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推荐11篇)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1

为了加强学校同国内外学术界和知名人士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规范客座教授的聘请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一、聘请条件

(一)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包括管理专家)。

(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声誉,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热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与学校有实质性的工作联系,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能为学校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客座教授职责

(一)受聘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校开展合作科研或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术讲座。

(二)及时介绍所从事的学术领域中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三、聘请程序

(一)申请单位填写《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审批表》,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同意,院领导签字后报校人事处。

(二)申请材料经人事处审核后,报请分管校领导审批,由校长签发聘书。

四、聘期

聘期一般为1-3年。

五、管理办法

(一)申请单位负责与所聘请的客座教授保持联系,有计划地安排客座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等工作。

(二)申请单位需在每学期末将所聘客座教授在本学期内来校进行的学术活动等情况报人事处备案。

(三)讲座酬金根据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六、聘任的解除

聘请的客座教授因违法、违纪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自处罚决定公布之日起,与学校的聘任关系自动解除。

七、以前文件与本管理办法不一致的部分,以本规定为准。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2

2015年12月2日, 中国政法大学 (以下简称“法大”) 举行了邓亚萍受聘兼职教授仪式。经多家媒体报道, 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一事持续发酵, 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和质疑。在国内, 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每次聘请都会引发社会舆论质疑, 但质疑之声并没能阻止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的脚步。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从正面来看:校方认为, 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有利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以及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 开阔学生的视野;受聘者认为, 在大学做兼职教授, 是自己服务教育的良好机会。从负面来看:这是大学领导与名人之间的交易, 这种交易与大学师生和大学教育无关, 也许只与名利密切相关, 这也正是社会舆论质疑的原因所在。在此, 笔者仅从邓亚萍兼职大学教授惹争议谈起, 简要分析社会舆论为何质疑名人兼职大学教授的现象。

名人效应:难脱名利交易之嫌

近年, 社会舆论质疑名人兼职大学教授, 既有对名人挤占社会资源的反感, 也有对大学过于贴近名利的警惕。2014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57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36.8%受访者就读的大学曾聘请过名人兼职。调查显示, 受访者最看重的是扎实的学术功底 (65.4%) 和丰富的从业经验 (62.8%) , 以及良好的人品 (60.2%) 和一定的教学经验 (42.2%) 。也就是说, 谁去大学做兼职教授不是问题, 关键是须有教授的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

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引争议, 与其说是社会舆论对邓亚萍的不认可, 不如说是对大学滥聘兼职教授不满情绪的暴发。近年, 屡屡被社会舆论诟病的是一些大学里屡见不鲜的大搞权学交易、名学交易的学术乱象。一些大学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在招生宣传时获得更多的形象加分, 不管聘请的名人是否具有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 很多时候只想着分享名人之名, 而罔顾严谨的学术规范, 滥发兼职教授的“桂冠”。因此, 兼职教授也被异化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资源和筹码。

大学的名气最终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水平与学术成果上, 绝不是聘请几个名人就能实现的。正如法大学生在公开信中所言,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培养人才的港湾,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引进优秀人才, 然而, 学校不能罔顾学科发展规律, 通过拓宽交际资源的办法盲目引入名人来校任教, 一方面给本身就紧俏的教学资源造成压力;另一方面败坏了学校的学术风气, 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

有人认为, 大学聘请名人为兼职教授, 会为沉闷的校园带来一些发展生机。更多人则认为, 这是大学精神的失落, 因为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 名人带来的名人效应有可能会使他们急功近利而影响学风。事实上, 这种现象有着布迪厄意义上资本之间的交媾色彩。如果说大学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是将社会资本转化为教育资本的行为, 那么, 大学利用名人效应则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但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资本交易是一把双刃剑, 在对大学带来名利之时, 同样也会带来强劲的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

规则模糊:埋下违规滥聘之患

近年, 大学纷纷聘请名人做兼职教授, 是高等教育的怪现状之一。这不是说名人不能做兼职教授, 只要其精力充沛, 真有时间到大学讲课, 也是他们为教育做贡献的方式之一。但是, 权贵力量屡屡破坏兼职教授的规矩, 像一些四处挂名兼职教授的名人, 与所兼职大学的接触最多就是聘任仪式和偶尔的讲座, 就能收获大学的欢迎与称赞。对此, 一些大学也意识到了滥聘兼职教授的弊端。比如, 北京大学就对聘请兼职教授做出规定, 条件包括“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或可以做出重要贡献”“一般应具有教授职称”等。

目前, 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未对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做出明确规定, 而一些大学或二级学院有相关管理规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聘任条件有4条, 主要内容是兼职教授应满足学术造诣高深、能够参与学校实质性教学和科研工作、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验等。法大对兼职教授的聘请也有4条要求, 但是在“在本人从事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这一条上, 邓亚萍在乒乓球领域确有影响, 但这个影响是否为学术影响?显然不是法大表示的“符合条件”那么简单。

学界认为,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应遵循学术规范。法大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事件, 与法学的学术研究不相关, 只与学校拓展社会资源有关, 正反映出近年一些大学追求名人效应的怪现象。有学者就批评, 在一些大学管理层存在着领导素质差、对待学术缺乏严肃态度的情况, 这种现象影响了我们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大学管理层应该提高对学术的起码敬重。并且, 目前确实存在滥聘兼职教授的情况, 大学应该建立聘请兼职教授的长效机制, 明确并公开聘请兼职教授的程序、条件, 消除社会误解, 维护学术声誉。

2015年12月7日,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向记者回应近日名人“兼职教授”引争议一事。许涛说, 早在2013年, 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 在大学人才引进方面, 教育部提过明确的要求, 怎样有序地引进, 怎样有序地流动, 下一步教育部会再次强调有关要求, 尤其是在执行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大学操作的规范性, 给大学更多的指导。无论教育部是否出来干预, 大学都不能再违规滥授教授“桂冠”了, 因为教授“桂冠”不是礼物, 不能用于赠送;更不是商品, 不可用于交易……

以政代学:有违程序正当之举

大学是专门承担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授的机构, 有其独立的章程并依据章程形成具体的规则, 按照规则相对独立地进行自治。由于学术研究的特殊性以及评判学术活动的专门性, 大学属于一种“部分社会”的组织架构。从此意义上说, 如果是依循有效规则、遵守正当程序做出的学术决定, 包括兼职教授聘请的决定, 社会应该对其保持尊重。但是, 大学自治并非意味着不接受审查, 自治须依循规则, 在保障相关利害关系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决定。从此种意义上说, 大学自治也需要接受程序正当的审查。

法大学生在公开信中说, 学校聘请兼职教授应该程序正当、决策公开。公开信提到, 比照其他大学聘请兼职教授的办法, 应当由学校或院系组成学术委员会, 表决通过聘请兼职教授的决定。法大校方对记者表示, 此次聘请邓亚萍做体育教学部兼职教授, 邓亚萍填写了《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申请表》, 经学校体育教学部学术委员会同意, 向学校人事处提交了聘请报告, 经学校人事处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才正式聘请的。这看似符合法大的规定, 但程序是否正当仍然存在疑问。

有学者认为, 在此次“兼职教授”事件中, 法大并没拿出程序正当的说明。法大在此事上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清楚:一是为什么有必要聘请兼职教授?二是通过什么程序聘请兼职教授?前者看似好回答, 如聘请邓亚萍是为了支持学校乒乓球发展。然而, 社会舆情质疑的主要是第二个问题, 即大学聘名人该谁说了算?衍生两个追问:第一, 既然是学校聘用, 征询过师生的意见吗?第二, 在明显有反对声音的情况下, 校方以怎样的程序正当说服大家要聘请到底?大学当然可以聘名人, 但聘谁、怎么聘、聘了干啥, 不能沦为行政领导的特权。

学界一般认为,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本是学术事务, 校方应将聘请兼职教授的意向提交给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审议, 达到兼职教授基本教学与学术标准后方能授予。事实上, 我国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往往是校长说了算。也就是说, 聘请社会机构或其他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做大学兼职教授, 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是允许的, 但不允许的是, 行政领导以政代学, 不对被聘人的学术和教学能力审核就聘请。

正本清源:勿忘坚守学术之本

大学聘请兼职教授应基于学术与教育的实际需要, 不能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或出于其他功利性目的, 用兼职教授的荣誉去笼络或讨好社会名人。有学者指出, 兼职教授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 必须满足专业对口、能力齐备、师生认可等基本条件, 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成为大学师资队伍的“活水”和有益补充。就是说, 大学兼职教授不是虚职而是实职。鉴于此, 大学要建立完善的兼职教授工作机制, 明确兼职教授的责权利和工作要求, 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中, 更好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

法大作为一所政法类院校, 设立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法律专业, 如要聘请兼职教授, 也应该聘请社会上法律方面的专家。从法大聘任兼职教授的基本标准之一是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来看, 邓亚萍是土地经济学博士, 如果她受聘于某个经济类院校尚可理解, 遗憾的是她偏偏被法大聘请。此次“兼职教授”事件的实质, 正如法大学生所公开质疑的, 是法大罔顾学科发展规律, 盲目追求名人效应的败坏学风行为。既然法大聘请邓亚萍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学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建设, 何不聘请其做兼职教练更好呢?

在制度框架下, 一些大学聘任兼职教授的办法, 本身折射出很多的行政化因素。法大聘请邓亚萍的决定最终是由人事处审核通过的, 缺乏学术机构的审查, 就不能保障其学术水平和教学资质, 这也恰恰反映出当前大学自主办学的困境。大学毕竟是大学, 应该以学术为本, 必然要教授当家, 聘请兼职教授自然需要教授把关, 但聘请邓亚萍做兼职教授显然是行政行为。这就是法大一些师生以及社会舆论质疑法大的焦点所在。西方有个说法, “凯撒的归凯撒”。我们何不愉快地让“教授的归教授”呢?

众所周知, 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教育场所与研究机构。教授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职位。承担着研究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重大职责的教授, 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3

武田义浩先生是日新精工塑料制品(常熟)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从2010年9月以来一直在我校日语系担任义工教师,在兼顾自己工作的同时每周六到我校为学生讲授日企文化、日语口语、日本经济等课程和培训。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日语的有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武田先生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授,让同学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武田先生平时公司的工作也十分繁重,但为了义务教学不辞辛劳,勤勤恳恳。

武田先生为了拉近企业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同学们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向日语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建议下,日语系与十多家日企联合举办了烧烤大会,并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不仅娱乐了身心还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武田先生在2011年还提议举办了面向2011届毕业生的日企招聘会,亲自进行招聘会有关事宜的指导,在招聘会的筹备过程中也多次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我校对负责招聘会工作的同学进行工作指导,对招聘会所要注意的细节也一一做了详细的说明,确保了招聘会的顺利举行。

武田先生还经常与青年教师就中日文化差异、日语系学生就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圣诞晚会学生插花准备情况等问题进行交流与协商。青年教师纷纷表示每次与武田先生的交流都对今后的教学及科研受益匪浅。

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暂行规定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根据《扬州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扬大设备〔2014〕2号)和《扬州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扬大设备〔2015〕5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学院、相关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设备处”)负责指导、督查、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校校区范围内开展教学、科研的实验、实训场所,包括各实验中心(室)、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

第四条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本单位所属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责任人,并将责任人和有效应急联系电话等信息统一制牌、张贴于实验室(各房间)门上,以便学校督查和应急联络。

第五条 各单位应建立安全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检查人员、检查方法和检查要求,认真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具体要求为:

(一)日查:由实验室责任人对所属实验室(实验用房)每日检查一次,主要对水、电、气、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特种设备、病原微生物、精密仪器、实验废弃物、门窗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属于公共实验室的安全日查工作由各单位指定人员负责。

(二)月查:在实验室安全日查的基础上,由各单位安排相关负责人对相关实验室(实验用房)每月检查一次,主要对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特种设备、病原微生物、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实验废弃物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

(三)季查:在实验室安全月查的基础上,由单位组织对本单位所有实验室每季度检查一次,重点加强对安全教育与培训、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及实验操作规程遵守情况、安全隐患有效整的情况、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

(四)配合上级部门和学校另行安排的检查,假期中安全检查参照上述要求进行。

(五)所有安全检查情况均需如实记录(见附件

1、附件2),记录需自行留档以便随时备查。

第六条 设备处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组织检查或抽查,具体工作为:

(一)每年安排四次定期抽查(即分别在五

一、国庆、暑假和寒假前夕进行)。

(二)落实上级部门另行要求的安全抽查。

(三)不定期对存有安全隐患的相关单位进行检查或抽查。

(四)如实记录检查或抽查结果,记录需留档备案。

第七条 各单位对自查或学校抽查出的安全责任、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应认真处置和落实。具体要求为:

(一)对查出的安全责任应及时纠正责任人的行为。

(二)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有效整改;对因条件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安全隐患,要落实临时性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条件具备时应及时整改到位。

(三)对安全隐患可以整改但久拖不决的,相关单位除责成当事人限期整改落实外,并将具体情况书面报告设备处。

(四)对已经发生安全事故的,相关单位应及时报告保卫处、设备处及其他部门,并做好事故的处置工作。

(五)对查出的安全责任、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各单位应通过通报或下达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及时反馈给各相关责任人。

(五)所有安全隐患具体整改措施、安全事故处置情况均需如实记录,记录需自行留档以便随时备查。

第八条 对于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的单位或个人,学校将按《扬州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视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本规定由设备处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1.扬州大学实验室安全日查登记本

2.扬州大学实验室月查、季查记录本

3.扬州大学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扬州大学

重庆大学教职工请假暂行规定 篇5

重大校[2000]294号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现就我校教职工请假制度作如下规定。

一、各类请假时限和审批权限

1.病假:住院病人以出院证明为依据请假,其余因病请假者(含转校外就医)一律以校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为准。任何人不得强行要求医生出具诊断证明。校医院工作人员出具诊断证明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校医院在审批诊断证明(含校外就医证明的复审)时,必须凭病人出具的病历记录、检验单(必要时)、处方及药发票方能加盖公章。其中三天(含续假三天)以上须经校医院负责人审批。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可按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的病休时间给假。但连续请病假两个月以上者,须报人事处备案。

2.事假:对有特殊原因必需请事假者应从严掌握。请假7天以内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审批;超过7天则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经人事处由校主管领导审批。

3.探亲假:根据国务院1981年3月14日公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学校教职工探亲假原则上应安排在寒暑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审批,并在该单位办理请假手续,人事科负责审查探亲费的报销。

4.产假:女同志生产前后,产假为90天。实行晚育(满24周岁生育)并保证不再生育的新产妇,可增加晚育假20天(一方再婚者,不享受晚育假)。难产者凭公立医院证明,在原规定基础上再加15天。双胞胎再另加产假15天。产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校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所在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5.育儿假:凡符合晚婚晚育条件并已保证不再生育的女同志,若本人志愿,工作上可以离开,从产假期满后之次日起可享受育儿假。产假和育儿假之和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育儿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人事处办理请假手续。

6.哺育假:女同志在哺乳期间(指小孩未满一周岁者),所在单位每天可安排其1小时的哺乳时间。

7.男女双方均达到晚育年龄(男26周岁、女24周岁),我校男教职工可在女方生产期间享受10天晚育奖励假。此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校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所在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8.带环人流或接受节育手术(以校计生办出具的证明为准)的假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所在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9.婚假:婚假一般为5天,符合晚婚条件(男25周岁、女23周岁)的增加晚婚假10天。再婚假5天。夫妻双方之一方为再婚,或一方未到晚婚年龄者,均不能享受增加的晚婚假待遇。婚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在该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10.丧假:教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教职工配偶的父母死亡,丧假为5天。家住市外的适当给予路途时间。丧假由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在该单位办理请假手续。

二、各种假期的有关待遇

1. 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按本人基本工资(固定工资+活工资,下同)发给。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发给。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计发。

2.病、事假期间的校内有关津贴,机关及校直属业务单位工作人员按缺勤一天减发一天的原则执行;其他单位可自行决定其减发办法。

3.婚假、丧假、产假、哺育假、晚育奖励假、带环人流和节育手术等假期间工资不变,校内各种津贴按有关规定执行。

4.经组织批准享受育儿假者,育儿假期间只发给本人工资的75%,同时停发校内各种津贴和教护龄津贴。

5.特殊情况在寒暑假以外请探亲假并经组织批准同意者,其探亲假期间工资不变,校内有关津贴参照事假规定办理。

三、请假纪律

1.凡请假者,须递交请假条并按上述审批权限获准同意方为有效。假期满后应按时到职、销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续假者,仍按请假手续办理,经批准后方能续假。

2.对不假离岗和未办理续假手续而超假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及时进行清理并书面报告人事处,按《重庆大学教职工奖惩暂行办法》予以处理。否则,学校将追究二级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3.对请病、事假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者,应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同时比照不假离岗进行处理。

四、附则

1.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定建立考勤制度,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对教职工学考核以及发放校内有关津贴的依据之一。

2.本规定由学校委托人事处负责解释,自行文之日起执行。

重 庆 大 学

西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篇6

为做好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证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本实施细则。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节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以书面形式,并附相关有效证明向学校录取专业所在学院(所、中心)请假。请假一般不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超过10个工作日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后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分别由学校各二级培养单位的学生工作组查阅本单位研究生档案,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复查,由校医院组织健康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学校提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三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相关手续离校,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在下一学年开学前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研究生部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复查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因本人其他原因需要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培养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后报研究生部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复学时,应提交复学申请书,经所在院(所、中心)主管领导同意和研究生部批准后按下一年新生入学报到程序办理。

第四条

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应当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其他费用后,在所属学院(所、中心)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向所在院(所、中心)请假,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超过10个工作日未注册又无正当事由者,按自动退学处理。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学校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节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五条

研究生应当参加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相关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六条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和考查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具体按《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执行。

第七条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八条

研究生应当根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按照开课计划和规定的选课方式选修课程。未选课者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第九条

研究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相关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研究生跨校修读课程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条

研究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下一学年对该课程给予一次重修机会。

第十一条

研究生因故或因病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一学期内请假在5个工作日以内的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审批,二十个工作日以内的须由所在院(所、中心)主管领导审批,二十个工作日以上须报研究生部审批。研究生在一学期内,累计请假超过本学期学习周数三分之一以上者,必须办理休学。

请假期满,请假人须及时向批假人销假。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批准与否应回复研究生本人。

研究生请假申请书、医院证明及有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应存培养单位院(所、中心)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查。一学期内请假累计超过一个月的,应报研究生部培养办备案。

自行离校连续10个工作日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研究生,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研究生在校期间申请出国探亲、进修、留学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节

转专业与转学

第十二条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专业学科状况及其办学条件,研究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的专业完成学业。研究生确有符合转专业的条件,可以申请转专业,并由学校批准。研究生转专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研究生确有拟转入专业的特长和兴趣,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

(二)研究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校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我校拟转入专业学习;

(三)研究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

(四)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适当调整研究生所学专业,经研究生本人同意。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考虑转专业:

(一)入学后一年以上(不含一年);

(二)低学历层次专业转为高学历层次专业;

(三)转出专业与转入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

(四)低录取分数线或低录取标准的专业向高录取分数线或高录取标准的专业转;

(五)正在休学、保留学籍的研究生;

(六)已达到退学程度的研究生。第十四条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专业一次。研究生转专业应当填写转专业申请表,指导教师同意后,经转出院(所、中心)同意并经转入院(所、中心)审查认可报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审查后报主管校长批准。

第十五条

被批准转专业的研究生应当履行相关手续,参加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相关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

第十六条

研究生应当在我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我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并经由我校和转入培养单位批准。

第十七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四)应予退学的;

(五)其他无正当理由的。第十八条

研究生转学,经转出转入培养单位批准同意后,由转出培养单位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培养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

第四节 休学与复学

第十九条

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

(一)博士研究生为3~6年;

(二)硕士研究生为2~5年。

第二十条

研究生因病或其它原因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应填写休学申请表,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以一学期为期,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可继续申请休学,但累计不能超过二年。休学期满未按时复学或休学二年仍不能复学者,作退学处理。

第二十一条

休学研究生应当在办理休学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研究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研究生待遇。休学研究生患病,其医疗费按西南大学公费医疗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研究生部提出复学申请,填写复学申请表,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超过一年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则不再保留学籍。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休学期间应当遵纪守法,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发生的事故责任自负。若有违法违纪,学校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取消其复学资格。

第五节 退

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硕士研究生一学期有两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者,或一门学位课程重修后考试仍不及格者;

博士研究生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经重修后仍不及格者;

(二)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三)休学期满,在学期开学前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四)研究生在学期间,经学校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五)未请假离校连续10个工作日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

(六)开学后10个工作日未注册而无正当事由的;

(七)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二十六条

对研究生的退学处理,由学生所在院(所、中心)提出报告并附有关材料,经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交研究生部审查,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研究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无法送达的在校内公告,同时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退学的研究生,按已有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可以就业的,由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没有聘用单位的,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退学的研究生,应当在退学决定书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而退学的,由家长或亲属负责领回。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参照相关条例办理。

第六节 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条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研究生结业后,在两年时间内,可以进行重修、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三十一条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学校颁发学位证书。第三十二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学校颁发肄业证书。

第三十三条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三十四条

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研究生一般不准予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所、中心)同意,报研究生部批准,可以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一)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二)达到相应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业优秀,毕业前至少在学校认定的本学科A类及其以上重要刊物公开发表一篇以上(以第一作者署名,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学术论文。A类及其以上重要刊物以学校发文公布为准。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的研究生,学校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三十七条

研究生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由学校印制的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7

校教字[2000]11号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业务情况,为教师的培养、使用、提职、晋级提供科学的依据,需健全和完善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为使这一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学业务档案的内容

1.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和统计卡片;

2.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3.教师工作登记表;

4.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表;

5.教师进修学习成绩单或结业证书(复印件);

6.各类教学获奖证书(复印件);

7.其他能反映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材料。

二、教学业务档案材料存档程序

1.教师调进(包括新分配来校和其他人员转为教师编制的)报到时,均应到教务处师资科填写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和统计卡片。

2.务处通知每学期(或学年)填写教师工作登记表,由教研室主任、院领导审核签字后送教务处师资科存档。

3.教师进修结业返校后,把进修学习成绩考核旱和进修结业证书(复印件)送教务处师资科存档。

4.教学获奖证书由教师本人及时把复印件送教务处师资科存档。

5.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完毕,由校职改办将评审表(1份)转教务处师资科存档。填写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做到归档材料完整准确。

三、教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1、教师教学业务档案由教务处师资科归档保管。

2.业务档案一律不借出,查阅档案一般由教师所在单位统一派人查阅。教师调出时,由教务处师资科把教学业务档案交人事处或直接转到接收单位从事管理部门。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8

(一)校本部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专职教师除助教外可不坐班,但遇有病、事假应主动请假。

(二)教职工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中途擅离工作岗位。上班时间因公务外出,须向同事说明并报告部门领导。

(三)各单位必须指定一名兼职考勤员,负责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出勤、缺勤登记和汇总工作。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院(部、处)领导审核签章的出勤表及有关请假的证明材料交学校人事处,以此作为支付工资、校内津贴的依据。

(四)借调、特聘、校内合同制人员(含临时工)及其他非本校在职编制但享受本校在职待遇的人员,考勤工作由用人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

二、请假规定

(一)教职工因事、病、探亲、婚、丧、产等原因请假,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后才能离开工作岗位,假期满后立即销假。因特殊情况需续假,应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否则以旷工处理。

(二)请假须由个人按规定填写请假单,经相应程序审批后,连同有关证明交本部门兼职考勤员处备案登记。

三、各类假期及待遇

(一)事假:职工私事一般应安排在规定的节、假日内处理,如确因故不能在节、假日内处理,而又必须本人亲自办理的,可酌情给予事假,但一年累计不得超过20天(如有特殊情况,须超过20天的,经学校批准者除外)。

1、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80%计发,不发当月岗位奖励金、节支奖,岗位生活补贴按80%发放[注];全年累计超过2个月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60%计发,岗位生活补贴停发;超过3个月的,其超过天数的基本工资停发,岗位生活补贴停发。

2、一个月内请事假累计3天至5天(含5天)的,停发当月岗位奖励金、节支奖,当月岗位生活补贴、校内津贴按80%计发;一个月内请假累计6天至10天(含10天)的,停发当月岗位奖励金、节支奖,岗位生活补贴、校内津贴按50%计发;一个月内请假累计11天至15天(含15天)的,停发当月岗位奖励金、节支奖、岗位生活补贴停发,校内津贴按20%计发;超过15天的,停发当月岗位奖励金、节支奖、岗位生活补贴、校内津贴;连续请假超25天的每25天扣发一个月工资及校内津贴。

[注]说明:

工资单中“职务(岗位)津贴”包括岗位生活补贴、教师津贴、临时职务津贴;“奖金”包括节支奖、奖励工资、岗位奖励金;“月平均年终奖”为:(职务工资+活工资额)×3÷12。

3、请事假出国(境)者,30天以内,如在寒暑假期间出国(境)的工资、校内津贴照发;非寒暑假期间出国(境)的,30天以内按其他事假处理;超过30天者停发工资、校内津贴;准假期满不归者,从超期之日起,6个月内保留公职,第七个月起作自动离职自理;出境参与技术交流与合作人员按广中医人〔XX〕47号文的规定办理。

4、属下列情况者,经部门领导批准,可不算事假,但要记入考勤,参照相应病假处理:教职工确需陪同配偶、直系亲属和一起生活的岳父母、公婆看病的,或上述人员患病住院,因病重或病危医院提出确需教职工陪护的;教职工凭学校、幼儿园通知书参加家长会或带小孩体检的。

(七)探亲假:凡参加工作满一年的教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利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团聚的,可享受探亲假。

1、探亲假期:教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教职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已婚教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一次假,假期为20天。

2、出国前确定留学年限在3年以上的公派出国研究生,婚后在国外学习期限达一年以上者,其国内配偶如系在职职工,可以申请自费出国探亲,假期一般为3个月,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公派出国进修人员、访问学者在国内的配偶,不享受出国探亲待遇。公派出国进修人员、访问学者不享受回国探亲待遇。

3、探亲应该在寒暑假期内安排,如寒暑假期短于规定探亲假期的天数,可给予补足。国家法定的节日、公休假日包括在探亲假期内。

4、归侨、侨眷属教职工出境探亲,按国家、省、市侨务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

5、凡享受一年一次探亲假的可报销往返车费;享受4年一次探亲假的,往返路费在本人基本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学校报销。报销标准按学校现行标准,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八)婚假、看护假、计生休假、丧假、探亲假期间的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不作为计算假期的天数,产假连续计算,期间的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已包含在假期内。

四、请假手续和批准权限

(一)产假(看护假)、计生假、病假需凭医生证明,超过批准时间者,作事假处理。休假期满须按时销假。凡在规定时间内请探亲假、婚假、产假(看护假)、计生假、病假、丧假,由各系、部、处审批,报人事处备案。

(二)教职工因病不能坚持工作,应及时向本部门领导请假,并于回校上班当天凭医院证明补请假手续。

(三)请事假,须事先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书面报告。事假在5天以内的,由二级部门领导批准;6天至10天者,由所在部门第一负责人加具意见后,由人事处批准;10-30天者,由部门负责人加具意见后、分管校领导批准,报人事处备案;30天以上者,须经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领导加具意见后,由主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审批,报人事处备案。

(四)处以上干部请假,由学校组织部加具意见后,呈分管校领导审批,报人事处备案。

(五)休假期满,因故不能到岗工作,应由本人于假期满前申请续假。路途远的应来信(附有关证明)或来电话(假期后补交书面材料)续假,没有正当理由而不续假者,按旷工处理。

(六)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越权审批,一经发现将通报批评

五、旷工的处理办法

(一)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旷工:

1、不经请假和请假未被批准而擅离工作岗位;

2、擅离职守半天以上(含半天)和请假未准不上班者;

3、无正当理由超假不归者;

4、经组织分配工作后,无故拖延不按规定时间到岗者;

5、虽然出勤但不服从组织工作安排而不接受任务者;

6、以欺骗手段请病、事假者。

(二)旷工1天除扣当日工资外,扣当月岗位津贴50%,旷工2天除扣当日工资外,扣发当月岗位津贴80%;一个月内旷工累计3天以上(含3天)者,扣发当月全部工资、校内津贴;连续旷工10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20天者,作辞退处理。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9

教职工退休和返聘若干问题暂行规定

(2003年2月17日)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国发[1983]141号、国发[1983]142号、农(人技)[1999]4号、辽人[2000]99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大连水产学院人事管理制度汇编

(一)之《大连水产学院教职工退休和返聘若干问题暂行规定(1997年1月14日)》、《大连水产学院教职工退休和返聘若干问题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1997年10月31日)》、水院发[1999]41号、水院发[2000]169号等文件整理如下:

第一章 退休

第一条 凡我校教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等文件规定,届时办理退休手续。

1、教职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工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

3、女副教授及以上确因工作需要,本人自愿可年满60周岁;

4、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5、因公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二条 凡已达到退休年龄的教职工,如无特殊情况,人事处均提前一个月通知所在单位,并按时办理退休手续。从到退休年龄的下个月起,关系转至离退休处。第三条 部(省)管领导干部免去党政领导职务后,达到退休年龄者,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章 延退

第四条 教师的退休年龄原则上按以上1、3条意见执行。对其中少数教授,确因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党委批准,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

1、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的主持人;

2、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学校特殊需要的人员。第五条 延退程序:首先由所在院(系)等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提前两个月提出申请,并填写《延退人员审批表》报送人事处审核,学校审批。

第六条 延退时间:一次最多为一年,若需继续延退,需重新报批。第七条 延退人员的管理及有关待遇:

1、在延退期内,占所在单位的编制数及岗位数;

2、在延退期内,享受在职职工待遇。在达到延退年龄的当年涉及工资普调问题,调资时可视其为在职人员。其他情况是否调整工资档次,按上级有关政策办理。

3、已带研究生或有大型科研项目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延退教师,不再分配新的任务。延退教师接受新任务的截止时间要随着退休年龄的限定时间而递减。

4、在延退期内,随时可以提出退休申请。

第三章 返聘

第八条 为控制编制,减少学校负担,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严格岗位管理的基础上,可适量返聘副教授及其以上人员。

第九条 返聘原则:缺编单位的教师岗位,可通过返聘途径解决。教辅人员、干部、工人岗位一般不返聘。

第十条 返聘条件:身体健康,有专业特长,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第十一条 返聘程序:由所在院(系)等基层单位提出返聘意见,填写《返聘人员审批表》报人事处审核后,学校审批。

第十二条 返聘时间:一次最多为一年,若需继续返聘,需重新报批。第十三条 返聘待遇:

1、返聘教师按教授、副教授职务分别享受每月500元、300元的返聘金,并计发校内课时酬金,每学时教授25元,副教授20元。

2、原则上不返聘具有讲师职务的教师,确需返聘的,按每课时20元领取讲课费。

第十四条 返聘人员的管理:

1、享受返聘待遇的教师由所在单位与在编教师同样管理,参加院(系)教研室活动,享受院(系)的待遇。

2、每年七月份办理下一学年的返聘审批手续,没有办理手续的,不能享受返聘待遇。

3、在学期中间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从到达退休年龄的下月起,该学期余下的教学工作按月享受返聘待遇,直至完成教学工作为止。退休教师当年的教学工作量不计入所在教研室。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人事处。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10

发布时间:2011-09-26 浏览次数:

华大人〔2009〕44号

关于印发《华侨大学教职工公派出国留学 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学院、处(室)、直属(附属)单位:

现将《华侨大学教职工公派出国留学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华 侨 大 学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抄送:校领导,党委各部(室),工会、团委。校长办公室2009年12月25日印发

华侨大学教职工公派出国留学暂行规定

为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规范教职工公派出国留学程序,进一步加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管理,制定本规定。

一、指导思想

1.坚持“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方针,公派出国留学必须服务于学校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科建设在选派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中的导向作用。

3.坚持责任共担、效益共享原则,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实行合约管理。

二、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学校,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具有学成回国愿为学校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教学科研工作业绩突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3.研修内容必须符合学校和所在单位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并有明确的出国研修计划。

4.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其中,国家和福建省公派人员按国家和福建省有关规定执行。

5.来校工作满3年、且每年考核均合格以上方可申请公派出国留学。

6.学校公派出国留学回国人员申请再次公派出国,必须回校工作2年以上。曾享受国家公费资助的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再次公派出国,另按国家留学基金委有关规定办理。7.选拔条件和要求根据申请项目的选派办法执行。

三、出国方式

1、国家公派

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出国人员。2.学校公派

包括:海外华侨华人资助项目派出人员(含日本东华财团和陈守仁基金会);校际交流项目选派人员;学校自筹资金或其它经费项目选派人员。3.自费公派

符合学校公派出国留学基本条件,个人联系获得资助的,纳入教职工公派出国留学管理。

四、留学期限

1.高级研究学者:留学期限为3-6个月;

2.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6-12个月; 3.博士生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期限为24-36个月;

4.硕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留学期限为12-24个月。

五、选派程序 1.国家公派

⑴人事处公布出国留学有关信息; ⑵个人申请,单位推荐;

⑶人事处会同有关学院和职能部门协商初选; ⑷学校审批;

⑸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⑹办理出国手续。2.学校公派

⑴海外华侨华人资助项目:按照具体的选派要求,公开公布、公开申报,人事处会同外事处等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初步人选,报主管校长审批。

⑵校际关系派出项目:根据对方院校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派出学科和单位,人选由相关单位推荐,人事处会同外事处等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初步人选,报主管校长审批。

⑶学校自筹资金或其它经费的派出项目按照有关规定选派。

3、自费公派

个人联系国外接受单位,并获得对方资助的,在收到国外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后,可向学校提出公派出国留学申请。审批手续如下:

⑴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研究同意后填写公派出国留学审批表,连同其它有关材料一起报送人事处,人事处审查后报主管校长审批。

⑵主管校长批准后,纳入学校公派出国留学选派计划并按照学校公派留学人员管理。

六、出国管理

1.被确定为国家和学校公派出国人员(下同),原则上要到国外知名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或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研修,导师原则上要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和较高学术水平;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联系国外接受单位,超过期限未能出国者取消其留学资格。

2.公派出国人员出国前,所在单位须确定其出国工作计划和具体目标要求。其中,初次公派出国人员在办理政审前,还要接受安全防范教育。

3.公派出国人员出国前,须填写《出国留学派出情况登记表》,并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或者学校签订《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经公证部门公证后生效。学校公派出国人员须向学校缴纳保证金,保证金金额参照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标准执行(曾享受学校有关待遇的,需另增加一定的保证金)。按期回校报到后,保证金退还。

4.经批准,但未办理学校规定的出国手续而自行出国者,取消公派资格,按擅离工作岗位处理。5.公派出国人员在国外学习期间要与学校和所在单位保持联络,定期(一般每半年一次)汇报学习工作情况;在外发表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原则上应以“华侨大学”为署名单位。

6.留学期间,公派出国人员应自觉接受我国驻外使(领)馆的管理,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出国研修所在国的有关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7.公派出国人员回国前,要到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索取《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制表),由合作导师或研修机构给予签署课题(学术)鉴定。

8.公派出国人员回国后,须在10天内到人事处及所在单位报到,填写《出国留学回校报到登记表》和《出国留学成果登记表》,并提交护照和有关研修成绩证明;同时,要求以报告会的形式向所在单位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并将有关情况报人事处备案。

按期回国但未办理报到等手续的,视为出国未归;未完成既定出国任务的,视同违约,并酌情处理。

9.公派出国人员学成回国后,应追加在学校工作服务期限5年。在服务期内,本人要求调离、辞职或自费出国的,应按协议向学校交纳违约赔偿金(6000元/年),并按照服务年限折算退回留学期间学校和国家、各类基金会等以学校名义资助的各种费用(含外语培训考试费用)。

出国之前服务期未满的,其前后的工作服务期限合并计算。10.公派出国人员如未能按计划完成规定的研修计划或考核不合格,将由本人全额承担学校资助的费用。

七、留学期限的延长与审批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留学期满后,应按时回校工作。对确因工作需要,需延长留学期限的,可在批准期满前三个月内向学校提出申请,延长申请只限一次,但不得改变留学身份及留学国别,延长期限一般为半年左右。延长期间在国外的一切费用自理。申请延期需提供有本人签名的申请书、国外邀请信和资助证明,并说明申请延期的理由、必要性和具体的预期目标,所在派出单位签注意见、人事处审批后向申请人复函。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延期,按留学基金委有关规定执行。

2.未经批准而逾期未归的出国留学人员,从超过规定期限的下个月起停发工资。逾期三个月以上,不再保留公职,出国保证金不予退还,涉及工资待遇等事宜按照违约处理。

八、工资及津贴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在批准的留学期限内,工资原则上照发,校内岗位津贴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在批准的延长期限内工资暂存,待其回校报到后,再补发延长期限内的暂存工资。

3.按期回国的公派留学人员(含经批准后同意延长并按期回国人员)在国外工作、学习期间视同工作考核合格,按政策规定参加调资。

九、出国有关费用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培训费用先自行支付,待通过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后再报销培训费以及学校至培训地点的往返国内旅费(每学期一次),培训所需资料费自理。2.参加出国留学人员的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考试成绩合格的,其考务费由学校支付。通过自学外语达到出国标准者,学校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3.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等费用由学校支付,其余部 分由出国人员本人自理。可报销费用的项目:护照费、签证费、海关和机场费、出国国内旅费(来回单程)。4.出国留学人员体检费等其它费用自理。

十、本规定适用对象是公派出国期限三个月以上、执行出国进修、合作研究等任务的在编教职工。

十一、赴港澳台地区进修学习、攻读学位、合作研究的人员以及赴国外长期任教的教师,其派出及管理办法参照上述规定和教外港[2000]60号文件精神执行。

集美大学聘请客座教授暂行规定 篇1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校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职工因公出国(境)的管理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我校教职员工等因公务或个人事务出国(境),均须通过学校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条 因公出国(境)是指纳入学校计划的国家、省、市等政府机构及学校交流项目的出国(境)访问、学习、教学、科研、研修、培训等公务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适用本规定,具体请详见《吉林财经大学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管理暂行规定》);获得外方或其他资助,纳入学校计划的出国(境)活动以及其他因公(含自费公派)出国(境)等类型。

第四条 因公出国(境)的派出须坚持有利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原则。

第五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简称国际处)是我校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出国(境)申报、审批、管理等工作。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为会审部门,根据有关政策与规定进行会审。人事处受理因私出国(境)申请(具体请详见《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包括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自费出国(境)学习、探亲、旅游、定居等类型。全日制学生(含研究生)自费出国(境)留学、探亲、旅游等,由其学籍管理部门受理。

第二章 类 别

第五条 在外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为短期出国(境);在外时间三个月以上为长期出国(境)。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保证履行职责、完成工作计划。

第七条 工作表现好,工作业绩突出。

第八条 具备派出项目要求的相关资格。

第九条 符合派出项目需要的外语条件。

第十条 因公长期出国(境)的在外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申请6个月以上者,须在校连续工作三年以上,或长期公派出国(境)回校后工作满两年以上。吉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应遵守特聘教授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出国(境)前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应教学、科研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身体健康。

第四章管 理

第十三条 国际处根据学校交流合作项目需要,每年12月前上报学校下一短期出访计划,经学校研究批准后,于年底前上报省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学校长期出国(境)交流合作项目,由国际处征求相关学院意见后,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确定项目的选派计划,以内部请示形式报学校批准。

第十四条 无公务内容或与任务无关地点的出访不作为因公出访审批。

第十五条 申请因公出国(境)需提前四个月以内部请示形式申报。

第十六条 学校组团出访由国际处上报内部请示,学校审批后办理相关手续。副厅级以上领导出访须上报省政府批准。学校原则上不派员参加学校以外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组织的团组出访。

第十七条 校内所属单位组团或个人因公出访,由所属单位向学校上报内部请示,并填写《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短期出国(境)申请表》(见附件一)或《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申请表》(见附件二),由相关会审部门会签后,报学校审批。

第十八条 申报国家、省、市等政府机构下达的长期出国(境)项目,需符合政府项目的申报要求和我校公派选拔条件,由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申请表》和项目所要求的相关表格,经所在单位审核后向国际处报推荐文,由国际处与会审部门研究审核后以内部请示形式报学校审批后向下达项目单位提交申报材料。

第十九条 申报学校长期出国(境)交流合作项目,相关单位根据学校下达计划组织报名,按选拔条件向学校上报人选推荐文和相关材料,由国际处以内部请示形式上报学校审批。

第二十条 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离校前持国际处出具的《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离校手续通知单》到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办理离校手续。

第二十一条 国家、省、市等政府项目的出国(境)协议及公证手续按项目规定办理,并按项目主管单位规定缴纳保证金;学校及其他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与人事处签署《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承诺书》(见附件三),处并按学校规定缴纳保证金和项目交流费,按期回校报到后,保证金退还本人(具体办法参照《承诺书》办理)。

第二十二条 出国(境)政审、安全、保密教育等相关手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 已批准的出访,若需延期、改派或增派出访人员、变更出访国家(地区)等,须按程序重新审批。

第二十四条 国际处负责协助因公出国(境)人员办理因公护照、外国签证和赴港澳台的签注手续。

第五章国(境)外纪律

第二十五条 出国(境)人员在外期间,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外事纪律和保密纪律,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遇重大问题须及时请示,努力完成任务,按时回国。

第二十九条 出国(境)教学科研人员须参加常规的考核,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在外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应署名吉林财经大学。承担科研任务项目的出国人员须保证不影响科研任务的正常完成。

第六章返 校

第三十条 因公出国(境)人员完成任务归国后,应及时到国际处、人事处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因公长、短期出国(境)人员回校后须在三周内分别填写《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回校报到表》(见附件四)和《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短期出国(境)回校报告表》(见附件五),分别交国际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存档。

第三十二条 因公出国(境)学习、教学、研修、培训的人员完成任务归国后,须向国际处和所在单位提交进修和科研报告,并在所在单位或更大范围内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十一条 因公护照或通行证须在回国一周内交国际处,由国际处负责交吉林省外办统一管理。(在境内、外遗失护照或通行证,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待遇

第三十二条国家、省、市等政府机构资助之外的长期公派出国(境)人员自出国(境)之日起,工资、工资性津贴暂停发放,待按期回校后补发。批准在外期限为12个月以内的,按批准期限(不含批准延期的期限)补发,批准在外期限为12个月以上的,按12个月补发。逾期归国的不再补发。批准期限内社会保险继续缴纳。

第三十三条 经公派渠道出国(境)攻读学位人员,在批准的公派出国(境)攻读学位期间,学校为其保留编制,续缴社会保险,停发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归国后不再补发。

第三十四条因公出国(境)人员按期回校工作,出国(境)时间计算连续工龄。

第三十五条 学校组团短期出访费用一般由学校、外方及派员单位三方共同承担;学校不负担单位组团派员的费用。出国用汇结算参照财政部、外交部文件精神、按照节省开支的原则办理。

第三十六条 因公派出人员的因公护照费、签证费、与学校签署的协议公证费、体检费以及出国和回国一次性国内旅费按标准报销。

第八章延 期

第三十七条 因公长期出国(境)人员若申请延长在外时间,须提前3个月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吉林财经大学教职工因公长期出国(境)延期申请表》(见附件六),由所在单位报内部请示,经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办理延期。批准延期期间的待遇按批复内容执行。

第三十八条原则上不批准变更邀请国家和变更在外身份的延期,申请在外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三十九条未经批准的逾期人员自逾期的第一个月起停发工资及所有福利待遇,归国后不再补发。

第四十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满三个月者,按自动离职办理。学校将按《承诺书》内容追究其应负的经济责任,其本人须向学校赔偿相关费用,所占用学校设施一律由学校收回。个人档案将转交青岛市人才服务中心。

第四十一条 因逾期不归而自动离职的因公出国(境)人员,原则上不再聘用。

第九章附则

上一篇:最熟悉的人300字作文下一篇:如何锻炼自己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