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2篇)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教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遵循“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的理念,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去体会、观察、发现、探索。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复习,有效铺垫。

温故而知新,用比例知识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关键是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然后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最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所以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之前,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不但很好地复习了旧知,也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探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巧妙引导,拓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会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教材例题时,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利于

第 1 页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生讨论后解答)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5,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5主题图。

(2)学生读题思考,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预设

生1:已知条件是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28元。

第 2 页 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

生2:所求问题是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3)指名完整叙述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4)讨论、交流。

师:例5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预设

生1: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先用28÷8求出每吨水的价钱,再求出10 t水的价钱,列式为28÷8×10。

生2:可以用比例方法解决。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师:为什么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预设

生:因为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且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也就是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的,所以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师:如何运用正比例关系列方程解答? 预设

生: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8x=28×10

第 3 页 x=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5)拓展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

一、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系统分析

在进入复习阶段,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其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在进行总复习前, 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 并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然后, 按照复习计划随时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最后,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以清楚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并以此针对学生的特点, 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二、进行知识梳理,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复习课中, 当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时, 教师应该首先进行知识的梳理, 即把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分类, 将这些知识按照一个清晰的脉络连接在一起, 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复习的知识一目了然, 并知晓其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鼓励学生自己梳理知识

在复习的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 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计划, 复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 教师应该控制好复习的进度,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当然, 教师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复习, 教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 可以采用日程表、图像、便利贴的方式制定学习计划。此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 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完善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 学生通过自主梳理知识, 制定复习计划, 可以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 弄懂重点和难点知识。

( 二) 教师帮忙梳理

在复习的过程中, 学生总会遇到难题, 比如不清楚重难点等, 所以需要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使学生注意到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 在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复习过程, 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此外,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描述、比划和举例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型, 以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三、进行精学精练, 保持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和获得新技能的重要手段, 而精心的练习设计, 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 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针对复习的重难点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并且注意习题的数量不能过多, 不提倡题海战。同时, 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和层次性, 以最基础的知识练习开始, 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而练习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一) 练习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现实, 很多数学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结合。比如, 在一道数学题中, 有如下的设计:

塑料袋要400 () 才能完全降解?

A.年B.月C.日

通过这道题, 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更加爱护环境。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 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生活, 举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加强学生把理论问题转换成实践的能力。这些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 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只有把数学练习题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有趣。

( 二) 练习问题具体化

在数学教材中经常有一些实际生活的案例, 且数据很多, 这有助于促进数学练习的具体化, 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思维习惯。此外, 数学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 还涉及到社会现象, 如一道数学题中涉及到刘翔出生日期、身高和体重的一些数据, 还有他体育比赛的成绩。通过这道题的训练, 学生可以了解国家运动员的情况,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 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为此, 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系统分析; 进行知识梳理, 激发学习兴趣; 进行精学精练, 保持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质量,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继红.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浅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18) :200.

[2]周春香.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3 (6) :24.

[3]姜莹.浅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师, 2013 (28) :35.

小学语文六年级公开课教案 篇3

(一)理清作品思路,领会作者观点

(二)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想象力的培养和创新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导入新课:动物的尾巴的功能很多。松鼠的尾巴充当降落伞,把握平衡;小狗的尾巴能够表情达意;鱼的尾巴起到划桨的作用。我们人类没有尾巴,可是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作家的坎斯.彼勒《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二.默读课文,正音正字。(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字词,教师强调易错的音和字)

脂.穴癌翘褪

三.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设想

2.想象人类的尾巴的样子

3.写人们会珍视、装饰、保护尾巴

4.尾巴的功能

四.思考问题:

1.作者依据什么提出人类如果也有尾巴的?

2.他又依据什么想象出人类尾巴的样子?

五、讨论得出:

1.根据在动物园里“被看的动物都有尾巴”,“看动物的动物——人”都没有尾巴这个客观事实引发出来的。这一想象是大胆、奇特的,然而又是有依据的。

2.作者在想象人类尾巴的样子时,也是在前一个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人类尾巴的描述,是根据人体的体征和男女体征差异而进行。如写人类的不会长毛,是依据人类的进化早已“褪去了身上的毛”这一特征推想而成的;“男人的尾巴要比女人的尾巴粗壮些”,是依据“男人所有的肢体都比女人强健”这一特征想象推测的。

从上面分析得出:作者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的。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这惊人的结论。虽然奇特,但我们丝毫不觉荒.唐。

六.课堂总结:这篇课文特点就是大胆想象——有根有据——合理推导——得出结论。

七.课堂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半命题中任选其一,大胆想象,依据合理,说一段话。

题目一:“假如人类有__”

题目二:“如果动物会__”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

2、通过对文中重点段落和词句的理解,联系啊上下文,感受文中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

3、通过反复阅读,能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4.、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的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传神的人物动作和活动描写,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和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学习课文时,有意留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安排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对比归纳。

二、教学设想: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学习中获得概括文章主题的方法,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风筝》选自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版块,这个版块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本版块安排了三篇文章,目的就是让学生用身心去感悟生活,留心观察体会身边的人,注意身边发生的事。《风筝》是这一板块中的第二篇文章,是作者鲁迅一篇回忆兄弟之间往事的散文。写“我“童年时,因风筝和弟弟发生误解和冲突,内心一直充满愧疚的事。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叙述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四、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散文,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鲁迅的文风半文半白,读起来很拗口,所以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熟读正确是进行良好的学习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五、总体思路:

坚持新课程理念,转换教师角色,以引导者、参与者的形象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非连续文本有所了解,初步学习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方法。

①创设情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精读细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联系上下文,捋顺按文章的表达顺序。概括文章的主题。

④结合本版块的其他课文进行对照,归纳出记叙文主题的常用格式。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复习古诗,引出课题

鼓励质疑,梳理疑问

通过预习、检查预习,初步了解

整体感知

个性阅读,组内交流

发散思维,探究文意

学生依据对本版块其他文章主题整理

章的

拓展延伸,总结规律

抓住重点段落精读细读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军神。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军神。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知道这里的军神指的是谁?

3、(出示课件:画像)解说:同学们,他就是青年时期的刘伯承将军。在1916年的护国战争中,他作为川东支队的将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他的背后打来,从颅顶打入,从右眼飞出。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后来情况怎么样呢?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现在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1-10)自然段谁愿意读?(11-17)自然段、(18-最后)。大家注意:一是看他们能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过渡:刘伯承眼睛伤势很重却拒绝使用麻醉剂,坚持做完手术,真令人感动。

三、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段落标画出来。

2、汇报。师板书(7、8、9、10)(12-15)(16、17)(18-22)A、就诊

1、一生读(7、8、9、10)师板书:愣住

从容镇定

2、“愣住”沃克医生为什么愣住了?

“从容镇定”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角色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老师读叙述和沃克医生的话,你们读刘伯承的话,看能不能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感受到病人的“从容镇定”和他的坚强。(相机指导)

B、手术前

1、自由读(12-15)节。看这一部分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师总结:他的伤势很重,手术时却拒绝使用麻醉剂。(相机板书:伤重,不用麻醉剂)

2、你从哪看出他的伤势重,需要做大手术呢?谁能读出伤势重(14节)伤势这么重他却不用麻醉剂,麻醉剂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知道吗?

3、如果是我们大家,要把坏死的眼珠摘除下来,还要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却不用麻醉剂,手术中你会怎么样呢?

C、手术中

1、自由读16、17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得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相机板书: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2、“居然”什么意思?这里什么出乎我们的意料?同学们现在都使劲抓一抓自己的衣服看能不能抓破?我们都不能抓破,他却把崭新的白垫单抓破了,你从“居然 抓破”体会到了什么?这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是怎么忍受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3、(放录像)解说:手术开始了,沃克对病人说……可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此时,每割一刀疼痛都可想而知,他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手术长达三个小时,他被割了72刀!同学们,你们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现在就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吧!

4、(15、16节)自由读——检查指导读——范读配乐——想不想超过老师,自由练读——一声配乐读

过渡:手术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沃克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D、手术后

1、一生读(18——22节),读后提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72刀)

2、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一部分同学读沃克医生的话,一部分同学读刘伯承的话(老师相机指导)

3、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任凭医生割了一刀又一刀,剧烈的疼痛并没有使他晕倒过去,他一直都在清醒地数着刀数:67……68……69……70……71……72……他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沃克医生,此时你会对这位病人说些什么呢?

4、此时,沃克惊呆了,他大声嚷道:(出示课件:军神)齐读——板书

——找三生读——让我们发出由衷地赞叹(齐读)

5、总结:同学们,军神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被割了72刀竟一声不吭,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但愿军神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永远激励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板书: 军神

愣住

从容镇定

伤重

不用麻醉剂

居然 抓破

一声不吭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数学公开课 篇6

一、备好知识线

每节数学课都有一定的知识点要传递给学生,从知识的生长性来看,小学数学知识可以分为:起始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终结知识。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可以分为难点知识和易学知识,也可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要读懂一节课的知识点,必须先独立反复读教材,做教材中的数学练习,也要做辅导资料的习题,在此基础上自己列出知识点,再参考教参资料,对照教材再看读懂了多少,经常这样做可以提高个人快速读懂教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看看其他版本的教材是如何编排。在此基础上列出《确定位置》这节课的知识点:

1.结合情景,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隐性知识)。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显性知识)

3.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隐性知识)

4.数对表示位置的唯一性。 (隐性知识)

5.数对(0,0)表示原点。(隐性知识)

知识挖出来后,要把知识点用2~3个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串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知识的难点分配到每个情景里面,情境的选择要符合“精而少、趣而实、活而简”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处是否有教学高潮,突破难点的手段是否新颖有效。在这个环节上很多教师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搜来的很多好的教学片段,全部搬到这节课来用,不会取舍,结果试教效果不佳。这样做好比把众人身上突出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却丑态百出!因此,数学知识点之间要体现整体性、协调性,自然性。

例如:为了教学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找数学课代表的座位在哪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交流碰撞,发现表示一个人位置的方法很多,而通过对比,发现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比较简洁。

又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学数对确定位置具有唯一性这个隐性知识,我是这样做的:下面的数对表示谁的位置,如果是你的请起立。数对:(4,3)(5,6) (5,7)(4),(4)是谁?请起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是第四组同学全部起立,也有的认为是第4行的站起来。也有的说不能有同学站起来。为此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得到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即表示第几组,第几个人。而一个 (4)不是数对,只有一个数字不能确定位置。在这过程中,把知识点埋在练习当中,教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二、备好情感线

备好教学的情感线容易被许多教师忽略,如果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骨架”,那么,课堂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血和肉”。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好的公开课应该在一种和谐、宽容、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之间充分享受这个交流互动的幸福时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中,将数学课程“四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把情感态度定位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刘兼教授在《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提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教育的理想就是使所有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教学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确定位置》这节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师生交流情感的小活动。

1. 上课伊始,问:今天上课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我说:“相同的是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能做到吗?

2. 我们班级每天帮助同学们收作业的是谁?对,数学课代表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的勤务员,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说出他的位置吗?

3. 我特别准备了三类精美的星星奖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它们分别是勇敢星,倾听星,智慧星。用来表扬不同层次的学生。

4. 教师利用充满爱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激励、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动力。

5. 这节课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请你站起来,一起回答这个问题,等等情感交流活动。

这些精心设计的情感交流的小环节,使课上得轻松,在欢声笑语中下课,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仿,最喜欢模仿老师。大量实践结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那么思维、记忆等机能都会受到压抑和阻碍。

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线

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出来了不一定就能上好,还需要备好课堂的组织,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10~20分钟,而一节课有40分钟,因此,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让课堂动静分明,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作用,互相转化,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个人素质很高,上起课来却总显得很无聊,整个课堂沉闷,学生做自己的事情,课堂一度失控,参与面低,互动少,教学效果不佳。

同样,许多教师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就想“东施效颦”,结果挫败而归。究其原因,没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小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是最高的教学艺术,如何细化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服务呢?

首先,平时课前要训练一些常规,如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

其次,在大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 (在整个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可以适当安排小组学习、个人独立学习的学习形式。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课时,告诉教师数学科代表的位置,采用的是个人回答的形式教学,我一般会先请中下生回答,再让中等生和优生补充答案的教学顺序,这样做的好处是低起点,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拉长了教学的过程,优化了教学的结果,这就是教学组织的细节。之后采用独立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他的位置表示出来。在反馈的基础上,小组内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表示方法?理由是什么?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孩子学习主动性,又照顾了孩子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

四、备好教师语言线

教师运用学生喜欢、熟悉、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巧妙地应用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可以分为:问题语言、激励语言、课堂气氛语言、肢体语言等,这都是备课时需要精心准备的。特级教师的课堂美,其中一个就是美在他的课堂语言。这些美的语言90%都是他事先背得滚瓜烂熟的。还有10%是来自平时的积累,临时发挥生成的。下面谈谈如何备好问题语言、评价激励语言、情感交流语言,课堂气氛语言。

1. 问题语言。

数学课就是要解决一个个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置要简洁、清晰、准确。数学课堂的起始问题空间要大,难度适中,让孩子跳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可以参与。

在知识达成的过程中,问题语言要精准,问得更细,可以反问、追问。还可以结合孩子回答问题的结果,以童真的形式质问孩子,会显得亲切,自然。

2. 激励语言。

评价激励语言是课堂教学当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可以使得班级充满正能量,让一个班级的孩子有一股凝结力,让他们在求学路上走的更远,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也要备几种课堂评价语言,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该如何评价,他回答好该作何评价,答非所问又该如何评价,都需要教师备好评价语言,因为它会影响后面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

3. 课堂气氛语言。

六年级英语公开课教案 篇7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Story time)

授课人:王康凤 班级: 六(3)时间:2014年 9 月 3 日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读、会说: king, clothes, was, were, magic, clever, foolish, walk through, people, shout, beautiful, wear, point at, laugh.2.能听懂、会读、会说句型: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 clothes.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教学重点:1.单词clothes, foolish, wearing的发音。2.描述服装的形容词。3.故事中人物语气的朗读。

教学难点:1.故事中大量形容词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Step1.Learning aims 1.能听懂、会读、会说: king, clothes, was, were, magic, clever, foolish, walk through, people, shout, beautiful, wear, point at, laugh.2.能听懂、会读、会说句型: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 clothes.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The king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Step2.Warm-up(3分钟)Free talk 从一般现在时引出一般过去时,学生对过去时有初步的了解。I played football.I „

六年级上册英语公开课教案 篇8

1.掌握字母的发音和书写。

2.巩固数字30-60的拼读。

教学难点:

1.Jj, Gg; Bb, Dd; Ii, Rr; Mm, Nn几组字母在发音上易混淆。

2.B, d; l, j; p, q; u, v在书写时易写错。

3.Sing and read中出现了三个新单词:jet, sugar, X’mas.要让学生做到能认读。

4.Let’s practise中两道加法题的结果出现了55、60,而前面只学到50。

教具准备:

1.字母卡、加法算式卡

2.有关学习物品的图片或实物。

3.Read and say部分的自制课件。

4.教材相配套的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第二册教材第65页的Let’s chant。

2.做“抢读字母”的游戏。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

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0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3.全班报数游戏。教师让全班学生依次起立从1到50报数,教师需要特别点拨一下55和60的发音。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字母课件,让学生说出含有该字母的单词。当出示字母Jj, Ss, Xx时,教师补充并教读三个新单词:jet, sugar, X’mas.

2.放录音让学生感知Sing and read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边听边指。教师可提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其意。

3.让学生跟着录音学唱。

4.让学生读出5个红色的字母,告诉学生它们是元音字母。让学生记住:元音字母有5个,分别是Aa, Ee, Ii, Oo, Uu.

5.教师利用自制教学课件,让学生把字母按照发音归类。用鼠标操作,把字母分别放进Aa, Ee, Ii, Oo, Uu, Ff ,Rr7个小房子里。

6.师生共同讨论、调整,最后形如Read and say。

7.让学生根据结果说规律,教师总结。

8.做找伙伴的游戏。

教师发给学生们字母卡片,每个学生持一张,然后教师说字母Aa, Ee, Ii, Oo, Uu, Ff, Rr.

凡持有这几个字母的同学到前面来。让其他持有字母的学生按相同音素与其站在一起。当教师问:How many friends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Letter A?时,持有H、J、K三张字母卡的学生走到A的身边,四人一起说:Four! A, H, J, K!

9.教师先出示3本书,问学生:Look! How many books ? 学生回答:3!教师再拿起4本书,问学生:How about this one? How many books ? 学生回答:4! 教师把这七本书摞在一起,问学生:What’s 3 plus 4? 引导学生回答出:7!

10.教师可用学生的文具等实物,让学生熟悉这一句型。

11.教师把加法算式卡贴到黑板上,每张卡后都有一张图片。教师让一个学生选择题并读题What’s ___ plus ____? 另一个学生答题,如果答对就把该算式卡后的图片翻过来作为奖品发给他。但这个学生必须说:I’ve got…说对才能拿到奖品。

12.教师最后统计谁得的奖品最多:How many prizes do you have?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听音辨字母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辨别字母的游戏。教师可将读音易混的字母分别写在板上,如GJOW,等,共准备2~4套,同时将学生分成2~4个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向全班站好,教师发给每人一套卡片(2~4张为宜),游戏开始,教师念其中的一个字母,学生应立即找出并高举起该字母,先找对的得2分,后找对的得1分,没找对的不得分,最后得分多的组为优胜。

2.字母书写传递比赛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书写字母的游戏,以每一排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发给每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片,上面写有一个字母,只允许这个学生看这个字母,在教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即用手指把纸片上的字母写在前面学生的背上…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第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字母写到黑板上,传得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图形中找字母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所含的字母,例如:

CDIO bdpq CIDO EFHIL

板书设计:

Recycle1

What’s 10 plus 10?

I’ve got …

教案点评:

本课时通过Sing and read,Read and say,Lets practise三部分的活动复习所学的26个字母和数词。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字母和数词展开。本课时明显体现了在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比如,在Read and say部分,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字母的发音规律。Lets practise部分学生通过问答加法题的形式复习文具用品和数词,活跃了教学,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原理。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篇9

教学时间:2011年5月11日

题:空间与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我于2011年5月11日上了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六年级数学公开课“空间与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后,经全体教师评课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自己总结课后的得失,特作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其特征;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加深理解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具,相应地节约了课堂时间。既而根据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确立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对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归纳与总结,重点对学生巩固复习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突破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目标明确,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环节较为紧凑,板书有条理,能对学生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激情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有感受的是推行了新课程理念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结合教师们的提议和自己的失误,颇感受益匪浅。语速过快和板书潦草是长期已久的“老毛病”;由于本人知识肤浅,普通话极为不标准,讲课之中时时混扎着方言,造成洋不洋来土不土的怪异语言有待改进。由于本课内容偏多,时间紧迫,心里紧张,情绪波动,造成板书出现知识性错误,并拖堂8分钟,由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达到教学任务;其次,欠缺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训练,对多边形的周长、面积举例甚少,造成学生难以加深印象。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具准备:黑板、卡片、图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领大家熟悉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倆种小动物。(课件出示鸡、兔)提问:这是什么?接下来老师就从这倆种可爱的小动物身上找出一些数学问题来考考你们。

如:一只鸡几条腿?一只兔几条腿? 3只鸡有几条腿?你是怎么算的?

2只兔子几条腿?你怎么想的?7只兔子几条腿? 难吗?看来老师的题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敢试试吗?

2只鸡和1只兔子共有几个头?几条腿?5只鸡和3只兔子共有几个头,几条腿?

2、通过刚才的问答我们发现如果把一些鸡和一些兔子放在一起,就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数学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出示原题)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讲解今意))

3、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三大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4、会做“鸡兔同笼”这类题吗?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老师相信今后你一定会做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呢?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呀?(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教师板书)

(二)猜想验证,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3、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吗?)

4、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5、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6、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三)尝试假设法

1、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2、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呢?(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呢?即10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兔当成了鸡算,5个2,用五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五就表示应该有5只兔)

3、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4、假设全是鸡:(板书)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5、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生:3×2+5×4=26(只),5+3=8(只)。师:看来做对了,最后写上答语。

6、假设全是兔

7、、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8和0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

8、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写算式,然后指名板演。)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

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

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条腿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

8-3=5(只)兔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四)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的方法)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通过得到到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板书)

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2X+4(8-X)=26 ①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② 解:设有兔X只,鸡有(8-X)只。4X+2(8-X)=26 同样抽生说出自己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所以我们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在解的时候容易一点。

列方程的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设头数,以脚数相等来列出方程;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和列方程)

三、练习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孙子算经》中原题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四、延伸、应用 1.课件出示“做一做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2.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3、“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大船相当于“兔”,小船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五、课后总结:

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1

教者:范胜

班级:八(2)班

地点:多媒体教室

时间:2015/5/14 课题:矩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矩形判定的教学渗透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矩形的判定的探究过程,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演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矩形判定的推导证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生活中的图形,锻炼客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什么是矩形?矩形有哪些性质?

(二)新课讲解:

矩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几种判定矩形的方法,下面就来研究这些方法.

(请学生通过观察、探索构成矩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方法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并让学生写出推理过程。)方法2: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分析判定方法2和学生一道写出证明过程。)归纳矩形判定方法(由学生小结):(1)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针对自我尝试所完成的问题,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1:已知: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OB、OC、OD上的点,AE=BF=CG=DH,求证:四边形EFGH为矩形

分析: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可以证明 例2:判断

(1)两条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矩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在矩形内部没有和四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

(三)巩固练习

(四)课后小结:

判断(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

(五)作业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2

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考虑,培养空间观念。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和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同学的知识面,让同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实际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1出现一幅教室里座位的图画,让同学说说画面里的小军坐在哪里。他们凭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在交流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甚至会出现有争议的描述。由此发生一起的需要:

怎样正确、简明地说出位置?为教学新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教学“列”“行”的知识,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规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都是人们的约定。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考虑和结论,才干防止争议和混乱。因此,教学列、行的知识绝不能含糊。还要通过适当的练习,协助同学巩固对列、行的认识。并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然后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这句话标明了三点:

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二是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它和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会和中学里的数学知识发生矛盾。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练一练”在例题的情境中进行。以数对知识为重点,设计了“列、行位置→数对表示→列、行位置”的线索,把例1教学的各个知识组成系统的结构。第1题先在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巩固列与行的知识;再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进一步明确在数对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巩固数对的知识。第2题通过在图中寻找(6,5)的位置,具体解释这个数对的含义,加强对数对的理解,体会它能清楚、简要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例1的情境图中,每个同学的座位都可以用数对表示,确定各个人位置的数对都不相同。图中有6列、5行,任何一个列数不超越6、行数不超越5的数对都有一个同学的座位相对应。可以利用情境图的这些内涵,组织同学充沛地“练一练”。

练习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巩固列、行的知识,以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2题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种情况,隐含了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让同学在这些比较中,深入地体会数对。第3题花色地砖的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地砖的位置都在奇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地砖的排列是对称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地砖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7,4)……让同学畅谈自身的发现,能让同学的形象思维充沛展开。

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例2在公园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建筑物的位置。在出现形式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建筑物都画成一个点,“点”只反映景点或建筑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建筑的那些点分散在方格纸上,而且每个点都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表示列,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表示行,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建筑物位置的实际问题笼统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这道例题的教学战略是引导同学促进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使用数对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教学分两步进行,先告诉同学“书报亭的位置是(2,3)”,引发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他们根据数对(2,3)的含义,观察书报亭在方格图上的实际位置,体会用这个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是合理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独立领会了方格纸上列与行的设定,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然后是用数对分别表示儿童乐园、水池等其他景点和建筑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教材在平面图上精心布置儿童乐园与书报亭的位置,在确定它们位置的数对里,前一个数相同,都是2;后一个数不同,分别是3和6。这是因为两个景点在平面图的同一列、不同行上。类似的布置还有儿童乐园与草坪的位置、盆景园与饭店的位置、饭店与水池的位置等。教学时用活、用足这些布置,和时引起同学注意并组织考虑、讨论,能更好地理解数对,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练一练”紧扣新知识的应用,主要练习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寻找相应的点两方面的技能。在设计的时候,注意结合同学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如第1题确定位置的三个点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顺次连结D、E、F、G、D这几个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这些新颖的习题,既能引起同学的兴趣,又感受了图形特征,提高了准确识别图形的能力。

上一篇:2023年春学校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调皮的小表弟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