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精选14篇)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篇1

文学常识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横着)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未静 **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景翳翳以将入(省略宾语“山”,太阳下山)

4.被动句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篇2

本书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编著, 是帮助广大中学生学好文言文、备战高考的得力助手和必备工具性书籍。本书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1~5) 编写, 对每篇课文从走近课文、详解点评、知识提要和拓展阅读四个方面加以解读。走近课文, 简介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详解点评, 依据课文自然段落, 对每个句子先翻译后解释, 对重点或疑难词语, 解释力求详细, 以方便读者自学;译释一段或一个层次后, 从思想到艺术作简要评论, 以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知识提要, 从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和经典识记等6个方面, 对课文涉及的文言基础知识加以梳理解释, 并力求全面详细;它有助于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拓展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作者生平与作品的更全面更深入的介绍与评价, 有对课文从现代观念出发所作的审视, 有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读后感, 也有考生联系文言诗词所写的高考满分佳作。相信读者在品读这一部分文章的过程中, 会进一步领略古典诗文恒久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加深对“学古文有助于写作文”的理解, 并提高自己现代文的写作能力。

本书定价:30.00元。

文言文翻译主抓四个固定知识点 篇3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另外,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什么成份都能省略,唯独谓语动词不能省略。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思。

例:(2015新课标I卷)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字的翻译很关键。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两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015新课标II卷)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两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就看考生能不能正确翻译。这两个词表面上分析都不是动词,显然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既然文言文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那么这里必须要有两个字解释成动词,只要稍加琢磨,一般的考生都能够将这两个动词定位在“兴”与“咨怨”。再用联想法与组词法,“发动”“生出咨怨”这两个义项应该容易得出。译文: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2015重庆卷)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解析:此句中的“师”字在古汉语中原是名词“老师”,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按上面所说语法规则,这就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2014山东卷)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解析:此句中的“活”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却带了宾语,因此肯定是词类活用。这个词在课文《鸿门宴》中也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了人,我让他活了下来。)考生只要牢记判断标准,对这个使动用法的翻译肯定不成问题。译文: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三、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作者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2015四川卷)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解析:这个句子读起来是很工整的。“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译文: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例:(2014天津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解析:此句中“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二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失”这个词考生容易理解——失误、过失;那么根据对举关系,考生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译文: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四、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文言特殊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这四种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2015新课标I卷)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译文: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2014湖南卷)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解析:中学课文《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学习时老师一定讲过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必须调整语序。本句也是一样: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译文: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不断增强对采分点的敏感意识。另外同学们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这是许多老师在阅卷中的真切感受。总之,只要同学们切实掌握语法概念及句法运用规则,在做题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的。

巩固练习

将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四、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六、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七、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①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八、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参考答案

一、1.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注意点:“见爱于卫君”含有被动与倒装)2.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注意点:“游于果园”含倒装)3.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二、1.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注意点:“未之奇也”含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2.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注意点:本句是判断句)

三、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注意点:“是”为重点,属指示代词“这”)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注意点:“病”字要联系上下文,有比较的意思)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注意点:“若之何”是固定结构,表疑问)

五、1.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2.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注意点:“特与……耳”属固定句式)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孩子)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注意点:“非以成教也”是判断句)

六、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注意点:有判断句,“去大梁”的“去”、“议臣者”的“议”是关键实词)

七、1.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2.派步兵去攻打萑苻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注意点:“鲜、焉、玩”三个字是重点,“宽”含词类活用)

八、(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注意点:罄,完全显现;类,像)(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注意点:判断句式)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篇4

一般同学认为,文言文阅读的记忆类考题,仅是默写的6道小题,只占18分。其实不然,古诗词赏析中的第7小题,即词语解释,以及课内文言文阅读中的第9小题,即文学常识,也属于记忆题,两者相加共计22分,占中考文言文试题分值一半以上,是文言文部分的半壁江山,因而绝对不容小觑。根据有关统计,记忆类试题的得分率在95%左右,尽管较高,但还未达到满分的境界,犹嫌不足。失分的主要原因是错字、别字、漏字、添字所致。文学常识题中的作者及所处朝代,只要把三十篇课内文言文按朝代先后及作者姓名、学派排列成序,进行理解性的记忆,答题时避免写错别字,内容不张冠李戴,拿满分是很容易的。古诗词赏析中的第7小题,解释填空一题错误较多,得分率仅为65%左右。如中考第7小题,要求回答“王孙”指的是什么,而有的考生答成:“大王的子孙”、“贵族子孙”,“归隐的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又如中考的第7小题,“太清”的意思是“天空”,而有的同学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望文生义,答为“非常干净”,更是莫名其妙。之所以答错,在于这些考生只注重背诵默写诗词句子,而忽视有关的词语注释,因此失误也就不足为奇。如果认真整理古诗词注释中运用典故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以记忆,得分也就容易多了。这里,笔者在规定的古诗词考试篇目中,选取下列词语,请同学们作三分钟的自我测试,以检验自己准备的成效如何。

1、鱼龙舞:《青玉案*元夕》

2、造化:《望岳》

3、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4、班马:《送友人》

5、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万籁:《题破山寺后禅院》

8、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9、绿肥红瘦:《如梦令》

10、天山:《诉衷情》

11、飞鸿:《天净沙*秋》

12、玉壶:《青玉案*元夕》

把握题目要求有助理解

20中考课内文言文语段考查《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少考生由于没从整体上对文章加以分析,再者没有看清题干上的提示“错项”,以致选错了正确答案。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要求是: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和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由于备考的篇目有三十篇之多,许多考生忽视了七﹑八年级所学的文言课文,因而成绩不理想。如果课内文言文阅读较生疏,课外文言文延伸势必要受到影响。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篇5

一、文言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二、文言虚词

虚词分类:介词、连词、代词、助词、副词

三、文言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2.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3.倒装句:文言中中,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翻译

一 文言文直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注释:“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二 文言直译的方法——“九字法”

(一)针对实词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a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 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d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译。译出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现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a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c 以旌其所为

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3)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 a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d 振长策而御宇内。

(二)针对虚词

(4)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a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 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d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三)针对实词和虚词

(5)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例如: 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b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ⅰ 谢:①拒绝 ②感谢 ③凋谢 ④告诉 ⑤道歉 ⑥告别 a、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e、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f、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之主人矣()ⅱ 何 ①表反问语气 ②形容词词尾 ③表揣测语气④表比较⑤表疑问语气 ⑥介词 a 儿寒乎?欲食乎?()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 日食饮得无衰乎()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e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四)针对文言句式

(7)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主要是省略句式、内容缺省、例如: a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b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

c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8)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主要针对倒装句式: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c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9)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

a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b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实践小训练:

把下面的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

《归去来兮辞》真实教学 篇6

学术界关于陶渊明的研究一直不曾间断,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广大语文教师也从不同角度解读本文。然而, 从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学常识上, 对于思想情感的理解, 学生却都模棱两可, 从而无法真正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究其原因, 一则因年代久远, 文言文在理解上有一定障碍,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内涵, 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再则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情, 为学生能够细细品味课文作铺垫, 从而使得学生难于与作者产生共鸣。

陶渊明诗文的整体艺术特点是“平淡自然”, 前人说此赋“沛然如肺腑中流出, 殊不见有斧凿痕”, 说得非常贴切。《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归隐之时心情的自然流露, 奔放而急切。因此, 围绕此文章的学习, 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是非常关键的。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后一次辞官回家的作品, 也可以认为是陶渊明最终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晋是儒、释、道三教支配时期, 作为东晋时期的知识青年, 陶渊明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他青年时期就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胸怀“大济苍生”之志,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杂诗》) 他一开始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愿望, 但是当时门阀制度森严, 官场黑暗, 残酷的现实早早浇灭了刚刚萌芽的仕途理想。让陶渊明早早的选择了道家的隐逸思想, 再加上陶渊明“性本爱秋山”, 可见这从小就扎下根的思想在此时的呐喊有多强烈。但刚萌芽的入仕思想并未退出他的精神世界, 反而在周围环境和生活压力的作用下, 慢慢渗透陶渊明的内心, 时起时伏的影响其一生。所以, 在他出仕的二十多年里, 他一直“一心处两端” (《杂诗》其九) , 在仕与隐中不断地挣扎、徘徊。即使后来决心归隐, 终身不仕, 过着躬耕的田野生活时, 他依然没有忘怀世事, 心情依然不平静。鲁迅曾说:“就是诗, 除论客所佩服‘悠然见南山’之外, 也还有‘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 是同一个人。”因此, 《归去来兮辞》也并非一篇坚决归隐的洒脱之作, 而是他在人生道路上面临一次重大选择和激烈的思想矛盾后的产物。

除了思想的斗争外, 生活的压力也让陶渊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坦陈:“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先不管他是否有意愿做官, 但生活贫困、家庭所需确实是他做官的直接原因。作为一家之主, 陶渊明勇于承担家庭责任, 更是一个十分怜爱孩子的父亲, 《与子俨等疏》中说:“汝辈稚小家贫, 役柴水之劳, 何时可免?念之在心, 若何可言!”而且, 亲戚朋友“多劝余为长吏”, 挣些官俸, 养活家小。他五次出仕, 但当时官场上森严的门阀制度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 他每次出仕, 都只任过县令、祭酒、参军等一些小官职, 这样的仕途经历不仅对他的大志毫无意义, 反而让他见识了官场的龌龊和黑暗, 加深了他“深愧平生之志”的生命悲剧意识。他在序中感叹:“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陶渊明觉得心灵的折磨比饥冻之苦更切, 盲目沉浮于宦海, 既扭曲了自己内在的本性, 又远离了自己喜爱的外在自然。在多次“心”与“形”的抗争中, 他最后选择了归去。他当然能够预见到自己的晚年“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其辞。”但正是这种正视生活, 正视感情的生活态度才更让人敬佩。陶渊明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隐士, 他的文章也并非是一种脱离尘世的自然讴歌, 恰恰相反, 其序告诉我们陶渊明是一个人, 一个和我们也一样谨慎思索人生之路的人。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下, 他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并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正是他那种正视困境、试图挣脱的心情让这首辞更具自然淳朴之美, 宛如天造之物。如果没有让学生在理解此心情的基础上学习此文, 学生只能空记其基本思想和艺术特色, 而无法产生共鸣。

在理解陶渊明那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之时, 我们知道“惆怅而独悲”和犹豫彷徨才是他当时真正的心情。因此, 《归去来兮辞》也就可视为他坚定自我决心的一种方法, 是一篇劝归辞。

《归去来兮辞》开头“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就表明归去的决心。但随之即自我安慰、自我劝解“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也点明之前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 并试图慢慢从这种心情中挣脱出来。开始暗自庆幸, 自我宽慰“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一个“问”和“恨”让作者从彷徨的心情转向归乡的喜悦。“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 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 都是想象之辞。”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 记忆里美化后的田园生活弥补了作者脱离官场生活后的失落心理。作者还通过典故让西汉隐士蒋诩、辞楚王聘的北郭先生当了说客, 让云鸟、松菊映证其心意, 构成劝归的根本性的理由。“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显示出作者终于面对生活, 面对自己, 面对官场的失落, 也面对自己的归隐决心。

结尾一段, 作者慢慢从惆怅、彷徨中走出来,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欺”, 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籽”, 过一种躬耕自适, 安贫乐道的诗化生活。“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文章渐渐上升为一种与天合一的人生态度。

总而言之, 这是一篇陶渊明自我劝归之文, 文中的田野居家生活、隐士、云鸟等是陶渊明自我抒发情感的借代物, 但同时, 陶渊明这种意图挣扎、超脱的心情也让田园生活诗化为无数士大夫失意时的向往之物。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必修五[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梁启超.陶渊明[M].商务印书馆, 1923.

[4]张文真.“归去”未必真悠然——《归去来兮辞》另一种解读[J].中学语文园地 (高中版) , 2009, (2) .

[5]周美珍.《归去来兮辞》思想感情探究[J].文学教育 (下) , 2009, (7) .

[6]高建新.“返回到本源近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读[J].名作欣赏, 2008, (7) .

[7]王茂兴.《归去来兮辞》教学之我见——从典故入手解读陶渊明形象[J].语文教学通讯, 2012, (9) .

[8]范卫东, 夏欣才.“走”与“化”:人生理想的幻灭和挣扎——鲁迅《故乡》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对比阅读[J].南京大学学报, 2000, (6) .

[9]张悦.二十一世纪以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 2011, (5) .

[10]马建华.结庐在人境守拙归园田——《归去来兮辞》中的“归”与“不归”[J].中学语文, 2010, (12) .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篇7

一、深化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

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都有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意思,弄懂这些词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让学生透彻理解文言语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才能够有所感知。为此,帮助学生深化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是教学中最为基本也是十分关键的。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十分精致且别有韵味的小诗: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短短20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十分生动活泼的画面。要想让学生能够真的看到并且看懂这幅美丽图画,则需要透彻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在这首诗中“不解”是什么意思,“一道开”在诗中又是指什么?如果学生仅仅按照现代汉语从字面上理解这些词句,就会越来越迷惑。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字词进行准确的理解,尤其要通晓那些和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词汇,进而对诗作有更多的感知。

二、强化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无论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还是学生今后会接触到的各类古文,这些文言文中往往都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及意境,这也是文言文中最值得挖掘、最有价值的部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感受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韵味。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而且也是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良好途径。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思乡诗作,“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绝唱。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描述的是怎样的意境以及怎样的心绪,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作者远在他乡的孤独心情,体会佳节到来时作者心中涌起的那份浓浓的乡愁。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最好途径,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因素。这不仅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发展与锻炼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深化学生对文言文背景的认知

文言文或古诗词创作年代通常都非常久远,经典的文章或者诗句大多都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因此,想要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及认知,多了解文言文相关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文言文的背景知识非常丰富且十分庞杂,初学时只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感性的认识,明白古诗文中的情感要素是非常丰富且非常深厚的就可以了。随着学生接触到的诗词越来越多,可以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几大基本类型有初步的了解,这不仅对学生今后学习古诗文有很好的帮助,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能力。

边塞诗在古诗词中占有较大比重。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边塞诗,诗人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描绘了远眺黄河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悲而不失其壮,作者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感情,却丝毫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博大胸怀。在学习这首诗时,除了要让学生对诗歌的字面含义有准确的认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作者的那种情怀,进而理解边塞诗的含义。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深化与拓展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总之,要想巩固小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应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古诗词有准确的理解,并对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蕴有深刻的体会。此外,还应当不断丰富与拓展学生对文言文背景知识的认知。如是,强化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篇8

一、文学常识填空

范晔,字 蔚宗 , 南朝宋 时期历史学家。《后汉书》是一部记载 东汉 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二十四史”之一。

二、注音

西鄂(è) 属(zhǔ)文 辟(bì)公府 逾侈(chǐ)

邓骘(zhì) 累(lěi)召不应 璇(xuán)机 浑(hún)天仪

算罔(wǎng)论 篆(zhuàn)文 都(dū)柱 伺(sì)者

合契(qì) 陇(lǒng)西 帷幄(wéi)(wò) 阉(yān)竖

倚(yǐ)伏 骸(hái)骨

三、通假字

1、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

3、员径八尺:通“圆”

四、古今异义词

1、举孝廉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2、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3、寻其方面:古 :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4、衡 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五、重点词语

1、衡少善属文:连缀,写

2、连辟公府不就:(被)征召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4、累召不应:多次

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

6、举孝廉不行:(被)推举

六、一词多义

1、因: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 客至蔺相 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2、观: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启窗而观:看

3、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终于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

七、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意动,以……为奇

2、妙尽璇机之正:作动词,研究透了;作名词,道理

3、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4、又多豪右:形作动,有很 多

5 、京师 学者咸怪其无征:意动,认为……怪

八、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2、游于三辅:介后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4、权移于下:介后

5、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后

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后

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后

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篇9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子。

曲终收拨当心画划。用拨子拨。

《寡人之子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輮以为轮 (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过秦论》

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 篇10

《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陶渊明在社会、家庭中,立功业济苍生、负责任敢担当的世俗人本情怀;二、在归隐田园上,亲友、邻人对陶渊明无意或有意的人身关怀而形成的客体人本情怀;三、身处自然,物我独立又相互交融,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本情怀。下面从这三个层面来具体解读。

(一)

陶渊明处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并行的玄学繁盛时代,受儒家思想的渐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时深入其心。同时,陶渊明的先祖曾建功立业,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出仕,所有这些,在陶渊明稚小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他说:“悠悠我祖,爱自陶唐。……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命子》)在社会风尚和家族渊源的双重推动下,少年陶渊明有了“学而优则仕”的率真冲动,要一展抱负济苍生。在《杂诗》中他说道:“以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他不仅想要“猛志逸四海”,而且希望自己“远翥高飞”,从中,我们不难体味到他拒逸豫、立功业的雄伟抱负。这时的陶渊明,强化了自我主观能动性,把潜意识中兼济天下的本色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此次出仕,虽有家贫的诱因、亲友的劝勉,但何尝又不是社会影响施于其身所致,“脱然有怀”说明无人催逼,这完全是他内心意愿的流露,谁说这不是本我的展示。

无论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脱贫,陶渊明宣告出仕了。可残酷的现实却容不下浪漫的理想,容不下“质性自然”的诗人,仕途有时是与阴暗和龌龊相生相伴的,要么同流合污,龙飞九天;要么恬淡无欲,独善其身。陶渊明做彭泽令前,四次出仕,四次辞官,个中情由,除了找不到一个“大济苍生”的施展抱负的舞台,主要是在官场上,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本我性格,显得那样孤独无助。但陶渊明不是一个死守儒家教义的人,他注重的是儒家思想对自身修为的提升。他说:“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与我互相违悖,我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他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归去已是必然。最后一次出仕,却是因为“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小孩满屋,食不果腹,陶渊明受到了世俗生活的严峻考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原始的动因,为了家族的生存、繁衍,陶渊明只能暂时隐忍而“投耒去学仕”,于田园虽有不舍,却毅然赴任,其对家庭的责任感,敢于担当的男儿本色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于社会,于家庭,陶渊明作为官吏,作为家长,都是发自内心的担当。立功业济苍生的理想,家庭的责任,使其角色变换,但没有谁可以操控他,都是他内心真性情的流露。他集两重角色于一身,抒写了一个率真的世俗本我人生。

(二)

古代隐士是陶渊明的心灵慰藉,是他淡泊人生的指引,为他潇洒地跳出官场的牵绊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陶渊明一身轻松,两袖清风地回家了,可是,放弃功名利禄的实惠,舍去光宗耀祖的荣誉,毕竟不能视同等闲,世俗红尘中的亲友、邻居会尊重理解陶渊明的取舍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年已不惑的陶公如童稚般跃然而至,游子思归的情怀,拳拳可见!了无牵绊的诗人回来了,率真由性的生活大幕也即时开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这里是主仆别后相聚的欣喜,是父子重享天伦的欢愉!陶渊明共有五子,此时年幼,尚不明了父亲辞官归隐后,会给他们造成何种成长的困惑,随着陶渊明的归隐,他们从肉体到灵魂也就属于了乡村,他们和农家子弟说着同样的语言,关注着同样的问题,这种与农家子弟毫无异致的生存方式大大收缩了他们的视界,制约了他们精神的成长,注定了他们成为农夫的命运,但翻遍史料,却找不到一点他们抱怨不满的文字记载,足以明证在血脉亲情前,世俗名利于他们已如同浮云,这是他们对陶渊明人生价值观的惯性认同。“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松菊依然如昨,淳香的美酒已经溢满了酒杯,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则是何等洒脱雅致,陶渊明能有如今之闲适,除了自己的执着追求,也得益于他有一个贤慧的妻子。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女人,萧统《陶渊明传》有“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的话;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亦有“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等语。陶渊明的妻子是通情达理的,对丈夫的辞官也是支持的。即使在陶渊明的晚年,在“旧谷既没,新谷未登”之际饿得去讨饭,他的妻子也没和他红过脸——“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只是向丈夫抹了一把眼泪,绝不会像嫦娥那样扔下后羿去奔月,也不会像苏格拉底的悍妻那样经常给丈夫难堪,更没有逼其再出仕。陶渊明虽有“室无莱妇”之叹,是因为希望妻子能像老莱子的妻子那样对自己的弃官归隐表示充分理解,可是,如果连哭诉也不许,这未免有些苛求,反而可以说明,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对陶渊明充满了人性关怀的好女人。

陶渊明隐居乡野,邻居虽无求仲、羊仲那样的高士,但以人为核心的古老淳厚的民风,使之陶醉,这种美丽真挚的人世情感让我们驻足留连依依难舍。“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去耕耘播种,没有嘲讽和捉弄,只有农事上的真挚关怀。陶渊明的诗文中,这种真挚的乡野人本情怀随处可见,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比邻的相与宴饮:“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如此种种,如沐春风,如饮甘醇。

家人在日常的琐碎中给予陶渊明祸福与共的关怀,邻人在淳朴的民风中给了陶渊明真挚善良的关怀,他们以包容的心态尊重陶渊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接纳了遍体鳞伤的游子,撑起了他归隐的天空,圆润了他浪漫的田园之梦。

(三)

陶渊明,是一位真正挚爱着田园的诗人,前无古人地描绘出田园风光之纯美。走近渊明,就是走近乡村走向静穆走进诗画山水。《归去来兮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辞官归隐后的愉悦生活画面,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田园风光图。“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久在樊笼里”的陶渊明如天外仙人飘然而来,即将去践行“性本爱丘山”的本我宣言,“复得返自然”的欢快不言而喻。“眄庭柯以怡颜”是他隐逸的生存方式,生活的精髓是“闲”;生活的基调是“适”;生活的乐趣是“静”。质朴本色的“庭柯”温暖了渊明疲惫的心,“质性自然”的陶渊明宣示了“庭柯”优雅的存在,这是物我关怀的对话和交融。“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关门而日涉园,诗人不容有人扰了自己闲居的兴致,闭门谢客,每天只去园里走走,和自然的精灵静默对话,可谓胜过红尘杂语无数。“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拄着手杖,漫步悠闲随意,看看远山白云,听听归鸟和鸣,山峦隐约,云卷云舒,肃穆庄严,灵动飘逸,它们以亘古的存在迎接诗人的来访;鸟儿知倦而还,与诗人的归隐相映生辉。凡此种种,何尚又不是物我属性一致的体现。我赏我景,我写我心,诗人以语言为载体以真情为内容,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美的瞬间,描绘了一张张美的画卷,从而成就一种物我融合的本我情怀。

陶渊明是一位迥异于大众士子有着自我人格和价值观的读书人。他诀别仕途,投身田园,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与世无争又愉悦满怀的农民。“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诗人陶醉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中,以致农耕时节已到,却要邻居农夫善意提醒,可见陶渊明是满怀着诗意闲适来看待他自食其力的农耕生活的。“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除草培苗是有其季节性的,诗人却只愿在良辰摆弄农作物,随心所欲、真实憨厚的躬耕生活,让陶渊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谐和,保全了人格的纯真完整,重新燃起了他生活的绚丽火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耕作生活的随意闲适,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容,处处可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他亲身种豆,虽然天天早出晚归,草盛豆稀,但是心境却无比愉快。对于田园,农夫一心一意地种豆,他心无旁骛地“种诗”;农夫关心谷物的收成,他关心田园的风景。陶渊明从田稼生活中,取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依凭,淡化、消释了悲痛,真正到达了归真返朴的境界。陶渊明在人与自然相互独立、相互包容的生活中寻找产生诗性精神的源泉,这种耕作与诗情的统一,使本色自然成就了本色诗人的千古田园诗。田园之幽美,稼穑之闲适,诗人完成了从社会向自然的华丽转身,形成天人合一的至高本我人格。

陶渊明从田园迈向仕途,又从仕途回归田园。官场社会、邻人亲友、乡村田园都是他挥洒本我情怀的载体,他的情感世界从世俗本我趋向了自然本我,从而熔铸了最高境界的本我人格。陶渊明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骨,他纯真自然的本色情怀,必将泽被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

对《归去来兮辞》中译句的质疑 篇11

这一段中3、4句讲出游的目的;5、6句讲出游的方式和路经;7、8句讲出游的所见所感。这样看来, 在5、6两句中, 前后内容主题是一致的, 句式也应该讲究点。而且5句说出行的工具有时是“车”, 很明显是和“亦崎岖而经丘”照应的, 那么6句的“舟”应是和“既窈窕以寻壑”对应, 可是“教师参考用书”的解释, 不能体现这一点。这样5、6句该怎么翻译才比较好呢?

我们知道“辞赋”这类文体, 讲究句式整齐;而且3、4、7、8句对仗工整。再看5、6两句的句式, 也应该符合这样的特点。5句中的“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很工整的对仗, 6句中的“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也应该是工整的对仗, “以”和“而”的用法应该是一致的, 只能是连词。可是按照“教师参考用书”来理解, “以”和“而”的词性就不好确定。如果是连词, 从句子看, 应该分别把“窈窕”、“崎岖”与“寻壑”、“经丘”连接, 那么“以”、“而”或表并列, 或表修饰;可是按照“教师参考用书”看, “以”和“而”分别把“窈窕”、“崎岖”与“壑”、“丘”进行了连接, 这样有点不符合连词的规矩。再看连接后的句子可以变成“既寻窈窕壑”和“亦经崎岖丘”“窈窕”、“崎岖”做了“壑”、“丘”的定语。前者还可以凑合, 可是后者这“崎岖丘”怎么理解?难道“以”和“而”是“助词”凑足音节, 似乎更牵强了。

结合上面的分析, 如果按照词类活用的方法来理解“窈窕”和“崎岖”, 反而比较合情理。“窈窕”和“崎岖”都是形容词动词用法, 分别解释成“经过悠长的小河”、“经过崎岖的山路”。这样“以”、“而”很自然就是连词了。因此可以这样翻译:“有时候驾着有车帷的小车, 有时候摇着一叶小船; (划船) 经过悠长的小河沿着山谷 (前行) , (驾车) 走过崎岖的山路翻过座座小山丘。”

那么这水、陆两行走, 自然看到了两岸的景致, 满山的风情, 于是写到“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文言文人物传记知识点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写作思路(人物基本情况、人物主要事迹、人物性格作风)

2、识记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常见词语集释

3、应试的基本策略

l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

2.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其实,好好想想,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只有篇幅长短之分,内容上概莫能外。那么,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写法,就会寻踪觅迹,把人物事迹读个清清楚楚,这样就能够作好信息判断题和内容概括与分析题,再能够把实词、虚词放到语境中加以推导,也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正误,进而去理解句意,也一定会比较准确地翻译好文句。阅读题作题的关键是阅读,不要本末倒置,光在作题技巧上打圈圈。一定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技巧才起作用。

l

应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点: 1.转变阅读观念 一般同学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2.注重复习课本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近三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近三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考和春季考试的古文阅读题。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常见词语集释

现今的文言文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可以说就考人物传记)。学生在掌握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的基础上,再积累一些人物传记涉及到的常见词语,定能以不变应万变,鉴于以上思考,参考同行的成果,参阅试卷,整理出了以下的常见词语,为便于记忆,大致分以下几类:

一、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围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二、常见实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 篇13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灵验。③斯:这。④是:判断动词。⑤陋室:简陋的屋舍。⑥惟:只。⑦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长上。②入:映入。③青:青色。④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⑤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⑥调:调弄。⑦素:不加装饰的。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⑥之有?

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②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乱:使……乱,扰乱。④案牍:指官府文书。⑤劳形:使……劳神伤身。形,形体、躯体。⑥之: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__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莲说》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说: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n)。晋陶渊明⑤独爱菊。⑥自李唐来,①草木:草本。②可爱:值得喜欢。③者:……的花。④蕃:多。⑤独:只。⑥自: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⑦清涟而不⑧妖,①甚:特别,十分。②予:我。③独:只。④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染:沾染(污秽)。⑥濯:洗。⑦清涟:清波。⑧妖:过分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①通:贯通,通透。②直:挺立。③蔓:生藤蔓。④枝:生枝茎。⑤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⑥益:更加。⑦亭亭:耸立的样子。⑧植:竖立。⑨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谓:认为。②隐逸者:指隐居避世的人。③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⑤宜乎⑥众矣。

①噫:叹词,表示感慨。②鲜:少。③闻:传闻。④同:和……一样。⑤宜:应当。⑥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

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篇14

一、提出论点

议论文少不了中心论点,而且中心论点多在开头一段就要提出,所以议论文开头写不好,不但会影响全文结构,还会造成作文观点不明,不知所云。现在高中学生写材料作文时也多选议论文体,但作文开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些学生不会根据自己的观点概括引述材料,就全部照抄原材料;二是提出观点过程中,对有些概念界定不清,提一个观点时会涉及其他方面;三是引出观点时绕来绕去,造成作文头重脚轻。那么,如何运用作文材料和提出观点呢?韩愈《师说》和苏洵《六国论》的第一段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韩愈《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后,在下文从“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角度对观点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也就是说,在提出观点后,对该观点的论证范围进行了必要的限定,否则论述就会大而无边,说理不力。苏洵《六国论》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后,接着在下文从“赂者”和“不赂者”的两个角度对总观点进行了必要的阐释和限定。从这两篇议论性的文言文提出观点的过程来看,是分“提出观点——阐释观点”两步完成的。考虑到材料作文题目的写作实际与一般做法,在提出观点、阐释观点之后,应该还有个回应材料的引题之笔,即通过对材料中与观点有关部分进行概括性引用,意在明确观点提出的依据所在,因此材料作文的观点提出过程可以分为“提出观点——阐释观点——引用材料”三部分,简化后也就是“提——议——引”三步。当然,这三步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先引,再议,后提。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掌握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比较方便的开头方式。此外,提出观点部分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用一百多字完成提出观点、阐释观点、引用材料等步骤。

二、结构安排

议论文的总体结构一般是“总——分——总”式,即观点总领全文,然后分层从多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结尾再进行小结。课文《劝学》虽短,但却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在第一段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后,后续段落使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即在第二段到第四段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的方法与态度等方面对观点进行了论述,可以说是总分式结构,是总分总模式的变体。苏洵《六国论》这篇文章也具有结构上的典型性。在第一段提出总观点后,在下文又分为两个分论点,对“不赂者”与“赂者”这两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并列对照的方式进行论证,进而找到两方面的联系,最后以假设而且让人警醒的方式收束全文,也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韩愈《师说》的结构与以上两篇稍有不同,是一个总观点统帅几个在内容上有联系的段落,从不同的侧面对观点进行论证,从而有机地形成了文章的内在结构,但也符合总分总结构模式。

通过分析这几篇文言文的结构形式,我们可以看出,总分总式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还可以有其它变式。其中并列式结构,因其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易于成文,在实际写作中深受学生青睐。从写作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通过平时的作文训练,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作文结构范式,以便快速成文,在有限的时间与篇幅之内尽力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才华,以期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使用论据

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大多都会采取事实论据,而如何使用论据也是有策略的。

1. 叙述论据要简明扼要,只叙述与观点有关的部分。

议论文中作为论据使用的事例与记叙文中的事例在内容、形式与手法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议论文中的事例比较概括,可以略去细节、过程和背景等,只阐述与观点有关的部分即可。如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只概括说明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更青;至于怎么提取,青到什么程度,则是不需要细节说明的,因为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已经能让人领悟到学习的意义,达到了证明观点的目的。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与考试中,应该注意对论据的处理方法;如果论据剪裁、详略处理不当,陈述论据依然像写记叙文一样,不但会破坏文章的结构,造成局部臃肿,也会造成文体不清,导致写作失败。

2. 对论据材料要进行必要的发挥与评析,如韩愈《师说》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于之株,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上文画直线的句子就是事实论据,列举孔子从师的事实;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就是分析、发挥、评价性的语言,从圣人从师的角度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在论证阶段,只有例子是不能自然地证明观点的,而建立在例子基础上的分析和评价是事实论据与观点建立联系的必要纽带;否则,再多的例子也没有作用,只会变成例子的堆砌,达不到论证的目的。

3. 比喻论证的策略。

荀子《劝学》就是使用比喻论证的典型。全文共有20个比喻句,有的正面设喻,有的反面设喻,反复使用比喻。设喻方式也十分灵活,有的将道理隐藏在比喻中,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有的在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行论证。这样在论证方面达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语言也生动形象,变化多端,既达到了证明观点的目的,道理也易于被人接受。但让学生全文采用比喻论证,也不太现实,但可以尝试在一篇作文中和其他论证方法结合使用,既可以丰富作文的论证手法,也能增添作文文采。

4. 对比论证的策略。

对比论证也是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式之一,如韩愈《师说》在主要论证部分就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即把“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读之不知”与“惑之不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等进行了对比。在对比的对象中有一正一反,通过对比,黑白自明,省去了许多笔墨,其中的道理与说服力也就不言自明。又如《过秦论》中贾谊也用此法,作者对九国、秦国、秦朝、陈涉等几方面力量强弱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比较,而力量中最弱的陈涉一方点燃的灭秦之火,最后形成燎原之势,摧毁了势力最强的秦王朝,文末水到渠成地得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5. 假设论证策略,如《六国论》中有些论据就是这样: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假设论证策略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把既成的事实与假设的结果进行比较,从反面来证明观点。因这些假设的论据和实际情况差距极大,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激发人的想象与联想,产生发人深省的力量,从而达到证明观点的目的,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当然,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会只使用一种论证策略,只有多种论证策略结合使用,才能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精彩纷呈,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论证策略,让学生在参照课文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这些论证策略,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四、逻辑结构

议论文的说服力不仅仅是靠各种论据,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强大、严密的逻辑结构。如荀子《劝学》的说理逻辑是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那么,为什么“学不可以已”呢?从深层意义上讲,学习可以改变和提升人的特性;从具体作用来讲,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因此学习不可以停止;既然要学习,就要有适当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等,所以全文围绕观点就构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内在统一,而且容易让人信服和接受的逻辑结构。

议论文的观点是逻辑展开的基础,逻辑也是为证明观点而服务的。为了证明自己的立论逻辑,就必须形成符合观点的逻辑的结构。在构建逻辑过程中,对一些事实论据要进行必要的剪裁、加工、发挥,甚至变通,使之符合观点和说理逻辑,如苏洵《六国论》就是这样。六国破灭,也并非苏洵所说的“赂秦”那么简单,自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其实,苏家父子都写过一篇《过秦论》,而且立论角度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论逻辑,都有一定的道理。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他认为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这样国家就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上一篇: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总结下一篇:联谊策划书游戏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