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精选7篇)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1

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及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彬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和《彬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领导小组拟定,教职工大会表决,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中央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精神,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

二、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领导小组 组

长:李永春

副组长:卢忠善

胡维鹏

成员:杨战锋

李小宏

胡彬宏

李忠选

田宏义

张 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胡维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战锋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具体职责:

1、制定学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及考核细则并组织讨论公示后审定。

2、领导和组织学校绩效考核工作。

3、对有异议的考核结果进行复核。

4、实施具体考核及绩效工资审核和发放。

5、各类考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三、实施对象

水口中学全体正式工作人员。

四、考核分配原则

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师德放在首位,注重学校全面发展和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3、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4、坚持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5、坚持向一线教师、做出贡献的教师、班主任倾斜原则。

五、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分为过程管理考核和终端质量考核: 过程管理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100分)

1、师德

20分

2、考勤

35分

3、工作量

25分

4、教育教学

25分

5、附加分(加减分)终端质量考核内容:

九年级中考成绩按县局计算办法算教师个人成绩。中考、期考按照“三率一均”算出教师个人成绩。

六、绩效考核发放办法

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由考核领导小组成员按分工组织考核,各类考核依据学校制定的绩效考核细则,坚持日考核、周公布、月汇总兑现(过程管理)和学期总结兑现(终端质量)的形式进行。考核结果统一交考核领导小组复核,复核无异议,进行公示,复核有异议,对存在的问题重新复查纠正直至复核通过。核算出每位教职工实得绩效工资金额,经公示无异议实施发放。

校长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由教育局组织实施。

七、绩效工资分配

(一)绩效工资构成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占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70%)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30%)两部分。

(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1.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学校根据考核结果逐月造册,报教育局审核备案,财政局直接划入个人账户。

2.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30%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统一管理,重新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为过程管理考核和终端质量考核两部分,过程管理考核占70%,按月发放;终端质量考核占30%,按学期发放;学校根据平时考核结果造册,报教育局审核备案,学校发放。(1)、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按量化赋分分值代入发放,即每月算出各教职工量化总分,学末汇总,合计出全校教职工每学期量化总分,用全校每学期提取班主任津贴后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余额作为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除以全校教职工按系数转化后量化总分得出每分所得的金额,再乘以各教职工每月按系数转化后量化总分即得出各教职工每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额。

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赋分及金额计算方法如下:

①全校教职工实际分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校班主任津贴

②、教职工每月(过程管理考核)量化中每分的金额值=全校教职工实际分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70%/该学期月份数/全校教职工每月按系数转化后量化总分。

③、教职工每学期(终端质量考核)量化中每分的金额值=全校教职工实际分配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30% /全校教职工终端质量考核按系数转化后量化总分。

④、教职工个人过程管理考核绩效工资月额=教职工每月(过程管理)量化中每分的金额值×教职工个人该月绩效按系数转化后考核得分。

⑤、教职工个人终端质量考核绩效工资额=教职工每学期(终端质量)量化中每分的金额值×教职工个人终端质量考核按系数转化后量化总分。

(2)、班主任津贴及教研组长津贴分配办法:班主任津贴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单独设立,班主任津贴提取标准为120元/班/月,每年按10个月提取,由教导处根据班主任工考核得分结果进行造册发放。教研组长津贴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也单独设立,提取标准为50元/人/月,每年按10个月提取,班主任津贴及教研组长津贴每月发放一次。

八、考核结果确定及使用

1、教职工绩效考核结果在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5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领导小组应当做出书面答复意见。

2、绩效工资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教职工绩效考核结果是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九、几类特殊问题的处理

1、长期患特殊疾病人员(指患癌症、精神病和垂危重病等人员)出具确诊医院证明,经学校调查属实,确不能坚持教育教学或其它工作的,校长签字后报教育局审批的,享受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患一般疾病人员连续病假二个月以内,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其工作年限长短发给病假工资,即: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础性绩效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础性绩效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和10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础性绩效工资的80%。连续病假超过半月的,从第15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0.5分,从第31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1分,从第61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1.5分。未连续请病假超过两月但每学期累计超过61天的,每超一天扣1.5分。

2、连续事假一周以内,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连续事假超过一周的,从第6天起扣发本人日基础性绩效工资的30%,从第16天起扣发本人日基础性绩效工资按50%,从第31天起扣发本人日基础性绩效工资的70%,从第61天起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连续事假超过一周的,从第6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1分,从第16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2分,从第31天起扣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积分3分。未连续请事假超过一周但每学期累计超过31天的,每超一天扣1.5分。

3、因公受伤人员,出院后仍需治疗者,必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恢复健康者应及时上班;否则,按旷职处理。工伤及经学校派遣外出培训期间工作量按教职工平均值计算。

4、经本人申请、教育局同意的脱产进修人员进修期间只享受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学习结束不按时报到上班的停发全部绩效工资。

5、凡擅自离岗和未经批准而离岗外出的人员从离岗当月起停发全部绩效工资。

6、本系统借调人员和经教育局同意借调到外单位的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并享受本单位提取班主任等津贴之后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额。未经教育局同意借调到外单位的人员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7、国家规定的婚、丧、产假期间,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享受本单位提取班主任等津贴之后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哺乳假、妊娠假按病假处理。

8、教师在支教期间,由受援单位根据目标任务量化考评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其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9、经教育局文件通知的督学、参谋员不参与学校考核,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享受本单位提取班主任等津贴之后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额。

10、受党纪政纪处分、劳动教养、强制收容教育、治安拘留及刑事处罚的,处罚期间停发绩效工资。凡学期内受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分别扣除绩效考核得分的20%、30%、50%、60%、70%、80%。受开除处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11、凡停发工资、在编不在岗的人员,不享受绩效工资。

12、当年到龄退休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实际月份发放。

13、各类旷职、请假人员,旷职请假期间工作量按零分计算。绩效工资出勤扣分按前几条规定执行,扣发的工资纳入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

十:说明:

本方案未尽事宜由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商解决。

附一:水口中学教职工考核细则:

附二:水口中学教职工考核赋分表

水口中学

2014年2月18日 附一:

(一)、师德考核(20分)

师德考核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教职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赋分标准:

1、做到以下10项赋满分,违反一项扣2分。

①按时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②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学困生;③按时进课堂上课,不带通讯设备进教室,不随意离开课堂;④工作服从分配,乐于承担临时任务;⑤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⑥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⑦打扮、衣着大方得体,禁用教师忌语;⑧与家长和谐相处,尊重其人格,无投诉;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⑩与同事和睦相处,自觉维护学校形象;评价方式:查学习笔记、记载。

2、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该项不得分: ①参加邪教组织或其它迷信活动。②散布传播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③参与集体或其它违法违规上访。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甚至侮辱学生,造成一定后果的。⑤拉帮结派,破坏团结,干扰学校工作。⑥穿奇装异服或衣着不得体,行为言语不文明,严重影响教师形象,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⑦上课不认真教学,把课堂上应教会的知识留到课外,对所教学生搞有偿家教。⑧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和宴请,强迫和诱导学生为自己干私活、送生日节日红包,违规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等。⑨在校园内参与打牌或其他不健康娱乐活动。⑩由于失职造成学校安全事故。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2

一、科学认识教师工作性质, 正确考核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科学认识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绩效表现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教师的工作内容庞杂琐碎, 既有教学任务, 又有班主任工作。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各自又是千头万绪。考核教学工作既要考虑教学工作量, 又要考虑教学质量。衡量教学工作量的多少, 需要有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不仅涉及到教学效果, 还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十分复杂。另外, 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遵循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为确定和比较教师的工作绩效带来了很多现实困难。因此, 在考核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考核方案的科学性。

《指导意见》指出, 对班主任工作应重点考核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和团队活动和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事实上, 这些内容都很难量化, 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中应尽量少用定量考核方式。定量考核的好处是能减少闲言碎语, 但往往也会使得考核徒有其表, 不能令人信服, 影响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是一本良心账, 成效和质量不太容易被考核, 对于教师本人而言, 收益和付出极不对等;而且义务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还要承担很重的安全责任, 所以很多教师就不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 如果考核方式选择再不当, 势必会进一步影响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做好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一些学校引入了班级规模、考试成绩、学生打分、家长意见和家访次数等很多指标。这样操作不仅使考核变得复杂化, 增加了管理成本,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因为引入的指标过多, 评价并不是非常科学有效。事实上, 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课任教师进行评价, 特别是依靠在平行班带课的课任教师来进行评价。他们作为一线教师, 天天深入课堂, 最为了解班级差异和班主任工作的好坏。而且, 他们本身也是专业教育工作者, 更知道如何评价班主任工作。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 《指导意见》指出要从德育、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等方面着手。这几方面高度概括了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 统筹兼顾了做好当前工作和确保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每个教师都要切实承担起德育工作的任务, 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意见》中还特别提到了引导教师关爱学习上有困难或品行上有偏差的学生, 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课时是衡量教学工作量的基本指标, 对于超课时工作量, 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津贴。但同时也应当看到, 所超课时应有合理的范围。如果所超课时过多, 可能是因为基本工作量标准过低, 或者工作完成的质量存在问题。因此, 对于超工作量的奖励, 应当慎重。在对超工作量进行奖励之前, 一定要先对教师所承担的所有教学任务的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低于平均水平, 就不应当发放超工作量津贴。

教学工作的考核重点除了教学工作量外, 还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 以及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指导意见》指出对教学效果的考核, 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为依据, 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但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 还得看考试成绩。因此, 考试成绩仍可以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指导意见》对教师绩效的要求, 除了班主任、德育工作、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之外, 还考虑到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方面的情况。新课程改革以来,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一些地区已经蔚然成风。把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的情况列入考核指标, 对于促进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对教师教研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考核应以教研组进行同行评价为宜。同行评价虽然是以主观评价为主的评价, 但也是最有效的评价。在实践中, 一定要破除主观评价不好的误区。进行主观评价, 必须相信人。如果不相信教师, 不相信教师群体能够理性地处理内部问题, 教师管理工作就无法有效地开展。事实上, 无论是教学工作, 还是班主任工作都是质量难以考核的工作, 客观量化的指标看到的更多地是台前工作, 而更有效的工作往往在幕后。

在当前的教师绩效考核中, 有过于注重量化考核的倾向。考核方案越来越精细, 越来越复杂。事实上, 在对人的评价过程中, 一味地追求客观和数量化不一定更有效。对于评价而言, 最重要的不是准确, 而是有效。一个学校和教研组本来就没有多少人, 几年下来大家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斤两, 还非要借助于所谓的科学工具搞出一个大家都不知道代表什么的结果, 实在太荒诞。

总之, 在教师绩效考核中一定要遵循《指导意见》中提出的, 尊重规律,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注重实绩;激励先进, 促进发展;客观公正, 简便易行的原则。只要切实遵循这些原则, 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二、正确理解绩效工资及其使用条件

在正确理解教师工作性质和考核教师工作绩效的方法后, 还需要把考核结果和工资联系起来。而这就需要对绩效工作的使用条件有所认识。绩效工资体现了对工作和贡献的报酬, 而不是对能力和技能的报酬。绩效工资的实质是在报酬和产出之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绩效工资本身的激励强度很强, 但绩效工资的使用有严格的条件。绩效工资的使用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即生产过程的风险较小;产品的数量可观测, 质量容易被检验;产品较为单一或工作的可重复性较强。[3]因此, 在现实中纯粹的绩效工资并不是主流, 主流的工资形式是岗位工资。

无论是教学工作, 还是班主任工作, 工作过程中的风险都不大, 重复性也较强, 但质量却不容易被检验。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服务形态的产品, 对于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观看老师在讲台上的表演, 不能只满足于娱乐和欣赏, 而是要求学生必须从老师的讲解中学得必要的知识和掌握必要的技能。因此, 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对于质量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 教育教学失败的代价不是一张门票和几个小时, 而是大好的青春年华以及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错误或扭曲。所以, 演员可以按出场次数获取报酬, 但教师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不能这样, 一般的计件工资对于教师并不是很适合。

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文件规定, 此次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 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 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 一般按月直接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这意味着这部分绩效工资的性质既要体现岗位职责, 也要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物价水平。也就是说, 基础性绩效工资应包括岗位工资和生活补贴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内容可以参照公务员的工资来执行。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水平应按照同级别公务员的70%再加上能够体现教师工资要适当高于公务员规定的部分。

在本次工资改革中, 真正体现绩效的工资是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文件, 这部分工资主要反映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在考核的基础上, 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 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文件中虽然没有明确这部分工资的发放周期, 但实际上, 除班主任津贴和农村学校教师补贴外, 其他各种类型的奖励性津贴基本上会按照学期或年度进行发放。由于这部分津贴的发放要经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为了减少操作成本, 以年度为单位发放更为合适, 新年度发放上一年度的奖励性津贴。采用奖励性津贴的方式对教师支付绩效工资十分合理, 只要绩效评价做得科学, 奖励性绩效就能真正起到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目标, 而且还能有效地避免计件工资所带来的重量轻质的弊端。

三、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为了确保绩效工资方案的顺利实施, 《指导意见》提出,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科学制定本省 (区、市) 绩效考核办法, 认真分析和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总结和推广绩效考核的典型经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工作, 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 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指导学校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切实做好教师绩效考核实施工作。

事实上, 对于考核而言, 最重要的是有教学工作量的基本标准。因此,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或修订已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或督促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上述文件。县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指导学校科学制定绩效工资发放和绩效考核方案的同时, 还应对学校出台的方案实行备案管理。这样才能更加确保考核方案的科学性。工资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 为了确保考核和工资发放方案科学合理令人信服, 地方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必应履新必要的指导和监管责任。如果出台的方案不科学, 不仅不能起到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的作用, 而且还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各级主管部门对此应有足够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

除了出台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以外,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还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表》《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标准》和《班主任津贴标准》等。学校的主要责任在于出台本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标准等。当然, 分配方案同时还必须配有考核和奖励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科学性, 需要关注方案制定和生效的程序。

《指导意见》指出, 绩效考核工作一般由学校按规定的程序与年度考核结合进行, 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教师自评与学科组评议、年级组评议、考核组评议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同时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要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和学校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是保障决策科学的必要条件, 学校出台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一定不能由校长和主要领导闭门造车, 而要充分发动群众, 广泛借鉴本校或其他学校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 方案草案要充分征求本校教职工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最后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确保程序公正。

协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不是口号, 而是校长治校理教切实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践中, 一些学校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校长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只有广大教职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校长的办学理念, 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 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决定才能顺利推行, 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才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通过柔性的方式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解决。

学校要充分重视这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这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既是提高教师待遇的大好机遇, 同时也为校长合理使用经济手段管理教师提供了政策依据。校长要充分把握好这次机会, 把这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作为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契机。

总之, 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对于保障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好事, 对于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住这次机遇, 努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3

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物质激励手段之一,是激活教师群体活力、提升内部动力的有效源泉。绩效工资考核发放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对学校管理的负面影响、对教师带来的消极因素也不可回避。在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抱怨声、唠叨声不绝于耳,教师抱团组成小群体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与校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为此,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带领学校工作团队通过调研、座谈、试行、完善等一系列过程,对绩效工资“加法”发放模式不断探索与实践,并趋于成熟。

一、绩效工资发多少:保底基数+绩效基数

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参考依据是教师在量化考核过程中的绩效得分,这一赋有竞争性、引导性的评价机制,旨在打破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传统分配模式,充分考虑并将教师工作量的多少、教学质量的优劣等工作中的核心因素与教师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进而激发教师主动干工作、乐意做事业的内在动力。

基于这种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可把教师每月绩效工资总额分为保底基数与绩效基数两部分,其中保底基数占月绩效工资额的70%,绩效基数占月绩效工资额的30%。只要教师能够遵照学校管理章程,保质保量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就可获得70%的保底绩效工资。“70%”作为诸多正向激励理论中的精准临界值,给予教师的只是“七成饱”,使他们始终处于饥饿状态,要想让自己吃饱、吃好,就必须在做好必要性工作的基础上拼尽全力,多下硬功夫,狠出苦功夫。月绩效工资额的30%,作为奖励性工资按照教师量化考核绩效积分发放,其发放周期视情况而定,可每季度发放一次,也可半年发放一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计算办法是:教师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教师量化考核绩效积分总和×教师个人量化考核绩效得分。“30%”的比例看起来不是很大,可其发放周期相对较长,奖励性绩效累计总额也不是小数,可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让流血、流汗工作的教师不再流泪,让伤神、伤身工作的教师不再伤心。

二、考核细则为哪般:基本指标+专项指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是做好绩效工资发放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绩效工资发放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能力有高低、年龄有大小、精力亦有差异,学校很难制定出让每位教师都满意的考核赋分办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探索出了“基本指标+专项指标”的考核赋分模式,其中“基本指标”主要是指对每一位教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专项指标”主要是由教师个人针对自身的工作或专业特长自主选择申报的考核项目。

一是“德”。即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为基本考核内容,主要通过教师互评、领导小组评议相结合的民主评议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给予教师道德修养、育人水平、教育情怀与追求等方面整体上的定性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要突出教师间的互评赋分比例,基本计算办法是:教师考核最后得分=教师互评得分×80%+领导小组评议得分×20%。另外,为严格规范、纵深引领教师教书育人、师生交往等行为,可设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一票否决项,凡具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工作日中午饮酒、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等行为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不予赋分。

二是“能”。即教师基本专业技术能力考核,主要以教学常规工作落实、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为基本考核内容。其中,教学常规工作落实重在考核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由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做好考核与指导。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可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听评课活动同步进行,每学期集体听评课一般不少于2次,兼顾平时推门听课及学校领导巡课情况。

三是“勤”。即教师工作出勤情况的考核,此项工作相对复杂,具有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课等多种情形,学校可紧紧依托考核工具,做到非人为操作与人为汇总相结合,关键是考核要细心、不遗漏、扣分有理有据,让教师口服心也服。

四是“绩”。即教师教学质量与成绩的考核,是整个量化考核的重点和核心,分值所占比例应设定在考核总分的60%以上,用以引导教师明确工作职责和努力方向,真正促使他们将心思放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学校要根据教师任课实际情况,区分出监测学科及非监测学科,对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监测学科的教师通过纸笔监测给予赋分考核,对任教音乐、体育、美术等非监测学科的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技能考查的形式给予赋分考核。

五是“专项考核”。这种考核实质上是把每位教师的个人特长作为考核因素的个性考核,是适合于每位教师的量身定做式考核。学校在设定分值比例和罗列相应考核项目的基础上,放手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申报参与考核项目,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提交年度内发表的论文、课题研究等成果,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可提交在教学竞赛中取得的获奖证书,年龄偏大的教师若没有成果、获奖证书则可提交年度内的家访图片、记录等材料。这种针对性的专项考核,就是想让教师有形或无形的劳动都列入考核范围,让他们的辛苦与付出转化成看得见的考核结果,摸得着的奖励绩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专项考核引导教师将自身专业特长向纵深发展,持续发力并逐步做强、做大,逐步将之打造成自身的专业名片。

三、考核结果必求真:阶段考核+过程考核+制度保障

如果考核结果缺少应有的真实性、可信度,与绩效工资考核发放相关的工作都将成为徒劳,学校管理制度也会被教师视为一纸空文、门面摆设,学校管理团队的威信也将大打折扣,甚至是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水平遭遇质疑,“会不会管理?”“懂不懂业务?”由此可见,考核结果准确无误、客观可信是减少绩效工资发放杂音、构建良好团队关系的决定性要素。我们采取定期阶段性考核与不定时的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机制,让其互为犄角,用阶段性考核检验过程性考核的效果,用过程性考核来改善、解决阶段性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阶段性考核一般是指由学校考核工作小组,于学期中、期末时分两次进行的考核。这种考核主要是依据考核赋分标准,对考核细则中德、能、勤、绩、专项考核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赋分,为每一位教师计算出个人考核最后得分。这种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性主要来自于学校考核工作小组。学校可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推选出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棒、群众威信高的领导、教师入选考核小组,学校可与小组成员签订考核工作责任状,让其明确考核过程中的义务、职责及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并由考核小组个人处理考核赋分时产生的异议或问题,尽最大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如果仅仅依靠阶段性考核,则会产生教师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的工作弊端,对于平时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稳扎稳打的教师来说是一种不公平,教师难免会滋生怨气。

而过程性考核则可弥补这一不足,在考核细则中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更适宜采用过程性考核机制。在阶段性考核前后两个时段内,考核小组可采取抽查、随查的方式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进行考核,对教师常规性工作管理做到持续动态跟进,通过推门听常态课、窗外观课等不同途径,对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予以考核。另外,学校考核小组可通过随堂监测、单元监测等过程性手段,获得质量考核结果。过程性考核重在持之以恒,重在考核后第一时间反馈,反馈后第一时间整改。

为真正发挥这种考核机制的功效并获得真实的考核结果,同样离不开相应管理制度的支撑。在考核过程中,无论是有失公允、违规违纪的考核小组成员,还是试图通过提供虚假材料、打招呼、跑路子而获得较高绩效得分的教师个人,只要胆敢触犯,就必须严肃问责。让每一位教师从内心认识到,学校制定的文件或制度不是做样子,不是吓唬人,而是要真正贯彻落实;让每一位教师从内心认识到,自己要想评先树优,要想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待遇,除了过硬的考核成绩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出路。

四、考核细节要斟酌:细化标准+分层考核+公示与诉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与绩效工资发放考核相关的诸多细节往往会影响绩效工资发放的全盘。在对考核发放细则执行与操作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会随之而来,这就需要学校考核小组针对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充分预设考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对考核细则和标准要提交学校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酝酿、讨论、形成定稿,否则“欲速则不达”。

学校中的工作人员关系与类别相对复杂,如果放在一个圈子内考核,负面影响、矛盾冲突也会随之增加。分层考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就是将学校内身份地位、工作内容相近的人员放在一起考核。一般情况下,学校考核可划分为学校领导、任教监测科目的教师、任教考查科目的教师、没有教学任务的教辅人员等几个层次。再就是,对考核赋分结果,学校绝不能掖着、藏着,一定要在校内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允许教师在公示期内对自己的考核成绩提出质疑与诉求,由学校考核小组做出针对性回应与合理性解释。

绩效工资发放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为之伤透了心,有人为之磨破了嘴。我们只有制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并严格遵照执行,获得真实可靠、让人信服的考核数据,绩效工资发放工作也会彰显其价值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4

一、考核形式

分考勤、工作量、工作质(三项共计1000分)、加分项四块考核。

二、考核办法

1、考勤(300分)。缺签一次扣6分;病假(以医院证明为准)1天扣12分;事假1天扣30分;旷工1天在其绩效工资中直接扣除日工资;每学期请假超过4天,从第5天起每超1天扣20分,累计请假超过10天不得享受绩效工资;其他病、事假按相关规定执行。婚丧嫁娶产等假期视为公假,准假天数为:婚假5个工作日;丧假7个工作日;正常产假90天(含公休日),年龄在24周岁以上的视为大龄青年,产假加15天,剖腹产者产假加14天,办理了独生子女证的加休40天。凡请婚假、产假应学校工作需要提前上班的教师,每提前一天加10分。超假的按照旷工或事假处理,考核以学校考勤记录为依据。以上扣完基本分为止,没有扣分者得基本分。

2、工作量(400分)。依据学校所有岗位周工作总量计算教师周人均工作量得出教职工个人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乘以工作量即为教职工工作得分。即: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教师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400分

(1)学校中层领导以教育局中小学常规中规定的课时量计算;(2)学校工作兼职管理员,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体育室、各仪器室、图书室、微机室、接收室、音乐室、美术室管理员、教研组长,每兼一职2分,各实验室管理员每兼一职1分,兼职工作量得分视工作情况酌情打分,最高不超过5分,成绩差的该项不得分。

3、工作质(300分)。

第一、县教育局、学区组织的统一检测,以同年级中间名次(得满分)为基数,上下浮动2%进行积分。

第二、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正规考试的竞赛,取得国家、省、市、县、镇级一、二、三等奖,分别给辅导老师加10、8、6、4、2分,等级系数分别为1、0.8、0.6。

4、附加分(50分)

担任班主任工作加15分,六年级科任教师加10分,担任两门主课的教师加10分,被推荐、邀请、抽调到外面上公开课、参与课题申报并立项者可酌情加分,每项最高不得超过10分。

5、绩效工资的分配

每位教职工工作各项考核得分相加,得到全校教职工工作绩效得分总和。全校绩效工资总量除以全校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得到分值,分值乘以教职工绩效考核得分即为教职工个人当月应得的绩效工资额度。即:

教职工个人绩效额度=全校绩效补贴总额/全校绩效考核得分总和×教职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5

教师绩效考核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使教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工作责任大小,工作量多少,工作效果紧密结合,正确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使我校教师的工作考核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使考核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充分体现奖优促劣的考核宗旨。根据《凉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办法》(凉教人发〔2012〕2号)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经校委会讨论特制定《XXXXX教师工作考核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为核心,以构建符合教育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考核对象及方法 l、现在职在岗的全体教师。

2、学校按教育局规定以学校考核等级为依据,发放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

3、受教育局通报批评的责任人,列入考核,奖金按有关规定执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按规章制度规定处理。

4、经费来源是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考核得分发放。

5、考核时间:第二十周

五、考核内容

教师考核主要考核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具体从师德修养、教学工作、教学成绩、出勤、工作量、继续教育、民主测评与综合评价、其它工作和加分项九个方面出发,全面考评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考核满分共计100分,不封顶。

(一)师德修养(3分)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违纪现象不得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者每次扣0.5分,造成严重后果者不得分。教师之间产生矛盾造成恶略影响者不得分。

2、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并有记载,有笔记。无故不参加学习按旷职半天处理,无笔记不得分,笔记不全扣0.5分。

(二)教学工作(10分)

1、备课(3分)

(1)教师所任学科备课课时足,内容充实,目的明确。每学期以16周记数,缺备1课时,扣0.5分,无下限,质量情况由教导处、教研组按平时检查酌情扣分。(平时检查和学期末检查累加扣分)

(2)教案批阅及时。根据学校平时检查记载为依据,缺批阅一次扣0.5分,无下限。

2、上课(4分)

保证时间,符合课改标准,能体现课改新理念,方法新,课堂效率高。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缺课一节扣1分。积极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并取得名次加1—2分,无教案上课查到一次扣0.2分,以上均无下限。

3、批改作业(3分)

(1)批阅及时认真,批阅次数足。作业每学期次数按16周计,各科作业次数以学校下发标准执行,缺批或缺次数一次扣0.5分,无下限。(平时检查和学期末检查累加扣分)

(2)作业封面整洁,批阅符号规范,批语恰当。根据平时检查记载情况由教导处、教研组评分。

(三)教学成绩(50分)

依据学校期中期末组织的统考成绩考核期中占30%,期末占70%。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根据年级均分评分,每高(或低)于年级均分1分,加(或减)考核分1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高(或低)于年级均分1分,加(或减)考核分0.3分,无上下限。

(四)出勤(10分)

出满勤,无旷职,无迟到,无早退。值周值班守时守岗。请假半天扣0.5分,旷职半天扣2分,迟到、早退一次扣0.2分,无下限。出满勤者加1分,值班不在岗按旷职计算。

(五)工作量(10分)

依据岗位职责评分:校长副校长为满工作量,教导主任、总务主任8节;保管出纳计5节;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团支部书记4节;负责其他校务分工者计1节。具体计算按以下公式:备课分=周备课节数×0.6(主)或×0.4(附);上课分=周上课数×0.6×0.5(主)或×0.4×0.5(附);作业分=周作业数×0.6×0.5(主)或×0.4×0.5(附)。

岗位得分由学校根据工作实效按优、中、差三个等级,分别按满分的100%、90%、80%折算,在学校中兼任数职务者,以最高一项得分为准。

(六)教龄职称(6分)

1、教龄(3分)

根据任教时间长短评分。教龄每年0.1分,3分封顶。

2、职称(3分)

按教师不同职称评分。中级职务得3分,初级职务:中

二、小一2分;中

三、小二(含未定职)得1分。

(七)继续教育(4分)

1、按时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数。进修、培训中有违纪现象扣1分,未按时完成继续教育者不得分。(2分)

2、坚持业务进修,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有进修计划、进修学习笔记。无计划、笔记者不得分。(2分)

(八)民主测评与综合评价(3分)

1、.学生评教(1分):学校学期末在学生中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民意测验,以测评结果记分。

2、承担学校安排的临时性工作(1分):工作推诿、扯皮、拖拉者不得分。

3、综合表现(1分):由领导班子、组长根据教师平时工作表现综合评分。

(九)其它工作(4分)

1、各类计划、表册、经验总结材料的质量及上交情况(2分):根据平时各类计划、表册、经验总结材料的质量及上交时间评分,迟交或质量不高(1次)扣1分,无下限。

2、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2分):根据学校和教师签订的《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情况计分,如出现安全事故者不得分。

(十)加分项

1、本在教育报刊杂志上论文发表(获奖)情况,按国家、省、市、区级计3、2、1、0.8分计分。

2、本教师受表彰情况,按国家、省、市、区级计3、2、1、0.8分计分。

3、承担联片教研等公开教学活动加0.8分。

4、见义勇为,果断处事,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根据具体情况评分,最高得4分。

六、考核方法

1、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由于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考核中应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既要考虑教学工作量,又要重视教学质量,尽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民主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采取考核组考核与民主测评、教师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同时积极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

七、考核程序

1、个人自评。教师个人进行总结和自评,填写考核的相关表册。

2、民主测评。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和所教学科学生中进行民主测评,并听取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

3、综合评定。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学校考核小组按照考核标准,结合教师自评,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意见。经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审核,综合评定考核等次。

4、校内公示。对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的考核等次进行为期3个工作日的公示。

5、确定等次。对公示无异议者,报区教育局备案。

八、绩效工资分配

1、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按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威市财政局、武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凉州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批复》(武人社[2011]12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凡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规定工作任务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分上、下半年报区教育局审核后,报人社局审批,由区财政局拨付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2、学校根据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适当拉开分配差距。要坚持向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中,班主任津贴不低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度15%的额度确定班主任津贴总量,班主任在完成满课时量的情况下,根据班主任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具体分配。

3、绩效工资核算办法。全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得分=教师个 全校奖励性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额

4、绩效工资发放的相关要求(1)旷工、病事假按天扣发。

(2)个人脱产进修学历学习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3)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4)累计病休在六个月以上,从第七个月起扣除全部绩效工资(含基础性绩效工资)(如遇特殊情况除外)。

(5)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因其它原因爱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分别扣除绩效考核得分的20%、30%、50%、60%、70%、80%、100%。

九、考核工作要求

1、绩效考核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切身利益,既是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加强和改进绩效考核工作切实摆上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

2、学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考核程序,完善考核内容,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提会考核质量,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教师科学育人的工作业绩、成果和贡献。

3、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教师正确对待绩效考核,以绩效考核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科学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考核实施中的问题,确保教师队伍稳定。

4、绩效考核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绩效工资发放、考勤 篇6

(一)原则:(1)体现向一线任课教师和主课教师倾斜的原则。

(2)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

(3)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发放办法

1、奖金总量:1746元×职工总数=

2、提取部分(1)班主任:100元×班数×本期月数

(2)特殊岗位(门岗、厨师、电工):(A-B中的前1项)÷享受奖金人员总数×0.9

(3)支教教师:全额由教办发放。

3、剩余奖金总量:A-B=

4、期末成绩奖总数:C×0.7=工作量奖总数:C×0.3=

5、个人奖:

(1)、个人工作量奖:(E的平均数÷2)+(E÷全体任课教师超

工作量总节数×个人本期超工作量节数。)

(注:语数英周10---12节、物化政生体12---14节、地历微14---

16、音美16—

18、凡是教导处安排的上、下午同时辅导两个班的,每节课按1.2节计算;早晚自习每节课按1.5节计算。)

(2)、个人成绩奖:依据个人成绩在卫辉市农村中学的排名,计算

出个人的积分(个人积分=名次积分×实担班数/满工作量班数),满工作量班数:语、数、英两个班,物、化四个班,政、史、地、生6个班,体育7个班。

(3)、第一、平均数:D÷全校一线教学人员总数=F

第二、九年级教师上期得个人平均数,待中招成绩公布后,下期应得奖金数=全年个人应得奖金数--上期个人平均数。

第三、七、八年级教师个人奖金=(F×年级教学人数)÷年

级教学人员成绩总积分×个人成绩积分。

第四、体育、微机教师奖=F×0.8、音美教师=F×0.65(满工作量、参与期末评等)。

6、行政人员;副校长占0.7、其他领导占0.57、对年满男53周岁、女50周岁及以上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

只要服从学校安排,即按满工作量计算。除兑班主任费外,其它全数发放。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绩效工资不予发放

①受党纪、行政处分人员在处分期内的。

②工作失误,造成教育事故,影响严重的。

③不服从学校管理、无理取闹,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

④有严重侮辱、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

⑤酗酒滋事,影响工作的。

⑥从事第二职业经教育不能终止的。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违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造成不利影响的。

(四)、未尽事宜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效工 资 发 放 制

后河一中

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 篇7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不可或缺而又特殊的群体,既是高校日常管理的主体,又是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有助于更好运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近年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间的竞争加剧,绩效考核的理念和作法也被引入到高校。绩效考核已逐步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薪酬标准确定的客观依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一,身份特殊。从根本上讲,高校行政人员既是教师,又不是“教师”,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但又不能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该群体既是行政人员,又完全不同于政府公务员,除了校级领导真正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外,其余人员基本上是执行行政命令。高校行政人员身份的错位,导致对他们身份的确定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难以作定论。其二,工作任务特殊。相对于专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而言,行政人员从事的多为事务性工作,其工作成果难以量化,效果不易检验。正因为如此,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缺乏具体的标准,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价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难以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出现“吃大锅饭”的不协调现象。因而,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群体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研究,既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有益补充,也是科学治校的具体体现。

已有研究中,虽然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有不同程度和角度的探索,但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缺乏系统性。已有研究尚未对研究对象进行明确界定,由此得出的部分结论难免有张冠李戴之嫌。其次,缺乏专业性。前人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支撑。第三,缺乏时效性。虽然201 1年4月国务院便提出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三步开展的总体部署,但各省市对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未及时出台。在诸多硬指标、硬条件还未成形的条件下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只能是试探性的前期理论探索,与现实相差较远。2006年全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拉开序幕以来,从工资体系的转变到当前正在进行的岗位设置,以及下一步的绩效工资改革,无不体现了国家要求高校管理从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旧的国有企业式的人事管理模式向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因此,当前形势下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其应用前景广阔。如何将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更有效而准确地联系起来,对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成效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丰富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细化、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更有效地开发其潜能,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绩效的目的。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存在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学校管理机构重叠,政府化倾向明显,官本位思想严重,大量应由社会承担的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占用了学校编制、经费及精力。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人事部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中亦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职务晋升从“终身制”变为“聘任制”,并对职员进行聘期考核与届终考核相结合的相关规定。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价值取向不明确、岗位不清晰、考核方式单一等,其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被考核人员的工作业绩。

1. 绩效考核价值取向不明晰,缺乏引导性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应更多地回归公益属性,促使高校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因而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要围绕高等学校应有的价值取向进行。然而在许多大学里,对行政人员行为的价值取向没有判断,有实用主义倾向,只管办得成事,不问是否有违道德的价值取向,倡导了一批“社会活动家”而不是倡导“实干家”。单位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并未明确统一的方向与目标,多半采用个人总结、科室鉴定、领导评价等主观描述性方式,其语言表述往往大同小异,客套话语不少,到位之言不多,使得考核结果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学校的绩效考核,考核过程和结果的作用本末倒置,容易形成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情况。此外,绩效评估结果本应为员工如何发展和培训提出依据,但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薪金、年度奖励上。同时,漠视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和潜力,就目前的工作表现而言,工作不久的行政管理人员处于弱势地位,考核体系过于功利,往往会导致一些急功近利行为。

2. 绩效考核岗位分析不清晰,标准制定滞后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种类繁多,对岗位及岗位职责的清晰区分是做好绩效考核的前提,而行政管理人员岗位不清晰首先表现在:行政岗位特质分析不清;不同类别行政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不清晰;对行政管理人员个体与岗位的适应度分析不清。其次,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层级复杂,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从事性质各异、各具特点的工作,因而考核标准应当有所区别、因岗而异。而实际上的绩效考核标准是行政管理人员填写评估表后,根据学校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评估数据进行汇总,但员工不明白学校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发展方向。即使部分高校制定了绩效考核标准,但对机关工作人员都只有一套考核指标,用的是原则性的、笼而统之的评估标准,由此导致考评结果失真,损伤激励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 绩效考核方式单一

现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大多采取年度考核方式,即个人述职一群众测评一组织结论。从具体考核内容来看,同质化现象严重,简单沿用“德、能、勤、绩”进行考核,未能体现不同岗位的考核差异化。考核方法大多是选择强制分布法,虽然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评估对象的工作,但在横向比较上缺乏公平性。由于各部门实力不同,人才结构不同,因而造成有些部门老资格的教师压制青年教师,不同的系部实力差距拉大,资源过分集中。此外,因为只分等级进行考核,没有体现出同级教师之间的差异,挫伤了部分真正有才华和实力的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考核指标体系未能协调好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比重

绩效考核应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方面,根据不同岗位性质,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关键绩效指标太模糊,对现有的指标库或模板生搬硬套,而不是根据岗位自身的战略规划、工作流程、行业特点等,通过了解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导致关键绩效指标的评估具有普遍性,而不是与其自身的特点相适应。除了注重用量化指标度量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必须包括其他非量化因素的评估。不能只着眼于保护学校的利益而忽视考虑广大教师的激励和发展,完全依靠指标解决问题。由此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真,并且很难得到教师认同。

5. 考核结论档次过于简单,影响力弱

以高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年度考核为例,其结果有四个级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其中,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指标由主管部门核定,比例约为15%,剩余的几乎全为合格,基本合格与不合格两档形同虚设。然而,这些考核结果为“合格”的人难道其工作表现、对单位所作的贡献都是一样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此种档次划分方式将会导致不良倾向出现——满足于平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健全的考核机制造成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具体实践中,管理者往往不愿意对单个员工提供绩效反馈,导致员工对考核产生不信任和冷淡,使考核流于形式。这项评估只存在于文字形式,使员工对考核害怕,而一些大学矫枉过正,滥用考核结果,没有较好地同个人职务变化、业务培训、岗位薪酬等有机结合,增加了行政人员负担,导致员工不能专心于行政管理工作,使学校管理水平下降、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学校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对策措施

由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发展路径与企业行政人员和公务员存在一些差异,决定了对这一特定群体的考核办法不能机械照搬其他行业。虽然目前国内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有一些讨论,但无论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还是绩效考核体系本身的可操作性来看,尚存在一些缺陷,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本身的实用性。在高校分配收入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工作特点和要求,明确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先进的绩效考核理念和工具,以期客观准确地反映其工作业绩和效果,构建系统、科学、实用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1. 明确绩效考核的价值取向

高校有其服务性、公益性的特点,在绩效考核时必须明确考核目标,既要追求效益目标,也要兼顾服务性和公益性目标。另外,还要把学校的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以考核导向的形式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对担任部门负责人的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考核其带领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对于一般行政人员则要着重考核其承担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服务质量。

2. 制定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进行绩效考核,尽量避免或减少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运用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真实地衡量和反映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有较强的说服力。二是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合乎高校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精确、周全、逻辑性强的特点,用于评价同类对象时,内容是可比的,付诸实施时是可测定的,同时,评价方法和手段是先进的。三是适用性原则。按照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制定简明扼要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并且符合高校行政管理实际,能为高校行政人员理解和接受;评价方法和手段简便易行,能根据高校现有基础和条件进行使用和操作。四是反馈原则。考核并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通过考核及时反馈考核结果,通过反馈了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业绩和要求,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绩效改进,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和指导。

3. 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前提。各高校应根据被考核者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职责、能力素质等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便于操作执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尽量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充分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的优势,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全面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和个人素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应建立以德为首、以绩为主的指标体系,这是确立绩效评价内容的关键。为了客观反映真实的工作状况,指标的设立尤为重要,不同指标将产生不同的考核结果,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

4. 实行多种考核方法、手段相结合

高校引用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针对现有绩效考评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局面,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先进的绩效考评方法和手段。比如360度绩效考核法,考核者可以是被考核者的上级、下属、同级和外部考核者。通过考核,形成定性和定量化的考核结果,积极反馈至相关部门和被考核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绩效。另外一个是重要事件法,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此外,还要重视绩效定量管理,绩效定量管理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和分配的关系。

5.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监督体制

制定严格可行的考核监督标准和体制,促使管理人员按章办事。在考核方式上,坚持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测评相结合,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并采用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民主测验、实地考察和专项调查等多种方法,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考核。同时,缩短考核周期,增加月度考核、季度考核等平时考核力度,建立平时考核制度,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有机相结合。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做出阶段性评价,随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和监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情况。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强监督,增加透明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评议和监督的职能,防止不正之风,促使学校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四、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单位或部门职能的合理配置和机构的协调运转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发挥程度,这是能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率的行政指挥控制系统的关键。充分发挥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职业化行政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康健.发达国家高校筹资实践与启示[J].经济师,2011,(8).

[2]陈博.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唐小洁.论现行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杨媛媛.高校绩效考核管理的实施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2,(4)

[5]黄剑青.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上一篇:党课重点知识下一篇:游戏贴药膏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