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精选14篇)

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 篇1

制定科学的复习顺序,做好进度测算,合理安排各模块的衔接与呼应。

因为今年是恢复本省命题的第一年,福建省自己组织专家命题,不会购买全国考试中心的试卷,因此,本届高考的题型风格和设问偏好,都是一个未知数。更为棘手的是,至今为止,没有权威人士出面澄清,是否会考选修模块。选修模块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成了安排教学进度的一个重大困难。对此,我们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首先复习高二会考刚刚复习过一遍的《哲学》模块,趁热打铁。因为哲学模块对思维有比较独特的要求,而且也是会考复习中比较蜻蜓点水的内容(会考难度不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顺势将这一模块彻底让学生搞懂、学透。

其次,我们安排在整个高考中占分数比重最大的《经济》模块。这一模块也是高考的另一个难点和重点,对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整合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无论是否考选修,我们都应该强化这两个模块的复习。

再次,我们安排《政治模块》,这样既遵循了知识内容上的历史顺序,同时也为选修模块的考查做好知识铺垫。本人测算一下,大概到高三第一学期半期考,我们可以完成《经济》和《政治》两个模块内容的复习。那么,半期考之后,如果消息出来了,确定要考选修,我们可以用三周(18节课)时间,接着《政治》模块的内容,自然过渡到选修模块。然后,最后再进行分值较小、而且学生遗忘率也较高的《文化模块》,把它放在第一次市质检前的最后一个内容来复习。这样做,一来,如果到时时间太赶,我们损失的也只是《文化》模块的复习;如果时间有剩,我们可以再将前面三本分值较大的必修模块知识再做一个快速的复习巩固。政治学科的特点,确实需要多次反复,学生才能从“渐悟”到“顿悟”。

2、如何处理一轮复习的内容——

努力学习新版教材的框架思路和知识整合方式,一轮复习不在新教材弱化处理的知识上逗留太多时间。

我认为,高考命题者一定会带入新教材进行命题。因为政治学科是一门是时政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的表述方式、强调的中心点,都应该紧跟中央的最新提法和热点问题。因此,既然新教材本学期就在新高一推广使用,那么,命题专家一定会吸收借鉴新教材的内容,特别是新旧教材有交集、但是新教材做了重新表述的内容,往往会成为高考的考点。

因此,在制定复习进度时,我将《经济》模块的复习思路,调整为新教材的“基本经济制度篇”+“经济发展篇”这样的大体结构顺序。目的是为了强化新教材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体系,但是又不破坏“生产——分配”的内在知识逻辑。

本届高三的一轮复习,研读新教材,将新旧教材的知识交集进行提取,并且用一个最为适用的逻辑体系串讲知识,将是一轮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对教师的较大挑战。高三老师,必须全面掌握高一新教材的结构体系!

新教材淡化处理的“商品货币”、“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微观经济学内容,我们在一轮复习不要逗留太多时间,主要关注这些板块与其他板块的逻辑联系,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即可,至于高考究竟怎么考,等逐渐有了更清晰的消息,我们再决定是否在二轮复习时对这些板块进行深挖和加大难度。

3、如何解决一轮复习的难点——

一轮复习要注重主观题的讲评,做到精选精练、精细化讲评!

说到主观题,这是让一线教师都觉得头大的问题。不少老师在讲评前,也只是一看完题目就直接看答案,讲评时就直接去讲解答案,类似于照本宣科,缺乏原创性的架构和思考。我认为,每一道布置下去的主观题,老师都要自己先做,筛选出真正有逻辑含量的、有能力提升功能的题目,供学生解答,然后再“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一步步生成答案。还原思维的过程,成为主观题讲评的关键。而这,需要耗费老师大量的备课时间!!文科,知其然很容易,就像大家看到了答案就都懂了,然而要想讲清楚答案的来龙去脉,则非常不易!我建议老师们每一道主观题,都要做出自己独家版本的答案,然后供学生比较老师自己版本的答案和题目自带参考答案,各有哪些可取之处,采各家之所长,并领悟两种版本的答案是如何“殊途同归”的。

4、如何用好一轮复习的载体——

“死磕”选定的一轮复习用书,注重题目的适己性改造,不要“东咬一口,西咬一口”

很多学生会自己购买很多套习题,然后最佳的复习方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紧一本教辅用书。每本教辅用书都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教师的功能,不就是能够在使用教辅时,发挥其长处,及时弥补它的短处。所以,在花费时间选择了一本基本不错的教辅用书后,我们需要做的,是跟紧这本书,以它为复习的载体,彻底吸收它的可取之处和精华所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发现这本书有哪些不足,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对题目或者知识点的表述进行修正和“二度创作”,这也是上高三的教师相对于其他年段教师,最为有创造性的劳动之一。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懂得自己在教什么,自己这个学科到底在做什么,解题是怎样一回事。文科类的学科,尤其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对教辅这一载体的批判继承上——思考如何用好它!

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 篇2

一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 才能灵活应用, 进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 通览全书, 整合相关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 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 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理清教材主干脉络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时, 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 教材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 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 教材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 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等。

2. 以关键词为中心, 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 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 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 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又如“科技”这一关键词, 相关内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自主创新等;延伸到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等知识;再联系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三个代表”、民族繁荣、综合国力等知识;还要联系哲学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观点、追求真理等知识。

二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 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 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整理笔记。

1. 读教材

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 一字不漏地通读四本教材, 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 心不能急, 不能图快, 要结合《201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 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 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 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 一定要想办法弄懂。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若时间不够, 要抽时间、挤时间, 必须把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再把课本读“薄”。首先认真记教材的目录, 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 根据记忆规律, 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 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如学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时, 只需记住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可。

2. 记笔记

高三复习时间很紧, 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 每一个考点, 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 为什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所以价值变动必然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 则物以稀为贵, 形成卖方市场, 导致价格上涨;供过于求, 则货多不值钱, 形成买方市场, 导致价格下跌。怎么办?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改善供求关系, 维护市场秩序, 力避哄抬物价等。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 整理时留出空白, 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理解难点

高三学生复习时总感觉提升不大, 主要原因是对难点理解不到位。如政治常识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混淆不清。公共服务是组织经济建设职能过程中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如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政策等。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学生对难点知识真正理解了, 才会运用知识点分析材料, 教师在遇到难点知识时, 不能轻描淡写, 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 要查阅资料, 分析学生不理解的原因, 暴露学生思维误区, 用对比的方法, 区分易混概念, 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

四科学训练

适度科学的训练是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的环节, 考点试题化是巩固考点知识, 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训练较为科学, 我的做法是:一考点一练, 一课一测, 一单元专项训练, 一本书综合训练。训练采用当堂训练、限时训练;选择题就做两件事:排除错误答案, 排除无关选项;主观题先审设问, 带着问题读材料, 再确定答几个要点, 每个要点的关键词是什么, 再围绕关键词用课本规范语言, 理论联系实际作答。

科学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认真研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不仅要会做、做对, 还要研究专家的命题意图, 要按高频考点分类研究,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其次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这一步要求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 把热点材料融入到课本中去思考, 尝试自己提问, 变换设问角度, 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设问。再次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同时, 要特别注意积累平时考试中热点专题与高频考点结合的角度。

总之, 作为高三学生, 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 要静下心来认真做好第一轮复习, 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 切忌眼高手低!该重复记的要重复记, 该做的大题要下笔做, 不能只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 需要在平时培养, 要养成不急着看答案的习惯。在第一轮复习中, 考生要一步一步地小步快走, 稳扎稳打, 只有做好第一轮复习, 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游刃有余, 轻松制胜。当然, 复习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 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调整思路和心态, 配合老师的复习进度, 合理而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不断反思, 探索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我们坚定信念, 坚持不懈, 就一定能在高考考场中展露才华。

[责任编辑:高照]

摘要: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时间长、内容多, 课本、资料、试卷样样重要, 实践中老师们方法各异,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四步法:建构体系——击破考点——理解难点——科学训练。经实践效果显著, 现作简要概述, 以抛砖引玉。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3

一、狠抓信息,潜心研究,多方捕捉、分析、归纳高考信息

深入研究2014《考纲》和近五年高考试题,准确把握今年高考的特點、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研究《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和近几年高考试题和答案,突出对规律的总结,对试题的感悟,对试题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灵感,透视命题发展方向。

二、立足教材,落实基础。要从知识点到归类连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推移

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夯实基本知识。以高考考纲考点为主干知识,重点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联系与区别。应该注意主干知识的梳理构建,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网络体系,思考此知识块在全书中的地位,掌握各知识点、各框、各节及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贯通。

三、培养在新材料、新情景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往往涉及的基础知识面较广,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不能只记忆,不理解;不能只复习知识,不提升能力。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政治课复习的关键。我们应该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审题训练,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是信息筛选的训练,要找准关键词,它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是寻找试题与已有知识关联点的训练,这是解题的依托。四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恰当地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五是要注意训练答题的速度,合理安排时间。

四、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主题

高考试卷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一轮复习中要拓展考生的政治眼界,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复习课中,我们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 重庆綦江实验中学)

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 篇4

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思想政治教学的三位老师,都能任教高三。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0个班。正榜班的学生总体上都是原来各个班级的五十号左右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班级差别较大,整体基础一般。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解题能力不够理想。

二、备考依据:

五本思想政治教材、(其中必修4本、选修1本)《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近几年的高考题》

三、复习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观察、分析简单的生活实例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对生活实例和重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5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教学质量摆第一: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精选、精练、精评

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每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5)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思想政治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五、授课内容安排:

每周4个课时,五本书大致安排,开学后再看校历表。

选修512课时

必修122课时

必修218课时

必修320课时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篇5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质量,取得较好效果,必须选择正确的复习方法,做到纲举目张。“纲举目张”原指把鱼网的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它环节。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不是背一遍教材,就像打鱼,要想有更多的收获,不能拘泥于渔网的一个一个的目,背背零散的一个个知识点,而要抓住核心能力提升,这个“纲”应当是全面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目”是提升能力的前提下巩固基础知识点。不能在第一轮复习时只盯住“目”,而没有“纲”。简而言之,第一轮复习要是以能力提升带动知识的落实。

一、落实基础要从知识点到归类连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和推移。

高中政治四大模块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高考试题往往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京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汇率、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关系、国际组织的分类;《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产业、民族精神;《生活与哲学》中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共性与个性关系、人生价值等主干知识。山东试题考察的基础知识有:《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分配问题、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市场和宏观调控;《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精神、价值判断与选择;《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的否定观,等等。

这些常考的基础问题往往粗浅的理解不难,但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没有与实际结合,只记住了表面知识,还是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和简单记忆阶段,没有达到能力提升的复习目的。

因此,第一轮复习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在深钻细研考试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排序,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把教材中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线,然后根据知识线设计练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突出基础能力的提高。

第一轮复习时,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对题型进行归类训练,弄清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开拓思路,尽可能地把与本题目相关的内容列举出来,然后加以适当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还要弄清题型变化特点,拓宽学生思路,提高灵活变通能力。

二、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将基础知识与新材料、新情景结合。

复习毕竟不同于新课程的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把教材内容问题化,把问题答案明确化。在把教材内容问题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个具体问题,同时还要准确把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材料和题目作答,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目的。

高考试题往往涉及的基础知识面较广,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不能只记忆,不理解;不能只复习知识,不提升能力。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政治课复习的关键。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010年的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2010年试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来全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6

高三(3)(5)朱庆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和教务处的指示精神,以高考语文大纲和高考考试要求为依据,切实做好专题复习、重点夯实基础,积累知识,紧扣课本,用好复习训练资料,精讲多练,力求为高考作好全面系统地准备,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学情分析

高三(3)共25人,上学期期末语文(分值150)考试成绩平均69分,及格罗俊欣、朱秋曲、罗俊朋、朱少坊、叶益彪6人,占25%,优秀率0,最高分罗俊朋100分,最低分邱智华29分,学生基础知识很差,写作一般,大部分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高三(5)文科复习班共有学生6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3人,卢丽润高考成绩495,达2B,欧阳燕妮448分,3A,其余朱建委420分、李伯霞417分、彭俊逸418分、刘雨晨350分等4人进入3B。复读班的学生参加过高考进行过复习,多少一种骄傲浮躁情绪,学习不够扎实,时间观念不强。

三、备考理念:科学全面,扎实有序,先易后难,宁精勿滥,高质高效

1.科学全面(科学制定备考计划,科学使用训练材料,全面落实考纲要求)

2.扎实有序(扎实利用好包括早读在内的每一段“语文时间”,认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先易后难(先从难度较小的专题入手再过渡到较难的专题)

4.宁精勿滥(学生基础不好,只能少讲精讲,不然的话效果就不明显)

5.高质高效(把握好考纲要求,提高备考的针对和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掌握“学情”与“考情”避免无效性付出,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6、精讲多练(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构建知识网络,用好复习资料及拓展练习)

三、复习目标、措施、要求

(一)强化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不二法门。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高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除早自习外,每天宜再安排15分钟诵读时间,制订好诵读计划。诵读的内容,可参见下列这些。①诵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5的文言文。达到会背诵,会翻译,会解词。

②诵读名句名篇。重点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9篇古文和14诗词曲。达到会背诵,会默写,在此基础上向教材其他背诵篇目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延伸。③诵读字、词(包括熟语)。一是教材上容易读错的字、词;二是一轮复习材料中的几个“重点强记”的内容。

④时文美文。自选和由教师推荐一些报刊上的最新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⑤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考场作文的一般写作规律。

练习一般安排两个内容:一是练字,要力求把字写规范,写工整;二是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和一篇现代文阅读。选材宜以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题为宜。

(二)考点训练,实现突破

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必须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掌握方法,逐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1)字音、字形——积累中强化辨析(辨音、辨形、辨义)。

(2)词语(包括熟语)——突出实际运用能力。

(3)标点符号——关注常见错误。

(4)语言运用——依照规范操作。

(5)古文阅读——突出四个重点:

①实词——重视积累(重点是“大纲”上规定的120个实词),巧妙推断具体语境中的词义。②虚词——突出重点(18个虚词),辨明用法。③句式翻译——直译为主,避开误区。④分析综合——重视人、事、理。

对文言句式的复习,要注意五个联系:①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②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③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④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⑤把文言中的辨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

(6)古诗阅读——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7)现代文阅读——审清要求,依文作答。

(8)作文——打造文体强势,突出文章亮点。

突出两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强化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在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等处画龙点睛,设计亮点。

(三)自由阅读,开阔视野

每周1——2节的自由阅读课。“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是解决“下锅之米”的关键环节,要利用好。“自由阅读”不能搞“放羊式”,教师要加以指导,经常给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对优秀文章,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如讨论,评议,写读书笔记等。

(1)阅读范围:名著、时文、报纸、杂志、读本等,各种题材均要涉及,拓宽知识面,增大知识容量。

(2)阅读方式: a 速读,写读书笔记。速度要求是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在课前15分钟,统一印发资料,根据要求写心得,当堂收回,当堂批改。b 浏览,捕捉有益信息。浏览是提取信息的有效手段,要求学生浏览时,一定要注

意记笔记。c精读,研究布局章法。特别是对于典范文章,要从析立意入手,研究结构布局。

(四)常抓作文,注重系统

要化极大的精力和时间,用好学好《序列化写作学案》。作文教学要突出落实各种基础文体的要求和专项训练,要将语言出彩贯串于平时教学,同时要做到:

(1)长与短结合(即整篇、分段与组句训练相结合)。

(2)文与纲结合(成篇训练与拟提纲相结合)。

(3)读与写结合(读课文、读时文、读高考优秀作文,促写作)。

(4)练与评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具体做法:

①备好两大“文体”,突出特色品种。

考虑到作文训练的各个方面,尤其要备好两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在此基础上,突出“特色”——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平时训练,突出这两种文体,明确文体要求,尽量避免笼而统之地要学生写“话题作文”。

②注意积累素材,丰富写作仓库。

鉴于高考作文,“材料丰富”是一个重要的评分点,也是形成作文区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平时要教育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积淀,为作文备好原材料。③大、小作文结合,提高发展等级。

除考试时的作文认真对待以外,学生坚持练笔,养成写周记、日记的习惯。每周上交一次周记,供老师检查,促自己写作。

注重写作技巧,研究考纲对作文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上下够工夫。

初步拟定:1——8周安排记叙性文章的训练。记叙文侧重训练记人、记事性,尤其是记事性的文章。9——18周安排议论文的训练。19——25周安排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训练。26——28周安排审题、拟题、立意、选材、修改等的综合训练。29周——考前,安排拟写提纲的训练。当然,视情况,也可交叉进行。(五)作业、考试,加强落实

坚决贯彻学校、教务处对高三年级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业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

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附:高三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进度计划

周次具体时间内容

18.1---8.10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音、字形28.11---8.17正确使用词语

38.18---8.24

48.25---8.31

59.1---9.7

69.8---9.14

79.15---9.21

89.22---9.28

99.29——10.5

1010.6——10.12

1110.13——10.19

1210.20——10.26

1310.27---11.2

1411.3---11.9

1511.10——11.16

1611.17---11.23

1711.24---11.3018、12.1---12.719、12.8---12.14

2012.15---12.21

2112.22---12.28

2212.29---1.4

231.5---1.11

241.12---1.18

251.19---1.25

261.26---2.1

272.2---2.8

282.9——2.11

292.12——2.25辨析并修改病句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选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 图文转换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分析综合文言断句和翻译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周早读背诵)论述类文本阅读 :客观性题目和主观性题目小说阅读:把握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艺术技巧、探究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理解词句含义 散文阅读:鉴赏作品形象、归纳内容要点散文阅读:探究实用类 :传记新闻访谈科普和访谈复习寒假

302.26——3.3.复习,迎接高三一模考试。

备注:序列化写作学案,内容分别有:审题立意、拟题技巧、文体要求、编写提纲、记叙文写作训练,议论文开篇写作训练、议论文编写提纲、议论文结尾写作训练等16项,每周一次写作专题训练,间周一次大作文。

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轮复习课 篇7

一、精心备课

(1)作好试卷的统计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上好讲评课必须事先做好试卷的分析评价。首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试卷上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层次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欠缺些什么,充分肯定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出错率高低进行统计,查明原因归类集中,以便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其次,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试卷的前提下,把试卷中普遍存在的缺漏和失误,作为讲评起点,照顾大多数同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受益。第三,对学生的进步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并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题,要注意因人而异,细心寻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试卷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产生取得更好成绩的愿望。

(2)组织课前学生自纠或互纠。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后,及时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参考答案分发给学生本人或随机分发,让学生自查或互纠,熟悉答案,查找出错原因,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就可得到解决。该步骤要在课前完成,避免在课堂上分析是非选择题时,学生因记答案而大量消耗时间,降低课堂容量。

(3)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坚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防止题海战术。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不断翻新,与此同时,各类模拟题也与日俱增,很多辅导资料打着新课标旗号,卖的仍是过渡教材的旧药。茫茫题海,如何捞金?我认为:习题训练的效果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让每一个训练题都落到实处。为了节约学生的宝贵时间,我们提倡“剪刀加浆糊”的拿来主义,精心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或一轮复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经典试题或与“题型示例”相近的习题(也可以对题型示例进行变式)进行深入地研究,评讲时可纵横展开,多方设问,也可改换方式,逆向思维。以练题来促进解题技能的提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准确性和速度,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不求对知识的理解,大量重复训练。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负担,并不一定能提高高考成绩,因为高考试题的知识点都是落脚在课本上,关键是理解不理解,会不会应用,科学定位训练的难度和密度。

二、课堂教学法要注意综合述评与重点讲评相结合

(1)归类评讲。对难度较大的试题采取归类评讲。把试题分成若干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专门强化重要知识点的,专门启发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专门纠正学生粗心大意的,专门设计思维定式的。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讲评也不至于枯燥乏味。

(2)重点评讲。对难度适中的试题,并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试题,可重点讲。主要突出方法、技巧、规范和规律,严密性和科学性。

(3)学生评讲。对因思维定式和粗心大意造成错误的个别题目,可让学生自己来评讲,也可组织学生辩论和讨论,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4)不讲。不讲也是一种评讲方式,对于试题较简单的,由学生自己根据答案来更正、纠错,也可个别进行辅导。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讲评课中要求学生听出三个层次。第一是答案,对照标准答案查找出自己所答的差距,这也是最基本的讲评;其次是听出解题思路,对于某一类题应该如何去思考,基本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第三是评价命题思路。老师在最后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每一道题的命题意图是什么,如何观察领悟,这是较高层次的试题讲解。学生如能注意到并做好这一点,考试时就能准确地把握题意,高效地答题。

(2)要求学生进行知识难点“登记注册”。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后将模拟考试中的错题集中分类,并与过去的错题加以比较,找出隐藏其后的知识难点、能力盲点“登记注册”,作为下一阶段临考复习的重点,并按计划逐一解决,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让重难点模拟题回归课本。主要搞清是书本哪些知识点的运用,是原来做过的哪些题的变式,从而减轻记忆的压力,提高应变的能力。另外可在重温课本或笔记中体验方法的运用、回味知识的描述、反思已有的结论,使其产生一种升华的感觉。

四、善于指导学生过好心理关

经过模拟考试,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尽如人意而导致情绪消沉,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失去参加高考勇气的情况;对于他人的进步则往往产生嫉妒心理;对于接下来的复习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下手,产生焦虑情绪。对于该阶段出现的种种心理弊病,我们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对症下药,给予其真诚的人文关怀。

(1)帮助学生认清考试目的。高考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对自己问题的注意,使之对应试更有把握。对于考生而言,没有比发现问题更值得庆幸的事了,这可以使今后复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解决问题的精力更易集中。考试中发现的不足,指出了我们接下来复习的重难点以及复习计划的方向,使我们更好地检测和把握自己。

(2)鼓励学生尽快找回自信。当模拟考试不理想时,指导学生不要总是追忆考试过程,也不要经常和同学谈论此次考试,更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先暂时把自己的目标定低一点,让他们听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者和自己最要好的同学谈谈,或者及时咨询师长寻找解决办法,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平时做得最好的事情,使自己找回自信。

(3)要求学生重过程、轻结果。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结果,而是在努力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学习结果,只有做好了过程,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地学好每一个过程,成功迟早是属于你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因为考试的结果并不是我们主观意志所能够控制的,还受到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只从我们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判断我们自己能力的高低,往往会使我们产生消极的影响。在问收获之前,先问耕耘。

总之,教师在评讲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错例,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与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才能充分发掘习题评讲题的功能,保证复习效果。

摘要: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轮复习课?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找到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精心备课,通过综合评述和重点讲评、学法指导、心理辅导、针对性练题等方法,查漏补缺、扫清知识障碍、突破能力形成的难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篇8

1 阅读教材,以本为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平衡哲学思想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

2 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钠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3 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4 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9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规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5 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讲好了,学生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不要认为一两次考评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片面地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认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这大可不必。从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爱忘。特别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爱记忆,要避免这点,可通过适当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有章法、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9

高三数学课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为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结合2012年高考,我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一、夯实基础。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2.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4.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3)每节课留5-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课外:(1)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作业外,另外布置一两道中档偏上的题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到拔尖补差。(2)加强重点生中的缺腿生的 1

辅导工作:①判作业时对缺腿生面批面改;②指出知识的疏漏,学法的不正;③每周5天集中辅导,对普遍问题讲解。

三、强化学生“参与”“合作”。

1.多让学生板演,对于有些章节知识,选择六至八道,按难易程度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板演,下面的学生尽量独自完成,无法独立解决的可以相互讨论。2.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3.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逻辑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

四、精选习题。

1.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2.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题目数量过大,学生易疲惫生厌,没有思考消化时间,删减偏难怪,技巧过于单

一、计算过于繁杂的题目。

五、复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7月5日——8月底集合简易逻辑、函数部分知识。

9月初——9中旬结束函数

9月中旬——9月底数列、不等式

10月初——10中旬三角

10月中旬——10月底平面向量解析第一章

11月解析第二章及立体几何

12月初——12月中旬排列组合、概率

12月中旬——月底统计、导数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10

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阶段中,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训练自己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可以说,一旦你可以将物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你的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浅谈 篇11

[关键字] 高考 复习 方法 基础

综观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试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下面根据自己的一点认识,具体谈一下复习方法: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因此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如在阅读摩尔、反应热一章时,可列表如下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卤素》的重点应是 “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12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五、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不要认为一两次考评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片面地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認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这大可不必。从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爱忘。特别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爱记忆,要避免这点,可通过适当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有章法、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篇12

(一) 压缩再现新课

有的教师不了解政治第一轮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处理教材几乎是按照新课教学的模式进行, 不同的是一节课教学的内容相当于新课的二节或三节课的压缩, 是简单的新课相加。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没有主干没有重点, 实际上只会是浅尝辄止, 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

(二) 课堂满堂灌输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 自己既要梳理知识, 又要联系时政热点, 还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很被动地接受, 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 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 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 学生苦不堪言, 复习负担很重。

(三) 教学效率低下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 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 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 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或收获有多大, 没有注意学生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情况, 无法确定讲课的重点。在教学前没有研读高考考点, 没有研究考高试卷, 在教学中既不进行相关知识的纵横联系, 又不与时政热点结合, 更没有应试针对性, 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 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率低下。

(四) 缺乏能力培养

做好文综试卷既需质量也需速度, 有的教师把解题能力部分全安排在第三轮, 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 讲课中缺乏能力培养意识。教师没有给学生安排适度训练, 没有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指导, 更没有规范学生答题, 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 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地完成。

二、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科学的策略

(一) 教材知识:举纲列目

纲就是知识体系, 目就是知识点。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同时突破重难点, 可有效提高第一轮复习效率。

经济常识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基本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三条主线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条线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热点进行分析提高。

高中哲学部分的复习, 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大版块进行复习, 把每一个版块的所有原理和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以及与之相结合的热点梳理出来, 在要求学生逐个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还要重点把握。这样学生对整个高中哲学就体系明了, 使每一个范畴里的知识点能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部分的复习。可打乱教材顺序, 把教材按政党、国家机关、公民、主权国家、民族宗教五个主体来进行复习, 把每一主体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 要求学生逐个落实, 并结合典型习题从抓主体的角度落实知识突破重点提高能力。这样整个高中政治五本书就用345的编码串接起来, 学生在宏观上可有效把握知识脉络。

(二) 各种题型:归类总结

教师以题型类别为线索对教材进行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的归类总结。

计算型选择题。在经济常识教材中共有十二个知识点可设计计算题, 把这十二个知识点抽出来, 每个知识点安排一个高考题或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经常复习, 这样可确保计算型选择题不丢分。

措施类主观题。把经济学、政治学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再结合讲解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从主体找措施, 从教材找措施, 从问题的反面找措施, 从材料找措施, 从党的方针政策时政热点中找措施, 并在专题练习和学科综合练习中重点训练和讲解。还有原因类、意义类, 也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就在第一轮复习中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

(三) 提高能力:注重讲评

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 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复习讲评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归类讲评

归类的内容很多, 可按考点归类, 按能力要求归类, 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 按高考题型归类, 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如重点向学生介绍组合型选择题的三审九排法, 如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整理出来, 每个易错易混知识点对应一个典型例题, 分经济常识、哲学、政治常识印发给学生训练, 老师和学生互动讲解, 并要求学生经常温习。

2. 重点讲评

在每一份练习和试卷的讲评中要有重点。整体上要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 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典型题时, 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规范。

3. 过程讲评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要想学生为什么会错, 学生怎样才能不错, 引导学生怎样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完成解题过程, 规范语言表述。

4. 变式讲评

注重变式 (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代一代、反一反、合一合、分一分) 思维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 单选变成组合选怎么做, 选择题变成问答题怎么做等等。讲评不是就题论题, 更重要的是借题发挥, 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 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 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跟踪讲评

有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安排 篇13

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仅要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关键知识点也必须掌握到位,并能围绕核心知识点适度延伸发散。

2、政治复习重视高考真题演练

高考真题是考生最可信的备考资料,通过演练、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可以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炼关键信息点。

3、政治复习能够持之以恒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

越是到了高三,学习就越不容易。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政治的辉煌。

4、政治复习做事学习都要讲求方法

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并把它做好。多错一道会做的题就等于浪费了你双倍的时间。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方法可找,有规律可循。经过摸爬滚打,探索思考,总结经验,不断探求正确的方法。掌握了政治学习方法,具备了能力,摸清了规律,就会提效率高,就能驾御知识,就一定会大有收获。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5、政治复习劳逸结合

每天中午要睡一个午觉,虽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高三生不是超人,应该及时调整状态,应该及时的休息,并且还要学会随时随地休息。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参加过战争,当过战地记者,学过油画,指导英国人获得了二战的胜利,一年中写了许多的著作,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问他是什么能够让他的精力始终这么充沛,他回答:“能够坐的时候我绝不站着,能够躺着的时候,我绝不坐着。”说的就是要时刻的注意休息,以便自己在真正需要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全部的投入。劳逸结合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精神状态的良药,学会劳逸结合也是一种学问。

6、注重整合

复习中要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即使知识点背得再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时候,由于信息库的知识点仍处于零乱状态,没有连成线,还是容易因某些疏漏而造成遗憾。例如,对于哲学常识部分的复习,必须根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对于每个知识点,学生必须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7、突出能力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只要背会教材上的黑体字就行。从近些年的高考题可以看出,现在考试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而学生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该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建立在对知识全面、透彻掌握的基础上。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审题的训练,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因此在复习课和评讲课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审题,结合学生的答案有针对性评讲。

8、关注时政

政治是一门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在第一轮复习中,以当年时政为导航,知识性、时政性融会贯通,是贯彻高考命题的宗旨和要求,是提高第一轮复习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如果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还难免有拘泥教材、灌输知识的倾向,高三的复习必须站在更高的基点上,理解高考的意图,体现并贯彻高考命题的宗旨和原则,有的放矢。

同时,在第一轮复习之前,无论是试题涉及的背景还是高考要求的能力,学生都不了解也不具备,必须在高三短短几个月里突击强化训练,这就要求在复习中的每一节课都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最新的时政热点,并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和训练相关能力,通过三轮复习一步步接近高考要求,最终取得理想成绩。

9、以考促教。

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 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注重细节的研究。如学生最大问题是什么?

高三第一轮政治复习计划 篇14

广宁一中

科组成员:黄丽琼 蓝海云 陈志城 陆惠华

一、明确目标要求

1.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托,以全国卷高考试题为参照,充分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准确把握教情、学情、考情,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三史观”的思想应用得较多。把握“三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新高考的基础。故在平时的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复习安排

1.安排:高三第一学期(2016年9月—2017年2月)学生术科闭关,在此期间老师要做好备考备课工作,做好备考备课计划,落实备考备课安排。高三第二学期(2017年3月—2017年5月中旬(一轮复习);2017年5月中旬—2017年6月1日(知识梳理、查漏补缺))

2.备考备课思路:理清基本线索和主干知识,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的知识系统,落实基础知识。另外要适时从横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让学生简单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知识体系。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案,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

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三、具体措施

第一、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

搞好集体备课,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的处理进行统一,确定好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面做好课堂上的充分准备,发挥出集体的优势。钻研《大纲》和《考纲》,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加强对抽象知识理解的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史科《考试说明》(《考纲》)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依据。研究用好3年来的试卷和考纲,揣摩历年全国卷题目的设计意图、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明确复习目标,提高解题能力。在新考纲出来之前,可参照10年考纲确定复习重点,提高时效,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制定出复习计划和抽出固定的时间复习

1、指导学生每天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

2、强化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记忆方法,就是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也可以利用公用自习在白纸上简单整理出来,同时教师加强对目标生的督查,争取学习任务一天一清。

第三,认真落实目标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1、解决好目标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标,目标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提高,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标用词要清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模式:目标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结构清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巩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

2、坚持“三鼓励、三不许”的教学基本要求,即“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动手、思 2

考的习惯;鼓励学生不迷信资料、课本和名师,使学生养成探索创新的能力。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

第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做好答题指导。

1、讲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特别是贴近高考的典型试题,如材料型的问答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探索高考备考的新思路。高考与新课程密切相关,要潜心研究高考新特点,制定应对策略。要站在新的视角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应考”,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体系,完善知识树、知识网络、学科框架、知识图表等知识体系。

2、在复习一个单元后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学会阅读是根本性的措施,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指导阅读技能方面要作到四个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问题。

第五,落实优势扩大化,加强对目标生的辅导工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耐心指导,通过优势扩大化,使学生充满信心,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积极落实“一天一”辅导活动,坚持每天给学生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一个哲理,明言,让他们在鼓励中不断进步。加大对目标生的辅导工作,尤其是目标生中历史弱科生的帮扶作为重中之重。

第六、精讲知识重点,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巩固。

串讲课要有新意、避免简单重复。注意多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启发式教学。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回扣,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既避免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理解。

第七、精编练习,及时讲评,指导规律总结

测试题不用成题,以一套为主,进行删减,同时注意前边复习过内容的考查,加强测试内容的针对性,避免学生复习了前边的忘了后边的。对试卷要全批全改,做好错题统计,并可适当进行面批,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搞好讲评做好总结。讲评上做好题目的变化、类化、深化、和优化,避免就题讲题,使学生能触类旁 3

通、一题多解方法灵活。对于优秀试题(设问巧、题型新、考查角度新、题目难易适中)要精讲,做好与常规题目的比较,与常见模型相联系,让学生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要注意陈题翻新,善于一题多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强化学法指导和审题能力地培养,防止死记硬背,克服机械模仿,杜绝经验行事;引导学生要善于类比分析,归纳总结。

第八、抓好学习常规的检查,一丝不苟的搞落实

学生错题本的整理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知识点的落实情况,课下课上的默写情况都要一一检查,使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上一篇:最美书香家庭事迹材料下一篇: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