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现代的伦理观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后现代的伦理观(精选6篇)

试论后现代的伦理观 篇1

试论当代中国道德转型中的现代伦理意识的滋养

当代中国在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中,能否滋养出国民的现代伦理意识,是中国现代道德转型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其国民道德转型只能在当前社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完成.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同样可以完成:(1)革命传统与国民伦理意识的综合;(2)国民道德与国家伦理形象的综合,以此滋养出国民的现代伦理意识,为实现国民道德转型奠定现代形态,进而促使国民道德转型的完成.

作 者:唐正繁  作者单位:贵州行政学院,科社部,贵州,贵阳,550028 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道德转型   社会体制改革   现代伦理意识   滋养  

试论后现代的伦理观 篇2

一、生态伦理的核心内容:人与人关系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怎样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自然的价值是人赋予它的,它本身并没有价值,非人存在物之间也是没有道德的,只有人与人之间才有道德。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界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非人存在物的价值可以脱离人而存在,并提出把道德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可见,人类中心主义关注人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的是自然界的利益。

传统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围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谁是主体的问题展开争论,正是这种争论制约了环境问题的解决,牵引着生态伦理的发展。为了使这场无休止的争论得以结束,岩佐茂与传统的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不同,他指出生态伦理是人在看待自然时的伦理,但不能简单地把人对自然的道德规范视为问题,因为人是社会人,所以人对自然的道德规范必须建立在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显然,在岩佐茂那里,生态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与人关系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再是人类与非人类二者谁是主体的问题。

岩佐茂运用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来证明自己提出的生态伦理学的核心,他认为:“马克思把以劳动为中介的人的自然与外部自然的联系、人的身体与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联系理解为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1]在寻找理论依据的过程中,对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只考虑自然对人类的直接作用,我们更应该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多方面的、丰富的关系。因为,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那么就无法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真实关系。可见,岩佐茂提出从社会性视角来研究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诠释。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控制

很多学者把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人的“劳动”作为中介的观点想理解为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而岩佐茂对此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这是人在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而不是人在支配自然。

自然遭到破坏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造成的。对此,岩佐茂指出:“为了不破坏人与外界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关系,环境管理的重点在于通过管理人类自身的活动去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2]显然,岩佐茂把人对自然的劳动作为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来把握,而不是作为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支配来把握。然而,要控制一种关系,一方面要对相互关联的双方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对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果进行控制。因此,要控制人与自然这对关系,一方面要对自然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对人类自身的活动进行控制,而且在对人类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此过程给双方带来的影响都应考虑在内。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控制上,岩佐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能否得到维持重点在于控制人本身的活动,因为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支配只是暂时的和部分。恩格斯虽曾提出在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是可以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支配的,但人对自然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再加上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即使人类现在能够正确运用规律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支配,但将来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人类是完全无法预测不到的,所以人类是无法控制自然的。

三、构建生态伦理学的路径: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岩佐茂的生态伦理观追求的是人与人关系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二者谁为中心的问题以及自然与人的权利的命题。

岩佐茂通过批判美国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生态伦理学,特别是对美国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承载自然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权利进行批判。岩佐茂指出,美国非人类中心主义试图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来构建生态伦理学这一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不赞同他们把自然的权利以及自然本身具有的内在价值作为构建生态伦理学的依据,他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如果地球上的水和大气受到污染,那么作为生态系的一员的人的健康和生存也一样会受到危害。对此,岩佐茂提出不能把自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作为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而应把环境破坏的根源即人的经济活动作为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环境破坏的产生,才能真正发挥生态伦理学保护环境的作用。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是引发环境破坏的根源,因此为防止环境破坏的产生,就必须寻找一种对环境没有破坏的经济活动方式。生态伦理学强调的是环境保护,主张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向人与自然之间延伸。对此,岩佐茂提出,要保护环境生态伦理学就必须强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构建生态伦理学的路径。为寻找一种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岩佐茂试图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中寻找,并提出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为了能使自己生存下去,人就不得不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很明显,生产本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活动,但是自然界中的每一种要素减少、破坏或消灭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环境破坏。特别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也就意味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只要法律不限制,就会将没有处理过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这必然会带来生态系统造的失衡,从而破坏人与自然之间正常关系。因为自然界根本无法自己去净化,这已完全超出了它所能承载的范围。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破坏的产生呢?岩佐茂提出,既然资本主义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那么社会主义就必须要解决,因为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和矛盾是社会主义的任务。但他这里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是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不破坏环境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已经解体的苏联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岩佐茂从社会性视角对当今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并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发掘和运用,从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伦理学。这种生态伦理观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试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篇3

论文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有节

为实现人类生活的永久幸福而注重生态的平衡与保护,是当今世界的绿色主题。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思想已关注到了此问题。与历史发展相伴随,儒家生态保护思想逐步实现了逻辑的演进链:即从“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核心的确立,到“仁民爱物”生态保护观的实施,再到“取物有节”生态发展观长效机制的保障。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天”即自然,“人”即人类。“天人合一”通过赋予天以伦理道德的属性,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的统一。“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这里孔子肯定了天和尧的同样伟大,并认为只有尧才能仿效天,因为尧是人类的最杰出的代表。蕴涵着人与天可以相通,即人与自然可以统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还通过对自我一生发展历程的自叙,进一步显示了这一思想。他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论语)孔子对他七十年的坎坷人生道路作了总结,其中所包含的“天”或“天命”便是贯穿其一生思想和实践中的灵魂和宗旨。统观全局,“天命”一词在这里虽一偶见,但“知天命”却是孔子一生的追求。正如路德斌指出的“志于学”,‘而立’与‘不惑’,不过是“知天命”的准备阶段,而‘耳顺’和‘纵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也不外是‘知天命’之延伸。孔子年五十时,对天命还只是“知”,人与天命还被分为两部分,但在知天命之后,自然便是一个如何与之融合,以求达到最高境界的问题。很明显,对于“天命”由“知”至“耳顺”,“纵心所欲,不愈矩”,以至整个身心与“天命”合而为一,这是一个渐进过程。所以当孔子七十时,其境界便升华,进入终极状态。随心所欲而不逾越“天命”(自然规律)之规矩,举手投足,无非天命流行;身心与天命契合无问,融合为一,无内外之分,无天人之别。这无疑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孟子从挖掘人的心灵,知晓人的本性,从而知晓天的本质,进而达到“天人合一”。

易传·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很显然,天道,地道是对人而言的。人道指的是社会法则,特别是伦理原则。可见,易传是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视为一个真实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的。

(<礼记·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共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脖,“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效特性云:“阴阳和而万物得。”这些都是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道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说的是“天人合一”,就是“动而相益”。

宋代程颢说:“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天下,”“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还说:“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道自是天道?”(程氏遗书》)强调“天”与“人”的同一,即“天地人只是一道也”。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强调说:“圣人尽人之道而合天道,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周易外传)))讲的天的根本性质足“健”,人的生活特点是“动”,人的“动”与天的“健”是一致的。

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大系统把握的,强调天人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以对子孙后代极其负责的态度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中所阐明的那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这一论断的根据之一,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理念。

二“仁民爱物”的生态保护观

孔子以“仁民爱物”的命题作为生态保护的根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孔子心日中的天是有生命的,认为万物随着四季的轮回,在生成,生长,生生不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自然万物既可以渗透人的感情,又可以寄托人的生命与人相互沟通,相互依赖。仁,知之人爱人,也爱物;爱社会,也爱自然。“翼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动物不论其力量的大小,都有情感,语言和意识,也能够成为人类的朋友和助手,值得我们去关爱,理解和尊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植物也有自己的性格品质,可以让人亲近,也可以与人相通,可见,人类与自然山水,动物,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追求和谐。统一共生的生态关系。“仁,知之人,总是集科学,审美,道德与生态于一身的,不仅追求智慧,欢乐和爱人,而且也非常理解自然万物”。”

孟子以“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佐证了孔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从生态学的视野来看,“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有它的内涵。首先,所有的物始终都在生存着,都不断涌现出自己,所有的物都是同源,同生的,在未发状态之中,物我一体,天地人并无差异,不分彼此他已。其次,物的现象存在整体中包含着个体,个体中又能够反映出整体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后来的张载解说:“万物皆备于我’,言万物皆有素于我。”正蒙·正当万物与我都共同具有一种内在化的“素”,由一“素”而可以通达于万物。人性即物性,我的特征就是物的特征。我的存在总可以在物的存在中找到印证。第三,一切经验事物都是可通达的,不存在不可把握的客观对象。至于如何通达,把握于物,孟子主张,主体自我向内关照。世界事物并不在我心之外,我身之外,而始终在我的关照之内。“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人类才可以推己及物。

孟子还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充满着人性论与生态学又重含义的命题,并以煽情方式引导人们爱物。天地以万物为心,于是,一物即万物,一心即万心,物我相通,天人交感。不仅人有心,物也有心,人与物的心都由天所赋予。透过道德论,人性论的一番言论,孟子要求世人对人对物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仁政之德不仅在与施恩于黎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和谐自得,而且还应该拥有更为博大宽广的泛爱万物的胸怀,“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使万物在我们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协调相处。不但壮丽秀美的山河大地,赏心悦目的花鸟虫鱼可以引发和牵动我们的爱意,而且平凡得不起眼的一粥一饭,一个粉笔头,一枚螺丝钉也值得我们关怀与呵护。所以,儒家的圣人对每一个存在物都能够付出性情,敬重有加。

孟子所理解的仁民爱物,不是机械的,而是有差等的,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说:“君子之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之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尽管在未发之中人与物一样,同为天地之生物,但在现象世界里人与物之间仍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别,并且唯有差别才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仪从道德学上看,孟子之人所强调的只是一种由近及远,爱有差等的施恩行善,仅针对人。但在强调道德仁爱的前提下,孟子也获得了一种搏爱与物的视野,为先秦时代生态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在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在学习国外先进治理经验的同时,继承国内优良传统和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如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对破坏动植物资源的处罚,对珍惜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濒临灭绝动物的拯救、保护等方面均做了极大的努力。

三“取物有节”的生态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在同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要开发自然,向自然界索取,但这种索取要适时有节,不能过度,不能肆意掠夺资源。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就是这种适时节用思想。所谓适时,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自然资源,所谓节用,就是指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讲究适可和适度。不能毁灭地采伐林木和捕杀动物。必须维持物种的繁荣和生态的平衡。儒家为全面实现“仁民爱物”的长效机制,在制度和道德建设上均有论述。

首先,法律和制度有严格的规定。逸周书记载一道夏代的禁令:“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些政令措施反映了周代就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遵适时与节用的原则。天官之兽人执掌有关田猎的法规政令。其规定为“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时田则守罟”。地官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服稆,斩季材,以时入之”。这里规定了山林的地界。伐木的时令,类别以及时限等等。

其次,孔子也将爱物作为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孔子说的“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是说孔子钓鱼,不用系满钓钩的大绳来捕鱼;用带丝绳的箭来射鸟,不射归巢的鸟。这说明孔子具有取物有节,处事有度的自律观念。孟子,苟子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说:“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苟子说得更具体,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苟子·王制)。这就是说,密网不入污池,川泽,砍伐山林以时,促其林木,鱼鳖繁荣,林木就用不完,鱼鳖就吃不完。这就蕴涵了这样一个重要思想: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只有如此,自然界生物系统对人类的支持能力、供应能力才能不断扩大。

党和政府为使生态平衡,环境保护长期良性循环和发展,采取了休渔、禁牧、禁猎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法律手段,以保证环保长效机制的实施。这既是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又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表现。

试论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篇4

试论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加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认真设计总体目标及内容,探索实现行之有效的途径,以使我国的行政伦理能在社会全面转型期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作 者:邹会延  作者单位:吉林省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刊 名:行政与法 英文刊名:PUBLIC ADMINISTRATION & LAW 年,卷(期): “”(2) 分类号:B82-059 关键词:行政伦理   社会转型期   建设  

试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篇5

内容摘要: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强调企业自律,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等途径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 建设 必要性 途径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含义

伦理一词源于希腊语,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这两个词的原来含义都是“风尚”、“习俗”的意思,也就是指人们公认的行为规范。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一般以“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法则和规律,而把“道”对自己有所得的东西称为“德”,因此,所谓道德一般是指人的原则或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理”则是道德或规则。“伦理”概括地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总的来说,伦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行为标准,这是伦理道德的实质内容。人们的行为准则既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所决定,也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所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社会就提倡什么样的行为标准。同样,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也会选择有异的行为准则。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与员工、其他企业、社会各个方面纷繁复杂的关系,用以选择和调整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伦理道德。如制假售假行为,可能为企业带来暂时利益,但却损害消费者利益。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中,企业是为了目前利益制假售假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依法依德生产经营,伦理道德在其选择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相互对立的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评价和社会舆论监督、指导和调整,使企业和员工行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企业伦理道德适用于企业层面,因此,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

1.利益性。企业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体,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追求经济绩效是企业本质特征的表现。企业伦理道德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生活中,调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如企业重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谋求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必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力维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造福子孙后代,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支持,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相反,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即使可能取得

眼前利益,但却损害了社会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

2.制约性。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从而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对社会所负的特殊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脱离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必然统领着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等,既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必然受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制约。

3.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相联。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都是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但它们执行着不同的职能。企业伦理道德要求企业及员工“应该怎么做”,这种应该怎么做是通过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这样做”,它依靠外部强制性力量来禁止企业及员工有关行为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强制性禁止并强制承担相应行为的后果。但是,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依据,企业通过有关“守则”、“制度”、“准则”、“条例”、“规定”以及各种传统、惯例,规定企业及员工“应该怎样做”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包含了“必须这样做”的、具有法律含义的规定性,从而使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4.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的性质、历史发展、经营行为和员工的职业生活、职业要求相结合的。某一个企业一旦产生,它就开始了其自身的历史过程,而内部员工通过劳动分工也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在企业实践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形象、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种形象、心理、习惯和评价,就会铸成企业及员工的相对固定的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注重质量、讲究信誉、追求效益、重视人才、品牌塑造、社会责任等,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种传统性的伦理道德要求。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才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践行。企业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影响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企业员工,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是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主动和优势的某种其他企业不可模仿的力量,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各种因素的整合。但是,毋庸置疑,企业伦理道德

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月新日异,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并不难,难的是企业内部管理要素、企业与外部的关系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而这些关系配合得好,必然能使企业产生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力、强势的市场营销力、高效率的制度力和优秀的文化力,最终形成其他企业无法模仿、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伦理道德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道德倾向,决定了管理人员的伦理性,决定了企业处理与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者的价值取向,为企业协调这些关系提供了准则,因而,企业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

(三)整肃市场秩序和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的客观需要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不断开放,竞争有序发展。但是市场混乱,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制售伪劣假冒商品,甚至制售有毒有害商品;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宣传;违约欺诈,诚信缺失;偷税漏税;恶性竞争;商业贿赂;行业垄断等,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而且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国家形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这些无视伦理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不加以严格遏制、消除,就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但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无疑是关键性措施。企业只有在伦理道德建设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了自律和道德约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的市场体系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中央在2001年10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全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建设企业的伦理道德,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从其内容和要求出发,制定企业的伦理道德规范,并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供企业及员工遵循。

(一)企业与员工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其实就是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调整集体与个人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按照集体主义原则来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才有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个人与集体两者的有机统一。

集体离不开个体。企业集体要承认员工个体的存在,为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在保障

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尊重和发展个人利益。这样的集体,就会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企业员工作为家庭的一员,处于主人翁地位平等相处,友好交往,个性和专长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从伦理学的观点看,这样的集体是不合格的。因此,一个合格的企业集体应该有如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尊重作为个体员工的价值、个性与尊严,尽力满足员工合理的且有实现可能的需要;承认员工之间在能力、收入等方面的合理差别,不搞平均主义,同时又要考虑扶贫济困,不搞分配差别上的过分悬殊;集体对个人的满足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保证企业集体整体运行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为员工得到全面发展和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企业员工也不能离开集体。企业员工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符合集体主义原则要求的个人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包括爱企业、爱集体、爱公物、爱劳动、爱科技、爱岗位、爱产品和讲责任、讲纪律、讲质量、讲时效、讲信誉、讲协调,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竭力为企业集体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这样,员工就能成为集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中的合格一员,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职责范围,因而也会产生种种分歧和矛盾。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调整彼此行为,协调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和发展企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团结员工,乐于协作,真正成为被管理者的模范,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能力把被管理者聚合在自己的周围。同时,要求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工作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包括主动参与管理,贯彻执行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管理决策,全面完成计划任务,用实际行动关心和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样,就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上保持一致。

(三)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企业这个群体网络中,可以用不同的标志对员工总体进行分类划群。要使企业群体发挥整体效应,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错踪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人民内部的一切关系上“建立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就是处理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条件下,人民是国家及企业的主人,因此企业员工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压迫谁的制度基础。

虽然员工个人之间存在自身的物质利益,但彼此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虽然职工之间存在着个性、能力、性格、气质等诸多差异,有劳动分工上的不同,但在人格上一律平等,可以在集体主义原则指导下平等相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和企业里,所有的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要实现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还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特别要注意确立一套符合本企业员工实际的人际关系准则,以规范企业员工人际交往行为。

(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

企业内部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企业与外部同样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例如企业在处理与顾客、供应厂商、其它企业、财税与金融部门、新闻媒介等关系问题上,必须受到企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节。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谐,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确处理企业与外部各单位的关系,必须坚持“平等、友好、互利、互助”的伦理道德规范。例如,在处理与其他企业关系时,要做到既讲平等竞争,又讲互助、互利与协作。在处理与顾客关系时,要讲质量、讲信誉,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时,坚持把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前提。企业必须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等,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强经济效益,以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福利多做贡献。依据市场需求,努力克服经营上的短期化倾向,克服企业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那种只要国家放权让利,不愿多作贡献,只要照顾本企业员工利益和情绪,不顾国家利益和社会影响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原则的。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建设、文化建设,主要诉诸于舆论和良心,但离不开法律的制约。法律法规以其强制性手段规定企业及其员工的活动范围和方式,超越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界限就要依法惩办。法律法规对人们行为制约虽然不属于企业伦理道德范畴,但却具有伦理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企业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行为持久以后,就会形成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传统习惯,法律的约束就转化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比如制售有毒有害、伪劣假冒商品是既违反法律又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如果国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企业就不敢违法,而伦理道德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目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利欲熏心、无视法律存在,干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因此,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就必然符合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加强企业伦理道德教育

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要求的企业伦理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地教育、灌输、示范带动和相互影响。企业应该把企业伦理道德纳入员工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反复、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使每个员工清楚企业的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掌握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和要求,懂得企业伦理道德的功能作用,树立企业的伦理道德标杆,突出管理者伦理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企业特有的伦理道德氛围,不断提升企业伦理道德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伦理道德行为,以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强调企业自律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需要企业加强自律。因为企业每一个行为都会涉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方)的利益。企业自律,就是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把遵守相关法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视为责任,使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和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安徽荣事达集团曾向全社会发布《荣事达竞争自律宣言》,就是通过企业自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因为法律禁止的,道德予以谴责,而法律未做出规定的不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行为,道德也会予以谴责。避免社会伦理道德谴责,必须要强调企业自律。

(四)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犹如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员工具有相对强制性约束力。违背了企业规章制度,必然受到纪律的处分,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款、处分直至辞退。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规范化,使员工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它是企业“软件”和“硬件”结合点,是使企业“软”性因素变“硬”的重要途径。一个规章制度健全且严格执行的企业,必然是有序高效运行且有着伦理道德规范的企

业。因此,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企业的领导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班组建设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促进伦理道德建设。

(五)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媒体事业的发达,企业与社会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监督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丰富。只有加强监督,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行为才无立足之地。我国要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在宣传企业伦理道德、揭发企业违规行为上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作用,特别是相关行业的安全、质检、防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群众团体组织的监督,如消费者协会;加强企业相关利益者特别是消费者的监督,企业的各种行为最终反应到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上,消费者最有资格和条件评价一个企业,消费者的觉悟和对企业伦理道德行为积极的监督对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光罗.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辛枫等.基于温州民营企业的伦理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

3.赵立军等.论企业伦理经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试论后现代的伦理观 篇6

一、难以摆脱的极权意识形态阴影

普遍认为, 索尔仁尼琴在上世纪90年代回国后发表的所谓“两部分”小说是作家晚年寻求艺术形式创新的变革之作, 但我们看到, 小说在内容上并未脱离人民伦理宏大叙事的窠臼, 主人公个体命运的悲剧仍被叙述为社会性悲剧。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总体而言这些小说几乎涉及了20世纪俄罗斯所经历的所有重大决策事件和政治事件, 比如《艾戈》反映了苏联建立前后推行余粮征集制所引发的农民暴动;《杏子酱》体现出富农消灭政策、集中营体制的残酷;《青年后生》则折射出无产阶级文化政策的盲目以及“工业党”大清洗的恐怖……在这些小说中, 社会历史作为与主人公生活休戚相关、而又压倒一切个人意志的现实力量迫使主人公做出切实的选择, 但它并非表现为引发人之生存恐惧感的强大历史意志, 而是以个人命运为载体来强调“民族、国家、历史目的”的重要性[1]引:7;其次, 尽管小说的故事背景不尽相同, 但它们共同反映了社会体制倾轧下的人性悲剧这一主题, 即社会体制的“反人性”本质要求主人公放弃“人性”。

作家在这里将主人公与社会历史直接对立起来, 显然并不是要展示人在由自我生命感觉与不可违拗的历史意志之冲撞形成的生存困境中的彷徨无力感, 而是要呼吁人的道德正义感, 号召人们担负起所注定要背负的社会和历史使命。为表明自己的这一立场, 作家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讽刺性插话, 比如在《娜斯坚卡》中谈到苏联文学“钦定”作品《星期》中的主人公拖着病体号召人们砍树换种以备春耕时, 用括号标注道:“只是这是否意味着, 前一年他们存留的这些种子都被抢夺一空了?”在提到文学小组的教导主任时直接称之为“癞蛤蟆”, 又加括号备注道“她是个非常苛刻的女人, 讲的是社会学”[2], 等等。个体生命感觉的差异在这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所做的选择是反抗还是屈从社会体制的要求。《青年后生》《艾戈》中唯一的叙述者在以自己的“讲述”控制着对事件人物评价的同时, 又运用内聚焦的叙述方式将老教授、艾克托夫面对审讯时紧张的心理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这些心理描写被牢牢预置于作家是非观的框架内, 而没有以一种洞察的时代悲剧意识超越其上。我们看到, 极限情境下的主人公们仍心存侥幸渴望能够逃避做出选择, 但随着布尔什维克审讯压力的升级, 在坚强 (是) 与软弱 (非) 之间摇摆的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后者。

可以说, 斯大林极权体制所造成的灵魂创伤阴影始终笼罩着索氏的文学创作, 索氏自己曾经写道:“如果不是把我拘禁起来, 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会成为作家的”[3]3。我们看到, 其“两部分”小说延续着一种“敌对伦理”叙事, 但布尔什维克专制作为其主人公的人性试验场——这一“二元论”的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索氏人性关怀的深度。无可否认, 在人民民主政体下, 人民意志作为美德的公意符号体系形成对个体绝对的道德专制, 索氏小说反映了这一道德专制与人性自由之间的冲突, 这正是其创作的全人类性所在。但他要捍卫的并非个体的人性自由, 他的主人公是作为反布尔什维克道德专制的符号而存在的, 个体偶在的生命诉求也就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进行反抗, 激进的对立态度拒斥对个体生命之“生存性悲哀”的超越。

二、索氏宗教伦理观中爱与宽恕精神的缺失

索氏在要求小说主人公进行反抗的同时, 还要求他们践行作家的道德伦理理想:忏悔、自我克制和不要靠谎言生活。《娜斯坚卡》中主人公堕落的标志就是她撕毁了耶稣圣像, 从而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 忏悔、禁欲、勿撒谎的确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但索氏的宗教性却遭受到诸多质疑, 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就指出“他 (索氏) 的基督教, 实在是太好斗, 太缺乏宽恕了”[4]89, 原因何在?《路加福音》中耶稣明确告知“你们的仇敌, 要爱他”[5]6:27, 要善待并宽恕仇恨、凌辱自己的人。托尔斯泰“勿以暴力抗恶”的说教正是基督教这种博爱与宽恕精神的延续。而在索氏高设的道德审判法庭中无情地鞭挞着极权体制的丑恶以及普通个体的怯懦。

大部分“两部分”小说中索氏从个体与专制体制两个角度揭示各自代表者灵魂的堕落, 从而迫使受迫害者与审判者 (侩子手) 进行忏悔。并且索氏忏悔的思想前提是对以极权意识形态为象征的恶势力的强烈憎恶, 这充分体现在小说的叙述基调的鲜明对比上, 比如《杏子酱》中对苏联官方文艺工作者的冷嘲热讽以及对受迫害富农无限同情等。而圣经中耶稣在阻止众人用石头打死行淫被捉的女人时, 曾让众人反省自身的罪恶, 众人皆有罪遂不能定妓女之罪, 这里耶稣作为伦理道德的主持者, 既没有深究众人之罪, 也没有定妓女之罪, 而是相信爱与宽恕可以抚平并阻止灵魂的罪恶。

进一步说, 作为一名信徒, 索氏以道德法官自居, 难免违背他自己所宣扬的以谦逊为基础的禁欲以及自我克制的道德理想。圣经中耶稣告诫人不要自居为别人的道德法官, “你们不要论断人, 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 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 就必蒙饶恕”[5]6:37。承上分析, 索氏道德审判的是善与恶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 而这恰恰也是极权意识形态所承袭的思维模式,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所依据思想体系的不同, 但却都具有一种以道德正义为幌子的巨大强制力, 这或许就是麦德维杰夫认为索氏及其追随者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独裁的神权政治国家”[4]128的原因所在。回归基督教义, 耶稣“瞎子岂能领瞎子”的比喻无非是要以博爱来化解对抗的戾气, 使众人灵魂的和解, 获得救赎。

这样, 索氏企图以东正教的道德伦理规范来对抗苏联整体所标举的人民民主的公意道德, 但因为他的宗教伦理观中缺少了基督教的核心精神爱与宽恕, 所以他的对抗更多地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的对决, 而与其所反抗的极权意识形态相同的是二者都缺乏一种对个体生命伦理感觉的关怀。也就是说索氏的宗教伦理观富余战斗的激情, 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追求人性自由的根本目的。

三、结语

“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 反过来说, 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1]4。索氏的“两部分”小说尽管选择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同一主题, 但唯一叙事主体的强大在场使得小说始终贯穿着同一伦理价值取向, 即反极权意识形态。而索氏作为俄罗斯“民族的良心”“精神导师”难免不会将这一伦理取向扩大为全体人民的心声, 从而形成对其他生命感觉的挟制, 衍生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化的道德专制。而这正是索氏道德伦理观的悖论性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2]索尔仁尼琴 (著) , 张建华 (译) .读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3]索尔仁尼琴 (著) , 陈淑贤等 (译) .牛犊顶橡树[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年.

[4]罗伊·麦德维杰夫 (著) , 刘明等 (译) .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4.

上一篇:一次敞开心扉的说话600字作文下一篇:高考倒计时100天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