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通用10篇)
集体备课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与反思。
一、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是有效的集体备课的先决条件。
首先,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要做到摸清学情,就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
其次,每位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新教师应写出详案。
第三,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第四,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第五,每位教师应超前备课(建议提前一周)。
二、集体研讨。
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例如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要力求做到:(1)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阶段测试(练习)。提倡“统一”不是“一刀切”,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2)有中心发言。中心发言人可以由教师轮流担任,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要认真准备。
三、修正教案。
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教师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情,对教案进行修正,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四、课后反思和交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自我监督,回顾得失,积累经验,避免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备课组教师授课后要进行交流(有必要的话可以先进行集体听课),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要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就要狠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做到集体创优。集体备课,是教师利用集体智能根据自身特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工作是为了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由年级组统帅,以备课组为单位,建立主讲人说课制度,以弥补教材把握不准,教师水平不齐的弊端。青年教师先说课再上课,并规定集体备课的固定时间,备课组长具体负责,确定主讲人进行说课,其它教师交流补充。每次备课必须把握好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知识体系,明确重点、难点、疑问点、能力生长点,选准突破措施。备课时,不但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从而选准教学的起点,把握课堂的难度和容量,同时要落实课节优秀教案。集体备课时要求搞好: 四 备:
1、备课程标准。在认真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备教材、教参。认真研究教材、教参,挖掘课程资源,明确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以及教参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制定合理的讲授模式。
3、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全面情况,要讨论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对症下药地讨论现阶段教学方案。
4、备教法。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全程教学计划,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节:(1)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4)巧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
四 定:
1、定时间:各备课组除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外,要确定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
2、定地点:各组教师办公室为集备地点(要分层分类),便于备课组集体讨论、教研。
3、定课题:每次备课组集体活动应先拟定集体讨论课题。
4、定主讲人(说课):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说课)。主讲教师应事先准备,拟定近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具体课节教案,采取说课的方式进行说明,其他人进行补充完善。五 统 一
各备课组要确保本组内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六 明 确:
备课组集体备课中要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六个明确,即: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明确思想教育基本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的基本结合点;明确重点;明确难点。三 题
集备中要做到统一三题,即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和单元过关测试题。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并保存给下一个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供教研参考。教务处进行不定期抽查,期末教研室进行常规检查。两 法
备课组集体备课中要做到两法,即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灵活
各备课组内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两个灵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灵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加强集体备课,是由个体优势变为群体优势,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备课的质量,避免备课与上课“两张皮”,针对我县集体备课的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集体备课要做到“六备”、“四定”、“五统一”,实施“三步一导”式运作程序
1、“六备”:是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指导。
2、“四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五统一”:是指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训练重点统一,教学检测统一。
4、“三步”:是指个人备课出思路;集体备课议思路;设计教案写思路。
5、“一导”:是指先导课。
集体备课每周举行一次。活动时间由学校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次不少于1小时。活动内容为下周的教学课题。集体备课主要由备课组长负责,提前将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分解到各骨干教师(主备人),主备教师做好说课准备。
活动采取由主备人提出主导性的教学思路,其他教师针对主备人的教学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1.第一步:个人备课出思路
每位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对本学科、学段的具体要求,提前一周研究下一周的教学内容,钻研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知识结构,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设计出本课的教学思路(关键部分以书面提纲的形式表现出来)。
该步重在“出思路”,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与,这个思路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如何导入新课;知识点之间如何过渡;突出重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方法;知识、能力形成过程的步骤;学法指导等。
2.第二步:集体备课议思路
在个人备课思路的基础上,组织集体备课。主备人就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作框架式的说明(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方法等关键部分详细说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议论、研讨,确定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思路。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发表个人意见,针对本节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应采取的方法、步骤、措施等,毫不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去粗存精,把集体智慧融于一体,将大家的认识逐步统一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来,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备课的质量,增强备课的实效性。
各人在个人积极发表意见的同时,一定要作好记录,将大家的科学方法、得力措施、完善的步骤等认真记录下来,以作下一步个人备课的参考依据。
3.第三步:设计教案写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集体备课议思路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写出既符合集体研讨思路又有所创新的课时教案,真正体现出个性化的特色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案的主体。教学过程内容的编写要来一次革命,即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现在备课本上的教学过程中“供检查”的文字清出去,把头脑中真正用来如何教学的打算写出来。知识点要少写或者不写,主要的是写如何协助学生获取知识与提高能力;写过程中采取哪些方法、措施、步骤等,并要关注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教案成为一个科学的实用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写出充分体现共性(教学目标设计、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应用、学法指导策略等)的集体备课教案之后,教师个人的教案可编写为“教学过程设计”,不要求全部写成规范化教案,但是,一定要体现出创新性、个性化的色彩,力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绝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另外,教师绝不能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地讲课,因为写好教案并不等于备好课,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腹案,到课堂上才会胸有成竹,做到游刃有余,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关于先导课
“先”,即提前上课;“导”是指起到导向的作用,有些个别难处理的课题,在课时教案制定出来后,确定一名教师先于其他教师上先导课。其目的:一是验证集体备课所形成的统一思路是不是可行;二是研讨同一类课题或课型的教学思路。先导课不要太多,要视课题、课型而定。先导课后要组织简单的再讨论,以完善集体备课。
三、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几点措施
1.完善集体备课的组织
各学校都要建立健全年级学科备课组。尤其是小学,每年级仅一名任课教师的学科,跨学校以学区为单位成立学科备课组;每个学年要安排业务教干具体分工负责、调控;每个年级学科备课组由一名学科带头人任备课组长,负责活动的安排与实施、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和建立活动记录档案。
2.保证活动时间与活动场所
集体备课应超周进行,具体研讨时间由备课组长确定。各学校一定要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活动场所与必要的设施,可设备课室供各科轮流备课用,绝不能多个备课组于一室同时进行备课活动。实行年级组管理模式的学校,必须协调、处理好年级组与教研组之间的关系,落实好教研组的实体地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要以同一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其它任课教师相对较少的学科必须打破年级界限,集中起来成立学科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以便于相互沟通、交流和切磋。
3.加强领导,及时检查
为使集体备课扎实有效,学校业务领导必须分工负责,深入到教研组,既要包年级组,又要积极参与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之前,不定形式地检查或抽查备课组各位教师的个人思路、备课情况。每次的集体备课研讨都要认真记录并存档。记录内容必须充分体现讨论的过程及研讨的具体内容。
个人的课时教案,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评估量化,成绩记入教师的个人业务档案。县教研室将在适当时候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的优秀教案展评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考虑最多的是自己如何“牵”、如何“引”、如何“讲”,学生只要顺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认真地“听”、“看”、“记”即可。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广泛积累教学素材,刻苦钻研教学内容,全面了解教学对象,周密安排教学步骤,深入探讨教法和学法。每一位地理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备课观,才能真正地重视备课,才能用“心”备课、用“情”备课、用“力”备课。
二、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教师
教师备课,往往忽视备自己。有些地理教师甚至认为,教地理学科“小菜一碟”,谁都能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的话,必须先要备好自己。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备课就是备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自身长短优劣,才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处理等方面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挖掘出课堂效益。那么,备自己到底要备什么?
(1)备期望值。备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期望值和信念。如果教师对自己备课、上课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总是期望自己的课备出精品、上得精彩,那么,在工作中一定会乐观向上、充满激情,一定会尽心尽力、不断进取,教学效果优良即在情理之中。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玩世不恭,“教好教坏”无所谓,那么其教学效果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教师要有很高的期望值和坚定的信念,这是教师备好课的动力源泉。
(2)备教学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知根知底,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想备好一节课,教师不但要钻研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广泛搜集资料,汲取新的教学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地理知识和先进的地理观念。
(3)备教学风格。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会无意识地透出自己的个性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可能思维严谨,直观形象;可能紧凑明快,宽松活泼;可能风趣幽默……在备课时,可以借鉴别人教学中的精彩片段,但一定要考虑到自身实际,用自己的教学风格同化引进的片段、内化设计的环节,在个性鲜明的风格中开展教学活动。与众不同,才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留下永恒的记忆。
2.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地理课堂中的主角。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促使地理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1)全面了解学情。其一,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地理知识水平、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学习风气等,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其二,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便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其三,要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中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备学生的重点应当放在备好学生学习需求上。一般来讲,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就学习内容而言,从学习的难点、重点问题上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就学习过程而言,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就学习心理而言,从展示自我、获取成功和愉悦情绪上把握学生的需求点;就师生关系而言,从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关注学生上把握学生的需求点。
(2)了解学情的一般途径。要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中间。例如,课间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个别学生交流、与部分学生座谈,通过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和学习需求;再如,通过课前预习检查、课堂提问反馈、课后作业批阅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又如,通过询问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总之,备课时,教师心中应有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易出现的问题,应尽可能考虑到。要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分层要求、尊重差异、以学定教”。要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教师应怎样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第一要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面越大,授课教师越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
3.备文本
(1)备教材。地理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吃透教材是地理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领会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反复研读地理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思想,弄清楚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准确把握教材主干内容和难点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书”。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走进教材”,继而在“走进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从而“活化教材”。这就是所谓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主干内容,才能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有整体的把握,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教授”。
(2)备教参。地理教学参考书一般是由教学第一线的地理教师和专家、学者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和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而编写的,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对于地理教师而言,地理教学参考书是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是帮助教师在教学道路上顺利前行的“拐杖”。教师有了它,就等于拥有了一个与专家、名师对话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更好地借鉴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认真研究地理教学参考书,它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领会编者意图,能让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并能迅速找到教学重难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选择合适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备大纲。这里的“大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尤其是《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它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具体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试题难易度比例”等都有具体的说明,同时,还附有“试题举例”。这些“纲”是科学备考的基础,是做好备考的捷径,也是师生教学的行动指南。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人人手中应有《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人人心中有《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在平时的备课中,一定要“依纲靠本”,将考试内容中的每个考点进行细化、具体化,甚至习题化,将其逐一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只有备好“纲”,教学才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才能不浪费学生有限又宝贵的学习时间。
4.备教法
(1)重视学生情感需求。教学设计要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同时,教学方法可多变,要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可用俏皮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笑了;云南说其地势高,西藏人笑了……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师不再是一味主宰课堂的权威者、仲裁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帮助者,是课堂中平等对话的首席。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发言权,既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又可以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争论,尤其是应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力求达成这样的状态:文本让学生自己去解读,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疑难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路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成果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获取。
(3)重视利用图像教学。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像主要有分布图、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模式图、结构图等。地理图像可以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和条理化,它能直观形象、简明准确地表达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过程、变化特点等。有些抽象、复杂的地理内容,用语言很难阐述清楚,但利用图像辅助教学,就变得浅显易懂、印象深刻,还能吸引眼球,激发学习兴趣。
5.备学案
传统的教案是从教师的教出发,而学案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用文本形式传递给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份优秀的学案,远比教案作用更大。据笔者了解,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利用“学案”教学,但多数学校的“学案”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只安排“预习题”、“例题”、“训练题”等几个环节,一份“学案”实质就是一份“习题集”。使用这样的“学案”,还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根据“学案”的精致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每份“学案”应该设有“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知识梳理、考题回放、命题预测、成功体验、学习后记”等板块。另外,“学案”的页眉或页脚,也可写一些激励性语句或温馨提示,体现人文关怀。
一、积极分子培养阶段
1、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在收到其申请的一个月内,支部负责人找其谈一次话,给予鼓励。
2、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要实行“两票制”。党支部每年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委派人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经党员大会推荐率和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评议满意率均在50%以上的,经过支部考察,支委会(不设支委的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要向全体党员村民公示。确定为积极分子后,支部向基层党委申报并领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簿》。基层党委要根据发出的考察表建立积极分子名册,并及时抄报县委组织部。
3、党支部应定期分析研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要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活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淘汰,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成熟情况向党委汇报次年的发展计划。各党委汇总后上报县委组织部。
4、党支部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联系人应定期找积极分子谈话,落实帮教责任制,做好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包教育、包培养、保成熟,负责填写好考察记录,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
5、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党校等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党支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党委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6、建立和坚持发展对象公示制。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党支部一年左右的考察培养,对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拟召开支都党员大会接受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要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培养考察情况及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要在公开栏、学习园地等公共场所,以书面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群众对发展对象如有异议或意见,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党支部或所在上级党委提出,书面意见要签署真实姓名。党委和支部对举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7、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支部要负责做好政审工作。政审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审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和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政审要形成综合性材料。
8、支部在做好发展对象政审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让群众进行评议.并做好评议记录。还要通知发展对象,写好自传和近期思想工作汇报。团员入党的,让团组织完备其“推优”手续;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入党的,审计部门还要做好审计工作。
9、基层党组织要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时间一般为5至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主要是特色理论和党章。培训结束后,由县委组织部统一进行考试。各党委在培训前,应及时将培训时间内容、人数和参训人员花名册上报县委组织部,培训的最后一天,由县委组织部派人携带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组织阅卷。凡不经短期集中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能入党。培训合格证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制发,有效期半年。
10、在培养成熟、材料齐全之后,党支部应将发展对象的考察材料及政审材料交基层党委,并提出发展为预备党员的申请报告。
材料应包括:(1)入党申请书;(2)“两票制”推荐评议材料;
(3)自传及近期思想工作总结;(4)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簿;(5)政审报告及材料;(6)群众评议记录;(7)计生证明;
(8)短期集中培训材料;(9)推优材料(10)审计报告;(11)公示情况;(12)其他有关材料。
二、预备党员接收阶段
1、基层党委收到支部要求发展预备党员的报告后,要认真审查考察材料,把好预审关。基层党委应征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到所在支部进一步了解考察。预审可由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等党务干部依据考察情况会商,提出意见,预审通过后,填写《入党志愿书领取登记表》。
2、基层党委携带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材料和《入党志愿书领取登记表》,到县委组织部汇报发展党员情况,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入党志愿书》,并及时办理完毕其发展手续。
3、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党支部应向其解释《入党志愿书》中的各项内容。发展入党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支部指定。《入党志愿书》填好后交支部审阅。
4、支委会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大会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半数,才能接收为预备党员。如果一次会议同时讨论两名以上的申请人入党,要逐个讨论表决。
5、根据支部大会决议,如同意接受申请人入党,支部将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支部和支部书记盖章签字后,报党委审批。(设总支的单位,要经总支审查签署意见后再报党委审批。)
6、党委审批前,要由县委组织员与新党员谈话。党委会审批预备党员时,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党委对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应返回支部复议,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如在一次党委会上同时审批几个人入党,要逐个审批。表决时,同意的人数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方为通过。
三、预备党员考察阶段
1、党委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后,党委组织部门应及时将“接收预备党员通知单”交给所在党支部,同时,发给《预备党员考察表》。
2、入党介绍人(或联系人)具体负责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按季填写好考察记录。
3、党组织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要通过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4、党委对预备党员应继续开展短期培训,进行党员标准再教育。
5、预备党员,必须进行入党宣誓。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党总支)组织进行。可结合“七一”纪念活动和预备党员培训班时进行。
6、预备期满,由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讨论前,支部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后报党委审批。
7、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在三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本学期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化,规范流程,形成切实有效的资源库。要求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集体备课流程如下:
1、学习本年段的课程标准,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细化出知识点,制订出一个大致的框架。
2、备课组内分单元对教材进行分析,谈教学思路,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制定学案或课堂练习,备课组内成员分单元主备出详案。
3、其他教师根据主备人的教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好个性化的修改。
4、备课组内详备1篇课文,组内制定上课计划,推选最佳教案由组长指定教师在级上研究展示课。备课组内听课——再评课修改教案——第二次全科展示——反思提升。
5、最后形成教案并与课件一起打包上传校园网,资源共享。
1、教师对待备课的态度以及所花的功夫,是检验教师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备课不充分就仓促上课的现象发生。
2、备课应在明确课标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和考情、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
3、备课应至少超前一周,课时量充足且分课时撰写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设计明确得当,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5、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能较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合理得当,达到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和培养学习能力。
6、教学环节完整,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或学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回忆和教后反思等。
7、要特别注意课后回忆和教后反思的撰写。课后回忆是对某一教学环节或片段的回忆、反思、改进等。教后反思是对一堂课整体上和重要环节的反思、总结、回味等。教后反思应不少于教案总课时数的百分之五十。反思真实、具体、针对性强,能体现“回顾情境——分析得失——找出原因——寻求对策——明确努力方向”的反思过程。
8、尝试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优化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
9、教案中,应有新授课、习题课、小结课、复习课、评卷课等,语文要有作文指导或评讲课,理科要有实验课等。
10、教学设计过程完整、环节齐全、格式正确、层次清晰、详略得当,书写认真整洁、规范美观,课型齐全且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11、备教一致,不照抄照搬他人教案、教参或下载等。
12、具有精品意识,能精心设计出富有特色或亮点的教学方案。
祁县中学教导处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好集体备课则是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为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特提出如下集体备课具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集体备课流程
基本流程:组长分工——个人初备——集体备课——形成教案——二次创作——教学反思。具体流程说明:
(一)组长分工:由备课组长(一般应为教研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落实主备人、参与人、记录人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二)个人初备:主备人领受任务后集中精力进行备课准备,撰写教学设计思路及主备发言稿,以备集体备课时作重点发言。组内其他备课成员也必须认真钻研,充分准备,可以在书头上注一注、划一划,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的关键点,写出备课提纲。
(三)集体备课: 第一、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激励性教学评价的时机及方式——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三、集体研讨: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方案。
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补充、改进的环节、内容或提出不同见解,争取达成共识;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
第四、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第五、主持人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
(四)形成教案:
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认真完善教案,并打印分发到每一位执教人手中。
(五)二次创作:
组内人员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如班级的差异)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并作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等,使之更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
(六)教学反思:
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以便教学改进,而不断反思教学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至此,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流程才算最终完成。
三、集体备课的管理
1、坚持“四定”制度
集体备课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形成常规,要有规定式的活动时间;集体备课的时间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条件来确定,语、数、英三科集体备课至少每单元1次,其它学科每学期至少5次;要有较为固定的集体备课活动地点;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要根据备课组工作计划提前通知、提前准备。
2、加强会议作风管理
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考勤和内容记录,保证应该参与的成员都能在备课活动时间内,准时、全程参与;集体备课要做到人人准备、中心发言、互相交流,营造良好的会风,使集体备课形成真正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氛围。为此,各校可制订相应的《备课组集体备课管理条例》等规范性的制度,使备课组集体备课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行驶。
3、加强资料管理
集体备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仅是教师交流合作的外在呈现形式,也是今后有效教学的资源,同时也是反映备课组活动的直接材料。资料的管理能促进集体备课的进一步规范化,促进教研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主题、集体备课前的教师发言提纲(或课堂教学设计简案)、中心发言人发言稿、集体备课会议记录、集体备课教案等等。
4、组织评比表彰
每学期学校要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选优秀备课组并对优秀备课组集体进行奖励。评选优秀教案以主备人的教案、二次备课和平时参与备课情况来确定。教研室每学期将组织对各校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并把各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列为评估学校教研工作和教研员业务考核的条件。各学校每学期要对本单位集体备课进行总结并将纸质文稿上送教研室。
四、备课组长职责
1、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合理安排、分配任务,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2、按时召开备课组会议。会议应在教学内容付诸教学前一周召开。
3、主持好备课组会议,宣布活动内容,推出主讲人,做好会议记录,总结讨论内容和形成的共识性结果。
五、主备人的任务
1、主备人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钻研教材和课标,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搞清所备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所准备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2、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行之有效,学生的学法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际。
3、备教具及多媒体教学。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具、学具,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4、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如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体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课内外作业的设计,教具、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学生的评价等。
5、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和所编制的教案是个人能力、学识的具体体现,必须精心准备,思考周全,不得抄袭。
五、参备人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内容,把握学段大局,联系前后知识,理清脉络,突出重难点,结合自己所领受的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2、集体备课时,参备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3、认真修改初案,搞好复案补改。领到教案后,要结合班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学活动环节、内容进行修改、补充。
琼海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刘红卫
一、要明确备课的目的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落实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要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有人曾说,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不能把备课当做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通过备课,我们可以提前理顺每一课时的思路;还可以通过备课,提前设计好要结合教学设施哪些奖评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全面熟悉课程内容,“精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系统性,揣摩每个例题的作用,搞清概念的引入、知识的应用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把握教材的实践性和思想性;分清知识的本未主次,估计知识的难易程度。在动笔写教案时,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真正悟出一些道理。同时,还应阅读参书和有关文章,有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以助教材的剖析、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特点,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反映本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并能体现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同时必须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应与教学日历同步,合理、得当。每次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适量的作业布置等项目,并附向学生推介的必要参考书目。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均按规定格式编写。教学文件齐全,整体教案应包括 “备课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表、学生平时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顺序进行装订。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接受该部分知识是否有难度。是否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如你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就不能有的放矢。本学期公开课自己觉得是失败,我找了一下原因是什么?感到备课前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过高估计了学生,所以使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掌握不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合作、勇于创新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四、达到备课基本要求
要“精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要了解当堂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了解所教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正确地确定本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各种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训练,解题的要领和方法以及应用题的审题、分析与列式,备课时要周密地考虑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学习数学的问题情景,把教科书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要准确地确定该节课的难点,一些知识过分抽象,知识的内在结构错综复杂,知识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备课时要周密地考虑如何运用直观,具体逐步抽象,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新旧联系等手段,突破难点,扫除障碍。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类型、教学方法、授课时间的根据,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尺。目标的尝试与广度要适当,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内容及其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全面考虑,定出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
总之,备课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为“学”服务。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具体做到八备:
1、备课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需要在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上课的,要提前作好硬件准备。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
8、备资源。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弄请教案的7个结构要素:
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
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
4、规范而使用的板书设计;
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
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完成课堂结构的5个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知识点);
2、教师教学的行为结构(教师活动);
3、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行为结构(学生活动);
4、教学时间的设计(时间设计);
5、教学活动的各个步骤(教学环节)。
五、自己的感悟
1、把每一课当作公开课来备,备成精品,在以后自己再上的时候再进行修改,加工,成为这几课的专家。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些对话都有生成性,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教案中要体现自己的预设。
3、丰富这一课的资源,找出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大家,每课找一篇补充阅读材料。
4、可以借鉴优秀的案例,但是绝对要把它融会贯通化作自己的东西,别人的再好,是别人的思考,我们只是借鉴,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5、虽然只背一个单元,首先要通读全册教材,对教材的编排体系,选文特点,积累运用,课后练习,习作,口语等等要求了然于心。便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更好指导备课。
6、备每一课时要结合本单元的主题,体现单元整组备课的思想。不要孤立备一课书。
7、根据单元设计一份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出来。
8、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推荐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想起来再写。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细则
刘红卫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生的作业书写,教师的作业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认真的处事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为规范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提高各学科作业质量,制定本要求细则。
一、教师作业布置要求
(一)总量控制。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各学科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班主任老师要在总量控制上起统筹、协调作用。
(二)精心设计。作业布置要适量适度,一般为一课一次。对作业进行合理整合,严禁不加选择地布置重复性或成套教辅作业。作业布置体现自主性、层次性、开放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三)作业种类。语数外三科包括课堂作业(一号本)、家庭作业(二号本)、双休日作业(三号本)和《导学与训练》,其中语文学科还应有生字本和作文本(两周一次)。思品、科学、音乐、美术四个考试科目应有课堂作业和《导学与训练》。其他学科要有课堂作业或《导学与训练》。
二、学生完成作业要求
(一)书写姿势。保持正确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写字保持“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纸笔使用。按老师要求准备好相应作业本;作业本封面要求使用正楷(或正体)书写好学校、班级、姓名、作业种类,字迹清楚,书写工整。一至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使用黑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
(三)书写质量。用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书写工整。作业本整洁美观,无卷角,可以拴上线或者绳,方便教师翻阅。不允许有个性化的装饰,禁止使用修正液、修正带、修正粘纸等粘贴、涂改;下一次作业与前一次批改之间空三行。
(四)工具使用。画图时,所有年级尽量用铅笔,并使用合格的尺、圆规等作图工具,严禁随手涂鸦。
(五)建立错题本。建立并利用好各科错题本,找出错误原因,总结解题规律,规范解答书写。
三、教师作业批改要求
(一)数量要求。根据各学科周课时数,每节课堂作业、每天家庭作业、每周双休日作业和《导学与训练》等各类作业,及时批改,不得误批、漏批,全批全改。语文每学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周记各10篇。
(二)批改符号。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不得使用草体字、繁体字和已经停止使用的简体字,评价富激励性。英语作业批改可结合学科特点使用批改符号。
1、对误判定。对用“√”,错用红线划出或打“?”。符号打在题目右边,主要错误处用横线划出,划在错误处下方,以便学生思考,其它符号参考作文批改符号。学生作业字迹潦草、不符合要求或抄袭、不做作业,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要其重做或补做。
2、等次与日期。教师批改后用“ABCD”对作业的对错加以评价,用“甲乙丙丁”对作业的书写好坏加以评价;写上批改日期,批改日期为“9.10”样式。如:“A/甲 9.10”。
3、批注评价。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或直观、形象、童趣化评价符号。
4、错误订正。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不以教师批改代替学生订正。对学生的错题一般不提倡在原处改正,需在本次作业下面用红色笔写上“订正”并重做。要求学生在下次作业时先订正前次作业错误后再做本次作业。学生订正后必须及时批改,订正正确用“√”表示。配套练习册、导学与训练和单元测试卷等在错题附近订正,全部用红色的笔订正。典型错误记入本学科《错题本》。
(三)分类要求
1、课堂达标作业(备课过程中精选的题目:必做题、选做题)。在当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批阅,批阅过程中发现错误问题及时纠正,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班级展台投影后一起讲解,优秀的案例也通过展台及时反馈给全班学生分享。
2、课后的家庭作业(语文课文后的题目、数学的自主练习、英语模块中的相关问题,课堂教学中未处理完的题目)。及时检查完成情况,在下次上课前批改完,适当点评。根据作业内容、难度、数量,可采取学生自批或互批方式。无论谁批改,都用红色笔用正确的批改符号批阅,等次、时间用“A/甲 9.10”形式写在该次作业后面。
3、各科的配套练习册、《导学与训练》等教辅作业。批改要及时,可以教师逐题批改,也可以教师讲解,学生自批或互批。引导学生在原处用红色的笔订正,订正后教师或组长再批。批改符号运用同前。对于共性错误,教师应引起重视,作重点讲解。
4、双休作业(包括语文的周记、数学的课外实践作业、英语等科目的书面作业)。学生周五放学、下周一返校后及时发放和收取。批阅要求同课堂达标作业。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员工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要经过规定的步骤和环节。为规范公司党员发展工作,特制定本办法,各党支部对本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2 适用范围 3 主要内容
3.1申请入党人:申请入党人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后,应由申请人所在党小组对申请人的思想工作表现作进一步的了解考察。了解考察时间原则上在一年左右。经过了解考察,由党小组向党支部提交书面报告,推荐申请人为积极分子。3.2 入党积极分子
3.2.1 党支部收到党小组的推荐报告后,经支委会讨论决定,方可将申请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指派2名正式党员作为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3.2.2 党支部确定申请人为积极分子后,需书面报告公司党委工作部备案,同时领取《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由积极分子按照要求填写。3.2.3 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时间必须在一年以上。3.3 发展对象
3.3.1 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3.3.2 发展对象名单报公司党委工作部审查。3.3.3 党委工作部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3.3.4 组织对发展对象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3.3.5 直系亲属和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主要是指父母、配偶、子女和抚养其成长的亲属,以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职业、政治表现及其与本人的关系等。3.3.6 发展对象参加公司党校培训。3.4 预备党员
3.4.1 支委会确定发展对象。
3.4.2 入党介绍人(必须是两名正式党员)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由党组织指定的也要经过本人同意。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3.4.3 发展对象经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填写《入党志愿书》。3.4.4 支委会审查《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3.4.5召开支委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
3.4.5.1要保证出席人数。如果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不足应到会人数的一半,支部大会不能举行;虽然超过半数,但缺席人数较多,一般也应改期召开。
3.4.5.2发展对象及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大会。如发展对象不能参加会议或两名介绍人不能参加会议时,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如一名介绍人不能出席会议,但在会前已将被介绍人的情况作了负责的书面报告,可以召开支部大会。
3.4.5.3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前,支委会要通知支部全体党员。开会时,主持人要引导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3.4.5.4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表决。
3.4.6党支部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连同本人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考察材料、群众座谈会材料、本人的思想汇报材料、本人党校结业证复印件等报公司党委工作部。
3.4.7公司党委指派专人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并同发展对象谈话。3.4.8公司党委集体讨论、表决决定接收预备党员。
3.5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党支部接到公司党委对支部报批预备党员的批复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3.5.1支委会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
3.5.2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找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谈话,要教育其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预备期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争取按期转正。3.5.3将公司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过组织生活。
3.5.4要求入党介绍人继续做好对其介绍入党的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3.5.5预备党员面对党旗宣誓。(根据公司党委和党支部的部署进行)
3.5.6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个人撰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集中培训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3.5.7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3.5.7.1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3.5.7.2转正申请
3.5.8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3.5.9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3.5.10转正申请及预备期教育考察材料、入党志愿书等报党支部审核,审核合格后报公司党委审批。3.5.11公司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在三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在由所在党支部书记与本人谈话后,将审批结果在支部大会上宣布。4 说明:
集体备课 有效教学
备课是上好一节活动课的基础,作为教师,备课、上课犹如家常便饭,可这家常便饭是否做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就得看主厨人心中是否有一套丰盛的菜谱。每节课能否获得好的教学效益,关键取决于教案质量的高低与否。而实施教师集体备课,就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案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的价值点和目标定位,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
集体备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预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动内容。
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把中心活动作为轴心,教师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动内容,对活动内容及所添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个活动计划草稿。这一草稿要在周五前完成,以便在下周集体备课中使用。
(二)以年级为小组,酝酿讨论定盘子。
根据教师活动课内容的不同,分为小班组、中班组、大班组,讨论由组长组织,大家对各班制定的活动计划草案和教师的授课的方案进行集体酝酿讨论,最终统一意见,拿出最佳方案。
(三)由一人执笔,最佳教案打印出笼
最佳方案定下后,由一名教师把整理后的最佳教案上微机打印,然后分发给大家,完成教案的统一备课任务。因而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立足本班实际,进行个案的修改
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年级部为单位制定出的方案,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达到教案与教师教、幼儿学的完美结合。
通过一学期的摸索,幼儿园采用以上备课方式有以下特点:
1、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接触和交流。
2、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强帮弱、老带新、快携慢。
3、集体备课还促进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的开展。
四、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地集体备课,有效地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年段集体备课有效性方法”的研究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集备有效开展
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上,我园实行四级负责制。一是园部教研室每学期对全园的集体备课提出宏观意见,把握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负责定期结合实际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给教师理论上的支持;二是年段备课组,主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工作;三是按上下午班划分出六个同年极同班次备课组;主要是研究《纲要》,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制定教学方案。要求教师每周通过集体备课上一节有质量的课;四是“师带徒“集体备课组,要求每学期“师徒”互听十节课。
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各备课组做到开学初集中讨论后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体现“三定二坚持”,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和坚持行政分工管理,即园长、保教主任、教研室主任分别负责一个年段,经常参与她们的集体备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并做好评价登记工作。各备课组长要做好集备的考勤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二是坚持将集体备课考评与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即通过平时查阅教案、集体备课预案表、教学反思、年段教研记录本、教师听课记录本、以及下班巡课等对教师进行评价。改变过于重视教案的检查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创设浓厚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
为了避免组长“一言堂”现象和教师消极应付现象,除了制度上督促外。我们还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采取了主讲人轮流坐庄的方式,要求主讲人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收集一线的困惑、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阅资料、自觉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等),并将下周活动的主题内容提前分发给每位教师,由于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有所了解,提前思考。主讲人准备充分且问题均来自于教学一线,活动研析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事”,由此减轻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在研讨中都能有话想说、敢说、愿意说,大大提高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三)完善集体备课环节,追求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操作上,我园实行“自备--主备人说课、讨论、形成教案(电子稿)—个人二次备课—教学实施—集体教学反思—教案修订与完善—教案电子稿存档”的流程。
1、自备:要求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安排表上的内容,结合幼儿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备课预案表。其次,辅备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全面熟悉教材,对活动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写好教案,特别是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记录,以便集备时提出讨论解决。
2、说课、讨论、定稿:要求主备人说课时要重点阐述设计理由。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设计。在讨论过程中既考虑到“面”上的统一研讨,又要兼顾到教师个体“点”上的需要和自主创新。例如:“面”上要求重点围绕对主备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的重难点、教学法、教学具以及指导要点问题等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定稿(电子稿)。“点”上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本周备课实际需要提出疑难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拓展思路,智慧碰撞、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3、个人二次备课,由于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因此在集体研讨之后,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梳理研讨结果,立足本班实际和自身特长,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适当的调整,合理修改教学活动方案。如:有趣而又生动的游戏口吻、简单明了的学具操作要求、能力差异幼儿的指导等细节的修改。
4、教学反思:完整的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学前预案的研讨和修改,加上教学中的记录、调适,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因此,我们在验证集体备课成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等多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反思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借助集体备课这一平台将自己教育行为及其教学效果的分析反思与大家分享交流,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5、总结、归档:开展集体备课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累更多有效的园本课程资料,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平时集体备课工作的总结和交流、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和推广显得特别重要。通常我们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两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汇报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分析总结了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教师分析把握教材、教学法、以及指导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观摩来验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大家在一次次开放式、参与式的集体备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教师的备课的理念、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我们还非常重视教师的集体备课案例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要求将其案例材料用电子文件的形式收集、保存到电脑作为园内共享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课例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探索和构建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一课多教”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风格,采取各自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观摩后进行集体反思,通过比较、分析、交流、总结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给教师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主空间。
2、以“一课多研、一课多轮”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学内容通过备课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轮流执教或一个教师多次执教,现场观摩、观摩后集体反思、„„循环反复、抱着“将一口井挖深,把一节课磨精”的心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这样一个边讨论边修改边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改良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促使教师专业素质更快的提高。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
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同时,在使用新教材的日子里,我们也在反复推敲和斟酌,使《丛书》的内容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显现出其优势,也对一些不实用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符合我们幼儿的需求。为此我们总是利用每周一次的固定时间,进行充分的集体备课,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集体备课而言,与以往个人的备课相比,其相对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能够更好地利用有效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幼儿身上,避免了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学中的失误。我们通常会集体讨论确定某个活动内容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应该抓住的教学重点和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以及主要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等,共享大家各自收集的辅助材料或某位教师制作的课件等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觉得收获不少。
一、集体备课,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针对新《纲要》,对目标有个有效的定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一个重点。因为目标的定位首先要对该活动所要幼儿掌握的知识、培养的技能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规划,同时要以幼儿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幼儿年龄特点为起点,选择适合他们,并能在预计的范围内能够达到的要求。其次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的需求,能够体现幼儿学习的进度。当活动目标过高时,幼儿会难以接受,自然也无法顺利达到,甚至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而过低的目标,幼儿则感觉太简单,认为不必再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学习,自然也会失去兴趣。最后目标的选定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一个良好的目标定位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集体备课,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整个主题的分解和每个班级的特色活动,在环境的创设上,重视从课程整合性考虑,力求各方面相互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注重环境随幼儿发展及教育目标的变化而调整,使环境能始终起到引导幼儿发展的作用。例如在主题环境“我们都是好朋友”的设计中,我们中班的三个班根据各自的特色,都有不同的构思,虽然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侧重点各不相同。中(1)班以“我和我的好朋友”为设计总框架,结合语言故事“朋友船”的内容为延伸,请家长与幼儿合作,共同折出各种各样的船,在船上放置了幼儿利用废旧的蛋糕盆子、毛线、皱纸等材料做成的代表朋友的笑脸等等自己动手设计出的作品,再在“快乐公寓”中粘贴幼儿照片,以“我和朋友一起玩”的绘画作品、“送给朋友的礼物”给幼儿展示贺卡,以“我的名片”来介绍自己的家庭电话等。中(2)班根据本班的特色活动,进行了以折纸“好娃娃朋友树”为中心的设计,以家庭调查表“你是我的好朋友”把孩子在园在家的好朋友用照片的方式展示,以制作的贺卡、小礼物为“礼物送给好朋友”体现孩子间的友谊,以蛋糕盆制作的“好朋友手拉手”为内容,感受着老师与阿姨和幼儿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以教师拍摄的幼儿在园内和幼儿共同游戏、互相帮助的照片为内容的“团结友爱亲又亲”为五大版块,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中(3)班以“我和朋友在一起”来展示幼儿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景,以“我对朋友说的悄悄话”为调查表,填写自己的悄悄话,以“我的小名片”来设计让朋友记住自己的好办法,以“送给朋友的礼物”等进行整体合理的规划。
三、集体备课,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考虑学科性质和教学情境”是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的原则,在这样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很在意设计和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我们明确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多个环节相互贯通,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是起着“总结前个环节的内容,为后个环节作简单的铺垫”的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也应明确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通过有效的环节来引领幼儿逐渐进入课题,并保持积极的参与意识。我们深深地知道: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要有良好的开端,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想学。二是对活动内容、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做到教师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即有的放矢。三是采用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听清楚、听明白,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四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及时地对事物能正确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在瞬息万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要迅速、敏捷而准确地做出分析、判断,果断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最后,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集体备课,模拟有效的师幼互动
我们在明确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支持者地位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意志品质的发展过程、注意力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的特点,以及好奇好问好学的个性,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教师“提问”的重要性,要做到有效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能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封闭式、暗示式的提问,而更多地采用几种扩散幼儿思维的开放性的“巧提问”,在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后,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幼儿积极地探索提供适当的思考环境。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积极默契的互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备 课不能上课。备好课的基本含义是精心设计好每课堂的教学结构。把教材的 知识结构和掌生的认识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对备课和备课笔记的书 写特作如下要求:
一、关于备课
1、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或实验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 和要求以及教材的结构体系。注意年级之间的衔接关系.明确每个单元.每一 课的“双基”的具体内容和训练的重点、难点、关键。
2、了格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及知识缺漏的所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课时计划。
3、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按照“激发兴趣.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 力.养成习惯”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教法.设计好板书,准备好教具。
4、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作业要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 力.要严格控制作业量。
5、备课以个人钻研为主.从实际出发恰当地处理教材.正确使用教学参考 资料.提倡用不同的教法进行试验,提倡使用电化教学手段。
6、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到统一教学思想.统一知识传授和智能训练的内 容与要求,统一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教学进度。
集体备课可按单元、章节有计划进行.也可以按典型课和不同课型进行。
二、教案书写
总的要求:严肃认真、课时齐全.能反映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体现课堂 结构设计.教法选择、教具运用、实验演示:
具体要求:
1、语文:
.
(1)教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时数、课前准备、板书设计。
(2)教案要分课时书写.详略因文而异(一类文详细些,二类文稍详细.三类 文简略些):因人而异(从教不满三年的要写详案)。,(3 J基础训练和作文指导及作文讲评的教案统一写在语文备课笔记本上. 作文教案(包括说写话课).要有明确的要求,必要的课前准备·具体的指导过 程以及重点的讲评内容.
2、数学
数学备课:不仅要求按时备课.而且要按单元备课·具体要求是:
(1)按单元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教学内容;⑦目的要求;③重点与难点;@课时划分。
(2)按课时备课的基本要求:
①教学内容;②目的要求;③教具准备;④教学进程。
数学进程:1基本训练;2进行新课;3巩固练习;、4课堂作业:5课堂小 结;6家庭作业。
3、其它科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必要的课前设备,比较具体的教学过程 以及必不可少的板书设计。
4、各科教案必须在上新课的前三天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