,它本身包括了深刻的理论内涵,所以学习老中医的经验,学习中医主张读方书,学习中医应该要读方,通过它这几味药,这个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这一变化加减与化裁,体现一种理论,体现一种学术思想,本身这张方既是论又是治。关于它的结果,是辨证的结果,它体现的既是论又是治,不是简单的几个药相加。这是论治,什么叫论治?论治它有什么作用呢?它反馈回来用它来检验辨证正确与否。咱们中医用动态的办法、动态的观点去看待疾病过程。那么第一次来诊的时候,我们辨证得出的结论开方出去,吃三天,抓几剂药,开三天开几天,或者回来反馈的信息告诉医生我吃了你的药以后,哪些症状减轻,哪些症状没有变化,哪些症状加剧,一般的规律认识是只要病人没有异常改变,没有变化就是有效,只是你效果显著不显著而已。如果我吃了你的药,病情哪一点加重,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改变,意味着辨证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一定接受这个信息来重新认识辨证的结果,来对这个复方重新进行化裁,这个过程就是检验自己第一次辨证结论的过程,那么这样一种思想,体现了中医用辩证、运动、矛盾、整体的观点去看待疾病,去治疗疾病。我们现在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中医辨证论治就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结果如何,就看这个方开出有效没效,效果如何。

下面简单地归纳一下辨证论治的运用过程。这张示意图体现的就是我们这个看病的思维过程。我们辨证的过程四诊合参,我们主要是看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是表现为症状和体征,这些是具体的生命异常现象,我们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来以后,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我们的思维要抽象了。我们过第一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属阴属阳,症状(和)体征。然后看阴证和阳证,阴证、阳证看完了以后就看疾病的性质是属寒还是属热,然后再判断邪正交争的结果就是正气和邪气的对比,就是导致邪正是虚还是实啊,这是第一关要过的。就从宏观上过的,那么仅仅得出来阴阳、寒热、虚实,能不能具体操作呢?还不可以,还要进一步下一个概念,还要进一步来分析,那么看看具体的定位,是气血津液的紊乱,(还是)津液失调。它是人体整体的生命物质的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它通过脏腑经络等等各个系统体现出来,最后还得落实到用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这种辨证的思维方法来考察具体的临床表现,用它来进一步来抽象得出结论。它体现了中医的思维在临床思维当中高屋建瓴,先从最抽象的,一般的抽象,然后,再一次抽象,再一次抽象,由抽象到具体,最后到具体,得出结论,那就是心气虚,或者是太阳病,或者是卫分病,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才能指导治疗。论治的过程,上面讲是辨证的过程,辨证的思维过程。那么论治的思维过程,第一、我们要确定一下证候。确定证候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来治病求本?怎样扶正祛邪确定标本缓急,三因制宜?证候的概念回答这么多内涵,那么具体确定治疗原则,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这是大的原则。仅有这个还不够,必须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而这个治疗方法,又是从整体入手,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任何一个处方都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至于说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手段,中医学有药物的,也有非药物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论治的过程。介绍这个辨证论治的应用,辨证的过程和论治的过程,旨在强调给学生来加深认识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它浓缩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朴素的系统、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浓缩地反映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它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通过辨证论治的过程集中的体现出来,这也是学习中医最难学的一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功。学习中医理论条条,什么叫辨证?什么叫(论)治?它们什么样的关系?很容易背下来。通过这些字面,这些判断,这些术语,反映出来一个思想是最难掌握的。所以咱们从古到今学习中医强调熟读精思,贵在心悟。心领神会,要靠自己的悟性去体会,才能够掌握。

我们今天从上午到下午,把导论全部讲完了。导论所要回答的问题,要讲述的问题,重点问题:

一、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2

本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需求, 设计重点教学内容, 将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 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 实现“因专业需求施教”, 注重体现实用性原则,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满足学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实现对本课程学习的需要, 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 笔者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对方药及中成药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效果显著, 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调查对象

以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2009级实验班, 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选择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作为2010级实验班, 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

1.2 教学内容调整

(1) 实验班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四诊 (主要是问诊) 、辨证等相关内容, 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辨证, 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课时安排上压缩基础部分的课时, 增加辨证和中药及辨证选用中成药部分的课时, 选用大量临床病例, 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重点介绍101种常用中成药的功效特点、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 为便于学生日后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 在教学中还增加了辨证选用中成药能力的训练。

(2) 对照班教学内容:遵照原有教学大纲, 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四诊 (主要是问诊) 、辨证等相关内容, 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 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

1.3 评价方式

(1) 授课结束后, 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调整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几个方面。

(2)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中医学考试成绩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 分类数据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效果评价

2.1 问卷调查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00人, 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0人, 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39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9%。问卷结果显示: (1) 对于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开设, 实验班和对照班100.0%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 (2) 认为在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内容是中药和方剂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58.7%和49.8%。 (3) 认为在中医学教学中有必要讲述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3.4%和70.0%。 (4) 认为通过中医学的学习应该辨证选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91.3%和68.0%。 (5) 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临床病例和课堂讨论来讲述中成药辨证运用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9.1%和78.0%。

2.2 学生成绩分布 (见表1~2)

注:与对照班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班比较, #P<0.05

3 讨论

3.1 增加中成药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对于西医院校来说, 不仅要培养多学科医生, 而且还要从国情出发, 注重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趋势,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患者往往需要中西药配伍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实践表明, 中西药合理联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成药或西药, 合理配伍中西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问卷调查显示, 西医学生认为学习中医学课程是必要的。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取用等优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 作为西医, 一般不直接开具中药方剂, 而是选用简便的中成药。有调查显示, 西医医院85%以上的医师经常使用中成药, 且中成药使用总量远高于中医科[1]。但西医医师往往辨“病”论治, 致使药不对证, 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对中医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 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此外, 中西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中药之间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屡见不鲜[2]。

随着中医药自身优势的凸显, 大量成方制剂被应用, 药物品种不断增加, 新剂型不断推出, 中成药正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认识、了解中成药的相关知识, 掌握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防止和减少中成药的不良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医学教育中, 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现行的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 包括中医基础、诊断学、中药、方剂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学科内容, 在短短的60个学时内, 教师只能着重介绍中医最基本的概念, 对于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中药、方剂等内容则浅尝辄止, 从而造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局面[3]。因此, 在中医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 尤其要加强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中成药知识是有需求的。

3.2 调整教学内容, 运用案例教学法, 加强辨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 强调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合理用药, 辨证选用中成药是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原则, 也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自身的适应证, 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尤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用药, 而不能简单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盲目用药。如感冒在中医看来就有风寒、风热、暑湿等多种, 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 (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 , 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 (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 , 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 (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 。如果不辨证施治, 有时不仅不能奏效, 反而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的辨证论治, 合理应用中成药。

笔者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临床实用的需要, 大量采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方式, 即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 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会贯通,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已学过的中成药知识, 又加强了其临床辨证技能和遣方选药能力的训练,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明确学习中成药的重要性,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4]。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认为中成药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而且实验班学生对中成药的知识及运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通过成绩分析可以看出, 2009级和2010级实验班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班 (P<0.05) 。通过比较标准差系数, 实验班低于对照班 (P<0.05) , 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比较集中, 整体上优于对照班。

4 结语

基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 对中医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新整合, 既突出了中医教学的理论性和临床实用性, 又基本上适应了当前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形势和要求, 教学效果较好, 对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曾真, 夏翔.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 (4) :17-20.

[2]张奇志, 孙守义, 王文亮, 等.浅谈我国中药应用安全性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4) :68.

[3]赵燕玲, 王宗仁, 李锋.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1) :153-15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3

【摘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学类专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大发展,有效提升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专业;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187-02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f Basic Curriculums of Chinese Medicine

JIA YongsenTIAN ChunyuTIAN FulingMA HuixiaWU FanwuBAO Jutai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Outstanding teaching team is major premise for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promot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medicine (CM) majors development in regular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f basic curriculums becomes much more important. Through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team, College of C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on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ources, promoting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basic curriculums, teaching team, specialty, teaching resources

高校專业教学团队是指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 为完成某个教育教学目标而由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的少数在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教师建构起来的群体组织[1]。

中医学普通高等教育经过近六、七十年的发展,已日臻完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仅仅依靠教师个人力量,很难满足教学要求。因此,中医药院校越来越重视该类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及相关高等教育的政策驱动下,我校中医学类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学基础课程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1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意义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这些课程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各专业的基础课,只有牢固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学好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成为合格的准临床工作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对促进课程体系优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我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建设核心队伍。具体建设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

2.1团队人才梯队建设教学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建设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度,老、中、青结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2.1.1团队基本结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1人。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人数占到55%;学历结构方面,博士研究生5人,其余6人为硕士研究生,到2016年,本教学团队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将达到60%以上。学缘结构是本教学团队的优势,成员分别毕业于国内不同的知名中医药高等院校(如图1),优秀的学缘结构可有力促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利于营造团结和谐、互助互进的教学氛围,避免同所高校毕业带来的“近亲繁殖”现象出现。

2.1.2团队成员综合素质培养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教学团队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2]。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公开课制度、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价、教学文档和多媒体课件优质评比等活动。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要求。为提升教学团队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激励青年教师到相关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2.1.3团队“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3]。因此,专业教师应有医院临床工作的经历,安排教师到相关科室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支持教师利用我校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附属唐山中医医院等临床基地的技术条件,参与临床课题研究,提升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2团队对专业建设的贡献教学团队所服务的专业建设坚持与服务河北省、冀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紧跟医疗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要求,把握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原则,保证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过率为目标,来不断修订更新培养方案。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2010年中医学专业在全国高等综合高校中率先通过了“中医学专业认证试点评估”;同年,我校中医学专业获批“河北省高等教育创新高地”;2011年,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中西医临床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这些荣誉、成绩的取得,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起到了奠基和核心作用。

2.3团队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中医高等院校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按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惯性,建立突出临床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认真实践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课程设置方面,团队紧紧围绕“突出祖国医学特色,引导学生树立中医本位思维”的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开设了《中医思维学》、《中西比较医学概论》、《中国文化与中医》等特色课程。通过近五年来的教学评调查,新开课在学生中赢得了较高声誉。

合理设计教学评价项目与考核方法,紧跟“形成性评价”的高教新趋势。如中医诊断学考试采用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复式考试法;中药学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辨识中药相结合;中医综合实验1和实验2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每次实验结束根据个人操作给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以上这些举措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2.4团队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示范作用本教学团队结合中医师、针灸推拿医师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团队成员均参与编写了符合中医发展规律和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实用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科学出版社,北京,2012),其中副主编2人,编委4人;编写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温病学》等。目前,这些教材均已在我校本科学生教学中使用,满足了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公开课程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着重加强专业群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于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温病学》、《中药学》等课程开设网络论坛,有关授课重点和难点讲授、答疑、考核等均实现了师生无缝交流;全部课程均在校内网站上建设了网络课程平台,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结语

面对社会对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以国家和我校实施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工程为契机,围绕我校“崇术重用、服务地方”办学指导思想和“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質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通过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必将对提升中医学高等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孟静岩,马佐英,张国霞,等.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2009,17(8):718-720.

[2] 董秋梅,麻春杰,张亚军,等.中医内科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实践[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4):367-369.

[3]王上增,郭会卿,李沛,等.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及规划[J].中外医疗,2011,12:17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4

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目前主要存在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对不同模式的分析比较,提出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应独立设课,并可分为基础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2个部分。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谈谈中医学的三大基本特点的论文 篇5

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和执简驭繁的说理方法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研究如何使人不生病、少生病,使病痛能尽快地解除,以及如何延长人的寿命等问题。虽然2种医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相同,但在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上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实际上,在医学知识积累的早期,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自身的组织结构也曾进行了不少的解剖观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人体解剖知识和概念,比如:身体表面覆盖着皮肤,皮肤之下有肉、脉、筋、骨,骨内有骨髓,脊椎骨内的骨髓上通于脑等。

但是,相对形体而言,中医更重视机体的功能,以这些较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概念,来表达、概括丰富、系统、复杂的机体生理活动。所以,中医学的许多人体组织结构概念,在内涵上比西医学要宽泛得多,两者往往不可对等。例如:中医所说的“皮毛”,除了指人体的体表、表层,还常用来表达身体的浅表部位和层次,在论述病理情况时又指病位较浅或病势较轻。“骨”被皮肉围护于内,骨中有髓,古人认为骨髓是深藏于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所以常以此表达身体的深层部位,在论述病理情况时又指病位较深或病势较重。从这个角度讲,中医没有与西医概念上对等的解剖学。

对于疾病,中医很早就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受当时思想认识方法的影响,古代医家对多种多样的疾病证候,多从性质上去归纳、把握。例如:诊断疾病时,中医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字来分类概括疾病的证候表现。如果见到面色苍白或暗黑、神情不振、语声低微、怕冷、四肢不温、小便色清、脉搏微细者,诊断为“阴寒证”;若是目赤面红、语声洪亮、急躁易怒、口渴欲冷饮、皮肤灼热、小便黄赤、脉搏有力而明显者,诊断为“阳热证”。

另外,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主要武器是中药,中药大多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每种物质所含的成分、作用也是十分复杂的,但中医却只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8个字来概括,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古代医家们根据口尝及用药后的人体反应来确定每一种药物的气与味、作用方向,而不同的气味与趋势各有不同的作用。如大家经常吃的生姜,口尝有辛辣之味,用后有发热、出汗的感觉,中医将其定为“味辛,性温、升浮”,认为其有“散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属“表寒”性的疾病。这种药性的确定,也不是依靠实验室的.检测得来的。

整体观

所谓整体观,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认为人体的五官九窍、内脏、四肢等上下内外是一个整体,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变时相互影响。比如:中医认为眼睛和肝关联(肝开窍于目),眼睛红赤疼痛,则病变不仅仅在“目”这一局部,而且与“肝”有关;舌尖长溃疡,认为与“心”有关;皮肤的病与“肺”有关;肌肉的病与“脾”有关等等。

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时,也充满了整体观的思想。

如某人患病,表现为头胀痛,目赤痒痛多眵,鼻塞不通,流大量脓涕,口苦,右胁下胀痛,放射至肩背,小便频急疼痛,色黄赤等症状,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胆结石;小便检验发现有红细胞、白细胞等。西医可能会诊断为高血压、结膜炎、鼻窦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等疾病。而对中医来说,用“肝胆火旺”4个字就可以解释以上所有的症状。治疗也只需要用1首方剂。

除了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体外,中医还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联系。诊病时,不但要诊察患者本身的体质特征,如出生时的基本情况、父母的身体状况等,还要结合当时的季节与气候,结合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

如夏季好发的哮喘与冬季好发的哮喘,在诊断与治疗都会有所区别;生活压力大、工作或人际关系紧张与生活压力小、工作轻松、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所患的病往往不同。

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即注重的是“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 篇6

1饮食养生渊薮

中医的饮食养生与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是共生共存的。在夏朝时期,就已开始有了酿酒工艺,而商王汤的宰相伊尹所制作的具有治疗功效的汤液,成为了中医汤剂的鼻袓。

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在养生保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五十二病方》中,应用的近250种药物中就包括了谷、菜、果、禽、兽、鱼、虫等食物。《内经?藏气法时论》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以补益精气。”明确对药物(毒药)和食物的功用做出了区分,对于日常饮食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形成了类似于今天营养金字塔的饮食养生指导方案。

汉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饮食学专著《神农食经》,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神农黄帝食禁》共七卷,可惜早已失传。在其他医学著作中也有很多关于饮食养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50余种药用食物。

随着饮食养生的逐渐发展,到了晋隋时期,葛洪的〈(肘后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都出现了用动物内脏辅助治疗相关疾病的“以脏补脏”的篇章。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养老食方”其弟子孟说在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著有《补养方》,收入食药治法138条。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医药卫生、养生保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宋代官方出版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中也收载了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刘元素重在养气,张子和祛邪扶正,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朱丹溪强调阴气保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养生学在宋元时期最大的发展是对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以及食养学的进一步发展。

元朝太医忽思慧,用汉文编写了《饮膳正要》,书中有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服药食忌、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专门章节,共载药膳菜肴94种,它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也是一部饮食养生的重要的著作。

明清时期,随着养生学的进一步发展,饮食养生的理论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饮食治疗的书籍。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就是这一类书籍的代表。

可见,饮食养生的源远流长,甚至早于中医学理论而出现,当人类懂得用火煮熟食物开始,就已经开始了饮食养生经验的积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中医饮食养生已经蓬勃发展。

2饮食养生的原则

2.1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节”有两个含义,一是节制,即不可过饱过饥,二是节律,即进食时间要有节律,不可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损伤脾胃。

绝大多数的名老中医在提到养生经验时,都提到饮食有节,尤其在老年阶段,脾胃虚弱,更要注意顾护脾胃。名老中医王乐善2认为,一旦脾胃受伤,气血生化不足,抵抗力下降,必然会生病,而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最容易文伤脾胃认因,此要想长寿能力就有限注意饮是有养价值高的食物,过食之则伤肠胃,进而损及脾肾。因此,日常生活必须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太过,才能保养正气,预防病菌侵入。

2.2谨和五味谨和五味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饮食养生观点。所谓五味是通过五味入五脏,泛指食物的各种性味。谨和五味即是强调饮食必须多样化,不可偏嗜,才能营养均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提至IJ:“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谨和五味对于身体气血、腠理、筋骨都要重要的意义。名老中医谢昌仁2将自己的饮食养生方法归纳为“五步”: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甜、四不过肥、五不偏食。可见,谨和五味是重要的饮食养生的原则。

2.3寒温适度寒温适度有指食物的温度和性味两重意思。《灵枢?师传》提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说明饮食要寒温中适,才能够更好地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

首先,在饮食过程中,过烫或者过凉的食物温度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口腔、食道、胃的表面黏膜都会受到损害。其次,食物的性味过于温热或寒凉,对于人体脾胃是一个不良刺激。过于寒凉的食物,容易使脾胃运化失司,出现完谷不化,过于温热的食物,容易使脾胃火旺,灼伤阴液,都是对脾胃和身体的损害,更是养生的大忌。

2.4清淡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说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引起痈疽疮疡等疾病。经常过食酒肉、油腻、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湿生痰,助热生风,诱发疾病。因而,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明确提出:“莫嗜膏粱,淡食为最”[3]。古往今来的长寿者,基本上关于饮食的经验,都提到了清淡饮食。清淡饮食不等于素食或者偏嗜,只是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避免过多食用肥甘厚腻之品。秦亮甫2老中医坚持清淡饮食,以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主,极少进食油腻、煎炸等坚硬、肥腻的食物。荤素搭配,素的占60%,荤的占4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7

1 精选教学内容

《中医药基础》内容较多, 包括中医学基础知识、中药学基础知识和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三部分[3], 其中中医学基础知识既有中医基础理论也有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在有限的学时里, 如果不舍弃一些内容, 则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对教学内容做了取舍, 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 使大多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1.1 需重点讲述的内容

选择中药学基础知识进行讲述, 尤其是重点中药的功能、主治和鉴别。重点中药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常用中药, 如麻黄、柴胡、金银花、大黄、茯苓、肉桂、党参、黄芪、甘草等。这些中药在临床上很常用, 所以需要重点讲解。第二类是名贵中药, 如人参、三七、鹿茸、天麻等, 这些品种不仅临床常用, 并且价格高昂, 市面上容易出现假药, 所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以期对这些药材能够正确识别。第三类是剧毒中药, 如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等, 这些中药由于毒性较大, 临床应用时容易中毒, 需要学生掌握。

1.2 需略讲的内容

中医基本理论只讲与中药药性相关的部分, 如要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 则要用到阴阳、五行、经络等概念, 所以在讲中医基础理论时简单介绍一下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中成药部分主要讲述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功效和适应证, 使学生能做到问病荐药即可。

1.3 需适当舍弃的内容

因为是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 他们不直接接触临床, 所以中医学基础知识中的中医诊断学、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中的方解, 这两部分内容舍弃不讲。另外, 由于本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药用植物学, 所以中药的来源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 讲述时只需要让学生懂得来源的重要性, 具体来源则不讲。

2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进行形象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 它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方法, 而且因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在经络这一部分教学中, 经络挂图和模型是最常采用的教具, 但由于都是静止的图像,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常常需要多次重复, 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采用flash动画技术模拟经络的循行, 以及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 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可以将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经脉, 以利于学生记忆理解, 可以配合经脉线的移动动画, 同步讲解经脉循行知识, 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再如讲授中药时, 用多媒体图像把每一味药材炮制前后的彩色形态予以展示, 既避免了文字、语言描述植物性状及药用部分的困难, 又使教学的知识点更加准确、生动。由于多媒体的优势,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比较陌生的概念, 达到学习的目的,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4]。

2.2 结合实物, 情景式教学

在讲述重点中药时, 除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图片外, 还提前把药材饮片发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闻、尝、看、摸等感官来感受, 如黄连味极苦, 尝一下便终生难忘;杜仲掰断后可发现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 一般可拉长1 cm以上;肉桂香味奇特, 单凭嗅觉就能判别[5]。在讲述中成药时, 将市面上的中成药样品带到课堂上来, 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又可以让学生有直观认识,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物结合多媒体课件及教师的讲述进行学习,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使学生印象深刻。

2.3 注重启发引导,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6]。例如在讲解中药学基础知识中的泻下药时, 可以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中药有泻下作用, 大多数同学一般都能说出大黄、巴豆等中药, 少部分同学能说出番泻叶、火麻仁等其他中药;然后再问学生这些药泻下的作用哪些强、哪些弱。老师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修正和总结, 再将这些药物按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种归类,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总之, 为做好《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 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 营造宽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明军.《中医药基础》课程建设之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 (12) :111-112.

[2]蔡晓玲.中职中药制药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4) :31-32.

[3]张志明.高职院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3) :3627-3628.

[4]陈明祥.多媒体技术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 2003, 31 (6) :619-620.

[5]黄显峰, 吕鹏飞.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生药学理论教学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 21 (2) :195-197.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 篇8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中职卫校专业课程教学特点,运用制作手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自我监控、同伴教育等方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提出课程教学应成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课程  健康行为  养成教育  课程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33-02

健康体格的形成、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密切相关,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是人们健康的有效保障。笔者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对桂林市卫生学校一年级护生的国家护生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70名护生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不合格的达37.4%,64.5%的护生低于正常体重;牛奶、豆浆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者达86.3%,偏食挑食者达76.3%,有暴饮暴食行为者达55.2%,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者达52.7%,运动不足者达68.9%。可见,中职护生的体质状况及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因此,对护生进行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改变其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对国家未来护理一线人才的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所学专业课程中均不同程度涉及健康行为与疾病形成的关系,但教师多以直白的讲授为主,护生作为倾听者、局外人接受健康知识,却并不与自身的健康行为产生关联,这也是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健康行为的执行程度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两年来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桂林市卫生学校2013级和2014级各一个班级共125名护生为实施对象,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學中渗透健康行为养成教育,不断改进、丰富养成教育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与同行商讨。

一、课程渗透养成教育方法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中,笔者先后运用了制作手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自我监控、同伴教育等不同的渗透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一)制作手抄。健康知识手抄报的制作,需有相关的健康知识为基础,又蕴含想要呈现给观看者的健康观点,资料的收集、筛选和制作的过程,是护生主动摄取健康知识、强化健康理念的过程。例如,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强调不同季节需保养不同脏器,考虑到在健康行为调查中显示的护生不注意用餐卫生、晚上入睡过晚等情况,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护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春季养肝”的手抄报。护生结合教材,上网查阅资料,制作成健康养生宣传小报,在此过程也强化了春季注意用餐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才能保障肝脏不受外邪入侵、获得足够血液保养修复肝脏功能的意识。

(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打破学习者思维局限性、学会倾听他人观点的手段,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例如,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抗挫能力低的心理问题,在“阴阳学说”的教学中,以阴阳的相对性展开讨论,拟定“人生顺境与逆境的相对性”的讨论话题,增强护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能力。又如,针对护生偏食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习惯缺乏的问题,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拟定“从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入手,你将如何增强自己的气?”这一讨论话题,引导护生得出结论:丰富全面的饮食有助于获取充足的水谷精气,清新的生活环境加上规律足量的运动可增强肺功能从而吸入更多的自然界清气,由此身体之气得以增强,功能活动才能健旺。

(三)头脑风暴。头脑风暴能激发护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护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反思。例如,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强调了后天之本脾胃养护的重要性,要求护生通过头脑风暴列出自身存在的易损脾胃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食酸辣甜食、进食时间不规律、营养摄入不全面,等等。在全班护生的激发参与下,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被他们自己挖掘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疾病的经历和案例,其自我教育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说教。

(四)案例分析。案例教学要事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指导护生提前阅读或组织护生开展讨论,启发护生思维,有助于提高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病因病机”一章的教学中,笔者编制使用了一个案例:“学生小王和小李一起去路边摊吃了炒粉,不多久小王就腹痛腹泻了,小李却没事。是什么原因呢?”要求护生课前讨论、课堂交流,教师点拨。通过案例分析,护生认识到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出“提高正气,避开邪气是防止疾病的主要手段”的结论,更意识到“病从口入”、注重饮食卫生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五)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调整”,它实质上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不断的内化指导过程。护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虽然意识到了维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但能否对自身的不良健康行为进行改变并维持下去?笔者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为了加深护生对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加强对自身健康行为的监控,设计使用了“十二时辰养生自我监控单”,护生先对照十二时辰养生要求进行自评,找出需要调整改变的不利于健康养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制订改变计划,以一个月为期限进行自我监控,每天做好自评记录。一个月后进行反馈评价。结果显示,42.6%的护生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健康行为自我监控达到了短期效果。

(六)同伴教育。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尤其如此。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心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制作了《护生健康行为自我监控手册》,以一个学期为限,要求护生自愿结对,确定一个同伴教育者,制定挑战口号,按照手册中要求养成的健康行为习惯去指导自身的行为。每周进行一次健康行为评价,评价方式除自评外,还有同伴教育者和宿舍其他成员的评价,每周一次“宿舍健康之星”评比,每月一次“班级健康之星”评比;“世界睡眠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等特定节日同伴教育者一起制作健康手抄报。利用同伴的教育作用,强化了护生的健康意识,巩固了护生的健康行为。

二、效果

多种教育方法的课程渗透,在极大提高护生对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长了护生的健康知识,促进了护生不良健康行为的改变和良好健康行为的养成。对125名护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显示,护生运动时间延长、运动量增加,膳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其中3名护生成为学校女子足球队主力,参加市级足球比赛,荣获高中组第二名。

表1  护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部分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前后比较

半年前 半年后 X2 P

n % n %

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合格                 49 39.2% 26 20.8% 10.076 0.002

优质蛋白摄入不足                       106 84.8% 64 51.2% 32.426 0.000

偏食挑食                                 94 75.2% 52 41.6% 29.044 0.000

睡眠不足9小时                             65 52.0% 43 34.4% 7.89 0.005

运动不足                                 84 67.2% 53 42.4% 15.519 0.000

三、讨论

课堂是中职护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专业课教师有着丰富的健康知识,与护生接触时间多,应当成为对护生进行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力量。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采取丰富有趣的方法,激发护生的参与,指导护生的行为,能显著提高护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效果。为确保健康行为养成教育课程渗透效果,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围绕专业课程知识开展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健康行为养成的渗透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知识點展开,否则会使护生认为教师是在牵强地说教,易产生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且注意渗透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或小组讨论,或头脑风暴,或案例分析,或评比竞赛,可以使护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实用,不知不觉融入到渗透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达成渗透教育效果。

(二)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正向作用。在护生自愿结成同伴教育队子之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注意健康意识和矫正能力的强弱搭配,否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教育效果,即两个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健康行为且改变动机不强的护生,结伴后敷衍了事、随意打分、协同“作弊”,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未表现出来,反而消极影响增加。

(三)自我监控期间要加强氛围营造。教师在通过课程渗透催生护生的行为转变欲望、组织护生自查自省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之后,在其自我监控期间,还应该通过让护生写标语、定口号、小竞赛等形式和持续课堂渗透宣传等手段营造深厚的外部氛围,促进护生健康行为的初步改变和有效维持,最终巩固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总之,课程教学渗透是卓有实效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途径。教师付出热情和努力,持之以恒,方法多样,加强引导和监控,必能达到效果,促进护生健康行为养成,提升护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国家未来护理一线人才补充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邓芝伶(1971- ),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桂林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中医。

上一篇:小学教师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届六年级毕业班动员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