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物流发展调研报告(共8篇)
论文摘要:物流业是新型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员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荆门的物流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区位优势;机遇;挑战
一、荆门市物流发展概况
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以高速公路为脊梁、以国省干线为主骨,以县乡道路为干支,以村组公路为脉络,经脉相通、桥梁配套、港站齐备、城乡一体、陆水空立体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了东畅武汉下淞沪,南连荆州通粤桂,西扼宜昌接巴蜀,北驰襄阳达中原的交通运输格局,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流通道条件。
目前,全市有各类物流园21个,其中已建8个,在建13个。物流园的大量建设,将进一步改变荆门市物流产业布局,实现集中和集聚效应。
物流网络基本建立。全市规模以上的物流企业均有运输(送货)、货物代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的能力,一般物流企业都初步形成了服务本地的网络体系,大型物流企业拥有了辐射全省和省外部分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大型商业零售集团、石油销售专业公司、邮政快递及部分大型生产企业的自营物流配送服务则相对完善,其规模、区域覆盖能力、设施、先进技术应用及管理都具备一定水平。
配送网络不断健全。全市共有商业网点3万多个,各类市场200多个,各类超市、连锁店600多家,拥有东方百货、金城集团、中商百货、新一佳、中百仓储、好宜家、雅斯等40家大中型零售企业。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配送运输、送达服务、配送加工等要素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出现了东方百货、金城等商贸企业投资建立的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规模庞大的专业配送中心。中国邮政EMS物流快递服务网络覆盖城乡,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圆通快递等一些民营物流公司服务网络已涉足部分镇村。本地物流企业和省内外大型速递、快运企业合作,已初步形成了服务线路通达全国,服务网点遍布荆门的服务体系。
第三方物流加速发展。中石化荆门分公司、金龙泉啤酒有限公司、洋丰集团等大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主要物流业务已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全市初步形成以整车业务、零担业务、货物仓储为主要形式,以石油产品、磷化产品、建材、农产品、成衣物流等特色业务为主要内容,以货运代理、第三方配送、自营物流等多种物流业态并存的局面,行业整体发展呈现出向更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全面转型的趋势。
专业物流发展迅速。石油液化气、民用炸药、硫酸等危化品物流在全省位居前列,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现代物流技术已在全市部分物流企业得到应用,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楚元石化、弘业、腾飞达等物流企业配置了大面积标准仓库,EDI、GPS等技术已初步应用到物流之中,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仓储管理、长距分拨、货物装卸、包装分捡等全方位服务。一些物流企业已开始推广使用低位拣货车、标准托盘、叉车等专业设备,提高了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货物配送的交接效率。京山群得利物流公司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技术,利用因特网,搭建遍及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和网点,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荆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优势
荆门市地处荆山余脉、大洪山南麓的汉水流域,望武汉,连荆州,临宜昌,接襄樊。中国南北交通第二大动脉一一焦柳铁路、长荆铁路、荆沙铁路贯穿全境,即将兴建的三峡铁路在荆门城区与焦柳线相接;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以207国道、皂当公路、荆潜公
路、汉宜公路为主线的公路网,通车里程2204公里;汉江贯穿全市南北,全省543公里输油管道,全为我市所用。
区位优势明显。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华中地区中部和全国中部,具备“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荆门临长江、踞汉江,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湘粤,北通陕豫,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独特的综合区位优势,使荆门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作用。
全省正在实施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建设,荆门处于“两圈”的交界处,为荆门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奠定了地缘上的优势。
荆门的粮食生产、磷化工优势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方向与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吻合。随着荆门市粮棉油深加工、磷矿综合开发利用基地的建成并发挥效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
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航道整治工程、引水涵闸及泵站改造扩建工程,涉及荆门钟祥市、沙洋县,特别是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将形成连接长江中游与汉江中游的水运捷径,从荆门至武汉的航程与过去必须绕道荆州相比缩短673公里。
三、荆门市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节点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物流园、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场设施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单
一、信息化水平低、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大型物流节点与邻近的快速通道衔接不畅;物流节点内部的联运中转、换装设施缺乏,不同运输方式间不能实现快速的无缝衔接;物流园、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场的建设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货运站场缺乏统筹建设和相互衔接,部分货运站场的规划选址不合理,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难于满足现代物流对货运配载规模化,集约化需求;货运车辆难以进城,城际运输、市内配送的衔接和转换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村配送设施匮乏,专门为农产品运输、加工、包装、保鲜、存储、流转、交易和结算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在全市尚未建立。
2、物流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数量少,中小企业众多,市场结构相对分散。全市基本具备了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物流信息功能的物流公司不到20家,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网络化的经营组织未形成。同时,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缺乏较为稳固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战略联盟的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合力,很难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缺乏竞争力。
3、物流先进技术应用低。只有少量企业使用GPS技术对长途干线运输车辆实现动态监控,多数物流企业对运输车辆定位跟踪应用不多,车辆、货物在途信息无法动态监控。荆门市现有的几家大型物流企业没有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信息沟通依托外地网站。我市多数物流企业仓储设施较为简陋和老化,立体仓库较少,自动化智能仓库欠缺,保鲜仓库和冷藏仓库更是欠缺。全市物流行业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物流人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更是奇缺。
4、监管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市物流协会、道路运输协会等行业协会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在引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上发挥作用不够,与发达地区物流行业协会所具备的功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些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不严,企业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监控手段,运输延时、货物损坏、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给生产企业、车主、货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物流市场的信誉度。政府市场监管缺位、行业自律不成熟、企业诚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荆门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荆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1、荆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定位。以荆门市现代制造业(石油化工、磷化、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等)、商贸流通、现代农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物流配送服务网络、物流信息体系为依托,构筑荆门市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把荆门打造成全省现代生产型物流基地和鄂中区域性物流中心。
2、构建一个核心,即建设荆门城区物流核心聚集区,重点建设化工建材产品物流区、商贸流通物流区、现代制造业物流区和农副产品物流区;
打造两大聚集带,即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及207国道产业集聚带形成的以磷化产品和建材产品为重点的襄荆物流集聚带,以汉江和江汉航道为依托,以汉江沿江产业群为服务对象的汉江中下游物流集聚带;
建设三大聚集区,即重点建设荆门市城东综合物流聚集区、城北磷化工物流聚集区和城南工业物流聚集区;
发展三大县域物流园区,即建设钟祥、京山、沙洋三个县域物流园区,从而形成立足荆门产业集聚带、优势产业区和综合运输网,承接“两圈”,连接“一带”(沿长江经济带),辐射川湘渝贵豫陕等省市的现代物流体系。
3、建设荆门物流节点设施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强物流园区建设、管理和营运,发挥物流枢纽节点功能与作用,按照“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及农村物流节点)”的三层结构建设物流节点体系。
第一层次的物流节点是物流基地或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六大物流园区:荆门公铁物流中心、荆门港石牌港区物流园、钟祥现代交通物流园、京山物流中心、荆门市腾飞达物流园、沙洋中心港物流园。物流园区内涵盖物流配送中心、运输中心、公路联运与配载服务中心、仓储中心、流通加工、包装分装、货运代理、海关代理、物流信息、咨询服务与运输交易市场等多种功能区。
第二层次节点为专业物流园,包括专业物流园与综合业务类物流中心。专业物流园或配送物流中心的规模因地制宜,功能突出专业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主要是为产业基地提供仓储运输、包装,为城市提供规模化配送和物流信息与交易服务。围绕工业园区、农产品基地和大型市场,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与综合类物流中心。
第三层次节点为各类货运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乡镇物流点。货运中心与货运站场突出运输服务,主要为各类企业和经营者提供运输、装卸、堆场、兼顾流通和配送;配送中心主要承接来自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的物流业务,直接面向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乡镇物流服务站突出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兼顾各类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为农民和小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农产品、农资等产品的运输、中转、仓储服务。建设一批与邻近产业和企业联系紧密,市场特征明显的货运中心和配送中心。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研究
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了江门市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为此江门制定了《江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规划中对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服务及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相辅相成发展,同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物流、专业市场等聚集要素和提供生产服务功能的产业为支撑,物流和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是促进江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
1.1 物流基础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江门目前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了以江门市区为中心,公路、水路互相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高速公路方面已初步形成以佛开高速、开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新台高速、江鹤高速、325国道、江中、江肇等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辅以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茅。江肇、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广珠准高速铁路的兴建,将使江门内陆交通更趋完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通过西部沿海和江珠高速公路与江门9条高速公路紧密相连。水陆运输方面拥有江门港、新会港、台山港等6个港区口岸,全市港口泊位295个,年吞吐能力2 438万吨。
1.2 物流企业实力增强
2009年,江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达14%。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6 691万吨,货运周转量75.69亿吨公里,港口货运吞吐量4 170万吨,邮政业务总量近3.94亿元。目前全市共有物流相关企业3 166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6家。近几年,一些企业采取了各种形式的物流新模式,以谋求快速发展。如物流金融、专业市场、农业物流等,这些企业加速了江门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
1.3 产业基础较为坚实
江门工业基础厚实,制造业发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从传统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等配套较为完备的外向型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及纸制品、电子信息、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和摩托车、新材料、五金卫浴、电子信息等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17个省市级专业镇,并拥有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化纤服装、金属制品等4个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3 000多亿元的工业规模。现有工业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企业2 111家,建立工业园区73个,这些都为江门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此外,江门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5.2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2家落户江门。江门工业规模的扩大为物流行业提供发展的基础,并加大了物流市场的需求。
1.4 商贸业发展基础好
近几年,在江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江门商贸物流得以较大的发展,其中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物流节点有:银洲湖北部物流园区(天马港区、双水港区),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高沙港区、外海港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包括江沙路专业物流园区、白沙商贸物流园区),江会商贸走廊综合物流园区等。同时,专业市场也颇具规模,已运营的具有一定规模(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12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6个,工业类批发市场6个。江门市专业批发市场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市场规模(成交额)也不断增大,据统计,12个批发市场在2008年成交额约71.1亿元,同比增长12.1%。物流节点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物流的发展。
2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物流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江门市多数企业和部门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服务对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仍局限于交通运输、仓储、搬运等传统物流业,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以及对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意义,使更多的企业热衷于选择自营物流方式,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业购买服务往往还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物流服务。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运营模式,很大程度限制和阻碍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部分企业还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物流的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区内民营企业对现代物流无迫切需求,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自购、自储、自运部分过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外资企业只能自建仓储等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2.2 物流园区建设缓慢
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目前江门市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物流园区,有的港区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区的其他条件,但或局限于土地资源紧缺,或局限于物流需求,或局限于集疏条件。专业集散市场的规模不大,最大的年交易额只有十几亿元,而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不少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江门港作业区、江会商业走廊、司前不锈钢工业区虽然具备发展成较大的物流园的其它条件,但局限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未能进一步发展。同时,部分物流园区只是个别大企业自我需要自我发展的物流“车间”,并没有起到公共型物流园区或者物流基地的作用。
2.3 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江门现有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运输车辆车型偏小、缺少营运集装箱车,大部分是一户一车。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特别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双重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物流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有实力、信誉好的物流企业在江门设立广东西部总部的不多,大部分只是以江门作为货物中转站。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不多,而提供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更是没有。
2.4 港口物流能力不足
江门的港口主要以河港为主,西江、谭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一般在3 000吨以下,银洲湖水域虽然较深,但由于崖门水道有沙泥淤积,要满足1万吨轮满载通行则疏浚工作量很大。江门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资源,但目前海港建设比较落后,台山渔塘港建设虽已历时超过10年,但进展很慢,未能形成较大的吞吐能力。因为侧重于临港产业发展,港口建设未能同步推进,港口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脱节,作业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互相牵制以及港口业主经营不善等历史原因,导致江门港作业区面临港口功能不够完善,泊位少、航道等级较低,公用作业区吞吐能力不足,出现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入银洲湖而未有万吨级码头靠泊的局面。港口没有定期国际航班,既增加经营成本,又影响口岸形象,极大地制约着港口物流的发展,并致使后方的物流园失去了重要支撑环节。
2.5 专业物流人才短缺
物流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江门地区的物流教育、物流培训还比较少,难以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企业普遍反映缺少物流专业人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瓶颈”。目前江门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学历普遍较低,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满足为客户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
2.6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江门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江门市物流业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在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方面面临投入大、难度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调查企业中,有67%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依然有33%的企业没有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企业中,50%的企业有运输和车辆调度等信息管理系统。26.7%的企业每年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占收入的5%以上,66.7%的企业仅占收入的3%,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关注不足。
企业中使用条形码和自动识别系统占25%,使用EDI技术的占21.4%。41.2%企业的内联网已覆盖所有部门,29.4%企业的内联网覆盖部分部门,还有29.4%的企业没有建设内联网。41.2%的企业已建立独立的企业网站,58.8%的企业或是正在建设或是不打算计划建设。仅仅有11.8%的企业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部门。在调研中,企业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较多依次是运输、库存和采购。而且,企业中有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的非常少。江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3 江门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总体发展思路及产业布局规划
江门市长期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产业布局相对分散,物流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在新一轮经济格局调整之时,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以促进物流业态的发展,并以此为支撑,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
3.1 总体定位
把江门定位为珠三角西部区域的物流中心。以珠三角为依托、以制造业为支撑,与周边城市互补协作,充分发挥江门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把江门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沟通粤西、辐射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珠三角西部物流中心。
3.2 建设目标
3.2.1 近期目标(2012~2015)
首先,形成比较通畅的外部运输通道,完善基本保证物流作业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设施,基本形成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初步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物流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提高企业实现物流外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杠杆推动物流企业发展。
其次,培育一批能具有较高质量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具备一定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在切实满足本地企业物流需求基础上,辐射到周边区域,初步成为粤西重要的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江门,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尽快形成若干技术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再次,重点把银洲湖区域建成面向港澳、海外、华南、大西南,集仓储、加工、配送、保税于一体的开放度高的在境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流基地。将江门西江国际物流园区、江沙工业走廊物流园区(含棠下产业物流园区、蓬江区环市综合物流园区)建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物流基地;初步形成广海湾物流园区。
最后,物流效率不断提高,到2015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8%。
3.2.2 远期目标(2015~2020)
首先,建成完善便捷畅通的内外物流通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及装备,拥有能保证现代化物流作业需求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形成海运、汽运、铁运、内陆水运四维一体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多级无缝联运模式。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社会物流信息化,极大提高物流资源共享和物流运作效益。
其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完善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不断发掘、提高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到202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
3.3 产业布局
江门的总体物流布局可采用“3个园区,20个物流中心”的方案,重点3个物流综合园区和20个物流中心。
3.3.1 建立3个物流园区
综合考虑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地理区位、土地经济性以及现有资源的利用、物流的合理流向等各种因素,根据江门市整体产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商品流向规律和流通量,江门市配套规划了3个主物流园区,作为第一层次节点,即以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形成的银洲湖现代物流园区,以南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鹤山货运站综合市场及周边区域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鹤山现代物流园区。其功能定位及布局见表1:
3.3.2 建立20个物流中心
结合江门城市形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及各镇区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方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及高速公路汇集处,配套规划了20个物流中心,作为第二层次节点,分别包括现有的14个物流中心:古井物流中心、三阜港国际物流中心、司前不锈钢物流中心、大敖集装箱物流中心、双水纸业物流中心、水口卫浴产业物流中心、杜杬物流中心、江沙路工业物流中心、江湾围物流中心、江顺达物流中心、德润物流中心、高沙港综合物流园区、百汇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广海湾物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的6个物流中心:台城北坑产业物流中心、开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恩平城市配送物流中心、恩平产业转移物流中心、鹤山港国际物流中心、新兴物流中心,具体在下属区县分配及功能定位见表2、表3:
4 结束语
【摘要】目的:了解荆门市女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荆门市女职工进行体检,分析体检结果,比较女职工各种常见病患病情况。结果:实检2762人,正常人数:828,占29.9%。前三种疾病的排序及百分率为: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另外还查出其他疾病如:宫颈囊肿、纳氏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宫颈息肉等疾病患病率也有一定比例。结论:荆门市女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妇科疾病发病比率比较高,需要加强保护和医治。要在妇女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保健和自我防病意识,提高其健康状况。
【关键词】女职工;体检;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69-01
荆门市一医体检中心对荆门市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0日结束,体检总人数:2800人,实检2762。
1材料与方法
1.1妇科专科体检这是各个年龄段女性体检必选的项目;此项检查的内容包括:外阴部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
1.2病理检查即宫颈涂片的病理检查,这是宫颈癌早期筛查最有成效的手段。由于宫颈癌前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使有也和慢性宫颈炎的症状相似,因此很容易漏诊。而宫颈涂片的病理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宫颈癌。
1.3乳腺B超检查主要用于检查乳腺疾病。乳腺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目前,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定期做乳腺B超检查是及早发现、正确诊断乳腺癌的最重要手段。乳腺B超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各年龄段的女性都比较适宜。
1.4妇科B超检查可以及时检查出子宫肿瘤、盆腔炎或脓肿等。
2结果
正常人数:828百分比:29.9%。本次体检前三种疾病排序及百分率:①宫颈糜烂(轻、中、重度):9.9%,(1352/1934);②乳腺增生:46.3%,897/1934);③子宫肌瘤:27.3%,(528/1934)。
3讨论
3.1宫颈糜烂检查出包括轻、中、重度宫颈糜烂共1352人,占总人数69.9%。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外观呈细微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病因: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宫颈糜烂发生的机制仍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柱状上皮增生,原始鳞状柱交界外移,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细颗粒状,行似糜烂,为生理性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主要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防范措施:①积极学习健康科普知识,认识“宫颈糜烂”这一无形杀手的危害性;②积极治疗急性宫颈炎;③定期作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炎症予以积极治疗;④生活要有规律,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消除过度紧张情绪。
3.2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共897人,占46.3%。医学上全称乳腺囊肿增生病。此病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改变,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引起乳腺增生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卵巢功能失调,体内女性激素紊乱有关,即黄体酮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过多,长期作用于乳腺组织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肿块。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方案:预防和去除导致体内分泌激素紊乱的各种因素,是防治乳腺增生病的关键。如调节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体育锻炼等。乳腺增生病是一慢性过程,应根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康复期间,应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各种精神压力;改善心理状态;调节饮食;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乳房的外伤。
3.3子宫肌瘤患有子宫肌瘤共528人,占总人数27.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于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症状:①多无明显症状,盆腔彩超检查时偶被发现;②最常见症状为月经改变: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③腹块: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④白带增多;⑤腹痛、腰酸、下腹坠胀;⑥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⑦不孕、继发性贫血。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防治:①随访观察:若肌瘤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尤其近绝经年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②药物治疗;③手术治疗;④其他疾病
本次体检结果除以上的分析,其他疾病如:宫颈囊肿、纳氏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宫颈息肉等疾病患病率也有一定比例,应引起单位领导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左文述,路平华,刘翠玲.女性乳腺癌病因学的研究现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04)
物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物流产业是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是海南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我市各产业之间的重要纽带,是各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对建设xxxx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提升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及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xxxx区域性物流基地和连通南亚的国际陆路物流基地已刻不容缓。
为推动xxxx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xxxx年8月29—30日,赵普选主席、周阳副主席带领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我市港务局物流点、xxxx邮政、南果、xxxx凤凰国际机场、中铁快运、中恒建材广场、明升、天锋等物流公司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在物流经营、服务及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召开商务、邮政、国土、海关、发改、交通、地税、科工信、农业、规划、海洋渔业、工商、林业、港务等单位及物流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对我市物流市场建设、行业管理等问题的意见建议。
为学习借鉴发达省市物流产业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今年4月7—17日,赵主席、周副主席率领有商务、农业、海洋渔业、交通、邮政及南新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与的政协专题调研组,赴xxxxxxxx与xxxx、xxxxxxxx、xxxx与舟山、xxxxxxxx等地考察,了解有关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商贸物流专业市场、物流配送直营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情况,并与当地领导和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有关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一)概况
我市的非协调型城市化进程(即由于其资源禀赋和特殊的经济产业发展定位,而越过了工业化阶段),使得我市物流行业缺失了工业品流通与贸易的发展阶段,没有经过工业化积累而直接进入了现代物流,由此带来的工业原材料、半成品的流通并不活跃,同时由于我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物流业发展先天不足。我市主动适应现代物流业市场发展趋势、规划建设大中型现代物流业项目的极少。近两年来,在发改委备案的物流建设项目仅有8个,只有3个物流配送项目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物流业项目。
我市物流业主要以农产品物流、水(海)产品物流、建材装饰家具家电物流以及生活性物流为主,并初具规模;邮政快递物流在我市规模较小,但发展迅速;免税店货物物流采用独立的免税商品专用物流系统;航运、水运、铁路、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截止xxxx年底,xxxx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约74家(合法物流配送企业在工商注册的有65家,无证无照的“代收物品”形式存在的物流小个体工商户有9家),从业人员500多人,大多数属于只有部分或单一快递物流功能的私营小商户。
1.农产品物流方面:目前,全市上规模农产品物流企业有4家,主要分布在吉阳、凤凰、崖城、海棠湾镇,xxxx年农产品物流产值约42582万元,出岛车辆2425车∕次。主要农产品是热带水果和蔬菜,实行产销对接,销往全国18个省36个大中型城市,并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16个城市设立了农产品流通办事处。
2.水(海)产品物流方面:我市形成了以水产码头批发市场为主体,加工、配送、零售为核心的市场交易体系,水产流通行业已形成批发市场、直销配送、代理和个体商贩等多种营销方式,参与营销的有渔户、个体商贩、合作或集体经济实体、国有海产品公司等。我市目前有23家水产品加工与批发企业,年批发与加工量在8万吨左右,xxxx1年出口1.84万吨,出口产品经过海口通过船运的方式运往世界各地,其中主要是欧洲和日本。鲜活水产品的运输以活鱼运输船和航空运输为主,其中较大型的活鱼运输船以广东籍船舶为主。
3.建材装饰家具物流方面:我市现有大型建材装饰市场4家,分别为xxxx中恒建材市场(位置:月川社区,占地60亩,已建成营业)、xxxx亿恒建材广场(位置:解放四路,占地100亩,已建成,正在招商)、居然之家建材广场(位置:东岸村,占地60亩,已开工建设),xxxx荣兴建材城(位置:荔枝沟,占地100亩,已建成营业),此外还有分布在市区多条街道的多家小型建材店。大型家具市场主要有鑫宝家居(亿恒建材广场内)、怡美家家具(亿恒建材广场内)、金思达家具(荔枝沟),以及凤凰镇回新村家具广场(有30多家家具商店)、海润路家具广场(有20多家家具商店)、荔枝沟家具广场(有20多家家具商店)和火车头家具广场(30多家家具商店)等。
4.邮政快递方面:经省邮政管理局许可或备案在xxxx地区经营的快递企业(含分支机构)约有40家(个),主要品牌的快递企业均在我市从事经营活动,xxxx年快件日处理量约5万件左右。
5.航运、水运、铁路、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方面:
(1)航运方面:xxxx凤凰机场年邮货吞吐量为4500万吨,xxxx年xxxx航空货运吞吐量已超过4500万吨。凤凰机场的货物来源主要是海南本地的海鲜和瓜果蔬菜,由于凤凰机场现运力已不足,加上没有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xxxx一带的果农与海产品供应商相互争抢位置,使运销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2)水运方面:目前港口货运发展缓慢,货运主要为水泥、金属矿石、钢铁和煤炭制品等,货运总体“进大于出”。南山货运港拥有生产性泊位5个,仓库10座,库场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目前货运尚未启动;xxxx港物流服务的功能单一,规模小,服务面窄,缺乏专业的物流设施以及货运场站,没有统一的收集发布信息平台,服务收费成本高。
(3)铁路方面:xxxx段铁路里程65公里,xxxx铁路货运以煤、粮、海盐和化肥为主,进大于出。目前,xxxx火车站暂无货场(仓库);中铁快运设立了xxxx营业部,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工作人员仅4人,现岛内业务只能依托公路运输至xxxx柳州,再经柳州铁路转运至目的地。
(4)公路方面:目前xxxx全市尚无公路专业货运及物流站场设施,地区公路货物运输仍处于自发性的组织模式。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物流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业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1.传统体制机制制约。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来统领相关部门负责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措施等,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各自为政、缺乏高效协作;我市尚未制定物流行业相关管理办法,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虽初步形成规模,但衔接和配套存在管理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共享;物流行业资金投入不足,财税扶持政策力度有待加强,如xxxx年农产品瓜果菜预冷库扶持资金海口市500万元,儋州市300万元,我市仅150万元。另外,xxxx市物流协会还没成立,行业自律远未形成,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等。
2.大型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制约。我市迄今没有一家大型物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线路和结点的发展不平衡,在高铁、高速公路干线较快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物流结点,如物流中心园区、枢纽基地、沿线站点等由于用地困难等原因建设相对滞后,有限的作业场地制约着业务的快速增长,物流网络尚未形成。目前,我市现代物流意义下的大型、集中、多功能的物流中心园区和枢纽基地等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原有规划的南山物流基地、六道物流基地等或是由于选址问题迟迟不能落地,或是停留在农副水果等产品批发的初级阶段。其次,公路、铁路、港口、机场、流通中心等均需要综合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发展较弱,且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街接,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多次中转、分拆倒装,增加了无效运输,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一体化的需要。再次,若干自发产生的配货场站、运输、仓储、快递散布于市区郊区,布点凌乱,起点太低,未能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与网络化的运营。第四,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特别是仓储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缓慢,仓库大多以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开放式堆放场为主,立体仓库、可调节温度的冷库等现代化仓库数量极少,包装、冷藏、仓储等配套欠缺。如目前我市农产品物流以常温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约在15~25%之间。
3.物流企业“小、散、弱”等的制约。我市现代物流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物流管理还处于“配送管理”的初级阶段,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没形成产业链,集约化、增值化服务能力弱,运行成本高,盈利空间少;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而散,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服务功能不全,物流企业以提供基础物流服务为主,多为运输型、仓储型、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型等功能型物流企业,服务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单一物流环节;仓储型物流企业大多租用偏远或功能设施落后的库房,布点分散凌乱,配送功能不强,成本负担过重;物流企业同行压价竞争严重,盈利能力水平低下,40%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由此引发服务质量差、低下等问题,引发消费者的投诉。
4.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的制约。我市物流企业内部缺乏综合集成信息管理系统,条码技术、EDI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PS技术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市物流企业的应用极少,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信息沟通不畅,效率低;开放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不完善,信息共享、一体化服务能力弱,基本不能提供信息发布、交易匹配、合同签订、支付结算、信用评价、整体物流等现代服务需求,导致各类生产型、仓储型企业和运输型物流企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合理配置功能较差,有车无货、有货无车、资源浪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如目前我市农产品物流每年农户种植瓜菜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对方上门供货以及现时市场等传统方式获取,且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等农产品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运输工具特别是道路运输车辆在旺季供应不足导致丰产伤农,在淡季空车率较大的增加了物流成本。
5.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的制约。物流业涵盖面广,涉及到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物流人才综合性强,技术要求高,但受我市本地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严重不足的制约,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高中级物流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和业务操作人员、设备操作及维护技术人员等十分缺乏,同时物流工作比较严谨,供应链一环扣一环,处理起来比较琐碎,工作辛苦,很难留住人才,人才缺乏已严重阻碍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考察外地物流产业的收获
(一)基本情况
在xxxxxxxx市,主要考察了以超市连锁为主业、集物流配送、食品加工、农产品批发和对外贸易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xxxx家家悦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xxxx省重点扶持的15家流通大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直营连锁门店600多处,到xxxx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该企业按照“发展连锁、物流先行”的原则,在xxxx省建设了4座现代智能化配送中心和5座生鲜保鲜配送中心,其中最大的生鲜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达8万平米,年加工能力50万吨,形成了物流建设的网络化布局,构建了跨区域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生鲜经营上,该企业从生鲜食品的采购、加工到销售,全部实行自主经营,通过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从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生产加工——生鲜配送的一条龙产业链,为农副产品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被商务部确定为农超对接工程首批试点企业。
在xxxxxxxx市,考察了由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批准设立的“xxxx保税物流中心”,该中心依托xxxx及区内外大型产业基地的保税物流服务需求,建设“无水港”口岸港区,成为延伸沿海港口功能,联系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间的xxxx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的核心枢纽和连接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大型物流商贸基地。中心规划总面积53.55公顷(合约803亩),总投资12.5亿元,xxxx0年7月正式运营。在xxxx北部湾港务集团,考察了“xxxx北部湾华诚商品电子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该交易市场依托xxxx北部湾港务集团在港口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建设北部湾港大宗商品为重心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大宗商品专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体系,成为立足xxxx、服务西南、辐射全国及联通国际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此外还考察了xxxx江南综合物流园区,xxxx最大的水果市场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
在浙江舟山市,考察了“舟山群岛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和“舟港中转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舟山是我国最大的群众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产量约占全国的15%。舟山群岛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为一家国资绝对控股(62%)的企业,配建有5.4万吨的冷库,5万吨的货运码头,以电子商务形式进行操作。此中心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水产品现货电子交易的企业,致力于水产品标准化电子交易,应用电子交易平台,有效的与银行、交易商、第三方资金托管连接,满足交易商足不出户即可通过交易客户端实现“入金、挂单、交易、交割、出金”的网络购销需求。
舟山群岛舟港中转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由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12亿元建成的,xxxx1年正式启动,交易品种涉及煤炭、镍、铜、燃料油、粮油、木浆、棉花等多个种类。舟山市政府特别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交易中心管委会。
在xxxxxxxx市,主要考察了航空港物流园区和xxxx市源香食品交易中心等。航空港物流园区总规划面积为1.17平方公里,主要由海域围填形成,分为保税物流区、非保税物流区等几大功能区域。其中航空港物流园区内的“xxxx万翔物流管理有限公司”是中方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运营的万翔冷链物流中心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海峡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单位”,中心占地2.75公顷,是xxxx地区首个集冷冻、冷藏、恒温、常温为一体的多温层现代化冷库。
xxxx市源香食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是一个集食品交易、冷储物流、水产批发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食品类物流园区。
(二)经验借鉴
1.依靠政府支持、主导,确保物流业良性发展。首先,从考察各地的情况看,当地政府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均成立了物流产业领导工作小组(xxxx市成立了推进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工作领导小组、xxxx市成立了综合保税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其次,成立了政府派出机构——物流园区管委会(浙江省舟山群岛成立了舟港中转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管委会、xxxx成立了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委员会)。再次,设立的大型物流交易市场等都为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xxxx北部湾华诚商品电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水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舟山群岛舟港中转大宗商品交易中心、xxxx万翔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从体制上保证政府的主导作用。
2.坚持科学引导,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和鼓励发展的政策。各地均制定有本地区物流产业规划和鼓励发展的政策,以引导物流业良性发展。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推进方案》,舟山市xxxx1年出台《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xxxx市xxxx0年编制《xxxx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xxxx市组织编制了《xxxx市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基地建设规划(2008—2020年)》。xxxx年,xxxx市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xxxx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xx市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xx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xxxx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xxxx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等,各地政府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物流业的发展。
3.突出物流业发展特色。各地根据其区位、产业、资源等各方面优势,综合考虑其物流发展重点,突出物流发展特色。舟山市港口运输业极其发达,舟山依托港口建立大宗商品物流,发展港口物流,同时依托远洋渔业等,构建渔业电子商务中心,打造“国际物流岛”。xxxx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随着西部开发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xxxx,为确立中国连接东南亚的转运枢纽的核心地位,xxxx构建了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依托东盟,辐射内地,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保税物流和农副产品物流。xxxx市政府通过扶持xxxx家家悦集团有限公司将农村生产鲜活产品与城市配送进行有机结合,重点发展鲜活产品物流,从生鲜食品的采购、加工到销售,全部实行自主经营,通过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了从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生鲜配送——连锁门店的一条龙产业链,构建了系统的物流配送体系。xxxx在商务部、国台办的指导下,发挥对台交流的区位优势条件,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在冷链物流产业方面构建先进的冷链物流体系,成为我国农副产品主要的集散城市。同时,借鉴台湾先进的物流管理与技术,结合xxxx市空运、海运的区位优势,发展空港物流,扩大对台贸易。
4.立足现代物流,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xxxx市源香食品交易中心进行全程信息化、无纸化管理,为每个商铺提供进销存管理软件,流通环节配备先进的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配送管理系统)、TCS(分捡系统)。其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实行共同配送方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一站式高效集约型物流模式。xxxx市遵循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统一标准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促进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机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生产企业以及其它相关服务行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化全市物流信息化发展环境。目前,信息管理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信息扫描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已在物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物流现代化装备利用率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xxxx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物流自身是产业,又为旅游、商贸、生产、商业网点等服务,是涉及整个地区各行各业成本、物价高低的民生与基础产业,又是繁荣商贸业的基础。我市应加快物流产业发展,科学推进包括建材装饰、家具物流、农副产品物流、水(海)产品物流、旅游商品物流、生活性商品物流、免税商品物流等xxxx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走集群化、集约化、生态化路子,重点从规划、交通、政策等方面着手,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切实解决制约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加速我市绿色崛起步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物流保障。
(一)加强领导,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成立我市现代物流业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工信、商务、交通、南山港、发改、公路、邮政、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国土、规划、建设、公安、城管、统计、口岸、海关、检验检疫、海事、铁路等部门和单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理顺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各行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关系,改善各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的现象,统筹各行业物流企业之间资源整合与密切协作,强化对物流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提高行业监管效率。
(二)编制我市现代物流业宏观发展规划,提高物流产业聚集程度
物流业发展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省商务厅编制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xxxx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海南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物流信息化建设,逐步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和培育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节点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因此,xxxx要结合区位优势、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产业分布的具体情况,请专业机构编制我市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着重对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公司和物流节点予以充分考虑。
(三)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划分物流业服务功能
我市应结合机场、铁路、港口、公路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划分物流业服务功能,按已有的和新的规划,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推进我市建材装饰家具、农副产品、海(水)产品、旅游商品、邮政快递、生活性商品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1.按布点规划加快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建设凤凰航空物流园区:主要为以航空为主要形态的鲜活海(水)产品物流、农副产品物流以及国际保税物流和免税商贸物流提供支撑。建设xxxx商贸物流园区:位于xxxx市内,连接xxxx火车站布置,是我省南部区域商贸流通的核心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区以及火车站提供集中采购和专业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有效支撑区域商贸产业的发展,充分整合、优化周边商贸物流资源。建设南山货运港综合性物流园区:实现基地功能分区建设,发展运输、仓储及配送等物流服务,开发加工和信息服务领域,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建设吉阳物流园区:位于吉阳镇,主要结合公路运输线布置,在东线高速、西线高速及中线公路的交汇点进行选址布置。2.加强农产品、海(水)产品物流基础建设。根据我市现状,加强农产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冷链建设,包括农产品、海(水)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库、冷藏库等的建设,是现阶段提高我市物流产业管理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因此,需扩建或新建远跳万吨水产品冷库物流中心、福港万吨农产品物流冷储库项目、xxxx南果果蔬万吨冷库及批发市场、崖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哈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海棠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xxxx永升旺南丁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3.加强建材装饰家具物流市场的建设。扩建或新建xxxx中恒建材城、xxxx“花冠.东岸”居然之家建材市场、南新建材综合市场、xxxx荣兴建材城等。4.加强生活性商品和旅游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扩建或新建xxxx天锋实业物流配送点、xxxx南新物流中心、凤凰物流中心、xxxx港务局物流配送中心、xxxx旅游综合配送服务中心、xxxx烟草物流中心等。5.加强保税商品物流建设。建设海棠湾免税城、保税商品仓库、保税物流园区、鸿州保税游艇仓库、创意新城、鸿州海上离岸游艇保税中心等。6.建设xxxx地区快递园。根据《海南省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xxxx地区快递园建设列入我市有关规划。在机场、火车站等主要进出港口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现代化作业,集邮件处理和仓储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业务中心。建成支持国际旅游岛、国际购物中心和国家现代热带农业基地建设的现代快递服务体系,实现快递服务与包括旅游、农业和信息在内的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联动。
(四)突出物流发展特色,建立xxxx大型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借鉴xxxxxxxx发展农村三级网络体系的经验,尽快摸清全市农村特色农产品、农用物资贸易的集散地,依托于乡镇五级客运站,不断加大各乡镇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起以市、镇、村物流站场为基础的三级物流网络。同时与相关的职能部门(工商、税务、运管、商务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全市范围内的农村物流市场进行引导与监管,从而让辖区内的不成形的农村物流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五)强化基础性管理工作,优化我市物流业发展环境1.强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xxxx市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支持物流基地和园区建设、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等。此外,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农产品物流配套优惠政策(如用地、税收、供水、供电、交通等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引导扶持农产品物流发展。推进税收优惠试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试点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业务分给其他运输、仓储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运输企业、仓储合作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征收营业税。2.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规范运输企业、快递企业等物流企业的前置审批,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对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经营行为的后续管理。加强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物流市场专项清理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规范物流税费征收。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征收物流税费的行为等。研究制定集装箱车、轿运车、专用车、厢式车、甩挂车的规费、通行费优惠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型车辆发展和应用。3.保障物流项目建设用地。对xxxx市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重点物流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物流产业规划的前提下,可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重点建设物流项目应按工业(仓储)用地性质安排用地指标。物流园区和货运市场应视为公共基础设施,国土、规划、交通等部门在城市和交通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流行业发展需求,为物流园区和货运市场发展预留用地,同时做好规划引导,分片区设置,避免物流园区、货运市场重复建设。4.完善城市配送交通管理。市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要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物流业务发展情况,加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城市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及停靠的具体措施和运作机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城市物流配送实行品牌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培育“城市快运”品牌,引导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统一标识、统一车型,采用封闭两厢式货车运输。5.优化物流通关环境。加快电子口岸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查验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无纸化”报检报验运作模式。与海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改革保税物流通关模式,进一步简化进出仓审批流程,加快推行“集中申报”、“无纸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通关监管模式。6.大力支持物流市场中介的发展。成立xxxx市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支持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软件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企业信用鉴证、行业资质论证、市场行情分析等服务的企业,促进物流业发展。7.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建立重点物流跟踪项目服务制度,每年认定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储备物流项目。8.健全物流行业统计制度。加强物流产业的统计工作,开展社会物流企业联网直报工作,扩大社会物流企业统计调查范围,建立和完善物流产业统计直报制度。研究设立更细化的物流产业统计科目,加强物流产业统计数据分析,保持行业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六)加大物流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拓宽物流业融资渠道1.加大物流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促进xxxx物流企业与境内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以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形式、关键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将重大和关键物流产业项目纳入《xxxx市引进重大及关键投资项目奖励办法》的管理范畴,鼓励利用国内外的资金、设备、技术,参与市内物流项目的建设或经营。2.拓宽物流业融资渠道。加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物流金融业务创新和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资质较高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推动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鼓励各类担保公司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七)积极培养和引进物流产业人才,推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鼓励和支持市内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多层次学历教育,培养物流产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在职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的物流行业中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可享受市引进人才政策。制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
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加速发展上饶经济 上饶市政协调研组上饶市工商业联合会 目录
一、发展现代物流是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1)
1、发展现代物流可以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3)
2、发展现代物流可以降低经济周转总成本„„„„„„„(3)
3、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4)
4、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加快建成物流集散中心„„„„„„„(4)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与紧迫性„„„„„„„„„„„(5)
1、现状和问题„„„„„„„„„„„„„„„„„„„(5)
2、紧迫性和可行性„„„„„„„„„„„„„„„„„„(7)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建议„„„„„„„„„„„„„(13)
1、制定上饶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14)
2、制定和实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5)
3、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17)
4、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市场„„„„„„„„„„„(18)
5、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19)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加速发展上饶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的浪潮中,物流产业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革命,已成为除生产、销售之外的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二种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显著提高,现代物流已经成为能够促进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朝阳产业。上海、天津、武汉、深圳、湛江等发达城市均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措施,迅速迎接新一轮物流发展的高潮,主动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上饶作为江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和内陆桥梁,要实现在江西东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搭乘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的“东方快车”。
一、发展现代物流是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
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从生产地到消费者之间做有效率地转移的综合服务活动,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装卸、信息处理等七大服务环节。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存货的流通和储藏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传统物流是指物资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以最经济的费用使产品和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美国最具权威性的物流管理协会认为:“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现代物流具有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特征,它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装卸、废料处理及仓库管理等。实质上也可以把它归纳为实物流动、实物存储、信息流通、管理协调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根据物流的对象、范围和范畴不同,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综合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按目的和性质不同也可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现代物流对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1、发展现代物流可以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在工业现代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物流一方面能够促进工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及业态的发展,为企业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的发展,通过改革运输方式、经营观念、管理手段,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可以突破区域局限,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经济辐射,延伸利润增长空间,使之成为本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成为财政收入和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区域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从而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壮大区域经济总量。
2、发展现代物流可以降低经济周转总成本
现代物流使企业物流逐步从生产、销售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产业,提高物流效率和社会效益,加速全社会经济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总资本周转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3、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现代物流通过剥离生产、销售企业的物流功能,降低产品成本,促使生产、销售企业集中力量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加快建成物流集散中心 上饶历来就是四省通衢、商贾云集之地,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培植大型专业市场,承接义乌、南昌、九江等周边大型市场产品流转,加速建设赣东北物流集散中心,带动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把上饶建设成经济强市。这就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实现我市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加速建设物流集散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区域经济综合周转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上饶超常规发展,追赶沿海城市发展步伐,超越周边城市发展速度,成为四省交界区域城市的领头羊。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与紧迫性
1、现状和问题
目前,上饶市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铁路、公路、航运三个体系的物流系统中,公路的物流量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路直接承运和承接铁路物流实际上处于无专门经营场地、无现代物流理念、无专业物流技术的三无空白地带。物流业基础设施方面,全市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现代物流平台。中心城区现有42家物流企业,主要分散在汪家园、带湖路和320国道郭门段(原建材市场)三个片区,汪家园片区和带湖路片区主要以专线零担为主,建材市场片区相对集中了18家物流企业,以信息配载为主。调查中得知,国道两侧200米路段间每天停满各种运输车辆,整个区段没有一间公共厕所,只有一家30平方米左右的小饭馆,夜间车辆停放由当地一对夫妇负责看守。在我市其他县、市的调查中,也有类似情况,因专业运输车辆车身大多在10米左右,没有专业化的物流园,没有配套的信息处理、加工配送、仓储包装等基础设施,只能是依公路而摆放、作业、装卸,整个物流业还处于低级、自发状态。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也是传统的简单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获悉企业运输信息,组织车辆承运,只有少数几家如联强、森翔、华宇等物流企业直接和生产企业做专线物流或第三方物流,而这几家企业的总部注册地址都在上海。本地的注册企业则呈现出小、弱、散的特点。由于缺乏宏观政策协调,没有专业化的物流发展平台,企业信息配载功能不全,我市70%左右的货物被外省、市的物流运输车辆承运,而本市车辆运输成本偏高,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车辆到外省(以浙江为主)挂牌注册,再返回我市运营,造成我市税费流失。
我市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足。对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力缺乏普遍认同;二是没有统一规划。现有营运布点、货车流向和停放无序,与工业园区、交通管治不协调,不利城市管理和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发展;三是缺乏政策统筹。至今我市还没有出台统筹协调和扶助现代物流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四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网络不全,信息不畅,空间狭小,运作和竞争力不强;五是缺乏行业引导。缺乏行业协会等社会自律组织协调、引导,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六是缺乏人才。当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物流专业人才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社会需求,我市更显匮乏,给推进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七是缺乏物流产业的专业平台。现代物流需要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的集合平台,加速建设具有特色的物流产业园区,显得十分必要。
2、紧迫性和可行性
国外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趋势主要呈六大特征:一是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二是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三是电子物流需求强劲,快递业发展迅猛;四是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五是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六是专业人才需求增长,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面对国际物流市场一体化浪潮的冲击和沿海及周边城市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上饶如不跟上这一历史步伐,就会失掉发展良机。为此,我们需要整合全市物流资源,创新市场经济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过程,解决诸如管理体制、市场培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存量资源整合、物流成本管理等影响我市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使上饶现代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
我国物流业与国外物流业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庞大的物流规模对比上。我国每创造1万元GDP,需要的运输周转量为4972吨公里,而美国只有870吨公里,日本为700吨公里。在物流组织与管理水平、服务能力上,美国单车年营运产量为66万吨公里,而我国仅为2万吨公里。我国经济规模大,产品单位资源消耗率高,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强,以物流业为基础的商品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约30%包含在物流系统(包括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及相关产业)内。目前在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物流圈格局:一是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二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三是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四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这四大物流圈的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这种辐射功能包含着巨大的物流辐射和集散功能,以激活和融通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同时部分直辖市和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中心,以全国范围内的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已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点—轴—面系统略显雏形,体现了全国性的大物流格局。在这种格局中,物流业已经在跨行业、跨区域扩张中得到迅速发展。
为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目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今年2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我省各大城市也积极顺应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九江市提出了在依托老城区、开辟大市场的基础上,让“九江物流重整旗鼓”的口号,重点依托长江沿岸和多条铁路、公路交汇的优势,启动建设长江物流中心和京九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市场功能,拓宽布局空间,促进产业延伸。我省的南城县,发展了物流运输企业30多家,聚集了3000多辆物流承运货车,直接从事物流服务人口达到3-5万人,业务网点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我省广昌县也成立了由工商联牵头组织领导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协会,全县人口只有23万,物流企业有1200家,遍布上海、无锡、广州等23个大、中城市,全县年销售额超亿元的物流企业有5家,1000万以上的有2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2004年广昌物流为国家创税4亿元,为当地创税1400万元。该县以工商联和物流协会为基础,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制定了一系列的扶助政策,把物流业作为本县的第一大产业来发展。上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既有一定的基础,也有巨大的潜能。只有把握好时机,充分发挥优势,完全可以促使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上饶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许多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辖十二个县市区,总面积2.28万平方公里,人口664万,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之要冲,城市交通十分便捷,浙赣铁路复线与横南铁路支线交汇于城区,铁路复线的电气化改造工程已近尾声,311(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从城区东西贯穿,建有互通式立交桥。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六县一区半小时经济圈,信江、饶河及鄱阳湖水系运输网络独具特色,与鄱阳湖、长江沿岸地区城市水陆交通连为一体。今天的上饶已是我省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是对外开放,对接“长、珠、闽”经济的东部重要窗口。
二是需求优势。上饶市历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品与服务的买方市场,使许多企业出于对资产收益和资金周转的考虑,迫切需要寻求有效降低成本的合理化措施,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强度日渐加大,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要与日俱增。市场经济规律表明,一个城市的物流业发展和这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成正比,而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综合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2004年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数增长为11.1%,货物运输量增长为5.5%,货物周转量增长为0.7%。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产生对物流需求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落后的物流业迫切需要适应我市经济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当前的市场经济状况已给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三是存量优势。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批物流相关服务企业和一支具有物流服务经验的经营者队伍,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在本省及周边城市中,2003年我市货物周转量仍处于领先地位(附表一)。
表一上饶道路货物运输情况与周边市比较 项目
计量单位
上饶
鹰潭
景德镇
衢州
黄山
南平
货运车辆 辆
5156
1742
5074
7714
8085
5476
经营业户
户
3735
2401
2524
6547
2233 874
从业人员
人
7572
3362
5628
18206
9680
14175
货物运输量
万吨
2360
1002 780
4667.7
1298
1749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166260
44910
62378
155183
60769
126987
营业收入
万元 66504
17964
24951
62073
24307
50794.8
实现税收
万元
3424.7
952.1
1322
3289
1288
2692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营运车辆5729辆,年运输量2489万吨,周转量167423万吨公里,每天路经我市干道的货运车辆有2000多台,有30%的往返空车,可作为物流配置资源。另以铁路运输为例,2004年,上饶车务段辖区内货物装车量达到45876辆,总吨位2833199吨,卸车27871辆,总卸车量为167260吨。每天上饶本地货物经铁路运出就有125节车皮、7958吨。
我市资源优势明显。在矿产资源中,已发现有用矿种7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3种,其中以铜、铅、锌、磷、硫、石灰石、萤石等著称。目前铜矿储量居全国首位,有亚洲第一大铜矿——德兴铜矿;朝阳磷矿现有磷矿工业保有储量8000余万吨,已具有年产40万吨的开采能力和10万吨的选矿能力;万年、玉山等水泥产品已远销外省市。另处我市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山林资源等。
四是环境优势。国家和省政府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促进现代物流协调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已把物流园的建设列入城区商业规划之中,并制定了主攻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市社会安定,城市环境优美,经济正处于一个成熟稳定增长期(附表二),全市上下人人思发展,个个拼进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营造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强劲发展氛围。表二
2001年—2004年上饶市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指标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G D P
190.9 12.3
218.5 13.2
252.8 14.1
301.1 14.5
全部工业增加值
52.6 24.7 61.5 19.1 75.7 18.8 96.1 19.9
财政收入
17.12 9.3 19.2 12.3 22.3 15.9 26.8 2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
43.8 33.8 77.9 77.7
112.7 44.6
152.9 3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额
87.05 7.1 95.4 9.6
106.6 13
123.8 16.1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建议
为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十一五期”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拟提出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对策如下:
之一: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潜能,提高现有物流企业发展水平;
之二:以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突破口,对接沿海、靠大联强,实现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延伸经济增长空间; 之三:以壮大工业园区、培育大型专业市场为依托,迅速建设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之四:以网络建设为纽带,构建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科学化、网络化; 之五: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大力培养和引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建设一支现代物流企业家管理队伍。
为确保这些对策和目标的实现,要求做到观念到位、政府推动、行业协调、企业跟进,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制定上饶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上饶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在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时,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要注意与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按照“大物流”的思路,紧紧围绕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制定本市的具体发展规划,要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二是要与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相衔接。要深入调查了解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还要了解南昌、九江、鹰潭、景德镇、衢州、义乌、南平、黄山等周边城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制定出能与周边地区密切配合,适应全国大物流形成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是要立足本市具有自身特色。上饶市位于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处,是江西东大门,区域地理优势非常明显。经济已列入全省重点发展板块,符合全省发展大物流的总体目标要求,前景看好。其次上饶市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可从整合物流资源入手,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搞好现代物流,推进以信息、仓储、运输、配载为主的综合性物流,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率先培育出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四是要有相应详规具体实施。在制定本市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时,还要制定物流集散中心、交通枢纽、物流标准、物流管理、物流技术开发、物流信息体系建设、物流人才培训、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详细规划。既要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又要面对现实,切实可行,有利于操作和落实。
2、制定和实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我市物流业无论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还是从技术水平看,都与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持。一是制定和推行吸引民间资本及招商引资投入物流业的优惠政策。首先是必须实行灵活的税费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税费优惠鼓励措施。其次是在融资活动中,实行灵活的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对积极致力于物流业发展的投资者,无论其所有制性质如何,一律放宽贷款准限。其三是要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那些以合资或合作形式向现代物流业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在项目正式运营后的一定时期内给予税费扶持。二是制定和实施支持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允许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在物流管理信息化、运输工具现代化等系统建设方面,给予融资或政策上的支持,在物流企业车辆养路费、运管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是建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方式,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引导和帮助本市有条件的企业、民间团体和行业协会与高等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实现物流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从政策上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从国内外引进高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3、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
目前,我市现代物流业仍处在铁路、交通、邮政、电信、物资仓储等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的条块分割管理之中,与现代物流必须跨地域、跨行业,形成一条物流供应链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协调和管理。
第一,成立上饶市现代物流发展协调小组。组长由市领导担任,成员由发改委、经贸委、公安、财政、工商、税务、交通、招商、工商联、商贸、铁路、邮政、电信、保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并成立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
第二,明确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责任主体。确定不同层次主体的责任范围,政府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推进具有特色的大型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组织引导帮助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则和市场秩序;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操作模块。形成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物流企业职责分明、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新局面,使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驶入国际国内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第三,发挥商会及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借鉴外地经验,政府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商会及行业协会组织。尽快建设上饶商会大厦,以商会大厦为信息服务载体,建立全市物流信息管理体系。整合全市物流及工商企业信息资源,形成以商会组织为枢纽的全市网络化服务体系。具体帮助引导物流企业和其它工商企业统一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制定行业发展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落实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参与反倾销、反补贴谈判。在企业资质认证、质量监督、市场划分、销售价格、竞争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作用。
4、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市场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迅速培育大型专业市场。以工业园区和大型专业市场集群为依托,以网络信息为核心,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激活全市各县市区物流资源,迅速扩大本区域物流经济总量。引入竞争机制,从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入手,清除地方及部门制定的保护主义政策和法规,打破地区封锁,消除不正当行政干预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在统一、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场中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按照物流发展的要求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引导社会物流向一体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促使物畅其流,不断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积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让物流企业在本地注册经营,设立总部,集中纳税,鼓励和扶持其不断提高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能力,使物流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构建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及货物配载体系,加快已规划了的新华龙物流园等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努力为跨地区、跨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创造优良的发展条件。
5、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意识。积极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大力宣传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经营者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做到政令统一,废除各类有碍物流业发展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管理体系。积极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物流企业信誉、统一行业操作规程等方面入手,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站式联合办公服务平台,积极从物流规划建设、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给物流企业以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引导物流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在同业交流、传播先进技术、发展横向联系、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为物流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服务,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课题组负责人:汪霞
调题承办单位:上饶市工商联 主笔:刘贵生
现代物流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加坡物流业对GDP贡献在8%左右。物流相关公司8000多家,物流业从业人员达92万人,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
一、新加坡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点
1、效率高。新加坡物流业充分体现了“高效”的含义,这不仅由于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还在于其各环节畅通无阻。以通关程序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贸易网络”,实现了无纸化通关,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
2、技术强。高科技是新加坡物流业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而网络技术则是重中之重。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一般都拥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政府的公众网络系统和物流企业的电脑技术平台。新加坡政府的“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同时,物流企业都斥资数百万美元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通过公司的技术平台,客户不但可以进行下订单等商务联系,还随时可以了解所托运货物当时的空间位置、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现代科技还保证了货物的安全和物流过程中的准确性,如条形码和无线扫描仪的使用使每天多达数千万份的货物运送准确率超过99.99%。
3、专业性强。服务的专一性是新加坡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原因。它们要么专门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么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如新加坡本地的雅阁物流公司,为完成其承担的瑞典SKF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专业配送服务,设立了SKF一是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企业主体原则。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引导、推动、扶持。三是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物流业的发展要服从于、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服务,为外贸货物大进大出服务,为商贸流通服务。
推进物流业发展,要把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相结合,物流与商流相结合。四是物流国际化原则。加快与国际的物流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奖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五是信息化带动原则。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并逐步相互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六是标准化原则。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提高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实现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专用仓库。
4、服务集中度高。新加坡港口、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或物流园区,提供集中的物流服务,在园区内就能找到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专业物流商,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联系业务。樟宜国际机场附近的物流园,吸引了数十家大型物流公司进驻,达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果。
5、实力雄厚。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物流公司,纷纷把亚洲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包括全球物流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这些全球物流巨子在资金、运输工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推动了新加坡本地物流业迅猛发展。同时,新加坡政联大企业,如新航、胜科集团等也都斥巨资发展物流产业。
6、服务周全。新加坡现代物流业已经转向“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满足每个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服务范围之广之细可谓空前。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二、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动物流业发展主要做法
现代物流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该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把新加坡建成亚洲物流中心,新加坡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规划物流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倡导委员会制定发展纲领,同年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联合13个政府机构,其中包括海关、经济发展局、民航局、生产力及标准局、资讯发展局、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等,展开“1997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
”。在该计划获得成功之后,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以及“2001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务。这些计划主要包括下面4个内容。
1、流程改造。为了开发高效、科学的物流流程,新加坡政府出面委托专家顾问进行多项研究,同时鼓励业界人士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加坡政府顾问成功地完成了对“物流业挑战及商机”等课题的研究,而业界完成了“货盘标准化”等研究计划。
2、基础设施。新加坡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物流业后,立刻启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于1997年从政府架构中独立出来之后,致力于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包括电子入闸系统和全自动化桥式吊机;另一方面,在樟宜机场附近开设物流园,吸引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新设立总部及地区性物流中心。
3、人力资源。1999年,新加坡政府以物流讲座的形式介绍了物流技术知识的最新发展,并推出了政校合作、国际交流以及鼓励有潜力的其他行业人才转投物流门下等多项物流人才培训计划。那一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州科技学院在新加坡合作成立亚太物流学院,并提供双硕士学位课程。2000年,第一批亚太物流学院的学生毕业并获得“认可物流专业证书”(cpl)。
4、物流科技。1999年,政府制定了物流业的科技发展纲领,以建设公共电子走廊、促进该行业的低成本电子数据交换为目标。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政府已建成“港口网络”、“贸易网络”等公共电子平台,并将推出空运业电子发票及电子付款系统及空运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
5、航空物流。新加坡航空物流的代表是樟宜国际机场。这个机场被誉为东南亚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每年接送乘客超过2000多万人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亚太地区最佳机场”、“世界最受欢迎的机场”等。民航局不时研讨制定樟宜机场的发展规划,以确保机场有足够的能力应付亚太地区航空交通的强劲增长。樟宜机场内设有樟宜航空货运中心,面积达47公顷,是一个24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提供了装卸航空货物所需的设备和服务。每天,无论何时,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时。
6、港口物流。新加坡不仅有优良的深水港,还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集团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箱运码头经营机构。新加坡的远景目标是把该国发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港口最近采取了新举措。一方面,调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准备开放港口允许船舶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并欢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另一方面,注重技术改造,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生产力。2002年3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进行了一项试验性计划,在新加坡海港采用自动识别系统,避免船舶相撞并提高港口航行的安全。
7、陆路物流。新加坡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以多种经济调控手段控制以私家车为主体的私人交通的增长。公共交通系统完整,方式多样,包括大运量的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计程车系统,其特点是网络覆盖面广,运行快捷高效。电子公路收费系统是新加坡政府已经实施的一项先进的智能化公路管理系统,它由分布在中心区各道路路口的电子自动计费门、随车(全国所有车辆)安装的IC付费卡、数据传输与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任何进入中心区的车辆在经过该系统时,均会被自动扣除一定费用。
三、新加坡物流业电子政府建设现况
新加坡物流涉及的多个环节实现了无纸化和自动化,为商家节省了人力和财力,也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目前新加坡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网络有5个:
1、贸易网(Trade Net)。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电子数据交换(EDI),连接了海关、税务、军控、安全、经济发展局、企业发展局、农粮局等35个政府部门,与进口、出口(包括转口)贸易有关的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管制等全部手续均通过贸易网进行。该网24小时运行,自动接收、处理、批准和返还电子申报。商家通过电脑终端10秒钟即可完成全部申报手续,10分钟即可得到批准与否的答复。
2、港口网(Port Net)。用户包括港务局、船公司或其代理行、货主集装箱中转站和卡车运输业等1300多家。该网融合了航运界和港口的专业经验,利用高速的数据交换和通讯将航运
业的各方面连接起来,简化点到点的信息流程,使港口用户获得船只进出港信息、舱位安排、货物在港所处的状态、预订舱位、指定泊位、起重机布置、集装箱实时跟踪等信息。
3、裕廊港口网站(Jurong Port Online)。主要为裕廊化工岛物流提供服务。
4、海事网(Marinet)。为800多家船运公司提供与船舶相关的海事服务,以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送船舶文件,并提供网上船只燃料采购、船舶追踪等信息。
5、空运货物社群网络(Cargo Community Network)。通过这一电子平台,空运货物代理可直接与全球20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其他货运代理联系空运货物事宜和处理相关单证,并与世界其他同类型系统相连,提供区域和全球空运货物服务。目前新加坡95%的空运货物代理使用该系统,每月处理空运货物交易400万次。
四、我省与新加坡物流合作建议
1、加强政府规划与指导。以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省现代物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以企业发展为主体。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引导、推动、扶持。
3、积极组织省内企业赴新加坡考察物流企业,洽谈合作。加快推进省内物流企业与新加坡物流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奖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4、发挥理事会人才培训合作的作用,举办物流合作培训班。组织政府监管部门、机场、港口、园区以及重点企业相关人员赴新加坡深入学习了解新加坡物流运作管理经验。
5、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组织省内有关监管部门、机场、港口和物流园区考察、学习新加坡电子政府发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我省物流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 客观、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 并与周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对比, 做到知己知彼, 对科学决策、改善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发展、提升区域现代物流竞争力和推动整个区域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近年来, 尽管对物流领域有不少研究, 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一些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分别建立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诸如模糊综合评判[1]、层次分析法[2]、最优脱层法[3]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但这些方法在评价权重的确定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偏离, 有的虽然评价结果与实际相似, 但过程显得有些勉强。针对这一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并应用更为客观、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此,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方法在权重确定上的随意性, 并对广东省江门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2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指标选取过程中,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4]:①综合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指标应当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绩效、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关联性, 对各因素进行综合的描述;②客观性。指标体系应客观真实地反映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数据要客观, 来源要可靠、准确;③可得性。各评价指标含义明确、信息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 计算方法简明易懂;④可比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要考虑到结果在地区间横向、时间上纵向以及目标与现状等之间的可比性。
2.2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 在对文献[1,2,3]综合分析和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 选取以下4个方面指标建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的发展特征:①社会经济发展类:综合反映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包括GDP (x1, 万元) 、人均GDP (x2, 元) 、GDP增长率 (x3, %) ;②生产消费流通类:分别从生产、消费等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服务的需求状况和需求规模, 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4, 万元) 、工业总产值 (x5, 万元) 、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 (x6, 万元) ;③人力资源类:反映了物流发展的人力资源状况, 包括物流从业人员比例, 等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员数/总从业人员数 (x7, %) ;④交通运输类:反映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 包括运输量 (x8, 万吨) 、港口吞吐量 (x9, 万吨) 、运输网密度 (x10, 万吨) 。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针对上述构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较多 (10个) , 进行综合评价时比较复杂。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 把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用较少的综合主成分指标来代替, 综合指标保留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且彼此互不相关, 能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 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设有n个区域 (或年度) , p个评价指标, 这里p=10, 构建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矩阵:
X= (x1, x2, Λ, xn) = (xij) , i=1, 2, Λ, n;j=1, 2, Λ, p
(1) 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 计算相关矩阵R= (rij) p×p, 其中,
(3) 令|R-λI|=0, 求解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λj且使得λ1≥λ2≥Λ≥Λp,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u1≥u2≥Λ≥up, 得到主成分:
(4) 计算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
(5) 利用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 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评价函数:
Zi反映了第i个区域 (或年度) 物流发展的综合水平。zi值越高, 说明第i个区域 (或年度) 物流发展总水平越强, 反之则越弱。
4 应用实例
上述方法在广东省江门市物流发展规划中得到应用, 效果较好。研究对象包括江门及其周边地区共9个珠三角地区。限于篇幅, 本文以说明方法为主, 具体计算过程省略。
4.1 江门市物流发展水平纵向综合评价——基于1997-2006年统计数据
江门市1997-2006年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原始数据如表1。
对表1利用SPSS软件[6]实现上述建立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得到综合评价函数:zi=0.2861x1+0.30592x2+0.3247x3+0.3059x4+0.2566x5+0.2960x6+0.2559x7+0.3130x8+0.3115x9+0.1093x10 进而得出江门市历年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如表2。
从表2可以发现, 自1997年以来, 江门市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况, 表明了江门市物流发展综合水平是逐年增强的。
4.2 江门市物流发展水平横向综合评价——基于2005年统计数据
江门市处于珠三角地区, 可以将其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分析, 原始数据如表3。
对表3利用SPSS软件[6]实现上述建立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可得到综合评价函数:
Zi=0.2693x1+0.2918x2+0.0644x3+0.3078x4+0.0764x5+0.2966x6+0.2682x7+0.2794x8+0.2682x9+0.1772x10
进而得出江门与珠三角其他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如表4。
从表4可以发现, 江门市在珠三角洲地区中, 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处于第8位, 远低于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 略低于中山和惠州, 只稍高于肇庆, 这表明了江门市物流发展综合水平虽然是逐年增强的, 但相对于周边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尤其与广州、深圳、佛山相比, 差距明显。总之, 江门市物流发展综合水平较低, 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后的发展阶段, 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在于江门市经济实力不强, 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交通设施不够发达, 至今还没有铁路运输, 尚未真正形成交通运输网络。
根据表4中珠三角9个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可以将其大致分为4个层次:第1层次 (综合得分大于1) 为广州市和深圳市, 物流发展综合水平遥遥领先;第2层次 (综合得分在[0, 1]之间) 为佛山市, 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很高;第3层次 (综合得分在[-1, 0]之间) 为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 物流发展综合水平较强;第4层次 (综合得分小于-1) 为惠州市、江门市和肇庆市, 物流发展综合水平较低。该评价结果符合珠三角地区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 说明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5 结 论
从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消费流通、人力资源和交通运输水平4个方面, 构建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该模型原理清晰, 计算简单。利用该模型对广东省江门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较有说服力, 综合评价结果可以为制定正确、科学、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 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模型对广东江门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过去10年江门市物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较低。
关键词:区域物流,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江门市
参考文献
[1].汪波, 杨天剑, 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 2005, 8 (1) :83~87
[2].李海建, 谢五届, 曹有辉.物流发展IGJAHP评价模型及空间格局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地理, 2006, 26 (2) :220~224
[3].刘新国, 孙春梅, 罗险峰.武汉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 (2) :101~104
[4].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 2006, 26 (2) :225~229
[5].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 (1998~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展览业】
不到两天一个展486万人次来“捧场”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形成的新常态,厦门市展览业在会展政策的激励下,充分发挥品牌展会的吸引力,大力开拓新渠道,挖掘新题材,培育引进新项目,巩固提升自主品牌展会,不断提高办展水平和展会档次,实现了展会整体规模的扩大和项目的增加。
2014年厦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会200场,比上一年增加16场,同比增长达8.7%;展览会总面积达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8.2%。根据厦门及周边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培育的需要,策划筹办了13场新的经贸专业展览。全年展览会共吸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402名客商,国内283554名客商,观众总人数达4860446人次。会展规模和境内外参展参会人数再创新高。
在展览面积方面,共7场50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举办届数均超过10届,展览面积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品牌展会的虹吸效应和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产业分布】
经贸展览唱“主角”紧贴产业发展
评价一个地区展览业的核心指标就是经贸专业展的发展情况,这也是建设国际会展城市的标志性指标。2014年厦门市共举办114场经贸类展览会,其中40场为经贸专业展,面积达99.6万平方米,占全市全年展览面积的57.4%,是厦门市展览会的主体。这40场经贸专业展涉及投资促进、石材、汽车、物联电子、佛事用品、茶叶等28个产业领域,促进了厦门市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
从总体上看,厦门市经贸专业展虽然数量不多,但展览面积大,与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强,对相关产业和市场具有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对高端产业要素集聚和商品交易采购中心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除经贸专业展外,其余70场为品牌企业的订货会、展示推介会,占经贸类展览会65%,涉及厦门和周边30多个产业领域,对推动厦门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以及高端产业要素在厦门汇聚意义重大。
【会议业】
厦门环境优越平均每天11场会议
厦门会议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全年共接待50人以上的商业会议4177场,比上年增加31场,同比增长0.75%;规模以上会议113场,比上年增加18场,同比增长18.9%;参会境内总人数856378人,同比增长6.2%;人均在厦停留5天。其中,国际性会议49场,占会议总量的1.2%,比上年增加17场,同比增长53.1%。
【影响力】
厦门三场展会排名全球第一
展览会对参展参会来源地区的影响力,直接反应展会的水平、质量和对城市经济效益的带动。2014年厦门市共举办40场经贸专业展中,具有国际性特征展会18场,占45%;真正达到UFI国际性衡量标准展会12场,占30%。
其中,厦门有三场展会在全球和全国同类展览会排名第一位,分别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和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经济效益】
会展业经济效益276.27亿元
2014年,厦门市会展业共实现经济效益276.27亿元,较上年增加39.11亿元,增长16.5%;其中直接经济效益116.53亿元(直接收入10.99亿元,间接收入105.54亿元),较上年增加15.60亿元,增长15.5%;带动经济效益为159.74亿元,较上年增加23.51亿元,增长17.3%。
在会展直接收入方面,厦门市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00场,展览面积达到173.5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给厦门市各办展机构、展馆经营单位及会展设计搭建、安保服务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2014年厦门市展览业共实现直接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增加0.56亿元,增长5.5%。
【荆门市物流发展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荆门实习调研报告12-12
渡荆门送别翻译05-30
《渡荆门送别》李白古诗词鉴赏09-14
厦门市产业发展11-09
天门市畜牧业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09-17
门市搬迁通知07-07
门市租赁协议11-18
简单门市租赁合同06-03
门市转让租赁合同06-27
玉门市市情简介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