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离校常见问题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生离校常见问题(精选8篇)

毕业生离校常见问题 篇1

“派遣”指毕业生毕业时,学校依照毕业生升学、就业等各种去向为依据编定就业方案,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规定程序把毕业生的报到手续、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转迁到相关单位,完成毕业生的关系转接,这一过程称之为“派遣”。

二、派遣的依据什么?

1、已就业学生:毕业生于5月20日17时前上交就业材料(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就业工作证明函、调档函等)→学校根据就业材料编制就业计划→教育厅审核后发放报到证(派出所根据就业计划制作户口迁移证)→离校时(7月中旬)办理完毕离校手续后领取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学生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学位证、毕业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单位报到。

2、考研学生:(考研学生无报到证)毕业生向辅导员老师提交升学材料(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编入就业计划(派出所根据就业计划制作户口迁移证)→离校时(7月中旬)办理完毕离校手续后凭录取通知书领取户口迁移证(同时,学校通过机要局,根据考取学校发送档案至升学高校)→学生凭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学位证、毕业证到就读学校报到。

三、什么是《报到证》?它有什么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直接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

报到证的作用主要有:

(1)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方案的学生;

(3)凭《报到证》及其他有关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

(4)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5)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报到证》非常重要,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转正定级、工龄计算、干部身份、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甚至退休手续的办理,因此一定要妥善保管,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报到证所写单位报到。

四、《报到证》何时发放?

《报到证》在毕业生离校时发放,办理完毕全部离校手续后方可领取《报到证》。

五、就业单位有用人自主权,毕业后的户口、档案等人事关系怎么办? 直接派遣至该就业单位。

六、出国、出境毕业生的户口、档案等人事关系如何办理?

毕业生离校常见问题 篇2

一、毕业生离校现状

1.顺利就业的喜悦

这些同学由于落实了工作, 思想情绪稳定, 为对来生活工作充满期望。或是表现的积极向上, 或是自我放松了要求, 感觉“解放”了。

2.未落实工作的焦躁

“就业形势逼人”, 部分学生受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 至毕业前夕仍未能落实就业去向, 他们烦躁不安、怨天尤人, 极易寻衅滋事。特别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 面临毕业失业的生活压力, 思想情绪有的表现出焦躁、消沉。

3.友情爱情的分离痛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大学毕业, 意味着各奔东西, 同学之间感叹“何时相聚”而时有酗酒狂欢, 沉迷于吃喝玩乐“最后的疯狂”。而很多情侣之间由于工作地域或家庭选择, 更面临着毕业各自“劳燕分飞”的伤感。

4.发泄不满

平时纪律散漫或成绩严重挂科拿不到毕业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借机对学校管理制度发泄不满, 甚至出现破坏公物的违纪行为。

5.毕业前夕的留恋伤感和即将踏入社会的恐惧

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过于留恋, 常常沉迷于过往消逝的美好岁月, 毕业前夕睹物思人, 常常伤怀。或者是习惯了校园的单纯, 在毕业前夕, 往往不知道自己应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 而对社会充满了恐惧感等, 所有这些, 都必须给予适当的引导、教育, 否则, 学生在毕业前夕难免出现负面后果。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大学生活的总结, 是毕业生由校园走向社会转变的重要教育关口, 既是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后检验, 也是对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职前教育。

1.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的需要

毕业生的一言一行, 都会在低年级同学中产生相当榜样、示范影响。要让低年级学生“赶有目标, 学有方向”, 毕业生就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同时, 通过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 确保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群体, 他们的精神风尚对社会风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影响深远。通过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提高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自觉性, 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毕业生完成“社会人”角色转变, 走向成熟的需要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转折阶段。对多数同学来讲, 意味着从校园跨入社会的重大转折, 毕业教育既是对在校学习阶段的重要总结, 也是毕业生完成“社会人”角色转变的重要指引, 教育毕业生如何更好更快的融入现实生活, 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

三、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措施

1.宣传座谈, 营造氛围

(1) 广泛宣传, 营造温馨和谐的离校氛围

要通过“致毕业生的一封信”、欢送毕业生的宣传横幅、海报、校园网络、视频等媒体、媒介, 广泛宣传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母校和师生对毕业生的鼓励、关心, 渲染情感教育的氛围。同时, 通过举办师生友谊球赛、毕业晚会、舞会等文体活动, 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 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文明离校氛围。

(2) 组织优秀校友座谈

通过优秀校友座谈, 丰富社会人生经验, 提高就业、创业自信心;通过对母校发展的关注、谢师会, 表达感恩母校之情;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到宿舍谈心、毕业生个人谈话等, 让毕业生感受母校、师长的关爱期盼, 教育毕业生要“以母校为荣”, 珍惜在校的每一时刻, 珍惜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文明和谐离校。

2.关爱帮扶, 亲情离校

文明离校工作是综合系统工作, 涉及方方面面, 学校要成立由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 (部) 、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小组, 各院系要相应成立文明离校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构建党团组织、学生协会——班级组织——学生党员干部——毕业生多位一体的毕业生离校信息覆盖结构, 全面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要建立毕业离校手续办理一站式窗口服务。毕业前夕, 毕业生还要疲于应对工作、未来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 为了能让他们顺利离校, 要尽量以方便、快捷、周到为原则, 为毕业生办理毕业离校的手续设立“一站式”服务, 避免毕业生奔走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是各个校区办理图书、固定资产、党团关系转移等, 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办理手续。同时, 还可以通过团学组织, 发动低年级的同学为毕业生做好毕业行李搬移服务, 让他们感受浓厚的学友情谊。另外, 还要以人为本, 关心毕业生在离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学校应从帮扶的角度, 想方设法让毕业生不因这些困难而影响就业。

3.创业励志, 谋划未来

(1) 就业指导前移, 提早进行创业指导

要大力提倡通过自主创业来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激发毕业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大一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在大二或大三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生创业指导, 可通过创业政策宣传、优秀企业家讲座、创业设计竞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服务公司的管理等形式, 从理论到实践, 让学生领会创业、学会创业。

(2) 加强各类专业竞赛, 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各类专业竞赛,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理念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在大学期间, 要通过模拟课堂教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作大赛等“因材施教”的专业竞赛, 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开好毕业典礼

要精心策划适合青年学生特点, 既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肯定、鼓励和支持, 也表达学校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毕业盛典。毕业典礼要隆重而热烈, 将优秀毕业生颁奖、校长的殷切寄语、毕业证书学位授予、为恩师献花等结合起来, 让毕业生在感恩母校、师长中激发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4.分类教育, 增强实效

(1) 加强对各类“问题”学生的指导

毕业前夕的各种压力往往对心理问题学生产生“挤压式”影响, 一些潜在的情感、体验被激发出来而导致学生走向伤人伤己。对这类学生要加强关爱, 通过联系家长关心, 班主任、党员干部、周围同学的帮助, 舒缓压力, 愉快离校。对平时纪律懒散或因各种原因拿不到毕业证书学生, 往往因为毕业前的放松、发泄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满、对大学生活的不满等, 而出现破坏学校公物打砸扔, 扰乱学校秩序的情况, 要对类学生加强教育、引导, 严明纪律, 使他们自律自省文明离校。对那些家庭困难同学, 由于学费未清缴或者助学贷款未到期, 或者工作未落实能而显得焦躁的, 要通过做好还款协议、沟通银行、继续推荐就业等服务, 让他们感受学校的温暖和关心, 充满信心走向社会。

(2) 党员干部的榜样引导

要充分发挥毕业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依托学生党团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突出毕业生党员干部在文明离校中引导的作用, 培训团学干部掌握好就业政策法规和文明离校要求, 开展离校协助服务;要求毕业生党员干部带头接受教育、带头服务同学、带头遵纪守法和安全离校, 发动毕业生为母校, 为师生“做一件好事”、“爱心捐赠”活动等, 为母校站好“最后一班岗”。

(3) 不同就业行业学生的离校指导

毕业离校是毕业生迈向不同人生道路的开始, 也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要针对不同行业, 不同系统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 对毕业生做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从业规划引导。

5.纪律教育, 文明离校

(1) 加强毕业纪律教育

要按照学生手册, 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有关规定。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承诺, 对毕业生文明离校过程中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 及时给予阻止、批评教育, 严重的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让毕业生树立牢固的纪律意识, 完成从守纪学生到守法公民的转变。

(2) 开展毕业生好廉洁人生路教育

大学毕业生是重要的新生社会力量, 今后都要在各条战线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很多同学还将走上领导岗位或者成为行业骨干。能否走好廉洁人生路, 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此要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观看警示教育片、公民道德教育宣讲等, 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增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奉献青春力量的意识。

(3) 毕业生党员党性教育

毕业教育中要突出党员的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不仅仅是在校时的先进分子, 更是投身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先进分子。要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参观革命基地、毕业党课等形式, 进一步加强深化毕业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增强毕业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教育毕业生党员无论到哪, 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 自觉树立党员“一面旗帜”先锋作用。

6.就业服务, 情牵母校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从校园到社会”的承前启后的工作。要通过毕业就业继续服务, 发挥母校“坚强后盾”的作用, 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也为学校形成丰富的校友资源打下基础。一是要继续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对那些未能在离校前及时就业的同学, 学校要继续做好毕业就业服务工作, 及时把就业信息反馈给学生, 帮助学生减少走向社会的障碍。二是做好毕业后的相关服务, 让毕业生感受母校“一如既往”的支持。

摘要:本文分析了毕业生离校之前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种表现, 阐明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毕业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营造氛围、关爱帮扶、分类指导等六项举措。

关键词:毕业学生,文明离校,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廖根福, 王佩珺.高校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 12 (6) .

[2]柯毅萍, 王毅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管理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75) .

毕业生离校教育浅析 篇3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离校综合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19-02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将视线从维持生计和温饱,转而投向了追求更高更好的实际体会和内心满足。大学,作为大多数人最后的学生阶段,无疑是青年人人生轨迹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毕业生们则是大学生中更加特殊的群体之一。走出校门的他们,即将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人”而存在,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步入成熟。因此,如何让毕业生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成为社会可用之才便成了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校园“毕业生文化”活动,以及对“离校综合征”这一现象的分析,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阐述对毕业生离校教育,确保毕业生离校的顺利进行。

一、“承光荣传统,育逐梦青年”毕业生系列活动

为提高应届毕业生思想道德觉悟,加深理论学习,提升学术涵养,遵循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认真去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取得实效,为应届毕业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I believe I can fly”2014届毕业生毕业晚会。

在大学中,“毕业晚会”一直是一个传统而历久弥新的活动。在学生的理解中,毕业晚会是大学生活最华丽的谢幕。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形式来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广大同学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传承母校优良传统。作为医学院校七年制的辅导员,我们更加懂得医学生对于母校的依恋和对于未来将要从事行业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而毕业晚会更是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2.校园风景明信片的制作活动。

弘扬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开展“我眼中的天医”--天医校园风景明信片的制作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拍摄校园风景的同时深入学习和解读校园文化,在毕业晚会中进行推广,并在毕业生离校时发放留念。

七年时光,让一群孩子逐渐成熟,并学会独立。这七年中,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毕业生眼中最独特的风景。印在明信片上并不仅是美丽的图画,更是让毕业生在今后每每回想都能够勾起曾经回忆的一份纪念。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3.红加白双色教育活动。

为加强思想引领,开展“红加白双色教育”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实现以赤城红色为代表的爱党爱国教育和以高尚白色为代表的医德医风教育在实践载体上的有机结合,带领应届毕业生在希波克拉底广场重温医学生誓词,毕业生党员在支部大会上重温入党誓词,使天医精神薪火相传。

4.加强毕业生诚信活动。

大力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加强“诚实诚信”的思想道德建设,将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有机的结合,要求学生离校前,如数归还借物,按时办清离校手续,做一个诚信的毕业生。

二、“离校综合征”现象浅谈

多数高校准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或者毕业时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离校综合征”,或者称之为毕业不文明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潮流,其席卷高校的速度和力量在现阶段已经远远超出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认识。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加上在校五年甚至七年八年内心无法化解的“心结”和尚未成熟的思想,毕业时难免会有非理智行为发生,或狂躁,或抑郁,或亢奋,或低落。这些行为既危害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学校甚至是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深入的认识“离校综合征”,了解其成因,掌握其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离校综合征”的成因问题。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新文化产物,毕业不文明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导致了“离校综合征”。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又包括了严峻而激烈的就业形势和网络媒体喧宾夺主日益侵占正常的社交活动,再就是由于年代隔阂造成的代沟问题进而引发的“90”后认知。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铁饭碗”的观念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成为了过去式。[1]企业越来越追求创新,追求效益,强调录用人员有能力为团体带来更多利益。不再像以前的包分配制度,毕业生需要在找到合适岗位前经过层层选拔,多次考核,可谓过五关斩六将。这势必会过滤去掉一些能力处在人群末尾的毕业生。再加上医学院毕业生多半想留在三甲医院,而我国医药资源恰好处于暂时的分布不均局势,三甲医院的高门槛和基层医院的低待遇协同作用于心理较为敏感的医学毕业生个体,从而引起毕业生心中现实与理想的不满,进而产生行为失控,情感爆发,心理失衡现象。一些个体在屡战屡败的碰壁中选择蜗居家中,情感注意也由人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或是沉迷刺激好玩的游戏,或是将内心的种种情感寄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聊中。[2]且不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单是对毕业生自己,这已经严重破坏了毕业生正常的社交活动。疏离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的感情也随之付之一炬。情感的淡漠,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缺乏也作为恶性循环中的一部分继续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内心。社会总是在变,而作为学生,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我们经历过“80”后成长的时代,也正在经历“90”后毕业的季节,更会在不久的将来经历“00”后飞翔的时刻。[3]“90”后,作为贴着独生子女标签的一代,在备受宠爱和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生活中渐渐在思想上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也会大幅降低。于是社会大环境的相对恶劣使得他们相对脆弱的心灵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离校综合征”的发生。

除了大环境因素,学校也是此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体现在毕业生教育和校园管理这两个方面。由于毕业生教育体系在国内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一些还不成熟和只流于形式的地方在所难免。过于关注理论的灌输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实用教育使得毕业生教育注定成为短板。部分院校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也更加助长了“离校综合征”的发生。返回毕业生在校学习阶段,部分院校稍欠妥当的学校校园管理也不知不觉的变为离校不文明现象的摇篮。一些院校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毕业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压力学习工作,内心十分渴望通过过分的行为和夸张的情感来表达自己释放压力的需求和对自己逝去青春的追忆。这本身无可厚非,管理者出于照顾毕业生适当放松对其要求也是值得肯定的。[4]如果在这基础上,高校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心理情感的即时疏导,加强毕业服务项目的完善,满足毕业生娱乐生活和公平就业信息的要求,那么“离校综合征”在大多数高校应会得以改善。

第三是学生个人因素。学生之中有个体与个体的差异,能力的不同势必造成今后生活工作的不一样。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眼高手低,于是在寻求工作时初初碰壁。假使毕业生能够去除从众心理,客观的看待自己,寻找合适的岗位,离校不文明现象应该能有所缓解。

以上是笔者对“离校综合征”成因的见解。基于这些原因,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综合征”会有以下基本表现。首先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毕业生常常会选择夜不归宿来表达想要宣泄情绪的愿望。或是去酒吧,或是去KTV,或是通宵玩电脑游戏,毕业生在半夜消耗着自己的精力也损耗着自己的健康。而日随着毕业生参加毕业饭局次数的增多,酒精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于是打架斗殴,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也变得屡见不鲜。这也成为“离校综合征”最主要的第二个表现。在破坏财务的过程中,毕业生不仅造成财务财产的直接损失,也会对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也会或多或少破坏社会良好的风气。[5]第三个表现,如前文所述,就是毕业生找工作不顺利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跌宕起伏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不断吞噬毕业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变得终日不思进取,沉沦懒散,自暴自弃。

三、结语

对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的结束意味着一个人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要面对的是思想和心理的成熟。许多毕业生茫然无措的是今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负担,以及社会的责任。对学校来说,如何更好地进行毕业生教育,保证他们学有所成,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对于社会来说,接纳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习惯并且适应环境,更是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创造性的、科学性的、前瞻性的开展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确保毕业生离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亮. 毕业离校,如何走得文明?———论毕业生离校文明文化建设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3):162-163.

[2]李欢. 从毕业生离校行为表现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3):81-82.

[3]刘猛.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的思考[J]. 2012,28(5):124-125.

[4]贾汐,肖华丽.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J]. 2012,(13):104-105.

毕业生离校须知 篇4

08届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敬请关注以下内容:

一、毕业生信息汇总

毕业生在离校前,必须到我系学生工作办公室5-508登记相关信息。已就业的同学须持单位接收函,考取研究生的同学须拿调档函,专升本的同学须携带录取通知书到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登记。

二、《报到证》集中办理

《报到证》是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办理接收手续的依据。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单位接收函并要求办理《报到证》的同学,请到我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报名。

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本省和外省同学,要求将《报到证》办回生源地的,请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和协议书号,到招生就业处签名确认,不得代签。

毕业生办理《就业证》需认真对待,如需改办,手续多,且省教育厅需收取工本费150元。逾期办理的也将由毕业生本人持毕业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学校介绍信去湖南省教育厅个人办理。

三、毕业生档案

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办理报到证后,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书、毕业证、身份证,院招生就业处可将档案寄出。毕业生离校后,档案可由学校免费保管二年,如需调档,本人在传真毕业证、身份证复印件及提供个人所在系、班、学号信息后,可由招生就业处帮助寄出。

注:详情请见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网站。

毕业生文明离校倡议 篇5

今日,经管学院面向2012届全体毕业生,发布了《毕业生文明离校倡议书》,以期望所有毕业生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文明离校。全文如下:

六月的风中飘散着离别的味道,我们就要带着所有的眷恋与不舍、希望与憧憬,告别那些属于欢笑、泪水和友情的日日夜夜,背起行囊踏上新的路途了。在即将毕业离校之际,我们不仅要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在思想、生活等方面更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乐于奉献;我们更希望所有毕业生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文明离校。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在校园内喧哗吵闹,不酗酒闹事,给学弟学妹做好榜样,文明告别母校。

二、积极响应和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毕业生离校活动,建议大家以班级为单位为母校做一件好事,为母校献一片真情。

三、爱护学校一切公共设施,讲究卫生,不乱涂乱画。爱护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桌一椅,确保宿舍卫生,保证内部家具的完好无损。大学生活四载,宿舍已成为我们心中的家,它包容了我们每一次情感的宣泄,当我们关上居住了四年的家门时,请留下一份清洁的珍藏。

四、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注意防火防盗,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

五、把经验留给学弟学妹。请将你们的毕业心得、学习经验、工作成败等传授给学弟学妹,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做个出色的城科人。

六、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激烈的社会竞争。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我为母校添彩。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业绩,有所建树,为母校争光。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如萍聚般短暂,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随着毕业号角的响起,也将被缓缓关闭的记忆闸门所收藏。很快,我们或许会在一个平淡的黄昏,或许是在一个静谧的早晨,离开曾经朝夕相处的学校。未

来的日子里,会有风雨兼程,也会有雨雪初霁,但是只要我们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理念,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

最后,衷心希望2012届全体毕业生离校之际,带走雄心,留下爱心,并且衷心祝愿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做文明离校的标兵吧!

经济管理学院

毕业生安全离校通知 篇6

毕业前夕,广大毕业生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平安、文明离校。在此,我诚挚地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一、财产安全

1、毕业离校期间应酬、外出活动较多,平时进出宿舍的时间规律打破,进出人员结构复杂,频率增加,这就为某些小偷小摸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希望同学们提高警惕,要注意宿舍内个人财物的安全,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手机、现金等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随手关好门窗,锁好自己的箱、柜,防止财物丢失。

2、在进行照相、聚会等活动时,要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钱包、照相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

3、对废弃的私人信件和其它物品要妥善处理,绝不可在宿舍、卫生间、楼道焚烧、丢弃。

4、托运行李物品时要选择正规、可靠的物流公司。

二、食宿安全

1、毕业生相聚一定有所节制,适可而止,切忌过量饮酒,酿成祸端。

2、时值夏日,务必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在无证摊点购买各种不洁食品,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3、夜间不可通宵闲聊、酗酒,以免引发火灾或不安全事故,更不能向宿舍楼下乱扔杂物、酒瓶,防止意外伤人。

4、禁止在宿舍内留宿外来人员。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不能晚归。

5、在宿舍夜间睡觉和中午午睡时要锁好门,离开宿舍时要随手关门,贵重物品锁进柜子里,防止被盗案件发生。

6、发现可疑之人要迅速报告校卫队。

三、交通安全

1、要树立交通安全观念,时刻提高警惕。

2、要熟悉校内路线地形,特别在拐弯处、十字路口要慢速行驶。

3、骑自行车进出校门要下车推行,不骑车带人,不相互追逐;校园内不允许学生骑“英雄车”。

4、要精力集中,无论行走还是骑车都应靠右行,见到各种车辆提前避让。

5、骑车、驾车要慢速行驶,复杂地段要缓慢而行,必要时下车推行。

6、路途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在途中交友,不要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陌生人,不要将行李物品交给陌生人看管,不要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食品、饮料等。谨防陌生人以介绍工作、交朋友等为名,诈骗钱物。

7、乘坐汽车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宁可推迟行程,也不要乘坐超员、超载或车况不好的车辆;乘坐火车时,不要将手袋、手机等物品随意搁放,谨防他人顺手牵羊盗走。

8、乘车时一定要乘坐正规营运单位的车辆,并妥善保存乘车凭证(车票),下车时要提前清点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四、珍惜友谊、珍爱生命

1、应妥善处理在校期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或感情纠葛,切不可采取过激方式或其它不正当手段,防止矛盾激化造成恶果。

2、珍惜几年来的同窗之谊,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遇事冷静,不说过头话,不办过头事。

3、学会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应钦佩顽强的生命。

4、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文明上网;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希望毕业生在学校最后的时间里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安全,提高防范意识。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团结互助,和睦融洽,同学们务必既维护学校声誉和稳定,又确保自身安全。

最后,我预祝同学们平安健康、前程似锦!

大学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研究 篇7

一、毕业离校期间不文明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 就业压力大, 诱发心理失衡的宣泄行为。

一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筹分配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转变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现象, 一些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失去了市场, 屡屡受挫。

二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毕业生数量增加迅猛, 据统计,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为107万, 2003年为212万, 但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增至611万, 今天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0万, 再加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 所以导致2010年共有近710万应届毕业生同时竞争有限的岗位, 足可见就业压力之大。三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下滑现象虽有改善, 但并未完全恢复。四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在以上因素影响下, 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来自家庭、同学甚至自己的压力使毕业生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忧郁和自卑的心理, 思想情绪不稳定, 甚至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二) 人格尚未成熟, 对校规认同淡化的从众行为。

毕业生人格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 尽管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具有成人的独立感、现实感和责任感, 但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 人格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加上他们正面临人生的又一转折点, 出于对前途未来的担忧, 加上年龄本身具有的特点, 在思想上呈不稳定并有行为上的躁动, 尤其是那些就业不如意的同学表现得更为强烈。再加上在离校阶段对学校规范认同发生了变化, 环境身份的变化使他们不再受已经逐渐适应并严格遵守的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如果某个体把握不好自己的情绪, 出现失范行为, 在他的失范行为暗示下, 其他人受其影响, 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 很容易导致群体的失范行为产生, 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 特殊学生问题, 造成情绪不稳的激动行为

1.感情纠纷学生。

大学生恋爱现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毕业对涉及感情问题的同学是心理上的一个严峻考验。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毕业生, 往往表现出情绪急燥, 易冲动, 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 对周围的事看不惯, 破坏校园公物等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行为, 严重者会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2.经济困难学生。

虽然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奖、助、勤、贷、免”的资助体系减轻大部分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但是, 由于独立学院较高的学费及某些同学家庭出现突发性事件等因素, 致使少数同学在毕业前不能缴纳全部学费, 从而不能顺利领取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由此加剧了这些同学的自卑心理, 同时为找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造成他们的困惑。

3.违纪违规学生。

在大学期间受到纪律处分, 往往是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综合体现。在毕业离校前期, 受到过纪律处分的同学往往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出现违纪行为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本科生, 会因自己拿不到学位证而造成心理失衡, 甚至产生极端想法。

4.成绩不合格学生。

在毕业离校前期, 仍有极少数学生出现学分未修满的情况。这些学生中, 有的已经跟单位签约, 若不能按期拿到毕业证, 会影响去工作单位报到, 进而会丢掉工作。这些同学易产生急躁心理, 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良好文明离校氛围。

文明离校教育要以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为前提, 让毕业生们感觉到学校对他们还充满无限的关爱, 让他们在浓厚的文明离校的氛围中, 被同化并能够逐渐产生认同。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张贴和悬挂文明离校标语, 及时报道、宣传文明离校中的新人新事、校园新闻, 反映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等等, 使文明离校概念深入人心, 既使应届毕业生受教育、受制约, 又可教育低年级学生为深入开展“文明离校”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举办各种形式座谈会, 让毕业生畅所欲言, 尽情抒发, 放松毕业生紧张的神经, 转移他们的消极思想, 缓解毕业生的情绪, 以达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增进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工作管理者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矛盾和困难, 更好的为他们排忧解难, 把工作做细做实。三是开展“毕业爱心捐赠”、“毕业生跳蚤市场”等活动, 并在场地、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些活动既可以帮助毕业生合理的处理自己不会带走的物品, 帮助他们树立节约的思想观念, 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在宿舍乱丢废弃物引发宿舍区骚乱的可能性。四是举办毕业生晚会, 精心准备切题的节目。在我校东校园欢送2010届毕业生晚会中, 我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为广大毕业生同学奉献精彩节目《送别的歌》, 引起强烈反响。这从一定意义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后期顺利完成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做好铺垫。

(二) 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人本化教育管理[2,3]。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始终贯穿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主抓以下几类学生的教育管理;

1.对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

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中流砥柱, 在毕业生即将离校的特殊时期一定要发挥毕业生中这部分力量的作用。首先, 召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文明离校动员会议, 先让这些同学真正理解文明离校的意义, 从思想深处自觉拒绝毕业聚餐等活动, 然后以其示范性、导向性行为教育、影响、带动自己身边的同学, 使文明离校这种思想真正的渗透到每位毕业生的心中, 使每位毕业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其次, 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要求每一位党员发扬“奉献精神”, 提高“服务意识”, 为同学们毕业离校手续的顺利办理提供服务, 为同学排忧解难, 站好最后一班岗。

2.对欠费学生的教育管理。

考虑到欠费学生可能存在的自闭性格及自卑心理等因素, 在对这部分同学做工作时主要采取面对面谈心的教育方式。首先, 关注这部分同学的生活状况, 进而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及欠费的原因;其次,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诚信教育, 防止恶意欠费的情况存在;再次, 详细解释欠费对学籍管理及毕业的影响。

3.对未就业学生的教育管理。

对于未就业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就业困难, 一类是就业态度不积极。首先, 深入了解未就业同学就业的意向及存在的困难, 以便有针对性的向这部分同学推荐工作岗位;其次, 定期召开未就业学生会议, 向其介绍各类就业政策, 实时掌握就业动向。通过这些工作, 让未就业学生体会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并督促其抓紧落实工作问题。

4.对违纪违规学生的教育管理。

为了防止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离校过程中破坏学校稳定局面, 必须对其加强管理。首先, 定期找这部分同学谈话, 建立违纪违规学生档案, 记录这部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 实行党员负责制, 以便多渠道掌握这部分同学的思想动态。

(三) 加强情感沟通, 设身处地为毕业生排忧解难[3]。

古人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沟通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 通过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为开展教育管理营造一种氛围和基调。要做到设身处地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就是要寓教育于解决其问题的实际。

1.就业指导问题。

近几年来, 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大。而这种困难本身并非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 而是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成才观的转型。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 “双向选择”就业模式下的毕业生尽管择业面更宽、自由度更大, 但对一些就业行业, 尤其是一些新的人事关系运作模式中的行业 (如私企、中小型企业等) 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不少毕业生在面对这一类就业去向时患得患失, 甚至一票否决, 以至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因而, 学生工作干部不仅要在公开场合, 更要在小范围或个别谈心中,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分析形势, 讲清利弊得失, 结合他们个人能力、特长和意愿,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成才观、就业观。

2.离校手续办理问题。

毕业生离校前夕, 不仅有诸多的个人问题要处理解决, 更有较为复杂的离校手续等待处理, 头绪既多, 时间又紧。针对这种情况, 要求辅导员结合实际情况, 依照统筹法, 设计一个较为经济简便的工作流程。首先, 通过班会形式向每一位毕业生讲清离校手续办理的程序、时间和具体要求;其次, 分别对毕业生党员、未就业学生等群体召开会议, 布置党员关系转接手续、介绍二次派遣办理程序等事宜;第三, 对主要学生干部进行专门培训, 指导其为同学服务好, 高效的办理离校手续。

(四) 强化行政管理手段的监督职能, 约束学生的行为。

1.学校要落实责任, 严格管理措施, 要做到“重教严管”, 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对毕业生不能放松纪律要求, 坚决防止损毁公物, 打架斗殴等违纪和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对违纪的毕业生依据有关规定从速从重作出处理, 从制度上控制不文明行为的蔓延。

2.辅导员加强对宿舍区的管理。首先, 保证每周至少进宿舍两次, 检查宿舍内务、安全隐患, 并定时组织毕业生进行大扫除以清理死角, 使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对其要求并没有放松, 毕业生宿舍不存在特殊化;其次, 通过摸排对存在打牌、吸烟等违纪现象的个别宿舍进行突击检查, 并对相关同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批评教育工作;再次, 针对毕业生离校前高空抛物和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 对所有宿舍楼特别是男生宿舍楼隐患进行清查, 及时清理酒瓶、刀具等危险物品, 严禁学生带酒回宿舍, 进而把高空抛物这种不良行为杜绝在萌芽之中。

毕业生不同的离校方式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差异的背后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群体的文化氛围、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通过深入细致的开展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 不仅巩固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局面, 也加深了师生情、同学谊, 达到了广大毕业生增强感恩意识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赖玉洁, 刘佳.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7) :61~63

[2]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64~65

[3]童学敏.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中的“学生为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66) :23~24

[4]项念东.谈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中的情感沟通问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66~67

[5]李磊, 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016~1017

毕业生离校常见问题 篇8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以及重要性

职业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系统规划的过程,是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相结合,在分析个人和环境因素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并制定对个人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职业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竞争很激烈,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喜欢这份工作,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在事业上实现成功最大化。

二、职业规划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个人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通过解析,认清自己,了解自己,评估自己的实力、智慧以及性格;发现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订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督促自己努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自己一步步实现规划时,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工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个人会从中得到成就感,当然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符合实际并且能够实现的。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自己抓住重点

在日常的许多工作中,必定会有工作的轻重缓急之分,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抓住工作中的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功的几率。

4.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能使被指导者在工作中更加集中精神,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5.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评估目前工作成绩

职业生涯规划能让被指导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业绩,它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评估手段,可以根据规划的实现情况来评价你当前取得的成绩。

三、职业规划的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

是一个懵懂的阶段,对自身的疑问比较多,比如:“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会对自身感兴趣的职业做一些选择与评价。

2.探索阶段

逐步对自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开始清楚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始进入工作阶段。

3.确立阶段

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自身的工作不断体验和探索,寻求突破,最终会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4.平稳阶段

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实现自身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工作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5.衰退阶段

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职业生涯到了尾声阶段。

四、如何制定职业规划

在面临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大学生如何在各行各业中立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需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准备是职业指导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就如何指导未离校大学生进入职场进行以下几方面论述。

1.自我认知

认识不到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再好的职业生涯设计也只是梦一场,不能实现。所以只有当清楚地了解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时,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路线,以及最正确的职业目标。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对自身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对自身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进行深刻的分析,确定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或者接近所选择的职业,当职业的选择与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相符合或者相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充分考虑能否将自身潜力才能发挥最大化,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考虑好这些问题才能在走上岗位后才能热爱这份工作,心甘情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创未来。性格特点也是在职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工作内容符合个人性格特点,那么工作起来就会心情愉悦、如鱼得水,更加容易完成工作目标,如果工作内容不符合自身性格特点,那么工作中会情绪低落,消极、被动,这些负面情绪肯定会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完成工作目标。了解自身能力,俗话说就是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会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是否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找准努力的方向。

2.确立目标

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之下,大学毕业生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岗位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结合实际,确立一个有效的目标,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目标是依照自己的思想而定的,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而产生的想法,当然也不应该为了与人一争高低,或者因为他人的评判而制定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个正确适当的目标,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没有目标,工作就等于混日子,错误的目标更会给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你哪儿也去不了。”所以,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目标可以以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设定。长期目标就是你所希望的那个可能成功的梦想,而短期目标就是可以短期阶段性逐步完成的目标。如果心中已经选择一个目标,便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选择或接受什么样的一份职业。目标是海洋中的灯塔,引导自己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

3.制订计划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可行的实施方案,这些可行的实施方案会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在制定方案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来制定符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努力计划。譬如,为达成目标,自己是否应该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或是掌握一些怎样的技能来提高工作能力。

4.实施计划

这是所有职业生涯设计中最难的部分,要克服一切的困难,坚持到底,不能放弃。有好多人,计划制定的非常完美,但是到执行的时候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不能克服困难坚持下去,目标只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有些人很聪明,有想法,能谋划,但就是缺乏实践能力,如果只有目标计划,没有行动,一切计划都会失去意义,梦想也将成为泡影。

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谁的就业也不会刚开始就一帆风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准备、学习、积累,转变的过程,不要想着马上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个新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可能会是最迷茫、最痛苦和转变最大的一个时期。

面对职业和社会的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要时刻注意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弥补,要不忘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技能,进而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同时,要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做起,不断地调整行动,这样才能在挫折中学习,在痛苦中改变,完成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迈向职业的通途。

上一篇:课题报告讲稿下一篇:社区帮扶留守儿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