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精选8篇)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篇1

当然请不要误会,并不是说我对这个部门产生了厌恶或是什么别的,我还是比较热爱和珍惜这个部门的。我只是用一种夸张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对于我个人来说是组织部锻炼了我,也是组织部在我的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浓墨重彩地添上了一笔。我应该好好珍惜。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差?我要好好做个个人的反思和总结。

一:没有很好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再好的工作也会变成一种劳役。除了刚开始进入组织部那会儿,对工作有某种新鲜感和热情之外,剩下的时间我几乎对组织部工作没产生过多大的兴趣,好像一些工作都是***的似的,没有认真的去做。

二:把繁琐的事情当成了负担。

每一次都为躲避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为自己找种种接口和理由,每一次都想躲避,每一次都可想偷懒,每一次都想推给他人。

三:没有和部里其他人更好的配合。

今天我有点发烧,说到这里不能在说了,再说就把自己的缺点都暴露出来啊,那样的话太对不起自己了,也太对不起大众了。哈哈··· 不管怎么样,重要的实现在,重要的是明天。总结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得与失,在“得”之中鼓励自己,在“失”当中设法弥补自己、提高自己。

剩下的我要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工作,不管我会不会得到什么,不管我做这些有没有意义,我都会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篇2

关键词:个人与组织契合,衡量指标

0 引言

契合 (fit) , 又称匹配, 指一事物内的部分与部分及整体, 及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 因尺寸大小或体积、体形、外形、形态、形状、状态、运动、生存等属性或特征相同、一致 (right) 、相似、吻合、适应、适合 (suitable) 、互补、匹配、配合 (match) 、协调、和谐 (harmony) 等或相同一致、或吻合匹配、或协调相称、或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 等所形成的一种关系状态。个人与组织契合 (person-organization fit, 简称P-O Fit或P-OFit) , 又称人与组织契合或匹配, 描述人与组织关系状态的专门术语, 强调人与组织因一致、相似, 或匹配、互补、吻合, 或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或协调、相称而形成的良好关系。而对契合的研究以往大多是集中在定义、内容、类型以及与契合相关的变量上的。专门研究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衡量指标的文章并不多见, 许多研究都是在对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时而简要涉及衡量指标的分析。基于此, 本文将对以往一些研究契合衡量指标的观点进行综述。文章首先对契合衡量指标的类型以及应用范围进行阐述, 其次将对契合衡量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评价。

1 契合衡量指标的类型

Edw ard (1993) 将契合指标分成两类:计算两价值观剖面图的差异和、计算两价值观剖面图的相关系数。剖面图的差异和包括减差和D′、平方差和 (D2) 、绝对差和 (│D│) 、平方差和的平方根 (D) ;Mahalanobis′D (Ms’D) ;剖面图的相关系数包括:等距尺度的相关 (Q) 、Q分类的相关 (Qq) 和次序尺度的相关 (Qr) [1]。邱琼萱2001年根据Edwars1994年对契合指标的探讨也将契合指标分为两类:两因数一致性指标, 包括差数 (X-Y) 、绝对差数│X-Y│、差数平方 (X-Y) 2;剖面相似指标, 包括绝对差数和、平方差和、平方差和的平方根和相关系数 (Q) [2]。这些衡量指标常用来衡量个人与组织以及个人与环境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 对个人与组织契合常用的衡量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差距指标和相关指标。这两类指标又可以分为八种具体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的公式如下表:

2 契合衡量指标的应用范围

契合衡量指标所应用的方面很多。西方学者关于人与组织契合的研究表明, 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性契合是人与组织契合的重要方面, 是最基础与核心的方面[3]。所以契合衡量指标多被应用于价值观契合上。如丁虹 (1987) 以减差来表示契合度指标, 假设当实际的组织价值观大于员工理想或期望的组织价值观时, 个人的工作效能较高, 差距越大, 效能越高[4]。郑伯埙 (1995) 以差的绝对值或差平方来表示契合度指标, 假设当员工期望价值观与实际价值观类似 (即差值接近于0) 时, 员工的工作效能较高;反之, 不管是期望价值观较高或实际价值观较高 (即差距大于0) 时, 个人的工作效能低[5]。O’Reilly (1991) 则以相关指标来表示契合度, 相关契合度是指计算个人期望价值观与实际价值观, 或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契合度指标, 其数值介于-1与+1之间, 相关系数越高, 则个人的效能越高;反之, 当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成负相关时, 个人表现的行为效能会较低。魏均, 张德也认为平方差和、平方差和的平方根、绝对差值差和比较常用。“假设个人期望的价值观与组织实际的价值观越接近 (即差距越接近于零) , 契合度高, 两者的差距于大时契合度越底”[6]。虽然契合的衡量指标多被用来衡量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性程度。但也被一些研究者应用于其它契合对象。

3 契合衡量指标的优缺点

由于学者研究观点与契合对象的不同, 使得契合指标的选用一直是许多契合研究讨论的焦点。Kristof (1996) 在探讨测量方式时认为间接测量 (indirect measurement) 是指以评比方式, 分别测出个人特性与组织特征的侧面图, 经交互作用、选取契合指标来计算契合程度[7]。这就要涉及到契合衡量指标应用时的缺点问题。但以往专门研究契合指标优缺点的文章并不多见, 本文是在对以往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这一问题。

3.1 差距指标的优缺点对于这类指标可以分小类来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3.1.1 减差 (X-Y) 用来衡量契合的优缺点

(1) 优点:首先, 可以测量个人与组织的不一致性程度;其次, 可以指出契合的方向性, Edwards (1993) 指出“使用减差可以指出契合的方向性”, 邱琼萱也指出:其优点除了可以指出方向性之外, 也可以表现员工的期望与实际间的落差;第三, 可以解释不同情形的差异对员工的影响, 如任金刚认为:透过减差值可以了解员工在这些因数上是期望大于实际、实际大于期望, 还是期望等于实际, 而不只是指出两者的差距而已, 可以解释不同情形的差距发生时对员工态度的影响;第四, 可以指出组织的哪些地方做得不足, 哪些地方已经符合员工的期望。

(2) 缺点:首先, 该指标较无法说明两变量间契合程度的关系, Edw ars (1994) 指出:从理论上讲, 减差法得出的指标难以反映变量一致性的关系[9];其次, 并不很符合契合这一概念, 如郑伯塇 (1995) 指出减差假设“过” (excess) 是一致的, “不及” (deficiency) 是不一致的;第三, “它也隐瞒了每一因素对总分的个体贡献而造成解释上的模糊”;[10]第四, 在加总的过程中会出现正负抵消的情况;第五, 个体和组织特征的数据得不到体现。

3.1.2 绝对差数│X-Y│、平方差 (X-Y) 2和平方差和的平方根D用来衡量契合的优缺点。

(1) 优点:这几种指标主要是利用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差距绝对值与差平方来作契合度指标, 可以避免正负抵消的情况, 比较符合契合的定义;可以明显的看出差距接近零时, 个人和组织的契合度高。

(2) 缺点:主要是忽略了差异的方向, 如赵慧娟等 (2003) 指出:对于这类符合度指标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它忽略了个人和组织之间差异的方向[10], 熊勇清等 (2006) 也认为:不能独立地反映个体和工作特征之间差异的来源, 即忽略了差异的方向[11];容易隐藏单个变量对整体的贡献;可能无法区分超过与不及是否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平方差不但不能反映差距的大小, 反而拉大了差距。

3.2

相关性指标的优缺点这类指标常用来衡量契个人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 包括相关系数Q, 等距尺度相关Q, Q分类相关Qq, 次序尺度相关Qr。对于这类指标有如下优缺点:优点:首先, 这类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带有符号, 能够表示契合合差异的方向其中等距指标还可以计算出个人与组织之间差异的距离, Qr则可指出两种比较要素的顺序性;其次, 这类指标相关系数的值介于-1与+1之间, 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 最后, 这类指标较符合契合的定义。缺点:首先, 这类指标看起来好像给出了有关符合或不符合的方向的信息 (通过数值的正负来体现) , 但它实际上仅能描绘总体上的相似性[12];其次, 这类契合指标仍然是一个总体指标, 在多预测因子的情况下, 对于差异的来源不敏感;最后, 可能存有不同人的相关系数虽然相同, 但实际原始分数可能差距过大的问题。

总之, 对于两因素差异指标在契合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其优缺点自然就体现得充分,

而相关指标相对应用得较少, 所以很多优缺点都还未充分的体现出来。

4 研究评价

中西方已对契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使我们对契合的衡量指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问题存在。

首先, 现有研究对个人与组织契合度的测量实际上测量的是员工与组织的相似程度。其出发点是研究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有多少相同性、相似性, 是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静态契合, 没有从员工、组织互动发展结果来探索员工, 组织价值观契合[13]。所以涉及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差异性和相似性指标, 很少发展新的指标来衡量个人与组织的契合。

其次, 目前的对契合的研究虽然大量的采用差距和相似这两类指标, 但由于研究刚刚起步, 两类指标中各指标的优缺点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所以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未达成一致意见, 这样就使得对同一契合对象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衡量指标, 造成了不能有效的比较各个研究者对同一契合问题的研究。

第三, 到目前为止, 对契合衡量指标进行的专门研究很少。虽然Edw ard曾对契合的指标作了研究, 但也没有详细指出各个指标的优缺点。这就使得有些研究选取的契合指标所反映的契合对象的一致性程度值得怀疑。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篇3

如果我们把整个企业看作一部汽车,绩效管理体系则像变速箱,发挥着调控作用。变速箱是由很多齿轮构成的,齿轮之间有关联就有磨合。“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作为两个最主要的齿轮,在运行中会产生哪些摩擦呢?又该如何解决?

两方面误差导致摩擦

考核目标设定“生搬硬套”

某企业是一家勘探设计类企业,其业务部门是按照专业划分的,但所承接的项目大都是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来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工作;以往,该企业采取简单的指标分解方法:业务部门A分多少利润、业务部门B分多少利润,然后再由部门决定内部分配方案。年终发奖金也是采取这种二级结算方式。结果是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对最终的结果都不满意,大家都觉得分给自己的指标太多,同时也很难将日常工作与考核指标联系起来。

在提供智力型服务的行业中,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理论上而言,企业绩效、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是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在设定考核目标时只需要严格按照纵向分解思路就可以逐级分解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某些工作,其绩效结果并不一定会从员工的工作绩效中体现,而是从组织绩效予以反映,尤其是部门“夹缝”中的工作和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更是如此。在此情况下生搬硬套的采取自上而下分解目标的方式将部门目标分解到个人是难以行得通的。由此在两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1、在目标分解的时候,企业管理者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正是由于这种纵向分解目标存在诸多障碍,才使得在很多企业中每年设定考核目标的工作都成为了一种上下之间的“博弈”。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通过绩效管理工具保证企业目标的达成,也就无从谈起了。

2、在进行考核时,容易顾此失彼

如果单针对员工个人的绩效结果进行考核,必然埋没其对部门或团队的贡献,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员工“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而忽视对团队与组织绩效的责任感,相对削弱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代化的管理所提倡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协调与配合也将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是先保组织目标还是先保个人目标,员工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考核结果评定及运用不能统揽全局

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集团。甲在A部门工作,工作成绩在部门内部非常优异;乙在B部门工作,工作成绩一般。一个年度下来,由于A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偏低(只有70分),因此甲的绩效得分上限是70分;而由于B部门整体绩效水平很高(100分),乙的绩效得分上限是100分。因此产生的问题是,从个人绩效而言,甲远远优于乙,但由于受到组织绩效的“连累”,最终的考评结果乃至收入水平是甲不如乙。甲愤愤不平,觉得乙是“搭便车”。

不但如此,在这家企业的绩效考评中,A部门和C部门之间也出现了不平衡。甲和丙分别在A和C部门工作,成绩都很优异。一个年度下来,两组织绩效得分都是100分。但由于A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严格,部门内个人绩效得分普遍偏低;C部门负责人要求相对较松,部门内部个人绩效得分普遍偏高。最终,虽然,甲和丙个人及部门一样优秀,甲的总考评结果却不如丙。

综合分析,产生上述不合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部门负责人之间所存在的管理水平差异以及员工之间所存在的素质差异,导致职能部门之间整体绩效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最终的员工个人绩效和收入;

2、管理者对下属以及员工对自身的要求有所区别,这种区别给绩效考核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在目标设定、考核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造成考核“基准线”的差异,从而影响最终的员工个人绩效和收入。

上述问题看似小事,但长期积累下去就会有可能动摇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初衷,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其一,整体绩效相对优秀的部门负责人为了维护本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相对公平,势必采取相应的方法拉近这种差距(因为毕竟绩效考核结果将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等相关因素相联系),从而降低对自己及下属工作要求的标准,以寻求与其他部门的相对平衡;员工则会因为感觉干好干坏一个样(与组织绩效较差的部门员工进行比较而言),而失去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和动力,向组织绩效较差的部门员工看齐。

其二,组织绩效相对较差的员工因为没有压力(考核结果已对其做出了相对肯定、与薪酬水平与组织绩效高的部门员工差别缩小),也不会主动寻找并持续改进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至岗位工作难有提升。

以上结果的产生,都将使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员工又重新回到“大锅饭”的年代,从而最终阻碍部门的持续发展,造成部门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或不断降低部门目标以寻求平衡),使整个组织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三步骤平衡组织与个人绩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协调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关系。

1、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引入“矩阵化”理念,处理好横向平衡和纵向分解的关系

纵向的指标分解往往适用于传统的、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形态;而对于很多推行“以任务为导向”的新型企业而言,更多的是要处理好平行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上述案例一中的企业的绩效考核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问题的核心在于指标分解过程中,无论是从企业分解到业务部门,还是从部门分解到个人,都只是采取了硬性的、自上而下分解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该企业的业务与流程特点是不匹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项目考核与部门考核两个体系概念,也就是不同员工在部门中与项目中发挥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考核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薪酬政策,真正体现了“矩阵化”企业的考核特点。

2、调整薪酬体系,合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

在确定考评结果时,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保证考评结果的相对客观性。比如大家经常提到的“强制分布法”、“标准分换算法”等,都是对于考评结果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加以调整,从而避免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部分消除前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偏差现象。

对于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体现个人绩效与部门、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酬模式,如果稍加调整,比如调整为基本工资+个人绩效工资+组织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其中个人绩效工资和个人绩效得分挂钩,组织绩效工资和组织绩效得分挂钩,年终奖金则和企业整体利润完成情况挂钩,可以更好引导员工关注整个部门、企业的绩效。当然上述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影响、各自的比例如何,各个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度身定做。

任何管理工具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绩效管理同样也是如此。无论采取多少技术手段、科学方法,最终的考核结果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调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协作氛围,则能够对绩效管理体系起到必要的互补作用。

组织部个人总结 篇4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新的组工干部,对办公室的工作是不熟悉的,自己除加强理论学习外,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虚心请教,注意摸索、总结,很快熟悉了办公室的工作,得心应手地处理部内的日常事务,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集中学教活动,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尽职尽责,扎实工作。

日常工作中,我始终以一名组工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树形象,行动中做表率,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严守组织秘密,虚心好学,勤奋工作。

一是勤学业务,熟悉操作程序,确保人秘股工作有序开展。人秘股作为部机关的枢纽和“窗口”,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既有程式化的事务处理,又有随机性的工作安排。因此,对业务知识的掌握和对部工作的情况了解至关重要。两年来,自己在人秘股的工作岗位上,按“三服务”的要求,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保证上传下达和单位工作的高效运转。同时,年初根据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年终搞好各项工作总结,负责起草部分领导讲话稿、会议材料以及活动方案。在工作中,积极配合股长认真抓好办公室内务管理,协调督促各股室工作任务落实。除了对人秘股日常业务的掌握外,还积极学习各股室业务知识,熟悉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充分发挥部机关枢纽作用。

二是尽职尽责,确保所承担的各项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在日常工作中,自己时刻保持“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按照领导的指示,不分份内份外,能够想到的,能够做到的,都尽心尽力去做。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做事,做到“不利于部机关形象的话绝对不说,有损于部机关利益的事绝对不做”,始终把党性观念和组织原则放在第一位,“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三是重质量,谦虚谨慎,全力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忠实地执行部领导的工作指示,牢固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切实做到当日事当日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部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四勤”。即“腿勤”,不怕多跑路,不怕多流汗,舍得花力气,把工作做实做细;“脑勤”,勤学多思,注重研究问题,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嘴勤”,多向领导汇报情况,多向股室和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加强联系,密切协作。“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把近期、长期要做的事都列出来,列好时间表,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够明确目的、明确责任。用这个方法也能把其他同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去。在为基层服务时,注重从细节处做起,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同时经常地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将自己置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良好的服务,让基层干部真正感受到“三个之家”的温暖温馨。

(三)严格要求,廉洁勤政

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个人品质修养,我以部领导及身边同事为榜样,时刻提高警惕,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筑牢心底和道德防线,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顶得住压力,守得住寂寞,做一名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

一年来,虽然我一直都处于学习和工作中,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仍深感与组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深层次理论和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努力锻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加强团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不骄不躁,积极奉献,力争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大学期末组织部个人总结 篇5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大二的上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我开始思考着这段历程的点滴,不论得失与成败,这点点滴滴共同见证着我的成长,是我终生的财富。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苦涩和欢欣并存,得意与失意同在。于是,我开始总结这个学期的零零总总,因为只有总结了过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才能以此为镜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并指导以后的工作。此份总结我将会以个人动态及部门活动二方面进行阐述。下是我本学期的个人动态:

一、责任的转变。这个学期最大的转变是从一名普通的干事到团组织部副部长的转变。做干事时,只是部长说活动,安排任务让我们去做,最多我们提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但作为副部长,我们开始自己思考做什么活动,怎么去活动,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在着眼于自己的那一小块,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我想,这对我今后的成长,眼界的开阔有十分重要的提高。当然,无论是副部长还是干事在团委这个舞台上大家是平等的。我们是一个团队,要精诚合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部员的工作;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者做好一切团委的工作。

二、活动的务实性。新学期,我们团委组织组织了的主要活动有:学生会内部选取主持人、选拔国旗下演讲者、中间还有一次学生会内部纳新活动。这些活动,都十分的贴近实际,并且有意义,很好的宣

传了学院的宗旨“厚德励志,笃学善建”。活动办的非常成功,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我认为,团组织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任何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搞活动也应该如此,搞活动要从实际出发,搞得活动要搞有益于我们大学生生活的,要有意义的,不要组织任何对没有意义的活动。

三、团队意识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团组织搞得每一个活动都是在团结这个大前提下进行,部门内部的团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把活动办好。所以无论是任何时候任何工作我们都要有一种牢固团队的精神,在工作中要意识到我们自己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意识到要与其他成员配合工作。

部门活动总结如下:

1、迎新:我们组织部所作的迎新工作就是配个外联部为移动帮忙为新生办理手机业务,在帮忙的二天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应为院学生会的荣誉考虑;也从迎新中明白了大局观的重要性,做事要从整体考虑,不可因小失大!

2、纳新:纳新之前,学生会人员短缺,可谓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当要着手准备纳新的时候,我个人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学生会马上就可以补充新鲜的血液了,自己也就可以选几个自己称心如意的部员加入

到这个大家庭中了!迎新的准备工作一切都挺顺利的,我和其它二位副部一起商讨了纳新方向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纳新初试当晚还是出了点小状况:

1、人数过多,教室被占用之前没有协调全面,导致不得不临时另建一个面试点。上述的发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考虑全面,注重细节!当然,纳新过程中也让我对学生会成员所应有的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总结为以下两句话:能进来的不一定是最出类拔萃的,但一定是最塌实肯干的;能留下的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

3、政治学习:一提到团委组织部大家首先就应该想到的那就是政治学习。本学期的政治学习经过改良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之前枯燥乏味的问题,新学期伊始的时候政治学习是由三位副部主持,由部员总结并吸取经验,后来我们渐渐放手由部员主持,开始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最终把政治学习组织的生动活泼。

4、日常工作:只有认真踏实的做好日常工作才能在大活动中游刃有余的工作!我认为把平淡的日常工作做的有声有色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所在。比如,每周一次的例会,是自己反思学习的好时机。并且能使自己学会如何遵守例会制度、在规矩中成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作为团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带领本部门部员一起积极参与学生会的各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上一学期,我个人在主要着重于团队精神培养和部门文化建设。我认为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小团队,而6、7个人的团队则是最高效的团队!因此,我很重视部门内的团队建设。不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平常生活我都会有意识的去增加部门的团队合作精神。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在我和其他副部的指导下部员们已经初步养成了团队合作意识,而且在团队合作项目组织政治学习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于自身的总结,我觉得我个人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中待的时间越久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从自身的态度来讲我觉得我个人在临近期末的阶段相对于之前缺少了点工作热情,可能是因为临近考试,把心思挪到了其他的地方。关于自身的学习与进步,我觉得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的完成了一份工作,同时也懂得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也学会了如何善于用人。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总结,我会承上启下,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更加的成长。

XXX年组织部工作总结

伴随着XXX年脚步的临近,我们组织部的工作也在循序渐进,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学院团委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组织部立足实践,密切开展部门各项工作,在原先基础上,拓展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本着为广大青年团员服务的宗旨,吸取老师以及广大团员的意见建议。努力完善我们部门的工作,从而更好的为团团员服务,为学院服务。

下面我将分四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组织部XXX至XXX学年的工作。

一. 部门内部建设工作

为了提高组织部内部的工作效率和规范程度,我们组织部内部建设上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在招新工作结束后,我们的工作就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到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我们制订了学年工作流程表,并且把具体工作落实到部长干事个人,真正做到责任到人,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二. 青年志愿者活动

一直一来,志愿者工作都是我们组织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我们对这项工作都本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本学期,在学院举办的大部分活动中,都不乏志愿者的参与。无论是体育部组织的应科杯篮球赛,还是学院内部义务鲜血活动,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身影都成为一道靓丽的学院风景线。特别是在前不久落幕的我院首届运动会中,志愿者在辅助学生会成员的工作过程中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推优工作

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是党赋予我们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的任务。他是我们组织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本学期初,我们将上一学期的推优工作顺利收尾,为我们本学期的学生推优起了一个好的开头。在推优过程中我们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把最优秀的团圆推荐为党的发展对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和个党支部保持长期联系,为我们的推优工作吸收更多的宝贵意见。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体系。

四. 团务工作

广大共青团圆是我们组织部强大的的群众基础,为团员服务是我们组织部的工作职责。开学至今,我们的团务工作,一直按部就班的的进行着,对于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位干事都深入各班,把每个班团务落实到实处。而个班团日活动如火如荼的举行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好体现。最后,回顾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深深感到,组织部开展的的每一项活动,每一声喝彩和每一次微笑,无不包容着学校各级领导和团委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无不凝结着组织部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与我们风雨同舟、给我们悉心指导的团委老师,离不开给予我们真诚理解与大力支持的同学,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对我们工作的关怀及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从部长到干事都竭尽所能立秋把组织部工作做到最好,当然还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不进入任意的地方,可

是我们任然坚信:在团委老师的关怀下、学生会主席团的领导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组织部将团将继续努力,带领广大团员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来回报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

谢谢!

XX

学院团委组织部 XXX年X月X日

学生会组织部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眨眼间我的大一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首这几个月,我们是忙碌的、彷徨的,但也是充实的。作为艺术系学生会的一员,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如此的。

当初,入选学生会时,我曾说过。我进入学生会,一是为了锻炼自己,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二是借助学生会这个平台结交更多的朋友。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教育引导下,经过半年的工作学习,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技能。更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这有利于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更好的为班级和我系师生服务。

这一学期来,在学校及学生会各干部的领导下,当然还有同学们的支持,我系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坚持以为同学服务为工作准则,为加强同学与学校、同学与学生会的联系和了解而努力!从中我学了很多东西,现我将这学期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早晚自习的督察

在早晚自习的督察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与我系学生会其他成员积极配合,努力落实我院和我系领导的方针政策,为我系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管在检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本着为我系师生服务的态度克服了这些困难。从整个督察过程和结果来看,我们的早晚自习取得了良好的战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我们没有及时将学生考勤结果报送到学习部,影响到了学习部的考勤统计和公布工作。

二、迎新杯球赛

在迎新杯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选拔、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努力配合体育部和主席团的工作,积极组织我班及我系学生做啦啦队和观看比赛。但由于开始对工作的了解不够透彻,在组织过程中出现了啦啦队和后勤人员没有及时到位,影响到了队员的心情。

三、冬运会

xx年冬运会如期而至,我们艺术系的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飒爽英姿,一展风采,而我们系学生会的同学们和老师们在场边默默地奉献着。我和其他学生会成员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助威、呐喊、加油!为冬运会参赛同学做好后勤保障!但由于此时正值由团学工作部开展的“活力节拍——民族健身操比赛”活动也正在开展,我又是负责组织我系的比赛,因此不能随时组织xx级学生做后勤工作。

四、第三届社区文化节之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

由我们组织部组织开展的的第三届社区文化节之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已顺利完成。首先邀请我艺术系党总支靳勇老师为全院学生讲授大学生文明修养的有关知识,与此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大学生文明礼仪形象代言宿舍评比活动。在我系领导和部分宿管老师的帮助下,我和我部其他成员顺利完成了这次活动的评比。在此次活动中我应当吸取的教训是要全面思考问题,要有完整的计划实施方案等等。

五、活力节拍——民族健身操比赛

为提升全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我院开展了活力节拍——民族健身操比赛,也为展示我们系学生风采提供了平台。在比赛过程中我和唐锡章同学积极组织我系同学进行训练,在比赛过程中我们还请09美术学的四位同学作为后勤人员,为参赛同学保管衣物、手机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艺术系取得了二等奖的良好成绩,但由于我们的工作不细致,出现了服装没有高度一致的情况而使我们与一等奖擦肩而过,这是我们的遗憾,也是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学习部进行了艺术系文明修身辩论赛活动、会刊的制作和其他一些活动。

组织部个人工作总结 篇6

一、强化责任落实,思想建设取得新成效

1.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题召开党委会,学习掌握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制定下发《泰兴市文广新系统20__年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15个基层党支部分别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党建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支部书记。正常开展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党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将基层党建作为工作调研的重要内容,经常深入各支部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16个乡镇(街道),指导协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联系全市重点文化企业,做好政策咨询、联络协调、联系上争等服务工作。

2.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研究制定《文广新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方案》,要求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四专题一强化一行动”,既做宣传者、传播者,又争做学习、践行“两学一做”的推动者、实践者。

一是讲好专题党课。局主要负责人以讲专题党课开局启动,班子其他党员负责人结合分工和有关工作安排,轮流到各党建工作联系点党支部讲党课,共上党课14次;各党支部书记都亲自上党课,净化了党员思想,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是抓好载体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廉政文化展示馆等党性教育活动,撰写心得体会。

三是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和交流研讨。共举行了4次集中学习会,进行了4次交流研讨。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围绕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自选课题,深入基层,认真调研。通过在市广播电视台调研,对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经讨论研究,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和新媒体编辑部。围绕推动文化宣传工作创新创优开展调研,制定了《创新创优三年行动计划》,为今后的文化宣传明确了目标和措施;形成了《关于泰兴历史文化遗存恢复重建的实施方案(送审稿)》,为城市建设提出方案、当好参谋,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撰写了调研文章《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四是开好生活会。以践行“两学一做”为主题,各党支部围绕践行“五大理念”、实施“六大工程”、“再创一个泰兴创新转型跨越发展黄金期”,召开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会,查摆问题与不足,明确整改目标,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夯实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1.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建工作百分考核细则》,从班子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研究制定《20__年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爱岗有为、履职担当”主题教育以及“大走访大落实”等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以及芦玲芳、丁雪其等优秀党员事迹专题片,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用心谋事、用心干事。

严格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党员组织关系“空挂”、“失联”等现象,解决“口袋党员”、“隐身党员”等问题,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察管理,通过党委初审、组织部预审,年内坚持标准吸收了6名预备党员,7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另有8名入党积极分子递交了入党志愿书。

2.开展基层组织服务深化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基层单位和2个乡镇(街道),帮助基层谋发展,解矛盾,合力推动80个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建设宣传教育阵地、文体活动场所、便民服务平台、民主法治园地、文明创建窗口“五大阵地”。

深化拓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局机关在职党员到五里墩社区报到,公开承诺服务事项,组织开展了社区党建共建、文化志愿服务、有线电视服务、“帮忙零距离”进社区、网吧监管巡查、“送温暖、献爱心”等特色服务活动。积极实施“百村千户”挂扶工程,对挂扶村宣堡镇银杏村提供帮扶资金26万多元,帮助实施致富项目2个。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今年村净增经营性收入7万多元,总额超20万元,完成了12户贫困户脱贫任务。

三、加强能力建设,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1.提升能力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干部能力素质转型升级教育培训计划,围绕“加强顶层设计,站在壮大主阵地、汇聚正能量的高度,谋划、组织、推动事业产业加快发展”,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能力。积极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参加“学思践悟”等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组织16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专家讲座、学习交流活动。二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四项监督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

20__年,严格标准程序,坚持用人导向,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全面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推荐了11名优秀年轻干部人选,群众满意率都在90%以上。同时,加强年轻后备干部培养,选派1名同志参加了“三解三促”群众工作团,对弱势群体开展扶智、扶技、扶资,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舆论正能量。三是加强干部综合管理工作。根据干部职工队伍状况、工作需要确定干部调整的频率数量,做到既适量又适度,稳定干部队伍,又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按规定履行中层干部任前备案手续,准确及时办理工资及退休干部手续,按要求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与专项审核、职务与职级并行等相关工作。

2.注重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现有人才培养。修订、完善了《文化人才支撑工程工作方案》和《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办法》,继续以考核、表彰、奖励为手段,推进专门人才队伍建设,评选出“金牌记者”、“金牌主持”、“文艺之星”、“技术标兵”和“媒体创收标兵”等优秀人才和人才进步奖。专题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完善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对年轻人才成长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大力引进专门人才。根据工作需要,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实施招考招录工作,全年引进了5名专业岗位人才,充实到新闻采编、文艺创作、新媒体技术等人才紧缺岗位。

四、打造特色亮点,干事创业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20__年组织工作创新项目为“在推进市、镇、村图书总分馆‘一卡通’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在图书总分馆“一卡通”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我们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党员突击队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文化惠民新举措,“实施市、镇、村三级图书“一卡通”工程;创新理论,编撰出版专著《中国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与利用实务》,设计农家书屋6大类分类法,省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同志认为:“简便、易行、实用,接地气”。同时,党员突击队编写10多万字教材,探索全市、乡镇、村组、“回锅”式等培训模式,培训全市农家书屋管理员4000人次。

2.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读者队伍。党员突击队通过“一卡通”业务群,激励市文化站长、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卡通”建设激情;创建泰兴数字图书馆暨网上农家书屋,建立2万人读者队伍。

3.多措并举,长效管理。党员突击队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保长效管理有专门队伍。统一业务流程,统一分馆挂牌,统一免费办理“一卡通”借书证,统一图书流转。党员突击队购置图书流转车,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管理。

4.丰富活动,凸显成效。党员突击队组织开展书香泰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结合诚信教育,把农家书屋办成道德讲堂;针对村民健康养生需求,举办健康养生专题讲座;结合农科知识推广,举办种植养殖、疾病防治专题讲座;结合文体活动,实现全民阅读与文体活动相互促进。系列活动带给农民读书的快乐,激发农民的读书热情。20__年全市农家书屋举办活动107次,借阅图书277009册,流通302705人次。

“一卡通”满足了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在“一卡通”建设过程中,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事创业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泰兴“一卡通”建设经验做法先后得到全国10多家媒体宣传,10多个市县联系学习,8月份,建设经验在吉林省举办的川、吉等五省(区)图书馆学会第__届学术研讨会上介绍,20__年11月获第七届江苏省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篇7

组织社会化理论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亮点,近年来也受到我国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研究表明,成功的组织社会化能促使员工对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以及降低离职意愿,并能够增强个人-工作契合。而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规范,高流动率、专业能力不够、适应能力不强等人员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但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也造成了员工重新招募及培训成本的增加。因此,许多企业开始接受“适才”比“英才”更重要的理念,希望通过员工培训等方式促进员工社会化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本文以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商业银行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员工组织社会化与个人-组织契合度、工作绩效的关系,希望能对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战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组织社会化是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发展工作技能、调整与组织相近的价值观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员工从组织的“外部人员”成为“内部人员”的学习历程。Chao(1994)认为组织社会化是一辈子的过程,持续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除了新员工,只要是在组织内发生工作上的改变,都属于组织社会化的范畴。当个人工作情境或本身发生变化,便需要重新学习与适应工作任务与角色,这时新的组织社会化需求便会再次产生,这就涉及重新社会化的过程。

个人-组织契合度的研究,早期建构在吸引·甄选·存留(ASA)的分析框架上,用来分析当个人特质与组织特质相似时会互相吸引,员工便能够进入组织,并担当最适合的工作职务。Chatman(1989)将社会化及甄选作为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前因变项,可以有效地预测出员工工作态度上的改变,从而在甄选的过程中筛选新进人员,并且可以针对组织内现有的员工,对其价值观和信念方面加以社会化,强化员工个人与组织的相似程度。

Chatman(1989)提出的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模式中,认为社会化历程是影响个人—组织契合度的重要因素。对组织社会化历程来说,个人—组织契合度的研究着重强调个体成为组织正式员工后的认知强化以及改变,认为组织社会化不但是组织管理员工及引导员工认知的工具,也是个体适应组织的最佳途径。研究发现新进员工的价值观若与组织价值观相近,其适应力较好,而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契合度越高,组织成员的组织承诺愈高,不轻易离职。所以组织透过对员工的甄选及社会化,可以提高个人—组织的契合度。Cable和Parsons(2001)、 Kim,T.,Cable和Kim,S.(2005)研究证明强制度化的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感知的个人-组织契合度正相关。而Chatman(1991)又提供了导师指导能够提高真实的个人—组织契合。Cooper -Thomas,Vianen和Anderson(2004)将主客观两种测量方法同时运用,验证了三种(导师指导,赋予,伴随)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员工主观感知的契合的正面影响,以及在控制了进入组织时的主客观契合后对真实的个人-组织契合的正面作用。

国内也有学者开展了关于组织社会化与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实证研究。徐文(2008)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后分析发现,制度化组织策略水平也高,个人—组织契合度越高,离职倾向越低。陈智远(2006)从组织社会化的工作训练、了解组织因素、同事支持和未来期望四个维度出发,探讨了不同的维度对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了解组织因素对工作要求与能力契合有显著的预测效果,未来期待和了解组织因素对相似性契合有显著的预测效果,未来期待和同事支持对需求与供给契合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综合前面的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多从组织社会化策略的角度探讨组织社会化与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关系,有些学者从组织社会化具体的维度与个人-组织契合具体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缺乏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二者的关系。因此本文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H1:员工组织社会化对个人-组织契合度有显著影响

个人—组织契合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Steers&Porter(1983)在其研究中认为,工作绩效可以导致组织的奖赏,奖赏又可以导致工作的满意。组织对员工的奖赏以及认可程度表现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契合。赵红梅(2009)以南京地区不同类型行业的9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关系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个人-组织契合度越高,越容易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且个人关系绩效越好。刘华国(2007)经过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组织契合度与离职意愿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工作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个人—组织契合度越高则离职意愿越低而工作绩效越高。钱丽萍(2007)验证了员工个人特质与企业文化相契合时,员工工作绩效较高,反之,则低。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个人-组织契合度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学习对员工行为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Baker和Feldman(1991)指出,有效的组织社会化对组织和个体均具有正面的效果。Chao等(1994)研究发现,组织社会化程度对员工职业生涯效能(包括绩效、态度、组织认同和组织适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的研究(向大威,2008)指出,新进员工组织社会程度越高,其工作绩效也越高。钱颖(2004)、王明辉(2006)采用相同的社会化结构维度,通过对组织社会化程度的影响效果探讨得出,员工组织社会化程度对工作绩效、工作满意、组织认同有显著的正效用,对离职意愿等有负效用。陈鹏(2009)以珠三角家族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也证明了组织社会化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员工组织社会化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

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会介入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群体和个人的行为与绩效(王雁飞,朱瑜,2006)。一些研究发现社会化策略影响员工感知到的个人-组织契合度,并且可能通过这种契合的认知来影响离职(Cable&Parsons,2001;Chatman,1991)。Cable和Parsons(2001)还指出,一些社会化策略能够影响员工感知到的契合水平和价值观的一致,而这两者是与离职相关的。Allen(2004)提出了一个社会化策略对离职的作用机制,那就是组织的社会化努力是为了使新员工更加广泛地“嵌入”组织中,进入一个与组织连结的关系网络中,从而使得员工减少离职。而这种嵌入机制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契合,主要是个人所认知的他们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契合。Cooper-Thomas,Vianen和Anderson(2004)还分析了契合在赋予的社会化策略和其他结果变量(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陈智远(2006)从组织社会化的工作训练、了解组织因素、同事支持和未来期望四个维度出发研究发现,相似性契合在了解组织因素与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根据文献整理的结果,我们推论个人-组织契合度在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因此建立以下假设:

H4:个人-组织契合度在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

3 研究方法

3.1 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

为了保证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均直接借用学者们使用较多的量表。组织社会化采用的是暨南大学王民辉(2006)、钱颖(2004)开发的本土化量表,分成组织文化社会化、组织政治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社会化四个维度,共16个项目。工作绩效采用国外Gould(1979)和Pazy(1988)曾使用过的自评问卷,分别评价员工在组织评价中、上司评价中、与他人比较中的地位以及所获得的成就水平,由4个项目构成单一维度。个人-组织契合度借鉴Kristof的研究维度,分为互补性契合和补充性契合。互补性契合以林仲威(1999)参考Balazs(1990)所采用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加以修改制定,有14个项目;补充性契合用林仲威(1999)以任志刚(1996)参考郑伯壎及国外相关文献所编制的组织价值观与组织目标量表加以修改而制定,有12个项目。所有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自评得分。

3.2 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在2009年7-10月进行,以网络调查和派发纸质问卷的方式同时进行,样本主要以广东各市商业银行为主,部分样本遍布全国有关省、区。网络调查通过专业的网络问卷平台“问卷星”收到问卷83份,通过电子邮箱收到问卷54份,通过银监局以及银行管理人员回收纸质问卷265份,剔除无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81.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的结果检验

本文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α系数)来分析信度。关于组织社会化的α系数的检验,总量表的一致性系数是0.917,组织文化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组织政治社会化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3、0.856、0.813、0.813。个人-组织契合度总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68,互补性契合和补充性契合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8、0.806。工作绩效的一致性系数为0.875,全部项目均满足研究需要。

4.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用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关系的程度。表1显示了组织社会化、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工作绩效总体和各层面的相关数据。如表1 所示,组织社会化及其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关系密切。个人—组织契合度总体及其互补性维度与组织社会化总体及各子维度、工作绩效都显著相关,但是补充性契合只与人际关系社会化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相比而言,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度比个人—组织契合度要高些。

** p< 0.01,* p <0.05;对角线上的粗体数据是各研究变量的一致性系数α。

4.3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也侧重于考虑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这种关系。以组织社会化4个维度为自变量,以互补性契合、补充性契合、个人—组织契合度和工作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文化四个维度能联合预测互补性契合58.9%的变异量(R2=0.589),其中组织文化社会化的预测力最强(β=0.475),其次是工作胜任社会化(β=0.414)、人际关系社会化(β=0.349)和组织政治社会化(β=0.271)。四个维度对补充性契合的预测力很弱,只有人际关系社会化维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β=0.132)。对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总体,四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其变异量的35.1%(R2=0.351),组织文化社会化的预测力最强(β=0.425),其次是人际关系社会化(β=0.289)和组织政治社会化(β=0.248),工作胜任社会化的预测力相对较弱(β=0.157)。对于工作绩效,四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其47.5%的变异量(R2=0.475),各维度的预测力差别不大。本研究中假设1和假设2得到验证。

以个人-组织契合度的两个维度对工作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互补性契合通过了t值小于0.01的显著性检验(β=0.592),补充性契合通过了t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检验(β=-0.125),二者能联合预测工作绩效32.9%的变异量(R2=0.329)。本研究的假设3得到验证。

4.4 中介效用的验证

对于中介变量的验证, 本研究采用Baron、Kenny(1986)提出的3步骤分析法以及相应的回归模型分析个人-组织契合度在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表4展示的是个人-组织契合度在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效用。步骤2中,组织文化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和组织政治社会化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06、0.293、0.371和0.397,并且t值检验小于0.01的水平。步骤3中,加入了互补性契合后,组织文化社会化、工作胜任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和组织政治社会化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变小了,变成了0.235、0.248、0.315和0.355,t值检验仍然小于0.01的显著水平。因此,互补性契合是组织社会化和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起部分的中介效用。本研究的假设4得到验证。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组织社会化对个人-组织契合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组织文化社会化的影响最为显著。(2)组织社会化对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其中组织政治社会化对工作绩效影响最为显著。(3)个人-组织契合度对工作绩效有积极的影响。(4)个人-组织契合度在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中起部分的中介作用,其中补充性契合不是组织社会化的结果变量,不是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变量,而互补性契合既是组织社会化的结果变量,也是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变量,起部分的中介作用。

5.2 启示

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决于能否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构建一套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制。只有突破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定势,摆脱人力资源“官本位”的思想,淡化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政治色彩,才能提高经营绩效,在与外资银行的抢滩中保持优势地位。

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应极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组织应该建立一个“干中学”的机制,通过在组织内建立知识网络,使员工能够从组织内外的多种渠道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组织变革、职位调动和技术进步等新的变化,从而保障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目前商业银行员工在工作胜任社会化对工作绩效的贡献还没有组织政治社会化和人际关系社会化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员工不断获取提高工作效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加快员工工作胜任特征社会化。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组织社会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虽然现在的招聘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组织仍难以避免会招聘到不太适合组织的人才,或者随着大环境的变迁,员工与组织的契合度也会降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组织社会化项目,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个人-组织契合度,以提升组织现有人才的效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二者的关系,支持了Chatman(1989)所提出的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模式,为组织管理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组织社会化不仅能够促使新员工更快地从“外部人”成长为“内部人”,也能协助旧员工随着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进行自我调整。组织管理者应该采用合适的组织社会化策略,使个体能够尽快适应组织,协调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达成,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通过组织社会化项目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有效结合,促使员工更好地与组织契合,从而使员工做出优异的工作绩效,加速组织目标的实现,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以商业银行员工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员工组织社会化、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对个人-组织契合度及工作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个人-组织契合度对工作绩效也有积极影响,且在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社会化,个人-组织契合度,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CHAO G T,et al.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Its content 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4,79:730-743.

[2]CHATMAN J A.Improving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334.

[3]KRISTOF AMY L.Person 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6,VOL..49:5.

[4]陈智远.人与组织契合类型的区分:组织社会化的应用[D].台湾:台湾中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CHATMAN J A.Match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selec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 public accounting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6:459-484.

[6]徐文.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离职倾向:中国背景下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7]赵红梅.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员工关系绩效关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4).

[8]刘华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个人与组织契合度及相关研究-以南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广西: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7.

[9]钱颖.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因素结构及其与行为绩效关系的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11]陈鹏.家族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9.

组织部的个人总结的 篇8

关键词:个人独资企业;法律义务;诚实信用;公共利益

一、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活动准则的要求

个人独资企业作为独立经营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为了规范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1.个人独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在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项基本法和单项法。如刑法、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保险法、商标法、专利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实施行政管理职责,依据宪法、法律和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制定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包括国务院颁布或者国务院批准颁布的条例、办法等。如企业登记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广义上统称为法,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加快了市场经济方面的立法,有关各类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税收、环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等有关市场经济管理的法律陆续出台,将企业经营活动全部纳入法制轨道,不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为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个人独资企业只有依法经营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应得利益,并得到法律保护。违法经营,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2.个人独资企业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切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原来是指契约的履行应当诚实守信。经过法国民法和德国民法的发展,到了瑞士民法,已经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由债权债务关系扩及整个商事活动。诚实信用原则要求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本着真诚善意的态度,讲真话、办实事,开诚布公,信守承诺,不得以欺诈蒙骗等有背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方法从事经营活动,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个人独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重合同守信用,提供商品或服务要按质论价,自觉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个人独资企业受利益的驱动,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力,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采取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手段欺骗消费者。所有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标准格格不人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所不容许的。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自重、自爱,自觉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这对于提高个人独资企业自身的商誉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个人独资企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全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非物质的利益,其中也包括个人独资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加以维护。个人独资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实体,追求利润是其根本目的,加上其自身的个体性特征,受利益驱动,在经营活动中极易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从而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容许的。本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目的是警示个人独资企业要尊重社会公共利益,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不要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于不顾;如果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将依法受到追究。4.个人独资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发展公益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及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基本保证。一切经济组织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调整范围及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比较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包括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现有的个人独资企业和部分个体工商户。不包括国有和集体所有的独资企业,也不包括外商投资的独资企业。

作为当今市场经济最典型的三种企业形式,公司、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虽然同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或者称经济实体,但是三者的法律形态截然不同:第一,存在的法律依据不同。公司制企业依据公司法设立,受公司法调整;合伙制企业依据合伙企业法设立,受合伙企业法调整;个人独资企业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受个人独资企业法调整。第二,组建方式不同。公司一般由两个以上投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合伙企业由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合伙人一般为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第三,投资人与公司或者企业的财产关系不同,责任形式不同。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与其投入公司的财产彻底分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即负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财产与合伙企业的财产相对分立,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合伙人以其投入合伙企业的财产以外的其他财产对合伙企业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即负无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不分离,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第四,法律地位不同。公司是企业法人,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第五,内部事务管理结構不同。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依照法定职权和公司章程的约定管理公司事务。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和合伙协议的约定管理合伙企业事务。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可以由全体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也可以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全体合伙人决定,委托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不参加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有权监督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检查它们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情况。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事务的管理。

上一篇:王勃写友情的诗句下一篇:超声报告书写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