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和谐的例子(精选8篇)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
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
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
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解决制度、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二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三要培养人们的环境伦理和道德,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人的素质,义无反顾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抛弃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一、“天人合一”论中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更是传统儒道思想的理论内核。无论是儒家的“以人为本”还是道家的“回归自然”, 最终都在“天人合一”那里找到了其理想归宿。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对自然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要素。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都承认,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 而且是自然界最优异的部分, 因为人有其特殊的能力, 能以自己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改造和利用自然。基于此, 许多思想家主张“天地万物一体”说, 即认为天地万物和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要素之一。如汉朝董仲舒说:“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无也。”“天覆育万物, 既化而生之, 有 (又) 养而成之, 事功无己, 周而复始。”这里表达的就是“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第二, 人既然属于自然界, 那就应该服从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如张载说:“一物而两体, 其太极之谓也!阴阳天道, 象之成也;刚柔地道, 法之效也;仁义人道, 性之立也。三才两之, 莫不有乾坤之道。”这里的“一物而两体”是张载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用语。意思是说,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对立统一规律, 是贯穿于自然界与人类的普遍规律。
第三, 人类社会存在的道德准则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致的。如程颐认为:“道未始有天人之别, 但在天则为天道, 在地则为地道, 在人则为人道。”这里的“道”, 即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
第四, 人生的理想是自然与人相和谐下的共同发展。张载、程颢都认为, “人与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 但因为私欲作怪, 人往往是以小我为我, 而不懂得天下无一物非我”。据此, 他们主张通过道德修养, 达到人与天地万物本来一体的自觉;只有达到这样一种认识, 才是人的自觉。如张载肯定“天人合一”是“诚明”境界, “诚”就是最高的道德修养, “明”是最高的智慧。以“天人合一”为“诚明”, 也就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觉悟。由此可见, “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 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综上,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学说, 既强调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 也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的生存地位;既不否认人应该对自然进行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 也表明了在改造过程中不能违背大自然中特有的规律。人既应改造自然, 也应适应自然;人类活动的目标不是统治自然, 而是通过调整、改造等方式使自然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与此同时, 还必须注意不破坏自然, 让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存发展。古代思想家没有把人类至上的观点作为主流思想, 也并不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反之, 许多学者认为人作为实践的主体, 可以对大自然这个客体加以改造, 但在改造的同时, 要使自己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对客体进行适度的改造, 使之与主体生活的社会更加贴合,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可见,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中蕴含了现代和谐社会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雏形, 而且涉及到了现代社会的环保概念。但是由于社会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 有些观点是片面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 当时的社会也并未把这一重要理论发展起来。而到如今, 这一重要思想才被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和谐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人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发展。和谐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呢?
首先, 和谐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更深刻的认识, 使人类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自然界进行有益的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远古时期, 人类对大自然是敬畏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新生物种, 是自然中的弱者, 必须匍匐在苍穹之下, 在自然的风雨中寻找最起码的生活条件, 人类那时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为己所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对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古时候所未能洞悉的自然现象有了深刻的揭示, 这就克服了古代学者的一些唯心主义观点, 使事物的发展更加科学化。今天, 人们可以掌控天气的变化来进行生产生活, 也可以按照取长补短的方式来合理调配自然资源, 使其为社会效力。
其次, 和谐社会中人类保护自然的自我意识迅速提高, 努力改变工业革命刚到来时期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 使自然不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 而是人类的保护对象。从古至今, 人与自然一直处于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中:在农耕文明时代, 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 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 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尚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这个时期“天人合一”处于较完善境界。 工业时代的到来, 使人类的实践能力空前剧增, 实践手段更是种类繁多;受到利益的驱使, 自然也逐渐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高楼林立, 人口过度增长, 资源的日趋枯竭, 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形成了全面性的危机。早在一百多年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张载也说过说:“一物而两体, 其太极之谓也!”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 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值得庆幸的是, 人类终于觉察到自己对大自然所做的种种伤害, 并开始用各种办法补救, 显示出人们开始觉醒了。进入到21世纪,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更加鲜明地提了出来, 表明人们已认识到, 社会要全面发展, 人就一定要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人所处的环境也要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再次, 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新和谐时代。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 中国哲学的主导思路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 即主体与客体没有明显的区分, 人与外在世界处于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2]而如今, “天人合一”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更高境界。 我们的生活比前人优越, 科技又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那么对于整个自然界——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应该付出超过前人万倍的保护和关心。在这个新时代来临的时候, 在创建全新的和谐社会的时候, 我们应该结束旧时代的文明观, 创立一种新的文明观。环境、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这些用语固然与经济指标、资源存量、环境政策等密切相联, 但这类问题的核心却在于人类的文明观念。[3]我们迫切需要生态文明的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 需要在全体国民中普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观念, 需要开创生态文明和谐的新时代。
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给与我们的, 而也要运用我们所能做得到的, 来保护和回应我们曾经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 共建一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现在和将来都要追求的目标。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由于当代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反思, 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良方”。古代的“天人合一”理论与现今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是一致的, 应予借鉴和吸取, 以从根本上改造人们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 建立正确的发展观,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论,人与自然和谐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79.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三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五年来,航空报国社会责任已融入航空人的生命
作为我国航空装备科研生产的主力军,提供满足部队需要的武器和服务是中航工业首当其冲的核心责任。5年来,航空人始终把筑牢空中长城作为第一责任,践行着“航空报国”神圣使命。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15种型号151架国产战鹰组成的空中梯队,米秒不差地完美飞过天安门广场;2012年11月23日,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舰载战斗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完美起降,标志着我国首艘航母形成战斗能力;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4个能够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五年来,中航工业不断推出高质量、高性能航空武器装备,以卓越的作为践行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书写着一个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为国铸剑、强我国防的政治责任。
“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航空发动机之父、被誉为“报国有成的航空发动机专家”的吴大观,毕生致力于为国产战鹰装上“中国心”,主持研制成功多个航空发动机型号,用忠诚和智慧书写出航空人对“航空报国”这一最大责任的理解。中航工业沈飞原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献身航空工业30年,组织开展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实现多个重点新研型号的成功首飞和设计定型。在随“辽宁舰”航母成功完成首次起降试验任务返港靠岸后,因过度劳累不幸辞世。罗阳用生命诠释了航空人对责任的承担,赢得了国人对中航工业的理解和认同。
中航工业50万员工胸怀理想,践行责任,刻苦钻研,忘我工作。在重点型号研制的日日夜夜,为抢任务保节点,他们实行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11小时)、711、白+黑(白天夜晚连轴转)工作制,许多人自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有的暂时割舍下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有的推迟婚期、强忍病痛,心中只揣着一个念头,那就是让中国自己的先进航空装备早日投入使用。
近年来,中航工业推出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装备,特别是以歼10系列飞机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已陆续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装备问世,使我军拥有与发达国家在役主力战机水平相当的航空武器装备,加快了我国国防力量由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变,担当起了第一社会责任。
赈灾救危 公益慈善航空人展现大爱情怀
五年来,每当地震、冰灾等自然灾害袭来和人民生命财产遇到急危困难时,中航工业都会利用自身优势,勇敢地承担起保障民生安全的社会责任。中航工业生产的各种装备在抗震救灾、抗击冰灾、奥运安保、亚丁湾护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航工业生产的直升机飞往灾区上空搜集信息,并在震区公路、桥梁中断,震中数万生命无法获取外界救援时,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运送救援物资,转移受伤群众,并在后续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区百姓亲切地称它们是“生命之鹰”。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航工业的直-9型直升机执行空中巡逻、事故救援任务;空中预警指挥机、飞艇等担当安保任务;CA109直升机不仅用于中央电视台的奥运航拍,还作为北京市公安局警用直升机用于空中治安巡逻监控、交通疏导监控、空中指挥、对地支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航工业派出飞机在玉树地震灾区航测。2010年,面对西南地区连续数月的旱情,中航工业研制的运-7、运-8、运-12相继出动,在西南旱区上空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航工业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款,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是第一家向中国红基会捐款的企业,也是捐助数目较多的国有企业之一。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的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中航工业陕飞立即组织党员突击队赴成都与部队一起紧急准备21架运-8飞机,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架起了空中生命线。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地震,中航工业200多家成员单位的50万员工纷纷向地震灾区捐款,共计捐助善款4000万元,为央企本次捐款最多的单位,其中员工个人捐款约3900万元;同时准备了10多架飞机,准备随时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一系列饱含社会责任的善举使中航工业赢得了美誉和信任。
2010年7月29日,集团公司设立“蓝天骄子”爱心基金,对在飞机试飞和使用过程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英烈家属予以抚恤,体现了航空人对飞行员的尊敬与关爱,截至2013年3月,共对8名飞行员的23位家庭成员进行了捐助,捐助总额达44.4万元。
捐资助教 扶贫帮困航空人与社会和谐共赢
中航工业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带动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同时向全社会献出爱心,传递着追逐中国梦的正能量。
2010年,中航工业启动“蓝粉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行动。累计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40余名志愿者,他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贫困地区,为江西瑞金市、石城县400多所学校近3000名乡村教师进行了义务培训,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仅2012年,从“蓝粉笔”行动中受益的乡村教师就达4000多人次。在2012年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该项目作为中航工业的品牌公益行动项目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
nlc202309040216
中航工业积极参与对口扶贫,所属200余家单位都与当地困难地区建立帮扶关系。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定点扶贫单位的中航工业汉航、贵航,积极参与中央企业对口扶贫工作。由中航工业汉航援建的地震灾区略阳县何家岩镇中心小学200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使灾区近400名学生重返校园。从1993年起,中航工业贵航对贵州省镇宁县、关岭县、普定县、紫云县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定点扶贫工作。中航工业贵航始终不渝地把解决、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作为扶贫目标,开展扶贫项目近300个,投入扶贫资金近3000万元。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展示航空制造业的高科技和航空服务业的平台,由中航工业建造的航空馆开放迎宾,成为世博会最热门的场馆之一,参观总人数达到196万人。
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为加大对四川边远基层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扶持力度的号召,成立了成都市第一家“汽车流动医院”,先后外出2000多次、行程百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四川省30多个市县及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共行腹腔镜微创手术2万多例。2010年,中航工业通过多方努力,为万里之外的赞比亚带去了移动医院。自项目启动两年来,移动医院协助当地政府将医疗设备和医护服务带到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已提供门诊服务超过10万人次、手术6000余次,增进了当地人民对中国和中航工业的了解。
中航工业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谋求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共赢、和谐发展。五年来,中航工业先后与具备区位和特色资源优势的珠海、上海、天津、南京、陕西、沈阳、北京、贵阳、河南、无锡、南昌、吉林、武汉、青海、福建等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18个产业园区,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航工业将环保纳入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航空企业发展模式。2012年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612项,节能减排投入7.179亿元。
中航工业所属各单位致力航空科普活动,近5年来建设了40余所航空特色中小学校,在学校、社区和社会大力普及航空科技知识,提高国民航空意识。“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飞行器创新大赛,目前已举行两届。2013年4月,中航工业各单位举行了一系列以“爱航空、爱祖国、共筑航空报国梦”为主题的航空科普活动,分享航空知识,传递报国情怀。
中航工业积极发动员工参与绿化环境、科普宣传、爱心助学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2012年,全集团员工中志愿者达30000人,人均志愿服务时间达20小时。
2012年以来,中航工业连续两届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2013年的慈展会上更是创出了“央企展装面积第一,央企雅安捐款第一,第一次用航空模拟器教公众开飞机,第一次面向公众发放热门型号飞机模型”的“四个第一”。
一个勇担责任的企业是更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中航工业将把社会责任作为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肩负责任,阔步前行!
广告学112班 方颖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而且在当代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矛盾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人生在世有两个关系必须处理: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从古到今,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在教导人们正确处理这两个关系。现在的人类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急剧增加。
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年代,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由于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发生持续恶劣的变化,人类与大自然给予的严厉惩罚一直势不两立的关系,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我们人类受到这般的惩罚。人类似乎一直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却总是对大自然的暴动无能为力。其实我们应该明确,人类的生存基础是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二者缺一不可,为了自身及后代的长久生存,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导致和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现状。
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
1.自然灾害严重及频繁
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风暴和地震,而灾难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排名前三位是洪水(占47%)、暴风(占22%)和极端温度事件(8%)。
就近十几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有很多,尤其是中国愈发频繁。比如1998年洪水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感受过的。
2.人口数量过于庞大
如今世界的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地球
上,取决于我们现在作出的决定。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增加大约7800万人,相当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和葡萄牙人口的总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几乎所有这些新增长的人口,都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难以满足其现有人口的生存需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经停滞,各个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已经比较稳定。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一般,比较富裕。未来人口增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非洲,南亚,西亚,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地区,也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世界未来的人口增长量,主要取决于这些地区的未来人口增长状况。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没有停滞的可能,不到人口总量的极限,几乎是不可能停滞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非洲及南亚国家如果富裕了,人口不会继续增长,如果这些国家不富裕了,人口依然不会继续增长,饥荒会遏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饥荒最终会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变为零。但是唯一的担忧是,这些国家会破坏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危害地球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 资源紧缺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自然资源非常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已上升到平均每6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物资源严重减退,地球上的矿物、能源、土壤、森林、草原、淡水是自然界经历38亿年的漫长演化而积累起来的,然而在过去的两百多年工业化运动进程中,这些自然资源被迅速开发并且将在21世纪末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短缺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发展日益加剧,约有80多个国家是严重缺水的。
4. 环境严重破坏
把现在的环境问题归类一下大概有以下十种:
一、土地遭到破坏;
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锐减;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臭氧层空洞。
据统计,全球土壤流失量以增加到每年200亿吨,超过新土的形成量。全球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已有30%的陆地沙漠化。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工业区和城市集中,工厂的生产活动和居民做饭、取暖等生活活动排放的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造成了城市及附近地区空气质量的恶化,汽车量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空气污染。
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
(1)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人类生产发展模式的演变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增强征服欲望也逐步提升。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的主体意识还未觉醒,人类与自然仍是浑然一体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基本还是属于和谐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进入了大规模人类作用与自然的时代,人类也乐于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随着征服自然的不断胜利似乎人类的主宰地位就开始形成,这么一来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作用于自然的不和谐的行动就没有停止,直到最近人类才开始意识到自生生存的基本生存资料已经开始受到威胁,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类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
人类的产生正是大自然对物种选择的结果,人就成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自然中的一种构成因素,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对人不具有依存性。这种单边的依存关系使得人是自然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而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或脱离于自然之外而独立生存;同时,要求具有意识能动性的人必须去适应完全物质性的自然,而不可能要求“固守”客观规律的自然去适应人的意识。当人的行为违背或不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时,自然就会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人必须去不断适应自然,总结客观规律,找到改造自然的方法,才能生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人具有认识的积累性和行动的能动性的特征,不可能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因而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会时时刻刻发生。总之,人对自然的单边依存性决定了只要人不具备脱离自然而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能力时,人与自然的对立总会存在,这也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基本原因。
(3)人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客观上,物质世界非常复杂深奥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使人类常常面对千变万化的新生事物,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主观上,人对自然及其本身的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新生事物未被完全认识和了解以前,人对这些事物的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甚至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无法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联系,亦无法预见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4)人类间的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内存在有大量的不和谐表现,比如种族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以及围绕着国家权力之争的暴动、战乱等等。这些不和谐产生的终极根源,无一个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的表现。因为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人与人的社会不断加剧冲击,人类社会的不和谐也将影响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自然已不能继续承受人类社会的对抗性,比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抗下,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直接作用与自然,加剧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解决途径
虽然人与自然的冲突亟待解决,但是不可能为了一味的保护自然而放弃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是明智的态度。明确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
二、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树立大的价值观念,放长远眼光,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四、在承认人与自然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机制,缓解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生长。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当我们的基本生存不再受到威胁时,社会才会真正的稳定,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
五、把人口问题作为全球问题的重中之重。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一项有效举措,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于计划生育政策还应进一步探讨,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且我们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口数量不是越少越好”,江泽民也曾指出:“人口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分布等问题。要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当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还要为子孙后代创造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所以长期均衡发展才是关键,应该努力朝着从单纯的“量”的控制向“质”的提高转变。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近,围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必顾虑环境的`改变,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决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还有一些环保专家认为自然是不应被改变的,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改变自然的景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人类始终在与自然进行着生存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绿色中国 PKU CSSCI英文刊名:GREEN CHINA年,卷(期):2005“”(13)分类号:关键词:
有人说,人与动物是相处不下来的,要我说,人与动物是可以相处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和谐。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故事,下面,让我来讲讲吧!
盛夏的一个下午,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到温哥华街散步。小鸭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乖乖地跟着鸭妈妈。它们走了一天一夜,终于走到了热闹繁华的温哥华街。小鸭们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一会看这,一会看那,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司机都停下车子对小鸭子看得直着迷。
江滩的建成,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等领导先后视察汉口江滩,给予高度赞扬。水利专家钱正英更是称赞“汉口江滩体现了水利建设、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
江滩综合整治的成功实施,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意义,它为武汉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创造了机遇,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政府改变职能,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促使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标志着武汉市开始进入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历史性跨越阶段。
变水患为水利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历来饱受水患之苦,昔日的江滩就是常受水患侵扰、直接影响武汉防汛的一大险滩,而人们整治江滩措施不当更加剧了这种险情。上世纪70年代以来,武汉市江滩被抢占了184万平方米,堆着许多垃圾、瓦砾和违章建筑物,大量建筑物阻水,抬高了长江水位,在1998年那场大洪水中,武汉关水位曾经一度突然升到29米,而汉口丹水池长江干堤出现了严重的管涌,如果不是抢险及时,将严重威胁到武汉市民的安全。
“挤占水的生存空间,水就会将你逼进尴尬的境地。”由于对防汛意识的淡漠与忽视,武汉江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水患起不到防御作用。
近年来,武汉市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从本世纪初开始,武汉市对武汉江滩进行了防洪及环境的综合整治。汉口江滩仅第一期工程就搬迁了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各类阻水建筑物9.6万平方米,使往日一片芜杂的景象得到了改观,并清除了江滩的垃圾,疏浚了河道,种植了自然生长的植被。一旦遇到洪水,江水可以直接从上面流走,被淹没的植被能够进行再次种植,而不必担心造成财产的损失。
在防洪设施方面,仅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就封闭了5座,其余闸口高程则都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还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在清除阻水建筑物和垃圾、增强防洪设施的同时,又依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一级为20米高程,宽10米;二级为25米高程,宽30米-50米;三级为28.8米高程,宽10米。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这样,一方面清除了江滩的违章建筑和阻水物体,使河道畅通、利于防洪;另一方面又使得市民和游客们无论在旱季还是在防汛期,都能因时亲临江滩,享受滨江城市所特有的美景。这被称为武汉防洪建设工程的大手笔。
是“城市名片”,更是“民心工程”
江滩作为长江防洪的前沿阵地,在过去的江滩整治工程中,只注重了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环境功能,使江滩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处。现在,江滩的防洪工程建设与环境的综合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江滩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已成为武汉市最具魅力的新亮点。
今日的武汉江滩宛如靓丽的绿色锦卷铺展在长江两岸,有着金外滩的美名,享誉海内外。武汉江滩仅在开放的第一年,就接待游客1300万人,有数十个国家的外宾游览了江滩,他们无不为江滩的壮观和美丽而惊叹。今日的江滩,已成为武汉市著名的旅游品牌走向了世界,是游客的必游胜地。
如果说武汉江滩已经成为武汉市最靓丽的“名片”,那么它更是一项公认的“民心工程”,结束了江城人“临江不见滩,有滩不能上”的尴尬,给江城人搭建了一座感受城市变化的平台。
江滩绿色紧依江水,江水孕育着绿色,名木挺立,芳草茵茵,构成了一个独有的生态乐园。滩内栽种银杏、紫薇等100多个品种,近2万余株乔灌木,铺植草坪近20万平方米,既有江南园林,又有欧式园艺、国宾林、友谊林,绿化率达70%。
江滩还建有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游泳池、10000平方米网球场和门球场,170套健身器材,次第罗列,形成千米健身长廊,给市民和游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也为组织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比赛、集体游园等不约而同选择在江滩,她已成为武汉最大、最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舞台。会议室、商亭、电话、饮水机等公共设施,精心装点,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注重大众性和便民性,提升了江滩综合服务功能。
江滩最著特色的要算各式广场。如8000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水喷设计成“万众一心”的形式,荡人心魄;其他如滨江广场眺望江涛,玻璃广场晶莹碧透,码头文化广场的朴实无华……各具特色、各承秉性,相映成趣。
清晨,这里是喜欢锻炼的人们的好去处,伫立江边,“不尽长江滚滚来”。到了晚上,江滩华灯齐放,两江三岸放异彩,与遥相呼应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汉江的晴川桥、汉江一桥形成美景,倒映水中恰似水中楼阁,身临其境如入人间仙境,习习的江风,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从上海迁居武汉的赵先生现住蔡锷路,对比上海、南京、武汉三地江滩,他评价“武汉的江滩是最大气最开阔的。地方大,空间大,武汉的'水文化', 江滩是标志。”
武汉江滩闹中取静、稠中取疏、忙中取闲、游中取乐的设计理念,使江滩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市民的休闲乐园,游人的亲水空间,孩子们的欢乐海洋,人们的疲劳、烦恼、紧张的情绪在这里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消除。这不仅对武汉的城市功能是一个有效的提升,也得到了市民的众口赞扬,还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使武汉市的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
江滩文化重现浓郁汉韵
凸起的肌肉块、费力的身姿、栩栩如生的表情,几个穿着褴褛的“码头工人”正在以各不相同的姿势搬运货物。
这是汉口江滩的雕塑之一,将老汉口渐去渐远的码头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汉口之所以成为明清四大名镇,是与它的码头贸易分不开的。由于汉口所处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四面八方的货物都需到汉口来中转,进行贸易,久而久之形成了汉口的繁华和兴盛。这种繁华和兴盛,无不浸润着与水、码头、里巷相关的商业气息与市民品位,一部码头史是武汉文化特色的典型反映和成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长江航运渐渐衰落,繁忙的汉口码头才随之安静下来。如今,这种有深刻历史底蕴的码头文化已成为江滩文化的一部分。
在汉口江滩上,除了“二十世纪初的汉口码头”、“沉积”、“码头情结”、“拉纤”、“扛包”等雕塑,还有更多独具匠心的艺术品为全长达6.65公里的汉口江滩平添了几许独特的韵味。通过长江水生物化石浮雕护坡、艺术护坡、码头文化区、科技长廊、玻璃广场等主题板块来表现长江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运用收获、回家、上网、游江滩、轻舞飞扬、阳光雨露、龟兔赛跑、龟蛇锁长江等20多组雕塑小品,反映出当代内涵丰富的都市生活;江滩上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与市政广场上的大型显示屏相联,实地自动显示江滩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气压、太阳辐射、地区温度等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物、噪声等指标。如此众多的独特设计,把江韵和汉味融为一体,使汉口江滩在开敞大气中充满了内涵,与周边欧式风格的民国时期建筑、现代风格的咖啡馆、汉口老城风味相互交融,彼此互补,在流水和碧绿中彰显出魅力。
与充满商业气息的汉口相比,隔江而望的武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江滩也显示了这个特点。汉口江滩靓丽、大气,而武昌江滩装饰平实,设施简朴。从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阳路,4万平方米葱郁的绿带,给江面带来许多生气。“梭子景灯”、“纺车雕塑”、“武昌古城门”等景观,令这个用新型材质铺装而成的休闲游园有了文气。顺江水而下,对岸江滩的张拉膜如白鹤展翅,抽象时尚;世贸佳丽大厦高耸建筑群中;彩虹桥下的南岸嘴,绿树成排,这里诗意盎然,又有一阵浓浓的江韵与汉味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与汉口江滩不同的文化气息。
今年5月,从晴川阁到鹦鹉湖泵站、按照“文化和生态”主题规划建设的长约1.5公里的汉阳江滩也将盛装亮相。汉阳江滩重点展现“水”文化,刻画大禹文化,重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中景象和意境,突出鹦鹉洲的历史文化底蕴。
1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世界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过渡开发土地,垦荒种田、滥伐森林,炸山开矿,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正在急剧恶化。
2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目前,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12.8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甘肃省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壤面积接近3万km2,荒漠化土壤面积达19.28万km2,全省2.60亿亩天然草原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依旧,草皮萎缩,黄沙裸露。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连续多年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如此速度是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多排放为代价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质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的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所以,我们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经济腾飞,环保欠绩;现在,生态就是政绩,生态就是文明,政府部门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政府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作用。使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促进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的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注重质的提升,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倡导生态文明,重构自然、社会与人有机进化的合理秩序,是我们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新视角、新境界。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全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社会公民参与机制,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我们应结合我省实际,认真推进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建设,大力推动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村镇”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文明”创建活动,鼓励企业、单位、家庭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促进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本论文转载于论文之家: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主要包括: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人与自然不应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的消亡,尊重生命、保护环境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需要,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要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模。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料的开采、制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
三是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人类的消费应当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我们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污染环境的消费。通过公众的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带动绿色生产,形成良性互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首先,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工业革命后短短两三百年间,在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之下,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
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其次,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既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3.1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全体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制动。通过加强教育,让生态意识融入每个公民的思想深处,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支持生态文明发展。
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使整个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化、生态化。(免费论文网)
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48.7%,其中工业占43.1%,分别比1991年提高6.9和 6个百分点,一些消耗资源多、污染大的行业发展过快,而消耗资源较少、污染较轻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200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5%,比 1991年提高5.8个百分点。因此,当前要在继续发展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住宅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使农业向加工业、商业延伸,形成加工、科技、服务、销售的产业链,逐步走向现代化农业,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农业形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3.3 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过度消耗了我国的能源资源,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和环境。当前,我们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
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循环工业、生态工业,依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黄金是招远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几年,面对矿山品位下降、产品成本上升的形势,从黄金探测、开采、浮选、冶炼、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干式充填采矿法、直接氰化冶炼工艺、精炼金等10余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酸化还原炼金新工艺,变火法炼金为湿法炼金获国家发明专利,被誉为“黄金冶炼技术上的一次革命”,黄金、白银直收率分别提高了1.1和3.4个百分点,冶炼周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16个小时。
3.4 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以挥霍能源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而是要立足我国国情,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模式。
一方面,从改变生产模式入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式利用,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倡新的消费模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追求,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切实地把党和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真正做到力行生态文明理念。
3.5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必须要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人与社会和谐的例子】推荐阅读:
文明社会,和谐南京的作文07-26
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07-10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0-09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07-08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06-29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07-17
严抓煤矿安全,促进社会和谐09-25
创建“无邪教社区”——营造社会和谐10-21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07-16
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09-21