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眼光看教材(推荐8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但是,语文教材不像数学例题那样主题鲜明、巩固练习层层深入,也不像英语教材学单词、学句型那样任务清晰,它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语文教师应以这例子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又该学什么?
薛法根老师提出的组块教学变革了备课方式,摒弃线性的环节设计,采用了板块式设计。在教学内容的研制过程中,深入研读教材文本,他提出了用三种眼光看教材的思想:从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要根据教材文本语言的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语言;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神语言),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素,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每个板块集中一个核心目标,设计多项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儿童的眼光,横切竖切都是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而,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以儿童的眼光解读教材。
记得小时候,苹果可是稀罕物,只有逢年过节,外婆来我家才会送来四个苹果。等外婆走后,妈妈隔天把一个苹果洗净,拿刀从顶部向下一切两半,分给我和妹妹。渐渐地,生活条件好了,听说苹果是记忆之果,妈妈就一大袋一大袋地买回家,让我们削皮一人吃一个。看到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后,我才知道苹果核里竟然藏着一颗“五角星”,我迫不及待地拿苹果来切,还当宝贝似的展示给家人看。
我想这篇课文一定能够吸引学生们。可没想到,学生并不觉得拦腰切苹果比竖切苹果有创意。原来现在条件好了,许多家长都是把苹果去皮切片,装上盘子,插好牙签,端给孩子。而苹果核则扔进了垃圾桶。无论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还是把苹果拦腰切成两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无法理解文中的“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结果第一次教学时我是照本宣科,学生是死记硬背,很不理想。
再教这课时,我改变方法,补充阅读其他打破常规思维并能获得意想不到收获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课堂活了。
我想,我们语文教师要从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挑选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最为相似的部分,并通过自己深入的解读、消化、融通,调制到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共鸣的层次上,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形象、鲜明的思想去点醒、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兴趣和语言信息块,从而达到互动和共振。
二、教学的眼光,仔细揣摩提示语
当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体现在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发展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呈现中。如果我们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那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一篇课文的知识。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课文写了竺可桢与邻居孩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第2~5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第9~14自然段。第一次对话每句都有提示语,第二次对话不仅没有提示语,还都是简短的话,甚至只有一个“是”字。好好揣摩这两处对话描写,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在让学生分角色熟读第一次对话后,我抓住提示语“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让学生思考:①从“弯下腰来”你体会出了什么?②去掉“习惯”这个词语读一读,比较一下。接着让学生熟读第二次对话,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如下:
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啊?”
【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肯定地)说:】“是。”
在反复朗读后,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何对第一次对话写提示语,而对第二次不写提示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次是小孩子留心观察到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后来报喜的,竺爷爷在房间里,没有其他动作。”“这样安排更突出了竺爷爷和孩子急切的心理。”“两个人熟悉了,就用简短对话了。”……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体例,没有了过去的“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把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点分散于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和“练习”的“处处留心”中。这样的编排有利于避免机械的、枯燥的知识讲解,但弱化了学法指导,有的教师甚至抓不准语言训练的要点,也因此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随之缺失,“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也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整理、勾勒出语文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经历归纳出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学一课至少有一得。
三、生活的眼光,鲤鱼是否为稀罕物
语文学科最贴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等同。当我们用生活的眼光选择教材,把课堂与生活嫁接起来,把文本与体验交融起来,教材会变得多滋多味,语文教学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在预习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有学生质疑:“鲤鱼并不贵重,平时走亲戚,甚至邻居间也时常送两条鲤鱼。公仪休为什么不敢收呢?”是啊,对于我们现在的江南孩子来说,鲤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邻里间送两条鱼就像孩子间送橡皮、送铅笔那么平常,有什么可拒绝的呢?
可想而知,此时,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教材出现了障碍。于是,我赶紧补充时代背景:在古代的鲁国,水产品奇缺,所以当时有一句名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说鱼和熊掌一样珍贵。所以,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呀!
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盲点后,我再引导学生读读“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学生明白了当时鲤鱼的珍贵,对廉洁睿智的公仪休的敬意油然而生。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及时选择、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我们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课堂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带着儿童的、教学的、生活的这三种眼光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运用好教材串联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
关键词:《品质》,现实意义,社会品质
一、走近人物——年轻人眼中的“格斯拉”
小说最后,通过新店铺里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的话,我们知道了格斯拉命运悲剧性的结局——死于“慢性饥饿”。年轻人作为商业同行竞争者,他对格斯拉充满了不解。“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过度认真,不知休息;“他接了一份定单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费时长;“他肯用最好的皮革”——成本过高;“他从不登广告”——经营理念陈旧;“店里从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不会经营。在他眼中看到的格斯拉就是一个“怪人”,充满了不解和疑惑,即便他最后也感叹“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年轻人还看到了“顾客可不愿等待”。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呢?首先,“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人们要的是不断有新的样式。其次,文中有一处提到大公司制作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会了选择时髦而去忍受生理上的痛楚。再次,文中还有两处提到“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包括年轻人的推销“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都能看到顾客消费的不仅仅是靴子,还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广告在刺激着人们的意识,诱使着人们认同,在大公司广告的诱惑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也适应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再也无法理解格斯拉这个固执老头了。
二、走进人物——“我”眼中的“格斯拉”
“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见证了格斯拉悲剧性的命运。“我”眼中的格斯拉又是怎么样的呢?“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话音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是段精妙的文字。“皮革”喻示怎样的性格呢?老实、执著,带着点固执和不知变通。高尔斯华绥巧妙地将人物的形象、职业与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融合在一起。
“我”和他的交往“大约始于十四岁”,有一天,“我”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种手艺。”“手艺”,在我们的字典中这样解释:手工业工人的技术。格拉斯在这想表达的仅仅只是技术吗?高尔斯华绥在原著中不是这么表述的,“Id is an Ardt.”这是格拉斯的原话,忽略他浓重的口音,这里应该是“It is an Art”。“Art”是艺术,而非技术,在这里当格拉斯“突然露出一丝微笑”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内心涌起的是怎样的一份自豪与自信呢?十四岁时的“我”是懵懂的,所以那时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有的只是“模糊的认识”。但当我不断地“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走进格斯拉的店铺时,当我看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的格斯拉时,想象着格斯拉用“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细看靴子时,读出了格斯拉眼神里“迷恋着理想”时,对这种“品格”的认识不再模糊。制靴在格斯拉不是生计的需求,而是精神的追求,执著、专注、迷恋。
“我”慢慢地理解了格斯拉,也慢慢地体会到了“只有亲眼看见过靴子的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靴子的本质”成了格斯拉生活的全部:他的靴子必须是经穿的,“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的靴子还必须是合脚的,“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要摸出我要求的要点”;他的靴子还是美观耐看、经久不衰的,“非言语所能形容”、“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坚守着这样的“靴子的本质”,我们也看到了格斯拉这一“靴匠的品质”,他放弃了效率和效益,他追求制作的完美,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敬业诚信、坚定执拗的人品。
“我”还见证了格斯拉命运悲剧性的结局。文章通过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格斯拉的命运轨迹: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面对格斯拉,我怀着无限的伤感与同情,“我”一直是他的老主顾,我向他定了许多的靴子,“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当“我”看到他的账单,“我飞快地跑下楼去,填好一张支票,而且马上亲自把支票寄了出去”。但格斯拉最终的结局却是无可挽回的。“我”看到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执著而本分的格斯拉却在无奈的现实社会中被淘汰、被毁灭。从某个角度讲,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高尔斯华绥,作者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格斯拉形象。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给我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嗟叹。
三、走出人物——“我们”眼中的格斯拉
《品质》写于1911年,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今天读《品质》一文,除了对这个坚守品质、坚守传统美德的手工艺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同情,感受他身上闪烁着朴素而温润的光芒之外,我们现在重读经典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呢?
关注格斯拉,不能避开的就是他被社会最终淘汰的原因。
我们不妨先对其社会身份进行思考。格斯拉适合当老板、设计师还是工匠?格斯拉作为老板,他曾经非常辉煌,他的店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坐落在“伦敦西区一条新式街道”。在当时他无疑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基础是大家都是手工业者,他是当中的佼佼者。但后来不行,因为社会变了,作为一个老板,他不能与时俱进。他能不能做设计师呢?他做靴子也追求美观,但却不是重点,他也能做“时新的样式”,但却是被动的模仿。而设计师需要什么呢?有灵感,够敏锐,能站在时尚前沿。显然格斯拉是不合适的。我们的结论是格斯拉只能做一个工匠,“神妙的手艺”、敬业的态度能让他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工匠。所以格斯拉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身份的错位。
我们不妨再假设鞋匠和珠宝匠,格斯拉从事哪者更好呢?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靠手艺,不同点是珠宝是奢侈品、装饰品,更讲究内在的品质,而鞋子是生活必需品,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格斯拉是怎么做鞋子的呢?他注重什么呢?他投入、专注、迷恋,不管成本核算……我们看到格斯拉将生活必需品当成艺术品去做,将消费品当成了奢侈品。我们看到了格斯拉悲剧命运的又一个原因:产品定位的错位。
从传统手工业时代、大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在不断的前行。无论哪个时代都强调品质、诚信。但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都是不同的。格斯拉生活在传统手工业时代向大工业时代过渡阶段,社会正从单元走向多元,多元的结果就是人们的消费心理走向趋同,缺乏个性。而信息时代,这是个更多元的时代,人们更追求个性、与众不同。限量版、珍藏版层出不穷,人们渴求标新立异,同时更注重“贴身的个性化服务”。假如格斯拉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能生存下去吗?当人们的浮躁退去,回归平淡,人们又会回到格斯拉的店中。格斯拉处在那个社会转型期,这是他的悲剧:所处时代的错位。
今天我们读《品质》,不单单要思考格斯拉悲剧性命运产生的原因,更要去思考“品质”到底是什么?
三位序作者,鲁迅的《一个人的受难》是他自己选定,郁达夫的《我的忏悔》和叶灵凤的《光明的追求》可能是被派定的,但从叶的回忆文字看来,也不能排除他们对自己写序画本做了选择。三组木刻画,有三个互不关联的主题,巧合的是,每个主题与其序作者的思想个性又非常契合,或者说,三位序作者通过三组木刻画讲述了三个与自己的精神经验相关联的故事。究竟是这三组画恰好对应了三位序作者的精神感受,抑或是三位序作者按照自己的精神经验阐释了这三组木刻画?生活于西方世界(生于比利时,游历德、英、瑞士,最后定居法国巴黎)的麦绥莱勒这几组木刻画,郁达夫称其为“自叙传式的连环木刻画本”,是怎样与中国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精神感受获得某种沟通,经由巧妙的编译,以图文配置的方式传达给中国读者的?这里面,涉及了中西文化译介过程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无论思想倾向、社会阅历或精神经验,鲁迅、郁达夫、叶灵凤,可称为三条平行轨道,各有其辙,互不交接。三人之中,郁达夫的反差小些,处于近左临右的中间位置。鲁迅与叶灵凤,则是两端上的人物,他们之间有着文化履历、精神经验方面深深的隔阂。共处于二十至三十年代的上海,他们曾有过两次“相遇”,第一次是他们共同面对一个“比亚兹莱”——英国十九世纪末唯美主义插图画家。他们都是英国《黄皮书》杂志美术编辑比亚兹莱的装饰画在中国的崇拜者和译介者。然而,面对比亚兹莱,二人却显示了理解上的极大偏差,尤其是,当时尚为上海美专学生的叶灵凤对比亚兹莱画作近乎拙劣的摹仿,令鲁迅无法容忍,他说:“图画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很难由第三者从中作梗。可惜有些‘艺术家’……生吞‘琵亚词莱’,活剥路谷虹儿……”(《〈奔流〉编校后记》)他甚至点名道姓,说“新的流氓画家又出了叶灵凤先生,叶先生的画是从英国的毕亚兹莱剥来的……”(《上海文艺之一瞥》)其愤然之态,溢于纸上。一九三三年他们再度相遇,共同面对一个“麦绥莱勒”。作为序作者,他们出现在同一套系列丛书中,也许有些无奈,至少,凭鲁迅对叶灵凤的反感,他可能会耻于与之为伍。然而,由谁写序的决定权最终掌握在出版商手里,鲁迅也深知这一点。而这回,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通过麦绥莱勒画本,更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三篇序,其实是三个画本的中文导读,或者说,是三位序作者对画本所作的中文诠释。鲁迅选择了《一个人的受难》。他说,麦氏的作品“浪漫,奇诡,出于人情,因以收得惊异和滑稽的效果。独有这《一个人的受难》(Die Passioneines Manschen)乃是写实之作,和别的图画故事都不同”。其实,这组画与另外两组从内容到风格未必有太大差别,之所以选择这一组,应该与鲁迅的精神经验有关,鲁迅更喜欢“一个人的受难”这一主题。
鲁迅的序,篇幅最短。除了对连环画的体例和麦氏的经历做简要介绍外,主要是对二十五幅连环画故事做识读。每图有相应的说明性文字,图文直接对读,写法上比较机械,却颇有意思。鲁迅说,“这故事二十五幅中,也并无一字的说明”,但还是能够知道它们的意思。第一幅,“我们一看就知道,在桌子之外,一无所有的屋子里,一个女子怀着孕了”。画面似乎没有特别要点明这个女子“一无所有”(下层阶级身份)之意,但鲁迅用“一无所有”之类字眼,有意无意地将故事引至阶级阐释的意向上来。接着下一幅,鲁迅继续说,女子“生产之后,即被人斥逐,不过我不知道斥逐她的是雇主还是她的父亲”。从象征性含义看,“雇主”与“父亲”是两个概念,他们会与女子构成两种不同的关系——雇佣关系或父女关系,前一种关系假如成立,则又回应着鲁迅阶级解读的意向。被遗弃的私生子浪迹街头,“稍大,去学木匠,但那么重大的工作,幼童是不胜任的”,“到底免不了被人踢出,像打跑一条野狗一样”。鲁迅用夹叙夹议的口吻,不仅讲述了主人公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境遇,更用比喻性词语议论着主人公“像一条野狗”般的卑贱,从而点明贫富的差异、社会的不公。在鲁迅的文字里,《一个人的受难》有一个因果紧密相扣的情节链:主人公作为私生子,无家可归,流浪街头,学木匠,当小偷,进监狱,玩妓女,后来迷途知返,进工厂当工人,成为工运领袖。终于被捕,在受难的耶稣像前受审判、被枪决。这是一个关于阶级压迫、阶级成长和阶级殉难的故事。
与鲁迅客观地讲述主人公的阶级殉难故事不同,郁达夫从“自叙传”的角度,解读麦氏的另一个画本《我的忏悔》(Mein Stundenbuch)。他说,《我的忏悔》是麦绥莱勒“自叙传”式的画本,“是他的许许多多的画本中间的最富于个性的一本”。画本中手拿木头和小刀的画家自画像,插页上美国诗人费脱门的语录:“你们注意着!我也并不想来施一点小惠;我若有所施给,那就是施给侬自己……”都表明它是一组自叙传式的连环画。
从自叙传角度理解画本,郁达夫的《序》更带有感同身受的自我诉述色彩,却未见有明显的阶级审视意向。他用写《沉沦》的笔法来写这组故事。他说,出于对大都会的“憧憬”,主人公乘坐火车来到城市。“看尽了种种都市的繁华,也参加身历了许多现代的享乐,争斗与辛酸,其后就来了几次恋爱。道旁的相遇,街上的追逐,楼上的密约,大愿的成就,一度拥抱裸妇之后,走到街上,他所感到的快乐与光明……”主人公虽“曾做过工,如做厨子,上电杆,掘泥土之类,可也享乐得不亦乐乎”,尤其是不断上演着“得恋失恋的悲喜剧”。这一经历与郁达夫本人自叙传小说的情节何其相似!然而,主人公享乐之后又时时悔悟,“清夜醒来,终觉得性灵未死,悲哀失望之余,忽而动了一动皈依宗教之心。忏悔之后,尘心涤净了……”最后,他厌倦了世间的一切,“他的骸骨就悠游自在地进入了永久的群星世界”。这段文字与其说依据画面,不如说是序作者附加上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关于自我欲望的释放与救赎的故事。
从画本看来,叶灵凤作序的《光明的追求》是最抒情化的一组作品——主人公随时随地在追逐太阳、追求光明。情节性较弱,表现性较强。画本中出现多幅画家的自画像,表明它们是画家的自我精神画像。不像前两篇序,叶灵凤的序,用较长篇幅介绍现代木刻艺术的发生发展、思想内涵及形式意味诸问题。他说,木刻艺术使麦绥莱勒“找到他可以献身的大路”,他“不断地用他弗兰特尔人的热情,强有力的线条,简单的黑白(黑与白),发挥着对于现代都市文明的咒诅和幻想”。后一句话正是他对麦氏木刻画主题的一个概括。从这个角度解读麦氏画作,叶对《光明的追求》的故事情节,只做了这样的识读:“麦绥莱勒连环画的主人公,正如他自己一样,是一个体格强健、感情热烈的男子,不受礼教的缚束,不顾社会的嘲笑,用着孩子一样的天真的热情,可以哭,立时也可以笑,可是却到处碰壁,因为他所追求的理想太高了……”叶对画本故事的识读简约,六十三幅画只写了不足一百字的说明性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叶对这组画的理解有自己的路数。凭叶的城市经历和艺术资质,他更留意于画中主人公在现代城市里的际遇以及黑白木刻画对这种际遇所做的富有形式感的叙述,却忽视或者是无意于追究画面的象征性构图所隐含的寓意。或者说,他对主人公“追求光明”的画面加以世俗化解读,将主人公堂吉诃德式地追求光明的精神行为理解为“孩子一样的天真的热情”,将其经历演绎为一个深怀理想的城市流浪汉到处碰壁的故事。
三个画本有其基本的情节链,它们其实是麦绥莱勒带自传意味的一组系列木刻画。德文版的这组作品,以合订本的方式出现,可见它们之间的联系。麦氏亲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二一年起定居于战后醉生梦死的巴黎。战争感受,城市经历,个人主义理想,从不同的角度给这位比利时画家提供创作资源。一九一六至一九二一年他在日内瓦的当地期刊《撒谎》上发表黑白木刻画,出版自己的“故事画”《我的日课经》,形成其以黑白木刻画写自己的故事的个人风格。在巴黎定居期间,他陆续推出《城》、《我的日记》、《太阳》几套木刻画,风格上由写实主义而趋于表现主义——由自我记述而趋于自我表现。画家的多重感受、多面风格形成其画面的多重性涵义,这就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作家的麦绥莱勒解读,留下了空间。
二十年代末,鲁迅定居上海。在目睹中国社会政治的多次兴衰变化之后,他走向左翼。他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分析,基本认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观点。这个时期,他不再从事无关痛痒的启蒙小说创作,而是直接卷入各种现实斗争之中,在与各路论敌的笔战中,体验着人间社会的痛苦与无奈,他的个性脾气日益忧愤而悲凉。也就在此时,也许不是巧合,他着迷于西方现代木刻画,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六年,他选编、作序、出版了一系列西方木刻集。从他对木刻画的鼓吹,对国内新兴版画运动的倡导,对青年版画家的扶持,可以见出他与木刻画的黑白世界之间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牵系——木刻画抽象的形式意味和“力的美”,与他有着从气质到心灵的契合,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画面的苦难感、愤怒感和力量感与他的精神情绪是相通的。他对木刻的喜欢与其说出于思想表达的需要,不如说是一种心灵需要,一种情感需求。当然,鲁迅对西方木刻画的选择,也有其理性的一面,他侧重于译介新俄版画、欧洲表现“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主题的版画,像珂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人的作品。那些画面,呼应着他关于阶级压迫、人类苦难诸思考,确认着他当时的现实认知。而这背后,也有三十年代左翼文化氛围的深深笼罩和牵制。
三十年代上半叶的郁达夫,创作上处于一个沉寂时期。他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一方面延续着二十年代个性解放的余绪,另一方面又在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难之后,多了一份无为、超然而祈求心灵清净的情怀。一九三二年他写了带有忏悔意味的《迟桂花》,讲述一个依然深受欲望困扰的灵魂获得洗涤的故事。《我的忏悔》序,体现着他这个时期的特点。他叙述的兴趣点始终落在主人公欲望的游荡、灵魂的堕落和心灵的忏悔上。联系郁达夫前期对个性解放的极力倡导,对私生活和潜心理的大胆暴露,对个人欲望的肆意张扬,后一种态度未必不是对前者的一种矫正。“五四”的个人主义者,在经历了释放期无所顾忌的奔突之后,正面临着自我调整和寻找灵魂归宿的问题。这种调整不自觉地投射在这篇序中,整个故事的演绎与郁氏本人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主人公最终飞进“永久的群星世界里”,未必不可视为反思期的个人主义者对自我灵魂的安置。
三位序作者中,叶灵凤是一个另类人物。一九二五年每天到上海埠民路周全平家中帮忙筹建创造社出版部的时候,他才是个二十岁的上海美专在校学生。比起他的前辈,他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上海美专在当时被誉为西方唯美主义艺术的讲习所。这所学校的学习经历,使叶灵凤未出校门,就以中国的“比亚兹莱”自居。他标新立异,追逐新潮,爱出风头,以离经叛道的形象出现。他写文作画,在《幻洲》上发表《新流氓主义》等一批惊世骇俗的文章,公开与前辈的文化权威者争夺地盘;他摹仿比亚兹莱,为《幻洲》等作构图繁丽、富有装饰味的插图画,引领上海滩杂志插图的新潮流;他在个人形象上刻意做出一副新潮艺术家的派头:一阵子“将头发乱蓬在头上”,一会儿又将蓬乱的头发剃光。他声称“我是我自己的偶像”(叶灵凤:《白叶杂记》)。这种标新立异的行为,使他成为当时上海文坛名噪一时的艺术明星,同时也招来鲁迅等的讥讽。鲁迅对叶灵凤的反感,并非完全是叶的人格有问题,而更主要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给他们带来一种深深的隔阂。从某种意义上说,叶灵凤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商业城市已经培养出自己第一代的作家。
作为由城市文化催生出来的新潮艺术家,叶灵凤对麦氏木刻画的解读有自己的路数。他注意到了麦氏画面的城市感问题,他说,“因为现代生活脉搏的紧张,木刻的原始单纯的趣味,黑与白强烈的对照,简捷而又复杂的手法,木刻便成为最适宜表现这种生活和印象的一种工具”。可以对照的是,鲁迅也是一个对木刻的黑白形式非常着迷的人,但鲁迅主要从自我人格、自我精神心理的角度感受木刻,他从木刻中获得一种自我精神的呼应和沟通。叶则是从黑白色彩、块面、线条、节奏和单纯感等形式角度,领会木刻与城市生活之间的互喻关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鲁迅与叶灵凤这两个性情迥异的人都喜欢木刻,他们从木刻中找到各自需要的东西。同样,叶对麦氏故事的理解也从城市流浪汉的角度切入。他说:“无疑的,麦绥莱勒的艺术上的修养,不是得自研究室中,而是得自街头,得自漫游的生活中。他最爱描写的对象是:呼号的街众、拥挤的街景、疾驶着的车马、港埠、酒店、藏在每一个生活着人的梦中的潜意识。”叶《序》对故事介绍的简约,曾受到鲁迅的“奚落”。问题是,这种简约,未必是叶对故事本身不重视,而可能是故事里那个终日追逐光明的诗意化人物,无法在叶为之设置的日常化的城市境遇中获得更流畅而圆满的阐释。可以说,在这个序中,释介与画面是有裂痕的。
三位序作者,按照各自的思想文化履历和心理经验,解读了比利时画家的一组系列木刻画,并讲出了各自的故事。这一过程中,他们都有选择和演绎木刻画故事的空间,这才使他们的解读显得饶有趣味,具有可比较性。三人都巧妙地将自己思想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内容缝进故事之中。以鲁迅为例,鲁迅对木刻画的热爱出自一种直觉,他未必能够说清楚他为什么怀有这番热情。麦氏画本出版的第一时间里,他致信赵家璧:“M氏的木刻黑白分明……可参考之处很多……我希望二千部能于一年之内卖完……这才是木刻万岁也。”最让他爱不释手的,显然是麦氏精美的木刻艺术。但要将麦氏推荐给中国的读者,他必须调动他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力来讲好麦氏画本中那个故事。他从画中发现了贫富的悬殊、阶级的斗争和英雄的殉难。对木刻艺术的热爱是鲁迅译介麦绥莱勒的第一原因,而对《一个人的受难》的选择,则表明他将麦氏锁定在反映阶级苦难的左翼艺术家的位置上。经由这个故事,鲁迅对木刻画的感性热爱和理性理解获得了统一,与此同时,序作者的中国经验与画作者的西方经验也获得了协调和整合。
更有意思的是,三位序作者的三种解读最终将一个西方故事写成三个三十年代的中国故事。这三个故事,讲述的似乎是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它们分别对应着当时流行的三种叙事格式。鲁迅的阶级受难者故事,在蒋光慈等的小说里似曾相识,这类人物故事在左翼文化的阐释框架里展开,其来龙去脉都对应着该文化的内在逻辑。郁达夫的故事,是一个“五四”个性解放故事的后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在郁氏本人的小说中就屡见不鲜。叶灵凤的故事,那个城市流浪汉浪漫、奇诡的经历,在当时一些城市小说,如《禁地》、《公墓》中可找到相类似的造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叙事、城市叙事和个人欲望叙事,是文化/文学叙述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各有各的演绎框架和文化思路,它们同时存在,制约着文学的内在生成,包括文学艺术的译介,从三篇序就可以见出这种制约。三种叙事中,左翼叙事占据主导性地位。在阶级矛盾日益激烈、日本侵华危机四伏的形势下,社会的忧愤情绪高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珂勒惠支、麦绥莱勒木刻画被引进中国。经由译介者的筛选,木刻艺术形成以“怒吼”型木刻为主流的一种基本样式。时代对外来艺术引进的制约之大,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木刻画的引进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文化译介现象。它不仅关涉译介者个人的气质感受和价值认知,更关涉时代的总体制约。它至少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主动拿来,二是带自我倾向的筛选、阐释,三是译本最终呈现的本土性和译介者个人文化气质性诸特点。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幼儿,他们都应该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力。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来学习显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对幼儿也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幼儿早一步融入群体,学习生活上的好多东西,幼儿在幼儿园能学到很多平常在家学不到的东西。幼儿在幼儿园学会如何在大家庭里生活,快乐如何与人分享。当然,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幼儿园的老师,就像在家离不开父母,幼儿园的老师负责幼儿一天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
一、用趣味性的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兴趣对幼儿发育起着促进的作用。幼儿园的教学和其它学校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幼儿的年龄小,需要使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师能否使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是能否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前提。我们强调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有语言的趣味性;有教具、学具的趣味性,有演示方法的趣味性等等。语言的趣味性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方式和适当的语言技巧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我在给幼儿上数学课时就需要有丰富的教具,这不但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便于幼儿直观学习。刚开始给幼儿上课我都不知道制作教具,而是直接教他们,2节课上完感觉课堂气氛不是很好,于是我就想是不是幼儿对直观的教具会感兴趣一点呢。之后上课我制作了丰富的教具,如西瓜卡片、纸牌卡片等,这些都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学时,幼儿会很认真的听讲,积极表现。我教的是数学2-5的相邻数,我先跟幼儿介绍什么是邻居?当他们能够理解之后,我就用直观的数字卡片来进行教学,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而不是让他们觉得很枯燥,因为在最后环节,我设计了玩数字游戏,这不但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巩固今天所教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门课有兴趣,才会学好它。对于幼儿来说,新颖的教具,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任幼儿自发游戏,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玩中学,玩中成长”,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每天吃过中饭,都会带幼儿玩,有时会去散步,有时会让他们玩游戏。有一天中午天气很好,我就和我们班的小朋友玩游戏,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由于幼儿之前没玩过,他们很感兴趣,都让
我陪他们玩。首先我把游戏规则讲了一遍,有些孩子不是很理解,我就找孩子和我进行示范,其他孩子都很认真的听我讲,示范完之后我就让幼儿一起玩,我在旁边看他们,这些孩子玩得都很开心,即使对这个游戏不是很熟悉,但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还请我和他们一起玩,玩累了我们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我问他们:“小朋友们好玩吗?”“好玩。”我们继续玩呀。就这样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个个玩的都很高兴,还说明天也要玩“老鹰捉小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但却是幼儿学习的做好方法,“游戏化教学,”在游戏中孩子也学会了:小朋友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遵守游戏规则等。游戏是孩子儿时的玩伴,不仅能让他们学到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快乐成长。很多时候幼儿也会自发组织几个小朋友玩游戏,虽然他们的游戏极其简单,但幼儿却感觉很新颖,很好玩,而站在一旁的我时刻观察他们,欣赏他们,觉得每个孩子都很棒。
三、尊重接纳孩子
对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与教师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方式表示接纳,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身体接触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获得自由愉快的情感体验。我们班有个男孩,非常好动,喜欢和小朋友说话,上课不认真听讲,每次我用眼睛看好他时,他就会收敛一点,知道我的意思是让他别讲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你毫不留情面的当众点名批评的话,孩子会觉得很没面子,一整天的心情都不会好,你和他说话,也会不予理睬。长时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让他们不能在快乐中学习。每当遇到这种孩子,我都会选择尊重他们,换个角度思考,而不是当众批评他们的不良行为。如:课堂中认真听讲的他仅有三分钟的热度,其余时间要么离开自己的位子,要么与同伴讲悄悄话,这时我便请他当小班长,帮我看看谁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或那个同伴又讲悄悄话了。若没有发现同伴有与自己行为相似的,我便表扬他和小朋友;若发现同伴有与自己行为相似的,我便让他去管管同伴然后再说:“如果这会儿你们都认真听讲,就不会被我们的小班长发现了,是吗?”以此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天使,父母和教师是天使的翅膀。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要学会赏识,鼓励幼儿
自信心,即人对自己能力的信任程度。它来自于平时对自己的了解和能力的锻炼,以及自我价值的评价。每个人都有一些潜力,都有一些别人不如的地方,所以,要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只有这样才可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起点走向成功。可以说,自信是一
切成功的基础。正如舒卓所说“缺乏一种自信的精神,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是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幼儿对问题认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我们成人必须注意对幼儿的正确评价,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和瑕疵点,并且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取得进一步的改进。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对于那些发展较慢的幼儿,老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进一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本领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平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做的真好”,让幼儿能够经常性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评价幼儿的成果,因为过渡的评价会让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幼儿成果的评价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自信心的树立。
现实中,我们成人的言行对于幼儿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那些言行上,行动上的赏识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幼儿来说恰恰是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肯定,幼儿也因此在这样的赏识下树立更加大的自信心。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开展符合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活动,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使他们从中树立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例举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应走进儿童的内心,以孩子的思维,立场看到事物,以孩子为中心,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伙伴,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某一概念,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在各方面得到发展,重要的是教师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幼儿。其实当你学会用心去观察幼儿时,你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闪光点。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正确地评价教师对我们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理论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过程中进行探究交流,明确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要学会尊敬教师、爱戴教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教师、理解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尊敬我们的老师。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理解我们的老师。
四、教学活动:
(一)导入:
1、你知道“老师”这一称谓的由来吗?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
后来,“师”的称谓演化为“教师”、“老师”。
2、“师”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字呢?(1)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
(2)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敬辞”。
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我们的老师: 请同学阅读课本P63-65页,思考:怎样去了解老师?(1)教师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直接、最集中的人类文明传递是在 之间进行的。
②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3、尊敬我们的老师:
阅读课本P71-74页的内容,思考;(1)为什么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2)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②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构建起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3)你认为尊敬老师就要: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 ②对老师要有礼貌; ③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④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⑤ ; ⑥ ; ⑦。(4)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尊重教师 ①我国的教师节是 ;
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障有: 和
(这种公式变换和意义也同样适用于下面的三个指标。)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率=(Xt/Yt)/(Yt/Y0)进口依存度的变化率=(Mt/Yt)/(Mt/Y0)净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率=[(Xt—Mt)/Yt]/[(X0—M0t)/Y0]这四个指标可以考察进出口的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即对外开放程度是否提高,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是否加强。
如果乘以弹性系数即具有增长方程中贡献率的意义。
上面的指标中,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是第四个指标,即净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率,这个指标可以直接在四部门的国民收入模型中直接推导出来,在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中应用最多,通常被称为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度(或简单的称为外贸增长对GDP的拉动度)。而净出口的贡献率(为简化通常以净出口依存度的变化率乘以净出口依存度)也通常被称为外贸贡献率或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这种传统方法受到了一些质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和李永军认为,使用这种方法测算的“外贸贡献度”指标有可能造成低估。他们提出,为了正确地测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深入探讨出口和进口两个变量的性质以及出口、进口、消费和投资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他们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重新定义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加上出口通过引致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而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1)可比净出口指数的变化率=[(Xt—Mt)/(Xt+Mt)]/[(X0—M0)/(X0+M0)]将公式稍作变换可得:可比净出口指数的变化率=[(Xt—Mt)/(X0—M0)]/[(Xt+Mt)/(X0+M0)]说明可比净出口指数的变化率即为净出口增长率与外贸增长率的比值。这个指标可以考虑对外贸易发展中出口与进口的相对关系的变化。
(2)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率=(Xit/Xwt)/(Xi0/Xwt0),也是一国外贸增长率与世界贸易增长率的比值,它可以说明一国的外贸规模在世界贸易总规模中所占重要程度的变化。
显示性比较优化指标的变化率(出口绩效指数的变化率)=(Xjit/Xjw0)/(Xit/Xw0)它可以说明某商品或产业的出口对一国总出口绩效的变化程度。
(3)出口贡献率的变化率=(Xjt/Xt)/(Xj0/X0),也是某商品出口增长率gi与总的贸易增长率gt的比值,又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
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展的眼光看学生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像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作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三种眼光看教材】推荐阅读:
用欣赏的眼光看07-27
用发展、眼光看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06-22
文化眼光阅读答案10-05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10-22
数学家的眼光10-14
眼光因人而异作文07-10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07-15
实用的眼光作文500字11-24
用美好的眼光看世界作文09-22
第三节 面向世界的眼光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