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护理论文范文(精选10篇)

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篇1

〖摘要〗社区护理服务有其特殊性。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目前尚未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社区护理服务的特点,从环境硬件、服务内容、规章制度、技术能力、道德素质、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社区优质护理服务。〖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优质服务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实施,对社区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

2010年起,原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也就是病人没有想到的,护士帮他想到,病人想到了的,护士帮他做到。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放心”的医疗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护士为病人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了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充分体现出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了解社区护理的特点:

2.1 预防保健为主

社区护理通过运用公共卫生及护理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促进社区整体健康水平,减少社区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强调的是通过预防性的健康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相对综合医院护理工作,社区护理服务更侧重于积极主动的预防。

2.2 强调群体健康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整体人群为服务对象,以家庭及社区为基本服务单位。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与疾病、残障或临终的人群;家庭、团体、各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人群。综合性医院的护理对象主要为入院诊疗的患者,对住院临床护理工作更为重视。

2.3 个案管理时间较长

社区护理强调的是持续性与整体性的护理,而且影响个案的问题往往较为复杂,社区中的慢性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

[1]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具有长期性和多变性;社区护士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收集资料并与个案建立互相信任和合作的良好关系,以便协同病人与家属共同努力解决健康有关的问题。

2.4 可及性护理服务及共同参与性

初级卫生保健是社区护理的重点,其基本要求所提供的服务是全社区人群在需要时能够得到的相应保健与护理服务,要求社区护理服务具有方便性、就近性和主动性,以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此外,护理对象不是被动接受护理及治疗,而是主动地与社区护理人员合作,承担对个人健康的自我责任,以降低患病的危险性,促进整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 因此,作为社区护理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面有不同之处。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策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改善就医环境、丰富服务内涵、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士素质、调动社区护士积极性等多个方面。

3.1 改善就医环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布局合理,预检、挂号、就诊、检查化验、付费、取药等诊疗流程设置科学便捷,环境整洁、温馨、舒适,配套设施齐全。

3.2 丰富服务内涵。社区护理不只是注射、输液,服务也不局限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社区护士要熟悉社区居民,掌握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向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

3.3 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社区护理工作职责、服务规范等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护理操作规范、质量管理标准、护理文书规范、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家庭护理制度等。

3.4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优质的服务加精湛的技术才是真正优质的护理。要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使社区护士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加强护理质控管理,严守操作规范,定期检查护理记录、消毒登记等资料,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加强社区护理服务规范培训,提升社区护理水平。

3.5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首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热爱社区护理岗位。通过护士节问候、先进人物事迹教育、重温誓言等宣传教育方式,进一步提高社区护士的道德水平。

3.6 培养社区护士良好的礼仪和服务态度。要开展护士礼仪学习,做到外表精神、语言礼貌、举止大方。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护理服务实践中,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尊重和同情患者,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以家人般的周到与关爱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3.7 调动护士积极性。一是要保障社区护士的权益,与其他医务人员同等待遇,安排进修的机会,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社区护士特殊政策支持。二是要让社区护士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3]的会议,在决策时吸收社区护士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加强绩效考核,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评选优质社区护理服务标兵,充分调动社区护士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小结

实现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要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医务管理者、护理工作者和社区公众“社区护理就是疾病护理”的观念。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公共卫生和护理专业知识,根据服务对象个体或群体特点,全面开展疾病预防、老年护理、慢性病防治宣传、健康促进等服务。

参考文献

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篇2

2013年8月, 我们申请的“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课程建设”获得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二级立项项目, 本项目得到桂林市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现将这一年来社区护理课程的社区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与大家分享。

1 创建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

桂林市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我校原附属医院转型而成, 与学校相邻, 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在相关领导及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 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管辖社区成为我校社区护理课程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聘请中心负责人和资深护士作为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者和带教教师, 项目组成员参与社区实践教学过程, 共同完成社区护理课程的社区实践教学内容。

2 制订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深入社区一线、分析问卷、访谈实践专家等形式, 对社区护理工作进行了整体化深入分析与反复论证, 确定了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对护士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课程) , 并结合学校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订课程标准。同时, 根据学习任务并结合实际工作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安排上, 根据社区护理课程的特点,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工作岗位, 开展了实际岗位的真实项目实践教学。我们与中心带教教师一起研究和制订出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社区实践的场所和具体要求, 将授课班级按6~8人为一个实践小组进行分配, 轮流进行社区实践。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教学方案见表1。

3 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活动

根据社区护理的教学计划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工作安排, 指导实践小组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活动, 从而有序地开展社区护理课程的社区实践教学。学生在完成一次社区实践活动后, 除完成实践作业外, 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3.1 填写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记录表

学生完成社区实践项目后, 认真填写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记录表,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表填写情况评分。

3.2 社区实践内容汇报

由于社区实践的场所有限, 每次实践活动不可能全班学生同时参加。因此各小组分别完成实践任务后, 要将这次实践活动的情况向全班学生汇报。汇报时可以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汇报, 也可以由小组所有成员共同汇报, 任课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这个小组的汇报, 让班上其他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能汲取本实践小组的优点和改进不足, 在班上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 社区实践能力考核

为规范社区实践教学管理, 特制订社区实践能力考核表[1], 由社区带教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进入社区实践前熟悉社区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并按考核内容严格要求自己。评分标准:5分:实习过程一贯认真、积极主动;4分:实习过程仅需要教师少量帮助;3分:实习过程需要教师中度帮助;2分:实习过程需要教师严密监督。社区实践能力考核内容见表2。

5 社区实践考核方法[2]

实践成绩的评价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针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 并以学生的社区实际护理技能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和设计性实践能力的考评, 包括两个方面:组内互评占实践总体评价的20%, 由学生从参与小组活动、对工作负责、分享学习经验及资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带动小组讨论、接纳他人意见6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表现占实践总体评价的80%, 包括实践记录、实践作业、实践汇报、实践能力考核4个方面。我们将考核的重点放在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社区存在的具体问题上, 从多方面综合性评价学生的社区护理能力。

6 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社区护理的社区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得出的一些经验,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社区护理实践经验, 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协调和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 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及时的健康信息及健康知识, 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的护理帮助, 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称赞, 真正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护理服务深入社区将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实践,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蔺惠芳.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 社区护理发展 社区护理教育 卫生服务人员

一、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

(一)美国社区护理。美国社区护理开展时间较长,体系相当完善。上世纪60年代初就通过了联邦政府医疗资助项目,将家庭健康护理扩展到花费较少的医院外社区健康护理。20世纪80年代末又提出了把全国的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初级保健。美国社区护理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位,护士占80%以上。社区健康护士一般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要求至少有3年~5年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及合作和管理能力。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涉及和参与二、三级医疗保健,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又通过专科护理专家(Nursing Specialist)制度,使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美国护士协会(ANA)1986年制定社区护理活动基准为:理论、资料收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质量保证及专业人员的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研究等,共9个领域。

(二)英国社区护理。英国是现代护理开创者南丁格尔的故乡,也是社区服务的发源地。目前,英联邦卫生保健系统大致由“家庭-初级保健-院外治疗-院内治疗”组成,而初级卫生保健是构成整个卫生服务及社区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来,英联邦广泛实施了3种社区服务,即教区护理、保健访视和学校护理。教区护理是英联邦社区护理中最重要的服务形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家庭护理、术后护理、病人出院护理、保健中心护理及社区护理等;健康访视的主要护理任务是疾病访视、婴幼儿及老年人巡视、预防和健康教育;学校护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和实施对学生的筛检,二是对学生的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护士来完成,社区护士的培养比医院护士要求更高,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使之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以适应社区保健工作的需要。

(三)韩国社区护理。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事业,并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70年代末试行了医疗保险政策,不仅解决了大量社区贫困居民的医疗费用问题,也使护士真正作为独立的角色,与医生、卫生技师一起作为保健管理者,担当起了初级保健医疗的任务。分布在社区各个部门工作的社区护士可分为精神保健看护师、保健看护师、家庭看护师、助产士、保健诊疗员、产业看护师、母子(妇幼)保健人员等,约占韩国护士的20%。韩国的社区护士必须毕业于看护大学并在临床上积累一定经验,在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经6个月至1年的专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才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社区护士的主要任务有直接护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环境的监督和指导、实习指导、转诊和行政业务等。

(四)我国社区护理。我国社区护士的角色仍以二级预防的角色为主,与国外社区护士的角色和职能相比较局限,其主要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工作的社区护士人数少,负担过重;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等。此外,社区护理学的专业定位不明确,服务内涵和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不一致,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学研究相对滞后等因素均是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各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对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项目多样化,各课程间合理衔接,突出社区护理专业特色。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大环境,开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社区护理发展需要的社区护理专业学士课程、研究生课程,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方案。此外,为了避免科目重复,可以将课程分等,各级课程均包括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不同学历层次,规定不同的选择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在不同等级课程的学习中尽可能避免科目重复,并兼顾自身的专业兴趣。

(二)社区护理除了面向社区、家庭与个人,还可进一步丰富专业学习方向。正如美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方向主要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前者以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目标而后者主要培养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研究人员,社区护理研究生课程也可分为两个方向:即社区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管理者,前者侧重于社区评估、计划、评价、政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学习病例管理、学校护理、职业卫生护理、家庭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心理健康护理、学习障碍者护理等内容;而后者则侧重于教育及管理方面。

(三)教学内容以人和健康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应结合社区实际,以某一特定人群服务或某一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将此项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在一起,综合讲授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使两者有机联系。如迈尼多巴大学开设的“初级保健技能与社区保健”专业,其核心课程之一为“初级保健技能—临床干预”。该课程学习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慢性健康问题,涉及领域包括: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特异性诊断、管理计划、转诊与随访策略、手术、生殖健康、儿童及成人急救。

此外,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基地建设,使早期接触社区,加大实践比例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社区实践中,还应加强师资培养,带教老师不仅要临床经验丰富,而且需具备教育技能;教学中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洪.美国社区健康护理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1.

[2]刘虹,王云翠.国外社区护理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启迪[J].中医教育,2003.

[3]郭红.韩国社区护理发展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

[4]李春玉,金胜姬.国外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

社区体育作业(范文模版) 篇4

1、社区的概念

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成所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

2、社区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社区的构成:包括地域、人口、组织机构、文化和认同感等5个要素。

1.社区的地域要素:社区是以一定地域界限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空间范围内的表现。

2.社区的人口要素:社区的人口状况包括:数量、质量、密度、结构和流动情况等因素。

3.社区的组织机构要素: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

4.社区的文化要素:社区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

5.社区的认同感: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的思想及心理感觉。

社区的基本特征:社区具有社会性、地域性、自治性、依存性和群众性等5个主要特征。

1.社会性:社区是以一定地域界限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空间范围内的表现。

2.地域性:社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域界限或聚集场所,社区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民俗、语言、法律、生活等特征。

3.自治性:社区是自我做主制定团体章程和自我治理特性。

4.依存性:社区是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有机统一的人文区域,不仅强调人们在地域上的统一,更加强人们的彼此交往和归属感。

5.群众性:社区群体是以居住为基础,组织为纽带,活动为载体凝聚起来的。

3、社区的基本功能

社区的基本功能包括:经济生活、社会化、社区的控制、社区的参与和社区的福利等5个方面。

1.经济生活功能:为社区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相应的服务。

2.社会化功能:通过社区成员的交往形成社会倡导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

3.社区的控制功能:遵从社区规范、维护社区秩序、解决社区问题、化解社区矛盾。

4.社区的参与功能:社区发展有赖于社会成员的参与和民主管理。

社区工作计划(范文) 篇5

2012年社区办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完成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依据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6个社区1个筹备组的规范化建设,确保体制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工作者管理、社区基础设施等方面更上一个层次。

一、加强社区体制建设,理顺农民新村社区管理体制

1、加强社区“两委一站”班子建设。第一,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三有一化”(即有人有钱有场所、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为重点,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全面推行社区党务公开,推广社区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引导党员参与民主实践,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带动和促进居民民主自治。做好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志愿服务和帮扶结对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要求,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调整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设臵,设立社会福利、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公共卫生、人口计生、文化共建等6个下属委员会。各下属委员会由3至9人组成,主任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并配备若干兼职人员。按照各委员会的分工,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

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

务能力。

第三,按照“一分、三定、两目标”的总体思路(实现

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服务站职能分开,定事、定人、定钱,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批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和谐社区。),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站

工作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发挥其社区

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实行职

能分开,协助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实

现政府公共服务和居民自我服务有效衔接。

2、推行“三六九”规范,保障“五个到位”。第一,推行三六九规范,加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完善社区民主管

理长效机制,加强社区党务、居务和站务公开制度,创新公

开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居民对社区

事务的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第二,努力指导各社区做到“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职能到

位、落实到位、保障到位”,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健全工作

体系。以居委会各专业委员会设臵为基础,完善为民服务、矛盾排查调处、扶贫济困体系、文化建设和社区志愿者服务

等居民自治工作体系。第三,监督落实九项职责,督促社区

党委、居委会、服务站履行自身职责,实现社区管理的规范

化、制度化。

3、理顺农民新村社区管理体制。按照便于管理、便于

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2012年理顺朝丰家园、绿丰家

园两个农民新村社区的管理体制,合理吸纳各村党委成员进

入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工作,配齐朝丰家园3名党委

委员、3名居委会成员、15名服务站工作人员。理顺各组织

工作职责,让其各尽其责、相互协调,提高办事服务效率。

二、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技能

1、做好社区工作者考核奖励。严格落实《豆各庄地区

社区工作者考核奖励办法(暂行)》,充分调动办事处各科

室、社区和居民代表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实行考核与奖惩挂

钩的有效措施,切实发挥考核的促进作用。

2、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一是建立培训登记

制度,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用的原则,保证全体社区工作者全年完成不少于40学时的标

准组织业务培训;二是选拔15名左右优秀青年社区工作者,到朝外街道进行2个月的挂职培训;三是探索与高校等机构

合作方式,引进优秀社会工作资源,发挥专业指导和理论研

究作用。

3、成立青年社工协会豆各庄地区分会。该协会成员为

地区35岁以下社区工作者,下设志愿服务部、理论学习部、文体部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全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少于4次的主题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要求所有协会成员积极参加全国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考试,对取得相应资格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加大社区服务力度,大力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居民综合素质

1、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以青青家园社区为试点,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核心,努力引进外部服务商,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目录,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益服务、基本便民服务项目,努力提高社区群众生活的便利化程度。

2、突出社区特色,实施“分类式”管理服务。依据各社区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式管理模式,将社区人员分为党员干部、退休干部、退伍军人、老弱病残人员、社会名人和其他普通人员等情况,根据其特点建立入户走访制度,推行社区工作人员包片制度,进行分类式入户管理,建立社区民情日志和走访台账,调研分析其需求,施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使各类人员都获得满意的服务。

3、鼓励社区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根据居民需求,鼓励各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目前各社区的初步计划是:3月份举办庆三八文艺活动,4月中旬举办乒乓球比赛,5月份组织母亲节活动,6月份组织社区亲子活动,7月份组织党员参观教育活动,8月初组织退伍军人、军烈属座谈,中旬举办象棋比赛,9月份举办中秋节茶话会,10月份走访80岁以上老干部,11月份举办羽毛球比赛,12月份举办新年联欢会。期间还将不定期组织一些法律、科普等知识讲座,以及4次健康讲座,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居民安全、安保及绿化美化意识。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文明城区创建,各社区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部分社区出现紧缺和不足。首先,力争明年完成富力又一城筹备组办公活动用房(四层,2561平米)的建设,积极申请改扩建青青家园、阳光家园、京城雅居社区的办公活动用房,力求每个社区达到不少于350平米的标准。其次,积极配合京城雅居社区申请安装健身器材22套、楼门信息宣传板148块,室外座椅15套,指导居委会与物业协调,努力为小区新增100个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辅助解决老年人饭桌问题,引进外部服务商,方便居民生活生产所需。第三,伴随青青家园社区逐步扩大,居住人数、车辆逐年增加,配合社区积极改造小区门禁系统,解决车辆管理问题,实现完全封闭式管理。

2、强化社区安保措施,保障居民安全,维护社区环境,加强绿化美化建设。第一,2012年协助各居委会与物业公司

协商,加强社区保安训练,提升保安业务技能和安全保障意识,增加巡逻次数(每天不少于5次),认真检查进出人员和车辆,仔细做好记录。第二,加大文明养犬宣传力度,定期引导居民给所养宠物打疫苗(至少每年一次),督促居委会控制野狗野猫的数量,定期将野狗野猫送到收容所,保障居民人身安全。第三,督促社区物业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定期清理垃圾、居民废弃物,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美好和谐社区环境。

五、积极筹备并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1、积极筹备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首先,调集资源,保障资金和物质到位,制定《居委会换届选举实施工作方案》,成立居委会换届选举督导委员会,保证选举工作顺利畅通。第二,做好宣传工作,初步计划是在各社区立标语、挂横幅、发宣传册,组织人员深入居民进行宣传换届选举文件精神,完成选民登记工作等。争取家喻户晓,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选举工作中来。第三,做好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产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由本辖区年满18岁以上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居民选举产生。

2、力争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程序配合“居委会换届选举督导委员会”完成选举工作,在正式选举10日前在各居委会张榜公布选举时间和投票地点,做好印制选票、制作投票、发放选民证,布臵选举会场,设

立秘密写票处等工作。其次,按照程序配合有关部门依次完成写票——投票——唱票——计票——张榜公布等工作。通过认真筹备、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依法依规,力争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居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通过换届选举工作,达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提高地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整体素质的双重效果。

回顾2011年,我们努力总结经验、加强反省、弥补不足,展望2012年,社区办将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指导各社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基础、落实责任,不断开拓创新,力争将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社区办

社区居民安全公约(范文模版) 篇6

1、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自觉接受公安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监督 检查;

2、不在楼梯、通道等公用部位大建筑、堆放杂物、私设储藏室、要保持 通道畅通;

3、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等燃气、经常检查、饮、具不要留余火过 通宵;

4、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火种烟头勿乱扔,易燃、易爆危险品,不 要放在家中;

5、不准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器线路应加穿防火阻燃管,并远离可燃物、明火;

6、正确使用电褥、电熨斗、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 等家用电器,严防火灾;

7、积极参加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常识,发现火 灾及时报警,并投入灭火行动;

社区护理论文范文 篇7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防治,干预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疾病, 可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的病变,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 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是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社区是患者重要的生活场所, 因此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进行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 其服务内容是疾病照顾和预防, 其核心是健康促进。护理人员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 在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卫生保健中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说明

本研究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及有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这有益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配合下, 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连续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干预。干预后,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其社会支持的变化情况, 评价干预效果。

1.2 研究对象

以实际调查到的226名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源于干预区的患者进入实验组, 共112名;源于对照区的患者进入对照组, 共114名。干预过程中, 因搬迁、外出、拒绝等原因失访10人, 最终随访率为95.37%。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 组间和组内构成比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组内干预前后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1.4 过程控制

调查和干预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工作人员尽量保持稳定;做好社区组织动员工作, 以取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等有关单位组织的配合。

2 测试结果

2.1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因搬迁、外出、拒绝等原因, 分别失访3人和7人, 实际人数为实验组109人, 对照组107人。经统计学检验,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在职状况、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等方面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排除了因人口社会学差异和社会支持基线水平差异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保证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

2.2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2.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得分自身配对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在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等方面均有所增加 (分值越高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经配对t检验, 实验组干预前后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客观支持得分方面的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在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变化。

2.2.2 干预前后实验组社会支持量表条目的分项比较。

比较实验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条目在干预前后的得分均值, 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在朋友支持、邻居支持、家人支持、精神支持、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及参加活动等方面得分均有明显增加, 统计检验均有显著性意义, 但在住所支持、同事支持及经济支持等方面则无明显改变。

3 结果分析

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与帮助, 也是一种社会交换。作为患者获取社会支持资源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渠道——社区, 拥有了广泛的人际互动关系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3.1 患者的主观支持有所增强

有近50%的患者认为自己可以得到3—5个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75.2%的患者认为其配偶能给予自己全力支持, 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支持与照顾也有所增强。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在干预中, 护理人员借助社区这一地理环境上的便利, 利用宣传小册子、书刊等传播媒介进行疾病健康知识的普及, 给予患者必要的信息支持, 增强了患者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 从而改善了患者的主观支持状况;二是护理人员通过积极开展家庭访视和家庭护理, 从而发挥出家庭团体的效应。患者感受到的主观支持的增加, 有助于增强其对护理干预的顺应性, 且多数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属本身就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重点人群, 对其家庭进行干预也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病率。

3.2 患者的客观支持未见改善

高血压病患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 他们实际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可能与干预的时间较短及患者已有的家庭环境、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无论是在物质支持、精神支持还是经济资助上, 亲属关系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是患者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 社区服务组织及居委会理应成为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或心理辅导应当成为社区护理支持的重要内容。

3.3 患者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显著提高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支持利用度得分较对照组有所增加, 说明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护理人员通过鼓励患者加强与他人的交往联系, 对患者实施动员, 调动其积极性, 并促使其关注并参与社区活动, 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活动的参与率,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利用不足的障碍。干预后调查发现, 近50%的患者能够经常参加或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 鼓励患者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向人倾诉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告知患者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技巧, 让患者知道在需要时如何获取必要的社会支持, 以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患者间因其有着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使得他们之间更乐于互相帮助, 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互勉的和谐氛围, 一方面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患者对社区护理支持的主动利用,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3.4 争取多方支持与合作,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社区是高血压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基地, 社区为患者提供的社会支持除了疾病防治外, 还应包括政治 (如政策制定、法律支持、人权保障) 、经济 (如基金建立、金融保险、津贴补助) 、文化 (信息提供、心理咨询) 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应当在更大范围内采取相关措施以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提供良好的支持政策和资金保障。社区内蕴藏着大量的社会资源, 各类志愿团体、专业人才及丰富的场地和设施资源, 需要合理地加以整合和利用, 争取居委会、派出所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调解和帮助, 从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并努力做到和患者家庭支持相结合,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随珍.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护理[J].全科护理, 2008 (28) :15-17.

[2]李瑛.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17) :22-24.

[3]张雅雯.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 2004 (3) :23-25.

[4]马红宝.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模式探讨[J].现代医院, 2005 (6) :35-36.

[5]杨永芳.预防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与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 2006 (19) :29-31.

[6]苏秀宁.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9) :35-38.

[7]岳松然.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与展望[J].河北医学, 2007 (7) :23-25.

社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44-02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堵塞,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发病。据统计[1],冠心病的死亡率占48%,是我国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是在家服药治疗,缺乏规范化的生活、用药指导,导致病情控制不稳定。因此,开展社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3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其护理效果较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社区服务中心6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8~79岁,平均(68.25±14.57)岁,病程3~14年,平均(8.48±1.64)年,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7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69.03±15.24)岁,病程3.5~15年,平均(8.94±1.63)年,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18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意识障碍、不配合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主要包括:定期随访,口述日常保健知识等。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具体措施:①建立健康档案:通过门诊调查或上门随访的方式,收集并记录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姓名、年龄、病史、饮食、服药等),每个月更新一次。②心理护理:冠心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的特点,患者易产生焦虑、绝望等情绪。为此,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观察并了解其心理想法,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虑。告知患者情绪过分激动的危险性,教导其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听音乐、看书等情绪转移法),让其保持心境平和。③健康宣教:每周定期举办冠心病健康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知识,教导患者发作时的急救措施。组织并举行冠心病病友交流会,让病友讲述自己的治疗、保健心得。开通社区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冠心病的防治知识等。③生活护理:嘱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或熬夜,尤其是心绞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停止一切活动。在饮食上,指导患者低脂、低盐、低热量饮食,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高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忌烟酒。运动方面,鼓励或组织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运动强度以自身不感疲劳为度。④用药指导:全面了解患者目前的用药情况,并教导其不同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告知其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嘱其不能自行停药、减药或换药并提醒患者复诊时间。

1.3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绞痛发生情况。遵医行为:通过以患者及其家属访谈的形式记录患者的遵医行为,内容包括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心态平和4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遵医行为

观察组按时服药32例(94.12%),对照组36例(76.47%),观察组按时服药的行为优于对照组(χ2=5.243,p=0.013)。

观察组合理运动25例(73.53%),对照组18例(52.94%),观察组合理运动的行为优于对照组(χ2=5.854,p=0.008)。

观察组合理饮食30例(88.24%),对照组22例(64.71%),观察组合理饮食的行为优于对照组(χ2=6.021,p=0.003)。

观察组心态平和23例(67.65%),对照组16例(47.06%),观察组心态平和的行为优于对照组(χ2=5.655,p=0.018)。

2.2比较两组心绞痛发生情况

护理期间,观察组3例患者发生心绞痛,其心绞痛发生率为8.82%(3/34),对照组9例,其心绞痛发生率为26.47%(9/34),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59,p=0.00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此外,冠心病具有突然发病、长期用药等特点,因此冠心病的治疗,不仅需要依靠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还需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为基础,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将疾病的防治、保健等融合于护理服务中的一种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动态的、综合护理服务[2]。本研究,笔者将社区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运动等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 ;②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并能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③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并能促进病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④生活护理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心绞痛的发生,而用药护理则能使患者按时服药,利于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社区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武阳丰.重视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工作[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537.

健康促进社区资料清单范文 篇9

一.组织管理(2016)

1、上级相关文件

2、社区简介。

3、健康促进社区/申报表

4、成立主要领导参与的健康社区/村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小组),并有职责分工。

5、健康促进社区/村工作实施方案。

6、制定健康促进社区/村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

7、倡导全体居民参与健康促进社区/村建设的公开承诺书

8、制定健康促进社区/村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二.环境建设

1.建设无烟环境。(含建设无烟环境方案,制度及措施,主要公共场所及醒目位置禁烟标识,开展禁烟相关活动的资料,标识、宣传、活动等相关影相资料等)

2、自然环境整治(整治方案,整治活动影相资料,整治后整洁环境影相资料,不能有露天的垃圾堆或垃圾)

3、健康教育(健康设施(3种以上)、免费体检场所及设备、健康活动室及其活动器材、健康阵地、健康文化活动中心、宣传栏、橱窗、横幅等影相资料)

4、健康活动室(有电视机、DVD。提供5种以上健康折页,有身高体重计、腰围尺、壁挂BMI转盘、膳食宝塔图等设施,有控油、限盐等支持工具展示,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影相资料)

5、健康阵地(相关设施,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上墙的影相资料)

6、健康文化中心(相关设施,室内设有相关的宣传内容、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等上墙的影相资料)三.活动开展

1、健康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活动情况

2.开展健康素养促进互动,活动形式至少3种。3.组织开展健康家庭评选。4.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

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活动小结。6.主题宣传日宣传活动。

7.举办2次以上健康为主题的特色活动。8.开展健康管理签约式服务。9.群众健身活动团结及活动。

10.社区/村居民健康知晓率75%,健康行为形成率65%,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健康行为形成率60%。

法律进社区的做法范文 篇10

推荐度:

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满足社区群众需求

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这也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

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它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民主法治基础,我们××街道结合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贯彻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关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出发,原创:http:///以满足社区群众需求,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保障社区稳定为抓手,积极整合社区法律服务资源,在宣传法制、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调处矛盾纠纷,提高社区群众法律观念和素养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做法是:

一、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切入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法律服务的结合点。

××社区只有74平方公里,居民500万多,但居民层次反差大,身份、职业的不同,经济、居住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一样,使居民需求有着明显的特点。在住宅区,有治安防范需求,老年人有文化健身需求,居民有生活便利需求,驻区单位有各类服务,更有着解决现实矛盾冲突的法律需求。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综合各种因素,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如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劳资纠纷等,××街道不但有这些矛盾的影子,更由于地处老城区,经常存在社区居民家庭内部矛盾的纷争,又有邻里之间为普通公用设施使用、物业管理等问题发生的纠葛,影响社区和睦和社会和谐。社区党工委在试点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针对××社区百姓和驻区单位不同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和稳定工作要求,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和调处各类矛盾,如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尝试在社区管理中引入社会法律服务资源,以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创建和谐社区。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与原签约的中的律师事务所的沟通,请法律专业服务人员为社区提供经常性的法律援助,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党建试点工作,注意发挥新经济组织、驻区单位内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如我们对新经济组织和克律师事务所参与××社区党建试点工作,推出和克律师事务所党员服务点的举措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该党员服务点免费为本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疏导群众情绪,缓解社会矛盾作了有益的尝试。自挂牌以来,该所每天接待量很大,不但本社区居民前往,外街道,甚至是外区的群众也慕名而来,街道经常碰到询问该事务所的情况,很多就是冲着党员法律服务而来。年底年初,我们与徐晓青律师事务所对社区突出的矛盾调处,化解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沟通,以期通过和克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资源的利用,在有效化解和缓解社区矛盾中引入新的调处理念和完善这种机制。市委领导先后到该法律服务点视察,对该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外,该所还为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图书馆、借阅法律书籍,网上查阅信息提供了很多方便。

二、以法律援助为有效工作方法努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体地讲,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提供一种矛盾解决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通过“法律进社区”工作,近几年,我们××街道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已经形成了法律援助和服务的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将之运用在调处地区矛盾纠纷中。自2003年以来,我们每周两次在司法信访窗口设立了法律工作站,为20余名居民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在有效化解社区内的纠纷上起到了积极效果。

三、以法律服务为工作平台把“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向深入

2003年法律进社区,我们与的格律师事务所签定了法律服务协议;2003年党建试点工作,我们又建立了和克律师事务所党员服务点;2005年为构建和谐社区,我们将继续整合社区法律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把“法律进社区”同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同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

机制结合起来,同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的信访问题结合起来,引导群众从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预防在先,关口前移,过程疏导,既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此,我们将按照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进一步整合社区法律服务资源,结合社区党建、社区管理试点工作的深入,以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法律进社区为载体,为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解决矛盾纠纷引入和提供法律服务,以推动社区依法治理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加强和扩大与××社区九个律师事务所的联系和沟通,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通过引入专业法律服务,让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理念深入社区,并注意发挥法律服务机构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模范作用的发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徐晓青律师事务所党员服务点挂牌法律服务经验,以增强法律服务的点,既便民利民,又使法律进社区有了更多的延伸空间。同时,借鉴徐晓青律师事务所发挥专业所长的做法,把法律服务与调处、化解地区矛盾工作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工作事后调处工作机制,并通过完善这种机制达到居民小区多和睦,邻里相处有和谐,社区稳定早防范的效果。

上一篇:防溺水教育总结下一篇:社团联合会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