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选9篇)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革新,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加大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更快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将2011年确定为“科研兴教年”。为确保“科研兴教年”活动取得实效,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科研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基础性、区域性、校本教研为龙头,准确定位学校教科研工作方向,全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内涵发展,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二、目标任务

1、在教育系统上下努力形成科研兴教的良好风气,切实增强广大教职工科研兴教的意识。完善教科研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为实施科研兴教工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构建教研室(组)—学科教研组—教师三位一体的教科研网络,充分发挥学校教研室(组)在教育科研、教研教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扎实开展科研兴教活动,从县教育局到各中小学着力营造领导重视科研兴教工作,学校狠抓科研兴教工作,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科研兴教工作,局机关全体全力投入于科研兴教工作的浓厚氛围。努力创建一批“三线三级”

管理先进校,个性发展特色校,教研工作示范校,四项工程样板校。

2、探索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从新教师到教学新秀,从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再到专家型教师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这一途径培养一批学习型、研究型、懂业务的教师、校长和教科研专家,年内力争培养选拔县级骨干教师50名,为学校创新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全面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教师自觉地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之中,通过活动开展使广大教师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到教育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艺术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从敬业精神到教学基本功都有新的提高。

4、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不断把“五课”教研引向深入,切实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创新符合实际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课堂质量意识,力争使更多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或“高效课堂”教学,有力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开好六个会议。即:全县科研兴教年活动动员会议、高中毕业班一诊质量分析会议、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议、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科研兴教年活动促进会、科研兴教年活动总结会。

(二)搞好五项活动。即:教职工学习讨论活动、学校教师“六个一”活动(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出色的教学论文、制作一件优秀课件、确立一项教研课题)、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学校与学校和教师与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教职工培训活动。

(三)抓好四项制度的落实。即:《永靖县教职工考核办法》、《永靖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永靖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实施细则(实行)》、《永靖县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评估细则》。

(四)考好三个责任书。即:中小学教育质量目标考核责任书考核、中小学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考核、学校(区)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管理考核。

(五)做好两次学业质量检测。即:在春季学期末和秋季学期末县上统一对各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进行检测。

(六)办好一个现场会。即:办好全县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与课程整合现场会。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月19日至2月25日)。县教育局制定印发《“科研兴教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各中学、学区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二)实施阶段(2月26日至12月15日)。

1、开好六个会议。

(1)2月20日召开全县“科研兴教年”活动动员大会。结合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本工作任务,动员局机关及各学校全力投入于“科研兴教年”活动之中。

(2)3月下旬,组织召开高中毕业年级一诊质量分析会。2所高中毕业年级统一使用兰州市教科所高考一诊试卷,进行诊断考试。成绩统计结束后,邀请兰州市教科所命题专家解读试题,2所高中学校毕业年级各学科组长代表本学科任课教师就本校本学科诊断成绩分文理科分别在高中毕业年级全体教师参加的大会上借助多媒体公开分析,进行会诊,提出备考方案,并请命题专家给予点评指导。

(3)秋季学期开学前夕结合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科研兴教年”活动促进会议。各股室加强平时对各学校“科研兴教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召开促进会。

(4)9月份召开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根据学年末各中小学统考成绩和抽考成绩,全面分析教育教学质量。

(5)在适当时候分别召开以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经验交流、骨干教师讲座、多媒体优质课展示、教学业务展评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6)12月下旬,召开“科研兴教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科研兴教年”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奖励活动成效显著的学校和教师。

2、搞好五项活动。

(1)从开学初到3月上旬,全县教育系统上下集中开展一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五届全委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学习讨论活动。平时通过观看配发的课堂教学光盘、业务书籍报刊、多媒体加强新课程标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并且保证学习时间和人员,做到学习内容、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三落实。适当时候对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标准知识的抽查检测。

(2)学校教师“六个一”活动

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活动。4月份,各中小学在本学校、学区-举行一次所有教师和学生普通话大赛。5月中旬,举行一次全县中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在全县各中小学推广国学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等特色文化校园。

②“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活动。各学校、学区组织开展一次每一位教师参加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必须是手写稿)。9月份,县上举行全县评选活动。

③“上一节公开课”活动。各学校、学区现代技术教育设施与课程整合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一次每一位教师参加的所有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4月份,全县分片举行中小学英语、数学、语文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全面开展高中“五课”教研竞赛活动。

④“写一篇出色的教学论文”活动。各学校、学区组织开展所有教师参加的教学论文评选活动。4月下旬,全县举行中小学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⑤“制作一件优秀课件”活动。各学校、学区组织开展每一位教师参加的优秀课件评选活动。4月下旬,全县举行中小学优秀课件评选活动。

⑥“确立一项教研课题”活动。各学校及教师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研究课题,进行校级课题立项,4月中旬报中小学教研室。初选后,申报省上。被省上确认立项的课题,县上予以表彰奖励,研究出成果解题的课题予以重奖。积极组织动员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科技部门组织的“科技进步奖”评选活动,获奖的同时予以重奖。

(3)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初赛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中学生进行数理化、英语能力等学科竞赛活动,5月下旬,县上组织进行一次中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竞赛和作文竞赛。各中学学区组织开展一次由全体教师参加的钢笔字、粉笔字竞赛和全体学生参加的钢笔字竞赛活动。

(4)学校与学校和教师与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适当时候,组织县城中小学与山区中小学结对帮扶、交流学习,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等活动。学校内组织开展教师与教师结对活动。

(5)教职工培训活动。县上和学校都要在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新课程、新技能、卫生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各类培训活动,保证培训质量,组织开展好专任教师暑假培训班。适当时候,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到先进地区学校参观学习。

3、抓好四项制度的落实。

(1)坚持落实《永靖县教职工考核办法》,将教职工第13个月奖金按照学校教职工绩效发放,重点治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无病呻吟、小病大养、参赌玩赌、在编不在岗、敬业精神差、学业检测成绩不高的问题。

(2)狠抓《永靖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平时对学校教学常规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环节的检查。

(3)切实落实《永靖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学校资金管理,规范学校账务票据管理,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和固定资产登记制度,使有限的资金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4)加大《永靖县中小学“四项工程”建设评估细则》的实施力度,各中小学要对照评估细则抓好学校硬件、软件建设,根据时令时节绿化美化校园,每学期翻新校内外标语和室内布置,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和宿舍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今年必须达标的学校为刘化学校、十中、陈家湾中心小学、新建小学、大川小学、金泉小学。

4、考好三个责任书。

(1)严格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目标考核责任书》考核,各中学、学区按照责任书确定质量目标,全力以赴提高教学成绩。局里切实组织好命题、考试、评卷等工作。

(2)各中学、学区严格对照《中小学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目标任务,逐项研究,并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当中,做好相关工作资料的收集存档。

(3)各中学、学区严格对照《学校(区)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管理考核责任书》相关内容,积极开展工作。各股室按照平时检查的情况,如实评分。

5、做好两次学业质量检测。

教育局分别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末对所有中小学进行各年级各学科学业质量检测,其中对一门学科进行抽考。监测和抽考结束后,对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学校和任课教师进行排名并予以通报。

6、办好一个现场会。

3月底到4月初,组织开展一次全县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现场会,为全州现场会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全州现场会的成功召开。

(三)总结阶段(12月下旬)。

全面总结“科研兴教年”活动情况,评选科研兴教示范校,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机制

1、加强科研兴教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全县“科研兴教年”活动由县教育局局长总负责,统一安排部署,各责任人和牵头股(室)分工组织落实。工作中要加强协调沟通和相互协作。县教育局“科研兴教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学、学区也要

组建机构,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紧紧围绕本《方案》,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确保实效。县教育局将在适当时候组织督查。

2、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由教育信息网站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开展情况,适时发布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前瞻性、指导性的教育信息,供基层领导、教师学习参考。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加快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我部决定2015年继续组织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现将《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加强组织协调, 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2月27日

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体系, 按照我部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统一要求,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 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 以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节能减排为着力点, 突出机制模式创新与务实推动, 加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强化支撑服务与考核评估, 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实现以点带面, 推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一) 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到2015年底, 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万吨、氮氧化物6万吨、工业烟 (粉) 尘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2万吨。

(二) 建立覆盖2000家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 实现对试点地区工业能耗数据的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测。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完成钢铁、建材、石化等200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验收工作, 新启动100家项目建设。在通信、金融、电力等部门启动30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

(三) 初步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机制, 完善产业链。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6000万吨/年。

三、重点工作

(一) 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结构优化,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1.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印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指导煤炭消耗大的城市, 结合本地产业实际, 围绕焦化、煤化工、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等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加大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力度, 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动辖区内相关企业实施工业用煤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改造, 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高能效的锅炉生产企业和节能服务企业, 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融合, 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实现控煤、减煤, 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2.提升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实施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 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推进贯彻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制定能效"领跑者"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督促地方按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和地方编制的实施计划, 加快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大幅削减工业烟 (粉) 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出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开展绿色建材评价, 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3.加强对重点区域工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 对有关地方工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及工业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 指导地方和重点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按照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会议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会议部署, 履行成员单位职责, 指导重点地区做好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 组织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

1.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能管中心建设。制定发布钢铁、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规范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标准、验收标准, 指导支持各行业加快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提升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2.推进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制定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方案, 组织试点省市围绕生产制造、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 宣传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和运维管理方法, 引导和培育数据中心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化协会等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3.推进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监测工作基础, 编制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系统对接建设方案, 推动全国系统与上海、山东等试点省市系统联网, 按月自动采集工业能耗数据。通过部分地区的试点连接, 规范与国家系统相一致的平台连接、数据传输方式, 研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制订相关标准规范并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确保系统对接的顺利完成。

(三) 组织推进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

1.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推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等资源跨区域协同利用, 加强产业对接, 探索大宗工业固废及资源化产品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完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2.指导地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任务, 协同制定各地区具体实施方案, 提出工业固废协同利用目标, 确定重点领域, 明确协同发展的骨干企业、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并提出保障措施。

3.加强督促与协调。建立统一协调指导机制, 加强对地方实施方案制定及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督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项目实施, 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

四、进度安排

———印发实施方案, 启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一季度)

———发布《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一季度)

———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启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二季度)

———指导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制定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对接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 试点省市完成与国家系统联网, 初步建立全国工业节能监测分析平台。 (二季度)

———积累监测分析平台运行经验, 逐步完善系统建设、数据采集传输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组织现场验收。 (四季度)

———组织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生产能力培训和重点地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培训, 督导地方落实工作职责, 编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方案。 (全年)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机制模式创新。我部将联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 整合相关行业协会、科研设计单位、节能减排咨询服务公司、投融资机构等资源, 加强机制模式创新。组建多领域、跨学科的创新联盟, 指导关键共性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的研发设计, 增加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规范化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 加快规模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强与产业基金、投资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 探索政府组织协调、企业为主体、第三方机构担保、金融机构支持的投融资模式, 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二) 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紧紧抓住国务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 注重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加强与发改、环保、财政、科技等部门紧密合作, 推动建立部门互动、区域联动、上下齐动的工作机制, 营造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跨区域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产业对接, 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 促进区域间节能环保产业实质性合作。

(三) 加大政策支持。利用中央财政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专项资金, 支持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利用产业基金等资金渠道, 支持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请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 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小企业、信息化等专项资金, 支持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3

为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今年小麦收购工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印发给你们。

请各有关地方和部门高度重视夏粮收购工作,密切关注小麦市场价格变化,周密部署,紧密配合,认真做好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预案在启动收购、委托收储企业资格审核、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要指导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入市收购新粮,及时协调解决收购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小麦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和市场平稳运行。

特此通知。

附件: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 政 部

农 业 部

国 家 粮 食 局

农业发展银行

中储粮总公司

2013年5月20日

附 件

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部

国家粮食局 农业发展银行 中储粮总公司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收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数量真实、质量安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执行本预案的小麦主产区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

其他小麦产区是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

第三条 以2013年生产的国标三等小麦为标准品,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为每市斤1.12元。白小麦分为硬质白小麦和软质白小麦。硬质白小麦的硬度指数不低于60,软质白小麦的硬度指数不高于45,其种皮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均不低于90%。红小麦分为硬质红小麦和软质红小麦。硬质红小麦的硬度指数不低于60,软质红小麦的硬度指数不高于45,其种皮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均不低于90%。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均为混合小麦。标准品小麦的具体质量标准为:容重750~770g/L(含750g/L),水分12.5%以内,杂质1%以内,不完善粒8%以内。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小麦为2013年生产的等内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

非标准品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具体水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粮油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粮发〔2010〕178号)有关规定确定。

第四条 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个小麦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为:(1)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2)上述6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

第五条 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及其直属企业要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销售”的原则,合理确定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委托收储库点。委托收储库点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粮食收购资格,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通过当年的工商年检;在农发行开户;有一定规模的自有仓容,仓房条件符合《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9第5號)要求,具备必要的清理设备、检化验设备和人员;执行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相关规定;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誉;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准确、及时报送统计报表;三年内在收储及销售出库等方面无违规违纪行为;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相关设备齐备完善。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中储粮直属库、具有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企业、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作为委托收储库点,发挥国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在确定委托收储库点时,要与地方粮食部门沟通,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以县为单位,每个县内委托收储库点仓容总量应与当地最低收购价小麦预计收购量相衔接。为保证收储小麦的储存安全,降低损耗,保持品质,一般情况下对最低收购价小麦不搭建露天设施储存。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小麦必须分仓、分等级储存。

中储粮有关分公司确定的委托收储库点名单报中储粮总公司审核确定,并由中储粮总公司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农业发展银行备案。中储粮有关分公司要在收购启动前将当地所有委托收储库点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抄报省级人民政府。

实际收购过程中出现委托收储库点仓容不足或委托收储库点布局不能满足农民售粮需要的,中储粮总公司及有关分公司应及时通过安排县内集并或适当增设委托收储库点解决。增设的委托收储库点名单,要在其开始收购活动前公布,并抄报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及相关省级人民政府。采取上述措施后仓容仍不足,需搭建露天储粮设施的,由中储粮分公司会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业发展银行省分行研究测算本省预计搭建总量,经中储粮总公司审核并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也要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合理设置委托收储库点,并积极入市收购,充实地方储备。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设定的委托收储库点要与中储粮分公司确定的委托收储库点相互衔接。

执行最低收购价收储库名单确定后,中储粮直属企业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要与委托收储库点签订委托收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等。委托收储库点要严格按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和收购合同进行收购活动。

第六条 第三条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为2013年5月2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当小麦市场价格下跌到国家公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分公司商省级价格、粮食、农业、农发行等有关部门及时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报中储粮总公司批准在相关区域内启动预案,并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各委托收储库点要按照本预案第三条的规定,在上述小麦主产区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小麦。

第七条 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委托收储库点,要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实行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粮食品种收购价格、质量标准、水杂增扣量方式、结算方式和执行时间等政策信息,让农民交“放心粮”;按照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08)做好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入库工作,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收购,不得拒收农民交售的符合标准的粮食;及时结算农民交售小麦的价款,不得给农民打白条;也不得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挪作他用。

第八条 预案执行期间,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应积极入市收购新粮用于轮换,轮换收购的小麦价格应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对承担轮换任务的委托收储库点,应优先安排储备粮轮换。

第九条 新麦上市后,地方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收购工作的指导,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新粮;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为各类收购主体入市收购提供信贷支持,保证具备贷款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资金供应。

第十条 中储粮公司确定的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所需贷款(收购资金和收购费用),由所在地中储粮直属企业统一向农业发展银行承贷,并根据小麦收购情况及时预付给委托收储库点,保证收购需要。对于没有中储粮直属企业的市(地)区域,为保证收购需要,可暂由中储粮分公司指定该区域内具有农发行贷款资格、资质较好的委托收储企业承贷;收购结束后,贷款要及时划转到中储粮公司直属企业统一管理。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和收购费用及时足额供应。收购费用为每市斤2.5分钱(含县内集并费),由中储粮总公司包干使用,其中拨付委托收储库点直接用于收购的费用不得低于每市斤2分钱。

第十一条 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主要用于充实地方储备,所需收购贷款由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及时足额发放。有关收购、保管费用和利息按地方储备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预案执行期间,中储粮总公司和有关省粮食局每5日分别将中储粮分公司和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品种、数量汇总后报国家粮食局。中储粮总公司汇总的数据要同时抄送农业发展银行。具体报送时间为每月逢5日、10日期后第2个工作日中午12时之前。

省级农发行在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将上月最低收购价收购资金的发放情况抄送当地中储粮分公司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同时,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将最低收购价小麦每月收购进度情况抄送当地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农发行省分行,每5日的收购进度也要及时通报,便于省级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各委托收储库点要每5日将实际收购进度数据同时抄报所在地的市(地)或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和直属企业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的小麦,粮权属国务院,未经国家批准不得动用。对收购入库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品种、数量和质量等级,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及其直属企业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审核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对验收中发现入库的小麦数量、质量指标与收购码单等原始凭证标注不符的,要及时核减最低收购价收购进度和库存统计,扣回全部费用利息补贴。对验收合格的,要建立委托收储库点的质量档案,做到分品种、分等级专仓储存。中储粮直属企业要与委托收储库点签订代储保管合同,明确品种、数量、等级、价格和保管、出库责任等,作为以后安排销售标的的质量依据。

中儲粮有关分公司要将委托收储库点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验收结果于2013年10月底前汇总报中储粮总公司、有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农发行省分行。中储粮总公司要对分公司上报的收购进度和库存数据进行审核,并及时汇总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农业发展银行。

在销售时发现库存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实际数量和质量与销售标的不符的,造成的损失由负有监管责任的中储粮直属企业先行赔付,并查明原因。属于审核验收环节的问题,要追究负责审核验收的中储粮分公司(或直属库)和相关人员责任,并由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属于委托收储库点违反代储保管合同约定,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失的,由该收储库点承担经济损失,并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责任。对因未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收购和保管费用而导致库存粮食质量发生问题的,要追究中储粮分公司(或直属库)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承担相应损失。

对于有购买陈粮冒充新粮,或就地划转本库存粮来套取费用补贴等行为的委托收储库点,一经发现要将其收购的小麦全部退出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进度和库存统计,扣回全部费用利息补贴,由承贷企业追回粮款归还农发行贷款,取消其最低收购价收购资格,由中储粮公司负责收回企业不当得利,并上交中央财政。如发生损失,由委托收储库点承担,并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及负责监管的人员责任,并将其以前年度收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实行移库或按有关程序及时安排拍卖,所发生的费用由违规企业承担。承担审核验收的中储粮分公司(或直属库)在验收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管理的最低收购价小麦,保管费用补贴(含损耗,下同)和贷款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负担,先预拨,后清算。委托收储库点的保管费用补贴标准按照《财政部关于批复最低收购价等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保管费用补贴拨付方案的通知》(财建[2011]996号)执行。保管费用补贴自小麦收购入库当月起根据月末库存数量拨付,贷款利息根据入库结算价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中央财政根据中储粮总公司上报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库存情况,按季度将保管费用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预拨给中储粮总公司。中储粮总公司及其分公司要将保管费用按季足额拨付到委托收储库点。事后,由中央财政根据中储粮总公司验收确认后的实际保管数量、等级和核定的库存成本等对中储粮总公司进行清算。清算过程中,对有关部门确认的中储粮公司所属企业虚报收购数量、质量以次充好等套取中央财政资金的违纪行为,按规定扣减相关补贴,并由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中储粮总公司及其分公司和直属企业要严格规范储粮行为,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及其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企业不得租仓储粮,也不得变相租仓降低保管费用补贴标准,确保安全储粮的需要。违反本预案规定擅自租仓储粮的,由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由中储粮有关分公司负责将所收购粮食调到符合条件的承储企业,所需费用由中储粮直属企业承担。

第十六条 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及其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库点保管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合理制定销售底价,通过在粮食批发市场或网上公开竞价销售,销售盈利上交中央财政,亏损由中央财政负担。中储粮总公司对销售盈亏进行单独核算,中央财政对中储粮总公司及时办理盈亏决算。

预案执行期间,为满足市场对陈麦的需求,按照顺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的原则,继续竞价销售2012年及以前年份最低收购价小麦,并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为防止出现“转圈粮”等问题,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以及承担小麦最低收购价收储任务的库点一律不得直接和间接购买国家拍卖的最低收购价小麦;中储粮总公司及有关分公司要按照均衡出库的原则,制定委托收储库点出库计划,均衡有序组织安排竞价销售。

第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工作,监测小麦收购价格变化情况,监督检查价格政策执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解决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财政部负责及时安排、拨付中储粮总公司按最低收购价格收购小麦所需的费用和利息补贴。农业部负责了解各地农民售粮意愿、小麦市场价格及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国家粮食局负责指导中储粮总公司執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监测小麦市场价格,监督政策的执行,组织指导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检查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和储粮安全等情况,督促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发挥主渠道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负责及时足额安排、拨付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储任务所需的贷款,并对发放的贷款实施信贷监管。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主体,对其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的小麦的数量、质量、库存管理及销售出库等负总责,并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定期巡查制度,确保最低收购价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结束后1个月内,中储粮总公司要将执行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人民政府要督促、协调地方各部门支持和配合中储粮公司开展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工作;地方粮食、价格部门依照《价格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履行对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行为的监督检查职责。中储粮有关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库点要主动配合监督检查。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落实仓库维修工作,确保在新粮收购前投入使用,共同完成托市收购任务。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4

“制度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着力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全行合规水平,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根据省联社、市办年度工作会议部署,XX银行决定在全行持续深入开展以“强化制度执行,树牢合规理念”为主题的“制度执行年”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践行省联社党委“稳、严、实、细”和“转观念、强管理、练内功、树形象”工作总要求,通过扎实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大力倡导合规,严厉惩治违规,狠刹违规恶习,促使广大干部员工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进一步增强,审慎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树牢,人人讲合规、事事守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升,确保省联社、市办各项决策部署、内部规章和工作禁令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推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法律法规在系统内顺利实施,凝聚起系统上下工作合力,为持续巩固提升改革发展成果,引领XX银行顺利实现“争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制度执行年”活动顺利推进、取得实效,XX银行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总体指导、研究部署 及组织推动。领导小组成员为:

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

长:XX XX XX 成员:各部室、支行、分理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部,具体牵头负责“制度执行年”活动的工作推进和督导落实。

各支行、分理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细化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并明确支行、分理处负责人为联系人,与县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推动“制度执行年”活动扎实开展。

三、主要内容

重点在学习教育、监督检查、问责追究、内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营造主动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浓厚氛围,促使“制度执行年”活动抓实抓细抓具体,抓出成效。

(一)以强化学习促制度执行。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监管工作会议及全省农信社年度工作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坚守“三农”定位,坚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逐级夯实强监督、严问责、促规范、防风险的压力传导。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内控制度学习教育、内控制度知识测试、案例警示教育,让广大干部员工充分认识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隐

四、时间安排 全年持续进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行要清醒认识新时代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高度重视强化制度执行、树牢合规理念的重大意义,勇于正视农商行在制度执行方面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短板”,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把“制度执行年”活动作为规范经营管理、防控金融风险、实现审慎稳健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培育培厚良好合规文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紧抓牢抓到位。

(二)落实“一个方案、三个计划”。各支行、分理处在制定细化“制度执行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要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学习计划、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计划、制度梳理评估计划并严格推进实施,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实施、有记录。县行要充分发挥条线部门的专业优势,认真梳理统计各条线的规章制度、工作禁令,紧盯问题多的网点、风险集中的业务领域,增强条线监督的针对性。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5

关于印发《2012年抚州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按照2012年全国和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201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我局制定了《2012年抚州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并于3月20日前报送我局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联 系 人:袁晓泉 联系电话:0794-8263268 电子邮箱:fzsnyzfd@163.com

附件:2012年抚州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二○一二年三月九日

附件:

2012年抚州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按照2012年全国和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201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狠抓审批、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强化重大案件的查处,完善全市农资打假协调机制,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农资的服务与指导,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努力确保不发生因禁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进一步减少,农资生产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重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 案件查处率和反馈率达到100%,上级督办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数继续下降,农资打假省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健全,农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

三、监管重点

(一)重点品种

种子: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品种命名,解决品种多、乱、杂等问题。

农药: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

肥料:严厉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秸秆腐熟剂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配方肥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监管,加强对登记肥料产品的后续管理。

兽药:强化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严格兽药GMP和兽药GSP制度贯彻落实;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取缔造假售假黑窝点;严厉打击违法制售假劣兽药和违禁药物、改变产 品组方滥加抗菌药物、中兽药添加化学药物行为;依法查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扩大适应症、使用范围等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养殖环节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水产苗种:加大水产苗种生产监管,严厉查处水产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带病销售和无证(生产许可证)销售水产苗种的行为。

渔船船用产品:加大渔船救生设备等船用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劣质船用产品,推进优质渔船救生设备等船用产品上船使用,着力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保障渔业生产安全。

(二)重点时节

针对农资产品购销、使用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切实加强春耕、秋播、动物疫病高发期、水产育苗等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的市场监管。在国庆、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三)重点单位

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运销大户、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乡村流动商贩以及水产苗种繁育单位的监管。坚决取缔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动加工点、分装点等黑窝点。

(四)重点区域

加强对主要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地区,小规模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聚集地区,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区,区域交界处假劣农资游商游贩活动活跃区域的监管。对农资问题突出、反复发生、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的地区要实行集中督查督办。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市场准入,狠抓市场整顿。各县(区)农业部门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许可职责,严格许可条件和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要组织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开展检查,对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清理、取缔。要全面开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清查,进一步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全面掌握辖区内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加强重点单位监管。要强化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告审批、撤销、注销、吊销等有关信息。对利用互联网、农资交易会和展销会经营假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二)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要会同工信、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 理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的日常监管和农资物流配送的监控检查,加大对乡村流动农资商贩或以送科技下乡等名义销售农资行为的监管力度,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盲区和死角。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集中力量开展专项行动。对认真梳理近年来群众举报投诉多、违法次数多的单位和产品,予以重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禁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加大禁用农业投入品清缴力度。抓好毒鼠强防范和清缴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防止毒鼠强危害反弹。

(三)加强监督抽查,确保农资质量。要进一步完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制定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扩大监督抽查范围,提高监督抽查覆盖率。把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群众投诉举报多、市场检查中问题突出的企业和产品作为重点对象,以种子品种真实性、农药和兽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其他成分、肥料养分等作为重点检测内容,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和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健全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的通报、反馈、共享机制。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抽查工作,对抽检不合格农资产品,及时组织查处并追溯制假售假源头,一查到底。加强对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和运用,推进农资质量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发布消费警示、责令停止销售和产品召回等措施,确保问题农资不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四)加强案件查处,严查违法行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度拓展案源渠道,确定排查重点,认真分析排查,不断改进办 案方式,提高农资打假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突破一批大要案件。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和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要限期查办。要健全区域联查、跨区协查等案件办理机制,切实加强区域间和部门间案情通报和移送工作。对制假售假源头不在本辖区的,要及时上报案件信息,发送协查通报,由制假售假源头所在地农业部门严肃查处,消除危害。涉及到其他部门或者多个部门的案件和线索,要及时做好通报、移送工作。

(五)加强两法衔接,严惩犯罪行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打击违法行为,遏制农资违法犯罪活动。各县(区)农业部门在执法检查时,发现违法行为明显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公安机关在查处过程中依法提请农业部门作出检验、鉴定等协助的,农业部门要予以积极协助。农业部门在查处农资违法案件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对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要商请当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

(六)创新监管模式,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要加大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围绕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新型农资流通体系、放心农资店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快构建 7 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为基干的农资监管网络,努力实现农资产品全程可追溯,推动农资监管向精细化转变。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扎实推进“放心农资店”建设,特别是乡镇和村级“放心农资店”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七)推进诚信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要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优质服务承诺等制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因地制宜,完善标准,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培育规范工作,促使农资经营单位熟悉农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加大对示范店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增强示范店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要综合监督检查结果、执法检查、消费者投诉、群众调查等信息,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实行分类监管。健全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对诚信守法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在申请许可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激励守信。对信用缺失的市场经营主体,采取重点检查、新闻曝光和社会公示等措施,提高其失信成本。

(八)完善应急机制,及时化解矛盾。要健全农资突发事件和假劣农资引发农业生产事故的应急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严格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完善农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及时监测、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迅速核实相关情况,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明确处置措施,把突发事件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九)加强服务指导,促进科学使用。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技术优势,做好农资信息的收集、发布、技术咨询等各项服务工作,满足农民对农资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要积极探索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农业行政调解机制,依法开展农业行政调解工作,化解假劣农资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作用,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要督促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完善售后服务机制,鼓励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技术咨询、专家会诊、现场服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各县(区)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监管工作的领导,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监管工作分级负责,把农资打假工作细化到具体环 节、落实到具体人。加强对农资打假工作部门的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督促问题整改。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不作为、乱作为、地方或部门保护行为的监督,对工作不力、发生重大假劣农资案件,造成农民严重损失和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地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能力。要切实加大投入,落实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经费,配备与当农资市场监管需求相适应的交通、执法取证设备,保证农资市场日常监管、监督抽检、大案要案查办工作落到实处。要继续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报告制度、跨区域大要案协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大力提升农资监管信息化水平,建立反应迅速、执法有力、行为规范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执法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办案能力,努力提高执法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三)强化联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各县(区)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要由单一地域、单一业务条线的简单纵向互动监管向措施共议、资源共享、执法联动的合作监管转变,由封闭式、单打独斗式监管向整合系统资源、主动争取其他部门支持的开放式监管转变。进一步完善农资打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合作打假机制、联合推动机制等,充 分发挥整体联动优势,形成打假工作合力。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积极探索案件查办专项奖励机制。健全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工作简报、情况通报会议、电子政务网络等多种形式实现农资打假信息共享。要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加强各职能部门、技术支撑机构的密切配合,做到思想融合、资源整合、工作联合。要加强区域间农业部门的横向联动,严格案件报告制度,提高整体整治效果。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6

关于印发《平子镇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现将《平子镇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印发,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六月二十日 平子镇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省、市、县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发展活力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推进环境友好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使农村饮用水源得到改善,工业企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实效,规模化畜禽养殖污

庄道路硬化平整,安装照明设施,改善村庄道路通行状况,真正做到街内街外一个样,街道村庄一个样,村容村貌一个样,努力展现山青、水秀、景美的镇村新貌,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二)全面开展生活污染治理。一是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开展清理“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建筑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加快“四改”(改房、改灶、改厕、改圈),实现“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街道亮化)等活动,净化村庄和农户环境。二是加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村庄垃圾处理可采取就近简易填埋,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庄,要根据村庄规模和卫生要求配置一定的垃圾筒,设立垃圾仓,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资源化利用或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要采取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三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推行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等综合利用工程,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在夏、秋收季节开展专项检查,疏堵结合,防治因

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料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六)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整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创建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村建设为重点,把农村综合整治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一批生态良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四、实施步骤

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5月20日开始,至11月25日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20日至5月31日)。各村、各单位要根据整治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成立领导机构,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安排部署,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日至10月31日)。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各单位整治工作进行指导、督办,作家喻户晓、全民参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发现典型,推广经验,曝光问题,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四)严格考核,确保成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今年全镇环保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镇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指导,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表彰。

主题词:环境整治 实施方案平子镇人民政府 2010年6月20日印发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7

2012年第10号

根据《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 (www.emca.cn) 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1]2873号) 要求, 各地区提出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 并分解落实了节能量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目标进行了审核, 并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能主管部门进行了衔接确认, 确定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目标。现予公告。

二○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引科研之光激兴教热情 篇8

结合校情做真科研

几年前,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长期处在自发无序状态。遭遇地市合并和企业学校交给地方两大冲击后,学校生源吃紧,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学校发展困难重重。如何突围?学校结合校情,创立教科室,确定学校管理主题,管理年、质量年、创建年、超越年相继确立,“学科教学中的创新研究”“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纠正研究”“跑操——培养学生的良剂”“基于学科的农远资源应用分析与归类整理研究”适时而生。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多次恳请市课题规划办及区教科研中心专家莅校,从选题、立项、实施等方面进行一一指导。

改造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是薄弱学校的发展关键。为此学校以市级重点课题《改造薄弱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研究》为契机,从民主多元化管理模式研究、以校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三个子课题入手,深入探讨提升薄弱学校办学品位的策略。教科室指导各课题组落实“三专结合”的方法,即专题研究计划、专题研究过程记录、专题研究成果的统一要求。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对校本教研进行评估,切实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

配合课堂出真成果

为保证课堂的高效,教师摸索出了一套“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级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常规、教研两手抓,两条主线相互促进,巩固、完善、落实三级管理目标。

譬如,学校大力开展常规教学大练兵活动,举行“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比武课,新任教师上过关课,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在“课内比教学大赛”活动中,胡卫平、邓太岳等20多名老师勇夺全市一、二等奖等等。学校教师在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发表文章280多篇,同时在区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价验收中获得好评。

契合课改施真推广

2009年学校立足高中生源基础,一方面借力课题研究升华课改,一方面创新培养模式,深挖学生潜质,助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几经探索,学校提出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生本教育教学实验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3年9月,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5121”高效课堂模式,获准立项为湖北省重点科研课题,在学校全面推广,席刚斌老师的《生本理念下的初中生小组自主管理量化评价研究》等纷纷出炉,如同金秋丹桂,香满校园。

同时,学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已开发了16种校本课程。学校创办美术班、传媒班、健美操班、体育舞蹈班、艺术体操班,培养各类艺术专业人才,为全国知名美院、体院提供优质生源。2015年美术专业高考,学校学生本科上线率91.91%,再创历史新高。

十三中人怀揣夸父逐日的激情,只争朝夕,除每年派大批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外,还广请市内外专家名师来校传授技艺。今年开学初市教科院的肖邦启老师主讲的《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让学校老师对翻转课堂和慕课等最新教研动态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俗话说得好,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在区委组织部和局党委的直接关心下建立起了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教学研讨为主要方式,以读书活动为重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作为校长,笔者正加紧投入到主持申报立项的省级课题《初高中教育教学衔接研究》中去,11月份主讲的公开课得到市区教育专家的热情指导。

“把握方向,与时俱进,固守阵地,蓄势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办学,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视察时的声声期盼,犹在耳畔回响。十三中人一定会保持优良的传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定“壮大初中,优化高中”的信心,坚守课堂改革的阵地,坚持“三合”“三真”,力争创十堰特色品牌,建鄂西精品学校。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

关于印发“科研兴教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篇9

动方案》的通知

甬卫发„2010‟126号甬财政社„2010‟1089号

各县(市)、区卫生局(文卫局、社管局)、发改委(局)、教育局、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我国政府对此作出承诺。卫生部制定印发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各地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围绕消除麻疹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麻疹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继续加强消除麻疹工作,力争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委《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卫疾控发„2010‟65号)要求,特制定《2010—2012年宁波市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卫生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一○年十月八日

2010—2012年宁波市消除麻疹行动方案

为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努力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特制定《2010—2012年宁波市消除麻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一、指导原则

消除麻疹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二、目标

(一)总目标

2012年,力争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二)分目标

——2010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5—30/100万以下。——2011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100万以下。——2012年全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达到消除麻疹目标。

三、工作指标

——以县(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5%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托幼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补种率达到95%以上。

——麻疹监测指标完成率逐年提高。2010年各地监测指标必须达到《浙江省麻疹监测方案》(浙卫办疾控„2009‟9号)要求。2012年以县为单位,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48小时完整调查率达到95%以上,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血清检测结果7天内及时报告率达到90%以上,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病原学标本采集率和调查处理率均达到100%。

四、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

一是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按照国家免疫程序,2岁及以上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努力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群免疫空白。二是高质量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10年秋季,全国范围将统一开展一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以最大限度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此次活动中,我市将对8月龄—4周岁儿童开展麻腮疫苗强化免疫。2010年至2012年全市将根据麻疹疫情,有组织地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和集中查漏补种活动。各地需加强常规查漏补种工作,以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加强麻疹疫苗免疫状况排查,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及时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三是严格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辖区内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漏种疫苗的及时补种工作,并于每年9月集中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月”活动,切实保证在儿童中建立高水平免疫屏障。四是做好重点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各地可根据当地麻疹流行特点,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或者发病风险较高的单位,适时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接种,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防止麻疹疫情暴发。加大对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力度,制订相应对策,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二)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网络,提高麻疹监测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麻疹监测和疫情分析工作。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定期掌握本地麻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自2010年下半年起将季度和分析报告上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是在继续保持高水平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的基础上,2011年起在发病率较低的地区,试点开展以病例个案为基础的发热出疹性病例症状监测。三是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2012年起所有疑似病例需进行血清学诊断分类,市级实验室将加强病原学检测,监测我市麻疹、风疹病毒流行变化情况。各县每年至少采集10份麻疹(或风疹)暴发疫情或典型的散发疫情病原学标本,并上送至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四是在做好麻疹监测的同时,加强风疹监测与控制工作。在风疹高发地区适时开展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监测工作。

(三)强化麻疹疫情应急处理能力

一是提高控制麻疹疫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聚集性麻疹病例,快速做出反应,对早期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加强病例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及时实施适龄人群群体性预防接种防控措施,将麻疹暴发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二是各地应当根据当地疫情预警预测情况,每年需储备一定数量的麻疹疫苗,用于控制疫情。发生疫情暴发时,根据病例的年龄流行病学特征,可将应急接种范围扩大至高发成人年龄组。

(四)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全面宣传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策略和措施,将麻疹预防控制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以及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工作,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消除麻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组织与保障 消除麻疹工作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卫生、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免疫规划多部门参与的长效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并从政策、经费和人力方面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服务保障制度。

(一)市卫生局负责制定下发全市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及麻疹强化免疫方案,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全市消除麻疹经费安排计划。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具体实施消除麻疹工作;开展专业人员业务技术培训;加强与宣传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消除麻疹宣传活动;加强与公安、计生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做好目标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摸底和资料收集;组织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质量。

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麻疹疫苗的招标采购和分发;制定全市强化免疫人员的培训计划;协助市卫生局制定市级消除麻疹的有关方案,并承担全市消除麻疹工作过程的技术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麻疹疫情监测、控制及麻疹疫苗接种的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要建立健全资金、疫苗、注射器及冷链等管理制度,实行逐级审核制度,确保专项资金(含疫苗、注射器、冷链)账目公开,专款专用。各级医疗机构负责麻疹疑似病例的报告和就诊病例的血清、病原学标本的采集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运送工作,并准确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二)财政部门负责消除麻疹经费保障工作,会同卫生部门制定消除麻疹资金管理方案,确保工作经费和接种补助经费落实到位。

(三)教育部门负责加强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参与实施消除麻疹的宣传动员。与卫生部门一起定期开展查验接种证工作的督导检查。

(四)发改部门积极支持做好消除麻疹的项目推进相关工作。

(五)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加强疫苗质量和流通的监管工作。

(六)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辖区散居人群的摸底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和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发现居住地新进流动儿童,应当及时向属地接种单位通报。

六、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

上一篇:这儿可真热闹啊作文下一篇:第十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