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精选9篇)

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 篇1

【摘要】中医药学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有效的防治原则。《黄帝黄帝内经》中先民们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养生防病谋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进入小康。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意识及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医药以其先进朴素的中医系统理论及丰富易得无毒无害纯天然的各种中药资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追捧。

【关键词】中医药 预防保健

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保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先河,历朝历代的众多医、佛、道家亦对养生之道作过深刻而详细的发掘与论述,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养生理论。再结合丰富的中药资源,使中医养生保健更显得朴素而神秘。养生一词,最初出自《管子》,表达的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健康及长寿是人们一贯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故此养生保健文化才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养生的理念遍布全世界[1]。中医药养生荟萃了我国人民经年积累的多种防病健身的方法,综合了儒、道、佛与诸子百家的精华,堪称我国之瑰宝。中医药养生学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现代养生的潮流趋势、体显了绿色保健的养生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种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而滋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亚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成为危害广大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2]。同时,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亦引起了严重的医疗危机,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我国最为热点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养生保健充满空前的热情。我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作如下的总结: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

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3]。气血精*的调理养生保健理念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气,为不断运动着的对人体行使充养功能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灵枢?决气》中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是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人体的五脏六腑、皮毛、经骨等一切组织,若没有血的滋养,所有的生理功能将不能正常进行[4]。《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说明了人体的本源是起始于精;液为人体所有正常水液之总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维持皆与其有关,它分遍布于脏腑组织中,出入于经脉,环流于全身,与血液一起承担这濡养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气血精*的充盈和正常疏布,其中一种物质出现虚实不平衡都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5]。整体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养生即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干预,人们应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是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统一调和,使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统一体,使人体形成天人合一、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医整体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①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相处。天人合一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春夏季以养阳为主,秋冬季节以养阴为主、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阴阳平衡,顺时起居,夏秋晚睡早起,冬春早睡晚起等[6]。②形神整体观:中医认为形和神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基础。形神共养是中医形神整体养生观的主要方法,具体阐述有调畅情志、形神共养、保养真气等。③人身整体观: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是围绕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的。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十二脏腑还通过经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调脏腑功能是养生的中药内容。辩证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辨证养生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神共养、正要制邪。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形和神互相依存,不能独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正气为人体之根本,可以外避邪气入侵。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正要制邪,疾病即无法发声。《灵枢?剌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正邪关系在养生中的应用。辨证养生原则总体上是体现厉害关系相互转变的思想。小结

养生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中医药正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其实践基础是先民们经过长达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积累总结出的养生经验。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2] 董永刚.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2.[3]王前.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58.

[4]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5]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 篇2

1 中医养生与保健的关系

1.1 衰老及背后的缘由

从摇篮到坟墓, 人会经历成长、繁盛、衰老等过程, 这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规律。划定老的标准从古至今都有很多说法, 有“年过五十以为老”的说法, 也有“年过七十方为老”的记载[1]。追究“老”这一背后的原因, 除了先天遗传给予不同个体不同的身体特质和寿命差异, 后天的诸多因素对人的生老病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文中有“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2], 与今人相比较, 其后一句其实就是在对“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一寿命特征的完美阐述。不注重调养, 作息无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导致提前衰老。而当今人们在时常面临着各种压力、环境恶化、情绪脆弱等, 生活无规律方面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 要求对中医养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病因及病机

人体五脏六腑等各种器官的衰退会造成阴阳失调、气血不足,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所以五脏六腑的虚弱与衰退是造成人衰老的根本原因。这在许多医学论述中都可以证实。肾气盛利于延长寿命, 反之则减短寿命。老年人最易出现肾气亏虚, 常见表现为耳聋耳鸣、阳事不举、月经早停、夜尿频多、腰酸背痛等。脾胃衰退是内脏功能衰退的关键, 与此有关的常见病理包括食后作胀、便秘腹泻、木讷呆板、消黄瘦弱等[3]。另外, 衰老的诱因还与情志失调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有关。过度的思虑会加快人的衰老, 当今老年人的心理情绪方面普遍不佳, 而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都不同于年轻人, 血管老化在中医学中主要表现为血瘀气滞。同时, 呼吸系统特别是肺的衰老与老年人所困扰的气短、气喘、咳嗽等密切相关。

2 中医养生之道

2.1 非药物调理法

2.1.1 利用运动调理

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体内血液循环, 疏通筋骨, 因此应坚持每天早晚运动。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主要包括太极、健身操、气功、散步、慢跑等相对较柔和的运动。老年人长期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 调和气血, 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2.1.2 善于调节心情

中医养生非常注重老年人的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怡悦、情绪稳定和平和的心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这可以减少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疾病的发生[4]。书法、下棋、旅游、养花等诸如此类的日常活动可以培养生活兴趣, 激发老年人的生活情趣以达到调节心情的目的。

2.1.3 注重饮食方面的调理

老年人更应该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 年寿高的人, 器官非常衰弱和脆弱, 脾胃功能减弱, 更要特别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 食宜清淡, 忌贪食、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性, 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凉胃, 尽量食用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钙、易消化的食物。养成饮茶的好习惯同样也有利于脾胃的调养[5]。

2.1.4 起居调节

老年人养生长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通过对现代老人的调查发现, 长寿的老人都养成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如早睡早起, 保持睡眠充足。过剩的睡眠时间或者睡眠时间不足都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应该每天坚持加强锻炼, 做有氧运动,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或者久立等。相反, 一部分老年人由于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时常受到失眠多梦、尿频等的困扰。为改善这种情况, 建议多吃水果多运动, 少吃辛辣食物, 坚持睡前一杯热牛奶[6]。

2.2 药物调理法

2.2.1 健脾

大多数老年人都脾胃虚弱, 有研究者以SOD和D-木糖排泄试验为指标, 对100名老年人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健康老年人脾虚重于肾虚, 衰老过程中脾虚先于肾虚[7]。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老年人的脾胃之气的衰减主要表现为升发功能的障碍, 因此常常患有因阳气下降导致的纳食不香、腹部胀痛等症状。应加强对脾胃的调养, 比如服用升麻葛根汤合四君子汤加柴胡、苍术、黄芪等。对于便秘者, 可建议多食用葵菜等性质冷的蔬菜。另外, 欲达到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目的, 可服用茯苓、地黄、黄精、天门冬等。食用木瓜、杨梅、山楂、胡萝卜等可以帮助消食。

2.2.2调肾

人到中年, 肾气渐衰, 常伴随着健忘、小便增多、耳聋耳鸣等症状。临床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肾虚表现, 可服用钟乳、仙茅、硫磺等。比如古代蕲州卫张百户, 通过服用鹿茸、附子药, 年过80且一直保持身体健康。不过服药也应因人而异, 切不可盲目跟从, 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而定。

2.2.3 舒肝清肺

人的情志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肝脏的健康。情绪易波动不稳定、低落或者易怒都会导致肝失疏泄。因此需要适当的药物进行调养, 通常建议服用佛手、降香、郁金、包心菜、茼蒿、葱、刀豆、莱菔、生姜汤等。一般人的肺气衰退始于30岁左右, 因此人到中年, 更应该注意对肺气的调养, 忌食用寒凉的食物。感染伤寒后要注意化痰止咳, 通常可服用枇杷、芥菜、竹笋加川贝、白果, 或者饮用润肺汤。

3 讨论

中医养生之道从多个方面对老年人保健进行阐述, 从分析因果到得出解决对策, 提出了一套完备的方法论, 不仅重视在药膳方面的辅助调养, 更强调非药物的调养, 以润养五脏六腑、调节起居、适当运动、舒畅情志等, 使老年人达到气血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之道对我国在老年保健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代医学大家通过前人的不断积累与总结, 不断传承和发展, 对老年保健做出了十分详尽的论述, 也使得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加完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强, 中医养生在老年保健方面将得到更多的实践与应用, 这对中医养生之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 中医养生之道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实用性强且内容博大精深, 它与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其养生与保健的理念与观点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文化在老年保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非常值得借鉴。在利用中医养生之道对老年人的身体进行调养时要因人而异, 采取恰当的疗法, 从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对老年人的饮食、运动、起居等日常生活的正确引导来调补五脏六腑、滋养气血, 实现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的愿望。

摘要: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 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这一群体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对自身养生与保健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中医养生之道与老年保健也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中医养生中的药物辅助调理与非药物调理等方面对老年保健进行系统的论述, 解释中医养生对老年健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养生,老年保健

参考文献

[1]张学梓, 钱秋海, 郑翠娥, 等.中医养生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5-76.

[2]邱友文.从祖国医学养生学探讨老年病的防治.湖北中医杂志, 1985, 7 (1) :47-49.

[3]金戈.朱丹溪对老年养生理论的贡献.甘肃中医, 2000, 13 (5) :2-3.

[4]马红磊.“活血化瘀”法在老年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探讨.医学信息, 1994, 8 (5) :17-18.

[5]靖玉仲.古代养生长寿术对老年前期及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气功与科学, 1992, 11 (2) :14-16.

[6]郑蔚, 段秋花, 王风, 等.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老年人出院后康复训练.河南医药信息, 2002, 10 (3) :3.

书法养生与中医养生 篇3

历代书家倾毕生之精力孜孜以求的是,把自己对世间万物万事的感悟,通过自己的笔墨,在作品中展示出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凝聚书家心血的不朽作品可以流芳百世。医家追求的是凭籍自己的智慧及治病技巧。还病人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通过各种方法(体育锻炼、饮食调适、音乐等)达到养生目的。书家追求“书”的生命,医家追求“人”的生命。如果我们从阴阳、神、天人合一这条主线出发,便能找到书法与中医养生的内在联系。

认识生命一阴阳

《周易·系辞上》日“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和总结。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蔡邕《九势》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把书法中蕴藏的勃勃生机,归之于阴阳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把生命的源泉属于阴阳,把人体生老病死的一切变化责之于阴阳。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治病、养生的机理是以各种手段,改变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阴阳失调现象,追求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书家则是通过墨色、线条、结体的变化,使其有机组合,创造出如项穆《书法雅言·知识》中提出的“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宣尼德性,气质浑然,中和气象”对立统一、协调一致的艺术境界,若失之偏颇。犹人之阴阳失调,字即病矣。太肥则形浊,太瘦则形枯,太藏则体不精神,太露则意不持重,如是则无善可言。

中医学把阴阳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三个方面:阴阳对立、阴阳互根以及阴阳转化。以一年四季为例,夏属阳,冬属阴,这是阴阳对立:无夏即无冬,无冬即无夏,这是阴阳互根;一年的寒冬到了极点,第二年的阳气就复苏了,这是阴阳转化。但这有一个过程。即冬之后是春,不能马上转入夏;夏之后是秋,也不能马上转入冬,因此,把春称为阳中之阴,把秋称作阴中之阳。这是自然界阴阳转化的规律。这种观点,对于指导书法创作很重要。邱振中先生认为:“狂草中字结构有极大自由,但一位书法家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均衡、稳定、美观等原则的习惯把握方式,《肚痛帖》、《冠军帖》等作品即为例证。”又指出:“张旭的作品中,疏密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换句话说,由疏至密,或由密至疏,都有个过渡阶段。”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的例子。《肚痛帖》中从“肚痛”到“不可”这样突兀的变化只是个特例,即阴阳对立。如整幅作品是协调的,局部地区呈现阴阳对立的态势,可以增强震撼效果。“黄庭坚草书中有一种不易觉察的宽博,他常常压缩字结构的某一部分而使另一些空间显得特别开阔,同时也就造成了疏密节奏的频繁变化。这是他区别于唐人章法的又一特点。”也是很好处理阴阳关系的范例。

强调对立面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是书家与医家认识生命相通之处的基本点。

追求生命——神

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及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后来指精神,如《苟子·天论》所说的“形具而神生”。我们的先民历来把神视作生命的象征。《淮南子·原道训》说:“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绮石《理虚元鉴》说:“心之所藏者神,神安则气足。”“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劳,气衰则神去。”中医重视的就是这个“神”,神完气足则人健长寿,养生即养神。

与其不同,书家重视的是字的“神”。李世民《指意》谓:“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王僧虔《笔意赞》评论作品优劣重神,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学古人法帖所重者亦是神,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说得很形象:“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有意思的是,为了追求这个

“神”,两者都认为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养生只有日积月累,方能得其功,获其果,浅尝

辄止,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成的。要将无生命的线条赋之以神采,没有“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书谱》)的历炼,也是不

可能的。

书家与医家都把神作为追求书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第一要义。

升华生命——天人相应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探索宇宙运动客观规律的同时,把人与自然联接在一起,研究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于是形成了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它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要保持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就必须适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论第七九》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华佗所创的著名养生术——五禽戏,就是根据自然界五种动物的习性改编而成,并于健身养生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书家们为达到书艺永恒的目的,所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要求作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把宇宙、自然、人生、文化融于一体,从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中,感悟书法真谛。张旭观担夫争道,悟避让之理;怀素赏夏日卷云,使其书波澜壮阔;山谷草书似得舟子逆水荡桨、江山之助,成为千古美谈。“屋漏痕”、“锥刺沙”,已成为启迪书家思路的名言。蔡邕《笔论》说:“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矣。”汲取自然的神情妙意,将物态神情、宇宙精神和自我情感融为一体,并凝聚咸一些富有动感的抽象化、节奏化、韵律化的线条墨迹,这些来自于感性生命的线条墨迹,是感性生命的凝聚形式,具有蕴含生命,显现生命的独特功能。

中医食疗与保健的论文 篇4

食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疗由食养发展而来。食养起源于远古时期,火的使用为食养创造了条件。陶器的发明和酒的出现为食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烹饪的出现直接催生了食养萌芽。食疗是中医的瑰宝,是我们古代医疗实践者们智慧的结晶。食疗在我国的使用和推广少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疗和功能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古代的食疗理法进行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无疑将对现代食疗事业的发展和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以下是一篇中医食疗与保健论文,希望能帮助你进行该方面论文的写作。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总结应用现状。方法:选择2月-2月某院中医科行保健咨询者共计56例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同数量年龄,性别比例相似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行科学化饮食,以此为基础,保健组行中医食疗上述食谱每天食用1次,半年后调查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人数。结果:观察组总不良指标率为7.14%,对照组总不良指标率为26.7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变早期或者痊愈末期,进行辨证施膳,可达到以食疗疾,药攻食补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食疗;中医理论;临床应用

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食物配合药物,以食物之力助药威,实施养生保健。中医食疗可以被称之为一项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有资料显示,被验证为有效的药食秘方约为30万个,中医食疗被医学界誉为“药理学原始资料”其不但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且也为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2月-202月中医科行保健咨询者共计56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区间为21.3-62.4岁,平均年龄为(35.6±1.8)岁。从咨询者体质分型上来讲,详细为:阳虚15例,阴虚13例,痰湿10例,气虚18例。另取同期同数量年龄,性别比例相似的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科学化饮食,以此为基础,保健组行中医食疗,阳虚体质者在日常食谱中增加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为:羊肉,生姜,当归,料酒,食盐,旺火将羊肉焯熟后,放入其余材料,文火慢炖。阴虚体质者加食蜂蜜蒸百合:将蜂蜜和百合拌匀,上屉蒸软,含食,片刻嚼服。痰湿体质者使用冬瓜山药汤:将冬瓜与山药放入锅内文火慢炖,经调味后可食用。气虚者食用山药粥:山药与大米共同烹煮,煮熟即成。

1.3观察标准:上述食谱每天食用1次,半年后调查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人数。

1.4统计学原理: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脂异常者1例,血压异常者3例,无血糖异常情况,总不良指标率为7.14%,对照组血脂异常者8例,血压异常者5例,血糖异常者2例,总不良指标率为26.79%,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中医食疗理论。

(1)食药合一:食药一体观涵盖药食同功,同理和同源。所谓同功,主要指的是食物除了具备营养价值外,也具备药用价值,例如酸性药物或者食品会先进入肝脏,对其发挥相关影响和作用。同源指的是:食物和药物都来自大自然,食物即可果腹,也可治疗疾病,医药是从食物中分化而来,两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药食同理则指的是食疗和药物疗法使用方式相同。

(2)天人相应:《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为有机联系整体,人的一切活动和自然存在密切关联性,大自然的变化对于人的生理病理活动存在相应影响。由此能够看出,人类要有效利用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实施保健。

(3)辨证施膳。中医的诊断方式为:望闻问切。将疾病病因,病机经络变化等最为基础性理论,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全面判断症候种类,结合具体结果,实施相关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将来院咨询者依照体质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其选择合适膳食,半年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指标率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在根本上证明,使用中医膳食,能够全面增强患者体质,降低不良指标率。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为辨证施治,其为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黄帝内经》在对辨证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必须辨别其为阳症还是阴症,表位属表还是属里。疾病的温寒性差异,谨慎施药,进而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药攻食补:药物性味存在偏差,且多具备毒性,作用刚烈,通常用于攻邪。食物性味偏小,无毒副作用。通常用来补气,强壮身体。虽说上文提及“药食一体”但从细节上来讲,两者依然存在差异。所谓邪气,主要指的是一些致病因素,比如,细菌,高温等。正气也被称之为精气。主要指的是人体各种精华物质和机能活动与自我调节能力。

3.2中医食疗的相关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以往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发展,当前人们的主流意识为“崇上绿色,回归自然”,这种观念已经被当前多数国家作为研究重点。使用天然化药物替代化学药品对疾病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了当前医疗保健的一个发展趋势,并在临床治疗中突显出优势。

(1)种类齐全:《本草纲目》记载药物共计1892种,在此其中常用食物或者药物就达到了518种。在该论典内,着重论述了亦药亦食的药膳种类,且内容相当丰富,结合食疗的最终目的,烹调手法。在继承原有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制作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治疗作用来分,主要包含美容,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等。

(2)辨证施食,以食疗疾:食疗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施膳还是配伍,均以中医药学为基础。有学者认为,只有在“三因”制宜为原则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辨证配膳,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食疗效果,进而体现出中医特色。这里所谓的三因制宜,主要指的是结合患者地利,天时,和疾病具体情况,使用适合的治疗方式,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被看做食疗原则。疾病分阴阳虚实寒热,饮食也存在上述特征,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内容加以全面区分,则会家只能怪话只能和病情。张仲景所述《金匮要略》中提出了在辨证施膳过程中强化饮食禁忌的必要性。在进行实际临床治疗的时候,诊治对象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病症特征,饮食治疗法适合发病早期或即将痊愈时,在这些阶段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存在体质偏颇现象,因此在中医理论中,上述时间段为辨证施膳的黄金时间。综上所述,在病变早期或者痊愈末期,进行辨证施膳,可达到以食疗疾,药攻食补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梅,徐桂华,王丹文。中医食疗的理论与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04:69-71.

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 篇5

1.平衡膳食:每日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与用膳者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之间 要达到平衡。

2.膳食调查: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了解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主副食摄入量,利用食物 成分表(或特定的计算机软件 计算出每人每日所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然 后与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

3.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水溶后容易被肠道吸收的无渣膳食。

4.完全胃肠外营养(TPN :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素 的营养支持方法。

5.中医食疗:根据人体不同的体质和中医辨证的病症,选用对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功能的食物,调节人体功能、治疗病症、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

6.保健食品: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 机体机能,不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

7.药膳:是为辅助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加入中药 配制而成的非定型包装的菜肴。

问答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有 10条,适合于 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这 10条内容是: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为生的食物 下面 2题二选一 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1.产品配方必须具有保健功能的科学依据。原料和辅料必须符合食品为生法和相 关的国家法规,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害。

2.保健食品应具有功效成分 /标志性成分的含量及检验方法

3.产品必须经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进行验证食用安全性为目的的动物和 /或人体试 食试验。

4.经动物和 /或人体试食试验的保健功能试验, 证明具有, 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并按其功能提出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

5.产品必须经过为生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提供产品为生学指标和保质期内变化 情况。

6.产品必须具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完整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不得从中扩大未 经审批的保健功能;不得宣传或暗示疗效。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

根据 SFDA 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申请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产品研发报告、产品配 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功效成分 /标 志性成分、含量及检测方法、生产工艺简图、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直接 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

有检测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包括: 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动物试验和 /或人体试食试验报告、功效成分 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等。

第十一章有 2题简答题 是关于疾病治疗原则的 至于是哪 2个疾病,我也不知 道 只好大家都准备一下了

计算

1.氮平衡(NB 的计算 =N入 — N 出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g /6.25 — 【 24小时尿尿素氮(g +3~3.5】 关键:求出摄入的氮的含量和排除的氮的含量,可以不必拘泥于此公式

举例: 输入 9.12%氨基酸溶液 1000ml , 含有效氮量 13.13g , 24小时尿量为 1800ml,UUN 为 440mg/dl。求氮平衡。

UUN=440×18=7.92g 则:NB=13.13—(7.92+3 =+2.12(g 【 UUN :24小时尿尿素含量】

2.计算一个糖尿病患者一天所需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然后再 根据此编制食谱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05 然后根据病人的实际工作性质计算出每天所需总能量

正常休息者(25~30kcal/kg 轻体力或脑力劳动者(30~35kcal/kg 中度体力 劳动者(35~40kcal/kg 重体力劳动者(40kcal /kg 糖尿病患者应在正常人情 况下减去 5kcal /kg 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每克产热 4kcal ,脂肪每克产热 9kcal ,设计膳食时,先计 算碳水化合物量,再计算蛋白质含量,最后用炒菜油补足脂肪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按占总能量的 60%计算。蛋白质,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 1克。

举例: 男性 52岁, 升高 1.66m , 体重 64kg , 轻体力劳动者, 经计算其标准体重为 61kg。解答: 每日所需总能量为 61×30=1830kcal 【轻体力劳动者 30~35kcal】 碳水化合物:1830×60%=1098kcal, 1098÷4=274.5g 蛋白质:61×1=61g 61×4=244kcal 【理由懂的吧】 脂肪:1830—(1098+244 =488kcal, 488÷9=54.2g 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数据编制食谱,这个是重点

脂肪乳剂优点:1.供能量大;2.溶液等渗,对血管内无损伤,可供外周静脉输注;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提供必需脂肪酸;4.在创伤应激状况下也可全 部被机体利用;5.代谢后不增加呼吸商,因此不增加肺的功能负担;6.脂肪与葡 萄糖合用有更明显的节氮效果。【老师有提到过这个,应该会考】

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篇6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要求,根据《邢台市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机构内现有医师尤其是非中医类别医师

二、培训目的丰富其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方法,推广应用适合邢台地区居民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技术和方法,达到提高基层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工作的效果。

三、培训方法

每月组织一次对基层医疗机构内现有医师尤其是非中医类别医师的集中培训。

四、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培训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体质养生》,《中医“治未病”》,《常见病的中医健康干预》。

2、基本技能的培训

要求了解并逐步掌握中医各种技能操作, 如推拿、拔罐、刮痧、针灸等。

医务科

中医中药与养生保健 篇7

1 现阶段猪场保健存在的问题

1.1 抗生素使用过滥

抗生素使用过滥也是养猪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是相关企业对猪场消费者的产品教育与养猪从业者专业素质弱的综合结果。过滥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是不争事实, 后果较为严重的是用抗生素长期做“保健”使得猪肝脏药物蓄积, 副作用的现象频频出现, 同时严重抑制了免疫器官对疫苗抗原的接受, 猪群疫苗免疫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1.2 功能性产品尚需完善

活菌制剂作为猪群保健品在理论上是非常科学的, 复合活菌制剂在消化道内繁殖后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其代谢产生的菌体维生素和小肽物质可以为免疫器官提供营养物质, 提高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 目前活菌制剂不能广泛使用受限于菌株的活力、复配种类、及对益生元的选择和生产工艺;壳寡糖受生产成本制约在养猪业未能推广;抗菌肽受基因表达的影响在使用效果上有局限性。

1.3 不能与营养良性结合

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猪群获得健康的前提, 给猪群使用保健品若不能和营养物质良性结合效果会大打折扣。

1.4 饲养环境基础差

任何保健技术实施的基础是猪群处于舒适的饲养管理环境中, 不论猪群是亚健康状态还是病态, 舒适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等环境条件是发挥保健措施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 目前猪场用中药产品做保健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与抗生素混配

中药成方与抗生素混配是部分企业推广所谓中药产品的实质, 事实上中药散剂与抗生素混配效果并不太好, 一方面很多抗生素会制约部分中药有效成分, 另一方面中药成方散剂与抗生素混配拌料口服会加大猪体内消化酶的负担, 效果很可能减弱。

2.2 中药单体提取成分的复配

使用中草药单体成分是利用其缓解临床的作用, 如甘草酸、穿心莲内酯、柴胡皂苷、小檗碱、槲皮素等。但是单体成分都具有一定的熔点、沸点、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数, 很容易受到提取工艺、保存环境、载体、肠道环境等影响而作用减弱。

2.3 中药成方粗粉产品

大部分企业都使用和推广中药成方的粗粉, 这类产品加工简单。缺点是猪作为单胃动物体内不分泌纤维素分解酶、木质素分解酶, 不能很好消化吸收致使药效大减, 而大部分中药种类属于药用植物科目, 植物细胞壁一般都很坚硬。

2.4 中药超微粉产品

中药超微粉通常指大于200目细度, 目前只有一小部分企业的中药超微粉能达到300目。中药超微粉产品吸收度非常好, 治疗和保健效果都比较理想。缺点是因产能小、损耗大而造成成本居高, 并且部分中药 (如矿物质、叶芽等) 过于细粉碎影响流散性, 影响在饲料中混合的均匀度。

2.5 保健用药不辩证

猪群常处于健康、亚健康、病态三种机体状态, 而中药方剂产品对机体的调节是在审因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配伍药剂发挥的。很多猪场兽医不能辩证施治, 遇到猪只发病大量投服中药反而损伤机体。

3 猪场用中药制剂做保健的未来趋势

基于中药对比抗生素的优势, 猪场用中药制剂做保健预防疾病是未来养猪业中的主要趋势。

3.1 新炮制方法制作兽用中药制剂

新的途径炮制中药可以获得更优异的药性。例如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等厌氧发酵清热解毒类中药产品, 发酵衍生物质不仅能增加药物的适口性, 还可以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3.2 新工艺制造兽用中药产品

使用新的加工制造工艺, 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从植物细胞壁中释放出来, 药效提高3~5倍。例如给配合好的中药制剂接种纤维素分解酶、木质素分解酶, 在适宜的理化条件下酶解, 药用植物细胞壁可以达到90%以上的破壁率, 药效不仅高于粗粉和超微粉, 而且适口性好, 拌料使用便利、混合均匀。

3.3 配伍方剂的创新

中医养生药膳与食疗全书 篇8

山楂荷叶茶

原料:鲜荷叶150克(或干荷叶50克)、山楂20克。

制法:荷叶(鲜荷叶洗净)剪成小块,与山楂、适量清水下入锅中共同煮水,可依个人口味加少量白糖调味。

用法:代茶饮。

功效:此茶具有消暑消滞、降血脂的功能,高脂血症病人以此作茶长期饮用更为适宜。

何首乌粥

原料:何首乌80克,净大米100克,大枣3枚。

制法:将何首乌置于砂锅中,浓煎取汁。在何首乌汁中加入大米、大枣,同煮粥,用冰糖调味食用。

用法:随意、常食。

功效:适用于高脂血症。

山药玉米糊

原料:玉米粉150克,鲜山药100克。

制法:山药蒸熟,去皮,切成小丁,备用。玉米粉用开水调成糊状,加入准备好的山药丁,煮粥食。

用法:随意食用,宜常食。

功效:适用于血脂过高者服食。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约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肝阴虚、肝阳上亢,或久病之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或肾阳不足。

醋浸花生

原料:陈醋、花生米各适量。

制法:陈醋中倒入花生米,浸泡几日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20粒,早、晚各服食10粒。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

桃仁粥

原料:桃仁20克,净大米50克。

制法:桃仁去皮尖,研碎,与洗净的大米一同加适量清水煮粥食。

用法:早、晚各1次,空腹食用。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但孕妇不宜食用。

西瓜决明茶

原料:西瓜皮、草决明各适量。

制法:西瓜皮洗净,与草决明一起加水,煎茶。

用法:日常频饮。

功效:常饮此茶具有降压作用。

夏枯草猪肉汤

原料:夏枯草4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准备好的夏枯草和猪瘦肉一起下锅,加水,文火煲汤,调味食用。

用法:饮汤食肉,每日服2次,连服数日。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篇9

香菜——理气化湿,醒脾,解郁。

瓜菜类

黄瓜——清热解暑,养阴,润燥生津。入脾胃,小肠。

冬瓜——清肺泄热生津。入肺。

南瓜——补脾益气,充肌。入脾胃。

丝瓜——化痰通络,消肿去湿。入脾肺。

苦瓜——泻火解毒,凉血清暑。入心。

瓠瓜——去湿化痰,宽中理气。入肺胃。

茄子——解毒活血,消痈散结。入肝脾。

番茄——养胃生津,和中消食。入心、胃。

辣椒——通阳散表,发汗去寒,除湿开胃。入心、胃。

茎菜类

豆芽——清热生津,疏利三焦。入三焦。

山药——滋阴润脾,益肾补肺。入肺、脾。

竹笋——清热化痰,升清化浊。入肝、胆。

海带——润燥化痰散结。入肺。

花菜——宣肺通经,化痰散结。入肝、肺。

洋葱——化痰散结,杀虫。入心。

土豆——补脾益气。入脾。

白薯——补脾益胃,润肺生津,消痈解毒。入肺、脾。

芋头——滋阴养脾,解毒散结。入脾胃。

藕——生津养胃,去瘀泄浊,凉血实脾。入肺、脾胃。

胡罗卜——养肝阴,补脾气,健胃消食。入肝、脾胃。

萝卜——生津润肺化痰,凉血,下气消食。入肺。

芥菜头——宣肺利气,化痰和胃。入肺、胃。

豆类

黄豆——补脾益肾,去湿消肿。入脾、肾。

绿豆——清热解毒,解暑生津,利水消肿。入心、肝。

豌豆——益气和中,利湿解毒。入肝、脾胃。

豇豆——健脾行气,消积导滞。入脾、小肠经。

扁豆——健脾去湿,解暑,和中止泻。入脾。

蚕豆——健脾补肾涩精,利湿。入脾、肾。

青豆——和中解毒,养胃润燥。入肝、胃。

刀豆——温脾补肾,降逆下气。入脾胃、肾、大肠。

赤豆——健脾去湿,解毒,消痈。入脾胃、大小肠。

菌类

平菇——渗湿,利肠胃。入脾胃。

香菇——温肾养胃,益元气。入胃、肾。

金针菇——滋养胃液,补中润肠。入胃、肠。

木耳——滋肾养阴,凉血润燥。入胃、肾。

银耳——滋阴润肺,益气生津。入肺、胃。

其它类

豆腐——补脾肾,养胃和中,去湿,益精气。

野菜类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痢。入肝、大小肠。

荠菜——清热凉血,利湿通淋,平肝疏风。入肝、胃、膀胱。

红薯叶——清热泻火,疏散积滞。入肺、胃。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入肝、胃。

木耳菜——凉血解毒,滋阴润燥。入肺、肝。

(3).水果类

苹果——补脾生津,消食。入脾胃。

梨子——清肺生津,止渴。入肺、胃。

香蕉——润燥通便。入脾、大肠。

西瓜——解暑生津。入心、胃。

梨瓜——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入肺、胃。

葡萄——生津止渴,宣中,消食,滋阴柔肝补肾。入胃、肝、肾。

橘子、柑、橙——生津,醒脾,和胃,解酒,润肺化痰。

柚子——顺气宽中,生津化痰。入肺、胃。

木瓜——生津和胃,去湿泄浊,通筋除痹。入肝、胃。

草莓——生津止渴,开胃悦脾,活血消瘀。入心、胃。

杨梅——生津止渴,生清化浊,解酒,宣中。入肝、胃。

石榴——生津止渴,杀虫止痢。入肝、大小肠。

椰子——清热养阴,生津利尿止淋。

枇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和胃降逆。入肺、胃。

菠萝——补脾生津,调中和胃。入脾胃。

李子——生津止渴,活血通络。入肝。

桃子——生津养胃,活血通络散结。入心、肝。

柿子——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入肺胃。

芒果——生津开胃,悦脾消食。入脾胃。

龙眼——养营血,补心,安神益智。入心。

荔枝——生津和胃,养心安神,悦肤色。入肝、心。

樱桃——活血消瘀,养颜润色。入心、肝。

甘蔗——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降逆,通淋,通痹。入肺、胃、大小肠。

橄榄——清热生津,解毒,通痹。入肾。

猕猴桃——清热养阴,止渴通淋,通筋骨,除痹。入肝、肾。

荸荠——清热生津,化痰消积。入肺、脾。

(4).水产类

鱼类

鲢鱼——补脾益气,温中暖胃。入脾胃。黑鲢鱼兼入肾,能补肾益精。

草鱼——和中补虚,去风除痹。入脾胃。

鲫鱼——益气温中,扶虚养元,健脾利水。入脾。

乌鱼——养血填精,健脾益气。入脾、肾。

带鱼——补虚劳,益气养血。入脾。

丝丁鱼——滋阴补液,润燥滑肠。入肺、脾胃。

鲶鱼——补虚养脾益胃,利水通乳。入脾、胃。

黄鳝——补虚健脾,强筋骨,通经除痹。入脾胃。

鳗鱼——补虚扶羸,杀虫,养筋骨。入肝、脾。

鲤鱼——健脾利水,补虚养元,下气通乳。入脾胃。

桂鱼——补虚劳,养血,去瘀杀虫。入脾。

黄花鱼——补脾益气。入脾。

泥鳅——清热养脾,利湿解毒。入脾。

银鱼——滋阴润肺,利水。入脾、肺。

贝类

河蚌——清热利尿,消肿。入肺、膀胱。

田螺——清热利湿,消肿散结。入小肠,膀胱。

花蛤——清热利尿,养阴散结。入膀胱。

鲍鱼——清热滋阴,和营润燥,补虚填精。入肝肾、小肠。

干贝——养肝肾,强筋骨,清湿热。入肝肾。

蛏——滋阴泄热,除烦,利湿。入肝、膀胱。

牡蛎——滋阴补血,清热除烦。入肝、小肠。

蜗牛——养血柔筋,消肿散结。入肝、小肠。

甲类

虾——补肝肾,壮阳益气。入肝、肾。

蟹——补肝肾,强筋壮骨,去毒火。入肝、肾、胃。

鳖——滋阴降火,养血,软坚散结。入肝。

龟——养血填精,滋阴潜阳。入肾。

软体类

鱿鱼——补肝胃,收带脉,强筋骨。入肝、胃。

墨鱼——补肝肾,涩精固冲。入肝、肾。

海蛰——补肺润燥,滋阴化痰。入肺、肾。

海参——补肝肾,填精养血润燥。

(5).陆生类

兽类

猪——补虚益气,养血,滋阴,润燥。入胃、肾。

猪心:补心安神。

猪蹄:强筋健骨,通乳。

猪皮:滋阴润燥,养颜润肤。

猪腰子:补肾固精。

猪肚:养胃,补虚,止泻。

猪肝:养肝明目。

猪尾:补肾通督壮阳。

牛——益气养血,强筋,去湿。入肝、胃。

牛髓:补肾填精,滋阴降火。

羊——养血通痹,温养肝肾。入肝肾。

狗——温肝暖肾,去风湿。入肝肾。

驴——补虚劳,益气养血,去风。入肝、脾。

兔——补脾胃,养气血,解热毒。入脾胃、肝。

禽类

鸡——温中益气,补肾益精。入心、肾。

鸭——补脾益气,凉肝泄火。入肝、脾。

鹅——益气补虚,暖胃生津。入脾胃。

鸽——补肾益精,去风解毒。入肾。

麻雀——温肾固精,收涩止遗。入肾。

鹌鹑——补五脏,益气,强筋骨。入肾。

燕窝——补虚劳,养胃阴,润肺和中。入胃、肺。

蛇类——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入肝、心。

两栖类

青蛙——清热解毒,滋阴养胃,利尿消肿。入胃、肾、膀胱。

虫类

蛋类

鸡蛋——清热滋阴,熄风安神。入心脾。

鸭蛋——清热滋阴,补脾益胃。入脾胃。

雀蛋、鹌鹑蛋——温肾固精,安神益智。入心、肾。

(6).副食类

饼 类

——健脾燥湿。入脾胃。

干果类

花生——润肺,降气,补脾。入肺、脾。

核桃——补肾,壮骨,益智,养髓。入肾。

瓜子——润肤,清肺,化痰。入肺。

葵花子——滑肠,利水道,润燥。入小肠,膀胱。

松子——补髓,祛风,燥湿。入肝肾。

莲子——健脾,渗湿。入脾。

大枣——养胃,补营血,和中。入胃。

百合——润肺,养心,健脾。入心、脾、肺。

板栗——补脾,固肾,强筋,止血。

杏仁——润肺,降气,化痰,止咳。入心、肺。

山楂——和中,消食,化积,散瘀。入胃、肝。

糖果类

饴糖——养营,缓急,止痛。入脾胃。

奶酪——滋阴,润燥,养营。入胃。

糕点类——补脾益气,养营。入脾胃。

速食面——健脾燥湿。入脾胃。

(7).调料类

盐——养营,补肾,益精。

油——滋阴,养髓,润肤。入胃肠、肾。

醋——行气,活血,止痛。入胃、肝。

酱——宣中,开胃,行滞。入胃。

糖:

白糖——养营益气。入脾胃。

冰糖——清热,养营,和中。入肺、胃。

红糖——补血,活血,益气。入胃。

胡椒——行气,温中,散结,杀虫,止痛。入肝、胃。

花椒——温中,散寒,发汗,燥湿,杀虫。入肝、胃。

桂皮——温经,通阳,散寒,除痹。入心、肾。

姜——发表,散寒,和中,降逆,除滞。入心、胃。

蒜——温中,解毒,杀虫,消食,化积。入心、脾胃。

葱——解表,通阳。入肺。

蜜——养营,缓急,和中,解毒。入脾胃。

(8).饮料类

水:

井水——滋阴降火,止消渴。

长流水——通经,散结。

雨水——润肺,降逆。

露水——养胃,滋阴,泻火。

泉水——滋阴,生津,解毒。

茶——清热泻火,解毒,宣中,升阳,利尿,化浊,消食,散积,祛风。入三焦、胆、胃。

红茶略温,消食较好。

绿茶偏凉,解毒清热较佳。

咖啡——温中,燥湿,活血,通痹。入肝、胃。

牛奶——滋阴和胃,解毒,润燥。酸奶养胃润肠更佳。

酒——温经,通阳,活血,祛风,止痛。白酒偏温热,米酒可和中,啤酒补中益气,升阳,葡萄酒滋阴,养血。

可乐——宣中,除滞,活血。

药补不如食补

(1).是药三分毒

(2).食补的优点:安全,持久,简便,大众化。

(3).食补原则

辨清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4).食补方简介

食品安全

(1).毒行天下:

化肥——生痰,滞气,瘀阻经脉。

农药——损伤肝肾、脾胃,残毒留于体内引起风痰阻滞经脉。

激素——刺激人体机能过早成熟,伤肾,败胃。

包装——影响食物的天然质、味。

防腐剂——伤胃,伤肝,引起血脉郁滞,严重者致癌。

色素——伤肝,损血,不利经络流通。

香精——伤脾胃元气,损肝,燥热伤阴。

甜味剂——滋生痰湿,不利脏腑经脉流通。

工业毒素——伤肝肾,损人精气,严重者致癌变。

环境污染——空气:损肺气,痹阻心脉。水源:伤脾肾,损骨髓,夭寿。

转基因食品——无直接毒性,然久食能令五脏不和,内生风痰。

(2).绿色时尚:

几个概念: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

解毒食品:白菜,豆腐,绿豆,生姜,米汤,茶叶。

怎样选择地道的食品:

1、色泽自然、明润。

2、质地柔软,易熟易烂。

3、煎煮时泡沫较少。

4、口感滋润,多汁,味道充足。

5、性质不偏,不伤正。

(3).关于忌口:

“发”的概念:指体内脏腑经脉宿有风、痰、湿热等邪气,在某些食物影响下可以加中暴发的情况。

带“发”的食物:雄鸡,鲤鱼(鲢鱼、草鱼、鲫鱼、黄鱼),牛肉,狗肉,猪头肉,黄花菜,虾,韭菜,香菇等。

食品卫生

(1).病从口入

(2).什么样的食物不宜吃

霉变食物(禁)

馊腐食物(禁)

没有检疫的肉食类(禁)

生肉或生鱼(忌)

超过质保期的食物(禁)

看不到原质的深加工食品(慎)

经过不洁净的加工过程或不洁净餐具装盛的食品(忌)

野生动物(忌)

(3).“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饮食之道

(1).三餐有讲究

早餐宜少(清淡,宜消化)

午餐宜饱(为一日之主餐,量须足够)

晚餐宜好(量略少些,但营养宜高)

(2).进食有宜忌

食前:洗手?静心

进食:缓用?细嚼?少言

食后:漱口?慢步?闲娱(品茶、电视、聊天等)

(3).主次莫颠倒

饭宜多,菜宜少

主食多,副食少

蔬菜多,肉食少

三、环境与健康

1.居室环境

(1).材料选择:

木结构——利肝。

砖石结构——利肺。

土结构——利脾胃。

(2).选地原则:清(空气新鲜)、静(无喧杂)、祥(避凶佞)、和(合风水)。

(3).朝向原则:负阴抱阳

(4).五个居住要素:

木:风气流通(避滞)

火:光线明亮(避晦)

土:地气充足(避虚)

金:居高临下(避湿)

水:流水相依(避燥)

(5).居室结构:

五行分布的最佳格局:

南方为大门及空院或阳台

中间为客堂(会客厅)

东、西为左、右厢房(书房或休闲卧室为佳)

北边为厨房、厕所或主卧室

(6).居室布置

阴阳得体:例如书桌宜靠阳台,床宜靠墙角。物件摆放停称,整体色调、布局应和谐。既要风水流通,又须涵神抱气。

宽紧适宜:太紧不利于气机疏畅,太宽则显清寒。

生机培衬:宜栽花种草,或于庭间,或于阳台之上。亦可养鱼、养鸟及猫狗宠物之类,但须注意卫生。

2.自然环境

(1).空气

空气宜清新。

有害的空气:

工业粉尘——毒害肺脏。

陆地灰尘——影响肺功能。

脏浊秽气——影响三焦,及脾胃运化。

烟尘(包括吸烟、燃烧煤、油、炭烟及烹饪油烟)——痹肺生痰。

(2).土壤

土壤宜肥厚。

有缺陷的土质:

土层过薄——作物发育不良,其民肌瘦,脾胃纳差,阴气不足。

土质硬化——作物根系生长受限,气脉运行不通。其人气机不利,经脉不通。

土壤沙化——作物缺乏营养,水分不足。其人体燥,营血不足。

金多土重——作物刚脆缺乏弹性,质硬营养较差。其人肝气躁,筋骨不和,肺气不利。

(3).水质

质宜甘淳。

有缺陷的水质:

水质偏重(重金属含量过高):伤肾,引起牙齿、骨骼发育障碍。

水质偏硬(矿物盐过高):引起钙质等沉积,易致小便不利,经络不通。

水质偏软(矿物元素不足):不利肾气,骨质弱。

水质不洁(微生物过多):不适宜饮用,易致胃肠病。

水质不和(掺入过多人工元素或受工业毒素污染):不利五脏,尤伤肝肾。

水质偏寒(未经煮沸或深层地下水):易致脾胃、三焦虚寒。

(4).气流

气流宜通。

不流通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气机郁滞

易生湿热

引起积滞

多风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易致中风、痹证等发生

影响皮肤滋润

(5).声音

声宜幽静:静则神涵,动则神乱

噪音的危害:

伤神:引起心志散乱,精力不易集中。重则至神精衰弱,颠、狂病等。

伤肝胆:引起情绪波动,气机不调,肝胆气逆。

有益的声音:

各种自然界的声音(风、雨、鸟鸣、水流、虫吟等):安神

优雅的音乐:定志

平和的语声:平气

(6).干湿度

干湿适度

过湿的环境:

影响脾胃:不利脾胃运化,乏力,泄泻,食欲减退等。

引起关节痹证

易生湿疹、溃疡、脚气等皮肤病

过于干燥的环境:

伤皮肤:引起皲裂、皱缩,缺乏光泽。

伤咽喉、鼻:引起干燥、疼痛。

伤肺:引起咳嗽,气逆。

伤肝:引起情绪躁动。

(7).温度

温度宜适中,但须四季分明。

过热的环境:

易上火

伤元气,伤津,损神

伤阴,折寿

易生毒气

过寒的环境:

伤阳气

伤血脉,经络痹塞

伤筋骨,寒痹曲伸不利

(8).风水原则

向阳不向阴:阳多为贵

抱气不塞气:环抱之形

流气不走气:亦须流通

避煞不冲神:避风口、气头、王庙、碑冢等。

3.时间养生

(1).四季养生:

春季:阴气始消,阳气始生。宜:①保暖,防卒寒。②增加活动,舒展筋骨,外出踏青旅游。③早睡早起,经常散步。④饮食略偏酸、甘,食宜新鲜,少进厚味。⑤多喝茶。

夏季:阳气炽盛,阴气薄弱。宜:①注意通风散热,减少活动,防中暑。②亦须防贪凉太过,感受风寒。③晚睡早起,午间休息。④食不宜多,常食新鲜瓜果,蔬菜,也宜适进辛辣热味。⑤多食姜。

秋季:阴气始生,阳气始减。宜:①穿不宜过暖,适当凉爽而不受寒为宜。②适当活动,增加体能。③晚睡晚起。④增加饮食,多食滋润之品,少进辛热。⑤多食水果。

冬季:阴气大盛,阳气内藏。宜:①厚衣防寒,常戴巾、帽、手套、护膝防冻。②减少户外活动。③早睡晚起,午间少休或不休。④增加营养厚味,适时进补。常食辛热食物。⑤适量饮酒,亦可喝咖啡。

(2).一日四时:

早晨:阳气方生。宜散步,轻松活动,或打太极拳,调气等。不宜过累。饮食宜淡,稀粥为好,不宜过饱。晨起可读诵,亦不可过于伤神。

上午:阳气方长。是工作、活动、消耗的主要时间。

中午:阳气方盛。阳极始阴。适作休憩,不宜连续劳作。饮食宜饱,但味不宜厚。

下午:阳气始衰。作些强度稍次的劳动。此时神气易乏,宜减少脑力劳动,增加体力活动。

日暮:阴气方长。宜休闲,漫步,聊天。食可用饱,稍加厚味。

晚上:阴气始盛。此时阳气入阴,人的精神相对活跃,可适当进行些脑力活动,不宜进行体力消耗。但不应熬夜,以免伤阴。另外,入夜不宜过食,饱食而卧,诸病乃生。

子夜:阴极转阳,在此之前,应按时入眠,以利于保养精气。

凌晨:阴气始衰,阳气方萌。此时阳气内伏,所谓“潜龙勿用”,是人的正常睡眠期间。应保持充足的休眠。

4.辐射

(1).概念:在自然环境中或各种电器件的使用过程种产生的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和射线。

(2).种类:

红外线:主要产生热效应,性质属热。对于虚寒的体质,有温通阳气的作用;对于火热体质则不宜。

紫外线:

来源:主要是太阳光,另外一些灯具、视听设备、紫外消毒装置等是其人工来源。

影响:穿透力较短,性质以燥热为主。能助阳热,去阴邪,但过量则导致津液损伤,肌肤干燥,甚则焦灼络脉,引起血络瘀结。

避免过度暴晒,注意皮肤防护。

微波:

来源:各种无线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脑、电视等)。高压线路和电视、电台发射塔附近尤其较强。

影响:扰乱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尤其引起头部经脉不调,损人神气。也能引起经脉异变,不过作用较核辐射要弱。

预防:不要与发射源长期近距离接触。家用电器放置不宜过密集。微波加工的食品,味、质均大有损,不宜食。

核辐射:

两个来源:①地源性辐射:来源于地层的矿石中。另外由于各种核装置的应用,它也存在于X光机、核电站、核武器周围。②宇宙射线:宇宙星系中的核反应会释放出射线进入大气层,但由于大气层的阻挡,一般强度极弱。

影响:性质上属“风”,微量的辐射对物种的生长和变异是有益的。但是过量的辐射容易伤阴,损真精,或导致经脉错乱,形成积块。

预防:①居住地区要远离各种核装置区域。②谨慎使用和进行各种射线穿透性检查和治疗。③居室材料不宜过多使用花岗岩等重型石材。

(3).郑重提醒:

①各种辐射对孕妇尤其有明显影响。

②神经脆弱及肾虚体质者应少接触放射源

③建议食用天麻、首乌、枸杞、菊花、海蛤、红枣、山药之类对抗辐射损伤

5.地域

(1).江南水乡

地貌:地势平坦,河流湖泊众多,物产丰盛。

体质影响:气血丰润,精气充实,但湿气较重,易致经脉不通及脾胃病的发生。另南方上焦不足,下焦有余,情致治病易为常见。

调养:经常活动四肢,调畅气机,导引经脉。

(2).山地陵区

地貌:地势起伏不平,土层较薄,多竹林。

体质影响:体瘦,脾胃较薄弱,亦有多冒寒露而筋骨不通者。

调养:注意调补脾胃,疏通筋骨。

(3).北方平原

地貌:地势开阔平坦,土层厚实,多风,冬季寒冷,夏季燥热。

体质影响:体格较壮实,但多寒则气血内沉,易生痰、瘀、食滞内积及寒痹。

调养:注意宣通脏腑,通达气血。

(4).东北林区

地貌:水多土旺,又多林木,夏季短而冬季严寒。

体质影响:体质较强,气血充实,但肝木太旺,易致气逆及内外风证。

调养:常宜平肝降气,调畅气机。

(5).西北戈壁

地貌:沙地戈壁,水干土燥,风多雨少,极寒极热。

体质影响:肌肉皮肤坚实,五脏气血精气相对不足。

调养:调补脏气,发散腠理。

(6).东南沿海

地貌:多沙多石,土少而不实,夏季闷热,四季多风。

体质影响:脾胃不足,湿热内蕴,气机升降不利,肝肾阴虚。

调养:经常调补脾胃,滋养肝肾,防暑去湿。

(7).北方草原

地貌:水草丰盛,多风酷寒,其人多食牛羊乳酪厚味。

体质影响:骨坚肉满,气血充盛,但多寒实内积。

调养:以泻为补,内通外散。

(8).高山雪地

地貌:山高地陡,多沙石而少植被,气候严寒。

体质影响:骨坚而肉薄,肺气不足,阳气不通。

调养:实脾补肺,温通阳气。

四、生活中的养生

1.避邪:

(1).避风寒:

当天气剧烈变化时

当出入空调房间时

沐浴、饮酒、房事之后

不能露天而卧

注意脐腹周围保暖

婴幼儿及新产妇尤须注意

(2).避瘟疫:

瘟疫流行时,不宜空腹、劳累、房室后接触密集人群区

服用避瘟丹、青草药、或贯众、大青叶等中药,多食野菜和大蒜。

烧艾、熏醋,也可烧熏其他芳香解毒的中草药。

居室保持通风,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

五月初五泡服雄黄酒,并以艾叶熏灸关元、足三里。

瘟疫患者应隔离,死者的尸体应立即焚烧。其居室、用具并宜用石灰、酒精或其他消毒剂消毒。

(3).避寒湿:

不宜冒雾露

淋雨后宜热水温浴

家居潮湿处宜长烧艾叶温熏

衣物、棉被经常晒洗。

沐浴之后要及时擦干。

出汗后要及时换衣。

(4).避虫、毒:

天然樟脑丸可以驱杀大部分爬行虫类。(不宜用人工合成者)

除蚊蝇以天然蚊香为好(没有耐药性,对人体安全)

治蚊虫叮咬可用风油精较好

毒虫蜇伤可用紫金锭,也可破开虫体取其体液涂抹,或用舌下津液涂抹。

毒蛇咬伤应扎缚肢体阻止毒素回流,并用紫金锭、季德胜蛇药等外敷,如无药物也可用冰块外敷减缓症情,内服半边莲、蚤休、白花蛇舌草、垂盆草、扛板归等。无论何种情况须及时送医院处理。如荒野地无医疗条件则宜局部切开伤口吮出毒素为宜。

食物中毒应及时用吐法,可用手指探吐或用盐汤吐。

(5).避秽:

暑天避秽可服用人丹、十滴水。

以风油精微量搽人中及太阳穴、风池。

居室宜常常熏香

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庭院中或阳台上多养花种树

2.家电:

(1).冰箱

冰箱中仍有细菌

定期宜开箱透气

冷冻后食物性质有变

熟食应用保鲜膜包好后冷藏

新鲜叶类蔬菜有助抗菌

绝大多数食物都不宜久藏

(2).空调

空调温差不宜太大

能不用就不用

房间不宜全天封闭

空调房内要防干燥

不宜正对风向直吹

常出入空调房宜多运动出汗

(3).电风扇

注意电风扇也有电磁辐射,不宜靠近

不宜正面直吹,风向移动为佳

提倡柔和自然模式

大热大汗后切忌暴吹

(4).电视

观看距离宜在3-5米左右

不宜长时间观看

安装防辐射装置

电视各种元器件会放出有害物质,房间要通风。

(5).电脑

属高辐射电器

CRT显示器是最主要的辐射源,建议购买有TCO认证产品,并加罩保护频。

液晶显示器较为安全,但同样存在辐射(微波段)。

机箱宜封闭,防止辐射扩散。

不宜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容易伤肝阴,损目、脑等神经丰富的器官。

电脑及与电脑相联系的打印机、扫描仪、UPS等都属于辐射电器,工作时还会散发各种有毒物质,同样要保证房间的气流畅通。

(6).手机

属辐射产品。以微波辐射为主。

接通电话时须离头部30-50厘米远。

不宜长时间通话。

闲置时不宜贴身存放,宜放入包中。

使用耳机并不能减少辐射。耳机本身产生的电磁波也能对脑神经形成干扰。

(7).饮水机

不能用生水混入饮水机中。

饮水机的加热机芯大多为金属制造,其离子对人体有不良作用。

不提倡所谓“人工矿泉水”,它本质上无法达到天然矿泉水的质地。

定期要清洗。

久置的纯净水不能饮用。

塑料容器不是储水的最佳容器。

(8).电话

注意电话机表面经常擦拭,尤其是话筒附近。

公用电话不宜离口唇太近,为细菌的富藏地。

(9).微波炉

为高辐射装置,一定要关好炉门再开通电源。

运转时保持与人30-50厘米距离。

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质、味都有下降,并且对健康有一定影响。

3.日用品:

(1).洗洁精

性质一般偏燥,容易损伤皮肤。

(2).洗发露

大多数性质偏于燥,对油腻和干燥发质均不宜。

干枯的发质宜用首乌类天然洗发剂。

天然洗发露未必天然。

(3).洗衣粉

洗衣粉较肥皂对皮肤刺激更大,引起皮肤干燥。

某些洗衣粉中含水解酶同样会对皮表细胞产生伤害。

含磷的洗衣粉对环境破坏较大。

洗涤时宜荡涤干净,以免残留物被皮肤吸收。

(4).牙膏

仍以天然药物牙膏效果好。

?所谓“加钙”纯属没有必要。

含氟的牙膏未必对人体有利。

(5).化妆品、护肤品

大多数化妆品对皮肤都有或多或少的刺激。

提倡淡妆。

不要迷信各种所谓“因子”的作用。

选用的原则是品牌+天然活性制剂

(6).杀虫剂

不存在无毒的杀虫剂

大多数人工杀虫剂都存在抗药性的问题。

天然除虫菊制品仍然是首选的安全驱虫剂。

杀虫剂的释放密度不宜太高,适当保持气流通畅。

(7).衣被

经常洗晒,勿留浊气。

?以丝制品对人体最好,棉料亦佳。贴身衣物及被子以上述料质为宜。

化纤料质大多偏燥。

(8).眼镜

假性近视不戴眼镜为好

配眼镜度数应以略低于标准值为宜。

眼镜应选择轻质镜片和框架,避免对鼻骨压重刺激。

不提倡使用隐形眼镜,不利于眼部气血流通。

4.旅行:

(1).晕车、晕船

有晕车晕船的人出门前不宜饱食,或吃过多油腻。

上车船之前服用3片生姜。

用风油精搽内关穴、太阳穴、迎香穴。

闭目养神,不要观看外景。

加强耳前庭功能锻炼。

(2).时差

足够休息,然后适应当地时间。

带上小柴胡冲剂。

(3).乘车

大车气流较通畅,比小车好。

不要开大窗吹大风。

(4).备药

创伤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纱布,酒精)

解毒药(紫金锭、片仔癀)

开窍药(风油精,清凉油)

止泻药(藿香正气水)

夏天宜备解暑药(人丹、十滴水)

(5).劳逸结合:勿劳累太过。

(6).融入自然:多游览名山古胜,为天地精气所聚,于身体大有裨益。

五、房中宜忌

1.房事对健康影响

(1).正面影响:调和阴阳(男子泻阳气,女子消阴气),疏通郁滞

(2).负面影响:

①伤肾精,泻骨髓,损五脏

②动血,引发各种血证(中风、冠心病......)

③加快衰老

④虚火内动(失眠、咽痛、心烦、内热等)

⑤经络、血脉不调,腠理不通

⑥引动宿疾

⑦引发下焦病变(前列腺炎、膀胱炎、阴道炎、尿道炎、宫颈糜烂等)

(3).男女有别

①男子影响更严重

②男子伤肾为多,女子伤肝脾为多

③损伤程度与兴奋程度成正比

2.房事原则:不可戒不可不戒

(1).量力而行

房事频率:已婚年轻人一周一次为宜,体壮者最多不宜超过三天一次。中老年人一月一次,最多不宜超过一周一次。男子超过64岁,不宜泻精。

(2).适可而止

不宜过度兴奋。更不宜追求刺激而服用各种兴奋药物。

3.房事宜忌

(1).年龄过早,不宜同房:男子宜过24周岁,女子宜过21周岁

(2).不可忍精不泻,引起前列腺各种问题。

(3).酒后不可同房。

(4).饮食过饱,不可同房:伤脾胃。

(5).妇人来经不可同房:极易致崩漏。

(6).有妇科疾病如带下过多、月经不调者,应及时调治后再同房。男子同理。

(7).大病之后,不可同房,易得阴阳易。

(8).大虚之时,不可同房,精伤难复。

(9).妇人孕期前、后三月,新产百日内,不能同房。哺乳期内,慎用房事。

(10).异常突变气候,不宜同房。

(11).同房之时不可犯地忌。

4.性生活安全

(1).讲究卫生:同房前男女皆须洗浴阴部,否则易导致宫颈及尿道的炎证。

(2).避免疾病:①切忌滥交,极易感染性传播疾病。②提倡使用避孕套。

(3).合理避孕:①月经不调者,不宜使用安全期避孕。②各种避孕方法中,提倡避孕套避孕。药物、植环、结扎等均不利于人体健康。③如有意外怀孕须终止妊娠者,应越早越好,决不能拖延。

5.房事后调补

(1).饮食必须清淡1、2日

(2).宜食鳖、蟹、乌鸡、蒸蛋、猪腰、猪肚等调补

(3).房事后不宜见风淋雨,宜安卧少动。

六、按摩熏灸

1.按摩手法

①推法:包括指推、鱼际推、掌推

功效:行气活血,消瘀。

②抓法:包括指抓法、手抓法

功效:通经,除湿,消除局部麻木、酸痛。

③按法:包括点按、掌按

功效:止痛,解痉,振奋经气。

④摩法:包括掌摩法、指摩法

功效:温经通阳,祛风活血。

⑤揉法:

功效:止痛,活血,缓解肌肉和精神紧张。

⑥点法:

功效:疏风,通络,泄热

⑦滚法:

功效:温经行气活血,疏通腠理

⑧捏法:

功效:解表,解痉,强筋

⑨掐法:

功效:急救

⑩拔法:

功效:疏通关节

⑾搓法: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行气,温经通阳

⑿拍法:

功效:宽胸散结,振奋阳气

⒀抓法:

功效:解表,通络,透邪

⒁砍法:

功效:行气,散结

2.足底按摩

原理:全息原理

3.熏香

作用:①行气 ②避秽③解郁④祛虫⑤消除异味

4.艾灸

作用:①温经通阳 ②祛风寒湿③止痛通痹

操作:①温和灸 ②隔姜灸③直接灸

5.蒸浴

作用:发散腠理,解表解肌,通经络,利三焦

6.常见病按摩熏灸调理

(1).感冒

风寒型:①艾熏风池 ②按风池、太阳③揉风池、风府④捏肩井⑤抓背

风热型:①扣头部经络 ②揉风池、风府③掐合谷④推颈侧至肩中

(2).胃(腹)痛:①点按足三里 ②熏中脘、摩腹部③掐足跟上筋④点按承山穴

(3).泄泻:①膈姜灸肚脐 ②熏天枢③点按上、下巨虚穴

(4).颈椎病:①揉外关 ②摩肩井③拿项侧④点风池、秉风、肩中俞、肩井、天宗等穴位⑤滚肩项,砍法配合⑥拔节摩背⑦拍肌松弛

(5).牙痛:①掐合谷 ②冰敷合谷③按颊车

(6).虚劳:①灸关元、气海 ②灸足三里③推背俞

(7).休克:①掐人中 ②灸气海③灸百会

上一篇:云甸完小2013年春季学期护校队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全国低碳日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