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精选9篇)
内容摘要: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小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本文就培养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信息素养的内涵、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小学生、信息素养必要性、信息素养内涵、培养方法
一、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小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这是大势所趋:“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各国纷纷从小学生就开始培养信息素养,以使之有能力参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生活作准备,比如美国新泽西州要求所有儿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和其他工具;英国为全面提高儿童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日本计划1999年实现小学两人一台,初中、普通科高中一人一台教育计算机;2003年所有小学联上互联网等等。
二、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就是电脑操作吗?这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信息素养是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他绝不是简单的电脑操作。具体说来,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标准为:
1、能够高效地处理语文信息。包括获取、评价、创造性使用语文信息。
获取语文信息,是一个网络检索的技能的体现。例如,要获得《将相和》的背景资料,搜索栏输入“将相和”,发现如下内容:
中国京剧戏考-将相和...若使将相不和,秦必乘隙而来,赵亡无日矣。蔺相如以国家为重,未尝稍萌私见。廉颇探知其故,恍然大悟。...只要是君臣合衷,将相和睦,天时地利,不如人和。阃以内,责任我。廉颇(唱)阃以外,有我廉颇。...小学教育网 >> 文章栏目 >> 语文学科 >> 优秀教案...《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等等,这时我们发现背景资料还是书本上的介绍,如何深入搜索呢?可输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点击“在结果中找”,这样你就可以找出更深入的内容。也可再输入“廉颇”,“在结果中找”,搜索和他有关的信息。从而更真切地理解在错综复杂的春秋战国时期,团结合作是对于一个国家有多么的作用。
评价和创造性使用语文信息的能力,则体现出对搜索信息的灵活运用。例如,要了解“人字形京张铁路”,你输入“詹天佑”,得到:
詹天佑...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杰出主要体现在“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方面。为解决这一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读懂“开凿隧道”基础上,自己动手“开凿”,通过亲手实践了解詹天佑遇到的困难。
所得信息中没有“京张铁路的”详细图形,这时你就应该想到:这个信息告诉我《詹天佑》是一篇课文,那么,在这篇课文的课件中肯定有FLASH内容。
2、能够独立学习。包括探求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欣赏文学作品和其它对信息创造性的表达,努力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到优秀等。
除课本知识外,学生还有自己的爱好。而对于这些由课本知识引起的爱好,则有利于学生探求与个兴趣相关的内容,把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例如:有同学在读了李白的《静夜思》之后,便在电脑中查找与“月亮”相关的古诗,查着查着,忽然发现自己收集了很多与月相关的古诗,于是就萌发了在古诗归纳整理“月相”知识的想法。随后自己收集了一个小册子。这就是一种对信息创造性表达,并在信息查询中做到了优秀。
3、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网络教学,既给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的多彩的世界,同时也让学生面临着一些负面的影响。“窗户打开,既有新鲜的空气,也会有苍蝇蚊子”,因此我们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早防范,及早采取有力的措施。就如窗户上装上纱窗,电脑中装上防火墙。具体说来,网络教学的负面影响在于:(1)利用网络阅读对象从单纯的、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多样化的,声形并茂等多种媒体,网上浩瀚的信息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阅读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然而,在这些大量有价值的东西的另一面也存在着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垃圾信息。有些学生缺乏辨别能力,特别是小学生单纯幼稚,就难免出现良莠不分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学生上网时,应该有老师或家长监督、指导。拒绝不良网站,过滤垃圾信息,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上一展身手。
(2)由于网络的神奇,学生有时会把兴趣集中到电脑游戏或聊天上,注意和分散,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使老师很难控制整体课堂。另外,在传输过程中,有进也会出现电脑死机,信息丢失等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1、提高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
这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观念。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都面对同一巨大的网络资源,教师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平等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搜索到相关知识,由于理解能力差些,老师要教给学生辨析信息的方法。象以往那样念教材是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因为你有的教材,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从网络中得到,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教参已经象以前那样的教师独占了。
确定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身份,既有利于自己弄清教学的重点,也有利营造教学的民主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方式的转变。
通过网络服务器可以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学习的内容,确定学习的重点,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人机对话,自主进行学习、复习、自我测试,实现教学过程新的变革。记得有一位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田忌赛马》教学时,让学生打开计算机,根据课前制作好的课件自行选入模块学习,马匹的迅速已经设定,让学生自己排列组合,如何使田忌获胜,使本来索然无味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既诱发了学生的新意识,又满足了他们创新学习的欲望。
3、掌握获得信息的技术,懂得网络道德。
对技术的要掌握。比如“搜索栏”的使用;论坛的登录发贴,回贴等等。掌握这些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从得到资料,也要学会发出资料帮助别人。在网络中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己有问题,在网络发布;别人有问题,也要尽己给予回答。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中职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研究的双重任务, 只有不断地学习日新月异的新知识, 获取发展研究的新信息, 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适应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1. 加强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
在信息世界里, 计算机教师应该意识到传统教学经验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信息需求, 我们所具有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 已经完全没有了优势。所以, 我们应构建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 敏感、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 锻造信息技能, 增强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
2.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已经让教师的阅读从传统的文字文本阅读变为基于互联网的检索式、超文本、多媒体电子阅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不断获得新知识、新资源, 不断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我认为这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围绕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创新点, 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所以, 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目标也可定位为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指信息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等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 信息交流、信息工具的使用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理解概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积极的学习态度, 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那么,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1. 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基础
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改革以教师讲授为主调的教学模式, 而教学方式改变的核心则是以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及双手, 让他们主动去探求知识的奥妙, 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精深博大。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媒体网络、利用各种媒体收集整理信息, 以达到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
2. 以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为途径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学生需要具备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要重视根据信息活动的方法、过程、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以及发表观点、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困难的能力。探索能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或信息技术去解决的问题,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能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工具呈现信息、发表观点、开展合作;能根据任务的要求, 确定需求信息的来源和类型, 判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相关性;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通过研究探索这个途径来实现获取知识, 掌握方法, 形成能力, 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3.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根本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 形成与当前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它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是最能集中体现该课程性质的目标。该任务主要有“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底蕴, 保持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能理解、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 安全地、健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日常生活学习及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三个子目标。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学生;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化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素养已经开始影响国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并成为了衡量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信息素养涵义的分析
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指出:信息素养是指“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1]从信息素养的内涵上分析,信息素养应该包涵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2] 通俗的来说,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1.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學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教育亦是人生最基本和重要的教育,在这一阶段不仅要为更高学府培养科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型实用人才。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中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13-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是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的时期,部分学生存在着对信息技术的错误认识,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玩电脑”、“上网”,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规范道德行为,防止他们在“信息技术”=“娱乐”的误区上走下去。同样还存在着一些只看重考试课而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为了避免“高分低能”,要引导他们体验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体验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学习和生活问题,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3.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在当前信息时代,随着网络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能否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最基本要素。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中学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教学生使用word、flash、Photoshop等常用软件,看重了“技术”忽略了“信息”,这些观念完全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本意,而且影响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全面和有效开展。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是将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工具之一去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因此,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首要问题是引导学校、学生和社会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内容,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习和生活变的更便捷和高效。
2.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阵地,现在普遍采用的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完成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任务的设计环节中,(1)教师要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情境为依据,任务要真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唤起学生完成任务的潜意识和积极性;(2)在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任务的明确性,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3)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设计中可以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3]。
3.加强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加强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去,使培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科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4]。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我们则是要将其他学科整合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将其他学科为信息技术课所用。
目前课程整合主要运用在借助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各学科中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动态的过程,或者借助多媒体模拟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或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各种场景,使教学感观更丰富,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述应用是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那信息技术课如何借助其他学科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开始走进其他学科,了解其他学科在哪些方面可以为信息技术课所用。
通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不只是解决信息技术课本上的问题,也能与学生的学习有效结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并有意识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总结
信息技术课不单纯是网络和软件的教学,它是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变化的信息时代的社会需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识,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课不只是一门课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和素养。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通过一节课、一个教学任务就能达成,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贯彻,并且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000年12月。
[2] 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第7-9页。
[3] 陈进:《探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24期第158页。
关键词:信息素养图书馆员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创新服务成为用户服务的主题。然而,如何能更好更深层次地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各种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自身要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因此,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一、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现代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把人本身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注重的是知识创新,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以实现。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的时代,图书馆不仅肩负着承继传统、弘扬文明的历史重任,而且承担着吐纳信息、激活思想的时代使命。它既是有不尽源头的知识海洋,也是历久弥新的终身教育的大课堂。终生学习是现代人的理念,图书馆已成为人们了解各类信息及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是人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只有促进人们信息素养的迅速提高,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
2。是图书馆用户服务拓展与创新的需要
传统的用户服务包括:文献资源的借阅、检索与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网络信息导航以及用户发展、研究与培训,此外还有各类信息工作,如科技查新、专利查新、定题信息服务等。
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图书馆改进传统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且极大限度地拓展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使图书馆可以不断为用户创新服务,出现了许多新的服务项目:馆外主动服务(outreachservice)、预期式信息服务(anticipatoryinformationservice)、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服务、互动式多媒体用户教育、网络信息服务以及个性化定制服务(personalizedcustomizationandservice)等等。
用户服务的不断创新与拓展使得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进步,图书馆员势必身先士卒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图书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有重要作用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图书馆员也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图书馆员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组织者,组织图书馆对用户进行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用户信息素质。其次,图书馆员是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参与者,肩负着直接对图书馆用户培训与教育的责任。再次,图书馆员是信息素养课程的协同设计者,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研究分心,并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信息素养培训的课程。最后,图书馆员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力推动者,推动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人文德育 交往式教学
摘要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课改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文德育的高职德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式教学模式。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超前性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拟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目标、能力构建要素和培养途径上,探讨小学信息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华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2)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4)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
(5)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6)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2)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
(4)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5)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6)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 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柳铁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如下表)。
2.采用“普及+特长”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沟通学科联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教学的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远远不能完成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把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已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方向。我校通过多学科结合化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普及+特长”两条腿走路的课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具体安排是:(1)计算机基本常识与指法训练,网络的简单应用,用浏览器搜集材料。(2)汉字输入(智能全拼、智能ABC输入法与认知码);
(3)WINDOWS基本操作,重点突出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安排了程序管理器、用画笔画图、用书写器写文章、文件管理器等内容。
(4)对这三项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力求全体学生掌握(纳入课程计划,全学期约60课时)。
① DOS入门,DOS以目录命令为主; ② 二维动画(FANTA); ③ LOGO语言初步等。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三、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在“普及与提高”教学环节上,我们力求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来支持学生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把识字教学、电脑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在语文课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以基本指法训练为重点,并选择智能全拼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输入法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拼音识字是小字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二年级上学巨大作用就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用全拼音输入汉字。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学生在汉字和拼音的学习成绩方面,非常显著地高于平行班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校运用认知码进行语文“四结合”教学试验,经过T检验,实验班学生在识字、写字、笔顺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认知码辅助识字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特长发展”环节,我们根据教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特点,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的一些方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我们从基于Html超文本链接的Web环境下的Internet网络上下载或通过Authorware和奥思等多媒体创作软件制成小学各学科教学大型信息库。充分利用“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交互特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学解题方法集成和数字单元教学信息库。当学生学习某一单元需要拓展课外知识时,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上的浏览器,采用输入关键词的方法调出相关信息列表,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工具软件就为学生开列了周长和面积区别的意义区别法、公式区别法、计量单位区别法、口诀区别法、观察区别法、演示区别法这样六种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演示法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设置随机输入数值的“动一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工具模块,让学生动手操作。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入手沟通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环形等几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解题方法集成模块更方便小学生从索引中调入数学方法列表,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归纳、概括出数学方法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然课“地震”一课我们就制作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等系列信息库。社会课“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我们制作有“少数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风云人物”等资料库。美术课,我们制作有一系列的油画、水粉画、木刻、风景、人物、世界名画欣赏、儿童画欣赏等工具图片库,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美术作品创作、设计。同时,我们的网络服务器已经链接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启动IE在广阔的网络世界里进行英语、艺术、音乐等科目的在线互动性学习与探究。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1.44MB软盘、CD-ROM)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实践保证。目前,我国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为此,我校开设了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党校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去大型图书馆“见习”,让学生从家里借些书籍来按图书分类法创办一个“班级图书室”。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要把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落实到实处,学校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的作用就不可低估。如果没有一个方便学生查阅和拥有丰富信息量的现代网络化的图书馆,那么教师和学生们一旦遇到难题或需要查询信息资料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将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如果要想使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管理的投入,实现在馆舍、库藏书籍的数量、质量、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水准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才能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依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而倡导的。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加以整合呢?笔者依据对新课程理念的探究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切合点就是要彰显语文最本质的东西——“语文味”。那么“语文味”指的是什么呢?从理论层面上来讲,著名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自由的境界。这一个界定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值得奔赴的几种境界:(1)“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大背景中的“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2)“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3)具的“语文味”的教学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
(4)“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5)“语文味”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6)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7)“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这一些“语文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基本原则,与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不谋而合的。真正要将语文味彰显出来,也是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彰显与学生、教材等因素有关,因人因情而异,但笔者如下一些尝试权当引玉之砖。
一、共享“激情”演绎生成,彰显语文味
“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的,那么酿造互学互享的“激情”,通过师生的相互配合,挖掘提升蕴含于教材、教学激情的语文味,使语文味在一种兴趣盎然的师生互动互学中生成。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仅仅由视图、发音、纠错、抄写、单一的拼盘教学来完成,显然缺乏激情,缺乏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唤醒,“语文味”则被枯躁、死板、教条所僵化和扼杀。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拼音形似形近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编游戏、容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诱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触发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便事半功倍。整个教学便洋溢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一说一编,让师生互学互享,感受语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碰撞灵感的火花,与生活体验与感受接轨,演绎生成语文味,语文便“看得见、摸得着”化解机械记忆难度,变厌学为喜学。例如,教学b、p、d、q等易混声母时,编顺口溜,分小组游戏等方式方法,激情彰显语文味,在互助、合作、探究中,轻松课堂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深掘文化底蕴,目标生成、凸显语文味
任何一派语系,皆有着大的语言背景,及其渐进的演变,创生与创新过程,这便是文化。汉语尤其如此。置身于文化大背景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韵味。既然“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动态而和谐统一,那么我们就可以挖掘文化底蕴,目标生成,来凸显语文味,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文化底蕴的深究,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复古语文,而是把握文化传承规律,生成意象、意境,化解难度,真正达到共生互学,提升语文素养。关于这一点,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如教学“看”字时,将其分成“手”、“目”两部分,再将“手”与“目”汉字的形体演变,告诉学生,如“目”在古体中有“”这种形象,就像睁着的双眼,可阳光刺射,只好用手搭凉棚,故为“看”,这是古代“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无需给学生讲述造字法等知识,只简简单单的几根线条勾勒出简笔画,挖掘出文化底蕴,创生“语文味”,学生便在趣味中解读,学得有劲,正如王菘舟老师所倡导的那样,将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印象、形象和意象,语文味便在一种和谐的师生中共享互学中攀升,潜移默化,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回归生活体验,再造意象,创意语文味。
“以人为本”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是以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而不是以科学上的需要去研究人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处着力。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将教材所构造的特定的时空置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结构中,再认与再创,建立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意象,复活语文味。在古诗文教学中与作品阅读方面,尤其重要。如在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果我们只看重语文的工具性方面,逐一讲解,一则学生只会徒劳而收效微小,一则根本无法品悟到古诗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胜景。我们只有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长上翅膀,并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天空构筑起一幅萧条萧瑟的秋景。进而理解作者深遂的洞察力,娴熟的艺术手法和凄凉的悲痛的思想感情。这种“生活体验造象”法中,语文味复活,语文素养合也“潜滋暗长”了。又如,在教学李商隐无题诗时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一句,我敢断言,没有哪一位教师能不让学生通过想象,获得对诗人笔下丰富意象的饱满理解的,这种回归体验想象本身就具有一种魅力,本身就是一种美,也才能孕育出浓浓的语文味。也只有这样才能赋予经典以新鲜的生命,赋予生命以永恒的经典。
四、多元激活,畅通路径,激活语文味。
教育要面向未来。在当今多元思想碰撞,多元理念对接时代。语文教学本身也应当反思唯工具论和唯人文论,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我们敞怀吸纳,多维解读,多元激活,不走偏执之路,搞保守和闭塞,造成僵化教育。学生的知识阅历不同,解读也是多层次,多层面的,这才叫做真实。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上,要有开放的“大语文”意识,目标不能过死过窄过高。要畅通感悟语文味的路径,只要能张扬个性就行。合理解读,将“语文味”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末,使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打破传统的讲授与灌输,让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彰显;“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流溢;“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口味张扬。在这种语文味路径畅通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有明显的实效。
初中语文课, 应当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使他们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也就是养成和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语文素养包含了语文能力。
但是,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占有语文的统治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长期被忽视, 大部分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于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出现了许多缺陷,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现在的初中学生, 作业负担重, 升学压力大。
在中考指挥棒的重压下, 语文学习不再是素养的积累, 而是省略了大部分的阅读时间做大量的习题, 课堂阅读被延伸到课外。许多家长认为, 孩子只要把题目做完、做好就行了, 阅读不重要, 甚至没必要。于是, 学生的阅读成了快餐式的阅读, 学生在课余大量阅读文学书籍已是很不现实。
2. 阅读大量精美的文章, 可以增强语言感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目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由于大多数教师对“读”的真正价值和具体方法非常模糊, 缺乏有效的指导和长远的打算, 所以阅读处于教学边缘的状态, 更谈不上积累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3.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社会, 电脑、投影仪等新的媒体形式
大量涌现, 冲击着传统的文本阅读, 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阅读信息, 新兴的电子媒体与文本阅读教学争夺着阅读控制权,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和养成受到了挑战, 导致学生说、写能力低下, 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沉淀。
二、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近年来, 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开展了引导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 试图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手段、途径和模式,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1. 加强诵读, 培养学生语感,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 而理解和运用这个工具的能力, 则与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语感能力强, 对语言信息的反应和处理就会灵敏、快捷, 话听得明白, 表述得体, 写起文章则文从字顺, 有章法可依。
朱光潜先生认为“语感, 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也就是对语言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诵读, 是阅读的重要方式, 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诵”即吟诵、朗诵、背诵;“读”即阅读, 含默读、朗读。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吟、咏是语感训练的基础, 是口、目、耳、心的有机结合, 是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快速感知优美语言, 体味文章韵味, 获取语言韵律的感受、形象感受和情感色彩感受, 形成语言的畅达感、节奏感、情智感等感触、感应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诵读教学十分重要, 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如唱歌须要张口发声, 学游泳就要下水扑腾练习一样, 学习语文就要诵读吟咏。古往今来, 著名的文学大家们无一不对名篇名著信手拈来, 如我国当代文坛巨匠茅盾先生, 一次与朋友吃酒, 为了助兴朋友拿过《红楼梦》点回目让他背诵, 他随点随背, 一口气背了半个多小时, 一字不差。巴金著作很多, 有人请教写作经验, 他说他得益于小时候熟背的220篇《古文观止》。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能背诵海涅、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名著。诵读是千百年来文人学士成功的首要经验, 也是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技巧的必由之路。因此, 语文教学要注重诵读教学特别是背诵,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2. 加强诵读实践, 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当今学生的课外作业普遍较多, 在这种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 指望他们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书籍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抓住点滴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反复诵读课本上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体会范文中精妙的遣词造句, 巧妙的布局谋篇之道, 以及独到的风格韵味, 受到语言和情感的美的熏陶。至于诵读方式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 选用个人默读、朗读、吟诵、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 以及举行朗读比赛等不同形式。其次, 教师要经常进行范读, 或播放录音, 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此外, 可以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朗读自己的习作, 增强他们修改作文的主动性, 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并掌握语言使用的习惯和规律, 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3. 授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一般分有默读、吟诵和背诵三种。默读是指不出声地读, 即“心读”, 在心里默默地读。吟诵指出声朗诵, 一般要求诵得要有节拍, 抑扬顿挫, 有腔有调。吟诵达到一定程度便能背诵。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了吟诵的具体方法:“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 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 发声都得高一点。就一句来说, 如意义未完的文句, 祈求或感激的文句, 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 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 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 须得急读。”这就是说诵读要和探究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 要口读心悟, 读思结合, 读中有思, 边读边思, 避免死记硬背的读。因此,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感情去读书, 能用心去读书,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不断强化语文素养的提升。
4. 促进学生良好读写习惯的形成,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 只须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 而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学生发展终身的祸患。同样, 良好的读写习惯能够使学生受益无穷, 没有良好的读写习惯, 也就谈不上语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如下良好的读写习惯:查阅字典及其他工具书的习惯;摘抄名言佳句和精彩语段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听课的好习惯;读思结合的好习惯;每天阅读、记日记的好习惯;主动作文的习惯等。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要求学生课外多读书, 读好书, 博览各种文体的优秀文学作品。
诵读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之路, 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使他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能自然地“书我心, 写我感”;诵读能使学生的语言细胞更加鲜活, 能不断唤起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诵读能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能激起学生的灵感和学习的激情。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中, 诵读将引领师生走向崭新的教学境界, 收获更多丰硕的语文果实。
摘要:语文是中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课,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德育内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就是语文的素质素养, 而语文理解、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又与语感能力紧密有关。语感能力强的学生, 对语言信息的反应和处理十分敏捷, 不仅话听得明白, 说得得体, 写起文章来也有章法可循。那么, 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认为在当前“讲”“练”之风盛行的形势下, 学生的说、写能力大大降低了,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诵读教学是一条十分重要也是主要的途径。
关键词:诵读,语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学习语法与训练语感》, 《语文学习》, 1985年第1期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语文素养 习惯培养 中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24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举足轻重。随着课程体制的深入改革,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深入钻研和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各方面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信念时,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怕失败、敢于挑战。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各种导入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个寓言故事时,这样导入的:“一天,射箭能手更羸陪国王去打猎,发现天上飞着一只大鸟。于是,他对国王说自己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鸟射下来。你们相信吗?现在,我们读课文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一)听说训练
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听的情感来培养听的习惯。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抑扬顿挫、生动流畅的语言展开教学,让学生认真地听。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讲授而思考探究,激发学生听话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2.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说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问答,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一些篇幅较长但内容相对简单的文章,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述重点内容,其他同伴认真听并判断是否全面;如果概括不全面,同伴就进行补充。这样通过师生互动,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说话过程中语病较多,意思表达不够准确。语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说话训练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句到段。刚开始时,可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每天练说一句简单的、完整的话;然后,逐渐发展为每天练说几句话、一段话。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子;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片断熟读并背诵,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要通过进行遣词造句、扩充句子等练习,激活学生所积累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复述课文,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读写训练
1.要加强阅读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多做笔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到好文章,让学生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将一些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并归类整理、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领会了作者的立意方法、表达方式。
2.写作阅读有机结合,通过写作深化阅读。广泛的阅读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勤写多练,才能得到实现。勤寫多练,对处在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要侧重说话、写话训练;对中年级学生,应强调写有序的句群、语段;对高年级,则应致力于篇章的写作,尽可能地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在加强练习的同时,要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读写训练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现由教师被动地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做好课前预习,通过查字典待解决课文中生字、新词;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找出答案,同时和同伴交流和探讨。在交流总结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单纯的灌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性学习。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板书,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理解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使整个板书的过程成为展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维过程。在设计板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是对自身素养的历练与提高。
四、鼓励学生不断地积累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因此,语文素养的养成不能仅仅靠“教”出来,还需要平时生活的日积月累。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不断地积累。
(一)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在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定期开设“读经典 写心得 谈体会”专题板报;设置班级读书角,让学生天天有书可读;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博览群书。图书来源可是学校图书馆或学生家中藏书。学校图书馆可设立“好书交换站”,让学生互相交换图书,提高读物的利用率,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盘活图书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除了书籍以外,阅读的范围尽可能扩大,如报纸、杂志、广告标语、路牌、多媒体音像资料都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材料。
(二)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有意为孩子进行阅读准备。教师要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如,在低年段,可以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读本或绘本,并教会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一些方法,保证亲子阅读的效果。
(三)强化背诵积累
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课内外看到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摘抄背诵。同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加强写作练习的指导。
语文素养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8).
[2] 傅丙烯.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
[3] 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一、注重积累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大量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能点点滴滴地“说出”,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奔涌而出”。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做到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并重。
1、课内积累
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内的积累必须要提高效率。这就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指导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大量积累优美的语句。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的外观,第三自然段集中笔墨描写泉水从地下冒出来的形态,想象丰富,情景交融,加上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丰富,语言精练,极富感染力,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应指导学生诵读记忆。而对本文中其它非重点段落的教学则应该一带而过。这样合理地取舍,省时、高效。
2、课外积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就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积极利用电视、广播、学校的报刊,以及学生订阅购买的一些杂志等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关注战事发展,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战争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实践语文,积累语言。另外,我们也可以以教科书为中心,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时,我让学生课下在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查找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举行“李白诗歌背诵比赛”。这样,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二、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也是由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的。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括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培养语感的过程。正如许纪霖在《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所说:“我们知道,学任何一种语言,绝对不是从规则学起,而是从语感学起。”
1、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往往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正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得意忘言论”所说的,言辞有时并不能精确地反映意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使人置身其中。对这些文章的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是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绝妙材料。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领悟其“总——分——总”的谋篇方式;在指导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对第二自然段的反复诵读,并配以图画、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南海海面瑰丽旖旎的风光,又以这种绘画美、音乐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既要保证诵读量足质高,又不能过度;既要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又不能把语文的学习当作玄学,对感悟的内容不加区分。
2、对比揣摩,培养语感
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一琢磨,你就能感受领悟到其中精妙传神之处。因此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词语、句子进行揣摩,以体会蕴涵在文字里面的深层含义。比如,我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通过对重点词句进行增、换、删等形式,使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具体、生动与抽象、空洞、罗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结尾:“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我用投影片出示了另外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不知道前两个句子运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但却体会到了这里的强调作用,强调的是因周的到来,傣族人民的幸福之情、难忘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些词语、某些句子的欣赏、玩味,而忽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悟。把一篇文章支离、破碎,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
三、指导运用
儿童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运用语言,即运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交流。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在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时,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在专题训练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在阅读教学中,各个环节渗透口头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创设交际情境。
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我花了很大力气:
1、拓宽训练时空
从训练时间上来说,我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抓好平时练笔。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到作文课上,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缺少素材,感到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一段话,也是空洞无味的。我注重让学生在平时积极体验生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梳理、概括自己的感受。在作文课上,学生只要早我的指导下,将平时积累的这些素材进行润饰、提炼,就不会感到无话可写了。
从训练空间上来说,我积极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机会,拓宽训练渠道。我的具体做法有:①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诸如图文转换、改写情节、续写文尾等形式的创造性写作;②在班刊上开辟一些小拦目,让他们对某些社会问题提出看法,发表意见,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③结合班队活动,为学生提供习作机会。例如:让学生做一个小制作,将起过程写下来;组织祭扫烈士墓,记下自己的感受。
2、强化求异思维
在指导表达中,要发展其创新思维,主要还是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诱导学生自由联想,广泛发散,训练其流畅性;启发学生触类旁通,超常构思,训练其变通性;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事物,训练其独特性。这样才能突出习惯性思维这个定势。我在具体指导时借鉴了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做法:
⑴对同一题目进行多角度的选材。如,知道学生写《我的老师》时,我启发学生从老师的性格、才能、爱好、品德以及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还可以把狭义的老师拓展到广义的“老师”——使自己受到某种启发,值得自己学习的人(或物),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如,爸爸、妈妈、同学甚至一本字典、一件小事、一棵小草等等。
⑵对同一材料进行多种立意。如,指导学生写我《荷花》时,我启发学生可以把中心定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还可以定为“赞美荷花历经挫折仍然顽强生长的不屈精神。”
⑶对同一中心进行多种选材。如,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中心应为赞颂某个人的精神品质,为避免内容雷同,我启发学生思考:①可以写英雄人物;②可以写平凡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事;③打破思维定势,写一个 身残志坚的人。
3、优化评改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这里的“加工”除了包括学生对习作的修改,还应该包括教师对习作的批改和讲评。
关于习作的批改。它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我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不同的形式:我先 师范,再让学生自己改;采用教师批学生改,我使用一些固定的符号,写几句简明的要求,让学生据此修改;有时,我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采用面批面改;还有时,我采用互批互改,以若干学生为一组,选择某个学生的习作互相讨论,共同修改。
关于习作的讲评。这是对一次习作的总结,对于今后的习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学生的习作写成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积极认真地写,能作到这一点,就应该视为合格。在一次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可能较多,因此,习作讲评课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讲评例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就可以了。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全班学生讲评、修改例文,再与学生自评相结合,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浅议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推荐阅读:
论小学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论文教育论文07-15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09-08
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09-23
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11-07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0-1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9-22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1-12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