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精选9篇)
一、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重庆是全国主要蚕茧生产省市之一,全市共有个区县栽桑养蚕,主要分布在渝西、库区、渝东南三大蚕业带,养蚕农户万户,投产桑树万亩,年生产蚕茧约万吨,蚕农总收入亿元左右,其中售茧收入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收入亿元左右。
近年来,重庆蚕业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一是蚕丝资源利用率极低。资料显示,每亩桑园所产生的干物质成分,桑枝条占、蚕沙、蚕蛹、蚕丝、其它。因此,传统单一的以收获蚕丝为目的的蚕丝业,其资源的利用率仅,桑枝条、蚕沙、蚕蛹资源都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率极低。
二是蚕桑的亩桑经济效益不高。近年,全市蚕桑亩桑经济效益不到元,与江苏、浙江、广西元左右相比,差距明显。
三是蚕桑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据市物价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年,三年平均每亩蚕桑的价值是油菜的倍,生猪的倍,烤烟的倍;而年,每亩蚕桑的价值只有油菜的倍,蚕业生产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其比较效益已不及生猪和烤烟,不少蚕农已丧失栽桑养蚕积极性。
四是售茧收入未成为蚕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养蚕零星分散,专业
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是我市蚕桑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市蚕农户均有桑园亩,户均养蚕张,户均售茧收入元左右,大部分蚕农养蚕收入占家庭收入中的比例不足,纯粹作为一种副业,随时可以放弃,加大投入和扩大规模的积极性不高。
五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紧缺。全市有农业人口万人,其中劳动力约万人,劳动力中有万左右外出打工,在家的劳动力万人左右。蚕桑生产劳动力严重缺乏,从事蚕业生产的是“”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永川区金龙镇燃灯村总户数户,外出打工人均为岁。其中养蚕户数户,人数岁的占;妇女占,男劳力占面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作为主管茧丝绸的重庆市外经贸委从三方面着手稳定蚕桑生产,确保蚕农增收,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政策引导,组织实施“东桑西移”、“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在全国率先实行桑蚕保险试点资助等,提高养蚕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减少养蚕农户的后顾之忧;二是抓蚕桑品种的改良、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提高效益;三是开展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示范推广工作,挖掘潜力,提高亩桑效益。本文重点调研了重庆市在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情况重庆市在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种较成熟的模式:
(一)桑园套种模式重庆冬季气候温暖,冬季可在中干桑园中种植榨菜、洋芋、蔬菜、豆类和畜禽饲料,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平均每亩桑园可提高产值元左右。目前全市有近万亩桑园进行了间作,占全市的左右。其中涪陵区万亩桑树近以上的桑园间作有榨菜,亩桑园可生产榨菜头约公斤,按公斤计算,亩桑可收入年云阳县农民高德辉承包密植桑园亩,在桑园中试种了生姜亩,生产子姜多公斤,收入多元,秋季在桑园里面间种了白萝卜亩,生产了白萝卜多元。
永川区、石柱县等地蚕农在桑园内间作牧草饲养兔子,从月到翌年月可在桑园种黑麦草,播种天后即可开始割草,以后每天割一次;在近半年的“冬闲期”里,鲜草亩产量高达公斤左右,可养兔只,增加收入元。目前石柱县已达到年产兔子万只,销售额达万元的规模。
(二)桑园饲养家禽模式重庆市川投丝绸有限公司在荣昌县租赁土地多亩,开发桑园养殖土鸡土鸭项目,目前已开发桑园余亩。每亩搭建养鸡大棚个,养鸡只,桑园放养天左右就出栏,每年可放养季,每公斤活鸡批发价格约元,每只鸡可以获利元,每亩桑园养鸡纯收益可达到元。桑园鸡肉质鲜嫩,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正在以提供鸡苗、防疫技术服务、包销产品的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饲养桑园鸡。
梁平县养蚕户以土地流转方式承包只,饲养周期约天,每公斤活鸡售价约元,每只鸡可获利元,每年放养次。每亩桑园养蚕纯收益约
元,养鸡纯收入元,每亩桑园每年产值超过元,纯收入达到元,养蚕户全年纯收入约年采用这种模式的农户有多户,年将发展到近百户。
(三)蚕沙沼气、养鱼模式永川区通过政府补贴方式帮助蚕农修建沼气池,利用蚕沙生产沼气,改善了养蚕环境,保证了蚕种的安全。利用蚕沙和养蚕剩余的残叶在稻田中饲养龙虾,一张蚕宝宝产出的蚕沙和废桑叶可供一亩水田饲养小龙虾食用,每年每亩水田可养殖小龙虾公斤,市场批发价格约公斤,亩收入元,且水稻不用施用化肥,产量还有所增加。
(四)桑枝食用菌模式重庆冬季气候温暖、潮湿,每年月蚕区的劳力、蚕房等都处于闲置状态,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平菇、香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最适宜出菇季节。利用冬季闲置的蚕房、劳力和废弃的桑枝条、蚕沙生产食用菌,重庆市中干桑园每亩可夏伐桑枝条公斤,生产食用菌包袋,每袋食用菌产值达到元,每亩桑枝条种菇产值可达到元以上,废菌糠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桑园施肥,形成“桑叶养蚕、桑枝种菌、菌糠肥桑”的循环模式。永川区宝峰镇蚕农谢家安,全家人,有个劳力,年依靠养蚕和种植桑枝食用菌,年收入达到元,取得了人平收入元的好效益。
(五)桑-果-游的模式建立桑基鱼塘,种植一定规模果桑,吸引游客采收、购买鲜果,品尝鲜榨桑椹汁,无法鲜食的桑葚还可以泡
制桑果酒。这种模式可以获利非常好的收益。万州区甘宁蚕种场从年开始引种果桑,已建果桑示范园亩,桑叶用于养桑,桑果用于鲜销或加工生产桑果酒,鲜果已进入万州城区超市销售。每亩可产桑果公斤,市场批发价每公斤元,如果管护良好,亩桑效益可达元。该场年采摘鲜果公斤,收入万元。同时利用当地青龙瀑瀑布的旅游景点推出采果活动,让市民走进生态桑园,体验采摘桑果,品尝桑果、享受生活、回归自然的乐趣,初步形成了桑-果-游的模式。
三、重庆推广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经验
(一)政策引导,项目带年茧丝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重庆市茧丝办就如何振兴重庆丝绸产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宣传工作,目前蚕业管理部门、科研单位、企业、甚至许多蚕农都认识到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是当前增加每亩桑园产值,提高蚕业生产效益,实现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对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年重庆市外经贸委挤出多万元专项资金,开展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示范推广工作。相关示范区县也配套万资金重点进行支持。重庆市科委即将启动的万蚕桑重大科技专项也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和推广列为项目主要内容之一进行重点支持。
(二)企业为主,样板示范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产品多,商品少,不能形成产业化。在当前情况下,依靠
政府的大量资金来建立、扶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一类的小型企业是不现实的。重庆市在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首先明确以企业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来组织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生产,涌现出了几个成功地以蚕丝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专业户。荣昌县引进川投丝绸有限公司投资,利用仁义镇万亩蚕桑基地,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引导当地农户在蚕桑基地养殖桑园鸡,公司负责提供鸡苗、防疫、回收工作,目前生产规模已达到万余只。潼南县明宇绢纺有限公司在太安镇购地亩,投资万元,建设了平方米标准化实用菌培育厂房,利用桑枝作为培育基培育玉皇菇、杏孢菇、秀针菇等高级食用菌类。
年试生产各类菇约吨,实现产值万元。该公司还流转农民的土地亩,建设密植桑园,再请当地农民打工。潼南县太安镇土地出租的多农民,全年人均收入达是原来收入的近倍。同时,按照公斤的价格向蚕农收购鲜桑枝万吨,使周边蚕农增收万元。云阳县的重庆市峻西实业有限公司返租农民土地亩,每亩租金元,再免费将桑园提供给蚕农养蚕、桑园间作生姜,养桑园鸡。蚕农就有了销售鲜茧、生姜、桑园鸡、土地出租等三份收入来源,平均每亩桑园效益达元,平均受益农户户,是单纯养蚕收入的以小型企业、专业户为主体建立的蚕丝资源综合利用体系,都具有其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其市场优势、成本优势也较突出,可以成为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主力军。
(三)锁定重点,蚕农增收为主利用桑叶、桑椹、蚕沙、蚕蛾,
目前已开发出来的产品有很多,但许多产品由于市场容量小或与同质性产品相比成本较高等原因,不能商品化或大规模生产。重庆市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结合地方特点,重点发展桑园鸡、桑枝食用菌、蚕沙沼气,积极推广桑园间作套种模式。这类模式一是能大量消耗蚕桑资源,使广大蚕农受益,有利于蚕农增收,二是开发出来的产品市场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可以大规模推广。三是投资规模可大可小,生产过程不复杂,小型企业和个体户都可以组织生产。
四、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重庆市蚕丝资源综合利用亮点突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这些示范点主要是由各级政府部门扶持起来的企业和专业户,除涪陵桑园种植榨菜模式外,在其他区县或其他综合利用模式覆盖率不高,绝大部分蚕农并没有从中受益。要真正解决千家万户蚕农在生产过程中的桑枝条、蚕沙、过剩桑叶、桑园土地间作套种问题,提高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覆盖率,实现广大蚕农增收的目标,还有大量的研究、总结、推广工作需要去做,这也是目前重庆市稳定蚕业生产规模的最有效措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有待拓展,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目前仅限于种植、养殖领域,提高桑园土地使用效率方面,在过剩桑叶、蚕蛹、桑果的深加工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状态。发挥重庆高校及研究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加强对蚕丝资源综合利用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进行相关成果的转化是及待解决的问题。
(三)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模式有待总结、完善如何将专业户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是重庆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问题之一。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有的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的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让大部分蚕农能够开展蚕丝资源综合利用是我们的目标,但让大部分蚕农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寻找适合本地实施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模式;需要总结、解决蚕丝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需要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将科技人员、广大蚕农、专业户组织起来,进行分工协作,形成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产业链。
1 蚕桑发展现状和问题
1.1 桑园肥培管理下降。
我市从1983~2006年桑树春、夏、冬三季施肥面均达80﹪, 近年来, 一些地方只春、夏两季施肥, 施肥面下降到50﹪。修剪水平下降, 一些蚕农不冬修, 树衰条短, 桑园产叶能力下降。2007年全市实施蚕桑“百万工程”, 新栽的一步成园桑园, 局部地方挖桑毁桑严重, 现已悄然失踪, 有的次产乡镇养蚕近乎空白。
1.2 科学养蚕水平下降。
小蚕共育面由80﹪下降到40﹪。乡镇服务网破线断, 技物服务断层, 许多农民养蚕进门一把叶、出门一把锁, 饲养管理粗放。
1.3 养蚕效益下降。
2006年养蚕张种收入800~1000元, 2008年养蚕张种收入400~500元, 单张收入下降50﹪。
1.4 蚕农积极性下降。
我市羊鹿蚕桑专业村, 2006年养蚕户194户, 年养蚕2200张;2007年养蚕150户, 年养蚕2050张;2008年养蚕130户, 年养蚕1600张。全市1995年养蚕农户15万户, 年养蚕16.3万张, 1997年10万户养蚕农户, 年养蚕9.3万张;2008年仅有5万户养蚕户, 年养蚕8.3万张, 比最高年减少10万户, 减发蚕种8万张。许多农民有桑不养蚕或养蚕不足量的现象已在全市蚕区普遍发生。
1.5 蚕茧单产逐步下降。
1987年全市单产30.5公斤, 逐年下降到2008年25公斤左右徘徊不前, 下降18.2﹪。
1.6 蚕茧总量下降。
1995年总产茧3150吨, 2008年下降到2000多吨, 下降30﹪左右。
2 影响蚕业发展的原因
蚕丝产业属劳动密集性、生产季节性和多环节性较强的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蚕桑产业链长, 涉及外因与内因、政策与决策、体制与机制、宏观与微观等诸多因素, 就其本质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农村劳动力奇缺。
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 城镇化加速,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就业, 大量劳动力流向二、三产业, 从事农村、农业的劳动力老龄化、弱智化。现行从事农业的大多数是50~60岁人员, 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力仅占21﹪。农业劳动力矛盾日趋严峻, 已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力要素的主要矛盾。
2.2 蚕茧比价降低。
据农副产品调查亩平粮食收入与蚕茧收入均在1500元左右, 因茧价与农产品比价拉大, 同时受蚕病影响而死亡率高, 甚至无收, 蚕茧市场风险性较大, 劳动成本上升, 桑园综合利用率不高, 蚕桑副产物开发仍为自然型, 蚕桑效益不高, 蚕农认为不划算。
2.3 体制不顺, 机制不活。
目前, 我市加工企业已全面改制, 但农、工、贸仍然三脱节, 龙头带动作用不强, 生产部门只抓数量, 收购部门考虑综均价, 原料多了, 加工企业压价, 少了抢购一空。各自只顾局部利益, 投入生产发展无人问津。合作社+农户, 企业+农户的联结机制不健全, 链条脱节、运转不畅。
2.4 养蚕设施不配套。
全市省力化蚕台推广不全面, 蚕台设施配套仅占50﹪, 人蚕共居, 蚕畜混养还较严重, 共育设施、蚕具不配套, 先进蔟具更新缓慢。2.5防控病虫意识淡化。据蚕后消毒调查统计, 蚕室、蚕具全面消毒防病的农户占50﹪, 蚕桑病虫防控仅占30﹪。许多地方蚕桑病虫防控走过场, 蚕桑物质供应网点不健全。
2.6 区域布局不合理。
集约化经营不高, 土地流转不畅。蚕桑专业大户发展较少。“零星栽植, 小户养蚕”, 蚕区分散, 不成规模。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家庭中不能形成经济优势, 在市场浪潮冲击下, 无力抗御市场风险, 蚕桑基地难于巩固发展。
3 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施蚕桑发展的对策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素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蚕桑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全行业要更新观念, 开拓前进, 在发展中寻求出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
3.1 培育适度规模蚕桑基地是着力点。
把普遍发展转移到集中发展基地示范乡镇, 蚕桑专业村, 业主大户。其标准:培育10~50亩的业主大户, 年养蚕30~150张以上;推进500亩桑园的专业村、年养蚕1000张以上;发展桑园5000亩的蚕桑示范乡镇, 年养蚕1万张以上, 方为规模基地。选择具有社会经济条件, 有产业区域优势的地方, 在3~5年内建成一批相对集中稳定高产优质的蚕桑基地。
3.2 改革体制, 强化管理职能是关键点。
一是改革农工贸三脱节为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社, 扩大农民生产主体利益, 分享全社会的改革成果。二是改革县乡服务体系条块分割为以条为主的管理职能, 落实服务网点, 提高服务职能。三是提高蚕茧与农产品的比价, 改“看、摸、比”为现代先进仪评测茧, 激发蚕农科学栽桑养蚕积极性。四是取缔无证经营蚕茧的个体商贩, 保护蚕农利益。五是制定完善蚕业法规和蚕桑生产标准化, 把蚕业机制引入规范管理。
3.3 提高科技含量, 强化质量效益是突破点。
我市全面推广蚕桑“四改一强化”集成技术, 推广栽桑成园一步化, 小蚕共育化, 大蚕省力化, 防病消毒统一化, 供种良种化, 蔟具优良化。六统: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共育、统一防控。六配套:每户蚕农配套蚕台、消毒池、贮桑室、蚕沙坑、方格蔟、养蚕员。实施科技培训工程, 开展科技大培训, 大推广、大提高, 落实“一定要把养蚕技术再提高一步”的科学发展观。
3.4 加强引导, 繁桑为本是焦点。
目前, 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乡镇、村、户作好政策引导、信息交流, 树立示范园区, 加强桑园肥培管护, 防止毁桑弃蚕, 应扭转有桑不养蚕和养蚕不足量的不良现象。防止人为压种, 造成蚕种损失带来单产下降、质量降低、违背农民意愿的激进做法。引导农民搞好桑园综合利用, 蚕桑副产物开发, 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产品优质率、劳动生产率, 提高蚕桑竞争力。
3.5 兴办合作社, 确立蚕农主体地位是重点。
基地乡镇要以专业村和重专户为依托, 大力兴办蚕桑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实行“六统”服务制, 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销售订单, 与蚕农签订二次返利生产合同, 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力, 确保蚕农根本利益。
(一)公用事业整体发展步伐加快,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重庆市近年来公用事业建设步伐加快、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重庆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增长,其中除了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率以及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以外,其余指标平均增长达到了43.28%。另一个明显增长阶段是2006年,也就是“十一五”规划开始时期,所有指标平均增长值达到27.90%。2007年与2006年比较,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增长迅速,达到59.36%,建成区绿地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率分别为32.57%和35.32%。
从2001到2007年的重庆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来看,除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以外,2007年重庆基础设施各项指标与2001年相比增长明显,用水普及率增长103.33%,燃气普及率增长174.53%,总体平均增长为99.08%,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最快,达到485.38%,人均道路面积增长以205.33%排在其次。
(二)重庆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展明显
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2年和2004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来,重庆市在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相继组建了市属国有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包括城投公司、高发公司、高投公司、地产集团、建投公司、开投公司、水务控股和水投公司,把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由建设性投资集团向社会融资为主的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据世界银行调查,2003年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资产总额只有300亿-400亿元,到2006年,八大集团的总资产已达到1901亿元,比2005年增长27%。截至2008年这八大投资集团占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已连续四年达到75%。
重庆公用事业近几年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新的投资主体和资金筹措机制,并对一些市政设施采用了BOT运作模式,比如重庆北碚区童家溪镇的同兴垃圾处理厂,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它采取了市政公用设施领域较为普遍的BOT(投资-建设-运营)方式运作,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另外,重庆市还通过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引入外资参与到公用事业领域,如2002年中法水务进入重庆并独家向北部片区提供供水服务就是一个例子。中法水务是较早进入重庆的中外合资水务公司,其服务人口约90万,面积约为377平方公里,特许经营期50年,包括制水、配水到售水的全过程供水特许经营项目。目前,其服务的范围由刚开始服务的3.6万户扩大到2008年的26万户,未来5年中法水务的供水量和送水量将以14%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大大高于一个城市水量增长的一般水平(3%)。
(三)与全国和其他直辖市比较,重庆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性的差异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2007年重庆市在人均生活用水、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六项指标方面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6%、2.49%、19.86%、15.26%、7.1%、9.86%。但重庆市的燃气普及率(88.4%)、污水集中处理率(73.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3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45%、49.55%、61.89%。
与其他直辖市相比,重庆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四个直辖市中最低,其中用水普及率(94.46%)、燃气普及率(88.4%)并没有达到其他三个直辖市的100%普及率,但是污水集中处理率(73.78%)高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其他几项指标中,重庆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16平方米)、路网密度(6.52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61平方米)这四项指标在四个直辖市中排第二位;余下的三项指标,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40.64升)、排水管道密度(7.85公里/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33%),重庆市在四直辖市中排第三位。由此可见,重庆市公用事业与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还存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见表1。
二、重庆市公用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仍是主要投资主体,公用事业供给的财政缺口大
重庆市划为直辖市以来,国家对重庆市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给予了大力支持。以城市供排水行业为例,自1998年以来,国家累计支持重庆市国债及中央预算内资金约53.5亿元,带动项目投资140亿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市40个区县(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2007年达到73.79%,高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和全国水平;年末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从1997年的299.26万吨/日上升到2007年的419.2万吨/日。但是,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而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制约着重庆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比如重庆市水务集团承担了全市约2/3的供排水业务,项目建设资金除部分国债资金外全靠企业贷款,仅主城排水项目就贷款20亿元,预计全市污水处理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均亏损将高达5亿元左右。企业长期负债,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难以维持,政府也无法承担。2007重庆市财政收入为4427000万元,而同年的财政支出达到7683886万元,财政缺口为3256886万元,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公共需求。
(二)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但人均支出仍然较低
重庆市虽然每年在公共服务支出无论数额还是比例上都是逐年增高,但是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支出仍然较低。2007年,重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113710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4.49%,这个比例与四个直辖市相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人均公共服务支出重庆只有387.75元,该水平在四个直辖市中处于最后,北京(1110.36元)、上海(983.67元)、天津(657.71元)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水平分别是重庆的2.86倍、2.54倍、1.7倍。与全国相比,重庆人均公共服务支出也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9.4%。
(三)公用事业存在政企不分现象
由于从事公用事业的投融资和建设的企业,原来是相应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政企之间在政企分开之后仍然藕断丝连,实际上没有形成真正公正、独立的监管主体。政府对企业的利润、运行安全和环境影响监管不足,对企业内部管理却干涉过多。在重庆市公用事业供给中,除主城区“三北”地区的供水业务和主城区同兴垃圾处理厂的城市垃圾处理项目试行了特许权经营以外,重庆市绝大多数市政公用事业仍是由事业单位或公共财政兜底的企业负责经营制。这种体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公用行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差强人意,甚至部分行业利用行业形成的“自然垄断”,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
(四)缺乏科学总体规划,区域建设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居住问题 改进措施 一,居住问题调查
近几年,重庆市坚持建设五个重庆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品质和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大幅改善,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为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卫生、文明的宜居城市环境。下面我就结合《雅典宪章》对重庆市居住问题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
最近我对重庆市的居住问题的调查发现,重庆居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房屋沿街建造影响居住安静,噪声干扰;公共服务设施太少而且分布不合理。因而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重庆市拥有三千万人口,人口密度大,必须在城市中心修建大量商业住房,便人们的生活出行,而大多数商业住房都是沿街修建,住房旁边就是公路,对于车流量巨大的重庆市,显然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噪音干扰,尾气的排放对于居住环境是个极大的影响。许多工业厂房位于市中心,居民住房接近工业区,这对于市民来说是严重影响居住环境的,就以以前的重钢来说,位于市中心,工业排污给居民带来极大不便;位于九龙坡区的电厂,工业生产使得周围居民不敢开窗户。城市中心,用于商业运作的设施太多,而有利于居民的公共设施就显得太少,当然有些地方还是专门建有许多公共设施,但大多数地段是没有的,如此的分布不均,也紧紧是服务于一小部分人,对于三千万人口的重庆来说还差得太远。例如重庆朝天门附近,重庆朝天门附近类似批发市场,周围建筑物密集而且人口众多,加之外来购货人数多,导致朝天门附近人口密集。而且由于太过密集导致朝天门附近连饭馆都少,很多人更是直接在路边卖起了食物,卫生一点得不到保证。由此可见重庆居住存在多大的问题。二,改进措施
我认为应该把工业区搬离市中心,迁于郊区,郊区生活的人口比较市中心人口来说就少很多,能解决大多数人受污染问题,居民住房修建应尽量远离公路。同时应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科学定位,不要盲目跟风,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
“村改居”是我国现行城乡二元体制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村改居”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经济结构、村民就业方式和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发展到城镇水平或者接近城镇水平的条件下,自身产生的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变革。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现有117 个街道,969个乡镇,9979个行政村,1992个社区居委会。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重庆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机遇,为村改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时机。一是重庆直辖的重大发展机遇。97年重庆直辖,确立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为“村改居”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三峡工程的动工建设。三峡工程上马后,重庆承担了16个区县(市)、237个乡镇、103万移民的搬迁任务,移民安置为村改居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重庆还是一个市情比较特殊的直辖市,大农村包围大城市,农业面积大,农业比重高。以2005年重庆市政府统计数据来看,农村人口2351.88万人,占总人口3169.16万人的74.2%;而同一时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847.30万人,仅占总从业人数1707.62万人的49.6%,农业户口比例与农业从业人口比例存在着巨大的冲突,“村改居”工作势在必行。
一、基本情况
我市“村改居”工作始于2000年。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472村实施了“村改居”,其中,撤村建居287个,撤村并居185个。
(一)基本做法
1、加强指导,认真部署。综观我市村改居工作,一般都经过了“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完善”四个阶段。各级党委、政府都加强了指导协调,民政、劳动、国土、公安等有关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加强了协作联动。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本着“积极探索、平稳有序”的原则,注重讲清讲透“村改居”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政策,切实做细做实“村改居”居民的服务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逐步实现了社会事务的顺利移交和平稳过渡。如江北、渝北等地通过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平稳有序地推进了村改居工作;大足、长寿等地结合村组规模调整开展了村改居工作,使村改居工作实现了顺利过渡。
2、因村制宜,分类改建。从全市调研情况分析,全市“村改居”主要有三种类型:撤村建居型、撤村并居型、村居混居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实施“村改居”工作,对行政村整体性拆迁安置,村民全部农转非的,在撤销行政村建制、实现村民农转非的同时,建立新的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对在城乡地域区别不很明显,行政村的村民大多为插花安置或散居在其他村(居)的,撤销村建制后,将农转非居民就近归并或挂靠到居住地社区进行管理;对由于历史、地域、债务等原因,村或村民小组暂时不宜撤销的,在村组规模调整过程中,建立或合并为新的社区居委会,新社区既管理部分居民,又管理部分村民,成为村居混居型。
3、制度规范,政策引导。“村改居”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政策和做法可以照搬。各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规范“村改居”工作的文件。如云阳县出台了《关于农村乡镇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标准的通知》,对“村改居”的条件及申报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一些地方为了顺利推进“村改居”工作,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梁平县制定了村改居“两不变、四优惠”政策,“两不变”,即村组集体资产由原村组人员享有不变;剩余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四优惠”,即城区农民农转非后,常住户口办理在册人员公证手续时只收工本费;原有合法建筑物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书,免收行政事业性规费;三年内免收生活垃圾处置费;三年内对新从事经商、办企业人员,享受下岗职工经商、办企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二)主要成效
1、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通过近几年的“村改居”工作,农民变市民,旧村落变新社区,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城市周边地区,城市管理和服务覆盖到城郊结合部,极大地推进了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据统计,我市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439.22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647.78平方公里,全市乡镇的数量由1497个减少至969个,行政村由20569个减少至9986个,街道数量由87个增加至113个,社区居委会由2002年1667个增加至2001个。
2、理顺了城乡基层管理体制。城郊结合部农居混杂是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一大难点。征地农转非“村改居”后,划清了原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镇居民委员会之间对插花居住的村(居)民的管理范围,统一了农村和社区的管理主体,明确了村委会和居委会的管理职责,减少了村居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3、提高了“村改居”居民生活质量。不少地方“村改居”后,农民变居民,村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村民的生活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医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村改居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村改居”工作虽然迈开了较大一步,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组织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我市“村改居”工作主要由各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由于区县(市)一级政务繁忙,实际工作也下放到了各乡镇(街),工作指导力度明显不够。参与此项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换牌子、清房子、配班子”上,对改制后社区怎样适应新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指导较少,使一些地方工作出现脱节。同时,我市撤村的政策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而《村组法》和《实施办法》对撤村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如对撤村设居的条件和程序;村集体资产处置和人员安排等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基层在“村改居”过程中缺乏规范的政策指导。
(二)盲目改居现象严重
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市有的地方为追求城镇化建设政绩,不顾是否达到“村改居”条件,盲目实施“村改居”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区县不顾地方实际情况和老百姓利益,实行了失地农转非和身份农转非(没失土地),对身份农转非的村民进行了“村改居”,虽然改为居委会名称,实际管理的80%以上甚至全部是从事农副生产的村民,给社区管理带来了极大问题。有的区县还出现新社区建立了,旧的村委会却撤不了的现象。如九龙坡区九龙镇杨坪村、九龙村、上游村等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虽然土地全部被征,人员全部转非,由于村债务较多,无法解决,村民不满,却仍然保留着一副空的村委会建制,为新社区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管理体制运行不顺畅
“村改居”后社区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目前我市完成“村改居”工作的部分社区,其运行机制基本还按原来的村“两委”体制,思维观念、管理方式、工作重点、工作方法等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新社区职责不清,功能模糊,社区服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混乱。这在贫困地区表现比较突出。改制后的社区居民认为,“村改居” 对他们来说,跟原来没有什么大的分别,不同的只是挂着的牌子从“村委会”换成了“居委会”。此外,“村改居”社区和以前老社区之间明显保留原来的各自为政,与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社会资源共享等需要极不协调,对社区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四)集体资产处置难度大
集体资产处置是“村改居”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实行征地农转非“村改居”的,村(组、社)的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村由于集体债务较多,无力偿还或无处挂落,致使征地农转非建居后,原村委会无法撤销,空挂牌子,保留班子,继续扩大债务。有的区县村改居资产处置基本是“一村一政”,对户籍迁移、生老病死、计生优惠政策、“出嫁女”参与集体资产分配权益界定等重要问题意见不一,处置各异,从而影响“村改居”社区稳定。
(五)“村改居”居民就业困难
征地农转非“村改居”后,村民变居民,失去了从业载体,重新就业更加困难,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部分区县(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村改居”后的居民不能再全部享受。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提供或资助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使 “村改居”居民不能再全部享受,使他们对村改居抵触情绪很大;二是对改制居民就业没有优惠政策。目前国家对城镇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政策及相应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有所不同,城镇人员在就业待遇及保险落实方面要高一些,因此,部分企业为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宁愿招收农民工,而不愿招收“村改居” 居民,客观造成“村改居”居民就业难;三是失地农民的生存方式改变。一直以耕种为生存方式的村民没多少文化,没有技术,缺乏在城镇竞争就业和生存的基本技能,一时难以适应社区居民的生存方式。如果仅仅靠“低保”维持生存,他们将不可避免地沦为新的“城市贫民”,给城市管理增加新的沉重负担。
(六)社会保障配套措施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政策上不一致,所以“村改居”对农民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他们转变成居民身份后,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事实上,对已完成“村改居”的社区来说,这个方面的工作远远不够。村改居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在政策执行上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城市低保。《重庆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第八条规定,“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按规定应扣除部分后,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月分摊计入家庭收入,计完为止”后才能申请低保,按此规定,征地农转非居民的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偿费,使村改居居民至少要在三年后才能申请到低保补助。而实际情况是相当部分“村改居”居民把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偿费用于购买安置房和生活用品后,已所剩无几,生活陷入困境。二是社会保障还未将“村改居”居民纳入社会养老范围;三是医保没将 “村改居”居民纳入医保范畴,同时“村改居”居民又失去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格,客观造成“村改居”居民医疗保障缺失;四是军队服役士兵的优待金补助和复退安置政策,“村改居”农转非后,各地执行不统一,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五是“村改居”居民子女受义务教育失去了新农村建设减免学杂费的优惠政策,而作为城镇居民,其子女受义务教育远比是农村村民时付出的教育成本高,引起村改居居民的不满。
(七)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混乱
不少地方“村改居”后,市政建设没有同步跟进。按照城市管理办法,“村改居”后市政基础设施,如道路、路灯、环境、卫生、绿化、水电等应纳入市政管理统一范畴,经费应由政府解决。而目前的状况是,改制的社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管理经费支出仍存在由社区自行承担的现象,使新建社区经费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从调研了解到,有的“村改居”后,既纳入了市政建设规划,又纳入了新农村建设实施项目,享受了两方面的优惠政策,产生建了又撤、撤了再建的浪费;有的“村改居” 后,既没有纳入统一的市政建设规划,也没有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空档”,客观上影响了这些地方的发展。
(八)“村改居”后社区干部待遇落实难
“村改居”后,新社区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待遇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定。市里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报酬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不低于当地职工平均收入水平。有的地方对“村改居”后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报酬福利待遇实行了不同的标准,有的仍实行村干部待遇标准,有的实行低于城镇社区高于农村干部的待遇标准,这些现象客观上影响了“村改居”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他们认为既然同样是社区,工作辛苦程度也都差不多,待遇应该是相对等的。
三、对策建议
“村改居”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农村发展到城镇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能让广大农村居民最终受益的举措。针对当前我市“村改居”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全市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村改居”工作的相关文件和政策,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村改居”的条件和程序。目前,全国的《村组法》、《居组法》以及重庆的两个《实施办法》对撤村设居都只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对“村改居”的条件和程序没有明确,建议市委、市政府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明确。一是明确“村改居”的条件。重点从村(居)是否处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范围、农业人口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村(居)民从事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比重等几个因素来考虑。二是规范“村改居”的程序。“村改居”必须符合民主、公开、合法的程序,由当地村民委员会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乡)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提出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在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的基础上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二)积极稳妥处置农村集体资产
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处置,应坚持“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有利社区建设管理、保障群众基本权益”的原则,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运作规范、利益协调的新型社区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建议集中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该问题:一是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应以每个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以帐面价值为基础,以产权归属为主要内容,按有关规定全面清查核实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界定权属,明确产权关系。建议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审计和清产核资。二是量化资产。按照“依据法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界定好资产所有人产权资格。明确“生老病死”、“出嫁女”、“户籍迁入迁出”等权属认定情况。资格认定后,必须张榜公布接受广大村(居)民监督,经居民代表会议确定。三是理顺发展。政府应从保障村民长远利益和有利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村改居”社区的发展。第一,建立村民保障储备金,将集体资产中的流动资金剥离出来,建立村民保障储备金,专款用于支付村民“土地换社保”或教育、医保等个人保障性费用支出。第二,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将集体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总额作为总股本金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的载体,明确集体股和个人股比例,其收益主要用于现行村(社区)的正常经费开支、公共设施建设开支、社会保障开支和股(村、居)民的个人收益。第三,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要以现代公司制为方向,逐步完善法人治理机构,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管理组织,并以市场化运作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最后在政府给予的优惠期限结束后平稳过渡到完全公司化运作企业。四是政策扶持。针对少数区县个别村出现土地全部被征、人员全部转非、集体资产为负、又无发展空间的现状,建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拖欠、占用村集体资产的进行及时追债,能变现的尽量变现;协调相关金融单位,核减其债务,并协调征地开发单位适当承担村级债务或纳入征地成本。在可能情况下,政府应出资购买原村集体的公益性资产(如办公服务用房等),既帮助村资产变现抵债,又可转为对以后社区建设的投入。
(三)妥善安置村民生产生活
失地农民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议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从“留地安置”、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实行“留地安置”政策。改变过去单一货币安置政策,探索留地安置政策。参照广东东莞、山东青岛、浙江杭州等地的成功做法,对征地村预留10%左右的发展用地,将这些预留地按城市用途,统一规划,规模发展,由集体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鼓励、支持和引导当地失地居民集中开发办企业、办商业以及从事其它实业,既吸纳当地失地居民再就业,也为失地居民保持一份长远的收益来源。二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施就业服务管理,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对“村改居”劳动力和劳动预备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建立劳动就业信息平台,组织对“村改居”居民的就业知识进座和信息交流活动,帮助失地居民就业;对失地农民就业实行优惠政策,失地居农民在经商、办企业和参与其它方面就业时,享受下岗职工创业有关减免税和免费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卫生保洁、门卫等公益性事业岗位优先考虑“村改居”居民;开展就业宣传教育工作,帮助“村改居”居民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积极兴办工业及三产项目,发展社区经济,建立适应居民投资创业的平台,引导“村改居”居民积极创业,三是解决村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集体资产处置中,应确立社保和医保优先原则,建议从土地级差收益、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和集体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村改居社会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建立集集体统筹、个人存缴、财政补充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失去土地的“村改居”居民,属企业在职职工的,在理顺劳动关系基础上,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属企业职工、但有合法职业和固定收入且符合参保条件的,按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他无收入来源的,由各地建立相应养老、医疗等补助制度;符合城镇居民最低保障条件的,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四)加强“村改居”社区管理
村改居后,如何把原村委会的责、权、利顺利地过渡到新的社区居委会,加强对新社区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重点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新社区需要的“两委”工作机制,明确社区“两委”的职责是管理社区、服务居民,不再承担经济管理等职责;妥善解决基层组织名称变更及相关手续衔接等工作,避免出现“村委会”已经不存在,有些部门还只认“村委会”公章的现象。二是提供社区管理经费保障。制定政府对“村改居”财政投入的长期规划,财政部门要将“村改居”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在“村改居”完成改制后,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最终达到“财政为主,村(居)财补充”的目标;推行社区物业化管理,借鉴沿海某些成功的“村改居”社区经验,社区可组建物业管理会,推行物业化管理,按规定的标准向居民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管理费专款专用,以“收”抵“支”,减轻财政负担。三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及其他组织的职数配备、成员生活补贴待遇等,全市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开展“村改居”社区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教育,加强“村改居”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村改居”干部社区工作意识,确保“村改居”后的社区工作者能按新要求、新标准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珙县课题组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茧丝价格波动导致蚕茧收购价格的下滑和五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气,珙县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政策上给力,科学上助力,干群上聚力,力促蚕桑产业科学发展,高位奋进。截至目前,全县发种12971张,产茧94571担,蚕农售茧收入达到1.47亿元,加上桑园套种、小蚕共育、桑枝食用菌、蚕沙等收入,蚕农总收入达到2.72亿元,同比增收4150万元。全县行业产值达到6.28亿元,同比增收5817万元,增长10.19%。
一、政策上给力,再掀产业发展新高潮
(一)投入上强化。2011年的蚕业产业化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要求,结合珙县实际,科学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本级政府配套安排、龙头企业多元投入、涉农部门项目倾斜、乡镇政府打捆帮扶、蚕农集资投工投劳等五个方面筹措产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全县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252.1万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500万元,县政府投入375万元,乡镇政府投入200余万元,蚕农筹资投劳近2177.1万元,争取到市委、市政府产业带建设资金235万元。
(二)政策上优化。切实加大了政策的组装和投入力度,今年在蚕业产业化发展上,继续稳定对龙头企业培育、千百万元村建设、桑园综合开发和优质茧工程等10个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时,不断完善政府投入为导向、需求投入为依托、蚕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采取向上争取项目,政府配套补助,涉农项目捆绑倾斜,龙头企业重点帮扶,农民主体投入的办法,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蚕房”、“共育室”建设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厂化小蚕共育所6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2005间,改建174间,全县标准化蚕房达到7500间,打造现代蚕业示范基地11个。
(三)责任上细化。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发展模式,由大面积整体推进向养蚕大户推进转移,本着集中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级有关部门与乡镇全力抓的领导机制,及时解决产业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在三冬生产、蚕茧秩序维护等关键环节上,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强化养蚕技术专题培训和跟踪服务,严把消毒关、饲养关,全面落实了养蚕大户的建设协议、小蚕专业共育协议、共育设备资助服务协议的签订,提高了养蚕综合效益。
二、科技上助力,再上提质增效新台阶
(一)提高户共育规模。将过去每季共育30—50张种的规模调整为每季共育150—200张种,用三年的时间将全县季共育规模150—200张种的工厂化共育户增加到200—250户,使每户共育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从而形成稳定的专业共育户。截至目前,全县的小蚕共育面达到100%,共育三龄蚕达到100%。
(二)坚持“万病一把灰”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智溢公司投资100万元,新建一个年产生石灰粉4000吨的加工厂,全县蚕农100%的使用生石灰消毒防病,每张蚕种的用灰量达到20公斤以上。全县实现统防统治的蚕桑主产村115个,占92%。
(三)加快优质蚕茧工程建设。智溢公司采取反哺蚕农的办法,对优质蚕茧分别按照3元、6元、9元标准给予奖励,春蚕的平均单产达到41公斤,夏蚕的平均单产达到39.6公斤,创历史新高。优质蚕茧茧粒数420-600粒,茧丝长提高到1100—1200米以上,上车率、茧舒率分别达到94%和85%。
(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加大蚕业科技的创新、转化与应用力度,全面推进蚕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发展,全县小蚕共育到三龄达100%,重点村消毒防病达100%,省力化养蚕达100%,优质蚕茧工程覆盖面达到90%以上,栽桑养蚕关键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全力打造“高单产、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蚕业”。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85期,印发学习资料2万份,培训蚕农2万余人次。
三、干群上聚力,再谱和谐发展新篇章
(一)打牢增收基础。抓住全市10万亩循环蚕桑产业带建设的有利契机,找准蚕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产业带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去冬今春新栽桑3500亩,今年秋季栽桑9600亩,确保全年新栽一步成园桑13600亩以上;完成标准化养蚕大棚建设680间、4.08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工厂化小蚕共育室75间、6000平方米;完成项目区域内的公路改建18.6公里,硬化人行便道25公里。
(二)提高养蚕水平。全面实现小蚕共育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化、桑园建设丰产化、养蚕省力化,同时逐步推进工厂化养蚕,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11年,全县共打造示范基地35个,其中:孝儿镇中安村,成片集中、规范化新栽桑200亩,全年养蚕2150张,生产鲜茧1630担,蚕农售茧收入252.6万元,全年平均单产达到39公斤,小蚕共育100%,建设室外养蚕大棚50间;底洞镇楠桥村,年初调入“农桑14号”桑苗55万株,填空补缺栽桑550亩,全年发放蚕种2400张,生产蚕茧2016担,蚕农售茧收入322.5万元,平均单产达到42公斤。工厂化共育小蚕100%,全村累计新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210间;曹营乡海棠村,新栽桑150亩,全年发放蚕种2300张,生产蚕茧1794担,蚕农售茧收入278万元,平均单产达到39公斤,建设小蚕工厂化共育所2间,新建室外养蚕大棚 21间。
(三)拓宽增收途径。突出抓好桑园综合开发,全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种植示范村8个,分别为底洞镇楠桥村、芭蕉村,孝儿镇中安村,沐滩乡中山村、共腾村,曹营乡海棠村,珙泉镇大营村,恒丰乡武林村等,示范村全年共种植桑枝食用菌菌袋35万个,开发主要品种有平菇、小香菌、鸡腿菇,大球盖菇、杏鲍菇等6个产品,桑枝食用菌产值达到455万元; 2011年,全县共间种紫红苕3000亩,黑花生5500亩,黑玉米2000亩,黑土豆3500亩,大头菜5800亩,黑豆1500亩,生产桑枝条6.8万吨,共计开发21300亩。全县桑园综合开发收益已达5325万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有其固有的要求和特色。本文在调研了重庆的高职院校的情况下作了一些探讨。
1 高等教育成效显著
1996年扩召以来, 高校学生入学人数大幅提高。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办学的规模、质量和层次上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重庆直辖以来,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实现了新突破:在渝普通高校由25所发展到50所。民办高校达到14所。同时有2所高等学校进入国家“211”与“985”工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逐步建立起资助政策体系, 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10年的教育发展,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推动了我市由“人口大市”转向“人力资源强市”的关键性一步。
2 重庆高职教育的现状、优势及特色
2.1 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教育
2.1.1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属性。其“职业教育”的属性使其更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
2.1.2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2.1.3 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 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 是专业能力, 更是综合能力, 是就业能力, 更是一定的创业能力, 再生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 也包括理论技术。
2.1.4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是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围绕实际需要加以设计, 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二是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以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 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三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
2.1.5 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与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澳大利等相比, 我国的高职学生及比例远远不够, 他们培养出从学历从高顶到低底部是正金字塔的人才结构, 而我国以前人才结构是仿锤形结构, 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2 有长期的中专和技校等办学历史, 高职教育初具规模。
重庆目前的高职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中专或技校等合并、升格而来, 有着一定的办学经验和积淀, 建立了长期的行业背景资源及人力资源, 抓住机会, 看准市场, 创出了学校办学特色, 在普通高校和就业市场中开辟了市场天地。
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改中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深化专业教改试点工作, 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上, 认真加强专业教改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增加对教改试点专业建设投入;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发展变化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4 加强国外合作与交流, 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 大力加强高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的学校高瞻远瞩聘请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职教专家和技术教育专家来院讲学指导, 同时选派了一批干部、教师到一些先进的国家或高职院校交流、培训学习, 缩短在高职教育探索上的差距。
2.5 综合性实践基地建设与职业素质训练。
重庆的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了重庆、长三角、珠三角等一大批用人集中地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展待遇优厚的委培制“订单式”培养, 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模式的实践, 促进了教学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3 重庆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我市高职院校的投资体制、管理方式、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3.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 部分院校有待加强。
由于各校的办学基础和历史不一样, 部分院校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3.2 投资渠道单一, 发展资金不足。
我市高职院校多数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 少数由职工大学转制或新办的民办院校, 相对普通高校而言, 基础差、底子薄、师资弱、人员负担重、历史欠账多, 同时多种管理体制并存。
3.3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双师型”师资匮乏。
升格、合校、转制而来的高职院校, 在师资方面存在“先天营养不良”现象。一教师数量不够;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新教师缺乏必要的培养锻炼时段。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正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与行业、企业联系的经验;另一方面, 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给予学生的是快餐式、讲座式教学。
3.4 校企合作松散, 互动共赢机制不健全。
一是学校与行业和企业价值趋向各有侧重;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管理体制完全不同;三是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 在投资、管理、维护等方面寻求共同点的难度比较大;四是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间较长, 且比较分散;五是学校的课程标准、学生的技能标准必须依靠校企共同研制, 才能适应技术更新。
3.5 专业设置优势有待加强, 课程建设针对性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表现在:根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设置课程的针对性不强;根据职业岗位群中关键能力设置核心课程的针对性不强等方面。
4 重庆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策略和建议
4.1 解放思想、开放办学。
对照胡总书记对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与建设西部教育高地的目标, 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重庆实际, 重庆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为动力, 努力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4.2 引导规划, 分类指导。
我市正在进行新兴产业群布局, 要将高职院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占有重要位置。根据产业群布局、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引导重庆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 确保高职院校与经济发展密切融合。
4.3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 逐年提高财政拨款标准, 设立高职院校专项发展基金, 单列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革新项目, 政策扶持高职院校融资筹资渠道, 协调校企合作工程项目, 鼓励高职院校参股新兴产业建设, 帮助高职院校引进外资外智, 逐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4.4 政策扶持, 建设队伍。
主管部门适度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标准,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政府主导推行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定期交流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校企互动共赢机制, 建立严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5 深化教改, 提高质量。
进一步改革学制, 把系统知识技能教育训练与短、平、快、宽、实、活就业培训、继续教育结合起来, 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提升我市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 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 拥有更多的发展先机, 也面临着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
重庆梁平双桂堂寺院作为全国重点接法寺庙,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寺庙的建筑特色、人文特色、地域特色都是其独有的,目前双桂堂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却又遇到了瓶颈,今就其当下的发展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双桂堂发展特色
(1)建筑特色:双桂堂又名金带寺,历经几百年的反复修建,现占地面积达8公顷有余,寺院布局呈长方形四合院,以南北为轴线,主殿则在轴线上,除关圣殿以外,两侧分东西厢房有328间;长廊相联,院内花园、天井、放生池、龙井一口。双桂堂建筑群里有大量的木雕、石雕、才回等建筑装饰元素所装饰,其中蕴藏着朴实、矫健的民间艺术风格。寺院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精巧,机构严谨,作为我国明清寺庙建筑风格代表,给当代建筑设计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2)方丈功绩:双桂堂的主持虽更替十六代,但都是得道高僧,学识渊博,其中第一代破山和第十代竹禅的成就最为显赫,史册《中国佛教》,更是闻名中外。破山主持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世有“小释迦”之称。其诗篇、书法在文坛都久享盛誉;其《破山语录》被海内外学者阅览,是研究佛学和当时人民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竹禅主持作为清末著名画僧,一生独好书画,成就斐然。后人评价他为:“携大笔一枝,纵横天下;与破山齐名,脍炙人间。”双桂堂的现任主持释大块法师毕业于重庆市汉藏教理院,现系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3)文物颇多:双桂堂建筑、园林景观独具特色,珍贵文物众多:雍正御赐《藏经》一部;印度十一世纪梵文手写《贝叶经》一部;缅甸的汉白玉佛;朝鲜国宝光和尚的口笔书法等。这无不是我国宝贵的艺术珍品,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4)文化底蕴:梁平文化底蕴深厚,其有五项(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入保护录,并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名。梁平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优势,整合梁平的文化旅游资源,使文化产业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提高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吸引大量游客,促进文旅互动。
发展问题和发展策略
经多次考察梁平双桂堂,并查阅相关资料,对其发展问题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寺院和园林景观布局局促,规划不完善;第二,物业的闲-改问题;第三,品牌业态的欠缺问题;第四,深度消费问题;第五,对宗教信仰的管理规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对双桂堂的再次修复以及重新规划布局
对双桂堂的修复问题已不仅仅是当下的问题了,早在清朝就不断的进行修复、改建、扩建工程,对于目前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大好社会背景下,对其的改造和重新规划布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就是资金;二就是后期设计施工。针对资金问题,我们可以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更多的依靠当地人民和双桂堂本身,充分调动当地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水平,采取政府给予补助,支持当地人民投身与双桂堂的旅游事业的发展之中;而双桂堂本身可以借助庙会、佛学讲解等方式赚取合理的功德。关于后期设计施工,一定要有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态度,实地考察,提出可参考性意见,前期对地方的设计规划图纸多方研讨审核,方可投入实际改建中。
(2)挖掘深度消费,发展特色产品
就双桂堂而言,主要可以在特色土产品和梁平民间艺术上费工夫,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规范供货源,设立发展基地。
(3)建立政府和机构联动的整体推广模式
任何旅游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和企业机构的支持,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给出的支持条件,加强管理与协调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机构的商业规划模式。
(4)加强佛教院校与双桂堂的合作
目前我国佛教院校不多,双桂堂众多高僧和弟子分在西南多个寺庙内,影响深远,几乎成为国内汉传佛教的最大禅派。故双桂堂素有“西南禅宗祖庭、蜀中丛林之首、第一禅林”等之赞誉。加强佛教院校与其合作,科学的传达佛学文化,不断加强宗教文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作为一种信仰,为世人做良好的示范作用。
(5)加强宗教文化组织交流,募捐发展基金
重庆市梁平双桂堂是目前最早的当地宗教文化组织,于于1991年11月30日在重庆工商局登记注册挂牌成立,在职员工60名。主要开展民族宗教、佛事活动、开展文化旅游业等。加强其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交流和联系,发扬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并通过组织募捐双桂堂的发展基金,使双桂堂有可持续性发展基金,不断发展。
(6)整体产业链的培育和保护
对目前我们已有的古建筑、宗教组织、特色产品进行保护,开发整体产业链,使其作为当下更为合理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梁平版画产业链要保护,融入到双桂堂的发展中来。总之,坚持政府规划为主导,当地人民配合为辅,开展商业链,积极推广,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双桂堂的作为西南著名的佛学禅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特色和产品的开发可能性较大,目前梁平的旅游业发展也为双桂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针对目前双桂堂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采用切实有效的发展策略,对其进行符合时代、符合时代思潮的观念更新和形态变革,建设当代新型旅游景点。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葛兰中学 杨健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和素质教育决定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想要关注而又行动力度不够,本文主要对我市农村中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总括,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在急剧变化的当今世界,重庆发展面临两大教育主题:即生存与发展。而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人的优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其中心理素质不可忽视,没有健康的心理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表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差于城市学生,边远农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最高为19%。而对于我校中学生而言调查显示:学习问题位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位;中学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问题,但三年级学生发生率最高;人际关系问题在二年级学生表现最为明显;适应性问题则主要发生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等等。面对农村中学生存在的以上诸多心理问题,在农村中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显得迫在眉睫。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深度不够以及理论基础不足,我市出于西部大开发地区发展程度不够,尤其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农村,正确认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更显重要。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有包括了什么呢?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是这样定义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作为生存在日趋复杂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下的农村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问题
学习作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因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了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重大的升学考试成绩往往关系到中学生的前途和事业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少学生和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家长都视升学考试的成败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们的这种不良认知给中学生带了更大更多的压力冲击,也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但是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个人面对压力大小不同,个人承受压力能力不同,造成的心理问题则各有不同。其问题有:
1、学习动力的不足
学生压力过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食欲不振、失眠、过于敏感、忆力下降维困难、再认困难、思维混乱等等。进而学生怀疑个人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压力的加剧造成恶性循环。自信心下降严重产生自卑心理,害怕考试学习也变得毫无乐趣可言,失去学习动力。
2、厌学情绪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亦出现厌学情绪。农村中学多为普通中学,学生学习多为考大学而努力奋斗,而普通中学的升学率一般不高,则意味着考上大学的人很少,考不上的学生多觉得无望升学,不受重视;成绩好的学生也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和对未来的渺茫无措,从而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
3、考试焦虑。
中学考试多。许多普通中学为追求升学率而习惯采取分好班差班、考试排名次、搞
题海战术等。学生在面临考试时压力过大,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尤其是中学的最重要的会考和高考都是一锤定音的,所以在面对这些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农村中学里教育师资力量还很薄弱,且对于新近教育理论 学习还不够,教师对于
学生的不能理解,双向沟通困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对于尖子生的个别重视培养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学生个人产生自卑、嫉妒和不良竞争情绪问题。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和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
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而农村中学生中独生子女也占大多数,在家‘我’最大,特别是隔代培养中的溺爱的观念,他们在农村这个较封闭的环境下成长,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较少。因而产生多疑、腼腆、自卑和“自我中心”等等影响个体进行同龄人之间交往的障碍,造成同学间关系的淡漠和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感,想要与同学交往但又无所适从。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农村中学生家长因个人知识不足,一生劳苦,多数人一心希望子女通过上学跳出“农
门”出人头地,重智轻德的教育。使孩子连起码的社交和沟通都得不到满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形成偏执人格。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疏远,家中隔代教育出的孩子娇生惯养无家庭责任感。还有父母的认知偏差,专制型教育致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中学生一般为12、13岁——
18、19岁。在这一年龄阶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生长发
育高峰,而他们的心理发育程度又明显滞后,所以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产生诸多敏感性问题。
1、青春期锁闭心理。
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存,在于同一体,中
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逐渐产生的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他们需要别人,尤其是成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有了许多的秘密,内心中的矛盾不愿意或者羞于说出来,形成青春期心理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闭锁心理。
2、早恋。
中学时代,尤其是高中,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
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于幼稚的矛盾。他们一方面因为自身发育迅速而对与自身的变化感到困扰,一方面对性的生长发育迅速感到好奇,并经常关注,形成男女之间渴望异性,又自责和羞涩的精神压力,希望得到异性的理解与关注,双方的吸引从而产生早恋。
(四)、挫折适应问题
人的航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的、人际关系的、兴趣、愿望及自尊方面的问题。适应挫折不良的学生,对于将发生的事情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这种焦虑轻者影响学习和生活。重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针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家庭教育
1、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自身修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教育孩子学
会知识,更要注意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道德行为和文明礼貌的习惯,只有帮助家长从思想意识上确立正确的全面的人才观,才能彻底改变那种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农村家长文化有限开口脏话连篇、好吃懒做、酗酒、赌博,给孩子灌输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可见要想真正把孩子塑造成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应该“美其言、慎其行”给孩子一片澄净的天空。
2、建立平等关系,营造民主和谐家庭氛围
一些中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这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他们特别希望父母、师长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有的家长却老是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与孩子之间隔阂很深,他们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作为父母,应主动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在相互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向,在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气氛下的孩子活泼、外向、受朋友尊重、也懂得尊重别人、好奇心强、富于创造性,并乐于和家长沟通。
3、关爱适度,注意孩子的养成教育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关心、爱护,家长要给于基本保障,同时要加以正确引导,关爱要适度,要处理好‘抓’与‘放’的关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个性,具备教强的适应能力,为其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过度关爱往往使孩子形成事事依赖、优柔寡断的性格,今后难立足与社会。
(二)、学校教育
1、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在各种素质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思想道德有思想品德课、文化科
学有各课教学课、劳动技术有劳技课、身体锻炼有体育课,唯独心理素质没有或极少心
理健康课,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很有必要在农村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的开设,可以解决一下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使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因为仅仅依靠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了而不好意思去找心理咨询老师。另一方面,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有待建设,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好解决这一困难。但是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活动教学内容,生动的课堂让学生更能喜欢这一课程,尤不能为学而学,仅仅是学习心理原理和规律并进行考试。
2、通过班级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对全体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其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方便的,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摇臂其他任课老师更熟悉自己的学生,这样就有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直接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接触,这样就便于及时探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为学声指点迷津,指引前进方向。因此,在我市农村中学校,要注意将班级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学知识普及,以形成坚实的心理教育工作基础和运行机制。
3、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各种训练来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比如学校开展一些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让他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感受和同伴的交往、协作所带来的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此外,在市农村学校里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开设心理健康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跳动全体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4、通过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农村中学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即使有也是为数不多,要靠他门个别来进行全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一个极大难度的问题,但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还是可行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是目前农村中学校可以采取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措施。在我市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发挥个别疏导的作用,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创设条件,因地制宜,积极争取。
5、通过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心理教育主要是性心理教育,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在学校方面应做到一方面学校应利用生物课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打破性的蒙胧感和神秘感,与生物课同步进行青春期教育宣传讲座,有助于青少年对异性的了解和彼此间的友情关照,也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一方面,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知识教育观念。教师在教授与性有关的生理卫生知识时,应应在一个轻松、率直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性和性安全的话题,教师不能回避、训斥,而应给于科学的回答。对学生传授一些必要性安全知识,告诉他们什么是性安全知识,什么是
性病,自我保护等知识。
6、通过营造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人的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因此,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自身的因素。因为教师在学校心理环境中起主导作用。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也要 充分发挥其他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如校园景点的设计,环境的布置等等。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注意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以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社会教育
目前在我市的农村,由于改革开放,一方面要在农村社区以开放的姿态引进现代文化,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另一方面又要在加强本土优秀文化的建设基础上,用现代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从而形成健康的高品位的社区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积极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净化农村社会空气,努力建设文明村组,有关部门必须依法打击农村社会中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关单位做好学校流失学生的就业工作,取缔不规范的“厅室”和“网吧”‘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学教育网,大力拓展农村中学生的眼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为我市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向发展提供社会规范的正确引导和影响。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尽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甚微,但切不可忽视。要积极创造条件,挖掘潜力使学生家长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学校要通过学生家长建立挡案,家庭联系网,密切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期的家长会,请家长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共同交流,组织研讨科学教学教子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家庭心理教育指导,系统传授家教知识;班主任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更多的了解学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家长、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社区教育方面,学校也要寻找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明智,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2]李鹞飞,农村中学生的家庭教育[J]。科协论坛2007.3
[3]马瑛,杨先勇。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6
[4]王小凤。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J]。科学教育研究2006.9
[5]甘雨虹。试析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教育革新2007.1
[6]王文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宁夏教育科研 2007.2
【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推荐阅读:
重庆旅游发展规划06-16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介绍11-30
重庆市发展规划01-04
重庆市保险业发展现状12-12
论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06-05
重庆市农村环境问题05-24
柑橘产业现状重庆01-10
重庆中考试题及答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