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2025-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精选11篇)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1

摘要:教学实践是高等教育中考察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实现理论内容升华为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方法包含两个方面,项目式和竞赛式,两种教学实践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同时存在随机性和不规范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结合项目式和竞赛式案例教学案例分析,尝试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教学的利弊,为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竞赛式教学;利弊分析

1项目式设计与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

项目式教学和竞赛式教学是根据课程内容将对应的社会项目任务或者竞赛项目融入到课程当中,放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和竞赛,将理论部分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在实践操作中,从而锻炼专业技能,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项目成果和比赛结果来判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可行性。1.1项目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项目式设计教学目前在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有所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性,整个实践过程不够完整,随意性较强,教师自主性影响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与判断。首先,从教学培养上看,高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专业的前瞻性,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吸收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生存于社会而引领于时代发展,这一点是要有别于技术性专科院校的。在设计各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十分突出,但突出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内容是根据任课教师自行制定的,教学培养没有统一标准,学生技能层次差异大。虽然没有绝对理想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定,大多数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项目式实践模式进行设计教育,以应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1.2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现状。竞赛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竞赛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法组织实施的关键在于立足学生的需要,激发竞赛动机,促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竞赛式设计教学,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的概率高于项目式设计教学,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竞赛式设计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部分,使学生能够通过比赛过程产生竞争意识,从而带动学生更加深入探索专业技能的未知领域,提高学习意识有较大的帮助。但竞赛式教学模式发展到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竞赛项目较多,教师在制定竞赛任务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对锻炼学生能否达到最佳效果必然有所怀疑,因此怎样的竞赛任务是符合教学要求的,值得探讨。

2项目式设计与竞赛式设计教学实践利弊分析

2.1优势分析。项目式教学需要把握实践原则,相对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式教学实践的优势在于,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安排社会项目交给学生完成,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逐步适应社会需求。下面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项目式教学实践的优势,比如VI设计课程,此课程划分为两部分教学计划,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一部分是实习教学,两个部分各占一半的学时,在实习教学部分教师采用了项目式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某跨国旅游项目公司的VI手册设计全套,要求学生从该公司旅游项目的整体性出发。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主张从一个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去认识局部,再综合到整体,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2]分析跨国旅游公司的公司经营项目,收集材料,并提取与旅游相关的元素,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在此次项目完成后,经由该公司审核后,采用了其中两名学生的设计作品作为前期设计稿(如图1)。竞赛式教学实践的优势在于竞赛任务的数量较多,针对的比赛对象较为广泛,有针对学生的,有针对专业设计人员的,更多的是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取材相对于项目设计比较容易,下面分析一个VI设计的竞赛式教学实践的案例,在实习教学阶段,教师采用竞赛式设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师确定了竞赛任务,某历史建筑博物馆的标志设计,从博物馆的背景资料中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词“历史”和“建筑”,从这两个词出发,寻找视觉元素,该比赛针对的是大众,范围非常广,因此,夺得头筹十分困难,但学生最终的设计作品从设计结构和设计寓意上都有极大的进步(如图2)。2.2劣势分析。项目式和竞赛式教学实践都有其弊端,项目式教学实践虽然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项目的取材比较竞赛式来说较为困难,随机性较强,项目大小不一,项目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符合程度较低,不能够保证在每一次教学中都能有符合要求的项目;竞赛式教学实践,虽然取材容易,但相对于项目设计来说,社会要求较低,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比赛,设计作品会有所宽容,对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作用略小,同时无法适应社会要求,因此两种方式应用在教学中目前还尚未成熟。

3结论

项目式和竞赛式教学实践的发展必然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国对部分高校实施独立负责原则,相关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建立完整的项目式教学系统,利用企业中的社会项目资源,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部分院校与全国各大设计类比赛接轨,通过比赛指导教师培训和校园宣讲会了解比赛内容和要求,增强学生的比赛信心,检验教学和指导成果,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连接,但并非所有的高校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竞赛和项目的长期合作关系,原因诸多,如何探寻教学实践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最佳效果,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郭军明.竞赛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8):144-145.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2

一、教育成本核算原则

高等学校必须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在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二) 相关性原则

区分与教育成本核算有关的费用,凡是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费用就纳入教育成本核算范围,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则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三) 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收益性支出是指为了取得本期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应作为本期费用入账;资本性支出指为取得本期及以后多期收入而发生的支出,会计处理上将其资本化,作为资产入账。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区分哪些支出应计入当期费用,哪些支出不能计入当期费用,合理确认当期应分担的成本。

(四) 分类核算原则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五) 可操作性原则

对某些与学生培养成本关系难以界定的支出,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是否纳入成本以及分摊成本的比例。

二、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内容

为满足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需要,将高校费用支出按照其经济用途划分为:一是教学支出。其是指高等学校各个教学单位 (院系) 为培养各类学生而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实验员、班主任等的工资及福利费、奖金、津贴、办公费用,教学水电费,教学实习 (实验) 费,导师专项经费等;直接用于学生的奖学金、生活补贴、勤工助学金、学生医疗费、学生活动费等各类费用的开支;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等教学服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奖金、津贴、补贴、办公费、差旅费等;直接用于教学的各种固定资产 (如教室、实验室的建筑物、设备和仪器仪表等) 的折旧费、修缮费和各种耗材费等。同时还包括用于教学的其他支出。教学支出均与学生培养成本有关,需全部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二是科研支出。其是指高等学校为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奖金、津贴、补贴等;开展科研活动所发生的业务费、材料费和其他辅助费用 (其中,业务费是指科研过程中的实验、测试、办公费、差旅费等,材料费是指科研过程中的材料、水电费、外单位协作费用等,其他辅助费用是指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部门为支持科研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专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缮费;其它费用,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用于协调、订立合同支出的费用等。科研支出有一部分与学生培养成本有关,需按照一定的分配办法分配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三是管理支出。其是指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学校的各项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费;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交通费、邮电费、宣传费;校园环境维护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财产保险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会议费,招待费,宣教费,治安费,文体活动费,降温取暖费等;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缮费;相关税费,社团活动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管理支出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培养成本有关,需按照一定的分配办法分配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四是资本性支出。其是指高等学校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支出,包括购建各类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仪器仪表、道路花园、水电设施、知识产权等的支出。资本性支出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培养成本有关,在发生时先将其归集到有关科目,待交付使用后再按照其用途决定是否计入和如何计入学生培养成本。

三、教育成本核算期间的确定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期间,是指按成本核算对象确定核算、报告教育成本的周期。成本核算的数据源于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资料为基础。在现行的会计法律制度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8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同时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另外高校的经费中有一部分是由财政拨款,财政拨款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所以,为了便于准确核算成本,正确评价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本文建议,应该使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确定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期间。

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程序是指从教育费用的发生、归集、分配到计算出各类教育成本指标的顺序和步骤。一般包括根据教育成本内涵审核和确认教育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归集和分配教育费用;计算各类教育成本指标等。

(一) 划清各种费用界限,确定成本开支范围

组织教育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教育成本内涵,确定高校发生的各项开支是否属于教育费用,应不应该计入教育成本。这就要求高校实施教育成本核算时,必须划清以下费用界限。

1.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在高校的支出中,收益性支出是指在办学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费用和公用费用等经常性项目的支出;资本性支出通常是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要准确地核算教育成本,必须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前者可直接计入教育成本,后者应先进行资本化处理,然后通过折旧摊销方式计入成本。

2. 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界限。

高校投入的各种资源,只有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资源才能构成教育成本。因此,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中而发生的各种耗费。高校发生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教学费用支出、科研支出和基建支出等。其中教学费用支出是为培养学生直接发生的耗费,应计入教育成本,而科研支出是为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而发生的耗费,应计入科研成本,由科研经费予以补偿,基建支出是与若干个成本计算期有关的支出,不能直接计入本年度的教育成本,应形成学校的固定资产。当然,高校的教学、科研是两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活动,其发生的费用往往会混在一起,如要将两者截然分清,有时是很困难的。但是,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必须划分清楚,否则影响成本指标的准确性。

3. 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费用界限。

应计入教育成本的费用,有些与本期学生培养有关,有些与以前或以后期间的学生培养有关。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是在本期发生或支付的应由以后各期耗用和受益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逐期摊入成本和费用;凡是为本期受益或耗用,但需以后支付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和费用。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才能严格划分经费发生的受益期间,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分摊费用,科学地计算高校人才培养成本。

4. 划分各成本对象之间的费用界限。

为了正确计算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教育成本,必须按照受益原则,把本期教育成本费用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划分。凡是能够分清应由哪种成本对象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中;凡不能分清应由哪些成本对象负担的费用,应采用一定的标准合理分摊计入各成本对象的教育成本中。

正确划分各项费用的界限,实际上就是确认和计量教育成本费用的过程。对于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各项费用,可以依据成本核算的要求,按照经济用途归类为人员工资、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折旧费等成本项目,以便按成本对象分成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二) 适应高校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指标体系

随着高校不断向综合性大学发展,高校核算对象多元化,不同大类 (理工、农医、文史、财经等) 、不同层次 (本、硕、博等) 、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相差很大。高等学校的财务人员素质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水平较高,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完善,可以满足实施教育成本核算的外部条件的需要。

高校教育成本指标取决于高校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根据高校办学特点和管理要求,其成本对象可确定为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具体讲,可分专业按年级设置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计算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总教育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将全校所有专业各年级学生教育成本相加,即可计算全校总教育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同时,将某届某专业学生学制期内各年级教育成本相加,即可计算该专业每届毕业生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

目前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已由单纯的本科生教育发展为本专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步进行的局面,且研究生教育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鉴于此情况,高校对研究生教育成本核算可视情况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若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可在“教育成本”总账下按专业分年级设置成本计算单,分别归集和分配研究生教育费用,并分别计算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成本。若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为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量,可采用系数法计算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成本。可按一定的比例系数,将在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折合成本科生,与在校本科生一并计算出生均年培养成本,然后分别乘以相应系数即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生均年培养成本。

(三) 计算方法

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可分为学年教育总成本、学年生均教育成本、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等,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如下:学年教育总成本是指某一学年在校学生所发生的全部教育成本。其核算方法为:

教育总成本=实支成本+机会成本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两点:一是对高校来说,为了实际计算方便,往往会仅仅从学校的角度去考虑成本的大小,把教育成本看成高校为培养学生支出的费用,对个人成本和机会成本往往忽略不计。二是不能将高校成本与个人成本简单相加得到实支成本。因为这里有一个数量的重复计算问题。这就是个人成本中的学费与高校成本的重复。剔除学费后两者相加才是实际的实支成本。通过对学年教育总成本的核算,可以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成本的总消耗,便于从宏观上控制学校教育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学年生均教育成本是指某一学年在校学生的生均教育成本。其核算方法为:

生均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总额/在校生折合人数

其中,在校生折合人数=某学年在校本科生人数+某学年在校硕士生人数×2+某学年博士生人数×3+某学年在校专科生或成教生 (夜大生、函授生) ×0.5ㄢ

高校通过对不同年度成本的比较,分析增减原因,找出差距,为降低教育成本提供可靠依据。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某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全部的生均教育成本。其核算方法为:某届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毕业生在规定学制内每学年生均教育成本之和。将这一指标与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比较,可以正确分析高校教育成本消耗,提高办学效益。

五、高校教育几种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分析

要对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满足各类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纵观目前国内外教育成本的研究现状和可能选择的路径,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原始凭证法、会计调整法、会计核算法、作业成本法。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 统计分析法

它是通过对高校预算内和预算外的经费支出规模进行调整分析以及采用模拟计算折旧的办法来测算教育成本的一种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用的教育成本数据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计算速度快。缺点是较为粗略,数据不精确,不可能提供利于教育成本分析的按功能划分的精细教育成本项目信息。

(二) 会计调整法

它的基本观点是:各个学校都存在教育经费收支的会计记录.利用这些现存的会计记录,经过调整,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培养成本数据。会计调整法只需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徽调,事实上要将收付实现制度下的支出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成本,必须添设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费用类和成本核算类账户并进行成本数据的归集和分配,但这种做法的工作量相当大。另外,这种方法目标单一,无法对管理成本提供信息。

(三) 作业成本法

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比较普遍,特别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应用效果显著,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大力推崇。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它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明确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条件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作业成本法涉及到各种作业的分解和动因的确定,牵扯到高校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所有教职员工的参与,因此,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必须取得高校最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和支持,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只有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中来,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精确性,有效地控制成本。

(四) 会计核算法

教育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科目、登记账簿、记录教育资源耗费来计算教育成本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会计科目设里和账务处理方法的不同,要核算教育成本就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了能反映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就要规定高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并将成本核算作为高校会计核算的一部分。目前,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为高校真正意义实现成本核算提供了契机,笔者认为这是今后高校选择成本核算的最佳方法,相信未来对高校财务管理会带来质的飞跃。

摘要:高等学校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在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 还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有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分类核算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会计调整法、作业成本法、会计核算法。其中会计核算法是高校选择成本核算的最佳方法。高等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教育成本核算, 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 进一步挖掘潜力, 加强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原则,程序,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俊生.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5) .

[2]曹苏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初探[J].会计之友, 2007, (6) .

[3]林姻, 武雷.高等教育成本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德育;原则;方法

前言: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审美育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体现出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审美育德的原则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改革的重点便是,改进美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以及人文素养,进而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2)。审美育德对于维护社会的平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这也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试想一下,在实际生活中,若是有人缺失了审美或者育德观念,无法正确理解审美育德理念,就很有可能缺失掉正确的价值观与信仰,难以明辨是非,最终甚至做出威胁社会民生的事情,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现在的各高校里,不少大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或者别的诸多因素,导致心理上的障碍或者拜金、享乐等负面情绪逐渐增多,对于善恶最基本的认识也很难辨清,甚至有些学生有愤世嫉俗情节,而且并不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些都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做出出格的举动,莘莘学子的大好前程就这样被浪费。而美学教育不止是外在美的表现,更是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上是很关键的一点,至于育德教育,它能够帮助到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以及由秩序和规则的生活理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在审美育德上的修养。

(二)审美育德的完美融合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育更倾向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输送,很少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审美与育德教育,这样很容易致使学生的人格不完整。审美教育与育德教育本着一个相辅相成、相互连接的关系,二者在教育中完美融合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让学生今早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

二、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审美育德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有待高校的探索,这个过程也需循序渐进,不能急于一时。首先必须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做一个明确了解,并且在制定教学大纲或者教学方法时,要把目标放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整体道德修养上(4)。再一个,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对教学的内容也要深入透彻的了解清楚,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全面清楚教学内容后,更要重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强化艺术教育中的审美育德教育,因此,其教学内容必须充满正能量,选用那些能够突出民族功能特色、同时又不乏时代气息且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审美,而且也突出了审美育德的教育功效。最后,审美育德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式就是对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设置相应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还可以采用课堂情景教学,基于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之上,经过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以及艺术创造等形式,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理会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认同当今社会主义下的思想道德。

(二)扩展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于别的学科专业,艺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学中,合唱作为教学时常见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其施行力高、影响范围广,育德功能相当明显。还可以经常性的带学生参观一些价值观正确的讲座、演讲以及电影话剧等等,或者是定期举办班级联欢会,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等等,这些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正确的价值观,其审美育德的功效相当不错。另外,除了欣赏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作品之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自行创作符合本校精神以及价值观正确的歌曲、绘画作品或者小说散文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育德能力。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帮助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对于不健康作品或者理念要积极自觉地进行抵制,让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和道德品质进一步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生动的插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育德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到审美育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时没有了传统的说教感,学生从心理上自然不会产生反感或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念,对学生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课审美育德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在艺术造诣上更进一层楼,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生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在社会上不止是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是兼具知识与审美以及道德的三重优秀型人才。同时在审美育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只有当教师本身具备了“审美育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到学生。审美育德教育所能描绘的远不止这些,因本人才疏学浅,对其认识尚还不够透彻全面,再加上篇幅限制等因素,其余便不再做赘述。

参考文献:

[1]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北京联合大学赵思童.审美育德之道[N].中国教育报,2014-07-26004.

[3]赵若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突飞猛进,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出现了一股研究陶瓷艺术教育演变及发展的潮流。在这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高等陶瓷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基于这样的外部环境,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陶瓷艺术教育;陶瓷艺术;发展趋势

一、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相对于高校精英教育,现阶段我国正式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弘扬民族陶瓷文化的感召下,我们要重视陶瓷人才的精英教育,因为陶瓷产业需要更多的陶瓷专业的精英人才。所以,我们要比“精英教育阶段”更加注重“精英教育”,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二、“同中求异”的发展思想。

在国际化的现实背景下,一定要建立和肯定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这是“同中求异”发展思想的主旨。民族主义教育观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本民族陶瓷艺术特有的审美心理为基础,以中国艺术的精神为指针,实施促进陶瓷艺术与我国整体文化教育发展同步的教育思想和运行体制。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是本民族文化孕育而成的,与其他民族的陶瓷文化不能等同。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是保护民族陶瓷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陶瓷艺术的民族主义教育观被忽视,民族陶瓷文化就会被人们渐渐遗忘,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也就不能表达本民族独特的`思想、经验、价值与利益,不能建立起解释生活、社会、世界的意义框架。

总之,坚持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展的民族主义教育观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封闭,它是在中华民族和自身经验不断延续中作出不断合理的文化表达,同时,也要对异质文化选择和吸收,“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不但要‘各美其美’,而且要‘美人之美’”。

三、以素质教育为前进方向。

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从矿石变成泥土,经过火的焠炼后变成质地坚硬而又美观的陶瓷,这个过程中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要驾驭制作“陶瓷艺术品”,首先,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的重心、胎体厚薄、釉的成分、流动性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你的陶瓷艺术品在烧炼后的效果,这是一门科学。因此通过学习陶瓷艺术课程,能锻炼人们的综合能力,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用科学手段去调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能力等。陶瓷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新代表,集工艺美术、绘画、雕塑于一体,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审美创作的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学、人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协调。所以,从陶瓷艺术教育对个体艺术素质的培养来看,它无论是在艺术技能的训练、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学科的相互作用与渗透等诸方面都有明显的素质教育表现特征,它是素质教育内容中的佼佼者,它能作用和影响人的终身,养成创造或者鉴赏艺术的独特审美品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显示其创造力。

四、反映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社会功能和内涵的调整,陶瓷艺术教育随着社会的需求改变着功能,因为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普遍需求,伴随着市场的改变以及陶瓷艺术本身的社会职能改变而进行着不断调整,使陶瓷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反映社会需求的观念有所体现,那就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基础上以及与其他学科互融的教育内容观。终极培养目标上,不刻意追求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应重视其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

尽管高校陶瓷艺术“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在高等教育思想里还是应该树立“不只是培养专业人才”或“不一定是专业人才”的意识。因为,现代社会要求陶瓷艺术教育在反映社会需求方面的培养教育目标是“生存”、“合作”、“发展”。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开设了配饰陶艺设计、室内陶艺设计、室外陶艺设计、建筑陶艺设计、生活陶艺创作、实验陶艺创作等反映市场、社会需求的课程群,经过实践表明,无论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学生就业,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m]。上海:文化天地,。

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措施探讨 篇5

摘要:本文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角色定位、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措施实践策略。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提升,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教学内容,需要将美术教学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重新审视教学意义,区分一般知识教育中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美术教育中的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创新美术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人的情感、感知、想象、直觉以及审美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奠定基础。实践美术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情感实践,设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创新的实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遵循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活泼新鲜的方向努力发展,形成有效的审美探索。

例如:关于色彩和素描的教学,教师在重视基本的美术技法训练的同时,可以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在进行色彩和素描的训练中,在要求学生符合造型艺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画材,借助除了水粉、铅笔之外的画材作画。另外,在表现技法方面,除了结构和形式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从色块画法、抽象画法、写实画法等方面进行训练,提升学生能力,鼓励学生从多种艺术形式寻找创新思维和灵感。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审美探索,能够在艺术能力间进行巧妙转换。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新美术基础教育的关键部分,也是重要举措,它是整个创新教育的实践部分。美术基础教育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认识审美、理解分析、实践探究、自行创作等一系列的过程。创新美术基础教育是一项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个性化的教学体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美术基础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动漫软件等相结合,思考教学方法与实践意义的切合点,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模式,提升美术基础教育创新水平。

例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关于“三大构成”相关知识时,首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针对某一主题,展现相关美术作品。从搜集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和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和思考,比如,在色彩构成方面,从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中发现色彩对比、冷暖、邻近、互补、类似等搭配的技巧和效果等等。借助电脑美术绘画软件,引导学生创作美术作品,并进行效果分析。从绘图实践中提升美术基础和欣赏能力。

三、创新角色定位,落实基础教育的关键

重新定位教学角色,是实现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师都是起着主导作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时间的安排等,都是教师决定,学生被动接受。而创新教学模式将以往教与学分开的理念,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促进教学互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创新角色定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基础教育,强化学生基础,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结合课题教学方案、项目教学实践、主题教学选择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激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激发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重视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挖掘学生的不同潜力,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辅导,促进学生个性以及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四、创新能力评价,检验教育创新的效果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是引导美术基础教育的关键,应该改革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创造性的提升,遵循学生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发展空间。美术基础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它具有更多感性元素,个性特征也非常突出。美术教学评价应该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方向,鼓励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积极的态度。给学生独立创作空间,给予学生更多激励,实现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实现思维创新以及能力提升教育。

例如:建立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机制,不应该仅仅从学生的成绩出发来评断学生好坏,而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创新思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评判,尊重学生个性化特征,鼓励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比如在关于色彩的学习,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学生交流他们作品的表现效果,有效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散和提升,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总结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6

关键词:“生活艺术家”;审美态度;审美能力;职称论文

马克思曾经预言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①但这里所说的“生活的艺术家”,是美育的特殊作用之所在。美育不仅是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人格的和谐圆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的艺术家”的界定

所谓“生活的是艺术家”是相对于专业艺术家而言,他们并非以艺术作为自己的职业,但却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具体可表现为健康的审美观与较强的审美与创造力。“生活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树立关于美与丑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因为,美与丑的问题涉及十分复杂的情感与心理领域,所以我们的一般不简单化的以正确与错误,而是以健康与否加以界定。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应局限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技能上的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众所周知,人类所面对的有真、美、善三个领域,美与审美恰恰处于真与善、知与意的中介领域,承担着统一观,而且在审美感性力的基础上更多地贯彻着善对真、意对知、理性对感性、一般对个别的制约性与统领性,也就是说,在美与丑的辨别中贯穿着对人类进步有益、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主旨与精神,其核心则是对人类社会与生活和谐发展的追求。因为,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与生活和谐发展的追求,是人类的理想,也是审美的理想、人生的理想,而这三者实际上是统一的。

从事艺术类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一般将其统称为“创造的想象力”,这种创造的想象力是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包括想象力、知性力、理性力(精神)和鉴赏力。康德认为,“所以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在这四种心理功能中,鉴赏力即审美的情感判断力是核心,各种心理功能都统一于审美的情感判断,目的也是为了产生审美的情感判断。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可见,审美力与创美力是一种具有深广内涵的心理过程,它需要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长期陶冶才能不断得到培养与发展。

二、生活的艺术家”应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

人应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人们应建立一种审美的自然观,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众所周知,人类产生之前,类人猿作为动物,本身就是自然,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有出现了人类之后,才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没有把握好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从而使之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由于恐惧、征服、到掠夺、破坏……渐渐地。当人类到迈入二十一世纪后,才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亲和的审美关系。人类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因为自然是孕育人类之母,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及祖先、子孙后代共有的家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对立走向和谐,由敌对走向审美。

同时,人们应该学会欣赏无比绚丽美妙的自然美。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特有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美观。因为,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理解自然美比从实践的角度的自然美观;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理解自然美比从实践的角度理解自然美要更加科学并有更大的包容性。

三、“生活艺术家”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美包含更多理性内容,人与社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审美关系。每个人都应以建立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作为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并为之奋斗,竭尽全力弘扬美好,摒弃丑恶,甚至为理想献身。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美的人生。

在一般的情况下,一切社会都需要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这样才能求得社会的发展。社会和谐协调依靠三种途径:第一是法律,这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第二是道德,这是一种内在的强制性,所谓良心的谴责等等;第三是美育,通过美育,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这是一种内在的自觉性,一种自觉自愿的情感的驱动力。通过美育的途径可以极大地减少暴力、贩毒、走私等犯罪行为与丑恶现象。并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美育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因此,建立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就是一种审美的精神,也就是古代圣贤倡导的“仁者爱人”的传统仁爱精神。

四、“生活艺术家”应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更多地关心社会,较少地关心自然,更少地关心自身,特别是很少关心自身的心里与人格发展。人们较少关心自身导致了精神危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疾患。如果人类再不更多关爱自身,特别是关爱自身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人类的精神危机的蔓延将远远超过癌症与艾滋病的危害。因此,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

在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中,心理与人格和谐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培养提升人的内在情感力,使每个人都充满美好高尚的情感。这是人健全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新世纪是人类更加美好的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校英语,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1.教学目标注重基础性,突出职业性。高校英语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适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高校英语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能力,更要将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工作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中,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工作当中去才是基于职业化教学的目的,所以要不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中注重基础性,突出职业性。

2.教学内容注重适用性,突出适用性。高校教育是一种为进入现代应用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准备的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教学应用到工作岗位当中去。我们要使高校英语与社会需求接轨就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分析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适时适当把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英语教学跟上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学有所用,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要。

3.教学对象存在差异性,突出分层性。高校新生的英语水平差距比较大,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起点不同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体现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高校阶段的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也会逐渐增多,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行为差异、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性差异,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有分配性的教学,而不是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高校英语教学要按照以实用为主的思想,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切实的促进高校英语的教学效率,追求职业化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信心不足。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校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大多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听说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甚至无法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同时听不懂稍有难度的听力材料;另一方面,阅读、翻译能力差距较大。阅读速度慢,不会运用上下文猜词义。找主题句等阅读技巧;翻译短句还行,遇到稍微复杂点的复合句就不会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翻译出通顺的汉语。以上,可能是短期内无法改变,也需要高校英语教师们面对的现实问题。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伍,影响教学效果。许多高校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仍旧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认为课前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讲课了,学生认真听讲了,教学效果就出来了。目前,高校院校上课时“满堂灌”的英语教师不在少数。他们的课堂教学方法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大量的时间用以解释单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翻译长句、难句,重理论、轻实践,连基本的课堂交际活动都很少,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差,学习兴趣自然大减,这样的英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更别想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职业当中去了,这就需要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

三、基于职业化的教学策略

1.职业化教学。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立,要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应起来。实践教学的目标应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为依据,英语教学应主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展开。

2.实践性教学。要积极探索和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要紧紧围绕加强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采取任务型教学语言手段,将老师教的东西和用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

职业化教学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的职场环境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让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和无从下手,丰富学生的经验,因此,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职业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推进基于职业的高校英语教学的进程。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面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和提供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是终身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进行思想和心灵地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学活动单纯反映教师的愿望和要求,把学生搁在一边,就会陷入生硬灌输的境地,学生的思路得不到疏通,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重在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纲要”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既使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做到:

1.教师应备好课。教师应把握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还应把握学生情况,包括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分析哪些内容学生熟悉、了解,哪些内容需要讲解,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2.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地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各方面。

3.使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忙,就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单纯是教师忙,课堂上死气沉沉,这节课是不成功的。教师要精讲巧练、设问、质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动笔,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大学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除了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涉猎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他人(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合作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教学模式。

6.培养学生的智能。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环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设计有梯度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启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问要有启发性。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通过学生的答题发现存在的问题,教会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7.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学生智力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想象力,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会缺乏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成长为想象丰富、有发明、有创造的人才。

8.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纲要”指出: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应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讲知识时突出重点,动手操练时严格要求、人人动手。

9.培养学生的情感。“纲要”指出: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医学生将来要面对病人,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看法、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是做人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给学生打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基础。

10.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使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要全面掌握制作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技巧,适应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教师要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技巧,刻苦钻研业务,适当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而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2.覃雄,《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199.3

3.高丽,《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4.杨高峰,《积极推进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201.22

5.张波、李念良,《浅议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高校艺术教育方法探讨论文 篇9

摘要: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各院校不但对学生学习成绩加以重视,同时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是愈加重视起来。但是在具体操作阶段,依然存在于实际要求不符的问题和现状,基本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并且许多问题应该得到整改和创新,达到多元化建构的主要目的。当前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工作开展环节遭受多方阻碍和影响。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特点等,对其本体实施途径的多元化建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实施途径;多元化;策略

应该注意到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教育最终目的,从实际角度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群体学习成绩,真正目的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只有达成心理健康积极发展和学生们综合水平提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优质人才。需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旨在更好更优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且使其具备优良素质,使其勇于面对多种机遇和挑战,需要及时建立较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体系,以多元化要素操作模式为主,在教育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得到深度强化,以多元化操作模式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其身心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广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即将成熟而并不成熟的阶段,并为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急容易出现扭曲现象,这一点从很多事例都可以证实,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业、恋爱以及即将面临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保持强劲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所以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能效。与此同时,又有很多实例表明,心理健康且心理素质过硬的同学在处理挫折、困难时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情绪所引导思维,而且学习成绩及学习质量也都很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规范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大都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过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处理事件的时候较为偏激,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严重者甚至构成犯罪。所以,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首先需要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着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做铺垫。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现在大学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很多院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仍有待加强。首先,由于大学阶段学生都主攻自己的专业课程,没能认识到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其以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重视度远远不足,当前呈现出表面化工作问题和形式化工作问题等,未能够有效处理部分问题,实际工作任务也没有落到实处上,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局限性现状存在,尚未达到预期要求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缺失,使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和有效延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受到了严重阻碍。

2、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很多相关教育部门往往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接受能力较弱。因为大多数高校普遍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要,此种认知偏差存在致使健康教育结构体系构建流程出现问题,不合格、低效率的管理频发。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大学阶段是面临就业的最后时期,如今社会发展较为形式化,如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心理素质过低,就无法在社会和工作中立足。

三、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教师是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帮助,同时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性。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师资的专业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聘请专业的教育人员,无论是个人素质或者思想上都要满足教育要求。各院校在聘请教师时,要设定严格的考核内容,以此来筛选综合素质优越及专业水平优秀的教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高校领导要实施监督,检查教师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态度,并通过听课形式了解教师的整体水平。在主科教育与心理教育中要分工明确,不能两者身兼一职,必须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授学生知识。较为正确的操作方案便是对专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综合保障教师心理素质等能够达到讲师要求,校方应定期组织和开展一定的演讲活动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去丰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为后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优良基础。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和谐教育氛围

目前我国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不健全,教育模式亦比较单一,同时教学氛围还需有待加强。因此,学校相关部门需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组织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公开健康讲座,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与安排,循序渐进的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完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任重而道远,其教育实施途径仍需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各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日程之上,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原则,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为日后学生工作和生活等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志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提升-《湘潮月刊》.

[2]粟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体系的规范化建构-《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10

摘要: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素质教育,以此来达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陶冶学生品德操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竞技水平以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学生具备健身意识,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养成他们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自觉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

二、高师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要确立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转变体育教学的观念,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讲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合理的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从单纯的强调学生运动成绩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转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的体育思维得到有效的启发,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当中来。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由于以前一上体育课,教师大多都是喊学生先跑几个圈然后再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觉得跑圈既浪费体力又无聊,而且每次上完体育课都累得动弹不得,导致他们觉得体育教学较为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觉得上体育课就是一种折磨,对上体育课存在恐惧。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这样的观念,首先做好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个人特长得到有效的发挥,只有这样才可以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使他们愿意进行体育学习。

(四)合理选配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

在以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都是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所以教师大多采用“灌输”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完善他们体育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合理选配,在不忽视学生体育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方法,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探讨今后社会所需的体育内容,找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连接点,从而提高学生多体育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体育技能的教授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养生、饮食和心理调节的内容,使整堂体育课程不较为枯燥,使学生觉得在体育课堂上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合理选配教学内容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使他们的养成良好的素质。

(五)改革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受到应试教育的营销,大多数学校都是以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定的,这样的方法不但不科学,而且也会极大程度的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改革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不让学生为分数而学,对于积极、努力学习的学生,应该为他们提供了正面反馈或激励的平台,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样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了解他们的健身水平和体质状况,并且做成学生的学习进度表,以此进度表和学生考试的成绩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体育成绩,这样不但可以有利于激励他们学习,还可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

(六)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由于教师素质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且要具备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体育技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除此之外,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作,师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积极拓宽教师接受培训的渠道,在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要特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选派更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高校体育教学达到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目的。

三、结束语

高校人才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 篇1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教育主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众多的竞争手段中,人才成本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人才成本为评价教育工作质量、教育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标准。

人才成本是以高校培养对象作为人才成本核算对象,以高等学校作为人才成本的核算的会计主体,反应高等学校在整个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对象化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总和。目前国外比较成熟的是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我国人才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仅在理论研究阶段,认为人才成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特定层次的人才成本在会计是具有可核算性,对人才成本的核算和研究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人才成本核算对象的设置

由于各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同,各专业教学计划、师资配备、教学实验设施的利用程度也不同,相应的人才成本费用发生也不同。为了正确的核算人才成本,应以专业作为核算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二、成本费用在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1、教育人工费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是人才成本的一项主要费用,一般属于直接费用,对于能直接分清楚各年级各专业的人工费用,可直接计入“人才成本”账户,对于不能直接列入“人才成本”的人工费,可根据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人工费分配标准主要有“课时”、“学生人数”等,以学生人数为例:人工费的分配率=待分配的人工费/分配总标准

某年级某专业应负担工资总额=该成本对象实际分配标准×人工费分配率

2、教育折旧费

教育折旧费是人才成本的一项物质消耗,由于教室、设备、设施的公用性,因此它属于一项间接成本,需先在“教育折旧”账户中归集,然后再期末(一般年末)按一定标准(课时、人数)分配结转。

3、教育管理费

教育管理费是人才成本中的一项间接费用,它包括教学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学生事务支出、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管理学支出。它的分配方法同教育折旧费。

三、人才成本开支范围

1、能列入人才成本的開支范围

(1)教育活劳动支出。主要是指直接在教育第一线参与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教师的工资、福利、津贴、奖酬等支出。

(2)教育物化劳动支出。主要指教育场地、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的折旧,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费用。

(3)教育管理支出。主要指教育单位,如学院、系、教务处、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工厂、电教中心等直接参与教学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支出。

2、不能列作人才成本开支的支出

(1)机关行政管理支出。这部分支出是学校为保证组织正常运行而发生的支出,本质上属于公务支出,不应由人才成本来承担。

(2)科研支出。科研支出是学校用于科学研究而发生的支出。科研是高校除教学以外的第二个中心任务,它的运行有专门的科研人员来负责,科研支出有专项的经费来源,专款专用,不与人才培养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它不属于人才成本的核算范围。

(3)服务支出。后勤服务支出包括后勤保障方面的支出,包括食堂、住宿、医院、运输等支出。这些支出也应作为行政管理支出的一部分,不应列入学校的人才成本。

(4)基本建设支出。基建支出是学校的一项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形成的学校的长期资产,其中直接用于教学的资产每年以折旧费的形式分摊计入人才成本,因此基建成本发生时不直接形成人才成本支出。

四、人才成本形成的指标体系

1、成本经费比率

成本经费比率=学生人均拨入经费/单位人才成本

该指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对公立学校的投入弥补人才成本的程度,说明国家对教育的支出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分析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合理性,对进行科学拨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成本人工比率

成本人工比率=单位人才人工费用/单位人才成本

该指标反映单位人才成本中有多少是由教师的人工费形成的,可以分析人才成本中教师的劳动成分和学校师资配置水平,有利于提高师资的有效合理分配。

3、成本折旧比率

成本折旧比率=学生平均折旧费/单位人才成本

该比率反映人才成本中的物质消耗构成,反应了学校的规模、教学设备的装备状况、学校的硬件水平,为教学设备配备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4、成本价格比率

成本价格比率=学费价格标准/单位平均人才成本

由于学费标准是按学年制定,而人才成本是指整个培养期的成本,为了两个指标的可比性,分母使用单位平均人才成本。

该指标反映人才成本由学生学费收入的弥补程度,该指标大于1,说明人才成本由学费收入弥补后有结余,若小于1,则反映学费不足以弥补人才成本,学校必须通过其他渠道的经费和收入来弥补。该指标结合“成本经费比率”,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国家教育投入和学校收费共同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

五、目前高校会计系统在人才成本核算中的局限

1、人才成本远比产品成本复杂。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究竟哪些活动属于人才培养,哪些人的活劳动、哪些资源的物化劳动形成人才成本,在理论上没有形成共识。同时人才培养不同月产品生产可以标准化,人才培养因人而异,实际上同一班级人才成本对象之间成本也会产生差异,况且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培养对象自身的努力和劳动,这些在人才成本中都不好体现。

2、资料收集的局限性也对人才成本的核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可能存在退学、转学、休学、等现象,这些信息掌握的不准确,就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高等教育产业化必将从理论到实践不断被人们认识,人才成本的核算将成为必要,人才成本将成为学校评价各方面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将是教育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人才成本不仅是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人才成本为学校的管理创新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为学校资源配置、招生就业、规模决策提供新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下一篇:物资设备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