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优秀教学设计(共14篇)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形成,认识数字6~7。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 少1的关系。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
认识数字6~7.难点:
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和 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月历一本。
2、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6的形成:
幼儿看月历:——“找出6日在哪里?”“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6日在5日的后面,在7日的前面。)
出示数字6,请幼儿在数字6的下面放上相同数量的实物。
幼儿点数6
出示数字6的卡片,幼儿想象数字6像什么?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顺序:
幼儿搭积木。从第一块开始:1块块增加,一直加到6块。
体验感知5添上1就是6了解多1的顺序。
看月历,体验多1的顺序。
(1添上1是2,依此类推。)
幼儿取积木。从第7块开始:1块块减少,一直减到1块。
体验感知比7少1就是6,了解少1的 顺序。
3、寻找生活中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家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6、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6、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 充分挖掘数学素材
学生只有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并被广泛运用于现实世界, 才能切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 应用于生活, 学以致用。例如:刘老师教完6、7认识时中间插入了让学生用“6或7”说一句话, “一星期有7天”“我家有6个人”“我有6个圆片”等内容, 这样就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从数学现实出发,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 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现实, 其后果是要么学生不能理解新知识, 要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些都是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相背离的。例如:刘老师讲到本课的重难点第几和几个时, 课本安排了金鱼图, 通过看数来理解第6或7和6个或7个。学生难以区别和理解。刘老师采用学生横竖排座位游戏找出第6或7和6个或7个, 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既区别和理解了第几个和几个, 又改变了学生看图做题这种枯燥的学习形式,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从心理特点出发, 精心创设认知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发现关系, 寻找规律。只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如刘老师出示课件“直尺图”时, 问:“你从直尺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有了自主权, 立即各抒己见, 有的说“一共有8个数”, 有的说“6的前面是5, 后面是7”, 有的说“和6相邻的是5和7”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直观而深刻地掌握了自然数增加过程, 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既直观又节约时间, 培养了学生数感,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身体语言
在第7个月时,宝宝会用身体语言同父母进行交流了,宝宝最先能感受的是大人的拥抱和亲亲,所以宝宝会张开双手去拥抱妈妈,也会亲亲妈妈的脸。宝宝会同大人碰碰头表示亲近,点头表示要,摇头表示不要。
有些宝宝会用握手表示友好,当接受大人给予的东西时,会拱起双手表示谢谢。宝宝自己不可能发明任何一种身体语言。这些人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完全是靠大人的示范才学得到的,所以宝宝能用多少身体语言,要看大人是否经常同宝宝用身体语言来交流。有些人认为让孩子说话时动手动脚不礼貌,应当让孩子学得斯文一点,故意不让宝宝学身体语言这种想法不符合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7~9个月的宝宝很想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还说不出来,应当让他通过动作来表达,否则宝宝只能着急,甚至哭也难以完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能用身体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愿意,会使宝宝的个性倾向开放,少受压抑、
当宝宝会用身体语言来同人交往时,会使大人高兴,宝宝会赢来许多赞美,宝宝既受到鼓励,也听到种种不同的词汇一如“宝宝真聪明”、“真好玩”、“真可爱”、“真逗”等等这种交往会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对宝宝大有好处。
懂得“不”、“不许”
宝宝的大脑额叶开始发育,开始能抑制自己的行为婴儿前期的行为主要由下意识控制,要求生存的哺乳动物脑占优势前6个月大脑神经元增殖快速,大脑皮层日渐发达,分管情绪抑制的额叶在第7个月时能发挥作用。当父母说“不许”时,宝宝会停下来稍作等候。
宝宝能记认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如宝宝会面向厕所专心听冲马桶的水声;小猫在门外叫,宝宝会看着窗户;电视机响了,宝宝会看着电视;有客人在客厅说话,宝宝盯着客厅宝宝对汽车声、自行车铃声、钟表嘀嗒声都很熟悉,宝宝基本上能分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声音。
交往
玩具不见了
爸爸同宝宝玩惯性车,突然小车不见了,原来爸爸把小车放在衣兜里了。宝宝找不到小车,急得大声叫唤,爸爸转过身来,鼓鼓的衣兜被宝宝发现了,宝宝会用手扒开衣兜把小车拿出来,这是训练观察力的游戏。
在宝宝还未会玩藏猫之前,东西看不见宝宝就认为是没有了,宝宝没有去找的动机。自从玩过藏猫,知道布巾后面有东西后,宝宝学会了观察,哪里鼓起来、哪里冒出了一点点,宝宝都要动手去摸、去找了。
同父母交往是宝宝同他人交往的基础
掀布找物
妈妈同宝宝在床上摇铃鼓,趁宝宝不注意,妈妈用枕巾把铃鼓部分盖住,然后问宝宝:“铃鼓呢?”宝宝看看四周,发现铃鼓的一部分,就会动手掀开枕巾,把铃鼓找出来。
“找物”的游戏能使宝宝的观察力得到发展,这样的游戏在这个时期不能设计得太难。宝宝找到东西后,父母要给以鼓励,让宝宝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与同龄小朋友交往
妈妈带宝宝到附近的亲子园上课,宝宝第一次看到许多同龄小朋友,开始会不习惯,要往外走。后来听见音乐响了,妈妈们抱着宝宝顺着圆圈走,宝宝又开始感兴趣,第二次就能留在教室里了。
胡德花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9页、第40页。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基数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初步体会6、7的序数意义。会读、会写这两个数。教学重难点:6和7的顺序和序数含义。
教具和学具准备:0——7数字卡片、小棒或其它学具。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引入:
1、猜数:比1大比3小的数字娃娃是谁?谁在2和4的中间?比4多1的数字是几?比5小1的数字是几?全体学生举卡片接示谜底。
2、引入:今天,又有两个新的数字娃娃要和我们交朋友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它们真顽皮,早已躲进了数学书39页的主题图中呢。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你看见了什么?(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课桌和1张讲桌、7把椅子,6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打扫卫生。)(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3)交流、汇报。
(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板书:6)椅子的把数和师生共有的人数可用数字几表示?(板书:7)
(5)点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2、根据6和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3、教学数序。
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1)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提问:
6、7的位置在哪儿呢?谁能帮它们找一找?
(2)借助直尺考考大家。如:5的后面是谁?6在几和几的中间?与5相邻的数字朋友是谁?„„
4、比较大小。
(1)摆学具:先摆出5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几根小棒?(6个)6根小棒再添上1个又是几根小棒 呢?(7个)(让学生直观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
(2)出示圆片图:数一数,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先跟你的同桌说说。
5、明确6和7的序数意义。
出示金鱼图。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1)先让学生分清左和右,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2瓶里有几条金鱼?第6瓶里呢?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
(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或从右数数是第几瓶?(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从右边数起呢?(4)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
6、指导书写6和7。
(1)你知道6和7的样子吗?像什么?(6像口哨,7像锄头)(2)师介绍田字格,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书空练习。(3)在书中描红练习。
(4)抽生板演,学生评价,及时纠正。
三、练习巩固
1、完成41页“做一做”
2、完成43页练习九第1题,第2题,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
五、拓展:(可选择尝试)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话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将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6和7的认识》。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猜数、写数的乐趣。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昆虫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昆虫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昆虫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写数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还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动脑的乐趣。在学生已经摆出6根小棒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摆出7根小棒。让学生们猜一猜,摆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样摆的。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
3、合作的快乐。同桌两人摆一摆6、7的分成或组成,要求一人摆一人登记,完成后将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展示,从中让学生明白有规律摆法的好处。
1、课堂上我利用摆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结合实验课题的内容,我注意渗透了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教学反思《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2、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青林湾小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以滨江生态休闲为理念, 打造大型的国际化、中高档的居住环境。全区分8期, 本文介绍的是6、7、8期景观设计方案。第6、7、8期共占地151 441m2, 其中绿地面积53 004.35m2, 水域面积9 891.5m2。建筑在细部处理上细致而富于变化, 是宁波市最精致的Art Deco风格建筑。景观与建筑相呼应, 并依据先期开发的构想, 运用欧洲古典园林元素, 以丰富的水景观, 体现社区环境的灵气,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社区。
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3要素, 追求严谨的理性, 讲求几何图的组织, 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 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 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西方造园艺术以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的园林为代表。意大利园林让我们感受古罗马文明的光辉、成熟的台地造园技术和对水的精巧利用;法国的巴洛克园林使我们认识勒诺特式园林对大尺度的把握和对轴线、几何纹样的精致处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则让我们找到了现代公园的源头, 如画的形式让我们真正感悟园林与西方艺术传统之间的深刻渊源;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则使我们认识东方文化对自然的另一种解释和对水的另一种精致处理方式;美式园林的特点是布局开敞, 现代而且自然, 沿袭了英式园林自然风致的风格, 展现了乡村的自然景色, 让人与自然互动起来, 同时讲究线条、空间、视线的多变。他们都是西方国家的历史、人文典型代表,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2 宁波市青林湾设计构思分析
2.1 连续的水系公园体系
利用原有的水系, 结合设计改造美化水系景观, 突出连续的水系公园体系的特征, 形成滨江生态休闲水园林社区 (图1) 。
小区北面地形起伏比较大, 因此水系的处理以自然的小跌水为主, 水从地形较高处通过层层跌落的方式自然的过渡到低处, 形成丰富的水景观, 让人驻足欣赏;北面的水系还发挥着保卫小区安全的屏障作用, 比起一般围墙的生硬, 则更显得柔美, 同时与沿江滨水呼应, 加强了小区与三江口的联系, 将两者很好的衔接在一起。
小区东面以商业为主, 水系的处理首先应当满足商业功能, 适当的加入小水渠营造商业气氛, 也能更好的与其他水景呼应, 形成小区连贯多样水系景观。
贯穿小区水系延续以往水系的处理方式, 利用原有的水系加以改造, 同时与前期的水系连接, 形成连续的水景观。
小区西侧紧靠机场路, 噪声比较大, 设计以浓密的植物阻隔为主, 利用自然的湿地水系, 同时适当的穿插漫步小径及休息平台等, 化缺点为优势, 形成小区居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2.2 组团绿化道路
道路景观对于小区的整体风貌非常重要, 植物种植能更好的呈现道路特色, 设计以种植为特征, 形成视觉上连续、虚实相间的绿色空间, 体现生态多样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图2) 。
小区外围道路和前期植物种植相呼应, 选择乐昌含笑为行道树, 此树四季常绿, 树干挺拔, 树荫浓郁, 花香醉人, 与前期一起形成连续的林荫路。小区内部主要道路是贯穿与连接3个组团的重要景观道路, 也是整个组团的景观指引方向, 为了突出此道路景观, 主要以种植江浙地区分布最广的黄山栾树为行道树, 此树形端正, 枝叶繁茂秀丽, 春季嫩叶红色, 夏花满树金黄色, 入秋蒴果似盏盏灯笼, 果皮红色, 绚丽悦目, 在微风吹动下似铜铃哗哗作响, 故又名“摇钱树”。
组团内部道路绿化结合每一期的区域特色, 第6期的组团道路突出“晚秋”特色, 运用银杏展示的艳丽秋色, 第7期的组团道路突出“冬景”特色, 以梅花展示, 当初雪的梅林绽放盛开时, 踏雪寻梅, 芳香袭人, 定会想到宋代诗人和靖赞叹梅花的绝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第八期的组团道路突出“春花”特色, 运用玉兰给人以宁静及优雅的感受, 体现一种隐逸山林的野趣和春色满园的景象。沿着水系空间, 沿岸种植垂柳和桃花为主, 着意营造人工湿地景观、桃花溪径及花溪水面植物景观, 以形成自然界中绕有趣味的寻幽之地, 为植物和野生动物提供了重要的生长地和庇护地。
2.3 组团中央公园体系
6、7、8期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围合的方式形成组团, 也形成了集中的中央景观绿化空间, 利用这样的空间, 结合道路和水系, 布局设计成3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公园, 并通过景观水系和步行道路贯穿联系在一起。这3个公园分别是美式中央公园、法式凡尔赛公园、西班牙风情公园 (图3) 。
2.4 连续性的景观道路步行体系
依据6、7、8期的布局及空间形态, 将各期的中心景观、公共开敞空间及周边的水系等优秀景观资源用漫步道连接, 形成结构性的绿化步行通廊, 也建立与居民住家的便捷联系, 为小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及景观绿化和设施之间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方便居民的使用 (图4) 。
3 宁波市青林湾规划设计分析
3.1 西班牙风情公园
第6期景观的设计构想来自于西班牙的地中海庭院, 它是西班牙传统风格花园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西班牙文化是阿拉伯文化的代表之一,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 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们常常以十字水渠的形式出现, 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4条河流;各种石子铺设的园路, 绿树成荫的长廊, 盆栽的棕榈科植物、都是西班牙式庭院的组成部分。该区结合西班牙地中海庭院的特征, 在中心景观处设置了水池和喷泉, 并通过明快的色彩和植物等西班牙符号的选用, 使居民犹如进入了惬意的西班牙小镇。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和健身需求, 结合阳光草坪、休闲廊架等景观布局, 设置了供儿童使用的游戏架及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 将园区的文化和休闲功能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整体园区景观更加人性 (图5) 。
3.2 法式凡尔赛公园
第7期景观的设计构想源自法式园林。法式园林以勒·诺特尔式的凡尔赛宫为代表, 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和法国传统园林的一部分, 如轴线、林荫路、刺绣花坛、喷水池等, 又以一种新的更开朗、更华丽、更宏伟、更对称的方式重新组合, 将这些要素组织得更协调、更统一、更有魅力, 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比起其他的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的轴线更突出、林荫路更长、透视更深远、喷泉、雕塑更集中、简洁。第7期景观设计运用规整的线形和强烈的铺地色彩, 塑造法式园林宏大的气势。在靠近溪流的大广场上, 设置了中心对称的景观喷泉和造型典雅的人物雕塑, 喷泉的两侧对称布置了精致的刺绣花坛, 尽头是造型别致的欧式廊架, 以溪流为前景的, 喷泉为轴线的大广场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和精致典雅的意境, 凸现法式园林的华丽、宏伟。在组团景观的中间, 还设置了一组用整形的绿篱围合而成的迷宫, 中间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等待着他去探访, 小朋友能在那边玩玩捉迷藏探索道路等小游戏, 创造别具一格的活动空间, 给这个花园创造无限的乐趣。
3.3 美式中央公园
第8期景观的设计构想来自与美式公园, 美式公园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 它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悠闲的场所, 满足了人们对阳光、新鲜空气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公园里设置了开阔的大草地、树木葱郁的小森林、可以泛舟的湖泊、个性十足的溜冰场、回转木马、露天剧场、网球场、运动场、美术馆等等, 成为纽约市民的理想的休闲空间, 也是全球人民所喜爱的旅游胜地。第八期景观将中央公园的功能提炼, 中央设有大型游泳池及小型的儿童戏水池, 在炎热的夏季给居民提供一块清凉的地方, 泳池的四周结合地形穿插景观散步道, 联系西边以老人休闲锻炼为主的阳光大草坪和东边以儿童嬉戏为主的大型游乐广场, 使居民不出院子就能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达到景观与居民的生活需求完美的结合。
3.4 香溪公园
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资源, 对溪流进行整治改造。结合溪流两边的植物配置, 在两岸布置临水景观小品, 林荫活动场地。木质的栈道、流动的溪水、雅致的亭架、舒适的木桥、繁茂的植物以及悠闲的人们, 形成纯朴自然的人工湿地景观, 自然界中绕有趣味的寻幽之地。
3.5 密林碧竹公园
主要营造幽深密林、碧竹寻幽之景观。幽深密林以阔叶常绿树为骨架, 营造幽深浓密的风景林, 使其成为小区隔离噪音尘土等良好的天然屏障。碧竹寻幽以各种竹类为主景, 以竹林小径引导人们漫步其中, 间配其它的花灌木。以连续顺畅的慢跑道贯穿, 形成一条有敞有闭、有大有小, 有明有暗变化的景观空间序列, 达到曲径通幽的意境。
4 结语
从这一刻起,每天写下一句话,诉说你的心事。于2015年7月底前,把其中10张心灵月志邮寄回我们《求学》编辑部,你将有机会获得“理想大学两日游”入场券一张哦!
你愿把这一路的心灵历程都与我们分享吗?
和《求学》一起走过的日子,这个世界不再只有眼前的荒漠,还有诗和远方……
毕业离校前最后要做的十件事
1.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认真地整理一次自己的书桌,看看哪些书是可以留的,哪些书是不要了的。在某本书里,是不是看见了一张陌生已久的纸条,或者是某人的名字?
2.再剪一次发,让自己崭新地离开。然后,崭新地开始。
3.一定要向你喜欢的人告白。让她(他)知道:“我喜欢过你!”
4.校园里假如有山,请记得再爬一次。假如有水,请记得再游一次。
5.记得留下每一个同学的联系方式,然后把你新的联系方式给他们。
6.不管你多么内向,你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认认真真地讲一次话,或者唱一支歌。和你开学时一样,再向他们介绍一回你自己。
7.向自己一直没有勇气道歉的朋友说声:“对不起!”
8.拜访你最尊敬的老师。在毕业时,认真地记住一条人生经验。
9.尽可能地送别每一个你能送别的同学。你要明白,他们中的某人,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见到的人。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2.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并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3.会用6和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会正确的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教学难点: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风车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质疑问难
1.课件出示青蛙图,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2.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只”又表示什么?(学生汇报)3.请学生试着完整地表达图意。
4.教师:要求还剩几只,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2=5)
5.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6.7、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7.提问:你的解答正确吗,我们可以怎么检查呢?(学生回答,师小结。)8.解决问题完成后要口答。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和答句。9.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看图里有什么?”→“想怎样解答?”→“检查解答正确吗?”
三、尝试解疑、交流分享
1.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企鹅图,请同学和同桌说图意。2.指名学生汇报并列式解答。3.说说每一个数字的意思,并口答。
4.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的第1题石榴题和第4题的猜拳题。5.个别交流。
四、引导归纳、领悟方法
1.课件出示盆栽图,学生观看动态课件,并列式解答。2.学生思考并交流:两道题哪里不同,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3.课件出示企鹅图,学生观察后,并列式解答。
4.学生思考并交流:两道题哪里不同,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
五、课末检测、总结评价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45.46页内容: 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 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 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在这儿和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老师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太好了!”
“同学们请看,这是智慧爷爷送给我们的智慧星,你们喜欢吗?那么你想得到它
吗?”教师出示剪纸的星给学生看。
二、复习旧知:
“接下来我们就要比一比谁最聪明了。
教师和同学们玩猜拳游戏。。
“你猜得真不错,你是得到智慧星的第一个小朋友。”把智慧星送给小朋友。
“还有这些星星,给谁呢?
“那看谁的表现最好,我就送给谁。”
三、探究新知:
“同学们,智慧爷爷现在要我们做一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
6根小棒,把这6根小棒摆成两堆,一堆5根,一堆1根,大家摆好了吗?”(教师在黑上摆)
“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5=6 “你为什么列1+5=6呢?” 学生:
“我看到左边有1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所以列1+5=6”(需教师引导学生说)
“还有谁来说一下你的算式?”
(如果和上个算式一样,可让学生再说一下他是 怎样看的)。
“还有小朋友说吗?” 学生:
“我列的算式是5+1=6”(教师板书5+1=6)
“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列5+1=6吗?”
学生:“我看到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所以列5+1=6”
“再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和同学说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相互说一说!”
(给学生两分钟讨论的时间,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可说出的结果有:①发现我在这边看到的是1+5=6,他在那边看到的是5+1=6;②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③我发现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前后位置不同等等)
在说的过程中,说的只要对,都要给予肯定,说的好的,要赞扬并发智慧星。
“大家说的都很好,这说明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
“现在我们看银幕。”
展示第4张幻片(5+1=6)
展示第5张幻片(1+5=6)
展示第6张幻片(5+1=6,1+5=6)
“现在我们做第二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7根计算棒,然后用你的左手拿1根,拿6根,举起手来。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吗?”
“然后放低左手,你还有多少根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指名说,教师板书:7-1=6 “你为什么说7-1=6呢?” 学生:
“我看到本来(总共)有7根小棒,如果去掉左边手的1根,就剩下右手的6根,所以7-1=6” “是不是?”
学生说,教师板书:7-1=6
“好,再来,我们把右手放低,还有多少根?谁想到算式?”
学生:“我看到本来(总共)有7根,如果去掉右手的6根,就剩下左手的1根,所以7-6=1”
教师板书“7-6=1”
“好,我们来看影片。”
展示第7,8,9张幻片。
“再看看图和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这一个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我发现都是用7减去的。”
“我发现7减去一个大数得一个小数,减去一个小数得一个大数。”
“我发现7可以分成1和6,也可以分成6和1。”(对学生说得好的及时鼓励,奖星星。)
四、小结并引入一下练习: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完成了我们要做的两件事情,学到了 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就是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一幅图可以得到两个算
式,但结果都是正确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6、7的加减法”(可以重复展示课题)
“同学们,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树上的叶子飘下来,小海豚在海边看到一些落叶。它在计算有多少张呢?”
展示第10张幻片。
“谁来说一说图意思?”(指名说图意)
“谁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4+2=6,2+4=6 哦,一阵风吹来,把一些树叶吹走了。
展示第11张幻片。怎样列式子?
学生说算式(6-2=4,6-4=2)好,大家再来看看下面的图画,您能想出两道算式吗?
展示第12张幻片。展示第13张幻片。奖星星。
“小朋友们,请你们把书翻到45页,先看图,然后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
问:“说愿意把你做得给大家看?”(可以把学生的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及时给予表扬)
通过展示,教师做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大家取得了这么大的收获,老师感到很骄傲,那么我问大家,是不是每幅图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或者说,每幅图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呢?”
展示第14张幻片。“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出你想的加法算式。”
生:“3+3=6”
问:“还有吗?”(学生可能还说3+3=6,或者说没有了。)
再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只能写一个加法算式?”
生:“两边一样多,两部分一样多。”
师:“你说得真好。”奖一颗智慧星。
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减法算式?”
板书:6-3=3 问:“还有吗?”(可能还说6-3=3,或者说没有了。
再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只能写一个减法算式呢?”
生:“也是分的两部分同样多的时候。”(教师可做引导)
小结: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并不是每幅图都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这种情况就属于特殊的。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让人佩服,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哪些同学得到了智慧星,请得星的同学上台来,我们为他们表示祝贺好吗?大家鼓掌。”
“大家看上台的同学和他们得到的星星,你们也想得到智慧星吗?”
“那么,我们翻开书本46页,学写算式,看谁写得好”(有空余时间,做练习,展示第15张幻片)
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好,请一位同学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上市房企负债达4.52万亿元
根据同花顺的统计数据显示,136家上市房企(剔除B股房地产企业)上半年负债合计达到4.52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达23.5%,负债超过千亿的房企达到15家。
而今年前三季度,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负债率为77.5%,有27家资产负债率超过80%红线,占比达19.9%。其中*ST珠江资产负债率最高,为116.8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个百分点。从绝对负债水平来看,万科位列榜首。据同花顺统计,截至三季度末,万科的负债相比去年末的4849.9亿元,上升了29.93%,负债率为81.01%。
200余宗高价地资金压力加大
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拍出的总价10亿元以上且溢价率超过100%的高价地有228宗。这些高价地已有大量出现或正在酝酿股权调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今年这200多宗高价地中,已有超过30%出现或正在酝酿股权调整。楼市降温,此前拿下高价地的房企资金压力加大,这也促使其更多采用引入合作伙伴的方式分担资金压力。截至11月1日,年内抢地最为频繁的39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为10138亿元,合计建筑面积为14300万平米,平均拿地成本为每平方米7089元。相比2015年,这些房企拿地的成本增加了52.8%。
前三季度卖地收入2.28万亿元
2016年1~3季度,全国土地合同成交价款达到2.2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4.8%。该总价款是综合科目加总之后得出的收入。这其中包括三类土地,一是工矿仓储用地,二是房地产用地,三是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这三类用地加总,被归为“全国国有建设用地”科目。更重要的是,这一增幅,是在全国各类土地出让总面积下降4.8%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前三季度各类土地地价的迅猛增长。
2007年6月以来 (截止7月30日, 下同) , 大庆市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和高温灾害, 这次干旱高温造成我市市区及四县耕地840万亩中的753.869万亩受灾, 达到总耕地面积的98.7%, 其中成灾面积435万亩, 占总面积的51.8%;绝产25.99万亩。给我市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均造成了十分严重危害。
1 2007年大庆市干旱特点
今年6月以来, 本市以连晴少雨天气为主, 降水量显著偏少, 分布不均衡, 干旱时间长, 气温显著偏高, 蒸发量增大, 水分收支不平衡。
1.1 降水量显著偏少
2007年6月以来, 大庆市降水持续异常偏少。从最新统计的资料获悉, 6月份降水量42.8m m, 比历年同期偏少四成;6月1日到7月30日降水量仅为80.1毫米, 比历年降水量偏少121.3毫米, 比历年同期偏少60%, 为1971年以来第二位少水年, 其中大庆北部林甸和南部的肇州两县降水量也少于平均降水量的50%以上, 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少。 (如图1)
1.2 雨量分布不均, 干旱时间长, 北部旱情偏重
自6月以来南下我市的冷空气偏少。从6月1日到7月30日期间进入我市形成降水的冷空气共有五次, 其中第二次降水, 只有杜蒙县降水量为8.9m m, 其它各县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却无降水, 使干旱持续, 旱情加重。另一方面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6月到7月30日之间, 阶段性无降水日较多, 如大庆市区从6月20日到6月30日均无降水, 肇州县从6月10日到25日均无降水, 肇源从7月11日到30日除17日有1.8m m的降水外均无降水, 长时间无有效降水进一步加大了旱灾程度, 使我市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缺雨局面。尤其是北部的林甸县, 五次降水雨量均较小, 旱情尤为严重。
1.3 气温显著偏高
6月1日~7月30日全市区平均气温为23.7℃, 比历年同期偏高1.7℃, 为71历史上第二位高温年, 仅次于2000的平均气温24.15℃。超过30℃的高温日数肇州县达到了26天, 比常年同期多5~8天。其中6月平均气温23.3℃, 比常年同期偏高2.6℃, 突破历史同期最大值, 7月份我市平均气温也比常年同期偏高0.6℃。并且出现连续三天发布超过35度的高温预警天气警报。高温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均属历史罕见。
1.4 2007年6月以来, 本市降水量较常年显著偏少, 而蒸发量较常年明显偏多, 导致本市各地水分收支严重失衡。
分析6月1日—7月30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本市水分收入较水分支出偏少达到473.6毫米, 特别是我市北部林甸县雨量较蒸发量偏小499.6毫米以上, 蒸发量大大高于降水量进一步加大了我市土壤中水分的流失, 使旱情进一步蔓延。
1.5 旱象露头早, 持续时间长
常年我市均在6月中下旬出现的旱象, 但今年从6月上旬开始在全市各地开始旱象露头, 比历史同期提早10~15天, 由于正值我市大部地区玉米大豆生长关键期, 大田普遍枯萎, 高温和干旱对大田生长造成致命危害, 局部田块不能正常生长, 造成产量的下降。甚至有的田块绝产。从6月初到7月末, 长时间的高温、少雨使土地失墒、河床裸露、水库干涸, 干旱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 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 大庆市干旱历史背景和成因分析
2.1 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在全球气温缓慢上升的大背景下, 我市的平均气温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由上图可以看出, 我市从71年到07年的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37年间约上升了2℃多, 在此期间1971年到1982年起稳步呈上升趋势, 升温明显;1982到1993年气温较低, 波动较小;从1993开始气温急剧上升, 直至2000年创下新的记录;从2000年到2007年也是温度高低起伏较明显, 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而我市今年6-7月间的高温干旱就是全球变暖所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
2.2 气候特点
我国气候区域划分中, 按照反映气候干湿状况的干燥度的划分, 我市处于松嫩平原上的温和亚干旱地区, 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年具有光照充足, 降水偏少的气候特点。而热季提前, 雨季滞后, 初夏干热, 雨热同季不同步是大庆市夏季显著的气候特征。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 我市夏季多阵性降水天气, 降水变率大, 雨量分布不均匀, 而这正是造成我市局地干旱和农业遭受严重旱灾的主要原因。
2.3 地理位置
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 东部是广阔的松嫩平原, 西部是绵延数百里的大兴安岭山脉, 冷空气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而减弱, 同时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 系统明显减弱, 相对湿度变小, 云消, 不利于降水, 这样更加剧了我市旱灾的形成。
2.4 环流形势今
今年本市出现严重的伏旱和持续酷暑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活动异常。
2.4.1东北大部分地区处在夏季降水偏少的年代际气候背景下。1999年以来, 黄河以北地区普遍少雨, 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概率在70%以上。今年6~7月, 我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50%以上, 而且气温偏高, 导致我市地区旱情严重。
2.4.2南海夏季风偏弱。今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爆发, 爆发时间偏晚。自爆发以来, 仅6月第1候和7月第3候强度偏强, 其他时间强度均偏弱, 导致水汽输送集中在黄河以南地区。东北大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水汽条件, 降水偏少导致干旱加重。
2.4.3 7月副高强而位置偏南。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自江淮流域北跳后, 华北、东北等地就进入了降水集中期。但是今年7月, 副高脊线位于24°N, 较常年同期 (25°N) 偏南稳定位于江南、华南地区上空, 不利于东北地区降水, 导致了东北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发展。
3 小结
3.1 2007年大庆市6-7月的干旱高温灾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区划、影响大庆的大气环流、蒸发量及温度和降水偏少、分布不均等因素密切相关。
3.2通过本文对2007年大庆市6-7月干旱高温灾情成因的阐述, 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我市天气变化的规律, 对我们的预报、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标准。
摘要:针对2007年大庆市6月1日-7月30日我市出现干旱高温天气进行分析, 结合历史资料, 详细分析了此次干旱过程的形成原因和干旱发生特点, 并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通过总结分析, 对未来的干旱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庆市,2007年,6-7月,干旱
参考文献
[1]朱乾根.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气象出版社2007.7.
[2]大庆气候.项忠南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1、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多更重要。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游戏,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教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入境质疑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数学乐园,和聪聪、明明一起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们知道我们的手有什么用吗? 其实我们的手不仅有这些用途,而且还能做数学游戏呢。你们想用手和老师做游戏吗?(想)
师:那请你们伸出右手做好准备。我出“4”,你们出“1”,(很好)那现在谁能用这两个数字说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预设:1+4=5 4+1=5 5-1=4 5-4=1 师:你们都好聪明呀!能列、能算5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5+1和1+5。
师:观察图中的小女孩,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女孩摆的小圆片:左面5个小圆片,右面1个小圆片。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圆片?
师:你能完整说一说图意吗?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5+1=6 为什么5加1等于6?(学生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师:从小男孩的角度来观察,请问你又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左面1个小圆片,右面5,一共有几个小圆片? 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1+5=6 为什么1+5=6,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和5组成6,所以1+5=6)③视频演示。师: 这是我们的想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小男孩与小女孩是怎样说得吧?播放视频。
三、分享反思:
(1)师: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总结: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小圆片的排列顺序就不同。从左往右看,小圆片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小圆片的排列是1和5。正是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出了两个算式。
(4)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1)师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让学生动手先摆出6个小圆片,然后用手分出5和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列式:6-1=5。
师:如果我们从右往左看,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 列式:6-5=1。
(2)计算6-1时,怎样想最快?(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3)6减5为什么等于1?你是怎么想的?(6可以分成5和1,所以6-5=1)③视频演示。
师: 这是我们的想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小男孩与小女孩是怎样说得吧?
播放视频。
师: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学生讨论并交流。
(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顺序不同,所以能列出不同的两个减法算式)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去掉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出左边的部分。
3.教学4+2、2+4、6-2和6-4。
(1)出示教材42页小花图:左边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仔细观察。一共有多少朵花?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列式:4+2=6。如果从右往左看呢? 列式:2+4=6。
(2)比较4+2=6和2+4=6。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怎样想2+4等于几呢?(师从6的组成讲解)(3)师:如果去掉2朵小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怎么列算式? 列式:6-2=4。
现在,老师去掉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么列算式? 列式:6-4=2。(4)比较:6-2和6-4。师:你是怎么计算这两道题目的?
小结: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教学3+3与6-3.师:我们先摆了什么? 在摆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生:我们先在左边摆了3个三角形,又在右边摆了3个三角形。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3+3=6; 6-3=3.师: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两道算式呢? 生答。
小结:当左边的数量与右边的数量相等时,这幅图只能列2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
四、拓展运用 1.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情景图一。左边摆了2个三角形,右边摆了4个三角形。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2)出示情景图二。左边2只蝴蝶,右边5只蝴蝶。(1)你看到了什么?(2)你能写出算式吗? 2.看图填一填(一图四式)。
出示情景图三。左边3个苹果,右边4个苹果。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快速写出4个算式吗? 应该注意什么? 可以怎样列算式?
▲ △ ■ □ □ △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分别列出4个算式。从颜色角度:有2个黑色图形,有5个白色图形。从形状角度:有4个三角形,有3个正方形。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今天我知道了一幅图能列四道算式。
生2: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和7的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6和7的认识 教学设计07-07
6和7的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0-14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反思09-25
质数和合数优秀的教学设计11-01
蚂蚁和蝈蝈优秀教学反思11-12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05-25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