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精选6篇)
【拼音全码】LiuSuanQingLvBiGeLeiPian(TaiJia)
【主要成份】硫酸氯吡格雷。其化学名为:S(+)-2-(2-氯苯基)-2-(4,5,6,7-四氢噻吩[3,2-c]并吡啶-5)乙酸甲酯硫酸氢盐。
分子式:C16H16ClNO6S2
分子量:419.90
【性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疾病。
【规格型号】25mg*10s
【用法用量】口服,可与食物同服也可单独服用。每日一次,每次二片。
【不良反应】1、偶见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皮疹,皮肤粘膜出血。2、罕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禁忌】1.对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成分过敏者禁用。2.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者(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等)禁用。
【注意事项】1.使用的病人需手术时应告知外科医生;2.肝脏损伤、有出血倾向患者慎用;3.由于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没有足够的临床研究,对妊娠妇女只有在必须应用时才可应用。动物研究可进入乳汁,所以应以用药对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停止哺乳还是停药;4.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时不需调整剂量;5.儿科使用:尚没有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资料;6.如急需逆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的药理作用可进行血小板输注。
【儿童用药】尚没有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资料。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时不需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由于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没有足够的临床研究,对妊娠妇女只有在必须应用时才可应用。动物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可进入乳汁,所以应以用药对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停止哺乳还是停药。
【药物相互作用】1、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增加阿斯匹林对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长期合并用药的安全性无进一步的研究资料。2、肝素:健康志愿者研究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与肝素无相互作用。但合并用药时应小心。3、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和萘普生,胃肠潜血损失增加,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与NSAIDs合用时应小心。4、法华令:无合并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药物过量】可能会引起出血时间的延长以及出血并发症。如急需逆转泰嘉的药理作用可进行血小板输注。
【药理毒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随后抑制激活ADP与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也可抑制非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不影响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通过不可逆地改变血小板ADP受体,使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
【药代动力学】1、据国外资料报道,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口服易吸收,氯吡格雷在肝脏被广泛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羧酸衍生物(占85%),该代谢物没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原药的血浆浓度很低。服药后约1小时,主要代谢物羧酸衍生物达血浆峰浓度,其清除半衰期约8小时。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及代谢物50%由尿排泄,46%由粪便排泄。
【贮藏】避光,密封。
【包装】塑料瓶包装,每瓶10片。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542
【生产企业】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溶出曲线,f2相似因子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新一代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其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市售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Plavix) , 由法国赛诺菲公司于1986年研制成功, 原料药为Ⅱ晶型。考虑到专利保护及原料药热力学稳定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文章选用Ⅰ晶型硫酸氢氯吡格雷为原料药, 以市售片Plavix为参比制剂, 制备出与Plavix有相同释药速率和稳定性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1 材料
ZRS-8G型智能溶出仪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ZRS-8G智能溶出仪;PHS-3C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Adventurer电子分析天平AR1140 (上海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规格:75mg以氯吡格雷计) 自制;波立维 (规格:75mg以氯吡格雷计) , 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移取1.0mg/ml的储备液1.25ml、2.5ml、5.0ml、10.0ml、20.0ml置于200ml容量瓶中, 溶出介质定容, 得到浓度分别是7.25μg/ml、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的系列标准溶液, 分别测定吸光度。以硫酸氢氯吡格雷浓度C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 进行线性回归, 回归方程为:A=0.0192C-0.0314R=0.9998。结果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7.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精密度
精密称取硫酸氢氯吡格雷适量, 甲醇溶解后, p H2.0盐酸缓冲液稀释成氯吡格雷浓度约为25μg/ml对照溶液。连续进样6次, 测定吸光度, 计算RSD, 结果表明, RSD为0.89%, 符合方法学要求, 系统精密度良好。
2.3 方法回收率
分别精密量取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品储备液 (氯吡格雷浓度约为1mg/ml) 2.0ml、2.5ml、3.0ml于100ml量瓶中, 加入空白辅料, 溶出介质, 摇匀后过滤, 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照品储备液 (氯吡格雷浓度约为1mg/ml) 2.5ml至100ml量瓶中, 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 得每1ml中约含氯吡格雷25μ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溶液按照分光光度法测定, 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表明, 平均回收率为99.81, RSD%为1.90。该方法回收率较高, 能够准确测定溶出度的样品浓度。
2.4 方法稳定性
将氯吡格雷浓度为25μg/ml的溶液对照品分别在0、2、4、6、8、10、12h时取样测定吸光度A, 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 供试品溶液12h内稳定性良好。
2.5 溶出度测定方法
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C第二法溶出测定法中有关硫酸氢氯吡格雷溶出的测定方法, 采用桨法装置, 以1000mlp H2.0盐酸缓冲溶液作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50rpm, 分别在5、10、20、30、45、60min取出溶出杯中的溶液各10ml (同时补加等量新鲜同温的溶出介质) , 过滤, 测定吸光度;另取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适量, 加入甲醇20ml溶解, 加入p H2.0盐酸缓冲溶液配置成浓度为25μg/ml的对照溶液, 同法测定, 采用外标法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2]。
2.6 释放度数据的统计分析
文章采用FDA推荐的相似因子法评价溶出度[3], 以确定仿制品与对照药品的溶出差异性。其公式如下[4]:
其中Rt和Tt分别为参比制剂和实验制剂在t时间的累计释放百分率, n是取样点数。相似因子f2值趋近于100, 说明曲线的相似性越好。一般f2值大于50, 就可以判断参比制剂和自制制剂释放行为相似。
3 市售与自制在不同p H溶出介质下的溶出曲线对比图
为进一步考察自制片体外溶出与市售片Plavix的差异性, 文章采用“2.8”溶出度测定方法项下内容, 分别考察了市售Plavix与自制样品在p H1.0盐酸溶液、p H2.0盐酸缓冲液、p H4.5醋酸缓冲液、p H6.8磷酸缓冲液和蒸馏水的体外释放情况, 分别测定自制片与市售片Plavix的溶出曲线。
结果表明, 自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市售片在p H1.0盐酸溶液、p H2.0盐酸缓冲液、p H4.5醋酸缓冲液、p H6.8磷酸缓冲液和蒸馏水中相似因子分别为63, 69, 81, 77, 64。
4 结束语
结果表明, 在p H1.0与p H2.0盐酸缓冲液下释放度相似因子均大于50;由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碱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差, 因此市售片和自制片在p H4.5、p H6.8和水中并不能完全溶出。通过在p H1.0和p H2.0盐酸缓冲液中的自制片与市售片释放行为比较可以看出, 自制片与市售片体外释放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朱海彦, 孙杰, 张曼红.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进展[J].齐鲁药事, 2010, 29 (11) :674-676.
[2]WS1- (X-475) -2003Z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47册.
[3]2011药典征求意见稿.氯吡格雷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组:60例, 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其中男性48例, 女性12例, 年龄在49~72岁之间, 平均年龄 (62.2±4.3) 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3h, 最长2d, 平均1.2d。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 耳鸣, 恶心, 呕吐, 吞咽困难, 吐字不清, 半身不遂等症状。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家属及本人沟通, 于入院前1周内未服用过对血黏度、血凝、纤溶、血小板功能变化产生影响的药物。
对照组:选取同时期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56例作为对照组, 男性44例, 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45~69岁, 平均年龄 (60.0±5.1) 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个组别所有患者于入院时进行血液相关指标测定, 包括GMP140、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给患者口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50mg, 1次/d, 连续服用2周后, 再行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检测。GMP140指标采用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HT-2血液流变仪进行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TYXN-91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标准差表示, t检验, 当P<0.05时认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在GMP140、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四项指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患者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2周后, 其各项指标有明显下降, 但仍高于健康人。所有数据经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 1例患者出现上腹轻微疼痛者, 但经心理调节未影响用药过程, 判断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脑梗死与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的活化与聚集, 是血栓形成的基础,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动因, 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直接诱因之一。通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破裂以后, 血管内皮下的胶原组织被暴露出来, 当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增多并开始感染各组织时, 血小板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逐渐黏附在斑块破裂位置, 同时发生活化反应, 释放出大量的凝血酶、二磷酸腺苷 (ADP) 、以及血栓索A2 (TXA2) 等, 引起血小板的聚集, 当聚集达到一定限度, 便产生了血栓[2]。在血栓栓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因缺血引起的脑组织迟发性损伤、急性脑梗死等, 都有血小板的活化参与[3]。所以,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急性脑梗死, 抗血小板是一个重要的施治环节。
3.2 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
“泰嘉”是对国产氯吡格雷的通称, 而进口氯吡格雷被称为“波立维”。二者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 但在推荐的临床使用剂量以及剂型方面有所不同。对于这两种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研究, 已经有一些医学者身先士卒。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雷鸣, 刘志辉等[4]的研究表明, 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治疗都呈现安全性, 且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不会增加MACE的发生率, 也不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机理在于:它通过自身的活化代谢产物, 具有与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产生结合的能力, 且这种结合是具有选择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结合后能够有效阻止ADP对于腺苷酸环化酶起到的抑制作用, 从而完成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研究, 发现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的作用, 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当然, 通过联合治疗方法从不同药物对血小板活化产生抑制的不同机理作用出发, 在治疗上也会产生不错的疗效。临床还有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或阿司匹林等方法[1,4]来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 但是各种方法的具体疗效比较, 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春平.奥扎格雷纳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09, 1 (5) :7-8.
[2]郑春梅, 杨秀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23) :2904-2905.
[3]Fatahzadeh M, Glick M.Stroke:epidemiology, classification, risk factors, complication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edical and dental management[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6, 102 (2) :180-19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1月发病在24h内就诊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 发病在24h以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 经头颅CT证实并排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出血性梗死、有出血性疾病史等。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22例, 女10例;年龄42~76岁, 中位年龄56.2岁。对照组男23例, 女9例;年龄44~78岁, 中位年龄58.4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参照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制定的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 发病72h内病情进行性加重, 意识水平、肢体肌力或眼球运动降低≥2分, 和 (或) 语言功能降低≥3分。均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病史;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 (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纤维蛋白原 (Fib) 含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均正常。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加重后予硫酸氢氯吡格雷 (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300mg口服, 随后75mg口服, 每天1次, 连用2周。同时应用阿司匹林、他汀、依达拉奉及对症治疗等。对照组仅用阿司匹林、他汀、依达拉奉及对症治疗等。经过2周后, 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 (高切) 、全血黏度 (低切) 、C反应蛋白及标准化卒中护理观察量表 (SNOBS) 评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5年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S) 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1) 基本痊愈:NDS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级; (2) 显著进步:NDS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 (3) 进步:NDS减少18%~45%, 病残程度恢复1级; (4) 无变化:NDS无变化或减少或增加<17%, 病残程度无恢复或加重; (5) 恶化NDS增加>18%; (6) 死亡。有效率= (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数例×100%。显效率= (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总例数×100%。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4d检测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胆固醇等指标, 治疗过程中病情有恶化者立即复查头颅CT。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14d后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2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4d后2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黏度 (高切) 、全血黏度 (低切) 、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3 SNOBS评分
2组治疗前SNO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4d后2组SNO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皮下瘀斑1例, 治疗组出现1例梗死部位少量渗血, 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发病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 但呈渐进性加重, 在发病24~72h内逐渐加重或阶梯式加重, 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6%~43%, 虽经医疗干预仍难以扼制病情进展, 其预后较差。
阿司匹林可明显减少脑梗死患者早期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奠定了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基石[3~7]。因此, 国内外所有指南一致推荐对于非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应在发病后48h内尽早使用阿司匹林;尽管阿司匹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奠基石地位, 但其净效益并不理想, 同时少数患者可因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而无法使用阿司匹林, 部分患者出现了阿司匹林抵抗, 因此欧美指南开始推荐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缓释剂、硫酸氢氯吡格雷作为起始治疗。CAPRIE研究显示ADP受体拮抗剂硫酸氢氯吡格雷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的效益优于阿司匹林[8]。目前,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改善近、远期预后已经具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9]。为进一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了一系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 2009年发表的FASTER预研究提示早期联合用药较单用阿司匹林有减少小卒中/TIA复发的趋势。基于此小样本预研究, 加拿大2010年更新的指南给出了对小卒中/TIA而且出血风险不高的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1个月可能优于阿司匹林单用的新推荐, 但其推荐和证据级别均较低 (Ⅱb类推荐;C级证据) 。
硫酸氢氯吡格雷可选择性的抑制ADP与它的受体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黏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 对血小板ADP受体的作用是不可逆的, 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d, 需要7d才能达到对血小板聚集的最大抑制 (约70%) , 而负荷量 (300mg) 在3h内即可达到对血小板聚集的最大抑制 (约80%) [10,11]。研究显示, 负荷剂量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达峰时间有关。在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中应用超负荷剂量可以具有更佳的临床结果[12]。由于硫酸氢氯吡格雷随负荷剂量增加, 具有更短时间的抑制血小板聚集高峰, 因此应使用首剂负荷量, 对于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血栓进展, 从而减少急性脑梗死致残具有重要意义[13~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予以确诊,且均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胃溃疡、重要器官衰竭、恶性肿瘤以及具有药物过敏史患者。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5例。甲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4.8±5.8)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5.0±3.1)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乙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5.3±6.6)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病程(5.0±2.7)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临床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应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等。甲组45例患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具体方法: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5),1次/d,75 mg/次,持续治疗2周。乙组45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具体方法: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次/d,100 mg/次,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凝血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功能提高2级,心脏射血分数(EF)增加>45%,无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结果无异常;好转:患者心功能有所提高,EF增加40%~45%,心绞痛次数明显降低,心电图基本无异常;无效:患者心功能未见提高,EF增加<40%,心绞痛次数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甲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1.6±1.6)、(12.6±1.6)s和(33.2±1.3)、(41.6±1.5)s,乙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1.7±1.5)、(11.8±1.7)s和(33.5±1.5)、(37.5±1.6)s。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均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28.388,P<0.05);乙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5,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甲组患者显效30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乙组患者显效22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6%;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乙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6例,头晕2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见表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乙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注:与乙组比较,aP<0.05
注:与乙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内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中老年群体较为多发,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疾病使得严重心肌供血不足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患者死亡[4,5,6,7,8]。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肌梗死,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9,10,11,12]。
阿司匹林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对环氧化酶作用具有抑制效果,能够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数目,而实现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等效果,属于一级预防类药物[13]。但是该药物会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L2产生抑制,会减少肾血流量,加大水钠潴留的发生几率,可能促发心力衰竭。同时其还会引发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反应,从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4]。硫酸氢氯吡格雷属于一种噻吩并吡啶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通过对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结合产生抑制,能够对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予以中断,以此抑制血小板集聚,并且不会影响前列环素I2的合成,治疗安全性较高[15,16,17,18,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均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28.388,P<0.05);乙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5,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乙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甲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1例,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乙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6例,头晕2例,出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直接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如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补体及其他炎症前介质均参与其中。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与抗炎的双重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为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其抗炎作用鲜见报道[2,3]。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硫酸氢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湖南省怀化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均符合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ACC/AHA)制订的ACS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慢性结缔组织疾病、免疫性疾病和急性感染者;(2)非冠状动脉血栓疾病者;(3)近1个月内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或实施过手术者;(4)不合作者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共纳入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61.0±10.5)岁;病程1 h~20年,平均(5.5±2.2)年;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10.8)岁;病程3 h~18年,平均(5.4±2.3)年;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类型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照2007年ACC/AHA关于ACS的治疗指南[4]给予冠心病2级常规治疗(包括镇静、休息、改善心肌供血、控制血压、调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 mg,后100 mg/d,疗程30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加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 mg,而后阿司匹林100 mg/d加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疗程30 d。两组患者中有溶栓指征者以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ivgtt,30 min内输完。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7、30 d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 mL,EDTA抗凝,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N High Sensitivity CRP Reagent进口原装试剂盒购自德国Date Behring公司;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TNF-α,ELISA试剂盒系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严格按规程和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与判断结果,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hs-CRP与TNF-α水平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与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30 d后,hs-CRP与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30 d后,hs-CRP与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30 d后,观察组hs-CRP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ACS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研究表明,ACS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临床与基础研究发现,炎症反应贯穿于AC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目前,血清hs-CRP和TNF-α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炎性标记物之一[5],如hs-CRP不受全血、抗炎药物和激素因素的影响,能与炎症同步变化,被认为是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TNF-α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的级联过程,在ACS患者其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其对ACS易损斑块的识别、预测斑块破裂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6]。基于此,本文选择血清hs-CRP和TNF-α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本组治疗7 d后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在临床实践中,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抗血小板,且同时具有抗炎作用,因此本研究中对照组即选用阿司匹林用于患者治疗。观察组选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该药属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能选择性地阻断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抑制激活ADP与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也可抑制非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且不影响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即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7,8]。硫酸氢氯吡格雷最早于1986年由法国赛诺菲公司研制开发成功,2002年进入我国医疗临床市场,目前上市产品有进口波立维和国产泰嘉两种剂型,被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相比,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疗效强、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临床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回皓升等[9]研究结果显示,负荷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对直接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噻氯匹定。王欢等[10]研究认为,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方面,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硫酸氢氯吡格雷效果优于阿司匹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更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进而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亦具有抗炎作用。综合文献观点,其机制可能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阻断ADP受体,减少了血小板释放更多活性因子,进而抑制了对巨噬细胞的诱导、迁移和增殖作用有关。但是,硫酸氢氯吡格雷是否还通过其他机制产生抗炎作用,还有待后续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可见硫酸氢氯吡格雷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血hs-CRP及TNF-α水平,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和抗炎作用,因而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具有更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Naresh R,Rosemary JP,Amelia SK,et al.The role of echocardiogra-phy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NT-pro-BNP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Med Sci Monit,2007,3(12):547-578.
[2]Cornel JH,Becker RC,Goodman SG,et al.Prior smoking status,clin-ical outcomes,and the comparison of ticagrelor with clopidogrel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Insights from the platelet inhibition and pa-tient outcomes(PLATO)trial[J].Am Heart J,2012,164(3):334-342.
[3]沈宗泉,周亚峰.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24-25.
[4]Gehrie ER,Reynolds HR,Chen AY,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s of women and men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sults from the Can Rapi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Suppress Adverse Outcomes with Early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AHA Guidelines(CRUSADE)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J].Am Heart J,2009,158(4):688-694.
[5]张明吉,何建彤,张桐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妊娠相关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6):423-426.
[6]Mora S,Rifai N,Buring JE,et al.Additive value of immunoassay-mea-sured fibrinogen and high-sensit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pre-dicting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J].Circulation,2006,114(5):381-385.
[7]周海棠,宋建平.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活化的干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15-17.
[8]柳要伟,张德明,高立,等.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临床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3):185-186.
[9]回皓升,梁高燕.国产氯吡格雷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96-98.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推荐阅读:
硫酸庆大霉素片说明书12-11
《格雷佛游记》读书笔记四年级11-10
《格雷佛游记》读书笔记300字五年级07-05
硫酸泄漏处理预案06-10
高一化学浓硫酸教案07-20
硫酸运输泄漏事故总结07-28
聚合硫酸铝铁市场分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