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管理细则(精选8篇)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依据《母婴保健法》,并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上海市所有招收0-6岁儿童的托儿所、幼儿园。
第三条 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规制度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检查落实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五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保健室,并符合《保健室设备标准》。(见附件二)
第六条 各类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观察室。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立隔离室,并符合《隔离室设备标准及要求》。(见附件三)
第七条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收托儿童的数量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一)全日制托儿所收托儿童75名以下,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1名,75-l00名设专职保健人员1名,以后增加50名儿童增设兼职保健人员l名,l00名儿童增设专职保健人员1名。
(二)寄宿制托儿所(包括寄宿班)收托儿童50名以下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50~100名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2名。以后每增加100名儿童增设专职儿童保健医(护)师(士)1名。(夜间值班须有医务人员)
(三)幼儿园依据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劳人编[1987]32号文关于《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配备保健人员。
(四)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儿童保健知识培训,达到中级保健员以上,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资格认可。
(五)兼职保健人员必须由托儿所、幼儿园在职人员兼任,任职资格同专职保健人员。
第八条 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规定及《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和市卫生局颁发的“上海市托幼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
第九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建立营养管理制度,供给儿童平衡膳食,有哺乳室的应为母乳喂养提供必要条件,设立奶库,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三)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生长发育监测,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对体弱儿童进行管理。
(四)协助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五)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应的体格锻炼,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及抗病能力。
(六)制定安全制度,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七)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安全、健康的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
(八)制定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设安全、整洁,符合年龄特点的优美环境。工作人员及儿童做好个人卫生,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
(九)对保教人员、家长及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建立保健资料的登记统计制度,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以反映和指导本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对儿童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
第十条 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要求:
(一)儿童入托儿所、幼儿园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逐项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四)托儿所、幼儿园在接受儿童入园(所)时要一并收取儿童的健康档案。入园所后应定期体检。
(二)在托在园儿童离开园(所)三个月以上返回者要重新体检,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四十二天并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有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者也应检疫相应的潜伏期,并体检合格后才能返回。
第十一条 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园所工作前,工作后每年一次必须到本区(县)妇幼保健院(所)进行健康检查,并逐项填写健康检查表(见附件五)。
(二)工作人员体检合格后,由区(县)妇幼保健院(所)签发由卫生部统一监制的托
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健康证明书(见附件六),其中从事炊事工作的人员由妇幼保健所到所在地区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换取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持证上岗工作。
(三)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包括急、慢性期),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的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不得在托儿所、幼儿园工作。患精神病的不得在托儿所、幼儿、园工作。
第十二条 托儿所、幼儿园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第十三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并将其作为园(所)评估的重要指标。
第十四条 托儿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第十五条 对认真执行本细则,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细则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所)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昆区范围内全部有食堂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共39所的43个食堂作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对象, 其中中、小学食堂15个, 幼儿园食堂28个。
1.2 方法
1.2.1 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法》、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对昆区范围内全部有食堂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堂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各学校及幼儿园依据《量化评分表》先进行自己检查、自己评估, 分A、B、C、D 4个等级, 然后昆区卫生监督所再逐个进行检查及治理, 最后上报。根据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分表, 得分≥总分的85%为良好, 得分≥总分的60%且<85%为一般, 得分<总分的60%为差。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均为良好者评为A级, 二者有一个良好、另一个为一般者评为B级, 二者均为一般者评为C级, 卫生许可审查为差或卫生许可审查为一般、经常性卫生监督为差者评为D级[2]。A级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审验, B级由市卫生局审验, C级由区卫生局审验, 对于D级的单位予以取缔。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以P<α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整改前部分学校及幼儿园领导只注重教学, 忽略了食堂的卫生管理, 许多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实, 职责的分工不明确, 并且大部分食堂是个人承包, 以赢利为主, 硬件设施投入很少, 在食堂建筑和流程布局上不合乎要求, 如无瓷砖和扣板、使用煤土灶等, 造成交叉污染;餐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卫生知识匮乏, 不按照规范操作, 不执行餐具的消毒、保洁、食品原料索证、采购等制度。33个食堂经过彻底治理, 多数食堂卫生状况有较大的改观, 改变了不合理的建筑布局, 使基本工艺流程符合卫生要求, 厨房人均面积0.25~0.30 m2。食堂四壁瓷砖到顶, 顶棚扣板, 全部使用燃气。在43个食堂中, A级1个、B级22个、C级10个;对于未取得许可证且拒不整改、达不到C级的10个幼儿园食堂予以取缔。从卫生管理、基础卫生设施及加工过程看, 管理前与管理后比较, 各项目合格率均有很大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经过治理, 对于基本卫生差、基础硬件条件简陋、建筑流程不合理、无功能间、各卫生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 使昆区的学校及幼儿园集体食堂的整体状况有了显著提高, 监督效率得到提高, 卫生监督机构管理的理念得到了更新;实施校长对学校食堂负责制使食堂的管理由应付变为认真负责, 真正降低了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保障了师生的身体健康。包头市昆区33个学校 (幼儿园) 食堂经过治理后量化评定结果≥C级。我们在实施量化分级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3.1 长期宣传和培训
由于有些学校领导认识上不充分, 所以必须做好长期、耐心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大众传媒及各种培训班, 组织学校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参加学习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知识并展开讨论, 经过多次交流, 大多数表示理解及支持, 要彻底改变卫生习惯, 防止发生学校食物中毒。
3.2 健全制度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 我们指导各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落实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强化并落实食品留样制度、岗位卫生管理制度、餐具消毒制度、原辅料食品索证和储存制度, 积极抓住食物中毒隐患的源头。对管理工作效果显著的学校食堂要从管理上给予支持, 组织其他学校的管理人员参观并学习其经验。
3.3 食堂实施学校校长负责制
学校校长为食堂第一责任人并设立专职监督人员进行监管, 由卫生监督人员对食堂布局、各专间和卫生设施的设置等进行技术指导, 加强各项监管工作。
3.4 卫生监督执法
卫生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中, 书写卫生监督意见书, 监督消毒间、粗加工间、库房等功能间的治理, 重点检查原材料索证及索票、食品留样与登记、是否采购三无等违禁食品、食品加工过程是否存在交叉污染。食品卫生监督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3], 提高了食品卫生监督水平及效能。
参考文献
[1]郭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的必要性[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10) :1266.
[2]王爱婷, 谢为民.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9 (2) :33-34.
32种大病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今年湖南将继续落实好原有20种农村重大疾病救治保障政策。其中,14岁以内符合治疗指征的农村儿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全面实施免费救治;14岁以内的农村儿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规范化治疗新农合政策规定报销比例90%,最高可补15万元;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终末期肾病、耐药结核病、重症精神病(精神分裂、分裂性感情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精神发育迟滞)的新农合政策报销比例提高至80%;农村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按6.72万元/例予以报销。此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友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1型糖尿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等12种新增的农村重大疾病其新农合规定政策报销比例提高至80%以上。
为近80万名农村妇女免费检查“两癌”
今年,湖南省将为75万名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检查,为4.8万名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县(市、区)共有36个。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县(市、区)共有24个。
为农村6~24个月龄婴幼儿发放营养包
湖南省今年将在武陵山区20个县、罗霄山区5个县发放营养包。项目启动时,为6~18个月龄婴幼儿每天提供1个营养包,至24个月龄。项目实施期间,满6个月的婴儿即纳入发放对象,满24个月龄的幼儿即停止发放。全省每月至少完成9.5万名儿童任务数。
救治救助5000名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关锁患者,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且家庭贫困的精神病患者,人民法院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贫困精神病患者可获得救助。今年全省拟救助5000名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此管理细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细则
第三条 引用标准及文件
1、GBZ2.1/2.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4、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5、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6、《201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第二章 定期检查检测及控制管理
第四条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第五条 公司生产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六条 总经理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全面负责,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外协队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部门或者本队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全面负责。
第七条 公司安全环保处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第八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安全管理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等毒物和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电焊弧光、噪声、金属氧化物粉尘、其他粉尘等危害因素。
第九条 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第十条 技术中心、生产保障处、安全环保处协助人事行政处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应将船舶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十一条 安全环保处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第十二条 技术中心、安全环保处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
第三章 机构与责任
第十三条 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会主席和主管副总经理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和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十四条 安全环保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1、负责制订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
2、负责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
3、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4、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
5、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6、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
7、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
8、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9、建立健全青岛造船公司有限公司、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工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四章 附 则
了解厨房卫生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厨房卫生控制的手段,明白厨房安全的必要性及必备的灾害预防措施。厨房的卫生管理,厨房的安全管理。
一.厨房的卫生管理
厨房卫生的管理事实上是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过程到销售为止的全面管理。
它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厨房设备及器具卫生、原料卫生、生产卫生、个人卫生等方面,每一个厨房管理者都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一)墙壁、天花板及地面
厨房墙壁、天花板应该采用光滑、不吸油水的材料建成,地面应该采用耐久、平整的材料铺成,要经得起反复的冲刷,且不受厨房高温的影响而开裂,一般以防滑无釉地砖为理想。一旦墙壁、天花板、在面出现问题应该及时维修,并保护持良好的状态,以免藏污纳垢,孳生蟑螂、老鼠等。理想的保持卫生的方法是:墙壁每天冲刷1.8m以下高度,每月擦拭1.8m以上的高度;地面每天收工前要进行清洗、冲刷。
(二)下水道及水管装置
凡有污水排出以及由水龙头冲洗地面的场所,均需有单独下水道和窨井,要保持通畅,避免阻塞。下水道的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明沟式的下水道,有铸铁或不锈钢的盖板,进行卫生清洗时,最好将盖板掀开,将下水道进行冲刷,保证明厨房正常的气味;另一种是暗沟式下水道,有排水口,一般情况下用水冲刷后,最好用墩布擦干保持地面的干爽。当然不论下水道是何种形式,有条件的厨房最好在通往下水道的排水管口安装垃圾粉碎机,这样可以保证下水道的通畅,防止堵塞污水溢漫而污染食品和炊具。
饮用水管与非饮用水管应有明显的标记,饮用水管与污水管道要防止交叉治安装。通常水管壁要定期地进行清理,防止过多的油垢沉积,尤其是炉灶上使用的水管。
(三)通风和照明
厨房的排烟罩、排气扇需要定期清理,尤其是排烟罩,油垢的沉积会带来火灾的隐患,多余的油污会聚集下滴污染到食物和炊具。排气扇的定期检查员、清洗可以有效地保证其正常的工作,避免排汽不善造成油烟、水汽积沉而污染食品。
照明设。
具而言,应该每天进行洗刷,尤其是锅底。锅底的黑色粉末极易使炉灶操作人员的工作岗位显得污秽不堪,甚至把干净的抹布变成黑布,如果去擦抹餐盘会造成食品的污染,另外,炉灶上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也要经常清洗,以保证光洁明亮。比如调味罐、灶台、调味车、手勺、漏勺,笊篱等等。
(三)冷藏设备
原料放置在冷藏设备中,只是短暂保藏,不能成为万无一失的保险箱。由于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不能杀来细菌,所以不要过分依赖冷藏设备。如果冷藏设备卫生状况差,会使细菌繁殖生长的机会大增,即使温度较低,有时都会产生不良的气味,使原料之间的相互串味,相互污染。因此,除了正常地处理冷藏设备中的原料外,保持冷藏设备的内外环境的卫生也是维护原料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冷藏设备原则上每周至少要清理一次,其目的是除霜、除冰,保持冷藏设备的制冷效果,保持冷藏设备良好的气味,清理时,关掉冷藏设备的电源,待其自然化冻除霜或使用水来冲刷除霜,然后擦干设备。重新打开电源,待设备制冷。千万注意不能使用硬物去敲打、撬扳设备,防止损坏设备。另外每天都应该对冷藏设备中的原料进行整理,保证通畅的制冷效果,同时将设备内的污物清理干净,对设备常触摸的地方进行擦拭,使之保持清洁、干净,降低污染原料、食品的几率。
(四)餐具、储藏设备及其他
餐具是盛装食品、菜肴的器皿,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食品、菜肴的卫生质量。为此,任何一家餐饮企业都会设立专门的清洗餐具的部门,但注意并不是每个餐具清理部门都能保证餐具洗涤后的卫生质量,所以加强清洗、消毒的餐具,并不能保证菜肴出品时还能有良好的卫生状况,因为不合理的保管和操作人员不正确的处理手法都会导致餐具被再次污染。如裸露储藏、脏抹布擦盘等。为此,厨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每个环节上防范餐具被污染。
三、原料卫生和管理
生产原料的卫生状况是厨房最应该关注的要素之一。原料的卫生状况如何,除了应该鉴别原料是否具备正常的感官质量外,更主要的是鉴别原料是否被污染过。通常要鉴别的污染是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
(一)生物性污染
原料在采购、运输、加工、烹制、销售过程中,要经历很多环节,不可避免地要预防和杜绝原料的生物性污染,应该采取下列的措施:
(1)采购原料要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降低被各种致病因素侵害的可能性。比如死掉的鳝鱼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2)在原料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尘、冷藏和冷冻措施。尤其是长途的原料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冷藏或冷冻处理。
(3)严格执行餐饮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制度,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有传染病、皮肤病的员工应调离餐饮行业。
(4)保持厨房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各种设备、器具、工具及餐具的卫生。
(5)严格规定正确的储存食品原料的方法,避免食品原料遭受虫害、变质的危险。
(6)培训员工掌握必要的鉴别原料被污染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杜绝被污染的食品原料直接上桌危害顾客的行为。
(二)化学性污染
目前原料的化学性污染主要来自于原材料种植、饲养过程中所遭受的各种农药、化肥及化工制品的侵害。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的防范。
(1)对水果蔬菜要加强各种清洗操作,努力洗掉残留在水果蔬菜上的各种农药和化肥。有时可以使用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食品洗涤剂清洗,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2)有些水果、蔬菜可以去皮操作,降低化学污染的几率。
(3)选用符合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的食品包装材料及盛装器具,不允许采用有毒或有气味的食品包装材料和盛装器具。
(4)将硝酸钠和硝酸钠进行严格的控制,能不用尽理不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其用量应该控制在硝酸钠每千克食品不超过0.5g的范围内,亚、硝酸钠每千克不超过0.15g。
(5)坚决弃用被污染过的水产原料及注水原料。凡是在食用时有柴油、煤油味的食物一定要弃用,这可能是被污染水严重污染的原料。
四、生产卫生和管理
生产阶段是厨房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于生产和环节多,程序复杂,在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的影响,控制不好就容易形成对成品卫生的影响。
(一)加工生产的卫生管理
厨房加工从原料领用开始。对于鲜活原料验货后,应该立即送给厨房加工,加工后应该立即进行冷藏处理,长时间摆放会改变原料的品质,尤其在夏季更应该注意。俗语“香六月、臭七月”讲的就是对原料适时处理的问题,即六月的原料从内部开始坏起,尽管外面还闻不出臭味,一旦原料出现异味而不被发现,那其实是最危险的,最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对于冰鲜原料领取出库后,要采用科学,安全的解冻方法进行处理,待解在开启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金属、玻璃屑掉入原料中。对于蛋、贝壳类原料,要先洗净外壳再进行处理,不要使表面的污物污染内容物,同时加工时也要防止壳屑进入原料中。对于易腐败的食品加工,要尽量缩短加工的时间,大批量加工原料应逐步分批从冷库中取出,以防食品在加工中变质。
对菜肴配置时注意使用清洁的盛器,最好将盛装生原料的器具与盛装熟原料的器具分开,不要混装。有时考虑空气中细菌对原料的污染,需要放置的原料要加封保鲜纸。
(二)冷菜生产的卫生管理
冷菜生产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在厨房布局
1、设备配置和用具安排上都要考虑与生的原料分开。其次,切配食物的刀具要专用,切不可既切生食,又切熟食。各种用具、砧板、抹布也要专用,切忌生熟交叉使用,而且这些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譬如砧板可以使用酒精烧制,杀死表面的细菌,抹布需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再次操作的手法要尽可能简单,不要将熟食在手中摆来摆去、摸来摸去,将被污染的几率降到最低。最后装盘工作不可过早,装盘后不能立即上桌的应使用保鲜膜封存,并进行冷藏。生产中剩余的产品应及时收藏,并尽早用掉。
(三)烹调生产的卫生管理
烹调生产一定要考虑加热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原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加热时更多地应该考虑食品内部的温度,是否达到杀死细菌的最低温度。为此通过全理地控制加热的时干净的餐盘中。
为了创设一个整洁优美、安全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人人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校的卫生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目标,特作如下规定:
一、各班卫生范围:
各班级负责本班教室内外及学校分配的清洁区的卫生工作。
二、具体要求:
1、坚持每日清扫,每周一大扫,达到学校制定的卫生标准并负责维护清洁。
2、各班班主任上班和下班前要检查本班级卫生。各班值日生每日早晨、下午提前到校,清扫本班卫生区。遇到秋冬季或刮风等天气,应及时清扫。
3、垃圾要倒入垃圾桶内,禁止随便乱丢。
4、保持教室干净,地面、门窗、讲台清洁无灰尘、无脏物、无蛛网。
5、教室桌椅摆放整齐美观,桌面要光洁无尘,抽屉无纸屑垃圾。
6、黑板板面及板槽要擦净,做到无粉尘,粉笔盒、板擦、三角板等教学用具摆放有序。后黑板报务必每月更换一次。
7、清洁工具要摆放整齐,笤帚、簸箕、拖把要悬挂,水桶无积水、垃圾和污渍。
8、墙面干净,没有墨水、颜料等污迹,无脚印、球印。
9、离开教室前注意检查,关好门、窗、灯具。
10、清洁区区内做到地面无纸屑、果皮、树叶、饮料瓶等物。
三、卫生检查:
班主任每日按时检查、督查卫生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打扫补救。学校负责每周定期不定期检查环境清扫情况,并及时记录。努力做到“周检查评比、月总结公示、期量化考核”,每期结束对检查结果进行排出名次,第一名得10分,以1分依次递减,将得分计入绩效工资量化考核之中。
《细则》中明确指出, 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负责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充电条件确认、充电设施建设, 并纳入售后服务体系;小区物业、业委会对充电设施建设应予支持和配合。供电公司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答复用电报装和供电方案答复;而充电设施建设企业要根据供电方案, 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充电设施工程建设等后续工作。
根据《细则》, 居民住宅小区内自用充电设施使用的电量将单独计量, 并按照北京市居民电价标准收取, 不执行阶梯电价。
此前北京市曾明确表态, 2014年将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年内将完成1 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建设, 实现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全覆盖。根据北京市发改委的规划目标, 半个小时充电就能支撑普通纯电动汽车续航约100 km, 满足现阶段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的充电需求。
一、探寻完善班级管理细则的原因
1.完善班级管理细则的客观原因
班级管理要与时俱进。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班主任工作制度建构力度的加强,加大了班主任工作力度。各学校都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班主任工作制度,赋予班主任一定的职责和权力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的角色决定了他的教育责任,要全面关心、了解学生,这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2.完善班级管理细则的主观原因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所以,班级的管理与教育一定要触摸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认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总结新的经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细则。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这样才有底气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才能增强教育效果。
二、掌握班级管理工作的原则和内容
班级管理原则是班主任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班级管理学这一领域的必然要求。班级作为一个教育实体,应该发挥其综合教育功能。班级管理工作涉及班级内外的各个方面,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策略辅导、个人生活辅导、人生规划辅导、班级文化建设以及班级财务管理多方面。
三、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
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摸索总结班级管理的每一项措施。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主要用到的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说理教育法。选择优秀的学生或者先进典型作为典范,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自觉意识,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2.角色模拟法。让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去感觉、体验、理解,领会活动要义,在不同的角色中总结,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3.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这是以学生的自我约束为基础,自我管理为手段,自我发展为目的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种。让学生担负起班级管理的某一项职责,也将其工作成效纳入班级量化管理细则中。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所处的地位,认识到班级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仅在实践中增强了民主作风,强化了民主意识,而且促进了自身多方面才能的发展。
4.师生打成一片。在工作实践中,我发现,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同甘共苦,教学相长,关怀理解,因材施教等,更有利于开展班级工作。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像朋友,班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班风大大好转。
5.权威的合理利用。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以简单的方式运作,有时候甚至一个字也不说,学生就能清楚而迅速地懂得教师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方式,在班级日常协调、监控、评价、决策等方面效果明显。
四、深化研究,提升班级管理理念,强化实践
当今教育形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已是势不可挡。所以,在前面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我将继续研究并深入了解我国各省(区)的教育机构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举措,尝试借鉴运用,制定出适合自身班级管理的细则。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到底是当今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及对学生的爱,使我充分认识到此次研究意义的重大。我所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教师、班级充分感受良好管理模式带来的正面影响。
作为一线班主任,我把班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到实践中,反复修正,对每一条细则进行验证,使我本人的班级管理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班级教育教学成果不论在本校还是在同行中均日趋凸显。研究表明,推进班级管理模式就是与时俱进,探究班级管理细则,运筹帷幄管理班级就是告别旧有尝试新知。一线班主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班级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而深化认识,提升理念。从实际出发制定班级管理细则,是我们每一位热爱本职工作的班主任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现在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必将继续去努力。
【幼儿园卫生管理细则】推荐阅读: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10-15
幼儿园大班常规管理细则10-30
幼儿园日常工作管理及绩效考核细则12-01
成都市幼儿园登记注册管理实施细则07-10
安徽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0-06
河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02-10
幼儿园卫生总务管理制度06-19
马站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06-03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的管理制度11-02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