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8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转眼间,两个月的暑假的假期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新的学期,我也正式的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了,心里有难掩喜悦的丝丝情绪。
晚饭后,我根据学校的组织安排与家长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从中收获到了许多知识和道理,这对于我往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意义。当观看完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复,于是我拿起笔,写下了观看节目的所思所想。节目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看到了战疫中逆行的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幕幕都让我思考了许多,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不爱学习的自己,是多么地无知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也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深知,在求学的道路上,有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知道,祖国发展的道路总是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难关,但在一代代先辈的不断努力抗击下,一步步的将祖国建设至今。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虽然如今年纪尚小,但只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最终也是可以像《开学第一课》里面的各位先辈一样,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中华文明上下悠悠,几千载岁月孕育出无数的文化瑰宝。究竟什么是“中华骄傲”?哪些文化元素可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被呈现在节目上?这问题已足够任何一个节目组头疼。经过严谨、开放的研讨,“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最终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解读“中华骄傲”的五个篇章。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古往今来,中国人将审美和创造力融入造字的过程,使汉字成为一切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基石。
止戈为武,从创造这个字的那一刻起,武术就有了引领修习者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寻找民族安身立命之魂魄的价值。
中国人以诗、词、歌、赋为形,踩着格律与韵脚,将关于生活的思考凝聚为文学,在历史洪流里争鸣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情怀和风骨。
围棋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弈”,说是游戏,却因为方寸之间近乎无尽的可能性而进化为参悟人生之所,落子之处尽是生存之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从古至今,这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古人用双脚踏出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今天的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开学伊始的第一课, 它既是新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 也可能是学生一个新的学习转折点;既关系到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又影响到新学期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 新学期第一课教师不应忙于照纲上课, 而应充分利用“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 精心磨刀蓄势、多方荡水击石, 让“凤头”精彩亮相, 拉近与学生交流的距离, 为日后教学打好铺垫。
语文学科第一节课如何荡水击石、给力“凤头”呢?
一、海侃神聊、阐发旨趣
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 开场之初可和学生多聊一些语文的“旨趣”和“用处”, 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和认识。如新生第一节语文课, 我启发学生:语文不仅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 更是每人受用终生的工具。而语文并不像有些同学们想象的那样, 只存在于语文课本中。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等待着我们去“大快朵颐”———去感悟、去琢磨、去共振, 使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在精神大餐的滋养下日趋丰富、优美、细腻、迷人, 从而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古人云:“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发灵光”。这当中, 教师的“荡水击石”要使学生产生“涟漪”、发出“灵光”, 就要想方设法使个人的教学风格在第一节课上凸显。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 那么在“荡水”中就尽量凸显出“情”、体现出“意”, 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 那么在“击石”中就尽量讲出“理”、上出“趣”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获得感染和熏陶, 让学生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美、语言的妙、语言的趣, 而且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人生处处用语文”, 从而产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欲望。
二、旁征博引、引发期待
正值风华正茂的学生, 都有展示自我、表达交流的愿望。我在“磨刀”课上引导学生:生活需要交流、交流需要表达、表达需要语言, 语言文字是我们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我们每天运用的这些形体方正、结构匀称、声韵和谐、音调优美的汉字, 绝不仅仅只是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符号, 而是一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充满人意的精灵!你看, 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 稍有颠倒, 表意则变,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仅仅是颠倒一个词序, 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你听, 汉语的阳刚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再听听汉语的阴柔之妙:“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说, 语文是荡气回肠的情感、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智慧的展现。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不可替代的价值, 产生“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审美惊讶:我们的母语———我们学习和使用了这么多年的汉语竟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从而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贫乏。
三、确立目标、榜样激励
美好的目标, 常常是激发学生持之以恒、自觉学习的强大兴趣和动力, 而“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力增长得越快” (高尔基语) 。从“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上讲, 第一节课学生不仅满心期待, 而且往往难以忘怀。因此, 作为肩负“立人”重任的语文教学, 教师也应抓住时机, 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确立目标和榜样, 适时和学生讲一些前几届毕业生中语文学习和运用能力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反面例子要委婉表述) 。如在第一节课讲“做人的三个目标”的话题:做人第一目标, 做个好人。好人的底线有三:心地善良, 不做恶事;凭良心办事, 不做亏心事;友善待人, 多做好事;第二目标, 做一个立体人, 立体人三个标准:有长度 (特长) 、宽度 (知识面) 、高度 (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 ;第三目标, 做一个适应型人, 适应型人三个标准:是智者 (认识智慧、语言智慧、行为智慧) 、强者 (身体坚强、性格坚强、心理坚强) 、能者 (一般本事、特殊本事、超群本事) 。讲前几届毕业生中有的由于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而使自身发展如虎添翼, 而有的虽然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不凡、专业不错, 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捉襟见肘, 影响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产生更高的认识, 让一些原本轻视文化课的艺术特长生明白:语文同样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让不少艺术特长生此后自觉地把语文视为第二专业, 有的艺术特长生还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
四、交流趣闻、活跃思维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师可先讲一些假期接触到的趣闻轶事, 先让学生活跃起来,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在假期的所见、所闻、所学, 与学生共同回顾假期收获, 共同分享交流趣闻的快乐。如我曾让学生四人一组各自交流在假期里的见闻和感受, 之后每组选一个代表综合本组的交流内容, 向全班介绍本组同学的假期收获。在交流活动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建立相互间的友谊。交流的内容也很宽泛, 如一副有特色的对联、一句过目难忘的广告词、一次假期打工经历、一场本地婚嫁习俗见闻等等, 既活跃了新学期的学习氛围, 也让学生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学习其实平常而简单, 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 会看、会想、会听、会悟, 在观察、体验、感悟中提高能力、提炼品质、提升境界。
五、讲明要求、介绍方法
一般来说, 开学伊始的第一节课, 教师在旁征博引、海侃神聊之后, 接下来有必要介绍一些自身的讲课特点、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以及教学安排和学习目标等, 以便学生更好地接受、适应和配合老师。如我要求学生“三学”语文, 一是“在课堂上学语文”:除要求做好旁批、注释, 尤喜学生质疑、提问, 提出新颖问题或指出教师纰漏可酌情加分;二是“在生活中学语文”:两只眼睛要一眼看课本、一眼看生活, 既要善于捕捉美、感悟美, 还要善于“定格” (作文) 美, 鼓励学生在“吾手写吾口”的前提下“信笔由心、随感而发”;三是“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五官去亲历、体味, 用自己的心灵去参与、感悟一切语文实践活动。讲明语文成绩的评定:一是纵向评价每个同学的成长进步, 鼓励学生多样化、特长化发展;二是注重学习态度和平时成绩, 把教务处制订的“平时成绩占50%”的三项规定进一步细化并讲明, 让学生不仅心中有数, 而且对“平时”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一共有四节课,其中我对开场中侯勇朗诵的《七律·长征》印象最为深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听妈妈说,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通过妈妈的讲解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取得长征的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是突出这首词对自己印象很深刻,二是表達自己对红军精神的由衷赞美。)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第二节课“勇往直前”中贺捷生讲述的自己与父亲贺龙的长征故事。贺捷生被称为“长征中最小的红军”,因为她出生仅18天就跟着爸爸妈妈踏上了长征路。有一天,妈妈病了,贺龙把贺捷生裹在怀里指挥战斗,结果贺捷生被摔到了草丛里,贺龙却没有发觉,后来被后面的伤病员捡到。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斗是多么的激烈啊!(“激烈”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场面,也表现出了贺龙在战场上的勇猛,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他忘记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女儿)长征途中常常一粒黄豆就是一天的食物,在这样艰苦又危险的环境里,贺捷生在爸爸妈妈和战士们的保护下顽强地活了下来,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女将军,真是太了不起了!(千言万语汇成一个“了不起”,表达出了小作者对贺捷生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家家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样美好的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换来的。(“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两个词语写出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与前面激烈的战斗和缺衣少食的恶劣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告诫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总有一天我们会长大,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我们一定不能灰心丧气,想一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只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会像红军叔叔一样“三军过后尽开颜”。(用诗句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心情,简洁有力。)
直播节目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名字叫做无壳蛋生鸡。第一只无壳孵化出来的小鸡名字叫小茶缸,成功实验之后我觉得这只鸡样子好可爱,淡黄色毛茸茸的样子可爱极了。这只鸡的孵化一共需要21天,跟正常的母鸡孵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看完这个实验视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孵化第二天小鸡的蛋黄,我们就可以看到宝宝脆弱的心藏在那里波动,我第一次零距离的感受到了复杂的生命赤裸裸的在面前诞生。我能看到心脏的搏动,看到他们血管的生成还有他们身体各器官的出现,羽毛也慢慢的丰满起来。
我看了一下节目,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工具是我们普通的生活用品,比如塑料杯,脱脂棉,抑菌水,保鲜膜等等,这些我们平时容易搜集得到的工具更激发我也要做这个实验的想法。
最近我爷爷养的母鸡也最近生了蛋,我已经收藏好了一个,我把它保存在15到20度左右的冰箱中。但是如何让母鸡给他孵化两天,这可是个大难题,我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是否可以离开母鸡完全让外界人造环境代替母鸡的功能?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文章,而“开学第一课”,正是一堂涵养品德、美德的思政课。
“开学第一课”,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开学第一课”,和毕业典礼一样,都是具有仪式感的教育活动。重视“开学第一课”,就是重视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让学生以一个更好的面貌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涯。在抗疫的特殊背景下,今年这堂“开学第一课”邀请来了抗疫英雄和“白衣战士”讲述他们感人肺腑的战“疫”故事。透过他们的故事,大家感受到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作为茁壮成长的莘莘学子,爱国主义是教育的必修课,以“开学第一课”这样一种形式来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确实是的主题。把抗疫作为最生动的爱国教材,定能鼓舞着每一位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学第一课”,涵养顽强拼搏的精神。三尺讲台,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令人动容,也照亮着广大青少年的奋进之路。课堂上,钟南山写下“一个也不能少”,张定宇誓言“我们要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张伯礼坚信“我们一定能战胜传染病,保证全国人民的安全”……铿锵的话语中,无不折射出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可贵的精神必将给年轻的少年们新的启迪。孙中山曾经说道,“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相信,历经这堂特殊的“第一课”,会让更多青少年收获乘风破浪、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健康成长。
“开学第一课”,激发学先锋做先锋的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谢军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身边的榜样。俗话说,“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通过这样一堂课,广大学生感知到了榜样行为世范的力量。我们的青少年生逢盛世,莘莘学子要善于思考,透过这些真切的故事更加懂得今日学堂朗朗书声的不易。对此,青年一代必须树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理想,慎终如始地以心中信仰为船桨,勇挑历史重担,接好建设祖国的“接力棒”,用青春的力量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今天晚上8点,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收看《开学第一课》。主题围绕着“少年强,中国强”,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钟南山爷爷,讲述了他许多小时候的故事,如大约2岁时就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名字的原因……还有他给几位援鄂医疗队员写下“一个人也不能少——钟南山”来表达对医疗队的信任,想想这种种画面我的泪水已模糊了双眼,他们都是英雄。其次,还有陈薇嘉宾说他们都在研究抵抗病毒的疫苗,并成功让病毒退缩了,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只要努力坚持,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对了,你知道“北斗”导航卫星是谁设计的吗?今天我才知道是谢军叔叔,他设计的“北斗三号”在建设火、雷神山医院时可帮了大忙,真是太厉害了,谢军叔叔还说:“期待你们以后又造出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对科技最感兴趣的我此时心里可是热血沸腾,真希望长大了跟随着他的脚步造出更先进的东西来。
春暖花开,我们重新回到了那熟悉的校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保护好自己,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事教学工作几年以来, 自己也深有体会。总结起来我认为上好第一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认真思考课堂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老师每学期基本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 学生也带着好奇心去上第一节课, 能否在第一节课吸引他们关系到以后上课的效率。好的第一堂课不是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而是进入教室, 设置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善于用表情以及手势等辅助工具表达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上每一节课, 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曾经听过同事的一节课, 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比如讲到一个知识点时, 他就会以问题的形式出给学生, 如果是选择题时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这么简单的一个变化, 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注意力。或者如果确实是书上现有的内容, 又不是特别的重要, 她就会提问学生来读。调节一下气氛, 避免老师单方面讲课。
二、做好备课, 准备充分知识
(一) 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1. 为什么学。
每一位老师在进行第一堂课教学时, 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目的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理解不管是专业课或者非专业课程, 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首先, 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 大学教育是全面综合的素质教育, 所以学生应该尽可能多了解和本专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像《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这样一些基础课程。他们是所有经济和管理类的必修课, 许多专业课程都是以其作为学习的基础。如果这些课程不能很好的掌握, 将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2. 学什么。
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中向学生明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该门课程。明确学什么, 是学好的核心。第一堂课,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 以及该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比如《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 学生都有疑问, 为什么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 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别。
第一堂课, 应该结合目录将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门课程都有穿插其中的主线, 学生明确以后更有利于学习。在学生头脑中, 让知识成为体系。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 将整本教材进行细分。也就是总结出来该门课程的大纲, 可以简化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3. 怎样学。
学习的方法有许多, 不同的学生在大学里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较为宏观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种: (1) 确立目标。目标明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开学第一堂课, 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目标是学习的导航。目标明确正确, 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行驶。以目标为导向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安排才会更有主动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学会独立思考。要真正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 领悟其本意, 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比单纯一味的学习更加重要的步骤。简单了解只是知识的表面, 要真正应用需要思考和融会贯通。不总结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曾多次提出:“要思考, 不要死背”的口号。在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 提到“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 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 死背教科书。”固然, 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 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3) 积极应用知识。应用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应用也可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能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快乐的。教师要告诉并要求学生积极应用知识, 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应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二) 准备充分的知识和内容
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教师要想成功演出, 需要具备充分的导演才能。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知识点, 不仅仅是将书上的内容传达出去, 而且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 怎么学和学什么这几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专业的非专业核心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明白应该学好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系的学生都知道应该学好《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 金融系的学生也非常重视《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专业课。但是对于非核心课程, 比如《金融学》、《财政学》等这样一些课程,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所以, 教师更要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内容, 不仅仅是读课本。每一个学生都认识汉字, 如果教师都这样做, 学生自然不喜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 我更倾向于结合实际, 以现实中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比如《财政学》这门课程, 以政府作为研究主题, 因为我们很少参与, 大量的知识是以了解和掌握为主。相对来说不是特别有趣, 如何备课呢?每一节课尽量补充一些书上没有, 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信息, 像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医疗问题等和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既没有脱离教材, 同时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三、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一) 教师积极和学生沟通
教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信息,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和学生积极互动。第一节课教师面对的是新学生, 忙于讲新课不是明智之举, 建立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让学生参与进来也很重要。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给学生留下联系方式。大学教师一般上完课就离开学生, 很少像初中和高中教师那样, 相对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少, 因此与学生电话或是网络形式联系就比较重要。鼓励学生通过E-mail或是当面的形式及时和自己沟通交流, 不管是学习或是生活都可以探讨。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外延形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努力去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教学过程当中, 和学生必要的交流仍然是重要的。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一些学生不至于答不上来的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金融学》这门课程, 首先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金融, 可以从我们身边的金融现象说起, 企业筹资、银行贷款等等现象都属于金融范畴。同时可以适当提问几个学生说一说他们身边的金融。这样即避免了教师单独讲,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能力。
(二) 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使用电化教学, 它的作用有双重性, 关键看老师如何有效利用。有的教师使用电化教学, 坐在电脑旁边, 不看学生只注意自己的课件, 滔滔不绝的讲。从上课讲到下课, 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也是有限的, 不自觉的学生打瞌睡的增加, 产生厌倦情绪, 难以有效学习课程。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多记笔记, 而不是看老师一页一页的翻课件。
四、教师要注意个人形象
1.注意外在美观。教师的仪表是无形的教育, 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热情, 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衣着讲究, 美观大方的老师, 能够给予学生以美的熏陶, 学生也乐意接近老师, 产生敬重和羡慕的情感, 积极学习。反之, 如果老师的衣着不齐、蓬头垢面, 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 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下上课, 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加以接受, 教学效果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2.注重内在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人们之所以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在于教师是素质和知识的化身。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外在形象, 内在修养也很重要。在教课的过程当中, 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自觉的会传达给学生, 所以注重用词准确以及文雅性, 体现着老师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高低。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于一些偏激的学生, 教师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 使学生从心里能够赏识和敬重老师。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从高中到大学, 完全不同的环境以及学习氛围, 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甚至有些会产生退学的想法。教师利用个人的知识和语言, 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其的重视程度, 以及大学教育美好的一面。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第一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上好第一节课,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教师信心倍增, 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讲课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教学是学校最基础的环节, 每一个正规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好坏, 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处于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上好开学第一课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大学教师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有效地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绪,第一堂课,思考
参考文献
[1]周鹏.关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思索[J].大众科技, 2008, (8) .
[2]Robert J.Sternberg.Louise Spear-Swerling.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思维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迟欢玲.如何把握好你的第一堂课[J].高教研究, 2006, (6) .
[4]苗田.高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 2008, (9) .
因此,我就用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消除对本学科的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了解学习方法,培养其对思想品德课及其老师的情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是,这节课就做出如下安排:
一、让学生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地发展。
3.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让学生了解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其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从而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课的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四、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的关系
在整个初中学科体系中,思想品德课应居首位。它除了传授知识,还在于着重育人、培养思维能力。教育德为先,是国家一贯坚持的方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思品课有着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初中育人的主要阵地。只有心理健康了,品德良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常常给同学打一个比方:我们每个人就好像一辆汽车,学习其他课就给这辆车安上了动力系统,而学习思品课就等于给它安上了方向盘。假如一辆车没了方向盘,将会是什么后果?动力越强,它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这样的车能上路行驶吗?所以有人总结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上升现象,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加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各科老师都要贯彻育人的理念。
其实,思品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与动机,就为学生学习其他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思品课还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直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习其他课提供帮助。经过20多年的教学,我发现许多政治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数学成绩也好,反之亦然。我从中似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表面看来,政治课与数学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实际上二者有着很大的关联,那就是都有很强的逻辑性。政治课包含许多哲理(哲学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是需要很强的思维才能理解的。通过政治课的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习数学所必需的,也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让学生更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由于各种原因,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是最差的教学,能把思品课上成故事会是最好的老师。一学期没有作业,到临考前,老师勾勾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就行了,这就是当前学生心目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纠正:
1.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角,是主宰,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才是主体、主角。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2.教学更注重过程和情感交流
教学的方式更多的是合作式、探究式。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的配角。老师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享受主人翁的待遇。
3.教学相长
通过教学,既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绝不是一句空话。在教与学中,学生不断地成长,学生的“学”时时刻刻都在评价老师的“教”,而这种评价则默默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六、介绍本学期的要求
1.课前准备
准备好书、笔记本和笔,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准备听课,或者在完成其他课前准备活动之后静候老师。
2.在严格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积极自主探究、提问,愉快地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关系,让每个人感受到教学的快乐!
3.课后及时复习,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到知行统一
七、简单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以每册书的目录为主,介绍本期的学习内容,以及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大致了解,心中有数。
八、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了解了思品课的性质,本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知道了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消除对思想品德课的种种误解,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心理基础。
九、布置作业
制订本学期思品课的《学习计划》。
(作者单位 四川省南充市七中)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推荐阅读:
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心得观后感09-08
春季学期《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05-30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_班级管理09-21
春学期开学第一课11-16
中班第二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06-19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国旗下讲话11-01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讲话提纲07-19
《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心得_《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09-19
《开学第一课》观后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