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民教学计划(共8篇)
三年级下
第一课
生活需要诚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让学生明白为人要诚信的道理。
2、能力目标:能让学生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3、情感目标: 能让学生培养守信好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做到诚实好学。这即使难点也是重点。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画一画
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彩色笔将图中圆圈涂满颜色,单不能图到圈外。和同桌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做完游戏,自己评一评,你把圆圈涂满了吗?颜色屠刀圈外了吗?
2,读一读
我让学生默读宋濂的故事,概括其中的大意。3,评一评
你能做到吗?你能得到几颗“诚信之星”? 4,读一读
我让学生读一读波尔和刘国正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诚信和冠军谁更重要。5,交流你身边诚信的故事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首先我先讲了一个身边的小故事,有个小朋友,交到钱还给主人。让学生有所启发。6,议一议
如果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7,总结: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8,教学反思:这节课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画一画,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第一件事交流分享身边的诚信故事,学生发言积极,没发言的也听得认真。我觉得教学的最好资料就是来自生活,接近生活。
第二课
做事要公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做事要公正。
2、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学会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目标: 对他们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做到做事公正。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判一判
通过四个故事让学生来评价这些小朋友做得对吗?
2、议一议
最近华泰小学的班主任会上通知:每个班级可推选一名家庭困难的学生享受助学金。501班为此召开了一个班会,决定从三名候选人中产生一人。
看了这些人的资料,你认为谁最应该享受助学金呢?为什么?
3、读一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海瑞在浙江的故事,阐明各段大意并体会其中的主题。再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感受。
4、辨一辨
“公正吃亏吗?”以此为主题,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公正明,偏省暗。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让学生明白了做事要公正的道理,而且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中的公正态度。通过辨一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辩论,能够应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第三课 我是机智的小勇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成为机智的小勇士。
2、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遇事采取有效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帮助自己,同时帮助别人。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成为机智的小勇士。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读一读
我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梅梅逃生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梅梅机智脱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自救?
学生带着问题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小结。
2、学一学
青少年遇险时的“智为”方法:
(1)一个人在家时,一定要锁好进门,陌生人敲门时不要轻易开门。(2)在家发现周围有犯罪行为,或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锁上房门、迅速报警是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跑到阳台大声呼救。
(3)发现火灾、煤气泄漏、有人溺水等危险情况,迅速报警,并请周围的大人帮助。如果一时联系不到他人,也不能轻易冒险,可尝试利用工具。
(4)在外面遇到坏人又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采取行动,也不要轻易惊动坏人,可以暗中记住其相貌特征,以及口音、车牌等显著标志。同时,在确认安全的地方尽快报警或报告老师、家长以及熟识的大人。
3、演一演
我用图片展示四幅图的情景,让学生们思考: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和同学们演一演。
4、议一议
我给大家讲一个子轩的故事,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如果你是他,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五)总结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勇敢总是与深思和决断为伍。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交锋智者赢。
(六)教学反思:
梅梅逃生的故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学生对此兴趣很高,为后面的讲述方法埋下伏笔。此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演一演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最后总结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收获很多。
第四课 法律为我护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应该享受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用法律求助。
3、情感目标: 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保护自身。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想一想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法律法规颁布了?
2、读一读
读一读小霞的故事,说说小霞的父母违反了哪些法规? 读一读洋洋的故事,说说洋洋的父母违反了哪些法规? 读一读梅梅的故事,说说梅梅的爸爸违反了哪些法规? 在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吗,说说他们违反了哪些法规?
3、学一学
让学生先看图然后学一学未成年人应该要知道的法律法规。
4、议一议
给出两道题,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条,搜集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一个小故事,谈一谈未成年人应该享受的权利。
(五)总结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很多保护自身的法律法规,通过有趣的图片和故事,来揭示法律,更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样当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更能保护自己的权利。
第五课 保护地球
从我做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使学生了解浙江资源。
2、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情感目标: 培养自己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读一读
让学生了解浙江资源概况,引起对能源短缺的关注。
2、查一查
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选择身边的一种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小调查,并提出你的建议。
3、议一议
森林是地球宝贵的资源,造纸的原料很多都来自于森林。我们要节约每一张纸,保护森林资源。你有哪些节约用纸的金点子?
我提出了以下四点:
(1)讲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2)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3)用手帕代替餐巾纸。
(4)不用一次性木筷。
4、算一算
查找资料,算一算自己的家庭一周消耗的资源相当于在大自然中产生了多少“碳足迹”。
5、想一想
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小学生要成为“环保小卫士”,应注意哪些方面?
6、看一看
先让学生查找一下四月份的日历表,并且让学生看一看有哪些特殊的日子,最后提出:
(1)四月二十二号是世界地球日
(2)让学生想一想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
(五)总结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哪里就有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学生先做好准备。我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有求知欲。
第六课 集体事 大家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使学生了解团结的性,团结就是力量。
2、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3、情感目标: 培养自己有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团结一致,学会集体事大家做。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学一学
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你们见过防风林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千千万万棵树木连成一片,组成的强有力的“城墙”,用来抵挡巨大的风沙。
教师出示图片,并说:这是一棵单独的树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的班集体就像防风林的城墙一样,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困难。
2、读一读
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小型的拔河比赛。
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同学一起分享为集体出力的美好体验。看一个拔河比赛的故事,谈论她们的经验。调查报告
3、做一做
针对迎春晚会表演,说一说集体活动中每个成员要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5、想一想
想一想雷锋说的一句话的道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6、总结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学反思:
班级组织小型的拔河比赛有些难,一方面空间不够大,另一方面,并不能起到集体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进行课外的拔河比赛比较好,符合实际,也不会暂用上课时间。
第七课 志愿者之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模拟奥林匹克志愿者的活动,了解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语言、货币、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差异。
2、能力目标:吸引学生探求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习俗,从中体验到不同地域文化的乐趣;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坦诚热情的博大胸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3、情感目标:能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培养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的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理
解。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自己团结一致,学会集体事大家做。
(三)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教学互动一:了解志愿者
过渡:志愿者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上演着各种感人至深的故事!
1、播放媒体:汶川地震中的志愿者活动照片。
2、认知志愿者标志。
3、揭示志愿者含义。
小结:志愿者就是这样的人!教学互动二:了解奥运志愿者
过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志愿者的身影!
1、听故事:《我做志愿者》。
2、谈感受。
3、补充介绍:张渚志愿者。
4、小结揭题。
小结:也许等你18岁后,中国又将举办亚运会甚至奥运会等赛事,我相信,我们班同学也想像张易琳一样成为志愿者。教学互动三:学做志愿者,了解奥运会参赛国
过渡导入:现在我们就开始学做志愿者!你觉得志愿者应该学些什么呢?
1、学微笑
过渡:微笑就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我们不妨来学学微笑。(1)学生自然微笑。(2)学习严格的微笑。小结:在2008年,奥运志愿者就是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的“中国微笑”,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会外语
过渡:要想成为奥运志愿者,光会微笑还不够,还得学会讲外语,和他们交流啊!
(1)创设情境。
(2)练习英语对话。(3)小组汇报表演。(4)了解外语的范围
小结:这次北京奥运会就向全世界扩招了55种语言志愿者。多学几门外语,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学知识(技能)
过渡:课前,同学们,对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了初步的了解,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国家呢?(1)学生交流汇报
巴西:明确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目的。
美国:利用地图学习地理位置。韩国:尊重多元文化。„„
(2)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重点了解了巴西、英国等六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我们应该提倡多元文化,相互尊重。教学互动四:明确努力方向
过渡:今天我们学做志愿者,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技能,为此你将作出哪些努力?
1、学生交流。
2、写一写。结束过程
播放歌曲《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
教学反思:我引用奥运志愿者的行动,更大的激发了学生参加志愿者的激情。
第八课 我们手拉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使学生分享手拉手的经历,并且受到感染。
2、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要互相帮助,有爱心。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能让学生有爱心,学会帮助他人。
(四)教具:课本,故事。
(四)教学过程
1、议一议
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两人取长补短,在学习上都会取得成功。
教师出示图片,并说:只要两人手拉手,去面对同一个挑战,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
2、学一学
学一学爱心志愿者的爱心之举,说一说你的身边有经常帮助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人吗?说一说他们的故事。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小组分享故事。小结
3、读一读
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衢州市一所实验小学和一所希望小学互相帮助的故事。让学生总结概括大意,并谈谈感受。
4、写一写
小组商量: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联系?
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可以为对方做哪些有益的事?
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伙伴写封信。
5、说一说
你有过“手拉手”的经历吗?如果有,快和同学分享吧。如果你还有机会和其他地方的小伙伴“手拉手”,试着去做一做吧。
6、总结
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教学反思: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学会互相帮助,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感受、理解本课学习内容的含义。给学生大量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自我劳动的艰辛,正确理解“手拉手”的真正含义。
第九课 灾难中的大爱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以身边牵动人心的话题为切入点,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通过诗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当学生面对逆境时,学会坚强,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感动,礼赞人性的光辉。
2.学会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合作交流,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3.关注平凡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真谛,回顾生活情景,创设交流表达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并交流感动,引导学生表达感动。
2.难点: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传递表达感动
活动流程:
“感动”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再现地震无情,触发感动
感动是什么?有位哲人说过: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最近一个月,我们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关注生活,搜集、查找并阅读着,一个个感动我们的故事,搜寻的过程中我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汶川!
………(学生看视频)
二、传颂抗灾赈灾,体验感动
1.组内交流独立搜取的感人资料。
这是一个悲痛欲绝的时刻,伴随着天崩地裂,无数生命戛然而止。也就是这样的时刻,无数生命也创造了爱的奇迹。巨灾面前无数感人故事在我们身边上演,你关注到了吗?感动你的也许是个故事,也许是幅图片,也许是首小诗。小组同学先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
2.班内交流部分感人至深资料
学生交流朗诵《生死不离》: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动吗?注意把感动的理由说清楚!
(学生指名答:感动我的是一首诗名叫《生死不离》,朗诵)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废墟外的人对废墟下的人不离不弃的情感.师:是啊,废墟下苦苦挣扎的生命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心!透过诗,我们仿佛看到了谁?
(指名答:温总理,警察,战士,伞兵,医生,护士,捐款,献血,志愿者,亲人,外国救援队)
小结: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华夏儿女永远是不离不弃的一家人!带着这样的感动,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全班齐读)
3.老师交流图片《废墟下伸出的半截手》: 5分
老师此刻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幅感动我的图片。(老师出示图再朗诵诗)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透过这一只手,我们仿佛还看到了哪些顽强的生命,让我们感动的生命?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重点交流<<高中生遗言>>:
师质疑;是啊,临终前的一声对不起,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他想表达怎样的歉意呢?
(学生思索后 指名答)
4、交流附小学生搜集的资料 诗:《谭千秋老师事迹》
太多的对不起要说,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生命就是这样珍贵,无法重来,谁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然而有这样一群人同样面对灾难想到的不是自己。母亲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老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学生。同学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伙伴。陌生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在我来洪泽上课前,我的一个学生把u盘塞进我手里。说里面装满他的感动,要和洪泽的伙伴一起分享。
(学生看播放视频)
5、一句话表达感动:
是啊,令我们震撼的还有这一张张勇敢的脸,温暖的脸,熟悉的脸,天使的脸,镇静的脸,总理的脸,面对他们,我们有太多的感动,想一想,请把你所有的感动凝聚成一句话!
(指名答: 总理、伞兵、解放军,医生护士,警察,捐款的,献血的,祈祷的,死去的伙伴,死去的父母,感受)
三、融入日常生活,关注感动:
1、拓展视野,发现感动
(看视频)公益广告引路,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感动:
我们感动灾难中的大爱无疆,我们感动灾难中的大爱无痕,其实这大爱的种子早已播撒在平凡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吗?你播撒过吗?
(学生看公益广告)
2.回忆身边细节,拓宽言路
我们的生活中真的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对爱的感动,此时你的脑海中一定已经浮现出,曾经感动我们的那个人,那件事,那幅画,那眼神,那背影……(配音乐 回忆)
3.当堂练笔,书写感动
以“老师,我忘不了……!”“妈妈,我忘不了……!”开头写一段话,什么感动了你,你为什么如此感动?写清楚。(出示:段落格式)
(学生写父爱、母爱、老师,伙伴,陌生人,交警,清洁工……)
4、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朗读)
四、评价激励期待,延续感动
忘不了啊!在过去这段记忆中,我们伸出双手,帮助同胞从废墟上站起来重建家园,而灾难中的同胞,也让我们懂得了大爱无疆的真谛。于是我们知道,做一个懂得去爱的人,做一个常被爱感动的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教学反思:
用身边的人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大爱精神。为此,我在其中穿插了雅安地震后大家的实际行动,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激情。
第十课 多彩的地方民俗 灿烂的浙江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浙江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研究“浙江灯会”、“民间艺术”、“浙江方言”、“浙江云锦”和“浙江剪纸”的特点,从中感受浙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浙江百姓幸福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以研究性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探讨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的特点及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浙江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中感受浙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浙江百姓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浙江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重难点
在研究性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深厚的特点,重点研究“金陵灯会”和“浙江方言”,感受浙江老百姓幸福祥和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浙江的情感。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自备剪刀一把。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最喜欢到哪儿呢?为什么呢?
2、想不想一起去领略一下浙江的风光啊?【播放视频】
3、浙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的民风民俗
【板书:民风民俗】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4、揭示民俗村研究内容。【播放课件】
5、四人小组讨论、选定研究专题。(生讨论汇报)
6、读小组研究的提示。【出示提示】
7、老师补充资料。
8、小组活动。
二、分组研究,交流汇报 【播放视频】
4、引——诗词:此情此景,正应了那首诗:【课件】银花火树自芬芳,天上人间终不分。万紫千红春世界,人潮灯海涌如云。(齐读)
5、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金陵灯会为什么会如此经久不衰呢?
6、引——灯谜:其实,灯会上除了看灯,买灯,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呢?你们知道吗?王老师现场出个灯谜让大家猜猜,有兴趣吗?
7、引——灯会上其它民俗活动:告诉大家,逛金陵灯会,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民俗活动呢,咱们再到民俗村去看看吧!【播放图片】老百姓们通过多种民俗活动形式,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愿望?
8、小结:从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老百姓的乐,老百姓的喜,也看到了老百姓幸福祥和的生活。民间艺术【板书】
1、过渡:除了刚才在灯会上看到的民俗活动,浙江的民间艺术活动还多着呢!【视频】
2、哪个小组研究民间艺术的?王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3、引白话:乖乖隆的咚,你们民间艺术小组蛮来斯的嘛!看得可真是仔细得一踏带一抹。佩服、佩服!浙江方言【板书】
1、王老师刚才说的是什么话啊?对,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说的南京方言!哪个小组研究 的是南京话啊?
2、你们能不能就用地道的南京话来介绍一下咱们南京的方言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啊?
3、进行浙江话大比拼。
4、其他小组给研究南京方言的小组出难题。
5、探讨浙江明明地处江南,为什么浙江话却属于北方方言呢?
6、补充:每年的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今年的这一天,南京《扬子晚报》社还特意主办了一场“浙江话PK赛”呢!
7、引云锦:咱们浙江话不仅能说,而且还能唱呢,来听一段吧!【播放视频】
浙江剪纸【板书】
1、欣赏剪纸,谈感觉。
2、研究浙江剪纸的小组汇报。
(1)浙江是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是南京人的骄傲。(2)每逢正月初七,张贴剪纸,以求吉利。
(3)抓——特点:以清新秀丽为特色,形成了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
见灵的特色。
3、介绍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红燕老师的剪纸艺术。
4、学生动手试剪,提示要求。
5、随机点评。
6、小结:同学们,别看你们现在的作品还很稚嫩,但只要有这份热情,只要我们能够多练习,说不定,我们浙江剪纸的新一代传人就在你们中间啊1
三、总结提升,激发情感
1、回顾板书,完整课题。
2、在这当中你们知道有哪些已经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3、浙江的民风民俗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情画卷,记载着浙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能感受到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祥和】
4、出示对联,学生加横批。
5、齐读对联。教学反思:
从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老百姓的乐,老百姓的喜,也看到了老百姓幸福祥和的生活。
第十一课 走近科学家 创业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实践,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本新书。
2、通过阅读,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实验过程中的难辛和对科学追求的执着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3、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4、进一步认识书的价值,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愿望,体会好书的无穷的魅力。
一、故事导入: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所亲身经历的,虽然它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久,但它仍深深的铭记在我的心中,让我时时不能忘怀。记得我在上大二的时候,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在他讲课讲到有关科学方面的时候,不知怎么了他突然动情地、激动地说“我们中国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央央大国,没有一个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这项殊荣,说完之后,他再也没有说第二句话,只时他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当时,坐在下面的我们都已深深的明白了老师的那颗心,故事听到这儿你们明白了这位老师的心吗?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如果我的老师今天也坐在这儿听课,当听到同学们这一番话语时,一定会感动欣慰的。
2、简介诺贝尔
然而在当时,我并不知道诺贝尔这个人。相信今天的你们对诺贝尔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但对于诺贝尔这个人,对诺贝尔奖金的由来,你们了解吗?谁来说说?
(生说师补充)
诺贝尔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像诺贝尔这样的伟大的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家的故事。
二、选择书
今天老师就把这众多的科学家故事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分,下面请同学们到台前来选择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
三、说读法
现在我看同学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本喜欢的好书。那么同学们,当我们初次拿到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们该怎样来阅读呢?板书:读简介、看目录、猜情节,挑选读。记收获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挺会读书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读书卡,老师提供的这些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如果你还有更好的读书方法。待会你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你喜欢的。下面请同学们开始阅读吧,咱们比一比谁读书读得最认真,收获最大。
(生读,师巡视指导)
四、谈收获
同学们我们暂时先读到这儿,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现在哪一位同学愿意起来把你的读书收获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倾听。
(同学们听了他的汇报你们有何收获,大家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老师仿佛听到了你文字背后的东西,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二十分钟就收获这么大,共同分享了这份智慧结晶。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这一节课结束后,课下继续深入地阅读并搜集有关其他科学家的故事,然后用心去读,细细品味,走进他。
五、总结
同学们,有人说,会读书的孩子,是最美丽的,在这节课上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与众不同,变得更加美丽,也更加聪慧了。也有的人说,读一本好书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但愿这一本本的好书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启发。最后,我忠心的希望同学们从小立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读书,将来用优异的成绩勇攀诺贝尔高峰,让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中国大地上遍地生花。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在平时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表扬激励的作用。这节课中,我也非常注重表扬激励作用。如:“你说的真好,是吗?你给大家读一读。谁还能像他那样说一说„„”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认可,心情都很高兴。
当然,这节课中还有很多的不足。
1、读的量与形式还不到位。由于文章篇幅比较长,我让学生采用默读的形式,自由读的形式思考问题,并填表。也可能是开始采用默读,填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中间也缺乏各种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所以整节课显得不够活跃。因此以后还需加强读的形式的研究和实践。
2、教师对于过渡语准备不是很充分。造成师生上课不能很快的进入状态。同时,也造成课堂的衔接和气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今后我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并继承和发扬优点,使教学水平踏上一个新台阶
第十二课 家乡的山山水水 家乡巨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探究,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并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2、通过学习和考察,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通过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推荐家乡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思考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让家乡发展得更快、更美好,体会到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2、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变化、名胜古迹、土特产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推荐家乡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思考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让家乡发展得更快、更美好,体会到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让学生分组分别收集家乡变化图片、名胜古迹、土特产、歌谣等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吧!请同学们根据图中人物的服饰、打扮,帮他们寻找家乡好吗?如果你找对了,老师将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礼物。
2、课件分别出示:新疆、西藏、蒙古等地的小朋友,请学生找到他们的家乡,当学生找对了就播放相应的音乐。
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我们的家乡在哪里?让我们大声、自豪地说:我们的家乡是——桂林!
4、我们的家乡——桂林,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山清水秀)那你们爱山清水秀的桂林吗?(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板书课题: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二、活动一:分享家乡的变化、名胜古迹、土特产、歌谣
1、昨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一个任务,第一小组是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第二组是收集家乡的名胜古迹,第三组是收集家乡的土特产,第四组是收集家乡的歌谣,那你们完成这些任务了吗?
2、分组交流
(1)第一小组:家乡的变化 ①家乡的昨天记载了我们蹒跚的脚步,家乡的今天承载着我们增重的身躯,让我们一起回忆家乡的过去,走进家乡的现在。同学们,近年来我们家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就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大家说说家乡的变化。②第一小学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③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图片,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我们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2)第二小组:家乡的名胜古迹 ①我真想去桂林转转、看看,不知道第二小组的导游们,能给我提些什么建议呢? ②第二小组同学分享家乡的名胜古迹。③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真是“只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啊。桂林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④课件播放桂林风景图片,配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并解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第三小组:家乡的土特产 ①游览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肚子不知不觉饿了起来,不知道第三小组的美食家门,给我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呢? ②第三小组同学分享家乡土特产 ③我们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带着我们桂林美味的特产给同学们和老师们尝尝吧,这是我们桂林民俗的缩影,这是中外友谊的桥梁,这也蕴含着我们独特的水乡文化。是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怪
不得很多来过桂林的外地客人,都忍不住夸赞桂林是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真为我们是桂林人而感到骄傲。④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桂林特产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4)第四小组:家乡的歌谣、诗文 ①肚子饱了,不知第四组的歌唱家及诗人们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呢? ②第四小组分享家乡的歌谣、诗文。③桂林真是太美了,让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对桂林的赞美(课件播放有关桂林的古诗)。
三、活动二:我为家乡做广告
1、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家乡的山和水,以及家乡的特产和风景名胜,同学们是不是更喜欢我们的家乡了呢?
2、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呢?
3、分小组开展活动: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根据前面我们所看的和所说的,为家乡设计广告词,吸引别人来参观自己的家乡。②第二小组的同学用彩笔把家乡美丽的风景画出来,然后咱们开个画展,吸引外来游客。③第三小组的同学用笔写诗或文章赞美家乡。④第四小组的同学用你们的歌喉来歌颂家乡,你们可以自己填词、填曲,也可以改编歌曲。
4、各小组汇报。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家乡吧!
第十三课 抗击侵略的爱国志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列强的暴行;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重点和难点]
重点:火烧圆明园。
难点:如何认识俄国“蚕食鲸吞”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过程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主要由学生读、看、议、说,来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然后由教师点评。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导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进一步讲述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
(2)学生看、读和议为主:观看圆明园有关视频,感受圆明园的宏伟壮观;议“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点拨:除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还有一个趁火打劫的国家得益最多。过渡到第二部分。
(4)关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并列出简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遣责沙俄野蛮割地行径。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板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 ②纵火者 ③侵略者的暴行 ④影响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①时间 ②主要条约 ③范围面积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英雄事迹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土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搜集浙江抗击侵略爱国志士的相关资料,然后和同学讲一讲这些爱国志士有哪些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十四课 红船的故事 人民的卫士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2)通过交流和研究,知道了解放军日夜在保卫着祖国的安全,保卫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教学重点:了解解放军、建军节。教学难点:提升保卫国家的情感。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学过程:
一、了解解放军、建军节
1、解放军怎样发展而来的----找同学回答
2、“八一”建军节(解放军军旗图片)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解放军的风采!
二、和平卫士,保家卫国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能举出哪些和平卫士保家卫国的事例呢?——同学们思考两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组图片: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卫着祖国边疆。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和平的捍卫者。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
三、“蓝盔”行动,维护和平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和平卫士,同样也是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中国是联合国常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一起观看一组图片“蓝盔”行动,一睹维护部队的风采!
返回:课前回顾 总结:以上是我们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老师为大家补充一点,来拓宽一下同学们的知识面。
四、解放军的三大军种
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三大军种呢?
1、陆军————连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产生、军旗、图片)
2、海军————连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产生、军旗、图片)
3、空军————连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产生、军旗、图片)解放军的军衔、军装、帽徽各有什么不同?
通过我们对三大军种的学习,同学们观看一小段阅兵仪式上的视频,看看能不能分辨出是哪一军种!
返回:课前回顾
五、我敬爱的解放军叔叔
1、举办故事会
(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分组讨论、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给我们讲一讲(你心中敬爱的解放军和他们的故事))
2、故事园:徐洪刚勇斗歹徒(找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这个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中,你们能够总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哪些可敬的精神呢? C、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准确,正是因为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军民的鱼水情义!
六、军民鱼水情义深
军爱民,民拥军
军民团结一家亲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这深厚的鱼水情义!再看一组图片,加深一下印象!
一个学校,“如何在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促进他的精神成长?
回顾近几年我国公民社会推动的进程,我想起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的话。他说:“如果说2008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11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元年。”是啊,2008年,汶川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使得国人的公民觉悟、公民意识空前提高了。2011年,乌坎事件、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件、小悦悦事件等发生在公共政策、公益慈善、公共、公民四个领域的事件的出现,使得中国公民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积极认真地投入公民社会的建设中。
也正是在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并立足于今天,区域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2012年,我担任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育德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校长。作为一个校长,如何审时度势,在儿童生活的“河流”里引入公民教育这股“水流”?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思考、探索、实践之旅。
一、择高而立,提出共同愿景
荣毅仁先生为人治家有一句格言:“择高而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我觉得,办学也该如此!我们该如何给师生、家长描绘一幅美好的愿景图呢?
首先,我们对自己学校进行盘点。我校前身是解放军341高级工程兵学院子弟学校,建校于1958年,1966年收归地方所管,取名“育德”。育德之意,源自于唐代陈子良的“育德润瑶琼”和宋朝著名文学家宋祁的“育德吾君子,庸亲天下公”。校名源自这样的诗句,表明了育德人要像润泽、打磨玉石一样,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以便将来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8年来,学校秉承这样的信念办学,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可是近十年,学校发展走到了高原期,且一直没有得到突破。
新加坡的治国理念使我深受启迪。新加坡要把社会治理成优雅的社会,我们学校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理念来办学。于是,我们在传承“立德树人,细节育人”的传统基础上,提出了“育优雅公民,办优雅学校”的美丽构想。
围绕这一教育理想,我们建构起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六根支柱:崇尚健美、注重锻炼;崇尚礼仪、富有温情;崇尚责任,敢于担当;崇尚人文、最为儒雅;崇尚艺术、流淌诗歌;崇尚静雅,环境幽美。拟分四个阶段逐步实行优雅管理,建设优雅组织、优雅课堂、优雅环境,培养优雅教师和优雅小公民。从此,我们的事业都指向四个字:育德、优雅。
二、与时俱进,确立变革内容
《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学校不能分析把握时代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发展的方向,就难以建立一种适合学校发展的学校文化,更难以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变革就是改变、革新和创造,就是在发展基础上的自我否定和扬弃,通过自我工作的不断改善实现创新。因此,我们决定,以公民教育为抓手,变革学校文化,培养优雅小公民,建设优雅学校。
我们确立了变革的基本内容为三个“革新”、一个“重建”:革新物质文化,濡染公民教育氛围;革新管理文化,体验公民生活;革新课程文化,习得公民精神;重建学校善好的公共生活。
我们明确了学校公民教育的重点为三种素养(文学、艺术、身体素养)、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五方面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生态环保教育、规则教育、礼仪教育、民主教育)。
于是,我们申报了区域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申报了“小公民教育”特色建设项目,申报了长沙市特色项目建设示范学校,开始了学校文化变革的探索。
三、变革文化,培养优雅小公民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棵生命树,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灵魂。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不间断地进行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一)变革物质文化,濡染公民教育氛围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外壳,它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借助视听手段传递学校的思想、规范和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成员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
2013年寒假开始,我们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出了“今天我为小事建言,明天我为国事献策”的号召,要求大家以优雅、育德为核心,以营造公民教育氛围为宗旨,围绕儒雅精致的名称文化、厚重广博的厅廊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别具一格的橱窗文化、简洁高雅的办公室文化为学校物质文化建言献策。之后,经过集思广益,我校物质文化由旧到新,从无到有开展了改建和新建。
现在,博雅楼、弘雅楼、连廊的每一层都有主题,师生们濡染的是“礼仪、责任、友善、规则、民主、公平”的教育氛围,陶冶的是人文、艺术情怀。安雅园的西北长墙,通过一个个公民教育的微故事,让大家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整个校园,以物质为表,蕴文化于内,已经构成了一部内涵丰富的公民教育课本,向师生散发着绵绵不绝的体温。
(二)变革管理文化,体验公民生活
爱因斯坦说:“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了学生驯服的性格。”我校变革管理文化,将“象牙塔”式的封闭型权威式管理转向“玻璃屋”似的开放型民主管理,让学校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学校生活更有幸福感。
受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和教育家林格思想的影响,我校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教育需要的不是强硬,而是教养。柔美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倡导用美丽思想、美丽语言实行优雅管理。优雅管理引入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思想。我们觉得,只有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公民身份,才能更好地开展公民教育;只有学校成为学生民主意识养成的土壤、发展的摇篮和强化的阵地,小学生的民主意识才能得到培养,他们的公民品质才能逐渐养成。
为了让孩子们参与公民生活,习得公民精神,我们进行了顶层设计。
1.建保障系统
一是新成立了学校特色建设委员会,学生、家长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二是新建了《育德小学对话守则》《育德小学师生申诉制度》《育德小学大事民主协商制度》《育德小学优雅小公民评选制度》《育德小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三是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培训学习。我们请来了湖南师范大学的郭娅玲教授、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的刘翠鸿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学校行政人员经常对老师、家长进行培训,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养,让老师知晓公民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公民的身份培养小公民;让学生形成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公民精神;让家长知晓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做好表率,确保公民教育的参与面和推进力度。
2.建实施系统
通过课题“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引领,将课程、课堂、课题结合推进,确保公民教育的推进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推进。我们开展集体备课,建构优雅课堂“情境、激情、民主、尊重、艺术”五要素,公民教育领军人物上示范课,进行课例研讨、课堂教学竞赛,让教师自觉建立符合公正与关怀原则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二是通过常规实践、特色实践、主题实践、社会实践等开设小公民学习与实践课程。
3.变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有着导向、鉴别和诊断的作用。我校积极推进评价方式的变革。在学生层面,我们制定了《育德小学小公民成长记录卡登记方案》《育德小学优雅小公民评选细则》。小公民成长记录卡设立雅礼、雅行、雅读、雅艺、特别奖章等五个奖章,从“举止文明、品性优雅”“知识渊博、崇尚阅读”“知晓规则、遵守规则”“行为优雅、担当责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表现突出、成果显著”六个大的维度,涉及学生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跟踪记录小公民成长的足迹,班级每月两次评定,学校按定期和不定期两次盖章,每年设六一和元旦两次兑奖,也与评优挂钩。这样的评价方式,有效引导了小公民的思想行为过程,促进了小公民的成长。
4.实行民主管理
每年伊始,我校便由工会、少先队组织征集教师、学生、家长的提案。每年征集的学校发展大小提案都有几十个,学校有专门的回应会议和改进措施。学校各项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评价标准的制定、规章制度的更新、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等均采取民主化,常年实行公示制,师生有权知晓了解、参与评论,有权有异议。平时,我们通过日常的大中小队管理融入民主意识。每年9月为我校的选举月,孩子们每人都有一张选票,他们采用民主的方式来选出自己喜欢的大中小队干部,心中民主意识的嫩芽逐渐生长。
(三)变革课程文化,习得公民精神
课程文化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一切经验的过程,它最终的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关注生命体验的深度和高度。因此,我们把公民教育课程理解为学校塑造公民的“跑道”。
课程文化的变革,我们的思路是:以课程作保障,以课题为引领,以课堂为阵地,三课并推,从常规、特色、主题、社会实践四方面辅助,让公民教育在我校播种—发芽—生长。
1.修建“跑道”
我们从五个方面修建公民教育“跑道”:一是国家课程,我校把综合实践课课时的一半直接开设公民教育课,并通过其他学科的国家课程整合或渗透公民教育。二是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开设了直接、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十四门,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有三个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班,一个小公民礼仪班。三是特色课程,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开设十分钟的公民教育特色课程,讲述公民教育的故事,宣传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播报学校新闻,评论时事、热点问题,指出不雅行为,表扬优秀小公民。四是活动课程,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公民教育活动课程。五是隐性课程。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公民教育的隐性课程,因此,学校努力营造一个场,让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学校公共生活的真正主人。
2.在“跑道”上跑起来
有人说:“一盎司的公民实践比一吨公民理论的价值大。”的确,公民生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习得的,公民精神的本质在于参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政治生活。因此,我们按照公民教育的思路,每年有所侧重,确立了三年的教育主线:“2013播种行动”—“2014发芽行动”—“2015生长行动”,其他学习与实践活动内容则与主线教育相辅相成,让孩子们在听中学、做中学,逐步养成公民意识,习得公民精神。
“2013播种行动”———关注、模拟,激发参与热情。当长沙橘洲浪漫烟花每周一燃放时,市民关切了,大家围绕“该每周燃放还是少燃放”进行热议,也正是这时候,我校引导全校学生收集社会、学校、班级公共问题。孩子们收集了五十多个公共问题,通过民主决策,大家选取了社会最关注的“橘洲烟花燃放问题”进行模拟听证活动。怎样开展模拟听证活动?学校先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之后,孩子们分别采访旅游局、电视台、环保局、浏阳烟花公司。他们实地考察橘子洲头,与远大空气品质公司的人员一起去浏阳河边燃放烟花测试PM值,了解到橘洲烟花燃放的利与弊,之后举行了模拟听证会。模拟听证之后,孩子们将意见整理并上呈给相关部门。现在,橘州烟花燃放次数减少了,我校孩子们的意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实践活动得到了长沙晚报等十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播种这颗种子后产生了草根式效应,孩子们兴致高了,又开展了“德雅路公交站点设置问题”等探究活动。播种行动,让孩子们有了关注、参与公共问题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之后,学校好好总结播种行动经验,编印了《小公民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指导孩子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14发芽行动”———学会理性建言,习得参与知识。学校为了谋划发展,由工会、少先队组织征集金点子,开展“今天我为小事建言,明天我为国事献策”系列活动,学校提出了具体的严格的要求。一是要围绕“关注自己和他人”“关注家庭和集体”“关注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二是要围绕主题,我们公推了六个主题(儒雅精致的名称文化、厚重广博的厅廊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别具一格的橱窗文化、简洁高雅的办公室文化、精细规范的制度文化),学生也可以自选主题。三是有建言的形式要求。四是有内容要求:每一份建言,都要有主题背景介绍、现状分析、建言内容呈现,还要有收获与感悟。上学期,十二个班级学生为班级文化建设建言献策,确立了团队名称、班级公约、班级口号,装扮了班级,各班的文化建设情况都在教师会上进行了分享。暑假,师生及部分家长也参与到建言献策之中,出现了不少金点子,学校表彰奖励了20个优秀建言者,其中九个优秀建言在接待湖南省名校长挂职研修时进行了分享。这些建言,让师生懂得了要发表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基于理性的研究分析,才能有理有据,这样才会对班级、学校、社会发展有用。这样的学习研究,不仅让孩子们更加关注、参与公共事务,还不断习得公民知识,提高了参与技能。
“2015生长行动”———研究规则与自由,习得思辨能力。2014年末,我应《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的邀请,参加了他们“法治教育,我们还缺少什么”的沙龙活动。回校后,经过研究,决定将2015年拟进行的志愿者精神培养主线教育改为规则、法治教育。寒假,我们对全校师生、家长发出倡议,要求围绕规则教育,每人写一份研究报告,编撰一个公民教育故事。经过学校评选,有三十四个故事的编撰者和20个研究报告分别获得一等奖,现已结集汇编成我校的《微故事,大道理》,这些材料将用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用。2015年上学期,我们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3月为“定规则、学规则”活动月,4月为“践行规则,履职担当”活动月,5月为“守规则,树楷模”活动月,6月为“人人讲规则,个个当模范”活动月,力图让规则、法治教育成为校园的公共生活,以提高小公民的民主自治能力。近来,孩子们重温了班规,重温了校园公共生活规则,完善了各项规则。3~6年级的同学围绕“自由与规则”开展了有趣的论辩会,通过论辩,孩子们明白了人生在世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懂得了应该把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当作自己行为的标准,同时也获得了分析研究能力、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播种—发芽—生长,让我校的公民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3.跑得欢快,跑向成功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抓住那些又易又细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做开去,我们却收获到了喜悦。当孩子们向你深深鞠躬时,当孩子们主动拾起校园里的一点纸屑、认养一棵小树时,当孩子们主动去清理花盆里的枯枝败叶时,当孩子们主动将翘起的沟盖板盖上时,当孩子们在课堂上大侃时事新闻时,当孩子们踊跃报名当志愿者时,当孩子们激辩自由与规则时……他们所表现出的热心关注、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敬畏规则、友善待人、乐观向上的公民精神,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他们储蓄了一笔又一笔走向成功的资本。我们相信,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认为:公民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支点或基点。我相信,推进它,一定能培养出“撬动地球”的优雅公民。
想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来告诉你吧,我通过了爸爸妈妈的“测试”,被爸爸、妈妈评为“五好小公民”了。
拿到爸爸妈妈颁发的奖品时,我不由得回想起我为做“五好小公民”付出的努力。
我本来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以前,自己房间里的东西常常是乱七八糟的,那时我经常大叫“妈妈,我的作业本哪里去了?”“爸爸,看到我的文具盒了吗?”可是,现在我把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学习用品都放在书桌上,课外书都整齐地摆在书架上,衣服叠好都放在衣柜里。爸爸妈妈不停地夸我是个爱整洁的好孩子。
热爱劳动,更是“五好小公民”必须做到的。以前,我做的不是很好,现在,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我放学回家后,看见地上又脏又乱时,就会想:哎,屋里又乱了,我得好好打扫一下了。想到这里,我顾不上一天的学习辛苦,拿出扫帚就把地板上的脏东西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用拖把拖一遍,尽管累得气喘吁吁,脸又烫又红,可是看到屋内的地板焕然一新,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在家庭里,我是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我是一个热爱祖国、文明礼貌的“小标兵”。一说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这可是我的强项了。我碰到长辈,都会大声地喊出“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好!”碰到小朋友需要帮助,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而且,我还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呢。在公共场所,我从不乱丢果皮纸屑,我会把它们投进垃圾箱,保持环境的“原生态”。
小朋友们,你们有过这样难忘的经历吗?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做一名合格的“五好小公民”吧!
主题班会活动计划
教育目的:
通过对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的集体讨论,增强同学们的时代责任感,提高同学们对如何做好“五好小公民”的思想觉悟,并积极教育引导同学们将理论化作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五好小公民”。
教育重点: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判断能力。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育内容:
中国“五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小伙伴”“小主人”“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
1、“小伙伴”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
2、“小主人”在独立面对生活时做胸怀宽阔,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善于创新的“小主人”。
3、“小帮手” 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4、“小标兵” 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纪守法的“小标兵”。
5、“小卫士” 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教育过程:
1、班主任宣传“五好小公民”有关内容。
2、联系自身实际,学生讨论自己与“五好小公民”的差距,重点说一说自已存在的不良习惯及其改正措施。
3、班干部代表发言。
4、班主任总结:
---邯郸13赵海兵(魏县牙里中心校)
一、活动背景
前两天,我们班上出现了两个逃课的学生,经过询问、家访等多方面的了解,才知道了这两个学生逃课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上网吧里玩游戏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个别现象么?还有为了玩游戏上网吧的学生么?学生会正确使用网络么?经过我的调查、暗访,我发现在我们班还有许多学生为了玩游戏不同程度的上过网吧,而真正上网为了学习、查阅资料的却很少。
是啊,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脑已经走进了家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小网民,而且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而其中沉迷于玩游戏的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刺激下的今天,网上低级、庸俗、不健康的东西数不胜数,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远离不健康的内容,文明上网,于是在我的心里萌发了“拒绝诱惑,做个文明上网小公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想法。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拒绝诱惑,做个文明上网小公民
(二)活动目标
1、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调查,在自己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网上的利弊有
一个正确的认识,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小公民,通过调查活动形成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自我表达能力。
2、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沉迷于网游,受到不健康内容的侵害,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形成一种对社会、对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善于交往,大胆质疑,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活动,学生能网上检索信息,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形式
网上查阅、调查、采访与课堂交流活动相结合(四)、活动时间安排大约需要4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开题;第二、三课时调查、采访;第四课时交流研讨、成果展示。
三、活动实施
(一)第一个阶段:确定主题(开题)
1、教师展示视频“网络游戏的危害”。
2、组织学生座谈:小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引出活动主题。
(1)、活动方式:讨论,集体交流。
(2)、分组讨论。
(3)、班内交流讨论结果。
3、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4、论证活动方案。
(二)第二个阶段:组织实施
1、查阅资料
(1)、组织学生分组上网查阅“网络游戏的危害”的有关信息。
(2)、整理搜索到的信息
2、调查。
(1)活动内容:分组问卷调查:学生上网的地点、上网浏览的内容、父母对上网的态度。
(2)活动方式:调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3)活动步骤:
A、设计调查问卷。
B、组织调查
C、整理调查到的信息。
3、采访
(1)活动内容:采访学校教师、校长及若干名受过网络游戏的危害学生,了解本校、本辖区学生上网吧的情况及玩网络游戏的危害。
(2)活动方式:采访
(3)组织访谈
(4)整理访谈到的信息
(三)、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1、活动内容:交流活动成果,研讨上网的利和弊。
2、活动方式:交流、研讨。
3、活动步骤:
(1)、组织各活动小组汇报调查情况和收获。
(2)、研讨上网的利和弊
A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B网络有什么危害?
C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3)、活动体验:组织学生上网,让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四、反思
1、活动主题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次活动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经常碰到的热点问题“小学生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开展的活动主题“拒绝诱惑,做个文明上网小公民”。在信息时代,学生经常接触到网络,而其中大多数学生不懂如何上网,认为上网就是玩玩游戏。选择这个活动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很有现实意义,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网上检索、调查、采访等去认识网络的利弊。学生人人参与,明白了网络的利弊,认识到上网不单单是聊天、游戏那么简单。
3、实践学习中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们为
自己立下了许多文明上网公约:正确利用网络的有用资源,不登陆黄色网站„„
附件:
调查问卷表
亲爱的同学们:您好!感谢您为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出了贡献!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您在上网方面的一些信息,麻烦您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1、你上过网么?()
A、上过B、没有
2、你上网的为了()
A、玩游戏B、聊天C、查资料
3、你浏览过不健康的网页吗?()
A、没有B、浏览过
4、你有网友吗?()
A、有B、没有
5、你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
A、支持B、反对C、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6、谈谈你了解到的网络?你对网络上什么内容最感兴趣?
7、谈谈上网的环境以及在网吧上网的费用。
8、你与网友聊天或游戏或查资料的时间占上线时间的多少?
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要学法、懂法、守法首先要知法知道我国的基本大法《宪法》。
一、面向生活,确定课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跟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没有文本类的教材是实施课程的最大瓶颈。这就为我们开好这门课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开发“教材”。当然,这“教材”指的是无字之书,即学生生活中的资源。我们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为开好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努力把所有影响学生成长、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各种因素,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整合,做到精心选择、立体开发。
经过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林林总总,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把这些课程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教材,必须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课题的方式给以确立,形成一个具体的课题指南,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操作。为此,我们由教导处协调各年组,对所有的选题进行筛选、整理,确定具体的课题,并把所有课题排成日程表,以便于各班操作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资源不充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这门课必须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依据现有条件,努力做到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个学期做好一个课题项目还是可行的。
二、突出主体,重在过程,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形式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主体,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得到体验,有所感悟,才是最大的收获。为此,我们在如何实施上做了一系列有效地运作。一是明确课题任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统筹规划各年组的课题指南,下发到年组,使各年组对课题的内容有了基础性的把握。同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2个课题项目,人人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用来收集、记录活动过程、结果和体会。二是明确活动层次,体现过程中的亲历实践。我们依据各年组的课题指南,采用学校、班级、小组和个体4个层次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这4个层次中,学校起到统领的作用,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方面为主题,对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了总体规划。同时,学校还通过典型案例作为示范,为各班级做好引路。各个班级则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中的课题指南,确定具体的实施课题。三是开辟活动基地,创设实践参与的环境。两年来,我们先后在县交警队、消防局、环卫处、烈士陵园等地创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同时,学校根据总体规划对活动做了具体安排。开辟活动基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积极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必修课。
三、立足校本,研培结合,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校立足以校为本的教研和培训、研培结合,逐步引导使教师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一,组织学习。在学习中提升理念。早在2002年学校确立小公民教育的课题时,通过专家的讲座,我们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个朦胧的认识。而后,我们先后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培训,校长亲自讲、外请专家讲、带动大家学。为了推动学习培训,我们印发了有关的学习资料,订购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书籍,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理念。
第二,教研实践。在实践中摸索教法。为了培训教师,我们千方百计创设实际锻炼的环境,提供教研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在教研实践中自主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提高自己。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自主设计课题案例,引导教师合作完成课程任务,使教师把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变成转变角色、重塑自我的过程。
第三,反思总结。在总结中探索规律。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总结。我们始终把握好这样三点:一是题目要小,尤其是处于尝试、起始阶段,小题目容易操作;二是标准不能过高,只要能够实现跨学科开展活动、学生能够亲自经历就可以,要求的标准应该逐渐提高;三是参与面要广,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真正达到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
多彩垃圾分类微课堂
走进一间课室,我们看到:孩子们和老师人手一部平板电脑,讲台上多媒体正在播放课件;老师手持电脑在课室内边走边讲,并不时点击电脑,提出问题;孩子们则时而思考后点击电脑作答,时而在小组探讨后由代表发送答案……每一个孩子都聚精会神,兴致盎然。这是麦海燕老师正在执教的五年级综合实践微课《自觉垃圾分类 共享低碳生活》的教学场景。
这节生动的垃圾分类主题微课包括六个环节:以视频《中国遭垃圾围城 生活在垃圾堆中的我们》导入微课,引出探究任务;通过自主阅读浏览和小组合作,各小组运用电子书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汇报探究成果,其中,既有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认识,也有从网上收集的国内外分类垃圾桶图片展示,还有同学们制作的垃圾分类手抄报,以及身边的垃圾分类现象展示等;之后,完成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激励学生对垃圾分类形成基本概念;而后,通过互动游戏检测学习成果;而垃圾减量金点子和环保口号的设计,则教孩子如何正确参与垃圾分类,线上即时评比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节奏明快、即时互动,课堂秩序井然而不失活跃。孩子们或搜索网络资料,或交流探讨,或独立思考,在动手动脑中激活了思维,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在培正小学,垃圾分类早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内容。多年来,如何常态化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直是学校着力研究的课题。从垃圾分类开始,老师们扎实立足常态课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例如,语文和品德课程中本身就富含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科组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数学科组结合统计学等知识,领着孩子们尝试统计分析垃圾分类数据,从数字上认识垃圾分类;英语科组则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垃圾分类做法,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科学科组更是发挥学科优势,整理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上传校园网,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拓展教学空间;信息科组则整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电子报刊;音乐科组则教学生唱垃圾分类歌曲,用艺术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养成生态意识……
而移动技术的引入,更为孩子们认识垃圾分类,形成生态意识,创设了更为生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作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云环境下的教学创新行动研究,在广东省级课题《云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行动研究》引领下,老师们探索借用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与差异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培育培正孩子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垃圾分类,为践行垃圾分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奠定基础,老师们借助云环境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微课,大胆探索垃圾分类教学,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前面我们看到麦老师执教的微课堂便是探索成果之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步形成了校本生态文明教育微课程。
例如,低年级有《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为垃圾找个家——垃圾分类》《学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中年级则开展《减少包装》《垃圾减量 美好环境》《纸想告诉你》《节约用纸 保护环境》等主题的教学;高年级则有《废旧信封制作花》《废纸变形记》《废纸变宝》《废纸新用——纸颜料制作》……以此为学生筛选网络资源,提供垃圾分类微课资源,用个性化的生态课堂引领孩子们从认识垃圾分类开始,了解生态文明知识,逐渐养成生命文明意识。
“校园小管家”在行动
生动有趣的生态微课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垃圾分类知识,孩子学得开心、用心,更产生了尝试行动的愿望。学校回应孩子们的积极性,创设了培正“小管家”这一岗位,激励孩子们身体力行,自觉践行垃圾分类,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垃圾分类和资源管理的主人,营建生态校园生活。
在培正小学,每个班级都有“小管家”。他们承担清洁卫生、垃圾分类回收、关电灯风扇等“家务事”。从这些班级小管家中,再选出校级“小管家”,实行竞争上岗。学校将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分类、减排减污等成绩纳入“善正优秀班”“环境管理模范班”检查评比,由“小管家”每天负责检查、监督校园环境和垃圾分类实施情况。每隔两周,学校隆重评选、表彰“优秀校园小管家”,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今,学校每个班级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和使用具有本班特色的资源分类回收箱。每周,由学校联系的公司进行分类回收。学生和公司工作人员一起统计回收情况,并登记在各班的资源分类回收爱心卡上。期末,学校将各班回收垃圾所得款项用于购买树苗,为学校所属社区增添绿意。
老师们更是以身作则,从办公室用纸开始,力行环保。学校建立教师级组(个人)使用纸张登记制度,除上交材料和档案需要外,所有复印纸双面使用。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推行无纸化办公。期末,由教导处组织回收教学参考资料,留到下学年循环使用。每月,通过节纸、节电、资源分类回收等项目,开展文明环保办公室评比。这一评比也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师生一起身体力行,认真实施垃圾分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随着垃圾分类的践行,孩子们开始将行动的目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细节。在孩子们的倡议下,学校集体食堂不再使用一次性餐具;在中午搭食师生中倡导“光盘行动”,减少垃圾排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食堂专设收集桶,午餐时间,每个课室也会摆放标有刻度的专用小收集桶,师生自觉将食物残渣、瓜皮果核等投入桶内,力行垃圾分类。每天12:20,校园“小管家”到各班登记数量,12:30后由厨工运送倒入食堂专设的大收集桶内;晚上由公司运走回收餐厨垃圾,并在保安室专设记录本登记数量。用数字让师生看到垃圾分类、减量的成果。
学校还获得专业环保公司的支持,为学校配送厨余处理机。科学科组带领学生环保科技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尝试将厨余转化为肥料,用于天台生物园部分蔬菜的种植。以此为孩子们建立环境科学体验活动园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探究如何科学处理垃圾的兴趣。
现在,培正的孩子都自带手帕和水壶(水杯)回校,饮料逐渐淡出了孩子的视野;校园里鲜有人使用纸巾,更鲜见乱丢垃圾的现象。孩子们踊跃参加“校服转转”和“易书俱乐部”活动,养成了循环再用、节能减排的好习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师生一起营建着美丽的生态校园生活。
社区生态风尚我引领
“欢笑带走,爱心留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欢迎光临二(7)‘吧’”……走进培正小学的操场,只见人头攒动,彩球飘舞。这里既有广府庙会式的摊位,也有喜庆洋洋的小档口,童稚悦耳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是培正小学“学雷锋建生态文明 齐行动促垃圾减排”——“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纪念日系列活动的现场。
当天的活动包括垃圾分类成果展示和爱心义卖等,并邀请了家长和社区人士参加。启动大会上,广东省科普艺术团45名年迈的文艺志愿者进行了“颂雷锋讲环保、垃圾分类我最棒”优秀节目展演,为培正学子鼓劲。活动中,孩子们展示了丰富的行动成果,有寒假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成果、垃圾分类示范家庭表彰、善正志愿团小分队进社区志愿服务回顾等;孩子们还向花都区红棉小学师生代表赠送了书籍。在“爱心义卖驿站”,孩子们回收有用资源义卖筹得善款约合人民币49065.9元,全部捐给了广东省红领巾基金。这样的活动既培育了孩子们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更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和推广垃圾分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而这只是培正争取家庭和社区支持,推广垃圾分类,引领生态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学校以垃圾分类活动为契机,争取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引领了社会良好风尚。例如,中国民间节日较多,而民间庆祝节日最易产生不合理消费和浪费资源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学校提出,践行绿色生活从节日开始,并开展了“节日垃圾减量”亲子行动,逐渐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最喜爱的品牌活动。
每年中秋节,学校都会举行“中秋节月饼盒再用创意设计比赛”;教师节则倡导大家齐过“绿色教师节”,主张学生不花钱,利用废旧物亲手制作礼物送给老师。孩子们或用塑料瓶罐制作花束,或用废旧卡纸制作心意卡,活用旧报纸折叠千纸鹤……孩子们赋予“垃圾”精彩创意和拳拳心意。去年春节,学校开展了“利是封再用,美化家居作品创作比赛”,并在四至六年级开展了“盆栽年桔分类回收”综合实践活动。据统计,共有843个家庭参加了活动,合计减少垃圾排放约11.5吨。开学前,学校动员全校同学回收家庭打算弃置的花盆和观赏年花,共有177个同学捐献了186盆花卉盆栽植物和55个花盆,学校将其全都循环再用。孩子们看到自己践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行动成果,真切体验到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再用的过程,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如今,培正人的垃圾分类已经习惯成自然。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积极发动“合理消费、源头减排”活动,号召家长、社区一起践行垃圾分类,共创生态家园。例如,学生倡议家长尝试网上拜祭,或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拜祭品,减少过量购买节日用品;五一假期,孩子们积极开展“节日垃圾减量亲子行动”,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绿色假期: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可回收物能卖就拿去卖,做到循环利用;选购简单包装的节日礼品或环保礼品;外出餐饮注意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外出旅游不随地丢垃圾,自觉按垃圾分类指引投放等。从源头减少垃圾排放,控制过度购物,引领社会合理消费、节能减量的良好风尚。《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及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纷纷报道了学校的垃圾分类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联动共建生态家园
学校深知,推广垃圾分类,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生态环境的营建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为此,学校积极争取兄弟学校、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以形式多样的联合行动,推广垃圾分类,共同营建生态家园。
生态文明齐来建,保护环境新风尚。垃圾分类要科学,垃圾减量靠大家。
废纸塑料不能丢,集中回收再利用。爱惜粮食不浪费,厨余垃圾要减少。
有害垃圾不乱丢,白色污染要抵制。杜绝浪费好习惯,节约水电和纸张。
距离不远用脚走,减少机动车污染。绿色植物多种植,低碳生活真幸福。
珍惜资源广宣传,合理消费品德好。环境友好型校园,节能减排创新章。
这是由学校生态委员会发动师生家长共同制定的《东山培正小学生态规章》。学校将垃圾分类项目融入发展计划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活动,并以规章为指引,不断创新环境教育宣传思路,推广垃圾分类。例如,学校通过同学会向各地培正学校发起倡议,以“培正联盟”带动跨地区多校行动。各地培正学校代表相约齐赴白云山云溪生态公园,举行了“培正同门学校环保互动协会”成立仪式,启动“节能减排,培正行动”,推动跨地区的节能减排学校行动。
学校邀请香港培正小学校监、香港公开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环境与应用科学课程主任、“香港绿色力量”会长何建宗教授,为学校与西关培正近三百多名师生作了题为《地球好管家,蓝天碧水在我手中》的讲座。同时,学校组织党团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及学生一百多人奔赴梧州培正学校,开展“善正童心,放飞绿色梦想”环保交流活动。师生为梧州培正学校捐赠了3860套旧校服,3981本图书,并用学生拍卖旧玩具和生活用品筹得的资金,为他们建起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学平台,更为梧州培正师生带去了废物回收处理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项目的实施与推广,使学校、家庭、社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合作与互动。家长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更身体力行实施垃圾分类。学校则派发家庭学习资料,为家长配合老师进行实践活动给予具体指引。同时,学校与多个社区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基地。
今天的培正,生态文明已成为常态教育内容,更成为培正人的常态行为。2014年,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授予培正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培正人将秉持“至善至正”的精神,不断践行生态文明。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小公民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争当文明小公民06-05
公民教育小故事09-13
守法小公民手抄报07-14
做文明小公民主题班会06-13
《争做“五好”小公民》主题班会12-08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09-07
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09-26
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秘籍周记01-23
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守法小公民09-13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主题班会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