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故事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
众所周知,《圣经》的内容历经数千年演变,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其中到底有哪些是《圣经》的“原意”,早就无法完全确定。对历史频道来说,只是尽量向主流靠拢,以通行版《圣经》为依据,几乎是严丝合缝的在银幕上复现了《圣经》里的故事。
对教徒来说,《圣经》里的记载字字玑珠,不可质疑;不过对于大多数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国观众而言,更多的还是把《圣经故事》当成了魔幻短片集锦来看。从改编策略来看,《圣经》原著卷帙浩繁,诗歌、箴言、书信、议论文都不少,很多都没有叙事性,所以《圣经故事》重点选择了那些神迹、异象和典故,提纲挈领的梳理了《圣经》里最脍炙人口的故事点。全剧一季十集,每集又区分为三、五个小故事,故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总之就是照着《圣经》的体例去拍。
《圣经故事》以诺亚方舟的故事作为全剧开篇段落,在面对狂风暴雨时,诺亚大声背出了《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内容,这也是《圣经》的开篇,然后,通过一些剪短的画面剪辑,上帝造人、偷吃禁果、该隐杀弟等人类始祖的典故被交代了出来,这构成了剧集的序幕,直到亚伯拉罕成为主角,才正式进入《圣经故事》的主干;而在最后一集的末尾,使徒约翰被流放到拔摩岛,他在这里得见异象,写下了充满预言性质的《启示录》,剧集由此结尾,也跟《圣经》最后的内容完全对应。由是,《圣经故事》算是跟《圣经》文本首尾照应了起来,其间匠心,颇值玩味。
前五集主要是《旧约》的内容,族长、先知、国王成为了剧集的主角,亚伯拉罕、摩西、约书亚、扫罗、大卫、但以理,古犹太民族的先贤们依次登场,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对于主要的神迹、异象,剧集不惜做工的用特技进行了搬演,应当说视觉效果不错(但对于一些大的异象场景,剧集并未展现)。不过有些地方也跟《圣经》里的描述不尽相同,譬如天使和撒旦这些“神子”们的外形,按照《圣经》描述和民间传说,这些天庭来客一般会肩下生翅或头顶长角,但在《圣经故事》里,天使们就是些穿着斗篷的普通男子,在索多玛和蛾摩拉被毁的那一段里,报信的天使里甚至有一个长着东亚人的面孔——这可能也是出于“政治正确原则”的考虑吧。而剧集里的魔鬼撒旦,则是个穿着黑斗篷、面色黢黑的瘦削老头,因为长相酷似总统奥巴马,还在美国舆论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影射”**。不过制作方迅速辟谣:这位扮演撒旦的演员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前就在影视剧里多次出演撒旦,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后五集主要源自《新约》的内容,基本就是以四本福音书为剧本,当仁不让的主角自然是耶稣——相较于《旧约》内容的分散,《新约》的故事线空前凝练。随着结局的临近,叙事节奏逐渐加快,气氛也更加压抑。耶稣面对着来自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罗马占领者的多重压力,如果说后者是外族压迫者的迫害,而前两者则是犹太人内部相残的悲剧。掌握着宗教权力的犹太祭司早已是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者,对于耶稣在下层犹太人民中的传道活动,自然是心惊胆战。
随着耶稣生命中最后的那个逾越节的到来,不祥的气氛达到顶峰。根据后世历史学家的考证,当时来耶路撒冷圣殿参加逾越节仪式的犹太人大概有250万人左右,他们在此洗礼、赎罪——这一切都是要付费的,这是以该亚法为代表的犹太教上层祭司的重要敛财之道。而骑驴到来的耶稣首先打翻了兑钱商的摊贩,然后在这里大胆预言圣殿将被毁,公开煽动犹太民众对于上层的反叛。
抛开宗教信仰不谈,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这显然是一种极为激进的宗教改革思想,而耶稣号称就是救世主“弥赛亚”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径。不过,如果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场景,耶稣之死其实隐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线索——耶稣大摇大摆的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正应和着犹太教长期流传的救世主传说;在圣殿广场上砸场子,也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意思;至于对自己的门徒加略人犹大,耶稣也对他出卖自己的行径心知肚明,他甚至暗示犹大赶紧把自己给出卖了……当然,按照后来被圣保罗阐发的教义,耶稣知悉一切,他的死也在他的安排中,是上帝献出自己的独子给世人赎罪。站在传统犹太教的角度,耶稣显然是个异端,他完全颠覆了犹太教原有的信仰,还宣称自己是神的孩子,该亚法对其治罪,算是符合犹太教统。所以,判决耶稣钉刑的罗马总督彼拉多象征性的在民众面前洗手,以示自己与耶稣之死无关;而在此前,彼拉多有一次赦免罪犯的机会,但在犹太教众的齐声要求下,彼拉多赦免了罪犯巴拉巴,而耶稣则被带上荆冠(讽刺他号称“犹太人的王”),扛着沉重的十字架,一路被鞭打的来到各各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煎熬了很久死去……如果把耶稣之死当作一场刑事案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耶稣似乎是来“找死”的,而该亚法基于犹太教义、彼拉多根据罗马法律(耶稣公开煽动叛乱)指控、判决耶稣,以及犹太民众对这位来逾越节捣乱的“疯子”的厌恶,也不是完全丧心病狂。
耶稣死后复活,而他的死也直接激发了-们的献身殉道热情,-被罗马帝国残酷迫害,一时无两。但原有的迫害者圣保罗在目睹耶稣的异象后,转为坚定的教义捍卫者,著书立说,成为《新约》的重要作者,更在“原罪”说基础上夯实了-的教义。不过看看耶稣传道的过程,他多行治病、驱鬼之事,让瘫子走路叫死人复活之类的,跟个神汉无甚区别,所以顾准也说经由圣保罗阐发的-义“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教义。后代的传教士在布道中绘声绘色地宣扬主耶稣为了救赎世人的原罪而上十字架受难的故事,愚夫愚妇在下面听得涕泪交泗。也就这样,-超越了犹太人的范围,传布到‘外邦人’中间去。”
一、对圣经文本空白的挖掘
摩西、力士参孙、大卫王、所罗门王等旧约英雄,耶稣、马利亚、保罗、约翰等新约人物,通常是艺术家要着力表现的人物(符合圣经原意的这类影片被教会称为“福音电影”)。虽然故事的线索围绕他们的生平展开,艺术再创作的成分也十分明显。基于个人宗教信仰和广布圣经思想的愿望共同构成的圣经“情结” 也是促使艺术家通过电影艺术挖掘圣经含义、再现圣经精神的主要原动力。西方电影艺术家利用电影艺术语言表现圣经重大事件和思想,综合了文学和历史研究成果及电影制作技术。然而,在当代人看来,圣经叙事虽然自成一体,但是依然存在某些叙事空白。这些空白为电影艺术家发挥艺术想象、展示艺术表现提供了空间。因此,或为了保持圣经叙事的完整,或为了贴近时代精神和观众的审美需求,或展示艺术家对圣经叙事的个性化解读,编剧和导演有时候会对圣经文本的叙事加以“改写”、“添加”、“演绎”。这些艺术加工包括情节的设计、角色的丰满、场面的渲染,基于电子技术的电影特技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圣经题材的电影作品增添了视觉魅力。
象征性的圣经意象对电影意象设计可以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尤其表现在“隐喻蒙太奇”的使用上。隐喻蒙太奇也称为“比喻蒙太奇”或“象征蒙太奇”。是指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连接,将不同的形象并列在一起,以便突出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促使观众联想,从而产生暗示、比拟、象征的作用,含蓄而形象地表示某种寓意或情感。例如十字架代表耶稣或基督教,电影中通常会借助十字架来表现人们从善或获得精神上的救赎。例如在美国电影《毁灭之路》(Road to Perditlon,2002)中,利用十字路口象征十字架,也象征主人公弃暗投明的决定。象征主义的西方电影中往往会借助道具、形象、片名、色彩和声音等因素来表现其精神内涵。例如美国电影《沉默的羔羊》(1991)中,“羔羊”在圣经里代表弱小者。
在无声电影时代,美国著名导演戴米尔(Cecll BDeMille,1881—1959)就执导了《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十诫》有两部分,前半部讲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并接受上帝耶和华颁布十诫的故事,成为戴米尔1956年重拍彩色电影《十诫》的蓝本;后半部分讲述现代的道德寓言。《万王之王》讲述耶稣受难的故事,表现了耶稣的博大胸襟和慈爱之心。本片虽为无声电影,但决不影响其宏大的效果,看过后都会让人有一种心灵受到洗涤的感觉。
1949年,戴米尔执导了彩色故事片《参孙与大利拉》(samson and Delilah,又译《霸王妖姬》),标志着耗资巨大、场景奢华的彩色历史影片时代的开端。力士参孙的故事尽管只在《士师记》中的第13—16章中出现,然而结构完整、人物鲜明、情节曲折,包涵着爱恨交织的丰富情感,更有国仇家恨的历史背景,还有天人交感的神秘氛围,因而引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兴趣。《参孙与大利拉》片长130分钟。影片中最主要的不是演员,而是道具、服装和色彩。该片获得第23届奥斯卡(1950)最佳艺术指导奖(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奖(彩色片);另获得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效果三奖项提名。影片对于圣经的改编着眼于丰富人物并使情节更加连贯。比如对于参孙的第一个女人,片中增加了她在贪财的父亲的影响下,一直在另一个富有的追求者和穷人首领参孙之间首鼠两端,因而会重利忘义地投入他人的怀抱。编剧最大的创意在于赋予了大利拉更加鲜活的个性,将她的身份改作参孙的妻子的妹妹。大利拉一直暗恋着未来的姐夫,然而参孙辜负了她的一往情深,因此她由爱生恨。她要征服参孙,让他困轻视她的爱情付出屈辱的代价。参孙被捕后,大利拉请求非利士的沙仑王答应决不伤害参孙的身体。他们的确只剜去了他的双眼!目睹了参孙惨状的大利拉伤心欲绝,痛苦地向他忏悔。甚至在参孙报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关键时刻,她不顾个人安危,深情地凝望着参孙,直至他和所有仇人一起被石块埋葬。她也以死殉情,了结她的爱和怨,实践她的诺言:l will kiss you with my dylng breath!(我要用我最后一口气来吻你)影片的成功在于刻画了美丽骄傲的大利拉对参孙又爱又恨的微妙情感。大利拉这个传统的恶毒妇人经编剧的妙手演绎,使观众脱开了简单的道德批评范式,能够思考广泛的人性弱点和爱的“温度和强度”:那种被无数次歌颂过的爱的力量,也有其负面作用,它既能造就人生,也能毁灭世界。
1956年,晚年的戴米尔重拍《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由美国派拉蒙影视公司(Paramount)出品。影片改编自《出埃及记》,片长220分钟,精彩再现了以色列的民族英雄和立法者摩西充满传奇的大半生。影片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圣经里的史诗故事,也是一部人类坚持不懈的拼搏史、拓展史。由于加入了《出埃及记》文本所没有的情节,突出了亲情(摩西与生母、养母)、友情(摩西与约书亚)和爱情(摩西与西坡拉),还植入了服装、配饰、建筑、舞蹈等影视艺术元素,当然还有最惊奇的特效,精彩场景不断,因而是一部既具宗教意义又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电影杰作。据说导演挑选了外貌和体格酷似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雕像的Theodore Roberts扮演摩西。神情威严、目光自信的摩西,把神杖指向波澜壮阔而望不到边际的红海,向上帝呼唤:霎时间,水体分开,两厢壁立,海底露出一条干涸的海床。另一个难忘的画面是摩西在西奈山上目睹耶和华神用灵动的火焰在石壁上书写“十诫”条文,令人叹为观止!在计算机技术尚不发达的上世纪50年代,如此高超的电影特技为这部电影赢得了第29届奥斯卡最佳效果金像奖,亦入围奥斯卡最佳音效、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影片各奖项提名,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在影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部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后,依旧是真正不朽的气势磅礴的经典之作。
二、对圣经的诠释方式
在西方的电影作品中,围绕圣经题材、反映圣经文化的电影主要有四类: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圣经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圣经故事》读后感1我拿到《圣经故事》这本书以后,以为这本书是讲一些经文,让我们信宗教。原来是讲神和他的子民发生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年轻的大卫》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少年,名叫大卫。他很勇敢,他曾经把巨人歌利亚都打死了。而且他只用了五颗石子。扫罗很妒忌他,因为他没有大卫厉害,他便想把大卫杀死。幸亏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保护了大卫,大卫才没被杀死。还有一个原因,神永远与大卫同在。
我读了这个故事,感想很深刻。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遵守应该遵守的规矩,否则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谁从困难中解救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相信他,赞美他。不能忘恩负义,应该知恩图报。
这位神以仁慈、耐心、宽容、博大、善良的精神来对待每一个人。不管那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神都会宽容他。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神非常信守诺言。一旦神说的话,神都会信守。一诺千金。扫罗的嫉妒心会使他输给大卫,所以嫉妒心很可怕,我们应该没有嫉妒心。
神是由光明和爱组成的。神仁爱慈善,公义,他是自有永有的神,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我们要相信他,赞美他。
《圣经故事》读后感2我读完《圣经故事》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是一本历史书,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纷繁复杂,只通读一遍是很难完全理清头绪的。但是它所分的《旧约》和《新约》这两个部分是非常清晰的:繁杂的《旧约》就是一部犹太家族史,讲述的是犹太人和“他们自己的”严厉的上帝耶和华;而《新约》则是几个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的”上帝变为全人类的上帝,把一个严厉的上帝变为一个博爱的上帝耶稣的`过程。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
上帝爱人类,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违背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种精神控制,所以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上帝。
《圣经故事》读后感3读完《圣经故事》我看到教师和同学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
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有的同学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
《圣经故事》读后感4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圣经故事》,感触良多。它讲述了从起初,世界被水覆盖,沉寂在一片黑暗混沌之中,然后耶和华六日创世,又创造了人类,诺亚方舟,和犹太人从古到今的“旅程”。
但也有很多我觉得无法理解的东西,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犯下的原罪,原罪是什么?知羞耻有欲望吗?如果没有撒旦的诱惑,他们是会继续在伊甸园快乐生活吗?除了无忧无虑还有什么在他们的生活中?饿了要吃东西这不也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吗?欲望和欲望之间还有区别吗?为什么它就是罪?
上帝不忍心看见人们互相残杀的罪,于是决定重建人界,只有诺亚一家获救。人类互相残杀最差的结局也无非是全部的毁灭,上帝只是一句不忍心就把几乎所有人置于洪水暴雨之中,这是何种的不忍心?
人们造通天巴比伦塔,想去看看上帝耶和华的家园,上帝担心人们再犯罪,遂让人们语言不通,因此不再团结、不能再继续造塔,人想参观上帝的家就是罪,上帝偷窥人的隐私就是照顾?
圣经,几乎把犹太人从古到今的故事都描绘出来了。当然,我从不相信有耶和华,也不相信六日创世。我从不迷信,但是,我觉得我们也能从一些迷信的事物中找出了一些真理。
《圣经故事》读后感5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宗教是一相信并超自然神灵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世界观,读完《圣经故事》给我的感受是: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上帝爱人类,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背叛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圣经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偶然一次,我在同事马智星那里看到了一本著名作家刘心武主编的《圣经故事》,马上借阅。读罢过后,如饮甘醇,感触颇多!
为什么我想读圣经呢?记得9月,我去了一趟欧洲,很有幸参观了一次令世人仰慕的法国卢浮宫。卢浮宫实为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内藏有法国通过殖民战争从世界各地掠夺的艺术珍品,当然也有许多中国的艺术瑰宝。卢浮宫内有许多油画,例如世人熟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作为其“镇馆”之宝,但更多的是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很遗憾了,我看不懂!什么逾越节、什么诺亚方舟、什么摩西“十戒”、什么耶稣受难、什么耶稣复活,这些圣经油画在我面前统统地变成了一抔粪土!我发誓,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拜读圣经!
圣经这本书不是很好买,因为它是基督教义经典,不能作为商业销售,听说在欧洲教堂有免费赠送。我在欧洲游览了三个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梵蒂冈大教堂,连一本《圣经》影子都没看到,我不禁埋怨起这一传闻,想读《圣经》的愿望日渐浓厚!倒是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宾馆,我意外地发现床头有一本英、德、法文《圣经》。“我可以拥有它吗?”,我试探地问随行导游。“不可以,因为它是要给每一位住宿者修行的!”,导游无奈地劝阻道,我也只好作罢。
令人惊喜地是,我回来居然在湘潭“莲城书市”的崇文书店里发现了《圣经》,它是有中英文,含《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内容,厚厚的一大本,售价47元。我时常去那里翻阅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后,最后决定不买!因为我发现该书内容浩瀚、晦涩难懂,我完全不具备读这本书的基础。我想从《圣经》的简体本读起,真是幸运,我居然在同事办公桌上发现了它。著名作家刘心武主编的这本《圣经故事》是以较为浅显的故事形式向读者描述《圣经》中的主要内容,直到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也才真正地理解、消化了《圣经》的精髓。
《圣经》主要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内容组成,也是一部记载犹太民族早期劳动生活的`著作。《旧约全书》讲述的是上帝创世纪,用泥土捏成了亚当和夏娃管理伊甸园,一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胜利走出埃及,其中内容还涉及到诺亚方舟、所罗门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新约全书》讲述的是上帝的儿子耶稣降生,四处布道,最后被犹大出卖,殉难于十字架,其中内容还涉及到最后的晚餐、耶稣复活等人人皆知的内容。应该说,《圣经》里的故事太多太多,但你只要抓住上面两条主线,该书的内容就会一目了然,你也就会不觉得读起来枯燥,而是越读越有兴趣了!
早就听说由上饶市委宣传部、德兴市委宣传部、北京中作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的电影在德兴杀青了,没想到我竟然有机会先睹为快。陈美丽的故事在上饶家喻户晓,诚信为美德的农村妇女感动了千千万的中国人。本土作家建平、洪柳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电影剧本,并邀请到集作家、制片人和导演身份于一身的毕云琪导演和影视获奖专业户、著名主旋律导演张今标携手执导,由知名演员、担纲男女主角。
电影《美丽的故事》讲的是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农村妇女陈美丽的丈夫在一次扑打山火中不幸身亡,丈夫生前借过许多乡亲的钱,陈美丽听说后,马上贴出还债通告,承诺不管有无借据,一定替亡夫还债。从那以后,陈美丽怀着一颗诚信而又坚强的心,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悉心照顾公婆和儿女,一边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外出打工挣钱还债。她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广受媒体关注。
电影《美丽的故事》题名一箭三雕,既点出了女主人公的名字又表现了农村少妇淳朴美丽的外表,同时更深地挖掘出了人物内心的美。电影的主题思想鲜明,讴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提出的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道德纲领,而如今“德”已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虽然当今正处于一个传统道德断链的时期,社会各个环节都严重缺乏诚信,什么、学历造假、食品造假、名人古墓造假等现象到处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就像电影中来冒领钱的一伙人一样,他们都是假恶丑的代言人。但有假恶丑的地方,就一定有真善美。女主人公美丽的诚信美德正是对它最好的阐释。
电影最值得称道的是,成功塑造了三个农村妇女形象: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生活态度积极平和,展现了人性中真善美的农村少妇陈美丽;虽说不上,但大义凛然、任劳任怨的山林母亲;诚惶诚恐,撺掇丈夫贪小便宜,并且沾沾自喜的宝生嫂。
电影一开始,陈美丽只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内当家形象,主要塑造了美丽的丈夫山林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并因为守信用,老板愿意雇他运货,村里的人愿意把钱借给他,没想到一起意外的山火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家里留下年迈的老母亲、痴呆的小叔子以及一双未成年的儿女。在农村,家庭主要男劳力的丧失使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滑向深渊,然而妻子美丽在拿到五万多元抚恤金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替亡夫还债。还债通告上墙,各方债主上门:有贪小便宜的宝生嫂,有村里游手好闲的小混混,还有开着车来骗钱的阔佬,门庭若市,好不热闹。电影戏剧地通过还债过程中的闹剧体现了农村妇女美丽的高尚人格,反衬这些人心灵的丑恶。同时用两个情节加强塑造了女主人公形象的生动饱满:哥哥的劝说,傻小叔子的藏钱,全不能动摇美丽还钱的倔强信念。电影两次用到妻子美丽到坟前告慰丈夫在天之灵的镜头,也说明山林夫妻是一对琴瑟和谐、心心相映的好伴侣,丈夫的亡故不但没有击垮妻子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妻子继承了丈夫的美德,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有道德、有尊严、诚信的美丽之路,使观众在擦干眼泪悲痛惋惜之际更加振奋精神。
山林的母亲是一位六十多岁的普通农村老太太,电影中着墨并不多。但细心的观众还是可以读出,她是一位命运多舛的老太太,仅有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一个傻,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小孙女,在媳妇外出打工后都要由她来照看。片中媳妇美丽拿到抚恤金后说要先还债,她马上支持,一点异议都没有。从中可以看出山林的诚信美德也是来自于伟大平凡母亲的教育,同时也可得出,一村一家都这样讲“惟德乃兴”并不是没有渊源的,而是村人代代相传“以德为本、以德服人”的处世道理深入人心。
宝生嫂是片中普通农村妇女的一个代表。她心里的小算盘,整天都在算计着钱的事情。杂货店经营的小生意,不失时机的向山林讨债,山林死后时刻惦记着债,不停撺掇丈夫催债,向美丽理直气壮要债,以及讨债多得了三百元后的自鸣得意,真实刻画了一个俗人的全部嘴脸。但她又是不同于小混混和阔佬的坏人,她只是一个俗人。俗人的道德境界只是很低,但并不是没有,她最终在美丽精神的感召下良心发现,及时退还了多要的三百元钱,可见“德”的感化作用对于俗人还是有用的。
Aaron’s Rod1 Bloomed
and Balaam’s Donkey Spoke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n spies who returned with a bad report, God caused the ground to open to devour Dathan and Abiram, who still refused to be faithful to God. He said to Moses,“Speak to the People of Israel and get twelve staffs2 from them, one for each ancestral house...Write each man’s name on his staff. ...And it shall be that the rod of the man whom I choose shall sprout.”Moses did so.
The next day, only Aaron’s rod blossomed, and it bore ripe almonds3. Aaron’s rod was put back as a sign for the rebels4. And this miracle made the Levites the chosen tribe to be a tribe of priests. God told Aaron,“...All the holy offerings that the Israelites present to the Lord I have given to you, together with your sons and daughters as a perpetual due; it is a covenant of salt...”
Thus Moses continued to lead the people towards Canaan. When they came near it, they had to pass the land of Moab. The people of Moab were afraid of the coming Israelites, for they had grown in number. The king Balak asked Balaam for help. God told Balaam not to go, so at first Balaam refused to go. But the second time, God told Balaam he might go, yet God showed many signs forbidding his going. He sent the angel to stand in the road with his sword drawn. God opened the eyes of Balaam’s donkey and she saw the angel and went astray5, so Balaam struck her; then for the second time, she saw the angel of God and walked against the wall and thus bruised6 Balaam’s feet, Balaam struck her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third time the donkey saw the angel, she lied down, and for the third time, Balaam struck him, and this time God opened the donkey’s mouth, she spoke,“Am I not your donkey, upon which you have ridden all your life long to this day? Was I ever accustomed to doing so to you?”Then the Lord opened the eyes of Balaam, and he saw God’s angel and instead of becoming the enemy of the Israelite people, he praised and helped them, for he did see that it pleased the Lord to bless Israel.
亚伦的手杖开花,巴兰的驴子说话
在带回来不利报告的十个探子死了后,耶和华又让大地裂开吞掉了大坍和亚比兰,因为他们仍然不愿信奉耶和华。他对摩西说:“对以色列的人说,从他们每一个宗派首领那里取来手杖共12根……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我选中的人的手杖会发芽。”摩西照着做了。
第二天,只有亚伦的手杖开花了,上面长出了成熟的杏。亚伦的手杖被放回去以警示造反之人。这个神迹使利未人成为由耶和华选出的祭司部落。耶和华对亚伦说:“……凡以色列人所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这是盐约……”
于是摩西继续带领他的人民前往迦南高地,当他们走进那里时,必须要经过摩押人的土地。摩押人害怕到来的以色列人,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摩押王巴勒请巴兰援助。耶和华告诉巴兰不要去支援巴勒,所以起初他没有去。但第二次,耶和华答应让他去,但仍显示了很多神迹阻止他前去。他派出天使挡在路上并抽出宝剑。耶和华令巴兰的驴子睁开眼睛,驴子看到了天使,走错了方向,巴兰打了她;第二次,驴子看到了天使,就靠墙走,磨坏了巴兰的脚,巴兰又打了她;第三次,驴子看见天使,干脆躺到了地上,巴兰又一次打了她。这一次,耶和华开了驴子的口,她对他说:“难道我不是那个一直任你骑乘的驴子吗?我经常这样对你吗?”这一次耶和华开了巴兰的眼,他看见了路上的天使,这样他没有成为以色列人的敌人,反倒歌颂他们,帮助他们,因为他知道祝福以色列人让耶和华满意。
Cultural Notes
1. Aaron’s Rod
亚伦的手杖可以是“蛇、权杖”的意思,也因为它曾经开花结果,也是几种长得很高才开花的植物的俗名,这些植物花柄都很长。如goldenrod秋麒麟草。
2. Balaam’s Donkey/Ass
巴兰的驴子,(比喻)平素沉默寡言,但勇于揭示真理,关键时刻提出抗议的人。
例:
I will bind myself to the truth and speak it like Balaam’s Ass once more... — Bill Mallonee
我要坚持真理,就像巴兰的驴子那样再一次开口。——比尔·玛洛尼
3. A covenant of salt
盐约是不可更改的永久的约定或合约。盐是不可毁坏的意思。
例:
Once you have made a covenant of salt, you should keep to it, such as the one you made on your wedding ceremony.
从一九六一年起头,雷锋时常应邀去外埠作陈诉,他出差时机多了,为人民办事的时机就多了,许多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出行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违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夫婿,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儿,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清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首途了,路上,看见一名妇女违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巨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体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患上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预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他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鄙人雨,雷锋又一直把他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激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兴奋地在一起弄些各类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一逢年节,办事和运输部分是最忙的时候,这些个处所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告假后直奔相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阿谁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024雅各为得妻而作工 025雅各回迦南 026兄弟重新和好 027受宠之子约瑟 028约瑟被卖 029管家变囚犯 030埃及宰相约瑟
031约瑟的哥哥们上埃及 032约瑟见到便雅悯 033雅各全家去埃及 034约瑟一家在埃及 035以色列民被压迫 036母亲偷藏婴儿摩西 037摩西成为王子 038摩西逃命
039摩西蒙召领以色列人 040摩西和亚伦见法老 041埃及的十灾 042第一个逾越节 043过红海
044旷野中的吗哪和水 045叶特罗见摩西 046十条诫命 047金牛犊
048以色列人建会幕 049圣所的事奉仪节 050饱食鹌鹑
051忠心的迦纳和约书亚 052可拉,大坍和亚比兰反叛
053摩西击打磐石 054火蛇
055巴兰的驴子说话 056摩西死亡前的日子 057探子在耶利哥 058过约旦河
059耶利哥城的陷落 060亚干的罪
061和基遍人结盟,太阳暂停不动
062约书亚晚年日子 063俄陀聂和以笏 064底波拉和巴拉 065基甸和天使 066基甸的大胜利 067路得和拿俄米 068路得拾麦穗 069路得嫁给波阿斯 070哈拿和撒母耳 071以利的两个坏儿子 072上帝召撒母耳 073约柜被掳去 074约柜被送回
075以色列人要一个王 076扫罗被立为王 077扫罗打败亚扪人 078约拿单的胜利 079扫罗被废掉 080大卫受膏为王 081大卫和歌利亚 082大卫娶米甲为妻 083米甲帮助大卫逃亡 084约拿单向大卫提警告 085大卫在逃亡中 086扫罗寻找大卫 087大卫仁心不害扫罗 088亚比该向大卫讨好 089大卫取走扫罗身旁的枪而不害他
090隐多珥的巫婆;和扫罗的死亡
091洗革拉城被烧掠
092大卫哀悼扫罗及约拿单 093押尼珥立伊施波设为以色列王
094押尼珥立伊施波设之死 095大卫加冕,京城是耶路撒冷
096大卫迎约柜至耶路撒冷 097大卫计划为上帝建圣殿 098大卫特别善待米非波设 099大卫的善意反被亚扪人拒斥
100大卫的大罪 101大卫和先知拿单 102暗嫩之死 103押沙龙的造反
104亚希多弗的计策被接受 105押沙龙之死 106大卫回耶路撒冷 107所罗门被立为王 108所罗门祈求智慧 109所罗门为上帝建圣殿 110示巴女王朝见所罗门 111所罗门的背道及悔改 112国家分裂 113悖逆的先知 114亚希雅预言灾祸 115以利亚给亚哈的信息 116以利亚和寡妇之子 117天火降下 118大旱灾停止
119以利亚逃避耶洗别的杀害
120亚哈强占拿伯的葡萄园 121亚哈阵亡
122亚哈谢的三位五十夫长 123以利亚升天 124以利沙开始圣工 125寡妇的余油
126以利沙叫孩子复活 127乃缦的麻疯治好了 128基哈西得了麻疯
129铁斧头水中浮起,以利沙捕捉敌军
130亚兰人围困撒玛利亚 131恶后亚他利雅 132儿童国王约阿施 133大鱼吞食了约拿
134约拿传警告给尼尼微人 135好王希西家
136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大军 137希西家的病和外宾 138好王约西亚
139约西亚恢复逾越节,耶利米的呼召 140哭泣的先知
141耶路撒冷的沦陷及被毁 142四个被掳走的青年 143尼布甲尼撒王的梦 144烈火窑
145尼布甲尼撒王的梦 146伯沙撒王的大筵席 147但以理在狮子洞中 148以斯帖和未底改 149以斯帖成为王后
150以斯帖拯救同族人的命
《新约圣经故事》 001预言耶稣降生
002马利亚订婚,天使报信 003起名叫耶稣 004耶稣降生
005牧羊人欣闻佳音 006西面祝福婴孩耶稣 007博士来访 008亡命埃及
009耶稣在拿撒勒的童年 010逾越节 011耶稣与教师
012耶稣不在旅行团中 013在拿撒勒的少年时代 014约翰-旷野的呼声 015耶稣受洗 016在旷野试探 017呼召五个门徒 018清水变美酒 019在伯大尼的朋友 020耶稣与尼哥底母 021约翰与门徒
022井边的撒马利亚妇人 023大臣的儿子
024瘫子在毕士大池得医治 025施洗约翰被囚 026施洗约翰之死 027木匠的儿子 028得人如鱼 029彼得的岳母 030医治瘫子 031呼召利未马太
032经过麦田,医好手枯干的033挑选十二门徒 034登山宝训 035天上的财宝 036耶稣的教训 037百夫长的仆人 038使寡妇的儿子复活 039撒种的比喻 040天国的比喻 041平静风暴
042医好两个疯狂人 043睚鲁的女儿复活 044求主教我们祷告 045给五千人吃饱 046耶稣履海 047加利利的危机 048外邦妇人的信心
049四千人食饱,犹太人求神迹
050彼得的表白,耶稣是磐石
051耶稣同摩西及以利亚谈话
052聋哑鬼附的男孩 053耶稣和税吏 054谁是最大的 055耶稣过住棚节 056意见分歧
057耶稣在地上画字
058耶稣斥责不信的犹太人 059耶稣医好天生的瞎子 060羊圈的门,好牧人
061不接受耶稣的撒玛利亚村庄
062耶稣差七十人
063良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064耶稣讲饶恕,并祝福小孩子
065浪子离家 066浪子回头 067筵席的比喻
068耶稣医治十个大麻疯 069寡妇和法官比喻 070富足的少年官 071拉撒路从死里复活 072雅各和约翰的要求,两个瞎子得医
073杀害耶稣的阴谋 074撒该一富有的税吏
075西门家的筵席,马利亚膏耶稣
076犹大答应出卖耶稣 077凯旋进入耶路撒冷城 078枯乾的无花果树 079耶稣一次洁净圣殿 080耶稣回答及不义农户的比喻
081耶稣回答问题
082耶稣叱责法利赛人,寡妇的两个小钱
083几个希腊人想见耶稣 084耶稣预言将来 085十个童女的比喻
086分钱给三仆人,绵羊和山羊的比喻 087仆人的仆人 088主的晚餐
089耶稣应许差遣圣灵 090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
091客西马尼园
092耶稣被卖,被拿和被弃 093耶稣在亚那面前 094耶稣在议会前 095彼得三次不认主 096加略人犹大之死
097耶稣被解到彼拉多面前 098耶稣在希律王面前 099耶稣被送回彼拉多衙门 1.txt
100钉他十字架 101被钉十字架
102临死的强盗蒙悦纳 103耶稣照顾母亲 104耶稣的死
105他们刺穿了他的肋旁 106安置在约瑟的新坟里 107主复活了 108一个假报告
《圣经》包括六十六卷历险记、历史、诗歌、书信等等,由多位不同的作者,历时数百年写成。《圣经》包括《新约》和《旧约》。《旧约》原著是用希伯来文写的,那是古代犹太人的语言。《旧约》原是犹太教的圣书,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故事和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以及他们的法典、先知书、诗歌和箴言等。《新约》原著是用希腊文写的,那是耶稣在世时,罗马帝国人人通晓的语言。《新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记叙了有关耶稣的历史传说、耶稣的言行、早期教会的状况、使徒们的书信和神的启示等。
我们编辑的这本《圣经故事》,就是从《圣经》里面选取的,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故事这里面都有。特别是经过玛丽·巴切勒先生的精心编纂,原先较为零乱的故事之间有了清晰的脉络,读来就像一部长篇小说。约翰·海森先生还为本书配了精彩的插图。
在听许多心理学讲座和阅读欣赏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时,常常会听到圣经、希腊神话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因此出于好奇我购买了这两本圣书神书。不过买来发现《圣经的故事》和《圣经》是不一样的,我依然饶有兴趣通读了全书。
《圣经的故事》作者亨德里克.房龙,美国资深历史学家。这本《圣经的故事》是以《圣经》为蓝本介绍了犹太人这一神奇民族的历史发展。虽然未见《圣经》原貌,但通过这本书不但了解了《圣经》概况,更较真实准确地了解到一个民族历史起源和发展。收获颇丰,也引发出了一些思考。
犹太民族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以前总是充满疑问:为什么当年德国法西斯选择屠杀犹太人;为什么说犹太人聪明又十分好战;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纷争不断……虽然我未从书中得到所有直接的答案,但似乎摸索到了许多问题的源头。
《圣经》一书中分旧约和新约,旧约中那个严厉的耶和华是犹太人原始的上帝,那个将偷食禁果的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的耶和华;那个用六天创世纪并在第七天休息的耶和华;那个制造灾难只保留诺亚方舟重组世界的耶和华;那个对不忠诚于他的臣民就降罪惩罚的耶和华,这就是大多数犹太人所信奉的上帝,他们民族的兴衰仰仗于耶和华的庇佑。到新约,伟大的耶稣诞生了,他是慈祥善良的上帝之子,根据叙述,耶稣定是个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他游走多国,包括当时对其殖民的罗马等西方国家,众人都接受了他的教义,其宗旨即爱与希望。耶稣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先知(先知即上帝的派驻人间的使者,能传递上帝的思想并预知未来),而这也就是现今最大宗教派别的基督教。
我对宗教知之甚少,对历史也不熟悉。通过《圣经的故事》我对此的认识丰富了些许。我了解到中东国家至今仍战事不断,相信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宗教问题。犹太人自古走过约旦河上下、巴基斯坦、耶路撒冷、利比亚、迦南等,他们曾安居于自己的国度,却因此颓靡或因信仰不纯而引起内部纷争,他们常常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于是不得不开辟新的生存领地去侵略他国;他们在寄居他国或被殖民之际仍不放弃对耶和华的信仰,因此战争伴随这个名族,他们似乎总是没有安定的时候,总是在征战和游走。我想这就是犹太人被冠以好战之名的原因。同是犹太人可谓是上帝的儿子,直接受上帝的庇护,他们充满了神秘,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被选为攻击对象。
北京爱情故事,讲的主要不是北京,也不是爱情,而是爱情里的事故。五段感情,十个人,演绎了从少年时期的青涩美好到迟暮之年的依依不舍。从两小无猜到老来相伴的过程总是这样的不完美不精致,没有海枯石烂,可凑凑合合噙着泪水微笑着过完这一生,才发现最温暖最珍爱的还是那个相扶到老的伴儿而已。
我最喜欢的是王学兵跟余男的这一段。男人花天酒地,女人一忍再忍。只是,再包容的女人也有暴走的时候。男人究竟是出于不爱才走去边缘地带,还是没缘由得无法控制玩乐的人生,我始终无法理解。而当女人忍无可忍提出离婚时,我竟开始同情崩溃了的男人。他说,就算我跟别的女人再怎么样,我也从来没想过离开她。那么,你到底是爱还是不爱?
整部影片,唯一感动我快到泪点的,是斯利高娃大妈躺在床上,她的老伴紧握着她的手不依不舍不忍心,小伙伴们唱起了送别之歌。像他们那样一辈子的爱情,是在这样速食的当下时代最喧嚣却也最缺乏的东西。
爱情这东西,游走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最终谁都说不上它还剩下多少,是依赖多点还是感情多点?一对夫妻的漫漫婚姻路很长,长的几乎看不见转弯看不见悬崖看不到尽头,这一路走来的相扶相持相互依靠,磕磕绊绊纠缠不清,但最后还是无法分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份对爱情的坚持,和对彼此的信任吧。
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印象深刻,剧情编排非常巧妙,六个故事遵从逻辑顺序,在大方向上揭示同一个主题——即使社会、生活里充满令人愤懑的地方,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用合理、正确的方式发声、表达,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暴力手段。
第一个故事所有人机毁人亡。第二个故事是对腐败政治家的深刻敌意,故意杀人。第三个在公路上发生口角然后大打出手最后两败俱伤。当时看得有点压抑,血淋淋的画面,当真觉得荒诞极了,哪有这么疯狂的人,一个小小的恩怨就不择手段地置对方于死地。第四个故事爆破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起初被排挤,最后却获得了舆论的支持。第五个故事深刻体现了法律的漏洞,所有潜规则和黑色交易都被蒙在暗处,不为大众所知,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良知,却获得了大家都想要的“圆满”结果。最后一个故事是在婚礼现场疯狂的闹剧,女方发现丈夫和其他人上过床,从伤心到出言威胁以同样的方式赤裸裸的报复他,两个人开始“撕逼”,等闹够了,一切安静下来的时候,看着残破的局面,又忽然有了宽容和谅解,和好并且完美ending。
这些故事虽然夸张,但仔细想想看过的新闻,忽然觉得很多同样性质的事都在生活中真真实实地上演。暴力可以发泄一时的愤怒,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本质,并且后果还非常的惨烈。影片每一个故事表达主题都是循序渐进的,从第一个故事中所有人全军覆没到最后一个故事艰难的圆满结局,我想导演也在告诉我们即使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我们的生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也要多一些宽容和谅解,以合法冷静理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声,而且一定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当有更多人心中明亮,这个社会才会更少一点黑暗,而不是与黑暗同流合污,否则整个社会就是一场悲剧,是一场充斥暴力的悲剧。
【圣经故事电影观后感】推荐阅读:
圣经元素分析07-13
圣经名言名句12-11
圣经名言中英文09-09
关于圣经读书的一些感想11-15
电影费城故事观后感作文09-28
睡前故事电影11-13
电影名人的成功故事10-31
微电影故事梗概范文10-10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经典台词06-20
西京故事观后感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