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精选11篇)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篇1

一、母语,“语感”比理解更重要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

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语文课堂“语感”培养的方法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

感能力。

1、用情境激发“语感”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让“想象”帮助“语感”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通过理解促进“语感”的掌握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

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通过提示降低语感理解的难度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用句式练习培养“语感”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篇2

一、教师真情范读,唤起学生朗读欲望

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标准的示范朗读会极大地鼓舞学生,学生会认真模仿老师的读音开始自己的朗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主动学习朗读知识,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如文言文,尽管大多数学生普通话比较准确,但真正能读出一点味道来的学生不多。而教师的范读,能够把朗读的某一方面特定要求体现出来,能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教师就很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己朗读,尤其是精典段,反复朗读,读出重音、节奏、韵律、感情意境等,从心理学来说,初中学生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强,善于模仿,只要老师范读得好,他们就能积极模仿,他们就会朗读得有模有样。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教师也认识到了范读的感染作用、表率作用和指导作用,也借助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但这种朗读教学,学生接受的是录音带里那可听而不可达的朗读,不是语文教师的“真实”的朗读,学生虽有参与愿望但很难快速启动并达到那样的水平。因此,教师要真情范读,教师范读得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特别是教师具有个性特点的朗读,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学生会在朗读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领会出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丰富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丰富的朗读形式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入把握课文中心思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交替使用齐读、散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形式。应该说各种朗读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学生和目的来作相应的选择。初中学生的理解力与自学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在不断增强,但在情绪方面却不断地走向掩盖自己,由此阅读课文也越来越不喜欢发出声音来朗读,使得语气的抑扬顿挫、语势的轻重缓急、语感的喜怒哀乐不能及时表达出来。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变被动朗读为主动朗读,教师要让学生把朗读看作是一种享受。如七年级教师可利用早读培养每一个学生自己的朗读能力。八年级可利用小组学习让学生参与,让优秀的同学帮助稍微胆小、被动学习的同学。九年级则可以通过稍微大型的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平时上课除了齐读、范读、自读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接力读、课本剧表演读等形式,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制造机会,提供一个平台。

三、优化朗读方法,注重体验感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才能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得有感情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做到字正腔圆,声音不做作、不虚夸,词与词的疏密度相对适中,不过紧或过松。节奏变化平稳。更重要的是要用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根据文体和文章思想情感处理好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朗读技巧。从读的一般规律说来,朗读文言文在整体上应该是平稳、舒缓、从容、深沉的,要把词语拓开,要通过读把更多地表露那些不见诸文字的含义与意境。诗歌朗读则要把握诗的生命——节奏,格律诗要读出回环鲜明的节奏,响亮清晰、平仄分明;而自由诗的节奏要善于使用突停、长停、快连、推进、虚实等;朗读技巧;小说的朗读要注意重点人物的重点情节;记叙文朗读则要求语气自然,节奏简朴,读得接近生活口语。朗读能力、朗读的基本功培养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认真琢磨与思考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的朗读,如停延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显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语气的表达、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等。同时对学生适当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缺乏内在情感流动的朗读不能称为真正的朗读。因此,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调动情感,要注重情感体悟,通过朗读技巧的运用来表达出课文内涵的情感。

四、精心设计朗读环节,注重朗读评价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篇3

【中图分类号】H3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05-02

我认为英语语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立足课堂,聆听朗读,培养语感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应该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地感受英语的语言美。

如在讲授“In the park”(在公园里)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有关公园或大自然的风景照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帮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语言的优美。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大声朗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实,“朗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有时因为赶进度而被很多教师所忽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形象地概括了读的作用。朗读和聆听都是语感培养的一种基本途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熟读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词句结构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辨析句子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语句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提醒学生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的关键字眼,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条理性、生动性,从而加深对语言的感受,逐渐品出文中之意,悟出文中之理,感受文中之情。就这样,在坚持不懈的英语课文朗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便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2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增强语感

坚持用英语讲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熏陶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坚持 “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尽量使用得体的英语讲课,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使课堂充满浓厚的英语气氛。坚持运用英语讲课,就能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课堂英语氛围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并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同时,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把教学内容放在语言环境中表演及讲解,采用适当的手势、动作和表情,既可以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给学生建立一个定向新异刺激的整体概念,从语音、语义、语法、语气、体态等方面有机地引起学生,让其感受语感,又可以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培养语感的语言氛围。例如,笔者在教授push这个单词时,一边引导学生们拼读单词,一边默默地走到最靠近讲台的一个学生身边,用手轻轻地推他,同时,自己大声地说:“push! push! I am pushing him.”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了笔者的动作和语境里了。后来,笔者在教授“pull”这个单词时如法炮制,通过这样的情境感受,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们已经在笔者的动作中彻底领会了上单词“push”和“pull”的意思,并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3 课后实践,亲身体验,习得语感要使学生提高英语的语感,光靠有效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我们教师还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英语实践的环境和机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习得语感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3.1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于每节课前安排3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A short free talk”,或讲故事,或朗诵,或叙述一段近日见闻,然后讲述者提问同学作答。这样能使更多的学生得到“说”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

3.2 指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或对话进行复述。要求学生不用背书的口气、语调进行复述,除尽量运用原文词语外,可允许适当增加已掌握的词语。以达到检验语感的习得程度。

3.3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听觉分辨能力,笔者还把语音、语调把握得好的学生的朗读录制下来,课后再播放给学生,这也是提高语感的一种途径。

通过课后的强化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知,快速表述的能力,从中习得语感。

4 活用教材,挖掘内涵,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用活用好教材而不能脱离教材,还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语感。一方面在语音与词汇教学中渗透语感。教学中,根据语音在语流中常常变化的情况,要求学生注重在语流中学习语言,而不在单词发音上花太多时间。

词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引导学生逐步发展运用词汇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区别和掌握特定词语在不同情境语言表达中的语感变化。另一方面在句型与语句教学中深化语感。

比如在复合句和简单句的相互转化中,可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同时注意不同句型中不同的语感。人们在用语句表述一个意思的同时,会自然地融入喜怒哀乐等情感。因此,同一语句使用不同的语气即会产生不同的句意。所以在句型、句子教学中,除强调语调升降、句子重音、词语的连续等语法及逻辑外,还要加入思想情感。如教学“Nice to meet you!”时,除了要求学生读起来连贯、流畅并用降调外,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喜悦兴奋之情。

语感与中学语文语感教学 篇4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较为不稳定。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科目,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语文教学的出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收到了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新的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求,形成良好的语感是提高以上能力的基础。所以,发展语感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感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应该更加突出学生在语感体验与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传授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他们每个人生活经历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语言的内涵。”[1]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加到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在自我体验中真正地获得语感。例如学习《渡荆门送别》一课时,老师以一首歌曲《故乡情》进行情感导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本课堂的语言情景当中。然后描绘李白作诗时的场景,包括作者的所见所闻,作者的动作言行,周围的环境等等。让学生充分体验诗人李白作诗当时的具体背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作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怀。此环节过后,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更加完全地理解语言背后寄托的是怎样的情感。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理解加以纠正和肯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老师语感教学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充分地体验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内涵。教师设置的语言情景引导着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语言的意境,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加强语感实践,奠定语感基础。

“语感是在频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要想得到语感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实践。”[2]语言实践包括聆听、朗诵、背诵、默写等,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语感提高。通过朗诵和背诵来提升语文语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大量朗诵和背诵中语言的精髓也就逐渐转化成学生知识涵养的一部分。在组织学生朗诵和背诵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灵活准确地处理好文章语言的节奏。尤其要掌握虚词和音节助词的诵读技巧和节奏上应该读断的地方。

1、虚词与音节助词注意轻读或延长。例如《曹刿论战》中的“公将鼓之”,“之”是音节助词,所以应该要轻读。《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 “之”属于结构助词,应该轻读。而句末语气助词“也”不能同前面一样用相同时间来读,而应该适当延长时间,以表达作者诸葛亮当时凝重的心情。又如《关雎》中 “在河之洲”中的“之”字,应该稍微短读。

2、注意读断的节奏。如《出师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其中“天下”是一个节拍,不能读成“今天”为一个节拍。又如《捕蛇者说》中的“而乡邻之生日蹙”是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困窘,所以不能读成“生日”,而应该是“日蹙”。

3、注意,朗诵和背诵的语调。根据语言背后作者的感情变化,做到语调的高低、停顿以及轻重。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邪”中的“其”表示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反问,所以应该读出反问的语调。《论语》中“其恕乎”中的“其”是“大约”的意思,应该读出表示推断的语调。

声音是语言重要的传递方式,在朗诵和背诵中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轻重、节奏和声调,能够最直接地表达出文字想要传达的情意。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朗读的错误,让学生把文章的内涵依靠声音正确地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慢慢地就会建立起语感,对以后所学文章意思的把握将会更加准确。

默写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的实践方式。这里的默写指的不是经过死记硬背之后半字不差的默写,而是学生经过对文章文字的学习理解、朗读背诵后的默写。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把默写看作一个文章作者对文章学习者的同化过程,如果学生默写的文字和文章相同则说明该学生掌握的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措辞方法,如果不同则说明学生对该篇文章内涵或者文字表达方式的理解还存在着不足。然而通过对比学生默写的文字和原文的不同,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对语言理解上误区,这是锻炼语感的好机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故乡》中的最后一段进行默写。

原文内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学生默写: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走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就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通过对比原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语感中的欠缺。“海边”丢掉了,原文地点具体确切,更能让人感受到特定的语言环境。“金黄”相对于“金黄色”表达简洁,而且原文“金黄”本身就是一个表示颜色的修饰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朗诵和学习中没有完全掌握作者描写景物时准确精练的语言。圆月用“挂”更加准确表达作者想象中的未来故乡的美好宁静,而该学生默写“走”,好像多了点动感,但其实是不理解作者想象的意境。下面“正如”“便成了”默写为“就如”“就成了”也是对课文意境及作者语言习惯把握不够到位。通过默写对比学生和原文的文字表达区别,能够最快找到学生语言学习的误区,使他们的语感得到快速提升。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语感分析。

语感分析是学生在感悟和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内涵的表达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语言的运用方法。“教师应该把语感分析有效地加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语意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好语境分析。”[3]语意分析是通过分析掌握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语意分析需要找到语言中的关键词语与关键句。例如《白杨礼赞》一文,要着重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关键词“不平凡”表面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实则是歌颂抗日军民的不平凡:团结向上,不屈不挠,抵抗外敌。所以说抓住关键词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形成良好的语感。语境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形成的环境,充分挖掘语言深层的意蕴,让学生感悟和想象语言的构成和韵味。

结论。

用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和谐 篇5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是依法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也是众多员工工作、生活的集体,努力建设和谐企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和维护员工的利益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何要提出建立和谐企业

提倡和谐,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出“和为贵”、“忍为高”,“将相和”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并作为今人效仿的榜样。提倡和谐,顺应了当今历史的潮流。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局稳定,形势很好,全党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搞建设,人心思上,全党集中抓第一要务,更需要和谐社会作为环境保证。

企业是众多员工工作和生活的集体,是员工赖以生存和提高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尤其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制,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强调和谐,就不利于新形势下矛盾的解决,不利于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

我们需要怎样的和谐企业

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这一讲话,结合企业实际,我认为和谐企业最主要应具备三点:

一是企业人际关系好。具体表现在: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干部群众关系融洽;职工群众士气旺盛。要做到这些,企业就要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做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二是企业要充满活力。企业要有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有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员工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均衡生产。

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和谐企业的关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和谐企业主要是人即员工的和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和谐企业密切相关,对建立和谐企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那么,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促进和谐企业的建立呢?

统一思想。和谐企业首先是员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致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因此统一思想非常重要。这就要抓好员工的政治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员工的头脑,用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统一员工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转变观念。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年代。经济改革、企业改革都触及到员工的思想。有的员工还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模式,思想守旧,观念滞后。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说理、灌输,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跟上企业改革和前进的步伐,才能使企业做到和谐。

激发活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充满活力。一个和谐的企业也必然是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正气,崇尚先进。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良好氛围。

释疑排难。企业员工的层次不同,认识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往往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有的还存在疑虑甚至抵触。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和谐。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员工、有针对性做好细致工作,帮助员工释疑排难,才能促进企业的和谐。

用有效教学理念促进初中语文阅读 篇6

阅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阅读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挖掘阅读的深度增加学生生命的厚度, 最终是要实现整个阅读教学的有效、高质、创新。

一、 通过教学目标设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确定教学的框架

1.评估学生。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和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对本班学生的学情 (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倾向、学习兴趣意向等) 做全面调查和深入了解, 特别要关注: (1) 学生对与新的教学内容有关的而且是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班级整体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在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可以做相对详细的统计, 并以此做出评估, 做出面向班级整体的教学设计及面向部门特定群体的补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的重点是 (1) 抓住教学的真实起点; (2) 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 并以此设计教学环节。

2.深耕文本。 “文以载道”, 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价值。 “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 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 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 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 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 教学之前, 教师必须与文本 (作者) 做深层次的“对话”, 充分发掘其潜在的多方面的价值: (1) 挖掘、解析文本所包涵和负载的政治、经济、社会或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内涵; (2) 把握文本语言特点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 (3) 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4) 把握文本的思想, 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理解文本的主旨。

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基础上, 把握文本脉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3.设定目标。 无论是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还是每一次阅读教学的目标的设定都应是对学情和文本评估后将两者组合的结果。 阅读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应放在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下设定, 每一次阅读教学的目标都需要考虑具体文本和学情。 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而不模糊、 扎实而不漂浮, 目标首先要注重文本和学生的针对性, 同时也要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要有具体措施, 还要有明确的目标评定方法;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

如同样是写民俗风情的文章, 有的写节日风俗, 有的讲民间轶事, 有的述街头巷尾, 风格各异, 其内涵有许多不同, 对不同的文本阅读教学可以设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 对讲民俗艺术的文章, 比如《云南的歌会》, 教师要给学生解读民俗的文化内涵, 从中读出不同民俗下的民风民貌;对于讲节日风俗的文章, 如《端午的鸭蛋》, 教师要给学生剖析节日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情怀, 引导学生通过品语言看文化;对于讲市井风情的文章, 如《吆喝》,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市井人物的言语、行为看一个社会,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解读民生百态, 提升自我境界。 最终看,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民俗文化形式及民生百态体味其中的文化精髓、体会人生、参悟生命, 在文本和现实生活、生活理想间“自由行走”。

二、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奠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顺利展开, 实现设定的教学环节能否顺利进行, 从而决定了最后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初中生不是成人, 注意力容易转移, 因此课堂导入就是要先声夺人, 引学生的心入课堂, 思维跟随教师的兴趣, 如此则学生会主动探究, 其学习情感、态度会积极。

课堂导入环节, 教师可借助相关工具或手段:活泼清新且贴切的导入语、与课文相关的、比较有趣的背景资料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展示课文情景的背景音乐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图片、音视频等模拟的情境, 触摸、谛听、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无尽的活力、激情与想象, 还有语文课堂的博大。

如在教学《长征组歌》等有关长征的文章时, 可以先播放《长征组歌》音频, 甚或课前就可以组织学生学唱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以特有的旋律为学生翻开那血与火、生与死的历史画卷, 将学生带进决定民族生死存亡的艰苦岁月, 让他们的灵魂经受一次郑重的洗礼。 长征群像中的领袖、战士、民众等人物形象似乎历历在目, 那样的鲜活。 通过这样的导入, 学生体会到乐曲旋律之美、诗词婉转铿锵之美, 总之, 学生一开始就体会到语文之美、之乐、之趣, 他们会愿意自我探索中更多的内容。

三、通过巧妙地激疑、设疑强化教学的效果

阅读的有效教学关键是看能不能激发学生继续自我探索,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敢于有效激疑、巧妙设疑, 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效和巧妙”是说问题要有趣味和价值。 一般来讲, 带着问题探索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学生从问题中找寻意义, 在学习中通过积极地探索获得问题的答案, 找到接受挑战的意义, 种种情感体验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捕蛇者说》文章的阅读教学, 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蛇“毒”的句子。学生很快便找出“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 无御之者”。 经过启发, 又有学生指出“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几死者数矣”写蛇之毒更甚。 接着可相继向学生提问:“蒋氏对蛇怎么看? ”“既然如此, 为什么这位蒋氏还要捕蛇? ”蒋氏几代人深受蛇之毒害, 但却不敢也不能怨恨蛇的毒, 为什么几代人不能摆脱被蛇毒害的“宿命”, 在搞清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最后提问: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毒”字抽茧剥笋步步深入, 篇末点题的?教师在激疑、设疑的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反应, 整个教学过程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是师生间的沟通和相互合作, 而不是单向灌输。这就需要教师有“主动服务”的精神, 为学生主动探究创造和提供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环境;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心理要用心呵护, 给不同的学生提供提问、发问和答问的机会;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自我分析和鉴别问题, 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我参悟,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享受。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教学模块, 通过教学目标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设定确定教学框架;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奠定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通过巧妙地激疑、设疑增强教学效果,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阅读教学有效、高质和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石义堂.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谭软斌.阅读教学田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如何巧用朗读培养语感 篇7

一、语感的意义及作用

“什么是语感”,这是我们语文教学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笔者一直喜欢用韦志成对语感的解释来诠释“语感”现象及实质,他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内在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能够在一瞬间就辨别出词义或语段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可以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到整个语句或语段的主旨趋向。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语感既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也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教者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词汇的感觉力。”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他认为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到底如何培养语感?朗读训练对语感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的关系及可行性

首先,谈谈朗读与培养语感的关系。根据语感的性质,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练的基础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者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是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可见朗读对于语感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前提与基础,其本身就是一种琢磨与体验的过程,通过吟咏诵读可直接迅速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觉,感情色彩等感受,从而促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即培养了语感。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现行中学语文的文本利于运用朗读培养语感。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可以说每一篇都是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它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与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有许多声像教材的朗读,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版。用朱光潜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他们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精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诵读的实质。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来说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义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宜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

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操作训练朗读来培养语感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可行性方法列举一二。

三、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利用朗读培养语感

首先,示范朗读讲策略。示范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中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篇目都是适合朗读的,但对于仅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来说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示范朗读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笔者将朗读示范的内容分为三大类:

对于文质兼美,篇幅短小,内容活泼,浅显易懂的课文,笔者选择整篇示范,多重朗读法。如《春》这篇散文内容轻松,语言活泼,节奏欢快,学生比较喜欢,笔者采取了多重朗读法:先让学生聆听音频范读,然后老师配乐朗读,让学生评比优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意蕴的理解,情感的把握都在评比过程里得到体验;接着配以背景音乐让学生自我仿读,自由诵读;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赛读,教师评点;最后,个人范读展示,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全篇或段落朗读示范展示。这样形式丰富的多重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相对自由的氛围学生也乐于参与。

对于含蓄隽永,意蕴深长,篇幅较长,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文章主旨的课文,笔者选择重点示范,体验朗读法。如《囚绿记》,本文较难把握文章的主旨,即“绿友”的象征意义,但作者对于“绿友”感情却相当鲜明。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笔者先要学生直接将作者对“绿友”感情的语句找出来,自己示范朗读,再让学生揣摩感情体验朗读,并在体验的基础上重复多次朗读这些语句,揣摩作者的感情,最后出示本文写作背景,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而对于另一类具有特殊的音韵美的古诗文而言,笔者则采用“嘤嘤成韵”理解诵读法。所谓“嘤嘤成韵”即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古诗文具有其他文体不具备的优点,即音韵美,而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相对浅显,在新授之前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背诵,并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上在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之下,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翻译课文了。但文章的情感主旨未必把握,这时候介入朗读体验则效果非常好。endprint

其次,朗读技巧需点拨。示范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朗读,从而逐渐内化培养语感,因此教师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朗读技巧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读”来调动全身多种感官充分获得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在“语音”、“语气”、“语速”、“语调”这些方面下功夫。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喜欢理论性的总结,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笔者认为适时地总结方法技巧很有必要。在方法上,笔者只要求学生记住四个字“轻、重、缓、疾”。读情感态度表达鲜明、凝重的语句时要重而缓,字句要掷地有声,例如《海燕》一文结尾处,海燕、强烈、渴望、暴风雨到来的那几个感叹句,就要“重”得有气势,有威慑力。读含蓄隽永,深刻而富有哲理或耐人寻味的语句时要轻而缓,字句语气轻但要有破力,破而不软同样发人深省,例如《最后一课》文章的结尾处,那个无声的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一句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轻破有力表达效果就很不错。读关于忧国思家,抒发内心愤懑不平表现深刻主题的,那种或沉郁顿挫,或激越昂扬,或豪迈慷慨,或淡然雅趣等感情基调诗文时,则需将几种方式相继、交替、综合运用。例如《春望》一文主要表达忧国思家这一主题,那种忧国思亲之沉痛宜缓而有力。而《沁园春·雪》则缓疾相继,更能表现昂扬、自信、乐观、豪迈,一代伟人的风范。这些必须在授课时适时指导,朗读训练才更有效。

同时用朗读方式上课,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掌握朗读技巧,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形式。例如激越昂扬课全班整读或组读来增强气势,清新婉约的让学生单读,情景交融的可配乐朗读,戏剧可分角色读。

朗读技巧的点拨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之上,才能有的放矢进行训练,因此笔者一般选择在课文新授结束后进行,学生对文本无论是内容理解还是情感体验都比较熟悉清晰,有利于他们有更好的朗读体验,培养语感。

最后,对比联想巧延伸。笔者在课堂上一直尝试着这样的方法,即朗读训练不局限于课文本身,在课前选择一些与课文相似相通,有可比性的文章来指导朗读。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充实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培养语感的朗读目的,增强语文的阅读能力,提高水平。

例如《背影》一文,在承受着生活与家庭重负的父亲那种细腻的关心,深沉的父爱,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让学生在质朴的语言中体会父亲这样特殊的心境,笔者选择了一篇与此文相似的文章先进行朗读体验。笔者从《读者》选了一篇名叫《假如有一天生我们养我们的人都不在了》,此文与《背影》一样语言质朴,但感情真挚,发人深省,而且“假设”联想,也容易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笔者先让学生自我阅读,在学生熟悉文章之后指导诵读,以体验深刻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谈阅读感受,再请班级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进行诵读。这样学生的感情被充分调动,再结合《背影》中有关家庭背景的介绍稍作指导,开始朗读父亲买橘时的那一段关于背影具体描写的部分,由于之前的大量铺垫,学生对此部分的理解层次更为深刻,能很好地把握情感,朗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联系实际谈感受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们讨论得非常激动,认识到生活中许多被自己忽略的父爱母爱的细节。讨论结束后,笔者选择了《感恩的心》这首歌的歌词,再请学生诵读,在优美的语言、动听的歌声中进一步陶冶情操。

这样的朗读训练,只要长期坚持,笔者相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还增加了课外阅读量,也有效进行了语文积累。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学生整体感知、感悟的能力必然提高,这就是语感。吕叔湘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目前大多数不爱看与语文相关的书的学生。这样的朗读训练可以有效地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丰富语言材料,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运用能力,这便促成了语感的形成。

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一线语文教学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好的方法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 篇8

我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包括感悟语言文字的含义、感情色彩、构成方式等。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了一段文字后知其大意的能力。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在学生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时间。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出现的地方。有的说,知道了小露珠是在不断地变大、变亮。这些信息就是学生感悟其中的词句后得出的结论。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就是对这一自然段大意的概括。教学2、3、4自然段时,我一一出示了这三个自然段,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三句话讲的是什么。这是学生对这三个自然段大意的把握。

知其大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在品评句子中培养语感。2、3、4自然段句式相同,但用词不同。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了这三句话写的是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小露珠的话。它们说话都很有礼貌,都表达了喜欢小露珠的感情。之后,我让学生找这三句话的不同点。学生体会到了小青蛙、蟋蟀、小蝴蝶赞美的语言不同、动作不同、待的地方不同。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表演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夸小露珠。学生掌握了句子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流畅,动作表演也到位。而此时全体学生则是小露珠,我让他们学学小青蛙、蟋蟀、小蝴蝶有礼貌的样子,谢谢小青蛙、蟋蟀、小蝴蝶,并也夸一夸它们。学生说:“谢谢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你可真勤劳,一早就在捉虫子了。” “谢谢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你的歌声真好听呀。”“谢谢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你像花儿一样美丽。”

曾看到一篇有关语感方面的文章。当时摘录了这么两段: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已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已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方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 篇9

【正文】: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是汉字特有的一种情感凝结。

在阅读中,对于“新绿”的理解,有人仅停留在“刚长出的绿色”上,而有人却由此感到“蓬勃、朝气、希望”等说不完的旨趣;对于“秋”有人只知是四季之一,有人却透过文字,体会到“寂寞、惆怅、思念”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有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就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语感活跃起来

在课的伊始,如果能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在各种情境的作用下,被慢慢地激活,渐渐地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背诵是产生、增强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反复诵读,让学生领略字里行间的意蕴、情感,从中得到语言的感染和熏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设朗读的情境。比如我在执教《雾凇》时,通过深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就感觉好像真的来到了雾凇的世界,正漫步松花江岸的十里长堤之上,欣赏吉林雾凇神奇景观。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产生一读为快的欲望。同时,范读也又一次地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式的训练。

2、情境朗读,激发语感

朗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应的表象。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个感情的场,让学生带着与文本相符的情感基调,进行朗读教学的推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就聆听了《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如此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走近阿炳的精神世界。

其实,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从而孕育、催生出语感,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捷径!

二、比较鉴赏,让语感细腻起来

比较、鉴赏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办法。通过这些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语感变得更加细腻起来!

1、在字词的敲打处,细化语感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的精彩的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言文字,而且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句,我作了如下安排——

(1)、指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2)、“刁难”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

(3)、“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4)、姥姥被“刁难”住了吗?何以见得?(引读文中描写“喜鹊登枝”的片段)

(5)、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熟能生巧)姥姥“熟能生巧”的手艺是如何练就的?(一读文中写剪的部分内容,二读课件上以诗歌形式的练剪,三情景朗读练剪的部分。)

(6)、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致极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

这样以一个“刁难”串联文章中4~6自然段的探究,即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这层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反衬手法:“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姥姥的心灵手巧和慈祥、敦厚。以“充满温馨”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耍赖”口吻情境对话,畅谈感受;以多样的读,穿梭于姥姥的“剪”的时光隧道,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可谓“声声入耳、语语入心”。这样组织教学,语感自然流露,情趣频生。

对于这些对表达有生命力的关键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鉴赏、体会。这样敲敲打打,才会使语感走向细腻、成熟!

2、在句式的.转换处,细化语感

对于那些看似平淡,但含义丰富的细小关节更应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深入体味,准确把握,以逐渐润泽学生本有的、粗糙的语感。这些细小关节可能只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我又作如下安排——

(1)、(出示):“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3)、(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通过句式的几次转换,而后静心阅读、细心比较、精心揣摩,让学生的句式变换的游走过程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获得语感的积淀!

3、在标点的替换处,细化语感

还曾经记得,在教学《穷人》一文中,讲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

“哦,是你!”

“哦,是你。”

并问: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那种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语感丰富的心灵的场!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教学细节,通过比较、揣摩语言的精到,孕育语感!

4、在画面的比对处,细化语感

基于对电教媒体特性的认识,所以有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本,艺术地处理“声、色、画、乐”等元素,甚至有意缺失其中“一元”,形成同一个背景下的不同效果,那课堂效果会更好。如高敏康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他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首先播放瀑布雄伟壮观的画面,学生观看后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再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赏析品读,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的胸扎气势。接下来播放如今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细小的水流配上静音的处理,学生们感到如此巨大的差别,身处寂静的环境,又通过文字的品读,再提笔直抒胸臆,感触颇多!可见,电教媒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化的个性,能够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捕捉和理解语言信息,勾勒出一幅幅真切生动的形象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从而使课堂显现出智慧与生命的灵性。这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增强。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鉴赏,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本来粗糙的语感变得细腻起来!

三、广读博学,让语感积淀下来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传统阅读教学重积淀,故而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而强调博览群书。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等名训,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朗朗地读,大量地读,大量地背,大量地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到积累以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故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背熟了若干篇文章,才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语言习惯;在诵读的基础上精思,也才能达到“心悟”的境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

四、实践运用,让语感丰富起来

语感的训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懈的工作,仅仅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运用。因为《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要组织、引导好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习作中、口语交际中去大胆的实践,适当的运用。这样,学生就能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

总之,我们只要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粗糙、生硬的语感变得日益细腻、成熟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中学语文教学》

用综合活动促进作文教学 篇10

一、开展“放眼看社会”活动积累生动素材

在与学生座谈了解中,笔者发现素材匮乏是影响作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障碍。有些学生拿到作文题目,脑海中空荡荡不知如何下笔;也有的学生生硬拼凑素材,缺乏真实的情感,作文质量自然无法有效提高。对此,笔者开展了针对性的活动,以“放眼看社会”为主题,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认真观察社会生活,从中搜集素材,整理提炼为作文学习所用。笔者要求学生要做两耳闻窗外事的当代青少年,从家庭、周围的生活环境等诸多环节搜集了解生活的素材,例如观察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生病时的照料、学习遇到挫折时的鼓励等等,让学生学会从小处着手搜集这些生动的素材,为接下来的写作活动逐步积累有价值内容。每一位学生都专门有一本素材本,随时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感想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必然会对生活增加认识,积累丰富素材,从而有助于写作活动时信手拈来。

二、开展“生活深发掘”活动提高构思水平

一百双眼睛就有一百个角度,也能分出若干个层次。作文是用心构思、反映生活的一次创作活动,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对整个文章的质量至关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与深度所创作出来的文章质量会有天壤之别。笔者着眼于学生构思能力培养开展了“生活深发掘”活动,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案例作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原因与规律的分析研究。如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包括住房条件、家庭存款、饮食结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多方面,与五年前、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具有明显的变化,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从写信到传呼机、电话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等等。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揭示出什么,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这些变化进行深度分析。有的学生总结出是自己父母勤劳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反映是当前挣钱的机会多了,也有的学生总结出来的层次就明显不同,认为是整个社会经济在进步,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发挥了作用等等。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认识与其自身的阅历等方面有关,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发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样的层次上。立足于这样的高度和深度,学生所创作的文章自然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有效提高了学生构思的新颖性深刻性。

三、开展“观点大家谈”活动培养表达能力

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会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观念,例如当前校园生活中存在着勤俭节约与崇尚物质等不同的理念,笔者以“我眼中的幸福生活”为题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开放性讨论题目让学生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表达。笔者在纠正其片面观点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脑海中构思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层次上要鲜明,语句上要连贯,遣词造句上要精准,致力于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笔者还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既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活动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促进功能。

四、开展“课堂无教室”活动进行形象指导

作文教学不应当枯燥进行,也不应当局限于狭隘的空间,要在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快乐学习作文。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有些作前指导放在教室内进行,也有些教学活动突破了教室的限制,如带领学生走访本地区一些模范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工作故事、先进事迹。这样的作前指导将课堂搬到了劳模的家中、劳模的单位,与先进人物面对面进行交流,所获得的事例素材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对人物肖像的观察与描写也格外传神。这样的活动还可以结合一些大型庆祝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进行,教师带领学生既亲身参与这些活动,同时也细心观察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抓住其中的典型场景、典型人物。有了现场的参与,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教师的现场指导,整个作文创作就会如鱼得水,学生无论是从素材的丰富形象程度、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程度,还是整个文章的布局构思都会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学生在这样的作前指导中兴趣度更高,参与性更足。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扎实有效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活动,从而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用生活实践促进物理课堂教学 篇11

一、结合物理知识, 探究社会生活热点

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光纤通讯、红外线遥感、磁悬浮列车、电子显微镜、电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空调、可视电话、饮水机、日光灯、光控灯、温控灯、声控灯等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医院里医生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的时候常常采用哪些方法?为什么在下雨之后覆盖在草堆上的塑料薄膜上的积水一定要把它抖掉?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汽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火车站、地铁站”的月台上要画上“安全线”等等。再配合演示实验与录像,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二、利用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

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 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 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动力。

例如,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 大家知道菜场上小贩用的杆秤, 他们通过哪些手段来达到短斤少两赚取黑心钱的目的, 如果是你被宰了, 你是否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 议论纷纷, 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接着, 我就用实际的杆秤演示给学生看, 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 用二个质量不同的秤砣去测量, 结果是质量小的秤砣称出的物体质量大, 显然, 小贩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谋取黑心钱的, 这是为什么?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杠杆平衡的条件, 就清楚了。在接下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研究中, 学生探究情绪高涨, 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 还主动分析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见, 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境中, 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生活化情境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 具有强烈的采新猎奇的心理倾向,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创设新奇的生活化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 在对“大气的压强”的教学中, 我除了做演示实验之外, 还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 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有关生活事例。学生们列举出大量与“吸盘”有关的常见事例: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 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 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 挤压出空气后, 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 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又如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中, 在原来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 然后用酒精灯对试管的上部的水加热, 当上部水己沸腾了, 下部水中的小鱼却安然无恙。这些事例既配合补充了教材上的内容,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 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 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 去探究。“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创设“有疑”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利用学生的实验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投放足够的实验设备, 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假设, 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例如, 在讲“比热”的概念时, 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燃气灶上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烧开 (沸腾) , 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燃气灶上加热同一壶水, 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 (在没有沸腾前) , 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提出:如果我们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 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它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 并加以实验验证, 分析归纳有什么样的结论。诸如此类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 如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等,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并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结论, 学生掌握了物理概念与规律, 又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精髓, 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 能生动地再现生活情境, 也能将不同的情境进行整合, 并且能动态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内容。利用计算机设计的图形, 特别是动画, 结合多媒体优势,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理过程, 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 在讲“电流”时, 由于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 在已往的教学中, 学生总是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而现在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十分直观地演示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画面, 经过把微观粒子夸张, 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再如电流的磁场、磁场的分布情况、光学中的光路图等, 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现象,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 可清楚地再现生活中的情境。

六、用开放性的课堂讨论去解决生活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中让学生亲自用实际的秤, 用两个不同的秤砣去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 并比较两次称得的该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情景中合作探究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学习热学有关内容及大气压后, 提出问题:有人想买一个腌菜的坛子, 要求密闭性良好, 怎样才能快速选出一个不漏气的坛子?有位同学讲了他的办法:先在坛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 然后将一张点燃的纸丢进坛中, 稍等一会儿盖上坛子盖, 若槽中的水能被吸进坛子里面, 说明坛子不漏气, 否则坛子漏气, 并谈了他的选择原理。学生们听了以后感觉形象直观, 很快就懂得了其中的原理。

七、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而有一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例如, 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 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 更换保险丝等。在学校里, 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改进课本上的实验, 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 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减少大气污染等等。

再如, 学习了密度及其应用后, 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 今配制2L盐水, 称得质量2.4kg, 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 应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 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 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建立起了学生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 他们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眼中的物理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知识, 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上一篇:不服劳动仲裁起诉书下一篇:戏曲的艺术魅力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