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共8篇)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篇1

政治 入仕 诗歌

论文摘要:杜甫、孟浩然同是盛唐时期的两位著名的诗人,由于相似的不幸的人生经历,具有极其相似的诗歌风格,是满怀豪情的盛唐颂歌,是政治理想与心胸抱负的抒怀,是对仕途失意的失落与对社会的批判的表达,是游赏遣兴与闲适的生活的再现,是真挚的乡情、友情、亲情等真性情的流露,是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闲适当中透露出来的壮志难酬的情怀的抒发,是浓郁的羁旅愁情的表白,是入仕与归隐的矛盾交织的悲哀,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主导下的不同抉择的倾情陈述。但是,同中有异,表现为:杜甫的名门,孟浩然的清贫;杜甫的真情,孟浩然的狭义;杜甫的现实的深刻揭露,孟浩然的超脱现实的清静无为;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孟浩然的感慨身世的壮志未酬;杜甫的心中有国民的集体主义情怀而产生入仕与归隐的矛盾,孟浩然的出生贫贱,担忧物质基础的个人主义情怀而产生入仕与归隐的矛盾;杜甫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浩然以道家思想为主导。

一、不幸的人生经历

1.首先杜甫、孟浩然出生就不同,杜甫出生官宦而孟浩然出生贫寒,杜甫远祖是名将,祖父又是初唐诗人,可谓是书香门第,杜甫从小就有延续“家族兴旺”的责任感,孟浩然终身布衣,经历以隐逸和漫游为主,他的目标不是延续“家族兴旺”,而是振兴家庭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

2.杜甫的时代是712年—770年,是横跨“安史之乱”的,他一生的奔波相当艰辛,不仅屡次落第而归,而且还要东奔西走,到处逃难奔波,在他的一生中,对社会的现实的认识极其深刻,充满批判,但批判之中又由“恨”转“爱”,其“忧国忧民”的情思贯穿整个时代,绵绵不绝。孟浩然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浩劫,他的一生没有杜甫那样的大起大落和惊心动魄,却和杜甫一样有着不幸的仕途经历,都为着心中的理想而不停奋斗,但始终落得怀才不遇的境地。这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盛世背后的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的。在黑暗的官场面前,他们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归隐,但由于主客观的不同处境,入仕与归隐的内心矛盾又冲击着他们,使他们意欲超然却无法忘怀,壮志未酬之志跃然诗中,充满了阵阵愁情。阵阵愁情加速了他们的衰老和病情,孟浩然之死:“时新病起,相见甚欢,浪情宴谑,食鲜动疾而终”①杜甫之死:病死于舟中,他的绝命诗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二、满怀豪情的盛唐颂歌

1.杜甫与孟浩然在初期兼有满怀豪情的盛唐诗歌。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其对才俊之士充满了景仰,特别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者的豪放不羁,才俊的显赫才气,显示出盛唐气象。孟浩然的《登安阳城楼》写江城春日才子群公的闲情逸致、城郭绿洲的开阔景致、美丽动人的神话色彩,三者融为一体,尽显盛唐之音。

2.不过,孟浩然的诗歌当中除了描写盛唐气象的豪迈情怀之外,还有杜甫诗歌中所没有的侠义精神,孟浩然的《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有“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展示了少年任侠的作风,创造了生动鲜明的洛阳游侠形象。

三、政治理想与心胸抱负

1.杜甫、孟浩然在出生盛唐的时代背景之下,都充满了心胸抱负和入仕的欲望,富有远大的政治理想。虽然他们一再的落地而归,但心中的信念让他们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理想跃然诗中,充满豪情。杜甫的《望岳》是最能体现他远大理想和心胸抱负的诗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全诗推向高潮,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势,充满了傲视群雄,自命不凡的高度自信精神。

2.与杜甫的《望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洞庭湖浩渺宏阔、涵容天地、巨浪排空,景象雄壮,气势磅礴。“蒸”字、“撼”字富有强烈的夸张色彩,景中注入远大抱负和胸襟,后四句表达希求汲引之意,自然 含蓄态度中肯。

四、仕途失意的失落与对社会的批判

1.杜甫、孟浩然都是空有一身抱负却落得两手空空,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艰难的入仕之路和百般无奈的落第而归,使他们开始对当权者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开始对仕途产生怀疑,进而进行了大胆地揭露和批判。

2.杜甫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到《乐游园歌》,再到《丽人行》,其批判的力量也在加强,反抗的情绪也在升温。《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最含蓄的批判,它的主旨也只是入仕的迫切心情,但从“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可以看出杜甫的愤愤不平之情,《乐游园歌》写出了歌舞升平中感受到的深刻的社会危机,而《丽人行》则直面得讽刺了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和奢侈,“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通过劝人回避来反衬出杨家的不可一世。

3.孟浩然从《田园作》到《京还留别新丰诸友》,再到《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其批判的力度也在加强,反抗的情绪也在升温。《田园作》也只是入仕的迫切心情,但诗中也开始感叹朝端无亲故,揭露当时朝廷用人唯亲的腐败现实,到《京还留别新丰诸友》开始怀疑入仕济世的人生道路,再到《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的与黑暗腐败官场决绝的态度。4.孟浩然的态度很明确,要与官场决绝,所以他选择归隐,而杜甫不会也不愿意决绝,他要继续争取为国效力。但我们知道,不管是杜甫还是孟浩然,他们实际上都不会愿意决绝的。他们的入仕与归隐的矛盾至始至终没有调和。杜甫的批判直指唐王朝,揭露封建制度本身的黑暗,揭露王公贵族的荒淫的奢侈并暗示它所潜伏的危机。孟浩然虽然也直接批判当时朝廷的腐败,但更多是针对它用人唯亲政策上面的腐败,并不像杜甫那样全面揭露,可以说,杜甫的批判和揭露是深层次的,并且随着他深入社会现实的了解而更加深刻地揭露出来,孟浩然的批判和揭露是浅层次的,他却没有像杜甫那样去了解社会现实,他主张的是超脱现实、清静无为这一点是不同的。

五、游赏遣兴与闲适的生活

杜甫、孟浩然,在早年都有着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和享受,不论是野外郊游还是与友人同饮,都充满了欢快的情调。孟浩然的《游凤林寺西岭》和杜甫的《题张氏隐居二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和“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都写出了同友人畅饮至深夜而归的欢快心情。

六、真挚的乡情、友情、亲情,富有真性情

1.杜甫和孟浩然都是性情中人,都极富真性情,他们的诗歌当中充满了乡情、友情和亲情。杜甫的诗歌以友情为主,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春日忆李白》写出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表达了杜甫与李白之间的深厚友谊,《天末怀李白》则写李白被流放而抒发的不平,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患难见真情的友谊和思念之情。杜甫的乡情、亲情诗以《月夜》为代表,诗人借月抒情,深刻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2.孟浩然的乡情、友情、亲情诗就更多了,有对妻子思念的乡情、亲情、同时也是爱情诗的《他乡七夕》,而爱情诗恰恰是杜甫所没有的。也有怀念友人的友情诗,以《秋登万山寄张五》为例,和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相似的是孟浩然的《送袁十岭南寻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怀念,读来感人肺腑。

3.孟浩然的真性情诗是很多,但是,却没有杜甫的同情士卒的百姓的诗歌,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其诗歌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是孟浩然所缺少的情感。

七、隐居生活得闲适与闲适当中透露出来的壮志难酬的情怀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篇2

一、徜徉山水的悠然之情

孟浩然一生醉情于山水, 大部分的时间都隐居家乡襄阳, 这里有雄奇的山峰、幽深的沟壑和广袤无边的森林, 自小喜好自然的他, 踏遍了襄阳的山水泉岩。此外他的游踪还遍及吴越、湘中和蜀中等地, 与世事难料的现实社会相比, 他领悟到只有大自然才是清静永恒的, 能朝夕与青山绿水相伴, 舒性任情, 在自然的怀抱中终老一生,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在自然山水中, 孟浩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惬意地享受着那份闲适与悠然。

其诗《夜归鹿门歌》[2]: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傍晚时分, 诗人在汉江边随着人群渡江前往隐居的鹿门山, 在清幽寂静的自然山水环绕之中, 诗人隐约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有着怎样心境的人, 在夜幕即将来临, 在人声喧嚣的匆匆归途中, 还能倾听到那悠远的山寺暮钟?这只有心无挂碍、明澈如镜之人才能做到, 诗人那宁静淡泊之情不言而喻。当诗人信步而达渔梁渡头时, 那里已喧嚣无比。熙熙攘攘的人们, 争先恐后地要渡河。悠然的寺庙钟声和鼎沸的人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尘世内外的情景两相对照, 犹如出世与入世之境。这喧闹的人境并不打扰到诗人, 他的淡泊与悠然的意趣, 不在于寂寥无声的环境, 而是自身心境的宁静, 这份宁静足以使他无视凡尘喧嚣, 固守心灵的恬淡闲适。当所有人都在尘世忙碌奔波时, 诗人却志在闲逸,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同样的归去, 却是别样的心境, 再次形成了鲜明对比。离舟上岸, 此时的鹿门山早已烟树迷蒙, 山月朗照, 不知不觉便到了“庞公栖隐处”, 诗人以汉代隐士庞德公自喻, 流露出对古代先贤隐逸山水由衷的赞赏, 也是对这幽静的隐居住处由衷的喜爱。松间小道上藤萝陈杂, 石门幽隐, 仿若与世隔绝, 唯有如幽人般的诗人悠然独自往来。其情其境, 正如施闰章的《蠖斋诗话》评其诗歌云:“襄阳五言律、绝句, 清空自在, 淡然有余。”[3]367

再其如《武陵泛舟》[2]:武陵川路狭, 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 仙家信几深。水回青嶂合, 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 弥清尘外心。武陵, 是现在的湖南常德的古称, 因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这里地势险峻, 青山环抱, 溪水清澈, 连碧天晴空之上的云彩都显得格外悠闲。当诗人徜徉于幽深而扑朔迷离的武陵溪与桃花林中, 恍惚之间, 好似与当年归隐田园的陶潜遥相契合。在这清幽的世界里, 甚至连一向凄清哀婉、引人愁思的猿鸣, 诗人都觉得是种悠闲自得的啼叫, 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份宁静闲远。

二、置身田园的欣乐之情

单纯的人生经历使得孟浩然对乡村田园也有着由衷的喜爱之情。田园中没有现实社会的羁绊和政治仕途的险恶, 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致让他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优美的田园风光更令他内心怡然欣乐。乡居田园生活使得孟浩然隐隐不甘的仕进之郁闷消散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欣然满怀以及与故友、农人间真淳质朴的友情。

如其《过故人庄》[2]: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此首田园诗描写了诗人于重阳日应“故人”之邀, 到农家做客的情景。诗人在受故人相邀赴约的途中, 看到这里有郁郁葱葱的绿树, 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青山, 有星罗棋布的村舍。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尽在这淡淡的景物描写之中。诗中故人那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更让诗人神往, 开窗面场圃, 诗人与故友把酒言欢, 开怀畅谈, 宾主尽欢。此刻, 没有鸿鹄之志, 亦无济世之慨, 只有质朴的农家稼穑之乐。置身在这如画的田园风景中, 诗人政治追求上的失意和人生通达上的挫折都烟消云散, 和谐自然的生态之美以及怡然温馨的田家生活荡涤了这位盛唐文人的功名利禄之念。“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一个“还”字, 看起来只是诗人与故友之间一个普普通通的约定, 可其中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风景和田园生活的喜爱和不舍, 让他流连的不止是菊花, 更是诗人在那充满着泥土气息的村居生活中获得的那份平静与怡乐。

再如《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2]:樵牧南山近, 林闾北郭赊。先人留素业, 老圃作邻家。不种千株橘, 惟资五色瓜。邵平能就我, 开径剪蓬麻。首联诗人便点明他所居之处, 远离人迹, 南山脚下, 无论是放牧还是砍柴, 都很随性, 他在此过着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颔联感恩先辈留下的旧业, 让他享有田园之居和田园之乐, 并与老圃成为邻居。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孟浩然心态的平民化。古代文人, 即使了无功名, 也会以文人士子自居, 而对农、工、商鄙薄视之。此诗中诗人却以成为农夫而欣慰, 对在田间劳作的邻人, 更是友好以待。颈联“不种千株橘, 惟资五色瓜”, 五色瓜, 别名东陵瓜, 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所种, 因瓜美而名扬。因此, 诗人也只愿意种植五色瓜。尾联诗人还想象着东陵侯邵平一定会庇佑他种的瓜又大又甜, 诗人将自己作为老农的心态描写得传神入微, 这是农人盼望丰收的心态, 更表现了诗人躬耕田园的充实和置身田园的怡乐。整首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刻意的雕琢, 诗人那安贫乐道, 恬淡自得的心境表露无遗。

三、参佛悟禅的超然之情

孟浩然自小就喜好佛教, 而其家乡襄阳, 在东晋时期, 就曾有佛教学者释道安在这里宣讲佛法长达15年之久, 从而也使襄阳成了佛学圣地。此处自然而未经雕琢的深绿浅碧中坐落着三、两佛寺, 隐隐可见白墙麻瓦的禅室。置身于这佛禅清净之所, 出家人那种淡出尘世, 静心修行的超脱, 无疑会给孤高狷介的孟浩然带来清心静欲、洗脱凡尘的影响, 令其对佛道禅理神往之至。其诗中不乏禅理之趣, 体现了他超然的隐逸情怀。如《春晓》[2]: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本身并没有禅语, 许多学者对孟浩然诗歌进行分类时, 也不将其视为禅诗, 但诗中表现的任运自然机趣、韵律无不与禅的妙悟、玄机暗合。诗人用最沉静的方式, 倾听、感受大自然的律动, 领略大自然的情趣, 呈现出空灵之美, 此处和“世尊有密语, 迦叶不覆藏。一夜落花雨, 满城流水香”[4]920的禅论, 有着相同的禅境和禅趣。

孟浩然性喜幽静, 在离群索居的山林生活中, 常与禅师唱和, 更向往禅师清静超然的生活。对佛法的参研, 使孟浩然明白现实的人生必然为“苦”, 而造成“苦”的根源是人们自身贪心不足的种种欲望, 只有超脱自身的世俗欲望, 才能够摆脱所有的苦痛。正是对佛理的研习, 使孟浩然的隐逸情怀中凭添了超然物外之意, 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消极避世。

如《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2]:谓余独迷方, 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 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 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 所住皆静者。云簇兴座隅, 天空落阶下。上人亦何闻, 尘念都已舍。四禅合真如, 一切是虚假。愿承甘露润, 喜得惠风洒。依止托山门, 谁能效丘也。诗人和好友相伴, 探访兰若寺。密林深处, 怪石林立, 清幽寂静, 虽然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诗人和志趣相投的好友已经相信, 在那佛寺之中的必然是处虚守静的得道高僧。内心之中, 对僧人不被“妄我”意念缚系的生存方式由衷地欣赏, 此刻所有的尘俗之念都不复存在。“四禅合真如, 一切是虚假。”参透四禅, 舍弃世间的一切妄念, 感悟至此, 诗人就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看花开花落, 任云卷云舒。感念佛法的熏陶, 诗人期待着就留在这佛寺之中, 不再效法孔孟的汲汲于世。当然, 孟浩然终其一生, 都是儒者, 并没有遁身佛门, 但其处虚守静的思想和飘逸淡然的处世之举, 始终为后人所称赞乐道。

《还山贻湛法师》是孟浩然的名作, 也是一首出色的禅诗[2]:幼闻无生理, 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 崎岖多在尘。晚途归旧壑, 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 结为清净因。烦恼业顿舍, 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 夕话得清真。墨妙称古绝, 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 花药连冬春。平石藉琴砚, 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 朝夕海鸥驯。孟浩然深谙佛理, 他知道参禅悟道, 可以观自身之正因, 不被烦恼现实所蔽, 灵觉之性才得以显现。而与世俗相周旋, 自然就不可能“观此身”, 所以两者不能兼得。面对出世与入世的两相对立, 他的心态是矛盾的, 但是世俗之路的“崎岖”, 让他坚定了感悟佛法之念。佛法可以让人远离一切恶行烦恼, 人生诸苦的一切根源也就不复存在了。诗人在清寂的禅房之中, 体悟到了“虚静”, 明白了一切物境生灭无常。此刻诗人的心性净如莲花, 清澄无染, 不难想见, 诗人归逸山林的隐逸之情也在参研佛法之际得到了升华。

摘要: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真切地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 其中有徜徉山水的悠然, 有置身乡村田园的欣乐, 更有于山水寺庙中参佛悟禅的超然。孟浩然因其隐逸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后代诸多诗人。

关键词:孟浩然,诗歌,隐逸情怀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彭定求.全唐诗 (孟浩然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3]施闰章.清诗话上册·蠖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论杜甫诗歌风格的嬗变 篇3

杜甫的诗歌在唐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一座高峰,那杜甫无疑是代表现实主义的另一座高峰。由于杜甫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杜甫在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时,往往与当时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相吻合,因此被后世誉为“诗史”。我国诗歌从周朝的《诗经》到两汉乐府民歌,都有写实的优良传统。杜甫的诗自觉地从个人抒情上升为对国家社稷、天下苍生的关怀,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各种大事件和遭受战乱的社会广大民众的生存状况。诗可以证史,甚至补史料之不足。杜甫的代表作如“三吏”、“三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北征》、《洗兵马》等诗,继承了《诗经》、《离骚》的爱国忧民精神,而就《月夜忆舍弟》、《秋兴八首》、《登高》、《岳阳楼》等写景抒情的诗也是心系国事,把个人的遭遇融于国家的命运中。

杜甫的诗在现行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初中部分)共选用了六篇,是古代诗歌中入选较多的诗人之一。为了更好地解读杜甫的作品,继承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指导学生取其精华,而了解诗人经历,知人论世是理解古诗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试从杜甫的人生经历阐述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层次的解读杜甫的诗。

一、杜甫诗风的两个阶段:浪漫主义时期和现实主义时期。

1、早期鲜明的浪漫主义诗风。

杜甫,字子美。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于河南巩县瑶湾。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士大夫家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是他年少时崇高的政治理想。他自幼好学,20岁开始游历,漫游了吴越、齐赵等地。既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又饱览祖国山川,陶冶情操。受到盛唐时代风气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杜甫乐观自信,奋发向上,吟唱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望岳》、《房兵曹胡马》、《洗兵马》等,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气概。这是杜甫能成为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①

2、现实主义诗风的形成期。

当杜甫35岁时,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捣鬼,没有及第,只好在长安围顿十年,终身也未成进士。这期间,恰好爆發“安史之乱”。诗人也卷入其中,杜甫的生活也开始发生转折。诗人的理想不能实现,生活潦倒,政治黑暗,官僚腐败。而战乱又使他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之后被叛军所俘……这些真实的遭遇,让诗人脱离“象牙塔”,接近现实,深入社会底层,使诗人向人民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这些人生际遇促使诗人诗风的转变,写出了许多倾诉不平,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动人诗篇。从而使杜甫的思想逐渐靠近人民,形成忧国忧民的诗歌基调,走向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客观地说,“安史之乱”的爆发,这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杜甫生活和创作的转折点。仕途失意,给予杜甫沉重的打击,但却在创作上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杜甫诗风的嬗变创造了条件。

二、杜甫诗歌代表作对比赏析(以初中课文《杜甫诗三首》为例②)

1、《望岳》简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到洛阳应进士考试落弟后,他便开始漫游生活,北游齐鲁,被泰山所吸引。这首诗就写于这次漫游途中。诗人紧扣一个“望”字抒写自己的感受,极其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泰山雄浑壮观的气势,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及其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③

2、《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是杜甫名篇之一,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由于战事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抓人。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痛苦的心情。他通过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到来了巨大的灾难。

首先对差役这一形象地塑造采用了空白艺术。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了“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到“幕后”,对老妇则是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大量的空白需要我们根据老妇人的“致词”来想象填充: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而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注释:

[1]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70-371页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M].P179—181页

孟浩然诗歌鉴赏 篇4

[关键诗]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意象群“清”美

作为盛唐著名的诗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孟独爱清淡之美。他的诗很注重清美的意境的创造。他在诗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善于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从而形成了他的山水田园诗“清”美的风格。

一、具有鲜明个性的“清”和“淡”的意象群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古代诗论中一个常用概念,其内涵或指意和象,或指意中之象,或指一种境界,或指某种艺术形象。构成意象的要素是物象。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

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二是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带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载《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此,诗歌中的意象最具有鲜明的个性,最能表现出诗人诗歌的风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高手,统观他的诗,不难发现,诗人在作品中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群,这意象群的特征可用两个字概括,即“清”和“淡”。

对“清”的特点,明代诗论家胡应麟有他独特的见解: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

他认为“清”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是格调思才的浑融,是超凡脱俗的清远,是由“清”字而生繁出来的各种清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的意象

孟浩然诗中有许多“清”字的句子,如: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雨。(《西山寻辛谔》)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晚春》)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他诗中许多景物,多用“清”来修饰。据有人统计,他的100多首山水诗中,共有50多处用了“清”字。

归纳一下,他所构建的“清”的意象群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关于水“清”的意象。

请看下列诗句: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山中逢道士云公》)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宴包二融宅》)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在孟浩然的诗中,江水是“清江”,溪水是“清溪”,除此之外还有“清川”、“清流”、“清泉”、“清露”等等。

二是关于时间“清”的意象。

如《登鹿门山诗》中写道:“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中,诗人称早晨为“清晓”。

又如《送谢录事之越》中写道:“清旦江天远,凉风西北吹。”其中又有了“清旦”的意象。

除此之外,关于白天和黑夜这两个时间,孟浩然诗中还创造了“清昼”和“清夜”的意象,这两个意象不仅是白天和黑夜都有了“清”的气色,也使全诗的境界都有了“清”的气象。

三是关于音响“清”的意象。如上文引用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的“清响”,还有“清音”、“清听”等,除此之外,还有“清弦”、“清风”等与声音有关的意象。

四是关于光辉“清”的意象。这些意象像过滤镜,能起到过滤色彩、化淡艳光的作用,从而使诗歌的整个境界呈现出“清”的气象。如《耶溪泛舟》中写道:“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此时应是傍晚时分,应该是霞光满天,诗人却用“清辉”一词,淡化了霞光的色彩,使整首诗就有了“清”的色调。此外还有“清光”等意象。

另外,孟浩然诗中还有许多关于人物的容颜、谈吐、思想,以及动物等各个方面“清”的意象,如:“清颜”、“清谈”、“清思”“清兴”“清猿”等。这些清的意象都具有构成孟诗清的风格的作用。

(二)“淡”的意象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大都是淡色的,不事粉饰,主要有青、翠、绿等颜色,很多意象都用“青”、“绿”、“翠”来修饰,极少有华丽耀眼的色彩,此外还有不少意象是以淡色景物的名称出现的,主要是“泉”“溪”“河”“川”“潭”“水”等水的意象和“藤”“萝”“竹”“兰”“松”“柏”“杨”“柳”“苔”“蔓”等植物意象,据统计这类意象有近80个,这些意象构成的淡色景物占据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绝大部分诗作。

这些“淡”的意象群,根据其表现力,也可大致分成下列几类:

一类是表现宏大场景的意象。孟浩然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境界和气势大都“秀气”,但他也常以宏观的淡美的意象来表现大景域的山水淡美,如“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此是远景描写;

如“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这是近景特写,还有的是从上往下以鸟瞰的方式表现的,但无论哪种方式,视角都很大,高山流水的宏大场面尽入笔下。

二是表现中等场景的意象。此时诗人观察景物距不远也不近,是中距离描写景物。

如《过故人庄》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此句是中景写法,因为诗人只有立身村外,站在中等距离的位置,才能看清村子及村外的景色,才能写出了全景式的村景。

三是表现微观场景的意象。诗人观察的范围很小,笔下的意象只能反映一个小场景的景象,就像一个个细节描写,但诗人常能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着力放大这一意象,使这种意象具有清新奇特、赏心悦目的特征,这正是他意象创设的高明之处。

如“灨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存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攀缘。”(《下灨石》)灨石这一段水路很长,沿路的景物也很多,诗人从细微处入手把笔触聚集“垂藤”这个意象上,表现赣石两岸的的层峦迭嶂。

上述“清”和“淡”的意象,在构成孟诗“清”和“淡”的风格方面具有极活的表现力和渲然力。

二、不同凡响的“清”美

孟浩然在他的诗中创造了“清”的意象群和“淡”的意象群,表现了山水 田园清淡的自然美及诗人醉心于“清”“淡”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了独具的“清淡”的诗歌风格。 对孟诗“清”的领悟,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清”是 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清”应是超凡绝俗的清远,是由“清”而衍生出 来的清澈明净、清幽淡远的艺术境界。

(一)“清幽”之美 孟浩然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后一直隐盾乡野、娱情山水。他 的不少山水田园诗自然流露出他的悟淡隐遁情怀,呈现出一种清幽的 美。 如脍炙人口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 落知多少? 初读,似觉平平淡淡。仔细品味,便觉其魅力无穷。这首诗没有华丽 的语言,也没有奇绝的艺术手法,通俗的`如白话,但整首诗的韵味却 清幽悠远。诗人写春天,只选一个侧面,既没有写五彩斑斓迷人的色 彩, 也没有写醉人飘香的春花。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 他写春天的声音: 处处有鸟儿欢快的啼叫,昨夜风雨潇潇,诗人就是用春声来渲染无边 的春色,用春声来表现春天美好景象,诗人创造了清幽的意境,真切 地表现了他内心的感受,言浅意浓,给人以无穷的兴味。 又如《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响。 诗的内容写夏夜水亭纳凉的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诗中写 道:太阳西沉,月亮从水塘那一边升起。在无边美好的月色里,诗人 打开窗户,散开头发乘凉,心里无比的闲适,此时晚风送来了荷的花 脉脉的香气,诗人甚至真切地听见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发出的清响。多 么清幽的心情,多么清幽的境界。 因此,诗人想到了音乐,古琴,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孟浩 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没有 厚重的思想,但诗人的感觉是细腻入微的,诗的音乐味是清幽的。

(二)“清空”之美 “清幽”是孟诗的突出特色,清空也是孟诗的一个风格。李白诗有惊人 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王维诗富有艳丽的色彩。孟浩然描绘景物、抒 情言志自有一招:他善于用素淡的语言,平淡写出自己的感受,但给 人却是自有妙趣,清空寥廊的感受。 如《宿桐庐江寄广陵川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诗人写了猿声、涛声、风声,声声敲打着人的心弦。又写了瞑山、冷 月、孤舟,色调凄情惨淡。诗人就这样用声和色构建了一种空旷寂廖 的氛围,创设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把念友不得,羁旅不归之情写得婉约而动人。

(三)“清远”之美 孟浩然的诗在清淡清幽之中,有时多呈出清远之美,就是说他能在诗 中创造出具有广阔空间美和深远韵味美的意境。 又如: 《晚泊浔阳望访山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村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诗在广阔宏大的背景上描写韵味的清幽,使诗歌更具有引人的魅力。 一二联极有气势,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 来了。从诗人悠然遥望庐山的神奇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最 后两句写诗人在夕阳斜照里,忽隐约听到阵阵钟声,心中涌起惆怅之 情。以“闻钟”结尾,加深了全诗清远的意境。 在孟诗中,还有不少清远与静穆浑然一体的诗作。如《秦中感秋寄远 上人》最后两句写道:“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写凉风、蝉鸣, 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清远中包含着静穆,表现了诗人落第后失意与追 求归隐的情绪。

(四) “清旷”之美

孟浩然还善于用清晰的笔墨写出一种宏大空旷的境界。 如: 《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诗人乘着小舟,停泊在江中一个烟雾茫 茫的小洲上。第三句景物描写,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 抬头望云,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最后一句写夜幕降临, 高挂在天空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很近。诗人把自己 和小舟放置在广袤宁静的宇宙之中,构成了一幅清旷而有韵致的“清 江夜泊图”,此时诗人更感到故乡的遥远、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的幽 远。 孟浩然也能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前文在谈淡的意象时已经 提到,他善于用宏大的场景意象创设一种空旷宏大的意境。 如《彭蠡湖中望庐山》写道:“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 友,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 空。香炉初上日,瀑风喷成虹。” 首句写辽阔无边的天空高悬挂着一轮晕月, 写得气势磅礴, 格调雄浑。 诗中还写了烟波浩渺的湖水,还写了庐山的壮丽巍峨,红日东升中庐 山的美丽,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诗人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 阔图景,写得气势恢宏。 五“清淡”之美 清淡,是孟浩 然诗所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一 种风格和魅力,若以中国绘画作比,孟浩然的诗就像一幅幅清新淡雅 的水墨画,墨气氤氲,而墨又分五色,色彩清淡。他善于创造一连串 的淡的意象群,在诗中写景状物一般都用淡色,极少重彩,他的诗清淡朴素中蕴含幽远深厚。 如:“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写春之色,本应该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却诗中却不见一些色彩,清 新淡雅之至,而有韵味无穷。 又如 “莓苔异人间,瀑布作空界。”( 《越中逢天太一子》 )写瀑布: 绿苔满壁,翠色可人。诗人创造的意象是清淡的,笔触清淡之极。 又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是色淡而香 清,露是明净而清响。 再如他的《过故人庄》为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升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清新自然,让人使沐春风。诗人没有一点渲染,以清淡的笔触, 描写了绿树掩映、青山环抱着的农庄,洋溢着清澈有味的田家生活和 清真、朴素、淡雅、淳厚的故人情谊,整首诗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 风光画,自然朴素,恬淡亲切却不枯燥。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 而味终不薄”( 《唐诗别裁》,而闻一多则说其“淡的看不见诗。” 《孟 浩然》 )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篇5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1.【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新丽”一般体现在绮丽的辞藻、巧妙的.修辞、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等方面。这首词比喻生动有奇闻,用词也十分秀丽。词人把明澈的江水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眉眼盈盈处”一句,既指江南的青山秀水,又暗示那儿有自己盼见的人,一语双关,贴切巧妙。下片“送春归”与“君归去”连接,用拟人手法将春写活,风趣俏皮,极富奇思妙趣。解题时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如修辞手法,山水的清新秀丽都应分析到。

2.现场答案展示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篇6

杜诗在中国的古文学历史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怎样的呢?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自古至今,无人可抹灭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超然地位。杜诗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诗史”的称号当之无愧。因此,笔者每次看到杜诗之后心动之余,对其中杜诗的主要风格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何为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涵义

1、“沉郁顿挫”一词的由来

“沉郁”一词最早出于钟嵘的《诗品序》“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明。”而沉郁顿挫显于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由此可见,“沉郁顿挫”也是杜甫对于自己诗风的看法之一,这也是被后人以“沉郁顿挫”评杜诗的原因之一。

2、沉郁顿挫小解

何为“沉郁顿挫”?一时间,众说纷纭: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而陈延焯说曰:“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象外……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括》卷一)……自古至今,一代代大家对于“沉郁顿挫”的看法举不胜举,各有见解。

而笔者则偏于中规中矩的看法,如《辞海》中释义: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古人对于诗句锤炼大多比较严谨,杜甫于斟字酌词更是如此。在《进雕赋表》中以“沉郁顿挫”评价自己诗文风格每字皆是其心血所化。所谓“沉”,可见于语言厚重朴实,虽不张扬,但思想情感低沉到极致为扬而先抑;对于“郁”,可见于诗句表达的真挚含蓄,强烈的感情浓郁到极致而不发;而“顿”者,从字面上看指语句的停顿,而在杜诗中则不尽然,“顿”既有诗句表达之中的缓和之势,又有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之用,其暗含搭建厬而薄发的间歇的过渡桥梁之意;至于“挫”字,虽有挫折转折之意,但有在杜诗之中又另有天地。凡“挫”者,必有语势之上的跌宕起伏,之中的曲折迂回,语调上的韵律变化等。综上所述,“沉郁顿挫”指情感的大地般的厚重,层层郁积之下浓郁的种种情感,暗含欲喷薄而发发火山之势,却又隐忍不发,一抑一扬,厚重缠绵,玄机隐现,迂回往复。

3、杜诗风格一评——多种风格兼备,“沉郁顿挫”为主

现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风格多样,既有优美诗句,也有浪漫主义诗风诗文,但更多的是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一生经历丰富多变,从“壮游”时期到客死旅船。每个时期的心绪和情志略有不同,由感而发的诗风必定不会单一。35岁之前的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其诗文充满他的豪情壮志,带上了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此时的《望岳》可为其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正如诗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但杜甫大多作品都在35至59岁之间完成,而这一时期诗文又大多带有“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用“沉郁顿挫”形容杜诗风格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自明清以来,众普遍以“沉郁顿挫”来形容杜诗风格,如清代词学家陈迁焯《白雨斋词括》:“如杜少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无敌也……”;《四库全书·王士祯提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清贺贻孙《诗筏》云:“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

二、“沉郁顿挫”为何——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缘由

1、人生经历和其所在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其形成“沉郁顿挫”诗风的内在因素。

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

“壮游”时期(35岁以前),杜甫受祖辈福佑: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的经济善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其创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十十岁起,他开始了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与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这丰富的情感经历,奠定了他诗文的丰富多彩、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第一次比较大的失意是他在唐玄宗天宗五载(746)到达长安后第二年,参加考试,却被李林甫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皇帝:“野无遗贤”,杜甫也因此不幸落第。天宝十载,唐玄宗接连举行三次盛典,杜甫写了三篇《大礼赋》,唐玄宗十分赞赏,却在宰相考试了他的文章后,再无音信。杜甫又一次未能如愿入仕。且恰逢其父在这几年逝世,他也断了最大的经济来源,生活日益拮据、窘迫,过上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苦生活。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却恰被泼了一头冷水,封建社会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原来的豪情壮志、唯美情趣的诗风产生了猛烈冲击。此时诗文忆显“沉郁顿挫”的雏形。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了杜甫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正是这段时期的佳作。

困苦时期(45-48岁)也是杜甫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诗人杜甫曾经和人民一直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直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这里他的“沉郁顿挫”风格几近大成,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月夜》、《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传世名作。

落魄时期,(49-59岁)也是杜甫,到处漂泊的时期,为第四时期。除六个月的幕府生活外,再无入仕的机会和想法。在严武逝世后,他到处漂泊、流离失所。这一时期,他生活大多困顿、举步维艰。55岁时又患风疾,病痛和生活的双重折磨,理想与仕途不得志常常刺痛这位老人的心。落魄的生活、种种不幸困扰诗人直至逝世。这一时期诗文更显“沉郁顿挫”,写下《蜀相》、《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将五首》、《登岳阳楼》等抒怀名篇。

纵观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气奋发到遭遇官场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顿,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乡。在现实中,杜甫的志向(忠君报国、济世忧民)受到了挫折,现实的无情与生活得不如意,让他情感深沉郁结,无法发泄,承以诗抒怀,以诗明志,以诗言情,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

2、独特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顿挫”的特色的定型

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历经百年无战事的盛世,众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乱”的战争。

“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打破了百余年的夹角,繁荣的盛世迷梦。人民流亡,君臣奔逃,兵荒马乱,烽火四起,社会开始了大动荡,现实诗人原本的理想以强烈的冲击。“安史之乱”中被困长安时的千头万绪、随难民逃亡凤翔之时的所见所闻,给诗人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经受着帝国日渐衰败的打击。今昔对比,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希望破灭了,志向修正了,传动了豪迈、奔放,现出了“沉郁忧伤。他想挽救国家,拯救黎民,建功立业,而这一切双似乎都只是光景,只有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思绪,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一样“诗是吾家事”。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杜甫情感虽随时代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报国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诗虽沉郁而志不变,常有顿挫之感。

三“沉郁顿挫”在杜甫诗中的表现

1、音韵节奏的顿挫变化 情感的传达除了文字本身,还有文字的.声韵。杜甫在诗歌声律上颇下功夫,他是“文律早周旋”(《哭韦大夫之晋》),“遣辞必中律”(《桥陵诗》),“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他追求诗律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赠郑谏仪》)的审美效应。他的追求和努力,使他在诗律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对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自由变化的声韵促成顿挫诗风。

杜甫现在存诗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约有半数属于古体诗,半数属于近体诗。就古体诗而言,作者是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实现其顿挫诗风的。

在用韵上,杜甫注意到,韵是情感的音符,不同的音符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因此他能够做到随情选韵。当他的感情平和时,他选用中性的声韵,当他的情绪高昂时,他选取响亮的声韵,但大多时候,他选用的是抑郁的声韵。在声调中,中古时的平上去入,根据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的发音规律,上去入三声,尤其是后两声,适合传达沉郁压抑的情感,所以杜甫的不少诗是选用的入声韵,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哀江头》、《羌村》等;在韵部中,开口大,声音高平的韵,适合传达较为开朗的情绪,而开口小,声音低沉的韵则适合于传达忧愁的情怀,像支、微、鱼、齐、灰、豪、歌、尤、侵、覃之类,属于后者,而杜甫的诗韵,用此颇多,如《兵车行》、《石壕吏》、《潼关吏》、《无家别》等。

在节奏上,作者善于通过字词多寡的变化和内部情感的调整传达抑扬变化的情绪。像他的杂言体歌行诗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醉时歌》类,是通过字句的多寡变化实现变化不拘的情感表达的,而《新婚别》、《垂老别》之类,则是通过调整诗歌内部情感实现顿挫诗风的,比如《新婚别》,是以一新婚女子的口吻来反映人民对战争的认识的。诗中女子的丈夫与自己“暮婚晨告别”,这是巨大的不幸,因为唐代法律规定,新婚不满一载者不从兵役,可以与新婚妻子相厮相守。不该分别而不得不分别。此一悲。新婚的女主人公尚未拜见公婆,以何身份面对世人?此又一悲。但不得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又一悲。愿随君去,此情真也。惧兵气不扬,爱国心也。与君永望,情之坚也。诗中新婚女子的情感几复几变,转出无限波澜,“几乎一声一泪”(5),令人感慨万千。

(2)在格律中求变化。杜甫诗有一半是格律诗。按照唐代格律诗的要求,除排律外,其它几种形式(五律、五绝、七律、七绝)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且最长的七律也只五十六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里,怎样才能实现顿挫变化的诗风呢?一是在诗意上追求句转句新,如他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句,写管弦的热闹,第二句烘托气氛,第三句似有疑惑,第四句便用反讽,句句出新意,“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6)又如他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引起,概括力较强,从昔闻引至今上;颔联,写景,通过感觉写洞庭湖的水流急速、烟波浩渺、吞吐日月,暗传出时局的动荡与不安;颈联,写自己,独处江湘,孤穷老病,伤感不已;尾联,写国家,戎马关山,战事未绝,令人伤痛。全诗只四十字,一句一意,一句一转,既含蕴深刻,又有“境随心转,意到笔随”(7)之妙。 二是在格律上求变。

北岛诗歌的两种风格 篇7

诗人北岛 (赵振开) 是新时期文学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人物, 也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级声誉的作家。对他的创作评论多出, 莫衷一是, 或言其诗风热烈, 以《回答》中一句“告诉你吧, 世界/我—不—相—信”吹响了反叛的号角;或言其诗风冷峻, 在朦胧诗潮中独具特色, 能够以哲人的眼光审视生存的困境。事实上一直存在着两个北岛:一个是对世界说话的北岛;一个是对自己说话的北岛。

“对世界说话”的北岛在中国新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扮演着一个承担者的角色。这种承担使其不得不置身于时代之中, 并与其血肉相连, 就像用肩膀担起擎天之柱的阿特拉斯一样。于是我们听到、也听懂了他愤怒的呐喊和痛苦的呻吟。这种难以遏制的倾诉使他的诗获得了一种感情上的炽热。

“对自己说话”的北岛, 则是一个旁观者。他更倾向于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中抽身出来, 像上帝一样置身事外地返观其中的荒谬、错位、虚无。俯瞰的视角使他的诗极具个人化的内倾品质。与此同时, 巨大的情感冲动转换成对人类经验的知性和理性思考, 这种“综合的意识”又使他的诗获得了理智上的冷。

(二)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履历》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

转了向, 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见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 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

纠缠着, 像无数个世纪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 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 我赌输了

腰带, 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眺望。

在以上两首北岛的早期诗作中, 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北岛的分野。

《回答》中, 抒情主人公热切地渴望参与到社会进程中去, 并勇敢地承担起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在这里, 北岛与他笔下的抒情主人公是统一的, 他置身世界、平视世界, 并义无返顾地向着那不义的一半开战, 哪怕是献出自己的自由与生命。“告诉你吧, 世界/我—不—相—信!”这是激情中迸发出的呐喊, 其澎湃是一望而知的。正如诗人柏桦所形容的, 那“是一种巨大的毁灭和献身激情, 这种激情的光芒帮助了陷入短暂激情真空的青年形成一种新的激情压力方式和反应方式, 包括对‘自我’的召唤, 反抗和创造, 浪漫理想和英雄幻觉”。这是北岛给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和当时社会的最初震荡。也正是这些“对世界说话”的诗 (如《回答》、《雨夜》、《宣告》、《结局或开始》等) 奠定了北岛后来的声名与地位。甚至时至今日, 一提起北岛, 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回答》。然而, 从诗艺上讲, 该诗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即, 诗中意象的铺陈就是为了满足情感的宣泄, 有明显的平面化倾向。可由于《回答》与那个时代精神的契合, 其艺术上存在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北岛后来常引用里尔克的话自嘲“荣誉是一切误解的总合”, 可见诗人自己还是清醒的。

而《履历》中, 与《回答》不同, 主人公“我”则显然是诗人观照自身的产物。诗的主人公“我”被困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时期, 而诗人则已从中超越出来, 返观那个自己, 从而实现了主体的客体化。正是这种方式使诗人的思考获得了距离、纵深。虽然诗中的“我”与主人公是联系着的, 被愚弄的痛感因而不可避免地时隐时现, 但作为历史、时代和诗中主人公“我”的旁观者, 诗人已能理智地、冷峻地反思这一切。显然, 与“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这样的宣言相比, 这里更多的不是交流, 诗人的省思是个人化的、内倾的, 甚至是相对封闭的。这也是为什么较之于《回答》, 《履历》的意蕴更加难懂, 更加复杂, 需要冷静下来进行思考和细读。但如果真的经过了思考和细读, 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履历》是更为深刻的。在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从纯真却被现实愚弄, 再到有了经验却被历史毒化、阉割, 以至最后已经无法正常地看待、融入现实生活。生命的错位、被挤压, 搏斗和搏斗的徒劳, 失败、无可救赎。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具体时代, 达到了对人的生存困境整体寓言的高度。可以说, 在朦胧诗人的创作中, 恰恰是这些“对自己说话”的诗 (如《履历》、《同谋》、《触电》等) 显示了北岛的个性和特色。

(三)

与诗人的创作互为表里, 对北岛的接受也存在着两种判然有别的标准。诗评家唐晓渡的一段话可谓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北岛两种诗风的真实境遇“被归入‘朦胧诗’的一代诗人中, 北岛从一开始就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但或许也因此注定成为受成见侵害最深的一个……诗歌界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牢牢盯住他的《回答》、《宣告》或《迷途》等符合‘朦胧诗’定义的作品不放, 充其量将视野扩展到《红帆船》、《习惯》等为数不多的爱情诗, 而对诸如《日子》、《一个青年诗人的肖像》等显示了别一种风格、别一种可能性的作品, 却基本上视若不见, 就更不必说稍后像《触电》、《空间》那样既更深地触及生存的困境, 方法和风格上也更为精细, 更具个人色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了。”1尽管存在着偏颇, 但是那些富有生命热力的诗着实是感人的, “这是真正从灵魂中喷吐而出的诗句, 这是青年时期的北岛从收紧的心中掏出的诗句。”2当我们被其诗情所打动的时候, 内心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在以文革后期的历史语境做为抒发激情的背景。

有趣的是, 与中国本土对北岛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解读正相反, 海外汉学家反而很厌弃“对世界说话”的北岛。最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教授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 他在评论北岛的《结局或开始》、《雨夜》时指出“中国新诗向读者许诺直抒胸臆、纯洁坦诚。这种带有欺骗性的许诺, 其后果之一就是滥情……可是这种滥情 (或者说是一种故意的作态) 是中国现代诗的痼疾, 它的欺骗性比古典诗歌所有令人窒息的重量影响更深刻。在中国现代诗里, 政治性诗歌或者非政治性诗歌都存在着滥情”3宇文所安是在呼吁一种世界诗歌的来临时提出上述观点的。在他的世界诗歌构建中, 他要求诗人的创作剥离不同国家特有的“地方性”和“历史性”, 而成为“透明的载体”4并“传达被解放的想象力和纯粹的人类情感”5于是宇文所安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西方读者一般来说会喜欢北岛诗中非政治化的一面, 认为这个层面表征了‘世界’诗人应有的广度。而我接触过的中国新诗读者则倾向于喜爱北岛早期政治色彩浓厚的诗;对北岛脱离政治、向私人关怀的转变, 他们感到惋惜。”6

笔者并不希望对两个北岛的分野做价值上的高下判断。要注意的却是: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两个北岛的分野是共生于诗人的创作之中的。即, 诗人可以在某一首诗里主要表现出“对世界说话”的一面, 也可以在另一首诗里主要表现出“对自己说话”的一面。甚至是很多时候, 在一首诗里同时包含着两个北岛。但是, 它们并不妨碍两个北岛相互照应, 形成诗人创作的两大主脉。同时它们彼此也并不矛盾, 而是构成了一种平衡, 北岛本人就曾指出:“诗人就是在寻找危险的平衡”。

摘要:在国际著名诗人北岛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两个倾向:其一是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政治的参与, 在此简称之为“对世界说话”;其二是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困境的反思, 在此简称之为“对自己说话”。这两个倾向不仅存在于诗人的创作中, 甚至还存在于理论家对北岛的评价中, 从而影响、决定着对诗人的接受。

关键词:北岛,对世界说话,对自己说话

注释

11.唐晓渡.光芒涌入[C].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430.

22.岑浪.十诗人批判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4, 128.

33.宇文所安.什么是世界诗歌-[J].新诗评论, 2006, 01, 159.

44.宇文所安.什么是世界诗歌-[J].新诗评论, 2006, 01, 159

55.宇文所安.什么是世界诗歌-[J].新诗评论, 2006, 01, 160

叶燮诗歌风格论 篇8

关键词:陈熟;生新;正变;杜诗风格

叶燮论诗重“神明”,《原诗》中就有很多关于“神明”的论述。“神明”一词本来就有变化不测之意。叶燮这种主“变”的诗歌观也使得他在诗歌风格论也有比较通达的见解。下面主要从叶燮的陈熟、生新之论、诗歌正变论、杜诗风格论等几方面对叶燮《原诗》中的风格论进行阐述。

一、陈熟、生新之论

陈熟和生新的问题一直是论诗者争论的重要问题,也是划分诗歌流派的重要依据。如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就追求诗歌风歌的瘦硬生新,而起而矫之的江湖诗派则向晚唐学习追求声韵的圆美流转,但却不免落于腐熟。对于这个诗学史上的重要论题,叶燮也不偏执一端,以“神而明之”论之:

知惩 “七子”之习弊,扫其陈熟余派,是矣。然其过:凡声调字句之近乎唐者,一切摒弃而不为,务趋于奥僻,以显怪相尚;目为生新,自负得宋人之髓。几于字似秦碑,字如汉赋。新而近于俚,生而入于涩,真足大败人意。夫厌陈熟者,必趋生新;而厌生新者,则又返趋陈熟。以愚论之:陈熟、生新,不可一偏;必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若主于一,而彼此交讥,则二俱有过。然则,诗家之工拙美恶之定评,不在乎此,亦在其人神而明之而已。[1]44

与宋诗相比,唐诗有音韵流转之美。明代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不读唐以后书 ”走上了师古的一个极端。清代诗坛反对前后七子的这种偏颇之见,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读唐以后之书,连近乎唐诗的字句声调一例排斥,专门追求“生新”,结果又流于奥僻、险怪。叶燮认为关于诗歌的陈熟、生新问题,不能刻意求其一端,应当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叶燮论诗歌风格之陈熟与生新,先从批判“近今诗家”的学古弊病入手,再论及作品风格上,提出了陈熟、生新二者相济的问题。但叶燮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阐述道:

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美,自太极生两仪以后,无事无物不然……生熟、新旧二义,以凡事物参之:器用以商周为宝,是旧胜新;美人以新知为佳,是新胜旧……推之诗,独不然乎!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能令人永言三叹,寻味不穷,忘其为熟,转益见新,无适而不可也。若五内空如,毫无寄托,以抄袭浮辞为熟,搜寻险怪为生,均为风雅所摈。[1]45

在这里叶燮借助了庄子“齐物论”阐述了 “陈熟”和 “生新”二者相对待,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对这一诗家争论已久的论题予以阐释。作者认为真正的诗歌,是“境皆独得,意自天成”,所谓陈熟和生新之风格,也不是创作者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正如作者后文对于“体格、声调、苍老、波澜”的论述一样,所谓陈熟和生新之论,聚讼纷纭,各执一端,其实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叶燮认为创作者本人必先具有诗之性情、诗之才调、诗之胸怀、诗之见解才可去谈风格。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者最后说:“吾故告善学诗者,必先从事于‘格物,而后以识充其才,则质具而骨立,而以诸家之论优游以文之,则无不得,而免于皮相之讥矣。”[1]47叶燮对于所谓风格论的的陈熟和生新之论不仅追寻其产生的原委,而且归之于囊括创作者本人的性情、才调、胸怀、见解的创作修养论上来, 这充分体现了叶燮论诗通达的学识和眼界。

二、诗歌正变观

关于诗歌发展正变的问题,也是说诗者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叶燮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叶燮关于诗歌正变相继,长盛不衰的诗歌史观还使他在评论诗风时具有通达的见解。

《诗大序》中就有诗之正变的说法:“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所谓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 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总序》中也提出的批评鉴赏诗歌的主张:“诚使吟咏性情之士,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2]10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将唐诗分为“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 [2]14,从诗歌的正变始终的发展中考察唐诗,阐明唐诗发展的过程和各个阶段。这种主张对后世对唐诗的学习和鉴赏都有很大影响。

与叶燮同时的汪琬也谈“正变”。汪氏追溯诗之正变的起源,指出诗之正变“以其时,非以其人”,他还讨论了唐诗的发展,称贞观、永徽之诗称为正之始;开元、天宝之诗为正之盛;大历以至贞元、元和之际,其诗虽变而仍不失正;而晚唐的诗歌可以比作“郐曹”,是亡国之音。[3]叶燮则反对汪琬的这种诗歌正变论,他认为政治兴衰虽然影响诗歌之正变,但二者并无必然的联系。不能以政治作为衡量诗歌正变之唯一标准。叶燮清楚地指出了诗歌发展的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1]3叶燮论诗突破传统正变观的偏见,既肯定时代对诗的影响,又承认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颇有远见卓识。

基于这种通达的正变观,对于晚唐诗歌叶燮也有自己的独到之见。关于晚唐诗的评价,论诗者也众说纷纭,各执一端。历来以亡国之音和衰飒之意来诟病晚唐诗者颇多,而叶燮认为: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然衰飒之论,晚唐不辞;若以衰飒为贬,晚唐不受也。夫天有四时,四时有春秋。春气滋生,秋气肃杀。……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1]67

晚唐之诗,虽然与盛中唐诗,风格殊异,但如天地有四时,四时有春秋一样,晚唐以其“幽艳晚香之韵”独树一帜,亦为诗国花园中之奇葩,其产生也在于运会世变,不可多得,也不可再得。

三、杜诗风格论

叶燮论诗肯定诗之变,因此对杜甫诗风格外推崇,《原诗》中也有很多文字论及杜诗的风格,历来论诗者多强调杜诗集大成的特点,叶燮论杜诗风格既强调集大成的一面,又强调其开先河的特点:

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奡,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1]8

叶燮认为杜诗风格多样其中既包涵了汉魏诗之浑朴古雅,又包涵了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而杜甫之后的许多诗人名家的诗歌风格皆得杜之一脉,从中也可见杜诗的含蕴深厚,有容乃大。

叶燮主张诗为心声,不可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他还以是否能见性情面目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所在,并把杜诗作为有独特个性、面目的诗歌的典范。他在《原诗》外篇上中说:“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此不但未尽夫人能然之,并未尽夫人能知之而言之者也。如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盏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我一读之,甫之面目跃然于前。读其诗一日,一日与之对;读其诗终身,日日与之对也。故可慕、可乐而可敬也。”[1]50所谓诗如其人,叶燮认为杜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每句、每篇中均见其性情面目,读杜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叶燮论诗推崇自然,他常将诗歌创作的过程与天地自然之生物相比拟:“天地之大文,风云雨雷,变化不测,不可端倪,天地之至神也,即至文也。”[1]22他认为风雨雷电变化不测,不可端倪,为天地之至文。而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应同造化生物一样变化不测,因此他对杜甫诗歌神明变化的一面十分推崇,他在《原诗》中说:

变化而不失其正,千古诗人惟杜甫为能。高、岑、王、孟诸子,设色止矣;皆未可语以变化也。夫作诗者,至能成一家之言足矣。此犹清、任、和三子之圣,各极其至;而集大成,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惟夫子。杜甫,诗之神者也。夫惟神,乃能变化。[1]19

叶燮把杜甫称之为诗之神者,将他比之为诗国之圣人。除此之外,叶燮还以杜甫之《赠曹将军丹青引》为例来论杜甫在法度之外的神明变化:“杜甫七言长篇,变化神妙,惨淡经营之奇。就《赠曹将军丹青引》一篇论之:……章法如此,极森严,极整暇。余论作诗者,不必言法;而言此篇之法如是,何也?不知杜此等篇,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有化工而无人力,如夫子从心不踰之矩,可得以教人否乎?使学者首首印此篇以操瓠,则滞板拘牵,不成章矣。决非章句之儒,人工所能授受也。” [1]73这里的变化神妙应该指诗歌创作中作者的匠心独运、变化不测,神应该指的是杜甫诗歌创作所达到的纯熟的境界,有化工而无人力,如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叶燮看来,杜甫诗歌并非不守诗法,而是章法森严,但是其诗歌却能达到浑然天成的至高境界,这一点与造化生物的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对杜甫诗歌的至高评价。

参考文献:

[1]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总叙》,《唐诗品汇》卷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0.

上一篇:踮起脚尖作文800字叙事下一篇:会计人员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