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共11篇)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篇1

——读《沉思录》有感

想来假期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读了《沉思录》和《基督山伯爵》这两本书,只是《基督山伯爵》吸引我的是曲折有趣的故事,而《沉思录》带给我的则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指引。

那些做了错事的人们的的本性是与我相似的,我们拥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拥有同样的理智和神性,我绝对被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伤害,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将恶强加到我身上,我也不会迁怒或憎恨他们。

——摘自卷二

如上段所言,人之初,性本善,老祖宗们只以短短六个字就概括出这样一个深奥的哲理。我们生来就需要彼此协作,好比手足、上下齿以及眼睑之于眼睛。所以如果人们相互反对便是违反人类的本性,就是自找麻烦、自我排斥。

我不禁想起荀子有云,人性本恶,即人的本性没有礼义,人必须勤奋地学习礼义来培养善德。就好像对于我而言,如果失去老师和父母的管束,我一定不会做到现在这么好的。同样的,一旦失去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有多少人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也有人说,人的本性中有几棵非常小的,可以发展成善德(比如仁义礼智)的苗子,人性中其余更多的部分则跟禽兽没有什么差别。美德就来自于保持和发扬人性中的这一点不同于禽兽的东西。

你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你的存在只不过是其中一段逝去的宇宙的道理:你的时间很有限,倘若你不及时驱散你心中的阴云,那么你的心必将很快枯萎,你也将随之死亡而且永远无法再重生。

——摘自卷二

作为一个理科生理解这句话并不困难,宇宙是由物质和时间构成的,人类的存在只是其中逝去的宇宙而已,所以作为人类的一个个体,我又有什么好骄傲和炫耀的呢?我感到生命是这样的脆弱,韶华易逝啊,我有什么理由虚度光阴呢?放下心中的悲伤,重拾希望和信心,不管前方的路多么曲折荆棘,我都要到达心中的那个灯塔。

我想起了那个苹果的故事,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苹果本身,而是一段失去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苹果的结果,而应该是一个过程,是光反射到苹果再到眼睛这样一个过程。这个道理曾一度使我陷入迷惘中,现在我却忽然豁然开朗了„„

然后是我对“死亡后永远无法再重生”的思考,我从小接受的是无神主义唯物主义的教育,现在却怀疑我所学习的所谓的真理,我真的怀疑人死后是否像小说里所写的一样喝一碗孟婆汤走过一座断魂桥,再将前世今生一并忘掉就可以开始一段新的生命,但是你还是你。我想也许是我对生命充满了留恋,我不愿意相信人死后只会变为一抔黄土。

倘若在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时,你都能将它视为生命中最后一件事,摈弃对理性命令的淡漠态度和强烈的憎恶之情,摒弃所有虚伪、自爱以及他给你的那一份不满情绪,那么你就会获得解脱。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拥有很少的东西时也可以宁静地生活,就像神的生活方式一样。因为神灵从不会向关注这些事情的人索要更多的东西。

——摘自卷二

以前也听说过,把每一天都当成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这样的生活态度着实可敬可嘉,却实在没能想到在这样的态度下“摈弃对理性命令的淡漠态度和强烈的憎恶之情,摒弃所有虚伪、自爱以及他给你的那一份不满情绪。”

就像我在学期工作总结里写的那样,能认识到不如能做到,最重要的是实践。生活中不务正业的人总是被自己的活动弄得精疲力竭,因为他们的所有思想都是没有目的的,他们的每一个行为也没有目标作指引。

——摘自卷二

如果人活着没有目标,即使他再忙,也徒有虚忙,所以说每天想想自己的理想和小目标,这样的话,不管前路有多漫长,方向也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如何在须臾之间最大化自己的价值。

想到了在SEA里的两次荣誉堂成员分享会,刘晓凯就说过,每天都要用一些时间去思考,你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你是谁,你要怎样才能到达你要去的地方„„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篇2

1.实践和知识以及教育的内在联系

实践是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具有目的性、对象性、制度性、技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特征。由此实践决定了人类的价值观、生存方式、社会地位、生存能力、生存环境和发展成果。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 对丰富、系统、完整和符号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日益重视和依赖, 知识社会呼唤教育对知识的性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考, 也就是说实践、知识和教育三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教育在为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途径过程中推动实践的发展, 并由此使实践提出更多、更高、更为复杂的知识需求。

2.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

19世纪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对于知识的概念并肩对立, 但实质上都是主客相分的历史虚无主义认识论;基于对这两种知识概念的批判, 19世纪末出现了将知识看作是行动工具的实用主义知识概念, 将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行为结果作为知识的标准;此外后现思想家、知识社会学家也从不同角度批判前人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出知识的定义。虽然说知识的定义是开放观念, 并没有真正被各界一致认同的确定概念, 但谈及“知识是什么”总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作为一种陈述本身的逻辑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四个方面,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要真正阐释知识概念问题的“结”, 就要了解知识的结法——知识型。作为“知识的模型”或“知识的范式”, 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 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知识型是知识观和知识类型的上位概念, 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当知识性质或标准不能回答知识分子的追问与反思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巨大变动, 知识型就会出现危机, 需要知识转型。知识转型推动着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也对知识转型有着反作用, 因此知识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 也是社会转型的最终结果。

知识转型除了对社会转型有重要作用, 还通过对社会转型和教育理论的影响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教育通过发现知识危机→普遍或泛化质疑→分析建立新知识型→强化新知识型→稳固新知识型的地位来实现其在知识转型中的作用。

3.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危机

后现代知识型 (文化知识型) 的逐渐形成建立在对现代知识型 (科学知识型) 质疑的基础上, 这种质疑伴随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不断展开, 在20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

现代教育的许多特征即“教育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教育的科学知识型所塑造的。是建立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客观主义上的“压迫式教育”。而后现代知识型的基本观点是: (1) 知识是文化的要素和产物; (2) 认识者具有文化境遇性; (3) 知识是认识者的主观选择, 任何知识都可被证伪, 不存在客观绝对真理; (4) 知识的陈述形式多样, 允许不同的陈述形式彼此独立共存; (5) 没有“纯粹客观”“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 知识都是基于社会文化建构的。

伴随着人们批判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考, 教育的现代性在人类第三次知识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批判, 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价值, 过多追求工具理性而陷入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教育机会均等、教学、教育科学或教育理论方面的严重危机。而这些危机已经无法通过科学知识型的修正来克服。

4.现代教育危机中的科学教育变革

实现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现代知识性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从客观性到文化性的转变;从普遍性到境遇性的转变;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变。这三个向度的转变清除了认识问题的绝对权威, 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 知识世界不再为知识分子专属, 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知识传播、解释甚至生产权。作为缄默知识或者说隐性知识的“本土知识”逐渐凸显其合法性, 并为文化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人文知识作为“反思性的知识”在理解和塑造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对本书的思考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作者对本土知识和人文知识合法性的揭示和重要价值的强调。

1.本土知识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西方也存在本土知识, 但西方拒绝承认自己地方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 甚至试图生产超越地方性的知识;

2.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 充满生气;只有本土知识结合本土语境才能解决本土问题, 没有普适的方法;

3.音乐是人文学科, 而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萎靡正日益渗透到各领域, 音乐教育应当重建人们的精神人文世界, 这一点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教育强调生活世界的教育, 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为个体建构和谐完整的“生活世界”, 而人文教育正是为这一目的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后现代的观念去看待教育, 通过对话、交流实现跨文化理解, 认识并理解他人的人文世界, 进入他人的视阈理解他人的理解, 达到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读《沉思录》有感 篇3

没有一个人会如此幸运,以致在他临死时身边没有对他的死会感到松快的人。假设他是个好人、一个智者,最后不也是会有人心里这样说吗:让我们最终摆脱这位老师而自由的呼吸吧,确实,他对我们任何人都不严厉,但我想他是默默地谴责我们。这就是对一个好人所说的。而在我们的情况中,有多少别的原因使许多人希望摆脱我们!!如果,在生活中甚至我如此努力地为之谋利、祈祷和关心的同伴也希望我离去,希望也许从中得到一点好处。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执着于一种较长的尘世间的逗留呢

享受那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的快乐。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

尊重那宇宙中最好的东西,同样,也要尊重你自身中最好的东西。

如果你同时有一后母和亲母,你要对后母尽责,但你还是不断地回到你的亲母身边。生活有时就象你的后母,哲学是你的亲母,在它那里你得到安宁。

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东西。

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

假如人们杀死你,把你切为碎片,诅咒你。那么这些事情怎么能阻止你的心灵保持纯净、明智、清醒和公正呢?例如,如果一个人站在一泓清澈纯净的泉边诅咒它,这清泉绝不会停止冒出可饮用的泉水,如果这个人竟然把泥土或垃圾投入其中,清泉也将迅速地冲散它们,洗涤它们,而不会招到污染。

与持有同样原则的人一起生活。

在来自外部事物的打扰中保持自由。

不同无知的人作无谓的交谈。

当什么人的无耻行为触犯你时,直接问自己,这世界上没有无耻的人存在是可能的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别要求不可能的事吧。

无论什么事情对你发生,都是在整个万古永恒中就为你预备好的,因果的织机在万古永恒中织着你和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

想象一下所有悲叹或不满于一切事物的人,他们就像是一只做牺牲的猪那样挣扎和叫喊。

读沉思录有感 篇4

人与人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所以能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就因为他们分得清楚这两种概念――“理性化与情绪化”。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两种概念都是必备的,因为,人之常情难免会有一些小情绪或者是过于理性化地行事。但是,这两种概念只能以二选一。

情绪化:人之常情之中是会有一些情绪的。比如说,你和另外一个人在有矛盾的时候,你的心其实是十分不服的,因此,你骂出了一些难听的脏话,大声吼叫,而不像理性行事的人清楚、沉稳地向对方说出你想表达的东西,同时也会带一些大一点的声音。换而言之,从另外的一种角度来看,情绪化,是一种思维不清晰,脑子混乱的症状,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与理性的概念,有再大的怒气也都比不过有理性思想而说话的人。情绪化也有另一种概念,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证明:就像刘备错伐吴的例子,在那时,关羽命丧吴国,毕竟是在当年帮助刘备脱离心理困境的知己――关羽,被自己的敌人杀死了,当然总有一股怒气冲上心头。这时,刘备犹豫了,因为在左有诸葛亮曰:北伐征魏,杀去汉室之愁;而在右有张飞言:东征伐吴,早忘桃园之誓。而在这次,刘备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东征伐吴。就因为他太急于复仇了,太情绪化了,而诸葛亮给出的建议是理性的,先联合吴伐魏,到时候一举歼灭吴国,这不是比这样意气用事有效多了吗?

理性化:理性化行事的人是比情绪化意气用事的人好多了,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人的脑子里要是一有理性,就说明了你的头脑清醒一些,说出的话也就有条理一些,比如说辩论赛,你拿出一些论据就有可能说服别人。但是,需要说出来的是,人要是太理性化了必定会物极必反,因为太理性化的话,别人就会厌倦,因此,人要做随机应变的人,这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读《沉思录》有感 读书心得 篇5

国贸 20140240424 姚丹

时光之河倒流了,在路过公元121年时,时光被吸引了,它停住了匆匆的脚步!令时光老人迷恋的不是造纸巨匠蔡伦的以自尽的方式了结了生命,也不是汉安帝刘沽内忧外患、百事多艰的窘境,而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呱呱坠地,降临这纷扰的世间。从他红尘梦醒,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奥勒留的卓越、伟大,并不在于他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或许在于他爱民如子,励精图治,但真正令奥勒留永远活在人间是他的《沉思录》,是他写给自己的那本书。

奥勒留出生在罗马帝国不知是他的好运还是噩梦!罗马帝国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奥勒留却被迫成为这个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有人说奥勒留全身充满了煞气,他克死了他身边的人,罗马帝国是因为奥勒留而灭亡的,但有谁肯花那么一点点时间,用那么一些些精力,去了解奥勒留的苦痛?奥勒留虽出身王室,但他的一生过的并不顺心如意。他在位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国内战乱不断,灾难频繁,天灾人祸迫使他不能和父母妻儿常呆在一起,只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军营里和士兵一起度过。

辉煌的罗马帝国太过偏爱奥勒留,它刻意地用各种形式考验奥勒留。罗马帝国有意无意的内忧外患,扮成了染上艾滋病的病人,身体的防御系统逐渐土崩瓦解,经济、政治状况日渐衰落,致使罗马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大厦将倾,任他奥勒留有千般本事、万般能耐,夙兴夜寐地工作,也无法阻挡罗马帝国的颓势。胸有壮志的奥勒留,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罗马这座大厦轰然倒塌。

在大部分人脑海里,一个常年征战的人形象会是杀人不眨眼的嗜血狂魔,但奥勒留是个例外,他有战士的刚毅,亦有学者的哲思。战争不仅没有玷污奥勒纯洁的内心,更为他成为哲学家奠定了基础。战乱开启了奥勒留心里属于哲学的那扇门,奥勒留便开始默默地思索生命,拷问灵魂,即使别人认为他是神经病,因为在世人的认知里只有疯子才自己与自己对话,他也从未停止思索。

奥勒留在第一卷提到“从我的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马戏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斗戏中的党争;我从他那里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务和不听信流言蜚语”

如果说奥勒留成为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是他这一生的悲哀的话,那么有这样的一个老师是他缺憾人生一片绚丽云彩。不争不显不露正是在皇家能平安生存的必要守则,老师给他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为人处事,更多的是在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面。如果没有恩师对奥勒留的影响,或许他早已经被这常年战乱麻痹了内心,何来《沉思录》之谈?

在现世中存活的芸芸众生们,整日里为了蝇头小利狗苟蝇营,为了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殊不知,灵魂先于身体早衰是一件多么让人羞愧的事情!浮生若梦,一切的虚名甚至身后的名声都将不复。不要以为你将活一千年,死亡时刻在窥视着你。当你活着的时候,当你的行动在你力量控制范围之内的时候,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值得你真正为之努力的东西。佛说涅磐,上帝说你可以上天堂,是否真有所谓的灵魂,在人死之后变得轻灵超脱?“如果灵魂继续存在,大气怎么无穷地容纳它们呢?大地又怎样容纳那些古往今来被埋葬的人的尸体呢?在此正像这些尸体在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变化一样,不论它们变成什么样子,它们的分解都为别的尸体腾出了空间,那移入空气中的灵魂也是如此,在继续生存一段时间之后便被改变和分解了,通过融入宇宙的一种再生的智慧而获得一种如火焰一样的性质,以这种方式为到达那里的具肉的灵魂腾出地方。”这是马可·奥勒留对灵魂继续存在的这种假设给出的回答。

当无法改变的现实使我们裹足不前,我们仍要做的是遵循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保持朴素、善良、纯洁、严肃、不做作、爱正义、崇敬神灵、和善、温柔、致力于所有恰当的行为吧”,自我道德的完善,不为他人的行为所左右,这是奥勒留应对的措施,退回到内心中沉思。他的功过也许要历史学家做更系统的论述,然而面对现实的压迫,一个高尚灵魂的深深思索仍足以令千年后的人们动容。

躲也没用,跑也没用,心情不好没用,抱怨也没用,不如干脆安下心来,慢慢地走在雨中,看每一滴雨掉下来的样子,打在身上的样子,溅到泥土的样子,闻闻真正的雨的味道。湿都湿了,还怕透么?战乱激发了奥勒留关于哲思的斗志,千年前的他,就已经懂得了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 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令奥勒留常常感到奇怪的是:“这世间的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其他所有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但是不论你多么真诚,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谎言。不管你多么单纯,遇到复杂的人,你就是有心计。不管你多么天真,遇到现实的人,你就是笑话。不管你多么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所以,关键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自己够不够了解自己。懂你的人,你不用花费时间去解释;不懂你的人即使长篇大论、满是真情的去解释,在那人眼里你只是假惺惺地做戏。所以做最好的自己就好,太过意别人对自己看法会使你活的很乏味无趣。过度渴望被别人关注是很累的,要努力去习惯独处,要用淡然和从容看待世间万物。人生匆匆数十载,若是一直爱自己胜过爱别人,那便是虚枉此生。你定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也必然不会有贴心知己。这世间,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值得你不顾一切地去爱,去在意,无论最终的结果是牵手还是分手,爱过就圆满。当你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的时候,你便会发现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不足,你会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你会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才是最好的方式。

这世上我们最应该感谢谁呢?也许是那个曾背叛过你,伤害你最深的人。因为是他让你懂得了恨,让你懂得了怀疑,让你懂得了欲哭无泪,让你懂得了人心。只有伤害和背叛,才令你浴火重生,让你坚强,让你变得更好。我们的人生,就伴随着如此的血泪。或许,我们所谓相濡以沫的幸福,最终,与爱情无关,与心底的那个人,亦无关。但是在匆匆生岁月里,我们必须敞开心扉,至少不顾一切地去爱一次,哪怕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也要去爱。只有爱过了伤过了痛过了,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

即使能活上三千年,甚至于三万年,你也应该记住: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是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因此,生命的长短没有什么不同。此刻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正在逝去的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失去的不过是单纯的片刻。一个人不可能既失去过去,又失去将来!----还没有经历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夺走呢?因此,请记住两点:第一,万事万物根本上都是一样的,在无穷无尽的循环往复,我们在一百年、两百年或是无限的时间里看到的景象,都是同一回事;第二,长寿者和早夭者失去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因为只有此时此地的这一刻才可能被夺走。一个人只拥有现在,也就不可能失去他还尚未拥有的东西。

奥勒留对于“得失”的看法可谓是犀利至极。古语有云“有得才有失”。此话与奥勒留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得到,何来失去?一个人,若一无所有,那他便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同样,世界首富会是这世间最贫穷的一个人,因为他这一刻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通通失去。生命里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爱的人离开,接受亲的人离世,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喜欢自己,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一起„以及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份。无论活多大,每一次在“接受”面前,我们依然像个只会嚎哭的孩子,区别是,长大的自己会对自己说“接受,是变好的开始”。凡事顺其自然,从不去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度过。不要以为得到了什么,其实人时时刻刻都是在失去,失去时间,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财富,失去更多的机会。不要抓得太紧,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只有看淡得失,懂得接受,才会把长度一定的生命无节制的拓宽。

“要尊重你的判断力。你的思想里没有出现不合乎自然和理性的想法,正是多亏了它,你才不至于做出草率的判断,正是它使你对人友善。”当你纠结于是否承认自己对于某事毫无头绪的时候,你应该相信你理性的判断,不要因为你的虚荣心而去怀疑。承认软弱并不是羞耻的事情,你不是完美无瑕的怪物。只有直面自己能量下滑的事实,在需要帮助时勇于求助,你才是真正在处理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用微笑对待自己判断力。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所有你看到的事情都将迅速的衰朽,那些目击其分解的人们不久也将逝去。活得最长的人将被带到和早夭者同样的地方。”

读季羡林《文艺沉思录》有感 篇6

原创: 陶丽君

上个月末收到来自数豆子的美丽版主寄过来的好书,一直没时间打开,正是闷热阴郁的7月,打开书的包装,淡蓝素色封皮、季老沉思的照片和水墨荷花送来一股悠远的清凉。书里还夹一封季老的意外“来信”,《推荐十种书》的手稿影印件。跟这位虚怀若谷的百岁老人的关系,一下子感觉亲近起来。然而这种亲切的感觉,并不是仅仅依靠一封信收买的,读季老的文字,没有负担,即使是对于文艺理论的“沉思”,朴实、直白而又风趣的语言,总能逗笑我,写字的人仿佛就在眼前。

季老经常说自己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是幼儿园水平,书看了大半,对于神韵的理性解读,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季老的研究哪是幼儿园水平啊,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啊。他的文艺评论文章,我觉得也是很生动活波的学术论文(想想自己绞尽脑汁写的那些会计论文,简直枯燥到家了)。机缘巧合,季老走上了研究吐火罗文和梵文的道路,借鉴印度文艺理论研究的著述,季老把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神韵的模糊描述,用概念抽象出来,神韵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将感性的直觉上升到理性的觉查,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关照。印度的文艺理论,尽管有些解读不一定界定的特别清晰,但这种尝试和讨论对中国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比如10世纪印度文艺理论家新护,创立了诗的灵魂的理论。大体上说,词汇有三重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一是表示功能,表示字面义,二是指示功能,指示引申义,三是暗示功能,暗示领会义。季老说“暗示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动性,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的原因”.这让我不自觉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诗的意境不再单纯是描摹自然,描写心灵的悠然。诗的状态就在那里,但读者对于诗的理解,心有多大,意就有多大,“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大,他就越容易感到审美课题美,这就是‘韵’的奇妙作用”.说到韵,我还想起了一位老师,叶嘉莹老师94岁高龄开起了吟诵课,她说“吟诵里有诗歌一半的灵魂”,吟诵时,读者对于诗的理解通过声音描摹,节奏韵律平仄像跳动的音符,随着情境、身境、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所到之处,恰是心灵所到之处,这种抒发是于人于己都很有益的实践。怪不得私塾里让小孩子吟诵呢,让我们快快吟诵起来吧!

季羡林老先生还讲了自己对于如何写好散文的认识。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而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写作的学徒,1981年说“我虽然写了五十多年,但至今仍然是一个学徒”,1989年写《文艺批评无用论》说“上面这些话其实只有幼儿园的水平”1993年在写《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说“我偶然读到送人的笔记,心有所感,不避幼儿园之讥,写了以上这些话”.1998年,对于《赋得永久的悔》的获奖感言中,说“我的禀赋不高,在很多问题上,我都是一个后知后觉者。现在,通过《赋得永久的悔》等等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我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像是一个作家了”.季先生还对自己调侃,写序写的太多了,成了序文八股,实际上这些序文对于作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始终用客观而让作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评价和鼓励作者不断进步,让读者对作者首先取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篇7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征战、治国实践中所写,是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床头书。此书的理念之高,思想之深邃,都令人震撼!

马可·奥勒留当政的二十年,是帝国内忧外患的时代,瘟疫、洪水、外敌入侵、经济衰败、人口锐减。他以静制动,克服种种磨难,使这一时期被史学界称为“幸福时代”。这些经历,促使他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对道德理想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从《沉思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观点:权力和名望都是“浮云”。对一个人来说,能够安守本分,安守一方心灵的净土,让灵魂升华,比什么都重要。看看他的作为和著作吧,细想一下,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有如此气度和风格?许多古代统治者为争夺皇位和权力肆意杀伐、费尽心机;王侯将为福荫子孙勾心斗角、谄媚逢迎,哪有半分君子气度?这些姑且不提,我想,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谨守与生俱来质朴秉性。《沉思录》中的精神和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就我的看法,该书把人类认同为自然属性的一部分。人首先是自然人,有其独特的个性,人其次才是社会人,从属于整个社会。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就能够宽容和忍让那些丑陋的人、粗俗的人,就能够做到弘德和制怒、谦虚和果敢,就能

保有一颗虔诚、仁爱的心,就能改进品格,修养好自身的德行,就能舍身忘我,敬业奉献。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篇8

 竹溪二中 许忠荣

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人格具有无穷的感染力,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真诚和善良上,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双重人格,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物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会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教师的人格就会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一、好言笑语面对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的语言要有人情味,同时又要富有哲理性。这样的语言必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1、话语温暖,滋润心田

教师对学生多说一些温暖的话语,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教师真诚的关怀,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为只有教师得到了学生的尊敬与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

2、忠言顺耳,方可利行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往往逆耳的话在他们身上行不通,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还要严而有理,如果再用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就会达到完美的效果。

二、真心关怀理解学生,增加师生情感

再大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爱,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但是情感的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所以师爱要明明白白地用行动表现出来,才会容易被学生体会到。

1、点滴关怀,打动心灵

谁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学生,当得到老师的一句温暖的问候,就会觉得无比幸福。这样就会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进而产生亲近感。

2、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包容学生。理解就意味着尊重,理解就意味着宽容。理解就不会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惩罚他,而是想尽办法帮助他解决问题。

三、喜怒哀乐溢言表,感染学生的人格

教师适时地把自已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感染。

1、抓住时机,表达欣喜

在教学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活泼的教育,我刚接班主任的那几天,班上比较混乱,屡屡出现犯错误的情况,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了一件小事,大打出手,因为事情发生在交接班的时候,我没有深追,等过了两天之后,我找到这两位同学笑嘻嘻地说道:“请你们帮忙讨论一下如何处理班上同学之间打架的情况”,男生马上辩解自己没有打过架,我顺势说出自己了解的事情真相,他一脸红。我接着说:“能够不计前嫌,相互关心,这就是好学生,我为你们能够友好处感到欣慰”。经老师一点拨,他们觉得同学之间的确应该友好相处。果真成了团结互帮的好同学。教师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在事情的处理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当怒则怒,是非分明

对学生的教育以鼓励表杨为主,并不等于隐瞒其缺点,一味地迁就,这样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不能明辩是非,也就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很喜欢原来的班主任,我接班后,很多学生不听我的,在课堂上忘乎所以,故意调皮捣蛋,课堂进行的很不顺利,当场,我非常严肃的批评道:“对于班上有些同学的行为,我感到非常气愤,你们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已经深深伤害了我,我不会欢迎你们的”。我想通过我的不满告诉学生:自己做事时,要想到别人的感受,即使没有伤害他人的意思,但不克制自己的情绪,也会伤害他人,这就叫做损人不利已,教师生气态度表现的明显,学生就会是非分明。

3、流露悲哀,触动心灵

有些学生自制力差,染上很多恶习。有两个屡犯错误的学生,一天晚上上网被我抓住。事发后,他们没有承认错误的态度,还想狡辩隐瞒,当家长和教师双方进行教育时,他们还不服。我非常悲哀的说:“我为你们的执迷不悟感到非常难过,你们的大好青春竟让自己给毁了,这样下去,你们的前途不堪设想”。学生看着我深切而悲哀的表情,才深深的低下了头。

与自己对话——读《沉思录》有感 篇9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的效果。

有人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想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应是一个激活与播种的行为,让学生的心灵可以倾诉,思维能够飞翔。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对话,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定的质的收获,对文本重新建构,而不仅仅是了解一种思想,掌握一些知识或道理。

新课标认为,如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和文本直接对话,更有了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教师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课堂对话呈现出它的有效性呢?我以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在理解和鼓励的氛围中营造和谐对话。

既然是“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虽然这些感受可能很小,很肤浅,甚至还可能很“怪异”,但学生敢大胆把它说出来,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对这一点,作为教师,必须积极鼓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对话氛围。

记得有一位教师在上《窦娥冤》时,让学生发表对窦娥所发三桩誓愿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说:“窦娥太自私了,她为了自己能复仇,发出‘亢旱三年’的誓言,却让楚州无辜百姓遭殃。” 刚说完,全班哗然,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而教师则很认真地说:“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看法,非常棒!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课堂教学继续进行下去,而学生也感受到衷心赞美的力量。

如果教师因学生的回答有偏差而简单粗暴地打断、阻止他的发言,甚至责备他,那么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正当的话语权,既是对其人格的尊重,也是教师自身良好素质的表现,更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学习情境所必备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学会理解学生,在鼓励中促进课堂的和谐。

其次,教师要虚心、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享对话资源。

陶行知说:“先生造就学生,学生也造就先生。”是的,当今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并不逊于老师。因此教师应放下架子,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一种积累和“成长 ”。下面是位教师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时的一个片断:当师生一起归结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时,一个男生举手提出了疑义:“杜十娘那么有钱,为何还要投江呢?”教师微微一笑:“是啊,她为什么要投江呢?大家能说说吗?”顿时,教室里一片议论之声。很快,一生回答:“李甲负了她,她太伤心、太绝望了。”另一生立马站起:“那她可以选择离开李甲啊。”前生辩解:“离开李甲,可能依然找不到可依托的人,她或许会碰到张甲、王甲呢?”又一生说:“她应该不会再找其他人,因为她对李甲的感情是真的。”这时,教师说了:“我同意这个观点,杜十娘虽然出身卑微,但依然有尊严,她是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感情。”刚说完,又有学生站起:“杜十娘的美就在于她的忠贞,如果她没有投江,可能就不会让人觉得她的形象那么感人了。”教师笑道:“你说得很好,这样的解释也许更符合艺术的真实。”„„

这样的讨论,原本不是教师预设的,但教师并没有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所谓的“正轨”中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探究意识及探究过程。正因为此,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敏捷的思辨性得到了体现。而从中体现出来的那种对人的尊严和对作者写作用意的理解,也就成了师生共享的一种可贵资源。

最后,教师可通过导向和修正作用提升对话质量。

随着教师走出“一言堂”,我们在看到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说”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另一种弊端。教学中,由学生说了算,所有问题都没了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放任自流,教师成了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不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怎样,都是一味地赞扬鼓励,这只能表明我们讨论话题的无聊,思想情感交流的虚伪或是互动水平的低下,只能表明我们教师的无知和失职。因为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而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提升者。

在教授《离骚》一课时,我曾请同学们来评价一下屈原这个人物形象。大家在课堂上积级发言,争论得很是激烈。其中有一学生这样评价:“我觉得屈原是一个天真甚至愚笨的人。因为在当时情况下,他应该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到别的国家去,为那些能赏识他的诸侯国国君效力。这样他也就不会落到那么悲惨的地步了。”我当即纠正了他的观点,告诉他,屈原是不会离开楚国的,因为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爱国。

我以为,作为课堂教学对话的“主持人”和参与者——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及经典人物的能力。众所周知,屈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伟大诗人,这一点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对他的形象的解读,不可以让学生随意发挥“创新”。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先生就说过,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经典”的解读是有答案的,这个答案就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正因为此,我们的课堂对话尤其需要教师的掌控、引导,而不是让学生打着“自主探究、个性化解读”的旗号任意走弯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点拨,加以暗示,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中来,而不能刻意追求表面的活跃、热闹。我想,课堂对话的真正价值,恰恰在于对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与提升。通过课堂教学,通过与文本对话,通过同学之间有差异的交流,通过教师的点化、暗示乃至于师生之间对话,都可能使学生获得一次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发展机会。因此,课堂教学并非纯粹地教授课文,而更多的是以课文为载体,充分开发文本本身的育人资源,充分开发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各类资源,发挥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成长。

读《管好自己》有感 篇10

到了中学,我们就变得叛逆。家长逼我们读书,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的讨厌读书,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自我管理”。《管好自己就能飞》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自我管理。作者总结了态度、安全、心情、欲望、语言、行为、人际关系等自我管理的七方面,让我们借鉴。

这本书告诉我们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有机会超越自我。如果遇到困难,就吓的“哇哇大叫”,那么永远都克服不了困难,一定要试着去挑战,这样才会慢慢超越自我。就像诗中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宁做硬板凳,不做软沙发。”,只有在吃苦的环境下,才嫩磨砺出出色的人才,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下,只会变成懒才哦!

书中的第四章才是好金子。如果学会管理这七方面,那成为好学生也就指日可待了。书中教我首先要管理好态度:改“要我学”+“我要学”。因为学习是为我们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所以一定要自个儿勤奋刻苦的学习。第二点,管理好安全:遇到危险,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第三点:管理好心情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每天都有不同的烦恼,不要然他们影响我,所以对他们说:“拜拜吧”。第四点管理好欲望:有很多的不良诱惑,一定要学会拒绝,它会让我们无法自拔,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所以一定要说“不”,第五点:管理好语言:一定要知道话再什么样能说,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聪明的人的舌头长在心上,傻瓜的舌头长在舌头上,第七点:管理好人际关系:要舍得付出,才能有收获,要善于接受和学会包容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读《摆渡自己》有感 篇11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人生的路上,有平坦川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生叹息就轰然被击倒。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紧紧的钳住了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而有的人在黑暗里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给予我的启示。

这篇《摆渡自己》,讲了两位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舟的事。第一位是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后,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第二位是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q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最后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轮椅上的科学巨人”。

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到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雪天、雨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亘在面前,你愁肠百结地找不到过去的桥,痛不欲生地找不到可以渡过去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簸,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北京国家税务局下一篇:青年节文案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