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短篇美文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短篇美文(共7篇)

英语短篇美文 篇1

The chess-board is the world: the pieces are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the rules of the game are what we call the laws of nature.The player on the otherside is hidden from us.We know that his play is always fair, just and patient.But also we know, to our cost, that he never overlooks a mistake, or makes the smallest allowance for ignorance.By Thomas Henry Huxley

参考译文

棋盘宛如世界:一个个棋子仿佛世间的种种现象:游戏规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然法则。竞争对手藏于暗处,不为我们所见。我们知晓,这位对手向来处事公平,正义凛然,极富耐心。然而,我们也明白,这位对手从不忽视任何错误,或者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做出一丝让步,所以我们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incredulity;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the other way.Excerpt from A Tale of Two Cities by Charles Dickens

参考译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明智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下地狱……Equality and Greatness

Between persons of equal income there is no social distinction except the distinction of merit.Money is nothing;character, conduct, and capacity are everything.Instead of all the workers being leveled down to low wage standards and all the rich leveled up to fashionable income standards, everybody under a system of equal incomes would find his or her own natural level.There would be great people and ordinary people and little people, but the great would always be those who had done great things, and never the idiot whose mother had spoiled them and whose father had left a horned thousand a year;and the little

would be persons of small minds and mean characters, and not poor persons who had never had a chance.That is why idiots are always in favour of inequality ofincome(their only chance of eminence),and the really great in favour of equality.收入相当的人除了品性迥异以外没有社会差别。金钱不能说明什么;性格,行为,能力才代表一切。在收入平等制度下,每个人将会找到他或她正常的地位,而不是所有的工人被划到应拿低工资阶层,所有的富人被划到应得高收入的阶层。人有卓著伟人,平庸之辈和碌碌小人之别,然伟人总是那些有所建树之人,而非从小深受母亲溺爱,父亲每年留下一大笔钱之人;碌碌小人总是那些心胸狭窄,品德卑劣之人,而不是那些从未获取机会的穷人。愚蠢之众总是赞成收入不平等(他们职能凭借这种机会才能为人所知),而真正伟大之人则主张平等相待,原因就在于此。

4Great Expectations

As the night was fast falling, and as the moon, being past the full, would not rise early, we held a little council: a short one, for clearly our course was to lie by atthe first lonely tavern we could find.So ,they plied their oars once more, and I looked out for anything like a house.Thus we held on, speaking little, for four or five dull miles.It was very cold, and, a collier coming by us, with her gallery-fire smoking and flaring, looked like a comfortable home.The night was as dark by thistime as it would be until morning;and what light we had, seemed to come morefrom the river than the sky, as the oars in their dipping stuck at a few reflectedstars.天黑得很快,偏巧这天又是下弦月,月亮不会很早升起。我们就稍稍商量了一下,可是也用不着多讨论,因为情况是明摆着的,再划下去我们一遇到冷落的酒店就得投宿。于是他们又使劲打起浆来,我则用心寻找岸上是否隐隐约约有什么房屋的模样。这样又赶了四五英里路,一路上好不气闷,大家简直不说一句话。天气非常冷,一艘煤船从我们近旁驶过,船上厨房里生着火,炊烟缕缕,火光荧荧,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个安乐家了。这时夜已透黑,看来就要这样一直黑到天明,我们仅有的一点光亮似乎不是来自天空,而是来自河上,一浆又一浆的,搅动着那寥寥几颗倒映在水里的寒星。The doer of Deeds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them better.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 ‘ns,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who strives valiantly;who errs, and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because there is not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but who does actually strive to do the deeds;who knows the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s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know neither victory nor defeat.真正令人尊敬的并非那些评论家和那些指出强者是如何跌倒,实干家本该做得更好的人。

英语短篇美文 篇2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短篇小说,课堂教学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更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标对于阅读的内容、技能、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且明确把培养文化意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 倡导有文化视野的英语教育。因此, 笔者于四年前开始大胆地进行了短篇小说阅读课的教学实践, 希望从选材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 为高中英语教学拓展课程资源。

二、问题

虽然新课标明确了英语教学应该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但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把阅读课上成语言点传授课的现象, 也存在以leadingskimming-scanning-detailed questions-discussion/language points为主流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完全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干预过多, 学生没有连续而充分的阅读时间, 自然也就没有深入思考和领会的学习空间, 阅读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阶段, 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和思想的发展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入的文学作品太少了, 仅有三个单元 (M3U3, M8U4, M10U2) 。显然和新课标要求不相符, 而在实际教学中,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类、故事类的语篇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习质量非常高。所以笔者认为, 为学生开设英语短篇小说阅读课, 无论从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说都是必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调整和总结, 笔者逐渐确立了英语短篇小说课的基本框架:section 1结合日常的课标教学任务的主题或者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问题确定每次短篇小说阅读课的主题, 选择相应的短篇小说, 弥补了现行教材数量不足的缺点, 满足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需求;借助于“改良版”Book Report—To Understand a Short Story, 给予学生充分、专注的阅读时间, 促进学生独立而深入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不仅能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 更能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及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达成阅读的核心目标。Section 2则通过让学生阅读辅助篇目, 思考问题并交流, 然后就主题进行开放式写作进行阅读教学。

三、教学示例及剖析

1. 教学主题确定:

高中阶段的学生多数处于青春期, 有叛逆心理, 和家长往往不能很好地沟通, 有感于一次一个学生家长对班主任的“哭诉”, 我在当周的小说阅读课上确立“Growing Pains”作为主题, 和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和感悟。

2. 教材内容分析:

选材的主要篇目是My Allie, 辅助篇目是Paid in Full, Home Alone。从语言材料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篇幅的长短和生词的数量, 都处于一个适合学生的范围内, 学生可以理解文本内容, 并且能学到一些有用的词汇, 适合进行课堂英语阅读教学。

从文本内容上来看, My Allie和Paid in Full属于短篇小说, Home Alone是一个短剧。他们都呈现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经历的一些变化和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上的不适应, 甚至是痛苦。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阅读, 可以让学生们对“成长中的烦恼”产生共鸣, 并且体会到这种烦恼不仅仅是只有孩子感受到了, 父母也因此而烦恼甚至痛苦。同时, 教师提出要求:从文本中挖掘出造成种种烦恼的原因和消除烦恼的方法。最后以写作或者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3. 教学生成过程:

Section I主要篇目的阅读

Step 1导入———确立主题 (大约5分钟)

笔者首先请学生对“growing pains”自由发言, 作为一个倾听者, 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态度以及亲身体验。这样, 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激发, 也使笔者为之后的指导和追问作了准备。同时在学生发言过程中, 笔者不失时机地提供了一些词语, 帮助学生表达, 并为之后的阅读消除了部分障碍。如:annoyance, for my own, tight bond, distant, conflict, solution, connect等。

【设计意图】

针对“growing pains”这一主题, 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为阅读后的引导提供支点;引起学生对本次小说阅读课的兴趣;提供关键词或者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字词等, 为全面深入理解阅读作品以及之后的表达消除语言障碍。

Step 2阅读———理解主题 (大约30分钟)

学生阅读短篇小说My Allie, 借助于“To Understand a Short Story”, 理清脉络, 抓住主题, 发现其中的思想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表达, 教师发放课前设计好的概括阅读内容和重点的表格, 让学生填写关键词句, 帮助学生完成初步的阅读任务。

【设计意图】

这篇小说的篇幅比较长, 内容也很多。抓住重点, 理解主题是关键。在这个to understand a short story中, 包含了短篇小说的基本要素 (人物、背景、情节) , 也包括了对于短篇小说的关键点以及主题的认识;最后还有几个词语的学习。它就像是学生在阅读短篇小说时的一个向导, 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使学生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小说的基本要素以及文章发展脉络方面都能很好地把握, 而且每一步都是学生通过对阅读进度和阅读深度的自觉把控, 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去归纳, 并且以文字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

注意:这一教学过程是短篇小说阅读课的重中之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持续、专注而深入的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 主要是观察学生的阅读进度, 并在学生举手示意时给以适当的帮助。

Step 3讨论———深化主题 (大约10分钟)

以日常英语课上的学习小组为单位, 学生对自己在“to understand a short story”中所表述的内容进行交流, 分享甚至争论, 深化对于这篇短篇小说主题、人物行为的理解。

讨论后, 大家各自对自己的内容或修改, 或补充, 或润色, 形成相对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轮值报告员根据刚才的讨论准备报告。教师巡视教室, 关注学生的讨论内容, 并提供语言上的帮助, 在学生争论激烈时可以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但是对于学生表达的内容和观点尽量不做评价。

【设计意图】

讨论和交流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完成个体阅读后,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 再次理清上一步骤中对于短篇小说阅读理解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比如具体细节, 主要角色的确定, 关键点的确定, 主题的深入挖掘和表达等。最后形成对于这篇短篇小说的既有共识、又有个性的理解。

Section II辅助篇目的阅读以及自由写作

Step 1导入———明确问题

请各小组的轮值报告员简要表达本组对上一节所读篇目的认识或感悟 (限制在三句话以内) 。其他各组可以对此表达意见或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What brings about“growing pains”?

Who feels“growing pains”?

How can people ease“growing pains”?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在我的短篇小说阅读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growing pains”这一主题, 在主要篇目中是通过Allie即将离家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来体现的, 接下来学生要阅读的辅助篇目中则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问题。这些故事和问题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growing pains的产生和影响, 使学生理解故事, 思考、分析这些问题, 并试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能够对在现实生活中和家长相处产生积极的作用。

Step 2阅读———找出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带着上述问题, 学生阅读辅助篇目Paid in Full和Home Alone, 顺序不限;学生在有所发现或有所感悟时可在文本旁边的空白处随手记录。有问题或困难就举手示意。在这个环节学生处于完全自由的阅读状态, 每个人兴趣点和感悟点也各不相同。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 主要是观察学生的阅读进度, 并在学生举手示意时给以适当的帮助。

【设计意图】

这样的阅读环节设计从阅读行为本身出发, 保证学生连贯而专注的阅读和思考, 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的不同个性和思想, 所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非常主动认真, 为下面的讨论和自由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Step 3讨论———协商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日常英语课上的学习小组为单位, 学生交流自己在所阅读的篇目中看到的有关“growing pains”的问题以及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找出的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环节的讨论和交流, 能使学生们对于“growing pains”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理性, 了解“growing pains”是自己和家长共同的成长经历, 相互尊重和及时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Step 4自由写作———表达思想和情感

就“growing pains”这一主题, 学生进行自由写作, 方式不限, 体裁不限, 内容不限, 字数不限。

写作时间限定在这节课下课铃声响起前。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巩固阅读成果并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学生对这种自由写作的认可度很高, 基本都能写出他们的心里话, 能够基本实现“真实的交际”, 并且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都有所提升, 达到短篇小说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同时, 希望他们在这节课的收获能够对他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有所帮助。

四、总结与反思

短篇小说阅读课的开设, 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对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语言运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这里“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贴近学生在日常英语课堂中已学的课文, 二是贴近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或者热点问题。

2. 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

3. 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由写作, 无论长短, 无论水平, 教师都要认真批阅, 通过书面交流或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定期出版班级优秀作品集。保护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以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设短篇小说阅读课完全可行。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享受阅读、开阔视野、品味人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也真正实现了语言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

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短篇小说 阅读模式

2007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目标八级中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积达到30万词以上”。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文学阅读、培养英语阅读兴趣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理清思路“Why–What–How”,即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

一、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全部知识的85%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意味着学习,学习就是阅读”。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扩大语言输入、提高语言修养、丰富情感极为重要的途径。国际英语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指出,英语学习者应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英语经典阅读,以达到对英语文化的深刻理解。一言而概之,英语文学阅读是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和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具有其他任何閱读无可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外语教育者越来越关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活动。黄源深认为英语学习者应养成阅读英语文学的习惯,其语用能力与没有读或很少读的人相比有明显优势。文秋芳、周燕(指出英语文学阅读有助于扩大语言输入量,增加语言和语境的体验,提高语用能力,促进写作和思维能力发展,有效培养外语语感。)黄远振、兰春寿、黄睿建议高中生应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在语境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英语文学阅读能丰富英语学习的途径,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对于英语的感知和经验,是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中课业繁重,英语长篇小说词汇量大,句子结构复杂,情节曲折,学生在阅读中易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若只读简易版或缩写版小说,则无法感受真实、地道的语言,不利于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开展。英语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便于师生借助一个完整的、有限的上下文考查文学的各个要素。”且文字相对浅显,更接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英语文学语言的韵味,同时也便于教师在英语课堂进行阅读指导。

二、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选材

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选材应基于三个原则,即“循序渐进,阶段题材,广泛阅读”。

循序渐进,把握阅读难度是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基础。英语文学阅读有别于汉语文学阅读,不少学生认为原版英语小说深奥难懂,易产生阅读焦虑,缺乏积极阅读的动力。因此,短篇小说选材要避免选择生词过多、内容晦涩、学生望文生畏的文章。从简单入手,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乐于阅读。

在阅读起始阶段,教师可选择学生学过或对情节有所了解的短篇故事入手,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The Last Leaf By O.Henry),童话故事《夜莺与红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By Oscar Wilde)。阅读这些短篇小说作品,学生能读出信心,并循序渐进地完成其它经典短篇小说作品的阅读,如:《猴爪》(The Monkey’s Paw By William Wymark Jacobs),《献给爱米莉的玫瑰》(A Rose for Emily By William Faulkner)。这些短篇小说风格各异,或感人肺腑,或蕴含哲理,或悬念十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读到各种富于变化的英文句式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在感受原汁原味英文叙述的同时,体验阅读过程中的愉悦。

精选不同题材,设定阶段阅读目标是开展英语短篇小说阅读的保障。英语短篇小说类型不一,情节性小说突出矛盾冲突、行为事件,故事性强;主题性小说使得读者阅读之后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插曲式小说,也叫生活片段,多是回避作者甚至叙事者的解释与说明,使小说情境呈现出复杂性。英语短篇小说阅读应精心选材,让学生感受不类型题材的短篇小说的精髓。如:Allen Poe的短篇小说情节离奇,常常伴有大量气氛烘托,充满忧郁和死亡的恐怖;海明威的短篇叙事风格简洁,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欧亨利的短篇情节简单,语言朴素,但总能让读者领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杰克伦敦的短篇则更多地刻画了北国荒野中人与自然的残酷斗争。

选材得当的英语短篇小说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语言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基于短篇小说文体特点,小说作者对英语文化世界深刻的观察和洞悉能让高中生较容易地理解英语文化,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说,选材是否恰当决定了英语短篇阅读的成功。

三、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模式

美国L.M.Rosenblatt在她出版的《文学探索》(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一书中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 而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每一次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阅读是一种对话、创造与建构,读者是阅读过程和阅读思维的中心环节。

目前中国国内英语文学阅读模式主要有:鲁子问(2007) 基于“真实阅读”理念,践行个性化阅读、任务型阅读、大容量输入,提出“课堂指导课外阅读,课堂真实运用任务”的互动阅读模式。韩宝成 以“语感阅读法”为基础,以富有人文特点的文学作品为输入语料,提出“拼读词语→听读朗读→分级阅读→引导自读”的阅读模式。黄远振、兰春寿、黄睿基于“阅读促发展”理念,借鉴“体验学习圈”和“文学圈”理论所建构的文学体验阅读READ 教学模式,对应阅读、探究、评价和发展4个要素,强调引导学生亲近文本,通过个人阅读体验理解文学作品,促进思维发展。

优秀的短篇小说都是作者经过精雕细琢,生动刻画社会人生的文学作品,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把重点放在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上,则违背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短篇小说的赏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英语短篇小说赏读课的目标是构建英语短篇小说阅读“共读→讨论→思考→分享”的阅读模式,即师生共读英语短篇,课堂讨论梳理情节脉络,思考归纳故事主题,分享个人读书心得,体验文学阅读乐趣。

1.读前阶段:确定选材,處理词汇。英语短篇小说阅读应从情节性小说入手,如:狄更斯《一个孩子的星星梦》、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这类浅显易懂的短篇小说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阅读疑虑,降低阅读焦虑,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开展短篇小说阅读。

在英语短篇小说阅读过程中,词汇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倘若对生词置之不理,学生有可能失去继续阅读的动力,倘若不断查字典,也会降低他们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读前标注特别重要的可能影响短篇理解的词汇,或指导学生根据构词法、上下文语境、句子间的联系和背景提示猜测词义,扫清阅读障碍。

2.阅读阶段:文本共读,语篇理解,作品赏析。在英语短篇阅读课上,师生共读短篇,完成语篇理解。语篇理解的第一层面是表层理解,如:情节性小说关键在于把握作品的情节和主线,明确5W1H;主题性小说则重在感受小说的主题。语篇理解的第二层面是深层理解,即关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未说明的态度和想法,领略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目的是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体验阅读的乐趣。经典英语短篇小说的作者经常会用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倒装和强调句式、口语和俚语等表达特定人物的思想。因此,英语教师应借鉴语文文学欣赏课教学,在完成表层理解后,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小说经典语段,读出文音文味文韵,从感性上、直觉上和整体上认识、体验、消化和吸收名篇佳作的精髓,欣赏地道的英文。

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作者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作出个人评价。评价无所谓对错,“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课堂讨论及评价作品这一方式鼓励学生与小说作者产生阅读互动,而不是单纯做一个被动的阅读者。学生也可以在倾听与讨论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产生一系列基于其阅读理解基础上的更多的想法。

3.读后阶段:回顾作品,思考主题,分享心得。这一阶段关注的是如何将学生“有所读、有所学”转化为“有所思,有所得”。在充分交流、理解短篇故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体验,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基础进行专题写作,鼓励学生缩写、续写或改写故事,将阅读训练和写作技能结合起来,阅读、表达、分享三者合一。读者剧场(Reader’s Theater)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再创作活动。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以流畅、有感情的朗读方式,加上声音表情和脸部表情,藉由读剧的展演方式诠释故事读本。在读者剧场的活动中,学生或默读或两人一组或整组练习朗读文章,并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感情、情绪、性格。读者剧场激发了学生多次阅读短篇的动机,阅读自然发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阅读流畅度。

高中英语短篇阅读作品选材得当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第一步,阅读指导到位是顺利开展阅读的助推器,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读后写作或则重在表达个人读后思考,分享读书心得。“读短篇,明主题,齐讨论,共分享”的阅读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为学生开启英语文学阅读之窗,真正收获阅读之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3]黄源深.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J].外国语,2002,(6):13-17.

[4]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5]黄远振,兰春寿,黄睿.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外语界,2013,(1):11-19.

[6]范东升.从理解到欣赏—关于英语短篇小说教法的思考[N].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3):88-91.

[7]徐菲.高中生英语阅读新境界—英语短篇小说教学指要[J].考试周刊,2011,(54):149-151.

[8]Louise Michelle Rosenblatt.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M].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5.

[9]鲁子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EB/OL].http://www.doc88.com/ p-291945288987.html,2007.

[10]韩宝成.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EB/OL].http://www.sinotefl.ac.cn/a/keyanxiangmu/jiaoyubuxiangmu/ 20080115/807.html,2007.

[11]胡韶林.高中英语文学作品的小组探究活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8):50-53.

情感美文短篇随笔 篇4

情感美文短篇随笔一

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家乡,进城生活,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光中,故乡隐约的召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入梦。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针对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远方对另一个人的温暖回忆,思念得受不了,打通电话,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但乡愁不是。

在乡愁的弥漫中,你可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但却不能给村庄、河流打电话。即使你回去一趟,在家乡小驻几日,让乡愁暂时消失,但也许刚刚坐上返程的汽车,一种模糊的情感又会慢慢升起,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广阔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体,就像月笼雾江,空阔苍苍,久伫江边,一任寒露湿衣,却无法满足对乡愁的释放。

人生总是伴随着愁。不顺心、办不了、过不去,愁;烦恼、失望、悲凉,愁。愁是凉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芜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赶上,立马晴转阴雨。而,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在外工作的城里人,总会与乡愁不期而遇,让思念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与乡愁相伴,想家的热泪,温润了心灵的开阔。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乡离井成为游子,可能是戍守边疆,也许回家时成为了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为了生存的逃离,再也没有回家的指望,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在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人都是恋家的,家乡是生命的老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背离家乡,又安新家,趋利避害,开辟新的美丽家园,正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人在异乡为异客,难免遭受冷漠的侵袭,失意的怀旧,如果在异乡顺水行舟,找到了家感觉,可能就没有乡愁了。然而,即使在大唐盛世,仍然乡愁如雨,天上月亮唯故乡独明;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而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道地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但乡愁仍然挥之不去。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就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看来,只要离开家乡,就要与乡愁相伴,乡愁是离家出走必然产生的情感,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浓。乡愁是永恒的。奇怪的是却没有“城愁”这个词。一个人在城里不管住了多少年,离开这个城市后,也可能产生怀念,但却仍然上升不到乡愁的高度。也许,城市与农村就是两个不同地方,拥挤、冷漠、虚假的城市难以承载情感,安放灵魂,一栋火柴盒一样的楼房,或许就不值得怀念。

农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差不多养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直到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人仍在农村生活着。

五千年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农村亘古不变;五千年的深情守望,足见这就是人类的梦想家园!

农村不但为人提供了生存的家园,更为重要的是,为人提供了真实情感的安实依托,唯有在农村生活,即使贫穷得揭不开锅,但情感仍在漫延,灵魂仍在飞翔,人格是完整的。

乡愁产生于距离,距离扩大了想象空间与神秘美感,但乡愁的实质却来自农村与心灵的契合。

乡愁是对农村整体生态的缅怀。从人到物,再到近水远山,云霞星空,那里有一个完整的自己;

乡愁是一个个无序闪动的温暖画面。那些音容笑貌,老树池塘,凡是能在不经意间闯入心的镜头,都是心灵成长的节点;

乡愁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参照。那个日出山脊,月落树梢的地方恒久不变,让人感到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是那样安稳。回家时经过的老树、石头、坡头、灯光都在情感中重复为心理标记,让路在心灵中延伸;

乡愁是一种舒服的在家感觉。那里的围墙围出了一个个小家庭,却围不住邻居的往来,红白喜事就是全村的悲喜,村庄连着田地,田地连着山野,山野连着云天,那是能时刻感觉到的云水家园,也只有这样的家园才叫家园……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城市一直在膨胀,人们在欲望的膨胀中差不多骚动了二三十年,在兴奋、新鲜中翻飞,却全然忽视了农村的存在。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城市,梦想在欲望的一次次满足中又一次次跌落,当无奈地回首远望,才发现在民俗与传统的失落中,在年轻人、能人的流失中,在对土地田园的冷漠中,农村成了一个空壳,家园差不多丢失了。才发现拥挤冷漠的城市大多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不像家园,农村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却更适合居住。

农村是家园,却挣不到钱,城市能挣到钱,却不像家园。也许这就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困惑。

情感美文短篇随笔二

秋风送爽,清菊飘香,微露的晨曦里,有一抹霞染的云在旭日上轻舞。秋日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深深地吸上一口,有雨后草的清幽和花的馨香。几只麻雀在枝头欢快的鸣叫着,树叶上的露珠儿纷纷滑落……

远山笼罩在一层轻似薄纱的白雾中,微风吹来,园子里花枝摇曳。一切都是那么宁静而安详。在安详中迎接美好的一天。我多想人生就像这秋晨一样,透着清新,溢着花香,沐着阳光……

盛开的花儿在晨曦里清新,在午夜里迷人。无论是哪一种花,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就像人生的际遇,或早或迟都是一种美好。生活中有风雨也有晴空,有得到也会有失去,心若简单,活着就简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微笑面对,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

生命需要沉淀才更加安稳,生活需要梳理才能看清脉络。静静的品读心音,倾听,时光留下的絮语……真诚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生活的惠赠,原谅那些伤害与错过。收藏源自心灵的体会和感悟,宠辱不惊,你会发现,生命因爱而博大,因芬芳而美丽,因给予而厚重。

人生就是一种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取长补短,循序渐进。懂得知足,知福,知恩。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花开花落都是情,月缺月圆都是景。只要我们心存希望,以一颗慈悲之心善待一切,我们心灵的天空就会是晴朗的,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岁月如歌,声起声落。我们从懵懂无知,到成熟从容,慢慢沉淀出一颗纯净的心灵;时光如织,风雨中前行,阳光中奔跑,渐渐历练成一个坚强的灵魂。书上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处花香,每一个明媚的日子,都是生活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在最美的年华里,拥有最好的人生。即便繁华落幕,也不留遗憾,你不用关心失去多少,只要知道自己还拥有什么就好。不管生活曾经给过你多少,放下即是心安,失去便是收获。

其实,这个世上随处都有可见的美,只是我们少了发现美的心。春的明媚和冬的洁白,夏的绚丽和秋的静美,都是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色彩。随着对生活愈来愈深的理解与体验,深深的懂得,拥有一份善良平常的心态,以及一份真实满足的心境,便是人生最美。

清晨的花朵,因着昨夜的雨,谢了晚妆,枝上的叶子,因着多情的风,戚戚然去了远方。一夜之间,树上的叶子变了颜色,红色的秋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把张扬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溪,依旧潺潺流淌着,那些不知名的野草,生命力极强,依然吮吸着它那生命之水,努力蓬勃着,生长着……

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只有保持着独立的个性,才能展现生命的美好。生活中,只有保持着一颗素雅、芬芳的心,才能体会到生命所包含的意蕴。

人生是一种信念,相信美好,终会遇见美好。最好的人生应该是:既有深沉的想法又有世俗的趣味,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经历了长夜,终会看见晨曦的那一抹曙光。拥抱山川,趟过河流,带着坚定的步履上路,你会看见一路上最美的风景。

把爽朗的笑容留在脸上,把沮丧的心情抛在风里,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方能淡看得失,从容入世。让我们潇洒自如,拨开迷雾,拥抱晴天。

情感美文短篇随笔三

幸福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同。我们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于幸福的诠释,也就各有不同。但无论哪一种幸福的复述,都是源自一个人内心最温情的认知,和最丰裕的感受。

幸福,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一个人心灵与精神的富足,才最接近人生的完满。自己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有一个好的状态,有一些情趣爱好,每天所做的事都顺应心意,感觉生动美好,就很幸福。比如读书、品茶、养花、画画,跑步、健身等,使人生达到一定境界,确是一种最靓丽而尚美的幸福生活。幸福,就是一个人每天明朗愉悦的好心情。

幸福,是一份自觉的责任。周国平曾在与俞敏洪的访谈对话中说:“幸福,是家庭美满和事业成功的综合体。”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履行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幸福。为事业、家庭,即使付出再多的汗水辛劳,内心也是很快乐的。展现自身的能力,体味亲情、爱情的美好;自身价值有所肯定,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品尝着自酿的甘美,必然是满满的幸福感。所以说: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幸福,是一切苦难的终结。“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人总是在经历一些磨难悲痛之后,才会对以往以为的平常有所不同的感悟;总是在起伏跌宕之后,才会懂得一成不变的安稳与珍贵。我们最初的人生,曾向往生命的繁华景象,曾渴望山河岁月的浩荡模样,也曾为此拼的伤痕累累;等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懂得,原来没有风浪、没有荆棘的人生,才是最安稳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岁月流逝中,每一种缘分的姿态,都留下回望的感动;每一份真心的陪伴,都带着命运的恩慈。若能如此慈悲而深情地活着,所有过往人际的记取,都会化作心底的粒粒珍贵。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富有的,一定是懂得珍惜的人。内心充满爱与感激,爱你的人也会更多,你就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幸福,是一颗容易满足的心。幸福,不是你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你内心的愉悦晴朗,和一些小小的幸运与快乐、真切的宽容与满足。幸福的人,不与任何人攀比,也没有觊觎,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鲜衣怒马也好,素衣粗食也罢,倘若内心明媚温暖,寻常日子也会过得滋味丰足。时光里,心怀惊艳的绮盼,倒不如安于岁月的平宁静好。

有一种幸福,其实并不遥远。你不断在追寻的幸福,也许就是平日被你忽视的生活;你值得珍惜的人,也许从来都妥贴地存在着。幸福,是你远行时父母亲的牵挂;是你下班时一盏等候的灯火、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是你心酸疲惫时可以温柔倾诉的人。人生四季,难免相遇风雨,幸福,是心底不缺失的一份温情与感动,撑起你生命的船帆!

幸福,不是仰望的姿态,不是眺望的期盼,不是停不下来的努力,更不是多么华丽、浩荡的人生,而是一种细微、恬静的切切体味;而是你内心可以感受的一份踏实与温暖。日子周而复始,看似平淡无奇,然而,你能想到和想要的都拥有了,你以为最美最好的正在经历着,就是最难求的幸福了!

大学美文短篇 篇5

《忆大学》

致往事:三年前,也就是二零一零年九月六号我在爸妈千叮咛万嘱咐下,只身一人,手提一个行李箱,背一个书包从民和出发,毕竟长这么大,只身一人第一次跑这么远,还是我姐把我送到海石湾火车站,见我踏上火车,姐才离去。那一去,就是三年。在徐州度过了我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一切的一切,使我的梦想便彻底破灭,见别人上课睡觉,我也睡觉,见别人逃课,我也逃课,见别人去网吧,我也泡网吧,就这样,浑浑噩噩,一年下来,书都崭新崭新的,一学期下来,有些书连名字都懒得写上去,度过了一年。有一次回家,和朋友又一次逛格尔木,看到满街奥迪大奔时,身边朋友指着前面的流浪者对我讲:你要过哪一种生活?当时我没有急着回答,只是陷入了思考,难道我赤裸裸的来也要赤裸裸的去,自那以后,我就慢慢滴学會去改变自己,可是不知如何,当那些恶习在你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再去改变它,真的很难很难。

那年春节那一天,奶奶大寿,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了,家庭好的,开车来的,稍差一点的,骑摩托车来的,再差一点的,步行来的,还有最前面开车来的寿礼也肯定好,而摩托车还有步行相对,也肯定稍差一点,以及他们的穿着打扮和说话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在门口当迎宾,看着他们一个个表情各异,或笑或讲时,就不禁想起了老爸跟我讲过的那句话,要想在别人面前挺起胸膛,就得自己努力,拿出成绩。

当时老爸说的一点也没错,在这个社會,要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被别人看得起,就必须得拿出你的行动,就前面提到的,来的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各类人来讲,是什么使得他们乘车方式不同,拿的寿礼不同,衣着的不同,以及表情的各异,说白了就是俩字:金钱。只有你的腰包鼓起来,别人做才能对你刮目相看,才能尊重你,那时候,我不解,以为这话太过偏激,就现在的我来说,那是的看法确实大有改变,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标准不也就是看他腰包多鼓吗,就算你否认,现实告诉你,你想成为他们当中的哪一类人就得看你自己努力多少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以前的自己真的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这也只能注定自己要成为最后那一类人,无疑这样也就浑浑噩噩度过一生,轻轻地去了,连一颗枯草也没留下,只是一粒尘土,在百年之后,没有人會记得你曾经也来到过这个世上,只是永远的去了。所以,我决定强迫自己去改变以前的自己,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决不再随大众于浪潮之中,这样只能被浪花冲击到海底,永无见光之日,就在那一天结束后,我即刻就给自己一个规划,绝对不可以在那样度日,一定要学會去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有事可做,就算没事也要找事做。

就那样,大二一开学,我就天天泡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给自己充电,就大概两个星期之后,发现自己,觉得很喜欢文字,看过一本书之后,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就开始写写画画,第三星期之后,我真的爱上写文字了。上课之前学會预习,上课期间不再睡觉好好听课,下课后回到宿舍,再看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由于大学期间,本就课少之又少,有很多的时间都是自由支配,便借用这样闲暇的时间去使劲读使劲写,去图书馆一次借书卡可以最多借六本,则给自己相应的要求:一星期必须跑两次图书馆,也就是可以借阅12本书并将其读完,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大三第一学期,渐渐的发现,自己真的改变了,也许是成长了的缘故吧,有时候无意进入自己空间,看到自己空间日志积累了一定程度时,还有些许的成就感,觉得自己以前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在理,不管做什么事,自己也不會再那么冲动了,而是先去思考,想想最宜的方法去解决它,而且更省力更省时。

大三第二学期开始,也就是2013年3月9号到达福建泉州,在那里一家检测单位实习,就天天没事可做,除了办公室闲坐就是偶尔做做实验,压压石块,拉拉钢筋,打打回弹,测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沥青最大理论密度,毛体积密度,吸水率,孔隙率,间歇率,饱和度,马歇尔击实等等,也就这样,虽然天天尽职尽责,由于与自己兴趣相违,没有写作,觉得自己不能那样,便和同事范工一起去南安最大的购物广场沃尔玛,顺便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全是初入职场的我们必读的以及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的书,以备下班无聊时读一读,在泉州三个月时间,一下班,就看书,而后不停地写,就全是手稿,一沓一沓的,看着那些,自己甚是欣慰,便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写一千到两千字,内容不限,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任何格式要求,就那样,发现自己,真的越来越喜欢文字,喜欢写作。就一直到六月二十二号,拿到大学毕业证,宣告大学的结束。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是我所谓三年大学生活,在这即将离开的时刻,不知为何,有太多的失落and伤感,按常理的话,拿到毕业证本该高兴,但是不知为何,心中莫名的心酸,我想最多的还是感激吧,在这期间的点点滴滴,真的不堪回首,由于笔墨有限,在此就不再多讲了。

徐州求学三载,就这样算是彻底告别我的求学之旅,再唠叨一句,这里面所说的失落,无非就是不舍,即陪伴我三年的大学舍友,张银,王远健,陶燕超,徐陪增,前面既然提到了感激一词,就借此时此刻来专门感谢两个人,一个是我的老师,也就是大一时的班主任相振伟,另一个是我同学,也是我舍友,即刚刚提到的张银,真的很是感谢你们陪我度过的这些个日日夜夜。在这离别之际,对你们,我只有感激还有不舍。其他多余的话我在此就不多讲了,只希望你们终身幸福,家庭美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此,我深信,你们一定可以,绝对可以,加油,加油,再加油,为了明天奋斗吧。

长风破浪會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深信,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能够创造不菲的人生!

《致大学生活》

梦想的翅膀我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大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成长,大学生活有欢笑,有酸甜苦辣,让我难以忘记,就因为这样,才會让我那么怀念,剩下的只有怀念,剩下的只有回忆。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留下了太多的美好。

我怀念我的同学,室友,如今,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毕业以后都各奔东西,都在为自己的事业食堂去努力的打拼,我怀念学院的一切,怀念学院的道路,宏伟的教学楼,足球场,图书馆。

这些地方是我经常去的,去教室上课,那条经常去往教学楼的道路我已经记不清楚走了多少次了。在春夏季节,绿树成荫,充满生机,散发出丝丝凉意。学院道路的两旁永远都少不了热闹两个字,有同学在散步,有在看书的……

看到这些风景,不用手机拍下来留念,真的觉得挺可惜的,可是,那时候并没有这样想。有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有时候也和同学一块出去走走,然后一边散步一边畅所欲言,我们都说出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那时候非常自信,现在认为,那时候可能太自负了,没有深刻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现在知道了,有梦想还要付出行动,还要去努力,更要有自信,更要去坚持。

想到那么多的回忆,我无法停止的思绪,这些记忆永远都那么美丽,那么动人。想回到过去,也不能回到过去。

我还记得早晨急忙的和同学一块去吃饭,然后去上课,我还记得每次考试之前宿舍的读书声突然多了起来,我还记得,每次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看书好安静,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我还记得,刚上大学第一节课时,有教授在给我们授课,心里很自豪。

我还记得,晚上和同学一块去足球场跑步的场景,如今,我不知道他过的怎么样,他是乐观的,积极地,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微笑,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和他一块去足球场跑步。我还记得,那年冬天下雪了,整个校园像是装扮成了白雪公主。

我们在雪地里开心的和同学打起了雪仗。我还记得……有太多的回忆,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我只想把大学所有的事情都一一记下来,可是,我很怪我自己,没有把大学所有开心的事情记下来。

只是在学校时候,不知道大学生活是那么美好,没有好好去珍惜,现在毕业了,步入社會了,才知道大学生活是那么美好,有时候觉得大学生活就是一个梦,像是在做梦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美丽。

大学时代的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充满自信。现在的我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还是自信。现在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的一切,现在慢慢变的成熟,稳重,慢慢学會了生活。也经常提醒自己要用心生活,乐观,微笑的面对生活。

我想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大学生活,可是,文笔有限。我想说,我爱我的母校,我也會记住我的同学和朋友。也會记住我曾经走过的路,也會珍惜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时间,努力把握好每一分钟……

《毕业了,我的大学》

流金岁月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會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

那赫然相对的男生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曾经硝烟四起;

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

插着爱护花草牌子的草坪,记不清什么时候已经被抄近路打水的兄弟们踩出了一条小路;

路旁的女生楼,对男生来说,几乎成为永远的禁区;

综合楼自习室的门还开着么,考研时鏖战过几个月的那个屋子,如今应该没有什么人了吧,一直对那段埋头苦读的日子心存感激,不论结果如何,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會变化,包括我们的爱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爱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七月,我们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记忆也同时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梦开始的地方

大胖拿到去美国签证的那一天,是他两个月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四个兄弟,也是同一间屋子的室友。老大学计算机,网名大胖;老二是帅哥瘦猴,每次聚會总是吸引不少女生的目光;小高在我们四个中排行老三,但是最高,学中文,爱写散文,话不多,但有哲理的话总是从他那里冒出来。我像是个毫无特色的人,除了喜欢做实验。

大一时我还什么都不懂,老大已经开始忙着买红宝书。他书架上有厚厚的英文字典,贴着一行字:四年后,美国,我會在那里。他是我们中最明白自己目标的人。其他的人,多半和我一样,懵懵懂懂地开始上课,做实验,写论文。仿佛还像高中生一样,习惯每天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一旦没有人管,就好像少了些什么。

我们很认真地聊过理想这回事。大胖说,他想当科学家。我们就笑,说十年以前每个人在作文里,大概都写: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个科学家。“要不然就是老师。”瘦猴抢着说,“那时候,觉得老师是最大的,将来如果能当老师,一定很威风神气,没有小朋友敢欺负。”

我童年时也梦想过当科学家和老师,高中的时候选了理科,因为喜欢做实验的感觉。那种感觉,好像事情的每一步,你都看得见,都能掌控,而且,错了还可以重来。生活若是能像试管那样透明就好了,可惜不然,许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生活,所以愈加喜欢在实验室的生活,单纯沉静。

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瘦猴望着自己的个人简历叹气。跟别人相比,他的实践经历很少,或许因为太多时间给了爱情。不过,他依然是个优秀的男孩,所以在层层面试之后去了一家不错的网络公司,或许跟我们一起泡BBS的时光帮了他不少忙。

小高最后选择了我们童年梦想过的职业。他要去当老师,而且,不是在繁华的都市,也没有可观的工资。他申请去了青海,那儿有个全国志愿者的支教项目。他说自己是从农村来的,知道山里的孩子會有多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

我早早地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少了申请出国的辛苦,少了找工作的忙碌,少了选择的彷徨,也少了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

大胖是我们四个兄弟中最后一个有着落的。庆祝他签证成功的晚宴上,我们终于可以痛快地怀念四年的生活,怀念每一次喝醉,甚至每一次争吵。自进入七月以来,我第一次感到鼻子酸酸的……

真的不想说再见,但是,2005年盛夏的这一天,我们真的,真的,要毕业了……

朋友别哭

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心疼已经渐渐弥漫开去。毕业了,我的大学

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一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许多生活。

已经习惯了宿舍的生活,习惯了晚上的卧谈會,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进来,偶尔逃课的时候會有人代答到,吃饭时尝两口别人的菜,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

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将来的分别和感伤。

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还记得我们一起买了电脑,没日没夜地反恐,星际么?

还记得“小花”的梦话,“疯子”的鼾声么?

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么?

那些荒唐的,搞笑的,忧郁的,飞扬的,愤怒的,喜悦的,无比快乐的时光一去不返,而那种放肆的幸福我想以后也不會再有了。我會用心记住你们每个人的样子,记得那青春的容颜,因为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怀念。

再见了,宿舍里的野人们,我们呆过的这个屋子,即将成为我们的历史。而一切的回忆也會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脑海里泛黄的书签。下一站,不知道还會有什么样风景。突然想到一首诗的开头:“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对着空无一人的宿舍说了一声:“拜拜,我走了”,我轻轻掩上门,在夜色降临以前,告别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离开了这一片留下我青春与热血的土地。

别了,大学

今天是毕业生离校的最后一天。在这两天里,其它三个姐妹已经陆续搬走了。如今的宿舍空荡凌乱,大家带不走或不愿带走的东西,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我打开灯,开始最后的整理。

大一潦草的笔记,大二组织活动剩下的稿件,大三没吃完的药,大四考研复习的资料。纸片上的电话已经不记得是谁的了,一堆英语书好像都没有看过……看着看着,我竟不知不觉落下泪来,只有我才能理解每一笔每一划里包含的意义。还是留下了很多东西没有拿走,可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不也永远地留在了这里了吗?不论是我带走的还是留下的,都是我大学四年最真实的写照。

最后环视一下空荡的宿舍。那只小猪靠垫实在塞不进箱子了,只能留在那里。那口锅也没有带走,而未来想必也不會再煮出当时的好味道了。手里的东西都已经满了,这些就都当作留念,留在这里吧。

依依不舍地关了灯。那一刹那,心里迅速划过一阵尖利的痛。想起四个字,青春散场。四年以前,我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而今天,我重新拎起新的行李,将要开始下一站的生活。

像这四年里的每一天一样,我沿着再熟悉不过的路线走出公寓的大门,不过当我的脚步跨出门槛的一刹那,我将不再是这里的一员。

这一次,我不是去买盒饭,去附近的网吧上网,去校外的小店闲逛,或者是睡眼惺忪地跑去上课。这一次,我會很郑重地对这个留下我四年青春的地方说一声--再见!

再见了,我的宿舍,再见了,我的兄弟,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

英语美文阅读教学“三步走” 篇6

一、浅析美文辞藻, 丰富语言知识

Youth作为一篇经典的美文,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在美文赏析的第一阶段, 我们提倡让学生熟悉和理解文章中的新词汇, 在扩展词汇量的同时,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美文中的词汇与课文中所学词汇最大的不同在于, 每个词汇都是经过作者反复的推敲得出的, 在注重含义的同时, 更融合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志。对词汇的深意的掌握更利于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 提升阅读的能力。

在赏析开始之前, 老师鼓励学生先对散文进行自主的阅读, 在学生理解大致文意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诵的方式, 有感情地将这篇美文吟诵给学生听, 随后再开展第一层次的赏析。以Youth的第二段浅析为例:第一句“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中出现了courage和timidity, adventure和ease两组褒贬相对的反义词组, 涵盖a predominance of和appetite for两个短语。courage和timidity表示“勇气和怯弱”, adventure和ease表示“进取和安逸”, 在译文中可直用, 而“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与作者激动、高亢的情感有关, 结合上下文可翻译为“青春气贯长空”。

可见, 在浅析文章的阶段, 不仅需要针对长难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字面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老师需要在此阶段导入散文的创作意图、蕴含的深刻含义, 将词句赋予情感。这也是赏析美文的关键, 只有充分地体味了作者的情感, 才能汲取美文的养分, 陶冶个人的情操。

二、探究美文段落, 增强全文把握

进行了初步的浅析, 我们已经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文章作为一个整体, 仅仅通过对词汇的翻译和短语的拼接是远不能达到完全理解的目的的,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在文章的探究阶段, 我们的目的是在深究文章细节的同时, 帮助学生将文章构建为一个整体, 掌握全文的思维逻辑。美文与普通课文的一个区别在于, 它打破了传统文章平铺直叙的结构, 文章更加紧凑、有逻辑感, 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而丰满。

在开展深度探究之前, 老师应先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配乐朗诵比赛、小组翻译比拼, 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情况。随后进入赏析的第二个阶段, 对文章的段落结构进行分析:文章仅有五段, 第一段提出“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第二讲“courage, adventure, ideals是年轻的标准, 而不是时间”;第三段讲“Worry, fear, self-distrust是心灵扭曲、意气灰飞烟灭的根本”;第四段, 作者给出了青春永驻的“药方”, 那就是“beauty, hope, courage, power”;最后一段, 利用对比的手法指出,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或是“catch waves of optimism”捕捉快乐、自信、勇敢, 你可以自己选择。

通过上述的分析, 我们发现文章虽短小, 但结构非常紧凑。文章大量对比手法的使用, 使得句句朗朗上口, 译文更是对仗清晰, 排比气势浓厚。同时文章结构和事物的认知、发展规律相互融合, 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全文。可见通过对文章进行梳理, 学生可以对全文结构和逻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透析美文全篇, 拓展人文情感

当我们丰富了语言知识, 增强了全文把握后, 已经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美文除了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之外, 还有深远的启迪作用, 这是普通课文所不具备的。文章中所表达的人文情怀、积极的精神、超俗的理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处于意识养成阶段的高中生来说, 无疑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所以在赏析的最后阶段, 教学应超越文章的本质, 收获更加丰富的精神内容。

在透析全文之前, 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全文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结合文章举出切合文意的例子供给大家分享。待课堂气氛被生动的讨论点燃后, 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文章情感的透析:结合文章的中英文对照, 使学生明白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 年轻的含义远不止只是时间的概念, 更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综合体现, 真正的“Youth”是精神的年轻, 真正的老去是“灵魂”的枯竭。就如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作的《有的人》中所述一样。

美文不仅仅是辞藻的优美, 更是意义的悠长。对美文的赏析也不仅停留在文章内容的表面, 更应透析它的本质, 汲取它所给予我们精神的营养。

倡导美文诵读,促进英语学习 篇7

关键词: 美文诵读 英语教学 英语表达能力

目前,初中英语学习主要是借助课本和课堂,通过大量的语言的输入形成语感,训练听说读写,最终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诵读经典英语文章(美文)是英语初学者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可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方式。

一、美文诵读的必要性

诵读既能训练中学生的记忆力,又能通过诵读把英语的语音语调揣摩准确地道;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实意词及功能词和语法词素,注意到句型的搭配和时态语态的选择,无形中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诵读过程也可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沟通,情感交流与智力开发等诸多方面内容。因此做好美文诵读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又能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指导美文诵读的有效策略

要使美文诵读达到理想效果在教学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恰当的诵读材料

诵读内容主要选择教材内的课文和课外老师选择后的推荐。

教材内课文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语音、语法知识,提供大量的单词、短语,适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课文中蕴涵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对于初学者,每个单词、句子都必须反复诵读。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时间主要用在课文中最精要的内容,即有实用价值、有新的词语、有新的句型和表达法的语句和段落上,如Reading和Task板块的文章。

课外内容需要教师根据班情和学情分层指导和要求,选择的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富有启发性。生词量和语篇长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既可以拓展课本又可以增长见识。课外诵读的量要控制好,调动兴趣又不构成负担,对英语学习有推动作用。

(二)培养渐进的诵读能力

为了增强英语学习中的感性认识,在诵读上应遵循“听—说—读”的顺序。“听”,既能训练听力,又能示范和正音。“说”让学生了解自然的英语语音、语调、语句重音和逻辑重音及连续、失去爆破、同化等发音技巧。“读”尽可能地遵循听来的框架进行。这个过程学生认识到,孤立的单词到连贯的语句中语音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学习活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美文诵读要建立在“听—说—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尤其重要。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读的技巧,对句子和文章缺乏语感和联想,诵读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重点应放在听、说上,大量地听、说,夯实模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从简单句型逐步上升到短文的诵读将帮助形成一定的语感,一步步深入英语学习。

(三)训练有效的诵读技巧

对学生的诵读技巧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日常教学尤其是阅读课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三个中心。

课前学生要“听—读”。“听”以正读音、语调,“读”以求熟知内容,接受课文信息,这个环节可以借助听力磁带或光盘的作用。

课中教师着重于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对课文的框架型理解线索,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课文,降低学生诵读的难度。文章的理解线索一般以时间、人物、地点或创建图表列等形式展开。通过带读,学生掌控好语句的停顿,升降调等各类问题,尽可能优美地原汁原味地诵读文本。

课后认真诵读。经过课中的领会,自己读时要认真体会、琢磨,加深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做到常温故而知新,享受读书的身临其境的诵读的美感。

教师还应提倡学生对原文理解性的复述,在理解读熟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框架性地构建新的文本并进行描述,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在用好书本语言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英语语言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认真英语诵读,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实施激励措施。比如有每天的诵读欣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讲台前大声读英语;还可以班级进行诵读比赛,评选优胜者等。只要用心做,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英语学习过程。

总之,诵读美文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符合语言学习,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而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这一基础且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福英.浅谈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教学研究,2009(7).

[2]范德文.运用与开发教材资源,提高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9).

[3]李萍.课文佳句背诵——英语学习提高的阶梯.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上一篇:12少年宫阅读活动计划下一篇:09小继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