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与完美主义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精选12篇)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 篇1

在强迫症人的人格特征中最显著的人格特质是过于追求完美,这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上,如在摆放物品时总是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规则摆放,不能有丝毫瑕疵,吃饭时餐桌上也必须保持一尘不染,不能有任何灰尘等,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类似的不完美,如果每件事都力求做到完美,那么一个人活得会有多累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每件事都尽心尽力,都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过分追求完美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完美,也只是由于这种过于追求完美主义的心态造就了很多人内心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并最终成为强迫症产生的心理根源,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通过对接待过的上万例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这些求助者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自己观念的偏差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也是完美主义心态。

那么,完美主义是如何导致强迫症的发生的呢?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 篇2

1.1 相关概念

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m) 是一种苛求完美的人格特质。Adler认为, 追求完美是先天的, 是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1]。Burn认为, 完美主义是对自己设立过高的标准期望, 然后又过度要求自己去追逐这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从而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2]。完美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认为追求完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 追求完美的动机的取向不同, 会导致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和社会利益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社会利益型是有益于社会, 有希望使个体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健康生活方式, 其他三种都意味着个体的心理失调[3]。

强迫症状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是指以强迫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思想冲动、意向和行为症状。当强迫症状严重到了引起强烈的焦虑、不安并且 (或者) 显著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 就形成了强迫症[4]。也就是说强迫症是指强迫的严重状态[5]。心理学家对强迫症状的发现研究始于1938年, 法国精神病学家Esquirol首次报告一例强迫性怀疑的案例, 并把他归入“单狂”一类。而当时以妄想为几乎唯一症状的病也叫单狂, 可以推断, 强迫症观念与妄想在那时尚未区分。1861年, Morel创用“强迫观念”一词, 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疾病。1866年, 他将其命名为强迫症[6]。

1.2 研究背景

近年来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很多, 常保瑞研究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杀意念的关系[7];苗培所探究的极度兴奋性、消极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的关系[8];张秀阁做了完美主义与青少年学校适应性的研究[9];还有方新和钱铭怡所做的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的相关性研究[10]等, 完美主义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密切。但是关于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研究还仅限于我国学者周雪婷、张斌等对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的关系述评, 该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是强迫症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在对强迫症进行治疗时, 应该对完美主义心理特征加以重视。

1.3 问题提出

国内和国外的学者对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状的深层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这两种人格特质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尚不十分明确。由于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社会群体, 大学生群体中, 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的关系将更加显著。国内已有研究证实, 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之间明显存在相关[11], 但是没有具体分析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希望能引起大众媒介的关注, 尽早预防由此类原因引起的心理疾病。所以很有必要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状进行深层研究, 弄清两者究竟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河南某本科院校23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224份, 问卷回收率为97.3%。其中大一学生65人, 大二学生55人, 大三学生59人, 大四学生45人, 男生70人, 女生154人。

2.2 研究工具

(1) 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Frost编制原版, 訾非和周旭参考香港大学Cheng的译本, 根据大陆中文习惯进行修改, 于2006年完成信效度检验。共27个题目, 包含五个维度, 分别是担心错误维度 (包括6、9、10、15、16、18共6个条目) 、条理性维度 (2、4、5、20、22、24共6个条目) 、父母期望维度 (1、7、14、19、27共5个条目) 、个人标准维度 (3、8、12、13、17、23共6个条目) 、行为的疑虑维度 (11、21、25、26共4个条目) 。采用五级计分制, 分数越高越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0.81, 重测信度为0.63-0.82, 效标效度所测得的相关与CFMPS英文原版的研究结果相似。

(2) 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

由齐晓栋、吴明霞等人于2005年编制。该问卷共有18个题目, 主要4个维度构成, 分别为性强迫观念 (3、6、10共3个条目) 、完美化强迫信念 (4、8、13、16共4个条目) 、强迫行为习惯 (7、9、11、12、14共5个条目) 、一般强迫性思维 (1、2、5、15、17、18共6个条目) 。采用五级计分制, 分数越高, 强迫症状就越明显。正式问卷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5-0.79, 本问卷的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后的后半信度为0.82, 结构效度方面各维度因子的相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3 施测与数据分析

以班为单位, 对所选被试施测, 在问卷书面指导语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测试, 当场收回问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

3. 结果

3.1 大学生完美主义得分状况分析

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量表上的平均分为78.83, 处于中等水平。而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分水平表现为:具有较高的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为疑虑, 担心出错则处于中等水平。其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

3.2 大学生强迫症状总体测量得分

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总量表上的平均分为34.73, 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在各个分量表上得分水平表现为:完美化强迫信念处于中等水平, 一般强迫思维、性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习惯则处于低水平。其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

3.3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相关分析表明, 大学生在个人标准、担心出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与强迫症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及强迫症状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p<0.01) , 完美主义总分与强迫症状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显然, 大学生在担心出错维度和个人标准维度上的得分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强迫症状各维度得分及总分, 即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各项具体得分情况见表3。

3.4 完美主义高分组和低分组强迫症状得分比较

将224名大学生按完美主义总分从低到高排序, 从高到低取总人数的27%作为完美主义高分组, 由低到高取总人数的27%作为完美主义低分组, 完美主义高分组和低分组在量表各个维度和强迫症状总分上差异显著, 说明完美主义高分组比完美主义低分组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具体得分详见表4。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 大学生完美主义状况整体良好, 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12,13], 也与我们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14]。这可能是以为大学生一般都是18-25岁的青年人, 他们活泼开朗, 有朝气。进入或离开大学, 既是对能力的一种肯定, 也是未来奋斗、理想起飞的平台, 所以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 对未来有着无穷的冲劲与内在驱力, 必然会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 力求达到完美状态。

本研究还表明, 大学生有着中等偏弱程度的强迫症状存在。开始或者结束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他们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 更有条理, 就会强迫自己实施一系列的计划, 去涉及以前从未涉及或不愿涉及的领域。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强迫感, 但经过高中三年的积淀和大学生生活的历练, 他们逐渐有能力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所以, 尽管有许多事情必须去做, 但他们的强迫症状只处于中等偏弱水平。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 大学生在担心出错维度和个人标准维度上的得分与强迫症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强迫症状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如果大学生在担心出错维度上得分较高的话, 那他们必然会对所做的每一件事仔细、重复进行检查, 由此极易导致强迫症状。而个人标准高的个体发生强迫症状的几率则更高, 因为个人对自己的过高标准要求会促使个体更为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强迫症状。由此可见, 大学生在担心出错和个人标准维度上的过高和不合理要求, 会导致强迫症状的发生, 对强迫症状有很好的预期作用。

完美主义高分者在强迫症状各维度以及强迫症状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这说明完美主义倾向高性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强迫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高完美主义者会力求高标准的完成任务[15], 这种高标准要求包括条理性高, 灵活性差, 要求水平高, 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个体产生强迫症状。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

完美主义倾向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预测大学生强迫症状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这有利于解释高低完美主义倾向性对个体强迫症状的影响, 为预测不同完美主义与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的强迫症状提供指导。但完美主义只是强迫症状发生、发展的诱因之一, 至于严重强迫症状出现的具体原因以及发病机制,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和强迫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 (CFMPS) 和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对2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完美主义总量表上的平均分为78.83, 而其在强迫症状总量表上的平均分为34.73个人标准、担心出错维度与强迫症状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完美主义总分与强迫症状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 (p<0.05) , 完美主义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强迫症状各维度及总分上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状况整体良好, 但有中等偏弱程度的强迫症状存在;担心出错和个人标准维度能够预测大学生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完美主义高分者比低分者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张梓琳 完美强迫症 篇3

从跨栏运动员到理科高材生,从世界小姐到欧莱雅全球代言人,这个娱乐圈的知性异类,几乎没有任何炒作的寂寞女孩一夜爆发,靠的就是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自我标准。

首次触电大银幕,活脱脱的大美女挑战硬气累累的牛仔裤伤痕扮相,平衡4大硬汉纠葛,气宇轩昂。

那眸在伤痕下坚毅的眼神,不单是程式化的剧本塑造,更是一个崭新的张梓琳,野心初现。

美女被虐 “演员需要自残”

一次演电影,活脱脱的大美女挑战被虐的伤痕戏份,更围绕在4个男人之间,平衡4大硬汉纠葛,成为剧情最重要的逻辑线索。

阳光,勇敢,热情,不惧世俗眼光,这是张梓琳对韩晓惠(剧中人物名)的理解。“她爱上了一个因为溺水而显得木讷的硬汉。我需要做的不仅是展示美丽,类似被虐的戏份,都需要自残式的付出,但这是一个演员该做的牺牲。”

在海边的奔跑镜头是导演给这个曾经的跨栏运动员特意加的戏,消失多年的对于跑步的执着顿时热上心头,张梓琳甚至做到了忘我地跑赢了摄像机。

与其说那是一场戏,《famous》更愿意理解为那是梓琳对未来的追逐,对于未来和梦想,那股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促使她还想跑得更快一些,再快一些。被人拖,被人扔,浑身淤青,散乱的头发,一切都沉淀在《硬汉2》大大的海报里,张梓琳被划伤的身体和倔强眼神。

敢脱敢裸敢花瓶

在这个男人戏里,她是一个平衡者。花瓶?有什么不好!

张梓琳不在意被看成花瓶,这场电影带给她的更多的是新鲜感。梓琳进剧组第一天,就和刘烨拍情侣的戏。眼睛里要流露出对刘烨的喜爱。没有任何训练,导演要她本色演出,她想想曾经站在台上经历的无数场面,慢慢地也就适应了。

全裸出镜、拒用裸替。《硬汉2》里,张梓琳被提及最多的是那场裸戏。

“除了演技和努力,我不用任何其他途径来获得观众的支持。我的支持者懂得我的率真和用心,裸戏并不是问题,如果我没有用心去演每一场戏,那才是问题。”对一切认真,这是世界小姐的“后遗症”。

拍电影比张梓琳想象得更有意思,“我原来以为我演不了戏,在镜头前我成了另外一个人,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没有任何实习,导演就是想要她那自然的感觉,与刘烨见面第一天直接开拍,演一对情侣。“你知道这有多难,我要表现出对他欣赏和喜爱。”好在第一天没有特别亲密的戏,梓琳特别清晰地记得,俩人在青岛市区开着一辆小红车,一堆工作人员和摄影车、灯光车跟着他们来回转,那种场面从没见过。

影片中张梓琳在刘烨家中表白的那场戏极为重要,她没有任何激情戏的经验。刘烨告诉她大胆放手去演,把男主角的迟钝和女主角的热情表现出来。拍摄中,第一次触电的张梓琳大胆加入了和刘烨激吻的戏份,“在我扑上去的那一刹那,我分明看见了刘烨眼中的惊恐。”这段突如其来的吻戏让导演笑开了花。本来刘烨饰演的老三很木讷,突如其来的激吻把刘烨吓了一跳,却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北京女孩的华丽转身

从大学生到模特界的宠儿,张梓琳在自己笔直的路上来了个漂亮的转弯。

她快速成名的背后,虽然有为她加分的相貌和身材,但从容心态和稳重的自信心都与知识的积累有着直接关系,她身上散发的知性气质,是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个圈子里存在良久的话题,是模特的年龄普遍偏小。“我觉得她们想做模特没有问题,但不要因此放弃了学业。要知道,模特不只是漂亮脸蛋,还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这是张梓琳给后来人的建议。倘若当年放弃了学业义无反顾投到模特圈,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张梓琳了。

2007 年12月,中国三亚。在106个国家及地区的佳丽中,张梓琳并不是最惊艳的一个,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从容仪态、知性气质令她成为首位夺得世姐冠军的“中国小姐”。

赛间大大咧咧、性格爽快的北京女孩张梓琳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欢。她帮着各国佳丽买电话卡,为手机充值,还跑到网上帮她们选购中国衣服。逛街时当向导,耐心地帮大家做翻译。总决赛前,有几位佳丽不止一次地告诉张梓琳:“ZILIN,YOU ARE MY MISS WORLD.(梓琳,你是我们心目中的世界小姐。)”当时她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可以当选,但感受着她们的友善,还是觉得很开心。决赛当晚,她站在舞台上对自己说:“梓琳,即使没有任何奖项,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已经是好朋友心中的世界小姐,这足够了。”

大赛结束后,娱乐评论人谭飞在博客中“直言不讳”地评价:“这样水平的美女一抓一大把,她的缺点是偏瘦,看不出身材。‘曼妙’两字简直就跟她不沾边。”

对于类似的质疑,张梓琳拿出了北京姑娘的自信:“我觉得我当之无愧。”她在官方网站、各个国家的选美论坛都排名第一,这是其他国家的网民自发投票。“有80%的评委都评我是第一名,这是世界小姐官方告诉我的消息。我非常惊喜,当时是在本土作战,我还以为我赢不了。”

是什么让她赢了?内地“模特教父”李小白评价她既有古典优雅的一面,又有开朗活泼的气质,罕见地符合了东西方双重的审美标准。北大附中、北京科技大学的读书背景,让她在浮华的社会中保持一丝难得的“书卷气”。而一年职业模特的工作,让梓琳学会在舞台上如何优雅的微笑;如何漂亮的转身;学会了如何在镜头前展现最完美的自己;也对衣着等细节方面更有经验。

世界小姐组织机构主席莫莉夫人非常喜欢这个新任的冠军,她在和友人打电话的时候,这样夸张梓琳:“她表现很好,人缘也好,她的胜利是在Inside(内在)而不是Outside(外在)。”

对跨栏的巨大热情

张梓琳曾经练过十几年的体育,一提到那段经历,她会有陷入回忆之中的走神,她毫不讳言,对跨栏她曾经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从小学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到体校训练。同学学习的时候她在训练,同学休息的时候她在学习。晚上写作业到半夜。永远有功课被落下的恐惧。在田径场上是单调的跑步跨栏,跑步跨栏,好像要跑一辈子。

张梓琳最大的失败的回忆也是关于体育。训练了一整年,起早贪黑,没料到决赛的时候,跑着跑着摔了一个大跟头。

“你知道吗,那个时候没有人为你伤心,所有的荣耀都是第一名的。你辛苦一整年都白搭了”。练体育给她最大的体会是,永远不要一定争第一,要力所能及,不然就会承受不了失败。

梓琳不难为自己去争。当有人问她,“你厉害还是奥运冠军厉害。” 梓琳颇有感慨,她说当然是奥运冠军厉害。练体育没有极大的热情,根本不可能坚持。而奥运冠军对她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当刘翔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黯然退出时,张梓琳立刻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支持刘翔。她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刘翔为什么不能试着跑一下。她希望大家不要责备刘翔。作为一个前专业运动员,张梓琳在那个时刻感同身受。

拍完照的张梓琳就像卸下了戎装。

这个永远注重自己形象的女孩会有一点点松懈。梓琳是典型北京女孩的调子,说话嘎巴脆,和朋友聊起天来,说起自己去韩国旅游,“哎呀呀,各种无奈”。

梓琳喜欢聊美食。和熟悉的化妆师聊起床怎样才能喝一碗热粥,如何泡好一杯奶茶。这种生活上的小趣味让她觉得温暖。

她看的书很简单,时尚杂志,心灵鸡汤。恐怖片从来不看。就像她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从小就乖,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我不是束缚”,她说。

张梓琳是个慢性子。她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长颈鹿,长,特别温柔,慢吞吞的。什么事情都不着急。也没什么可着急的。梓琳说自己的缺点就是没有远大梦想。当世界小姐当然是荣耀,如果没有这个偶然的机会,当个白领,好像也不错。问起她的感情生活,她心目中的理想对象一定要阳光健康,善良得像“世界先生”。

不为人知的世姐负担

抬头,抿嘴,恰到好处的弯起的眼睛,这是世界小姐的标准笑容。

2007年,张梓琳成了世界小姐。那一晚上的荣耀,是她人生转弯的印迹。但谁又知道,世界小姐的背后流淌着怎样的责任感和辛酸。

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光环。在任职“世界小姐”的日子里,张梓琳需要飞往世界各国从事慈善工作。在富裕发达的国家地区做募捐,去贫困地区看望儿童。在任期内,梓琳的募捐的额度非常高。一年零一个星期的任期比很多世姐都长,行程又相当紧密,曾经在七天之内去了将近二十个国家做活动,工作强度难以想象。张梓琳曾经像背诵一样对着镜头用英语一遍遍的请人募捐,兴奋得不知疲倦。

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个很贫困的城市,张梓琳曾去访问艾滋病孤儿,看到四五岁的小孩子学习编织书包、玩具,做手工画拿出去卖,贴补养育他们的艾滋病之家。她常常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忧郁,但也看到他们的笑,从聊天中,她讶异于这样的孩子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次,我在七天之内去了将近二十个国家,由此成为募捐最多的世界小姐。不久前,她参与了孤独症儿童公益片的拍摄。和孤独症孩子一句话都要沟通数次,我突然明白原来接触到一个人的内心那么难。”

那些患有艾滋病的非洲小孩,“眼中的忧郁我能感觉得到,他们对未来的渴望让我震惊。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最感激世界小姐的光环,那便是有机会去聆听这个世界最脆弱又最有生命力的声音。”

娱乐圈中的奇迹

世界小姐是把双刃剑,它让张梓琳一夜成名,生长在无与伦比的完美仙境,但同时也是捆住美丽的负担,封闭着一切可能冲破禁忌的可能。所以,张梓琳像猎人一样,精确地捕捉可能不利于她形象的一切信息,完美强迫症,这是张梓琳对自己的精神定义。

从世界小姐到欧莱雅全球代言人,这个在娱乐圈近乎没有任何炒作的寂寞女孩一夜爆炸,靠的就是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自我标准。

首次触电大银幕,活脱脱的大美女挑战硬气累累的牛仔裤伤痕扮相,平衡4大硬汉纠葛,气宇轩昂。那眸在伤痕下坚毅的眼神,不单是程式化的剧本塑造,更是一个崭新的张梓琳,野心初现。

名牌大学的学历、数量为零的负面新闻、第一次演戏就登陆大银幕、全世界所有女人都羡慕的时尚大牌代言。除此之外,张梓琳还参与国家形象片的拍摄,她作为唯一的中国女孩出镜。娱乐圈里这样的奇迹,几十年只有一个张梓琳。

丁晟谈张梓琳

她从没演过戏,所以我选择她

“选择这个角色的时候,我基本上没考虑过当红女演员。刘烨这个角色头脑简单,像是一个小孩,我需要一个跟他有类似感觉的清纯、干净、朴素的女孩和他成为一对。观众对这个演员了解得越少越好。

基于刘烨186米的身高,我决定找模特。我发现中国模特圈里各种各样的冠军非常多,却只有一个世界小姐。”导演丁晟看到张梓琳的广告时,非常满意她的气质,见了真人后觉得这个女孩子一点也不装。电影拍完更是对张梓琳大加赞赏:“她从没演过戏,我当时想试试看,她给了我惊喜。”

走秀跟拍电影不同,跟男主角刘烨、焦恩俊等比起来,张梓琳的嫩写在了脸上。不过丁晟没有浪费这位“世界小姐”,非常喜欢给她脸蛋的特写,那双长腿也重点展示。

拍广告出身的丁晟讲究唯美,强调光线的运用和画面的质感。他镜头下的女主角必须是清新完美的,并为此不惜细节,于是有了梓琳穿着一袭白裙给刘烨过生日那场戏。

张梓琳在片中大胆追求“傻子”老三,“老三虽然看起来很傻,但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是个有正义感的男人。现实中,我也可能会爱上这样的英雄。”张梓琳言语中透着直率。

在一群硬汉的戏份中,她并非仅仅充当花瓶的角色,在影片中,梓琳也有扇人巴掌、踢人的“动作戏”。而她在生活中从来没打过人,和散打冠军柳海龙对戏时,张梓琳无论怎么踢他,都被他说像是挠痒痒。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 篇4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对流层大气化学模式(TACM)耦合, 建立区域气候化学模拟系统(RegCCMS), 用以模拟研究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利用RegCCMS模式对2003年1月和7月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 我国黑碳气溶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北、山东等地, 1月份浓度最高值中心在四川, 达到4 μg・m~(-3);而在7月则出现在华中地区, 高值中心值为3.5 μg・m~(-3).地面浓度的季节差异不是很明显.1月和7月由黑碳气溶胶所造成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389 W・m~(-2)和-1.18 W・m~(-2), 局部地区达到-4~-4.5 W・m~(-2).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 考虑黑碳气溶胶的第一间接气候效应后, 使得近地面气温下降, 降水减少, 1月变化的平均值分别为-0.025K和-0.0027 mm・d~(-1), 7月变化的平均值分别为-0.16K和-0.095 mm・d~(-1), 在不同季节和地区,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作 者:庄炳亮 王体健 李树 ZHUANG Bing-liang WANG Ti-jian LI Shu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8(5) 分类号:P402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第一间接辐射强迫   第一间接气候效应   区域气候   大气化学   Black carbon aerosol   The first in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The first indirect climate effect   Regional climate   Atmospheric chemistry  

★ 中国地区民间谚语

★ 中国地域文化的结构和解构

★ 黑素皮质素受体1的结构和功能

★ RegCM3对中国地区气候的数值模拟

★ 结构植物学在中国的五十年发展

★ 中国蒙养院与日本教育的区别与反思

强迫症自我检测 篇5

导读: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病人反复出现的明知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但主观上又无法摆脱的观念、意向的行为。其表现多种多样,当一个人出现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常怀疑被污染,反复洗手;反复回忆或思考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担心由于自己不慎使亲人遭受飞来横祸;对已做妥的事,缺乏应有的满足感„„ 强迫症检测 强迫症治疗 强迫症心理

由于强迫症患者有明显的心理冲突,存在强迫与反强迫的对立,患者深感痛苦,而正常人却难以理解,为此,常常影响到人际关系或家庭的幸福。那么,强迫症是否能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进行检测呢?下面就介绍一种简单检测方法,请你根据最近一周以内的下述情况和感觉进行评定,评分标准分为5级:没有评为0分;很轻评为1分;中等评为2分;偏重评为3分;严重评为4分。

评分方法:将各条目的分值相加,根据我国的正常值标准,总分超过20分,应考虑有强迫症的可能,建议您到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1.我常产生对病菌和疾病毫无必要的担心。

2.我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3.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4.我觉得自己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5..我常常没有必要地对东西进行过多地检查,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6.我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7.我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8.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摆脱。

9.我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10.我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11.我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2.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而做出尴尬的事。13.我经常迟到,因为我没有必要地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某些事情。

14.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我会感到心烦意乱。15.我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6.有时我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者有伤害他人的冲动。

17.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18..当我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的消息时,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强迫症自测表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强迫症随着压力在人类社会肆意横行,成为心理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那么你有没有患上强迫症呢?以下是强迫症的自测表,你可以测测自己有没有强迫症的症状。

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难以作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一个动作;

12、常怀疑被污染;

13、总担心亲人,做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15、习惯反复说一句话或同一个名字,或者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反复散步。

16、戴耳机的时候必须看清了左右才戴;

17、定闹钟5分钟一次,但还是不肯起;

18、怀疑门没锁;

19、看到别人没把黑板擦干净就觉得别扭;20、考试成绩出来后不敢查;上述症状中如果你出现了4种及以上,你可能就患上了强迫症,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即使检查结果证明你没有患上强迫症,你也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多加一道保险。对于那些患有强迫症的朋友可以选择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平虑解迫安神剂进行治疗。[1]

国际通用的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标准量表:[2]

指导语:1-5题是强迫思维,6-10题是强迫行为,请依照你主要的强迫症状作答,并在题目上圈选适当的数目。姓名: 日期: 主诉的强迫思维:

1、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思维上?每天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思维(回答此项,则第2、3、4、5、题也会选0;所以请直接作答第六题)

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思维)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思维)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2、您的强迫思维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思维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回答此题时,请想是否有任何事情因为强迫思维而不去做或较少做)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3、您的强迫思维给您带来多大的苦恼或困扰? 0=没有

1=轻微。不会太烦人。

2=中度。觉得很烦,但尚可应付。3=重度。非常烦人。

4=极重。几乎一直持续且令人丧志地苦恼。

4、您有多少努力对抗强迫思维?你是否尝试转移注意力或不去想它呢?(重点不在于是否成功转移,而在于你有多努力对抗或尝试频率有多高)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2=用些许努力去对抗。

3=屈服于所有的强迫思维,未试图控制,但仍有些不甘心。4=完全愿意屈服于强迫思维。

5、您控制强迫思维的能力有多少?您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的效果如何?(不包括通过强迫行为来停止强迫思维)0=完全控制。我可以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只要花些力气与注意力,即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2=中等程度控制。“有时”能停止或转移强迫思维。3=控制力弱。很少能成功地停止或消除强迫思维,只能转移。4=无法控制。完全不能自主,连转移一下强迫思维的能力都没有。主诉的强迫行为:

6、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强迫行为上?每天做出强迫行为的频率有多高?

0=完全无强迫行为(回答此项,则第7、8、9、10题也会选0)1=轻微(少于一小时),或偶尔有(一天不超过8次)

2=中度(一至三小时),或常常有(一天超过8次,但一天大部分时间没有强迫行为)

3=重度(多于三小时但不超过八小时),或频率非常高(一天超过8次,且一天大部分时间有强迫行为)

4=极重(多于八小时),或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次数多到无法计算,且一小时内很少没有多种强迫思维)

7、您的强迫行为对社交、学业成就或工作能力有多大妨碍?(假如目前没有工作,则强迫行为对每天日常活动的妨碍有多大?)0=不受妨碍

1=轻微。稍微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整体表现并无大碍。2=中度。确实妨碍社交或工作活动,但仍可应付。3=重度。导致社交或工作表现的障碍。4=极度。无能力应付社交或工作

8、假如被制止从事强迫行为时,您有什么感觉?您会多焦虑? 0=没有焦虑

1=轻微。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只是稍微焦虑。

2=中度。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有中等程度的焦虑,但是仍可以应付。

3=严重。假如强迫行为被阻止,会明显且困扰地增加焦虑。4=极度。假如有任何需要改变强迫行为的处置时,会导致极度地焦虑。

9、您有多努力去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停止强迫行为的频率?(仅评估你有多努力对抗强迫行为或尝试频率有多高,而不在于评估您停止强迫行为的效果有多好)

0=一直不断地努力与之对抗(或症状很轻微,不需要积极地对抗)1=大部分时间都试图与之对抗(超过一半的时间我都试图与之对抗)2=用些许努力去对抗。

3=屈服于所有的强迫行为,未试图控制,但仍有些不甘心。4=完全愿意屈服于强迫行为。

10、您控制强迫行为的能力如何?您停止强迫(仪式)行为的效果如何?(假如你很少去对抗,那就回想那些少数对抗的情境,以便回答此题。)

0=完全控制。我可以完全控制。

1=大多能控制。只要花些力气与注意力,即能停止强迫行为。2=中等程度控制。“有时”控制强迫行为,有些困难。

3=控制力弱。只能忍耐耽搁一下时间,但最终还是必须完成强迫行为。4=完全无法控制。连耽搁一下的能力都没有。

选择完毕请将回答的每道题目前边的数字相加得出分数,说明如下: 轻度严重6-15分(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6-9分)处于轻度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其症状已经对患者的生活、学习或职业开始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的症状会随着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断的波动,如果不能尽早的解决,很容易会朝着严重的程度发展、泛化,此时是治疗效果最理想的时期,建议尽早治疗。

中度严重16-25分(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10-14分)这属于中等的强迫症状,表示症状的频率或严重程度已经对生活、学习或职业造成明显的障碍,导致患者可能无法有效执行其原有的角色功能,甚至在没有出现有效的改善前,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必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重度严重25分以上(单纯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仅需要15分以上)此时,患者的强迫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完全无法执行原有的角色功能,甚至连衣食住行等生活功能都无法进行。通常患者已经无法出门,将自己禁锢家中,无时无刻都有强迫思考,无时无刻都在执行强迫行为。重度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症状,通常需要强制治疗

 王祖承。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pp:159-163  张明园。1998年

强迫症的表现 篇6

病人害怕丧失自控能力,害怕会发疯,害怕会做违反习俗甚至伤天害理的事。

2、强迫性计数

患者每遇到一些具体有数量的具体对象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计数,如走路是要数自己的步数、高楼的层数等,有时数过一遍,或中间感到不对,还要从头数,数第二遍,第三遍,明知没有意义,但必须数,无法摆脱。

3、强迫性检查

患者为减轻强迫性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如检查门窗、电门、煤气开关、炉子的盖等。如有一病人反复检查身上是否带有火的东西如火柴、火机,总感觉火要从缝里串出来,因此每天花在检查的时间至少半小时甚至几小时,病人为此感到很痛苦。有的病人反复检查自己的信件、便条、笔记等,唯恐有错。有的病人反复追问家属,要求家属对同一个简单的问题反复回答和给予保证,纠缠不已,令家属反感。

4、强迫性怀疑

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没有必要,但又不能摆脱。例如:出门时本来是门已经锁上了,但病人检查一遍、两遍、三遍……如此反复,还是不放心。本来煤气已经关上了,但病人怀疑是否关上了,须检查多次,刚说过的一句话或做的事。总怀疑自己是不是确实说过或做过,怀疑自己说错了或做错了。与偏执人格的猜疑不同,后者指不信任别人,总怕人家有什么坏心服。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使病人对自己的言行反复检查。

5、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症患病之初,强迫行为是简单的,只不过是某些动作,以减轻不安和焦虑,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些动作不足以缓解焦虑,于是有增添了新的内容,变的复杂化,成了有固定格式的行为组合,病人必须按照仪式的程序操作,少有差错,必须从头做起。有的病人出门时,必须先迈右脚,走两步,再退一步,然后才能出门。如果有一个地方错了,必须从头来,否则感到强烈的不安。有的病人穿衣必须按一定的程序穿,如果哪一个程序出错,必须脱了再从头来,因此早晨穿衣要花1~2小时的时间。

6、强迫性洗涤

完美男孩,强迫倾向 篇7

初见肖平时,感觉小学四年级的他有着一般孩子少有的成熟。一进门,肖平就彬彬有礼地从父母身后闪出,对我一鞠躬,然后指着一边的椅子问:“请问,坐这里可以吗?”望着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的他,我暗自思忖,这孩子有着怎样的心理困扰呢?

一家人坐定后,肖平的妈妈先开了口,说孩子原先就特别在意细节,进入四年级后,这个问题越发凸显。他总是不停地擦作业本,总嫌自己写得不好,一个晚上翻来覆去,原本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则需要一个半小时。另外,他素描班的老师也反映说,肖平绘画基础不错,但速度太慢,太追求完美,总是用橡皮不停地擦。妈妈有点担心,不知孩子出了什么状况。爸爸补充道,孩子虽然懂事,但总是不够阳光,不够开朗,缺乏这个年龄阶段的活力,希望我能帮助和引导孩子提升正能量。我注意到,当爸爸在说这番话时,肖平的嘴边扬起一丝不易觉察的不屑。

我缓过神来,发现肖平爸爸仍执着地追问着我:“老师,您说,我这要求高吗?我不要求孩子成龙,不过要求他能像个正常的孩子。像我一个朋友的孩子,自信开朗,和老爸亲密无间地一起打球游泳,我一直向往这样的画面。”“你别老拿别人家孩子和我们家孩子比!”肖平妈妈忽然用力挥了一下手臂,打断了丈夫的话,转向我,焦急地问:“老师,您看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完美主义引发强迫倾向

当我问肖平怎么会不停地擦自己的笔迹时,孩子眨眨眼睛,告诉我:“因为我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好,写得不够好,而且总也觉得擦不干净‘不够好’的痕迹。”就症状来看,肖平已经有些强迫性行为。通常,完美主义容易引发强迫倾向。当他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不够好”,我感觉到肖平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确实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在进一步了解中,我获悉,原来肖平婴幼儿时期和爸爸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妈妈独自带着他从家乡来到现在居住的城市。一年级时,爸爸才过来跟他们一起生活。爸爸的突然到来,仿佛打破了他和妈妈的“两人世界”,让肖平感觉有些无法适应。这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爸爸,一站到父亲的位置上,立刻不遗余力地管教起儿子来。相对于妈妈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爸爸的管理模式显得有些军事化。据肖平回忆,爸爸经常在一些细节上纠正他,比如坐姿、站姿、吃相等,一时间,他感觉到自己仿佛整天处于爸爸的放大镜下,稍有不慎,就会招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辱骂。结合父母提供的孩子过往病史,我发现,在爸爸开始管教儿子后不久,肖平出现了喉部、眼部抽动的情况,当时疑似抽动症,用中药调理了两年后好转。通常,抽动症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也与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有关。

当我和肖平单独会谈时,肖平的身体姿势看起来不那么僵直,显得有些放松随意,可突然他条件反射般地挺直了身体,仿佛上了发条似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这才小心地指着墙上一个黑黑圆圆的东西问:“这是监测探头吗?”见我摇摇头,他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这个细节让我感觉到在孩子心里,似乎埋藏着一个“监测探头”,令他不得不强迫性地纠正自己的各种“不够好”,以致于反复“擦拭”,却总觉得“不够干净”。

降低反复“擦拭”的频率

1、调节家庭氛围

为了帮助肖平的父母理解“孩子究竟怎么了”,我单独约见了他们。将我的观察,假设和理解逐一反馈给他们。首先,我肯定了爸爸是一个特别想尽责的父亲,也一直渴望和孩子有情感的联结,然后指出,由于之前过于严厉的军事化管理,出现在和孩子幼年时缺乏亲密感情的背景之下,导致孩子误解,总觉得只有不断修正自己才能符合爸爸的要求。爸爸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以为只有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的孩子,才会出现心理问题,原来管教不当也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困扰。”于是,我建议肖平爸爸尝试对孩子多一些肯定和赞扬,多给孩子一些发展的空间,即便孩子的做法不完全符合爸爸的要求,但只要他能达到同样的结果,就努力去接受孩子和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在家庭中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2、沉默疗法

之前,肖平总是像小大人般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谈,但并不触及他内心真实的情感。一次偶然的机会,肖平说自己那天状态不好,表达出现问题。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便说:“在这里,你可以说话,也可以不说,当你想说的时候,你再说。”于是,我们相对而坐,他一时如坐针毡,时针一分一秒地过去了,10分钟后,他渐渐平息下来,不再那么焦躁,开始允许自己触碰内心真实的情感。事后,肖平告诉我:“当时我感觉自己糟透了,很尴尬,如果爸爸在,肯定要说我怎么连说话都不会了。但后来,渐渐地放松了,其实偶尔表现不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事情。”那次之后,肖平“擦拭”的频率比之前降低了一半。

3、日记肯定法

为了巩固治疗的效果,我叮嘱肖平每天发现并记录自己做的“够好”的三件事,不一定“最好”,但就当时的客观条件和时间所能达到的“够好”就行,让他慢慢地从这些“够好”的小事件中重建自信。这个方法是利用肖平心中埋藏的“监测探头”,让他的关注点从“不够好”向“够好”转移,从而改善他的强迫性行为。

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肖平的强迫症状不再明显,基本恢复了常态。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爸爸的关系也在缓慢地改善中,这并不是一个治疗疗程就能弥补和修复的,我只能祝愿他们父子俩能越走越亲近。

强迫症有什么危害? 篇8

1、思想包袱会加重。

患上这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做一件事反复反复的去做,动作极为刻板机械,造成了心理包袱纠缠不堪,做什么事都不会用心去完成,从而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严重的引发重型精神疾病,给内心带来了极大痛苦。

2、性格特征会改变。

这类患者会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有时做事优柔寡断,而且做事还会非常的小心谨慎。非常关注别人是怎么说自己的,对自己又是什么想法的,从而就会引发患者的性格扭曲,长此以往,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3、特殊情境容易复发。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外界的刺激或者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导致患上强迫症,遇事心理紧张、情绪波动极,还有就是患者一旦看到这种相同情形再次的出现,就会导致强迫症再次复发,如若耽误病情,拖延治疗,病症会更加严重。

4、人生轨迹偏离。

很多人因为患上了某种疾病,从此人生就发生了改变。强迫症也是,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或许这一辈子的所有的计划都会随之而改变,包括事业、生活都有可能毁于一旦,己悔恨一生。有很多久治不愈的强迫症患者还产生自杀倾向,遗憾终生。

强迫症怎么改善呢? 篇9

1、患者将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加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2、想法是用震惊术打断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个定时闹钟,让它每3分钟响一次,钟响时大声说“停!”予以驱除。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等强迫症状。

3、自然法,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强迫症患者的行为 篇10

1.强迫检查:为减轻强迫怀疑所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

2.强迫询问: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信任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究思竭虑所带来焦虑,往往对他人进行询问或要求他人反复地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或保证。

3.强迫性清洗:为了消除受到细菌或赃物污染的担心而反复多次地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病人反复多次用肥皂洗手,一致造成手背皮肤皲裂或破损,但仍如此反复洗手,否则会出现十分严重的焦虑或担心。

4.强迫性意识动作:指病人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行为或重复出现某些动作,以消除或减轻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不安。如患者出门时必须先前进两步,然后再向后退一步,如此反复做数次才可以出门。有人把强迫性计数也归入此类。有些患者因强迫性意识动作而导致行动迟缓,例如早晨起床时,反复穿脱衣服多次,直至病人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这样就耽搁了时间,一致误工或迟到。

常见的强迫症症状 篇11

此种恐惧与病人的强迫性思维有联系,病人害怕自己会出现对立思维,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害怕在某些场合自己会出现强迫,而感到恐惧,从而尽量逃避参加这样的场合。

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强迫观念

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强迫动作

强迫症调查分析报告 篇12

强迫症调查分析报告

出门口突然不能确认自家防盗门是否锁好,于是返回检查一番;刚刚整理好的手包又觉得东西没带齐……据调查,强迫症的病人已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病人总数的第三位,18-30岁的城市人群最易患该病,其中女性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更是高发人群。

调查表明,这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12-45岁,但以18-30岁最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病人占66.7%,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另外,这些患者绝大多数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及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其患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关系。

为什么18-30岁的.都市人易患强迫症?专家分析说,其原因在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欲望往往很高,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症。同时,强迫症发病也有人格基础,做事放不开、总拘泥于细节、常焦虑的人易发病;企业高管、银行职员、会计、秘书、医生等各种机械性、压力大的职业也容易引发从业者出现强迫症状。

另外,在这些“易感人群”中间,有知识的女性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她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且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女性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此外,自幼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会焦虑恐惧,为缓解焦虑恐惧就会产生诸如反复洗涤、反复检查等强迫症行为。

【强迫症与完美主义】推荐阅读:

什么是“信息强迫症”07-15

上一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下一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