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精选8篇)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1

摘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给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明确的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只占到20%,而情感智商则达到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情感氛围思维平等和谐

情感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见,情感往往是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出现而出现,并与认识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因素,积极的情感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评鉴则应该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鼓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例如,在这学期我带的班中有一位学困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他,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不时的表扬他的优点,慢慢地他变得自信起来了,一改过去那种不良习性。通过这半学期的努力,在上次的期中检测中,他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年龄小、认识能力差,1

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如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的行为过激或不当,就会令他们丧失自信,丧失对老师的希望,甚至有的学生从此会憎恨老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建立和培养起良好的教学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所起作用的因素中,智商因素仅仅占20%,而情感智商则高达80%。并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感因素能起到推动、引导、维持、强调、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又明确的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应在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艺术才能建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呢?

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平等的情感氛围。由于教师是课堂情景的直接创设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语调中情感的合理使用,教师说话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表扬学生,往往使他们感到自豪,因而学习会更加的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用生硬的语气评价学生,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若用批评的语气去评价学生,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卑,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甚至还会对该老师所任的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拥有良好的情绪,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

心理状态的开始,经常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探究性。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想方设法的创设愉快、生动、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教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厚还是越来越稀薄呢?这应该被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则要求我们教师竭尽所能的去“教”,而这种教法则体现了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关怀,同时,体现了我们教师浓郁的感情和殷切的期盼。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当教师把孩子作为一个权利的主体去尊重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种关爱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我们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教师很崇敬。教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或不赞扬什么、不鼓励什么,往往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见教师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行为本身就在给学生传递着信息,就在为学生营造着环境。而好的环境一旦养成,就能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不可估

量的作用。同时教师也不可忽视微笑的作用,教师的微笑和欣赏往往胜过一切,喜欢受到别人的表扬,特别是老师的赞扬,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学会夸奖学生,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长处,为其营造积极的、有自信的心理状态。微笑是学生进步的无穷动力,它不但给予学生以关爱、还可以及时的给学生以鼓舞。而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就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情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所熟知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学”。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就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让学生明白,对于百分数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暂时没有将它数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没有将它融入我们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

有人说:“天底下再也没有比教育事业更需要爱心的了。”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对于好的、优秀的学生我们要关心、爱护;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能放之任之,相反,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老师对他的希望。我们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做好益友,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间活动中,我们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与学生成为朋友,使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握好情感这一催化剂,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么学困生的转化这一难题也就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了。参考文献:

1、《新课改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新知识、新理念、新教法》

临潼区教育局

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2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及重要性

所谓非智力因素, 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 不直接承担认知任务, 但是对认知过程有着影响的其他所有心理因素, 主要包含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当中, 非智力因素承担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等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 会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动态性, 非智力因素是随着学生内在动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二是持久性, 非智力因素对认知或者动作的形成越久越定型;三是补偿性,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或能力的不足进行弥补。

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措施

1.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 兴趣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 是学习的催化剂。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方面, 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一是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奥秘美;二是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三是利用教学设计, 唤起学生的探知欲。例如在圆周率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简单进行实验, 找到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大致关系, 然后再逐步导入, 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在“元、角、分”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和应用,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增强学生信心

自信心是意志的外在表现, 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他们的意志。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从肯定学生获得的成绩, 鼓励他们突发的奇想, 培养他们的成就感等方面着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意志。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亮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教学中, 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为他们创造平等地表现机会, 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但内容简单的题目, 为学困生增加学习信心, 让他们也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锻炼其意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键点。小学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课前对知识进行预习, 解题时对题目认真审题, 上课时专心听讲, 主动提出疑难问题, 作业完成以后仔细检查等。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学生智力因素的成长也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要培养学生问“为什么”的习惯, 随着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将疑难问题提出,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会逐渐产生兴趣, 并且增强自信心。除了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 还要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 并进行思考和检验;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课后对学习内容要复习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次督促学生养成以上学习习惯, 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利用这些习惯进行学习。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好学、乐学、主动学习, 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影响,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彩玲.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 2012, (7) .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3

【关键词】小学 数学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78-02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学生心理因素和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性格以及学习意志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要想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强烈正确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心理因素,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慢慢形成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让学生融入到智力活动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因此决定其是否完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的重要因素便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如果学生对于学习的对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去完成教学活动。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兴趣,那么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扼杀,学生更加不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创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啊?”,学生回答45,“谁知道2班有多少位同学?”教师给出答案之后,接着问“如果我们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去郊游,给每位学生准备一顶太阳帽,那么一共要买多少顶太阳帽呢?”通过创建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每位学生都陷入思考,在想一共要买多少顶太阳帽。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入教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吧”。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带有疑问式的有趣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从而全心全意的陷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自觉的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当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应该要直面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而并不是一味的逃避。教师只有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2]。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出现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的情况,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的状况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纠正,通过启发式提问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每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定每周之星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评定每周之星的活动中,不能以成绩为唯一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也将上课表现和学习态度上的转变等作为评定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成为每周之星。这样,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而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又受到学习习惯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按照有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最终将问题圆满的解决[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多次的重复慢慢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程度的状态,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思考,而是直接接受现成的知识。因此,当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学生往往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将这些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小组合作学习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建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丁爱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5,35(12):117-118.

[2]汪气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新教育:海南, 2015,32(8):82-83.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4

摘要: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学习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文化素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策略,希望为家庭教育迷茫的家长指明方向,缩小数学学习的差距,使每个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得以提高,数学思维得以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数学;差异性;策略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正处于发展阶段,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及有效的引导。那么,家庭的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的学习出现差距,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小学数学学习差异性形成的家庭因素

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思维的训练,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題的能力的提高等,不仅受学校数学教学的作用,同时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氛围、家长文化素质等因素的不同,必然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久而久之数学学习的差异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1.家庭的教育方式

通过调查发现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不同。学优生的教育方式比较民主,家长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而学困生的教育方式要么放纵不管,要么独断专行。第一类家长往往忙于自己的工作,疏于对孩子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孩子容易放任自流,疏于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第二类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孩子一旦犯错就严厉训斥,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这两类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家庭的环境氛围

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孩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喜欢读书研究,孩子受到熏陶也会自觉地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高于家庭成员关系复杂的孩子。孩子在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中熏陶成长,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这都会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3.家长的文化素质

家长文化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父母的文化发展。学优生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关心孩子的成长,普遍注意个人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并且乐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去教育子女。而学困生中的部分家长沉迷于电视、手机等,或经常当着孩子面争吵,对孩子的心理和学习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缩小数学学习差距的家庭教育策略

鉴于家庭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为了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差距,使学优者更优秀,学困生得到更大提升,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学习品质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影响着孩子,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系融洽的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家人关系紧张会使得孩子无心学习,学习品质比较薄弱,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状态和行为去影响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有效进行数学辅导,促进数学学习

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能有效促进孩子的数学学习。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首先,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参与生活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比如超市买东西,是学生真实接触并能参与到的活动,就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又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对数学学习有促进意义。其次,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难免会遇到难题,就会向父母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仅仅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鼓励、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解决,切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家校紧密合作,提升数学发展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中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虽然学校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无旁贷,孩子的许多习惯皆是受父母无形中的影响。作为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与学校沟通,主动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保持一致,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只有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发挥各方的优势,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顾明春.谈家庭教育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J].华苑教育,2009(12).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5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精髓,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认知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一定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 渗透策略

数学思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遍性,能够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从什么角度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其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教师要勇于打破陈规,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各种数学思想

现阶段,有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仍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很难渗透数学思想的。此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在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都渗透数学思想,而是在公开课上进行,平时上课大多以照本宣科、强化练习为主。这样表面上的形式化的渗透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2]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数学思想真正的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如,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笔者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在上课前,笔者分给学生小木棍先放在一边,然后再从黑板上写下所要计算的算式――84÷4=?,并在计算的过程中强调竖式的写法,告诉学生在计算时,应该从最高位开始计算。在这个竖式中,8代表8个十,8个十除以4得2个十,所以在写商时,可以将2写在十位上去;算完后再继续算4÷4,并告诉学生这代表的是4个一除以4个一,得1个一,并将1写在个位数上,最后得到21。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不能明白这种方法,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木棍进行计算,教师这种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不仅给了学生多一些的选择,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勇于打破陈规,正确的运用各种数学思想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观察、猜测、实验、计算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其在数学活动中逐渐掌握一些数学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督促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使用数学思想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反思,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够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督促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挖掘出来,从而提高数学思想在学生认知?Y构中的清晰度。

其次,教师还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的培养学生务实的反思态度,让其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的回忆和思考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对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第三,还要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与教师或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总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并在学习中对其加以应用。

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当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类的方法是什么?当学生进行反思时,就会想到是以三角形的角进行分类的,这样学生就对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而获得了更精确的知识,使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在整个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初步掌握和弄清楚不同三角形以后,教师还应该乘胜追击,引导学生用集合图来表示不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在分类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

三、在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中对数学思想进行总结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而在数学教学中,整理和复习在整个学习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笔者都带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其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发展。此外,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数学知识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也就是说其蕴含着多种数学思想。所以,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则会在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对某一数学思想获得全方面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在整个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对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明确每一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强化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让学生认识到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一种思想方法来引导的,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数学思想。

如,在对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中,可以让学生先来回忆一下什么是面积,并让学生说一说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当学生说出来后,笔者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等方式来说一说这些公式又是怎么来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公式的记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明白“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并从中悟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本质,最终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来。

结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将各种数学思想渗透到整个数学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最终满足数学教研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篇6

作者:毛玉华 发布时间:2008-10-31 08:28:50 来源:

翻开科学史我们不难看到,数学是从数数、测量等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它一直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这可以说是数学文化发展的原始阶段。

数学发展至今,它已具有一般文化的三条准则,即:相关性、相容性和大众性。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方面是数学与一般人类文化比较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这也构成了数学文化的个性:即独一无二的语言系统、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及对人类精神创造领域的影响。这又使数学自身构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从而使得数学对象的人为性、数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数学发展的历史性充满了人文价值,也更能凸现数学的文化意义。尤其是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数学化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门学科只有达到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是真正发展了,一项技术是否成熟的标志便是数学化的程度,现代高科技的核心便是数学,数学已成为人类理性文明高度的结晶。因此现代的人们时刻都能够、也应该感受到数学这一特殊的文化对我们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这也必将影响到今天的数学教育。

在课程改革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数学史主要起两方面作用: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提供少量“花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一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发展史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传承,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及大专院校中,对数学文化研究十分广泛,尤其是中外数学史中一些理论性的研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是个空缺。我校出了一个新课题,让数学文化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开始得到渗透,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现、发展、创新过程,并通过激励,鼓动学生树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数学不只作为计算的工具,而是作为每个人应有的素养,代代相传,一代

更比一代新。我们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作出一些尝试。

一、树立“让数学史体现它的教育价值”的理念

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有重要意义。

历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给出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地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历史上许多著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还十分有助于他们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要求教师树立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理念,这也为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和发表见解的道场。教师查阅资料后,结合个人的现实意见,融会贯通在分析教材、编写教案之中。这些课前的准备为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作好了铺垫。

例如,我们在教学圆周率的来历时,如果只是考虑到“教给学生计算的本领”,那么告诉他们P=3.14便行。然而那样的数学课堂失去了童真和趣味,失去了数学文化的韵意。因此我们想分四层次设计:(1)古人计算p,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对于内接与外切演示性的作一解释,让学生理解正多边形的边与圆周长有什么关系。(边越多,就越接近圆)这与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速度相矛盾。(2)出示“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p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 Van Ceulen用正2n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再请学生发表你对前辈们获取知识的看法。(3)再出示关于P的计算公式的发现及计算机运用后的P计算史。(包括祖冲之在内的几十位圆周率的研究者及他们所创造的小数点后的位数)。(4)信息时代的计算更是惊人,你也能成为圆周率的研究者吗?

以上的教学体现出教师对圆周率计算史的了解,展现了P在数学史上走过的艰辛历程,显示了P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更为学生对未来圆周率的发展留下了畅想的空间。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数学的共性与个性并存

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想证明数学不只是一些演算的规则和变换的技巧,它的实质内容是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以提高全体公民在推理能力、转换能力等文化修养。为人体现数学是一种大众文化,又有独特的思想方法,我们要多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让数学问题走出封闭的体系,增加综合发展性和思维开拓性,改变呆板的单一题型,减少机械模仿,淡化技巧形式,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的情景问题的研讨。

如我们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出示一名模特与她的身材标准数,如此美的身材中,我们找到了一个比例。让学生体验从现实生活能找到数学可以研究的问题,这是一种数学学习方法:观察。

教师讲述:著名塑像--爱神维纳斯与女神雅典娜的雕像,她们下半身与全身之比都接近0.618。在自然界中,0.618也是美的重要规律。譬如,人体天生有自然美,极其奇妙的是,它的比例也符合0.618律!如今设计大师与艺术家们已经利用这一规律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心醉的建筑和无价的艺术珍品。无怪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几何学的一大宝藏”!更令人惊异的是:经研究发现管弦乐器在黄金分割点上奏出的声音最悦耳。还可以证明,科学实验中求某目标取值的最优点时,采用0.618法来选择,就可以用最少的实验次数达到目的,此法被称为0.618法或优选法。在学生感叹数学的奇妙时,教师出示:比例来历,请先眼望东方。中国比例算法出现很早,它产生于远古时的物物交换,那时候称它为“比率”或简称“率”。在我国最古老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粟米”、“衰分”、“均输”三章专讲有关比率的各种算法,包括了现在称作正比例、反比例、复比例、连锁比例、分配比例等形形色色比例问题。《九章算术》这样早就系统地介绍各类比例方法,当然被推为世界之最!

也许这些内容对学生不能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但如果请学生对同桌或自己的身体作一番测量,那么不论自己的身体比例美与否,学生对“黄金分割”这个“比”还会淡忘吗?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注重从身边问题着手,从观察、测量、试算中得出的结论。艺术家又能把数学知识运用于服饰、雕塑甚至于音乐的设计中,可见数学与其它门类间的转换、融合与应用。

三、立足数学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要求的: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式多样,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探索性的活动中。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展示数学的美妙和神奇,引领他们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科学思维,开拓知识视野。

(1)举行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数学家的成长和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训练思维的体操,也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有着丰富得多的人文内涵,从而起到榜样的激励作用。

(2)编制数学文化报,举行“数学史话”抢答活动,让学生从查资料、图形美化、摘抄数学知识等工作中,了解数学文化悠久历史。

(3)开展“追寻数学家的足迹”实践活动,进行数学建模初级比赛。

如:某种规格的钢筋原材料每根长10m,1>,现需要该种钢筋长为4m的28根,长为1.8m的33根,问至少需要原材料几根?如何切割?

2>,如果需要该种钢筋4m的28根,3.5m的50根,2.4m的46根,1.8m的33根,问至少需要原材料几根?如何切割?

让学生建立钢筋模型进行探研、证明,使数学家们的思想精髓等以发扬。

(4)进行数学小论文评比。对知识的看法,对教学的方法,对学习方式,对知识未来的前景等发表小学生的见解,这也一定是别有一番意味的。

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能够熏陶学生思维从事物的数量和空间形式的层面去认识世界,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述、交流。进行数学处理,即以“数学的头脑”看待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与数学化的思想不谋而合。

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能吸引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促使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得必需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篇7

1.小学数学教学取得的成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时间不断减少,课外时间不断增加。这给小学生提供了更为主动的地位,促使其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新课程的改革使学生逐渐培养起了对数学的兴趣,接受数学的效果也有了一定增强,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2.数学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平时的讲课中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健全,无法为学生提供更为高效的教学途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了提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阻碍。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因素

1.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设施不够完善

数学教学中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这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的一些小学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无法及时完善这些必备的教学设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观念还比较传统,模式化思维非常严重,观念上的陈旧给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落后也是一个主要问题。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厌烦与排斥。此外,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过于轻视小学数学的教学,认为其教学内容简单,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加改进,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3.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不够

学生在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当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是从已有的概念去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来自生活,新课程改革强调把数学生活化,但由于学生个人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有些甚至接受不了。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数学的兴趣比较缺乏,因而也造成了其对数学的重视度较低,这也给目前的小学教学带来了一定阻碍。

三、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措施

1.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设施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学校应向有关部门申请必需的资金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保证具有基本的教学设施,如测量工具三角尺、圆规和数学模型等;其次,在当下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的大趋势下,学校也应该考虑完善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这对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水平。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大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认真对待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其次要注重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学校在进行数学教师招聘时要侧重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以从根源上保障教师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和个体差异,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如何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何从生活中得到数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改进教学质量。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时,可以通过先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再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形等。

总的来说,我国的小学数学初级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在师资队伍、教育理念和学生自身的素质上都有一些欠发展的地方。这些因素只要得到合理的解决和安排,都能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都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理论联系生活,从而增强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有效地进行学习。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素质的培养。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很多方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现如今小学数学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找出解决的办法,更大程度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数学 篇8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03-01

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智力因素(即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而容易忽视非智力的培养。从目前的教学动态看,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许多老师的认同。本人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人认为,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素质、思维品质及审美素质等,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兴趣、习惯以及意志等方面。通过对所教学生的测试,我发现不少学生智商并不低,表现得很聪明,但学习成绩却很一般,甚至比较差。为什么会如此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许多小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生活一帆风顺,很少有大的挫折,缺乏危机意识,因而缺乏持久的强烈的进取心,加上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决定了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表现出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遇到难题畏缩不前,有问题也不求及时解决,有错也不求及时改正等现象,非智力因素较低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造成数学学习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推动、激励和调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便无从谈起。

一、动机的激发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学校、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外因。为此,学校教育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层次,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在某些领域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2、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及其在国际数学领域中的重要影响,介绍我国中学生在历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辉煌成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学好数学报效祖国的动机。

3、热爱学生。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同时喜欢长相丑的孩子才算真正的爱。学生的心理往往是敏感而脆弱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困难,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爱的情感启迪学生心扉,激发其求知欲与学好数学的动机。

4、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进行准确恰当的讲评,加上整洁清晰的板书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热烈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兴趣的培养

1、结合实际,适当搞一些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提示数学图形的对称性、周期性,曲线的优美形态,数学表达方式的优美结构以及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中的美妙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对钻研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3、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或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进而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所发现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4、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练习题,寓教于乐之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家迪斯多芬说过:“坏教师给人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即使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难学好这门功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如何教”,更要重视学生“如何学”。

四、坚强意志的培养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种畏惧心理,特别是学习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时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数学问题千变万化,灵活无比,解题方法灵活多变,给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造就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坚强品格,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课内外注重学法指导。基本上每一单元安排一二节课,指导学生学会结合与本单元有关的知识,整理知识线索,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思路分析和作业中的错例剖析,阐明有关数学思想,使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及数学思想方法。

2、对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及考试卷面及时讲评。对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进一步探索的勇气;对做得不好的决不批评,帮助其纠正即可,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提倡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共同提高。

3、开辟“你能解吗?”学习专栏,由我或同学们出一些题,供同学们解答和争论。通过这一挑战性的专栏,激发同学们的钻研热情。同时鼓励同学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得出的某一种答案,而是以更大的热情去发现新的解法,提出新的假设,通过问题的各种变型,对问题的思维、解答方法进行总结,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4、对于学习不太勤奋或不得法的学生,适当开点“小灶”。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制定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指导学习方法,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其上进心,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自信心和恒心。

5、提倡同学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气馁,发扬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直至取得成功。

上一篇: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下一篇:十一五期间海南科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