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第二课时(精选6篇)
《弟子规》第一章《如则孝》从许多细节对孝敬父母作了详细要求。“父 母 呼,应 勿 缓; 父 母 命,行 勿 懒。父 母 教须 敬 听;父 母 责,须 顺 承。”这一课从言语态度方面作了一些规定。注音版的韵文为认字不多的一年级同学提供了方便,准确明了的译文为理解能力不高的小朋友的自学这做了铺垫,生活化的拓展让学生觉得古文不古,生动形象的故事为学生碱性弟子规树立了榜样,体现了《弟子规》知行统一的思想。教学理念
1.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加强诵读,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 “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弟子规》课程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教学目标:
1、诵读成韵,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入则孝》;
2、读中感悟,感悟韵文中为人子女孝顺父母的做人道理;
3、激发学生孝顺之情;
4、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韵文,领悟韵文的内涵。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辩证性地对待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徐庶进曹营》的故事生读后评价人物,引出“孝顺”这一话题。
2、引出学习内容,出示文本内容。
二、诵读成韵。播放音乐
今天老师要以这篇韵文作为朗读考试的内容,能把它读准的为探花,读通的为榜眼,读得有节奏的为状元。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师范读
4、模仿读
三、读中理解
1、生默读后交流回答
2、师随生说的板书呼、命、教、责
四、指导背诵
在教师引导下检验背诵情况:老师要看看我们体现有多少孝心,我说半句你们往下接。
五、读中感悟
1、出示课外材料“孩子1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清脆的“哎!” 孩子11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等等!”孩子21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干”啥!“孩子31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我忙,没办法!”孩子41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老了还这么多事!”孩子51岁时,父母喊他,只是看着孩子说:“孩子你也——”
2、学生读后引导说感受:或者说说材料中的人物或者劝一劝他们。
3、悟中读
六、生活导行
1、插入生活情境表演:出示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说说怎么做
2、记住两个重要节日:父亲节、母亲节
七、升华主题
1、我们生活中除了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谁?
2、让我们带这一份孝心再读一遍课文。
八、板书设计
入则孝 ——呼 勿缓 ——命 孝 勿懒
——教 敬听 ____ 责 顺承
①、出示两则小故事,请学生根据《弟子规》韵文议一议。A、李明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冬天,他每天都要妈妈给他暖好被窝才肯睡,否则就大哭大闹,夏天,他则要妈妈给他打着扇才睡,上学和放学从来不跟爸爸妈妈打招呼。
B、张文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集资跑出去玩,从来不跟爸爸妈妈说一声,而且做事情经常让父母担心。
②、引导学生找出与李明对应的韵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与张文对应的韵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③、在领会文意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全文。
一、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于《弟子规》入则孝篇章。全文以“孝”为核心,特别强调从行为上照顾、考虑父母。体现“孝”乃人之本分,行之本源。教文“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说明了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源自父母,不孝敬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本。《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更要铭记:“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警言。在品行上严于律己,不做无礼、违法之事。若能够以德润身,奋发向上,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为孝顺之第一步。本文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更以《庾冰教子》的故事诠释了“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即是极细微的小事,也不可马虎对待,体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更揭示出《弟子规》乃为人子弟做人应依循的道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
1、熟读教言,诵读成韵。
2、结合故事释文,理解文意,了解“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3、借助情境,紧扣主题,依文观行,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成为一个孝顺、有修养的人。
4、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本性本善的德能显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具有完美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国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四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看、说、读、悟”等方式感知“孝”的含义。本课的设计理念试图突出三个重:
一、重情境。以情境贯穿始末,层层推进,层层落实。
二、重交流。让学生孝行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三、重实践。让学生多思考、探索、实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行礼——要求:揖身圆,拜恭敬。
学文前所有学生列队向至圣先师——孔子像三鞠躬。(此举是为了收敛身心,诚意正心,培养尊师向学之心。感念师恩,德泽后人。)
(二)创设情境 话题导文
1、观看故事后回答问题,提出要求:眼到、口到、心到。
《庾冰教子》——东晋大臣庾冰出身于名门,他和哥哥庾亮在当时都很有名望。庾冰曾经做过宰相,总理朝政。庾冰性情谨慎,生活简朴,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又一次,他的儿子庾袭私自向官府借了十匹绢。庾冰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庾冰还自己掏钱买了十匹布,让庾袭送还给官府。由于庾冰的言传身教,他的几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①故事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2、相机引导,点题明义
根据学生回答交流中,点明事情虽小,也不能任意妄为;物品虽轻,亦不能私自藏为己用。否则,让父母担心,让父母蒙羞,不但会伤父母的心,是为不孝,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做好为人子女的本分?如何行孝?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走进《弟子规》第四课,一起学习前人的教诲,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三)熟读成诵 诵读成韵
1、自由读通教文,找出不认识的字,看注音读;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师配乐范读,生感受读文节奏。
3、多种形式读文(集体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比读等)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4、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学生读诵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讲的是何意。
(四)释文结合 情境插入 依理明义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①释文: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不和父母商量,擅自做主。如果任性而为,就容易出错,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②引申:出示情境片段
一小朋友以作弄别人为乐,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在地上,结果这位同学脊椎着地,伤的很严重,造成终身瘫痪。
【说一说】
a、同学们,看了这个片段,请用心想一想,这位小朋友的行为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b、他的行为符合《弟子规》中的要求吗? c、他能不能称的上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d、你今后在生活中将如何去做?
③师小结:
一个小小的动作,造成别人这么大的痛苦,不只是受伤的小朋友要痛苦,还有比他更痛苦的还有他的父母。看到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每次看,相信都是一种煎熬,对其父母也是一生的伤害。
在法律上,父母是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对子女负有重大的责任。如果子女任意妄为做错事,父母不但要承担责任,身心也会遭受痛苦,这对子女来说是不孝的行为,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所以请同学们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再次强调“勿擅为乃孝行”并板书。
2、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①释文:不管是家里的公用物品,还是私人物品,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位己用。如果这样做了,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②引申:出示情境片段
一位小朋友在商店里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占为己有,就用了偷窃的方法来取得,结果店家装有监视器,这样的行为最后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说一说】
a、同学们想一想,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b、对照《弟子规》中的教言,他做到了吗? c、同学们觉得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吗? d、如果主人公是你,你将如何补救?
③师小结: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从小就私藏成习,长大了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也都可能会演化成更严重的恶习,那么缺点、过失也不可能再隐瞒。
所以私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如同小偷,被别人知道,父母也会跟着蒙羞。自己有什么东西也要让父母知道,因为父母对我们子女付出的是全部的爱。如果我们对父母有所隐瞒和保留,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伤心难过的。再次点明“勿私藏为孝行”并板书。
3、联系生活,实践导行
逢年过节,或者在你过生日的时候,你可能会收到一些礼物,这时的你应该怎么做?
请同学上台展示收受礼物并如何对待处理的过程,相机引导。(当亲戚朋友或是父母的同事送给你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跟父母讲,千万不可以瞒着他们;不要以为那只是个小东西,告不告诉父母都不要紧,反正父母不会要的。要知道告知父母是对父母最起码的尊重!等到年纪稍长,你懂得自己管理自己财物的时候,父母自然会给你独立的空间。让我们谨记教导,不犯和上述小朋友相类似的错误,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们再次集体朗读本文。)
(五)放飞思想 畅所欲言
在生活中,你还能如何去表现你的孝行?
(六)激励实践 升华主题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以经典古籍为核心,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弟子规》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读物。是我们做人依循的标尺,行为规范的准则。我们在今后不断的学习中,不仅要多读诵,更要在生活中去行持,依文观行,努力实践,做一个孝顺、有修养的好孩子。
一、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于《弟子规》入则孝篇章。全文以“孝”为核心,特别强调从行为上照顾、考虑父母。体现“孝”乃人之本分,行之本源。教文“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说明了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源自父母,不孝敬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本。《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更要铭记:“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警言。在品行上严于律己,不做无礼、违法之事。若能够以德润身,奋发向上,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蒙羞,此为孝顺之第一步。本文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更以《庾冰教子》的故事诠释了“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即是极细微的小事,也不可马虎对待,体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更揭示出《弟子规》乃为人子弟做人应依循的道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
1、熟读教言,诵读成韵。
2、结合故事释文,理解文意,了解“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3、借助情境,紧扣主题,依文观行,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成为一个孝顺、有修养的人。
4、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本性本善的德能显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本课以培养具有完美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国学核心概念的构建,以四化为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看、说、读、悟”等方式感知“孝”的含义。本课的设计理念试图突出三个重:
一、重情境。以情境贯穿始末,层层推进,层层落实。
二、重交流。让学生孝行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三、重实践。让学生多思考、探索、实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行礼——要求:揖身圆,拜恭敬。
学文前所有学生列队向至圣先师——孔子像三鞠躬。(此举是为了收敛身心,诚意正心,培养尊师向学之心。感念师恩,德泽后人。)
(二)创设情境 话题导文
1、观看故事后回答问题,提出要求:眼到、口到、心到。
《庾冰教子》——东晋大臣庾冰出身于名门,他和哥哥庾亮在当时都很有名望。庾冰曾经做过宰相,总理朝政。庾冰性情谨慎,生活简朴,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又一次,他的儿子庾袭私自向官府借了十匹绢。庾冰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庾冰还自己掏钱买了十匹布,让庾袭送还给官府。由于庾冰的言传身教,他的几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①故事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2、相机引导,点题明义
根据学生回答交流中,点明事情虽小,也不能任意妄为;物品虽轻,亦不能私自藏为己用。否则,让父母担心,让父母蒙羞,不但会伤父母的心,是为不孝,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做好为人子女的本分?如何行孝?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走进《弟子规》第四课,一起学习前人的教诲,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三)熟读成诵
诵读成韵
1、自由读通教文,找出不认识的字,看注音读;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师配乐范读,生感受读文节奏。
3、多种形式读文(集体读、个别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比读等)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4、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学生读诵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讲的是何意。
(四)释文结合 情境插入 依理明义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①释文: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不和父母商量,擅自做主。如果任性而为,就容易出错,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②引申:出示情境片段
一小朋友以作弄别人为乐,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在地上,结果这位同学脊椎着地,伤的很严重,造成终身瘫痪。
【说一说】
a、同学们,看了这个片段,请用心想一想,这位小朋友的行为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b、他的行为符合《弟子规》中的要求吗? c、他能不能称的上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d、你今后在生活中将如何去做?
③师小结:
一个小小的动作,造成别人这么大的痛苦,不只是受伤的小朋友要痛苦,还有比他更痛苦的还有他的父母。看到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每次看,相信都是一种煎熬,对其父母也是一生的伤害。
在法律上,父母是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对子女负有重大的责任。如果子女任意妄为做错事,父母不但要承担责任,身心也会遭受痛苦,这对子女来说是不孝的行为,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所以请同学们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再次强调“勿擅为乃孝行”并板书。
2、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①释文:不管是家里的公用物品,还是私人物品,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位己用。如果这样做了,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②引申:出示情境片段
一位小朋友在商店里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占为己有,就用了偷窃的方法来取得,结果店家装有监视器,这样的行为最后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说一说】
a、同学们想一想,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b、对照《弟子规》中的教言,他做到了吗?
c、同学们觉得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吗?
d、如果主人公是你,你将如何补救?
③师小结: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从小就私藏成习,长大了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也都可能会演化成更严重的恶习,那么缺点、过失也不可能再隐瞒。
所以私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如同小偷,被别人知道,父母也会跟着蒙羞。自己有什么东西也要让父母知道,因为父母对我们子女付出的是全部的爱。如果我们对父母有所隐瞒和保留,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伤心难过的。再次点明“勿私藏为孝行”并板书。
3、联系生活,实践导行
逢年过节,或者在你过生日的时候,你可能会收到一些礼物,这时的你应该怎么做?
请同学上台展示收受礼物并如何对待处理的过程,相机引导。(当亲戚朋友或是父母的同事送给你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跟父母讲,千万不可以瞒着他们;不要以为那只是个小东西,告不告诉父母都不要紧,反正父母不会要的。要知道告知父母是对父母最起码的尊重!等到年纪稍长,你懂得自己管理自己财物的时候,父母自然会给你独立的空间。让我们谨记教导,不犯和上述小朋友相类似的错误,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们再次集体朗读本文。)
(五)放飞思想 畅所欲言
在生活中,你还能如何去表现你的孝行?
(六)激励实践 升华主题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但童年的一些歌却牢牢地记在脑海中。
第二部分(第2至10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为生病的老师上山挖草药、捉鱼的事。
第三部分(第11至12自然段):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巧妙回应了文章的主题,即回答了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同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读懂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等精彩词句,感受“我们”对老师真挚的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教育。
3. 从词语的替换对比明白用词的准确更利于表达真实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复习
1. 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回顾上节课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入新课。
品读课文,感受“歌声”之情
(一)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学习课文6-10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默读思考,在整件事的叙述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理解、朗读。
句子一:“ 放学的路上……使劲地点了点头。”
①指名读,找出描写二牛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拽住”你会用哪个词替换?体会二牛的急切。
②听了二牛的话,“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感受到什么?真的有狼吗?从课文哪里可看出?
③抓住“马上、立即 、使劲”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为了老师不顾危险毫不犹豫的态度,以及对老师真诚的爱。
句子二:“而眼尖的小兰……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①用“△”标出“我们”捉鱼动作的词语。
②抓住“摸呀,捉呀,追呀,堵哇”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我们”捉鱼的画面,体会抓鱼的快乐及对老师的爱。
句子三:“我们兴高采烈……老师、大人和同学。”
①用“○”标出描写“我们”神态的词语。
②“我们”高兴时会想些什么?(用感情朗读)
句子四:“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的脸上。”
①“我们”为什么会遭到责骂?想象责骂的情景。
②用△画出写“我们”动作的词,用○标出写“我们”心情变化的词。
③“我们”为什么委屈?
④“献”可以换哪个字,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什么?
⑤老师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激动、高兴、欣慰、心疼、担忧)
过渡 :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让学生不顾危险去为她挖药呢?(引入2-5自然段的学习。)
(二)感受老师的好。学习2-5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问题:用线画出写老师好的句子。哪个句子是概括描写老师的好,哪些句子是具体写老师的好,这些句子分别表现老师哪方面的好?
2.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①课件出示反映老师好的句子,分别指导。重点通过“荒凉破旧”和“从城里来”反映老师有爱心。
②从老师模样好、嗓音好、有知识、有爱心方面总结老师“样样好”。
3. 如果你有这样的老师,你会有什么感觉?(自豪、敬佩、骄傲)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回顾全文,畅谈收获
1. 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 既然以歌声为题,我们还可以怎样的方式开头呢?
3.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
课题:谨
课节:第二十一课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学期,我们也要进入到“谨”的部分的学习,好,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谨”,齐。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当我们看到这个“谨”,要想到什么?请你说。(要谨慎。)
好,请坐。谨慎,还要谨言慎行。其实我们在讲“入则孝”、“出则弟”的时候,跟“谨”有没有关系啊?
(有。)
绝对有关系。你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还有呢?“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都是告诉我们言语、行为、举止要懂得分寸,要谨慎对待。
这个“谨”的功夫在小的方面来看,可能我们一不谨慎就会阻碍到别人。比方说我们坐在那里,坐都没有坐相,脚还伸出去,就会把别人绊倒。这是不是不够谨慎?
在大的方面,可能我们一不谨慎,就会造成灾祸,甚至是伤亡。曾经也有一则报道,有一架直升飞机,突然它就从高空中坠落下来。后来查明原因:原来是这架飞机在接受检查的时候,其实它已经有一条裂缝了,但是没有被检查出来,结果就造成了机毁人亡。你看看,当我们在做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更要谨慎。假如因为我们的一时疏忽,就会怎样呢?就会酿成灾祸,而且会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的损失,所以谨慎非常重要。
要谨言慎行,言语行为都要很谨慎。我们为人处事也要懂得分寸,要懂得进退。假如我们不够谨慎,无论你做什么事情,父母会不会放心啊?就会为我们担忧。所以你做到了谨慎,谨言慎行,你就是在行孝。俗话也有讲,“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言语当中你要懂得时时为别人着想。首先,你要有这份存心,时时为他人着想。当我们是这样存心的时候,你的言语流露出来的都会非常的有智慧,非常的柔和,不会伤害到对方,这都是学问。
其实言行的根本就在于我们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存心,我们之前课程当中也有讲过“君子要慎其独也”。就是没有人看到你的时候你都是谨言慎行,你连每一个念头都会谨慎,都不会自私自利,都是时时想到别人的需要。
像“谨”的这部分更是提醒我们要自我观照,对于时间要谨慎,要珍惜;对于物品你要懂得去管理、去爱护。像有一些念头,比方说一些奢侈浪费的念头,懒惰的念头,还有不敬的念头,等等,这些念头一起来,马上要想到什么?
(谨言慎行。)
想到谨言慎行,想到《弟子规》。我们一想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绝对都会非常地去珍惜时间。
其实“谨”的这一部分也是培养我们三方面的能力:
第一、就是自制力。“谨”的开篇就是“朝起早,夜眠迟”。告诉我们对于时间要谨慎、要珍惜,绝对不要贪睡,要早早起来,这也是一种自制力。还有就是“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饮食你也要懂得节制,这都是自制力。
第二、就是培养我们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你看“谨”里边也有讲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你的物品用完要放回原位,物归原位,物归原处。对于一切物品,乃至于一切时间,我们都要安排非常妥当,都要有规律,这样生活起来才会非常的镇定,才不会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
第三、就是培养我们做事的能力。“谨”里边也有讲到“事勿忙,忙多错”,还有“勿畏难,勿轻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所以,这一部分我们也真的是要好好地来学习,认真地去力行,那么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来说。
(早上要早起,晚上要迟睡,要珍惜每一天,转眼间就从少年到了老年。)的确像这位同学说的这样,我们早上要早一点儿起来,晚上要迟一些睡。因为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就从少年到了老年,所以我们要特别地珍惜当下的宝贵时光,珍惜时间。
提到时间,我们中国的圣哲人对时间是非常地珍惜、非常地谨慎。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我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感触啊?有感触。真的,时间是飞流而逝,如果我们不珍惜,那就会怎么样?就会空过了美好的时间。像很多留名青史的古人、读书人,他对于时间都是非常珍惜。像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叫司马光,他就非常地珍惜时间。有一个故事叫《温公警枕》,司马光去世之后被追封为“温公”,所以人们就称他为“司马温公”。
他是用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著作,叫做《资治通鉴》。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他也是怕自己睡得太多,耽误了写作,于是他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叫“警枕”,为的是警惕自己要勤奋工作,不要贪睡。我们看圆木做的枕头睡起来会怎么样啊?不舒服,而且只要你一翻身,头就会从枕头上滑下来,这样就可以马上起来,继续写作。所以说司马光真是全心全意地完成这部巨作。
是什么动力使得司马光宁肯少睡觉,也要多做事啊?他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这种动力,在推动他。我们看《资治通鉴》这部书,“鉴”是指镜子。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这部书也是记载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历代的兴亡,善可为法,恶可为鉴。只要你通读了这部书,熟读这部书,就可以减少人生当中很多不必要的过失,可以鉴往知来。
就是因为司马光有对社会、对后代子孙的这一份厚爱,所以说,他这样的辛苦、鞠躬尽瘁来写这部书,就是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在推动他,要勤奋工作。
王阳明先生有一句话“志不立无以成事。”一个人如果没有立志,没有高远的志向,可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啊?不可能。
所以我们珍惜时间,谨慎我们的言行,首先就要立定志向,那我们都要立志做什么样的人啊?我们的志向是什么?一起来说。(做孝子,做圣贤人。)
对,这是我们永远的志向。当我们心中把这样好的志向立定之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去谨慎。我们胸中时时想着父母的操劳;想着兄弟姐妹的陪伴、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想着国家对我们的关怀。那我们做起事来会怎么样?绝对不会糟蹋时间,不会荒废光阴,念念是想着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得起长辈们对我们的呵护,对我们的祝福,对得起兄弟姐妹互相的关心,对得起国家。有了能力,有了才华都要奉献社会。同学之间也会和睦去相处,取长补短,绝对都不会去浪费一分一秒。
我们今天学圣贤教诲,学《弟子规》的人,我们也要有一个更高远的志向,就是要能够承传圣贤文化。能够承传圣贤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是不是?
(是。)
所以,我们立定了志向,我们有了目标,然后我们做起事来就会怎么样?非常有动力,我们就会“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来看“朝起早”,“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这个“寅”是指三点到五点,有的同学说,太早了。其实古人作息都是非常有规律,都是早起早睡。像三点到五点之间你可以起来了,但是像我们小同学,我们上小学的同学最晚六点也要起床了。老师问一下大家,六点之前起床的请举手。不是很多,好,手放下。“一日之计在于寅”。早上要早一些起来,不可以睡得太晚,你这一天才有一个好的开始。
我们早上起来要做什么啊?早上最晚六点起床,起床之后呢?请你来说。
(向父母问安。)
一见到父母就恭恭敬敬地向父母问“早上好。”接下来呢,做什么?(叠好我们自己和父母的被褥。)
叠好被褥,叠得非常整齐,不但叠自己的,还给父母叠好。接下来?
(接下来是洗漱,为父母接上刷牙和洗脸的水。)真好,你每天是不是这样做的?(是。)好,掌声鼓励。
(然后晨读《弟子规》。)
每天都晨读《弟子规》,我就发现这位同学她自从学了《弟子规》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变化,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都诵读经典,而且每天早上她的生活安排特别有规律,值得我们来学习。然后呢?
(父母做饭的时候,做好饭,我们可以帮父母拿碗筷、盛饭、端菜。)
真好,真是一个乖女儿,我想你的父母一定是非常支持你学《弟子规》,因为女儿这么懂事。好,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她。
这位同学的分享是给我们所有同学以提示、借鉴,我们要学习她。如果我们没有做到,今天开始,最晚六点起床,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上闹铃,然后自己起床。老师问大家,你们是自己起床的请举手。还可以,好,手放下。闹铃最多就响三声,你就要起来了,如果是父母每天叫我们起来呢,父母最多就叫一声,我们就得起来,绝对不懒床。能不能做到?
(能。)
老师相信每一位同学,下一周我们要问,请你们分享一下起床的感受和力行。起床之后,首先是把自己的被子都叠好,叠得非常的整齐,然后可以帮父母来叠被、铺床单。铺床单你也要铺得非常整齐、很漂亮,就像妈妈铺的一样。然后可以简单地打理一下房间,洗漱。洗漱的时候可以像那位同学一样,帮父母接好洗脸水、刷牙水,还可以帮父母来挤牙膏。然后再安排自己去晨读《弟子规》,让一天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始。我相信你的父母看到你这样去做事,会怎么样?喜出望外。我们不但是年龄增长了一岁,个子长高了,我们的德行要提升,我们的这种做事谨慎的态度也要提升。好,就从今天开始。
古人都是非常地孝顺,《朱子治家格言》里讲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备,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你看古人他早上早早起来,向父母问安,然后洒扫庭除,把房间打理好。晚上要晚一些睡,照顾父母先入睡,等父母入睡之后,自己还要巡视一下家里的门窗有没有关好,然后才去睡觉。这是“朝起早,夜眠迟”。这里的“夜眠迟”绝对不是指现在人的通宵达旦,不是。我们现在最晚九点也要入睡了,九点之前,像洗漱、给父母洗脚、铺床,这些事都要结束了,然后还可以怎么样?还可以帮父母检查一下煤气开关、水电开关,检查一下门窗有没有关好,来做父母的小帮手。
早起早睡其实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我们小同学,我们在求学期间,而且正当我们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像人的五脏排毒,胆囊是晚上11:00到凌晨1:00在排毒,肝脏是凌晨1:00到3:00在排毒,早晨3:00到5:00是肺在排毒。假如这个时间段你没有休息,身体就不能够很好地去排毒,毒素就会留到体内,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像经常熬夜的人,他的面色都是面黄肌瘦,脸色都不好,都比较灰暗,时间久了就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能够早睡早起的人,他都是精力很充沛,脸色也很好,朝气十足。
能够早起,你看他的时间就很充裕,很从容镇定地去做这些事情,然后能够去晨读经典,吃早饭的时候也会很好地摄入营养,整个一天心情都是从容不迫的。相反的,如果你晚睡晚起会怎么样呢?起床起得很晚,父母要督促,然后自己再不警惕自己抓紧时间,在那里磨蹭,时间就流走了。吃饭的时候也是怕晚了,可能饭吃了一半就要赶去上学,上学的路上会慌慌张张的,就担心怕迟到,可能到了学校都已经打上课铃了,跑进教室,来到教室一看,同学都已经开始读书、写字了,自己才把书本拿出来,这个心情会怎么样?特别地紧张、慌乱,而且当我们自己是这种心情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我们父母的心情,父母就会为我们着急、担心。
一个晚起就影响了你整个一天的学习生活,你们说这样的人他的学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吗?能不能?
(不能。)为什么不能啊?
(他一直都是焦急的心情,根本就静不下心去学习。)
心清净才能够生智慧,你才能够很好地面对每一件事情,才会做得有条不紊。慌慌张张地可能写字都会写错,本来会这道题,都会算错。请坐。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呢?请你来说。
(所以,我们要早睡早起,然后最好是早到学校,然后预习一下今天要学的内容。)
好,非常好,那你这一节课就非常地有收获。好,掌声鼓励。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对于时间要谨慎,要珍惜时光,早睡早起。早上最晚几点起床?
(六点。)
晚上最晚几点睡觉?(九点。)
让每一天都拥有从容不迫的心情,非常安详地去学习,这样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条不紊、从容镇定。
有一个孩子他总是游手好闲,不喜欢读书。他的父母就非常地为他担忧,他的父亲也是替孩子着急。于是父亲就找来一根长长的木棍,大概有八十厘米。找来这么长的木棍要做什么啊?
(打孩子。)
那太恐怖了。你看,哪一个父母愿意责打孩子,都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是不是?还有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可能我们很多事情不够谨慎,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父母看到了,不去帮助我们,父母就觉得怎么样?觉得没有教导好孩子,所以说,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心情。这位父亲拿来一根八十厘米长的木棍,然后父亲说道:我们的人生就好比这根木棍,八十厘米代表八十岁。你看我们在二十岁之前,只是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服务、付出,我们不能为社会、为家庭做什么贡献,那么前面的这一段要去掉。于是父亲就拿起一把斧头,把前面的二十厘米“咔嚓”一下去掉了。
然后父亲接着说,你看我们的人生,当我们到了六十岁,六十岁之后已经年老体衰,即使想为社会做什么贡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这一段也要去掉。孩子当时非常的震惊。
父亲又把剩下的这一段分成了三份,然后对孩子说,你看我们光是睡觉就耗去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这一段也要去掉。怎么样?越来越少了是不是?父亲接着又说,你看我们每天还要吃饭、洗澡、做一大堆的杂事,还要贪玩、看电视等等,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一段也要去掉。
当时孩子真的是越来越紧张,他就跟爸爸说,不要再去掉了,我都明白了。爸爸说,你还是不明白,你看看人生当中我们还会生病,躺在病床上,那么这一段也要怎么样?也要去掉。当下他的孩子就说,爸爸,这一回我真的明白了,我一定不再浪费时间了。
同学们,请坐好。我们看一看,我们每一天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还剩下多少?还有多少?很少很少了,既然人生是这样短暂,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又是这么少了,我们绝对都不要再去挥霍、浪费,我们要珍惜当下学习圣贤教诲的机会。和父母在一起,珍惜行孝的机会,及时地去力行。永远都不顶撞父母,永远都是一颗欢喜的心来孝顺父母。《明日歌》里有讲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不要总是想着还有明天,还有明年,还来得及,那样的话,时间就会一点一滴地流走了。“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的人生绝对都不要留下这种遗憾。
好,我问问大家,怎么样是真正去珍惜时光,把握住当下呢?怎么样做啊?
(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多读经典,不可以浪费时间,也不可以贪玩和贪睡。)
好,掌声鼓励。
(还要早晨帮妈妈叠被子,然后抓紧时间。)
抓紧时间,每一分钟都不要去空过,好不好?好,掌声鼓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更要珍惜时间了。)具体地讲,你怎么来规划时间?(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溜号。)
好,珍惜上课的时间,这样老师课上所教授的内容你会很好地吸收,然后才能够很好地去力行。好,掌声鼓励。
(学习的时候要抓紧学习,不能开小差;下课的时候也要抓紧时间学习,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可以珍惜的机会。)
对,你写作业的时候全神贯注,然后你的作业的优秀率就会很高,就不会再去返工,同样一个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你做每一件事的时候要做得谨慎、做得圆满,让父母欢喜、放心。好,掌声鼓励。
(在生活的每一分钟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好自己的本分。我们学生的本分是什么?(好好学习。包括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学生的本分首先就是孝顺父母,完成好学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好,掌声鼓励。
一个人懂得尽好本分,他的心时时都会很安,这就是在珍惜时间。你像曾国藩先生也有讲到,看一个家族是兴还是衰,透过三点就可以看出来。第一,就是看家里的子孙后代都是几点起床,有没有晚起的。假如都晚起,他就不够勤劳,不够勤奋,他就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就不懂得感恩;第二,要看这个家里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帮忙来做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来做,从小就锻炼自己的做事能力,而且懂得劳动的辛苦;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读圣贤书。
《朱子治家格言》里也有讲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一个人只有学习圣贤经典,他才能够明理,明辨是非善恶,他才会提升智慧。所以我们看,当我们自己真的有去做到《弟子规》,那我们一个早起早睡,我们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规律,我们不但利于自己,更利于什么?更利于我们的家庭,乃至于我们的家族,乃至于我们整个民族。
所以,我们肩上的责任重不重大啊?特别的重大。那么就要从“朝起早,夜眠迟”开始做,每一句话都认真地去做到,然后透过我们不断的进步就会给我们信心。我相信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孩子,有感恩心的孩子,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的人,他绝对会把握时光,他绝对会过好每一分,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绝对不需要父母、老师去鞭策你,你都会怎么样?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努力,去奋发图强。
好,今天老师也是跟大家分享了“谨”的这一部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们要做到,今天就要做到:
第一、早上最晚六点起床,晚上最晚九点入睡。然后自己给自己上闹铃,闹铃最多响三声就要起来,绝对不懒床。如果是父母叫,只叫一声我们就应该马上起来了,这是第一。
第二、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动物归原。凡是我们用过的物品一定要给它放回原位,以便下次方便找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可以节省时间,这是珍惜时间的一种方式。
第三、要“居有常,业无变”。也是新学期的开始,也是一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要订一个学习、读书计划,做事生活要有规律。
还有第四,“话说多,不如少”。言谈举止当中,时时为别人着想,要说智慧语,不去说一些没有用的话,尤其上课要专注听讲,绝对不交头接耳,这也是在珍惜时间。
还有一个就是尽好本分,力行孝道,及时地来行孝。孝顺父母绝对不能等。
我们人生有了这样的志向,对自己有这份期许,我们从今天开始,真的是要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学期、新的一年。
好,老师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同学。
我们继续分享下面一句话“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那我们和刚才所学的那一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来共同读诵一遍。预备,齐。
(谨。朝起早,夜眠。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谁来说一下“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的意思,谁来说一下?“晨必盥”,很多人在疑惑这个“盥”是什么意思?这个“盥”是一个象形字,两边像两只手,中间是水,下面是一个器皿,像什么啊?好像在洗,所以这个“盥”的意思是洗涤、洗除污垢。
(“晨必盥,兼漱口”意思就是,早晨起来要洗完手,然后漱口、刷牙,整理完;“便溺回,辄净手”的意思就是说大小便回来之后一定要把手都洗干净,避免细菌进入到身体里。)
好,给她掌声鼓励。
这个“便溺回”的“溺”就通大小便那个“尿”。早上起来要洗脸;“兼漱口”还要刷牙;大小便之后要洗手,把手洗干净——我们要从小养成一个很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这里也提到了我们要注意整洁,所谓“整洁为强身之本”。好,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念一遍。
(整洁为强身之本。)
当你注意身体的整洁,就会避免很多细菌、病毒对你身体的伤害,这样你的身体就会比较健康。当你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很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在力行孝道。因为老师曾经经常跟大家说《孝经》里面的一句经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弟子规》里面还有一句话是什么?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好,“身有伤,贻亲忧”。当我们没有把身体保护好,生病了,那最担心的是谁啊?是我们的父母亲,让他们都因为我们生病而担忧、挂念。所以,《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叫“父母唯其疾之忧。”同学们把黑板这句经文念一遍。
(父母唯其疾之忧。)“疾”还有一个意思,一个是生病,第二个意思就是坏毛病、坏习惯。当我们很注意整洁,很注意卫生,再来生活有规律,这个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还有做事很谨慎,少犯很多过失,这样就会免去父母为我们很多的担心,让父母为我们放心。所以这里面“疾”有两个意思:第一就是要爱护身体,要避免生病;第二就是要谨慎,避免犯很多的过失,以免让父母担忧。而且当你很整洁,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人自重而后人重。你首先对别人尊重,别人也会尊敬你。所以“敬人者,人恒敬之”。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敬人者,人恒敬之。)
当我们早上一起来,就把脸洗干净,然后把牙齿也刷干净,然后穿戴整齐,向父母请安,这时候父母看到你很精神,父母也会很喜悦。而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表达的是对父母的一种什么心啊?
(代表的是你的尊敬。)
对父母很尊敬,这是一颗对父母的恭敬心,好,给她掌声鼓励。请坐。
当你一早晨把脸洗干净,你马上会感觉怎么样?自己都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百倍,一天你都会朝气蓬勃,充满信心。所以好的习惯对你的一天,甚至于对你的一生都非常的重要。
古人讲,在《朱子童蒙须知》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盥”就是这个盥,“凡盥面”就是凡是洗脸的时候,一定要用毛巾把你的衣领护住、遮住,然后把两个衣袖卷起来,避免水把衣服弄湿。所以,我们洗脸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衣领,还有袖子。你的袖子要卷到哪里?一定要卷到肘弯的上面、以上,这样水才不能够灌进去,要卷高一点儿。再来你洗脸还要注意,你的耳朵和脖子要不要洗啊?
(要。)
耳朵、脖子也要洗,刚才有一位同学他分享,他做得非常好,不光自己洗干净,还服侍我们的父母洗脸、刷牙。给父母倒上温水之后,父母洗脸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递上毛巾,这是洗脸。
再来就是“兼漱口”,就是每天早晚都要刷牙,不光早晨要刷牙,当你坚持刷牙,你的口气就很清新。相反,如果你不刷牙,你上学之后,跟同学交往,可能你越说话,同学离你越远,都会躲着你,都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所以别人远离你,不愿意跟你交往,你都要反省,是不是我在哪些礼节上有哪些过失,一定要反省自己,千万不要怪别人。
再来,现在很多人喜欢吃夜宵,夜宵也是引起口臭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注意,现在我们同学还没有这样的习惯,以后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千万要注意,不要有这样的毛病、坏习惯。晚上八点之后,你就不要吃任何食物了,因为当你吃完食物,你睡觉以后,全身只有两个器官还在工作,哪两个器官?
(是心脏和肺。)
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请坐。
我们就两个器官在工作,一个是心脏,一个是肺,胃就跟你说了:主人,我先关门休息一下,明天再来。这个时候你胃里的食物还在胃酸的浸泡下,然后你的体温又是37度左右,它就很容易发酸发臭了,然后它腐败变质,这个产生了大量的毒素在你的身体里面循环,也从你的嘴里溢出来难闻的味道。长期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你的健康。
所以我们吃饭、吃晚餐,首先晚餐你不要吃太多,另外吃过之后晚上就不要再吃任何食物了。平常你也要注意,不要吃过多的甜食,也尽量少吃零食,这些都会严重地伤害到你的牙齿。当你经常吃零食,你的牙齿就很容易得“龋齿”了。还有不经常刷牙的时候,牙齿颜色会不会很好?它会变得越来越暗黄。
当你牙齿不好的时候,它可不仅仅是牙齿的毛病,牙齿越来越不好,你咀嚼食物就不会咀嚼得很好,这些没有被完全咀嚼好的食物,就被你吞到胃里边,慢慢地它就加重了你胃的负担,你的胃功能就越来越不好。人的胃肠如果不好,身体会不会很健康呢?所以你的牙齿会影响到你整个的身体健康。
所以,我们每天早晚刷牙要刷多长时间?要刷三分钟,如果你刷得很草率,那都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你刷牙要注意,每个地方都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刷到,牙龈、牙缝,还有牙齿表面那些凹凸的地方都要把它刷干净,一定要达到三分钟,才能够比较彻底地把牙齿刷干净。平常你每次吃饭之后,还有吃任何其他的食物之后,都要马上刷牙或者是漱口。刷牙平常你可以不用沾牙膏,直接用牙刷沾清水把牙刷干净就比较好。
再来就是“便溺回,辄净手”,就是我们上完厕所,要把手洗干净,以后我们课间上过卫生间之后,要把手洗干净。因为我们吃食物是不是需要用我们的手吃啊?所谓“病从口入”。当你的手不干净的时候,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就会进入你的体内,影响你的健康。
除了我们上厕所以后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吃食物之前。)
吃食物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看书之前要洗手。)
看书之前、读诵经典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这是一颗什么心?(恭敬心。)一起说,预备,齐。(恭敬心。)好,给他掌声鼓励。(上完医院要洗手。)
去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好,掌声鼓励。请坐。(摆碗筷的时候也要洗手。)
当你摆碗筷,准备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洗手,掌声鼓励。(摸完宠物之后要洗手。)
摸完宠物之后,你看想得非常的周到细致。好,掌声鼓励一下。(到公共场合后要洗手,还要洗脸。)
到公共场合回来以后要洗手,还要洗脸。好,掌声鼓励。(打扫完卫生后要洗手。)
打扫完卫生之后要洗手。好,掌声鼓励。(摸完钱后要洗手。)
好,给他掌声鼓励。因为钱币上有很多的细菌,这个钱经过很多很多人的手,我们要注意卫生。首先我们摸钱也要很小心,有的人点钱的时候他要沾一下口水,这样细菌都进到体内了。所以,我们点钱之后手都要马上洗干净。还有吗?(看完报纸要洗手。)好,给她掌声鼓励。(写完作业要洗手。)
好,同学们想到很多。所以,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谨慎的心,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常我们还要注意很多不良的习惯把它改掉。比如说有的同学愿意舔手指,愿意抠鼻子,有的时候手还要揉一揉眼睛,这个时候你的手上,因为我们的手接触东西是最多的,就会把细菌和病毒带到你的身体里。为什么有些同学会得沙眼,还有结膜炎,我们注意手不要在脸上随便地去抓、去摸。
我们也要学习一下怎么样洗手,如果手洗得不干净,他也没有办法把一些细菌、病毒还有有害物质去掉,所以洗手也很重要。怎么样洗呢?首先我们注意水龙头的水不要开得水流儿太大了,否则就会很浪费。另外下面你要接一个盆,把你洗手的水收集起来,可以用来冲厕所、搞卫生。我们把水龙头轻轻打开一点儿,把手弄湿,然后把水龙头关上,关上以后开始抹香皂。抹上香皂后两手对搓,这是第一;第二,两手交叉,手心对手背,再换一下;第三,两手手心对手心;第四,五个手指在手心里边搓;第五,大拇指;第六,你的手脖儿,整个手都洗一下,这是六步洗手法。
你洗完之后,这个时候你的手上,香皂的泡沫一定要很丰富,然后把水龙头轻轻拧开,你冲手的时候是这样洗呢,还是冲下啊。
(冲下。)
同学们很有智慧,你要冲上,水就进去了。你洗之前要把袖子挽起来,跟我们洗脸一样,把袖子挽起来,手冲下,把手冲干净。再来一遍,把手拿出来——
第一步,拿香皂,抹到手上,两手对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第三步,考一考„„好;第四步,对了,同学做对了;第五步,好;第六步,非常好。给我们同学,给我们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大家都学得非常欢喜,学得很快。以后洗手你这样很认真地洗,你的手就会洗得很干净。
再来,我们的手指甲不能太长了,我们要勤快一点儿,经常把手指甲剪好,要不然里边就会藏很多的污垢。
有一个孩子,他每天早上就做到了“朝起早”。早起之后,他就会叠被子,然后洗脸、刷牙,穿戴整齐,你可不能衣衫不整然后向你父母请安,这样都没有礼貌,不恭敬。所以一定要很整齐,“冠必正,纽必结”,然后向父母问安,问过安之后恭恭敬敬地向“孔老夫子像”鞠躬。没有夫子像没有关系,我们有的书上有,可以把书立在那儿。或者我们想像着孔老夫子站在面前,这样敬礼。我们只要心很恭敬就好。
敬过礼之后,恭恭敬敬地翻开经典,开始读书。我们相信他这样坚持下去,会不会有很好的收获啊?
(会。)
会有收获。一分诚敬得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得十分收获。万分诚敬呢?
(得万分收获。)
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一颗恭敬心来做,你就会有很好的成长,有很快的进步。
所以,做事谨慎的根源在什么?在我们的恭敬心,你对事事都很恭敬,相信你就会事事谨慎。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8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二周:学习《弟子规》“总叙”,第三至六周学习“入则孝,出则弟”,第七至十一周学习“谨而信”,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泛爱众,而亲仁”,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第十七至十八周学习“有余力,则学文”。
第1课 《弟子规》总叙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2、会背《弟子规》总叙。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 “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 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 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第2课 “入则孝”之“父母呼”
教学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教学重难点:
1、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 应勿缓;老师呼 应勿缓 ; 长辈呼 应勿缓 ;同学呼 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汉江路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阅读第一册教案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貌的孩子。
四、讲故事:《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五、礼 仪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六、作 业
1、背诵“父母呼”。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孝敬父母、尊长敬贤,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2.理解《弟子规》的主旨思想,诵读三字骈文的韵味。3.理解“仁爱” 4.背诵《入则孝》篇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悟古人孝敬父母的态度 2.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课程导入:
请小朋友自己讲一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老师讲“黄香温席”的故事,从黄香的做法透视出孩子应该如何孝顺父母,引出《入则孝》篇上(父母呼~贻亲羞)。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1.古人日常生活中是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的。举例说明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孝敬父母。2.如何理解“品行”这个词?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三、拓展链接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简介
生卒时间:1647年至1729年。县丞 中国(清朝)
相关介绍: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四、背诵
集体诵读《弟子规》,默背。课程安排:第二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入则孝》篇上
2.理解当父母做错事的时候,应该如何的劝谏父母。3.父母病或丧期,为人子女应如何尽孝道。4.背诵《入则孝》篇下
一、课程导入:
孝顺诀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情,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由诗句引出《入则孝》篇下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1.想一想,当父母做错事的时候,应该如何做?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2.举例说明父母生病的时候,大家都是怎样照顾父母的。
三、拓展链接 二十四孝故事: 孝感动天 亲尝汤药 啮指痛心 百里负米
芦衣顺母 鹿乳奉亲 戏彩娱亲 卖身葬父
刻木事亲 行佣供母 怀橘遗亲 埋儿奉母
扇枕温衾 拾葚异器 涌泉跃鲤 闻雷泣墓
乳姑不怠 卧冰求鲤 恣蚊饱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笋 尝粪忧心 弃官寻母 涤亲溺器
“卧冰求鲤”的故事
<简略版>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故事版>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王祥背着一大捆干柴,顶着大风,好不容易从山里打柴回到家里。他就觉得头疼发热,全身无力。刚一到家,他就异常难受地躺下了。
刚过片刻,继母走进房内。“王祥,起来,快去给我和你父亲把炕烧热!”
“我……”
还没有等王祥把话说完,继母就大喊起来:“懒猪,还不快点起来干活!”
王祥只好强打着精神起了床,按继母说得去做。
这时,父亲回来了。继母立刻在父亲王祥父亲面前谗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么回事,异常懒惰。方才我发现他没有烧炕就睡大觉了。真是岂有此理!”
父亲一听,立刻大发雷霆。他立即叫来了王祥,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训斥道:“祥儿,今日你不干完活就睡懒觉。到底为何?”
“父亲,今日我……”王祥有口难言。平时,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从不顶父亲。
“以后不可这样,下不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继母感到心口忧闷,很不舒服。父亲叫来郎中,给继母号了脉。郎中开了药方,声称要治好这种病,只能喝鲤鱼汤才有会见效。可是,到哪去买鲤鱼呢?这个寒冷的季节,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买鲤鱼的。怎么办?大家为此都在发愁。这时,王祥二话没说,自己便独自一人向村外那条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亲问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里封冰,你去那里干什么?”
“父亲,你别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里玩了。你看看,要这孩子有啥用?这么多年,我看是白养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继母说。
王祥来到河上,只见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时,王祥脱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王祥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块冰。王祥敲开冰,只见冰下有好多鲤鱼。他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两条鲤鱼。
他高兴地把鱼带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鱼了,有鱼了!”
“哪来的?”父亲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详细地介绍了得到鱼的过程。王祥的父母颇受感动,尤其是那继母,她羞愧不已,拉着王祥,羞怯地说道:“祥儿,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前为母错怪你了,以后我再也不会嫌弃你了。”
父亲也说道:“祥儿为人善良,宽厚待人,真令人钦佩!这下,你亲生母亲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时间,三人欢乐地相拥在一起,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课程安排:第三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兄弟之间相处之道 2.清楚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 3.背诵《出则弟》篇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尊敬长辈,与人相处要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 2.兄弟友爱,能事父母快乐,这也是孝道的一种
一、课程导入: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
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出《出则弟》篇上。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1.想一想,文章里讲到的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2.与长辈接触式,我们应该怎样做?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三、拓展链接
大家一定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它说的是:东汉学者孔融小时候,每当家里买来又香又甜的梨子,总是拣小的吃,把大的留给哥哥。这里,再讲一个孔融与哥哥争刑的故事。从这一“让”一“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美德。孔融十六岁时,朝廷宦官专权,迫害异已。有一个名叫张俭的官吏触犯了宦官头子侯览。侯览怀恨在心,便谎称张俭谋反朝廷,下令逮捕他。张俭考虑到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老交情,便躲到了孔家。孔融深深同情张俭的不幸遭遇,亲自动手,打扫干净一间密室,把他藏了起来。
后来,侯览不知怎么听说了张俭躲在孔家,便差人前来搜捕。然而,孔融和哥哥已在前一天夜里悄悄将张俭打发走了。差人扑了个空,只好将孔融兄弟带走了。
审讯时,孔融面无惧色地说:“张俭是我藏的,也是我放的,如果有罪,我一人承当。”
孔褒马上抢着说:“张俭是我的朋友,完全是奔我而来的,与弟弟无关。”
地方官见兄弟两人争着受刑,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便将案情上报侯览。后来,侯览下令杀了孔褒。课程安排: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清楚如何尊敬师长,与长辈相处应注意什么
2.对待他人的父母也要向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他人的兄弟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背诵《出则弟》篇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尊敬长辈,与人相处要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
一、课程导入:
子路尊师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不但学我哈,而且以尊敬师长而著称。
有一次,孔子经过庭院,打算出门。子路正在院子里读书,看见老师过来,马上放下书,恭恭敬敬地弯腰施礼。然而,孔子只顾欣赏院子里新开的梅花,根本没有看到子路在给他行礼。
子路见老师没有说话,九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儿,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等孔子欣赏完梅花,转过身来,看到子路正在给自己行礼,忙说“免礼”。子路这才直起来。因为弯腰的时间太长了,身子都酸麻了,子路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腰。
孔子问:“子路,你的腰怎么了?” 子路如实回答说:“弯腰久了,腰有些酸麻。” 孔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弯腰呢?”
子路说:“我看到夫子过来,就给您行礼,可是您没有看到,我就在旁边一直站着。”
孔子听了,称赞道:“你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1.与长辈接触式,我们应该怎样做?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2.如何对待他人的长辈兄弟?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三、拓展链接
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名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课程安排:第五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标准 2.了解穿衣打扮的规范 3.背诵《谨》篇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衣食住行要有规律,注意健康卫生
一、课程导入:
1.讲一讲,大家的生活规律都是什么样的? 2.穿衣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 引出《谨》篇上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1.想一想,古人是的生活规律是什么样子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比较一下,现代人卫生标语“饭前便后要洗手”是根据什么来的?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3.根据文意知道,穿衣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三、拓展链接
引:古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那他们晚上不工作了之后都做些什么呢?当然是读书。可是古代没有电灯,如果是穷人家的孩子,点不起油灯,晚上就没有办法读书了。不过晋代有个好学的人人就解决了没有油灯夜晚读书的问题。大家知道他是怎么解决的么?
“囊萤夜读”的故事:
晋代车胤自幼好学不倦,可是由于家境贫困,没有钱买灯油在晚上读书。因此,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诵诗文。
一个夏夜,他在屋外诵书,忽然看到原野里如星星一样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他突发奇想,萤火虫的光亮在黑夜里不正如灯一样吗?这样我就能够彻夜苦读了!想到这,兴奋的他立即找来了白绢扎成一个小口袋,并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果然,如此还真的管用。
正是借着这微弱的光芒和坚持不懈地苦读,车胤学识日渐长进,并最终入朝为官。
课程安排:第六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懂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为举止要守规范,不要有许多小动作
2.做事不要急躁,要淡定,不要避重就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论做事还是行走,都应该有规范意识,要从容,不毛躁。
一、课程导入:
复习《谨》篇上,继续了解在做事或行走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想一想,《谨》篇中里面,是怎样规定少年的行为举止的?
三、拓展链接
介绍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
小朋友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特长。
课程安排:第七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与人交流时应注意的礼貌问题 2.知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出入门要注意的事情
2.询问他人时的礼节与借还物品的礼节
一、课程导入: 复习《谨》篇中
讲一讲由于学习弟子规,回家之后自己都有哪些改变
二、诵读课文,翻译文意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三、拓展链接
四书五经简介;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失传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弟子规——改编自《青花瓷》 只愿我心已在弟子规中游曳
宣纸铺下浓墨研玉狮镇纸边
我正流连字句间
素毫提起丹青点行云般书写
静悟传世文化的经典
孔孟之言连成篇三字间了然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弟子规写成在康熙年间
那是无论幼或长都耳濡目染
传统美德随书香流淌在四方
如今我拂卷桌上
研习先哲传下的经典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弟子规的释解永存心里面
孝悌谨信爱众与亲仁的字眼
在书卷里将我们陶冶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中华文明如烟升腾在世界
而此时它降临三尺讲台之前
被我们了解
在私塾里孝与悌被学童铭记
在教室里谨与信被我重拾起
而隐藏在那字里行间的秘密
是否是古人为大同伏笔
不被世间繁杂的浮云遮望眼
弟子规的释解永存心里面
孝悌谨信爱众与亲仁的字眼
在书卷里将我们陶冶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中华文明如烟升腾在世界
而此时它降临三尺讲台之前
被我们了解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弟子规的释解永存心里面
孝悌谨信爱众与亲仁的字眼
在书卷里将我们陶冶
品味着五千年美丽的沉淀
中华文明如烟升腾在世界
而此时它降临三尺讲台之前
被我们了解
《弟子规》歌词:
后有急借不难
从前从前 孔夫子的语言
学习慢慢成长
我们沉淀 那论语学而篇
诚信你要培养
两代之间 从弟子入则孝
弟子规 圣人训
出则悌的 那天学会分辨
首孝悌 次谨信
默默许愿 一千两百多年
好长好长的一大段的时间
渐渐渐渐 在康熙的年间
那弟子规 微笑登场出现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亲爱的 仔细听
这些事 要用心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亲爱的 不能等
对的事 要认真
以仁为本的力量
超乎你们想象
孔孟的故乡
就在最纯粹的东方
借人物就要及时还
亲爱的 仔细听
这些事 要用心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亲爱的 不能等
对的事 要认真
古圣先贤 我们的老祖先
从中原到 九州大地蔓延
我们眼前 仁义清晰可见
一字一句 用子曰的语言
听我们的劝 博爱承传千年大同思想 历史不能断线
一遍二遍 我们大声地念
那弟子规 一起学习改变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亲爱的 仔细听
这些事 要用心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亲爱的 不能等
遇事不能贪婪
你可以对自己欣赏
凡是人我们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对的事 要认真
以仁为本的力量
超乎你们想象
儒家的思想
在厚厚的黄土地上
亲有疾我们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灯火可以阑珊
亲情不能怠慢
以仁为本的力量
超乎你们想象
一起等待花开
一起青春精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亲爱的 仔细听 这些事 要用心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亲爱的 不能等认真
《弟子规》开篇就讲:“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让我汗颜,我虽心里想孝敬父母,可多年来,实际言行远不及格,仅春节去济南父母家住了几天,除了爱整洁擦净楼上下地板外,未再帮80岁的父母做什么。还让老父母为我的个人生活操心,真是愧疚哇!国庆假期我去父母家,老妈提醒我要耐心听老爸的意见,顺着他。八十多岁的老爸蹒跚着,将他用清秀字体写就的“搞好家庭注意的几个问题”交给我,我从部队退伍至今,这还是老爸第一次书面写给我,我认真、专心地听完了老爸的教育、意见。返回深圳后老妈告诉我,这次老爸很高兴,没想到我表现这么好,我听后好惭愧,这本应是做子女应有的孝顺态度哇。
我的个性有点儿得理不让人,脾气一点就着,习惯指出对方错误,因而易得罪人,《弟子规》就提醒:“言语忍忿自泯。”即使我“本性难移”,我也要时刻自省、改正。对照我们现实生活中,时常看到人进门时脚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伸出两腿,腿脚抖动,《弟子规》教导我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勿做以上行为,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修养、文明。我在生活中常因赶着出门而多次忘带钥匙,赶时间急急上车而碰伤腿、眼角,应谨记《弟子规》:“事勿忙忙多错。”
在公司宿舍,偶有个人物品被同事没打招呼就取走用,如没还就找不到了。好意借给朋友的书刊,而对方却疏于保管,造成丢失、污损,对这样不爱惜借来物品的人,坚决不借。在深圳提到借钱很多人会回避,我曾借与朋友刘某几万元,自写了借据、归还时限、年息当归期到,我要其还款时,她一再撒谎失信,不履行亲笔承诺,令我费时费舌勉强一点点追讨回接近本金,终止交往。现实中一些人违背了《弟子规》讲的基本做人准则:“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与人相处,要学会“舍得”,即使一无所有的人,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一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二是要对别人多说激励的话、抚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三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四是以善意的目光去看别人;五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六是坐车乘船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七是将自己空下来的房子、床铺提供给无助、急需的人休息。无论谁,如果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就会随之而来。《弟子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杜鲁门,他没上过大学,经历多次生意失败,最终担任政府职务时,已年过五旬,多年的阅读使杜鲁门的知识非常渊博,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而古人在《弟子规》中教给了我们阅读的正确方法:“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在信息时代,你手中有好书而不读,就如同在农业时代,你手上有种子而不去播种一样。一个不读好书或者不愿意读好书的人,会越来越穷,而读好书的人则可通过读书变得富有。
编辑张金余
【弟子规教案第二课时】推荐阅读:
第二课时教案示例05-25
《雪》第二课时教案10-04
泉城教案第二课时07-20
《鸬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07-20
《拍手歌》第二课时教案09-20
金子第二课时教案10-27
花脸第二课时教案11-02
社戏第二课时教案11-12
称赞第二课时教案11-19
三峡之秋 第二课时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