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奴隶的母亲》有感
李冬枚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是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由于离家较远加上学习上的原因,我并没有回去陪老妈子过节,尽管那晚我们聊了一个小时左右的电话,但依然能从老妈“没关系,你放假早点回来”的话语间感觉到,她还是很希望我多回家陪陪她的。母亲,永远是那个最触动人心、最温暖的词。但下面要提到的这位母亲却让我觉得很同情、很悲哀。
《为奴隶的母亲》描写一个农村皮贩,在贫病交迫中出典妻子“阿秀”的悲惨故事,展现了在这种荒唐落后的陋俗背后的旧中国的时代特征。阿秀在小说中是一个贫苦家庭中的小女人,为了丈夫和孩子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可惜,她有一个软弱无能、不负责任的的丈夫以及生活在那一个女性地位卑微的年代,这给她的一生盖上一层灰色的、悲剧的面纱。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伟大的,她对孩子的爱更是让我深深地感动;但作为一个女性,她却让人又爱又恨,爱她的勤劳、善良,恨她的安分、屈服、不反抗。小说给人一种义愤填膺的愤怒情绪,但也给人一种无计可施的无奈。
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师承鲁迅,善于运用白描来表现人物关系,刻划人物形象。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划人物形象,既个性鲜明,又血肉丰满,既有人情味,又有阶级差别。无论是皮贩的软弱无能,春宝娘的勤劳善良、忍辱负重;还是秀才的伪善、温情,大妻的嫉妒专横,都写得合情合理,很有分寸。比如皮贩,曾用沸水溺死女婴,又让妻子出典,是其凶狠残忍、软弱无能的表现。但当他要向妻子 说明原委时,又羞愧、悔恨地低着头说不出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出了一个性格被扭曲的被压迫者的形象。对秀才的描写,既着眼于他是一个地主,又没有忽视他是被典者春宝娘的临 时丈夫。这样一种双重身分,决定了秀才没有虐待春宝娘,有时还向春宝娘献媚。当春宝娘为他生了儿子时,更是欣喜若狂。然而,这种喜欢不仅目的明确,而且很有限度。特别是在大妻的监 视与挖苦下,秀才不能不放春宝娘回家。小说对大妻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外在的语言行动,来显示她的心理和性格。这个地主管家婆,专横刻薄,尖牙利齿,由于自己生不出男孩,也有苦恼和矛盾。她对春宝娘是嫉妒多于友善,微笑中藏着刻毒。
春宝娘与祥林嫂有异曲同工之妙。她勤劳朴实,善良安分,对生活的要求低微,但灾难和打击却不放过她。小说着重描写了她精神上所受 的折磨。她离开春宝到秀才家做生育的工具,处处受到大妻的监 视并遭到辱骂。当她可以回家与春宝团聚时,却不得不与秋宝诀 别。而此时的春宝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娘了。母爱是妇女的天性和权利,但“为奴隶的母亲”却被折伤了天性,被剥夺了权利。作者运用白描手形象地法刻划人物形象,并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秀才、大妻侧重于语言和动作描写,对春宝娘则采用心理刻划,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活动。
一
受到上述蓝棣之的对《为奴隶的母亲》全新解读的启发。笔者试着从女性解放的角度对《为奴隶的母亲》进行再阐释。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里面出现了一对对立的阶级即春宝娘与她的皮货匠丈夫所代表的底层农民阶级和秀才夫妇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如果像我们之前对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所定性的那样是阶级压迫与剥削的经典或者说范本。那么呈现在文本里面所对应的描写细节应该是很明显的,也就是说作为阶级压迫者的主角(以下称作秀才)对春宝娘有任何的压迫或者欺凌的行为应该在文本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但是如果细读文本的话,我们会很奇怪的发现这样的一个阶级压迫书写的经典文本,却很难在其中寻找到支撑它的证据。“一个长长的瘦瘦的而面孔圆细的男子就从房里走出来。他向新来的少妇,仔细地瞧了瞧,堆出满脸的笑容来,向她问:“这么早就到了么?可是打湿你底衣裳了。”这是初见秀才时,秀才地主向她说的话。“这是真实而明显的,她应庆祝这将开始的三年的生活——这个家庭,和她所典给他的丈夫,都比曾经过去的要好,秀才确实是一个温良和善的人。”通过文中秀才对春宝娘的态度以及对她自己的心理刻画,小说并没有刻意把秀才刻画成一个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恶人。相反,小说中的秀才这一形象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个好人,尤其是小说通过春宝娘这个视角来进一步说明,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给读者的感觉是作者刻意将秀才刻画成这样的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们眼中所谓的地主的形象,这怎么说都不是表现阶级压迫的一部作品。当然,有人会提出异议说,把妻子典当给地主本身就是剥削和压迫。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母亲到了秀才家里以后,日子反而过的越来越好,这种阶级的对立性在无形中就被大大的消解了。我们也可以提出质疑说秀才的妻子对母亲的这种欺凌表现非常明显,其实仔细分析的话,一开始秀才妻子对文中的母亲还是很好的。“连大娘,实在也是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妇人……这样,竟说的这个具有朴素的心地的她,一时酸,一会苦,一时甜上心头。”通过春宝娘的口吻,我们可以大概知道秀才妻子也不是一个恶妇人。但是后来她对春宝娘态度的变化以及最后无情的赶她走,这种行为的原因我们毋宁为她感到自己的男人被霸占,她的主人地位被动摇的一种恐惧乃至愤怒,而不是所谓的阶级压迫。如果转换研究角度,把研究的目光转向这位同样是属于受压迫阶级即皮货匠丈夫的话,我们会得到一个新的讯息,那就是小说里对母亲欺凌最严重的就是皮货匠丈夫,从丈夫对她的凶狠暴躁到最后要出典她。如“有一天,他向他妻说:“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子也都卖出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这样,她看见她底丈夫,这个凶狠的男子……刚出世的新生命,用他底粗暴的两手捧起来,……投下沸水里了”。小说表现出的秀才与春宝娘的关系远远没有皮货匠丈夫与她之间的关系紧张。
二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所表达的另外的一个主题即女性解放就有了一个全新的阐释和解读。之前对《为奴隶的母亲》的研究也有涉及到女性解放这一问题,但大都是把妇女解放道路上的阻力认为是地主阶级即秀才,但其实真正的不易察觉的阻力是来自于夫权的压迫即皮货匠丈夫,而且这种被统治阶级内部的压迫远远要比对立阶级之间的压迫更加的严重和致命。而且笔者认为作者柔石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突出了这一点。在小说中皮货匠丈夫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个情节的描写包括文本中皮货匠丈夫对于春宝娘的冷漠即是作者向外界传达的这样的一种讯息。所以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大框架是通过春宝娘出典给地主秀才又被赶出来这样的一个悲惨命运来突出阶级的剥削压迫。但在这个大框架下,作者通过刻画皮货匠丈夫这一角色其实是想突出强调被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那么这样的内部矛盾为什么要掩盖在阶级压迫这一外部矛盾之下呢?这个问题势必要结合作者自身的境况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考虑。《为奴隶的母亲》是作家柔石写于1930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3月1日发表在《萌芽》第1卷第3期上,这个时候,他已经加入了左联,处于文学创作的转型期,立志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服务。所以作者在创作之始就已经把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定位成书写阶级压迫,倾诉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一部作品。而且《为奴隶母亲》创作的年代,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已经风气云涌,而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话语突出的是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和广大劳动人民深受经济上尤其是超经济的精神虐待。换言之,一切的文学的表现形式要服务于阶级斗争这一主题,而那种表现被压迫阶级内部矛盾即人民之间的矛盾的文学作品显然是偏离当时的主流文学话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阶级斗争这一宏大主题的消解、排斥乃至对立,是不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因此,这样的一种文学话语以及表现形式在当时是遭到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的,是不可能被突出表现出来的。
三、结语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积极的应答,构成了“对话”。他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远在绵延之中。所以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文学作品必然也是开放的流动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即是这样,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给予它不同的解读与意义。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小说《为奴隶的母亲》这一文本能够产生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这也是其经典之所在。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把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解读和定位成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经典作品似乎是已经成为定论的, 而且我们普遍认为这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与阶级性的左翼文学作品由于本身思想的单一性而没有什么再解读的必要。但是如果细读文本的话, 《为奴隶的母亲》蕴涵的思想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发掘的。通过对《为奴隶的母亲》文本的解读,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品所表达的女性解放给予全新的阐释以及分析时代的主流话语对作者创作的干预和影响。
关键词:阶级压迫,女性解放,话语
参考文献
[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出版社, 1998:153.
[2]柔石小说全集[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7:552, 548.
[3]唐弢,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摘 要: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许杰的《赌徒吉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两篇典型的以“典妻”为主题的作品。本文从表现主题、描写角度和方法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柔石 许杰 典妻 女性形象
在缓缓流过的民族文化思想长河中,既有鲜亮晶莹的鹅卵石和澄碧的砂石,也有盘桓凝滞的浊流和沉渣。中国是一个看重伦理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束缚人们正常生活自由的“清规戒律”和陋习应运而生,其中的“三纲五常”、封建宗法、礼教制度更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在这个锈迹斑斑的笨重“铁十字架”下,不时有成批的妇女因“不胜重压”而扑倒在地,再也不能起来,而那些还未倒下去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同类的倒毙,丝毫未产生“我要直起身来”的意识,只是“默默地”、“毫无怨言”地、逆来顺受地背着那个十字架继续赶着她们的“人生之路”……是的,这种境况不是她们心甘情愿的,而是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她们的亲人)用那些“清规戒律”把她们扭曲成那个样子的,她们是令人同情的。
许杰和柔石就是怀着对封建伦理道德和陋习的一腔憎恨及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惨淡境况的深切同情并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春风,分别写下了他们不朽的名篇《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以图唤起广大民众对农村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关注、对不合理的旧制度的憎恶和改造意识。
《赌徒吉顺》和《为奴隶的母亲》都涉及到旧中国农村中“典妻”的现象。作者们都运用了严峻深沉的笔调,分别通过两个痛怵人心的事实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野蛮、残酷和封建道德的虚伪与堕落,控诉了这一切对广大劳动妇女所犯下的罪恶,反映了广大农民不仅受到残酷的经济剥削,而且受尽了更为残酷的超经济的精神虐待。这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有相同之处,同时所塑造的两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也有相似之处。她们都是旧中国被践踏、遭迫害、受欺凌的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劳动妇女形象,她们勤劳、善良,总是逆来顺受,毫无怨言,能够咽下一切苦涩的泪水,只渴望最低水平的平静的生活条件和状况。她们都没有自己的姓名,仅能冠以吉顺老婆、春宝娘之类的称呼,她们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只是丈夫的附属物,她们的命运同样惨淡:被丈夫当作生育工具典卖,成为野蛮的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典型是类的样本……但是,如果把它们弄得一模一样,则又会成为作家毁灭性的判决……”同样,许杰的《赌徒吉顺》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有相同的地方,但同时也具有不同之处。
首先,许杰的《赌徒吉顺》在描写乡村生活悲剧过程中,毫不回避典妻者人性和人的良心在现实中被折磨、摧残和不得已而堕落的过程,写出了人在同现实搏斗中进行的自我搏斗。作为赌徒和后来被迫典妻的吉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起码的良心,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社会人生责任感和感情的挣扎,时刻折磨着他,正如作品中写的“他的心如磔在十字架上受刑,血痕狼籍,一块块撕得粉碎四裂”。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典妻者——春宝爹,则未写出他感情受到折磨乃至良心堕落的过程,只是把他作为春宝娘悲惨命运产生的典型环境中的一个部分。他本是个受剥削、受压迫的穷苦人,是皮贩,兼做农活,“芒种的时候,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同在一个水田里,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做标准。”他的勤劳并未使他的家庭摆脱穷困,而这样穷困的环境又造成他暴戾凶恶的性格和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他受强者欺压,却迁怒于更弱者,他不仅可怜而且可悲,最后为应付赌主的债务,把妻子“典”给了地主,直至春宝娘三年后回到家来,他仍无一点良心,还是那样冷酷无情。
其次,两部作品的描写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赌徒吉顺》重在以吉顺的所作所为构成故事发展的线索,作品并未直接描写“被典者”的所思所为及其被典以后事件的发展情况,而只是截取“典妻”成交前后一两天内吉顺的所思、所想和所为,只是侧面描写了吉顺妻被作为“生育工具”典卖的悲惨命运。并且《赌徒吉顺》重在对吉顺心理活动的刻画,注意环境描写对主人公吉顺心理及行为活动的烘托;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重在整个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详细地描绘了整个“典妻”的前因、过程及后果,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悲苦,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有典型意义的语言、行为,深入细腻地刻画了那个做奴隶的母亲形象。如当春宝娘得知丈夫把自己典了,她没有也不敢表示半点反抗,有的只是“连肺腑都抖着”的“吞吐”,喃喃的自语,“呜呜咽咽”的哭声和叹息,最后只说了“为什么不早对我说?”;又如在出典前的那个晚上,春宝娘抱着儿子,让儿子最后一次吮吸着她并不多奶的乳房。孩子入睡后,她将儿子几件破衣修补好,“连孩子冬天用的破烂棉袄都拿出来了”。最后在临轿前,只无可奈何地说了句“我实在不愿离开呢!让我饿死在这里吧!”作品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塑造了一个吃苦耐劳、心地善良、逆来顺受,既是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的“奴隶”,又是丈夫的“奴隶”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两部作品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同一主题——即罪恶的“典妻”制对广大劳动妇女的戕害,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读后都令人唏嘘慨叹,掩卷深思。
参考文献:
[1]柔石.柔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3]钱谷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贾玉民,纪桂平.中国现代乡土·乡风·乡情小说精品[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6]曾壤.生命的无奈与生存的执着——《为奴隶的母亲》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鲁迅的狂人日记里吃人的人和被吃的人,一开始我还读不懂,到后来自以为的认识深刻,也还是一种思想上的清晰,意识上的模糊,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的元凶,而这个封建礼教是一个抓不着又似乎能感觉到得东西,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种制度,一种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制度。
而我所读的这篇文章就是具体的实例,它描写了一个以民国初年的浙东农村为背景的悲剧故事。丈夫染上赌博酗酒等恶习,儿子春宝又久病不愈,无奈之下,丈夫以100块大洋将妻子出典给渴望能生一个儿子的老秀才。3年中,妻给老秀才生下了儿子秋宝,秀才大娘子不容典妻的存在,3年期满后,妻不得不离开秋宝回家。当她回到依然难改恶习的丈夫身边时,典妻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春宝已经奄奄一息……
一个临产的农村女人,在家里产下一女婴,母亲还没来得及给抱女儿一下,那个“呱嗒呱嗒”叫声很重的女婴就被她的亲生父亲亲手放进了装满沸水的桶里,看到这里我有些不敢相信,觉得很费解,亲生父亲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我记得我从小读的书大多是国外的童话,除了公主就是王子,结局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看了这篇文章后内心有着说不来的悲凉。以前我读的文章大多是柔和的,而这篇文章的处处似片片刀片,稀薄而又锋利,在生活的暗处伸出来,上面写着惨淡的血和血的真实,这里的血有女婴的真实的血,也有母亲精神
上碎裂后滴下的无声的血,每流一滴,都是痛的。
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着活。只要活着,无论如何地赖都是可以的,因为好歹可以保住性命。丈夫是可恶的,竟然将妻典当了出去,丈夫也是可怜的,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妻被轿子接走的那天,他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这是怎样的可恶,又是怎样的耻辱呢。可是他再痛苦,也还是一个始作俑者,真正的弱者,还是女人,是那个母亲,春宝的娘。
命运,有时候真的不在自己的手里,尤其一个女人的生命,又在那样一个封建而又贫穷的年代。于是,春宝的娘成了一个物件,可以被丈夫典当以延续他们生命的物件,像是一件衣服或者首饰。同时,在这里,她成了一具为财主家延续香火的生育工具。而女人的天性决定了她有母性。人,是有感情的,她在被当做一件物件来被丈夫和财主做成交易完成使命后,她必须离开了,而她留下的却是她的骨肉,母子连心,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财主想多留她几年也只是为秋宝考虑,丈夫典她出去也是为了自己和春宝活命,这两个名义上的丈夫,谁都没有为她考虑。和秋宝在一起,母亲会思念春宝,和春宝在一起,母亲会思念秋宝,究竟是谁活生生的拆散了母子?是丈夫?是财主?追根到底,还是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封建礼教在害人,贫穷在害人,女人经济上不能独立,精神上不能自主,都是造成这幕悲剧的原因。
——读《林肯》有感
八(2)班的郭仙媛
沧桑的脸庞下隐藏着坚定的决心:弱小的身躯下隐藏着蓬勃的力量:消瘦的腿迈着稳健的步伐。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美国史上最伟大的平民总统——林肯。
林肯出生于肯塔基洲哈丁县的霍加维尔,后随父母姐姐迁居印第安拉,她一直以来很崇拜父亲打猎,但当自己打中一只野鸡时,那血淋淋的场面就深深刻在了脑海里,我想,当时的黑奴们是不是也如同这只野鸡,每天做事要谨慎,随时都可能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我所想看到的,更不是从小就有阴影的林肯所想看到的。
林肯的妈妈南希死后,林肯又迎来一位新妈妈,这位妈妈很是和蔼,对林肯就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也对,林肯成为总统有重大的影响。后来林肯看书越来越着迷,不远千里跑去听辩论赛,配色也很看中林肯,让他随时来她家看书,但这也是林肯和托马斯之间产生矛盾,使父子俩感情生疏。
后来,便是林肯的律师生涯,全家迁居伊利诺伊州,林肯发表了他的第一次演讲。经商失败后,他竞选州议员未成功,进法律学院,未能如愿。在他的起起落落和几次恋情之后,他走上了总统宝座。其中,也有玛丽,托德的功劳,他很严格的让林肯奋斗向上。虽然,林肯只活了56年,但能在这56年,从底层爬至高处,实属不易。
读完《林肯》这本书,我深深感慨人与人平等之间的重要性,林肯就是为解放黑奴而生的,正因为年少时的他经历了一场血腥的打猎,对动物生了怜悯,同时,在十几年后看见了黑白混血的女奴遭人践踏时,就起了决心。那时的底层社会黑暗,顶层社会是瞧不起底层社会的人,在他们眼中,底层社会的人们又矮又瘦,衣冠不整,不配与他们站在一起,这也是林肯竞选州议员落选原因之一。中国也是如此,虽然过去中国没有美国的奴隶制,但那时候富人对穷人的鄙视,通过老舍的《骆驼祥子》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祥子生活的社会的黑暗。但今日不同往日,世界追求人人平等,虽然美国还有狗眼看人低的少数白种人,但比较过去……这些难道不是林肯的功劳吗?
如果反想一下,若那时总统并不是林肯,哪位总统会冒危险来宣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呢?如果南方胜利,21世纪的美国又会发生什么天覆地灭的变化呢?美国是否还是经济科技的强者呢?此时的中国是否能打败美国呢?奴隶制是否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呢?最后,可以说世界末日要提前来临了。
所以并不难发现,这位追求人人平等,有上进心,宽容大度的林肯为美国,为世界做出了多大贡献,他的牺牲虽然我们很痛惜,但那种精神,却永久的保留着。
《欧叶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也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幅葛朗台一家、侄儿查理和欧叶妮的追求者三条线索组成,作品一开始就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加以描写,到了出现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然后突然结束,使人回味无穷。整部作品于简洁的构思中蕴含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作品通过葛朗台夫妻、父女、伯父与侄儿等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主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作者通过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成功塑造了葛朗台这个典型形象。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是他的癖好,临死前他也不忘吩咐女儿到那边去交帐。他家财万贯,但每一顿饭的面包、每天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他的吝啬越来越膨胀,吞噬了他的整个人。葛朗台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形象之一。
故事讲述守财奴葛朗台这个精明的箍桶匠靠投机和算计聚敛了百万家产,然而非常吝啬,妻子和女儿因此备受折磨。格拉森和克吕旭两家为了争夺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老奸巨猾的葛朗台决定利用女儿“钓鱼”。葛朗台的侄儿查理从巴黎来投奔叔父,不久与堂姐欧也妮产生了爱情,天真美丽的独生女儿,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慈母从此一病不起,查理被葛朗台送往印度……;可是在期待中丧失父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读完此文我感到老格朗台吝啬爱财如命,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葛朗台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圣洁和美丽格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的社会只有遭到无情的蹂躏,格朗台太太临死时胸怀坦荡,因为死对她意味着苦难的终结,她只心疼从此抛下女儿一人在世上受苦。在这阴暗的小天地中,欧叶妮的形象显得特别美丽明亮,但是这颗明星注定要黯淡下,我为她感到悲哀。
西方关于爱的祈祷词是这么说的: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盼望。爱是永不止息,爱就是一盏灯。
听说过一个犯人和母亲的故事:探监的日子,一位从贫困山区来的老母亲,坐驴车、汽车和火车,辗转来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形形色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籽仁儿,双手开始颤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才凑足路费。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儿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一粒都不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嗑的瓜子,包含了千言万语,他忏悔了。
母亲是上天派来守护孩子的天使,无论她贫穷富有,无论她地位高低,她都会用尽所有的爱去爱护她的孩子。做子女的唯有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才对得起那无私的母爱。
生活中的拮据造就的坚韧的母亲,而母亲的顽强也渐渐让不懂事的孩子长大。通过文章,我们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因执拗任性让母亲为难,如今是否应该回报父母,尊敬父母?
生死之际,她没有恐惧,没有害怕,心里也没有想着逃跑。“孩子,保护好我的孩子!”这是她心里心底唯一的呼唤。多么强大的母爱!
面对死亡,她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心里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有自己的孩子呀!
母亲在危急时刻爆发出的力量令人震撼!大火吞灭自己之前,她的奋力一举挽救了大女儿的生命,而她却葬身火海。大火扑灭后,人们目睹了母亲最后的姿势――跪着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我震撼了,我感动了,我流泪了,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我们永远记住了她的名字――卢映雪。
文中“我”连自己的生日都不知道,而只有母亲知道。几十年前的那一个寻常的的日子,对其他人并没什么,而对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母亲的爱溶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次次牵手,一次次亲切的问候・・・・・・更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母亲的爱又是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是天底下最纯洁的爱,使用语言也无法描绘的。
同学们,在母亲赋予你的同时,你也是理解母亲,母亲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无条件 无索取的付出和奉献,同学!们还小,不能报答母亲对我们的好,我门业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才,从而报答母亲的深恩我更不能与母亲争吵,不理解父母,更不能让母亲伤心哭泣!!!
经典是有权威性的著作,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我们这几年的学习中,陆续接触了一些经典。五年级的课本里,就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母亲的纯净水》。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李兰,家里没钱买纯净水。每一次上体育课,她都是拿着一瓶母亲给她灌的白开水。拿着名牌纯净水的瓶子,里面却是凉白开水,李兰感到有些自卑,十分伤心。
有一次上体育课,同桌忘记带纯净水了。李兰犹豫了一下,将自己的水递了过去。她当时想:不给纯净水给同桌,怕自己失去朋友;把水递给他,“纯净水”的秘密就会揭开。其他的同学们发现了这个秘密,有些取笑她。李兰感到十分难过。
李兰回家责怪妈妈。妈妈说:“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啊。再穷,也要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穷了,就真穷了。”
正如文中所说:穷,它不是一种光荣,也决不是一种屈辱。不管我们是穷还是富,都不能攀比。死要面子,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还记得这样一个夜晚••••••
云睡了,城市睡了,大地睡了。某个僻静的角落,一个身处异地他乡的小女孩,将手机靠在耳边,默默的等待着。当打给母亲的第七个电话又没有接通时,两行热泪滑下,无比凄凉。绝望之际,抬头仰望夜空,星辰传递着皎洁的月光。月亮啊,你多像妈妈的脸庞,正对着我微微地笑。女孩无声的笑了一下。忽然明白:自己还没有离开祖国的怀抱!既然妈妈去医院照顾姥姥,那今晚就自己睡吧!毕竟,疼我爱我的祖**亲就在身旁。月光下,旅馆里,被窝中,小女孩进入了梦乡。梦中,她仿佛听见黄河澎湃的涛声,仿佛闻见了北海公园荷花的芬芳,望见了香山红遍山野的枫林••••••
那一夜,她睡得好香,好香。
追忆往事,我回顾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细腻的描写,让我身临其境;生动的刻画,又让思绪万千的我开启了记忆深处的大门。自己虽然不曾离开祖国,但也能体会到这揪心的思念。每当离妈妈很远时,就这样告诫自己:祖**亲伴你成长,坚强地走下去吧,前面的路还很长展望未来,总不能忘记经典。季羡林爷爷对故乡、对祖国的爱,让我更觉得祖国是一个大花园,汇聚各地桃李,异彩纷呈,但地下的根茎总是月光下,我心潮起伏,由衷的自豪。为有这样强大的祖国,为有十三亿心心相印的同胞!忆苦思甜,我更加坚信:为振兴中华,我愿意把一生都融入保家卫国的浪涛!
本周我们学习了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文中写季爷爷六岁时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住,这期间匆匆地为奔丧回来了两次,在季爷爷读大二时,母亲就离他而去了,他悲痛欲绝,他从此成了一个失去母爱的孤儿,带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悔恨抱憾终身。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爷爷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赋得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
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
现在,我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读《为奴隶的母亲》有感】推荐阅读:
读我的母亲有感11-01
关于以母亲为话题的作文11-19
为母亲梳头作文07-12
为母亲去世答谢词11-27
《怀念母亲》读后有感心得11-20
“我为父母亲献爱心”倡议书10-28
初中作文以我的母亲为话题900字12-10
母亲节歌颂母亲的歌曲06-19
母亲节对母亲的感谢09-12
关于母亲的美文欣赏:母亲的疤痕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