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费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信费

通信费 篇1

通信工具及通信费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我矿通信工具及通信费用的管理,规范通信工具申请、购置、使用、保管、移交等程序,促进我矿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矿电话、手机、传真的购置、管理和费用控制。

第三条

各部门管理职责如下:

(一)自动化队是我矿通信工具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通信工具的技术标准统一、维修鉴定、登记建账等管理。

(二)各使用部门负责按规定程序提出领用和购置通信工具的申请。

(三)企业管理科负责通信设备采购统计,控制指标的制定和考核。

第四条

通信工具的购置

(一)部门需配备办公电话机、传真机,由部门提出申购计划,说明配置用途、选购机型、数量和要求,报企业管理科审核后按物资采购计划程序进行审批。

(二)配置计划批准后,物资供应科负责购置,由自动化队负责入库检验,由使用单位领取并办理出库手续,安装到位后自动化队负责对使用单位登记备案。

第五条

通信工具的购置、使用、保管和维修管理应按照我矿《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和《委托修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 1

行。

第六条

部门因办公场所改变需办理移机、换号、停用或拆机等业务时,由部门向自动化队提出书面申请,自动化队应及时办理并做好变更登记。

第七条

自动化队接到部门安装、迁移电话申请后,应在2日内完成,5日内开通,因特殊情况不能开通,应及时向申请部门说明原因。

第八条

电话配置数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一)每个办公室原则上配备一部办公电话,部、科(室)开通长途业务,基层队组只安装我矿内部电话。

(二)我矿领导、生产业务部门除安装固定电话外,还应配置直通井下的调度移动电话。

(三)电话应实行一室一机一号,特殊情况下同一部门内可设置串联电话,但最多串接不能超过两部。

(四)固定办公电话只允许安装在办公室或值班室,严禁私自移装或串接至个人宿舍。

第九条

基层队组需开通市话、长途或其它程控业务时,需经企业管理科、分管业务经理批准。

第十条

固定电话通信费用分部门按月实行限额控制,节约不奖,超额部分从单位绩效工资成本费用部分中扣除。各部门每月固定电话话费控制标准见附表一。

第十一条

手机通信费用按月实行定额补贴管理,我矿根据手机使用人的工作性质、职务、岗位按月核定补贴标准,补贴方 2

式为发放手机费充值卡。手机通信费补贴标准见附表三。

第十二条

通信费用标准一经核定,不得随意变更。部门合并或撤销,个人岗位、职务、号码发生变动,自动化队应及时核实,经财务科、企业管理科共同确认后调整费用控制标准。

第十三条

新进人员或新任职人员,属于手机通信费补贴范围的,由自动化队根据我矿文件确定的职级按相应的费用补贴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自动化队每月3日前将我矿办公电话费用清单报送财务科,并复印一份报企业管理科。财务科每月5日前根据各部门限额标准和当月实际发生的通信费,编制通信费用考核表,经企业管理科复核后按各部门通信费超支金额在单位当月绩效工资结算中扣除。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电话费用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停止执行。

后附:附表一:各部门固定电话话费控制标准

通信费 篇2

关键词:微机保护,通信系统,串行通信,以太网

本文介绍了微机保护的一种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采用以太网通信与串行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构成。

一、硬件构成

1.1串行通信接口

装置中, 考虑到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多, 数字算法的计算量大, 因此在保护CPU的选择上采用的是TI公司的新一代高性能32位浮点DSP芯片TMS320VC33。在装置中设置了两个串行通信口, 其中串口1固定为RS-232, 在实际应用中用来实现串口打印实时数据和各种参数, 串口2可以通过跳线选择为RS-232或RS-485模式, 用来组网通信。

1.2以太网接口

基于DSP与RTL8019AS组成的以太网, DSP主处理器与网卡之间的接口主要实现的功能有: (1) 主处理器通过接口电路对网卡芯片进行控制, 包括对网卡的逻辑控制、读写控制、复位等; (2) 主处理器与网卡之间的数据交换, DSP通过接口电路对网卡接收数据进行读取,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网卡缓存。

二、通信功能的软件实现

2.1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

2.1.1UART的驱动程序设计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相关的寄存器的情况与设置。 (1) 线路控制寄存器 (LCR) 。线路控制寄存器 (LCR) 存放串口传送的二进制位串数据格式, LCR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 各位的定义如下:d0d1是字长选择位, 若d0d1=00, 传送的字长为5位;d0d1=1时字长为6;d0d1=0时字长为7;d0d1=11时字长为8。d2位是停止位选择, d2=0时停止位为1位;d2=1时停止位为1.5位。d3=0时校验有效;d3=1时检验无效。d4是校验类型位, d4=0时进行奇校验;d4=1时进行偶校验。d7位 (DLAB) 是锁定波特率发生器位, d7=1时访问波特率因子寄存器;d7=0时访问其他寄存器。在本系统中, 使d0d1=11, 选择的8位字长;d2=0, 选择1位停止位;d3=0, 校验有效;d4=1, 选择进行偶校验。 (2)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 (DLL&DLH) 。两个8位的波特率因子寄存器构成一个16位的波特率因子寄存器。在TL16C752的内部具有波特率发生器, 产生发送数据的时钟信号。波特率因子可以通过下列算式求出:波特率因子=基准时钟频率/ (16×波特率) 。 (3) FIFO控制寄存器 (FCR) 。这个寄存器用来设置FIFO的允许/禁止、清除FIFO、设置接收FIFO的触发级别和选择DMA模式。

2.1.2通信的软件设计

在约定的监控系统与保护系统之间采用主从方式进行通讯, 因而保护系统总是被动接收指令, 即始终为从动站。保护系统的通讯模块在完成初始化工作后随即进入接收状态。当通讯接口收到完整的链路规约数据单元 (LPDU) 时将对其进行校错, 出错丢弃这个数据单元。保护系统收到的LPDU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2级数据请求帧, 保护系统将以测量值LPDU作为回答;第二种是1级数据请求帧, 此时先判断FCB是否变化, 有变化则以新的ASDU形成LPDU并填充发送缓冲区, 否则重发上一个LPDU;第三种是命令帧或下传数据帧。在这里我们将2级数据与1级数据同时召唤, 使用户进程得以简化。

2.2以太网通信的软件设计

网络接口通过2个DMA操作来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本地DMA完成RTL8019A S与其内部FIFO队列之间的数据传送, 远程DMA完成RTL8019AS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2.2.1RTL8019AS的初始化

为了使RTL8019AS启动并处于准备接收或准备发送数据的状态, 必须对相关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

2.2.2数据的收发

通过对地址及数据口的读写来完成以太网帧的接收与发送。本地DMA完成RTL8019A S与其内部FIFO队列之间的数据传送, 远程DMA完成RTL8019AS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三、结束语

文章设计了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编写了驱动程序与功能软件。设计的通信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以太网组网的要求, 也可以兼容传统的串行通信要求, 将大大地促进电厂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在军, 胡敏强, 杜炎森.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 2003, 27 (1) :71-75.

通信:光通信行情启动 篇3

“宽带中国”两会受热议,具体实施细则近期有望出台。“宽带中国”被热议,印证了此前对一揽子政策的预期。预计两会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将陆续出台政策,具体内容将包括整体战略、提速要求、国家投资支持、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随后将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将是今年通信政策层面力度最大、最有看点的,重点关注光传输设备、光接入网、光通信器件及光纤光缆等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移动将入股国网公司,利好光通信和双向化改造。移动的骨干网和部分互联网出口带宽资源、广电的接入网覆盖资源将形成双方合作的利益诉求,促进移动和广电在光传输和光接入的建设,在宽带市场迅速形成与电信、联通的竞争,并且将反向带动后者在宽带的需求,利好光通信产业链。此外,国网公司凭借国家注资和移动入股将具备资金优势,将加快推動双向化改造进程。

电信FTTH力度加大,家庭网关市场启动。根据电信在今年PON招标的情况,局端设备对光节点的覆盖比增幅较大,且对家庭网关的采购量大幅提升,电信今年FTTH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并将逐步形成对传统xDSL的替代。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子行业:PON设备,推荐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光接入网,推荐日海通讯、新海宜;家庭网关代工企业,推荐卓翼科技。

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 篇4

协作通信技术利用网络中闲置的天线资源作为信源的中继(Relay)协助转发信息, 通过不同天线传输相同的数据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继MIMO(多输入多输出)多天线技术之后无线通信领域内又一前沿研究课题。

协作通信技术对通信节点的天线数目没有要求,而是通过搜集网络中的闲置天线,形成分布式虚拟天线阵列(Virtual MIMO)协作传输数据,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在网络能量归一化的情况下,协作通信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直接传输的系统性能。

协作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因为如此,它被 IEEE 802.16 等标准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

近年来,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容量、QoS(服务质量),蜂窝小区的覆盖半径不断减小。

越来越多的微微小区导致基站数量迅猛增加,整个通信系统的部署成本、维护成本也大大增加。

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协作通信技术应用到移动通信系统中。

CoMP的相关问题探讨

对于上行CoMP 而言,用户终端(MS)所发送出去的上行信号可以有多个基站进行接收,而且用户终端无需明确的了解所发送出去的信号在基站处的实际接收与处理过程,只需要知道与上行信号有着密切联系的下行信令是怎么给提供出去的。

(一)CoMP 的类型

对于频率复用因子等于1的多小区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很难以消除,所以对于这类小区系统,小区吞吐量以及边缘用户吞吐量想要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就非常困难。

CoMP 技术对小区间干扰的有效消除主要是通过基站之间必要信息的共享来实现的,这里可以根据基站之间是否共享了用户的数据信息,将该技术分为两大类,即联合传输/处理以及协调调度/波束赋形。

1、联合传输/处理方式

所谓联合传输/处理方式, 就是指协作工作的多个基站共同对用户的数据执行预处理操作,以消除基站之间的干扰。

我们可以将协作工作的基站统称为协作簇,它们之间不仅仅需要共享信道内的所有信息,同时还需要对用户的数据信息实现共享。

也可以说,对于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而言,是由整个协作簇来服务的。

2、协作调度/波束赋形方式

所谓协作调度/波束赋形方式,就是指整个协作簇通过协作实现对系统资源的可靠有效分配,通过这些操作来尽量减少小区边缘用户对于资源时/频上的相互冲突。

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的.区别就在于,它不需要协作簇内共享用户的数据信息,只需要共享信道信息。

也可以说,对于一个用户中断而言,只有一个基站为其服务。

(二)CoMP协作簇的选择方式

CoMP协作簇的选择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即静态协作 、动态协作以及半动态协作。

静态协作

所谓静态协作,是指在固有准则的基础之上,选择固定的几个基站进行协作。

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干扰较大的基站,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有效的消除外来强干扰。

静态协作方式实现起来较为简单,但该方式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对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终端,不一定可以实现干扰的有效消除。

这是因为处于同一基站中的所有用户终端,多对应的协作簇是一样的,所以相互之间的公平性很难以保证。

此外,该方式下用户终端是不可以移动的,因为一旦用户终端移动,就会造成最强干扰源的移动。

总之,该方式的动态调节能力较差。

动态协作

是指主服务基站可以按照用户终端所反馈回来的干扰源信号,来有选择性的分配服务于该用户终端的协作簇。

该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于处于同一基站中的不同用户端而言,所对应的的协作簇可以不相同,所以这种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小区间干扰。

但该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实现起来成本较高,而且较复杂。

半动态协作

所谓半动态协作,是说用户终端可以动态的选择进入协作的基站。

该方式的实现需要预先确定一个较大的协作集,用户终端选择在协作集中选择基站,而且所选择的基站的数目一定控制在协作集大小范围之内。

这种方式是目前3GPP中讨论较多的一种写作方式,因为它相对于以上两种协作方式而言,实现起来较为简单,且适应性较强。

协作通信方式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一)协作通信在一般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 QoS,将小区再分裂成微微小区,在微微小区的中央部署基站,基站通过有线或者微波与核心相连。

在微微小区的通信范围内,基站与多个移动台相连。

通信之前,基站先通过控制信道分配资源并告知移动台,移动台通过其分配资源进行通信。

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应用协作通信时,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基站与移动台是直接相连的,直接通过基站进行通信。

在中继站的覆盖范围内,移动台的通信通过协作与其邻近的基站构成一个典型的多跳链路来完成。

中继站与基站的覆盖范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重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协作通信中,不单单可以是中继站来协助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通信,基站间、中继站间、移动台间都可以相互协作来进行通信。

这取决于系统设计是偏重提高技术指标还是偏重控制协作所付出的成本。

将协作通信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与多个中继站相连、中继站点与多个移动台相连,基站控制整个小区的资源分配,中继站则通过一定的功能函数来控制具体的资源分布。

中继站可以采取放大转发模式(amplify and forward),中继站接收来自基站在特定频率、特定时隙的消息,再随后进行一个放大转发。

这样,中继站能够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

中继站也可以采取解码转发模式 (decode and for-ward),在这种模式下, 中继站先解码基站发送的消息,然后再重新进行一个调制或者纠错编码等,将信息转发出去。

这样,中继站能够提高系统的QoS。

中继站也可以采取压缩转发模式(compress andforward),中继站将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压缩量化,将量化的消息进行转发,在这种模式下,协作通信能提高系统的速率。

(二)协作通信在应急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协作通信能够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并且在基站瘫痪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部分通信。

在应急通信中,当某个小区的基站因故障宕机后,其覆盖范围内的 MS就不能进行通信,而如果部署了协作通信系统,当基站因故障宕机时,小区内的用户相互通信可以通过 RS, 这个时候 RS 就相当于一个功能进行精简了的基站, 当小区内的用户要与小区外的用户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多跳 RS进行通信,或者通过多跳的 RS 与基站进行通信。

但这种通信的容量比较有限,只能通过优先级进行控制,保证优先级高的通信,对于优先级比较低的,只能丢弃。

像地震这样的特殊情况,当基站大面积因故障而坏掉时,可以通过 RS 来保证与灾区能够进行重要的通信。

采用协作通信的系统,能够保证外界与灾区一定容量、一定质量的通信,能够在抗震救灾的初期获得重要的信息,保证重要信息的畅通。

在一种理想的情况下, 可以让普通的移动终端充当RS的角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 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不需要特定的RS,通过邻近可用的MS进行多跳的通信。

结语

综上,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是 LTE-Advanced 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小区间干扰,实现小区通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将协作通信技术写入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中,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其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这也是当今学术界和工业界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彭木根,等,编.TD-SCDMA 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 篇5

本研究对通信传输系统、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现场视频系统、单兵移动监控系统、应急通信现场无线指挥调度系统等系统构建和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应急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

1 引言

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应急通信设备投入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进而将突发事件现场情况以语音、图像等方式汇报至指挥中心,有效提高政府应急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中重要的支撑子系统――应急通信保障指挥系统,其核心是二个平台:应急通信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

二者犹如人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支撑起国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

近年来,应急通信指挥车不仅是一个现场的指挥中心,还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心、通信中心、监控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点及无线专网信号临时增补覆盖范围等。

2 应急通信指挥车的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指挥车以卫星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及光缆等常规通信系统组成通信平台,通过卫星链路、微波通信及光纤接入等三种方式直接接入Internet和专网,加上多媒体应用系统,组成一个多种手段、反应及时、决策快捷的“数字化移动指挥中心”。

2.1 通信传输系统

⑴卫星通信传输系统:车载应急卫星通信站可以通过卫星链路与地面站进行音、视频通信;具备与地面站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通过卫星链路从地面站接入Internet和专网。

⑵微波通信传输系统:通过微波通信传输系统,就近接入电信运营企业基站传输,通过光缆专线将现场信号传送至市应急指挥中心。

⑶光纤接入系统:通过紧急布防应急光缆,铺设应急通信指挥车到附近的电信运营企业光缆接入点,通过光缆专线将现场信号传送至市应急指挥中心。

车内所有设备可以安装在定制机柜中,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单兵背负的摄像机拍摄的视频,通过专用通信线路(含卫星、微波、光缆等方式)传输至市应急指挥中心。

主要传输内容有:图像传输:应急卫星通信车与市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对等的图像传输时,音、视频信号经过图像编解码器压缩,传输到路由器,形成统一的数据流,通过卫星等多种方式传输到市应急指挥中心。

其传输速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2~4 Mbit/s);数据传输:应急卫星通信车具有2路数据接口与市应急指挥中心连接进行双向传输。

复用器的以太网接口是与外部以太网接口连接并交换数据,执行桥接算法,通过HDLC口与收发数据缓存交换数据,通过复用处理模块等处理后进行传输。

两个复用器的以太网相当于网桥,把应急通信车的局域网连接到应急专网;语音传输:在应急卫星通信车的复用器FXS端口直接接3部电话,而在应急指挥中心复用器FXO接口通过3路用户线连接到指挥中心程控交换机中,实现与应急指挥中心电话专网或市话公网的交互。

3部通信电话中的一部做为传真机使用,另外两部可以任意拨打公网电话。

指挥中心电话中的任一部电话可以拨打车上的电话,实现互通。

2.2 计算机及控制系统

通过2套专业车载工控机、车载专用工业级服务器与24 端口网络交换机(具备POE功能),采用TCP/IP方式接入指挥指挥中心网络,实现现场计算机组网及资源共享,并可与指挥中心交换信息。

采用宏控可编程中央控制系统,用无线LCD触摸屏及专门的操作软件可实现对全车设备的集中控制,并拥有设备状态显示及一键复位功能,减少车载设备控制部分。

此外,还需设置有线控制,可确保所有设备正常操作使用。

2.3 现场视频系统

通过高解晰、低照度摄像机20倍自动变焦镜头及全天候防护罩(温控感应带雨刷器),配备最新型气动升降系统及特制的摄像云台,可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现场监控功能。

升降杆可以方便快捷地将顶部的灯、摄像机云台等设备举升至所需要的高度(大于6m,抗风能力160km/h)可以停留在任意高度。

在不使用升降杆时,电动顶舱门关闭,整个升降杆和设备处于密封状态,保护升降杆顶的设备。

配备车内摄像系统1套,同时配备2路有线DV摄像。

连接车内视频接收设备的线缆(对)采用防水标准BNC,长度为100m。

线缆采用电动线缆盘收放。

车辆通过配备车载型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现场进行录像,1TB的硬盘可连续录制30天的录像资料,并可按需回放显示。

该设备还可通过USB接口及数据端口与车载电脑或其他设备相连接,便于录像资料的导入和导出。

利用8×8音、视频矩阵及画面管理设备(包括画面切换和分割功能),实现图像的多种形式编辑,便于选择性地传回指挥中心。

车载工控机的光盘刻录功能可记录下事发现场的情况。

2.4 单兵移动监控系统

专用单兵移动监控系统就是基于COFDM通信方式为基础,再结合先进的图像压缩、数字纠错和加解密、数控等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组成的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单兵发射单元和单兵接收系统。

单兵便携发射机集成图像压缩编码、OFDM调制、功率放大等单元模块,实现将AV 标准视频流信号调制到无线信号并发送出去的功能;而单兵接收机则反向将接收的无线信号还原为清晰的视频信号,以供直接输出和监视器显示。

2.5 无线集群专网信号临时增补覆盖

集群设备按一个机柜2路载波考虑,以便满足容量的需求。

另外还需配备分合路器和双工器以满足天馈系统的需求。

车载移动基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⑴车载移动基站: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方便地安装在通信指挥车内使用,通过车载卫星链路设施提供的E1传输通道,与TETRA系统交换中心连接。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现场紧急部署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覆盖,而且还能提供紧急现场与整个TETRA网络的跨站无线调度通信服务。

⑵车载移动基站链路设备:主要包括车载卫星天线、卫星天线驱动伺服机构、卫星通道E1接口接入设备等。

⑶车载移动基站电源设备:主要包括UPS后备电源、柴油发电机及配电稳压设备等。

⑷传输链路:由于TETRA车载移动基站的机动灵活性和位置不确定性,一般很难采用固定无线或光缆有线方式作为传输链路,考虑到其使用频度较少(通常是遇有重大活动或执行重要任务时才会使用),因此采用租用卫星链路方式实现基站联网的链路传输,同时保留微波及光缆有线方式作为传输备份。

2.6 应急通信现场无线指挥调度系统

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让事件现场各种无线通信手段可以灵活组网,可以使用美国RAYTHEON公司的应急无线高度指挥系统。

该系统可以互连12个电台或电话,并将其最多可分成7个组或网络。

该系统可以匹配传统的模拟电台、集群通信、P25电台、卫星电话、手机、数字集群和PSTN(公共电话网)等多种通信方式,利用VoIP技术进行广域通信。

为了满足实际业务需要,它还具有连续运转记录文档、预设启动程序、交叉互通能力、优先级中断、指挥控制权、监听(视)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陈仿杰,雍海风,王维平.小型应急指挥通信车工程设计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2(7).

通信费 篇6

根据部31号令的要求,信息产业部开发了网上申报系统,现将网上填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网站网址:http://202.106.120.64/scp,通信行业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网站采取申请网站和审批网站完全物理隔离,两网每天只在下午6时进行数据倒换,所以企业在网站上传资料后,受理部门要在数据倒换后才能收到。

一、企业资质申报:

1、进入网站后,应在左上角注册栏进行注册,其步骤如下:

点击“注册用户”→ 点击企业名称表中“选择”→ 选择单位名称,如果没有找到您的工作单位,请点击 “这里”,在表中填写单位信息,填完后点击“提交”→返回注册栏,填写“用户名”,用户名推荐用英文,也可以中文→点击“检验”,检验用户名是否已被注册,若已被注册,需重起名后再检验→ 填完后点击“提交”。(密码必须记好,忘记后需重新注册)

电子邮件收到确认函后(一般需2天时间),企业可用所注册的“用户名”上传申报资料。

2、下载客户端软件,步骤如下:

点击“下载中心”→点击“资质申请客户端(适用于企业)”,下载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在电脑桌面会出现“企业资质申请”的图标。

3、点击桌面“企业资质申请”图标→ 进入后,点击“资质申请”栏,选择要申请的资质名称,即可在表中填写相关内容,填好后,点击左上角的“上传”,上传成功后,即完成网上申报。

具体操作可点击“帮助”,浏览有关事项。

二、个人资格申报(不再需要书面申请材料)

1、进入网站下载“个人资格申请客户端”软件,安装运行。

2、点击“资格申请”栏,选择申请事项,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附件经电脑扫描或数码相机处理后粘贴在附件栏。

3、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将该软件产生的申报文件保存,然后用E-mail等发送给本单位专职人员,统一负责汇总。

4、由单位汇总人员通过“资质申请客户端(企业版)”点击“汇总个人申请”统一汇总,点击“审批”填写单位意见后,再进行上传,上传操作流程参考上传企业资质申报信息流程。

5、上传完成后,将个人照片按照单位申报汇总表所生成的序号顺序(按行)简单贴在A4纸上,照片背面及照片下方写上人员姓名和序号。并将汇总表(注明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加盖单位公章及照片送广东省管理局建设管理处。深圳地区的送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建设管理处.注:

1、遇到技术性问题请通过http://202.106.120.64/scp,通信行业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网站提供的技术支持电话进行咨询。

2、申报的具体事项请阅《关于通信建设企业个人资质资格申报有关问题的补充说明》。

3、请浏览网站“帮助”栏里内容获得帮助。

联系人:何丽梅***3

地址:广州市执信南路3号603邮编:510080

深圳市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18楼 邮编:518034

基于卫星通信的应急通信系统 篇7

1.1 卫星与地面固定网的融合应用

地面固定网主要包括公众电话交换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其中公众电话交换网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一个数字电话交换网络。它除了可以用来打语音电话, 还可以提供可视电话、数据通信、会议电视等业务。

卫星通信系统与公众电话交换网实现互连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基本的通话和传真业务, 而与发展迅速的综合业务数字网连接, 可以实现多媒体和信息共享功能。当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地面干线网络遭到严重毁坏无法满足通信需要时, 卫星通信系统就可以作为地面线路的备份连接, 实现地面通信的快速恢复, 确保信息畅通。

通常, 当某地发生突发情况通信瘫痪时, 技术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携带卫星移动电话终端 (如海事卫星、全球星) 到达事发现场, 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当地与外界的通信联系;条件允许时, 可将卫星车接入被损毁的地面固定网, 提供与公众电话交换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一样的通信功能;当用户两端相距较远, 中间地面有线线路损坏时, 卫星通信车在其间还可实现中转功能。

1.2 卫星与地面移动网的融合应用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可分为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前者就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通信系统, 如我们手机用户最常用的GSM通信网、CDMA通信网等。后者是指专门用于应急指挥调试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灾害和突发事件来临时, 往往导致线缆和电力中断、话务堵塞、网络瘫痪等问题, 给救援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而将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相结合, 利用卫星链路中继代替易毁的线路, 回传地面移动电话的通信流量, 可以有效地提高应急能力和扩展系统覆盖范围, 及时弥补地面通信的不足。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在通信设施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中国联通很快在重灾区映秀镇开通了VSAT地面卫星通信站, 及时有效地恢复了移动通信业务。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专业无线指挥调试通信系统。具有快速呼叫建立的特点, 非常适合应急通信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调度通信, 同时它还具有故障弱化、单站运行和终端之间的直通功能, 适合于在突发、恶劣的以及没有基础网络的场合下应用。在应急救灾现场, 同公众移动通信一样, 可利用卫星通信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接入核心网, 实现数据的回传以及与公网的互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集群通信系统除了可以提供语音服务之外, 在数据支持能力方面也不断提高, 在我国应急通信的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 卫星与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应用

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和险情, 大规模的应急和救援行动展开以后, 移动电话、便携终端以及卫星通信车已不能满足大量公众和救援通信的要求, 这就需要更大的宽带系统支持。

目前, 我国宽带通信业务主要是使用地面光缆传输来实现的, 而以光缆传输为支撑的宽带通信系统自身抗毁能力比较薄弱, 且修复难度较大, 难以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发挥作用, 这就需要将卫星无线传输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应用来实现无线宽带业务。

Wi MAX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它具有传输容量大、覆盖能力强、可靠性好、频谱利用率高等技术优势, 传输距离能达到50km, 并能在20MHz (兆赫兹) 信道带宽下, 支持高达75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在光缆断损时承担回路的作用, 替代原有的有线连接方式, 来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借助卫星系统集成Wi MAX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功能。

其基本原理是:当用户无法利用原有的光缆传输方式上网时, 可在卫星通信车附近建立Wi MAX基站, 由基站将用户发来的语音、数据、视频等宽带信息传输至卫星车, 而后通过卫星链路传至互联网, 满足救灾指挥中心、新闻中心、疾控中心、医院等救援部门用户指挥决策、信息交流、新闻报道等业务需求。

2 卫星应急通信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 卫星通信逐渐向高频段、大容量、数字化、宽带化、业务综合化方向发展。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也将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优势, 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应急方式。

(1) 综合业务宽带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应急通信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提供高传输速率, 具有语音、图像、实时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调度、定位等业务的综合性应急通信平台。

(2) 终端集成多样化。未来卫星应急通信, 无论是用户终端, 还是主要基站, 其设备的集成度、智能化、小型化、自适应化程度会更高, 维护及使用操作会更加简便。

(3) 应急联动一体化。具有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气象、对地观测等多种卫星构成的天基系统, 将与地面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宽带无线接入网、应急专用网络等融为一体, 从而构建成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联动通信系统, 会使我们应急通信保障的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有效。

摘要:探讨了卫星与地面固定网、地面移动网及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应用的应急通信系统平台的构建方法, 指出了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信费 篇8

[关键词] 虚拟 通信子系统 设计 实现

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研究虚拟实验室的应用,是近几年国内外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虚拟实验室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将虚拟仪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远程操作的一个系统,它具有透明性、资源共享性、互操作性、用户自主性、扩展性以及安全性等特点,是传统实验室无法比拟的。通信与调度管理是构建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的关键问题,各种数据的传输需要一个良好的通信机制来保证,调度管理则是系统能够有序化工作的关键。

一、虚拟教学实验室通信子系统的通信机制选择

在当下流行的多种通信方式中,共享的通信方式、NetBIOS和MailSlot的可靠性差。DDE,WM_COPYDATA和剪贴板是同一台计算机中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Pipe的速度较慢,而MailSlot最大的缺陷是不可靠。Sockets由于是工作在通信的底层,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是工作在Windows平台之上,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微软公司提供了相应的控件。RPC对外界屏蔽了通信细节,具有较好的结构化和抽象能力,它是分布在不同处理机上的程序进行合作的一种高级机制,并被广泛地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客户/服务器计算机领域中。CORBA适用于异构的、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是万能的。因此,只有在合适的场合采用合适的方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由于基于局域网的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来说,主要是运行在Windows平台之上,并结合本文所设计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的特点,因此我们使用Socket来实现系统的通信。

二、虚拟教学实验室通信子系统信息类型与通信方式设计

由于虚拟实验室需要支持不同的信息流,如实验数据、白板信息等,还要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如单播、组播和广播,从而实现学生可以单独实验、协同实验和文本交流等功能。所以,虚拟实验室必须解决多种消息类型和多种通信方式这一基本应用需求。

1.系统的信息类型设计。在虚拟实验室系统当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的类型多种多样,而且这些信息对网络的通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有些则对顺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1)数据文本信息。主要指用户所发送的实验数据和服务器处理后的实验数据。在本系统中,客户端将用户的操作及实验数据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传送给应用服务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也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将处理结果传回客户端。由于该数据量不是很大,所以通常用TCP形式实现。

(2)白板信息。白板可以使每一个实验成员利用图形、文字等协同合作一个实验。传送的白板数据是对绘图对象的操作,其先后相关性体现在各个绘图对象的属性变化上,任何数据的传输速度如果过慢的话,将体现不出协同和合作的特性,因此必须保证传送的实时性,通常以UDP的形式实现。

(3)音频/视频信息。这两种信息对于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对可靠性要求较低,因此通常以UDP的形式实现。但是为了提高可靠性,要在UDP的基础上加上质量保证控制机制。

(4)文字信息。文字信息提供以文字形式交流的手段,多个用户进行实验时,可以互相进行简单的文字交流,在虚拟实验室当中,文字信息数据量小,以TCP形式实现。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是实现协同和管理的根本保证,必须以可靠的形式传输。由于其数据量很小,所以通常以TCP形式实现。

2.系统的通信方式设计。在虚拟实验室当中,服务器和客户端在通信中要求能够实现单播、组播和广播。单播是将数据从一个发送点传输到一个接收点,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广播是将数据发送给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是点到所有节点的通信方式。组播是介于单播与广播之间的一种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它是将数据从一个节点发送给特定“组”内的所有节点。

图1单播通信结构示意图

(1)单播通信方式。单播通信,就是一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只能与另一用户进行通信。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当用户1向用户3发送信息时,用户在信息包中声明需要服务器提供点对点通信方式,同时在信息包中必须提供用户3的IP地址。这样服务器就为双方建立了通信连接,信息就可以在两个用户之间传递,而网上其他用户是无法得知信息内容的。图中虚线表明信息的流动方向。

单独完成某个实验时,不需要和其他人合作完成,每个人各自完成自己所选的实验,而互不干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单播的通信方式。

(2)组播通信。组播通信,就是一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可以与其它任意指定用户之间进行通信,被指定的用户数量必须大于2。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在该图中,用户1通过服务器同用户2、用户4建立链路。因此用户1发送的信息可以被用户2和用户4同时接收。用户1在发送信息时必须在信息包中表明多点传送方式,以及接收该信息的用户地址。

在本系统中,如果一个人需要合作完成某个实验,也称协同实验,对于某个人在客户端所作的实验设计编辑操作,先由虚拟实验平台将它转换为消息数据,在本地子网进行组播。于是,合作的组内成员客户端可以直接收到组播的消息数据。

图2组播通信结构示意图

(3)广播方式。广播方式就是,一个用户发出的信息包,被发往网上所有用户。其通信方式如图3所示。在本系统中,服务器需要向所有的客户端发出一些简单的消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广播方式可以减轻服务器的负载,提高系统的效率。

图3广播方式结构图

3.通信子系统的框架设计。根据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的不同要求,为了屏蔽底层通信方式的差异,提供具有特定服务质量的通信服务。通过以上对多种信息类型和多种通信方式的分析,设计了一个系统,称为通信子系统,它提供对单播、组播和广播的支持,并且能够完成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

图4通信子系统框架

由于在本系统中,虚拟实验模块所产生的数据无论是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还是实验据信息,都是文本数据,都采用TCP来实现。在协同实验当中,白板模块所产生的信息有可能是文字信息,也有可能是图像信息,在本文中我们采用UDP的形式来实现。控制信息和文字信息都是以TCP来实现的。

三、虚拟实验室通信子系统的功能实现

1.信息处理模块。(1)阻塞和非阻塞通信原语。阻塞原语(也叫同步原语),当一个进程执行“发送”调用,信息正在发送时,执行“发送”原语的进程将被阻塞(即挂起)。系统调用“发送”命令之后的代码不能执行直到信息已经发送出去。同样的道理,对于“接收”命令,在没有实际收到信息之前是不能返回调用进程的,而执行“接收”原语的进程一样要挂起等待,哪怕等无限长时间。在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中,“接收”和“发送”进程都是与特定的端口相连接的。也就是说,接收进程只能收到发送与之相关的特定端口的信息,对于其他信息则无法接收。同样,“发送”进程也只能将信息发送到特定的端口(一般是接收方的接收端口)。

与阻塞原语相对应的是非阻塞原语(也叫异步原语)。在这种原语中,发送进程调用“发送”命令后不挂起,而是立即将控制权交给调用进程。非阻塞原语的优点是发送进程可以与信息的发送并行操作。然而,使用非阻塞原语在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缺点,这就是发送进程必须等待信息已经正确发送出去,才能修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正确性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将发送信息拷贝到信息缓存区,从而允许发送进程继续运行。第二种方案是当信息发送成功后中断发送进程,以便告之它可以继续使用发送缓冲区,这种方法不需要信息的拷贝,从而节省时间。但用户级的中断会使程序变得较复杂,并会引入竞争条件,使得程序的执行不具有可重复性。在一般情况下,第一种选择是最好的,容易理解而且实现起来也最简单,不需要另外的缓冲区,可以很快地发送信息。另外,如果对于某些应用必须将处理和信息传输并行操作,那么,第二种是最好的。

(2)系统的两种通信模式。在本系统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我们采用了基于TCP/IP协议族上的TCP和UDP协议,该协议是利用传输层上的Socket构建的TCP协议和UDP协议根据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的特点以及上面对信息流的分析,其实现方式包括以太网下TCP和UDP的Socket两种通信模式,在本系统中,由于信息类型不同,我们使用基于TCP的Socket来完成对实验数据这些数据的传输,用基于UDP的Socket来完成对白板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2.系统管理模块。在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中,由于存在多个客户同时访问服务器的可能性,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服务器端,那么就会出现多个线程,那么就必须对这些线程进行统一的管理,要为所有的用户维护接收和发送线程,还必须对这些用户的线程进行调度,使这些线程按照一定的策略运行,维护着系统的运行。服务端还必须有一个主控线程负责对用户列表进行初始化,建立各个通信中需要用到的套接字,创建控制线程、白板转发线程:负责监听来自客户端的建立控制连接或白板连接的请求,有请求到来时建立通信连接。

3.应用接口。应用接口实现通信子系统与应用层程序的交互。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应用程序的编写应遵循通信子系统所规定的标准;二是应用程序可以通过通信子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使用通信子系统。应用通信子系统构建虚拟教学实验室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系统对开放性、实时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和易操作性的要求。

应用层可以通过通信子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使用通信子系统。在给用户使用时,将接口的内部实现过程隐藏,提供类似Socket编程的外部接口,其应用接口如下:

addUsers():该函数以用户信息为参数。主要功能是给协议字段中的TON,METHOD标志和USERINFO赋值。然后调用setHead设置协议头。

send():该函数以消息为参数。主要功能是调用addHead给消息加上协议头,调用reallysend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包。

read():该函数以消息包为参数。主要功能是接收服务器发来的消息包,并调用protocol进行对该信息包解析。

Sendservermsg():以消息和用户信息为参数。内部处理过程:调用addhead给消息打包,调用reallySend发送服务器与客户端直接交流的消息包。

sendusrmsg():以消息包为参数。内部处理过程:接受消息包,调用protocol分析协议头,转发客户消息。

参考文献:

[1]曾明李建军: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杨宝德倪宏 蒋凡:多业务管理系统模型研究及实现[J].现代电信术,2005(8)

[3]罗军舟黎波涛杨明:TCP/IP协议及网络编程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通信费 篇9

【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的现今,人员的流动以及物资的流动十分迅速,使我国的铁路运输发展越来越快,但同时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实现人员及物资的迅速运输,铁路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保障人员和物资都安全的基础上,采用了更高的列车运行速度以及更为合理的铁路运行方案,从而使铁路发挥出其更大的作用。其中无线通信系统是铁路的重要信息交流方式,这种系统使用的是GSM-R作为通讯系统最主要的技术,但是在现今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本篇文章就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运行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

通信费 篇10

《邮政通信网》课程阶段作业

函授站: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邮政通信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其设施、邮件处理中心,通过邮路(含邮运工具),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再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完成邮件传递的网络系统。

2、邮政通信网体制:是指邮政通信网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是规范邮政通信网的一种机制。

3、邮路:是邮政通信网的连线,即在有证据所、邮件处理中心以及相互之间按照规定的班期、固定路线运输邮件所行使的路线。

4、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的基本节点,在此基础上组成分层次的邮政通信网,是用以传递邮件的一种邮政通信组织制度和方式。

二、填空题

1、邮政通信网由 收寄端、邮件处理中心、邮路和投递端组成。

2、按管理权限分为全国干线邮路、省内干线邮路、邮区内邮路。

3、按经营性质分为 自办邮路和委办邮路。

4、邮政通信网体系的属性包括 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总体性。

三、简答题

1、邮政通信网在邮政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邮政通信网体制是指邮政通信网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是规范邮政通信网的一种机制。

邮政营投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有机的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邮政通信网,为邮政通信活动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但是,要保证分散在全国各作业点上的邮件能在邮政通信网上有序的传递,就必须有科学的、有效地组织体系和制度来

协调它们之间的活动,是邮件在网上迅速、准确、安全、高效的传递。这种科学严密的邮政通信网组织体系和制度就是邮政通信网体制。邮政通信网体制对全网的结构和邮件运行的方式都有重大影响。

2、、邮政通信网的分类

答:按照邮政通信网的功能分为四类,即邮政营业网,邮政投递网,邮政干线网和邮政信息网。

3、传统体制的特点

答:传统体制的特点:(1)局所和邮路的分工不细。(2)以县(市)局作为基本封发单元,封发单元多、规模小、封发功能分散。(3)邮路大量的利用交通部门的运输工具,邮运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按照邮政生产作业规律组织内部作业。(4)无法实现全网统一的时间配合,因此规定了发运交接的时间衔接要求,根据邮运时间确定封发时间,根据封发时间确定邮件的处理、收寄截止时间以及投递时间。(5)规定轻件发运路由以“时间最短”为原则,即向非直达邮路沿线的寄达局发运邮件,计算不同路由的衔接时间,现则其中最快的路由。(6)规定邮件直封的数量标准,对不在直达邮路沿线的邮局按其在网中的地位或邮件数量组织直封。(7)通过增加邮政部门的作业频次、增加开筒和投递频次来加快邮件传递速度。(8)在能力配合方面,只注意在邮件计划中分配运能计划和规定各类邮件的发运次序。

4、中心局体制的内涵

答:(1)在全国划分邮区并编码,在邮区内设邮区中心局。

(2)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中心,组成全国、省和邮区三级邮政通信网。

(3)在三级邮政通信网中,各邮区中心局之间由全国干线和省内干线邮路沟通,邮区内通信,由邮区中心局通过支线邮路直接向本邮区各收、投点运邮或经本邮区内县(市)局接力运邮,使邮区中心局成为邮件的集散中心。

通信费 篇11

【关键词】铁路;专用数字通信;应用

铁路专用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神经中枢,是为运输生产一线服务的。它包括调度电话、各站(养路)电话、站场电话和区间电话等。既有的专用通信设备大部分由分立元件构成,模拟方式传输,维修量大,故障率高,不具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条件。铁路光通信的发展,为专用通信的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调度、站场、各站、区间电话的数字化、统一化。

1.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关键技术

专用数字通信系统由调度所交换机(FAS)、车站调度交换机和网管系统3部分组成。调度所交换机设在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或局调度所。车站调度交换机设在各车站,它们之间通过2 Mb/s光数字传输通道组成区段调度指挥系统。根据需要可在调度工区或车站通信工区设置网管终端,接入相应的调度交换机,对全线或部分系统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1.1灵活的组网方式

专用数字通信系统具有灵活的组网功能,可支持多种组网方式,组网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灵活采用链形方式、数字环方式、星形方式、树形方式和双中心网状方式等。系统支持通过2M接口级联功能,支持DSS1信令、NO.7信令、NO.1信令或私有专用信令。

同时系统为不具备数字接入通道的站场提供了通过2B+D接口级联的功能,使车站调度交换机在没有光接入的情况下可以延长接入距离至5.5公里。

1.2自愈环技术和断电保护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通信使用下行E1通道,系统实时监测2M口的通信状态,当检测到数字环下行E1通道的某处断开时,立刻切换至上行E1通道方向进行通信,从而保证数字环的任何一处断开都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通信,切换时间为毫秒级。有些情况下,某个车站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系统出现断电的情况,调度系统的上、下行E1口将自动对接起来,还构成一个封闭的数字环从而不会影响系统正常通信。

1.3时隙分配

一个2M数字环中共有32个时隙,其中Ts0和Ts16时隙为帧同步时隙和信令时隙,剩余的30个时隙中的3个时隙作为调度系统的内部通信时隙使用,其余的27个时隙可作为话音时隙使用。系统采用通话占用时隙的方式,每一组通话动态的占用一个空闲时隙,当通话结束时,该时隙通道被释放;在进行组呼或召开会议时,只占用数字环中的一个共线时隙。

数字环组网时一次出局(出站,非站内)呼叫需要占用环中一个时隙,其中组呼和会议可以看作是一次呼叫,总共只占用一个数字环时隙。一个2M数字环共有27个中继时隙可作为话音时隙使用,为保证呼叫成功,一个数字环通常情况下可按6-10个车站设计。

1.4统一编号方案功能

系统支持对固定用户终端进行统一编号,分配唯一的ISDN号码。编号方案符合《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编号计划》的要求。

当调度台(车站值班台)发起紧急呼叫时,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先按紧急呼叫键再按相应的按键即可提高此次呼叫的级别。此时,对于级别低的呼叫即可实现强插、强拆。

2.系统在高铁通信中的应用

2.1在局线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各铁路局调度所汇接调度交换机连接实现干线调度。还可在紧急模式下,接管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客专调度所的客专调度业务功能。

设置调度所调度交换机3套,铁道部交换机一(主用)和铁道部交换机二(备用)用于干线调度业务,铁道部交换机三用于接管模式下的客专调度业务。调度所调度交换机间采用网状网连接。

铁道部的战时外部指挥所,设有调度所调度交换机,平时与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中心的调度所调度交换机相连,战时与各铁路局汇接调度所调度交换机相连。

在武汉客专调度所建立备份中心,一旦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中心瘫痪,武汉客专调度所可以接管其基本职能,继续进行调度组织工作。因此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客专调度所的汇接交换机需设置保护通道,与武汉客专调度所的汇接交换机连通。

2.2在区段专用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专用数字通信系统已在太焦线、宝成线、襄石线、哈大线、盘西线、广深线、徐沪线、朔黄线等开通使用,下面以成灌线为例加以讨论。

成灌线调度通信系统采用中软CTT4000调度通信系统。成都局调度所一楼通信机械室和六楼GSM-R设置FAS主系统各一套,实现冗余备份保护;设成灌列车调度台、成都枢纽列车调度台、成灌电调台,调度台主用2M接口接入主用FAS主系统,备用2M接口接入冗余FAS主系统。

成都、安靖、犀浦东、犀浦、红光镇、郫县东、郫县、郫县西、安德、聚源、都江堰、青城山、迎賓路、李冰广场、漓堆公园车站通信机械室分别设FAS车站设备一套。成都牵引变电所、安靖开闭所、郫县东分区所、崇义牵引变电所、石马村开闭所、青城山分区所设电调分机。

利用本线干线层传输系统(STM-16)和接入层传输系统(STM-4)中的2M通道构成4个数字环。其中A环:成都站至安靖站;B环:安靖站至郫县西站;C环:郫县西站至青城山站;D环:都江堰至漓堆公园站。

与GSM-R系统的连接:主用FAS主系统与成灌MSC间有2×2M中继线,为保证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间的呼叫,冗余FAS主系统与成灌MSC间开设2×2M中继线,采用DSS1信令,实现有线无线调度一体化。调度台通过无线直接呼叫机车,调度命令通过GPRS传到机车上。

与应急通信系统的连接:成灌FAS主系统通过2个30B+D接口与成都铁路局应急通信中心相连。

与既有数调系统的连接:成灌FAS主系统与既有集成数字主系统采用一个2M接口互联。实现与既有枢纽调度之间的通信。

冗余FAS主系统网管设在调度工区,和主用FAS主系统网管设在一起,便于维护管理。采用两条不同路由的以太网通道连接冗余FAS主系统,一条成都调度工区至成都传输室:成都调度工区2.5G,成都传输室至成都GSM-R核心网中心:成都G网中心2.5G(I);另一条成都调度工区至成都G网中心:G网中心2.5G(Ⅱ)。

3.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

3.1地线的连接

地线对数字通信设备能否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专用数字通信系统要求主机工作地线电阻≤5Ω,保护地线电阻≤8Ω。根据工程开通经验,工作地线接地良好,而保护地线接地不良时,会出现设备运行不稳和错码现象。因此,机箱的接地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起电磁屏敝作用。尤其在电气化区段,良好的地线系统对设备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3.2调度前台与主机的连接

调度前台与主机的连接采用2B+D数字通道,并且采用实回线连接。传输线线径不同传输距离也不同,一般情况下0.5mm线传送500 m,0.9mm传送2 km,1.2mm传送4km。超过4km,需采用2B+D数字话机代替调度前台,这样1.2mm线路传输距离可提高到8km,这种情况一般在机务段、车务段和供电段设专用调度前台。

而车站调度前台使用双端口2M接入车站调度交换机,实现双路由保护,保证了应用安全,必将对我国高铁通信现代化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在铁路专网中的应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4,(05).

[2]张晓斌.铁路专用数字通信系统及组网方式[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12).

上一篇:机电雨季施工方案下一篇:编写方案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