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篇1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设计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认识自然中存在着的对称,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交流欣赏中感受对称。

2.引导学生了解对称的种类及不同对称的特征,并运用对称形式原理以剪纸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3.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感受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体会对称的美,运用对称形式原理以剪纸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课本 作品 彩纸 剪刀 其它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通过欣赏对称图案,和学生交流一下对称形式有哪些特点。

2、引导学生用对称的形式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剪纸(先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画出外形将线条延伸到折纸开口处,再在里边画出常见的剪纸纹样如水滴式、马蹄形、月牙形等 ——然后剪刻出花纹和外形——最后展开粘贴)

三.生动手操作,在创作中感受对称的美,师巡回辅导。

1.明确要求。

①每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管理小组成员的创作行为。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创作中,学会合作,互帮互助,注意安全,讲究卫生;遇到困难时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够解决,实在不行时再请教同学。

②创作完成后,将自己的习作粘贴到展示板上与大家分享。四.交流分享,师生简评。

1.欣赏同学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对称规律。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认读认识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采用自读、同桌互读、个别读、齐读等方式,95﹪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观察课件,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80%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5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风筝图片。观察说话,导入新课:看了这些风筝想说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2.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3.学习课文中的资料袋,了解风筝的来源。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2.认读本课词语。3.指名读课文,正音。

4.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再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三、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憧憬”)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给“依然”换换词语。

(3)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

(4)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丧、磨”。

第二课时

一、检查。

1、认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3.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 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5.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4.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总结。

1、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难过,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快活——充满希望、写上名字 放:兴奋——快活喊叫、拼命奔跑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伤心——垂头丧气、继续寻找

教学反思:《风筝》一文是贾平凹先生写的,是一篇极富儿童气息,充满情趣的文章。这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与其同组的是《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以及单元练习。《风筝》一文围绕风筝叙述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详细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神态、心情,做风筝时满怀憧憬和希望,即便做出的风筝并不精美,仍满心欢喜,高兴地称它为“幸福鸟”;做好了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风筝,他们快乐的喊叫,从早晨到下午,情绪高涨,兴味浓厚;可是忽然来了一阵风,无情地将风筝吹断,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想唤回断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篇3

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第 1 页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第 2 页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第 3 页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五册《对称美秩序美》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图形联想》,属于教材体系四个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范畴。本课在原来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拓展,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理解图形联想的概念和方法,发现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的应用,然后再将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设计:根据图形联想的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本课在设计思路上把握住“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源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通过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分析,了解图形联想在设计及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图形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式。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即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

3.学生创造力想象能力培养的渗透。

(二)教学重点:通过图形联想作品的欣赏,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图形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概括变形表现。

(三)教学准备:

师:课件及相关资料。

生:彩色水笔、剪刀、双面胶、16开作业纸一张。

(四)教学过程:

1.20xx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导入学习内容。

(1)老师介绍相关情况。

(2)问:

A.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B.这五个福娃的造型分别跟什么图形有关?这些图形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3).教师作相关小结,导入课题:图形联想。

2.图形联想作品欣赏,了解图形联想应用设计过程。

(1)李宁标志

A.这个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

B.介绍设计思路(标志设计动画)。

(2)悉尼歌剧院

A.你知道这个建筑的名称吗?

B.你认为它的造型来自什么联想?

C.介绍悉尼歌剧院。

(3)“鸟巢”(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A.你认为这个体育场像什么?

B.简介“鸟巢”体育场。

3.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

欣赏之后,讨论两个问题:

A.这些图形联想来自哪些方面?(生活、自然、图形本身)

B.什么是图形联想呢?

借鉴 组合(结合) 变形

一些图形(或事物) 新的图形(或事物)

(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4.寻找生活中图形联想的应用。

(1)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图形联想的例子呢?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

(2)一组生活中的图形联想设计欣赏。

说说你认为它们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5.作业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完成后剪下来贴到自己的衣服上。

友情提示:图形的联想可以来自你的梦想、爱好、姓名、生肖、星座、特长、喜欢的动植物......

6.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

(1)谈谈你要表达什么。

(2)谈谈你的设计灵感。(你是怎样进行图形联想的)

(3)其他同学的意见。

7.拓展:

A.发现生活中图形联想的例子。

B.一组有趣的图形联想的作品欣赏。

三.试教体会:

1.本课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清晰,课堂气氛轻松,由于学生发现这些图形联想的例子都是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课后学生反应,怎么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说明学生对本课内容挺感兴趣,同时又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

2.在教学设计上,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了解它的应用设计过程-----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例子,三个环节比较紧凑,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图形联想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案例。

3.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图形联想的方法,学生都能轻松地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或标志,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设计形式上有些稚嫩(如何进行设计表现不是本课的重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都非常真诚有趣。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连锁经营管理 教学计划下一篇:五年级上科学总结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