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篇1

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的永恒主题。医疗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安全的医疗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利,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起纠纷,影响医疗卫生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联想到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更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应从我们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爱岗敬业,树立医疗安全意识,确保病人的安全,杜绝一切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好的服务态度。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医疗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与经济效益,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医疗事故会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作为医疗服务单位,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精湛的医疗服务的同时,更应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及时提供患者所需,并给予患者心理抚慰。在服务中还要注意加强医患沟通,注意交流方式、方法,从细节入手,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篇2

1 想到位

想到位就是对医疗风险、安全隐患认识、认知到位,认识、认知到位要有相应的知识做支撑。想到位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医院内的所有员工对待医疗安全有共同的态度、信仰和价值取向[2]。对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认识、认知到位;医护人员对疾病本身的认知、认识到位,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医务人员对医疗过程、医疗环节中的风险认识到位。我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结合医院特点每周政治学习加入医德医风的内容;政治处的《政治工作动态》、《院报》有专门的版面扬正气、砭歪风,树典型、纠邪气;开展医德医风专题征文活动,让全院医务人员谈体会、谈感受;每周周会医德医风、为兵服务有讲评、有要求;各病区黑板报、文化走廊随时提醒爱病患、守医德。正是上述措施确保了全院想的方向是正确的,想的内容是健康的,想的对象是官兵、是广大伤病员,想的目标是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医疗安全、医院发展。

1.2 加强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

采取知识竞赛、征文等多种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学法规、明制度。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上墙、上院内网,可以随时学、随时看。新制定的制度规定均有征求意见稿,科室人员在讨论中学,在提意见中学,制度规定定稿后下发纸质通知督促学,不定时利用短信平台短信提醒学。对最近制定实施的涉及到医疗安全的法律—《侵权责任法》除动员医务人员自学外,还聘请医院的法律顾问对其进行解读,并结合各种典型医疗纠纷案例把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具体化。

1.3 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理论培训

针对医院军人编制少,展开床位多,聘用人员多,成份复杂,水平高低不一,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医院狠抓科技练兵,分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抓好人员素质的提高。对进修、实习及聘用人员上岗前抓岗前培训,进行系统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不允许仓促上阵。经常搞理论教学考核和比武,实行学分制,落实学术活动管理规定,保证每周有一次医疗和护理知识授课,一年至少一次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参考率100%。在人才培养上舍得投资,每年都要选送一批医护人员外出进修、读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外出参观学习。并鼓励参加、承办各种学术会议。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和认知不断提高,既保障了医疗安全,又提高了医疗质量,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2 说到位

说到位就是沟通到位。医疗安全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医患双方及相关人员的相互沟通非常重要。医疗领域的特征是患者与医生的信息不对称[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贴、温暖的话语能让因病患折磨而失信心和勇气的病人重新振作,能有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能增强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合理、妥当的介绍能解除患者的误解,更加配合各项诊疗措施;必要的告知是患者知情权的要求,是医生应尽的义务。因此,医院在促进说到位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拿出了许多新对策。

2.1 规范全院人员沟通的对象和内容

医患双方要多沟通,询问病史要细致,不凭空想象;医、护人员之间要多沟通,病人的病情变化,医护双方都要及时了解与交流,便于医疗护理的协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亲属、单位要多沟通,以求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提供一些病人不愿讲或遗漏的有关情况;患者出院后仍然要沟通,坚持对出院病人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在院时相比,病人更能反映他们对服务质量的真实感受。此外,对车祸、工伤、打架斗殴等患者就医,医院要求与公安、交警,社保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处理。及时以卫生部推荐的知情同意书为模板在全院更新所有手术、操作知情同意书,并要求医务人员术前谈话按新的知情同意书内容进行。医院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特诊影像检查“危急结果”报告制度》就是规范辅助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必须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沟通的内容。

2.2 提高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为提高医务人员一般沟通技巧,提高情商,医院邀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者、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曾国平教授为医院做《如何做一个好医生,情商为你引路》的主题演讲;为提高医护人员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和技巧,医院邀请全国知名医疗诉讼案件律师、河北省律师协会医疗纠纷业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惠娟律师为医院做《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防范》的主题演讲;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加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医院邀请资深医院管理专家、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姜国和教授为我院做《改善患者医疗体验,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的专题演讲;医务处主任结合自己在EMBA学习的体会在全院讲授《医务礼仪》,从着装、神态、语气、手势、眼神等一举手一抬足的细节来规范医患沟通。

2.3 增加院内工作人员间的沟通平台,简化工作中的沟通流程,提高沟通效率

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疗实践专科化,同时也要求多学科的协同合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院内的有效沟通对保障医疗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医院开通短信平台,医务处网站设立院长、政委以及医护管理人员信箱,建立留言板,使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的信息上下通畅;药械科网站类似功能也保证了临床科室有关药品需求、合理用药监控、处方点评、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信息的有效快捷沟通;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临床科室与辅助临床科室互评软件,该软件不但能实现临床与辅助临床科室间不同工作要素的评价,还能纵向横向的交流沟通。

3 做到位

做到位就是把事情办好。就是对于病人实施合理有效的检查和治疗,这就需要有能力,知道哪些不能做,哪些应该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没有能力,就做不好事。事没做好不发生纠纷是不可能的,医疗安全无从谈起。医学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几年前被认为是标准的诊治方案今天可能被证实是错误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措施。因此,做到位还要求医务人员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做到位的能力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

3.1 全院范围内开展岗位练精兵活动

狠抓业务技能训练,组织各种技能比武活动,促进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技能的整体提高。医院把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作为服务水平提升的着眼点。

3.2 规范医院课题和成果评审

制定《医院课题和科研成果评审规定》规范医院课题和成果评审,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鼓励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做科研,以科研促进医务人员追随学科发展步伐,以科研带动医院发展,以科研保障医疗安全。

3.3 鼓励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鼓励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强调准入制。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对重大手术严格落实审批制度,有什么样的资质、有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手术和操作,确保医疗实践不冒进、不冒险。

4 写到位

写到位就是记录到位,详细记录所做的医疗工作,认真记录病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客观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内容。这些都做好了,就有了好的医疗文书,也就是好的病历。病历既是总结经验、进行科研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时唯一可以替医务人员说话的客观证据。发生纠纷,不论是行政处理,还是司法解决,病历都是重要证据。把病历写好、写到位,发生医疗纠纷医生就不会被冤枉,医院就不会出冤枉钱,因此,医院高度重视病历质量。

4.1 经常性教育

医院把提高医生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医院、科室反复强调。对病历中经常出现的书写不认真,记录不详细,对病人查体和观察不认真,或者病历中缺少必要的理化检查和常规检查等问题可能产生的结果反复警示。

4.2 强化质控

原有的质控科只有两名老专家,难以承担检查全院每个科室病历的任务。为强化质控,增强质控力量,医院制定《病历质量控制管理规定》。规定要求各科室设质控员,质控科专家不定期、随机抽取环节和终末病历,分配给质控员检查打分,质控科所有环节均不注明被检查病历的质控员。质控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与个人奖励挂钩。每个月末召开质控员会议,集体确认病历检查结果,把查出的问题形成《病历质量月通报》下发到全院每个科室,作为督促整改的依据,相互学习的材料。

4.3 特殊病历重点分析

医院制定《死亡病例审评制度》,每季度死亡病人病历先进行科内评审,再进行科间评审,最后医院专家评审。对病历进行评分,通过评审发现问题,总结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部分危重病人病历、医疗纠纷病历也采取上述评审方法进行评审。对评审出的甲级死亡患者病历、危重病人病历在全院公开展示,以供大家学习。

5 查到位

查到位就是强化管理监督力度,查找安全隐患,查找漏洞不足,防范未然。作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业,稍有不慎、稍有疏忽、稍有侥幸心,安全隐患便会出现。只有形成有效的医疗监督、检查机制,只有对涉及医疗安全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实施持续的全面的无缝监督、排查,实施多重监督、检查,重点部位、环节重点监督检查,才能实现医院的长治久安。

5.1 严查各类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的生命线,做到层层把关、人人知晓。以加强网上医疗文书检查为重点,结合定期、不定期下科室现场查值班记录本、危急值报告记录本,查急会诊到达时间、手术等级和医生资质是否相符等各种手段促进制度的落实。

5.2 查重点部位、重点对象、重点病人

对急诊、脑外科等高风险科室增加查房的频率;对高压氧、氧气房、麻醉药柜、急救车等重点部位要求专人管理、专人检查,并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结合;加强对合作医疗项目的监管,着重查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费、是否存在超适应症检查、超适应症治疗;在抽选病历进行检查时有意识地多抽平时问题较多的医护人员的病历;加强对进修实习人员带教管理的检查,看带教老师是否做到放手不放眼,以教为主,以用为辅。

5.3 重点时机着重查

特别是交接班时、下班后、晚上及节假日,院领导及科主任坚持查房巡视。在每年两会期间、世博会等敏感时期加大各方面的检查力度。

6 纠到位

纠到位就是对医疗安全问题及时整改。纠纷妥善处理,奖惩落实到位,监督常态化,安全与否回头看。

6.1 医疗纠纷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积极预防医疗纠纷发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创新发展、维护军队形象的必然要求[4]。如何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对医疗安全有直接影响。医院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吸取教训,严加防范。对每位来访者都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不论反映的情况如何,都积极作工作,换位思考,妥善处理。医疗投诉、纠纷不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是否造成医疗事故,根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落实奖惩,坚决整改,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6.2 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医院制定并严格执行《医教研工作奖惩规定》,医疗安全是规定中的重要指标,对出现严重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科室、个人除落实罚款、处分外,取消年终优秀科室、优秀医生护士评审资格。在惩罚落实之前严抓整改,惩罚的力度参考整改的结果,强调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6.3 建立医疗风险基金

考虑到医疗高风险,医疗纠纷无法避免,为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医院设立科室医疗风险基金。把上一年科室毛收入的0.25%,作为各科室发生医疗纠纷的赔付基金,全年无医疗纠纷发生或有节余的科室,该基金作为安全奖发放。这样就是奖惩落实到每一次医疗活动,每次安全的诊疗自然就有奖励,一次医疗差错可能导致全科风险基金的扣除。基金的设立鼓励了科室主动自我查找安全隐患,消除不足,改善质量,纠正错误。

“医疗安全管理六到位”的每个环节不是割裂的片段,它们之间并不孤立,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比如说到位、做到位以后,一定要记到位,否则产生医疗纠纷没有谁能证明你说过、做过;记到位强调的写好医疗文书就是写到位和想到位的统一;做到位需要想到位来指导,查到位和纠到位往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我们对医疗安全更加强调了整体认识和系统防范,构建医疗安全防火墙,从而打开了医院医疗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方法,促进医院医疗安全发展。方法:在医院所有管理和医务人员中宣传和落实“想到位,说到位,做到位,写到位,查到位,纠到位”六到位措施,强化医疗安全意识。结果:有效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实现安全保发展,安全促发展,打开了医院医疗安全发展的新局面。结论:在医院做到“医疗安全六到位”可有效构建医疗安全防火墙,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医疗安全,军队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诗强.公立医院办院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06,22(9):605-606.

[2]韩光署.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04,20(3):129-130.

[3]曹荣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公立医院体制改革[J].中国医院,2004,8(8):1-5.

构建农村医疗安全网 篇3

农村卫生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记者:人们担心,SARS疫情一旦发展到农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救治的问题,因为农村的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对SARS的防护知识和防护条件都无法和城市相比。那么您认为,目前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韩俊: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不高,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很多地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差,经济效益较差,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员。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和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分别占53%和36%,在贫困地区比例更大,大专学历者比例很低,大学毕业者就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许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必须通过收费弥补服务的成本,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均有趋缓的现象。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健康水平改善的最敏感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卫生投入情况,更能反映卫生系统的运行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出现了平台,从1995年的41.6‰下降到2000年的37‰,只下降了8.65%;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76/10万下降到2000年的69.6/10万,下降了8.42%。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

记者:农村卫生条件的差距是否与投入不足有关?

韩俊:从总体来看,政府农村卫生投入(即各级政府部门对县及县以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拨款和补助)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从绝对量上是逐年增加的,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投入量10年间只增加了48.5%,年均增长速度为4.49%,大大低于同期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3.1%和全国农村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8%的速度。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1991年人均政府卫生支农资金为5.71元,2000年增加到7.95元,10年间仅增长了39.3%,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5%。农村卫生投入的增长速度没有实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的目标。

农村公共卫生机构中,人员经费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比重越来越高,由1991年的49.35%增长为2000年的88.98%。专项经费所占比重迅猛下降,由16.16%直线下降为1.63%,公务费和业务费所占比重也从34.49%下降为9.38%。农村卫生人力培养费在政府农村卫生支出中所占比重极低,2000年只有1.35%,而且主要用于人员经费。这说明,政府用于农村公共卫生的经费主要用于“养人”。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健康保障方面的作用也逐步加强,表现为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增加。然而,在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在农村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1年~2000年我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到6.59%,社会卫生投入从6.73%下降到3.26%,而同期农民个人支出从80.73%上升到90.15%。

记者: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与城市的差距有多大?

韩俊: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极不合理。1991年~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额中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仅占12.4%。2000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比重已达到60%以上,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0年~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以2000年为例,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农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2%。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卫生投入

目前,农村卫生投入的大头在地方政府,由于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保工资都困难,每年对农村卫生增加的投入十分有限。事实证明,如果不对目前的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政府所提出的所有的农村卫生目标的实现都要大打折扣,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不可能缩小。

记者:最近,为了防止SARS疫情向农村发展,我国政府决定拨付2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医疗设施的改造、扩建和建设。这是否说明政府通过防治SARS增强了对农村卫生投入的重视程度?

韩俊:为了做好农村的SARS防治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用以完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医疗设施,对农民患者一律实行免费医疗,等等。这些投入不仅有利于当前农村的SARS防治工作,其形成的硬件和软件对于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条件也是有益的。

从长远看,我们建议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卫生转移支付的力度。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形势却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县乡财政持续出现严重入不敷出,面临着严重的公共财政危机。由于县乡财政税源有限,中西部地区县乡政府难以保证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批乡镇企业的转制,使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既缺少政府财政的扶持,又难以依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卫生事业筹措资金。从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政府的财力增长又受到影响,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预算外收入的增长大幅度下降,支持农村卫生的能力又进一步受到削弱。而税费改革后村庄一级直接向农户集资,必须经过村民投票,而且集资额也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使得村庄一级卫生筹资能力极其有限。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省、市财政只对本级直属卫生机构的投入负责,中央和省级政府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有限,加剧了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目前,在政府实施的农村卫生项目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主要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 、农村卫生扶贫资金、农村居民食用碘盐投入以及残联农村卫生康复等专项投入。总体来看,分税制改革提高了中央政府对预算收支的控制能力,但改革后中央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增长非常有限。1991年~2000年10年间,三项建设资金中,中央投资仅占2.85%,省级投资占9.28%,县、乡两级各占15%多一点,卫生机构自筹占42.23%。从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全面推开。

中央已明确要求今后中央及省、市、地、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这是从增量角度增加农村卫生投入的重要举措。应当看到,目前,农村卫生投入的大头在地方政府,由于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保工资都困难,每年对农村卫生增加的投入十分有限。事实证明,如果不对目前的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政府所提出的所有的农村卫生目标的实现都要大打折扣,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因此,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为此,需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卫生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规范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人口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记者:农村医疗设施是否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一样,既存在投入不足,又存在效率发挥不足的问题?

韩俊:在加大农村卫生投入的同时,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上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主要是“三项建设”,即对乡镇卫生院、县卫生防疫机构和县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了改造建设资金。

目前虽然房屋设施建起来了,但是由于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临床实用技术培训不够,许多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村卫生室没有差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的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经常性维护,使农村稀缺的卫生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由于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村卫生室和个体开业医疗点也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村庄,当前农民的医疗服务消费行为基本表现为“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县及县以上医院”。这使得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

适应农民就医行为的这种变化,要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在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发挥职能。许多研究表明,低收入人口、妇女、儿童和老龄人口最常利用的医疗服务是村级服务,虽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等职能,但目前对村级卫生机构几乎没有财政支持。增强公共财政对村级卫生室的支持,显然是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

此外,农村卫生体系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县乡卫生机构在卫生服务方面职责的相互重叠问题。目前县乡两级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各成系统,资源利用率低下。如何整合农村卫生筹资机构,使稀缺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民的“安全网”

对农村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这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关键是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要进行公平分配,要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绝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事,如果不把它变成国家的最高决策,就有可能放任自流。

记者: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曾广泛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状况如何?

韩俊:农民缺乏分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机制。改革以前,有8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现在只有10%的村有合作医疗,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

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受疾病模式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诱导性”保健消费的影响,农民的医疗保健费用急剧上涨。 1991年到2001年,农村卫生费用年均增长12.8%。而农民的收入增长率仅为7.7%。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医疗负担相当重。1990年到1999年,农民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据调查,在贫困农村地区40%~50%应住院而未住院病例是由于经济困难;39%的病例因经济困难自己要求出院,即使是在富裕的农村地区该比例也达到20%~25%。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记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市已经积极进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您对这一工作的前景如何看?

韩俊:要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就必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和需求量大而政府财力有限,短期内难以在农村建立覆盖面很宽的医疗保障制度,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疾病威胁主要是重大疾病,这是他们无力承担的风险。发展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是适应农民要求的。当前要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

政府也确实承诺了对农村合作医疗补贴。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大病统筹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是以地方政府的筹资为前提条件,而地方政府的筹资又是以农民的筹资为前提条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地方财政每年人均补贴10元没有太大困难,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农村人口多,资金的保障是有困难的。个人缴费对低收入农民来讲,也是很沉重的负担。如果中央政府不预先提供新型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实现2010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是极其困难的。大病统筹互助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自愿原则。经济发达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医疗保障是分离的。逐渐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应当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

记者:您刚才提到,我国农村要在短期内建立覆盖面很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有困难的,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会有农民因为疾病而受到贫困威胁。农村是否应该在编织医保制度安全网的同时也营造一些类似福利事业的救助体系?

韩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是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的一项现实工作。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为最贫困的农村居民提供一定福利性的医疗保障,这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结合起来,在国家扶贫资金总量中逐步加大对卫生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重点解决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饮水条件,加强妇幼卫生和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的困难。

记者:最近政府承诺对农民SARS感染者治疗进行补贴,解决了被感染者的经济担忧,但SARS疫情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中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公共卫生筹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暴露了中国在公共卫生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SARS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农村卫生的重新重视。您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卫生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局面有何建议?

韩俊:首先,我认为,对农村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这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关键是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要进行公平分配,要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其次,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政府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应突出抓好农村公共卫生。这次疫情的爆发,显示出农村应付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弱。事实证明,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难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弱化问题。必须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界定发展公共卫生的职责。

医疗质量安全心得体会 篇4

医学检验科学习张博士课件讨论汇总

2015年3月2-3日质控办请到了张新博博士为全院职工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沟通与医疗缺陷管理》培训,对医疗现状、医疗需求与医患关系、医疗服务与医疗整体路径管理、人文医疗等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张博士通过诙谐的语言、大量详实的案例解析了医疗缺陷与风险管理的要素,给了我们防范风险理清了思路。结合我科实际工作情况,经大家讨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通过融入人文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理念,改进医疗质量和缺陷管理。

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遇——在新医改的形式下,由于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产生的医疗费用与实际的医疗结果差异较大,加上社会习俗和公众媒体的报导,使我们当前的医患关系表现出类型多样、数量逐年递增,导致医患纠纷的重大事件频发。我们要从事件中得到警示,充分评析医疗缺陷与风险;要从患者和社会抱怨中改进管理,通过导入人文医疗的理念,对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让患者体会到医患双方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实行医疗标准化和缺陷管理,实现从粗放式医疗到精细化医疗过渡,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与患者满意度。

二、加强科室标准化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重新修订我们的操作程序文件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三、进一步密切与临床各科的联系,为临床提供人性化服务,从“以标本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做好临床医生的“眼睛”,协助临床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要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判断疾病进展和疗效观察,构建和谐的医医、医患关系。建立完善随访和包科室服务体系。

四、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科室人员养成职业化技能,建立数据管理和咨询团队。

科室负责人要做好“导师”职责,通过主动学习和被动教育的标准化管理和基础型的标准化技能培训,完成年轻一代医务人员的技能培养规划,为其毕业五年内的早期行为定格,从而提高与完善个体与团队技能,做好科室后备队伍的技能养成,建立起数据管理和咨询团队。提升科室人员形象语言技术,制定出本科室标准化服务用语。

五、医务人员必需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与技能。

医务人员在医疗执业活动中必需要有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了解医患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要懂得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要知道在医疗过错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泄露患者隐私,不出虚假检验报告单,不做任何违背医疗活动的行为。

六、加强医患沟通,学会医患沟通技术。

现代医疗不是简单的患者受益等于患者满意。随着患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患方在医疗活动中的情感需求与信息需求是我们沟通的要点。医方负有告知患者和沟通的义务,要充分理解患者对沟通告知的需求,医患告知与患方抱怨、医疗转型与患者地位和需求、医疗安全对告知的需求、患者心理人格认知和管理技术等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通过这次培训,使全科人员掌握一些常见纠纷处理的方法、措施与技巧,以提高医疗安全,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风险管理与控制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要对医疗措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定期定量讨论病例与医疗处置流程,提高注意力与反应敏感力,防控各种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我们会将张新博博士讲课内容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尽可能多的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篇5

建立医疗安全事故预防长效机制的心得休会

建立医疗安全事故预防长效机制

――骨科医院事件教训深刻值得深思

医者怀父母之心,悬壶济世,本为世所称赞,然而医疗安全事故的出现,却让医患对立,引发医疗纠纷,让医院声誉毁于一旦。2005年12月24日xx骨科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医疗事故猛于虎的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事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骨科医院发生的事件虽然未发生在我院,但教训极为深刻。2005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年12月27日早晨我科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讨论了此事件。马红梅主任首先宣读了事件经过及张院长的指示。大家踊跃发言,深刻分析我们自己,针对我科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大家表示应从我们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爱岗敬业,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确保病人的安全,坚决杜绝一切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经过充分讨论,全体医护人员一致认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即:要以加强医疗管理为中心,以提(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为重点,以转变传统观念为内容,以阻塞各种漏洞为方法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第一,规范医疗活动管理,建章立制,有章可循。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zd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要坚决杜绝非法行医,要求人人持证上岗。经常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zd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加强医疗管理,有章可循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中心环节。科室一定要加强医疗技术管理,要加强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使科室的医疗工作有条不紊的惯性运行。

第二,我们应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操作。首先,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下级医生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请示上级医生。同时进行医患双方的及时沟通交流,签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等等。协助完成一些必要的检验及辅助检查。诊断依据要确凿,其次,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交作好记录。严格等级护理制度,勤巡病房,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在治疗操作中严格三查八对,严格无菌技术。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第三、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点措施。医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提高政治素质,就要在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加强“四有”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搞好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

第四、转变观念,实行以人为本的医护管理。这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要方面。要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由过去在治疗上只注重“疾病”转向患有疾病的“病人”。把“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室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开展以“便民利民”的爱心奉献活动。妇产科事关母亲、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儿的安危,一定要加强亲情化服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患者的健康作为科室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医患沟通,让医疗活动充满着人情味,体现着人性化和医院的人文关怀。而以人为本体现在医疗服务之中,就是人文医疗、人文服务、人文环境。即实现现代化医患关系的新理念,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权利,以最大限度有利于健康为标准的诊疗过程。全员主动参与,高度重视医疗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用专业知识、高超技术,实行星级护理制,个性化的临床路径,在护理治疗、专科疾病护理、基础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健康咨询服务和自我护理教育等过程中,以患者的健康需求和权益为最高目标,特别是把危重病人的疾病转归、无自理能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护理工作中着力关怀的重点。精心做好医疗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控制,努力提供贴心服务、超值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总结 篇6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我院在卫生局的直接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卫生部、局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投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广开医疗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对本医疗医疗治疗和医疗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1、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的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结合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成立樟树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定樟树乡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以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或个人除给予经

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今年,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4、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了樟树卫生院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5、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医院安全

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篇7

1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保证医疗质量

1.1 加强领导

多年来,笔者所在卫生院始终把医疗质量立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医疗质量、药品质量、护理质量三个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具体负责卫生院医疗、药品、护理质量和安全的管理、监督和督察。

1.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不是人管人的管理,而是用制度管人的管理。因此必须制定出一整套的科学的、人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管理乡镇卫生院,如推行24 h值班制度、首诊责任制、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三查七对”制度、药房“三查三对,六不发”制度、“新农合”公示制度、医疗费用控制制度、病情告知制度、病危通知制度等。有了很多的管理和安全制度,院长和院领导一班人:首先要求职工做到的,必须先自己做到,要放低姿态,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克服极端思想和武断做事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员工和关爱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引导和鼓励职工为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1.3 不断增强职工的医疗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卫生院的全体职工是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医疗安全的关键,只有全体职工都认识到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关系到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卫生院的医疗质量才能提高,医疗安全才能得到保证。笔者所在卫生院就针对性地组织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刑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医疗安全意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看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如何才能将医疗安全隐患消除,通过认真教育学习,每位职工的质量意识都得到提高,克服了医疗安全管理上的侥幸心理和麻木不仁的态度,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医疗安全得到了保证,有效遏制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医疗纠纷也就不会发生,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1.4 加强医疗质量目标考核制

医疗、护理、药品三个质量领导小组要严格医疗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度,要把医疗质量的相关指标量化分解到科室到人头,在检查考评上一视同仁,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坚决提出,决不姑息不安全行为存在。在患者诊治流程上严格按照流程和诊治指南开展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并要求进行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分析、医疗处理和需要的治疗计划,患者病情告知上都务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设立专门的病历质控检查负责医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并及时修改错误地方,防止不安全因素存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业务院长负责全院职工业务培训,及时了解医学发展、药品新产品动态,不断更新疾病治疗方案,提高卫生院的整体学术水平。

1.5 医务人员的责任心

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搞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搞好工作;只有工作认真负责,才能搞好工作;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搞好工作;只有工作一丝不苟,才能保证医疗安全。

2 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确保医疗安全

2.1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存在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做好不同时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入院时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危重患者要专科医师详细交代病情,必要时签署病(危)重通知书。住院时的沟通:病情的发展变化、检查结果、还需做什么检查、治疗方案、预后可能的结局,特别是诊断和治疗出现重大变化时,更要及时沟通,否则患者家属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理由来不理解医院方,可能还会对簿公堂。对于白天不能及时来院了解病情的患者,必须把病情交班给值班医师,让患者家属跟值班医师了解病情。出院时的沟通:给患者说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出院要注意的事项,门诊随诊的时间和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病情可能出现变化时的处理方法,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等。门诊患者的沟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随诊的时间等。医护人员之间也要沟通:落实医疗行为的及时到位,各种检查是否及时进行医护交换结果,患者病情的变化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医疗隐患或者纠纷等等。

2.2 认真落实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

患者及家属在患者对于检查和治疗时,都有知情的权利,因此必须由主治医师与家属和患者进行当面的沟通,把该诊治检查的必要性、适应证、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疗费用、医疗需要观察或者治疗的时间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有创伤性的治疗和检查,必须做好术前的准备,必须设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如病情危重、病情波动变化大、精神异常、不配合医疗操作、随便外出等患者,必须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必要时设立专职陪护人员,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医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对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起重要作用,也为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无痛医疗技术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篇8

美国疼痛学会1987年调查,全国共有229所疼痛治疗诊所,41所多学科疼痛治疗中心。日本1992年对全国82所大学医院调查只有3所附属医院没有疼痛治疗诊所。

我国通过1991年昆明会议的资料估算,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疼痛治疗工作,其中省市级医院约占41%,县以下基层医院约占30.9%,这样多医院开展疼痛医疗技术,而且技术水平不等,所以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我国很多家医院开展了手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技术,无痛分娩技术、无痛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癌症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麻醉与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无痛医疗技术操作要由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担任,因为这项业务要求较高,计算要精确,药品配伍要掌握好。根据病人的一般状况和体质可增减药量,对患者负责,经常巡视,有情况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因为无痛医疗技术是采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静脉麻醉药和局麻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如镇痛性麻醉药以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为例,这些药物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呼

吸减慢,每分通气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如不能被及时发现,得到有效处理,就很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硬膜外腔注入此类药物一样会出现上述情况,麻醉性镇痛药的其他并发症有尿潴留,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也应尽早处理,以免引起情绪不稳定。无痛内窥镜检查及无痛人流技术主要应用丙泊酚,此药是一种催眠性镇静药,只有在深麻醉时才有短时的镇痛作用,对呼吸与循环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进行这些无痛技术时,首先应禁食水,应有抢救设备及氧气条件。

无论静脉,还是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都有其固有的意外和并发症,如微量泵设置错误,或器械故障,都会导致药物过量造成呼吸循环抑制。保留硬膜外导管的时间不易过长。防止感染的发生及神经损伤。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合剂中所含局麻药如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如浓度过高会出现下肢弛缓,长时间用药会遗留肢体麻木,有时出现尿潴留,而不得不导尿等缺点,因此浓度不易过高。

不管无痛人工流产与内镜检查还是硬膜外自控泵药液的配伍, 必须由有麻醉经验的医师担任,还必须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如麻醉机,紧急供氧与人工呼吸设备在身旁。特别是无痛人流和无痛内窥镜在操作之前必须禁食水,以免发生反流误吸危急生命,分娩镇痛一般采用硬膜外技术麻醉此方法,关键是麻醉药浓度和配伍止吐药和镇痛药,掌握好麻醉平面高度及神经阻滞的程度要恰到好处。即能达到良好的镇痛,又不影响腹肌用力与子宫收缩。无痛医疗技术国外比较早,国内近几年才广泛开展起来,为患者解除了各种疼痛之苦,但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失误会发生各种危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麻醉科医师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再有当前使用的镇痛泵有电子操作的,也有机械操作的。有通过静脉注药的也有通过硬膜外注药的,再就是药物的配伍。无痛人工流产和无痛内窥镜检查的药物基本是丙泊酚和芬太尼,其他药物无法替代,而术后需要镇痛的患者不论通过静脉给药,还是通过硬膜外给药,这种方法的用药品种非常多,有价格低廉的,也有价格昂贵的,因此在止痛液的配伍时,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而定,因此麻醉医师在这方面一定要掌握好,根据患者的实际条件,来配伍止痛液。

上一篇:课例研修实例下一篇:关于开展“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学生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