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精选11篇)
近年来,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涉及到生物、医药、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活性天然产物,并将其开发成新型药物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2],海洋生物制药已成为一个崭新的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市场前景。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是迄今所知最大的生命栖息地,海洋中有机物的品种是陆地上的两倍,因此,大多数科学家都坚持认为,海洋药物的研究将会给不断遭受疾病灾难的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已经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发现了3万种以上的活性物质,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许多海洋生物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及免疫调节功能等。现已开发的海洋药物已在治疗癌症、艾滋病、早老年痴呆症等一些至今仍困扰人类的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实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海洋生物资源便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海洋药物研发更是引起了各国的关注。1967年在美国召开了首次海洋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近年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国立癌症研究所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各为5000多万美元,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的海洋药物资金每年增长幅度达11%以上,与合成药、植物药基本持平。
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目前,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有:
1、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究
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癌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从海洋生物中获得的抗癌活性物质或对其结构改造所得的化合物,可被制成毒性低、疗效高的治疗药物。因此,海洋药物已成为寻找新的抗癌药物的一个最有希望的药源。据报告显示,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 10%具有抗肿瘤活性,现已分离到的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质包括从海绵、海鞘、软珊瑚、海兔等海洋生物中得到的尿苷、酰胺类、聚醚类、萜类、大环内脂、环肽、直链肽等多种化合物。目前至少已有10种以上海洋抗癌药物进入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因此,扩大海洋生物的活性筛选,继续寻找高效的抗癌化合物,直接用于临床或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癌成分,将成为海洋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2、心脑血管系统海洋药物的研究
目前已研究出多种海洋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以多糖、毒素和多不
饱和脂肪酸居多。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活性成分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主要存在于海洋鱼类、贝类和藻类,特别是单细胞藻类含有丰富的EPA和DHA,这两种脂肪酸都具有降低血压,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降低血小板凝聚,增加血凝时间等功能,这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较多的。还有多种海洋生物毒素,不仅有强心作用,而且有很强的降压作用,河豚毒素的抗心率失常作用目前研究较多。此外,还有藻酸酯钠类、螺旋藻类,后者对于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大量活性天然成分,有的可以直接进入新药的研究开发,但有的活性成分存在着活性较低或毒性较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将这些活性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不少海洋天然活性成分含量低,原料采集困难,限制了该化合物进行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寻找经济的、人工的、对环境无破坏的药源已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紧迫课题。
目前,海洋生物制药主要通过海洋药物基因工程,包括:(1)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陆地生物中表达;(2)将来自陆地的药物基因转入海洋生物中表达;(3)将海洋药物基因转入海水养殖生物中表达[4]。目前的热点集中在海洋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及新药研究、海洋多糖的研究及新药开发、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及新药开发和海洋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等四个方面。
海洋药物的开发方向主要侧重于非食用资源,其种类多、资源丰富,据调查有软体动物10余万种、腔肠动物1.1万余种、海绵动物l万余种、棘皮动物六千余种、尾索动物两千余种。海洋非食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特效药物,其活性成分提取后剩余部分的蛋白质与多糖等,有的可作为食品及添加剂,有的可作为饲料进行再开发,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与食用资源相抗争。但从和谐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在看到海洋药物的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应注意避免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海洋药物的研究,使生物技术制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海洋科学和制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开辟了新的道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2,3]问题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医院药品使用管理的重中之重。为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 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共同委托中华医学会会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并于2004年发布执行。为了能够快捷、方便地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 我们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4]要求,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采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式, 开发了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 旨在为我院的医务和药物管理人员提供全面、详细、准确和有价值的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信息, 进而为规范医务人员用药提供帮助[5]。
《卫办医政发[2012]32号》通知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2011年度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另外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相关指标要求及工作实际, 需要一些其他指标和相关的统计数据。
2 系统设计和实现
系统依托于“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 (HIS) , 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信息, 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系统和数据结构的前提下, 只对数据结构做了最必要和最小的改动, 增加了2个数据表格。
2.1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体系结构设计采用B/S结构, 其中应用服务器端为Windows 2003系统和.NET Framework 4.0框架, 数据库服务器直接使用原有“军字一号”的Oracle服务器。开发工具为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 开发语言Visual C#[6], 使用ASP.NET技术[7,8]。
2.2 数据结构的设计
根据程序设计需要, 向数据库中增加了抗菌药物使用明细表drug_antibac_used和抗菌药物联用信息表drug_antibac_union2个表格。表结构, 见表1~2, 其中加粗字段为表的主关键字。
2个表的信息是以医生医嘱表doctor_orders为基础, 通过分析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与病人用药时间之间的联系, 生成一定的程序算法, 每天在后台服务器自动生成当天数据。系统以这2个表为基础, 与“军字一号”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表相结合, 来实现对系统功能的支持。
2.3 功能介绍
本系统目前实现的功能包括以下7个方面, 主要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1) 抗菌药物使用查询:查询制定时间段内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针剂的名称、规格、使用量、金额、药品类别, 并可以按照不同字段进行排序。
(2) 药品使用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病人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物针剂使用率及全部药物针剂使用率4个方面的信息, 医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此功能获取指定时间段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药品使用率界面, 见图1。
(3)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功能包括抗菌药物使用、Ⅰ类切口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未用抗菌药物、单用抗菌药物和联用抗菌药的人数、天数和平均使用天数。
(4) 费用统计:包括医生费用统计和科室费用统计, 可以查询抗菌药物费用、药品费用、总住院费用、抗菌药费占总药费比、抗菌药费占总住院费比和药费占总住院费用比。
(5) 药品使用平均种次数:包括总的药品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的种次数和平均使用种次数, 使用过抗菌药物人员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种次数。
(6) 按管理类别统计: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9]要求, 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3类, 并对如何使用各类药品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系统可以查询指定时间段内各种类别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和比例。
(7) 联合应用抗菌药病人信息:该模块以病人为单位, 提供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各类信息, 包括姓名、病案号、诊断、抗菌药物名称和种类、相关临床检验报告、手术信息、医嘱明细等, 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判定提供依据[10,11]。
3 小结
本系统采用B/S架构, 具有维护方式简单、部署快、数据安全性高、数据实时性高等优点, 只需对应用服务器1台计算机进行操作, 就可以轻松完成整个系统的维护。该系统为医疗管理人员对抗菌药物的监测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数据支持, 程序使用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以“军字一号”为基础, 在并未改变其基础架构的前提下, 只进行了细微的添加改动, 在使用“军字一号”系统的医院都可以使用,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允武, 金芝贵, 吴飞华, 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分析系统的开发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9, 9 (1) :4-8.
[2]糜琛蓉, 倪语星, 孙木, 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4) :61-62.
[3]孟黎辉, 姜雪, 郑佳.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1) :1422-1424.
[4]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2012.
[5]葛剑力, 翟晓波, 卲莉, 等.智能化抗菌药物监测系统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疑难疾病杂志, 2010, 9 (12) :897-900.
[6]Liberty J.C#程序设计[M].刘基诚, 译.1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7]MacDonald M.ASP.NET3.5从入门到精通 (C#2008版) [M].施宏斌, 马煜,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8]Evjen B, Hanselman S, Rader D.ASP.NET3.5SP1高级编程[M].姜奇平, 译.6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9]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2009.
[10]李桂霞, 李勇蔡, 蓬勃, 等.临床应用系统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功能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 2009, 24 (6) :67-68.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旅游;生态战略
十八大以来,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出台,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旅游以海洋为旅游场所,集观光、娱乐、探险、运动、疗养于一体,是近年来备受旅游者喜爱的新型旅游活动形式,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有助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而且有助于保护海洋、管控海洋,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江苏拥有比较殷实的海洋资源,大力开发海洋旅游,将有利于形成江苏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在开展海洋旅游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江苏海洋旅游业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影响江苏省海洋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江苏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进行分析,有利于集中优势,提升海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1)区位优势。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毗邻上海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既沿海又沿江,是我国经济开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活力最强,发展最快。江苏境内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从该地区穿越而过。优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海洋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江苏海洋产业总产值和以往相比继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8亿元、3037亿元、3081亿元,分别占海洋产业总值的 4.5%,47.4%和48.1%,海洋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海洋第二产业占比。
(2)资源优势。江苏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辽阔,海洋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所属海域内拥有各种虾类、龟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以及海带、紫菜等水生植物,这些海洋动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给海洋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同时,江苏拥有众多优良渔场,海洋资源综合指数高。现有的苏马湾、连岛等海洋旅游胜地以及苏州海洋馆、南京海底世界、常州金鹰海洋世界和南通海底世界等多个知名海洋馆也是江苏海洋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所在。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加大对海洋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并结合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发展特色海洋文化产业,提升海洋发展的综合实力,将是江苏海洋旅游发展的未来方向。
1.2 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脆弱。据《2013年中国海洋质量公报》和《2013年江苏省海洋质量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海洋旅游的兴起,大量旅游者涌入沿海地区,甚至超过了当地环境能够承受的容量,对当地的海洋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海洋自然、人文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导致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影响了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沿海渔民普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加之当地政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导致沿海养殖业和种植业缺乏规划和监管,超出了当地环境承载力,日益加重了沿海海域的污染,使近海养殖业品种的种类大为减少,质量明显下降,生态平衡面临威胁。如果不积极寻求方法,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将形成恶性循环,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将难以持续。
(2)深远海洋产业开发不足。江苏省海洋产业开发尚停留在沿海阶段,深远海洋产业有待开发。深海开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对海洋产业形成规模性产业链产生了负面影响。新兴海洋产业例如海洋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制药业等起步时间落后于别的沿海地区,失去了发展优势;海洋渔业企业中暂无能够带动区域海洋产业发展、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远洋旅游、深海观光等前景好,效益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的海洋旅游项目基本处于空白,以目前的旅游产品很难吸纳到优质、稳定的观光客源。
(3)基础设施不完备。网络化的、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海洋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保障。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推进,江苏虽加大了对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沿海地区多处于苏北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于苏南地区和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程度相对较低,加之港口集中运输体系不完善,导致沿海地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特别不方便,给海洋旅游开发造成了极大障碍。
1.3 机遇分析
(1)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契机。江苏沿海地区开放度高,经济发达,亦是政策效应的“富矿区”。为了进一步深化落实海洋强省的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针对海洋开发,江苏省政府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的方针政策。此外,还建构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以六大示范区为平台、六大工程为引擎、六大基地为载体,全面提升海洋强省重大战略载体支撑和服务功能的战略构想。江苏省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既是江苏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海洋旅游开发的难得契机。
(2) 国内海洋旅游热的兴起。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国民的旅游消费出现了新热点和新需求。“去国外看别样大海”成为当前国内旅游的热点,美国的夏威夷、马绍尔群岛,东南亚的普吉岛、巴厘岛等著名的海岛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大为增长,为抓住这些新需求,国内各大旅行社应景推出了各类海岛游旅游产品。江苏海洋旅行开发前景广阔,如能抓住这一良机,开发深海旅游市场,打造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将极大激发海洋旅游产品的消费潜力。
1.4 挑战分析
(1)开发成本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前提,而保障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虽然近年来江苏正逐渐加大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投入力度距离建设海洋旅游大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来自周边市场的竞争。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海洋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新加坡、夏威夷、巴厘岛等一批国外海洋旅游景点已建设多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日臻成熟,知名度较高且客源稳定。江苏省与上海、浙江相邻,海洋资源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无法创新旅游活动,则很难吸纳到充足的客源。此外,国内其他海洋旅游知名度较高的地区,如海南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等地,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常年碧海蓝天,且具有相对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江苏省海洋旅游的强竞对手。
2.江苏省海洋旅游产品设计
综合分析江苏海洋旅游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设计适合本土情况且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海洋旅游产品,是江苏省海洋旅游发展的方向。为此,应将生态保护放在绝对性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海洋文化的亮点,打造特色的亚热带海洋休闲观光主体,培育江苏海洋旅游品牌,促进江苏海洋旅游的纵深发展。具体而言,要着力打造以下海洋旅游产品。
2.1 海洋垂钓
江苏省范围内拥有我国重要的四个大型渔场,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前景广阔,可以将海洋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集传统性与新颖性为一体的海洋垂钓休闲体验项目,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江苏海洋旅游的吸引力。海洋垂钓活动具有一定的海洋竞技性,具有众多的潜在客源,可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选择在风浪较小、海水肥美的区域开发海洋垂钓项目,定期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钓比赛,丰富海洋旅游的内容,提高江苏省海洋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2 海底观光、潜水
江苏海域近海岸平均深约2~3米,海水透明度较高,适合开发海底观光和潜水项目。海底观光项目可以让顾客远离喧嚣,深入海底,近距离感受海洋,欣赏水下的美丽世界;潜水项目则可以让游客体会新奇、刺激的感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此类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上涨,而我国目前此类旅游产品还相对稀缺,可以在近海岸安全性较高的海域发展潜水项目,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端海洋旅游产品。
2.3 游艇、邮轮游
游艇和邮轮是当今时尚的旅游工具,定位高端。游艇具有体积小,速度快的特点,适合短距离观光,还适合开展海上垂钓项目。和游艇相比,邮轮体积大,行驶缓慢,但可达性高,适合游客较长时间的休闲度假游。游艇和邮轮游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当地海洋旅游产品的品质,吸纳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极大促进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江苏省优良港湾众多,全年气候温和,应利用现有条件,大力扶持造船业的发展,并修建现代化的码头等基础设施,建立游艇会所,打造游艇、邮轮等海洋旅游品牌。
3.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模式
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备开发海洋旅游的基础和潜力,但江苏海洋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海洋旅游开发上,应学习世界各大海洋旅游地开发的经验,密切结合本省海洋生态特色,制定出符合江苏省省情的海洋旅游开发模式。
3.1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目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第一,海洋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海洋旅游开发新区旅游业在与原有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业间的冲突和矛盾;第二,海洋旅游这种城市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予以实现。因此,为了促进江苏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借鉴先进经验,听取专家意见等方式,制定出事关海洋旅游开发的土地、财税、海洋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海洋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融合发展。应打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权分割的现状,设立跨部门的海洋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并简化流程,实现海洋旅游新区整体规划与管理;通过对土地用途的限制,鼓励、促进现有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向海洋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延伸;通过降低对海洋旅游产业的税收、对海洋旅游开发海域的使用给予优惠或补贴等形式,鼓励海洋旅游开发,完善海洋旅游产业链。
3.2 保护生态,适度开发
江苏省海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海洋旅游开发应立足于生态保护,选择性开发。首先,尽量维持海洋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海洋的自然风貌特征。其次,适度开发,对海洋游客容量加以限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按照立体开发理念,陆地、海洋、天空三方面联动,拓展海洋旅游发展的新空间。要加大对游艇、邮轮产品的开发力度,发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海上旅游项目,推动游艇、游轮发展成为海上饭店、海上宾馆,将“海上游,海外住”打造成为游客向往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充分利用好海域领空,开发空中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乘坐直升机、小型飞机、热气球等工具从高空领略大海的辽阔和美丽。立体开发既有助于拓宽海洋旅游活动的空间,增加游客的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充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3.3 挖掘特色,差异发展
江苏省具有的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根基。此外,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沿海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成为了吸引广大游客的独特优势。在海洋旅游开发前期,应做好调研工作,应在深入发现和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知名海洋开发的成功经验,协调海洋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促进各海洋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海洋旅游品牌的美誉度,促进海洋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4.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4.1 游客人身安全方面
在海洋旅游过程中,游客可能面临溺水,暴雨,台风,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安全事故不仅会使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失,更会影响当地旅游的声誉,对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在海洋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设立完善的气象观测和灾害预警设施,提高信息准确性,在恶劣天气采取强制措施禁止游客出海,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救生防御基础硬件设施,通过多种途径向游客宣传自救措施,提高游客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降低发生突发自然灾害时造成的损失。此外,应完善相关的交流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公开信息,保障游客及公众的知情权,树立海洋旅游开发区域正面、良好的公关形象。
4.2 基础设施方面
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更新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旅游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旅游产品品质,导致吸纳高端度假游客的能力难以提高。因此,要根据不同海洋旅游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创新模式,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地政府应通过信贷、与社资本合作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给予景区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景区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4.3人才保障方面
海洋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海洋旅游产品的品质。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紧缺。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可与全国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海洋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海洋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吸纳优秀的海洋旅游管理者和服务者。
参考文献:
[1] 张扬,任怀锋.海南特色离岛游SWOT分析与对策[J].新东方,2014(6):47-50.
[2] 王跃伟.舟山市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3] 张瑞霞,江海旭.国内外海洋旅游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15-217.
[4] 陈素文,郑耀星.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战略构想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5] 黄丹,李悦铮,杨新宇.辽宁省海洋旅游地空间竟争与合作[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25(11):1054-1056.
[6] 丁宁,李悦铮.辽宁海洋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J].2015,27(5):85-89.
[7] 陈烈,王山河,丁焕峰等.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放鸡岛为例[J].经济地理,2014(5):416-429.
作者简介:
易爱军(1973-),女,湖南湘潭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
培训小结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我市全面铺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施医药分开、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是惠及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我卫生院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医改政策的文件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我院在上级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落实工作,积极准备迎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培训采取了会议,业余时间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并组织了培训后考核,针对培训考核情况制定了奖罚制度。
我院于2011年10月20日、23日、召开会议,对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会。
首先,院长向大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他认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挑战性,要求与会各位同事要潜心学习上级相关政策,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政策。针对用药品种减少可能暂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可能减少医疗收入等情况,院长认为首先要适应形势,把它当成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做好这项惠民工程。要科学做好服务功能定位和临床技术服务功能调整,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医改工作顺利实施。
2011年10月20至10月23利用工作日集中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基层部分)》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通过学习《《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处方集》在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对于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引导广大患者形成科学的用药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会职工也作了详细的笔记。
医院职工及乡医讨论认为,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意味着药品通过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到了卫生院,购进药品是多少钱就卖给老百姓多少钱。这将有效地遏制以药养医的现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彰显。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海洋中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在人们认识到海洋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拉动和支撑作用后,各沿每国家、地区以及受利益驱动的不同群体纷纷加入海洋开发的行列。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海洋开发技术落后,加之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表现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必须吸收人类在陆地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尽最大可能防患于未然,不要重蹈覆辙。
1.在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强化开发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海洋开发和海洋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最大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要改善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3.优化配置海洋资源,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海洋保护指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开发海洋 畅想未来(2课时的第一课时)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龚卫平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开发的兴趣,树立远大的志向。
2、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求实、探究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3、复习初一年级学习的肌理、透视等技法进行创作。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流程。重
点:以“未来的海洋开发”为题,创作想像画。难
点:学生想像力的激发和画面的构图。
课前准备:海洋开发知识的学习、优秀作品、教师作品、海洋开发的图片和资料 设计要点:
1、给学生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才华的教师形象,建立学生对新教师的信任和崇拜。
2、设置辩论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艺术课的情感因素和技法传授。
3、以学习规律来设计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4、舍弃有关鱼的图案的课本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流程:
建立关系→问题探讨→欣赏学习→实践活动→评价感悟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教师的情况介绍(教师特长、教师作品)使陌生的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仰慕。
3、教师的课堂要求。
二、课堂发展
1、探讨阶段
课题的引入,教师扮演投资商,要对沿海进行开发,学生扮演海洋开发者,为争取资金对教师进行说服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能力。
开发途径(学生方向):旅游、海水淡化、养殖、制药、发电、石油、国防„„ 开发难题(教师方向):环保、吃住、娱乐、呼吸、成本„„ 教师给学生出难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在绘画中有所表现的题材,不至于空洞无物,如海底环保站等。
教师使用自己的课件进行总结。
2、欣赏阶段
欣赏课本上的美术作品。分析各范画的关键点。
3、实践阶段
造型元素:点、线、面
表现技法:肌理、透视、黑白布局„„
表现步骤:收集素材→准备材料→完成创作→表现情感 画画步骤:粗略→细致→细节
4、评价阶段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要肯定学生的个性表现,少用绝对性的语言。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作品、教师的印象等。鼓励学生自己使用美术语言描述。
三、课外延伸
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工作流程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经济损益分析的工作流程见图1。
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渔业资源、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建设生产平台和生活动力平台占用海域,使生物栖息地丧失;②铺设海底管线,开挖管沟造成开挖区域对栖息地破坏,以及对周围区域的掩埋造成底栖生物死亡;③施工阶段悬浮泥沙对渔业生物资源损害。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生物量损失的计算公式依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2]。
2.1 鱼卵、仔稚鱼经济价值计算公式
鱼卵、仔稚鱼的经济价值应折算成鱼苗进行计算。鱼卵、仔稚鱼经济价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为鱼卵、仔稚鱼经济损失金额(元);W为鱼卵、仔稚鱼损失量(个,尾);P为鱼卵和仔稚鱼折算为鱼苗的换算比例,鱼卵生长到商品鱼苗按1%成活率计算,仔稚鱼生长到商品鱼苗按5%成活率计算,单位为百分比(%);E为鱼苗的商品价格。
2.2 渔业生物经济价值计算公式
渔业生物资源经济价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Mi为第i类渔业生物资源的经济损失额(元);Wi为第i类渔业生物资源的损失量(kg);E为生物资源的商品价格。
2.3 底栖生物经济价值计算公式
底栖生物经济损失按公式计算:
式中:M为经济损失额,单位为元(元);W为生物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E为生物资源的价格,按主要经济种类当地当年的市场平均价或按海洋捕捞产值与产量均值的比值计算(如,当年统计资料尚未发布,可按上年度统计资料计算),单位为元每千克(元/kg)。
3 应用实例
3.1 建设项目概况
以某油气开发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以上方法在经济损益分析中的应用。本项目新建7座平台,同步配套油气水集输管道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工程总投资307 870.3万元。根据海洋影响预测及海洋生态现状资料分析,建设生产平台和井口平台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鱼卵1.2×105粒,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仔稚鱼1.02×105尾,施工阶段悬浮泥沙及泥浆、钻屑排放造成鱼卵的损失为2.0×108粒,仔稚鱼的损失为1.69×108尾,施工阶段悬浮沙及泥浆、钻屑排放造成渔业资源损失为1.39 t,头足类损失0.14 t,甲壳类损失1.25 t。建设生产平台和井口平台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底栖生物0.21 t,铺设海底管线、电缆,施工造成底栖生物直接损失量为8.38 t。
3.2 环境经济价值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的规定[2]:①“占用渔业水域的生物资源损害补偿,占用年限20年以上的,按不低于20年补偿”,生产平台和井口平台属永久性占渔业水域,补偿年限按20年计算;②“一次性生物资源的损害补偿为一次性损害额的3倍”,施工阶段因开挖基槽和管沟,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害属一次性损害,按3倍进行补偿。
3.2.1 鱼卵、仔稚鱼经济价值计算
建设生产平台和井口平台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鱼卵1.2×105粒,每年经济损失约为600元,按20年补偿年限计算,鱼卵的经济损失共为1.2万元。
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仔稚鱼1.02×105尾,仔稚鱼生长至商品鱼苗按5%成活率计算,每年经济损失约为2 550元,按20年补偿年限计算,仔稚鱼的经济损失共为5.1万元。
施工阶段悬浮泥沙及泥浆、钻屑排放造成鱼卵的损失为2.0×108粒,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万元,生态补偿按3倍计算,鱼卵的经济损失共为300万元;仔稚鱼的损失为1.69×108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422.5万元,生态补偿按3倍计算,仔稚鱼的经济损失共为1 267.5万元。
3.2.2 渔业生物经济价值计算
施工阶段悬浮沙及泥浆、钻屑排放造成渔业资源损失为1.39 t,直接经济损失为1.74万元。生态补偿按3倍计算,渔业生物资源的经济损失共为5.22万元。头足类损失0.14 t,直接经济损失为0.18万元。生态补偿按3倍计算,头足类资源的经济损失共为0.54万元。甲壳类损失1.25 t,直接经济损失为1.56万元,生态补偿按3倍计算,甲壳类资源的经济损失共为4.68万元。
3.2.3 底栖生物经济价值计算
建设生产平台和井口平台占用的渔业水域每年损失底栖生物0.21 t,经济损失约为2 625元,按20年补偿年限计算,底栖生物经济损失为5.25万元。
铺设海底管线、电缆,施工造成底栖生物直接损失量为8.38 t,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48万元。铺设海底管线施工对底栖生物的损害属一次性损害,施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可恢复,因此补偿费按损失额的3倍计算,为31.44万元。
3.2.4 渔业资源经济损失统计
渔业资源经济损失额合计见表1。
渔业生物资源损失经济补偿额共为1 620.93万元。应将对渔业资源的补偿费用纳入环保投资。
3.3 环保设备与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保护设施及其投资按如下原则划分:
凡属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需要的专用设备、装置、监测仪器等,且专为本工程设置,其资金按100%列入环境保护投资,若非专为本工程设置,则按不同情况以20%~50%比例列入环境保护投资;生产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备或设施分别按不同情况以20%~50%比例列入环境保护投资。
根据上述原则,将本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直接投资费用列于表2。
本工程总投资30.78亿元,环境保护投资3 990.49万元。据此,该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为1.3%。本工程环保投资比例与已建成投产的各油气田工程的防治污染投资比例相比,环保投资比例相对较高,在该投资比例下的环保设备能够满足污染防治的需要。
3.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建设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等造成一定的直接影响,但其对工程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可恢复的。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建设将会对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如,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起到一定的作用。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投产后可为国家增加税收收入,增加出口创汇。使用海域与本海域的其他主要功能如渔业的兼容性也比较好,有利于海域整体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限度发挥。此外,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建设在建设和生产阶段将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强社会的系统功能,改善区域的整体环境。
因此,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其环保设施的设置与环保投资是合理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任务是通过分析环保投资及其所能收到的环境保护经济效果,重点评价工程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的环境经济效益,从环境经济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在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可衡量该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与经济实效,对于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佳,吴军年.矿区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7,1(3):33-36.
摘要:海洋生物天然活性成分的利用是研究开发海洋药物的基础和源泉开辟新的海洋生物资源。鉴于海洋生物活性成分所具有的特点,结合现代化学合成理论与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寻找新的活性成分来源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打破资源限制问题,解决制约海洋药物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海洋药物 生物活性 筛选
中图分类号:R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12-01
“海洋药物研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累和丰富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洋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现代的化学研究方法与多种生物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已成为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发展的主流,并且是今后数十年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趋势。
1 海洋生物活性的概念
生物活性成分,是指来自生物体内的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微量或少量物质。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则是指海洋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对生命现象具有影响的微量或少量物质、主要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功能材料等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产物。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希望在几十万种不同门类的海洋生物种群中发现其中蕴藏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特异、在诸如抗凝血、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抗氧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海洋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
2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
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大量活性天然成分,有的可以直接进入新药的研究开发,但有的活性成分存在着活性较低或毒性较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将这些活性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以期获得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新的化学成分。
筛选是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第一步。传统的筛选方法是利用实验动物或其组织器官对某种化合物或混合物进行逐一的试验,速度慢,效率低,费用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活性物质筛选逐步趋向系统化、规模化、规范化,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活性物质的筛选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目前国际上发明了以分子水平的药物模型为基础的大规模筛选技术,即使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分子作为大规模筛选中的作用靶点,来进行活性物质的筛选,这些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命中率高、费用低等优点,有的还可以用机器人进行操作。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方法。
3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源材料的培养
不少海洋天然活性成分含量低,原料采集困难,限制了该化合物进行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寻找经济的、人工的、对环境无破坏的药源已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紧迫课题。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全合成是解决药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已有不少海洋活性天然产物实现了全合成,如草苔虫内酯1和海鞘素B均已成功地进行了全合成,由于不少成分结构非常复杂,要进行全合成,难度大、成本高,不易形成产业化。采用人工养殖或模拟天然条件进行室内繁殖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已成功进行了草苔虫实验室繁殖研究。运用组织细胞培养和功能基因科隆表达也是解决药源问题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许多科学家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研究,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必将为生物资源开发展现广阔的前景。
4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生源材料的发掘
4.1海洋微生物资源
海洋微生物种类高达100万种以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也是陆生微生物无法比拟的。但能人工培养的海洋微生物只有几千种,不到总数的1%;目前为止,以分离代谢产物为目的而被分离培养的海洋微生物就更少。由于微生物可以经发酵工程大量获得发酵产物,药源得到保障。此外,海洋共生微生物有可能是其宿主中天然活性物质的真正产生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4.2海洋罕见的生物资源
生长在深海、极地以及人迹罕至的海岛上的海洋动植物,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成分和功能基因。在水深6000米以下的海底,曾发现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的大型海洋蠕虫。在水温90摄氏度的海水中仍有细菌存活。对这些生物的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4.3海洋生物基因资源
海洋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是由单个基因或基因组编码、调控和表达获得的。获得这些基因预示可获得这些化合物。开展海洋药用基因资源的研究对研究开发新的海洋药物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4.4海洋天然产物资源
海洋天然产物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资料,为海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①对已获得的上万种海洋天然产物进行多靶点和新模型的筛选,发现新的活性。
②对已获得的海洋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或结构改造。
③采用组合化学或生物合成技术,衍生更多的新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新的活性成分。
4.5海洋中药资源
海洋中药是我国中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民间长期用药经验的总结。历代本草中经现代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切的海洋药物有110多种,是寻找先导化合物和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从海洋中药中开发新药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周期短等特点。
5结语
海洋生物资源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有待深入开发的生物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化合物的多样性。发掘新的海洋生物资源已成为海洋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开辟新的海洋生物资源,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打破资源限制问题,解决制约海洋药物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林永成.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2] 易杨华.海洋药物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4,(9).
[3] 易杨华,焦炳华.现代海洋药物学[M].科学出版社.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观念上、技术上、效益上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洋科学发展观、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依法治海、科技兴海、进行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各项对策和措施.
作 者:孙悦民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524088刊 名:海洋信息英文刊名:MARINE INFORMATION年,卷(期):“”(3)分类号:P7关键词:海洋资源 海洋开发 海洋管理
考点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
考点1 冻干制品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含水量偏高:装入液层过厚、供热不足、真空不够、冷凝器温度偏高。(2)喷瓶:预冻温度过高或时间太短、供热过快,局部过热,可使部分内容物熔化为液体,在高真空条件下从已干燥的固体界面下喷出。
(3)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成团粒:冻干时形成干外壳,水蒸气很难升华出去,致使部分药品潮解,引起外观不饱满和体积收缩。一般黏度较大的样品更易出现这类情况。
考点2 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1)pH 应兼顾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刺激性的要求,同时亦应考虑 pH 对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影响。
(2)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洗眼剂和眼内注射溶液应与泪液等渗。
(3)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满足无菌,成品需经严格的灭菌,并不加入抑菌剂,一般采用单剂量包装,一经使用后不能放置再用。而用于无外伤的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不得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适当增大滴眼剂的黏度可延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从而增强药物作用。(5)混悬型眼用制剂大于 50 μm 的粒子不超过 2 个,且不得检出超过 90 μm 的粒子;沉降体积比≥0.9。
(6)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 10 ml;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得
金英杰,您身边的医考专家()
超过 200 ml。
(7)眼用制剂贮存应密封避光,启用后最多可用 4 周。考点3 眼用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1)调整 pH 的附加剂:常用的缓冲液有①磷酸盐缓冲液;②硼酸缓冲液;③硼酸盐缓冲液。
(2)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常用的包括氯化钠、葡萄糖、硼酸、硼砂等。(3)抑菌剂:常用的包括三氯叔丁醇、对羟基苯甲酸酯与丙酯混合物、氯化苯甲羟胺、硝酸苯汞、硫柳汞、苯乙醇。
本文对引入PBL理念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教学进行了探讨。
1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生物制药专业面向生物制药领域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相关行业, 毕业生以从事研发与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为主, 不仅应掌握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更应能胜任工程菌/细胞构建、发酵、分离纯化、制剂和质控等工艺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立足于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 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增设了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这一专业必修课, 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设计、研究和开发流程的整体认识, 实现对生物制药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梳理。该课程对生物技术药物自实验室研发至临床研究全过程的各技术环节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系统介绍, 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药学领域等多学科内容, 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是引领学生进入生物技术药物专业领域的重要起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 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宏观性强, 且以抽象性的设计性原则、规范化条款为主, 单纯依靠引入多媒体视听、讲授案例等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透彻理解, 对于建立药物研发和质控的整体观念、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设计新药开发方案要点、完成申报所需资料的任务更是难以胜任。因此, 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 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对社会岗位的适应性, 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可能的弊端
PBL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世纪初的建构理论——将知识的学习看做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重构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 (4) 因此,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改变了以“教”为主的观念, 主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通过设置典型“问题”, 引导学生从应用角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在相互的沟通协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不仅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观点, 也给了学生们相互交流、拓展思维空间的机会。
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 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药学复合人才, 其既要有术业专攻的技艺之才, 还应具备勤学善思的进取之心。自主学习技能关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如何使毕业生具备终生习惯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潜力也是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PBL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在传统课堂的教师、课本之外展开学习, 在“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认知水平, 用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最大程度地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启迪创造性思维, 进而促成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也自然而然地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学以致用。
此外, PBL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传统课堂上未能进行的锻炼机会, 譬如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 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有用的信息、展开逻辑推理;学生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理念的交汇中,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父母、师长的依赖心理,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决断、分工协作、相信团队的能力, 并学会与合作者分享学习成果。多项课程教学实践证实, PBL教学法确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5) (6) (7) (8)
然而世上并无完美之事, PBL教学模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9) (10) 主要包括: (1) PBL学习跨学科综合性较强, 对低年级学生或一些专业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 面对“问题”可能无从下手, 只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反而破坏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2) 学生的知识基础、心智水平和实践经验毕竟有限, 单纯的“学生为主”可能使学习走入误区, 即自主讨论也需要教师的启发和指导, 然而教师的过多介入又可能打断学生思维、干扰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3) 由于小组中各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存在差异, PBL教学效果的反馈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某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或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变成“浑水摸鱼”, 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反而导致对学科失去兴趣,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根本无法回忆起任何相关的理论知识。 (4) 目前的教材多以传统教学模式编著, 只依靠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自行设计PBL相关的学习问题, 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 课后缺乏相应教材对学生的引导, 这种不配套的学习可能影响PBL教学效果。
3 基于PBL的启发式教学在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权衡PBL的利与弊, 结合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特点, 可以引入PBL的理念、以典型案例为指导、采用“师生并重”的启发型模式, 从以下四点展开教学。
(1) 构建典型问题。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去发展问题是普遍认可的问题构建标准, 这要求教师备课要精心准备讲授内容——既要言简意赅、又要明确后续用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点。问题构建首先应尽量从学生的既有实践经验的中搜集素材, 可以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已做过的实验,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经验、认识当前问题;在强调问题真实性的同时, 还应注重趣味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在兴趣导向下查阅资料、收集信息, 并给予足够的思维空间、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2) 引导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一般以4~6人为单位进行, 对于涉及知识点少、相对简单的问题, 可安排5~10 min左右的课堂时间讨论, 然后请小组代表说明各组的讨论结果, 并当堂点评;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复杂问题, 可先由教师做出初步分析、引导小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再由学生课后收集资料、集体讨论, 并整理成果、撰写为书面论证材料。
(3) 展示学习成果。各小组的讨论成果不仅应形成书面材料, 还可考虑以多种方式做出展示, 如请两个意见不同的小组展开辩论、或各小组以PPT形式做seminar报告等。通过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阐述的过程中, 也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解读是否到位, 对理论的领会是否正确, 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方案, 针对暴露出的薄弱知识点重点讲解、并加强复习巩固。
(4) 进行综合评价。此阶段是对PBL学习成果的总结, 可以先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再由教师总结评价。需要注意评价的对象不仅是书面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还包括文献调研能力、小组内协商合作情况、各成员责任心和创新性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评判得失, 进一步活跃和拓展思维空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授课实例具体说明:
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点, 可采取课堂提问、当堂讨论和评价的形成。如, 生物学活性测定是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首先说明常用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哪些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其测定原理是什么?再引导回顾以往学习中开展的实验项目——胰岛素、尿激酶等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效价测定,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效价测定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选一项做过的实验进行分析, 说明实验中是否涉及生物学活性测定、其方法属于哪一类、原理如何、最终实验结果反映的情况等。讨论结果由小组代表口头阐述后, 教师做总结归纳, 这样的随堂讨论有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 引导学生从应用层面理解基本知识点、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解决了基本问题, 在对各小组的总结评价基础上, 教师可再次提问:胰岛素和尿激酶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不同, 它们各自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对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进行评判?方法学验证如何进行?既然不同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 那么在选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如果现在有一种新药需要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 如何根据药物性质设计实验?这些问题相对复杂且涵盖面更广, 回答时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样以4~6人组成小组, 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展开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制作PPT, 在1~2周后安排一次课堂演示, 由小组代表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及最终结论, 进行自我评价评分。在每组发言完毕后, 由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和评价、有疑义之处再行讨论, 小组相互给予评分评语。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的优缺点, 并指出有待提高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归纳出解答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原理与方法, 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建构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结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课程设置于三年级下学期, 学生此时已学习过大部分专业课, 对生物制药相关知识有了一定认识, 而课程本身就可看做对生物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学、生物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的综合应用阐述, 强调药物实际开发、生产中对既有知识的统筹运用, 是一门总结课、应用课。充分利用课程特点、向传统教学中融入PBL理念, 在保证理论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调动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兼顾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独立性, 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下, 帮助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对接, 进而提升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等综合素质, 并活跃和拓展思维空间。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情况来看, 基于PBL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下, 大部分学生对于“案例分析”题目的解答分析更为深入合理、归纳总结、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今后的教学中将坚持这一有益模式, 进一步调整讲义内容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并构建设计性更强的综合性应用问题,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是高等院校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专业课程, 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药学等多学科交叉, 内容实践性强且发展较快。着眼于本课程特色, 采用基于问题学习 (PBL) 的启发型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与开发,应用能力
注释
11 Barrows HS, Tamblyn R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unit[J].J Med Educ, 1977.52 (12) :1002-1004.
22 Allareddy V, Havens AM, Howell TH, 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assessment tool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 in dental education[J].J Dent Educ, 2011.75 (5) :665-671.
33 朴光春, 陆峰.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 (12) :2621-2622.
44 秦枫, 洪卫, 郎曼.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3 (7) :70-75.
55 彭芬, 刘李豫.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实践——以“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育, 2013 (3) :65-67.
66 冯艺萍, 吴钢.浅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 (1) :207-208.
77 陈放, 王健, 朱俊, 等.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3.21 (6) :1254-1256.
88 王君明, 贾玉梅, 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 2011.27 (4) :48-50.
99 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4.12 (3) :170-173, 188.
【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推荐阅读:
新宁县中医医院合理用药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06-13
抗菌药物应用测试题11-29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09-22
抗生素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的应用11-0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自查报告09-10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考核试题11-1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11-10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10-22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12-09
急救药物的顺序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