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精选12篇)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1

教师 成礼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电子专业的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础,熟练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创业型劳动者。培养能够胜任电子技术应用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在总结电工电子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3.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4.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5.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一般电工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置和要求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修订与删减,根据需要现制定学习内容如下:

1.认识并会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

2.理解电流、电压、电动势、电位、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参考方向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掌握直流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仪表,掌握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方法;

4.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能识别识别常用、新型电阻器,了解常用电阻传感器的外形及其应用;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及超导现象的存在;

5.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了解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及用电桥对电阻 进行精密测量的方法;

6.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

7.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

8.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

9.了解运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及叠加原理进行复杂直流电路的简化; 10.能熟练运用戴维南定理进行有源二端网络的简化及复杂电路的简化; 11.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能识别常用电容器; 12.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 13.可通过仪器仪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规律,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会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2014.9.1

2013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

教师 成礼平

2013电子班都是二年级的学生,班人数为47人,是技能班,所以学生基础不是太好,自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气氛还有待加强。当然也有好的方面,例如有部分学生勤学,认真思考,上课时能够跟着师的思维老在转,下课后,有什么不懂,还会搞清楚,其二是,有一部分的学生,你布置的作业,还能按时完成,第三是现在进行新的课改,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所以,我有信心完成好他们的学业。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完成教材第六至第八章节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熟悉计算公式及应用条件,教会学生能正确解题。要求牢固掌握概念 能正确运用公式解题。

1.知道磁通、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概念,会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螺线管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

2.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会用左手定则;

3.了解电感的概念,电感器的外形、参数,会判断其好坏,理解其储能特性; 4.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5.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会判断和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了解自感和互感的应用;

6.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频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

7.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波形图和相量图表示法。会用相量图分析计算由R、L、C组成的简单交流电路;

8.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课;

2、认真批阅作业;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4、采用课件进行教学

5、加强教研工作。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2

随着颠倒的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 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 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迅速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我校结合微课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 尝试了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应用与研究。以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为例,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创设微课情境,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研究和开发项目式微课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研究工作。

1 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理论依据

1.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创造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教学本质是学习, 而‘学习’也就是实践, 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 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理论精髓。

1.2 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的价值

基于行知思想内涵“教学做合一”的微课立足于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 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学生的“做”。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任务尝试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微课设计与开发, 这也是作者尝试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现代信息化的微课有机结合的意义所在。

2 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

微课程短小精悍, 目标明确, 方便学生在网络微时代下载学习, 模拟训练。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使用好微课程, 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微课设计与开发中做了一些探索。

2.1 从“生活即教育”理论出发创设微课情境

为了突出“微课”快速高效、灵活简便的特点, 依据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长和认知规律, 一段“微课” 视频长度通常控制在10 分钟左右。

陶行知说: “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出来的。从生活中发来的困难和疑问, 才是实际的问题, 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为此, 我结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课程特点,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精心创设微课的情境。例如教学项目“安全用电”的情境创设:某人新购置一台饮水机, 因家中的三孔插座被其他家用电器占满, 只剩下两孔插座, 就强行扭曲插头插入两孔插座, 在使用过程中, 其儿子用手触摸到饮水机外壳时触电身亡。这些微课的问题就是从生活中来,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工概念和理论。

2.2 从行知思想“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出发设计微课内容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电子、机电等专业实践性课程, 因此, 从“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出发设计微课内容非常必要。每个教学项目具体目标多元化, 有些侧重知识点的积累, 有些侧重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或者侧重生活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解决等。

例如, 在教学项目“电阻器的识读”中, 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电阻器的类型, 能通过色环识读电阻的阻值以及误差等。为此, 教师设计了PPT微课课件, 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常见电阻器的类型, 通过动画的演示讲解色环电阻的识读方法。“微课”的设计主要以“教学做合一”为出发点, 达到有利学生用最短时间去观看学习, 掌握最重要知识点, 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和电工仪表测量方法等,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2.3 从完成工作任务出发应用微课

教师可以将微课嵌入课堂, 将微课充分应用在“课前自学”, “课堂学习精练”和“课后模仿创新”三个环节。同时, 通过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有效应用微课里的知识点, 专研思考创新, 完成典型电工工作任务。

例如, 在教学项目“万用表的使用”中, 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 熟悉万用表各档位的使用, 熟悉面板, 会读数。课堂上, 通过万用表实物的操作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使用情况, 完成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等具体工作任务, 使每位同学能真正掌握“万用表的使用”。课后, 要求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完成生活中万用表的相关使用, 如干电池电压的测量、家庭用电的交流电压值、家用电器外壳有无漏电现象等, 做到学以致用。

3 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

3.1 用生活引导学生, 选题新颖

根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 教学的中心是“做”, 即实际生活。所以, 我们必须了解生活, 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他们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 找准“做”的切入点, 设计创新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逻辑性强, 明了易懂, 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微课的设计, 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 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 寓教于乐, 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3.3 融合多种形式, 丰富微课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前期的微课录制可以通过DV白板录制、手机白纸录制、录播教室录制、手写板录制、录屏软件录制、 IPAD录制等, 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心理期望, 最大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后期选择了绘声绘影工具软件进行视频编辑。相对于前期录制, 后期的剪辑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但这是最终视频效果的重要保证, 因此, 学科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相关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摘要:微课以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受到学习者的欢迎。本文以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为例, 立足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从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理论依据;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实践;基于行知思想的微课设计与开发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微课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理性思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微课,电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8月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 哈尔滨出版社, 2011年8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3

关键词: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践能力;教学方式;教学理念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因此,相关中职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完善,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属于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电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仍处于理论层面,无法将知识运用在实践过程中,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微课设计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多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路中基本的物理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含义与适用范围,同时,学生还须正确使用电工工具与各类仪器仪表,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与相关操作工艺,从以上教学要求中可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如果教师仅重视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课程的有效性。当前,受到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实践活动较少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进度,通常会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课堂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性地位,鲜少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特别是在讲解完相关抽象概念后,教师大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方式有待更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开始进入课堂中,但教师仍没有引起重视,甚至部分教师仅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课堂娱乐方式,这种想法限制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喜欢照搬其他教师的模式,没有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微课设计应用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意义

微课设计主要是指按照某一课程的实训要求、理论课程标准,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记录教师围绕知识点、教学内容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视频是微课设计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设计属于新型教学资源,以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件、反思等其他多种教学资源为基础,且在很大程度上细化了教学操作实践流程,有利于促使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将微课设计应用于《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能够融合现代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做出集图片、声音等优点于一身的短小教学视频,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知识的由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应用微课设计的实践途径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属于中职电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具体的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如表1所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当前主要采取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课题,融入微课设计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综合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微课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表1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认识实训室讲授与实训结合

安全用电讲授与实训结合

直流电路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讲授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与测量讲授与实训结合

电阻、欧姆定律讲授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讲授

常用电工材料与导线连接实训

电路故障检查实训

电容和电感电容讲授

电感讲授

电磁感应讲授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认识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实训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讲授

纯电容电路、纯电感、纯电阻讲授

串联电路讲授

电光源的认识与荧光灯的安装实训

交流电路的功率讲授

电能的测量与节能讲授

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实训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用电保护讲授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讲授

综合实训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实训

1.做到教学合一,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微课的教学视频具备短小精悍等特点,为充分发挥微课设计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将教学视频的长度控制在约10min,并做到教学合一,在实践中培养血神独立操作能力。首先,教师可利用微课设计教学模式,创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情境,如在学习“安全用电”时,教师可借助微课视频,模拟家庭用电环境,提醒学生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小明的爸爸为了节省插线板费用,通常会将很多电器放在同一插线板上,在使用的过程中,插线板突然起火,并引起房屋火灾,所幸的是没有出现伤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将抽象的电器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电气领域。

其次,教师应贯彻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实践性强,对于学生本身的要求较高,教师需利用微课设计模式,挑选出针对性教学内容,并制作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

2.更新教学观念,丰富微课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微课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学中了解知识、记忆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讨论、汇报等多种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微课教学参与度。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预先定好需达到的教学效果,做到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单明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通过微课设计方式,融合各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把控好微课设计的教学节奏,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并加入针对性教学活动,科学挖掘学生潜能。

3.选择恰当课题,精心制作微课教学视频

选择恰当的课题是微课设计中重要步骤,教师应全面分析教学环节的要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实际情况,确定微课设计的主题,再进行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微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可包括知识讲解、例题讲解、操作方式等方面,教师需用单一知识点做教学视频,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知识点。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演示串联电路”做微课视频,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串联方法。同时,教师可利用绘声绘色等软件剪辑视频,提升视频的感染力,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4.重视混合学习,落实微课设计教学评价

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混合教学,不断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落实微课设计的教学评价。在混合学习的过程中,微课视频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身学习的优势与劣势,同时,教师也必须不断反思微课视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微课视频资源,使得微课视频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微课设计应用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丰富微课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等方式,选择恰当的课题,精心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做到教学合一,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掌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理论实践知识,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与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茹.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开发——以"员工名片制作"微课设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4):107-108,112.

[2]陈涵.微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取现金业务的办理”的微课设计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22(9):304-305.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4

【摘 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概念性描述,分析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1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省区市先后将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不断探索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概述

顾名思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网络运行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具体而言,它是以数据为核心,依靠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共享式和互动式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和课件库,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可以对其进行使用、传输和拷贝等,而且它是开放性的,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对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进行访问和使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旨在为中职教学提供教学支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均比较晚,目前仍然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予以有效管理,因而使得中职学校的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凭借自己的经验各自为战,难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并没有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其中,而且在技术处理方式和资源内容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资源库之间信息共享。

第二,整体统一的规划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硬件方面的建设,而忽视了软件方面的建设工作。同时,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在教学软件的购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导致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专业教学软件出现重复投资或严重老化的现象。另外,缺乏对自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通常情况下,教师自主开发的各项教学资源缺乏完整性。此外,部分中职学校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会将相同的内容重复放在不同的资源库中,从而造成教学资源内容的冗余。

三、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一)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首先必须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互换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构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时,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具体而言,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多媒体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实现多媒体化的信息显示,努力设计出友好型的交互界面,并建立起超文本链接,便于日常使用和管理,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适用,为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提供良好服务。第二,将网络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必须具备实时性、共建性、共享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基本特性。第三,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交互性,实现多种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以及自主式学习等,并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必须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除了需要具备一体化编辑机、高配置计算机、数码照相机以及摄像机外,还必须具备基本的音视频、动画、图像以及编辑软件,并且需要接入各种类型的服务器群和超大容量的储存系统,甚至还需要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努力构建出有效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而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拥有几台液晶投影仪方面,以便能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起来。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大背景之下,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在所有教学场所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并为所有教学工作者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还需要配备高清智能录播室,通过有效运用自动拾音仪器和高清摄像头等实现教师与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全自动采集,并且自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合成,而针对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教学场所,应该配备移动式定位型自动采集系统,以此来实现教师与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全自动采集,从而使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三)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要想进一步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从我国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来看,首先应该建立专门负责审核与指导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的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应包括软件开发人员、骨干教师、软件企业专家以及课程专家等。同时,应该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这一学科为单位,努力建立起包含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在内的教学资源开发团体,并且应该积极聘请相关专业软件企业的技术人员,由他们负责建设项目的论证工作和评估工作。另外,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当中,中职学校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开发出新的教学软件,并且还可以利用出版社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施供应商等资源进行开发,而针对当前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条件开发出来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教学软件,可以通过先购买再合作开发的方式来实现,从而逐渐提高中职学校科学教师的教学软件开发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不断推进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推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则必须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及不断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志伟.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13(8)

[2]张有杰.浅谈团队协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2)

[3]耿建.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9)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总结 篇5

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总结成绩,思考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本学期受学校的安排,担任了2011级机械2班《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期间还进行了电工电子的实训任务。2011级机械2班还是高一新生,总体上讲,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综合素质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还相差很远,对于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倾向性与意志力也较底。相反的方面倒是好动,喜欢有动手机会的实践性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要求高,其难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偏大。于是这样跨越式的教学显得难度较大。(例如学生们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大都没学好,高中物理也没有经历过,有些甚至不懂勾股定理等等),为此,采取的教学策略只能是尽量降低理论难度,以尽量通俗易懂、学生能够接受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穿插适当、必要的数学、物理知识;力求使学生打下必要的专业理基础。教学以学生学会、够用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教学要求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都有:

1、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原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3、初步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4、尝试学习阅读整机控制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能力;

6、了解电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

7、初步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一般电工设备的能力;

8、基本掌握薄壁铜管的钎焊技能、一般的电焊技能、了解基本的机加工过程;

9、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虽然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班主任事务繁杂、分散精力,实训时间偏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找出差距,不断进步。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 篇6

一、电工操作相关知识介绍

(一)、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

1、变电所的倒闸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

2、倒闸操作必须有两人同时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3、高压操作应戴绝缘手套,室外操作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4、如逢雨、雪、大雾天气在室外操作,无特殊装置的绝缘棒及绝缘夹钳禁止使用,雷电时禁止室外操作

5、装卸高压保险时,应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操作。

(二)送电操作要求

①明确工作票或调度指令的要求,核对将要送电的设备,认真填写操作票。

②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预演,或与系统接线图进行核对 ③根据操作需要,穿戴好防护用具。

④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拆除临时遮栏、临时接地线及标示牌等设施,由电源侧向负荷侧逐级进行合闸送电操作。严禁带地线合闸。

(三)停电操作要求

①明确工作票或调度指令的要求;核对将要停电的设备,认真填写操作票。

②按操作票的顺序在模拟盘上预演,或与系统接线图核对。

③根据操作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具。

④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监护人的监护下,由负荷侧向电源侧逐级拉闸操作,严禁带负荷拉刀闸。

⑤停电后验电时,应用合格有效的验电器,按规定在停电的线路或设备上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再采取接挂临时接地线、设遮栏、挂栎示牌婶安全措施。

二、电工术语相关知识介绍

(一)高压开关设备术语

1.高压开关——额定电压1kV及以上主要用于开断和关合导电回路的电器。

2.高压开关设备——高压开关与控制、测量、保护、调节装置以及辅件、外壳和支持件等部件及其电气和机械的联结组成的总称。

3.户内高压开关设备——不具有防风、雨、雪、冰和浓霜等性能,适于安装在建筑场所内使用的高压开关设备。

4.户外高压开关设备——能承受风、雨、雪、污秽、凝露、冰和浓霜等作用,适于安装在露天使用的高压开关设备。

5.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开关柜——除进出线外,其余完全被接地金属外壳封闭的开关设备。

6.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主要组成部件(例如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分别装在接地的金属隔板隔开的隔室中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7.间隔或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一样,其某些元件也分装于单独的隔室内,但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合一定防护等级的非金属隔板。

8.箱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除铠装式、间隔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外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9.充气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隔室内具有下列压力系统之一用来保护气体压力的一种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a.可控压力系统;b.封闭压力系统;c.密封压力系统。

10.绝缘封闭开关设备——除进出线外,其余完全被绝缘外壳封闭的开关设备。

11.组合电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压电器,按电力系统主接线要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名电器仍保持原规定功能的装置。

1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封闭式组合电器,至少有一部分采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13.断路器——能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正常电流、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关合、承载及开断规定的过载电流(包括短路电流)的开关设备。

14.六氟化硫断路器——触头在六氟化硫气体中关合、开断的断路器。

15.真空断路器——触头在真空中关合、断的断路器。

16.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例如短路)下的电流开关设备。

17.接地开关——用于将回路接地的一种机械式开关装置。在异常条件(如短路下,可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规定的异常电流;在正常回路条件下,不要求承载电流。

18.负荷开关——能在正常回路条件下关合、承载和开断电流以及在规定的异常回路条件(如短路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电流的开关装置。

19.接触器——手动操作除外,只有一个休止位置,能关合、承载及开断正常电流及规定的过载电流的开断和关合装置。

20.熔断器——当电流超规定值一定时间后,以它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化而开断电路的开关装置。

21.限流式熔断器——在规定电流范围内动作时,以它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将电流限制到低于预期电流峰值的一种熔断器。

22.喷射式熔断器——由电弧能量产生气体的喷射而熄灭电弧的熔断器。

23.跌落式熔断器——动作后载熔件自动跌落,形成断口的熔断器。

24.避雷器——一种限制过电压的保护电器,它用来保护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的危害。

25.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串联和(或)并联组成且无 或串联放电间隙的避雷器。

26.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由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和相应的零部件组成且其外套为复合绝缘材料的无间隙避雷器。

(二)特性参量术语

1.额定电压——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的条件下能连续运行的最高电压,并以它确定高压开关设备的有关试验条件。

2.额定电流——在规定的正常使用和性能条件下,高压开关设备主回路能够连续承载的电流数值。

3.额定频率——在规定的正常使用和性能条件下能连续运行的电网频率数值,并以它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确定高压开关设备的有关试验条件。

4.额定电流开断电流——在规定条件下,断路器能保证正常开断的最大短路电流。

5.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在额定电压以及规定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开关能保证正常开断的电大短路峰值电流。

6.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额定热稳定电流)——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在确定的短时间内,开关在闭合位置所能承载的规定电流有效值。

7.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额定热稳定电流)——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开关在闭合位置所能耐受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第一个大半波的峰值电流。

8.额定短路持续时间(额定动稳定时间)——开关在合位置所能承载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时间间隔。

9.温升——开关设备通过电流时各部位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的差值。

10.功率因数(回路的)——开关设备开合试验回路的等效回路,在工频下的电阻与感抗之比,不包括负荷的阻抗。

11.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按规定的条件和时间进行试验时,设备耐受的工频电压标准值(有效值)。

12.额定操作(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在耐压试验时,设备绝缘能耐受的操作(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值。

(三)防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标称电压U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

应该选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

2.额定电压Uc

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3.额定放电电流Isn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4.最大放电电流Imax

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μ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最大冲击电流峰值。

5.电压保护级别Up

保护器在下列测试中的最大值:1KV/μ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6.响应时间tA

主要反应在保护器里的特殊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击穿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取决于du/dt或di/dt的斜率。

7.数据传输速率Vs

表示在一秒内传输多少比特值,单位:bps;是数据传输系统中正确选用防雷器的参考值,防雷保护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取决于系统的传输方式。

8.插入损耗Ae

在给定频率下保护器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电压比率。

9.回波损耗Ar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7

职业技术院校所需要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应当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 能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发挥具体的操作职能, 从而体现出了极为显著的职业定向性、针对性与同步性特征。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职业技术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教学体系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连接薄弱, 学生未来就业的技能需求与实训内容技能相去甚远。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电工技术实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过程当中, 就需要以教学改革为出发点, 围绕职业技能要求这一中心, 突出工学结合的重要地位。具体如下。

1. 教学改革应当以职业标准为中心, 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基本要求相契合

在电工技术专业教学中, 需要通过企业调研的方式充分掌握电工岗位就业情况, 明确该工作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需求。以这一需求为中心, 设置实训项目与实训内容。同时还需要按照由深至浅的原则, 将电工技术实训划分为包括基础技能、应用技能、综合技能、生产技能以及顶岗实习这五个方面。确保所培养电工专业学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能够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基本要求相适应。

2. 教学改革需要遵循不同的实训阶段划划分, 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及内容

正如上文所述, 在电工技术实训中需要作出相应的实训阶段划分, 这几个实训阶段对于学生掌握技能内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首先, 电工技术基础技能实训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电工安全技术、电气维修养护技术以及电工仪表的使用技术;其次, 电工技术应用技能实训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控制线路的安装、连接与调式技术;再次, 电工技术综合技能实训阶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结构与故障查找方法;再次, 电工技术生产技能实训阶段主要要求学生以校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工作任务的基础, 参与到实践性的生产活动中, 在此过程中提高其对于各项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 电工技术顶岗实习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基础之上, 强化专业技能, 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上述层次渐进的实训项目同样充分符合了技能鉴定的基本要求。

二、加大对于电工技术专业建设力度, 保障技能鉴定的有效开展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 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对电工技术专业的基本建设力度, 以学校内部实训基地配合学校外部实训基地的方式, 构建一整套的完整性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并以此体系为基础, 加大对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力度。在此基础之上, 职业院校还应当加大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力度, 通过对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 可以通过引入实践技能测试标准的方式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来说:在职业院校电工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当中, 可以以我国现行电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 结合该技能鉴定标准所规范的职业标准与大纲内容, 在与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融合的基础之上, 制定详细的实践技能测试标准, 将学生在电工技术实践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予以量化。一方面, 此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电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此种方式能够通过对电工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充分调动其电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此基础之上, 职业院校还应当关注对电工技术实训室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将工厂常用电器元件引入实训室当中, 打破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一种高度仿真的实践工作环境中展开电工技术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信心。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职业院校通过对实训室硬软件设施建设力度的强化, 不仅能够充分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电工技术实训教学的基本需求, 同时还具备承担社会性电工技术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实训与技能鉴定的结合提供支持

在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的办学目标作用下, 职业教学最终的面向对象应当是职业领域或是职业岗位。而对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参与主体之一——教师而言, 只有实现了自身综合技能素质的提升, 才能够确保实训教学改革能够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 这对于电工技术专业而言同样如此。那么, 如何加快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力度呢?可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 电工技术专业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社会企业中的技术交流力度, 职业院校可安排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技术交流与实习活动, 从教师方面入手, 提高其对于电工技术工作岗位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操作能力, 从而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此同时, 职业院校还应当鼓励教师参与到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考评当中, 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之上, 职业院校还可以面向社会企业, 或者是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 将企业中部分电工技术工作岗位的优秀工作人员吸收至学校, 承担电工技术实训教学工作, 同样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电工实训技术与技能鉴定的结合是现阶段社会需求对于职业院校电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需要通过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工学结合、以专业建设为保障的技能鉴定以及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持的方式达到上述要求, 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孟晋, 梁辰.高职电工技术实训的探索与思考——关于电动机Y-△降压启动实训项目的实施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31) :15-16, 75.

[2]李锁牢, 边宝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质量[J].西部大开发 (中旬刊) , 2009, (12) :114-114.

[3]包志炎, 方贵盛, 李增芳等.基于项目教学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10 (, 11) :45-46.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8

摘 要:在分析预选士官《电工基础》课程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加大教员技能培训、改革考核内容及标准、依托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教学针对性六个方面提出了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预选士官《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对预选士官电工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预选士官;职业技能;电工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电工基础》是初级预选士官(以下简称预选士官)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为电工等相关岗位的预选士官职业技能的形成提供知识储备,是预选士官必修的岗位任职专业基础课。预选士官任职教育“面向部队、面向装备、面向岗位”的岗位指向性特点十分明显,预选士官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为部队培养“有用、管用”、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士兵。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预选士官培养的最终目标,《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必须为这个目标服务。因此,按照上述要求,如何在现有《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突出该课程在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作用,为部队输送高质量人才,是一个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电工基础》课程在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

目前,《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其科学性,但却正因为其过分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束缚了预选士官职业技能的培养。概括地说,《电工基础》课程在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学内容结构单一

在教学内容结构上,理论内容占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且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空洞难懂,与实际应用脱节;实验、实践环节占教学内容的比例相对较少,且已有的实验、实践环节则是以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为主,而利于培养预选士官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职业技能方面的应用型实验、实践相对更少。

(二)教学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停留在教员讲、学员听的“灌输式授课”阶段,教、学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很多情况下是教员“一支粉笔一堂课,一张嘴皮说满堂”,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自主地应用电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分析问题恰恰是职业技能的要求。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手段上《电工基础》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多媒体资源,但这种利用仍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把黑板变为投影,把板书换成字幕,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调动学员学习兴趣、演示抽象原理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目前《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较难使预选士官的职业技能素养得到提高。

(三)考核方式不够全面,片面重视理论考核

目前,《电工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定预选士官的成绩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张试卷判高低,一场考试分上下”,而体现预选士官职业技能水平的实验、实践环节则缺少相应的考核量化标准。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给预选士官造成“只顾死记理论、不管实际应用”的学习导向。

总体上看,目前《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满足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电工基础》课程在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要求

预选士官的培养目的是为部队输送能够直接“用得上、用着好”、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因此,《电工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内容上应做到“接地气”,不应过分强调和拘泥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体系的严谨性。理论知识应以“够用”为原则,不必求多求全。“够用”体现在所教授的内容能够满足部队的实际应用要求,而对于理论性过强的内容,特别是与部队实际工作脱节的内容,则应予舍弃。按照上述要求,《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这是支撑《电工基础》课程的基石,是预选士官学习电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预选士官电工职业技能的切入点和前提,在教学中要必须予以充分保证。

二是直流电路部分。直流电路引入了电路的概念,介绍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该部分是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入门和理论基础,是学好后续章节的保障,且在部队实际工作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要求,在教学中也应予以保证。

三是交流电路部分。在部队实际工作中,交流电尤其是三相交流电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该部分内容为预选士官的装备维修、排故等工作提供知识储备。因此,对于交流电路部分应重点讲授。

四是其他内容。根据部队岗位技能要求,有侧重地加以学习。如对电磁感应、电动机、发电机、继电器等与部队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可重点讲解,其它章节可略讲或不讲。

(二)更新、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预选士官的职业技能不仅仅包括技术的熟练和操作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一味注重让预选士官精深与系统地掌握理论,而应把教学重心放在对预选士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

对此,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可采用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员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实际问题,组织预选士官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思考解决方案,鼓励其自主探索与创新;在教学手段上可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预选士官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尽量多地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机械地理解问题,引导预选士官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预选士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预选士官教育的特点,要更新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观念,大力提升实验教学的地位。

首先,安排好课程结构,增加实验课课时的比重和利用率。一方面增加实验课的课时数,实验课时数要占整个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以给予实践环节充分的时间保证;另一方面,可实行开放式实验,预选士官可根据自己时间,有侧重点地选做实验。这样有利于拓展实验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使预选士官有更多时间去做实验。

其次,规划好实验的内容,将实验分为基础性验证实验和设计性实践实验两类。基础性验证实验主要是熟悉常用电工电气仪表的使用,电路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测量简单模式电路的作用和功能等,它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其内容主要是电工学课程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验证,使预选士官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技巧;设计性实践实验是教员结合部队实际工作提出实践问题,让预选士官自己论证该实践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实验过程中,预选士官自己确定实验方案,设计电路参数,选择仪表设备和测量方法,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通过基础性实验获得的实验技能来解决所提出的实践问题。基础性验证实验是设计性实践实验的基础,而设计性实践实验是职业技能的基础。通过基础性验证实验,预选士官可以掌握基本的电学实验技能,从而具备进行设计性实践实验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四)适应预选士官教育需要,加大对教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员自身的电工职业技能水平是预选士官电工职业技能培养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过硬职业技能的教员,才有可能教出职业技能水平过硬的预选士官。因此,教员队伍应该是一支与军事职业教育相适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符合士官教学需求的“双师型”队伍。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转变观念, 只重视教员职称、不重视职业技能的思想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对此,可建立适合教员技能考核要求的考核机制,为教员考取职业技能证创造条件,定期对教员在电工技能方面的培训并实施办证考核,以促进教员队伍职业技能素质提高,进而促进预选士官的培训质量提高。

(五)体现职业技能要求,改革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

考核内容和标准对预选士官的学习起着激励、指导作用,对预选士官职业技能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电工基础》课程的考核应充分考虑预选士官未来的岗位任职需要,尽量避免“用得着的不考,考的用不着”的现象出现。

为此,如图1所示,对考核内容及标准作以下调整:

一是理论考核,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测试。在整个课程中间可安排几次单元测试,以综合性试题形式考核预选士官对基本内容、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可用开卷或闭卷形式,体现对预选士官理论知识的考核。理论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二是实验考核,侧重实践能力的检测。实验是训练预选士官动手能力的关键,最能体现其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因此,应加强实验考核,记录预选士官平时实验操作能力、排除故障能力、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情况,这样能综合反映预选士官做实验的态度和动手能力。实验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40%~50%。

三是学风及职业精神考核,侧重学习态度及职业精神的考察。学风考核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答疑情况、提问、回答问题情况等,良好学风是学好知识的保证,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因素之一。职业精神包括责任心、职业意识、敬业态度等。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预选士官胜任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是预选士官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考核中应加以体现。学风及职业精神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10%~20%。

(六)依托士兵职业技能鉴定,提高《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士兵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国家关心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技术兵退役后就业竞争能力、深化国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士兵职业技能鉴定的一个重要工种——维修电工,其技能鉴定考试离不开《电工基础》的相关知识,二者有很大的交叉内容。与《电工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相比,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代表着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电工基础》课程可以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参照士兵职业技能鉴定中维修电工工种的鉴定内容,“什么有用学什么”,“哪样是本领学哪样”。尤其是对于鉴定内容中与《电工基础》交叉的部分,应着重学习,从而提高预选士官的职业技能水平。

四、结语

预选士官的职业技能是未来岗位任职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乎战斗力强弱。本文就如何在现有《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突出《电工基础》课程在预选士官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本文的方法、建议既可以指导现有的《电工基础》教学,也可为预选士官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洪庆根.新形势下军队任职教育发展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2007,(5).

[2]杨成德,张平平,李振平.士官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

[3]蔡大华.高职《电工基础》教改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2).[4]于小华,陈艳,张济世.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08,(36).

[5]周会娟,唐俊,李景峰.启发式教学法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2,(2).

[6]张忠华,周阳.对启发式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J].教育导刊,2009,(2).[7]忽江华.浅论启发式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1).

[8]张龙娟.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7).

[9]冯利,于海波,王俊岭.职前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3,(11).

[10]胡圣红.任职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11]王艳萍,孙丽芬.浅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 篇9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7234004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英文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学分:4

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0 适用对象: 非电类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开课单位:工业中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电知识入门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组成、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工基础理论,熟悉常用电机的性能与参数。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点: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基本定律、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三相电路分析、一阶动态电路分析、磁路及铁心线圈、交流电动机以及半导体二极管和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设计、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等基本内容的介绍。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板书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学生自主学习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读教材,并适量完成电工技术题库中提供的课外习题。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成绩评定(请注明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各部分占比)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优化教学;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多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本质特征的教育。

另外,素质教育有三大意义: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就学校而言,课堂是实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确保素质教育很好地得以实施,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激发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知识提高,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要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是课端激疑。上课伊始,通过教师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如同行已探索出来的背景介绍式、故事引路式、悬念式等等行之有效的课端激趣方法,教学中可以灵活应用,同时从自身实际出发,加以改造。

二是课中持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身始自终兴趣盎然。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会产生浓厚兴趣,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三是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

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国家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一节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必须明确章节,乃至每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是一个由知识、智能、思维所构成的立体性多层次的教育系统,其课堂教学目标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目标系统,它是由知识目标、智能目标、思想目标等三大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各大目标又可分解为多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制定目标时,要遵循全面性、层次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要符合学生实际,能为全体学生所接受,使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层次性原则是指要体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本人在职校一年级《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学中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课本常见现象及一般维修技术的综合应用,达到考证能力要求,使之顺利通过本专业的中级考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性思维。

学生分类目标:

A类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类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实际能力,并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类学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的实际兴趣,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归纳知识并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3.重视教学内容的多重性

教學过程中以前常有一种误解:教学的唯一内容,就是教给学生书本中的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各学科的特点,更忽视各地方丰富的乡土教材。《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课作为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辨证思维、巧妙的方法,并广泛应用。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挥教育教学机智,精造适宜内容融入教学中来,把握好教育火候,水乳相融,做到自然渗透,更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式的灵活性,教法多样化,注重个人风格形式。

首先必须澄清思想,运用教学方法,并不是指“新的教学方法”,奥加涅相曾指出:“区分教学方法的‘新’与‘旧’是毫无意义的,主要看他是否符合学校教学改革的精神。”

其次,先进教学手段是指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媒体,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熟练使用图片、实物、挂图等常规教学工具,更应会使用投影仪、录相机、计算机等各种媒体工具,能设计制作教学所需教学软件和简单教具,使三者有机结合,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篇11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境, 无论是概念的引入, 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 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对职高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 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载体, 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 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描述,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解短路时, 应用多媒体课件, 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 突然将两根电线短接, 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 出现一个火灾场面, 在此画面播出的同时, 伴随画外音及电流声, 这时图、声、光并同, 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感到有趣, 产生强烈的欲望, 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思考怎样短路的?短路有怎样危害。有怎样的特点?所以选择适合的媒体课件, 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可以使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现象提高课堂效率

电工基础和其它学科一样, 在教科书的每一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 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 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 解决这些疑难问题, 突破教学难点, 为学生学会学习扫除拦路虎, 也是教学中的常规问题。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有的做起来很麻烦, 所以在巩固练习时或复习时很少有机会有重复做。例如:在磁与电磁章节的“楞次定律”教学中, 研究金属线圈中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规律时, 由于这节课是重点又是难点, 所以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金属线圈中插入磁铁产生感应电流使外接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再让学生做实验, 学生先做金属线圈插入和拔出磁铁, 观察感应电流方向, 然后调换磁铁极性重复插入和拔出金属线圈, 观察感应电流方向这几个实验, 最后根据实验总结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规律——楞次定律。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有的学生完不成全部实验或不能正确判别出感应电流方向, 这将影响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模拟”演示电流和磁场变化的全过程, 使静止变运动、使间断变连续, 而且演示的速度可以任意控制。适时地放在投影仪上进行“模拟”实验, 就能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顺利地突破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像“电流的形成”、“感性电路交流电流与电压的超前之后关系”等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演示的方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许多概念和原理经常是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有些物理知识无法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予以解决, 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1. 弥补时间的不足, 有的实验需要时间很短。

例如, 电容器的充放电。由于充放电时间很短, 只有几个毫秒, 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一实验。用灯泡的亮、暗来描述。将过程拉长, 让学生在脑中形成充放电的印象。

2. 探索物理规律。

电工基础实验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充分尊重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物理过程, 使物理过程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 并通过现象的展示来揭示其物理本质, 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 在电磁感应课题的教学中, 电场与磁场的变化过程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 学生为此感到很抽象, 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 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 变“抽象”为“形象”, 其变化规律学生也能够很快归纳总结出来。

3. 展示特殊及危险场面。

电器电路有很多事故, 每次设计事故很危险。例如人的触电事故、短路事故引起火灾及家庭电路中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引起火灾等。这些本身就是事故, 不容易再现, 也不能出现, 而又必须讲解。让学生掌握, 防止这些事故发生。可用多媒体课件予以模拟, 让学生从栩栩如生的情景中, 领略到其中原理及防止方法, 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篇12

知识目标:

1.了解支路电流法解题适用范围;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3.培养用支路电流法来分析基本电路能力,通过学生对支路电流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的能力及其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并能运用支路电流法来分析基本电路 教学难点:

1.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0)列回路电压方程时各段电压的正、负号的确定;

2.熟练掌握并能运用支路电流法来分析基本电路。教学方法:启发法,举例法,讲解法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新课引入: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不论是在简单的或复杂的电路中,基本霍夫定律所阐明的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回路中各 电压之间的基本关系都是普遍适用的。下面介绍一种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来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教学内容:

支路电流是以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列出必要的、数目足够的的独立方程后,联立求解未知电流(列出的独立电压方程或独立电流方程是不能由其他电流或电压方程导出的方程)。

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可以写出(n-1)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和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为保证电压方程式独立的,可按电路中的网孔去列写回路电压方程)。

例1 如图2所示电路,已知Us1=130V,Us2=117V,R1=1Ω,R2=0.6Ω,R3=24Ω,求各支路电流。

解:此电路有三条支路,即有三个未知电流,需要写出三个独立方程,首先给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根据KCL列电流方程。对于结点A有

I1+I2-I3=0(1)再根据KVL列电压方程,按图示运行方向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为

R1I1-R2I2+Us2-Us1=0(2)和

R2I2+R3I3-Us2=0(3)将R1、R2、R3和Us1、Us2数值代入式(2)、(3),由式(1)、(2)、(3)联立求解,得

I1=10A,I2=-5A, I3=5A 电源Us2的电流I1=-5A,负号表示电流I2的实际方向与图中所示的I2的正方向相反,电源Us2被充电。

由例1可总结出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1.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对独立节点列出(n-1)个独立的KCL方程; 3.对独立回路列出b-(n-1)个以支路电流为变量的KVL方程; 4.联立求解上述b个独立方程解得各支路电流及其他未知量。验算:用非独立结点电流方程验算各支路电流。优点:对未知支路电流可直接求解 缺点:联立求解的方程数目较多 适用范围:支路较少的电路分析 课堂小结:

1.了解支路电流法解题适用范围;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3.运用支路电流法来分析基本电路。板书设计:

1.支路电流法概念

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 出与支路电流数目相等的独立方程式,再联立求解。

2.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步骤1:假设各支路电流的方向和回路方向 步骤2: 根据节点数列写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应用 KCL 可列出(n-1)个方程)步骤3:根据网孔(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利用 KVL列 b-(n-1)回路电压方程

步骤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出各支路的电流。3.例题分析

如图2所示电路,已知Us1=130V,Us2=117V,R1=1Ω,R2=0.6Ω,R3=24Ω,求各支路电流。

解:此电路有三条支路,即有三个未知电流,需要写出三个独立方程,首先给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根据KCL列电流方程。对于结点A有

I1+I2-I3=0(1)再根据KVL列电压方程,按图示运行方向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为

R1I1-R2I2+Us2-Us1=0(2)和

R2I2+R3I3-Us2=0(3)将R1、R2、R3和Us1、Us2数值代入式(2)、(3),由式(1)、(2)、(3)联立求解,得

I1=10A,I2=-5A, I3=5A 电源Us2的电流I1=-5A,负号表示电流I2的实际方向与图中所示的I2的正方向相反,电源Us2被充电。

上一篇:人寿保险行销话术下一篇: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