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言稿(精选15篇)
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管理出效益,管理促质量。依据学区的实际,特提如下建议:
1在今年学区统管财务的基础上,学区再统管各校教师的任课、带班、学校日常事务的兼职安排以及安全、体育竞赛、劳动等,继续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垂直高效管理。教师因病等原因不能上班,学区应在最多三天内做出调课决定,不得影响学生正常上课。
2实行东西三校教师的定期调动轮换制度,将教师的调动与个人的意愿有效结合起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愿景,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成就感。
3学区统一通过多渠道解决各校教师的福利待遇。4缩小教师绩效考核中质量这一块所占的比例,加强教师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及教育质量的合理监测与评估,既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又关注教师的职业精神与风险意识。
5学区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负责教育教学、安全法制、后勤器物配备等分管各项工作的专干,并将学区内有专长的电脑修理、电路检测等各方面有专长的教师给于适当待遇及时维修各校的电力设施等,以确保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
6统一各校对教师的肯定评价与舆论宣传!进一步増强全学区教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7取消学区内现存的层级管理体制,各校只设一名负责上传下达及日常事务管理的校务或教务干事,学区工作人员都应适当合理兼课,以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的科学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及教育质量,以减少“内耗”,使教师进一步专注于工作及教学研究。
8各校设置专门的实验室,以进一步提高科学等课程的教学效果等。
玉门镇河西小学
张武平
一、要过好“状态关”
精神状态的好坏, 是能否成事的首要因素。过好“状态关”, 应做到三点。
一是要有把困难踩在脚下的自信心。困难在弱者面前, 是一块绊脚石;但在强者面前, 就是一块垫脚板。我们一定要树立自信心, 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敢于正视困难, 善于克服困难, 鼓起一往无前的勇气, 拿出破釜沉舟的气魄, 争做攻坚克难的主宰, 敢干别人不敢干的事, 善干看似干不成的事。
二是要有把标兵甩在身后的进取心。教育工作的赶超不是“要不要”和“能不能”的问题, 而是“必须赶”和“怎么超”的问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当仁不让的责任感, 树立强烈的进取心, 立创先之志, 施争优之策, 谋百年大计, 兴教育大业, 下定决心把教育工作的水平提上去。
三是要有把工作放在心上的事业心。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 特别是教师, 一定要继续保持热爱教育事业、奉献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 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珍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荣誉, 将教育作为事业来追求, 将育人作为毕生价值去实现, 将教学工作放在心上, 将学生的成长放在心上, 心无旁骛、专心育人,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要过好“质量关”
教育教学质量, 是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的“标尺”。过好“质量关”要在六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在强化质量理念上下工夫。一定要强化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 把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时刻牢记没有好的质量, 就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 就没有学校的未来, 从而不断增强责任感, 激发成就感。
二是要在加强教科研上下工夫。要充分认识教科研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科研工作。要扩充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除了现有的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 还要把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吸纳进来。要定好教科研工作的“位”。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 总结、推广优秀学校、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加强对薄弱学校、薄弱教师的指导提高这三个方面上来。
三是要在打造名师名校上下工夫。要重视名师培养, 要把培养教学新秀、壮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有潜质、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要重点扶持, 要允许他们“冒尖”, 更要为他们“冒尖”创造有利条件。要重视名校建设。要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品牌学校。此外, 要注重优势学科建设, 力争多创立一些学科示范点, 靠特长立校, 用特长扬名。
四是要在争取优质生源上下工夫。统筹好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关系, 在学生的培养上要从最基础抓起, 只有小学教育搞好了, 才能为初中学校输送好的毕业生;初中教育搞好了, 才能为高中学校输送好的毕业生。这样, 就能够使优秀生源在区域内部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链条, 全面提升生源质量。
五是要在探索激励机制上下工夫。要研究制订符合实际的奖惩激励机制, 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和成绩, 激发教师抓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对那些有特殊专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在职称评定、绩效奖励等方面, 要予以倾斜、适当照顾。鼓励人才“冒尖”, 脱颖而出。组织、人事以及财政等部门要在职位核定、经费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形成上上下下共同推动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是要在资源整合联合上下工夫。我们要继续坚持走由资源整合到规模壮大、再到布局优化的路子, 确保教育发展的均衡性, 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此外, 也要鼓励对外联合, 探索与知名的大学或高中联合办学, 实现借势发力, 以提高我们的生源水平和师资力量, 不断创造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要过好“用人关”
我们常说“事在人为”“抓人促事”“因人成事”, 人的素质的高低, 是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过好“用人关”, 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选贤用能。要大力提倡“能人办教育”的理念, 让德才兼备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将那些立志改变教育现状的教师培养成名师, 把那些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干部、教师放到校长位置上。要更新用人观念,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通过公开招考、组织推荐、本人自荐等方法发现能人, 通过比武打擂、竞争上岗等方式来选拔能人, 把质量作为核心评选标准, 以质量分优劣、定去留。
二是合理流动。目前, 教育系统的人才流动机制还不是很通畅, 约定俗成的限制较多, 特别是对普通干部、一般级别的教师, 设置的出口太窄。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 深入思考研究, 要建立什么样的人才流动机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干部和教学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形成人才辈出、竞相发展的局面。
一、正确理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进步性与紧迫性
1.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按照人民的意愿办好教育。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不断得到历史的再现与证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教育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二、科学把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途径与着力点
1.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深刻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丰富内容,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把解决好群众最急迫、最想解决的问题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系统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尽快取得突破,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政府和学校要把教师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仙桥乡大麻窝小学:王 琴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作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倾注我们全部的爱培养出自信优秀的合格小学生。家长满意,学生成才。
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缺乏爱,也就是缺少了丰富的内涵。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爱,才让教育真正地焕发出美丽的光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拥有一份爱心一份真情,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演绎成为一种真正的爱的艺术。
学校决策者清楚,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素质教育需要优秀人才,坚定不移的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并鼓励教师学习与深造,跟随时代步伐,着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倾心奉献,做一名行的正看得远现代教师。正由于这方面的正确指导,学校教学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学校及众多的一线教师受到了上级的多次表彰与奖励。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题,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的,所以,坚持德育为先,从根本上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倾向,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的文化建设成呈多姿多彩的局面,开展了多项文体活动,强健了学生的身体,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明确了真善美与假恶丑。春季成功的运动会、近期的阳光体育和各种兴趣小组的有计划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得到了积极的肯定。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经费不足,便给创业者出了一个难题,在此情况下,学校主要负责人审时度势,想尽千方百计,压缩不必要的开支,精打细算,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实施了“阳光工程”,信息公开,接受监督,进一步规范非义务学校收费行为。在家校联席会上,参会干部群众赞不绝口,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针对少数贫困的学生,学校制订了资助政策,在统筹政府扶持的基础上,领导带头捐助,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坚持“绿色通道”制度,切实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全力支持贫困生完成学业。
——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心得体会
中馆驿镇中心小学 喻长桥
最近,通过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我深刻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联系群众的重要性。
中央政治局从八个方面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做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包括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要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个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各项发展,抓作风建设,首先应该高层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做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规定内容,对照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实践中我会反思自身存在的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在党的十八后近半个月时间内,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密集发声,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转话风改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央政治局又专题召开会议,并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新的“风向标”。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亲民的执政新姿态,是凝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这一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地方、个别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被淡忘或遗忘了。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令人欣喜的是,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后十八大时期的党中央及时出台关于作风建设的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中央政治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方面的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从严治党,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精神。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八项规定”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再深入、再部署、再动员。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这一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为全党树立了典范。最近一段时间,从开会不准念稿子,到要求少讲客套话,再到与艾滋病患者等普通群众面对面交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作风方面已经起到了表率作用,其影响力必定是全国性的,也必定为全党全国带来新风尚、新变化、新气象。
早在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就指出:“教育每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投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由此可见,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尊重民权,顺应民意,谋求民利,赢得民心,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
作为一个党员教育工作者,是通过我们的学校工作和课堂教学为人民服务,联系人民群众的,我们联系的对象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联系好广大教师,联系好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员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良好作风。
深入教师,倾听教师呼声,和教师打成一片,启发提高老师觉悟,凝聚和激励教师共同前进。在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教师交流现行课程的成功和困惑,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决心;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了解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和他们一道以此作为工作的重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展开和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各种优势,集中他们的智慧,搭建他们展示能力的平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他们前进;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做好各种服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七大工程”稳步推进, 办学条件实现“三大进展”
一是义务教育考核指标双增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工程”等七大工程相继实施, 竣工项目84个, 竣工面积7.5万m2, 红专小学加固项目成为全国校安工程加固项目精典案例。全区小学生均占地达标率、生均校舍达标率分别增加0.31%、0.8%;初中生均占地达标率、生均校舍达标率分别增加3.03%、6.06%。
二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有进展。朱沱南华宫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 特殊教育学校迁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永川中学高中部、永十二中整体迁建主要建设工程基本完工, 新职教中心、兴龙湖小学新建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顺利, 永七中、永五中、卧龙初中扩建已开工建设。
三是教育信息化三大硬件全覆盖。投入3000余万元, 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123间、多功能教室72间, “班班通”1381个班, 六大功能室428间。中心校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三个全覆盖。
二、普及、规范齐头并进, 学前教育做到“三大优化”
一是资源优化, 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解决。新建或改建公办幼儿园 (班) 共44所, 新审批民办幼儿园7所, 新增加幼儿班级94个, 认定普惠性幼儿园82所, 全区享受普惠政策幼儿达15530人, 占入学幼儿总数的40%。
二是管理优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有效遏制。狠抓了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 在重庆市率先开展了幼儿园专项督导, 组织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幼儿园结队帮扶活动、幼儿早操和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各级各类幼儿园 (班) 保教行为进一步规范。
三是师资优化, 从业保教人员素养实现全提升。对全区民办幼儿园园长进行了提高培训, 对全区幼儿教师进行了全员轮训, 对120名保育员进行了任职资格培训, 邀请了学前教育专家为全区教管中心主任, 小学校长, 幼教专干, 园长作了专题报告, 提高了园长管理水平和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着力打造优质集群, 普通高中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普通高中优质集群初步形成。文理附中创重成功, 市级重点普通高中达到四所, 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普通高中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比例达到75%。昌南中学实施“三启”学案、景圣中学建设楹联学校、双石中学注重“精细化”办学, 都各具特色。
二是结对发展先进经验全市交流。建立“三导三同三带”机制, 做到结对全覆盖, 帮扶全方位, 服务全过程, 实现资源共享, 双赢共进。区教委作为区县代表在全市普通高中校长会上作经验交流并获全市表彰。
三是高考主要指标任务超额完成。2012年, 全区高考总上线率为91.83%, 同比提高3.21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为52.33%, 同比提高3.88个百分点;其中, 重点本科上线661人, 600分以上78人, 考取清华大学2人。
四、强化举措抓管到位, 义务教育推进“三大均衡”
一是优化师资配置, 推进队伍建设均衡。新招录220名中小学和幼儿教师, 其中, 紧缺学科、新增学科、艺体学科教师比例超过了30%, 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校级干部、骨干教师、村校教师、薄弱学校教师、小学英语及体育、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培训、转岗培训, 累计超过3500人次, 其中80%为农村学校教师。乡村教师代礼平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永川”十大人物。
二是打造卓越课堂, 推进教育质量均衡。全面启动“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47所学校参与“卓越课堂”专项课题研究。建立“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 设定12个教研片区, 完善三级教研网络, 分片定点开展送课下乡、送教进城、专题研究, 分层推进“卓越课堂”建设, 学校参与面达100%。组建4间区名师工作室, 4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始为期三年的研修, 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卓越课堂”建设。
三是深化领雁工程, 推进管理水平均衡。启动区级领雁工程, 30所示范学校、30所项目学校结对实施, 参与面达到50%, 相互交流干部49名、专业课教师76名, 开展联合教研45次;示范校向项目校送课110节、培训教师780人次。领雁工程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2012年, 建成的5所依法治校示范校、启动建设的12所校园文化示范校、20所特色学校大部分为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
义务教育迈向“三大均衡”, 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育德有方、健体有效、减负有力, 取得阶段成效。2012年, 全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6.3%, 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学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艺术、科技、技能比赛累计获奖189人次。其中, 北山杨汶霖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永川”十大人物、尧华麒获得第十届宋庆龄奖学金, 永中周倩被评为重庆市万分之一优秀学生, 参加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个一等奖, 参加第三届“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全国展示交流活动摘取7金10银7铜辉煌佳绩。
五、“九件实事”件件落实, 职业教育凸显“三大效果”
一是品牌“影响力”更大。建立了“校、企、园”互动发展机制,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00余个, 在凤凰湖工业园构建了产学研训一体的科技研发及生产应用体系, 职业院校根据园区需要, 增设“客户服务信息”、“动漫设计”等专业8个, 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职教中心、经贸校、工业技校成功立项国家示范中职项目学校, 辖区内国家级示范中职项目学校达到4所, 列全市区县第一。水电学院成功立项建设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庆市示范 (骨干) 高职。新增市级以上 (部级) 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多个, 辖区内市级以上示范专业精品课程达到41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摘取2金1银2铜历史最好成绩。成功举办全国教师论坛。
二是办学“软硬件”更优。文理学院红河校区B区建成使用, 财经学院扩建、重大城科院三期工程获用地批复。职教中心、松溉职校等6所学校9个专业争取中央和市级财政4238万元资金建设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新增实训设备价值7000多万元。职业院校共引进博士、教授28余名, 优秀专业教师200余名。新认定双师型教师98名, 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3名。
三是发展“创新力”更强。创新“四定、五统一”中职招生办法, 招生秩序更加规范, 全区职教招收新生超过5万人, 学生总数接近12万, 创历史新高。启动文理学院、水电学院五年一贯制、3+2分段制中高职衔接试点,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改革城乡职业教育,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等6个国家级课题通过评估验收。
六、重心下移增强活力, 能力建设做到“三大提升”
一是督导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教育督导责任区督学公示制度试点, 建立督学责任区7个。开展“减负提质”专项督导, 明确了素质教育6个方面重点工作和29项具体指标。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 办园行为、保教质量等6个方面的工作切实规范、提升。开展“社会评价百校行”开放式督导, 发放调查问卷2500余份。组织19所义务教育样本学校参加了教育部中小学生数学、科学教育质量监测。
二是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学习型教科所建设, 强化“三四五三三”视导模式和重点学科建设, 开展“教研员风采展示”等活动, 提高了专业化服务和指导水平。建立区教科研骨干教师数据库, 打造以特级教师、名师 (名校长) 为引领的科研核心团队, 举办专题讲座、教学技能大赛等教研活动共计15次。以市“十二五”重点课题“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社会评价研究”为引领, 加强课题管理与指导, 全区2个国家级课题开题, 4个市级课题立项, 5个市级课题结题。
三是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切实规范从教行为, 举行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7场。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中小学“减负”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稳定机制高效, “五位一体”的校园安保机制进一步完善, 排查整治隐患841处, 信访值守、矛盾纠纷化解到位, 确保了两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活动期间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中央、市、区、学校、社会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建立健全, 全年资助学生12万余人次, 各阶段贫困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关注身心健康, 留守儿童关爱更具实效, 培训180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建成8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爱心午餐、饮用奶工程实施对象扩大到所有公民办幼儿园, 共惠及义务教育及幼儿园学生近10万人。
沈健指出,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约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预计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1500亿元,比去年增长10%以上。
沈健充分肯定了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一是推进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呈现新局面。教育部将江苏列为国家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并实行部省共建。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国家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至2020年)》,确定27个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点),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二是注重内涵建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首批20个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获省政府命名表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5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及全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职业教育方面,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215项试点项目。新增国家级高职专业资源库2个,总数达6个。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中职、高职金牌数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中职组实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连冠”。在第十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一、二、三等奖数均为全国第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表彰了一批大中小学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举办省第三届学生阳光体育节,组队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织144场高雅艺术免费进校园,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区)。评选了64所全省国防教育示范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推进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4人入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38人增选为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47人入选省“双创计划”,省级培训教师和校长12万人次,招收578名免费男幼师生,举办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专题网页等形式大力宣传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四是突出教育惠民,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实施公办幼儿园、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实施中职免费教育,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五是深化改革开放,教育活力逐步增强。六是服务经济社会,教育贡献度不断提升。七是保持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八是改进工作作风,机关自身建设稳步推进。
沈健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为扎实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沈健要求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点)建设,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综合改革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民办教育改革发展。要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交流工作,严控择校比例,严格免试入学,严禁择校乱收费,多样特色发展高中教育,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支持特殊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努力扩大高中特殊教育规模。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要进一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养培训,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要进一步解决好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做好各类考试招生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切实加快继续教育发展,大力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保障能力,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视教育督导工作,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加强教育新闻宣传,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继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继续开展“三解三促”和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加强机关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形象。
学习总结
茶场小学刘文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一落幕,学校就组织全体员认真学习了 会议精神。会后,本人结合学习成果认真研习了学校下发的中国共产党新章程以及胡锦涛同志作的 十八大会议报告,感触良多。结合自己生活和工作实际,作如下汇报。作为教师 深刻感受到近十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 的变化。国家越来越富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上迈进。党和政府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令人民满意。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 重要作用。十八大报告将教育的相关内容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地位 足以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在教育领域,过的十年我们取得很大的成就。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 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维护了社会的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为在党的领导下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造了条件。高等教育、学习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终身教育体系初见雏形。然则社会发展带了很多的新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党和政府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和困难,并努力解 决它,值得赞赏。教育人口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等带来教育困局有等解决。教育改革的成果有待进 一步充实巩固。优秀的教育资源仍然稀缺。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有待提升。随着社会发 展,人民对教育的期望,特别是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求与日俱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 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十八大报告对教育工作提出指导要求。从自身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把每 个孩子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努力追求卓越,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除了知识、能力、学科素养 外,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作为育人者,先需自育。不断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师德水平。增 强自己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学校
——泰和县桥头中心小学创新发展的一些做法
桥头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处井冈山脚下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桥头境内山峦叠嶂、树木葱郁、空气清新,被誉为“井冈山下小桂林”。我校现有学生715人,其中留守学生418人,教学班23个,教师48人。学校本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我校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以各种“创新发展”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朝着打造成了一所具有“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精神的创新型学校目标而努力前进。现就我校开展 “创新发展”活动的一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规范学校管理抓创新
我校着力完善“教师绩效考评方案”。该方案分为:教师班级管理,教师工作量,教师考勤三大块进行量化打分,每学期考评一次,记录在教师档案,作为教师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公开公正考评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在2009年泰和县教育局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优秀学校”称号。在2009年小学毕业年级质量抽测中我校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名。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制度,实现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学生评语上多提鼓励性话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转变育人方式以活动促发展
通过专题采访、社会公益活动、汇报演出、作品展示等形式,不断创新育人途径。为践行教育创新活动,我校今年五月份分期分批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加“亲近家乡山水”参观家乡名胜景区活动(文天祥议事旧址,楠木林度假村,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高琰村八栋屋古村等)。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一边学一边玩。换种方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领略家乡的美,使之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了达到走出去,请进来的目的,我校与实验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学校”合作关系。今年我们两校在五月份互派二十六名学生和两名指导老师来学校参观学习十天,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于是两校决定每年定期互派师生进行交流活动,开展两校学生同学习同生活等等,并使之常态化。让城乡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同成长,让友谊之花开遍城乡。与之同时我们还和镇敬老院建立“一帮一”结对子关系,月月都到为敬老院老人做好事。
我校的留守学生管理推行“以人为本”的模式。针对我校留守学生面广,我校采取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老师指导学生就寝,指导学生用膳等方面,实行亲情化管理,只要是学生有困难,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他。让学生感到家庭的温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学生寝室全部挂上蚊帐,避免夏天蚊子叮咬学生。住宿生实行“十个一”标准化管理。只有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我们就安心。于是,就连二年级学生就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也在学校住宿。学生家长这样信任学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职为学生服务呢?
三、努力挖掘桥头乡土教育资源,强教学。
我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桥头第一本乡土教材——《美丽桥头我的家》,并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安排了教学老师,教学时间,确保了认真使用这册教材。为编写这册教材,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编委会,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教材内容全部来自桥头本土,包括“悠久的历史”、“浓郁的风情”、“秀丽的景观”、“绚烂的明天”四大章共四十三篇文章。文章内容包含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用学生身边优秀的资源教育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已经使用一年取得一定的成效,还在不断完善之中。
我校针对教师年龄偏大,上进心有限,采取了狠抓教研教改,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的办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学生爱好开办了十三个学生兴趣小组,如文艺小组、体育小组、书画小组等。每个小组有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开展活动,学校为兴趣小组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使它办好办活。
四、努力创建优美校园,构建育人环境。
我校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资金一百二十多万元,不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学大楼和一栋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大九百多平方米。学校继续完善了教学楼周围路面的硬化和美化,新建立一个标准的篮球场。通过不懈地努力,我校由过去住低矮的泥巴房变成现在的钢筋水泥房。我校校园环境起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美化校园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
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作涉及面广,我们不会因“创新发展年”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学校各项工作的创新,我们将沿着“求科学发展之真,创发展环境之优,办人民满意之教育”的发展道路,锐意创新,不断进取,为把我校打造成一所创新型学校而努力奋斗。
〔中图分类号〕 G4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04—02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最根本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国家强弱,最根本的在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教育兴,则人才旺;教育强,则国力盛。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一直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倾注心力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市、县、区)”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布局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这一切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势头强劲,局面大好,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诸如区域内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农村学生大量拥入城区,造成城区教育资源短缺,而农村一些学校则面临生源不足的尴尬;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家长和学校还唯学生分数是从;“黑网吧”、“问题少年”等都令家长、学校和社会头痛不已……这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深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破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瓶颈,探寻教育发展新的突破口,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教育部门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根据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我们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发展实际,今后我区教育发展应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1.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推动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方面有新突破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控辍保学”制度措施,加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救助力度,切实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二是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尤其要加大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的调配力度,重点向农村、边远乡镇和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三是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幼儿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突破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有新的举措。一是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培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德育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所有课程,不能随意减少课程或课时;要结合各阶段学生年龄、兴趣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三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改革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立交桥,把素质教育观念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新突破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没有质量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一是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日常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测、考核和评价,注重细节管理,确保教学各项要求、目标的全面落实。二是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倡导人文管理、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环境。三是强化教育督导,探索和改进教育督导方法,将常规性、一般性督导和专题性督导结合起来,尝试进行学校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分层次督查、评价和引导的督导方法,提高学校督导水平。
4.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在促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方面有新突破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是“十一五”时期国家教育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区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合理调整普高和职高的比例结构,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努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充实和培养专业师资力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确保普高和职高协调健康发展。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形成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办学模式,主动服务社会经济。三是不断创新办学体制,积极与东部省份、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方面有新突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我区制定的师德建设有关规定,将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评优树模、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继续教育。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倡导和要求广大校长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校长队伍,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任期制、交流制,重视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建设新老交替、结构合理、作风民主、管理务实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回顾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心一些学校就开始在“以大庆精神办学, 以铁人精神育人”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那时, 虽然没有上升到学校文化的高度, 但它确实对师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所以说, 中心所属各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有基础的, 不是零起点。随着中心学校进行省示范学校、标准化学校的评估验收, 以及中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中心学校整体育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一批批典型学校脱颖而出, 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体系, 学校在管理能力、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上有了明显提升。自“十二五”以来, 中心以“12543”发展工程为指引, 各校纷纷以凝练学校核心理念为重点, 构建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 在核心理念及理念系统的建构方面, 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可喜成果。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 具有鲜明个性, 有一定深度、有一定高度、成体系的理念系统。虽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 但已探索并开拓出一条条有效路径, 提供了比较宝贵、鲜活的经验, 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发展态势。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 每所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发展与蜕变, 彰显了学校文化中以育人为纲, 自主发展为本, 关注整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回顾发展历程, 中心上下充满了创业创造的艰辛, 更充满了创新创优的喜悦。
二、文化立校, 挖掘油教创新源泉
学校要内涵发展, 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就必须要走文化管理之路, 进入文化管理的层次。现在我们抓住了学校文化建设, 就是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根本, 就是抓住了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心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是高度重视的, 油田教育蓬勃的发展态势, 就来源于我们昂扬的油教文化建设。因为唯有思想使人强大, 使人远离动物界。思想使人脱俗, 思想使人有追求, 思想使人充实, 思想使人幸福。一个没有新思想的校长是不称职的, 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校长也是不理想的。用文化变革和发展学校, 是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继承者、领导者、设计者、弘扬者和创新者。因此, 在办学中, 校长就要具备“文化立校”的意识, 并在管理中体现出文化自觉的行为, 积极打造学校文化, 并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顶层设计, 筹划战略目标
加强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 就是要解决教育最高层面上的终极目标和办学定位等重大思路问题。从长远发展、事业全局的高度, 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建设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问题, 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筹划学校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先顺序和工作重点, 致力于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改革发展按照其内在逻辑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为师生提供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全景图”、“路线图”和“时间表”。
通常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策略是“校长牵头, 专家参与和指导, 师生合作与实施”, 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边研究、边实践, 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创新经验。
(一) 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 明确学校教育的价值观和发展愿景。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 把学校办成什么样, 是每个校长心中的客观存在和主观追求, 关键在于要确立积极的、可以实现并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认可和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价值取向。
(二) 发现、发掘办学优势和自身的强项, 解读学校文化现象。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所秉承的价值取向, 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是长期积淀的结果。
(三) 梳理、反思学校的文化积淀, 培育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 “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 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 “现在”的高度与水平则决定着“未来”的趋势与发展。我们需要以一种敬畏与辩证的态度看待传统和历史。
(四) 组织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共同创造、发展和弘扬学校文化。校长的学识、素养、胆识、境界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品位, 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工作作风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可以说, 学校文化的凝炼与形成过程本身, 就是校长对师生的引领和同化。用力只能合格, 用心才会出色。当然, 文化建设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 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但那仅仅是开端。事实上, 我们书写的永远是文化建设的开篇。
大庆油田教育五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 为我们今天和明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油田教育的新突破、新进步、新成就, 全面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更高质量, 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境界和文化, 是一项更为复杂、更为细致、更需耐心的工作。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一项潜课程, 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着力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是学校每一个成员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近年来, 我们根据油田中心的实际情况, 努力为学生构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典雅别致的校园。把提高素质、全面培育人才的目标落实到各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
一、新时代背最下“三品教育”的认识。
学校、教师、,学生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三品教育“是新时代赋予育工作者的神至使命,是学校内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是创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教有的本质追求。建品牌学校是基础,塑品位教师是关键。育品质学生是归宿。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现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实施“三品教育”的校本化主张。
二、三品教育主张
(一)建品牌学校。
我校地处氾水镇北部,学校环境方面需要着力提高学校文化特色品牌。因学校专任教师人数少,且年龄偏大,所以构建一流的学校管理团队,培养一流的教师群体是我校建品牌学校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学校将对现有教师提高学习意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与优秀教育团队、优秀教师集体结对交流等形式提高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能力,塑造适应建品牌学校的领导集体和教师队伍。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建书香校园,培养青年教师加强体卫艺工作,做好花式跳绳精品社团、班级校园合唱团打造、唐氏奖学金颁奖典礼等,实现特色立校。
因此结合学校实际,建品牌学校的关键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及打造特色学校上。我们将从以下几点着力开发打造:
1.重视综合课程。加大课程督查,重点关注课表执行,课堂质态,精心组织技能面试与书面考查,改革捆绑考核为单科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切实扭转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现象。
2.瞄准薄弱学科。分解质量提升目标,召开质量研讨会,加大工作检查与指导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消除薄弱学科,实现质量全面提升。
3.关注后进发展。建立学困生帮扶档案,完善帮扶机制,做到课堂指导与课外辅导、心理疏导与学业帮助、教师帮扶与学生结对相结合,低起点,小步子,多激励,少指责,全面提高合格率。
4、着力打造“特色书香校园”。因为“书香校园”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它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文化、文明等各个层面,涉及师生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氛围等,我们确立了以下特色项目:
“学礼仪规范,做文明学生”——旨在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唱校园歌曲 100 首,打造班级合唱团、学校合唱团”——旨在培养孩子的情感,丰富校园生活,充溢书香气息;
“借力唐氏奖学金颁奖,促学生全面发展”——旨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花样跳绳项目的出新、学校小种植园的开发利用”——旨在积淀文化、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高雅、和谐、丰厚的人文环境。
(二)塑品位教师。
我校将重点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上。依托“三尺讲台,党徽闪耀”党建品牌创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人民满意教师”实践活动两条主线,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1.加强师德教育,落实责任追究机制。一是通过学法规、学文件、学先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发现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倡导师德,既是
观念的启迪,更是行为的引领。师德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典型作用至关重要。要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建设思路,注意发现、培养、宣传身边的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用典型鼓励、引导、感染和带动大家,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师德建设活动氛围,推动校风、师风、学风的健康发展,提高师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2.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综合素养,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依托教研组、备课组,抓住专题研究课、集体备课两个关键环节,提提高备课、上课课实效,为推进减负增效、提提高教育质量定基。
(三)育品质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是培养品质学生的必然要求,五育并进也是我校育品质学生的中心目标。学校将着力开展“积赞卡”活动,培养“讲品德、重品行、求品质”的学生。
1、培养良好习惯。以课堂教学、“五个一百”工程、书法等级考试等载体,明确专人负责,制订推进方案,通过研讨课、汇报会、现场会等方式,重点落实顶习、阅读、写字习惯的养成。
2、融合核心素养。分解小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体系,将相关指标渗透于日常学教学和学科活动,通过班校、县展示平台,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根据学生实际,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原则,学校将创造性地开展“积赞卡”活动。学校把“品”定位为核心文化,以“以品立人,至真至善”为核心理念。积赞卡活动旨在培养“讲品德、重品行、求品质”的学生,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积赞卡”活动每月一次,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进行奖品兑换,积赞的内容由仁孝、友
善、正直、责任、诚信、安全、感恩、爱国、宽容、勇敢、好学、崇礼等 12 项品质构成,主要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本着公正、公平、鼓励的原则,依据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进行评定,攒满以上 12 个品质将获得德育处印章一个、奖状一张和精美奖品一份。以此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在“攒品”的激励下,积极地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一、规范收费。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合法规范收费。
二、依法治校。尊重法律规定的学生基本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和有残疾的学生。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三、严谨治学。尊重教育规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千方百计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特长。
四、热情服务。按照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学校安全,师生平安。
五、廉洁从教。学校领导、教师职工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接受学生和家长任何形式的酬谢。
六、尊重家长。导师和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为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热情接待家长的来访。
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形象。
八、规范办事流程。建立各部门的协调机制,严格坚持首问责任制。
一、办百姓满意学校制定出家长知晓的目标主张
通过学校的《校-家牵手报》陆续向广大家长提出了学校一系列的奋斗目标:
“以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外语特色学校建设为龙头品牌, 以“小学生大视野大世界”特色科研课题为整体拉动, 以科任学科的“大视野”校本特色教材开发为亮点突破, 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目光, 适应现代与未来生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一年级, 把握好第一年度的学业成果展示, 给学生童年留下幸福、难忘的回忆。六年级, 把握好毕业考试, 为每一位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中间年级, 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把握好“八动能力”训练。”
通过两年的实践, 大部分的办学主张已悄然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以人为本、主动学习、生动学习、提升质量、快乐成长的现代学校工作的氛围在校园内以逐步形成。
二、办百姓满意学校奉献给家长渴望的师爱真情
为把”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承诺落到实处, 南京九校的全体教师树立了“尊重大爱全体学生争做百姓满意教师”的为师观念。做法是:
(一) 教育引导全体教师都要具有广大的“教育爱”胸怀
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实践中,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全体教师坚持以中国教育家霍懋征“真爱无边、真爱真干、用爱成就育人事业”为座右铭;以苏霍姆林斯基“有对受教育者深深的爱, 就有了真正的教育”的教育思想为灵魂, 定期开展“爱满校园”“我的爱生故事”“与特殊生及家长沟通”“全年无师德投诉的百分竞赛”等一系列的真情师爱教育活动。要求班子成员要带头走出思维误区, 坚决不准把“学苗不好”总挂在嘴上。教师否定学生就是否定自己, 领导否定学生, 就是否定学校。
同时, 学校通过教学楼外墙喷涂广告的形式, 向全体家长发出了我们的爱生承诺。
(二) 建立赏识教育百句园地引导教师树立师以生贵的教育观念
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实践中, 我们要求教师都要树立赏识教育观念, 不断用赞扬的话语、友善鼓舞的示意, 无限欣赏的神情去鼓舞学生取得学习的成功。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在北校区主楼开辟了配有每一名教师图片的教师赏识教育百句园地长廊, 鼓励教师对学生做到:培养、引导、关爱、微笑、鼓励、宽容、严格。如:
“付朝晖老师:孩子们, 只要努力了, 目的就达到了不管结果怎样, 在老师的心中, 你们永远是第一名。”
“刘虹作老师:同学们, 你们的演唱声音太好听了。老师还以为在听专业合唱团的演唱呢?”
……
三、办百姓满意学校发布家长所关注的学校信息
为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信息沟通, 解答家长的疑虑, 拉近家庭和学校的距离, 在南京九校与桂林小学两校整合完成之际, 学校创办了图文并茂的南京九校《校与家-牵手报》, 简称《牵手报》。该报面向全校1700位学生家长发行, 及时向广大家长通报他们所关心的校园信息。
截至目前, 学校已经向家长发放《牵手报》十万份之多, 并分期设立了“校园新闻、名师讲堂、教学专栏、收费通知、家教导航、家长来信、假期要求、学期计划、督导反馈、明星学生、师德标兵、校长办公电话、”等内容, 收到了很好的沟通成效。
就是这一张小小的《牵手报》, 大大地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使得因不明学校的工作要求而出现的质疑投诉电话直线下降, 促进了家长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四、办百姓满意学校创出家长放心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 更是南京九校的生存发展之根本所在。从南京九校新班子组成那一日, 我们就坚持抓教学质量提升不放松, 要求全体干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
起始年级人人过关, 段段过关, 避免分化。过渡年级关注中后, 防止塌腰。毕业年级侧重中优, 鼓励拔尖, 不放弃希望生, 确保每名学生合格毕业;建设“佳篇诵读的早间、质量高效的教学、言表踊跃的课堂、主动刻苦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实践、形成能力的反馈、成绩优异的考核、促进成长的评价”新课堂。
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学校将2010年定为质量年, 明确地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风暴, 努力实现两校整合后教学质量提升新跨越的质量年奋斗目标”。
由于此项工作落得扎实, 加之学校固有的基础坚实, 2009年和平区六年级毕业教学测试, 我校获得了语文第一、英语第二、语数英综合第三的好成绩。2010年, 和平区六年级毕业教学测试, 我校几乎没有受到“合校”的影响, 取得了全区前三甲的优异成绩, 获了和平区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单项测试优秀单位等两块教学质量荣誉奖牌, 以实际行动彻底消除了一些家长因合校而产生的种种疑虑和不满情绪, 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承诺。
五、办面向世界教育开展大视野教育的系列活动
大视野成就大未来。为把我校提出的“办面向世界教育 (办大视野的教育) ”的目标落到实处, 我校紧扣教育现代化时代主题, 启动了“小学生大视野”特色实践工程。
(一) 开展“大视野”外语特色教学活动。学校建设了《英语大世界》网站, 开设英语广播电台播报“世界之窗”栏目。“大视野”外语特色教学活动让学生身在小校园, 耳听大世界, 放眼大世界, 同时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上再取新突破, 实现了外语特色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二) 举办“国际城市班”和“走进非洲、走进欧洲”等专题儿童美术作品展览。该项活动让学生在校的六年时间里循环了解全世界各大洲的知识概况, 了解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以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了解世界, 开拓了学生的国际大视野。
(三) 不出校门看世博。学校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开展了以“走近上海世界博览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上网、看报、查资料等手段, 了解各个国家城市的特色, 形成小博士调查报告后, 各班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各国展板60块。学生们穿戴上不同国家的特色服饰, 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 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大视野教育寓在其中。
六、办面向世界教育形成大视野教育的校园文化
“办人民满意学校, 办面向世界教育”的战略总目标确定之后, 我校既提出了“四有、六新、一传承、一特色、一目标、一根本”的校园文化建设行动大纲。
四有即校长有大视野的办学理念, 教师有大视野的教学实践, 学生有大视野的系列活动, 学校有大视野的环境布局;六新即树立新目标、发展新特色、研究新教法、奉献新师爱、建设新课堂、实现新跨越;一传承即传承固有的英语办学特色;一开发即开发《大视野教育》新特色;一目标即强力建设和平大京九, 为把南京九校建成省市区业内外影响广泛和平西北方民众慕名的精品名牌学校而奋斗;一根本即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为根本,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办面向世界教育建设大视野教育的校园环境
按照我校“学校有大视野的环境布局”的工作计划, 我校不间断、低投入地进行着“百项大视野教育宣传画进校园”的建设工作。这些建设包括世界教育家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发明家进校园、建筑家进校园、前沿科技创意家进校园、体育明星进校园、经典音乐进校园、自然历史遗产进校园等。校园到处散发浓郁的地球村、大视野的现代化教育气息。目前我们所做的项目有:
(一) 建设“地球之家, 将数个大小各异的地球仪摆放在一楼大厅的两侧, 让课间的同学们自主地去寻查世界的各个角落和国家, 开阔大视野。
(二) 建设教学楼天棚“宇宙太空大世界”, 引导孩子向往太空世界, 探究宇宙奥秘, 做有远大抱负的小学生。每一年的开学第一天, 一年级新生入学都要上这难忘的第一课——《仰望星空仰望地球》。高年级的小讲解员们为一年级的同学们讲到, 仰望太空, 我们可以看的更远;仰望太空, 我们更具梦想。太空无限, 距离无限, 梦想无限, 追求无限, 小学生大视野更是无限!
(三) 建设“做有研究的教师、育会学习的学生、建多快乐的学校、办大视野的教育”办学新主张的大视觉环廊, 让教师的思想理念时时在学校办学主导思想的影响之下。
(四) 建设《走进无限大世界、开阔科技大视野》的“大视野成就大未来-人类创造智慧结晶”系列主题大视觉画廊空间, 让学生的视野时时在开阔之中。
(五) 建设《大视野电视群信息墙》。每天不间断播放中央新闻频道、中央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少儿频道等丰富的信息节目, 供学生下课观览, 让校园到处散发大视野、现代化的教育气息。
(六) 建设《世界教育大家教育思想背景墙》。将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加德纳、杜威等36位世界著名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观点和名言, 布局于北校主楼三楼长廊之中, 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拜一位世界教育大家为师。
学校还提出了“用发现优点的眼光看待课堂上的每一名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教学、深入到学生心田去互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取得学业的成功”和“做有研究的教师、育会学习的学生、建多快乐的学校、办大视野的教育、用爱的教育托起南京九校明天的太阳”等一系列的现代学校办学新主张。
这些教学新主张逐步演化出了南京九校“以文化智慧育人, 以文化精神立校”的核心校园文化。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言稿】推荐阅读:
办人民满意教育心得06-07
抓落实 创特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0-01
做群众满意公仆 办人民满意教育大讨论10-12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09-15
加强学校行风建设 办人民满意教育09-10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11-16
创人民满意教育活动方案07-14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服务一方水土07-26
人民满意的人民警察05-23
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